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困难补助申请书

2024-10-12

家庭经济困难补助申请书(通用14篇)

家庭经济困难补助申请书 篇1

家庭经济困难补助申请书

青海省民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我是您单位退休干部卫子斌之子卫建锋,2016年3月22日家父家母突然间同时去逝,给我们全家带来万分悲痛。一同安葬两位老人,也给我们家的经济如同雪上加霜,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现已负债累累。

家父家母晚年时期,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母亲患有高血压、心脏也不好,二老患病期间用药物维持生命,每年都需五万以上的开支,已基本花完我们的所有积蓄。二老患病期间多次向单位提出报销,不给报销。

加入我家居住贫困山区,土地瘠薄,农业收入所见无几。我靠在周边城市打饼为生,不但要维持一家的经济开支,时常还要给父母住院治疗和生活上的补贴,本人在二老在世之前已无经济积蓄。在二老去世以后负债累累。

这次安葬二位高堂。按照农村习俗,也精打细算,节约双桑。但根据目前市场物品上涨,安葬二位老人的开销使人出乎预料。买棺材、购丧衣、置办酒席等一切开支在八万余元之多,沉重的经济负担,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故此,提出申请,请给予我家经济补助。以解燃眉之急。

申请人:卫建锋 2016年4月11

家庭经济困难补助申请书 篇2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全日制高校的本、专科学生中,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无力或者难以支付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的学生。这个群体主要来自于贫困山区、落后偏远农村、城市低保家庭;也有的来自单亲、父母残疾、有重大疾病病人、两人以上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等的家庭。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和生活消费水平的不同,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很难用统一的量化标准进行界定。因此, 我们把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为一般困难学生 (贫困生) 和特别困难学生 (特困生) 两大类。

1、一般困难学生。

一般困难学生是指家庭经济收入较低, 并有相当数额的债务, 只能缴纳一部分学杂费, 其基本生活费用低于学校所在地区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学生。我校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可以认定为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 (1) 父母双方或一方下岗 (失业) 的; (2) 家庭成员中有两人以上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 (3) 家庭成员中因患重大疾病需支付大额医疗费用的; (4) 家庭因突发性变故造成人身及财产重大损失的; (5) 家庭遭遇不可抗力或自然灾害的; (6) 父母离异导致家庭经济收入明显下降的; (7) 其他情况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

2、特别困难学生。

特别困难学生是指家庭经济收入微薄, 基本上靠借债上学, 无力缴纳学杂费, 其基本生活费用难以保障的学生。我校规定在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中,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可以认定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 (1) 孤儿、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 (2) 父母重病或单亲, 且来自于贫困及边远地区的学生; (3) 学生家庭所在地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者突发性灾祸, 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4) 其他无经济来源支持正常学习的学生。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资料显示, 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平均比例约为25%左右[1], 农、林、水、地、矿、油、核以及西部地区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更是高达25-30%[2]。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已经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状况。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治意识、思维方式、心理素质就其主流而言是积极向上, 有比较强烈的成才动机。但是, 由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不仅面临着经济压力, 而且面临着比其他学生更大的学业压力, 心理压力以及社会、家庭、个人更大的期待值, 从而使他们中间的一部分学生政治意识、思维方式、心理因素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如下。

1、政治趣向多元化。

一个时期以来, 由于理想虚无主义, 社会拜金主义, 生活享乐主义的影响, 个人或小集团利益已成为个别人主导其政治趣向的风向标。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能正确看待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不均不公问题;不能正确认识国家、民族、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能把个人价值目标和社会价值目标结合起来, 只注重个人实际利益, 缺乏集体团队意识。

2、诚信意识荒漠化。

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品格。然而, 由于受到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诸多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土壤”正在遭受到荒漠化的侵蚀, 一些人开具虚假的贫困证明;一些人故意夸大家庭经济困难的程度;一些人故意欠缴学费;一些人恶意拖欠归还国家助学贷款;如此等等, 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问题倍受社会的关注和质疑。

3、感恩心理贫乏化;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人曰:“受人滴水之恩, 当以涌泉相报”。然而, 在个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却存在着一些与其身份不适相应的现象: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感恩之心, 误认为贫困是社会造成的, 国家给予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一些人手持贫困证明或缓交学费申请, 对学校安排的价格低廉的宿舍不够满意, 却对价格高昂的公寓情有独钟;一些人把贫困资助不是用在学习上, 而是用在吃喝玩乐、高档消费和谈情说爱上;一些人虽然家境贫寒, 但却依然与家境富裕的同学盲目攀比, 摆阔气, 讲排场风气日盛;一些人来自贫困落后地区, 却不愿再回到这些地区去工作;一些人只知索取, 不思回报, 视国家资助、学校帮扶、家庭供养为理所当然。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危机悄然呈现于本已矛盾诸多的现实社会。

上述问题不得不引起每一个勤工助学工作者的重视和反思。正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 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占的比例, 探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维方式, 以便有针对性地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模式。这是勤工助学工作者研究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

[1]梁作甲, 帮困与育人相结合, 健全高校资助工作体系[j].教育理论研究2010 (2)

家庭经济困难补助申请书 篇3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认定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0-0087-02

历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和各大高校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1987年以来,教育部(国家教委)和财政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旨在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奖、贷、助、补、减”五项内容以及新生入学时开通的“绿色通道”和正在推广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等。然而,贫困生的问题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教事业的健康发展,如学生欠费现象严重,扶贫助学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未能尽如人意。扶贫助学工作经常遭遇到的尴尬和困惑等现象的存在,有待我们对此项工作做进一步思考,提出对策并不断完善。

2007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制定并下发《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进行了规范,也对认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因此从认定材料、认定程序和认定方法3个方面,建立有效、可操作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对目前和以后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都是十分紧迫和重要的,对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1认定材料作为衡量标准有待商榷

1.1家庭情況调查表失效

家庭情况调查表存在真伪难辨的问题,这是各个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生源地民政部门在贫困生认定中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且没有相应的监管机构对其进行监督和约束,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家庭情况调查表的真实性和可信性较差。

1.2参考标准缺乏可操作性

目前,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庭总收入和人均收入,这一指标虽可作为家庭经济总体情况的观测口,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和

