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体系研究

2024-08-03

农村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体系研究(精选7篇)

农村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体系研究 篇1

农村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体系研究

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是农村困难救助的特殊群体,做好这一特殊群体的救助工作,事关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

一、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和提高。为让广大农民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从中央到地方将民生问题摆上了十分突出的位置,惠农利农逐步成为执政的基础和重点,越来越多的农民由此加快了致富步伐。在此同时,为让自觉执行国家各类特殊政策的农民群体得到更多的实惠和好处,有关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待政策,形成了“普惠+特惠”的利益导向模式。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为响应国家号召实行计划生育,很多农村家庭作出了牺牲和贡献,这些家庭需要更多的关爱和体恤。为此,国家推出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扶和特扶制度,并通过多种方式,对农村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给予救助,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多年来,我区一直高度关注和重视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问题,因地制宜出台了许多关爱和帮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政策措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这些困难家庭的生存状态,有些家庭因此走上了致富道路。当前,“新农保”、“新农合”正在农村大力推行,广大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空前提高,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作为最需要关爱的弱势群体,理应得到更好的救助。但在实际救助过程中,有些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享受了“低保”、“五保”、“奖扶”、“特扶”等“硬性”救助,而有些处于这些“硬性”救助边缘的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却缺乏应有的救助,或者仅仅享受了临时性质的“软性”救助,出现了救助不均衡的现象,形成了“夹缝断层”,不利于整体救助成效的提升,甚而影响公平正义的实现。如何科学系统、有序有效、兼顾公平地组织开展好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工作,是必须认真面对和全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从我区“生育关怀”对象(区镇确定的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中随机抽取1000户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作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60份,问卷回收率为96%。为开展相关对比研究,同期随机抽取200户多孩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79份,问卷回收率为89.5%。

二、当前现状

1、界定标准的模糊性。由于没有市级乃至省级统一标准,县乡一级在界定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方面基本都是自设标准、自行其事。从与镇级计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访谈情况来看,界定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标准比较模糊。界定的依据主要有3类:一类是按家庭成员患严重疾病认定;一类是按缺少劳动力无经济来源认定;一类是按人均年收入认定。按人均年收入认定一类中,标准又各不相同:有的镇按人均年收入低于1200元,有的镇按人均年收入低于2000元,有的镇按人均年收入低于3000元,等等。

2、救助对象的随机性。实际救助过程中,除享受低保、五保、奖扶、特扶等待遇的救助对象外,大多临时性救助组织和救助单位在寻找救助对象时,往往根据村级、镇级提供的名单随机确定,有些救助组织和救助单位还通过其它渠道确定救助对象,以致出现了“应该救助没有救助”、“无需救助重复救助”的现象,引起一些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不满,没有把好事办好,人为造成了不必要的矛盾,影响了救助工作健康运行。

3、救助方式的单一性。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救助方式,以现金为主,实物为辅。实物大多是食油、粮食、棉被等,有些实物由于属于淘汰产品,没有实用价值,造成了闲置和浪费,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这些家庭的反感。救助时间基本都集中在年关岁底和重要节日,平时的救助行动较少,出现了“平时不登门,年终挤破门”、“一送就走,一走一年”的现象,没有按照这些困难家庭的实际需要,给予针对性、持续性、实效性的救助。

4、救助行为的功利性。有些救助单位为了追求新闻效应、社会效应和政治效应,在为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提供救助时,常会邀请新闻媒体人员一同前往,没有顾及这些家庭的心理感受。一些救助对象在接受采访时,很无奈、很矛盾,讲了一些言不由衷甚至违心的话,因为贫困而造成的心理阴影被人为放大。有的救助单位热衷于做“锦上添花”的事,不愿做“雪中送炭”的事,背离了救助的本义,没有发挥应有的利益导向作用。

5、资金募集的零散性。为正常做好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工作,我区专门设立了人口公益基金,基金总额为50万元。设立人口公益基金的镇有5个,占总数的29.4%,基金合计总额为8.5万元。区、镇两级人口公益基金总额为58.5万元,这对总数达3000多户(镇级上报数据)的计划生育困难家庭而言,确实是“杯水车薪”。为弥补救助经费的不足,人口计生部门通过多种途径争取和募集资金。民政部门、慈善总会、红十字会、工厂企业等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的支持和协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但由于资金募集渠道的不确定性,以致救助经费经常出现“短缺”甚至“断流”的现象,影响了救助工作的稳步开展。

三、成因分析

1、责任主体不明确。目前,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工作主要由计划生育协会具体承担。作为群团组织,计划生育协会没有行政强制能力,只能依靠自身有限的影响力,采取协商解决的办法,处理救助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有些人口计生管理部门在救助工作中也作出了许多努力,但无法整合多方力量,实施综合救助行动,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救助看似各方都应负责,事实是各方都未负责,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

