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家庭

2024-07-24

困难家庭(精选11篇)

困难家庭 篇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学收费制度的改革, 社会成员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生活成本逐年提高, 教育费用不断增加,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逐渐扩大, 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全日制高校的本、专科学生中,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无力或者难以支付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的学生。这个群体主要来自于贫困山区、落后偏远农村、城市低保家庭;也有的来自单亲、父母残疾、有重大疾病病人、两人以上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等的家庭。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和生活消费水平的不同,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很难用统一的量化标准进行界定。因此, 我们把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为一般困难学生 (贫困生) 和特别困难学生 (特困生) 两大类。

1、一般困难学生。

一般困难学生是指家庭经济收入较低, 并有相当数额的债务, 只能缴纳一部分学杂费, 其基本生活费用低于学校所在地区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学生。我校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可以认定为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 (1) 父母双方或一方下岗 (失业) 的; (2) 家庭成员中有两人以上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 (3) 家庭成员中因患重大疾病需支付大额医疗费用的; (4) 家庭因突发性变故造成人身及财产重大损失的; (5) 家庭遭遇不可抗力或自然灾害的; (6) 父母离异导致家庭经济收入明显下降的; (7) 其他情况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

2、特别困难学生。

特别困难学生是指家庭经济收入微薄, 基本上靠借债上学, 无力缴纳学杂费, 其基本生活费用难以保障的学生。我校规定在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中,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可以认定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 (1) 孤儿、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 (2) 父母重病或单亲, 且来自于贫困及边远地区的学生; (3) 学生家庭所在地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者突发性灾祸, 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4) 其他无经济来源支持正常学习的学生。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资料显示, 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平均比例约为25%左右[1], 农、林、水、地、矿、油、核以及西部地区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更是高达25-30%[2]。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已经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状况。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治意识、思维方式、心理素质就其主流而言是积极向上, 有比较强烈的成才动机。但是, 由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不仅面临着经济压力, 而且面临着比其他学生更大的学业压力, 心理压力以及社会、家庭、个人更大的期待值, 从而使他们中间的一部分学生政治意识、思维方式、心理因素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如下。

1、政治趣向多元化。

一个时期以来, 由于理想虚无主义, 社会拜金主义, 生活享乐主义的影响, 个人或小集团利益已成为个别人主导其政治趣向的风向标。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能正确看待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不均不公问题;不能正确认识国家、民族、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能把个人价值目标和社会价值目标结合起来, 只注重个人实际利益, 缺乏集体团队意识。

2、诚信意识荒漠化。

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品格。然而, 由于受到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诸多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土壤”正在遭受到荒漠化的侵蚀, 一些人开具虚假的贫困证明;一些人故意夸大家庭经济困难的程度;一些人故意欠缴学费;一些人恶意拖欠归还国家助学贷款;如此等等, 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问题倍受社会的关注和质疑。

3、感恩心理贫乏化;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人曰:“受人滴水之恩, 当以涌泉相报”。然而, 在个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却存在着一些与其身份不适相应的现象: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感恩之心, 误认为贫困是社会造成的, 国家给予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一些人手持贫困证明或缓交学费申请, 对学校安排的价格低廉的宿舍不够满意, 却对价格高昂的公寓情有独钟;一些人把贫困资助不是用在学习上, 而是用在吃喝玩乐、高档消费和谈情说爱上;一些人虽然家境贫寒, 但却依然与家境富裕的同学盲目攀比, 摆阔气, 讲排场风气日盛;一些人来自贫困落后地区, 却不愿再回到这些地区去工作;一些人只知索取, 不思回报, 视国家资助、学校帮扶、家庭供养为理所当然。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危机悄然呈现于本已矛盾诸多的现实社会。

上述问题不得不引起每一个勤工助学工作者的重视和反思。正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 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占的比例, 探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维方式, 以便有针对性地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模式。这是勤工助学工作者研究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

[1]梁作甲, 帮困与育人相结合, 健全高校资助工作体系[j].教育理论研究2010 (2)

[2]郭理想, 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问题的再思考[j].科技信息2010 (26)

困难家庭 篇2

兹有我新店镇蜂子岩村蜂子岩组村民邓必芬,女,汉族,生于1941年8月26日,现年71岁,现有家庭人口2人。一家人生活全靠儿子刘应林在外打工挣钱维持生计,月收入1100元左右,家庭经济状况确属困难,加上邓必芬本人于2011年7月2日因年迈体弱,行走不便,不小心摔倒,摔伤头部,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胸椎体压缩性骨折,住进贵州省人民医院就医,现今未痊愈,医院治疗期间各种开支下来家庭负债八千多元钱,家庭经济能力无法维持后期治疗费用。请有关组织给予资助,解决困难为盼!

特此证明!

困难家庭 篇3

相关部门在近几年不断增强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支持与帮助,以实现他们的大学梦。随着社会经济体制不断地发展与完善,新的资助体系也得到一定的改进,为了确保整个工作流程客观公正,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我国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当前尚未形成一套较为健全成熟的认定管理方案,诸多高校在对此项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欠缺,且遭遇一定的困扰。某院作为一个超过本三分数线的高职院校,也存在很多需要资助的学生,同样认定工作中也有诸多疑问。

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现状

1.1 诚信意识淡薄。

《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是认定工作的关键资料。在整个工作实施中,难以有效利用调查表进行贫困生的确认。主要表现在:①部分学生填写申报信息时未提供真实的数据;②部分管理部门未能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与行为,开虚假的证明材料。近来高校普遍存在,这是一种基本原则的欠缺,也反映当前部分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

1.2 认定程序不规范。

自新的贫困生认定规定实施以来,将经济困难学生按其家庭条件划分贫困生和特困生。对此项工作的认定,相关管理部门至今未能形成一套全面、科学的规定。比如说,学生或其家庭成员出现意外变故致家庭经济造成严重损失, 来认定是否为贫困或特困生。这些方法是合理的, 且易于实现,但容易造成一刀切。事实上贫困和特困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造成经济困难的因素有许多。因此,对贫困与特困两个层级进行确定时,需对具体问题、具体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思考。

1.3 认定方法不科学,过程监督不足。

当前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过程,主要是针对学生家庭人均收入的对比,将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划分为特困生、贫困生和一般困难学生。在此基础上,依照25%~30%的比例对贫困生人数进行认定。然而,高校中诸多院系为了降低冲突与矛盾,将指标分到每个年级每个班。这种平均分配名额的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一,每个地区的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性,进而导致不同地区家庭人均收入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以人均收入为基本判定条件,欠缺一定的科学性;其二,各个高校中不同专业在其学费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且每一个班级的总人数不同,有效学院存在名额少,贫困生较多的现状,这样难以有效的对真正贫困生进行认定。

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对策

2.1 制定嚴格政策,可行认定程序。

一是制定标准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工作程序。通过专业的管理方案进行整个贫困生认定工作。该方案主要是对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进行调查的同时,通过科学化的管理标准,将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通过有效的数据信息作为此次认定工作的评价标准,进而全面有效的对困难学生进行帮助。二是注重推荐。高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时,需要学生本人填写基本的申请资料,很少采取他人推荐的方式。主要是贫困生具有强烈的上进和自尊心,通常不愿意被他人知道自身的情况。因此,身边的老师和同学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关注与重视。三是,注重相关信息的真实性。经济困难是各方面因素综合而成。正常来说,单亲比双亲家庭贫困,下岗职工比在岗职工家庭贫困,有疾病成员比无疾病家庭贫困。一个家庭有收入也有支出。如果有高收入家庭成员患病需要大量医药费或家中有许多孩子等情况,会使他们的家庭支出大于收入,成为贫困,这样的学生可以算是经济困难学生。