消费水平差异较大,因此不具有横向比较性。

第二,家庭状况。如父母双亡、单亲和变故等情况,或者是由于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和突发疾病等意外情况,这些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家庭经济情况。

2认定程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按照教育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制定各校的认定方案,并依次来确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校具体做法虽不尽相同,但基本模式仍然是“学生申请——评议小组评定——辅导员审核——学校审批”,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组织方面

目前,认定及资助工作一般由校资助中心组织策划,各院辅导员具体落实,一般高校辅导员的师生配比是1∶200~1∶300,由于辅导员日常事务性工作较多,很难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认定工作中,因此,贫困生认定工作常被淹没在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之中。此外,部分干部工作态度与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深入的调查,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认定工作随意性较大,就会导致有限的资源“轮流享受”或“平均享受”的现象。

2.2指标分配

为操作方便,许多高校采取按各院学生的人数分配指标的办法,而不是依照各院贫困生的实际人数进行分配,这就造成资源分配不公平,有的院贫困生人数较多,但由于名额的限制,一部分贫困生就享受不了资助。有的院名额相对较多,为完成指标,只能放宽对贫困生认定的标准,致使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也享受了资助,不能真正有效地达到认定工作的目的。

2.3人为因素的影响

在认定过程中,要求评议小组的学生本着公平、公正的心参与评议,但在实际操作中,同学之间的关系对于参与评议的学生影响较大,更有甚者,一些同学利用各种关系来使自己披上“贫困生”的大衣,混入受资助的范围之中。

3认定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根据高校贫困生在认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惑,建立一套较为成熟的贫困生认定体系和办法势在必行,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的界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3.1学生在校平均消费水平界定法

如果学生在校的月平均生活费低于全校学生月平均消费水平,可初步定为贫困生,[1]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家庭紧急状况,但由于个人消费观念、水平和个人修养水平的差异,可依据性并不是很高。

3.2家庭收入高校对比界定法

以学生提供的家庭情况调查表上家庭人均收入与高校所在地最低生活保障线进行对比来确定贫困生,[1]但由于学生在提供家庭收入支出证明时,难免存在提供虚假信息现象,使我们在认定过程中无法可靠地获取学生家庭真实情况。

3.3综合素质界定法

实际生活中,贫困生的综合技能一般比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偏低,而在年度各项评优和评奖时,主要依据综合测评成绩,因此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参与各种活动中,会尽所能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优势,假贫困生往往会暴露出来,此法虽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学生。

3.4心理特征界定法

贫困生由于其特定的生活环境,一般在心理或人格上存在某些缺陷,在生活中表现出异样的特征,我们可根据贫困生所表现出来的共性来避免传统认定方式带来的弊端,但现在辅导员身兼数职,常被其他日常工作“淹没”,可能增加认定工作的误差性。

4建立贫困生有效的认定机制

以上几种贫困生界定方法虽各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认定工作中的困难,但各自均有其使用局限性和弊端,因此,需要寻求一种综合性的认定机制,不断提高认定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4.1源头控制

家庭经济困难调查表是高校认定贫困生的首要条件和必要条件,在当前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尽快建立全国认证和信用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地方政府设立专门的认定机构,明确认定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加大对造假的惩罚与追究力度,建立起包括政府、高校、社会和学生在内的“四位一体”贫困生认定监督机制势在必行。

4.2规范认定程序

首先,学校在指标分配过程中,应根据各院贫困生实际认定人数,同时结合地矿类专业的特殊情况,合理分配名额。

其次,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必须有规范的认定程序,建立专门的机构,做到人员、资金到位,职责明确,认定过程从个人申请、诚信承诺和证明、家庭情况调查表、集体民主评议材料以及动态跟踪调查等多方面加强管理和监控,杜绝主观和人为因素的影响。[2]

4.3合理、科学地界定贫困生

高校贫困生问题表面上反映的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结果,其实质则是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社会中下阶层利益保护问题,该群体的贫困问题不仅关系到贫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社会阶层间的有效的融合,即特殊性。从社会学角度看,高校贫困生的贫困不仅是经济上的匮乏,其更是机会和能力的被剥夺。[3]因此,在界定贫困生时,应分层次、分重点地进行。如:可将贫困生分为3个层次,[4]第一层次是面临生存、生活和发展全方位困难的学生;第二层次是面临生活和发展问题的学生;第三层次的是面临发展的困境的学生。对第一层次学生,我们应纳入特困认定范围之内并给予相应的资助,对第二、第三层次的学生,纳入一般贫困的资助范围并给予相应的资助。在同一层次上的同学,我们应该从其心理特征、在校表现、诚信意识和参与各种公益活情况来区分鉴别。

4.4加強诚信教育,增强责任感

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假贫困证明”的出现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淡薄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高校各层面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诚信教育,一方面让所有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贫困生评定与监督的行列,客观地反映周围同学生活实际情况,提高贫困生资助的效益与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诚信教育使那些“假贫困生”增强诚实守信的意识,自觉避免与真正的贫困生争夺资助资源,从而降低认定成本,提高资助的效益。此外,通过诚信教育,还可以帮助同学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校园形成和谐、友善、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总之,贫困生认定工作应该以人为本,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更新观念,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不断提高认定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得利、熊志忠.高校贫困生认定方法研究.煤炭高等教育,2007.9

2 丁志强.构建大学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思考.高教高职研究,2007.9

3 余 冲、李立文.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江苏高教,2008.5

4 党政峰.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方法初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9

Financial Difficulties Students of University’s

Family Assert Mechanism Analysis

Liu Li,Gao Zhendong

Abstract: Financial difficulties students of the family assert the work is the basic work of the financing work of every university, it is the difficult point work in the financing work too. The accuracy that the poor student asserts influences the efficiency and result of university’s financing work directly, this text, through analysing the poor student asserts the working existing problem at present,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 to guaranteeing to help the rational disposition and benefit of stranding resources to maximize, realize educating and is significant fairly.

家庭经济困难补助申请书 篇4

您们好!

