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与参考咨询部2000年工作总结

2024-09-06

期刊与参考咨询部2000年工作总结(共2篇)

期刊与参考咨询部2000年工作总结 篇1

期刊与參考咨询部 2000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我们部在馆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部上下共同努力,不仅在查新、文献传递、专题目录索引等项工作上超额完成馆里的任务,而且还在许多工作上具有创新,例如:在 网上开展查新和定题服务工作、举办专题书展、开办新书阅览室、在编制SCI和ISTP专题 目录累积索引的基础上撰写研究报告等,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受到了读者的好评,具体总结 如下:

一.科技查新与代检索

自图书馆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运行以来,本部查新站利用网络环境资源为科研究人员完成科技查新代检索项目273个,其中项目查新141个,文献代检索及专利全文124个,四楼五楼工作人员手工检索8个,要求全年查新代检索任务200个,现超额完成73个。由于有了网络环境资源,使查新工作大大提高了效率和质量。而且还降低了用户的费用,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此外,本部门还利用E—mail使用户不出门就能提出查新或代检索要求,通过E—mail和用户讨论查新检索结果,最后做出查新项目报告书以及检索报告,然后从网上传給用户。这样,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例如:湖北二汽东风汽车研究院的"EQ6BTA132KW排放达标柴油机开发"课题就是通过网上联系承接了课题,完成课题查新后又通过网络将查新报告传递给用户,从而使他们不出差也能达到查新目的。又如,本校黄树槐教授的几个科研课题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联系完成查新任务的。利用E—mail在网上开展查新工作就是一种创新。

二.文献快速传递

利用网络环境资源开展了全文传递服务工作,现已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2所重点工科学校建立了全文文献传递协议,可为读者快捷方便地传递其所需要的全文文献;同时,还与湖北省专利局联上了专线检索,可为读者迅速调回所需要的专利全文.全年共完成文献快速传递185篇,全年要求完成100篇,现超额完成85篇,这项工作是从零开始,逐步摸索逐步实践才走出一条路的。由于提供文献快速传递,为急需全文的读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做到了对没有馆藏的文献品种进行补充,充分利用了网上各种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读者对全文文献的需求,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三、特色数据库建设

按馆里要求今年应完成20000条数据,在原来数据库基础上,将机械学科特色数据库框架搭起,建数据库8个,完成数据33074条,超额完成13074条。清理原数据21680条,合格数据18254条。建网络导航库6个,数据260条。

四.定题服务

由于有了网络环境资源,使我们定题跟踪服务能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从而可以更加迅速地为课题组提供优质服务。从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运行以来,我们今年承接了定题服务3个,具体如下:

1.计算机学院: 网络通信与数据库安全加密技术的封装与隔离。(提供5批,287条英文摘要、题录,13条中文摘要,15篇中英文全文)2.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学院微加工实验室:光纤通信关键技术及其光谷市场信息。(3提供3批,98条英文摘要,38条中文专利摘要)

3.人文学院:我国科技法律法规实施效果评价。(提供3批,905条中文摘要)今年没有为定题服务设专职岗位,定题服务均由阅览室和查新工作人员挤时间完成,并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在定题服务中,我们充分利用网上的各种数据库根据课题的要求进行检索,定期向课题组提供他们所需的文献信息11批,中文文献信息956条,英文文献信息445条,全文15篇,为课题组的科研工作起到重要参考作用。其中,在为计算机学院“网络通信与数据安全加密技术的封装与隔离”课题的定题服务中,共提供5批信息资料,共有131条英文摘要,156条英文题录,13条中文摘要,8篇英文全文,7篇中文全文。课题组对我们定题服务的反馈意见是:“此课题系国家保密局委托为中央办公厅开发的,拟为中央办公厅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提供支撑,前后一共为我们提供了五批文献和文献摘要及目录,这些资料在我们为国家保密局开发的“办公自动化支持决策系统”和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开发的“通信与数据库安全加密技术的封装与隔离技术研究”两项目中起到了主要的参考作用,使两项目的安全设计得以顺利完成。”在此课题的定题服务中,我们又从网上用E—mail为课题组提供了11篇全文,受到课题组的好评。在为人文学院”我国科技法律法规实施效果评价”课题进行定题跟踪服务中,提供了905条题录,为政法学院获国家科技部2000年重点科技项目<<我国科技法律法规实施效果评价>>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文献信息,受到了政法系的好评,该项目也是我校迄今为止,承接到的最大一宗文科科研项目,总经费15万元,此课题的申报,为我校明年申报国家级科技法教研与培训基地铺垫了基础。