2.2 规范贫困标准,建立中心数据库。

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须综合多方面标准来认定。按照当地最低生活标准进行不同等级的划分,对于此项工作的实施,政府相关部门需给予大力的支持,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高校贫困生量化标准。根据上述认定工作的管理标准,当地政府需将符合条件的学生信息输入到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便于日后对此项工作的深入分析与执行。数据库要实行动态管理,从而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2.3 建立原籍认定,加强监督机制。

通常情况下,高校在进行贫困生认定的过程中,主要针对学生生源地的经济状况进行相关的调查,虽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事先学校与生源地未能全面交流,生源地政府认为自己开具的证明没有责任力和约束力,导致产生虚假的贫困证明。基于这种情况,需由政府及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相互配合,创建合理有效的贫困生认定管理方案。并由贫困生生源地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三方进行此次认定工作的确认,避免其中存在虚假信息。这种方式需要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保障。除此之外,学校应该明确规定凡是弄虚作假的学生一律取消入学资格,相关的教师也要受到处理。

2.4 全面增强诚信教育,树立良好的个人品格。

高校对于贫困生的自主,其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大学梦,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因此,学生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资助的同时,要存着一份感恩之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学校、回馈社会。因此,高校需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诚信感恩教育,比如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使学生在大一开始就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不定期组织诚信感恩为主题的班会,通过资助政策宣传、资助基本知识、资助政策演讲、资助征文等各种比赛,强化在校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保障机制

3.1 成立相关帮扶机构和组织。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的认定是高校教育的第一个环节。有效了解与掌握高校贫困生的基本情况是政府、教育部以及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对于此项工作顺利执行的前提保障。并且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出科学的贫困生量化标准,可以将符合条件的学生信息存入到相关的数据库中,便于日后对此项工作的深入分析与执行,根据具体的指标,信息系统会根据学生的相关条件,将其贫困等级进行科学的划分。此外,需对贫困生相关方面进行了解,有效的给予实质性的帮助,某院先后四次修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与资助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学院一直都重视调查研究,每个学年初都要组织两次座谈会: 一是组织学生座谈会并进行问卷调查,为此次认定工作提供科学可行的参考标准;二是召开助困工作辅导员座谈会,帮助了解认定办法的实际操作可行性。到目前为止,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基本执行标准与管理方案已经有效的形成。

3.2 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

社会是由人组合而成的, 每个人在社会中能够有效的展现出其自身的基本特征,高校贫困生也是如此。這些本质的东西只有他们周围的学生或熟悉的人所知道。因此,有必要设立一个专门发布贷(助学贷款)、奖(奖学金)、助(助学金)、补(困难补助)、减(减免学费)以及勤(勤工助学岗位)等信息的发布渠道。每一次的信息应及时公布,并提前公布确定的贷款、奖学金、助学金等名单,让学生来识别和评价。

3.3 建立动态的信息搜集机制。

经济困难学生的数据档案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并非一成不变。例如,因为父母下岗没法支付学费,一个城市里的孩子在刚进校时成为其所在学校的特困生。一年以后,孩子读大二了,父母有了新的工作并有一定的经济能力,那么孩子将不再是特困生。而有的学生由于突如其来的疾病或自然灾害等情况变成经济困难学生。因此,我们应及时去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能够相应的调整助学的措施以及资助的等级。除此之外,对该项工作的相关动态信息进行全面有效的掌握,进而给予经济困难学生一定的精神支柱。还可以针对实际情况,将其初始阶段中不精准的信息从其档案中去除。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家庭富裕的学生,是无法真实的乔装贫困生其内在的根本品质,通过与该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接触与了解,从其言行举止中能够判断出其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在发现上述情况后, 应及时调整已建的档案, 并且改变资助对象或资助力度。

因此,科学有效的执行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需要全面加强整个工作实施过程中是否客观公正、资源分配是否合理可行。近几年,政府相关部门对于高校贫困生相关的管理工作给予大力的支持与配合,创建相关的管理体系与执行方案,针对贫困生的具体需要,还建立基金管理机构。高校针对贫困生的具体情况,也给予一定的鼓励与帮助。高校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可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以及出差的机会,组织老师以及学生进行实地走访,尤其要对存在异议的贫困生家庭条件进行精准的调查与分析。在整个工作执行过程中,若发现相关信息存在不真实的情况,需将其资格进行取消处理。在此基础上,高校管理部门需要对贫困生资助信息进行全面的审查与再次认定,避免虚假信息存在,进一步加强该项工作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谢云锋.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丽水学院学报,2009(31).

[2]叶辉,周峰.中国创业教育的破冰之旅[N].光明日报,2008-1-8.

高校家庭困难学生成才教育研究 篇4

依据我国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 家庭困难学生是指在普通高等学校的本专科学生中, 其可支配的月收入接近或低于就读高校所在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 只能支付部分或无力支付学习、生活费用 (包括学费、教材费、基本生活费、住宿费) 的学生[1]。

2 结果与分析

2.1分析家庭困难学生成才教育的实验结果

2.1.1实验组、对照组学生实验后学习成绩比较分析

表1显示的是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实验后的学习成绩比较:通过实验, 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最高达93分, 最低达58分, 平均值为73.5分;对照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最高为88分, 最低值为55分, 平均值为67.25分, 经比较, 对照组学生学习成绩的平均值低于实验组学生成绩6.25分, 并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

单位:分

表2显示的是对强化成才教育目标的教育实践效果在城乡差异方面的比较:通过实验, 对照组城市学生的学习成绩平均值为66.24分, 低于实验组平均值5.27分, 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实验组城市学生学习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后对照组农村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平均值为68.19分, 低于实验组平均值5.18分, 也反映出实验组城市学生学习效果优于对照组,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2.1.2实验组学生实验前、后各项测试内容结果比较分析

表3显示的是实验组学生实验前后各项成才教育指标测试的比较结果, 通过实施强化成才教育目标的教育活动, 实验组学生的大部分测试指标有显著性提高。其中直接反映学习效果的学习成绩, 城市学生的学习成绩平均值由实验前的66.92提高至实验后的72.51, 经检验,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农村学生的学习成绩平均值由实验前的68.32提高至实验后的73.37, 经过p检验,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综合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德育成绩, 城市学生的德育成绩平均值由实验前的70.67提高至实验后的75.89, 经检验,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农村学生的德育成绩平均值由实验前的70.78提高至实验后的74.15, 经过p检验,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在反映学生突出表现的获奖情况的统计中, 城市学生由实验前的2.05提高至实验后的3.25, 经检验,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农村学生由实验前的1.53提高至实验后的2.57, 经过p检验,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在反映学生心理状况的测试中, 城乡生实验前后均无明显差异 (P>0.05) 。

2.1.3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各项测试内容结果比较分析

表4显示的是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各项成才教育指标测试的比较结果, 对照组学生按照正常的教育计划进行学习生活, 虽然实验后某些测试指标有所提高, 经检验,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其中, 城市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0.37分, 德育成绩提高0.53, 心理健康评估成绩提高了0.12, 获奖情况增加了0.32次;农村学生的学习成绩降低了1.70分, 德育成绩提高了1.27, 心理评估分分数提高了1.23, 获奖情况增加了0.26次。

3 结论

(1) 通过实验显示强化教育目标的成才教育实践对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某种程度上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2) 通过比较不同生源地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学习成绩, 表明强化教育目标的成才教育实践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城乡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促进作用。

(3) 实验后在学习成绩、德育成绩、获奖情况方面实验组学生明显提高, 说明强化教育目标的成才教育实践对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效果。

(4) 实验后在心理评估方面实验组学生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这与实验时间短、学生心理状况形成的长期性、学生的接受情况有一定关系。

参考文献

[1]黄素云.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功能研究[D].杭州:中国计量学院, 2013.

