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ay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2024-06-19

X-ray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共12篇)

X-ray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篇1

X-ray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由于食品加工的复杂性,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掺杂异物,相关的异物检测设备就显得必不可少,而目前异物检测又以X-ray检测技术最为先进。本文基于新一代X-ray异物检测机介绍了X-ray异物检测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应用。【The Abstract】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food processing, food production process, relevant foreign may doping detection equipment is essential to foreign bodies, and to Xray detecting machine introduces foreign Xray eyewinker detection

近几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多起食品安全事故;在中国,食品加工行业这几年可谓是“多事之秋”,从苏丹红到孔雀石绿,从福寿螺岛三聚氰胺事件,严重打击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我们不难发现,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原因主要来自三方面:微生物污染、化学污染、物理性污染。而物理性污染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在生产运输环节中食品中混入各种异物。异物的种类分为硬质异物和软质异物。前者如金属异物、石头、玻璃等;后者如昆虫、毛发、包装带等。为了能减少物理性污染的危害,科学家研制出了异物检测设备,其中X-ray异物检测机最为先进。X-ray异物检测机利用X-ray可对肉制品、水产、粮食类产品、焙烤食品等产品进行在线实时综检测,并可对金属包装食品进行准确的检测。【1】X-ray的理化性质

X-ray 与电波,微波,红外线一样同属电磁波,区别仅是波长和频率不同而已而。因此具有波粒二像性。但与核辐射的放射线有本质。X-ray 的波长范围为1012~108m。X-RAY照射食品后不会有残留,合理剂量的照射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根据 X-ray 的波长划分,我们通常分为软 X-ray 和硬 X-ray。X-ray 中波长较短的部分能量大,穿透物体的能力强;X-ray 中波长较长的部分能量小,穿透物体的能力差。X-ray 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并没有严格和科学方法。有学者将 X-ray 按照产生的管电压划分软 X-ray(10-50kV),硬 X-ray(10-300kV)。

应用 X-ray 对物质进行内部无损伤检测,需要根据具体材料和情况来选择 X-ray 的能量。比如,被检测材料密度大、厚度大时,一般应选择较硬的 X-ray。有时为了同时透照厚度较大的被检物,也往往相对地选择较硬的 X-ray。透照轻金属或非金属等密度小的材料,应选用较软的 X-ray。

在食品安全异物无损检测中,通常采用使用 60 kV 以下的管电压来获得强度不是很大的软 X-ray。【2】X-ray异物检测的工作原理:

X射线(X-ray)检测机是在不损坏被检物品的前提下使用低能量X 光,快速检测出被检物品的内部质量和其中的异物,并通过计算机显示被检物品图像的测试手段。

当待检品经X射线照射后,物质的密度和原子序数越大,物质吸收X射线的比率也会越大。而食品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水分以及骨头(钙质)、玻璃(硅质)、金属和毛发等成分均对X射线有不同的吸收比率。X射线检测系统就是根据上述原理实现。产品输送至X射线照射区,检测装置将自动测定X射线的透射比率。由于食品中异物成分比食品成分更能吸收X射线能量,因此,当含有异物的产品经X射线照射后,其能量会被大量吸收,X光检测器测量透过被检测物的光束强度,来检测物品中是否含有不同于产品本身物质成分的异物。【3】X-ray异物检测机异物判断检测流程 3.1.X-ray图像采集

系统线阵探测器采用逐行扫描方法得到被检物内部结构图像数据,在对待检食品进行线扫描的同时,对图像行灰度进行简单的处理,发现灰度曲线有比较大的波动点,立刻记录下来,但此时不能立即做出有异物的判断,因为有时候噪声也可能引起图像像素的波动。继续扫描,如果连续多行都出现类似的波动情况,基本上就可以判定食品中含有异物,但对于异物所在的位置,异物的形状等特征需要进一步的处理才能判断出来。并且进一步的判断处理需要在整幅图像上进行。如果行灰度曲线波动比较平缓,则不能肯定是否含有异物,需要将整幅图像采集完毕后进行处理判断。

3.2.X-ray 图像分析

通过采集不同食品X-ray图像,对所得图片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食品异物检测图像具有如下的性质:

1.对于不同的待检食品,经过 X-ray 照射成像后的灰度一般不同,即食品的背景灰度值因食品各异而不同;

2.不同的异物对 X-ray 的能量吸收率不同,它们在 X-ray 成像图片中的灰度值也不一样,金属、石头等的吸收率较大,在图片中的灰度值较小,玻璃、塑料等的吸收率较小,在图片中的灰度值较大,有些和背景图象相差不是很明显。

