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工作

2024-09-26

期刊工作(精选11篇)

期刊工作 篇1

期刊编目是对文献进行加工的基础环节, 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书目数据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保证。随着时代的发展, 学科越分越细, 许多新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 反映学科前沿的期刊种类也日益繁多。由于期刊自身的特点, 以及期刊出版的不规范, 因此揭示其特征的信息有许多不确定性, 这就给期刊的计算机编目带来许多麻烦。编目人员对期刊的理解不一样, 也会造成著录的差异。我在此将在实践中遇到的期刊编目问题列出, 以探讨解决方法。

一、著录中常见问题

(一) 期刊出版、发行不规范现象。

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1999年发布的管理条例:期刊出版必须遵守一刊一号、一号一版的管理规定, 不得利用改变刊期擅自增加版本。期刊名称是期刊的标识, 其他名称、文字不得与刊名并列, 不得以要目或其他文字代替刊名, 要目字号应小于刊名字号, 不得以总期号代替年、月、期号, 另外邮发代号也应是一刊一号。但在著录实践中经常遇到期刊出版、发行不规范的情况。

1. 不同期刊同一刊号。

在期刊登录中, 经常发现两种不同的期刊, 使用相同的ISSN号、CN号。两种期刊不分主次, 有各自的期号、卷号, 但邮发代号不同。

2. 邮发号相同刊不同。

不同期刊使用相同邮发代号, 给期刊著录工作造成不便, 同时也给期刊信息的检索造成了障碍。

3. 相同期刊不同刊号。

期刊没有更名, 但ISSN、CN号发生改变, 其他一切著录信息均无变化。如《经典美文》2007年ISSN7-88833-395-8, 从2008年改为1672-9404。由于不明原因的更改, 给期刊信息检索造成一定难度。

4. 刊名不规范。

在刊名标识方向经常发生期刊其他名称、要目与刊名并列并且同等大小, 甚至大于主刊名的情况, 这种现象在社科期刊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极易造成刊名识别困难, 如《法制博览》副题名字号《经典杂文》大于《法制博览》, 《小说月刊》的副题名《爱人坊》大于《小说月刊》, 正题名被弱化, 在著录时难以识别。

5. 期刊更名。

据统计表明:社科期刊的连续更名率远远高于自科期刊的连续更名率, 期刊更名的类型很多, 我们简单将其归纳为两种。一种是期刊改名后刊号也发生改变的情况。如《世界妇女博览》改名为《悦已》后, 其ISSN号由原来的1005-1872改为1673-7113邮发代号82-566未变。另一种是改名后刊号不改变。如《化工商品科技》更名为《化工科技市场》, 而他的邮发代号没有变化。

6. 期刊增殖。

(1) 期刊由一种增殖为多种, 高校学报和社科期刊多为这种情况。如:《南京大学学报》有社会科学版与自然科学版两种学报, 《浙江大学学报》有人文社会科学版、理学版等多种学报, 《中国妇女》分为社会生活、法律帮助、好主妇。 (2) 期刊内容扩充后分期出版的形式。同一种期刊分A版、B版或分为上半月、下半月出版, 如《意林》分为上半月和下半月刊, 《青年文摘》分为红版、绿版、人物版, 《中国市场》分为论从、文摘、物产研、市场四个版本。

7. 期刊合刊现象。

期刊登录记到中常遇到期刊的合刊现象, 如:《健康之友》三期合为一册出版。

(二) 由于编目人员造成的不规范。

1. 重复或者错误著录。

在编目过程中, 由于期刊出版发行的不规范给编目人员的查重造成一定困难, 就有可能会重复著录。重复著录会使得同种期刊使用不同的分类号, 给读者检索造成困难。字符著录错误, 由于工作人员在著录时出现错别字, 字符半角和全角的差异, 字母大小写不一致都会造成错检和漏检。

2. 期刊信息提示不完整。

如09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091—邮发代号, 对期刊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号码之一。有些地方性、机构性期刊可能没有ISSN号, 但一般都有CN号 (国内统一刊号) ;而邮发代号是期刊订购人员与邮局最方便的联系工具, 尤其在催缺刊时。所以期刊如果有这两个号的话都应该著录。

二、期刊编目规范化的解决方法

(一) 出版、发行不规范问题处理。

期刊出版、发行不规范产生的问题是计算机编目中较难解决的问题。根据我馆的实际情况, 通常的做法如下。

1. 同号不同名、独立出版、独立发行的期刊, 将其作为两种期刊来著录, 反映它们的真实题名, 但在附注项内将这一情况说明。

2. 刊号发生变化, 刊名、内容无变化的, 仍作为一种期刊著录, 但要及时更改刊号, 并加以说明。应该提到的是, 刊名识别应注意把刊名封面作为著录源, 其次还要查对目次页和订购目录。

(二) 期刊增殖现象处理。

我们在期刊著录时除采用《中国机读目录格式》的规定外, 还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原则。

1. 一种期刊分为上半月、下半月或A版、B版出版, 邮发代号不相同, 按两种期刊著录, 如《意林》, ISSN号相同, 都是1007-3841, 但是邮发代号不同, 上半月为16-288, 下半月是16-289, 我们就视为两种期刊分开著录。如果邮发代号, ISSN号都是相同的, 就视为一种期刊, 如《时代姐妹》, 其上半月刊改名为《女人坊》, 我们仍视为一种期刊。

2. 一种期刊分若干版本或若干分辑题名出版, 无论其邮发代号是否相同, 均分别著录, 按不同刊处理。如《南京大学学报》中的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应分别著录。

(三) 更名处理。

对于更名期刊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处理方式, 应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 某一期刊改名后内容改变不大或内容未改变的刊, 分类号不变, 刊次号改变, 应视为该刊的续刊分别著录, 在300、430、440字段加注说明, 反映刊物的变化, 如《黑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求是学刊》。一种期刊如多次更名, 学科内容不变, 卷期号相连, 作同一种刊处理, 分类号可一直沿用。

2. 期刊改名后内容改变, 该刊作新刊处理, 如《中国妇女》改名为《好主妇》。

(四) 及时进行数据的审校。

编目人员应该通过培训和自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另外, 在编目完成后应该对数据进行审校。由于编目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对于著录字段的理解不同, 编目过程中的错误是难免的, 因此MARC记录的审校工作同样很重要, 通过审校来提高编目数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秀华.试析期刊更名类型及其著录分类[J].图书馆学研究, 2002, (2) :48-51.

[2]蔡丽萍.期刊著录中常见问题分析[J].晋图学刊, 2004, (5) :60-61, 80.

[3]吴静珍.期刊编目工作分析[J].晋图学刊, 2009, (4) :62-63, 79.

[3]阮金月.期刊编目规范化探讨[J].图书馆建设, 2010, (9) :52-53, 56.

期刊工作 篇2

(一)政治思想与道德纪律方面:严于律已,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保持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树立热爱图书馆事业的正确理念,热爱本职工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在作风上,遵章守纪、团结同事、务真求实、工作严谨认真和一丝不苟,始终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始终以“上善若水”作为处事为人的准则。

(二)工作业务方面:在工作上求创新、求实效,做到尊重、理解、信任读者,全心全意为全校师生读者做好服务。具体工作如下:

1、阅览室的开放:由于阅览室开放的特殊性,是全天候开放,中间无节假日,能克服困难做到每天8:00—21:30准时开放,上半学年共开放135天合计1815小时,下半学年至11月30日已连续开放97天共1310小时。全年共接待读者1万人次,特别是下半学期在领导的布置下,调整了阅览室的结构和功能,增加了128多个自修位子,能保证整个阅览室的整洁与安静,在临近学生考试时,克服上班路远的困难,做到提前至7:30开放。同时也做好寒暑假的值班工作。

2、报刊的加工工作,报刊到馆后能及时进行签到上架,中外文现刊到馆能做到当天到当天签到、上架,报纸一般半小时左右就能与读者见面,由于签到工作的及时性、正确性,保证了缺、错期刊的及时索取,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期刊馆藏的完整性,全年没有发生过错收与错签现象,一旦亚星公司与邮局错发也能及时发现并得到纠正,如亚星公司把第??批次的轻工学院的一包期刊错发给我馆,把我馆的一包期刊错发给其它馆,通过及时的联系,调换回本馆的期刊。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期刊零丢失率;特别是今年下半年的几次乱架率的抽查中,每次抽查乱架率都为零。全年共上架报纸56种76份,全年合计签到中外文现刊900多种,共13920余册,其中中文现刊签到666种11374册,外文现刊91种(含分册)1350余册,学报、赠刊150种,近1200余册,白云校区送刊(至/11/30)共40批次,合计3616册,其中工具书库527册,学生阅览室3089册。全年共入库合订本期刊共3978册,其中中 文合订本期刊3444册(财产号60036394-60039837),外文合订本期刊534册(财产号66037061-66037594)。同时也能做好外文期刊利用率统计工作,提供了一份近年来外文期刊利用率情况统计表,为外文期刊订购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在外文期刊征订时建议广泛听取各学院意见,让贵重的外文期刊真正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深度开发外文期刊、充分发挥外文期刊的作用打下基础。在评估和学位申请等工作中能提供正确的期刊馆藏信息,如为通信工程专业列出我馆-正确的中外文馆藏期刊一览表,共23种。怀德学院申请硕士点,正确统计出化学化工医学类中外文期刊各自馆藏种类,外文馆藏期刊248种,中文馆藏期刊369种,