困难家庭 篇5

关键词:高校 家庭经济困难 贫困生 认定 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列入教育改革发展的十大重要项目之一。而近几年,国家也在不断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并不断地扩大资助范围,同时全国各大高校也建立学校的资助体系和办法。但由于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存在诸多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得贫困生认定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行。因此,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认定工作体系,提高贫困生认定工作科学性、有效性,将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 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与现状

按照教育部文件的解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收入难以支付其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但在现实情况中,由于受地域经济影响、家庭具体情况等因素,在实际贫困生认定工作中,经济困难等级标准则变得较为模糊而不确定。

1、 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和家庭贫困证明

目前,进行贫困生认定必须要有由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门或政府、乡镇、街道、社区开具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和家庭贫困证明,以此作为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作为申请相关资助的依据。

2、 学校认定评审工作

学校根据学生的贫困生个人申请,再结合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和贫困证明等相关材料,同时通过了解学生日常消费习惯等情况,由辅导员、班级评议小组、学院贫困生认定工作小组进行民主评议、审核,认定。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具有相对性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了贫困生认定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标准还是比较明确的,但如何运用这一标准去界定一个学生是否贫困生在现实中则存在一定的困难。原因在于此政策在于缺乏具体的相对客观的量化操作标准。同时,在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过程中,主要依据是由学生生源地民政部门、乡镇、街道等地方政府部门开具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即家庭贫困证明。这一证明一直是作为衡量学生是否符合资助政策条件的必要材料之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地政府部门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会出现信息失真的贫困证明。而各高校由于自身人力物力、财力等限制因素,不可能对这些提出申请的学生逐一进行审查核实。即使这些贫困证明真实,但也会因为地区经济差异,导致贫困标准具有相对性。因此,这种根据家庭贫困证明来定性的方法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二) 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程序缺乏合理性

在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中,由学生持加盖公章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同时由所在班级和辅导员组成评议小组,对其在校经济情况和表现进行评议和审核,而学校根据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按照流程和办法对申请的贫困生进行资格审核和认定,认定结果公示无异后存档,为贫困生资助提供依据。这一程序表面看似完美,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失真的情况。第一,部分学生因为想得到资助,在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时,随意捏造极低的家庭收入情况,学生知道家庭收入低就有可能获得资助的可能性大,以便取得所需。第二,在认定过程中,评议小组基本上由班级同学和辅导员进行评议,班级同学由于相互较为熟悉,不排除个别存在小团体主义,在评议过程中支持和自己关系较好的同学,造成评议结果不真实。而辅导员日常事务繁忙,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因此在审核时,一方面参照评议小组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判断。时间短、任务重,往往会出现判断失真情况.

(一)学生存在的自卑和虚荣心理

一方面,在进行贫困生认定工作中,是由学生个人自愿提出申请的,但有一些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担心被身边的同学嘲笑而不敢提出申请,同时,也会特意去隐瞒其贫困事实。从而造成本来该有资助资格的学生没有真正得到国家的资助。而另一方面,每个学生都会有虚荣心理,有些学生宁愿将自己贫困的事实放在心里,用父母的血汗钱在同学面前装阔,摆大款,也会跟经济条件比自己好的同学相比较,这也会给评议小组带来一定的困惑。

(二)誠信缺失问题严重

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高等学校学生家庭经济调查表》是作为其判断的依据之一,但是,这种调查表在一定程度上是很容易获得的,不少地方民政部门和政府对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并非了解,通常都是盖章了事,而那些家庭真正有困难的学生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相关贫困证明,从而错失受资助资格。这些情况对于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性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改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措施和建议

(一)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定标准

目前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过程中,主观因素占主导,客观依据较少,这就要求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有效认定机制。在定性方面,可在依据家庭贫困证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辅导员和班级评议小组成员的积极正面作用,进行全面的考核和审查,在定量方面,根据地域经济差异,参考地区居民平均收入标准、最低工资标准等指标,制定一套科学量化指标体系,从而确定经济困难标准线。主要包括:学生家庭人员情况(年龄、职业、身体状况等)、主要家庭收入来源、家庭负债率、学生个人消费(生活、学习、娱乐等支出)、自然灾害、受资助状况以及学生在校拥有电脑及手机等物品,按照指标体系进行定量认定分析,同时结合同班同学、辅导员意见进行定性认定分析,从而使得认定结果趋于客观、公平、公正。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层级贫困生认定模式

在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认定模式。并严格执行贫困生认定工作程序,从贫困生个人提出申请,评议小组核查后建档、学院审核公示等环节,充分发挥班级评议小组、辅导员审核、学院认定工作小组的作用,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公示审核程序,不断提高认定工作的公正性和规范性。

(三)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目前“90”后的学生,缺乏必要的人生阅历和社会责任感,缺乏对事物的分析辨识度,从而容易造成价值观的偏差,也是造成诚信缺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学生思想工作中,不断提升和加强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诚信观念,同时提升学生的社会道德观和责任感,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用积极端正的态度去看待贫困生认定工作,能够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贫困认定工作并非是理所当然给予,而是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不断进取,才能获得国家的资助。

高校的贫困生认定工作是一项非常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在依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只有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细化和科学化认定过程的流程和操作细则,不断完善各项认定工作机制和标准,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和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等方面,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上。

参考文献:

[1] 王向锋.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改进措施[J].教育探究,2011,(3)

[2] 郑若男.浅谈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J].科技经济市场,2012,(7).

困难家庭 篇6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访工作的意义

(一)宣传资助政策,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家访是指学校的教师到学生家庭访问,一般是与家长沟通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商讨共同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灵活机动、主动深入、针对性强的特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问题,逐步建立并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有效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实现。家访工作是资助工作的延伸,通过家访,将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带到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向家长和学生传递国家和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的高度关注,不仅能够带给他们更多信心与希望,也有利于实现学校、家庭及地方教育机构的良性互动,继而产生社会轰动效应和良好的社会反响,对于促进教育公平,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搭建沟通桥梁,促进家校互动,助力学生成长

家访工作架起学校与家长联系和沟通的桥梁。通过走进学生家庭,面对面与家长和学生交流,使教师、家长和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在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上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1]。家访更加直接地将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和学生的受资助情况传递给家长,减轻了家长的心理和经济压力,使学生家庭直接地感受到国家和学校的温暖。家访还能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不懈斗志,树立热爱集体、 感恩社会的思想观念。家访的对象有两类:一类是在校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一类是已经录取但未报到的新生。家访过程中,对于在校生,体会到的是一种不同于在校园内和辅导员谈话形式的关心和感动;对于新生而言,在尚未走进校园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学校教师上门传递的关爱之情。同时,高校通过家访掌握了学生及其家庭的第一手资料,便于今后更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建立个性化的资助和教育培养方案。