五、文献检索课及新生入学教育

全年完成文献检索课教学任务:上学期208学时,17个小班;下学期320学时,30个班。今年新生比往年多,本科生5000多人,网络学院1000多人,故新生入学教育工作量大,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文检课教师实行了大屏幕电教讲课,对新生进行怎样利用图书馆教育,还让每个学生做了一份试卷。这也是对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

六、阅览工作

本部门全年共接待读者393823人次,全年要求达到读者36万人次,超额完成读者33823人次,办理复印130329册,咨询352条,收新书1205册,收中文现刊20244本,外文现刊17844本,收中文检索刊713本,外文检索刊1737本,下架中文现刊3627套,下架外文现刊4803套,下架中文检索现刊207套,下架外文检索现刊735套,收装订好的中文过刊

3151本,收装订好的外文过刊4556本,装订入库中文检索刊323本,装订入库外文检索刊1236本,装订学位论文385套,装订报纸11431本。为了使新系统更加完善,信息更加准确,403室配合采访部回溯工作清刊上、下架各达1492种,24479册。除了完成接待读者、咨询及书刊加工管理工作外,在馆领导的布置和安排下,在其他部室人员支援下,还完成了:

1、202室日、俄文过刊搬迁至老馆工作,将202室12000余册日文过刊、10000余册俄文过刊搬到老过刊阅览室,将老过刊一楼30000余册俄文过刊搬到老过刊三楼。2、中文现刊阅览室对现刊架位进行了大调整。

3、对参考工具书阅览室的20000余册工具书完成了装磁条的工作。4、老过刊所有库房和阅览室重新粉刷和装修后,对其架位和书刊进行了清洁和整理工作。

这四项工作是在暑假最热时完成的,工作量很大,非常辛苦。

七、编制专题目录索引

馆里要求完成两种,但是我们阅览室工作人员积极性很高,共编制了九种专题目录索引,超额完成七种。其内容是:

1、ISTP收录华中理工大学论文累积索引(1208条)。

2、SCI收录华中理工大学论文累积索引(1246条)。3、“知识产权、科研管理”专题篇名索引(1100条)。4、“广告学”专题篇名索引(1350条)。5、“新闻采访”专题篇名索引(635条)。6、“高等教育”专题篇名索引(495条)。7、“台湾问题”专题篇名索引(341)。8、“技术市场”专题篇名索引(800条)。

9、“高校科研管理”专题篇名索引(700条)。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写出了两篇研究报告,即:ISTP收录华中理工大学论文分析与统计,SCI收录华中理工大学论文分析与统计,以供学校和图书馆有关领导参考决策用。此外,还做了一份期刊利用率的调查报告,供馆领导参考决策用。这些工作是具有创新意义的。

八、pendex Web、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下学期从10月23日—11月3日每周一至周五晚举办 Elsevier Science、EBSCO、Web of Science三个免费试用数据库培训教育,对象是全校师生。这项工作的开展,体现了图书馆主动热情地为广大师生服务,通过网络培训教育,揭示图书馆的电子文献资源,帮助师生掌握从网上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途径,以满足师生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

十、外文原版期刊目次上网

此工作原来由自动化室负责完成,今年4月份后转入我部,由403室工作人员承担,今年共完成原版外文期刊20种,172本,2244条。

十一:开办专题书展

为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上学期和阅览部等部室一起,共同开展“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关注台湾问题”专题书展,为期15天,参展人次达2601人次,并在老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了一个专题讲座,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的欢迎。