3、咨询工作,能认真细致做好咨询工作,特别是对新生如何进入“我的图书馆”、如何续借书等都能为他们进行演示操作,对一些毕业班的学生能指导他们如何正确有效地利用本馆的数据库,对馆藏了如指掌,结合专业知识(有机合成)能对专业教师提出的较专业问题进行很好的咨询与解答。

(三)自身素质与业务提高方面:老子曰:“修之于身,其得乃真”、“为学日益”,孔子曰:“有容乃大”。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图书馆工作者,做好一般性的事务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强化学习意识,在提高素质能力上下功夫。把学习作为提高自己的首要任务,今年已全部修完了本科学业(信息管理专业)的全部课程,因此,业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环境因素对期刊耐久性的影响》一文在南京大学召开的教育部高校图工委期刊研究工作年会暨全国高校图书馆第十三届期刊工作学术研讨会经专家评审推荐为交流论文,因具体原因未能参加,《图书馆事业的灵魂与航标——图书馆宗旨》一文获“江苏省高校图工委队伍建设与职业素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同时《环境因素对期刊耐久性的影响》被某图书馆类专业期刊(月刊)正式录用,定于第一或第二期发表。

期刊工作 篇3

就笔者来说,曾经是一名新闻记者,现在是农业期刊的编辑,通过多年的实践在这方面有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 对待专业知识要有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切忌不懂装懂。

笔者所在《现代农业》杂志是自治区最早创刊的农业杂志之一,栏目有“特色农业”“植保土肥”“作物栽培”“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生态建设”等,几乎涵盖了大农业涉及的农牧林水等方面。读者和作者主要是基层的农牧业科技工作者。这就要求编辑在处理稿件过程中,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那么作为一个“外行”编辑怎样弥补专业知识不足呢?笔者的经验是“三勤”。

1.手勤多查

多查就是要多查专业书、专业词典,不能似是而非,糊弄了事。尤其现在网络很发达,通过搜索引擎,瞬间就可以搜到相关的词条,方便快捷。

2.嘴勤多问

一要多和作者沟通,在组稿时注意保存作者联系方式,有对稿件存疑和不懂的,不要怕露怯,要敢于多问;二要和专业技术人员交朋友,不仅可以开拓视野,还能得到相关问题比较权威的解答。不能闭门办刊,自说自话。

3.脑勤多积累

要在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积累相关的知识。例如,国家的产业政策、相关产业的发展方向等。这样在编辑稿件时就可以有的放矢。

如果做到这“三勤”,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起码不会有硬伤,犯低级错误。但事实上这正是有些“外行”编辑之所以外行的原因。处理稿件缺乏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得过且过,不求甚解。甚至改稿的时候不懂装懂,想当然地改,把专业术语当成病词病句。或者不了解的一删了之,不管对作者全文的表达是否有影响。

二. 对作者、稿件认真负责的基础上,不断拓宽专业知识面。

笔者在10年前调到农业杂志的时候负责“畜禽养殖”栏目。曾经收到一个稿子,是锡林郭勒盟一位基层人大代表以读者来信的方式写的。他强调他的稿件很重要,一定要给他发表。这份手写稿有一万多字,没有大、小标题,涉及人大代表的职责、草畜平衡、草牧场沙化退化、人畜争水、草牧场承包、农牧民返贫、草原可持续利用等方方面面。初看觉的内容庞杂无法入手,不知道作者到底要说什么,而且字迹潦草,作者改动的地方也很多,常常一个段落都无法连续读下来。几次想放弃这篇稿件,但本着对作者、对稿件负责的态度,还是硬着头皮看下去。读第四遍的时候,发现在谈到草原可持续利用时,作者提到要发展生态畜牧业。这使笔者眼前一亮,因为当时关于生态农业的提法已很普遍,但是发展生态畜牧业,还没有见到。笔者又查了一些相关的资料,看到已有一些专家指出,解决草原生态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保护草原生态一定要改变数量型的畜牧业发展方式。那么要通过什么方式来发展畜牧业呢?这时候才觉得对作者的思路有了一定的了解。理清思路,改起来就容易多了,最后该稿件以“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草原可持续利用”为题刊出。文章刊出后,很快便忘记了。没想到半个月之后,社长拿了一封读者来信,打开一看,是那位作者写来的。他说改的很好,他很满意。还说投到很多地方都没音信,这里给他发表了,既把他想说的话说出来了,又比他说的好,要社长好好表扬一下给他处理稿件的编辑。

这件事过去很久了,每当在工作中有懈怠情绪时都会想起这位坦诚认真的作者。本来把稿件处理好是编辑的职责所在,但作者却专門写了表扬信来肯定我们的工作。作为编辑还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做好自己工作呢。焦点访谈记者敬一丹在谈到被采访者和记者的关系时曾说:没有不会说的,只有不会问的。通过这件事,笔者也感到有时觉得作者写的不好,实际可能更是编辑的水平有限,不能了解和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在专业期刊中更多的表现在编辑的专业局限性上。所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不仅是技术方面,在宏观方面也要多学习相关方针政策,才能在处理稿件时深入浅出。

浅谈期刊的签到工作 篇4

一、期刊签到工作的重要性

期刊的登到看似简单, 其实是期刊签到工作中最需要细心的工作, 是期刊最原始的记录工作, 也是期刊阅览的前提条件, 签到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读者阅览最新期刊的要求的直接反映, 签到工作的效率也给上架、阅览等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影响, 也给期刊管理工作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和混乱。随着社会的发展, 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建立, 对期刊的科学管理和开发方面的深度, 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期刊签到制度是网站和信息服务业的组成部分, 是宝贵的学术文献。它的签到数据直接影响过刊加工中的整理、装订等工作, 不能粗浅地认为期刊登记只是跟1、2、3, A、B、C打交道, 无须郑重其事, 只需签上就行, 正是这样, 容易产生粗心等弊病, 签到错误将给后续工作造成一连贯的错误影响。在签到时, 必须全神贯注, 在熟练的基础上稳中求快, 这样才能保证签到质量和效率的一致。有可能会因登到工作的处理不当或一时疏忽, 给编目工作制造困难或使装订工作出差错或出现残缺、不连贯现象, 造成图书馆的损失。

