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困难的学生申请书

2024-10-29

家庭困难的学生申请书(精选13篇)

家庭困难的学生申请书 篇1

尊敬的领导:

我是某某某,因家庭贫困,特此申请成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便我以后在校能够得到各种补助,以便能够稍微减轻我早已疲惫不堪的父母的负担,更好的完成我的学业。

我来自一个偏僻的山区。我的家乡是一个生活贫困的生活简单的小农村,空气很清新。在那里,大学生微乎其微,几乎看不到他们的存在。所以能够成为大学生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同样也没人知道,在那样的小山村里,家里出了一个大学生,对家里的经济是多么的恐怖,对大学生的父母来说是怎样的一个负担,是多么的艰辛劳累!

在我小的时候,我爸爸妈妈就一直坚持以为,只有读书才能使我们家里的生活情况好转,跳出农村,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所以,一直以来,我的爸爸妈妈都不辞辛苦的让我和我姐姐上学,记得在我读书的时候,国家还没有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在我们农村来说,有两个孩子上学是一件值得惊奇的事情,很多同龄的孩子都羡慕我们,可是也真以为这个,我背后的父母是多么的辛苦与艰辛和劳累,尤其是在我们交通并不发达的农村。

我爸爸初中没毕业,我妈妈就完全没念过书,他们只能在家里种田,中一些可以卖的农作物。早上天还没亮就起来上山砍柴卖,晚上天黑了还忙着干活。小的时候什么也不懂,现在想想,爸爸妈妈为了我们,真不容易。

在我高三的时候,我爷爷就病重,并在我要高考的前一个月散手人寰,在我们乡下,无论家庭情况怎么样,一定要为逝者举行葬礼,为此,我爸爸四处向各个朋友亲戚借钱,因为在我爷爷病重的时候,已经花光了为我读书准备的钱。可是。因为我家穷,很多人都怕我家还不起他们的钱,都不愿意借给我爸爸,为此,我爸爸对人总是低声下气的,看了,我很心疼。

还记得我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爸爸妈妈的高兴的样子,见人就大声喊着我的娃啊,也是大学生了,呵呵。暑假很快就要过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我的学费问题,看着通知书上的各种费用,我爸爸妈妈都沉默了很久,我看着爸爸妈妈这样,我就说,爸爸,要不我就别去了,和隔壁的一样出门打工去,好不好啊?我爸爸看着我好久,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告诉我,不急啊,孩子,这大学,你一定得上哈,爸爸会想办法的。我那时,不知所措。从那天起,爸爸就经常骑自行车出去为我的学费奔波。还是因为我爷爷去世时候的钱还没还,所以别人就更不愿意借钱给我们了。我爸爸每次回来后,我都看到他坐在房间里抽着烟不说话,我就知道,我爸爸又为我碰壁了。看着爸爸这样,我很是心酸。妈妈也比以前更忙碌了,她除了种地外,还做了些小工。我知道,爸爸妈妈,为了我,真的很辛苦!

我本来想贷款上大学的,可是爸爸坚决不让,他说,他听说大学里贷款的同学很多人会看不起他们。他说我们家虽然穷,但是绝对不能让人看不起,要我好好读书,为家人争气。

现在随着国家对农村的各种照顾,我家里终于能够吃得上米饭了,但是由于我念了大学,家里的经济情况就相当困难了,每个月的生活费对我家来说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最近,我爸爸妈妈的身体明显要比以前弱了很多,我爸爸的牙齿和胃都经常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我妈妈的腰也经常疼的站不起来,这无疑是加剧了我家的经济困难状况,我家的经济情况就更拮据了。

平时,我生活习惯良好,不抽烟,不酗酒,无不良嗜好。在学校里,我也团结同学乐于助人,能和同学相处的比较好,对学习很有热情。“知识改变命运”,我深知只要不断完善自己,增长知识才能改变家庭状况,所以在进校之前,我就给自己制定了目标,本着“勤能补拙,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积极主动明确学习目的,。求知的路途充满艰辛,然而成功的花朵散发着芬芳。当然,学海无涯知识无际,我勤奋刻苦不断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

我曾多次向学校申请勤工助学岗位,希望能够稍微减轻一些爸爸妈妈的负担 ,无奈每一次都由于名额有限,都没有被选上。在暑假,寒假期间,我也曾去打零时工,赚一些小钱,虽然很累,但能做一些事情,心里也很是高兴。以后,我会坚持申请勤工助学岗位,希望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爸爸妈妈减轻一些负担,为自己的求学之路做一些努力。

现如今,党和国家的政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为我们贫困生提供各种补助,我满怀热血感谢党和国家对我们贫困生学生的各种关心。老实说,其实我也不想因为贫困丧失了念大学的机会,我知道这个社会如果没有知识和文化是很难生存下去的。我心中的信念是我力争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学生。也为了不辜负我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所以我一定要好好的完成我的学业。故向学校证实我的家庭情况,定于贫困生类型,以便我能在校获得各种补助,帮助缓解我爸爸妈妈的负担,帮助我顺利完成学业。我会以200%的努力好好学习,争取上进!只要自己一有能力,就为和社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学生自认为自己的条件符合“高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申请标准,望领导给予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日期:

家庭困难的学生申请书 篇2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全日制高校的本、专科学生中,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无力或者难以支付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的学生。这个群体主要来自于贫困山区、落后偏远农村、城市低保家庭;也有的来自单亲、父母残疾、有重大疾病病人、两人以上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等的家庭。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和生活消费水平的不同,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很难用统一的量化标准进行界定。因此, 我们把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为一般困难学生 (贫困生) 和特别困难学生 (特困生) 两大类。