2、组织协调不到位。救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仅靠少数部门的努力,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实施救助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和单位没有从全局出发,只是依据自身的职能开展相关活动,未能形成救助的合力,存在着“各自为战”的问题。人口计生部门因为没有权限组织相关部门联合行动,经常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3、经费来源不稳定。从各级政府人口计生经费预算情况来看,直接用于优待计划生育家庭的列支项目主要有:奖扶特扶配套经费、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免费服务经费、城镇企业职工一次性奖励经费等,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经费没有列入其中。这就从源头上决定了救助经费是“软性支出”,而不是必须到位的“硬性支出”。从调查情况来看,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以他们现有的收入水平,多数家庭入不敷出。在农民增收难度不断加大的今天,如果得不到“硬性”救助,他们的贫困状况很可能会继续恶化。面对贫困的现实,有5.62%的家庭对当初实行计划生育感到后悔;有6.87%的家庭表示,假如还有生育条件的话,会考虑通过再生育的方式,改变贫困面貌;有0.94%的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子女出现“补偿性”违背政策生育的情况,表露出对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救助工作中缺位的失望情绪,形成了负面示范效应。而从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和多孩家庭人均年收入比较结果看,多孩家庭人均年收入是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多倍,两者悬殊较大。如果没有“硬性”救助,两者之间的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少生快富”理论的支撑点就会出现动摇。

4、资源利用不集中。随着“以人为本”执政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造福群众已经成为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作为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关爱。如何将分散的社会资源,引导集中到救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方面来,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救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不仅仅需要资金,而且需要项目、技术、生产等多种要素,只有化零为整、合理匹配,才能形成“拳头”,发挥“聚合效应”,实施准确、快捷、高效的救助,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5、关爱行动不规范。关爱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既是道义层面的工作,更是政治层面的工作,对各级政府机构而言,应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如何关爱和救助这些家庭、如何维护这些家庭的应有权利、如何保证救助的实际效果等等,都应有明确的规范要求。可在实际工作当中,有些单位和组织只是从自身需要考虑,开展一些没有实际意义和长远意义的救助活动,未从这些家庭的立场“换位思考”,更没有考虑他们的实际需求和人格尊严,因为频繁的“被救助”、“被关怀”而受到更大的伤害,同时也助长了一些不劳而获者的惰性心理。

四、对策探讨

1、制度设计科学化。救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是一项必须长期开展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在救助形式上,应当实行“政府主导、部门运作、社会参与”;在救助途径上,应当实行“资金资助、政策扶持、自我发展相结合”;在运行机制上,应当实行“因地制宜、层级负责、资金到户、救助到人”;在具体运作上,应当实行“资格确认、经费筹措、资金发放、过程监督”四权分开;在保障措施上,应当实行“定领导、定目标、定责任、定奖惩”。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救助体系,推动救助工作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

2、实施主体责任化。从调查得知,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致贫原因主要是由于男方病或残(占24.06%)、女方病或残(占21.25%)、夫妇双方病或残(占6.25%)、子女病或残(占8.44%)、男方死亡(占10%)、女方死亡(5.94%)、夫妇双亡(1.25%)、子女死亡(6.56%)等客观因素造成的。这些家庭因为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而陷入困境,应当得到政府的直接救助,各级政府应当像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扶制度和特扶制度一样,成为救助工作的主体,承担起相应的救助责任,尽快形成“人民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具体操作,社会各方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使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成为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制度的延伸和补充,实行“奖扶、特扶、救助”齐头并进,为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提供生存保障。