我是某系某班的学生xxx。我很感谢国家对我们贫困家庭生的资助,也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样的机会。

我是一个平凡的大学生,出生于甘肃定西岷县的一个小山村,那是个偏僻的山村,也是一个闭塞的地方。能够从大山里走出来,我是山村的幸运儿,同是也是学院的幸运儿。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农民,他们因为我高兴,也因为我而担忧。作为岷县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中的一员,我有为岷县贡献力量的职责,父母为我高兴,为我骄傲,但是高兴之余巨额的学费却让他们担忧、发愁。因为城市是生活消费远远高于农村,他们也为我的生活费而担心。

作为家庭的一员,我替父母担忧,同时也为自我担忧。家乡是个很落后的山区,家里所有的收入紧靠几亩山地,全年的收入不到几千块钱。家里还有姐姐和弟弟,姐姐和我上大学的学费几乎把家里所有的收入都花了,原本就贫困家庭的家庭更是无力支撑。弟弟早在五年前就已经辍学,为了我和姐姐,他稚嫩的肩膀早已担起了家庭的重任。作为哥哥,作为家中的长子,我为自我感到惭愧,我只能努力学习,用成绩来报答父母和弟弟,报答所有为我付出的人。父母无论生活多么辛苦,都不愿意姐姐和我像自我一样苦一辈子,为了我和姐姐,年迈五十的父母放下了自我经营多年的土地,踏上了打工的路。

音乐是我的梦想,为了它,父母付出了很多,而我自我又何尝不是呢!学这个专业本来就很费钱的,何况还有姐姐的学费。也许很多人认为学音乐的都很有钱,但是,我明白自我的处境,所以我会更加努力,决不让父母和学校领导失望,我相信,一个平凡的大学生会用自我的努力让平凡的人生更加精彩。

我期望学院领导能给我这次机会,作为贫困家庭生中的一员,我相信自我会将这次资助利用在自我的学业上,让自我的素质、修养、文化得到提高,做一名优秀合格的大学生,将来为社会服务,为祖国效力。

xx

家庭困难补助申请书 篇5

尊敬的总站领导:

我叫XX,最近单位在佳节来临之际,准备给有经济困难的职工解决困难,补发一定数量的困难补助。结合本人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到单位的难处,经再三深思熟虑后,决定向单位申请困难补助。申请原因如下:

1、因单位进行旧房改造,将所居住的旧房拆除,本人需在外租房居住。虽拆迁办已解决部分房屋租金,但是由于大环境的影响,房屋租赁价格普遍提高,本人任需负担一定金额的房屋租赁费用。

2、本人三年前因一场车祸,导致腰部脊椎骨裂,需定期进行治疗。现在社会的医药费极其昂贵,承担能力有一定的困难。

鉴于自身原因颇多,以上所述两条为特殊情况,其他均可克服。本人现月收入仅千余元,随着物价的上涨和收入的限制,承受能力实在有限,无力承担高昂的开销。为了能让自己能安心生活,更好的工作,同时也考虑到单位的经济状况和难处,特此向单位申请一定的困难补助,请单位酌情解决!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家庭困难补助申请书 篇6

您好!

我的家目前共有六口人。我父亲是一名残疾军人,在xx年因公致残后身体状况一向很差,不能干重活,且常年患风湿病和肩周炎等疾病,经常需要药物治疗,不仅仅导致收入不定并且医疗花费较高。

我母亲自xx年下岗以来一向待业,直到去年退休,收入主要是低保补贴。母亲身体状况更加不好,在xx年和xx年曾动过两次大的手术,且常常头痛不舒服。我姐姐高中毕业后一向待业在家,结婚后姐姐姐夫一家三口和我们住在一齐,姐夫没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外甥未满一岁,需要物质和家庭方面细心的照顾,所以家庭的开销更大。

这些年来父母为了我和姐姐的学费,为了自我的医疗费用四处奔波而欠下数万元借款。我身为家庭的一员,一向秉承着家庭勤俭节俭的传统,也更加期望能够为年老的父母,为贫困的家庭承担一份职责,尽自我最大的努力好好学习,减轻父母沉重的负担。

为了完成我的学业,圆我的大学梦,我很期望得到你们的帮忙,我会努力拼搏,努力去实现我的梦想。感激你们!

此致

家庭经济困难补助申请书 篇7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现状

2007年5月13日,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该文件指出, 中央继续设立国家奖学金, 用于奖励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 每年奖励5万名, 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 000元, 所需资金由中央负担。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励志奖学金, 用于奖励资助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面平均约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3%, 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适当向国家最需要的农、林、水、地、矿、油、核等专业的学生倾斜。国家助学金资助面平均约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的20%。财政部、教育部根据生源情况、平均生活费用、院校类别等因素综合确定各省资助面。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 000元, 具体标准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每生每年1 000~3 000元范围内确定, 可以分为2~3档。意见同时指出学校应力所能及地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勤工助学岗位, 优先安排特困生。高校有自己的市场、后勤集团公司、实验室、图书馆等, 这些都需要一定的临时工作人员, 可适当地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此外, 学校还可以利用与校外的广泛联系, 设立勤工助学中介机构, 让学校解决不了的经济困难学生到校外勤工助学, 同时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在工作中学会自助、自立、自强。

二、资助政策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立并实施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作用,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严重影响着其功能的发挥。

(一) 奖学金

奖学金是由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为鼓励优秀学生而设立, 但这种资助方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 奖学金受益面狭窄, 机会不均等, 在评定过程中缺乏科学性。第二, 奖学金的功能属于“奖优不奖贫”, 困难学生往往存在着各种客观不利因素, 学习优秀的并不占多数, 获奖机率明显偏小, 只有小部分困难学生能够获得, 而且不能保证每学期都获得, 获得的也多数是低额奖学金。第三, 奖学金额度差异较大, 虽然一些高校提高了奖学金的额度, 也存在着奖学金超过学费的情况, 但大多数奖学金资助额度与在校学生的基本需要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仍然难以满足困难学生尤其是特困生的需要。

(二) 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银行向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 用于帮助学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 并由教育部设立“助学贷款专项资金”给予财政贴息的贷款。但是, 在其实际操作中, 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 国家助学贷款在办理过程中, 手续极为复杂, 而且有些地方出台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不能挂科、补考”等很多限制条件,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如达不到相应的要求, 也申请不到国家助学贷款。第二, 银行贷款给学生是充分相信学生会如期还款的, 对于学生只有道德约束, 没有法律约束。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办法对于银行如何收回贷款并没有明确规定, 只是在助学贷款管理办法中这样写道:高等学校在读学生申请助学贷款要按照规定填写借款合同, 承诺离开学校后向贷款人提供工作单位和通讯方式, 承诺贷款逾期一年不还, 又未提出延期的, 可由贷款人在就读的高等学校或相关媒体上公布其姓名、身份证号码, 予以查询。第三, 学生毕业后流动性较大, 造成追踪难度加大, 银行收回成本几率变小, 虽然是国家贴息、负担坏帐, 也同样需要占用银行大量的资金。