1、一般困难学生。

一般困难学生是指家庭经济收入较低, 并有相当数额的债务, 只能缴纳一部分学杂费, 其基本生活费用低于学校所在地区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学生。我校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可以认定为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 (1) 父母双方或一方下岗 (失业) 的; (2) 家庭成员中有两人以上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 (3) 家庭成员中因患重大疾病需支付大额医疗费用的; (4) 家庭因突发性变故造成人身及财产重大损失的; (5) 家庭遭遇不可抗力或自然灾害的; (6) 父母离异导致家庭经济收入明显下降的; (7) 其他情况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

2、特别困难学生。

特别困难学生是指家庭经济收入微薄, 基本上靠借债上学, 无力缴纳学杂费, 其基本生活费用难以保障的学生。我校规定在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中,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可以认定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 (1) 孤儿、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 (2) 父母重病或单亲, 且来自于贫困及边远地区的学生; (3) 学生家庭所在地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者突发性灾祸, 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4) 其他无经济来源支持正常学习的学生。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资料显示, 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平均比例约为25%左右[1], 农、林、水、地、矿、油、核以及西部地区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更是高达25-30%[2]。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已经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状况。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治意识、思维方式、心理素质就其主流而言是积极向上, 有比较强烈的成才动机。但是, 由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不仅面临着经济压力, 而且面临着比其他学生更大的学业压力, 心理压力以及社会、家庭、个人更大的期待值, 从而使他们中间的一部分学生政治意识、思维方式、心理因素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如下。

1、政治趣向多元化。

一个时期以来, 由于理想虚无主义, 社会拜金主义, 生活享乐主义的影响, 个人或小集团利益已成为个别人主导其政治趣向的风向标。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能正确看待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不均不公问题;不能正确认识国家、民族、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能把个人价值目标和社会价值目标结合起来, 只注重个人实际利益, 缺乏集体团队意识。

2、诚信意识荒漠化。

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品格。然而, 由于受到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诸多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土壤”正在遭受到荒漠化的侵蚀, 一些人开具虚假的贫困证明;一些人故意夸大家庭经济困难的程度;一些人故意欠缴学费;一些人恶意拖欠归还国家助学贷款;如此等等, 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问题倍受社会的关注和质疑。

3、感恩心理贫乏化;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人曰:“受人滴水之恩, 当以涌泉相报”。然而, 在个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却存在着一些与其身份不适相应的现象: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感恩之心, 误认为贫困是社会造成的, 国家给予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一些人手持贫困证明或缓交学费申请, 对学校安排的价格低廉的宿舍不够满意, 却对价格高昂的公寓情有独钟;一些人把贫困资助不是用在学习上, 而是用在吃喝玩乐、高档消费和谈情说爱上;一些人虽然家境贫寒, 但却依然与家境富裕的同学盲目攀比, 摆阔气, 讲排场风气日盛;一些人来自贫困落后地区, 却不愿再回到这些地区去工作;一些人只知索取, 不思回报, 视国家资助、学校帮扶、家庭供养为理所当然。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危机悄然呈现于本已矛盾诸多的现实社会。

上述问题不得不引起每一个勤工助学工作者的重视和反思。正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 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占的比例, 探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维方式, 以便有针对性地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模式。这是勤工助学工作者研究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

[1]梁作甲, 帮困与育人相结合, 健全高校资助工作体系[j].教育理论研究2010 (2)

对于家庭困难学生存在问题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家庭困难经济问题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245-01

案例:某学生,国家助学金获得者,该生自幼家境贫寒,父母都在外打工,收入不高。父母微薄的收入不仅要供自己在外的生活开销,还要供养家中年迈的老人,以及两个子女的学费。该生还患有鼻炎,很少的生活费除了一些基本的生活开销外还要留出买药的钱。该生性格内向,在班上从不主动与其它同学接触,很少和同学说话,学习成绩中等,在学校组织申请国家助学金时,该生由于心里自卑并未提出申请要求。

由于该生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太爱说话,辅导员老师首先从和她同寝室的学生中侧面了解到了其家庭贫困的情况以及其自卑的心理,之后开始动员班上和同寝室的学生主动与其交朋友,并在生活上对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通过辅导员老师和班上同学的努力现该生已经在我校的洗衣房找了一份兼职的工作。由于国家助学金的名额有限,在评比时,尽管家庭困难的学生很多,但大家首先考虑到的是比自己家庭更困难的她,即使是她由于自卑的心理并未提出困难申请,班上的许多同学还是主动将自己的名额让出来给她。在这次国家助学金的评比中,她深深的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感受到了同学的关心,主动提出担任班上的劳动委员,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班上的同学做点事。同时还表示要努力学习,以自己的优异成绩来回报同学,回报老师,回报学校。

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及效果:通过从学生中侧面了解其家庭贫困的情况和自卑心理,动员学生主动与其交朋友,为其创造勤工俭学的机会,在生活上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该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同时帮助其摆脱因家庭经济给她造成的心理阴影,让其能安心在校学习。

分析与启示:

(1)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同时, 也给高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工作的环境、内涵和对象也相应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原有的教育工作方法和手段已经出现了一定的不适应。

辅导员只有在学生工作中仔细分析每一位学生的个案,用心去体贴、感化自己的学生,才能把高等院校的学生工作做好。用自己的爱心与耐心必能换来学生的认同。

(2)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变化主要呈现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从教育工作的环境来看,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育工作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市场经济在极大地解放生产力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领域和认知领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从教育工作的对象来看,当代大学生同以前相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思想活跃,他们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更复杂、信息量更大。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在形成时期,不够成熟,极易受到不良思想、信息的影响。而应对这些变化,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应建立在深入、耐心地了解学生真实情况的前期基础工作上,以真诚和恰当的激励作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切入点。从真诚和恰当的激励入手。