3.异物的边缘模糊。有些异物边缘与背景图之间没有明显的灰度变化。4.背景灰度不均匀,不同的区域灰度不同,有的高于异物的灰度值,有的区域低于异物的灰度值。

5.待检食品形状复杂,并且图片中食品以外的部分是大面积的白色背景。【4】基于以上检测原理,X-ray异物监测系统,有以下优点: 对金属异物有更高的敏感度(最高检出精度金属球Ф0.3mm,金属丝Ф0.28×2mm),此外还能检测出玻璃,石头,PVC,硬骨头,橡胶等非金属异物;敏感度不受产品温度,水分盐分含量的影响;对不锈钢为代表的非磁性金属异物有着与铁等磁性金属材料同样的高敏感度;不受铝膜,镀铝膜包装材料的影响。

此外,还具备如下扩展功能:1. 对火腿肠两端金属卡扣的屏蔽功能。2. 对包装盒的边沿的屏蔽功能。3. 对指定领域的部分屏蔽功能。4. 包装内产品的计数功能。5. 包装内产品缺失检查功能。6. 包装内产品断裂检查功能。7. 包装内附属品(赠卡,料包等)的缺失检查功能。

【参考文献】 [1] 陈洪嘉,X-射线食品检测系统[J]中国食品工业,2000年 第09期

[2] 汪海燕,徐晓洁,叶庆富.辐照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核农学报, 2004,(02).[3] 侯彩云,姜军,酒井信介.三维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科技, 2002,(02).[4] 赵国华,王勇德.X射线在食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肉类工业,1997,(04).[5]X-射线影像检测系统[J].中国食品工业, 2002,(06).[6]X-射线检验系统的应用[J].中国食品工业, 2002,(04).[7] 聂作明.X-射线衍射技术及其在粮油食品中应用[J].粮食与油脂, 2003,(01).[8]美国推出食品检测新装置[J].食品科技, 2000,(02).[9] 洪冠,赵茂程,汪希伟,居荣华.屏蔽包装食品异物检测中的X射线成像检测系统的构建[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10] 赵波,马宗欣.食品检测中重量分析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J].肉类工业, 2008,(10)[11]汪希伟,洪冠,潘一凡,居荣华,赵茂程.X射线成像系统及其在屏蔽包装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包装与食品机械, 2007,(04).

X-ray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篇2

由于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 当下食品安全问题成了人民关注的焦点, 对此要加强食品安全检测的监督和管理。先进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的应用提高了我国食品安全的检验标准度,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主要是用于各种食品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甲醛、亚硝酸盐、二氧化硫、双氧水、有效氯、组胺、挥发性盐基氮、病害肉和过氧化苯甲酰等的快速定量, 实现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安全控制, 能保证所有的食品安全达标。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安全, 食品的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食品检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基础, 是国家监督食品安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因此, 只有提高食品检测水平, 完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 才能保证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能协助食品监督机构对食品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我国的食品检测机构是由政府监督分布在技术监督、商检、卫生、农业四大部门中,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建设还在逐步完善当中。尽管目前我国的食品检测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但是从食品检测的方向分类和地域分布来看, 还有很多的不足, 食品检测在疾病的控制、卫生检验等关键检测方面技术还不完善, 检验的机构较少, 不能满足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的需要。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对食品监督的十分有限, 监督的工作不能细节化、全程化, 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 都是以抽样的形式来检测的, 没有达到全面性, 这样会出现误差和漏查。由于检测的费用都是由食品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 增大了企业的成本, 政府监督职也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我国食品监督的重点都集中在成品出厂的环节, 忽略了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还有就是地域的问题, 中西部地区由于检测体系相对落后, 检测机构较少, 阻碍了检测工作的开展。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食品消费安全是人民最为关注的问题, 食品中含有有毒有害的物质对人体的健康会造成伤害。在经过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事件后,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我国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和检测体系的建设。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主要是用于各种食品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甲醛、亚硝酸盐、二氧化硫、双氧水、有效氯、组胺、挥发性盐基氮、病害肉和过氧化苯甲酰等的快速定量, 其中数字表示具有的有效通道数, 即可以检测出多个项目, 实现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安全控制, 能保证所有的食品安全达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是测试项目最全的农残留仪器, 可以测出水果蔬菜中农药残物质, 仪器内装置有恒温水浴槽及成品药剂、省去了繁重的培养仪器, 提前测试速度, 工作稳定性均优于国家标准, 重复性达到光度计指标, 方便携带, 软件功能强, 可以存储、打印、可以数据统计、整理分类、网上传输等。

