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期刊

2024-10-21

科普期刊(精选8篇)

科普期刊 篇1

科技期刊又称科学技术杂志。我国1991年发布实施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第2条对科技期刊的定义是:“科技期刊是指具有固定刊名、刊期、年卷或年月顺序编号,印刷成册,以报道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连续出版物。”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中,科技期刊作为一种承载与传播科技创新相关信息的传播媒介,在传递最新科技资讯、记录科研产出、反映科技发展水平、培养科技人才、转化高新技术成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长期以来,业内单纯强调科技期刊的学术特性,忽视了其以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普及功能。科技期刊应在保证学术权威的前提下,摆脱文章仅在作者、期刊编辑、科研工作领域读者之间流转的局限,面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推广技术技能;传播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培育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使公众能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理解科学家的工作以及政府在科研产业上的布局,为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

1. 需求分析

科普工作是指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实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全民终身科学教育和互动过程,根本任务是把人类已经掌握的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以及从科学实践中升华出来的科学思想、方法和精神,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传播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为广大群众所了解、掌握,以增强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中国科普研究所于2007年进行了第七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为2.25%,与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1]可见,我国公众基本科学素质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亟待通过开展长期、系统、社会化的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来改善。而科技期刊正是上文中所提的“科普工作中方式和途径”之一,应积极拓展科技期刊的科普功能。科技期刊可凭借其在科技传播领域所具备的专门性、深入性和系统性等优势,在坚持正确办刊方针的前提下,从专业角度出发,以国家及区域性科技发展方向为指引,针对与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科技领域,约请、采编反映重大科技发现、高新技术应用成果、民生领域科技产业最新进展的科学技术普及类文章,以普通公众易于理解的行文方式,将高深的科技知识请出殿堂,深入浅出地展现在公众面前。

2. 功能实践

《天津科技》作为一本由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涵盖各科技领域、行业的科技类综合性期刊,在近年来的出版工作实践中,不断努力提高学术水平,同时秉承弘扬创新精神,传播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的办刊宗旨,积极拓展科普功能,成为天津市科普工作领域的一块重要宣传阵地。

(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科学技术领域始终存在着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前瞻与保守、创新与传统、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以及科学精神与科学活动、科学政策等的争论,在拓展科普功能时,科技期刊需要也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2]科技期刊应宣传、贯彻国家及地区性与科技发展相关的党政方针、各政府职能部门出台的政策,刊载本地区新技术、新成果以及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开发现状,解读其中支持项目的重点领域,使公众对本地区的科研成果、科技创新水平、资源开发现状等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为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起到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如,《天津科技》2010年第二期刊登了题为“我市新一批170项高水平大项目推出”的卷首语,向读者介绍了天津市2010年推出的新一批重大项目的所属领域、项目特点、建设进度,使公众全方位地认识到项目建设将为本市加快构筑高端产业高地,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区县经济跨越发展,提升服务业升级等方面产生的重要促进作用。

(2)普及科技前沿知识。

科技期刊的重要功能之一便是探索、积累和传播人类的科技知识、先进思想,而在面向普通读者开展科普宣传时,需要有一个对科技知识筛选、提炼和转化的过程,应在坚持科学性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围绕百姓生产、生活、学习的实际需求,选取公众乐于且易于接受的知识片段,将艰深的科技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此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例如,《天津科技》自2006年起开设“直通滨海”及“创业基地”栏目,着眼于水、土地、能源等百姓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进行深入采访,报道了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在膜技术、光伏发电、工程机械制造、盐碱地治理等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天津科技》2007年第二期,在“直通滨海”栏目刊登了题为“万亩荒滩披新绿,千顷盐渍结碧缘”一文,介绍了科研人员通过20余年的技术攻关,研究出了多项土质改善及植被绿化方面的科研成果,并实施了重盐碱地绿化工程,有效改善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壤盐渍化程度,为将滨海新区建设成宜居的生态城区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在向读者介绍相关科技知识的同时,还描绘出了科研过程的艰辛以及科技进步在天津城市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3)培育创新氛围。

科技创新活动需要一个和谐、稳定、健康的社会环境做依托,需要得到懂得科技进步规律、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公众的理解,需要科技产业从业人员能够获得足够的社会尊重,即需要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做依托。科技期刊在履行科普功能时,应立足于服务提升国家、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力,支持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天津科技》自2006年第一期开设“科技百年”专栏,面向读者群,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结合历史资料并进行实地采访,从电话机、电视机、手表、汽车、无轨电车、自行车、纺织业、造船业、制药业、油漆制造业等领域入手,回顾了天津市多项在科技进步支撑下取得的历史性科技研发成果,以及在其带动下相关产业在中国近代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专栏从科技进步的角度描写了天津的沧海桑田,在写实的基础上突出历史的厚重感,加深了读者对天津科技进步、科技产业升级、城市发展的了解,使公众认识到科技进步在推动城市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于潜移默化中为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形成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求真务实的创新文化进行了媒介支持。

(4)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科普。

近年来,在面对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时候,需要传媒在有效时间段内,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开展科普工作,以权威和科学的解释,减少信息的不确定性,消除公众困惑,缓解紧张情绪。科技期刊应凭借其在学术导向性上具有的优势,从科技角度出发,采编或约请深度性报道稿件为读者服务,为公众能够以科学的方法面对大灾大难提供科技保障。

如,2003年在SARS突发期间,《天津科技》2003年第三期刊登了时任天津市卫生局科教处处长苑淑玲同志“防治非典科技是关键”一文,介绍了天津市SARS防治攻关专家组专业人才的基本情况、所具备的技术优势;SARS防治存在的关键问题、急需采取的措施,以及紧急启动的SARS防护及紧急救治实用项目的具体内容等。2008年发生汶川地震,《天津科技》2008年第二期刊登了采编的稿件“抗震救灾,天津科技界在行动”,从科技角度描述了5.12汶川地震之后天津市地震局、天津市科委、天津市救灾医疗队、天津大学、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做出的贡献,以及天津市高新技术领域最新成果在抗争救灾工作中的应用。

3. 建议

(1)调整编辑角色。

为拓展科普功能,编辑应从读者的需求出发,转变以往的角色定位,有目的性地约请或采编稿件并向社会借智。明确科技期刊在科普工作中的桥梁作用,进行双向沟通与交流,依靠科技领域政府主管部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科技创新企业等,寻求知识传播源、扩大受众范围。将前沿科技中最重要的观点、最正确的认识、最社会化的成果以最快的速度,用最生动的语言传递到公众身边,切实肩负起其传播科学、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重任。

(2)保证科学性。

科技期刊拓展科普功能,刊登的文章必须具备科学性。文章要与期刊的办刊宗旨及科学属性相符,邀请相关学科领域的资深专家,从“真实、准确、成熟”等方面指导稿件内容,保证稿件的科学性;正确执行有关保密、版权、专利、国界等规定,在秉持科学理性的基础上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此外,稿件内容还应全面反映时代面貌,应贴近科普工作的实际情况、符合科技进步的规律,重点反映科技创新领域能产生引领意义的政策、重大举措及项目等。稿件内容只有符合时代精神,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能够理性、科学地展现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科技进步取得的成就,这样的科普宣传内容才会具有生命力,具有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鼓励科技创新、支持科技创新、体验科技创新的氛围,并能够有效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

(3)增加可读性。

稿件内容应做到吸引读者。在开展科普工作时,科技期刊的读者群必然从科技领域相关从业者扩展到普通公众,因此传播内容就必须要考虑到普通公众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点。期刊编辑应针对农民、职工、干部以及社区居民等科普工作重点人群的实际需求,在卫生保健、减灾防灾与公共安全、气候变化、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等与日常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领域,确定科学原理已经经过证实无误的,适合并易于用文字表达的内容组织稿件。科普稿件数量应占期刊文章总数的10%以上。

总之,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应充分拓展科技期刊的科学技术普及功能,在科学与公众之间搭建一座知识的桥梁,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任福君.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报告[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10:4-5.

[2]王梅, 田原.以《国土资源》为例谈科技期刊的舆论导向与实践[J].资治文摘管理版, 2009 (2) :31.