(三) 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是在校大学生在学校及社会有关部门的统一安排协调下, 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劳动, 获取报酬, 帮助完成学业的活动。勤工助学虽然简便通行, 容易操作, 但同时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第一, 勤工助学岗位投入的资金力度较小、岗位偏少, 多为照顾性质的福利岗位, 不能真正达到帮助学生的目的。第二, 勤工助学的岗位性质多为劳动型, 与大学生智力学习水平不匹配。第三, 许多学校目前并没有实行弹性学分制, 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 当学习和勤工助学时间发生冲突时, 学生只能以学习为主, 放弃勤工助学的机会。第四, 大学是人生发展中的重要阶段, 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积累各种技能和素质, 但困难学生由于受到经济的干扰, 不得不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取基本生活费用, 对于各种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考试等拓展型学习,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无法获取, 呈现出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四) 助学金

助学金是赠与在校大学生, 用于解决其学习和生活困难的资助资金, 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第一, 容易助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依赖心理和懒惰情绪, 不利于自立自强精神的树立。往往导致部分困难学生面对经济困难, 不是积极主动的去想办法, 通过争取奖学金或者勤工助学来解决问题, 而是消极被动地等待各种资助。第二, 如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能够以正确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资助, 很容易造成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第三, 助学金的受助面和受助力度非常有限, 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区各不相同, 发放困难补助在解决个别困难学生问题上效果显著, 但并不是每一个困难学生都有机会获得。

(五) 学费减免

学费减免是对家庭经济困难、难以缴纳学费的学生实行的减收或免收部分学费的资助政策。由于学费在整个大学期间所占的金额比例较高, 减免学费政策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措施。第一, 学费减免只是一个个别行为, 高校减免学费的学生比例较低, 资助额度有限, 因此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没有机会获取, 难以从整体上解决问题。第二, 学费减免制度没有通过立法形式形成规范制度, 也没有有效的实施办法, 又由于在操作过程中涉及金额较小, 难保资金用得其所。第三, 容易导致平均主义, 造成学生的懒惰心理。第四, 给学校造成很大的财政压力, 减少学校收入。

三、构建合理的资助政策体系

建立合理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不论是对社会的稳定、社会的发展, 还是学生的健康成长都起到举足重轻的作用。本文根据我国现有资助政策体系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分别从政府政策体系和精神帮助体系两方面入手, 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 政府政策体系

1. 增加资助类别和标准的弹性。

经济困难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是相对的、是动态的, 而造成困难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多方面的。因此, 在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 政府应该制定一个动态的、弹性的分类和标准, 因定量而定性。对于特殊困难的学生, 政策应该予以倾斜, 针对具体情况, 给予特殊照顾。如单亲家庭、三孤人员、伤残人员家庭的学生, 学校要及时调查反馈, 对情况属实的学生实行弹性政策, 给予特别的经济资助。并为这些学生设立专门的档案, 在申请勤工助学岗位时给予优先考虑。对于家庭由于突发事件而突然致贫的学生, 也需要采取灵活的政策, 在短时间内调查清楚, 认定困难性质、确定资助标准、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 积极协助解决其他困难。

2. 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工作机构。

只有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专项管理机构, 才能够逐步实现学生资助工作的高效化、科学化、合理化。各高校应该在校一级设立专门管理部门的基础上, 设立各二级学院的专门科级机构, 要有专人负责、有专门制度、有专项经费、有专人管理, 指导本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资助方式来完成学业, 解决现有经济困难。同时, 还要特别加强资助后的反馈工作和管理工作, 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 规范学生资助工作制度。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 除了国家项目按照国家相应部门的规定执行外, 还应该建立各项规范制度, 如奖、助学金发放制度、激励性资助制度、用人单位资助制度等。还应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评议制度, 主要采取学生个人情况说明、辅导员、班主任的调查、班级同学、寝室同学的民义评议, 建立起一套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人资助方案, 保证学生资助工作的公平性。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 还应确立相关的监督机制, 在为每一位受助学生设计资助计划的同时, 监督该生在校期间的整个受助过程, 严密的监督体系将有利于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 保证资助给困难学生的资金不被挪作它用。

4. 建立多渠道的社会资助网络。

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 既帮助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 又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还折射出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与公民的道德修养水平。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力度鼓励各种形式的捐资助学, 大力开展社会互助、扶贫济困活动, 引领社会和企业资金, 利用校友资源, 设立各种助学基金和奖学金。各高校也应积极服务社会, 与社会各届广泛沟通协调, 争取多渠道的资助。各部门、各地区也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广泛宣传社会上捐资助学的先进典型, 营造全社会关注、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良好氛围。

(二) 精神帮助体系

1. 实施心理援助。

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 需要通过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档案、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加强心理咨询等方式对其实施心理援助,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实, 解决思想上的种种迷茫和困惑, 培养健康的心态。同时还应帮助学生树立自我调适, 把握自我, 争做生活强者的意识, 真正把困难当成磨练自己意志和毅力的宝贵财富, 力争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所导致的恶性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 实现精神脱贫。

2. 开展诚信教育。

在助学贷款工作中, 学校要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诚信教育, 培养学生诚实做事、诚信做人的处事原则, 并告诉申请贷款的学生要做出还款与使用承诺。在办理助学贷款时, 实行诚实申请、合理使用、按期还款的全过程目标管理, 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助学贷款政策, 指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会理财, 合理支配贷款和其它收入。

3. 增强自立意识。

在勤工助学中, 要通过开展岗前培训、推行岗位责任制和岗位考查等措施, 对受助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责任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以劳动为光荣、以自食其力为骄傲的荣辱观, 使学生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 将贫困作为第二大学, 努力拼搏, 奋发成才, 力争获得更多的奖学金来改变现状。

4. 深化感恩教育。

“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代代相承的道德精华, 学校每学期都应组织受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义务劳动, 教育广大受助学生常怀感激、传递关爱、知恩图报,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教师、国家和社会。学校还应组织受助学生走进孤儿院、养老院、残疾人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等社会组织和教育机构, 让学生们了解到社会上还有很多人更需要国家的资助, 从而增强他们的感恩之心, 增强节俭意识和责任、义务意识。

总之,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 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 还有利于高教事业的稳定发展, 更关系到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公正、公平和全社会的稳定, 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只有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 探究、创新, 才能够构建一整套完备的资助政策体系, 方可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做好、做实。

摘要:为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等问题, 我国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奖、贷、困、补、减、免”等一系列资助政策, 取的一定成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 为更好解决学生的困难, 应该建立新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关键词:高校,困难学生,政策

参考文献

[1]钟央文, 钱晓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效认定机制的再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 2008 (2) .