(3)贫困生普遍存在着一种自卑感和孤独感,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对学生整体的稳定和贫困生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找到了病源,从源头挖起,才能“药到病除”。辅导员应从侧面了解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背景、家庭教育背景、人际关系背景、心理发展过程、成长经历,多关爱,多鼓励,多沟通,多交流。

(4)建立贫困生有效的认定机制,做到对学生真实情况的切实深入、耐心的了解。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一直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但有时或是教育方式的不甚恰当、或是耐心程度不够,或是较多地停留在召开全体同学的班会上。事实证明这些沟通方式收效不好,个别需要帮助的学生并未得到切实的帮助或是某一方面的进步提高。因此,在辅导员教育过程中更多地侧重于实践环节。

(5)落实辅导环节,更多侧重于进行一对一的帮助。比如,了解到某一位同学生活或是学习中存在困难,作为辅导员,主动找到该位同学真诚去帮助他,同时调动班委成员,为其提供在生活、学习上更为及时的帮助。与学生平等沟通的方式,一对一地帮助同学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赢得同学们的信任,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6)认真分析学生个案,总结学生个案中的问题与解决过程中的经验。很多學生个案并不是个别学生,而可能会是一部分学生会出现的问题,作为大学辅导员在大学生的辅导工作中很有必要认真分析出现的学生个案,分析其问题出现的原因,在深入、耐心地了解学生真实情况的前期基础工作下,防患于未然,尽量避免同类学生个案的发生。同时认真分析个案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便于在以后的大学生辅导工作中做得更加完美。

要想在学生思想工作中取得好的效果,与前期基础工作的细致程度密切相关,只有深入、耐心地去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 同时带动周围的同学,才能“对症下药”,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中做好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2]王绍阳.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2).

[3]赵凤伟.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安微师范大学学报,2008(4).

[4]丁志强.构建大学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思考.高教高职研究,2007(9).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书 篇4

你好!

我来自xx中学xx班的xxx,性别:男性,现在xx中学,中考不分体育xx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特别申请本次专项助学金补贴。

我来自一个四口之家。我父亲在一家工厂工作,但由于某种原因,我父亲的月薪很低,但这个家庭可以被视为一个普通的幸福家庭,因为他很节俭。然而,我即将进入高中的高学费和生活费让我父亲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毕业后正在找工作的姐姐也需要家庭的经济支持。此外,由于肾衰竭,我母亲无法工作,抵抗力差。因此,她常年生病,需要药物的长期支持。她的医疗费用压迫着我父亲站不起来。由于姐姐的生活费用,我的学费、杂费、生活费和母亲的医疗费用亲的身体也崩溃了。我父亲的身体不时出现一些问题。由于身体原因,他不能长时间工作,现在他只能在工厂做零工。

而且我现在要上高中了,学费比初中重。以前上初中的时候,每年期末考试的时候,父亲都要拼凑起来给我足够的学费。但是今年家里的情况不是很好。母亲的健康必须用更好的药物继续支持,高中的学费让家里的经济更加困难。就在这学期开学的时候,虽然父亲已经为我收了学费,但是家里的经济已经枯萎了,日常生活费用也负担不起。所以,当我突然听说学校可以申请助学金的时候,我很开心。虽然不知道能不能申请,但我觉得只要我试试,我就有机会。

在我看来,贫困学生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他们认为贫困可以磨练我的意志。我是一个贫穷的学生。我有自己的经历。我的经历让我意识到贫困并没有给我带来任何障碍。我心中最大的障碍是,只有克服了自己的贫困心理,我才会做得更好。这句老话告诉我,我认为我不会被贫困击倒。正因为如此,我从小就努力学习,帮助父母在家做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虽然我知道我现在什么都改变不了,但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学习,贫困不是问题。只要我努力学习,我就能改变现状,真正帮助我的家人。这是一个贫困学生应该做的。因此,我希望得到这所学校的补贴,缓解一点经济压力。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高中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申请书 篇5

我是信息x班学生莫xx,因家庭经济困难,特申请贫困生。

我非常感谢国家对我们贫困生的资助和关爱,我现在十分需要领导、学校、国家帮助我,让我能有幸和其他的同学一起顺利完成学业。

我是一个平凡的学生,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那也是一个偏僻的地方,更是一个交通闭塞的地方。能够从这样贫瘠的土地上走出来,是我最大的幸运,更是我谨记教诲,努力拼搏的结果。在庆幸的同时,也增添了父母的皱纹和苦难。由于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农民,他们因为我高兴,更加为我而担忧。高兴之余巨额的学费却让他们吃不香,睡不好。我家没有什么收入,父母为了供养我们姐妹上学早已是倾囊所其,每当缴纳学费时,仿佛看到年长的父母又老了几岁,腰也弯了很多。做女儿的知道他们也为我的学校费用而担心。

经过多年的努力,带着全家人的梦想,我来到衡阳技师学院读书,但是我的学费却让我们一家更强列地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我考虑到家里的实际情况,愿打算放弃继续求学这条道路,早日参加工作来减轻父亲的负担,贴补家用,但是父亲通过自身的经历,深切体会到了文化知识的重,之后,父亲告诉我:“只有教育才能改变家里的生活状况。”所以,他不顾一切的让我们读书,但是这三年的巨额学费是我家的负担,而我的父母情愿为了我的前途,无怨的背负一大笔债务,家里只有4亩左右的水稻勉强能提供家用,因此全家的年收入也只有几千元,除去还债,日常开支,所剩也就无几了,所以学费一直困扰着我们,作为家庭的一员,我替父母担忧,同时也为自己担忧。但是为了将来,我必须读书上学,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不会那么的苦。