3、救助条件公开化。省市一级应当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分类确定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救助条件,并严格组织开展救助对象的资格审核。采取入户征询、社区张贴、网上发布等多种方式,公示救助对象名单,接受社会监督,实行“阳光操作”,增强社会公信力。同时,参照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扶、特扶制度年审的方法,每年组织对救助对象进行一次公开评审,确定继续救助和退出救助对象名单,确保真正需要救助的对象得到应有的救助,增强救助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4、资金筹措制度化。各级政府在编制预算时,应当将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经费纳入预算范围。就我区而言,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数量大致为3000多户(其中包括部分奖扶和特扶对象)。如果参照奖励扶助制度的出资比例,对这些家庭(已经享受低保、五保、奖扶、特扶等固定补助的家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剔除)实行直补,县级财政将增加50多万元支出。这对我市的县级财政来说,应该可以承担。在此基础上,建立“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基金”,通过向社会广泛募集,扩大救助资金规模。基金可由财政设专户管理,实行统一的募集及管理规则,全部用于救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直接发放到户,并建立救助人(或单位)与受助家庭联系制度,定期进行回访,基金使用情况及时对外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5、政策措施系统化。救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采取综合政策措施方能真正奏效。据调查,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希望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的帮助,包括资金、技术、政策、养老、劳力、项目、生产、医疗、教育、其他等多个方面。各级政府应当将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出台《救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实施办法》,明确救助对象、工作目标、基本原则、主要措施、方法步骤等,牵头组织各有关部门对困难家庭实施多种形式的救助,形成完备的救助体系。思想救助:扶贫先扶志。首先应从这些家庭的思想状况入手,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个人意愿,提供情感救助,帮助他们树立信念、恢复信心。事实上,有些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只要经济状况稍微出现好转,就不愿再接受救助。对一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家庭应采取一定的激励和惩戒措施,让他们认识到勤劳致富才是最好出路。财政救助:各级财政应划拨部分经费,每年给予困难家庭一定数量的资助,引导社会各方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示范带动作用。项目救助:通过相关部门专列到户经费,给困难家庭一定的资金和物资等项目支持。基金救助:对于计划生育困难家庭,视其困难程度,从“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基金”中列支实施救助。医疗救助:将因病致贫的计划生育家庭纳入“新农合”和农村医疗救助体系,提供专项救助。对患大病的家庭,自负医疗费超过起付救济线的部分,应在当地规定的救助限额内全额给予补助。就业救助:为有劳动能力的困难家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强其“自食其力”的能力。教育救助:为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子女入学提供更多的优惠和便利,加大相关费用的减免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全程免费。对考上大学的困难家庭子女,给予专项奖励,提供无偿资助或免息助学贷款。养老救助:鼓励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参加“新农保”,实现参保“全覆盖”。地方政府可以提高参保补贴标准,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从根本上解除这些家庭的后顾之忧。结对救助:充分调动农村党员干部、致富能人、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邻居亲友、多孩家庭等方面的积极性,结合困难家庭的个人意愿,实施“一对一”结对救助。在实施救助时,应由各级人口计生部门根据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状况,提供救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名单,实行统一救助,救助情况及时通报各相关部门,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避免出现重复。应当加大脱贫致富典型的宣传报道力度,加强正面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6、关爱行动常态化。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工作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征,必须持之以恒抓紧抓好。应将救助工作有机融入到新农村建设、农村扶贫工程、幸福母亲工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等各种惠农活动当中,实行长效救助,力求关爱行动不断线。可以通过发放医疗救助减免卡、农机作业减免卡等各种优先优惠证件,提供更实际、更有效的救助。尽量减少“作秀式”的临时关爱行动,将救助工作做在这些家庭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政府和社会的贴心关怀。各级政府每年应定期组织对救助工作成效进行检查考核,加大问责力度,并不断探索救助的新路子、新方法,推动救助工作深入开展,促进计划生育第一国策在农村得到更好的贯彻实施。

农村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体系研究 篇2

一、农村低保边缘家庭教育救助政策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 我国对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近年来, 国家针对家庭困难子女的教育救助出台了一系列明确的政策, 其中包括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政策, 该政策的内容包括对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学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该项政策在全国得到了全面实施。在高校教育救助政策中, 已经开启了多项教育救助措施, 如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助学岗位、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此外, 许多社会上的慈善机构也专门设立了救助项目, 如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希望工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未来工程”、邵逸夫基金会、日本住友商事奖学金、“赢创奖学金”等。这些措施都体现了社会和政府对贫困子女受教育问题的重视, 为其能够更顺利地完成学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低保边缘家庭教育救助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一) 制度化水平低

我国目前仍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对于大学教育这种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救助大都不是长期性的, 没有专门设立针对此阶段的教育救助政策, 该阶段的制度化建设尚需改进和完善。国家虽然颁布了相应的政策法规, 但是对教育救助的实际实施只是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所提出的大部分救助政策都较为笼统, 不够细化, 也没有规范教育救助工作, 实施效果并不明显。此外, 教育投资的效益是长远的, 需要一个较长的等待过程, 而且取得的效益更多地体现在社会效益上而不是经济效益上。所以, 政府可能更乐意将资金投入到见效更快的项目上。在这种情况下, 势必使得我国当前教育救助水平不高, 制度化水平持续低下。