科普期刊 篇2

4月20~22日,在上海市科协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指导下,由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会、上海市虹口区科协主办的上海市“科普图书、期刊进社区”活动在虹口区图书馆启动。上海市科协副主席王智勇出席启动仪式,仪式由虹口区科协副主席戎凯主持。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蔡纪万,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陈积芳,虹口区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局局长陆健分别就活动意义及推进“书香六进”活动、实施“科普创作支撑”计划作了阐述。活动邀请了健康教育专家杨秉辉,天文学家、科普翻译家卞毓麟,食品安全专家马志英、科技编审方鸿辉、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天体物理学博士孙正凡等,就百姓关心的医学健康、食品安全、科幻创想、读书写作、亲子教育等话题进行了讲解。

为期三天的活动吸引了3?000余市民参与,12家出版单位向虹口图书馆赠送了162种近400册的科普图书。

为把“读书日”活动常态化,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虹口区科协通过开展“科普图书、期刊进社区”活动,激励更多科技工作者创作优秀科普作品,推动原创精品作品的出版,把优秀作品推荐给读者,将出版者、作者、读者有机的组合在一起,推动科普图书的繁荣。(周昭德 编辑:贺健)

论医学科普期刊的创新 篇3

医学科普期刊的宗旨是面向大众以普及、传播和推广医学科技成果, 介绍和宣传医学知识, 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因为“医学”有较强的专业性, “科普”有广阔的读者层面, 医学科普期刊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它既有学术期刊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也有一般科普期刊的实用性和知识性, 还有休闲类期刊的新闻性和趣味性, 也就是说, 医学科普期刊是一种寓教于乐型的大众类期刊。医学科普期刊因为面向大众、面向市场, 因而市场化就成了医学科普期刊的最大特点。但目前市场上医学科普期刊有200多种, 竞争异常激烈, 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就必须推陈出新, 只有这样才能办出“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精”的特色科普期刊。医学科普期刊的创新, 主要是期刊编辑工作创新。医学科普期刊的编辑工作创新包括编辑理念创新、选题策划创新、编辑技术创新。

编辑理念创新

编辑工作创新首先体现在编辑的理念创新上, 理念创新是医学科普期刊编辑工作创新的前提。期刊编辑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念创新:

摆脱传统思想理念束缚, 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要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 不断学习现代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提高业务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开阔的文化视野, 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找准最佳的创新结合点, 以新制胜。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 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人们开始关注如何能使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社会上与健康有关的行业, 如医疗保健、美容整形、健美健身等, 相继诞生并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就要求期刊编辑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加强学习, 才能把大众最想知道的信息及时、科学、有效地传播出去。

科普期刊编辑在编辑过程中要加强主体思想理念创新, 要有自觉的市场意识。医学科普期刊是面向大众的, 读者是其最根本的生命源泉, 而期刊质量的好坏, 将决定其市场占有率。因此, 编辑应牢牢把握市场这个概念, 以市场为导向, 办出符合市场要求的期刊;应突出医学科普期刊的思想性、科学性、文艺性、通俗性、趣味性, 办出大众喜闻乐见的期刊。

科普期刊编辑树立先进的现代文化建构理念至关重要。当前正在向现代成熟市场社会转轨, 而这将导致文化转型, 作为期刊编辑不仅要完成文化选择与文化传播的任务, 更需要肩负起文化创新和文化建构的重任。

要求编辑的知识理念实现从积累向创新的转变。理念创新是要以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为基础, 是一个知识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不断丰富的过程。这就要求编辑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编辑只有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方法, 才能有足够的能力来判断稿件内容是否处于学术前沿、是否具有创新内容, 以鉴别其学术水平和发表价值。《婚育与健康》杂志的宗旨是向大众普及医学生殖健康知识, 为了实现编辑的知识理念从积累向创新的转变, 杂志社要求编辑轮流到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等科室进修, 这样编辑在编审稿件过程中就能把医学临床上最新的信息和知识及时运用, 传达给读者。

编辑要树立起办精品期刊的理念。期刊的质量决定期刊的市场命运, 医学科普期刊的大众性特点要求其必须实施精品战略, 这就要求期刊编辑增强精品意识, 要善于捕捉全新信息, 选择新颖的题材, 用崭新的角度去表现主题, 同中求异, 异中求新, 从而办出“篇篇可读, 期期精彩”的特色科普期刊。

期刊编辑只有实现上述理念的创新, 才能站在知识创新的前列, 策划出具有创新意义的选题, 编辑出有新内容、新观点、新方法的科普文章。

选题策划创新

选题策划是医学科普期刊的起点, 它也是期刊编辑工作的重点, 编辑的策划工作不仅仅表现为编辑对版面内容及其形式的谋划, 而在更深层次上, 反映了期刊的价值取向和观念定位, 它最能体现期刊编辑工作的创新。有高质量的选题策划, 是提高期刊质量的关键, 医学科普期刊也不例外。

选题要有预见性。医学科普期刊以提高大众健康素质为宗旨, 而疾病、疫情、健康素质等都存在一个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因而编辑的选题要有预见性, 具有引导作用, 把读者尚未意识或明确的健康问题提出来供读者参考和讨论, 这样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例如秋冬季节人们注重进补, 但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科学进补, 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进补方式也存在差异, 《婚育与健康》针对这个话题, 策划了《秋冬进补, 南方北方不一样》、《科学进补, 秋冬季节给男人一点“春药”》等文章, 标题科学诙谐, 内容实用可读, 深受读者欢迎。

学术问题科普化、朴素化。从事医学领域科研的专家学者们所研究的问题 (如基因工程等) 带有很强的专业性, 其所探讨的问题也充满学术性, 这一点作为普通大众是很难明白的, 但是人们热衷于他们的研究结果将给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 并且希望能弄明白这种结果将带来什么好处, 在这里编辑的工作就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编辑可以从成果报告、学术期刊、学术研讨会等信息来源渠道获得科技前沿信息, 从中抽取与大众直接相关的内容, 以朴素化的语言转化为科普知识。例如现在不孕不育人群越来越多, 试管婴儿技术成为重要的辅助生育技术之一, 《婚育与健康》策划了《天使落入凡间, 我的宝宝来自“广寒宫”》, 文章用“广寒宫”巧妙比喻冷冻胚胎技术, 把深奥难懂的医学知识科普化、朴素化。

“旧题”出“新意”。现如今, 医学科普期刊那么多, 报道的内容难免会出现重复现象, 但是随着医学知识的发展, 很多以前不很相关的问题如今联系紧密, 因此, 编辑在选题时就应考虑从“旧题”里面策划出“新意”。如每年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每到这个时间各个媒体都会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而《婚育与健康》曾策划出一个专题:《多彩的诱惑与陷阱, 少女和女人远离艾滋病魔》, 刊发有三篇典型案例, 每篇都有近800字的“医生点评”, 全面涉及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因为文章可读实用, 后被多家媒体转载。

编辑技术创新

计算机的发展和信息网络化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使社会的经济生活、文化交往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样,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 给期刊编辑工作带来了一次技术性的革命, 实现了编辑工作的现代化。在传统的编辑作业方式中, 由作者通过邮局将手写稿或打印稿邮寄给编辑部, 而编辑部也主要通过信函或电话与作者联系, 这样就会浪费很多的时间。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就彻底地改变了这种局面, 作者通过网络投稿系统进行电子投稿, 编辑部可以在瞬间就收到作者的来稿, 通过组织专家在线审稿、编辑加工、排版、校对, 从而大大缩短了出版周期。这样可以将编辑从繁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 更多地将精力用在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中, 从而大大提高期刊的质量。因此, 医学科普期刊的编辑技术创新势在必行。

利用网络投稿系统投稿、组稿。例如当一个新的选题出现时, 编辑可以在线组织专家和大众参与谈论。能及时把最新的医学科普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给大众。

利用音频、视频、在线聊天软件组稿、审稿、编辑、校对、电子签付印等。例如对一些工作比较忙的医学专家利用音频或视频采访的方式记录他们的观点和临床工作经验, 然后整理成文字。

电子期刊、手机报、3G技术的运用。把纸质期刊做成电子版本, 通过网络、手机、3G技术传播, 能有效地扩大受众面, 提高市场占有率。

在目前全球经济危机的情况下, 医学科普期刊只有确立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以质量为生命, 紧紧抓住大众的需求, 才能抓住期刊生存的市场和命运, 更好地向大众普及医学健康知识。

摘要:医学科普期刊的创新, 主要是期刊编辑工作创新。医学科普期刊作为医学研究过程中最新成果的重要载体, 承担着启迪后人和普及科学知识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期刊的编辑工作要不断地推陈出新, 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 尤其是在高度信息化、知识化、专业化和技术化的时代, 医学科普期刊编辑工作必须整体创新。医学科普期刊的编辑工作创新包括编辑理念创新、选题策划创新、编辑技术创新。