接受更多的知识是我的梦想,回报社会是我的追求,为了它,父母付出了很多,而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呢!何况还有妹妹的学费。也许很多人都需要钱,可是,我知道自己的处境,真是举步维艰,所以我会更加努力,决不让父母和学校领导失望,我相信,一个平凡的学生会用自己的努力让平凡的人生更加精彩。

我希望学校领导能给我这次机会,作为贫困生中的一员,我相信自己会将这次资助利用在自己的学业上,让自己的素质、修养、文化得到提高,做一名优秀合格的大学生,将来为社会服务,为祖国效力。

申请人:

家庭困难的学生申请书 篇6

1 资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经济困难学生身份认定较难

其实要制定一个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并不难, 难的是如何利用这一标准去认定究竟谁才是经济困难学生。目前很多高校通常的做法是由学生提供由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其实, 一纸证明的“权威”是很值得质疑的。

特别是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断变化, 及时掌握这些变化的情况并给予资助, 在操作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造成对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忽视, 从而造成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1.2 资助体系不够健全

在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国家助学贷款、临时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一系列政策中, 由于资助体系的不完善, 导致资助的效果不明显。学校的奖学金分配情况中, 经济困难的学生拿到的比率很小, 学校奖学金的获得与经济困难学生对应度并不成正比。国家执行的资助贷款政策不是很完善, 相关单位、信用社系统、程序、盖章等不一样, 导致学生申请助学贷款时, 一再受得阻碍, 一拖再推, 耽误申请时间。在学杂费减免方面, 享受减免学杂费的学生比例较低, 有的高校基本不实行这一政策, 导致这项政策效果不明显。在勤工俭学方面, 勤功减学种类单一, 稳定性差, 资金短缺的问题, 严重阻碍了勤工俭学工作的发挥。在校贫困学生, 一般工作就是打扫卫生, 打扫教室等, 每天都打扫几遍, 每月下来, 给的工资也是很少。

1.3 无偿资助的弊端

在“奖、贷、助、勤、补、减、缓”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中, 其中, 奖、助、补、减属于无偿的。勤、贷则属于有偿的。无偿资助虽然能解决“贫困生”的燃眉之急, 但是也产生了一些很明显的弊端。一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存在对外界力量的依赖思想, 同时学生对待贫困的态度也发生变化。而对自我应该如何应对贫困, 渡过难关想得很少, 主要体现在学生只想到伸手“要”。因此, 无偿资助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

1.4 缺乏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在承受学习压力的同时, 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那么贫困学生经过长期的经济压力、精神压力等, 对学习更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而造成自卑、封闭、妒忌、焦虑等心理问题。高校在重视经济帮扶的同时, 往往容易忽视“思想帮扶”, 即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挫折教育和压力疏导, 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资助过程中如果不能辅以相应的思想教育, 他们容易产生精神及心理上的疾病, 可能造成虽然拿出钱资助了学生, 却未必收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资助过程中应该辅以相应的思想教育, 了解他们的心理历程, 重视他们的心理反应。

2 资助工作对策分析

其优化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证工作

新资助政策有效实施的关键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公开、公平、准确的认定。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建设, 确保困难学生认定到位。根据各地经验, 确定一个学生是否为经济困难学生, 有几个指标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 即家庭收入, 来自地区 (农村、城市、发达地区与非发达地区) , 在校生活费用支出情况, 多数同学的认同等。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困难学生认定“动态”管理机制, 加强对已认证困难学生的监督, 设立专门“举报箱”和“举报电话”, 便于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监督。对资助申请的条件、认定程序和标准、评议结果的透明度等各方面都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总之, 国家应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证工作, 建立统一的、更加严格的、有公信力的认证体系。而高校也应该根据目前资助工作的实际状况, 摸索改善认证体系。

2.2 合理规划, 建立全方位的资助体系

健全和完善的资助体系, 能够进一步扩大政府和高校资助方式实现最大效果。从现实来看, 国家助学贷款是资助困难学生的最好选择, 因此要尽快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种资助方式的运行机制, 明确资助目标、原则、对象, 确保各类资助方式取得实效。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要依照教育和经济规律,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扩大经济困难学生贷款的比例和额度。高校应该参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 建立通畅可信的家庭经济困难信息档案, 并努力保证这一信息档案的动态性和真实性。高校应当建立以贷为保障, 以助为主体, 以奖为激励, 以其它方式为补充的全方位的资助体系, 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良性发展。

2.3 给予贫困生人文关怀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 更多的可能是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引起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一切资助工作要围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而展开, 尽量消除因经济资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 社会除了要关注这些学生的学费、生活费之外, 更要关心他们的思想, 要创造隐形资助与无接触资助, 形成平等的社会大环境。高校要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培育民主、文明、平等、乐观、自信、感恩、自强的校园文化氛围。并通过开展素质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等专题活动, 给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造自我展现的舞台和机会, 促进其全面素质的提升, 真正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关系百万学子, 关系校园和社会的稳定, 关系人民群众最根本、最长远的切身利益。因此, 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 深入研究和探讨改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途经, 努力拓展资助主体, 合理配置并优化使用资助资源, 构建更加科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 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健康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必须对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事, 推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走上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有效化轨道。

摘要:为了最大程度的普及高等教育, 给予家庭环境不同的学生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较为完善的资助政策体系, 但是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完善资助政策体系, 健全资助工作的考评机制和跟踪机制, 以保证资助资源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 从而使资助工作切实起到激励学生奋发进取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思考

参考文献

[1]卢若艳.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困境和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4) :79-81.