(三)掌握真实资料,完善资助评定工作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准确,才能保证高校资助评定工作的科学性,才能将资助送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手中,才能真正发挥扶贫济困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高校都是以学生持有的贫困证明、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等有限的材料作为认定依据[2]。但是贫困证明的有效性、不同地区贫困状况的差异性、学生申请资助的主观性等诸多因素造成了资助评定工作的复杂性。经过学校认定的学生困难等级基本上符合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但仍旧存在着地域差异和虚报、漏报等情况。家访的形式能深入学生家庭,实地了解学生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学生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家庭收入状况及家庭氛围等诸多因素,从而更加客观、全面、真实地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的整体状况。因此,家访工作是认定学生困难等级的有效补充,对完善资助政策体系起到了推动作用,使高校资助工作更加细致入微、准确到位。

(四)促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建设

高校从事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是年轻教师和辅导员。通过家访工作,使教育者亲身感受学生家境的贫寒、 求学的艰辛、成才的渴望、家长的期盼,从而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促使教育者更加用心、用情地做好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和培养工作。此外家访工作也能开阔年轻教师的工作视野,拓宽工作新渠道,增加工作新思路,促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发展建设。

二、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访工作的建议

(一)创新家访工作模式

为了保障家访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需要建立长期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访工作机制,使走访的学生家庭数量更多,覆盖面更大。首先,高校可以指定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家访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管理。从前期的家访教师招募、学生信息统计,到后期的家访工作总结,都以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为主导组织开展相应工作。其次,高校要每年预拨专用经费对家访工作进行财力支持。这笔经费不仅可以解决家访工作的必要财务支出,而且可以为家访教师购买意外保险,确保安全出行。 最后,为了提高家访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应当对家访教师进行培训并提出明确要求。培训内容不仅要涵括国家资助政策和本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理念、方法措施和资助成效等内容,还要重点介绍家访中的访谈内容和访谈技巧。学校要求教师在走访中要记录与家长交流的详细信息,保存反映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照片、走访小组与家人的合影,家访结束后,走访小组要提交家访报告。并注意出行安全,确保家访工作顺利进行。

(二)建立灵活的家访工作机制

高校可灵活安排家访时间和家访形式。家访时间一般分为假期集中家访和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确定两类。学校资助管理中心确定每年假期集中家访的省市,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尽量扩大走访的范围。家访教师由各院系选派,除了辅导员以外,积极鼓励学校相关部处、院系一线教师报名参加。学校将家访教师分成小组,每组3—5 人,实行家访时间和家访方式弹性制,由各小组自行协调安排。这种弹性的走访方式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形成多样化多层次的走访队伍,使学校与院系之间、 辅导员与教师之间形成合力,更好地实现全校育人、全员育人的目标。

(三)做好家访前的准备工作

周密计划,统筹安排,是保证家访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首先要提前充分了解学生的相关信息。学生信息内容主要包含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职业发展方向以及学生获得的各项资助奖励等等。学生信息可先由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收集并反馈给走访小组。如需要更为详尽的信息,各走访小组可以与学生的带班辅导员进行沟通,或者与在校的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其次完整的访谈提纲有利于对家长进行系统化的结构式访谈,使家访工作能够更好地达到预定的目标。家访前应形成较完整的访谈提纲,并在家访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完善,避免因访谈不到位导致反馈信息的失实,影响学生资助工作进一步的开展。最后是确定走访行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很多位于偏远的地区,交通极为不便。家访小组根据学生家庭所处的地理位置,初步确定走访行程。并提前与走访学生、家长、学生毕业中学取得联系,充分了解交通细节,细化家访行程。通过前期一系列精心的准备工作,提高了家访工作的实效性。

(四)采用适当的家访方式

在家访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家长访谈和深度接触,一方面要将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品德、学习状况、社会工作表现以及获得的各项奖励和资助情况向家长反馈;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现状以及学生在家表现,积极听取家长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反馈建议,共同探讨教育引导孩子的方式方法。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家访时,少数家长可能会误认为学校是来核实学生的家庭经济信息,因而在交流中保持着谨慎和沉默的态度,这就要求教师在家访过程中讲究谈话技巧,消除家长的心理戒备,营造和谐的家访氛围。家访可以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表现作为切入点,其间应以鼓励表扬为主,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介绍学生在校进步成长的点点滴滴。老师对寒门学子的鼓励和肯定,能增强学生奋发向上的斗志,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使家长看到希望。对学生的缺点要尽量委婉地指出, 双方互通信息,达成共识,一同探讨帮扶改进措施[3]。教师还可以请家长介绍学生的典型特征、在家的表现,征求其对学校教育的各项建议。在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时,教师向家长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学生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并结合学生的情况,询问家庭的教育支出和其他重大经济支出及缘由,进一步了解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直接原因。同时,还应当向家长介绍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以及学生在校所获得的各项资助奖励,减轻家长的思想和经济负担,将温暖直接带入学生家庭。

(五)加强家访信息的沟通反馈与后续跟踪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访工作旨在推动资助工作整体深入化、立体化,而资助工作的重心也逐步由前期的经济资助转移至后续的跟踪教育,即关注被资助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态度以及身心健康等众多方面发展。 因此,高校有必要建立家访信息反馈机制,家访小组不仅要将家访工作总结提交至学校资助管理中心,更要将家访信息反馈至带班辅导员或班主任、学生所在院系, 以便于院系全面掌握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资助、培养方案。此外,各院系学生组可以在院系内开展家访工作交流会,分享走访过程中的经验与感受,对完善家访工作和学生资助及培养提出建议。家访工作只是关注和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个环节,而对于学生成长轨迹的跟踪、发展路径的规划还需要更多后续工作的探索与跟进。

困难家庭 篇7

1 两类学生兼职的主要目的

在对被调查对象家庭经济情况的调查中发现, 参与兼职的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属于一般状态, 而并非所有学生都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当然,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 希望通过自己的兼职增加自己的经济收入, 补贴或者完全资助自己的生活费, 这是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选择兼职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并不是全部原因。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也想通过兼职工作锻炼自己, 增加自身的社会实践经验, 同时扩大自己的社交圈。

对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 他们兼职的目的多数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社交网, 认识更多人, 培养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 对于兼职的经济收入, 也可以用做自己自由支配的资金来源。

还有部分学生兼职的目的不明确, 更多的是盲从, 随大流。看见同寝室的同学, 班级的同学在兼职, 自己也跟着去兼职。没有明确的目标, 也不知道自己兼职是为了什么。有些同学仅仅是因为好玩而去兼职, 而对于兼职的具体情况、自己是否适合兼职等没有明确的想法和观念。

2 两类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对找寻兼职工作的影响

潘洪涛在《大学生兼职对其社会资本积累影响的调查研究》中指出:社会网规模指的是构成一个社会网的成员的数目。社会网规模也是测量一个人的社会资源拥有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例如, 一个大学生如果有许多各种各样的朋友, 那么他往往会比其他人获得更多的兼职信息和实际帮助。笔者通过调查发现, 大学生的兼职工作信息主要来源于中介、学校、熟人介绍、网上信息、用人单位广告等。

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兼职工作的信息来源与非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相比, 渠道更窄。通常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来自农村居多, 城市环境陌生, 认识的熟人并不多。而非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城市环境下, 认识的人更多, 获取的信息也更多。当然, 他们也会分享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 但这些工作通常是他们不想, 或者没有时间去从事的兼职工作。