结语

近年来, 由于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 当下食品安全问题成了全民关注的焦点, 因此, 要加强食品安全检测的监督和管理。先进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的应用提高了我国食品安全的检验标准度。快捷、准确、灵敏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对食品检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食品的安全, 让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 就要对食品检验的过程进行全程的监控和管理, 加强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安全控制, 保证所有的食品安全达标。

参考文献

[1]便携式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的研制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魏士刚[J][吉林大学]2006-05-07

[2]食品安全领域快速检测仪器的发展现状与展望-马向南[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05-25

X-ray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快速检测技术;食品安全检测;应用

0.前言

民以食为天!随着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例如近年发生的三鹿毒奶粉事件再度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当下食品安全成了市民关注的焦点。如果想从根本上实现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让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那么就应该对食品的全过程实施全程监控和管理,实现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各环节安全。要实现这一目标,这就需要大量能够满足这种要求的准确、方便、快速、灵敏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使得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有了较大的提高,2006年全国食品抽查合格率为77.9%,2007年上半年合格率上升85.1%,31个省、市食品质量平均合格率89.2%,2007年下半年已上升到95%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本文就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食品安全事件全球范围的发生,使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被各个同家所重视。很多快速检测方法被纳入多个国家的标准方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在出口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进出口商品检测中,快速检测方法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一些地方。

1.1快速检验纸片法

目前已经有许多微生物检测纸片,可分别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沙门菌、葡萄球菌等,美国3M公司生产的PF(Petrilm)试纸还加入了染色剂、显色剂,增强了效果,而且避免了热琼脂法不适宜受损细菌恢复的缺陷。

1.2用质谱仪检测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是生产塑料、阻燃剂和其他产品常用的工业化学品,禁止用于食品和动物饲料中。三聚氰胺是一种含有氮杂环的化工原料,添加这种化工原料的食物可以在仪器检测时显示含有更多的蛋白质。然而,三聚氰胺却会带来恶果,让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之后出现肾结石,导致肾衰竭。早在2007年初,美国就爆发了三聚氰胺风波,不过,美国的三聚氰胺出现在猫粮和狗粮之中。2007年3月15日,全美召回了所有的宠物食品。当时,这些有毒食品导致不少猫狗等宠物肾衰竭。

美国国家食品安全与技术中心借助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的先进分析技术,建立了一个新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测定食品中的三聚氰胺,这种新方法使得动物组织等复杂样品的快速和有效分析更容易。测定食品中的三聚氰胺残留的现有方法,是由位于丹佛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动物药物研究中心建立的。这种检测方法灵敏度高,并且非常耐用。

1.3多功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的应用

多功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是以朗伯比耳定律为理论基础,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也参考了国家标准所涉及分光光度法的28类食品检测方法。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PORS-15F多功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是其中应用效果较好的仪器。该仪器为小型便携式快速测量仪器,最快0.005s可完成全波段光谱扫描。体积小,重量轻(仅1.5kg),是业内最小的扫描型紫外可见光谱仪,便于携带,可方便的进行手持操作。仪器除具有食品测量专用软件,用作甲醛、吊白块、亚硝酸盐、无机砷、蛋白质等日常检测项目的测量,适用于米、面、豆制类、水产品类、肉类及肉制品类、蔬菜及腐竹、粉丝、果条榨菜类、糖类、油类、奶制品类等15大类,完全覆盖日常监测项目。而且还留有拓展其它项目的余地。除此之外,仪器还具备光谱扫描、时间扫描、定量测定、光度测量等常规功能。能满足实验室环境下使用,特别适合于作为现场实时检测的专用仪器。自主研制的新型高防腐光纤探头测定模式,并兼容传统模式:可直接插入样品溶液进行测量,无需专用比色管、比色皿、测量更加简单、快速。提供选配的长樣池附件,可应用10~50mm比色皿进行测定,实现与传统测量模式的兼容。

附件齐全,提供丰富附件和多种解决方案:为其量身定做的各种前处理附件、可更换配件、可选配便携箱,同样根据用户需要自由选择。

1.4用生物传感器检测病菌

俗话说,病从口入。如果食品销售商采购了被病菌污染的食物,消费者就要遭殃。近年来比较有影响的食品危机事件,比如疯牛病、禽流感、非典,都与食品携带的病毒有关。目前,我国传统的食品检测主要通过感官、物理化学或者生物检测的途径开展,检测量小,效率低。就拿传统的生物检测技术来说,通常要进行微生物培养,少则二三天,多则一个星期,才会有结果。等结果出来了,往往灾情已经发生了。因此,开发快速的检测方法是很必要的。

