期刊质量评价体系(共6篇)
期刊质量评价体系 篇1
学术期刊的质量一直是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学术期刊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期刊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期刊评价是图书馆工作者和期刊研究人员的重要课题。
一、国外期刊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1. 被引频次。
国外学术期刊的定量评价研究始于1955年,这一年,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SCI创始人尤金·加菲尔德首次阐明可以通过论文被引频次测度期刊的影响。期刊的被引频次越高,说明该刊的利用价值愈高,学术价值愈大。但受期刊创刊时间制约,不能一概运用被引频次评价期刊质量。
2. 影响因子。
在提出被引频次后,尤金·加菲尔德又提出了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有3个决定性因素:时间2年,连续2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上述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总次数。期刊的影响因子越大,相对来说期刊的影响力和学术水平就越高。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科技期刊因刊龄、出版周期、篇幅及发文量等因素影响引起的被引频次的偏差。
3. 欧洲因子。
2002年,维也纳的Vicer建立了一种新的生物医学数据库——欧洲因子数据库,提出全新的期刊质量因子——欧洲期刊质量因子,简称欧洲因子。这种因子的设计是为了向欧洲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在欧洲环境下评价欧洲期刊的工具。欧洲因子采用“现代的、精确的”生物测量分析方法,对欧洲生物医学期刊进行值的分析,从欧洲“科学市场”的需求目的出发,对520种以上的欧洲期刊进行比较。在欧洲因子的计算中,主要考虑的是期刊的引用因素,这使结果更为理性。
4. 扩散因子、Y因子等。
2006年,Frandsen和Rousseau提出期刊扩散因子及其计算办法。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IANL)数字图书馆研究所与示范小组提出了新的期刊评价指标Y因子,它可以同时评价一个期刊的被引用情况和引用期刊的声望度。
二、国内期刊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GCJC)。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是1990年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期刊研究会共同发起的,每隔4年出一新版。《总览》建立了科学的多指标评价体系,从多角度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2004版的《总览》已由最初的载文量、文摘量和引文量3个评价指标扩展到7个评价指标,即被索量、被引量、他引量、被摘量、影响因子、获奖或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等,以便进一步发挥期刊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在期刊评价中的作用。
2.《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借鉴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发行的《期刊引证报告》(JCR)模式,结合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实际,选择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十几种期刊评价指标,对1988年以来我国国内公开出版的数千种自然科学期刊,选择其中发表科技论文数量较多、学术水平较高、编辑质量较优的约1 200种优秀期刊作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每年对统计源刊上发表的论文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论文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数、自引被引比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于当年10月份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的形式公开发布。
3.《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CAJCCR)。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清华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研究中心共同主持,以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6 000余种期刊论文和引文为数据基础,对中国学术期刊进行的综合印证分析,自2002年起开始出版。该引证报告采用的指标有: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总引比,载文量,基金论文比,Web即年下载率等。
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联合开发。该库始建于1989年,1999年起作为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数据库ASPT系列光盘之A辑,由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正式出版。CSCD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来源刊稳定在650余种,数据每年更新一次。CSCD具有字典检索功能,查准率和查全率较高。该库是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献数据库,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被称为中国的SCI。CSCD有严格的选刊标准,只收录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它的基本结构和选刊标准与美国SCI接轨。
三、国内外期刊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 一味认同SCI。