3 兼职对两类学生社会资本积累的影响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比较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通过兼职, 社会网规模显著扩大。对于长期从事社会同一固定兼职职业的学生, 社会网紧密程度也有调整。在兼职之前, 被调查者倾向于联系家人、同学和舍友;兼职后更倾向联系朋友、同事。如调查到的一名学生, 长期在校园超市兼职, 其手机通讯中, 对于朋友和同事的联系更为密切。但同时通过调查得出, 如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选择的兼职活动频繁更换, 其社会网紧密程度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如:经常参与的是以小时计算报酬的促销兼职活动, 学生的社会网紧密程度通常和兼职前未发生显著变化。原因在于:与兼职环境内的人接触时间短, 双方不愿意情感付出, 仅为工作关系, 并未加深感情。同时, 多数参与促销活动的学生, 主要目的是获取一定报酬, 而非结识更多的人。

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兼职对其社会网规模有显著影响, 对于社会网紧密程度结构无显著影响。此类学生兼职的种类多选择创新型或创业型兼职活动。如几个同学出资创办寝室小卖部, 外出街边练摊, 通过家人介绍的实习单位兼职等。认识的社会人更多, 但经常联系的依然是往常的熟人, 社会网紧密程度并未做出过多变化。

4 兼职对两类学生的文化资本积累的影响

刘芳在《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资本与就业选择》中提出, 大学生文化资本组成要素分为五个方面:科学知识资本, 综合能力资本, 实践经验资本, 道德人格资本, 行为习惯等其它资本。在本研究中, 文化资本积累主要指实践经验资本积累。“实践经验资本是指为了更好的参与未来社会工作和完善自己专业技能而实践和总结的各种经验。在学校里, 知识的积累是有限的或者说是有局限性的, 实践的经验将大大的弥补这一缺陷, 并丰富大学生文化资本, 为日后在就业市场中的差异化和优势性竞争提供了方法的保障。”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 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 并未过多要求兼职活动必须与其专业或未来职业相关。因此, 很难有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经验积累, 对以后的工作, 未能实际起到增加工作经验的作用。

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 在选择兼职工作时, 多数学生有考虑与自己兴趣爱好相投, 或是为以后职业生涯做出相应规划。有明确职业规划的学生, 在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或未来职业相关的兼职活动中, 能获取相应的社会实践经验, 从而增加了自己文化资本的积累。

当然, 两类学生中也不乏出现许多特殊的例子。比如有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把时间过多投入到兼职活动中, 从而影响了在校学习文化知识的学习, 从另一个方面失去了文化资本的积累, 本末倒置, 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 除实践经验资本外, 在兼职过程中, 两类学生都能学习到其他一些人文知识, 人际交往知识, 了解遵守劳动纪律, 劳动法, 都对自身文化资本的积累, 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5 兼职对两类学生资金积累的影响

通过对两类学生的兼职收入调查, 我们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选择兼职时, 侧重于能有长期收入, 而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对此未有要求。两类学生对于兼职收入的支配, 确实存在巨大差异。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兼职收入通常用于支付生活费用, 而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通常用作娱乐交际之用。如两类学生同时参加同样的兼职工作, 获取同样的每天100元的兼职报酬。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 100元可能是他一个星期的生活费;而对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这100元只是他请同学去看一场电影的费用。

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到, 兼职对某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 如果投入时间过多, 反倒会损失资金收入。如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兼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赚取生活费, 勤工俭学, 打扫教学楼。同学们下课吃饭, 他开始打扫;同学们休息时间, 他去吃饭;同学们上课, 他也回到教室上课。结果上课时疲倦, 精力不集中, 耽误了上课时间, 期末成绩未能通过, 花几百元重修, 反倒支出比收入更多的钱。

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 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多。有些学生在学校学习中度过;有些在打游戏中度过;还有部分学生会选择兼职来打发自己的空闲时间。现在, 大学生兼职呈增加的趋势, 它是大学校园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兼职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适应社会、保持社会平衡的一种方式。

通过我们的调查结果分析, 给兼职大学生如下建议:在选择兼职工作时, 合理安排好时间。不能过长的将时间花到兼职上, 耽误了正常学习时间;尽量选择与自身专业或未来职业相关的工作, 找到符合自己定位的兼职岗位, 以增加自身文化资本中社会经验的积累;尽可能选择可以长期兼职的工作, 以扩大自己的社交网, 密切联系与自己今后工作有关的社会网群体。兼职也是一种早期的资金积累, 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也应该运用好此资本, 不能随意挥霍。可以将自己的兼职收入投入到对自己长期发展有利的方面去, 让自己的兼职活动更有意义。

摘要:大学生兼职是当今社会较为常见的行为, 本研究通过对重庆地区几所高校大学生进行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 分析了兼职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 在资金积累、文化资本积累, 社会资本积累等方面, 具有哪些不同的影响, 指导学生正确兼职, 适度兼职。

关键词:大学生,经济困难,兼职,文化资本,社会资本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的通知[Z] (教财[2007]7号.

[2]韦娜.在校大学生兼职现状调查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3]潘洪涛.大学生兼职对其社会资本积累影响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 2009.

[4]刘芳.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资本与就业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 2008.

困难家庭 篇8

因此, 研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问题, 进一步完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评估现行资助体系的运行效率, 切实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 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而重要的理论课题和现实课题。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 在地方各级政府和高校自身的支持下, 已经制定了一系列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与措施。目前来看, 很多高校学生所接受的经济资助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奖学金、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生源地助学贷款、开辟“绿色通道”等用于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目前中国高校助学体系相对而言还不够完善, 因此随着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 许多家庭经济困难问题也进一步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问题。这就需要社会、政府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进行“奖、勤、补、减、贷”资助, 以使得那些因家庭经济而处于困难中的学生们可以步入大学课堂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为以后自己找工作提前做好准备。

虽然说这些出台的政策与措施已经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是由于一些主观的或客观的因素对问题的解决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使得现行政策不能完全贯彻落实, 所以要去保证绝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还是任重道远的。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一) 在经济方面存在不足

目前, 大多高校的资助资金渠道几乎全部来自国家提供的资助资金, 虽然国家增大了国家奖学金、助学金的资助力度, 但仅仅依靠国家的资助资金还远远不能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问题, 不可能使全部的经济困难学生都获得资助。也会有个别的社会捐赠或企业设置奖助学金, 但从奖学金额度上看, 还远远不够。

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主要停留在“奖、勤、补、减、贷”这几个方面, 而在这一体系中, 资助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无偿的, 另一种是有偿的。面对这样的经济资助, 学生很容易产生“顺便搭车”的现象, 部分受助者会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 对一些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得到的资助倾向性较大, 而对于需要自己努力学习, 花费自己时间与精力而获取的奖学金会绕道而行。

(二) 在心理方面缺乏重视

目前中国有很多的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 但绝大多数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 很少去关注受资助学生的心理变化。因此, 在受资助的高校学生中间有很大一部分贫困生表现得不自信、内向, 不愿意跟同学老师交流, 喜欢独来独往, 或者只喜欢跟自己有同样家庭背景的同学相处等。这样势必会导致他们缺乏集体感, 在与老师同学之间无形中产生隔阂, 无法融入班集体, 同时老师同学也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这样的学生在自我诚信、感恩、自强自立意识方面会相对比较缺失。由于贫困, 一些受助学生会无形中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 表现出盲目自卑、过度自尊、情绪焦虑、抑郁等不良的心理状态, 同时也使高校在开展助学工作时蒙上阴影。