电子化——科普期刊的两难抉择 篇4

一、电子化之痛

数字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 促成新型电子化传播媒介的日新月异, 如宽带网络和无线网络不断升级, 高清数字电视进入寻常百姓家, 平板电脑、3G手机更新换代, 电子广告屏、触摸式电子信息屏随处可见等,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快捷和便利。这是一个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的时代, 也是一个海量信息以多媒介形式恣意传播的时代, 在这样一个时代, 人们 (尤其是有“网络原住民”之称的年轻人群) 的阅读习惯也普遍从“开卷有益”的被动、封闭、单向的读纸时代进入到多媒体分享与互动双向沟通的“声光绚烂”的读屏时代。“浅阅读”“休闲阅读”“碎片阅读”“移动阅读”等成为一种风潮, 内容多以时尚、娱乐等服务性的软内容为主, 而作为专业性较强、内容较为严肃的科普期刊, 读者群被分流, 市场空间被压缩, 俨然不可避免。以我国老牌的科普杂志《天文爱好者》为例, 它是一本读者定位十分明确的小众期刊, 2000年的月订阅量为3万, 到2006年月订阅量已经下降至不到2万, 2012年月订阅量只有1.6万。在此期间, 杂志从双月刊改为单月刊, 从黑白印刷改为全彩印刷, 从64页小16开本改为100页大16开本, 定价从2006年一直保持不变, 并且在国内鲜有同类型的竞争期刊, 但订数的下降似乎难以遏制。究其原因,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网络、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海量、适时的天文多媒体资讯面前, 纸质的《天文爱好者》已抗争乏力。如何数字化生存, 是摆在所有科普期刊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此, 业内也做过艰苦的探索, 其中电子杂志曾经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期望。

2005年9月1日, 由南方网打造的多媒体网络杂志《WOW!ZINE·物志》正式创刊, 宣告消费类杂志的战火从传统纸质媒体引燃到了互联网。2006年, 巨额风投进入电子杂志市场, 引来中国的“电子杂志元年”。“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中国期刊网、万方期刊网、中国知网、维普科技期刊系统、龙源电子期刊网、吾喜杂志网、博看网、读览天下网等, 都对电子杂志情有独钟, 纷纷涉足。但即使在电子杂志“万花锦簇”、风头正盛的时候, 科普期刊的电子化依然进展缓慢。在各种在线期刊网中, 科普期刊所占比例仅仅在1%~3%之间, 期刊严谨的科普属性在电子杂志发展的初期注定不能成为第三方平台的主要关注目标。读者最感兴趣的内容是时尚、财经、旅游、美食等。

然而, 电子杂志还没有从襁褓中走出来, 形势却发生了惊天逆转。2010年8月4日, 腾讯门户网站刊载了一篇题为《电子杂志行业全军覆没, 上亿美元风投打水漂》的文章, 揭开了“电子杂志无药可救”的悲情面纱。仅从国内电子杂志出版商的数量来看, 最火热时期曾达3000多家, 现在只有几百家, 主要出版商也仅剩十几家。“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 原因何在?其一, 盲目的技术崇拜观。电子杂志制作从业者相信, 电子杂志“形式大于内容”, 通过技术至上, 创造出绚丽的杂志表现形式, 希望读者在一场场视觉盛宴之中, 接受他们的作品。其二, 普遍的内容同质化。大多电子杂志的内容都是其纸质杂志内容的简单拷贝, 仅仅增加了一些如翻页、音效等效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是反电子杂志概念的, 真正的电子杂志, 应该是音频、视频技术相结合, 互动性更强, 界面更友好的综合数字产品。其三, 较低的读者忠诚度。鼠标或触摸阅读的最大特点是移动性、随时性、跳跃性和浅阅读性。因而对于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电子杂志而言, 无论在内容上、形式上还是在出版周期上, 都会导致用户黏性不高, 难以形成固定的读者群。其四, 单调的盈利模式。目前电子杂志的盈利模式基本还停留在“付费+广告”上, 对中国网民而言, 为电子媒介付费还没有完成规则上和心理上的准备;对广告商而言, 投放电子杂志广告, 一则缺乏信任, 二则认为是对纸质媒体的重复投放, 往往没有资金预算。在这些因素的制约下, 电子杂志在网络空间留下一地鸡毛, 对小众的科普期刊, 则更是寂寂无声了。

二、电子化之难

在以数字化为技术核心的全媒体时代, 科普期刊想要固守自己“纸墨印刷”的传统出版模式而得以生存, 前景堪忧。借助数字技术的力量, 打造自己的电子化生存空间, 是一种无奈而必然的选择。但现实的困难, 也无法回避。

第一, 资金支持严重不足。我国期刊呈现分散且规模小的体制形态。我国9000多种期刊分散在5000多家编辑部或者杂志社中, 平均每家杂志社运作1.6种杂志。发行量10万份以上的科普期刊屈指可数, 大部分刊物由主办 (或协办) 单位拨发工资及办刊经费, 但依然入不敷出。如《天文爱好者》杂志, 它的运营规模 (工作人员8人) 、模式 (挂靠北京天文馆, 全额拨款) 及盈利状况可以说是现在众多科普期刊的一个缩影。每年杂志的发行及广告收益仅供维持杂志社的基本运转, 人员工资只能靠主办单位拨发。随着纸质媒体的每况愈下, 大多数科普期刊都在抵御寒冬, 艰难度日。如果要在数字空间再开辟第二块阵地, 人力、物力及财力皆捉襟见肘, 举步维艰。《天文爱好者》曾与“读览天下”洽谈将纸质内容简单拷贝电子化上架之事, 但经过市场调查, 这种合作的分成模式基本没有收益。杂志社又通过科技基金的支持, 申请了一笔电子杂志制作费用, 制作了3期以《星座》为刊名、内容完全不同于《天文爱好者》的电子杂志, 其代价是5万元的投入, 由专门的编辑负责, 半年的紧张运作, 免费网上发布, 换来的是总共30万的点击量及零广告投放。没有专门的资金支持, 目前我国90%以上的科普期刊还没有能力制作专业意义上的电子杂志。

第二, 创新内容严重饥渴。我国科普期刊仍以纸质为主, 真正涉足数字领域的凤毛麟角。电子杂志兼具平面与互联网两者的特点, 且融入了图像、文字、声音、视频、游戏等相互动态结合来呈现给读者。此外, 还有超链接、及时互动等网络元素, 是一种立体多维的阅读方式。习惯了纸媒的文、图平面表达, 要适应电子杂志对内容表达的需要, 必须不断创新, 生产具有自己特色、不可替代的文化产品, 而这也是科普期刊面临的最大困境之一。无论是人员结构、知识结构还是技能结构, 都有待极大的提高和改善。《星座》在内容上为了适应电子阅读的特点, 做了许多创新。尤其是每期都附赠一款自主开发的天文小软件, 如根据手表判断方位、太阳8字图演示程序、不同地区日晷数据测算等, 读者只要输入相关参数, 就可以得到准确的数据和结论。这些软件甚至在商业领域都有价值。如日晷数据测算, 许多商家可以据此与相关单位合作, 制作适合任何地区使用、精确度很高的日晷仪。这些软件是《星座》的精华, 也是他们辛苦研发的成果, 要保证每期都有新的东西刊载, 难度可想而知。而且, 这些还会占据大量的杂志制作费用, 推高了杂志的发行成本。

第三, 发行环境存在壁垒。一方面是发行的技术环境存在“内耗”, 多媒体技术服务商之间因利益竞争, 诸侯割据, 彼此设置技术壁垒, 阻碍不同格式文本的兼容与自由读取, 如电子杂志运营商为防止自家杂志在开放的网络被简单复制, 都积极研发自己独立的阅读器;网络运营商为在手机、网络等阅读终端利益均沾, 均制定了自己的接入准则;i Pad等平板电脑在杂志发布方面设置壁垒也是人所共知。这种“内部互掐”的产业链结构, 使得本来已经十分孱弱的电子杂志市场被人为分割, 难以形成合力, 其后果必然导致电子杂志的进入成本增加, 而发行收益摊薄。另一方面是因垄断而形成的邮发壁垒。目前, 我国科普期刊发行渠道大多以邮政发行为主, 行业内发行为辅。