二、期刊签到工作中的规则、程序及问题

期刊签到工作中, 为了保证其连续性和签到质量, 一般都有成文的规则和条例等规定, 根据图书馆规模的大小和藏刊量的多少来制定具体的工作条例, 因此, 期刊签到有着一些基本的方法和规则。一般现刊到馆的登到顺序为: (1) 按规定核对发行站或邮局对帐清单 (一式两份) , 对上帐的打“勾”, 有错误的标明错处, 并更正, 然后反馈给发行站或邮局, 作为期后查帐的依据。 (2) 排序:按学科或字顺等初步排序、粗略分类。 (3) 加盖馆藏章, 现刊即为馆内公共财产。 (4) 贴条形码, 建帐。 (5) 送分类编目。有些图书馆的登到顺序不一样, 按照具体的馆内安排来定, 如我馆现刊登到顺序为: (1) 核对邮局投递时的交接清单。 (2) 加盖馆藏章 (一册盖三个章:封面、第13页、封底) (3) 签到现刊 (我馆已由手动签到改为电脑签到, 手动签到采用按类签到和按邮发代号顺序签到两种方法, 电脑签到为查找邮发代号签到法) 。 (4) 送期刊室上架 (一年下架装订一次) 。现刊的到馆登记必须按著录规则进行, 没有一定的规则, 将会造成目录混乱等影响。由于目前的现刊记到工作中, 没有统一的著录规则, 各个单位也根据自己单位的具体情况来定, 有的单位因签到人员的岗位变动等, 著录格式也有所不同, 造成几张卡片上登录了同一种期刊的现象。因而, 统一著录规则也是当前图书馆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1]。现刊登到时, 各单位都要有成文的工作条列或规则来统一本单位的登到方式, 签到时不得作出任何如撕页、剪贴等有损于该出版物的处理, 附件等不得轻易擅自取出、擅自处理, 附赠光盘可同时签收, 另外统一保管。不论手工登到还是电脑登到, 登到的方式、方法必须前后一致, 不影响编目工作。1、手工登到法: (1) 按期刊的邮发代号顺序签到时, 也需要认真核对期刊上的邮发代号, 然后在签收册相对的位置上作登记。注明刊名、邮发代号和期数, 月刊要注明月数, 半月刊要注明上、下半月数, 旬刊要注明上、中、下旬数, 合刊是那两个月合在一起等。 (2) 按《中图法》的分类顺序签到时, 熟悉《中图法》是搞好期刊签到工作的前提, 也是提高签到工作效率的必由之路, 先熟练地确定期刊的类别之后, 准确的、快速地找到该期刊对应的签到位置, 快速在登记册上登记, 还应特别解决好合刊、错位等签到中的问题。 (3) 在签到工作和期刊室管理工作不是由同一人担任时, 也应有之间的交接手续, 可避免两人之间对帐时产生差错等矛盾, 签到人员应认真填写期刊交接本, 在期刊交接本上详细注明邮发代号、刊名和期数, 期刊交接本上签上签到人员姓名和期刊管理人员姓名, 明确责任人。2、电脑登到法:同样在核对发行站或邮局交接清单和加盖馆藏章后, 即可打开电脑在电脑桌面上的连续出版物文件中打开签收页面, 找到并点击“现刊签收”选项, 选择“征订号”、“刊号”、“ISSN”、“索书号”、“排架号”等任意一项签到法。我馆一般选择“征订号”签到法, 将邮发代号输入, 电脑立刻弹出刊名等签收信息, 签到人员准确无误地选择并修改相关卷、期、总期、附件等相关信息, 将其登录到相关位置, 电脑中期刊信息由未到状态改为已到状态之后为一种期刊签到完毕。然后进行现刊交接, 打印完交接清单即可将所有签到期刊送至期刊室上架阅览。

三、重刊、错刊、缺刊和部分附送资料的处理

期刊签到工作中经常遇到期刊送重、送错和缺刊、有附刊现象, 因而处理和登记好重刊、错刊、缺刊、附刊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如实登记好这些刊物的特殊要求, 无论出版物的题名变化、停刊等异常情况, 应及时通知采购人员或相关人员, 发现的问题应在登到卡或相关位置上注明, 解决问题后作相应记录。登到卡出现问题时应将全部信息重新登记在新的卡片上, 所有临时性的编号等可用铅笔记在封面的右上角, 将刊物中随附的勘误表贴在相关的位置上, 不得随便处理。尚未盖章、登到的出版物, 不允许拿出工作室或外借。每月进行一次催缺 (一般为3个月或半年进行催缺) , 及时解决缺刊问题, 打印催缺清单, 最好一式两份, 送发行站或邮局一份, 自己留一份备案, 在清单上注明重刊、错刊、缺刊的邮发代号、刊名、期数和投递时间、退回时间等, 资料尽量祥细, 不要有遗漏。催缺是为了避免期刊长期不到馆而影响连续性, 给后续工作做好铺垫。不论发行站或邮局是何种原因造成缺刊现象, 期刊签到人员都要向发行单位催补, 反馈回来的信息应及时处理, 补上的缺刊应象到馆期刊一样补签到。附送的赠刊、光盘、说明书、图片等资料, 分别分类造册登记, 放在指定位置, 供读者选用, 从而规范保管、使用这些附送资料, 以免缺失, 也可以满足部分读者的特别需要。

四、期刊签到工作中的体会

期刊签到人员在工作中的职业道德、知识结构、素质及专业水平关系到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应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不断运用创造性思维, 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 把信息资源在最短、读者最需要的时间内, 传给最需要的人, 创造出信息资源的最大信息价值。熟练签到的操作流程,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为读者更好地利用期刊提供最大便利, 圆满地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期刊签到人员应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高度重视素质教育, 也可推动图书馆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期刊签到的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只有提高期刊签到人员各方面的能力, 在签到时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

期刊签到工作能培养和锻炼一个人的细致和耐心。无论从事何种工作, 这种习惯都将有益于一个人的一生, 有益于培养一个人的性情, 只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就会体会到自己的努力给别人带来方便时的喜悦和成就感。不断地总结工作方法, 按规律办事, 方能提高期刊签到工作的效果和效率。

摘要:期刊的签到工作是图书馆日常工作中最基础性的工作之一, 签到工作中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期刊的管理和上架等后续工作。本文试图在提高签到效果和效率方面做一些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期刊,签到工作,图书馆

参考文献

[1]赵燕群.连续出版物工作.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7

信息交流是期刊管理工作的核心 篇5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交流期刊管理工作核心

0引言

期刊文献是图书馆重要的文献,历来被视为十大信息源之首。文献服务的实践说明,在图书馆众多文献中80%的文献信息来自中外文期刊,期刊成为图书馆最活跃的文献因素,由于期刊这样的作用和地位,所以期刊信息的服务直接影响到图书馆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从服务角度看,期刊文献最能符合信息服务工作“快、准、精、高”的要求,期刊文献资源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与发展。因此,做好期刊管理工作对图书馆的整体工作和全面发展都十分重要。

期刊是信息的重要载体,而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其本身是静态的,在没有被开发利用前是不能体现它的价值的,读者希望从期刊中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但是全国的期刊浩如烟海,如何才能体现信息的价值,使读者能以简便的方法获得他们需要的信息呢?这就需要图书馆的期刊管理工作彻底改变“重藏轻用”的原则,变“重藏轻用”为“善藏重用”,将馆藏的期刊文献资源转化为信息,并以畅通的渠道交流给广大读者,才能使期刊的价值和作用在交流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充分证明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信息交流。我们只有把握住核心,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期刊管理工作。

1建立合理的期刊馆藏体系

要做好期刊信息有效交流,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期刊信息源,即期刊馆藏体系。一个理想的期刊信息源要求期刊有一个不同品种、质量、数量、内容范围、不同文种、学术层次等合理的比例构架。对于图书馆期刊馆藏来说,最重要的是馆藏体系是否能满足读者与科研的要求,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期刊馆藏体系,首先要求采编人员要树立特色期刊馆藏的意识,确立正确的进刊原则。首先要以期刊的实用性为原则,要系统完整的购进重点刊、馆藏核心刊,确保读者和科研急需的最有参考价值的刊物,重点采购信息含羞高和信息密度高及符合本馆读者群要求的刊物;其次,突出本馆馆藏特色为原则。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将所有的期刊入藏,但必须使所建期刊馆藏体系最大限度的满足本馆读者和科研对信息的需求,这就需要期刊采购人员能确切了解读者群的数量、结构,熟知读者的需求和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同时广泛的听取读者的意见、征求本馆专家的见解。收集不同类型读者的反馈,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入藏期刊,并确保馆藏期刊体系根据期刊的连续性、系统性的特点,坚持不断完善,以保证期刊信息的完整性和实用性。

2保证期刊信息源的完整

期刊到馆后由验收员记到验收,盖印上架,这听起来十分简单的工作,做的规范与否,对期刊信息源的完整起着很大的作用。

期刊验收工作最重要的职责是把好期刊完整无缺这一关。现在各类型图书馆都受经费的困扰,购置经费有限,而够刊量随需求量日增。每年只好采取减少复本或几乎无复本的单本订购原则,这样保证期刊的完整性就显得更加重要,但图书馆期刊的残缺和漏订情况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在不断发生。如果无人把好这一关,必定将严重影响期刊信息源的完整性,从而破坏期刊的系统性、联系性并影响信息交流的内在质量。

期刊漏订的原因很多,如采购疏忽、发行渠道变化等。缺刊发生的原因更加复杂,期刊获取渠道多、发行部门的漏发、误投、错发,各期刊部在领取、保管和流通过程中的遗失等。针对这一情况,期刊验收人员都应及时掌握情况并最大限度的采取补救措施,一旦漏查。采购人员应将期刊订购凭据立卡登记,并对照上一年度的订购情况和收藏原则检查有否漏订,一经发现应及时核查。以便补购:二是补缺。验收记到,无论是卡片记到,还是计算机登到,验收人员都必须将期刊的特征项和发行项记录清楚,并掌握期刊发行的规律和周期。一旦发现缺刊,立即与发行部门练习及时补缺;三是期刊的日常管理工作。图书馆期刊的缺刊较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丢刊这种现象,此现象多发生在读者到馆的高峰期,工作人员管理不到位,期刊因丢失而缺刊,所以应尽量减少缺刊现象。