[2]单华生, 郭秀蓉, 蒋风, 等.扩宽贫困生资助方式实现“扶贫”与“育人”功能并举[J].理论界, 2007 (5) :129-130.

[3]王妙.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管理研究, 2012, 11 (447) :67-68.

[4]陈玥.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问题和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6 (4) :173-174.

[5]孟祥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章, 2014, 3:143-144.

家庭困难的学生申请书 篇7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现状;对策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关系到国家资助资金的合理分配与利用,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没钱上学、上学难的关键,对于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自农村的贫困家庭,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自城市里的下岗职工家庭,有些学生是因自然灾害或家庭主要劳动力发生意外、罹患重大疾病等造成家庭的贫困。高校资助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认定。尽管各个高校采取了不同的模式和方法,尽力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少。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现状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有难度

当代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广,思维活跃,思想超前,行为大胆,自尊心强,不甘落后,争强好胜,追求民主和公平,但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这些特点不论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还是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都有所体现。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无法像过去那样一眼就能看出家庭经济困难与否。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尊心极强,要面子,怕别人看出自己家庭经济困难,担心被别人瞧不起,尽力隐藏自己的实情。还有一些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看到资助的金额比较多(如三等助学金就达2000元/人),便利用不当手段申请资助。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方法不甚科学,所采用的认定方式值得商榷

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普遍程序是:成立以主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为领导的辅导员或班主任负责制的评定小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首先要写出书面申请,再提供当地政府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然后在班级上进行公开陈述,由班级或年级进行民主投票,选出不同级别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后由辅导员或班主任根据投票的结果上报主管领导来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种方法看似公开、公平、公正,没有违反国家资助政策,但它忽略了具体评定工作中的复杂性,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较多,其负面影响也较大。比如,出现了不少“拼惨”“比穷”和“赛贫困”的现象,让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的学生觉得有失自尊,心灵受到严重伤害,不愿意公开讲述自己的不幸;相反,有些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为得到资助,利用能说会道而赢得同学的支持;更有些学生靠私下里以贿赂或承诺平分钱的方式拉票。而具体负责评定的辅导员或班主任因为所带的学生较多,无法完全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也只能根据学生民主投票的结果来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证明材料可信度不高

根据国家资助政策,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申请资助时需要提交当地政府开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而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审核和把关不是很严格,开出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因此,有些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照样可以提交当地政府开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4.家庭经济困难的界限难以界定

什么样的学生算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如何分等级?虽然国家在制定资助政策时做出了一些规定,但在具体执行时却很难操作。因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困难程度不同,如何做好困难级别的定量区分是一个很难的问题。而目前高校在资助方面尚无统一的定量标准,只能是各自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标准。

5.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考察缺少实时性

目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静态的认定,即学生一旦提出困难申请并被认定,很多学校就不再对这些学生进行动态考察,这些学生每年都能得到资助。这就忽略了家庭变化的事实,即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在大学四年经济状况有可能改变,资助对象没有随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及时做出动态的调整。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新对策

当前国家资助的范围和力度在不断加大,为保证资助制度的实效和持久,更好地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没钱上学、上学难的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需要在方法和途径上进行改进。

1.对学生进行政策宣传和价值观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是国家为了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而采取的利民政策,因此在执行这项工作之前,要对大学生尤其是刚入学的大学生进行资助政策宣传,让他们详细了解资助政策的目的和条件。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让学生真正做到心态平和,如实反映自己的情况,反对那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思想。

2.改进认定的方法和途径,把由下而上的民主评选改为由上到下的民主确认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过程中,经常出现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因人缘好而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真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自尊或与同学关系不好而没有被评上。有些学生为了所谓的公平,私下达成协议,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资助后进行均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了能评上,不得不忍气吞声。“拼惨”“比穷”“私分”等现象也屡屡发生,伤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情。

在实际工作中,笔者认为,民主的方法没有错,但在顺序上做个调整就可以有效避免不和谐现象的出现。由老师牵头,各班班长、团支书和寝室长组成班级评审推荐小组,每个班级根据学生提交的家庭经济困难申请,在老师的带领下由班级评审推荐小组初步评审评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然后再召开班会,对初步确认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民主确认,这样既可以避免公开“拼惨”“比穷”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和自尊心造成的伤害,也可以有效打消动机不纯的学生想占便宜的心理。

3.改进工作策略,变被动为主动,重视实际观察

辅导员或班主任及评定小组成员要经常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日常生活状况,及时了解实情,做到心中有数。以往判断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主要以学生是否有手机或电脑来作为主要参考,但现在手机或电脑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单以这些作为判断的标准是不合适的。而应根据学生在学校的日常生活状况和打扮作出初步的判断,如是否经常聚会聚餐、是否经常逛街买东西、是否消费阔绰等。另外,可以适当对提出申请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家访或到当地民政部门了解情况,还可通过信函的方式向当地政府民政部门求证,避免有些地方政府开具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的随意性。

4.采取必要的惩罚制度和措施

对于申请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定期进行考察。当前,有些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用欺骗的手段骗得助学金,对于这样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纪律处分,严重的要记入档案。

5.注重对学生家庭情况的动态考察

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是个动态的过程。有些学生刚入学时家庭经济困难,一两年后家庭经济状况则可能发生改变,由贫困变成富裕,针对这样的学生应及时引导他们主动放弃原来的资助申请。同时,原来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学生,可能由于自然灾害或家庭主要劳动力发生意外而变得困难,对这样的学生要及时关注,让他们能及时得到资助。

总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是一项“阳光工程”“民生工程”,它关系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未来和前程,也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光荣而重要的任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资助工作的关键。各高校应不断探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新思路,以确保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方钫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资助的困境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

[2]刘丽.浅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J].商业经济,2010,(6).