中国科研成果评价中对SCI统计数据不加区分地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引导我国科技工作者把自己相对水平高的科研成果投向为数不多的高影响因子国外刊物。这一方面使得国内的优秀科研成果不能为中国的同行首先获悉、利用,对国内科学技术的发展极为不利;另一方面使得国内学术期刊在提高学术水平和国际化方面面临极大困境。我们要提倡对科学论文内在价值的判断,强调论文的被引用情况,并根据不同学科领域区别对待,避免绝对化,从而完善我国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及引文索引数据库。
2. 过分夸大影响因子。
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职称评定时明确要求参评人员“要在影响因子高于1的期刊上发表论文若干篇”,而在影响因子低于1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都不计在内。这样就导致科研人员千方百计把自己的论文投向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图书情报部门也把影响因子作为选择订购期刊或优化馆藏时的参考标准;科研管理部门也以影响因子作为评选优秀期刊的重要依据。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的高低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单纯根据影响因子的高低判断一种期刊的学术质量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对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进行评判时,应综合其各项指标,全面衡量,而不应该过分强调影响因子的作用。
3. 过分注重量化指标,忽视其他评价指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期刊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学术期刊的质量却始终不尽人意,一个重要原因是现有的各种期刊的质量评价指标不统一,过分强调量化指标,学术评价的数量化偏向导致学术界急功近利,像被赶上了学术流水线,制造出大量学术垃圾,也造成了大学虚假的学术繁荣和虚伪的学术之风,形成“学术泡沫”效应。
四、改进期刊质量评价的建议
1. 期刊的评价指标应既有数量指标又有质量指标。
定量评价有利于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厘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但期刊评价不同于一般的工作评价,有些可以定量评价,有些则不能或很难量化,因此就需要定性评价,比如同行评议。要坚持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原则,以论文为单位,建立中文科学论文索引,统计一段时间后论文被引指标和下载利用情况,比较相同主题论文在学科中的影响,分析优秀论文的内在要素,加入创新度、实用度等质量指标,由同行专家依据论文的文献计量数据推荐和评审期刊。
2. 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期刊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期刊评价要根据国内数据库和国内期刊评价体系所提供的数据,并参考国际权威数据库的数据,动态与静态结合进行。
3. 评价目的与学术期刊的发展相结合。
许多指标的选取存在争议,即使是基本得到认可的影响因子指标也存在诸多争议。因此,应首先理解和把握评价的目的和用途,然后依据相应目的和用途确定评价的客体、评价的内容以及评价指标,根据不同评价指标的定义、属性、相互关系和实际意义,采取合适的数学模型和评价方法。
综上,目前关于期刊质量的评价体系很多,但各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标准不一、方法各异,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系统、标准的体系,且大多评价体系都是对单项指标进行单独评价,或将单项评价结果累加作为评价依据,很少考虑到各指标之间的关联与影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系统的、量化的、具有普适性的科学评价体系。今后,在我国期刊的评价体系中,要设置能充分揭示期刊质量,特别是期刊学术水平本质特征的评价指标,力求使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构建有中国自身特色,符合中国学术发展客观规律的主体突出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期刊质量评价体系 篇2
医药卫生期刊的质量评价
医药卫生期刊质量评价,一是可以促进提高期刊质量,二是可以促进提高编辑人员的业务素质并发现编辑人才,三是可以了解医药卫生期刊的`现状并总结其办刊经验予以推广;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医药卫生期刊评价工作中尚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作 者:刘援增 崔晓东 张立红 Liu Yuanzeng Cui Xiaodong Zhang Lihong 作者单位: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编辑部,100005,北京刊 名:编辑学报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ACTA EDITOLOGICA年,卷(期):17(4)分类号:G236关键词:医药卫生期刊 质量评价
期刊质量评价体系 篇3
【关键词】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文献计量学;影响因子
【作者单位】李航,《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编辑部;张宏,《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张彦坤,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处。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理论,对2012年(第六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的综合性经济科学的25本期刊进行研究,对其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影响其学术水平的各关键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一、栏目设计与品牌塑造