三、电子化之路

电子期刊哀鸿遍野的现实环境, 从媒介发展的规律来看, 并不是必然的结果。相反, 期刊立足纸媒的品牌优势, 探索电子化之路, 应该而且必须成为自身救赎的选择。在这里, 电子化并非电子期刊的代名词, 而是一个内涵更加广泛的概念, 其核心内容为信息生产和消费模式的数字化, 这是一个办刊理念整体的提升。

第一, 无论从纸媒的角度来说还是从电媒的角度来看, “内容为王”一直是科普期刊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在数字化空间, 一是各种科技资讯浩如烟海, 良莠不齐, 使人眼花缭乱;二是具有独立价值、更深一步的科技内容往往处于严重饥渴状态, 科普期刊的内容优势就体现在这里。关键的问题是, 科普期刊如何把自己的内容优势转化为内容胜势?在这里, 涉及一个观念的转变:从过去“传者本位”的思维定式, 转变为“受众本位”的传播模式, 根据受众对科技内容的心理期待、获取渠道、阅读方式、消费习惯、交流反馈等新的特点, 依据内容平台的技术支持要求, 对各信息要素进行数字化处理, 通过整理、分类、打包等方式, 形成新的信息产品形式及组合模式, 满足受众各具特色的信息需求, 最大限度地提升内容信息的增值服务。以《天文爱好者》为例, 它的纸媒板块主要有重要天象预告、天文视点、宇宙奥秘、天文杂谈、航空航天等, 其电子杂志《星座》板块灵动, 一般有走进天文馆、宇宙画廊、谈天说地、星座魔方等, 并附赠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天文小软件。为充分挖掘和发挥这些信息资源的价值, 可充分利用电子传播技术的多样化功能, 将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分解、整合, 再制作成各具特色的数字信息产品, 如文图、音频、视频、课件、应用程序、多媒体节目等, 通过与各信息平台合作, 向受众发布, 受众可整体订阅电子杂志, 也可选择性订阅喜欢的板块, 如每月天象预告、天文课件或天文程序软件等, 接收终端可以是互联网站、手机、平板电脑、触摸式信息屏、数字电视等, 实现信息资源的多频次、滚动开发, 拓宽信息流通渠道, 争取更大的市场生存空间。

第二, 由于新技术带来的媒介环境的急剧变化, 读者的阅读习惯被全方位颠覆, “吸引眼球”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能决定媒体的生死。“细节决定成败”, 在科普期刊的电子化过程中, 这一条准则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1. 科普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远不如时尚类、消闲类内容, 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

因而, 如何在恣意泛滥的“信息汪洋”中脱颖而出, 吸引受众眼球, 是科普期刊电子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查期刊网上一些关注度趋前的杂志, 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封面醒目位置用醒目标题向读者传达本期杂志的重点选题, 无论是从选题策划、标题内容还是关键词选择, 都力图对读者“眼球”造成强烈冲击, 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只有在最短时间内造成读者对本刊内容的“一见倾心”, 才能让读者的鼠标不至于点击他处。另外, 还有封面图片的选择、颜色的搭配等, 所有的细节只为被读者认可, 并产生继续关注下去的愿望。

2. 电子化产品 (尤其是电子杂志) 如果被读者初步认可, 就进入下载或获取程序。

在这个阶段, 便捷、快速成为关键词。在数字化全媒介环境中, 由于鼠标点击或视频触摸可以随意进入各类空间, 读者的耐心降至最低。一旦读者下载时感觉繁琐、别扭, 或者速度稍慢, 就很可能终止下载或获取行为, 这就意味着一个潜在读者的丧失。一些电子杂志为了突出多媒体效果, 制作和嵌套了过多的视频或Flash文件, 结果导致文件过大, 下载缓慢。

3. 在纸媒时代, 由于受制于静止和平面的表达形

式, 科普期刊在某些科技知识的介绍方面往往力不从心。而电子化为科学知识的普及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眼花缭乱的各种表现方式, 都必须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建立友善的阅读界面。因为电子空间读者的阅读行为是十分挑剔的。整体的装帧设计是否适合读者的审美需求, 形式与内容是否和谐统一, 文图质量是否清晰规范, 多媒体元素是否恰当舒适, 特技效果是否有益表达, 阅览导读是否明晰简洁, 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读者的持续阅读和继续关注。

科普期刊 篇5

1 农业科普期刊的现状

1.1 农业科普期刊发行量普遍萎缩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 是全国农业科普期刊黄金时期, 仅30多家农业科普期刊中, 月发行量60万份以上就有《农民文摘》、《农业知识》、《湖南农业》三家, 20万份以上有《农村百事通》、《农家顾问》、《专业户》等近8家, 月发行量较低的也接近10万份。上世纪末到2012年农业科普期刊发行量不断萎缩, 大多数月发行量降到10万份以下, 如果把各省农村书屋订数除外, 多数农业科普期刊发行量都下降到5万份以下 (表1) 。发行量下降幅度大, 农业科普期刊难以生存, 如果, 农业科普期刊不再被各省农家书屋订购, 农业科普期刊就到了还要不要继续办刊的地步。

1.2 农业科普期刊多数亏本运行

由于农业科普期刊发行量大幅下降, 随之刊社的经营性收入也不断下滑, 多数农业科普期刊社经济收入小于经济支出, 出现亏本。以《农家顾问》为例, 期刊社工作人员6名, 发行杂志收入120万元, 经营性收入20万, 总收入合计140万元。支出有印刷成本60万元, 发行费率36万元, 工作人员工资福利人平7万元合计42万元, 办公费和其他支出10万, 总支出合计148万元, 亏8万元 (表2) 。

2 农业科普期刊面临的困境

2.1 传播途径增多

电视、网络和电子出版物快速发展使需要农业科学技术用户越来越容易获取所需技术, 特别是网络在乡村不断地全面覆盖, 更方便懂得上网的农民获取农业技术信息, 虽然农民一次性投入大, 但可终身受益。农业科普期刊虽然价格不高, 易于收葳, 但由于周期长, 发行渠道不够畅通, 获取信息慢, 很容易受到冲击。

2.2 读者结构发生变化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 农民责任田的流转, 种养加各类合作社兴起, 农民不再是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单干户, 而是生产上有农业合作社牵头进行技术指导、种子统购和产品统销。这些巳进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民不会再为种什么养什么发愁, 也不会再为怎么种怎么养去索求。很多从事房地产、工业、广告和餐饮娱乐的公司都不断投资农业, 反哺“母亲产业, 走种养加、产供销的产业化道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下岗职工纷纷下乡承包或租凭土地, 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例如, 成都锅炉工杨祯全下岗后, 通过打工和借贷积累了一笔资金, 1997年底在大邑县租下13hm2土地种植广东蔬菜供应成都市场;有近20位下岗工人在成都锦江区三圣乡承包土地种植花卉;还有大批下岗人员在乡下办起养猪场、养羊场、养鸡场等。三九集团在京注册成立“三九神农发展有限公司”;希望集团与大寨合资兴办的“大寨希望农业有限公司”;中国远望集团与成都市的新津县政府共同建立了西南最大的现代农业园区, 主要包括自控温室蔬菜的生产、专用肥料生产、温室设备生产和高科技含量的种子栽培五大板块的内容。因此, 农业涉足的领域, 不再单独是传统农业, 还有服务业、运输业、建筑业、加工业和其他乡村工业等。总之, 农业科普期刊读者对象不再是单干的农民。

2.3 缺少政策扶持

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央非常重视“三农”问题, 连续9年以一号文件形式要求加强农业。农业科普期刊服务“三农”同样需要政策扶持, 然而随着出版业的改革, 农业科普期刊也和其他类型期刊一样进行市场运作, 取消了自费订阅后, 使农业科普期刊发行量大幅度下滑。以沈阳农业大学和辽宁省农业厅主办的《新农业》为例, 1972年创刊伊始, 由邮政发行, 基本上是公费订阅, 发行量在10万份左右;20世纪80年代末, 通过省农业厅自办发行, 公费订阅占90%以上, 发行量最高达30万份;20世纪90年代末, 自发和邮发并举, 发行量为10万份左右;2001年, 农民自费订阅杂志量不足《新农业》杂志发行总量的20%, 基本上是由村里公费订阅, 因此发行量下滑很大。另外农民自费订阅, 由于乡邮员往往不能将杂志直接送到农户手中, 只能送到村委会, 一些户常常因不能及时收到杂志而放弃订阅。公费取消了, 自费订阅的数量又少, 这是杂志发行量下滑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使农业科普期刊更好地服务“三农”, 发挥更大的作用, 能不能象重视党报党刊那样扶持发行, 使农业科普期刊早日摆脱困境。