(二) 缺乏充足的资金来源及教育费用的不断增加

经济基础决定着教育救助的规模, 对于农村低保边缘化的家庭来说, 不堪一击的经济基础和越来越严峻的教育环境决定了其无法应对和满足当前孩子的教育要求。农村低保边缘化的家庭经济承受力非常有限, 国家在有限的教育投入和教育产业化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了教育费用的连年增加, 这一方面也加剧了家庭贫困。调查显示, 农民储蓄的首要目的就是“攒学费”, 远远高于养老、买房等。2012年,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还不及同期GDP的4%。过少的教育救助经费投入使得国家家庭教育救助体系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救助程度不高。另外, 奖学金往往与成绩挂钩, 并非是专门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而同时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 在教育救助方面投入的基金较少, 即使实施了救助, 往往也是一次性的救助, 金额大多在3000—5000元左右。显然, 这些资金不足以帮助贫困家庭应对上万元的教育费用, 很多家庭仍然无法支付巨额的教育开支。

(三) 社会慈善事业较少

从理论上来说, 实施教育救助的主题是多元化的, 不能仅仅局限在政府部门。在当前政府财政能力有限而低保边缘家庭贫困现象日益严重的实际情况下, 只依靠政府是难以实现对低保边缘家庭及低保家庭的社会救助, 尤其是在教育方面的救助, 这将直接影响到贫困家庭是否真正脱贫及家庭将来的生存发展。因此, 应当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及相应机构的作用。而我国的社会教育救助多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 如设立专门的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和帮助困难学生等。而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救助较少, 并且社会各界的投资大都具有目的性。

三、农村低保边缘家庭教育救助政策实施的相关建议

(一) 政府应积极承担救助责任

高校是直接培养学生的教育机构, 而政府则是承担安排制度、提供资金、组织实施和救助的第一责任主体, 高校应该在积极配合国家的救助政策的基础上, 向学生提供一定的教育救助, 而政府则要承担主要的救助责任。政府承担救助责任的具体实施方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第一, 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 组织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发展慈善事业。比如, 利用明星效应, 用明星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去带动社会大众奉献爱心。第二, 政府要协调好民政部门、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工作, 让三者各自发挥其功能。民政部门可以在调查的基础上向高校提供救助数据和档案, 财政部门负责民政部门与教育部门的协调工作, 教育部门应及时向高校提供学生的基本情况并组织高校实施救助。

(二) 拓宽筹资渠道, 确保资金支持

拓宽筹资渠道, 确保资金支持对于农村低保边缘家庭教育救助政策是最强有力的保障。国家应该加大财政支持, 鼓励社会组织设立救助基金, 鼓励学校辅助救助, 加大扶持力度, 从而减少公民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成本。政府机关应协调配合, 建立教育专项基金, 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问题, 保障资金的稳定性。此外, 政府还应该加强对贫困子女的教育救助宣传工作, 尽可能多地为贫困学生提供优惠政策, 并鼓励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有能力、有爱心的群体尽其所能地帮助贫困学生解决教育问题。另外, 在学校、街道办事处或企业等地方建立教育捐助站, 政府对其匹配相应的事业编制, 形成一个全社会教育救助的网络平台, 使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有更广阔的渠道奉献爱心。同时, 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政策, 保证爱心资金的支持落到实处, 避免非法分子趁机得利。从长远角度来看, 社会捐助应当从政府部门转到非盈利的社会工艺组织。而政府则应当有意识地为其创造条件, 推动其快速发展。

(三) 加快教育救助制度化建设

保证教育制度的规范性和稳定性是实现教育救助制度化的必然要求, 政府在积极承担教育救助责任的同时还要保证教育制度的有效运行。为加快教育救助制度化建设, 高校应该适当地向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助学岗位、助学金、学费减免等救助方案, 使学生能够通过努力学习或工作帮助家庭缓解经济负担。同时, 要想加快教育救助制度化建设, 地方政府应该规范好教育救助实施的救助条件、救助内容、救助标准和救助程序等, 使救助工作能够客观、公正地实施。为加快教育救助制度化建设, 社会组织应该在政府的支持下, 尽可能多地设立教育救助项目, 拓宽救助资金的来源, 保持救助稳定发展, 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救助效益, 使尽可能多的农村低保边缘化家庭获得教育救助。

参考文献

[1]肖云, 赵品强.农村低保家庭子女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救助研究[J].农村经济, 2010 (05) .