[3]薛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行资助体系中亟待改善的几个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7).

家庭困难的学生申请书 篇8

一、申请助学金所需上交的材料有:

1.手写书面申请书一份;

2.家庭情况调查表或者三级证明一份;

3.困难生认定表一份;

4.助学金申请表一份。

希望家庭贫困且学习、思想等各方面表现积极优秀的学生积极申报!!

二、特别说明:

家庭情况调查表和三级证明选择一个就可以,两者具有同样的作用。家庭情况调查表需要加盖民政部门的公章,注意一定是民政局的章。三级证明多为村、乡、县三级,县指的是县里的民政局。若为城市户口,一般为街道、社区、之后高一级的民政部门。

截至时间:下周二(9月10日)之前

附件

1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学校:院(系):专业:年级:

注:此表可复印使用。请如实填写,并到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盖章后,交到学校。

附件

2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附件3:

家庭困难的学生申请书 篇9

关键词 经济困难学生 经济困难学生认定 资助 诚信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重要性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高校助困工作,以“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为目标,加大了对高校经济困难生的资助额度。据我校学生处资助中心统计,从2006-2007学年到2008-2009学年三年间,经济困难生由692人增加到1562人,我校一学年资助总额从4231056元增加到7493934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高等教育改革和学生群体的变化,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越来越复杂。经济困难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越来越多,困难学生经济情况分布出现了新的变化。

自2007年以来,我校制定并完善了《南京审计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暂行办法》,实行经济困难学生分级管理,根据家庭情况认定等级分为三种:特别困难,比较困难,一般困难,校内外资助金额分别对应5000元、3000元和1000元(不包括各种奖学金)。这就意味着,认定结果将决定接受资助的多少。

2 我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现状及不足

(1)认定的依据不够真实可靠。认定需经过个人申请—民主评议—院系审核三个步骤。个人申请是需提交《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以下简称家庭情况调查表)或者贫困证明(均需乡镇/街道民政部门盖章);这个材料是认定的主要依据。调查表中家庭成员,人均收入情况等为学生自己填写,有的同学为了能通过认定,故意虚报家庭收入及成员情况。部分地方民政部门不经任何调查,甚至内容都不看的情况下顺手盖章,不按要求填写联系电话,无法回访,所以,这个依据存在一定“水分”。

(2)认定变化增多减少,升级多降级少。学生的家庭情况在他就读的四年间会有变化,我校每学年初都会启动变更认定的工作,紧急情况随时变更认定。但从结果来看,每年都有增加的经济困难学生和升困难等级的学生,降低等级甚至取消资格的较少。为了能及时跟踪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我们要求辅导员为每位学生建立档案。

(3)班级评议和监督不够客观,不够充分。班级评议小组成员分布不均衡,不能如实了解相关同学的消费情况,而且学生的社会经验缺乏,无力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班级同学疏于关心经济困难生的情况,评议结束后,不再关注他们,或者只看到片面的情况就急于下结论。

3 我校完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新举措

3.1 围绕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开展系列教育

(1)开展诚信教育,纳入学生诚信记录管理,防止认定材料作假。诚信是我校的校训之一,新生入学教育需重点讲述,防止认定材料造假。有个现象很普遍:每到大二大三开学,就会有一部分同学拿着《家庭情况调查表》来找辅导员,申请认定。大一开学时他们并没有申请,但过了一年两年,虽然家里经济情况无变化,但他们发现班级的经济困难学生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资助,于是他们就虚报家庭收入,并想办法在表上盖章。所以,我们要对全体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诚信致公的品质。对于弄虚作假的同学,一经发现,即刻记入学生诚信档案,与以后的评奖评优挂钩。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防止过度消费。在认定中,还有一种现象难以界定。有的孤残、家庭成员重病等需要着重考虑的同学,在消费中却存在较高消费的问题,不容易确定等级。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都处于定型期,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两课”教学和入学教育中,要大力倡导健康的消费观念。强调适度消费,反对无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强调勤俭节约这一传统消费美德,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经济能力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消费与节俭的关系、个人、社会、家庭的关系等,使他们作为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能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学会科学消费、理性消费,提高自身消费的合理性。

(4)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贫困,营造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经济困难学生背负着家庭脱贫的希望,承担着经济上的压力,极容易产生自卑,抑郁、孤僻等心理问题。我校地处江浙沪地区,经济条件相对优越。2012级新生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00多人,认定的十几个经济困难学生都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省份。引导学生看到产生贫困的原因,贫困的两面性等,一方面激励经济困难学生奋发图强;另一方面,改变其他同学偏见,营造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5)权利和义务教育,引导学生乐意接受监督,正确行使监督权。有些学生会抱怨评议和监督会泄露个人隐私,不能接受。“经济困难学生在得到来自社会、国家和他人的资助,获得了一些利益,从而满足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按照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理当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①评议和监督是保证认定工作公平公正的必须条件,接受评议和监督是应尽的责任。同学们在行使监督权时,要正确地认识合理消费,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买一台普通的电脑,买一部普通的手机都是合理消费,应该予以支持。