2.4 体制不顺

农业科普期刊基本上是农业大专院校和农业科研院 (所) 主办, 期刊杂志社 (编辑部) 只是一个科级单位, 不是院校和院 (所) 的主业。期刊社 (编辑部) 生存和发展主办单位很难得到重视, 扶持力度不够。如20世纪90年代政府对《安徽农业》支持扶持资金为每年8万元, 截至2001年政府不仅停止了支持, 《安徽农业》反而向政府上交3万元。由于体制不顺, 扶持不够, 期刊杂志社 (编辑部) 要想变改变现状难以实施, 真是要死死不了, 要活活不起来, 农业科普期刊还在转型中苦苦支撑。目前如果还按照原来的思维方式去办刊物, 道路只能越走越窄。

3 对策

转企改制依然是期刊界最关心、最热门的话题。目前, 国内期刊由计划经济时期发展而来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期刊出版单位规模小、期刊种类低水平重复等问题困扰着办刊人, 阻碍了期刊在市场经济时期发展的步伐。特别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更为传统期刊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如果不抓紧时间做大、做强, 转变发展思路, 就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挤压。据不完全统计, 近万种期刊中已有上千种实施了转企改制。农业科普期刊如何进行转企改制, 应着手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3.1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中国农展问题历来受到中央重视。中国农民是相对不富裕的群体, 农业作为产业是刚刚兴起的产业, 都需要政府在资金和科技上不断投入。农业科普期刊面对读者就是这样的群体, 同样需要政府的扶持。这种扶持不是要政府直接的资金投入, 而是间接的, 只要政府把农业科普期刊纳入科技推广组成部分, 把扩大发行农业科普期刊当作向农业投入资金项目, 允许公费订阅, 这符合中国国情。只有扩大了农业科普期刊发行量, 才能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普期刊的推广普及农业科技、信息知识, 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作用。

3.2 改革体制, 管理创新

农业科普期刊转企改制首先是要理顺与主办单位的关系, 农业科普期刊社要具有法人资格, 经营权要交给期刊社。期刊社有权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条件进行内容定位、读者定位以及价格定位, 借鉴企业营销方式, 利用一切机会和各种方式抢占市场份客额。二是通过联合、重组, 组建期刊社或期刊集团, 把作者群、读者群、客户群有机联合起来, 形成以期刊为龙头的产、供、销以及信息服务的产业。

3.3 重新进行市场定位

据不完全统计, 2009年全国期刊更名的数量为120种左右新创办的数量为50种左右;2010年, 期刊更名的数量为240种左右, 新创办的数量为40种左右, 新创办数量比上年减少, 但更名的数量比上年翻了一番。通过调整期刊的定位来寻找新的读者群, 是目前农业科普期刊唯一出路。如《现代农业科技》杂志原名为《农林科学实验》更名为《安徽农业》而来的, 经历三次更名的《现代农业科技》, 由月刊改为半月刊, 由小16开改为大16开, 由农业科普型转为农业技术研究类。

参考文献

[1]江琼姬, 浅议如何办好农业科普期刊[J].甘肃农业, 2004 (6) :46.

[2]吕凯、王元辉, 农业科普期刊的办刊现状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 (14) :3550-3551.

[3]苏柱华、林伟君、骆浩文等, 农业科技期刊的办刊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J].情报学报, 2006, 25 (10) :251–255.

[4]张泽青, 2010年中国期刊现象[M].北京:中国年鉴出版社, 2011.

科普期刊 篇6

1.1 办刊宗旨不明、视角不新、定位不准

(1) 办刊宗旨不明, 导致事倍功半。

林业科普期刊的办刊宗旨不明确, 没有在“专”字上下功夫, 没有充分发挥宣传林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对当前林业发展的新形势反应较迟缓, 对于林业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

(2) 视角不新, 以致缺少特色。

林业科普期刊涉猎内容较多, 但总体而言没有经常转换独特的选题、独特的视角, 缺乏对期刊的深入思考, 从而导致期刊的面孔不常新、高招不频出, 不能争取更多读者。

(3) 定位不准, 缺乏读者意识。

读者决定期刊的生存和发展, 缺乏读者意识使期刊不能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林业科技期刊工作者缺乏对读者需求的调查研究, 在针对不同层次的读者提供不同的信息方面比较薄弱。

1.2 缺乏过硬的编辑团队、人才外流

(1) 新老交替。

精通业务知识、文字功底深的实践型编辑已经或即将退休, 新招收的编辑多缺乏经验, 对系统的林业技术知识缺少深入了解, 对林业宣传报道点的掌握不准。

(2) 人才外流。

要提高林业科普期刊的整体水平, 必须要有一支技术水平过硬的编辑队伍。但在市场经济下, 人才流动性强、速度快, 能力强的编辑在选择更好的工作机会时, 会给原编辑部的正常工作运转带来不便。新编辑进入其岗位, 要有一段磨合期, 会影响编辑部工作效率, 需要其承接和改进原林业宣传的方式、方法, 增强其舆论导向作用。

1.3 网络化转型速度较慢, 宣传覆盖面不广

在信息时代, 林业科普期刊正处于从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发展的转型期, 容易对自身的现状评价过高, 出现急于求成的现象, 从而在考虑不周全、分析不严谨的情况下, 轻易进入网络化, 不但没有打出品牌, 反而由于疏忽使原来的好形象受损。

1.4 市场化运作程度低, 市场竞争力弱

出现市场化运作程度低的主要原因是资金少、发行量少、读者少。由于林业期刊编辑部受人员和资金的限制, 难于开展多种经营。经费紧张是制约其整体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 经费不足, 在读者少的基础上, 出版发行量又少, 收益就会相应减少, 最终呈现恶性循环。同时, 我国一些林业期刊的出版没有仔细研究市场竞争的原则和策略, 在“知己不知彼”的情况下, 受计划经济下办刊模式的束缚, 缺乏自主经营思想, 不重视品牌效益, 不适应市场规律, 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同其他期刊相比, 竞争力下降, 导致林业宣传工作进程缓慢。

虽然林业科普期刊在林业宣传中存在笔者列出的以上问题, 但是林业科普期刊在林业宣传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笔者认为其作用为: (1) 是传播林业信息, 促进林业发展的平台; (2) 是公开林业法制政策、展示林业新形象的窗口; (3) 是宣传林业科技政策、普及科技知识的主渠道; (4) 是传承绿色文化, 传播绿色文明的工具; (5) 是林业科技推广、增进合作与交流的桥梁; (6) 是促进林业科技发展的主要环节; (7) 是知识创新的向导和催化剂; (8) 是培养林业科技人才的温床。林业科普期刊在林业宣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 鉴于以上林业科普期刊存在的问题和其现实作用, 笔者认为, 解决其在林业宣传中的存在的问题, 可以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 更好的进行林业宣传,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解决的对策

2.1 内部调整, 做好展示林业的新窗口

(1) 准确定位, 充分发挥林业科普期刊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以普及林业科技知识为己任, 做到“杂而专”。把林业宣传作为出发点和根本宗旨, 加强党性, 认真宣传党和国家对林业建设所作的部署, 发挥其行业期刊的权威性。

(2) 当前期刊出版业竞争激烈, 林业科普期刊工作者应经常转换视角, 分析自己刊物的优劣势, 努力办出特色, 转变办刊模式, 摆脱机械地模仿与复制。不断开拓刊物影响面, 加强宣传力度, 扩大读者群体。

(3) 林业出版是为了让读者了解他想知道的知识, 才能争取到更多的读者, 实现扩大林业宣传面的目的。应体现“读者至上”意识, 与读者换位思考, 站在读者的位置上分析其所需, 明确刊物服务对象, 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

2.2 提高编辑人员素质, 稳定编辑队伍

(1) 加强编辑人员队伍建设, 对于招收文科毕业生的编辑部, 对其进行必要的林业技术知识培训、理论联系实践, 提高理论素养, 有利于编辑处理好来自生产线技术的稿件, 使期刊整体水平上升。鼓励招收具有专业林业知识体系的编辑, 可以更加专业、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对林业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打造新兴编辑队伍, 更新知识, 丰富学识, 提高驾驭编辑林业科技知识的能力, 提高林业科普期刊综合形象, 才能为读者奉献出高质量的读物, 达到良好的宣传林业知识的传播效果。