农村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体系研究 篇3

一、资助对象

受资助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体包括:

(一)低保家庭子女、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五保供养的未成年人、残疾学生及因受灾疾病等原因造成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二)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子女;

(三)少数民族学生;

(四)因受灾、疾病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二、资助标准

资助项目和标准为省定公办义务段学校2011年秋季起实行的“一费制”规定费用中的杂费(含信息技术费)、课本费、作业本费。

三、资助办法及办理程序

凡要求享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学生,由学生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在每学期开学学生报到注册后15天内向学校出具户籍证明及相应的证书、证明(《最低生活保障救助证》、社会福利机构证明、革命烈士证书、农村五保供养证明、残疾等级证明、少数民族证明以及区民政部门出具或核准的低收入证明、因受灾和疾病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并填写由区教育局统一制作的《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申报表》。受助学生的材料经就读学校初审,上报区教育局。

四、资助经费筹措及资助形式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所需资金,由区财政部门负责筹措和落实。学校对应享受补助的对象统计汇总,报经区教育局审核,由教育局向区财政部门结算,取得拨款。

五、资金使用管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专项资金应按规定用途使用,任何部门、单位不得挪作他用。各学校要设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专户,专款专用,同时要建立财务公开制度,资金的收支情况应定期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教育和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绩效考评。

六、建立监督制约机制

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实施方案1 篇4

医疗救助实施方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我县农村困难居民的基本医疗,健全和完善我县农村医疗救助体系,根据《鞍山市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办法实施细则(暂行)》,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 我县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对象为具有我县农村户口,参加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且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农村低保边缘户待遇或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的人员。

第三条 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衔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救助对象享受医疗救助的前提条件。

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四条 由县卫生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组成我县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县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的组织协调工作以及医疗救助资金的使用、监督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日常工作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承担。

第五条 民政局负责我县农村医疗救助对象的确认并统一填写、发放《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证》,并在《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证》上注明医疗救助对象的救助类型(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农村低保边缘户待遇或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同时负责将各乡镇、办事处医疗救助对象基本信息传送给县合作医疗局,并及时传送变更的医疗救助对象基本信息;财政局负责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的筹集、核拨和监督检查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负责医疗救助的实施和日常管理。

第六条 各乡镇、办事处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成立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工作领导组织,负责本行政区域及本单位的医疗救助工作。

第三章 定点医院

第七条 县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均为我县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定点医院。

第四章 医疗救助的标准及范围

第八条 医疗救助分为门诊和住院两种形式。

(一)救助对象中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农村低保边缘户待遇在定点医院门诊就医的,其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政策后,个人承担的费用按60%的比例给予救助,即救助金额=(门诊总费用-合作医疗报销医药费)×60%,每人每年救助的封顶线为100元;救助对象中的五保供养对象在定点医院门诊就医的,其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政策后,个人承担的费用给予全额救助,每人每年救助的封顶线为100元.

(二)救助对象中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农村低保边缘户在定点医院住院治疗的,其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政策后,个人承担的费用按50%的比例给予救助,即救助金额=(合作医疗参报费用-合作医疗报销医药费)×50%,救助对象中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每人每年救助的封顶线为3000元,救助对象中的农村低保边缘户每人每年救助的封顶线为2000元;救助对象中的五保供养对象在定点医院住院治疗的,其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政策后,个人承担的费用给予全额救助,每人每年救助的封顶线为3000元。

第九条 救助对象享受的医疗救助的范围必须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规定的范围内。

第五章 就诊及结算方式

第十条 救助对象中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凭《身份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证》、《农村低保金领取证》到定点医院就诊;农村低保边缘户对象凭《身份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证》、《农村低保边缘户救助证》到定点医院就诊;救助对象中的五保供养对象凭《身份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证》、《农村五保供养证》到定点医院就诊到定点医院就诊。上述证件姓名必须与身份证姓名一致,如果因办证过程中笔误出现姓名不符,除合作医疗证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更改外,其余证件到民政局相关科室更改后方可申请医疗救助。

第十一条 定点医院在救助对象就医时应在其《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证》上填写医疗救助情况,救助金额年累计达到最高限额时停止救助。

第十二条 救助对象因其病情需要向外转至县外上级医院治疗的,须出具县中心人民医院或现中医院转院申请单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批准后方可转出,否则不予救助。救助对象因投亲、外出打工等原因久居外地,因突发疾病在外地医院住院治疗的须自住院之日起3日内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报告。出院后凭《身份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证》、《农村低保金领取证》或《农村低保边缘户救助证》或《农村五保供养证》、住院病历复印件、住院收据、住院费用清单、外转申请单或户口所在地行政村出具的久居外地证明等手续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申请合作医疗补偿及医疗救助。

第十三条 救助对象在定点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应先个人垫付医药费用,治疗终结后到该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和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办公室申请合作医疗补偿和医疗救助。医药费用超出当年累计最高限额时,超出部分由救助对象个人承担。

第十四条 救助对象发生的门诊、住院费用中政府救助部分在救助对象治疗终结时即由定点医院先行垫付。定点医院认真填写报销审核单,第二个月将相关资料报送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审核,审核合格后再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将垫付款拨付给定点医院。

第十五条 定点医院要加强医务人员培训,使其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对必要的超范围检查和用药必须告知救助对象,尽量降低救助对象的经济负担。医务人员要工整、规范的书写医疗文书,住院病历及处方上须准确填写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证号,注明医疗救助的类型,并有医疗救助对象或其家属的签名。