在被调查研究的25本刊物中,10本期刊没有设置栏目,而在有栏目设置的15本期刊中,栏目的设置主要是按照研究领域进行划分,重复性高,缺乏个性和特色,没有设计感。其中重复的常设栏目主要有“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 “国际经济” “产业经济”、“区域经济”“企业管理”“财政金融”“贸易经济”“‘三农’问题”等。在这25本期刊中,栏目设计感最突出的是《经济纵横》。《经济纵横》除从微、宏观经济研究角度进行分栏外,还开设了许多专栏,如“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题”“文化产业发展专题”“节能减排与能源可持续发展专题”“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专题”“新经济现象专题”“混合所有制经济理论与实践专题”“房地产经济专题”“改革开放论坛”等。这些专栏的设置不仅能有效凸显刊物特色,使刊物具有明确的选题意向,而且专栏的设置紧跟经济发展的脉搏,保持了经济研究的新鲜感和与时俱进的热度。
走专业化道路就要发展自己的品牌。栏目是期刊的窗口, 也是期刊宗旨和特色的具体体现,人们衡量期刊是否形成品牌, 经常是以是否有品牌栏目为依据。因此, 在创办精品期刊的过程中, 打造一两个品牌栏目是精品期刊建设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高校学报是学院派的学术期刊,学术性是学报的重要属性,这就决定了学术期刊的特色栏目应成为某一学术领域系统性、连续性、深入性研究的平台。笔者对调查的25本经济类核心期刊进行统计后发现,这些期刊普遍没有重视栏目的作用和价值。
二、载文量与影响因子
在25本期刊中,11本月刊、1本季刊、13本双月刊,25本期刊平均页数为148页。页数最多的是季刊《经济学》426页,最少的是双月刊《广东财经大学学报》96页。从调查结果来看,这25本经济类核心期刊基本呈现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出版周期短,载文量大;另一种是出版周期长,载文量相对小。这两种发展模式是否会对期刊评价的主要指标影响因子产生影响呢?笔者对25本期刊的3项指标归一化之后进行数学分析,得到图1曲线关系。
从图1的分析结果来看,载文量对影响因子的作用是两极分化的。载文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与影响因子呈现正相关关系,但在有的刊物上却呈现反相关关系。期刊载文量与影响因子的关系一直备受争议。有的学者认为载文量与影响因子并无关系,有的学者观点正好相反,认为两者有一定的关系。要明确两者到底有没有关系、是怎样的一种关系,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影响因子,制约影响因子的要素有哪些。
影响因子的计算公式是:
在这一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决定影响因子的有分子和分母两个因素。分母指的是载文量,分子代表的是稿件影响力。笔者认为,作为分母的载文量对影响因子确实存在影响,但二者不是量化关系,起到决定作用的是稿件的影响力。如果编辑在组稿时严把质量关,确保稿件质量,在这个前提下,提高载文量是可以提高影响因子的;反之,用以次充好的文章来提高载文量就会让影响因子下降。所以,在不能保证稿件质量的情况下,期刊应该秉承宁缺毋滥的原则,不要为了其他因素而一味追求载文量,因为期刊的质量才是其生命力的源泉。
三、基金论文比与影响因子
基金论文比指来源期刊中,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基金论文比作为评价指标的合理性一直备受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应该重视基金论文比,反对者认为基金论文比不适合作为国内期刊评价的重要指标。本文以25本期刊的基本评价指标进行数学统计,得出基金论文比与影响因子归一化后的曲线关系。
从图2的分析结果来看:首先,基金论文比作为学术期刊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不能反映出论文学术影响力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其次,在调查的25本期刊中,基金论文比高度受重视。从以上两个相悖的结论来看,调查的25本期刊在组稿上有迎合评价指标的迹象。从如此高的基金论文比到不能反映论文水平的评价指标,我们既看到了目前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弊端,又为这一现状担扰。期刊迎合指标,作者迎合期刊,基金项目造假、文章内容与基金内容不相符等现象就不会消失。因此,正确对待基金论文比指标的作用,才能引导学术期刊良性发展。
四、反应速度与期刊被引半衰期
反应速率可测度是期刊论文被利用的速度以及期刊对学科发展过程中新科学问题的快速反应程度。它的定义是期刊前1年发表论文在评价当年的被引次数占前1年论文总量的比例(相对数量指标)。
期刊被引半衰期可测度显示期刊文献老化的速度。它的定义是某期刊尚在被引用的全部论文中,较新的一半的年代跨度。
在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中,这两个概念是紧密联系的。通过反应速度可以辩证地来看期刊被引半衰期这个指标。文献的半衰期受学科的内容、性质等因素制约。一般来说,比较稳定的学科,其期刊半衰期较长;基础理论学科的期刊半衰期要比技术学科的期刊半衰期长;历史悠久的学科期刊半衰期要比新兴学科的期刊半衰期长。期刊被引半衰期的数值越大,证明期刊的老化速度越慢,但同时它的反应速度就会相对较小;反之,期刊反应速度越大,证明期刊近一年的论文被引率高,那么它的被引半衰期就会相对较小。所以,对学术问题的反应速度和期刊老化速度应同时作为期刊的评价指标,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客观地反映学术期刊的水平。
五、反应速度与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测定的是期刊前2年发表论文的被引率,反应速度测定的是期刊前1年发表论文的被引率。两者皆是对期刊引用率的反映,一般不同时采用。影响因子的弊端之一是不能反映期刊水平的峰值,而影响因子与反应速度结合来看,能够反映出期刊发展水平的变化趋势。这对期刊和学者而言,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所以,不应该因为二者的趋同性而忽视反应速度作为学术期刊评价指标存在的意义。
六、载文量与地区分布数和机构分布数
地区分布数指来源期刊登载论文所涉及的地区数,这是衡量期刊论文覆盖面和全国影响力大小的一个指标。机构分布数指来源期刊论文的作者所涉及的机构数,这是衡量期刊科学生产能力的另一个指标。一般学者认为,载文量决定了机构分布数和地区分布数,为了明确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笔者对25种被调查期刊的这3个指标归一化得出图3曲线关系。
分析结果显示,地区分布数与机构分布数呈线性关系,但是与载文量并非线性关系。这并不能说明它们不受载文量的影响,事实上是载文量的多少决定了地区分布数与机构分布数的最高变化范围。
[1] 赵新. 我国图书馆学核心期刊栏目设置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2005 (7).