(2) 强大自身期刊,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保证编辑良好待遇, 稳定编辑队伍, 努力提高整体人员素质, 培养敬业精神,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不为名利, 默默工作, 树立奉献意识。同时, 做好后续人才培养, 对编辑进行分期分批培训, 定期进行考核, 对经过培训仍不合格者应及时调离编辑岗位。主管部门应对编辑部工作的做好领导工作, 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只有整体素质的提高, 期刊科普期刊水平才会提升, 为有效配合林业宣传工作做好准备。

2.3 林业科普期刊网络化, 扩大林业宣传覆盖面

要重视应借鉴其他种类期刊的先进经验, 结合林业科普期刊自身优劣及劣势, 需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网络化道路。建立相应的网络版林业科普期刊, 增强自身竞争力, 网络版的出现, 等同于增加了发行量, 扩大了林业宣传覆盖面。网络版林业科普期刊的出现, 使林业宣传具有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1) 不受版面、时间、限制, 可以设计更有效的吸引读者的排版、标题形式, 可以每期更换背景颜色、按照每篇文章的内容, 配备相应的背景音乐, 也可以制作一些动画标识框, 如“你问我答”, 提示读者阅读文章时, 可以将疑问留在这个标识框里, 并给出答复时限, 让读者有兴趣再把这篇文章打开, 查看他提出问题的答案, 增加文章点击率, 使林业信息的传播途径更丰富, 更直接、更有效。

(2) 管理员可以通过对每篇文章点击率的统计分析, 得出读者的阅读兴趣与需求偏好, 同时, 可以开通互动版面, 将读者对期刊的意见及希望、想要了解的林业信息留下来, 为期刊“投其所好”提供有效的信息, 为编辑提高选题效率做出贡献, 从而缩短期刊出版周期, 为编辑部增加盈利性收入。总之, 网络版的出现, 有利于快速提高该期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增加读者群体, 吸引更多的网络读者关注林业, 学习林业知识。

2.4 寻求新型市场化模式, 注重品牌效益

在林业宣传中, 林业科普期刊应注重品牌意识、增强自我扶持意识。在研究市场竞争的原则和策略后, 使期刊的编辑、发行、广告经营等活动适应期刊市场的规律, 以期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编辑部可以探索林业科技期刊组合优化, 向多种经营全面发展转型, 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 开展技术咨询、提供信息等有偿服务, 连结与期刊外延性质相关的实体, 通过产权和经营关系结合, 实现办刊资源的优化和重组, 使办刊经费得到解决, 办刊效益增加, 为出版信息含量更大、文章质量更高的期刊做好资金准备工作, 实现资金链良性循环, 提升期刊竞争力, 打出品牌, 占领市场主导地位, 争取做到林业宣传的龙头, 为我国林业宣传建设工作做好舆论平台。

摘要:结合林业科普期刊在林业宣传中的作用, 找出其在林业宣传中存在的问题, 并探讨其解决对策, 林业科普期刊是宣传林业的主要舆论阵地, 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增强林业科普期刊市场竞争力, 吸引资金参与到林业宣传与建设中, 扩大林业宣传覆盖面, 提高林业科普期刊在林业宣传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科普期刊 篇7

一、什么是全媒体

“全媒体”一词最先源于美国一家家政公司的名称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media, 1999年这家公司拥有多平台的媒体资源, 包括期刊、电视、网站等, 便通过这些媒体传播家政服务和产品。到目前为止, 关于全媒体的定义并没有确定统一的说法, 学界从报道手段、传播方式、营销策略等几个角度对它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过阐述。

中国人民大学彭兰的研究较早地明确提出了“全媒体”的概念, 她认为全媒体是指一种新闻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 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南京政治学院周洋认为, 全媒体的概念来自于传媒业界的应用层面, 是媒体走向融合后跨媒介的产物, 即文字、光、电、声音、图形等形式的综合运用, 三维式展示传播内容, 同时通过各种传播手段, 如文本、图像、通信网络等传输新形式的传播形态;2009年, 中文在线总裁童之嘉在济南的“全媒体出版整合营销沙龙”上提出, 全媒体出版就是将同一内容同时发布在多种媒体形式上, 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发行阅读产品, 尽可能地覆盖所有读者。

对全媒体含义的不同理解, 会影响实践的方向与路径。随着新技术的发展, 如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 简称VR) 及增强现实 (Augmented Reality, 简称AR) 技术的改进, 全媒体的展示与传播等实践都有了新的变化, 一些媒体已经开始积极探索, 并得到受众的广泛追捧。如2012年《成都商报》就开发了“拍拍动”应用, 打开软件将摄像头对准《成都商报》上带有气泡状“拍”标识的图片, 软件就会自动开始缓冲视频, 点击播放按钮即可感受动起来的报纸。

综合来说, 笔者认为, 全媒体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 将信息以图、文、声、像甚至气味、触感等多种、多维形式, 通过多种平台如电脑、手机、IPAD等尽量精准地传达给受众, 并力图实现与受众之间互动的一种传播, 是从内容生产到传播方式、营销策略以及后续服务各方面的集成整合。

二、目前健康科普期刊转型的现状及评析

在全媒体的转型方面, 目前大众期刊的普遍做法主要包括:办网站、出电子杂志、注册微博与微信公号, 以及做手机APP等, 有些期刊社是逐步发展出多种形式, 有些则只选择了其中一两种进行尝试。在人员的投入上, 有些期刊社是投入了专业的团队, 有些则选择原有工作人员的兼职组合。总体而言, 成熟的盈利模式仍然在探索之中。

不少知名的健康科普期刊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例如《人之初》《家庭医生》《保健与生活》等, 网站上的内容除了本刊的以往文章外, 还有一些转载的有时效性话题的文章, 以丰富内容、展示形象;有的还承载接受投稿的功能, 如《保健与生活》《中老年保健》的网站。这些网站上的内容都是免费阅读, 作为与读者和作者互动的窗口, 并未有营业收入。至于电子杂志, 健康科普期刊基本上是将原有杂志内容转化为简单的电子版本, 如word或pdf格式, 在一些杂志平台或自家网站上出版, 即使有盈利也不多。

微博和微信的发展近几年才兴盛起来, 期刊开始注册官方微博一般也是在2009年7月新浪微博兴起之后。2013年9月, 丘彩霞、黄绮生等人选取9种有代表性的健康科普期刊在新浪上开通的微博进行调查发现, 新浪微博媒体影响力月榜中, 《人民日报》以1359分高居所有媒体的榜首, 位列杂志媒体影响力榜首的《新周刊》以1036分居所有媒体影响力榜的第12位。入围杂志媒体影响力榜前100种杂志中, 影响力最低分也有431分, 其中没有一种是健康科普期刊。2015年12月24日, 笔者登录新浪微博发现一共有47个微博分类, 包括视频、社会、科普、健康、育儿等, 健康类的微博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新浪官方自营的新浪爱问医生与爱问医生科普, 原健康科普类期刊开设的微博影响力微乎其微。可见, 健康科普期刊的微博整体影响力明显式微, 而对于盈利, 微博目前也只是对杂志主业产生间接的影响, 如扩大杂志的影响力、与读者建议良好互动从而增强黏性等, 谈不上成熟的盈利模式。

2011年腾讯公司发布手机聊天软件微信, 公众可以同时在手机、电脑网页、平板上使用。除了针对个人社交的服务, 微信同时提供针对机构或个人的公众号服务, 大量媒体开始注册微信公众号。截止到2015年12月20日下午19点, 腾讯平台上注册的健康类微信公众号共568个, 当日文章数量1376, 阅读数966万以上。根据腾讯的WCI指数周排名榜, 前十位公众号没有一家是原有健康类杂志。

WCI指数是由原始数据通过计算公式推导出来的标量数值。它是考虑各维度数据后得出的综合指标。首先, 用总阅读数、平均阅读数、最高阅读数、总点赞数、平均点赞数和最高点赞数六个指标对账号进行评估。其次, 为了让不同维度的指标之间可以相互比较、运算, 对各个指标进行了对数形式标准化。最后, 考虑到各指标在反映传播能力方面存在差异, 赋予6个指标不同的权重:一级指标, 阅读指数和点赞指数的权重分别为80%和20%;二级指标, 总阅读数、平均阅读数、最高阅读数、总点赞数、平均点赞数、最高点赞数的权重分别为40%、45%、15%、40%、45%和15%。