(三) 在学习方面有失关注

众所周知, 学习成绩是评定奖学金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例如, 国家奖学金的评定就以成绩优秀为重要门槛, 因此不少需要帮助的学生被拒之门外。此外, 还有国家励志奖学金是专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且优秀的学生而设立的奖学金, 同样贫困还需考虑学习成绩, 仅仅是贫困而成绩不好也不能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大学的学习与以往的学习是截然不同的, 在这种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下, 学生们可能会遇到学习目标暂时缺失、学习动机缺乏等现象。

(四) 在生活方面安排不妥

据相关部门数据统计, 97%的高校贫困大学生希望充分利用自己课余的时间, 通过勤工助学或者社会兼职来解决自己的生活费用问题, 并且其中很多的贫困生已经将想法付之于实践。然而, 这样的措施在解决生活开支的同时, 也引发了一些潜在的问题。比如:兼职时间与上课时间有冲突时, 部分学生宁愿去兼职;与此同时, 外出兼职时, 他们的人生安全也成为一大问题等。

(五) 在就业方面面临挑战

近年来,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备受关注。贫困大学生不仅要承担家庭所给予的经济与精神的压力, 毕业后工作的压力也在无形中聚集。在“熟人好办事”理念下, 似乎出身贫寒的他们少了那份家庭给予的帮助。他们在社会上缺少一定程度的社会关系, 只能凭借自我的能力与实力去寻求伯乐, 但如果他们自身的毕业院校与专业技能不是很过硬, 要想毕业后在社会上找到一份薪资待遇良好的工作, 那也是非常具有挑战的。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现状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 加大经济上的资助力度

对于资助资金, 高校须合理安排资金的分配。可以在奖学金方面绑定一点数额, 这样, 一方面可以资助需要帮助的学生, 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 使得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学习上的努力, 争取到各种奖学金, 赢得经济与学业的双丰收。此外, 高校还应认真核实资助学生的认定标准, 保证资助资金真正用到符合条件的学生身上, 最大限度地发挥资助功能。

(二) 加强对学生心理的重视

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 已经成为学生健康的标准之一, 应做到“既要扶贫, 也要扶志”。高校开展资助工作时要以德育为先导, 心理健康为主线;可以引导受助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与志愿活动, 增强他们回报社会、回报国家的使命感;各院校之间可以联手举办心理辅导咨询, 准确及时掌握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动态, 并由相关专家进行心理辅导, 帮助这一部分学生, 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班集体;鼓励他们多参加社团活动, 加强与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为其搭建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舞台, 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与自我创造力, 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

(三) 加大对学生学习的关注

随着高等学校体制改革的深化, 教学过程中的规章制度、方法策略都有所调整, 因此出现了诸多问题, 例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意志力薄弱等。作为老师, 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强化正确的价值导向, 培养高度的责任感, 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其次, 多开展一些类似读书节的活动, 以培养学生对书的兴趣;再次, 适当鼓励学生设立目标, 使其具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另外, 老师可以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职业设计与指导, 清楚了解当前的就业背景;可以适当的增加选修课, 引入更多的社会科学类的课程;还可加强对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培养, 使同学更好的报效祖国。

(四) 加强对学生生活的重视

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消费、交往、择业、娱乐、社会实践情况等均有密切联系, 此外还要重视学生在情感、价值观、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环境会影响学生的生活, 因此要及时关注学生的生活能力, 并且对那些不能较快适应环境的学生, 应该予以心理上的帮助;及时关注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 老师平时可多与学生交流, 定期下宿舍、下班级, 及时了解与舍友、班级同学的相处情况;消费方面, 可适当建议学生制定合理的经济管理计划;在社会实践方面, 强调学生把自己的人生安全放于首位。

(五) 提供与就业相关的帮助

建立勤工助学信息库, 启动就业训练营, 并进行多方配合、加强管理, 出台贫困生就业的资助规定等去帮助高校大学生更好的就业。这方面, 高校可以联系当地的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部门,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未就业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教育培训、职业分析指导等。使得这类还未步入社会的学生可以更好的去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想做什么, 想要什么, 并且深入了解当前的职业动态, 为自己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做铺垫。同时, 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这个平台, 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就业的机会。也要鼓励大家到艰苦地区、基层单位就业, 踏踏实实从基层做起, 切勿眼高手低, 努力做贡献他人、贡献社会、贡献国家的有用之人。

对高校群体中家庭贫困的学生予以必要的资助, 不仅对学生自己的前途具有重大意义, 甚至可以改变此类学生的人生轨迹, 同时, 也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 所以说对于高校经济困难家庭的资助问题显得极为重要, 对于政策的完善就更为重要了。

摘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经成为高校需特殊关注的一个群体。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对于实现教育平等、教育公平, 以及校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关注家庭困难学生不仅仅要从经济上进行扶持, 更应该从心理、学习、生活、就业等各个方面对其进行帮助, 保证其顺利完成学业, 各方面都能健康发展。

关键词:家庭困难学生,资助,高校

参考文献

[1]任初明.中国大学生资助制度探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3.

[2]高国华.浅析现行国家助学贷款的运行问题与对策分析[N].特区经济报, 2005-06-23.

[3]尚道文.如何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8) .

困难家庭 篇9

一、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的困难

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 高校扩招和金融危机的影响, 导致就业竞争压力大

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来看,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 比2012年增加19万人,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加上2012年部分未能就业的毕业生, 累积起来, 2013年将有超过700万大学生面临就业。这将导致就业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更是困难重重。

2. 家庭经济困难导致自卑心理, 就业时难以做到合理定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大学期间承受着学业与生活的双重压力, 导致这一群体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心理。在就业的过程中, 他们总是感觉自身就业竞争力不如其他学生, 不管是社会关系、就业投入, 还是个人能力, 都和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心理的存在, 导致这部分学生失去了就业竞争的勇气和斗志, 不能很好地给自己进行就业定位。此外, 由于从小物质生活匮乏, 部分学生从小到大一直希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而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希望大学毕业之后能出人头地, 这种心理又导致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时期望值过高, 错失很多良好的就业机会。同时, 由于过高的就业期望值, 他们不能耐心地寻找就业岗位, 这无形中影响了就业, 降低了就业质量。

3. 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 难以形成创业意识

创业是高校毕业生拓宽就业途径的有效渠道, 但从近年的情况来看, 高校毕业生从事创业的比例并不高, 仅在1.5%左右。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而言, 创业需要一定的启动资金, 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因此, 他们很难有创业的意识, 这无形中也减少了就业的机会。

二、当前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采取的帮扶措施及不足之处

目前, 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采取的帮扶措施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 给予一定的经济扶助, 但没有专项资助经费

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 如各种奖助学金, 但这些资助是各个年级都有的资助经费, 并不是仅仅针对毕业生而言。因此, 一般来说, 高校没有用于给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专项资助经费。由于经济上的困难, 很多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不敢去参加外省的招聘会和招聘考试, 直接导致众多就业机会的丧失。

2. 举办专场招聘会, 但提供的岗位有限

有些高校会举办一些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 但总的来说, 这些招聘会提供的岗位非常有限, 难以满足需求, 再加上这部分的学生自身学习成绩、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限制, 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岗位的要求。

3. 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 但帮扶的覆盖面受到限制

高校开展的“一对一”帮扶活动, 一般很难落到实处, 很少有高校会有如此雄厚的师资力量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这种“一对一”一般都是由辅导员兼任帮扶指导的老师,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特殊的关注, 不定时进行“一对一”的单独谈话和就业技巧的指导, 并进行岗位推荐, 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众多, 帮扶老师人数和精力有限, 难以覆盖到所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因此“一对一”是很难实现的。