[2] 何荣利. 期刊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与载文量的相关趋势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4).
[3] 李晓红,于善清,胡春霞等. 科技期刊评价中应重视“基金论文比”的作用[J]. 科技管理研究,2005 (10).
[4] 学术期刊评价指标说明[EB/OL]. http://www.ifc﹒dicp.ac.cn/library/Qikan/jour/qikan/zhibiao. htm﹒
期刊质量评价体系 篇4
一、开放存取期刊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众所周知, 面对越来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 我国的开放存取期刊质量必须做出适当的评价, 才能使得其能够更加保护与适应我国学术界及其一些相关性学术的质量问题。
1.同行审议评价法。该评价的方法主要是由17世纪的英国伦敦皇家学会秘书亨利所创, 其主要是通过同一批专家或者是一些具有较强专业学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 对业内人士所发表的论文以及学术性问题进行系统统一性的检查与评测, 如若这些专家学者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专家同意, 才能在其相关的期刊发表的一种方法。另外, 同行审议的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虽说其退稿子的几率比较高, 但是由于都是其相关性专业的评价人员, 使得作者修改的文章具有更高、更强的专业性。
2.引文分析评价法。这里笔者所提到的引文分析方法, 主要是利用数学中所学到的统计学的原理与方法, 通过不断地记录以及完善论文被引用的次数以及频率, 进而借以来达到提高评价论文的期刊质量的目的。该评价的方法主要是可以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 具有更强的公正性。这种评价的方法, 主要是通过利用引文分析的工具对期刊中的文章进行系统性的分析, 来不断增强论文质量。
3.网络计量评价法。伴随近几年来, 计算机网络的不断上升和提高, 越来越多的企业与行业都开始在其自身的专业中, 适当的采用计算机技术来不断地增加自身的专业性, 完善自身行业所存在的不足。而网络计量评价法, 主要就是通过网络查找网页资源的方法, 进而来统计开放存取期刊质量的一种新型手段。但由于现今的网络计量的链接方法仍处于一个相对不是很成熟的阶段, 影响网络计量的因子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 再加上现今的网页更新速度快、网站和搜索引擎选择的主观性, 以及各大搜索引擎对不同学科类型和地域范围搜索到的网页, 使得开封存取期刊质量评价的质量严重受到了打进。所以, 其相关的网络技术人员有必要不断深化对网络链接分析的理论研究, 进而不断增强与丰富期刊的实践活动工作, 尤其是要注重对链接分析工具的开发。
二、关于开放存取期刊质量评价的思考
1.开放式存取期刊质量评价的时候, 一定要科学的选取评价指标。对于该项项工作中的科学而言, 其主要有两方面内容:第一, 就是要严格慎重选择其开放存取的指标, 例如:如若我们对同行同学科进行评价时, 我们可以采取多者评比的方式, 对其进行统一的评价;第二, 评价的管理人员要将每个孤单相关专业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单独的体系进行归纳总结, 构建一个最为全面内容的评价理论。另外, 科学的指标选取既不能过多, 也不能过少, 如若评价的指标过多, 势必会使得评价出现重复计算的现象, 而如若评价的指标过少, 势必会使得评价的内容不够全面。反映的内容也不够充分。
2.评价部门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期刊出版标准。对于任何一个评价部门而言, 其要想顺利的为自己的事业与行业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首先其必须得有法可循, 没有一套完善、合理、全面的期刊出版标准就不能更好的保障开放存取期刊质量评价的质量。例如:在期刊的论文根式上, 期刊的管理人员要严格控制论文的排版、格式以及参考文献等相关内容, 如若论文期刊发表如若在表面上都不能合理的进行规划, 更何况其内在的内容。
3.评价部门要尽自己最大的限度构筑一个综合评价的模型。对于开放存取期刊质量评价而言, 我们采取的每一种评价的方法与通过的手段都是具有其本身的优势、劣势以及自身的局限性。所以, 我们在采取对开放存取期刊的学术性论文进行评价的时, 一定要最大限度的扬长避短,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构建一个综合内容全面的评价模型, 无论是在内容上, 还是在其范围上, 都要有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综合评价模型。
4.评价部门要选拔论文评审的专门专家。无论对于那个行业而言, 质量都是一个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如若一个企业和行业没有一个有效的质量保障, 势必会被同行所淘汰。因此, 评价部门要想保障开放存取期刊质量评价的质量, 首要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改善自身评价技术的水平, 成立一个完善统一的论文评审专家团。