微信平台上的盈利方式目前可见的包括硬广与软广、销售产品、腾讯广点通广告收入、VIP服务、会员费、卖微信号、代运营、微信打赏功能等。然而2015年11月17日, 新榜发布的其11月发起的《自媒体人生存状态调查报告》显示, 超过60%的自媒体目前月营收入不足10000元, 只有不到50%的自媒体实现了盈利, 近半数自媒体月收入不足5000元。显示微信虽然是一个人气旺盛活跃的媒体平台, 自媒体却仍然没有找到良好的盈利模式。

相较之下, 以上这些新媒体的应用虽然无法盈利, 但成本也比较小, 而做手机APP (应用程序) 的投入则要大得多。开发应用程序需要专业的团队, 运作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投入手机APP当中的媒体主要是报纸, 期刊社相对较少。笔者搜索手机应用市场的健康类APP, 以华为的安卓系列和苹果手机的苹果系统为例, 连续几天被推荐的前五名中均无传统健康科普类杂志推出的客户端。目前有较大影响力的春雨医生、丁香园、阿里健康、丁当送药……也全部都是新兴互联网企业创办。

然而在APP井喷式发展的另一面, 盈利依然是压在每一个企业头上的大石。以春雨医生为例, 2011年起家于远程问诊, 涉及健康咨询、家庭医生、预约挂号、健康资讯等功能, 曾经作为改革先锋出现在世人面前, 一共经历了三轮融资。2011年11月获得蓝驰创投300万美元A轮融资, 2013年3月获得贝塔斯曼亚洲基金、蓝驰创投800万美元B轮融资, 2014年8月19日获得中金公司、如山创投、Pavilion5000万美元C轮融资, A、B轮投资方蓝驰创投跟投, 彼时成为移动医疗领域数额最大的单笔融资, 风光无限。然而直到2015年年末, 春雨医生依然无法有效地将价值变现, 市场风传要倒闭。

报业集团的APP大战也可佐证这个情况。2015年9月24日,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推出“九派”新媒体平台, 以技术派作为主导;2015年11月16日, 河南广电系统“大象融媒”宣布其旗下客户端“猛犸”正式上线, 强调做出河南特色。加上之前上海报业集团和澎湃新闻、阿里巴巴与四川日报集团推出的封面新闻、南方报业集团联合阿里与小米推出的并读新闻、《财经杂志》推出的无界新闻, 从而形成了所谓“东澎湃, 西封面, 南并读, 北无界, 中猛犸”的格局;11月18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倾力打造的“上游新闻”客户端正式发行;11月17日, 江苏新华日报推出“交汇点”客户端;11月26日, 天津的北方网新媒体集团推出“前沿”客户端……这些新闻客户端同质化的倾向非常严重, 据清华大学沈阳教授团队数据统计, 60%主流媒体已完成两微一端布局 (微博、微信、客户端) , 但只有6%的客户端 (110家主流媒体中三家) 下载量达到千万级别。“猛犸”内部人士也坦言, 虽被寄予厚望, 但并没有考虑盈利, 也没有成熟的盈利模式, 只以打造影响力为主, 读者阅读以免费开放形式。

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课题组发表的《融合发展之年的中国数字出版——2014—2015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数字出版产值再创新高, 收入规模达3387.7亿元, 但收入榜前三位依然是互联网广告 (1540亿) 、移动出版 (手机彩铃、铃音、移动游戏等达784.9亿) 与网络游戏 (869.4亿) 。值得注意的是, 过去一年, 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 增长幅度均超过17%。互联网期刊收入达14.3亿元, 电子书 (含网络原创出版物) 达45亿元, 数字报纸 (不含手机报) 达10.5亿元, 总收入为69.8亿元, 比2013年增长了13.04%, 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为2.06%, 相较于2013年的2.43%占比来说是下降的。博客达33.2亿元, 在线音乐达52.4亿元, 网络动漫达38亿元。说明这个领域还是大有可为。

三、健康类科普期刊转型的方向性思考

相比报业集团, 我国的期刊集团规模一般要小得多, 在报业集团纷纷转型探索的时候, 一些期刊集团或杂志社也在进行小成本的试水, 如做电子杂志, 布局微博、微信或APP。虽然盈利模式尚未成熟, 但市场的蛋糕很诱人, 对于相对小型的期刊集团或杂志社而言, 找准市场定位, 借助平台的力量, 慢慢参与市场的培育, 在合适的时机走出一条有特色的盈利之路并不是不可能的。

财经类和时尚类杂志在这方面的探索走在前沿, 如《第一财经周刊》《南都周刊》《名车志》等杂志的i Pad版采取了付费发行策略。《名车志》杂志的i Pad版创刊于2011年3月, 它是目前国内i Pad版杂志中为数不多的已经赚钱的应用, 其新媒体高级项目经理宋青表示具体收入不方便透露, 但他提到:“因为定制和多平台的综合售卖, 我们是盈利的。”

我们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一是将数字化内容与纸版内容做出差异。宋青称, 2013年《名车志》的下载量已达150万, i Pad版的用户和纸质刊的读者不完全重合, 电子杂志拓展了一个很大的读者群。i Pad版《VOGUE服饰与美容》杂志也是一份专门为i Pad平台、按照其读者的阅读习惯量身定制的杂志, 与纸质版不一样。GQ、ELLE Plus发行的Pad版杂志与手机APP里, 不仅保留原来纸版杂志的内容, 还增加独特的音频和视频内容。

二是将界面设计得更加符合年轻读者的阅读口味, 例如更加时尚有趣、更有互动性, GQ就在Pad版里提供“更衣间”模块, 让读者可以用ipad自拍一张固定尺寸的照片, 然后将杂志中展示的单品图片与自拍像组合进行试穿。

三是根据大数据分类推送, 实现杂志的私人订制。《VOUGE服饰与美容》采买了Adobe DPS配套的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ite Catalyst, 用以监测、收集电商级别的用户全息数据, 从而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支持广告客户。

纵观以上成功探索, 可以得出如下思考:基于高黏性的用户及关系网络的垂直化内容服务提供与整合是利润增值的方向。因为只有在高黏性、高参与感的社区基础上, 粉丝才会较多地转为产品的购买人群, 也就是说这个内容与服务才具有了持续盈利的商业价值。在纸媒时代, 一些高端时尚杂志并不需要与动辄上百万的大众杂志拼发行量, 就可以靠自身的品牌形象与读者质量赢得广告主的青睐。同理, 即使只有几十万的粉丝量, 但如果粉丝的纯洁度高, 购买能力强, 也能赢得相对应的投资与广告, 从而实现盈利。

健康类科普杂志应该依据自身原有的资源优势, 找准市场刚性需求的点, 将杂志的信息及服务与相关产品结合起来, 依据读者的新口味, 借助已有的新媒体平台, 以创办全新媒体的心态, 用专业的人员、开发更多的作者, 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索之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谢奕在2015年12月于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举行的记者节新闻学术活动上表示, 《广州日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大洋网, 2012年把报社的微博微信包括客户端跟报社编辑部整合在一起做, 到2015年底其新媒体的用户实际达到2000万左右, 广告客户也开始把微博微信作为重要的传播渠道, 来自这方面的收入越来越高。虽然微博微信并不是自己的平台, 但媒体传播形态变了, 纸媒的内容、品牌只有彻底融入那些开放的、免费的、可分享的新媒介上, 找到自己独特的社群, 才能将内容送达目标读者。并不需要非得费力地去做一个自己的平台,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 这叫作“搭便车效应”。

健康类科普杂志原有的优势在于一是有相对权威的信息, 过往积累的专家资源是可以再次开发的。这对网络上海量信息带来的读者选择困难而言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二是有以往积累的广告客户, 许多广告客户不再投入纸媒广告, 不是因为不再信赖其杂志的品牌, 而是无法达到其精准、有效投递的目标, 如果将核心的信息内容转而以新媒体适应的形式进行表达, 广告客户一样会回流。

总之, 要做好健康科普类期刊的全媒体转型, 找准自身特色与市场的结合点, 保持对新技术的热情, 善于利用新媒体的平台, 转型成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

参考文献

[1]何方晴.新闻生活类杂志全媒体转型实践探析[D].武汉:湖北大学, 2014.