4. 搭建就业技能培训平台, 但重理论指导轻实际训练

目前很多高校都会在学生毕业前夕单独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一定的就业技能培训, 但因师资匮乏、场地有限, 这些培训指导基本上都是理论讲座, 很少举行情景模拟、答辩练习、沟通训练等就业技能技巧的培训和学生求职实战能力的培训。

三、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的科学对策

1. 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资助力度, 设立专项资助资金

由于目前就业竞争压力大, 为了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毕业生不得不在应聘服装、简历上花费一定数额的经费, 由于物价上涨的原因, 这笔支出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同时, 有些招聘会还需交门票费, 公务员和一些企事业单位的招考还要交报名费, 另外还有面试时的交通费、住宿费等, 让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堪重负, 甚至不得不放弃一些需要交报考费的招聘考试和外省的招聘面试。因此, 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经费资助是实现对这一群体就业帮扶的重要途径。高校应该设立专门针对毕业年级学生的补助, 给予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适当的就业补贴, 减少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在实习就业过程中因经济原因产生的压力,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 安心实习、顺利就业。

2. 重视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如前所述,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内心自卑、心理敏感, 不擅长与人沟通, 然而, 在毕业时学生面临巨大的毕业、就业双重压力, 因此密切关注这一群体的心理状况, 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 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 是缓解他们就业压力, 帮助实现就业合理定位、最终顺利就业的必要之举。高校应该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开展各种就业指导讲座、心理辅导讲座,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增强这一群体的就业信心, 使其保持健康良好的就业心态。

3. 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推荐

毕业时能顺利就业, 是每个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及其家庭的愿望, 顺利就业能有效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压力, 促进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因此, 高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显得更有意义。优先推荐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用人单位来招聘时把比较理想的岗位优先推荐给这些毕业生, 二是向用人单位优先推荐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 从这两个方面着手顺利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

4.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做好在校期间的学习规划, 科学开展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应该从大一入学时开始进行, 四个学年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 从入校开始就应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立大学的学习生活目标, 树立他们热爱学习、热爱专业、刻苦钻研的思想, 此外, 还应充分向这一群体介绍其所学专业的就业现状及趋势, 帮助他们挑选辅修课, 填补个人能力的不足, 并对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予以分析和解读, 另外, 还应加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在就业技巧上的培训和指导, 增加其外出实习的机会, 增加其就业的自信, 更新其就业的观念等, 从而提高这一群体的综合素质, 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实现充分就业。

摘要: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金融危机的影响, 近年, 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在不断增大, 对于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 在就业时面临的压力更大。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 让学生实现充分就业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

参考文献

[1]尤莉娟.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J].黑河学刊, 2011, (5) .

[2]胡清华.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现象剖析与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2, (12) .

困难家庭 篇10

贫困资助育人困难学生

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经济贫困造成上学困难,为了让这部分学生有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我国目前建立了针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体系,通过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多种途径帮助他们完成大学教育。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出现了一些未尽人意的地方,如何使资助政策的使用更合理,达到资助和育人的最优化,是目前政策执行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资助工作体系的目的是解决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令每个人都可以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也确实使很多贫困生受惠,但是该政策在执行的过程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资助工作认识简单。政策执行工作人员在对这部分资金的认识中出现两个误区:一是认为这是“慈善资助”,只是完成一个将资金由国家或校方转交到贫困生手里的过程,时间长了,受资助人容易产生一种“应该资助”的心理。二是认为这是“金钱资助”,觉得只要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问题就可以了,忽视了心理等方面的教育。这两种简单的认识都只是解决了表面问题,而忽视了育人的初衷。

2.贫困认定存在困难。助学金的发放需要对学生进行贫困认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为没有计量依据,往往会出现贫困生不贫困现象。由于利益驱动,贫富的同学们都参与申请,一般能否申请的标准取决于有没有地方贫困证明材料,因为学生面很广,工作人员很难了解到每名申请同学的具体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存在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情况。

3.育人功能不突出。国家建立的贫困生资助体系,除了帮助大学生度过经济难关获得教育机会的目的外,更希望可以培养出自立自助的素质型人才,而不是让学生产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而现在高校对这一点认识不足,除了资助外,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诚信意识教育,没有将困难资助与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全面素质教育的结果。

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应对策略

针对上面提到的几方面问题,各高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资助的公平性,同时制订一定的后续管理制度,将资助和育人结合起来,确保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实效。

1.多方位进行帮助。有些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在走进大学后,面对截然不同的环境和贫富差距以及各种诱惑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家庭经济困难并发症”。所以高校对大学生在进行资金帮助的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教育引导和心理引导,从更深层次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全面的帮助,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另外,对于学生本人或者家人出现意外情况时也应及时关注,并积极实施帮助。

2.有针对的分阶段性帮助。现在的贫困生资助中“一刀切”现象很严重,无差别化对待并不符合我国制定困难生资助政策的初衷。应该根据贫困学生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选取不同的资助措施和方式。

可以将资助阶段按学年划分三个阶段,制定一定的资助目标。第一学年是学生初入学阶段,这一时期应以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以及积极引导,帮助贫困生适应大学生活为主。第二阶段为就学中期,这个阶段可以更改资助方式、奖学金、勤工助学等应该成为贫困生的资金来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同时应该进行爱心帮扶、社交拓展等形式,让学生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最后一学年为第三阶段,这是择业的关键时期,贫困生由于社会资源比较少,就业压力很大,这个阶段除了经济困境外,他们需要的是就业能力和机会的帮助,资助重点要转到这上面来。

3.规范资助程序。贫困资助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时候会出现不公正现象,这就使得贫困而得不到帮助的学生心理失衡。所以需要制订一定的规范程序来保障资助的有效实施。通过“观察、访谈、评议”来有效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是否贫困,只有在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后,才能保证资助公正。

要认定家庭贫困对象,首先,要观察该对象的日常生活消费水平,并听取其他同学、老师的评价;其次,是通过询问学生或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还是觉得信息不够准确,可向当地民政部门进行了解,这样的信息最为准确,可以使真正贫困的学生得到帮助。集中评议是确定资助对象的关键一步,班级和院校的双层评议,可以保证资助工作的公开、公正、透明。

在贫困生接受资助后,學校的任务并没有完,对学生接受资助后的后续跟踪管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建立一定的监督体系,既要帮助受资助学生健康成长,又要保证资助资金的有效使用。也是第二年是否继续资助的依据。同时建好档案,做好学生毕业离校后的信用还贷工作。

4.突出目的性。资助作为帮助贫困生的措施和途径,其目的是为育人,这是学校在实行资助政策时始终应该坚持的一点。除了经济资助,还应该帮助受资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和成长成才的信心,可以选择贫困生中自立自强的榜样进行宣传,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同时要及时对贫困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正确看待贫困,能够处理好贫困和人生价值间的关系,认识到人生除金钱之外的意义。

三、贫困资助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

1.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是高校中应该积极倡导的,可以采取思想政治课堂教育和校园文化教育等多种方式来进行。通过对诚信理念的宣传和教育,使贫困学生明白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树立“诚信为人,诚信立业”的人生理念,按规定条款积极履约还款。

2.感恩教育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以人为本的国家,要让学生明白国家的贫困资助政策帮助自己实现了完成学业的梦想,要对国家、学校、老师、同学对于自己的帮助和关心心怀感恩,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不但努力学好学业,还要用爱心回报社会,将爱的火炬一代代传下去。

3.知识教育

要让学生对资助的政策充分了解,除了基础的贷款常识外,还应让学生明白信贷的风险,同时要普及法律知识,不还或者迟还应该担负的法律责任等。一方面,可以填补学生因为法律盲点而导致的还款纠纷;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觉还款的意识。

四、结束语

贫困生资助是国家实行的一项惠民政策,工作人员在实施的时候要不停的改进和完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资助政策公平公正的执行。同时各高校要将贫困生资助政策与育人结合在一起,使国家的政策发挥最大的效用,达到人才培育最优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介绍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工作的有关情况.中国网

[1]解军霞,李想.切实发挥心理资助在高校资助体系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6).