3.2 注重调查分析,寻找认定的客观依据

首先,《家庭情况调查表》信息填写完整,根据民政部门留下的电话回访,了解该生所在地区的经济情况和该生家庭的经济情况。致电该生家长,核对家庭成员及收入情况。其次,在该生的老乡中展开调查,了解所在地区的经济收入以及人文环境等情况;再次,对校园一卡通和手机卡消费的情况跟踪调查,在全体同学一卡通数据库中取样,计算出月平均消费额,进行比对。

3.3 建立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为每一位经济困难学生建立档案,基本信息和资助情况需及时更新。把学院的勤工助学部纳入到资助工作的管理中来,协助辅导员做好信息的维护和管理。辅导员每学期都要查看学生的基本情况和资助记录,结合谈话等形式,及时调整认定结果和后期资助。及时关注其他家庭成员的情况,如出现对家庭情况影响大的变动,要及时调整认定等级。例如,对于多子女家庭,要关注该同学家长子女的学业工作情况,如出现毕业后就业的情况,应及时提出降低该同学等级的建议。对因灾致贫,因病致贫的情况,也要及时发现及时认定,帮助他们克服经济上的困难。

注释

家庭困难的学生申请书 篇10

一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扶助组织机构

随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扶助工作的加强与落实, 需要有各级领导的重视、组织机构的扶助。高校可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增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扶助工作组。工作组应设立专门的领导小组, 由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学生工作处分管领导、院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学生资助中心主任、心理健康中心主任、院心理辅导员等组成。工作组应根据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 制定工作实施细则, 明确责任、分工协作, 主要负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扶助工作。

二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扶助运行机制

1.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过程中, 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交的申请表、家庭情况调查表及相关证明材料,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小组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 了解、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真实情况, 讨论确定班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选及困难程度。班级认定评议小组的成员覆盖面要广, 班干部、每个宿舍学生代表都不能少, 要善于发现没有提交申请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尊重他们的隐私及主观意愿, 加强保密措施, 完善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 需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小组不断跟踪调查, 及时更新, 对于平时表现不好或家庭经济条件改善的学生, 及时更换为之前又未被认定但又符合困难标准的合适人选。根据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疏导工作。

2. 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档案

高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普查并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档案是加强心理扶助的重要方式与途径, 可以转化心理危机, 将心理问题抑制在萌芽状态。将心理普查工作安排在每年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结束之后, 不仅明确了普查对象, 与学校新生入学的心理普查同时进行, 也避免了工作重复, 降低了成本, 而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尚未离校顶岗实习前, 都能较好地配合完成这项工作。类似于新生入学普测,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测也采用集中网上施测的方式, 不同的是除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 (UPI) , 结合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式 (EPQA) 同时施测, 汇总分析心理问题, 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小组掌握的信息, 结合实时更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 对心理健康档案进行动态监管。

3. 健全合理完整的心理教育体系

高校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心理扶助工作的重点。首先, 高校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体系,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当作一项必修课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与方案,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其次, 高校要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的心理咨询队伍, 加大培训力度, 促进人员专业化, 探索拓展服务渠道。进一步加强对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进行心理方面的培训, 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 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增强工作实效性,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再次, 高校可以通过心理讲座、专题报告、主题班会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通过网络、报刊、宣传栏等渠道宣传励志成才的典型事迹, 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克服各种困难, 积极面对生活, 健康成长。

4. 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高校应充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 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可以使他们身心愉悦, 保持轻松、积极的心态。其次, 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积极作用, 加强班级、宿舍建设, 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多的关注。同学之间建立尊重、信任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形成互帮互助的环境, 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切身体会到集体的温暖, 能够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再次, 高校要开展各类有益身心发展的文体活动, 宣传勤俭节约、弘扬传统美德, 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园氛围, 最大限度地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经济困难而产生的心理负面影响。

三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支持保障体系

1. 联结社会形成扶助合力

国家的经济资助是主导, 除此之外, 高校需广泛宣传、组织发动, 集合各方面的优势, 争取社会力量的参与, 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支持。首先, 高校应尽可能地联系更多社会团体或个人捐款设立专项奖学金、助学金, 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之忧, 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其次, 高校应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充分利用各自资源, 发挥各自优势, 实现共赢。校企联合办学,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而且还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习、就业问题。再次, 高校应加强联合社会有关部门和组织, 投身慈善公益事业, 传播正能量, 呼吁全社会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支持高校资助事业。

2. 配合家庭主动提供关心帮助

高校应保持与家庭的联系, 重视家庭对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 互相配合与协作, 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健康成长。首先, 家庭应积极建立一个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 创造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 这样有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其次, 家庭应采取关爱尊重的家庭教育方式, 主动与辅导员、班主任联系, 了解子女在校动态, 提供及时的关心与帮助, 多沟通、多鼓励、多理解, 以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压力。再次, 家庭需要尽可能地提供给子女基本的物质和情感支持, 家庭的支持越多,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负担越轻, 家庭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坚强后盾, 能够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3. 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心理自助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贫困不是依靠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外部力量就能解决, 高校还应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开展心理自助, 实现精神脱贫。首先, 高校提供足量的勤工助学岗位, 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自助的促进作用。勤工助学除了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经济上的补助, 还能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正视困境。其次, 高校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组织, 参与志愿服务。通过志愿服务, 为其他有困难的弱势群体提供援助, 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 体会到个人价值。而且通过各种活动中与他人相处与交流, 可以不断打开心扉, 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组织沟通能力。再次, 高校应积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涯, 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 不断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肖建国、王立仁.高校家庭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思想[J].思想教育研究, 2013 (2)