3促进信息交流的实现

建立合理的期刊馆藏体系,确保期刊信息源的完整,目的就是为了有利于信息的交流,当这一切都做到规范之后,阅览和流通工作就成了期刊信息交流的主要环节。因此,从促进信息的目的出发,阅览和流通必须为信息交流大开方便之门,全力促进信息交流的实现。

3.1要熟悉馆藏期刊信息源要促进信息交流,方便读者获得信息,期刊工作人员,必须熟悉馆藏期刊信息源的各种情况,努力做到对馆藏信息源心中有数、了如指掌。期刊工作人员只有具备平时对馆藏信息源的熟悉和了解,才能为读者提供参考,促进信息交流的实现。

3.2要善于应用馆藏二、三次期刊文献资源为读者提供服务。

3.3要灵活利用馆藏期刊信息源,将信息交流与信息需求有机结合,科学认真的帮助读者确定检索策略和检索方式。一要根据信息需求对检索内容、检索途径和检索步骤进行选择,力求检索过程科学、严谨和高效,把整个检索行为与检索目的的出入缩小到最小限度;二要根据信息所需范围及线索,合理利用各种工具,如刊名、题录、作者名进行确指检索,还可根据问题的类别关系进行线性检索或者选择关键词进行族性检索。检索途径的多层次、多类型是对文献信息序化组织的多方位揭示,也是对文献线性排列方式与其知识内涵的立体交叉结构差异的弥补方式。对于读者来说了解检索途径与信息源之间的关系,并有意识的根据信息需求和检索目的来确定检索策略和方式,就能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有效地消除或减少因期刊信息的静态而带来的交流障碍及信息服务工作人员的欠缺而带来的不便,做到目标明确、取径最优、效果最好的实现相关信息的查全与查准,从而使信息交流的过程事半功倍。

期刊编辑管理工作之思考 篇6

1 期刊编辑管理工作的特点

1.1 管理知识型员工

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文化底蕴是期刊编辑必不可少的资质,由此才能够担任在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沟通桥梁作用,完成文化的传递与引导过程,是一种主观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这一特征使期刊编辑成为知识型员工,甚至可以将编辑视为半个学者。期刊编辑工作者对学历有硬性要求,具相关调查资料显示,高学历人员占据的比例相对其他行业处于领先地位[1]。某种意义上而言,期刊编辑是杂志社的隐形资产,构成了人力资本,也就是说期刊编辑的知识影响到期刊的正常运作,只有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够保证期刊的利益和可持续发展。

1.2 工作固定性强

期刊编辑相对其他行业而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稿件处理的模式是固定的,按照规定和流程要求,有条不紊的展开工作,不能对某一个稿件搞特殊待遇,以保证稿件的质量;其次编排规范的固定性,作品的排版符合期刊要求,保证版面美观、详略得当;最终使得期刊产物也具有固定性特征,如出刊周期、市场定位等。而在这固定性交集的工作模式下,管理层是否能够展开合理有效的管理工作,将会直接影响到编辑能否在长期工作中保持热情和动力。

2 期刊编辑管理工作的要点

2.1 规范与创新相结合

编辑工作具有特定的流程和标准,必须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和杂志社规定,掌握编辑六艺,真正落到实处,而期刊责任编辑需要担负起管理职责,确保每一位编辑能够对工作认真负责,保证稿件质量,在政治质量大前提指导下,不断提高期刊学术性和专业性,使期刊管理工作符合规范性原则[2]。同时,国内正处于风云变革时代中,党和政府对文化产业愈发重视,明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将出版行业的发展推向文化创造活力中。在创新的环境下,期刊编辑管理层需要积极吸收先进理念,在规范性基础上,融合创新思想,将管理工作的重点聚焦于市场、选题策划等方面。只要这样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吸收更多的固定读者和广告业务,完成市场为导向的转型。

2.2 注重科学化管理体系

责任编辑要展开有效的管理工作,必须要应用科学化的管理体系,以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为达到这一目标,要求管理层必须充分了解每一个编辑的性格特点、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等,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编辑工作流程,制定出最优化的管理模式,以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为辅助,发掘每个人的潜力和特长。在科学化管理体系下,编辑能够明确自身所担负的职责,以制度规范为指导,纠正工作中不良习惯,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落到实处[3]。同时以编辑个人能力和表现调整待遇和工作内容,在差异性安排下,刺激编辑工作动力和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更多热情投放到工作中去。

2.3 抓“大”放“小”

管理工作的特点即将精力集中在更有价值的领域内,而编辑管理工作需要遵守抓“大”放“小”原则,期刊从稿件编辑到刊登过程,是一个严密的整体,在这个体系内,涵盖着编辑工作中的规划设计、选题、稿件审核与刊登发行,既有大,又有小。对责任编辑而言,身为期刊管理层,重点要抓“大”,既把握期刊的整体发展大方向,并以此为指导,完成选题、组稿和约稿等工作内容,建立人脉资源库。而放“小”是指将次要的权利下放,把部分工作内容分配给普通编辑。包括稿件登记、修稿、校稿等。在这样的模式下,使每一位编辑工作内容相对区分独立,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同时不能彻底放“小”,要将两者结合应用。

2.4 重视人才培养

期刊编辑管理层不仅要保证日常工作正常运转,同时也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挖据。期刊编辑具有双重性,不仅要求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要掌握人际沟通技巧,能够协调读者、作者和客户之间的关系[4]。当前期刊招聘的编辑中,应届大学生占据很大一部分,一方面大学生在学校经受长期专业知识积累,但是另一方面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业务、沟通能力需在工作中不断磨合提升。对此,期刊管理层应当组织定期培训,为员工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帮助编辑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持续提升编辑的专业素养,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编辑队伍,使编辑能在工作中获得乐趣。

3 优化期刊编辑管理工作的策略

3.1 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

期刊想要长久发展,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满足读者和客户的需要,对此,要求期刊管理层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带领期刊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尤其是当前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支持下,新媒体兴起,期刊管理工作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可想而知[5]。对此要求期刊管理层紧跟时代潮流,把握发展趋势,了解当前市场信息,在此基础上,勇于接受新鲜思想,改变传统管理观念,调整工作模式,重视创新思维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期刊编辑在领导下,共同进步,大胆创新,使刊登作品更符合时代变化的特点,保证期刊能给读者带来新鲜的阅读体验。

3.2 不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期刊管理层即责任编辑应当起到带头模范作用,让编辑愿意自发的跟随管理者脚步,为期刊工作作出贡献,因此要求责任编辑不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首先要开拓眼界,增加阅读量,累计大量的专业知识,在个人业务水平上,能够为编辑答疑解惑,起到指导作用。其次要锻炼个人管理能力。责任编辑作为管理层,担负着期刊内部正常运转职责,除过硬的专业技能外,要保证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和编辑、读者、作者和客户之间进行互动与交流。只要重视对个人素养的提升,才能带领期刊编辑展开积极的工作。

4 结论

综上所述,期刊对编辑的个人能力具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展开更加有效的管理工作,对期刊有着直接影响。对此首先要了解针对期刊编辑进行管理工作的要点,并抓住管理过程中的要点,最终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推进期刊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行业佼佼者。

摘要:期刊工作内容特殊,一方面要求编辑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写作能力,完成稿件审查工作;另一方面要求编辑人员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协调多方面关系。简而言之,编辑要能够约稿、改稿、审稿和校稿,针对期刊编辑的管理工作应当充分把握这一点。本文简单说明了期刊编辑管理工作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期刊编辑管理工作的要点展开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期刊编辑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以此来提高期刊杂志工作效率,保证出版作品质量。

关键词:期刊编辑,管理工作,思考

参考文献

[1]张静.现代科技期刊责任编辑管理工作之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11(23):147-149.

[2]左文霞,曾文君,程子丰.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4):117-119.

[3]王庆成.对期刊编辑工作的一点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5,1(15):78.

[4]喻菁.论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的个体时间管理[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0(4):160-161.