5.评价部门要有开发期刊的最新的评价软件。由于科技是在不断地进步的, 所以其一定的程度上, 就促使了评价部门要不断地对其本身的开发期刊的评价软件进行合理有机的改革, 努力将最新的科技评价软件更新到自身的评价行业中, 借以来不断保障论文的质量, 只有多方面的对开放存取期刊质量评价的软件进行最新的系统升级, 才能有效地保证开放存取期刊质量评价的质量问题。而现今目前的开放式存取期刊质量评价软件的研发还多是尝试性的, 实践效果有待进一步检验。
综上所述,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评价部门首先要分析与完善其自身的评价质量问题, 分析与解决其自身存在的现状与问题, 才能在本质上提高自身开放存取期刊论文的质量, 完善其行业的评价能力, 让开放存取期刊质量评价具备更高的评价价值, 让其为我国的开放存取期刊质量评价工作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邓李君.开放获取期刊与传统期刊的对比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0, (2) .
[2]周晓雁.试析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和评价工具[J].情报资料工作, 2009, (1) .
[3]俞立平, 潘云涛, 武夷山.学术期刊评价指标选取若干问题的思考[J].情报杂志, 2009, (3) .
[4]庞景安.网络环境中的文献计量学经典定律[J].图书情报工作, 2009, (4) .
期刊质量评价体系 篇5
1. 有关体育学术期刊质量控制指标的概述
1.1 体育学术期刊各种质量控制指标的概述
体育学术期刊的质量控制指标具体包括体育期刊的政治质量指标、学术质量指标、管理质量指标、编辑质量指标、服务质量指标和印装质量指标。[1]其中体育期刊的政治和学术质量指标的具体要求是要坚持基本的政治理念不被忽视,使阅读者在阅读体育期刊的过程中的政治思想得到不断巩固和完善,同时要重视体育期刊的专业性,以便为体育专业学生的学术研究提供借鉴。体育期刊的管理和编辑质量指标是指在进行体育期刊编撰过程中要理清复杂的程序,明确杂志社的分工,从细微处引导编辑质量的提升。体育期刊的服务和印装质量指标是提升期刊质量的重要指标。
1.2 构建体育学术期刊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中,构建完善的体育学术期刊质量控制指标体系,不断提高体育期刊的印装质量和服务质量在出版管理工作中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仅有利于解决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存在的部分质量问题,提升体育学术期刊的质量控制指标,拓宽人们获取体育学术信息的途径和培养体育学术期刊的阅读习惯。这既有利于通过体育学术期刊引导人们树立起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还有利于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和阅读兴趣。杂志社还应当把促进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成长作为期刊编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地推进体育学术期刊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的不断发展和更新。
2. 现阶段体育学术期刊的主要问题分析
2.1 体育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不高
由于我国现阶段的体育学术期刊多为集中统一印制,使得体育学术期刊的作者在编制过程中往往带有较强的个人主观色彩,体育学术质量不高,加上每位编撰者的知识体系各有不同,使得编制的体育学术期刊思路混乱,阅读者接触的体育学术知识带有局限性,接受学术观点的片面性,使得体育学术期刊忽略了阅读者对体育学术知识的接受能力。
2.2 体育学术期刊的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
体育学术期刊的编撰人员在编撰学术期刊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体育知识的深入落实,绝大多数编辑人员在编写时通常设立不符合社会实际的学术目标,使得体育学术期刊的质量控制体系极不健全,很难达到体育学术期刊的目标要求和标准,很难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体育学术期刊的编写人员在编撰过程中缺乏对阅读者进行有效阅读方法的运用引导,使得人们在阅读体育学术期刊的过程中,忽略了对阅读者自身情感、价值观和态度的培养与体验,不利于构建完善的体育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体系。