十二:开办新书阅览室.为了提高图书馆利用率,让新书尽快和读者见面,在馆领导的亲自安排部署下,我部很快地制定出新书阅览室的读者阅览规章制度和新书管理办法,使新书阅览室于9月初便能正常开放。新书阅览室共从采访部收新书 9 批,3581册,返回编目部4批,共计1945册,接待读者 13625人次,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据了解,开办新书阅览室在全国高校图书馆乃属首创。

十三:配合图书馆完成〈〈图书馆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项目验收相关材料的整理工作,收集整理了新系统运行以来本部门利用网上资源产生效益的有关材料和数据,提交了书面效果材料。

明年的工作思路是:除了继续开展上述工作以外,还考虑增加以下几件工作:

1、老过刊的剔复工作以及将401室和402室10年的过刊搬运到老过刊的工作,这些工作需要专门组织一部分人花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因此,希望馆领导在明年人员安排上给予支持。

2、在完成项目查新的同时,应扩大定题服务、文献代检索及文献传递服务,望能增加2—3个文献代检索及文献传递岗位,因为项目查新逐年在减少,必须扩大提供市场分析及公司最新信息服务,才能给查新站带来新的生机;或考虑将查新站的一部分代检索工作由阅览室工作人员承担,这样即可以减少查新站超负荷工作问题,又可以培养更多的人进行检索工作。3、希望在馆领导的支持下开展学科馆员工作,由学科馆员主动面向院系开展读者服务工作。

4、数据库建设工作建议不设专门编制,而是由部里有关人员根据数据库工作需要组成临时突击小组来完成。

期刊与参考咨询部:孙肖南 肖靓 2000.1.2.

期刊与参考咨询部2000年工作总结 篇2

Martin 2000年发表的《英语的评价系统》作为评价理论诞生的标志, 而2005年Martin等人把评价资源范畴化为“评价系统” (appraisal) , 则证明评价理论的创立。2000年, 《语篇的评价:作者态势和语篇构建》论文集发表, 2005年召开的“国际评价和语篇类型会议“, 推动了评价理论的研究。评价研究虽有多种模式或范型, 但评价理论因其操作简便、全面系统的分析框架而深受众多语篇分析者的青睐。

评价理论在中国也得到长足的发展, 2001年王振华对评价系统作了详细介绍后, 评价理论在中国的研究日渐繁荣。本文试图通过统计分析2000-2013年发表在国内13种期刊上有关评价理论研究的文章, 对评价理论发展进行回顾展望, 以推动我国评价理论研究、应用的纵深发展。

二、数据采集

以《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为数据来源, 通过CNKI的高级检索, 分别使用评价、评价理论、评价系统、评价方式, 态度、级差、介入等关键词, 限定搜索时间从2000年到2013年, 并逐一输入13种期刊名称, 搜索到108篇已发表文章。并对所得文章进行筛选排除, 手工剔除18篇文章只是提及或是与测评等评价有关的, 选取90篇有效文章作为分析语料。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评价理论研究趋势

图1表明我国国内关于评价理论研究呈现总体增长态势。图中90篇文章的分布表明近14年的研究2000年到2005年的发展相对缓慢, 可视为第一阶段, 6年内共有14篇;2006年到2010年, 为第二阶段, 呈现迅速攀升趋势, 共有52篇, 是前6年四倍多, 直到2010年达到巅峰, 15篇;2011年到2013年为第三阶段, 依旧维持总量偏多增长趋势。

前6年缓慢发展, 究其原因评价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要追溯到张德禄, 1998年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发表的《论话语基调的范围及体现》一文。由于当时评价理论的框架还不够成熟, 论文发表后并没有引起众多学者的注意。直到2001年王振华对评价系统作了详细介绍后, 评价理论在中国的研究才算真正开始了。但是发展仍是较慢。

2006年后的迅速发展是由于, 2005年Martin与White出版的《评价语言——英语的评价系统》, 发展了其评价理论。2005年7月在德国Ausburg大学召开了“国际评价和语篇类型会议”, 这个活动也极大的推动了评价理论的研究。该理论在语篇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10年以后的回落趋势也表明国内对评价理论研究热情愈来愈区域理性化, 向着纵深的发展。