[2]彭兰.如何从全媒体化走向媒介融合——对全媒体化业务四个关键问题的思考”[J].新闻与写作, 2009 (7) .

[3]罗鑫.什么是“全媒体”[J].中国记者, 2010 (3) .

[4]丘彩霞, 黄绮生, 林少甫.健康科普期刊媒体微博的现状及思考——以9种期刊新浪微博为例[J].编辑学报, 2013 (12) .

[5]晓雪.付费版杂志APP钱景不明[N].中国图书商报, 2013-04-12.

科普期刊 篇8

《现代农业》自1976年创刊以来, 30年来锐意进取, 与时俱进。在几代编辑人的努力下, 从一本32开本、铅印的小册子, 发展成为今天这本图文并茂、印制精美、集可读性与实用性于一体, 发行辐射全国30个省市的期刊。

一、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以服务“三农”为己任

1. 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

《现代农业》创刊之初 (创刊时刊名为《农业科学实验》) , 就确定了“以宣传党的农业政策、普及农牧林业科学技术, 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办刊宗旨。这个宗旨使我刊有了准确的市场定位, 多年来人员更替, 但始终是以这个宗旨为指导方针编辑出版刊物。

2. 宣传党的农业政策是我刊的第一要务

根据我刊的办刊宗旨, 我刊一直把宣传党的农业农村政策当作第一要务。从“土地承包责任制”到“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农民合作社法》等法规都在我刊大力宣传。使农牧民朋友能及时准确的了解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法规。使农牧民朋友对国家政策法规心里有数, 做起事来有法可依, 明明白白。

3. 以“服务三农”为中心任务

由于农业的弱质性, 农业刊物在经济效益的创造上并不占什么优势, 所以我刊主要重心就放到了为“三农三牧”服务的社会效益上来。多年来我刊密切注意农业新技术、新情况的动态。及时组织农牧业专家撰写稿件。使农牧民读者得到了无数实实在在的技术。例如:有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根据小麦的不同生育阶段对外界条件的要求, 总结当地的实际生产经验, 提出了一套增产方法在《现代农业》发表, 这就是模式化栽培的雏形。我刊编辑部立即认识到推广模式化栽培对提高农民科学种田、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马上组织有关专家撰写了一系列模式化栽培的文章, 对全区乃至全国的模式化栽培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目前, 模式化栽培技术已在全国广泛的推广开来。据不完全统计, 仅内蒙古自治区推广面积就达到2000多万亩, 每年增产5亿千克, 增收2000多万元。

4. 开拓创新, 创造两个文明双丰收

近年来, 期刊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特别是农业期刊, 各家期刊社都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我刊这两年来在抓好社会效益的同时, 努力探索增收的渠道。这几年来农牧业龙头企快速发展, 我刊主动联系我区的各大农牧业龙头企业, 与区内“蒙牛”“金鹿”“东达蒙古王”“通辽大华”“呱呱叫集团”等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一方面为我区的农牧业龙头企业的宣传做了很大贡献, 另一方面也使我刊的经济效益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在“现代”两个字上做文章, 提升我刊的品牌效应

1.“现代农业”就是创新农业

为了体现“现代农业”, 我刊尤其注重刊载内容的创新上, 农业战线上的新技术、新论点、新方法、新情况, 都是我们刊载的首选内容。我刊2006年2期与内蒙古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农技专家约的系列稿件“自治区农作物五项核心技术”就是2006年我区的重点农业推广技术, 为保证全区粮食总产达到330亿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刊载后受到了读者和有关专家的广泛好评, 对区外各省的农业技术推广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我刊每期连载的“全国农作物审定新品种”和“自治区农作物审定新品种”, 为我区及区外的农民读者购买良种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2. 农业需要最贴近农村实际的实用技术

我刊的办刊宗旨之一就是普及农牧林业的科学技术, 我刊一直遵循这个办刊宗旨, 把每期刊物80%~90%的版面用来刊登实用的农牧业科学技术。我刊按农时安排实用技术, 农闲时间登载良种介绍、春耕时节安排大量的大田农作物栽培技术、夏季安排果菜类技术、冬季刊载大棚等设施农业技术, 全年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强调内容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农业科技不像其他行业的科学技术, 它具有长效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而且出成果是非常缓慢和不易的。例如袁隆平院士的超级稻研制了许多年, 试验了许多年才推广开来。推广以后就会在很长时间内发挥巨大的效益。我刊作为科学普及刊物, 针对农业科技的这个特点, 用80%以上的版面篇幅刊载多年来我国已经很成熟并已推广开来的农业技术, 有比例的在“科研动态”栏目中上一小部分正在试验示范的良种介绍和实用技术。有效的保证了我刊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4. 积极发挥刊物的导向作用

作为一个农业期刊, 其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发挥刊物的导向作用, 我刊开辟了“三农论坛”栏目, 请我区的农业专家和农业部门的领导撰写一些指导性的和前瞻性的文章, 使农牧民对农业的新动向有及时的了解。今年以来我刊还开辟了“博士硕士论坛”栏目, 邀约一些高校的师生为我刊撰写一些有学术价值的稿件, 在本行业、本学科领域多了一个研讨的阵地, 使刊物内容多了一些变化、多了一些清新, 也成为我刊一个新的亮点。今年我刊紧密关注新农村建设, 新开辟"新农村视点"栏目, 集中宣传报道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好典型、好经验, 充分发挥了农业期刊的导向作用。

三、高标准、严要求抓好《现代农业》的编辑出版环节

1. 抓好选题出精品

因为期刊具有提前性, 每年的10月份, 我刊的总编辑亲自根据调研、读者反馈 (我刊常年开设读者反馈表, 与读者、作者保持密切联系) 、农业战线上专家、领导的意见, 充分论证研究, 确定第二年的全年的报道大纲、表现形式、报道任务, 做到年有重点, 期有中心。并及时把任务分解到所有编辑人员, 使编辑人员心中有数, 提前组织稿件, 有的放矢。每年确定的报道任务由于目标清晰、责任明确、工作及时。2006年我刊确定的“良种”“作物栽培”“特色农业”“畜禽养殖”等几个主要选题都按预定方案完成了报道任务。

2. 像绣花一样做好编校工作

在编校流程中, 我刊严格按照三审制的要求, 实行责任编辑负责制和主题编辑负责制, 作者的来稿责任编辑在3个月内给与答复, 保证了稿件的时效性。在每期的编排上, 主题编辑保证每期的主题稿件内容精而全。在有限的版面中为读者提供最多最好的内容。在校对环节中我刊实行责任编辑一校, 二校、三校交叉校对, 编辑部主任统校, 总编总把关, 另外还聘请有校对经验的和农牧业专家外校把关。这些措施有效的降低了我刊的差错率, 使我刊的差错率控制在了万分之二以下。

3. 特殊的文字加工

农业期刊的稿件加工就像农民种地一样来不得半点马虎, 文学期刊的稿件就是错了几个字, 文法不好一点也影响不大。但农业期刊可是不行, 一个玉米品种的行距弄错了几厘米那就要影响收成。我刊的稿件加工不仅要注意层次清楚、结构严谨、文字精练。最重要的就是准确性, 正可谓是差之毫厘, 失之千里。为此许多稿件编辑人员往往要和作者反复商榷, 很多稿件要请有关专家审阅把关。我刊的读者对象很多是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农牧民, 为了使刊物更贴近读者, 内容更通俗易懂, 编辑同志们在文字处理上还要力求简洁、通俗、易懂, 使农牧民读者一看就懂, 一学就会, 一用就灵。

4. 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的《现代农业》

2005年起, 《现代农业》的开本改成了国际大16开, 采用亚光腹膜, 印制考究。封面采用一贯的风格, 每期配以不同的精美图片, 在众多的期刊中一眼就能认出是《现代农业》。在内文的版式设计上, 我刊既考虑了内容的信息容量, 又考虑到便于读者的阅读, 在文章中插入了部分应题图片, 在标题字体的使用上力求富于变化, 使版面清新活跃, 和谐美观。

5. 按期按时出版, 准时把期刊送到读者手中

期刊的要求就是按期按时出版。我刊数年来, 每期准时出版, 没有出现过一次误期现象。为了防止误期, 我刊总是打提前量, 提前5天下稿, 准时交稿、校稿 (不因休息日而延期) , 提前3天印刷 (以防止印刷环节出现停电、机器损坏等原因而误期) 。

上一篇:语言的张力论文下一篇: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