[2]张蕊.高校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 2008 (15) .

[3]周杨, 赵永吉, 高云, 王仲德, 郭明友.新资助政策体系对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学问题的政策效果[J].高等农业教育, 2008 (6) .

家庭经济困难补助申请书 篇8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覆盖率持续上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要切实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资助和育人的直接结合,根据资助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注重新形势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与工作机制的创新。构建资助工作新模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从资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转变。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校;资助工作 ;创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更为迅速,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日益突出,并逐年呈迅速上升趋势。作为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势在必行。但随着资助工作的深入,我们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先天教育不足或生活环境影响,这个特殊群体越来越多的暴露出一些在心理、学习、人际、就业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越来越明显的影响着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本课题着重研究在当前这一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物质保障资助有效的与大学生的精神援助、素质能力提升有机结合,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进一步拓展资助工作空间的广度与深度,形成物质与精神的双线资助。

一、资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困难学生身份认定较难

如何判定一个学生是不是符合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标准问题,就目前来看,存在很大问题。如何将有效的资助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是一项比较困难的事情。目前很多高校通常的做法是由学生提供由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但由于学校也没有亲自调查走访,容易出现一些问题,造成对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忽视,从而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二)无偿资助的弊端

无偿资助虽然能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燃眉之急,但是也产生了一些很明显的弊端。 在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中,“奖、助、补减”与“勤、贷”分两个层次,前者是无偿的,后者是有偿的。这样受资助群体容易产生当然和依赖的心理,认为学校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产生“等、靠、要”的心理。同时学生对待贫困的态度也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学生伸手“要”补助的现象比以前相对更为突出,对各类形式上不需负责的奖学金、助学金热情很高,而对需要牺牲时间和付出劳动的勤工助学形式不太感兴趣。

(三)缺乏人文关怀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往往由于经济的原因在文化知识、社交才艺等方面相较于其他同学机会更少而造成知识能力上的落后。由于经济能力不足,而造成自卑、

封闭、妒忌、焦虑等心理问题。现行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只是注重了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而没有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心理帮助。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解决不当,往往会比经济贫困的问题更严重。所以在资助过程中应该辅以相应的思想教育,了解他们的心理历程,重视他们的心理反应。

二、资助工作对策分析

(一)完善认证工作

我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方面,既要体现公平、公正、信息公开,又要尊重学生的隐私。对资助申请的条件、认定程序和标准、评议结果的透明度等各方面都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在申请条件上,应该包括个人申请和诚信承诺、所在地证明、准确的家庭经济情况等方面。在认定程序上,可以用消费界定法和班级民主评议法进行有机的结合实行综合判断。同时加快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动态信息库,让有需要的学生都能获得资助。在认定标准上,制定出操作性强的一些指标,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准确认定。

(二)开展“扬帆计划”培训,助力贫困学子腾飞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就业核心竞争力往往决定着大学生未来的出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升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意味着为他们打开了通向理想、改变命运的大门。为此,沈阳建筑大学创新性的开展了“扬帆计划”培训活动。“扬帆计划”是为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综合能力拓展而开展的培训活动,通过聘请从事职业规划、素质拓展培训多年的优秀教师,围绕职业生涯规划、个体角色的开发与创造,提高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展开辅导。是我校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完善资助工作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已经有近千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中受益。

在课程的设置环节,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各种不足,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援助性教育,比如有效的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自我接纳与自我认识辅导,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个人综合素质,体会到集体的力量,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并学会在与别人合作过程中怎样理解接纳别人以及领导他人,构建对未来发展的积极看法。通过开展情绪与压力管理辅导,让同学们了解心理问题的根源,认识压力的概念与形式,掌握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的基本策略。再比如有效针对性的引入演讲技巧和社交礼仪教育,通过沟通表达辅导培训,利用模拟演讲、场景对话等模块来消除同学们自我表达或与人沟通时的紧张感和拘束感,从而达到沟通表达时能够思路清晰、表达顺畅。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大学生无论是坐、站、行走还是问候、握手等社交、礼仪环节都有许多疏漏之处,有些学生还美其名曰“不拘小节”,殊不知这些大家习以为常的习惯往往会让同学们错失求职面试时的良机。社交礼仪辅导就是从细节入手、从身边事入手,通过指导老师的亲身示范和互动演示,让大家对自身情况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不会再因小失大。同时,将素质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励志成才教育。通过精选出一些事迹突出、具有模范榜样的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代表现身说法,以他们的成功经验来指引其他同学,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上的艰难困苦,用努力的意志去改变外在的环境,用坚定的信念实现自身的价值。当面对恩人的帮助时,要选择铭记,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信条去报答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以及正在帮助他们的人,用感恩的情怀去实现汇报的诺言。

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即将进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有着非放的意义,具体来说,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定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准确定位职业方向;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从而发现新的职业机遇,增强职业竞争力。学校在扬帆计划培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一环节帮助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扬长避短”,发挥出自身的职场竞争力;了解就业市场,提升个人就业竞争力,获得职业长期发展优势。

着重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扬帆计划培训的重要意义就是提升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即将进入职场的大学生们在招聘面试的时候总会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一些平时不被同学们重视的问题那时就会显现出来。针对这些问题,在招聘面试培训这个环节上,指导老师通过具体事例分析、模拟招聘、场景模拟等方式为大家详细讲述了差异化面试、结构化提问等与招聘面试相关的解答问题方法。

三、对未来资助工作的展望

如何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得到合理资助,都能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在公平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资助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保障工作是我校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坚持做好的工作。学校资助工作将继续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资助政策,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不断加大资助工作的投入,开拓性的制定各项有效措施,努力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身心健康发展,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析.西安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甘剑锋.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10.