2、研究方法

本文借鉴高一虹 (1999) 有关研究方法的分类标准, 将研究方法分为实证研究和非实证研究两大类。非实证性研究是关于理论的个人观点的经验总结, 如理论阐释、文献综述、评介等。而实证性研究则包括量化研究、质化研究和混合类研究, 方法类型的区分主要以研究焦点为依据。研究方法统计见下表:

从表1中可看出国内的实证研究院多于非实证研究, 所占比例为86.7%。从发展历程看, 第一阶段的实证性研究多为国内语言学家对评价理论概念性的定义和其本质的探索, 还有该理论的余篇分析模式的补充与修订, 因此该阶段的文章多为理论探讨。自2005年的Martin与White提出了较完善全面的评价模式理论, 实证性研究所占比例急剧上升, 比例达8倍之高。第二阶段 (20062010) 为评价理论的完善成熟期, 许多的理论作者纷纷将该理论应用到文学、英语教学、翻译、各种体裁语篇分析中, 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探讨评价理论在语篇分析与实践中的有效性。第三阶段 (2011-2013) 该阶段语言学界对其发展和态度趋于理性, 无论是实证性研究还是非实证性研究相较于第二阶段都有明显的下降。实证性研究多采用语篇分析和语料库研究, 将评价系统和不用的语篇体裁结合, 如新闻、文学作品、学术论文、科普议论文等, 而自建关于各种口头和书面语料库的量性分析也日趋增多。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些框架是我国学者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四、评价理论系统

评价理论的体现形式是评价系统, 由态度 (attitude) 、介入 (engagement) 和分级 (graduation) 三个子系统构成。其中, 态度又可进一 步分为情 感 ( affect) 、判定 ( judgment) 和鉴别 (appreciation) 三个次子系统。在整个评价系统中, “情感”是核心, 起着支配作用。情感受到了刺激, 语言使用者才会使用语言将自己不同的态度以自言或借言的形式介入到对他人、地点、事件、事态等的评价上, 这就是“介入”。态度的明暗和介入的强弱形成“分级”。当“情感”转化为对行为主体及行为的评价时, 它便表现为“判定”;当“情感”转化为对事物、状态等的评价时, 它则表现为“鉴别”。能用于表达“情感”、“判定”、“鉴别”、“介入”、“分级”等意义的语言成分 (包括词汇、短语、句子等) 通常被称为“评价资源。

五、对评价理论系统的应用

根据所搜集的文章分析统计发现, 关于评价理论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 一是对评价理论著作的引介或评述多达6篇, 综述概括类文章有4篇。二是非实证性研究的理论类文章计8篇, 涉及评价理论的理论本身的探讨和研究, 如李战子 (2004) 提出了从认知、评价和互动三方面考察人际意义的语义模型。刘世铸 (2007) 建议将评价标准纳入评价系统, 把评价系统看作是一个包含态度、介入、级差和评价标准四个子系统的话语资源。李发根 (2006) 提出了评价的四个参数:好与坏 (肯定与否定) 、必然性、期待和重要性 (关联性) 。王振华 (2007) 对隐性评价以及评价系统的子系统进行的探讨。三是评价理论与其他语言学理论交叉研究。就评价系统级其内部自系统的研究, 统计如下:

表2中共计73, 评价理论创建的初衷就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新的框架。由表中数据可得, 评价理论已充分应用于各个领域。从目前国内有关评价理论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来看, 可以涵盖各类语篇, 涉及新闻、文学语篇、学术书评、法庭询问语篇等。统计表明, 评价理论的应用范围已从语篇分析, 渗透到了翻译和外语教学等领域。

1、新闻、广告语篇

评价理论 对新闻语 篇给予了 极大关注 。王欢和 王国凤 (2012) , 根据White的论述勾画了新闻语篇的态度评价框架图。进而对比分析了两个新闻语篇中的态度铭刻和态度标记及其设置语言语境的作用。张德禄和李珺 (2001) 通过对CCTV9《对话》节目访谈语篇的介入资源分析, 探索电视新闻访谈的显著介入特征。关于新闻语篇分析的还有刘世铸、韩金龙 (2004) 等。