2.3 体育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体育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缺乏专业的体育学术素质,使得编写者的体育理论知识基础极不扎实。编辑人员在编写体育学术期刊的过程中缺乏体育专业知识基础,使得阅读者在阅读期刊的过程中难以对体育学术形成完整的认识,这十分不利于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多数阅读者在应当体育学术期刊的过程中缺乏清晰的思路,使得其在阅读中经常感到枯燥无味,导致其阅读兴趣的下降。
3. 完善体育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策略
3.1 严格管理体育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丰富阅读方式
杂志社在编制体育学术期刊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组织所有的编撰者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确立清晰的体育学术编写思路和编撰体系,创新丰富多样的体育学术期刊阅读方式,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体育学术期刊的阅读兴趣。编辑者还应当综合考虑阅读者的体育认知、体育阅读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因素,对体育学术期刊进行系统的整合编撰,努力做到时效性与客观性的相互统一,进而活跃阅读者的思维,重视人们对体育学术期刊阅读兴趣的培养。
3.2 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学术期刊的质量控制体系
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学术期刊的质量控制体系,杂志社在编撰体育学术期刊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印前制作、监督管理、材料选择等制定科学的编撰流程。根据体育学术期刊阅读者的不同要求选择合理科学的印刷工艺,提高体育学术期刊的整体水平。杂志社还应当选择正规的印刷企业、积极督导印制过程,强化编撰者的质量意识,同时加强与社厂和读者的交流,充分发挥体育学术最佳的印制效果,加强体育学术期刊各个环节编撰的协作能力,以此来提高体育学术期刊的整体质量,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期刊服务质量的提高。
3.3 加强对体育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集中培训
加强对体育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集中培训是提升体育学术整体质量的关键环节。
为了活跃读者阅读体育学术期刊的氛围,激发读者对体育学术期刊的阅读兴趣,编撰人员应当根据读者的需求,重视对体育学术的编撰探究,优化编撰效率。为了积极发挥体育学术期刊的引导作用,应当加强编撰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编辑者的编写能力和专业编辑素质,进而激发阅读者对体育学术期刊的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在体育学术期刊的编制过程中,促进体育学术知识的时效性和客观性的集中统一,有利于使体育专业的学生很好地抓住体育学术期刊阅读的难点和要点,使读者能够在体育学术期刊的学习中建立完整的体育知识体系,进而提升体育学生学习效率和阅读能力。因而在编撰过程中要优化选题把关人,做好体育专业内容的精雕细刻,并在编后做好质量严格追踪的工作,以此来提升责任编辑能力和体育学术期刊的质量。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体育学术期刊的质量成为了期刊出版社日益关注的问题。体育学术期刊的专业性决定了体育学术期刊质量控制指标构建的合理性。本研究通过对体育学术期刊质量控制具体指标的详细概述,深入分析了现阶段体育学术期刊质量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相关期刊编辑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体育学术期刊,质量体系,指标
参考文献
期刊质量评价体系 篇6
关键词:参考文献,学术期刊,学术论文,学术水平,编辑审稿
学术论文是指科研人员提交给学术期刊予以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上宣读的论文, 主要报道最新研究成果, 反映相关领域最前沿、最新的科学水平和发展动态。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 有助于作者最精练最直接论述研究背景及相关研究动态, 也便于读者追溯有关文献资料。可以认为, 参考文献是学术研究的基础和起点, 体现出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继承性和连续性。合理引用参考文献不仅是论文作者严谨研究态度和职业道德的体现, 而且也是对同行的尊重及其研究成果的肯定。