[3]窦锦伟.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现状及模式探析.大连理工大学.2006.

[4] 邱晓玲 .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与资助工作改进分析 [J].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2)91-93.

[5] 廖深基 , 林子鸿 , 李岩丽 .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研究 [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4(1):11-14.

[6] 赖文金 .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J]. 长沙航空职业学院学报 ,2013,13(1):19—21.

[7] 申静 , 王华彪 .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困境与对策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12(3):50-51.

作者简介:

李真军,男,辽宁朝阳人,沈阳建筑大学副教授(沈阳 110168);韩毅,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建筑大学讲师,

家庭困难补助申请 篇9

尊敬的白沙镇政府领导:

我叫黄利纯,女,现年60岁,系白沙镇石燕村范家组一名农民。2009年本人因糖尿病、脑梗塞引起中风偏瘫,差点丧命。在重症监护室呆了一个星期,住院个多月,花费十多万元,才勉强保住性命,现在更是多种疾病缠身,生活自理都成问题,每月还要花费上千元医药费,每年都要到镇卫生院住院疗养,才能勉强维持生命。去年,因家里房子周围水源严重污染,不得不重新择址建房。如今家里负债十多万元。老伴已六十多岁了,孙子才一岁多。全家五口人,全靠儿子一人在建筑工地上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诚恳希望在我家生活最困难的时候,能得到组织、政府的关心和温暖。拿到一些困难补助,以减轻家庭的一点经济负担。所以特此提出申请,望能审核批准。此致 敬礼

家庭困难补助申请报告 篇10

尊敬XX领:

您好!

我叫黄云峰,最近听说单位

给有困难职工办理困难补助,结合本人实际,考虑单位难处,经过再三考虑,决定申困难补助,主原因如:

1.由于家庭困难,全家三口日三餐只能靠鱼肉维持,根本无钱购买五谷杂粮,无法进行营养粗细搭配。此,全家人长期处于度营养不良状态,并不得不靠人参等品维持营养平衡,时间长,现经济已经达入不敷出地步。

2.由于长期鱼肉,造成本人患有严重

山就出现工作,又怎么能挣

足够

三钱

症,身体健康状况急转直

革命

摆脱现

经济危机呢?

宠物,心疼不

班。位组织旅游,连爬四座身体,不能更好

胸闷气短等不良症状,身体

级补两天单

本钱,没有好3.由于家庭困难,本人仅仅饲养三只波斯猫,四只贵宾犬,但就这几只怜因无钱购买猫粮狗粮而造成投喂不及时,看着们日渐消瘦样儿,实已!这个富有爱心世界里,怎么能以家庭困难由舍弃们呢?

4.由于家庭困难,加离单位较远(即使步行三分钟才能达),每天能按时有限时间投入无限工作去,经常坐公交车班。即使这样,因最近家庭异常困难而无钱购买公交IC卡,现只能打班,这于说,无疑雪加霜!

5.由于家庭困难,基本无钱购买像样而得体衣服,这点有目共睹。经常穿乞丐服班,虽然那个品牌服装,有谁愿意穿乞丐服班呢?

就1000,但试想,家里不困难,又6.由于家庭困难,们家三口不得不住100平米楼房里。两天乡考察,当地最困难五保户人均占土地(含承包田)都1亩以,而家人均占地仅怜米,从这个角度说,现连乡最困难五保户都不如呀!

综所述,认完全符合申补助条,如无不妥,予批准。

申人:XXX

家庭经济困难补助申请书 篇11

【关键词】心理素质 经济困难 高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10-02

一、高校经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现状及特点分析

1.心理现状分析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大量涌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一个特殊明天,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尤其在实施并轨制度后,我国高等教育逐年开放,因此大量寒门学子可以通过努力,考入心仪的学校汲取知识并改变命运。但是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院校在基础建设、教育设备、师资建设方面都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因此教育经费持续保持紧张态势,所以自然也会相应的增加学费,以求稳定发展这是无可厚非。虽然现目前,我国建立了较为科学的贫困生资助项目,受到资助的学子也能够基本免除学费之忧。但是资金的援助,必不能完全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上的问题,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资助时,实际上会或多或少感到自卑,这样的情绪不断积累酝酿,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些心理疾病。为了及时遏制这样问题的恶化,进而使之得到改善,首先我们就必须结合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从而做对策研究。

2.心理特点分析

(1)厌学心理

从客观角度讲,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般都来自较为偏僻的地方,因此在接受教育阶段学习技巧及学习方法或许缺乏一定科学性,然而在高校教育阶段,学习技巧对学习活动大有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习上或许相对吃力,如果这样的情况没有及时反馈处理,日积月累便会致使他们形成厌学情绪,从而自暴自弃。

(2)自尊心强,遇事比较敏感

不可否认的是,自尊之心人人有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处境,自尊心往往会比普通学生强一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较强的自尊心驱使他们常常会显得十分敏感,尤其在经济问题则尤为突出。在现实生活中,部分自尊心较强的贫困学生,唯恐谈及经济问题,同时也不愿意同学知道自身的经济状况,也不愿意辅导员了解家庭情况,他们通过勤工俭学、节衣缩食的方式凑集学费却放弃了社会资助,这样的情况无形中加大了他们的学习负担、经济负担、心理负担。

(3)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负面情绪是影响生活、学习质量的罪魁祸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就相对容易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譬如自卑、抑郁、自我封闭等。如今高等院校处于一个较为开放的状态,学生交际渠道得到了有效拓展这样主要就是为了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但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将他们束缚在一隅,不愿意敞开心扉与他人沟通,这样不仅不利于其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容易造成心理疾病。

二、提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素质策略

根据上文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当今寒门学子心理问题较为突出,这样的现状既不利于学生高效学习,同时还会造成许多的问题,为了避免这样形势的恶化,高校教育要重视这样的问题,积极采取相关策略,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素质,笔者根据一定的研究学习,得出了以下值得注意的问题。