浅谈图书馆期刊补缺工作 篇7

期刊是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品种繁多、出版周期短、传递信息快等特点。在知识信息时代, 高校图书馆的期刊管理工作是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学科研人员及时了解前沿学科动态不可缺少的信息来源之一。期刊补缺工作更是期刊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1 注重采购, 保证期刊质量

1.1 期刊采购是关键

图书馆期刊的采购既要照顾到期刊文献的丰富性, 又要兼顾各专业学科研究, 需要合理配置, 突出期刊门类的综合性和专业特色, 要突破传统的以收集纸质期刊为主的、单一的馆藏体系。根据本馆的实际, 结合本校教学科研的信息需要, 合理地配置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的订购比例。首先, 要以订购印刷型期刊为主, 其次才是电子期刊;对于同时出版印刷型和电子型的期刊, 尤其是检索性期刊, 可优先购买电子版, 相应减少同一内容印刷型期刊的复本量, 用省出的经费去采购符合本馆收藏特色的期刊;对于价格昂贵而又只有少数读者需求的期刊, 可借助互联网上的期刊资源满足读者需求, 而不必采购全本的期刊;对于外文高价期刊, 如果使用率不高, 应考虑用同等费用购置有关的中文期刊。采购中一定要注意专业期刊、重点期刊。

1.2 期刊访问工作是基础

要做到合理采购, 首先必须做好期刊的访问工作。众所周知, “采”与“访”是期刊采访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访”是“采”的依据和基础, 通过“访”才能了解学科的发展、教学科研的需要和读者的需求, 为有的放矢地“采”提供保证。因此, 期刊的采访人员应根据学校各院系学科特点和需求, 把期刊文献的订购工作融入到院校及专业调整中, 深入各系进行调查研究, 并组织各单位一线教学和科研人员认真进行讨论、分析并慎重圈选, 并将圈选目录按照其重要程度依次排列。图书馆在各教学院系圈选结果的基础上, 再根据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购书经费等情况进行综合平衡, 来确定订购的种类。

2 做好期刊的补缺工作, 保持期刊的连惯性

2.1 期刊缺失原因分析

1) 内部职工非法占有期刊。有的馆对内部职工借刊管理不严, 有的长期不归还, 一旦要追索都不知丢到什么地方去了;有的则借刊不登记, 口头说看了马上就还, 时间长了也不知期刊的去向, 造成期刊的流失。

2) 订购、收发、记到等管理混乱。采购人员的责任心不强, 不能及时了解期刊的出版发行动态和发行渠道的变化造成期刊的缺藏。收发部门的管理不当与投递人员接交手续不健全造成缺期少刊, 取刊验收没有责成专人负责, 由于工作人员不认真负责造成中途流失。

2.2 加强期刊补缺工作

1) 加强收发室的规范管理。图书馆报刊收发室主要负责按部门分发到馆的各类邮件、包裹, 不论是专职还是由门卫兼职, 都必须实行严谨、规范的管理, 不能造成期刊人为的流失。

2) 加强期刊验收、记到、加工流程的科学管理。验收记到工作是期刊管理工作的开始, 是期刊到馆情况最直接、最根本、最原始的记录, 也是最先发现期刊缺期的工作环节。验收记到人员应及时验收登记到馆刊物, 验收时要做到认真仔细、准确无误, 避免张冠李戴, 使本来未到馆变成己到的, 而已到的期刊却仍为等待状态, 误认为丢刊或复本, 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要注意期数和份数是否符合, 有没有合期或跳期的现象, 要注意是否有更名、合并、休刊等出版发行动态方面的消息。如有要妥善处理并及时通知订购人员。记到人员要在工作中做到脑勤、手勤、笔勤, 不能仅仅满足于催询在记到时发现的缺刊, 而应该做到定期查缺、催询, 以便尽早发现缺刊, 及时做好催询补缺工作。在平时的记到中我们较容易发现的是偶尔的缺期现象, 而对从全年第1期开始就未到的整卷缺刊容易忽视, 如不通过对订购目录的全面查缺, 只有到第二年整卷缺刊才能被发现, 而这时再催询补缺, 往往为时过晚, 缺刊难以补回。期刊送装前要认真仔细地检查刊物的刊名、期号是否准确无误, 严格按起止期号的先后顺序排列。

3) 加强期刊的借阅管理。一方面要想方设法为读者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和谐舒适的阅览氛围, 做到热情接待读者耐心解答、虚心听取意见, 为读者提供文明优质和多层次的服务;另一方面图书馆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完善借阅手续, 包括内部职工, 图书管理员要做到随时了解期刊停刊、漏刊等信息反馈给订购人员及部门主任。对读者撕扯、污损、偷窃期刊的行为要坚决制止。

3 加强图书馆期刊的科学管理

1) 重视电子期刊的管理和利用。电子期刊是以数字形式存储在光、磁等介质上, 读者可借助计算机读取的连续出版物。经过近20年的发展, 电子期刊已从最初的软盘期刊, 发展到现在的网络化电子期刊。目前全世界大约有十万种期刊, 其中电子期刊约占有十分之一。随着电子期刊的种数不断增多、涉及学科面不断扩展、终端用户与日俱增, 电子期刊的功能越来越大, 它在图书馆中的收藏地位逐步提高, 并对图书馆的期刊工作产生重要影响。

2) 加强纸质期刊的管理和利用。虽然现在网络覆盖, 电子期刊大量出现, 但纸质期刊的时效性更强。电子期刊一般比同种纸质期刊晚出版几个月, 对于广大读者时间就是效率。因此作为期刊的管理者应该提高纸质期刊的利用率, 发挥纸质期刊的重要作用。

3) 提高期刊管理人员的素质。期刊资源的管理是否科学和利用率的高低与期刊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 不具备与之相匹配的素质就无法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无法科学管理期刊与提高期刊利用率。所以造就高素质的期刊管理人员刻不容缓。

4 改进期刊管理工作的设想

在期刊管理工作中, 首先应抓好采访订购的环节。各种数据录入要准确、规范、完整, 充分发挥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优势, 实现期刊管理自动化、系统化。

要像重视图书分类编目工作那样重视期刊的分编工作。为了实现网上资源共享, 最好统一使用《中图法》的期刊分类表进行分类。馆际之间、同行之间要加强沟通探讨, 尽量做到归类统一, 避免各行其道、杂乱无序的局面出现。期刊统一按分类排架, 标架应从读者角度出发, 做到易懂、醒目。

改变传统的馆藏章盖在封面上的做法, 统一加盖在目录页上。有的期刊一年期数较多, 架内存放不下, 为提高期刊利用率, 根据期刊的刊期、厚薄等具体情况, 及时进行装订, 不要等到年终算总账。装订好的期刊及时转交过刊库上架, 并在检索系统中及时反映。

目前, 大部分院校对没有保留价值的随刊赠品、赠物的管理, 缺乏制度化的规范要求, 随意性很大, 只凭工作人员个人意志行事。为防止矛盾与纠纷, 最好由馆办公室或其他职能部门统一处理, 光盘、软盘之类, 最好利用服务器提供到图书馆网站上让读者利用, 也可以由电子阅览室统一管理。注意在目录索引中标明去处, 告知读者。

5 结语

总之, 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管理系统在期刊管理方面的作用, 实现期刊管理自动化, 使管理人员从繁杂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 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期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 开展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跟上计算机网络时代发展的步伐。让期刊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发挥期刊的使用价值, 让期刊文献资料充分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摘要:如何适应高校办学模式的改革以及期刊自身的发展变化, 充分开发利用期刊文献资源, 为教学、科研提供更好的服务, 科学地管理与充分地利用期刊, 是图书馆期刊工作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期刊采访,期刊借阅,期刊补缺

参考文献

[1]王丽燕.浅谈高校图书馆期刊的优化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8) :71-72.

[2]张正春, 徐迪.试论高校图书馆期刊的优化管理与服务[J].现代情报, 2006 (4) :106-107.

[3]高静, 毕明华.建设现代化期刊信息管理系统的设想[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4) :90-91.

[4]何艳群.论高校合并馆期刊资源的整合与管理[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6 (4) :46-49.