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新型的基于纳米技术的生物传感器,在高度准确检测沙门氏菌等食源性病原菌方面正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研究人员通过掠射角沉积技术制备薄膜法,构造了异质结构的硅和金纳米棒阵列,并使用抗沙门氏菌抗体和有机染料分子附着在上面,一个生物传感器就制成了。当这个生物传感器接触含有沙门氏菌的食物时,传感器上的抗体就会发生生物化学反应,导致有机燃料分子产生肉眼可见的强荧光。其实,这种传感器用途十分广泛,如果改变传感器中的抗体类型,就可以用于检测食物中是否有其他病菌。

2.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最新技术——用激光让二恶英现形

在食品中可能含有的有毒化工物质中,受到全球普遍关注的是二恶英,因为它是一种很容易引发癌症的有毒物质。二恶英对于人类巨大的潜在威胁实在无法忽视。因为二恶英污染没有最低限量,只要它存在,哪怕极其微量,就可能引发癌症。二恶英稳定性极强,一旦摄入生物体就很难排出,只能随生物的食物链不断传递累积。二恶英对于人类的污染危害还可能是跨代的,也就是说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没有看出问题,但会在下一代人身上显现出来。

日本大阪大学和大阪激光技术综合研究所合作,开发出了利用激光击射快速测定二恶英的仪器。以前对二恶英的检测需要7到30天,然而使用这种新方法,只要一个小时就够了。研究人员先用低能量的激光把食品中的二恶英击射成气态,接着再用高能量的近红外线激光对二恶英反复进行十万亿分之一秒的“超瞬间”照射,在不破坏分子(下转第165页)(上接第148页)结构的情况下使其处于带电状态,最后根据这些“分子”在测试装置内移动的时间,计算出它们在食品中的含量。参与研究的中岛信昭认为:“如果激光装置的价格降下来,这种方法将会变得很普及。”■

【参考文献】

[1]张素霞.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09,(05):147-149.

[2]孙珽铨,石立杰.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保障食品安全的轻骑兵[J].食品安全导刊,2009,(08):120-123.

[3]张艳敏,李志军.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粮油加工,2009,(08):141-143.

[4]刘乐庭.食品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食品安全导刊,2009,(08):126-129.

X-ray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篇4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在农业和食品分析上的应用

摘要:近红外光谱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光谱分析技术. 阐述了近红外光谱的原理、技术特点, 介绍了近红外光谱仪、光谱预处理方法以及化学计量学研究的发展过程, 重点列举了近红外光谱在农业和食品分析中的.成功应用实例. 资料表明,近红外光谱以其速度快、不破坏样品、操作简单、稳定性好、效率高等特点, 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特别是在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 很多近红外光谱分析法被列为标准方法. 而我国近红外光谱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 虽然某些方面已具国际领先水平, 但就总体来看与国际水平还有大的差距. 文章首次提出了集中优势资源, 包括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 建立终端用户和中心数据库资源共享的模式, 以推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我国农业科技和生产中的应用. 作者: 王多加[1]周向阳[2]金同铭[2]胡祥娜[2]钟娇娥[2]吴启堂[3] Author: 作者单位: 深圳市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广东,深圳,518040;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000深圳市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广东,深圳,518040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期 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ISTICEISCIPKU Journal: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年,卷(期): ,24(4) 分类号: O657.33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 农业 食品 应用 机标分类号: TP2 TH7 机标关键词: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光谱检测技术农业科技食品分析应用研究资源共享近红外光谱仪红外光谱技术光谱分析技术中心数据库预处理方法计量学研究终端用户优势资源网络技术人力资源技术特点国际水平国际领先发达国家 基金项目:

X-ray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篇5

食品安全是如今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 食品中农药残留、重金属、非法药剂、兽药残留等有毒物质依旧存在。经过瘦肉精、上海染色馒头、三聚氰胺、塑化剂等众多事件, 食品安全问题再度被大众所重视, 成为广大群众挥之不去的噩梦。面对这些由于缺乏道德和法制观念而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时, 必须严格弥补在食品安全监管上的不足, 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

食品安全检测的特征

样品基质复杂

在社会的日常发展中, 检测样品种类多种多样且来源复杂。检测样品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肉类、蔬菜、水产品、水果等。诸多的食品及制品成分中含有众多结构复杂的有机物, 这些东西的存在给检测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 在将所有样品处理完, 复杂的样品成分造成的干扰仍难以去除。检测项目类型和检测成分多