1.优化资助模式

在帮助贫困大学生时,单纯的金钱资助,或许会对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困扰,无功不受禄的思想会使部分学生排斥这样的资助形式。因此资助的形式应该尽可能的多元化,以此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即便是直接的经济资助,也不能赤裸裸的”施舍”,在资助的同时贯穿心理关怀十分必要,譬如在资助时,相关人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努力的学习,改变自身命运,养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障碍。于此同时也可以加大国家贫困生贷款项目建设力度,向学生提供学费贷款的同时,对极个别家庭十分困难的学生也可以提供一定的生活费贷款项目,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经济负担,同时也能够缓解其心理问题,从而为其心理素质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2.将心理教育落实到德育中

现目前我国高校一般都会开设一定的德育课,在这样的课堂上面如果仅是泛泛而谈,讲一些空洞的理论,还不如在课堂上做好心理素质教育。因此在日常德育课堂上,学校要积极的鼓励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从而提升心理素质。于此同时,针对贫困学生这一特俗群体,教师更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怀,要热情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我,走出自卑、自闭的心理阴影。

3.加强心理咨询社团的构建

社团活动时大学生,最常规的社交活动之一,同样也是帮助贫困学生提升心理素质的关键渠道。因此加强心理咨询社团的构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当然在心理咨询活动开展过程中,相关人员要认识到贫困学生的心理特性,最好不要大张旗鼓的进行,而是应该通过信息技术,在线匿名交流,这样一来既可以保护同学的隐私,同时也能够避免一些尴尬的情境。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教育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着十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生存压力,因此这样就导致他们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为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就需要解决这类人群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翟纯纯;新形势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4 .

家庭经济困难补助申请书 篇12

一、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制约了其全面发展

由于家庭环境、成长氛围, 人际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读大学后承受了更多来自家庭、父母和自身的压力。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物质上比较贫困, 难以享受与其他人相同的生活和学习乐趣, 同时由于贫寒的家境, 家长们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了孩子身上, 从而给了他们造成更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心理健康程度相对较低, 存在问题突出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相对于其他学生较为多见。主要变现为焦虑、自卑孤独、缺乏自信等方面。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物质上的贫困, 在与其他同学一样学习的同时还必须要付出更多, 主要是为自己的生计还要额外花费更多时间去不停的奔波, 从而使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与此同时家庭经济学生由于自身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与家庭经济富裕的同学相比, 在个人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有明显的差距与不同, 这就使他们更容易在意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 感觉自己没有被其他同学所接受, 从而产生自卑感。此外, 由于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文艺、体育等个人特长方面缺乏学习, 缺乏健全的人际交往能力, 当自身条件与现实环境发生碰撞时, 脆弱的内心便开始显现, 害怕将自己的短处和不足暴露在别人面前。

(二) 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就业竞争力不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 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与城市相比落后许多, 特别是在所谓的“副课”例如美术、音乐、体育等方面缺少相应的启蒙教育;另外,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肩负着自身和家庭的梦想寄托和理想愿望, 因此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对升学有用的“主课”身上, “一心只读专业书, 两耳不闻窗外事”, 参加团体活动不多, 失去了许多社会实践与素质拓展的机会, 使自身在语言交际、社会适应、创业发展等方面的能力与其他同学相比差了一截, 导致自身出现 “高分低能”的现象。以上各种不利因素的叠加使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自身个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社会上的公司或者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恰恰越来越重视个人特长和综合素养, 这样就导致在就业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没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 缺乏感恩意识, “等、靠、要”思想严重

感恩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活动性过程, 包括知恩、感恩、报恩以及施恩等环节, 体现的是个人的品德和能力。据相关数据统计, 当前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数存在着感恩意识较为淡薄、感恩行为基本欠缺、感恩能力匮乏等问题, 对国家与社会的资助缺乏感恩之心, 把国家、集体和社会的帮助看成理所当然之事, 习惯于等、靠、要, 而不去积极的探索如何摆脱“等、靠、要”, 从而使自身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与期望, 忽略自身各种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难以有效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路径探析

(一) 加强对于经济苦难学生的心理帮扶与疏导

目前, 高校针对一些常见的和发生概率比较高的心理问题都开设有相应的帮扶与教育课程, 但专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帮扶还比较少见, 这就使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团体辅导。因此, 我们要有的放矢的去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相应的心理帮扶与疏导。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远离心理危机, 形成健康心态。可通过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同学建立特殊的心理档案与跟踪记录、加强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同学的“一对一”心理辅导与针对性帮扶、强化对家庭经济困难同学的人文关怀, 帮助其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健全相关的资助救助体系等方面来开展帮助与疏导。

(二) 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创业意识, 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随着经济和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世界正变得更加快速、开放、 竞争、自主。要适应这种节奏的变化, 使自己能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每一个人都必须不断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不断的调整自己。 而这种自我的提高与调节的能力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尤为重要。 与其他同学相比, 家庭经济苦难学生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应该培养自己更强的创就业意识与欲望, 用积极、沉稳的心态去积极应对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己培养自信、自强、自主与自立的人生品质, 不断创新和提高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交往协调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创新能力, 使自己从容不迫的生活在这个不断进步的社会中。

(三) 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

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开展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要认真研究和继承那些在我国历史发展中长期形成的优良道德思想和行为准则, 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并编撰成系统的丛书。1”同时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指出:“深入进行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2。这表明国家十分重视“感恩” 这一优良传统在大学生群体当中的继承和发扬, 同时“感恩”这一优良传统也收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对于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学生本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感恩培育的长效机制、将感恩教育贯穿于资助的全过程、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体验与感恩实践、开设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课程等途径来实现。

(四) 强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救意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这种物质上的贫困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没有了改变现状的精神与勇气。面对自身家庭条件的缺陷与不足,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应该有奋发图强的精神, 用自己的奋斗去改变命运。在接受国家、社会、学校救助的同时必须学会自救, 形成强烈的自救意识。以积极的心态应对贫困, 力从思想、行为、 经济、心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自救, 争取早日摆脱目前的不利境地, 早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 有利于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创建与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十三五”的开局时期, 社会环境较为复杂, 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 社会和谐与校园和谐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 是大学生当中最敏感的群体之一, 对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构建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较差的物质经济条件所造成的心理落差, 使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本能地对社会和学校怀有一种“敌意”。家庭经济的不尽人如意、生活的艰难无助以及心理上的焦虑抑郁, 使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悲观与失望, 一直带着 “有色眼镜”来看待国家、社会、学校等的一些方针与政策。因此, 只有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关心他们的成长成才问题, 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创建与发展。