期刊编辑工作的网络化管理 篇8

一、期刊编辑工作网络化管理的现状

1.收稿流程的网络化管理

作者通过期刊网站上的投稿须知, 使用统一的论文撰写格式, 运用QQ通讯、电子邮箱、MSN等通讯方式进行网上投稿, 编辑通过网站上的收稿信箱收稿, 根据收稿时间、稿件题目、作者, 进行系统分类、数字化存储和网络化管理。

2.审稿过程的网络化管理

编辑或审稿专家通过登录期刊的网站就可以查看投稿, 并将审稿意见通过邮箱或QQ等工具传给各编辑, 实现审稿过程的网络化, 快捷方便实用性强。

3.稿件处理过程的网络化管理

编辑在网站上接受初审稿件, 通过初审意见, 请作者修改稿件、提交最终待审稿件, 对终审稿件发送刊用通知、退稿通知。

4.稿件编排过程的网络化管理

对于刊用的稿件在网上进行系统编排工作, 制作目录和索引, 系统随时生成主题索引、作者索引、稿件类别索引等。系统自动生成当期目录, 并在系统上进行出刊的编排工作。

5.期刊出版工作的网络化管理

出版期刊时, 以电子稿的方式将稿件在编辑部、排版印刷中心和印刷厂之间来回传递, 缩短了传送时间, 减少了人员和交通的运作成本, 提高了期刊出版工作的效率。

6.费用和查询工作的网络化管理

网络管理系统进行稿件各种费用管理, 包括稿费、版面费、审稿费及其他费用项目的登记, 系统还有自动计算、随时调整和打印功能。通过系统索引还能快速查询稿件的编辑工作的运行情况, 随时掌握编辑动态。

7.发行工作的网络化管理

期刊编辑制作完成后, 在期刊网站上以电子版的方式发行, 可以在其他网站, 如万方收据、知网、维普资讯上发行, 通过免费浏览或有偿付费的方式让有需要的读者在网上浏览。

二、期刊编辑工作网络化管理的特点

1.投稿方便快捷, 咨询反馈效率高。

利用电子邮箱等工具进行投递、咨询、回复, 既节省时间又加强了编辑与作者的沟通, 缩短了出版周期, 提高了工作效率。

2.知识信息传播迅速高效。

期刊在网上公布、更新, 使读者马上可以看到新的期刊内容, 知识传播更加迅速。

3.期刊索引方便快捷。

期刊的网络化, 可以使读者搜索、浏览、下载自己需要的文章, 省去了上图书馆、资料室购买借阅的时间, 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4.期刊网络化传播扩大影响力。

开放性的网络免费读取, 使更多的读者能够阅读文章, 增加了点击率、扩大了期刊的影响。

三、加强期刊编辑工作网络化管理的建议

1.加强重视, 完善管理

期刊的领导编委及工作人员要提高对期刊网络化的认识, 加强重视, 参观学习引进先进的网络管理硬件、软件系统, 不断完善期刊编辑工作的网络化管理。

2.提高编辑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素质

编辑工作的网络化管理需要编辑人员熟练操作各种编校系统软件, 收发电子邮件、回复网上咨询, 在系统上进

行审、编、排稿件。这也要求编辑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在网络上查阅相关期刊文章, 获得相关学术信息。

3.加强期刊网络化管理的安全意识

期刊编辑部要让作者了解著作权保护规则, 与作者签订合同, 明确出版单位和著作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1]。在网络安全方面要设置软件、硬件安全屏障, 防范网络黑客、安全陷阱、恶意软件及不良信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及时对网站内容进行备份, 以免系统出现故障时影响网站的正常工作。

4.建立期刊网站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

建立期刊网站平台, 扩展期刊的服务功能, 展示期刊水平、质量和品牌, 设置读者回馈、作者服务、信息反馈、友情连接、专家在线咨询等服务窗口, 建立文献资料中心实现资源共享。

期刊编辑工作的网络化管理是实现编辑工作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优势, 实现编辑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工作, 快速有效地实现资源、知识、信息的流通与共享, 更好地为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期刊服务工作 篇9

1 加快网络环境下期刊资源体制建设

要搞好期刊信息的开发利用, 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馆藏期刊信息源。鉴于期刊类型已由单一走向多元, 而且计算机, 网络技术已在高校普及, 高校图书馆必须坚持多管齐下, 加强资源整合, 使之相互补充, 发挥出最大效益。

馆藏布局的合理性: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向读者提供服务的基础, 而合理的期刊馆藏布局则是向读者提供优质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的资本。

1.1 优化馆藏期刊结构。

馆藏期刊结构是指馆藏期刊中不同的品种数量、不同内容、不同文种之间的比例关系, 结构合理的馆藏期刊, 能增强期刊布局的科学性, 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 充分体现图书馆的价值。因此, 高校图书馆的期刊馆员, 首先要在懂得本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把好采购关。其次, 要广泛征求读者意见, 根据读者对期刊的使用情况, 适时调整期刊数量和品种。不仅要通过馆际间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还要对现有馆藏期刊, 通过读者的利用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 减少利用率低的期刊, 增加读者喜爱的期刊。再次, 通过校园网发布期刊信息动态, 广泛听取广大读者的意见, 及时汇总反馈信息, 同时, 考虑本馆经费情况, 制定合适的本馆期刊动态、采购方案, 然后, 将制定好的采购方案提交本校相关权威机构及人员审核、批准, 最后确定一个相对稳定的期刊采访方案。与此同时, 加强期刊资源的网络化建设, 同一地区之间采取走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道路, 地区内进行统筹规划, 加强区域或总体协调, 形成科学合理的期刊布局体系, 从而发挥期刊资源的整体优势。

1.2 方便快捷的功能布局。

高校图书馆作为读者阅读学习的重要场所, 在服务设施上应设法为读者创造一个方便快捷的导引系统, 从馆外到馆内, 从入口到各个部门、各个阅览室, 使读者接受服务一目了然。从满足读者需要的角度出发, 期刊最好是按学科大类划分, 对文献按主题进行划分, 布局上采用典藏借阅合一, 各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 从方便读者的角度出发, 采用灵活多样的布局分配。

1.3 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 做好电子期刊的收集工作。

电子期刊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献信息由于其内容广泛、检索便捷、周期短、时效性强的特点, 在高校图书馆倍受读者的青睐。首先, 应加强完善期刊联机目录。联机目录是查找各馆馆藏的依据, 也是开展馆际交流的基础, 高校图书馆应将电子期刊的MARC记录纳入Web PAC系统中来揭示电子期刊的特征与信息, 方便读者阅读。其次, 加强并完善文献传递服务机制。再次, 考虑本馆的资源、人员、设备情况, 结合本校的专业特色, 建立特色化的数据库, 以飨读者。

2 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以读者为中心, 就是以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馆员要做到态度亲和、友善, 把读者当成主人、亲人, 使读者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 得到最大的服务满足。

2.1 探析读者的心理, 做好期刊服务工作。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主要是在校大学生, 可以说, 没有学生就没有图书馆。因此, 图书馆要分析大学生读者的心理特点, 探讨大学生读者借阅期刊的不同心理, 这样才能有效地满足大学生读者的阅读需要。针对新生盲目的心理, 要开展新生入馆教育, 增强新生对期刊服务的感性认识, 同时, 开设绿色通道, 让新生真切地感受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 这对新生认识图书馆进而有效认识期刊服务为日后充分利用图书馆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针对大学二年级、三年级学生的特点, 侧重选择一些与本校各专业相关的期刊文献, 满足这部分读者的心理需求。四年级学生, 因其就业和考研的需求, 图书馆应组织一批有经验的馆员, 专门为这一阶段的学生提供专业性强的期刊文献资料。

2.2 了解读者阅读规律, 做好导读工作。

导读工作是提高期刊利用率的一项重要工作, 期刊馆员要为读者提供直接、有针对性的服务, 要主动热情地对到馆的师生介绍各专业期刊的检索途径、方法, 推荐新到馆的期刊。对不同的读者要区别对待, 对于新生, 期刊馆员要对其介绍图书馆概况、馆藏期刊分布, 并帮助引导新生阅读;对高年级学生重点介绍专业期刊, 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对教师和科研工作者, 主要提供相关文献, 提供专题论文索引、专题资料汇编等服务。同时, 通过宣传栏或网络宣传园地, 对馆藏期刊加强宣传报道使读者充分、及时地了解馆藏期刊动态及其重要内容。

2.3 开辟多种途径为读者服务。

近年来, 随着高校图书馆网络化、自动化、数字化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期刊读者服务工作也发生着变化。以集美大学图书馆为例, 几年前, 该馆还是以纸质期刊文献为主的手工服务,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转变成以网络为依托的电子信息服务, 同时各种服务手段不断变换, 各种服务方式并举, 使该馆的期刊服务工作充满活力, 受到读者的好评。另外, 该馆还通过积极开展咨询、定题跟踪服务、提供虚拟资源, 使读者享受到快捷、方便和超越时空的现代服务方式。

3 全面提高馆员的素质

在美国有这样一种说法, 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 5%来自图书馆的建筑物, 20%来自文献信息, 75%来自图书馆员的素质。图书馆员在发达国家被认为是“知识渊博的人”。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主要是学生和教学科研人员, 这种现实状况对高校图书馆的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 馆员要改善服务态度, 满足读者的心理要求。

长期以来, 高校图书馆馆员业务素质低、服务态度差, 已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图书馆工作是一种奉献性很强的服务性工作, 这不仅要求馆员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而且要有爱心、耐心, 真诚地对待和尊重每一位读者, 使读者见到馆员就如同见到亲人一样亲切, 让“读者满意”永远成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品牌。只有这样, 图书馆才会焕发生机和活力, 真正成为师生汲取知识的乐园。