[2]余彬、陈新宇.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策略[J].教育与职业, 2013 (5)

[3]许韶平.高校贫困生心理资助体系的构建[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4 (4)

家庭困难申请书 篇11

我叫xxx,男,xxx退休职工,家中现有老少6口人。我于20xx年从xxx退休,每月只领退休金近1000元;妻子也已50岁,没有经济来源;儿子是待岗工人,每月只领工资1000元左右;儿媳失业在家,没有经济来源;孙子还在校读书。家庭每月虽然有一定的工资收入,但由于我跟爱人两人均长期患有严重的“三高”疾病,需要坚持每天服用药物,花费很大;加上家庭日常开支跟教育等支出,至今无积蓄,经济十分困苦,根本没有能力购买商品房。建县以来,一直只能借用原xxx办公楼居住,一家人挤在两间狭小的房间内,生活十分不便。安居现是当前我最为迫切的愿望,想申请公租房一套,望批准!

申请人:xx

家庭经济困难申请书 篇1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我叫

,是

班的学生。我来自

,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务农,家里有6口人,父母常年待业在家,以务农维持着家庭运转。家乡是一个贫困农村,以种植水稻为主,农作物产量不高,所以收入较低。而家中有我和妹妹同时上学,还要赡养爷爷和奶奶,各种开销靠父母务农难以维持,长期以来,家中欠下较多的债务。我深知上学来之不易,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把功课学好,生活中坚持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来完善自己。我希望能够得到这个帮助来减轻家庭的负担,请给予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家庭困难的学生申请书 篇13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是指在校期间难以支付学杂费和生活费的大学生。加上近年来就业形势的严峻和物价的上涨, 导致许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在求学道路上迷茫和退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生活拮据。从2002年开始高校的不断扩招, 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是高校学费也越来越高,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无法支付高额费用, 甚至没有钱去购买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第二, 心理障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情况是复杂的。有的学生能正视自己的困难, 有强烈的上进心和勤劳质朴的品格;有的学生因为家庭困难在学习和生活中比较自卑, 导致学习、就业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第三, 学习压力。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得学生, 必须四处打工, 寻找勤工助学岗位, 这些占据了他们全部的课余时间。有学生因为打工还影响了正常的上课, 受到老师的批评。生活和学习的双重压力是他们无法静下心来学习。第四, 能力欠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大多数来自比较落后偏远的农村, 学校的教学观念落后, 教育资源有限, 接受信息较慢, 外语、计算机、人际交往和才艺等综合素质相对薄弱。由于地域和经济状况的限制, 无法购买更多的学习资料, 参加更多的社会交流。等步入大学后, 由于性格内向孤僻, 缺乏与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沟通, 从而制约了自身的全面发展。第五, 就业担忧。就业形势严峻, 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岗位的竞争日趋激烈。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先存在缺陷, 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欠缺。同时, 由于没有优越的家庭条件和显赫的家庭背景, 在找工作中也明显处于被动和弱势地位。

二、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文关怀的思考

人文关怀理念主要是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等需要为归宿和出发点, 以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完善人为宗旨和目标,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的一种价值取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经济、心理、学业、能力和就业等方面的关怀。因此, 重视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中的人文关怀, 是实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发展, 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价值取向, 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关怀,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关怀。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得学生而言, 解决经济上的困难的是首要问题, 所以人文关怀要以经济关怀以切入点。目前全国各高校都基本形成了包含“奖、助、困、补、免”等多种形式构成的资助体系, 也成立了学生困难资助中心, 我校除了国家奖助学金外, 还有培才等各种慈善基金。在工作中做好公平公正, 确保不让任何一位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辍学。首先, 学校要积极做好家庭困难学生的助学贷款工作, 学生要合理使用助学金, 按照要求归还资金,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其次, 积极扩展资助渠道, 使更多的学生可以获得资助。最后, 学校安排一些勤工助学岗位。

2、心理关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 因此要多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 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首先, 要采取针对性教育。学生工作者应该深入到学生中, 通过与学生们谈心, 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其次, 高校应多开展一些心理方面的讲座, 来提高学生克服困难和受挫能力, 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最后, 转变教育方式, 由灌输式向对话式转变。用真诚与学生进行交流, 用自己的感受让学生从心理上变得更加强大。

3、学业关怀。随着我国的转型发展, 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 对于学习上弱势的一些学生, 要及时的帮助他们调整学习方法, 建立学习目标, 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其次,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培训, 如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 鼓励学生们多参加一些活动, 通过与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就业关怀。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而言, 能否顺利就业是他们最关系的问题, 也是家庭和社会的聚焦点, 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关键点。因此能否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对困难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重点。首先, 要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目标。要以职业规划为先导, 正确认识自己, 确立符合自己的现实的就业目标。其次, 针对家庭困难学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 应给与指导, 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教育学生在求职中要越挫越勇, 吸取教训, 调整心态, 积极寻找就业。最后, 对于缺乏信心的学生, 应帮助他们提升专业能力, 培养他们的职业素质。

5、环境关怀, 创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首先, 开展各种活动, 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其次, 学校老师应该多深入学生宿舍,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送上温暖。

总之, 高校经济困难是一个需要给予关注的群体。我们应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关怀和引导, 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胡继民.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人文关怀的缺失与构建[J].重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8) .

[2]裴沛.人文关怀理念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 2010 (6) .

[3]肖文学.浅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人文关怀的策略[J].社科纵横, 2008 (9) .

上一篇:“和谐社会与新农村建设”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下一篇:车务代办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