困难家庭 篇11

一、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制约了其全面发展

由于家庭环境、成长氛围, 人际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读大学后承受了更多来自家庭、父母和自身的压力。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物质上比较贫困, 难以享受与其他人相同的生活和学习乐趣, 同时由于贫寒的家境, 家长们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了孩子身上, 从而给了他们造成更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心理健康程度相对较低, 存在问题突出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相对于其他学生较为多见。主要变现为焦虑、自卑孤独、缺乏自信等方面。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物质上的贫困, 在与其他同学一样学习的同时还必须要付出更多, 主要是为自己的生计还要额外花费更多时间去不停的奔波, 从而使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与此同时家庭经济学生由于自身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与家庭经济富裕的同学相比, 在个人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有明显的差距与不同, 这就使他们更容易在意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 感觉自己没有被其他同学所接受, 从而产生自卑感。此外, 由于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文艺、体育等个人特长方面缺乏学习, 缺乏健全的人际交往能力, 当自身条件与现实环境发生碰撞时, 脆弱的内心便开始显现, 害怕将自己的短处和不足暴露在别人面前。

(二) 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就业竞争力不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 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与城市相比落后许多, 特别是在所谓的“副课”例如美术、音乐、体育等方面缺少相应的启蒙教育;另外,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肩负着自身和家庭的梦想寄托和理想愿望, 因此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对升学有用的“主课”身上, “一心只读专业书, 两耳不闻窗外事”, 参加团体活动不多, 失去了许多社会实践与素质拓展的机会, 使自身在语言交际、社会适应、创业发展等方面的能力与其他同学相比差了一截, 导致自身出现 “高分低能”的现象。以上各种不利因素的叠加使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自身个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社会上的公司或者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恰恰越来越重视个人特长和综合素养, 这样就导致在就业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没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 缺乏感恩意识, “等、靠、要”思想严重

感恩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活动性过程, 包括知恩、感恩、报恩以及施恩等环节, 体现的是个人的品德和能力。据相关数据统计, 当前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数存在着感恩意识较为淡薄、感恩行为基本欠缺、感恩能力匮乏等问题, 对国家与社会的资助缺乏感恩之心, 把国家、集体和社会的帮助看成理所当然之事, 习惯于等、靠、要, 而不去积极的探索如何摆脱“等、靠、要”, 从而使自身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与期望, 忽略自身各种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难以有效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路径探析

(一) 加强对于经济苦难学生的心理帮扶与疏导

目前, 高校针对一些常见的和发生概率比较高的心理问题都开设有相应的帮扶与教育课程, 但专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帮扶还比较少见, 这就使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团体辅导。因此, 我们要有的放矢的去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相应的心理帮扶与疏导。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远离心理危机, 形成健康心态。可通过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同学建立特殊的心理档案与跟踪记录、加强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同学的“一对一”心理辅导与针对性帮扶、强化对家庭经济困难同学的人文关怀, 帮助其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健全相关的资助救助体系等方面来开展帮助与疏导。

(二) 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创业意识, 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随着经济和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世界正变得更加快速、开放、 竞争、自主。要适应这种节奏的变化, 使自己能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每一个人都必须不断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不断的调整自己。 而这种自我的提高与调节的能力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尤为重要。 与其他同学相比, 家庭经济苦难学生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应该培养自己更强的创就业意识与欲望, 用积极、沉稳的心态去积极应对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己培养自信、自强、自主与自立的人生品质, 不断创新和提高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交往协调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创新能力, 使自己从容不迫的生活在这个不断进步的社会中。

(三) 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

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开展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要认真研究和继承那些在我国历史发展中长期形成的优良道德思想和行为准则, 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并编撰成系统的丛书。1”同时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指出:“深入进行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2。这表明国家十分重视“感恩” 这一优良传统在大学生群体当中的继承和发扬, 同时“感恩”这一优良传统也收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对于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学生本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感恩培育的长效机制、将感恩教育贯穿于资助的全过程、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体验与感恩实践、开设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课程等途径来实现。

(四) 强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救意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这种物质上的贫困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没有了改变现状的精神与勇气。面对自身家庭条件的缺陷与不足,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应该有奋发图强的精神, 用自己的奋斗去改变命运。在接受国家、社会、学校救助的同时必须学会自救, 形成强烈的自救意识。以积极的心态应对贫困, 力从思想、行为、 经济、心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自救, 争取早日摆脱目前的不利境地, 早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 有利于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创建与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十三五”的开局时期, 社会环境较为复杂, 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 社会和谐与校园和谐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 是大学生当中最敏感的群体之一, 对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构建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较差的物质经济条件所造成的心理落差, 使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本能地对社会和学校怀有一种“敌意”。家庭经济的不尽人如意、生活的艰难无助以及心理上的焦虑抑郁, 使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悲观与失望, 一直带着 “有色眼镜”来看待国家、社会、学校等的一些方针与政策。因此, 只有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关心他们的成长成才问题, 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创建与发展。

(二) 有助于家庭经济困难同学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与人际关系的构建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协调与配合, 因此师生之间只有和谐相处, 避开分歧, 组成一个同心协力的团队, 才能够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师生之间人际关系要经得起考验、顶得住压力。目前, 由于招生地域的广泛性, 在校的大学生的招生范围遍及全国各地,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 有的同学条件优越, 有的同学条件较差。这就导致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同学对物质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孩子存在着一定的不满和对立, 要想让这两类群体做到相互礼让、精诚团结, “劲往一处使”, 就需要使这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断修养自身的人格, 提升自身的责任感与宽容心, 消除他们天然的不满与对立。而这只有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实现全面发展才能得以实现。通过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素质, 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 能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用包容的心态与普通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提升彼此之间的情感, 增强凝聚意识, 实现“劲往一处使”, 构建彼此之间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 有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重塑健全的人格

当前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部分来自老、少、边、穷地区, 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相对较差。由于生存环境的艰苦, 使他们对于改变自身命运的自尊心特别强烈, 造成这些学生在成长中逐步形成自弃敏感、 自卑多疑、嫉妒抑郁、孤僻虚荣问题性格。通过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平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灵深处的痛处, “找回” 心灵深处的爱与责任。帮助贫困生树立奋斗意识、进取精神, 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重新认识自己, 更加懂得回报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和不畏艰难的勇气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并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 从而不断促进自身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2]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3]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出版社, 2003.

[4]陈建顺, 李照刚.高校贫困生的界定及其资助[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3 (7) .

[5]黄祖江.对职业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探析[J].广西教育2012 (2) .

上一篇:语言表达衔接、连贯下一篇:期刊质量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