3.2 不断提高馆员素质。

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现代化最终要靠人来实现, 需要既有高尚道德情操, 又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图书情报知识, 懂得外语、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手。所以, 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通过岗前培训、派出学习、做访问学者、交换学习等方式提高馆员的素质。同时, 要对骨干馆员积极培养, 使他们能支撑一方, 带动全体馆员共同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3 稳定期刊工作队伍, 完善多重监督、竞争机制。

在高校图书馆, 期刊馆员占有相当多的人数, 期刊部门采取有效的竞争机制, 会极大地促进全馆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因此, 期刊部门应采用“公平、平等、择优、贤能”的人才策略, 使馆员进行自身定位, 结合有效的竞争机制, 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3.4 完善监督机制, 对全面提高期刊馆员的素质同样必不可少。

首先, 责任领导要相互监督, 主要是指工作的完成情况、绩效结果、群众评议等方面的相互监督, 以发现问题, 及时改进。其次, 读者对期刊工作的监督。期刊部门应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读者的反馈信息, 根据反馈信息, 查缺补漏, 满足读者的要求。再次, 期刊部门内部的相互监督, 主要指部门主任和馆员的相互监督, 目的是求得工作的尽善尽美。与此同时, 采用严明的奖惩措施, 增强馆员的责任意识。

略论高校图书馆电子期刊工作创新 篇10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电子期刊 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197-01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期刊的出现给传统的期刊文献带来强大的冲击,电子版或网络版的期刊以它独有的实时性和方便性等特点,加上特有的新闻价值和丰富的信息内涵知识受到读者的广泛青睐,从而形成了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并存,电子期刊呈现强势之态的局面。面对期刊形式的发展变化,高校图书馆应当更新管理观念,研究和探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期刊工作新的改进办法。

1 电子期刊建设的现状

相对来说,我国的电子期刊发展较慢,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就已经开始了电子期刊的组建工作。随着计算机储存介质的飞速发展,电子期刊的发展趋势更是得到普遍的推广,尽管我国的电子期刊建设起步比较晚,但是通过近几年发展,还是取得不少的成绩。中国大型文献书据库系统的成功开发和沿用,为我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工程信息技术等方面的重要期刊的发表提供了许多具有价值性的文件资料信息,它所提供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面向对象的检索引擎,实现电子学术期刊连续出版的大规模化,功能多样化,它与相应的检索咨询配套的硬件设备和支持软件,为科技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查阅文献资料提供快捷的数据检索服务系统,对期刊文献的评价统计工作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

现代社会中各种电子期刊产品种类齐全,各式各样。既有专业学术型的,也有生活娱乐型的,知识信息涉及关注时事,展望未来等诸多方面,人们获得知识的范围拓广,汲取新信息的手段多样化,日益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另外,期刊文献数据加工实现电子化,有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精心编制的《中西文献期刊联合目录数据库》(光碟版),就收录了大量的信息数据,包含3.7万种西方期刊,一万多条数据;中文期刊1.3万种,5万条数据,该书覆盖我国进口西方原版期刊的95%,覆盖我国出版本土期刊的70%,这种全面准确规范的数据描述,可以为相关学术期刊提供标准的书目信息,满足各类型图书馆对于信息的不同需求。

2 电子期刊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

2.1 对高校图书馆期刊服务工作的影响

电子期刊以电子产品为载体,以信息技术和网络参考咨询为主体,通过即时电子信息的方式向读者传达知识信息。而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工作主要包括纸质书本、期刊的采编,流通阅览管理和收藏等内容。高校学生对于电子期刊的青睐,加之电子期刊对于电子资源的快速开发和应用,使得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偏重于提供信息服务,参考咨询和教育培训功能。

2.2 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的影响

為了更好的利用电子期刊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要懂得图书信息的专业知识,还要熟悉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具备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相关专业知识,打造复合型知识的馆员。由于运用计算机技术管理书籍分类和借阅等统计工作,可以大大提高馆员的工作效率,使得图书馆馆员人数编制上会出现精简情况,从而优化了岗位资源。

2.3 对高校图书馆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

电子期刊制作、传播和收藏方式的转变使高校图书馆能够更方便快捷的获取电子信息资源。由于期刊载体形式不同导致内容和格式的不同,这就要求期刊管理工作者要根据不同期刊的载体格式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和编排目录,要求图书馆馆员要转变传统的服务管理方式,注重科技技术的运用,善于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手段结合,真正的做好电子期刊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促进电子期刊信息的快速传递、开发和使用。

2.4 对高校图书馆管藏结构的影响

电子期刊的出现使图书馆馆藏出现电子期刊和纸质期刊并存的局面,期刊的内容和载体呈现多元化。电子期刊特有的载体形式极大提高了图书馆的储存能力,节约馆藏的空间,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减少了高校教育资本的投入。合理的调整不同载体期刊的馆藏比例,高效、经济的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使得高校图书馆的期刊工作在内容上出现新的变化。

3 实施对图书馆电子期刊工作的创新办法

3.1 更新馆藏观念,优化馆藏比例

在我国的高校图书馆配置中外文电子期刊收录较少,馆藏资源不足,不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在一些具体的书目上,纸质书籍的数量过大,且有不同程度的重复,应在适量加录电子期刊的同时,还要注重电子期刊的实用性。建立内容完整丰富的大图书馆的理念,建立图书馆联网系统,使读者在收索资料信息的中快捷方便,也有利于高校图书馆之间馆藏资源得到最大化的互补。

3.2 提高图书馆馆员队伍素质

由于电子期刊的出现使图书馆馆藏结构发生了变化,期刊的工作方式、方法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图书馆期刊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馆员除了具备优良的职业操守,爱岗敬业,还要掌握扎实的图书情报知识,还要熟悉电子期刊相关的管理软件操作,能够对电子期刊进行分类、汇总和深层次的加工。还要掌握一定水准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外语知识,方便在图书馆服务过程中与读者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质量。

3.3 选择科学的采购模式

根据图书馆的馆藏情况和经费情况,科学的选用采购模式。通常的采购模式是整库购买、分类专辑或是学科购买。整库购买是以购买数据库为单位,虽然购买的数据丰富但不能保证全部收藏的质量。分专辑或分学科购买就比较具有灵活性,坚持按需购买,在高校图书馆采购上突出教育原则,即采购内容以知识教育内容为主。从学校的教育经费支出上考虑,学校可以充分挖掘免费网络下载相关的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收集获得免费电子期刊资源,利用开放性的网络平台向学生传播教育信息资源。学校还可以组织相关的学术人员对免费资源按照学科或专业进行整理加工,使其成为图书馆可以长期有效利用的馆藏资源。

3.4 做好读者培训工作,形成良好借阅氛围

由于电子期刊种类繁多,利用次数频繁。各种数据库平台的检索功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读者进行必要的培训工作对他们熟练掌握电子期刊的检索技巧,拓宽读者获取信息的途径,提高对电子期刊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4 结语

电子期刊的不断发展,改变了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的格局,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期刊工作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才能更好的满足读者阅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翟彬偲,郦泉江.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并存模式下的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7):5-7.

[2]蒲红斌.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并存下的期刊工作创新管理服务—— 以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0):144-145.

公安现役部队期刊保密工作刍议 篇11

公安现役部队期刊主要刊载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的最新科技成果及最新技术, 关注部队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公安现役部队期刊作为前沿军事理论和学术交流的园地, 必将成为国内外敌对势力窃取我国家秘密的重要目标。做好公安现役部队期刊的保密工作, 直接关系国防的巩固、国内政局的稳定, 关系国家的兴衰存亡。

一、公安现役部队期刊的泄密隐患

(一) 期刊内容泄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的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国外情报部门打着来我国观光、考察、交流等幌子, 大肆搜集我国出版的各种期刊。他们试图通过分析期刊中直接或间接泄露的信息, 获取我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各方面的情报。在公安现役部队期刊的“边防研究”相关稿件中, 经常会涉及战法、战术、情报、缉私、缉毒、民族、宗教及新型武器装备和军事专用器材等方面研究;在“警卫研究”相关稿件中, 经常会涉及警卫对象、警卫路线、安保方案、警卫装备等内容;在“消防研究”相关稿件中, 经常会涉及消防产品、消防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 经常有与国家重大研究项目相关的成果发表。此外, “维和研究”、“反恐研究”、“部队建设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等栏目稿件中, 也经常会涉及战法、装备、部队编制、部队实力等内容。这些内容与我国的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息息相关, 势必成为敌对分子窃密的目标。如果在编辑出版过程中把关不严, 就会泄露国家秘密, 对我国的公安现役事业乃至国家安全造成巨大损失, 给我国的对外交往带来不良影响。