第六章 医疗救助金的核拨

第十六条 定点医院要建立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专用帐目和档案。

第十七条 定点医院要在每月20日前向县合作医疗局上报上个月《岫岩满族自治县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管理档案(门诊)》、《岫岩满族自治县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管理档案(住院)》、《岫岩满足族自治县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资金月报表》、《岫岩满族自治县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资金情况》。

第十八条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汇总、审核定点医院上报的医疗救助月报表,送县民政局确认后,报县财政局核拨,每月结算一次。县合作医疗局每月将《岫岩满族自治县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资金情况》报市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办公室。

第十九条 县财政局根据审核后的报表每月及时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足额核拨医疗救助资金。

第七章 定点医院的管理

第二十条 定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在为救助对象实施医疗救助过程中必须服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的审核和监管,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第二十一条 严禁定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在实施救助的诊断、治疗环节中或在医疗文书书写过程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对定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使用虚报、伪造等手段骗取医疗救助资金的行为,一经查实,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将对其单位处以违纪金额10倍扣款,并取消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的资格,对情节严重、数额较大的违纪单位负责人及当事人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第二十二条 定点医院在救助对象治疗终结时,应及时将救助金垫付给救助对象,对拖欠救助金的行为,一经查实,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将对定点医院采取扣款等严格的处罚措施。

第二十三条 定点医院在实施医疗救助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单病种现价等现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

第二十四条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将加强现场监管、电话回访等监管措施的执行力度,开设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一定奖励。

第二十五条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将各定点医院的医疗救助工作纳入日常考核,对表现突出的医院和个人给予一定表彰。

第二十六条 本方案由县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方案自 年 月 日起执行。

附件:

1、岫岩满族自治县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成 员及下设办公室人员名单

2、《岫岩满族自治县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管理档案(门诊)》

3、《岫岩满族自治县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管理档案(住院)》

4、《岫岩满族自治县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资金月报表》

5、《岫岩满族自治县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资金情况》。

附件一

岫岩满族自治县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

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组 长: 张 军 县卫生局局长 副组长:

成 员:

主 任:孙永余副主任:韩明伟成 员:王勤德 张国岐 县财政局副局长 赵云洲 县民政局副局长

孙文久 县卫生局副局长兼合作医疗管理局局长

耿长河 县民政局社会救济科科长 尤显峰 县民政局低保科科长 宁 健 县财政局社保科科长 韩明伟 县合作医疗管理局副局长 刘庆余 县合作医疗管理局副局长 吴玉军 县劳动保障局医保科科长 于春华 县审计局社会保障审计科科长 岫岩满族自治县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

工作办公室人员名单

刘庆余

于成娟 张 艳 张立群

计划生育特困家庭救助标准 篇5

一、独生子女死亡的,一次性发给不低于4000元的救助金。

二、农村按规定生育两个女孩的家庭,夫妻一方结扎后,一个子女死亡的,一次性发给不低于2000元的救助金。

三、独生子女领证户和农村按规定生育两个女孩的家庭,夫妻一方结扎后,夫妻一方死亡,其子女未满18周岁的,一次性发给不低于2000元的救助金;夫妻双方均死亡,其子女未满18周岁的,按家庭每年发给不低于2000元的救助金,至其年幼的子女年满18周岁。

四、独生子女领证户和农村按规定生育两个女孩的家庭,夫妻一方结扎后,夫妻或者子女有意外伤残或者患特殊疾病的,一次性发给不低于1000元的救助金。

农村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体系研究 篇6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医养结合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兜底解困、精准帮扶”的原则,更好地解决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是指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未再生育或收养的家庭,以下简称计生特殊家庭)老人的养老、医疗服务需求,经县政府同意,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围绕计生特殊家庭的基本健康和养老需求,建立一批设施优良、服务优质、环境优美、医疗融合的养老机构,按照“本人自主选择、机构居家并行、政府购买为主、多方共同保障”的原则,到xxxx年底实现所有计生特殊家庭医养结合保障。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四个兜底”政策,提供医疗养老保。

1.机构养老、政府兜底。对xx岁以上自愿入住养老机构的计生特殊家庭老人,全部安排免费入住,所需费用按照市、县x:x的比例进行分担解决。养老机构应采取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协作、自行申办医疗机构等措施,提高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为老人提供优质的生活照料、生活保健、医疗卫生、康复护理、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服务。