2、文学领域

评价理论对文学作品也有很强的解释力。单慧芳 (2006) 将《丑小鸭》故事置于态度系统的三个子系统的框架中进行分析和评价。黄雪娥 (2013)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态度资源可以揭示语篇的意识形态将评价理论与文学体裁分析的有李战子 (2005) 、 (2006) , 戴凡 (2005) , 王雅丽、管淑红 (2006) 等。

3、社会特殊话语语篇分析

由于对外交流与外贸的发展, 英汉两种语言在商务广告、公司简介、招聘等商务英语的语篇的对比研究。通过评价理论的应用, 能揭示其内涵, 所以受到很多英语研究者的关注, 如肖群 (2008) 、徐珺和夏蓉 (2013) , 袁秀凤 (2007) 蔡虹 (2009) 等。一些专业领域的语篇分析也得到关注, 如警察审问、自首话语、各种法律条文等语篇的分析, 张丽萍 (2007) 法庭辩论的评价资源的分析, 王蕾 (2010) 《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态度资源的研究, 袁传友 (2008) 警察讯问话语人际意义的评价等等, 体现出评价理论的广泛适用性。

4、翻译

徐珺 (2011) 以评价理论为依据, 以英汉语公司简介为语料, 对所选的20篇英汉语公司简介中的态度资源进行描述和诠释, 简要剖析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为英汉商务语篇对比与翻译、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将评价理论引入翻译研究将会推动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的发展。

5、评价理论在二语教学中的应用

主要是把评价系统理论与英语阅读、口语、听力、写作教学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的, 共8篇。马伟林 (2007) 将评价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结合, 指出态度次系统拓宽情感的表达方式。钟兰凤 (2007) 在文中表明评价理论可以应用于英语报刊教学并帮助实现媒介素养教育这一目标。廖传风 (2008) 提出了评价意义分析法。向平和肖德法 (2010) 通过中美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介入资源使用情况的对比表明合理使用介入资源能提高英语议论文写作的说服力。对社会层面而言则指明在设计写作大纲和写作教学中应加入对介入资源的介绍和培训。陈瑜敏和秦小怡则拓展了评价理论研究的空间, 推动多模式语篇分析的发展。韩宝成 (2009) 、许家金 (2013) 等对教学中的评价理论研究都有一定的见解。

评价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新的课题。从发表的论文看, 多半是将理论与教学相结合的非实证性研究, 评价理论对外语教学的指导作用需要大量实证性研究的验证。

六、结论

纵观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 我国学者无论在理论方面, 还是在理论的应用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应用层面, 其范围已从语篇分析领域, 扩展到了理论应用中如英语教学, 这些有益的尝试对于完善评价理论和拓宽该理论的应用范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评价理论的应用不足, 尤其是在教学界的空白需要填补。从研究的层级而言, 从高级英语学习者的研究转到初级英语学习者上。在分析对象方面, 可以更加扩大研究范围, 可以包括一些新信息时代带来的新型语篇形式, 如博客、电子会话、网络即时短信以及超链接的语篇等等。在分析语言种类来看, 目前研究中涉及汉语评价资源的文章还比较少, 特别是跨文化、跨语言的评价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分析方式方面, 可以结合目前非常热门的语料库研究进行定量的研究, 使研究数据更加客观真实。而对运用评价系统理论进行英语教学实践方面的研究留有很大的空白, 仍需有关专家学者共同付出艰辛。

摘要:本文回顾了国内对评价理论研究的近十三年状况, 以期为评价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与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尤其是在外语教学方面的应用。本文以《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 通过对发表在国内10种CSSCI期刊与3种外语核心14年 (2000-2013) 中90篇有关评价理论的论文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回顾了评价理论在中国的研究状况。统计数据表明, 自评价理论创立以来的十年里, 中国学者不仅对评价的本质、评价系统的建构和分类等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 而且对该理论在语篇分析、英语教学、翻译研究等领域的应用问题也作了许多探索。

上一篇:2024成都电子展参展商报到流程下一篇:常用英语分类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