(二) 有助于家庭经济困难同学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与人际关系的构建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协调与配合, 因此师生之间只有和谐相处, 避开分歧, 组成一个同心协力的团队, 才能够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师生之间人际关系要经得起考验、顶得住压力。目前, 由于招生地域的广泛性, 在校的大学生的招生范围遍及全国各地,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 有的同学条件优越, 有的同学条件较差。这就导致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同学对物质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孩子存在着一定的不满和对立, 要想让这两类群体做到相互礼让、精诚团结, “劲往一处使”, 就需要使这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断修养自身的人格, 提升自身的责任感与宽容心, 消除他们天然的不满与对立。而这只有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实现全面发展才能得以实现。通过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素质, 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 能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用包容的心态与普通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提升彼此之间的情感, 增强凝聚意识, 实现“劲往一处使”, 构建彼此之间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 有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重塑健全的人格

当前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部分来自老、少、边、穷地区, 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相对较差。由于生存环境的艰苦, 使他们对于改变自身命运的自尊心特别强烈, 造成这些学生在成长中逐步形成自弃敏感、 自卑多疑、嫉妒抑郁、孤僻虚荣问题性格。通过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平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灵深处的痛处, “找回” 心灵深处的爱与责任。帮助贫困生树立奋斗意识、进取精神, 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重新认识自己, 更加懂得回报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和不畏艰难的勇气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并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 从而不断促进自身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2]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3]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出版社, 2003.

[4]陈建顺, 李照刚.高校贫困生的界定及其资助[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3 (7) .

[5]黄祖江.对职业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探析[J].广西教育2012 (2) .

下岗职工家庭困难补助的申请书 篇13

尊敬的领导:

你好!

我是**市**街**社区居民**,借住父母家。我父亲由于脊椎折断、并患有糖尿病,退休的薪金还不够吃药药费的开销,糖尿病已到严重时期,不能进食,四肢浮肿,随时都有危险。母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加之年岁以高不能操劳。同时家庭收入仅靠老父亲的微薄退休金来维持全家生活。

现在生活举步维艰。我本人由于长期失业,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一直靠政府的低保补助维持生活,我的妻子也没有工作,只能在照顾父母的空余时间打打零工贴补家用。今年春节我又添了一个女儿,但遗憾的是没有母乳吃,只能靠昂贵的奶粉供养,这一切在我的.生活中都无疑是雪上加霜。这真是“屋漏偏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希望政府伸出援助友爱之手拉我们全家一把,特恳请困难补助以度过目前的艰难时日。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

我深信政府会给我们解决实际困难,解决我们的生活危机,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全家期待着您的佳音.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家庭经济困难补助申请书 篇14

根据《广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管理办法》、贵港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0年秋季学期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的通知》(贵教办)等文件有关要求,为了确保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成立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1.领导小组:

组长: 梁春梅(校长)

副组长:梁岳秦

成员:阮靓 唐家丽

2.评审小组:

组长:梁岳秦(学校学生资助工作分管领导)

副组长:唐家丽(副校长)

成员:学校全体中层领导

阮靓(学校学生资助工作人员)

梁政连(班主任代表)

周红华(语文老师代表)

黄嘉怡(班干部代表)

黄宗榆(学生代表)

刘永联(村委或居委会代表)

甘鸿亮(家长代表)

3.具体工作部门、办事人员:

学校学生资助办公室、办公室主任。

4.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对学生资助工作开展组织并进行有效的指导;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实施方案、评审方法。

评审小组:做好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评审工作,建立完善的评审制度,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收集和反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

具体工作部门办事人员:收集整理学生资助相关材料,做好材料上报工作,为发放工作的有效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建立切实可行的公示制度,建立通畅、有效的举报和申诉通道,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师生的监督;做好学生资助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学校学生资助档案。

二、补助对象

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优先资助以下贫困类别学生:

1.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以能提供扶贫手册为准);

2.库区移民子女(以能提供库区移民补助存折为准);

3.孤儿或革命烈士子女;

4.残疾学生或残疾人家庭子女;

5.农村户口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或农村户口双女结扎户(以能提供农村户口独生子女证或农村户口双女结扎证为准);

6.农村或城镇低保户(以能提供低保证为准);

7.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子女(以能提供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相关材料为准)

8.因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须提供经村委会或居委会核实盖章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三、基本情况

2020年秋季期我校寄宿生总人数(304人)。

四、工作步骤

(一)工作准备阶段(9月1—6日)

1.9月1日:制订校内2020年秋季学期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发放工作实施方案。

2.9月2—6日:进行校内资助信息公布和校内通知,校内资助信息公布记录可以在学校信息公告栏张贴教育局下发的相关文件,趁学生观看时从不同角度远景近景各拍两张,用A4纸彩色打印存档),(二)材料收集阶段(9月7日—10月7日)

1.9月7日—9月15日:完成受助学生申请、班级评议、公示、统计工作,并向学校学生资助办公室递交相关记录材料、班级评议记录、公示、受助学生类别统计。

2.9月16日---9月20日:班级评审小组根据补助对象评估认定分值表、学校领导小组完成受助学生学校评审、公示(学校评审记录、公示样式),并做好记录存档,布置受助学生办理银行账号。

3.9月21日---10月7日:收集受助学生银行账号复印件,完成完成《2020年秋季学期受助学生信息汇总表》、《受助学生银行卡(存折)信息登记表》的填写,并做好账号确认签名工作,不能出现代签情况。完成民生资金表格以及银行代发表格的填写,这两个表格务必按提示进行校验,确保表格中所有关键信息如银行账号、身份证等无误、无重复。

(三)资金发放阶段(10月8日---10月14日)

核算中心委托中国工商银行统发资助款到受助学生账号上,如发放失败,资助工作人员应及时和资助中心联系并制定相应举措。

(四)材料整理、归档,总结阶段(11月10日前)

1.10月9日---10月14日:发放工作全部成功后,组织受助学生进行发放确认签名,强调不得出现代签现象。完成台账等的填写工作。

上一篇:中国呼叫中心市场发展趋势及预测下一篇:与君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