2.居家养老、资金兜底。对xx岁以上生活有自理能力,自愿居家养老的计生特殊家庭老人,为确保有人照顾,在其年满xx周岁、xx周岁、xx周岁后每月发给xxx元、xxx元、xxx元的生活护理补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依托社区建立xx分钟养老服务圈,为计生特殊家庭配发居家养老服务终端,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家政服务、心理疏导、健康咨询、医疗服务、物品代购、服务缴费、临终关怀等服务。

3.医疗费用、政策兜底。为xx岁以上计生特殊家庭老人建立《家庭成员健康档案》,纳入新农合医保信息系统的贫困人口识别系统并享受同等权益,县、乡公立医疗机构为其免除诊疗费、床位费和输液费,常见慢性病,按病种付费,补偿比由xx%提高至xx%;特殊慢性病门诊医药费用参照住院治疗的补偿标准给予保障;取消在县级、乡级医疗机构定点治疗住院的起付线;对市级医院住院医药费用实际补偿增加x个百分点;按规定转诊到县域外省、市级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补偿比例较普通患者提高xx个百分点,实际补偿比例分别达到xx%左右。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计生特殊家庭,给予相应的医疗救助,并适当提高救助标准。

4.医疗救治,基金兜底。对xx岁以上计生特殊家庭老人在县级、市级、省级住院自费分别超过x.x万、x.x万、x万元的,超出费用由政府兜底;对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含特殊慢性病门诊),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及各类补偿保险、商业保险等报销后的个人自付部分,在内救助限额内按不低于xx%的比例给予救助。市、县共同筹资,设立计生特殊家庭大病救治专项基金,对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保障补偿后的市内医疗机构就医诊疗费用实行兜底保障。

(二)明确“四个联系人”,落实居家养老服务。

1.明确“亲邻照护人”,确保生活照料到位。由计生特殊家庭老人本人选择一名亲属或邻居,为其提供日常的打扫卫生、洗衣做饭、问候关怀、精神慰藉、物品购买、服务缴费等服务,在其医疗期间给予看护,在其临终时给予关怀服务。亲邻照料人应定期将老人的生活、心理状况和实际困难向乡镇(开发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

2.明确“村级帮扶人”,确保居家服务到位。村(社区)明确一名“两委”干部为村级帮扶联系人,每周至少一次入户看望计生特殊家庭老人,了解老人生活情况、心理情况和“亲邻照护人”服务情况,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并将老人有关情况及时上报乡镇(开发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3.明确“乡镇联系人”,确保困难解决到位。乡镇(开发区)明确一名党政干部为联系人,每月至少两次走访联系或入户看望计生特殊家庭老人,了解老人生活、健康、住房等情况和对亲邻照护人的评价,根据老人意见,向乡镇(开发区)建议调整服务内容和亲邻照护人。

4.明确“x+x+x”签约人,确保医疗救治到位。由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协助老人自主选择一名医生与计生特殊家庭实行签约服务,医生日常保持电话问诊,每月入户巡诊一次。临终给予关怀服务。同时,县内各医疗机构全面落实计生特殊家庭服务优待政策,对老人看病就医、转诊救治实行优先照顾。

(三)签订“四个协议”,保障老人合法权益。

1.养老机构与老人签订协议。协议中应明确养老机构为计生特殊家庭老人提供的养老和医疗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时间要求、双方责任、费用支付等情况,养老费用由政府和养老机构共同承担,医疗费用由老人本人或养老机构帮助其落实基本医保、各类保险、救助资金等报销手续。

2.亲邻照料人与老人签订协议。协议中应明确亲邻照料人的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服务时间、承担的责任。亲邻照料人的服务,接受计生特殊家庭老人、村级干部和乡镇(开发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服务费用由乡镇(开发区)从政府每月发给老人的生活护理补贴中支付。

3.签约医生与老人签订协议。协议中应明确签约医生的日常医疗服务项目、服务时间、服务标准、服务态度、收费和免费项目、承担的责任。签约医生的服务接受县、乡镇(开发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监督,服务费用由政府统一支付。

4.乡镇与亲邻照料人签订协议。协议中应明确亲邻照料人的服务内容、标准、时间、责任。乡镇(开发区)应每月面对面征求老人意见,对老人满意的照料人,从政府每月发给老人的生活护理补贴中支付服务费用,对老人不满意的照料人应及时终止协议。

(四)落实“四类保险”,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1.按最高标准代缴养老保险费。计生特殊家庭已纳入扶助的家庭(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后未再生育夫妻,女方年满xx周岁),按照最高缴费标准为其代缴全部养老保险费,同时享受统一的政府补贴。

2.代缴全部医疗保险费。计生特殊家庭已纳入扶助的家庭和符合城乡医疗救助政策的计生特殊家庭成员,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县政府代缴全部或部分应由个人承担的参保费用。