参考文献对于科研论文本身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也可促进学术交流, 同时也是评价学术论文质量的重要依据。因此, 可以利用参考文献对学术论文质量进行合理评审, 成为衡量学术论文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 并纳入学术期刊质量评估体系。编辑人员是编辑工作的主体, 学术期刊的学者型编辑更应从多角度、多侧面鉴审学术论文的质量。笔者根据近来稿件审阅经验, 注重对论文所附参考文献进行分析, 从参考文献的引用角度探讨编辑人员在初审时如何评价学术论文质量。
一、从参考文献的学术性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是学术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体现科学研究的继承性和延续性。论文作者在科学研究的选题论证、研究方法、理论探讨和论文撰写过程中, 都要参考和利用大量与选题相关的参考文献, 掌握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 吸取前人研究成果, 避免重复他人的劳动。在介绍研究背景、实验设计、研究目的时, 必然要对已知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和消化吸收, 确定作者自己论文研究方向的理由、起点、深度和依据, 这都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作为基础, 体现出作者研究论文的创造性, 然后通过科学研究得出创新性成果。作为论据的参考文献实质上隐含着作者对引用参考文献观点、理论、方法或结论的认可, 更是论文作者对所引用参考文献的评价。
通过对所引用参考文献学术内涵的比较分析, 可以大抵了解论文的学术水平是超过前人, 还是简单重复他人已完成的科研工作, 从而判断论文的学术价值是否具有独创性和先进性。只有论文具备新理论、新方法、新观点或新结论时, 才表明科学研究有实质性成果, 作者的学术水平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和肯定。可见, 参考文献能体现作者事前进行文献调研的细致程度, 从而反映论文的起点、深度和广度, 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论文的学术水平。此外, 若参考文献多是作者以前所发表的文章, 可以认为作者研究的基础比较扎实可靠, 关键是鉴别在前有研究基础之上的进展。因此, 认真审阅参考文献是编辑人员评审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和新颖性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方法。
二、从参考文献的权威性进行评价
权威性文献是指某学科领域中的经典理论著作、权威专家论著、核心期刊论文等。每个学科都有一些权威专家、核心期刊及高水平论文等, 这些文献学术水平高, 创新性强, 反映了学术发展的前沿, 倍受学术界关注。学术论文应该引用这些文献为主, 否则很难反映出作者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创新性、新颖性和先进性, 及其研究的起点和深度。
若学术论文所附参考文献多出自这类文献, 说明作者学术视野开阔、学术功底深厚, 对该学科的前沿领域有所掌握, 同时可使作者论文的论点更加明确、论据更具说服力, 这是创新性研究的必要前提, 也可间接证明该类论文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平。相反, 若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不是权威性或具有代表性文献, 而是一些低水平的文献, 说明作者较少参考那些高水平的文献, 其所引用的理论、论点和论据可能不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 那么此类论文的结论可靠性不强、学术质量不会高。因此, 编辑人员在评阅论文时, 要根据参考文献的权威性从一个侧面反映作者的学识水平和学术视野, 从而判断论文的起点、广度和深度。
三、从参考文献的时效性进行评价
时效性原则是引用参考文献的原则之一, 即参考文献要“以近期为主”, 属于新颖性原则范畴, 是体现科学研究起点的重要标志。当今科技发展迅速, 知识更新很快, 参考文献的引用要注意文献的时效性, 时效性也是评价学术论文质量的参考指标。学术论文选题要新颖, 就必须创新, 就要以最新文献为主, 尤其是近2—3年的期刊文献, 因期刊的出版周期较短, 研究内容较新颖, 更能反映科学研究选题的背景及最新发展动态, 显示作者论文选题的现实性、新颖性或前瞻性, 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论文水平。
根据参考文献时效性的特点, 编辑人员在审阅稿件时, 要注意近期参考文献的引用情况, 依此初步判断论文的起点和新颖性。一般来说, 参考文献越新、越权威, 说明该文起点越高;反之, 说明该论文所进行的研究尚处于较低水平。如果作者引用的参考文献比较陈旧, 说明作者没有及时跟踪学科发展动态, 思想观点较陈旧, 所从事的科学研究缺乏创新性, 广度和深度不够, 基于此所形成的论文学术水平不会高。但应当注意的是, 有些学科 (如史学、中医学) 因其涉及年代久远, 某些重要的经典理论需要引用;或是某些刚刚兴起的交叉学科或研究领域, 尚无近期文献可引用, 只能以过去的理论和长期的研究实践文献为基础。这些学科的某些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不能以参考文献的时效性来判断其论文的学术水平。