(二) 编辑出版流程中泄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计算机和互联网日益成为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通过信息化建设, 期刊编辑部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提升了编校质量, 扩大了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然而,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也给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随着办公条件趋于无纸化, 编辑出版流程趋于网络化, 大量储存在光盘、U盘、移动硬盘内的信息通过互联网被泄密的隐患和漏洞大为增加, 技术防护难度增大。隐藏在一些程序、文件、闪存中的窃密型计算机病毒无处不在, 编辑部计算机很容易被病毒感染。借助黑客技术, 情报人员可以从编辑部在线投稿系统、电子信箱中窃取相关信息, 网络泄密已成为当前最严重的泄密方式。据统计, 利用计算机网络窃密和通过计算机网络泄密案件约占近年来全国失泄密案件总数的80%, 网上泄密案占总泄密案件的比重上升到近90%。

(三) 其他渠道泄密

近年来, 移动存储介质、数码照相器材等现代办公设备在期刊编辑部被广泛使用。这些设备中往往储存着大量的作者来稿、办公文件、专业资料及编辑个人的科研成果, 其中难免包含涉密信息。当这些设备失窃、丢失或使用不当时, 就有可能造成秘密泄露。另外, 在计算机、数码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维修、报废, 废旧文件资料出售等环节也存在着一定的泄密风险。

二、做好公安现役部队期刊保密工作的措施

(一) 加强对期刊保密工作的领导与管理

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和期刊主管、主办单位, 应把期刊保密工作放到与期刊质量同等重要的地位, 切实加强对期刊保密工作的领导与管理。一是可通过定期编印一些指导性内部交流材料, 向期刊编辑部介绍有关期刊保密的技能和知识, 及时通报期刊失泄密事件。二是可定期组织或委托军队期刊编辑学会组织保密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知识竞赛等期刊保密专项活动。三是及时督促和检查期刊内容是否涉密及其处理情况, 加大对泄密案件的查处力度。

(二) 加强保密教育

1. 作者的保密教育。

为了提高来稿质量, 各期刊编辑部大多在刊物中刊登诸如“征稿简则”之类的文字, 对著作权及撰稿规范等方面提出详尽具体的要求。然而, 在“征稿简则”中, 却很少对稿件的保密提出要求, 或只字不提, 或寥寥数语。在“征稿简则”中增加保密条款, 有利于提高作者的保密意识,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来稿中涉及秘密事项。因此, 公安现役部队期刊编辑部除了在“征稿简则”中对著作权及撰稿规范等提出要求, 还要对稿件保密工作作出详尽具体的规定。不仅要明确保密的基本范围, 还要对涉密内容提出明确的撰写要求, 必要时可举例说明。

2. 编辑的保密教育。

期刊编辑部要对所属人员开展广泛、普遍、经常性的保密教育, 切实夯实编辑的保密思想基础, 不断提高其保密意识和岗位责任感, 改变一些人“无密可保、有密难保、保密属作者行为”和“重专业、轻保密”等错误观念。通过定期举办期刊保密技能培训, 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识密能力, 提高防泄密技能。

3. 审稿专家的保密教育。

毋庸置疑, 审稿专家在其研究领域具有较深的造诣, 能够对论文的学术价值作出公正恰当的评判。但是, 一些审稿专家特别是军队和公安系统之外的审稿专家, 在保密方面却未必具有同样高深的造诣。因此, 强化审稿专家的保密意识, 提高其审密能力非常必要。公安现役部队期刊编辑部可通过邀请专业保密人员给审稿专家讲解和培训等方式, 提高其保密意识和审密能力。

(三) 提高编辑的专业知识素养

公安现役部队期刊的部分编辑人员从地方非军事单位调入, 对于军事知识及公安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全面。因此, 编辑部必须加强对编辑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 使他们能够熟悉各分管专业的最新学术研究动态和发展方向, 能够准确地甄别出哪些内容属于国家秘密, 哪些研究成果属于需要保密的高新技术。

(四) 严格编辑出版流程管理

公安现役部队期刊保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 必须多措并举。主办单位及期刊编辑部应结合国家有关保密法、保密条例, 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保密规章制度。明确每个岗位的保密职责, 并与评功评奖、职称晋升等挂钩, 严格奖惩, 真正使保密工作贯穿于公安现役部队期刊编辑出版的全过程。

在稿件收取环节, 所有来稿必须提供所在单位签章的保密审查证明单, 只有经过作者单位保密审查并确认属于不涉密的稿件, 编辑部才予以接收。重大科研项目成果及与军队、国防、公安工作相关的稿件不允许通过电子信箱或投稿系统投稿, 必须把电子文件刻录光盘后通过安全的方式寄送到编辑部。在审稿环节, 编辑除了审查稿件的学术水平外, 还应该对稿件涉密与否进行严格的审查。重点审查稿件中是否涉及部队组织编制、武器装备、作战手段、关键技术、工艺技术诀窍、工艺流程、关键的原料配方、专利技术等不宜公开的内容, 以及是否涉及处突、反恐、民族、宗教、国际关系、部队形象等重大敏感问题。在编辑加工环节, 编辑不仅要对稿件的学术内容认真修改, 也要对稿件中的涉密信息进行恰当处理。对于一些不宜公开项目名称的基金项目产文, 删去基金项目或统一标注为“××级基金项目”;对于一些敏感字词进行删减或替换, 武器装备的战技指标、主要参数等数据要删除, 要把一些具体的尖端装备名称替换为“高技术武器”;对于一些科技成果特别是重大的科技成果, 要删去具体的工艺技术、生产诀窍、配方、关键数据等内容, 突出宣传成果的意义和作用;对于稿件中人数、级别等涉及部队实力的具体数字, 可换算成百分率表示;对于稿件中的秘密资料、内部文件、网络文献要认真甄别, 凡是涉及保密范畴的引用, 必须删除。在给专家送审稿件时, 应在审稿单上列出具体的审密项目, 明确要求审稿专家在审查稿件质量的同时也要对稿件涉密与否作出评价。必要时, 可实行两位专家双盲审稿制度。在终审阶段, 主编不仅要对稿件的学术质量进行审查, 还要对所有稿件的思想倾向、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否涉密等问题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主编终审结束后, 编辑部还要把即将刊出的稿件呈送保密委员会统一进行保密审查, 以确保万无一失。公安现役部队期刊必须在内部印刷厂或到具备保密资质的正规印刷厂印刷, 严禁到非定点印刷厂印制, 确保期刊印刷制作的安全。印制完毕后, 要对清样、底版、废页等进行彻底销毁, 并及时清除留存在印制单位磁盘中的信息。公安现役部队期刊应严把发行关, 采取自办发行方式, 确保期刊在军队或公安机关内部发行。在向全文数据库等机构发送电子数据之前, 要确保把可能涉密或包含敏感信息的稿件予以删除。作者原稿、保密审查证明、稿件登记表、审稿意见等资料要由专人收集整理, 按期统一保存归档。其他文件资料和存储介质等, 也要专人负责, 妥善保存, 采取全方位的防护措施。

(五) 增强网络技术防范能力

当前, 互联网已成为失窃密的主要渠道, 有效的技术防范手段是做好网络环境下公安现役部队期刊保密工作的必然要求。为了防止他人非法侵入编辑部的计算机, 所有计算机都要设置开机口令、操作系统口令和屏幕保护口令等三级口令。口令不能过于简单, 位数不能太短, 最好由数字或字母混合而成。编辑部计算机要安装功能全面的具有漏洞扫描、防火墙、病毒查杀和木马检测功能的防护软件, 并及时升级。此外, 也可以采取数据传输加密、数据存储加密、数据完整性鉴别以及密钥管理技术等数据加密技术来提高公安现役部队期刊资料的安全性, 防止涉密信息被外部人员窃取和破解。

摘要:公安现役部队期刊作为前沿军事理论和公安理论交流的园地, 必将成为国内外敌对势力窃取我国家秘密的重要目标。做好公安现役部队期刊保密工作, 有赖于加强对期刊保密工作的领导与管理, 加强对作者、编辑、审稿专家的保密教育, 严格编辑出版流程管理, 提高编辑专业知识素养, 增强网络技术防范能力。

关键词:公安现役部队,期刊,保密,网络,信息化

参考文献

[1]王映红, 仇顺海.新形势下科技期刊保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海军医学杂志, 2010 (2) .

[2]朱毅.新时期军事期刊保密工作研究[J].中国出版, 2009 (4) .

[3]叶敏.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保密管理机制的建立探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 .

[4]肖霞.国防科技期刊加强保密工作的对策[C].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 2005.

上一篇:高层楼宇建筑节能技术下一篇:会计报表真实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