3.办理大病救助保险。将计生特殊家庭老人全部纳入大病救助保险范围,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到x.x万元,分段补偿比例较普通患者提高xx个百分点。

4.办理综合保险。将计生特殊家庭列入人口基金救助范围,为计生特殊家庭老人全部办理综合保险,同时优先享受健康脱贫的各项优惠政策。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卫计、扶贫、民政负责人为副组长,县卫计、民政、人社、财政、国土、发改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县卫计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协调落实医养结合的具体工作。各乡镇、开发区和县直各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确保计生特殊家庭医养结合工作顺利推进。县直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优势,制定本部门推进计生特殊家庭医养结合工作的优惠政策,切实将计生特殊家庭医疗、养老、扶助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二)坚持因人施策。xxxx年x月底前,县政府将对全县计生特殊家庭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包括其家庭状况、健康状况、经济收入、帮扶联系、个人意愿等综合信息的个人档案。xxxx年xx月底之前,根据老人个人意愿,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扎实落实各项服务,切实解除计生特殊家庭老人养老医疗后顾之忧。

农村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体系研究 篇7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财教[2009]442),认真做好我校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确保免学费政策顺利实施,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校是经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设立,实施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的职业学校,包括公办。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我校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的农村户籍的学生,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

第二章 认定机构与原则

第四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坚持实事求是、扶贫济困、照顾弱势群体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学生所在学校负责审核认定,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校长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主管部门审核备案。

第三章 认定范围与条件

第五条 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学生,或除此之外由学生本人或乡镇、村委会等能够证明学生难以支付学习费用,且有下列情况之一,可认定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一)家庭子女中有两个以上正接受非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的;

(二)家庭成员因患重大疾病需支付大额医疗费用,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三)家庭遭遇不可抗力或自然灾害造成人身及财产重大损失的;

(四)残疾学生、残疾人家庭的子女、单亲家庭中经济困难的学生;

(五)稀三女节育户、二女节育户、独生子女领证户家庭的子女;

(六)孤儿、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

(七)其它特殊情况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

第六条 学校、乡镇、街道、社区、村委会、民政等部门能够证明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一)购买或长期租用电脑(特殊专业除外)的;

(二)购买高档娱乐电器、高档时装或高档化妆品等奢侈品的;

(三)节假日经常外出旅游的;

(四)学校有住宿条件,但在校外租房或经常出入营业性网吧的;

(五)有其它高消费行为或奢侈消费行为的。

第七条 有以下行为或表现的,停止免学费政策的资助:

(一)在校期间有重大违法违纪行为的;

(二)中职未毕业,但终止了学业的;

(三)弄虚作假,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不真实的;

(四)家庭经济状况明显好转的。

第四章 认定程序

第八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学校和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认真、负责地共同完成认定工作。认定程序如下:

1、提出申请

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应如实填写《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2、提供证明

申请人在提出申请的同时,必须向所在学校提供有关本人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真实合法有效的证明材料。如证明材料不符合要求,则申请人应在提出申请后10日之内提供符合要求的证明材料。

3、信誉承诺

申请人必须对其所陈述的家庭经济情况、所提供证明材料的真实性作出书面承诺。

4、资格审查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审查由学生所在学校负责,有关部门积极参与。

2)审查内容

A、申请人所陈述的家庭经济状况是否符合申请条件;

B、申请人日常生活消费的实际情况;

C、申请人所提供的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合法、有效。

3)审查方式

A.审阅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

B.以个别谈话方式等了解申请人日常生活消费情况;

C.根据需要联系申请人家庭所在地的有关机构和单位,对申请人所提供的证明材料进行核实或对申请人进行家庭访问。

第九条 学校根据学生提交的《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组织有关人员,采取多种方式认真进行评审,提出本学年本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议名单,并报学校主管部门审核备案。

第十条 学校主管部门要认真审核学校申报的初步评审结果。如有异议,应在征得学校意见后予以更正。

第十一条 学校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学校要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以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内进行不少于7个工作日的公示。如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学校提出质疑。学校在接到异议材料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对答复仍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学校主管部门提请复议。学校主管部门应在接到复议提请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情况属实,应做出调整。

第十二条 中等职业学校负责汇总审核通过的《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填写《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情况汇总表》,并将最终结果通知被确认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档案。

第五章 监督与管理

第十三条 学校主管部门接受对认定工作的投诉,并认真核实情况,及时回复处理意见。学校每学年应不定期地随机抽选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如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取消资格,收回免费资金。情节严重的,所在学校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学生纪律处分,并在其档案中记载不诚信记录。

第十四条 学校全面、认真部署每学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提前做好认定的各项准备工作。

上一篇:法律法规报告下一篇:百岁山广告创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