四、从参考文献的全面性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的全面性并不是指全部参考文献, 而是指经过精选后最能代表该方面研究成果和水平的文献。科学研究之前作者已对该学科相关领域进行全面熟悉、系统分析和整体把握, 才确定研究方向。所以, 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得越全面, 表明作者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把握得越准确全面, 尤其是作者自己前期的研究内容和结论, 这正是选题具有独特性、创新性、新颖性的前提。编辑人员在审阅参考文献的全面性时, 可以了解作者对该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的深度和广度, 也从侧面反映作者研究工作的起点和论文的学术水平。许多国际刊物将“文后参考文献引用是否全面合理”作为论文的评审指标之一, 要求审稿人员明确论文所引参考文献是否全面、是否存在漏引情况。
五、从参考文献的数量进行评价
学术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引用数量也是评价学术论文质量的一个指标。参考文献的数量取决于学科性质、学术研究热点和论文类型等方面。尽管我国科技期刊论文所附参考文献数量近年有所上升, 但仍少于国外同类期刊,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科技期刊论文的学术质量与国外科技期刊论文质量有差距。
学术论文所附参考文献是科研人员进行选题调研、了解研究进展等活动的记录, 参考文献的数量反映了科学研究的起点和深度。参考文献数量多, 表明作者查阅的资料多, 前期准备工作充分, 作者获取、吸收、消化文献信息的能力较强, 其学术论文的质量有一定保证。当然, 参考文献数量多应以其权威性、代表性、时效性等为前提, 不是所附参考文献越多, 论文水平就越高。如果只是将文献中的研究成果堆积在一起, 不加以分析提炼, 没有形成自己的见解, 就体现不了作者的科学研究水平。如果参考文献过少, 就说明作者获取文献的能力不强或缺乏科学研究经验;或作者引用了他人的研究成果而未标注, 则反映作者治学不严谨, 学术论文的质量不可靠。但是, 对于新兴学科, 由于前人研究成果缺乏, 可引用的参考文献也就很少, 不能因为其少而判定学术论文的质量不高。
六、从参考文献的语种分布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的语种分布是反映作者对所从事研究领域所掌握文献的广度和深度指标。如果学术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全部为中文文献, 或外文文献很少, 表明论文作者可能只掌握了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现状和进展情况, 而对国际研究进展掌握不够。这类学术论文, 其学术水平多为国内研究水平, 难以达到国际水平。外文文献引用少可能是由于作者忽略了或很少查阅外文文献, 其论文的研究内容或许是重复国外研究人员的劳动, 这样就很难超越国际同行而达到国际水平。但是, 国内有些学科 (如中医药学) 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自然可引用的参考文献就少, 不能因为外文文献少而质疑或否认其论文学术水平。
因此可以认为, 参阅适量的外文文献是研究人员选题论证和撰写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前提之一。只有查阅了一定量的本专业研究领域权威的外文文献, 并进行比较分析和有效引用, 才能证明作者掌握了该学科的国际研究进展, 是从事高水平的科学研究, 其学术论文的质量也达到国际水平。所以, 编辑人员可根据论文中参考文献的语种分布情况, 推断论文水平。
七、结语
在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过程中, 审稿是编辑的一项日常且重要的工作, 只有高水平的审稿, 才能确保学术论文的质量。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稿件审阅不可忽略的环节, 是判断论文质量的优劣的有效辅助方式。
通过审阅学术论文所引用参考文献的学术性、权威性、时效性、全面性, 及其数量和语种分布, 可以了解作者在进行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所参考的资料, 反映论文作者的研究水平、研究思路和研究程度, 判断作者是否掌握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是否佐证该论文的观点, 进而比较准确和客观地评价论文结论的可信度及其学术水平。
【期刊质量评价体系】推荐阅读:
期刊评价体系09-07
期刊质量07-06
期刊论文质量08-17
新版期刊评价体系的亮点论文08-30
如何写高质量期刊08-12
高校科技期刊质量控制10-13
就业质量评价体系05-19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08-29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评价体系08-29
质量管理体系评价报告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