检测项目类型和检测成分多

1.农药残留

当今世界上的化学农药品大约有1500多种, 常见的有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酰胺类化合物、取代烃、杂多酸、有机氯、苯酚类化合物和有机硫等近500种, 其中基础使用的就有45种。检测人员常检测的残留成分主要是前4种, 200多项。

2.兽药残留

如今世面上存在的兽药残留主要有生长促进剂类、抗生素类、灭锥虫药类、抗原虫类、驱肠虫药类、镇静剂类和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类。依据欧盟97/25/EC指令 (2002版) , 要求检测的兽类残留成分大约有120种, 这其中常见的有甲状腺抑制剂、抗球虫药、氯羟吡啶类、类固醇、二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磺胺类、四环素类、β-内酰胺、头孢霉菌素类、氨基甲酸脂类和二羟基苯甲酸内脂等。

3.重金属污染

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我国重工业、轻工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畜牧业和农业等众多行业迅速发展壮大, 然而同时而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以至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如今对人类有威胁的十大污染因素中常见的有汞、铬、砷、铅、镉和镍等。

食品安全检测常用的分析仪器

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法的提出时间相对较早,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已迅猛发展起来, 在当时它集高效、快速于一体, 使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迅速发展, 并由此延伸出众多的技术手段。食品检测中, 只要把样品置于气相色谱要求的环境下, 即可通过简单的操作技术直接得到已气化的样品, 通过气相色谱法的具体分析, 检测出食品中核酸、糖类、脂肪酸、氨基酸和蛋白质等的准确含量。

液相色谱

液相色谱法的发展也起于二十世纪, 比气相色谱法晚发展20年, 在七十年代, 液相色谱分析法快速占领市场。加之其具有新型固定相、系统严密的高压输液泵和灵敏度极高的检测器等诸多新科技, 使液相色谱法一时间成为市场新宠。近年来科技迅速发展, 使液相色谱分析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计算机的投入使用, 自动化的数据计算及处理能力, 促进了液相色谱法的推广。由于液相色谱法优于其他色谱法的特性, 使其运用范围不断扩大, 因此, 被运用于食品安全检测方面。

质谱

科学技术的进步, 使质谱技术在食品安全上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具有重要作用。其中, 气相色谱-质谱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原子光谱结合、临界超流体色谱-电感耦合离子-质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光谱/质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结合等更是被广泛使用。高科技技术的提出与发展有着和传统技术难以相比的优点, 不仅促进了现代色谱技术对高水平融合复杂的分离能力, 还把质谱所具有的高效性、多选择性和精确性包括灵敏度, 都结合在质谱分析技术中。

原子吸收光谱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原子吸收光谱高速发展的时期, 如今更是与其他分析技术结合使用, 进一步促进了原子吸收光谱的发展。特别是和流动注射法的结合, 排除了机体反应, 从而增强了灵敏度以及精密度。此外, 与氢化物发生装置的结合, 使Sb、Bi、Ge、Sn、Te、In、Pb和Se八大元素的测定更加精准, 检出限值已低至纳克级别。如今, 原子吸收光谱在食品安全检测、食品毒理学研究、食品营养学方面都有了广泛的使用。

原子荧光光谱

原子荧光光谱在元素运用及对应形态透析方面有着广泛的使用范围, 尤其是与氢化物进行技术结合的部分, 在食品安全种类含量测定方面特别是对其中的As、Bi、Se、Hg和Te等各元素具有相当完整的技术设备。原子荧光光谱法与原子吸收光谱法互补结合, 逐渐广泛地运用于食品安全检测。

食品安全检测建议

(1) 必须严格按照执行标准审查和检查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增强食品生产的标准, 规范生产流程并严格监督生产过程。

(2) 优化食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成立食品安全事故追责制度, 增强对食品安全事故的惩罚力度。

X-ray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篇6

基于力学特性的检测方法

力学方法是利用食品与农产品的力学特性而进行检测的方法.利用声波和振动可以测出食品的品质指标以及检测待测物内部的组织状态。如利用声波透射法测定牛乳中脂肪的含量及大豆的水分:用超声波在物体中密度有差异处的反射波测定法,检查家禽的肉质,脂肪层厚度,里脊肉断面等。国外研究者研讨了多种基于动力学原理的农产品硬度检测方法,如机械冲击产生的声频信号检测,机械冲击相应的频率分析和水果冲击力检测。

基于电磁学特性的检测方法

电磁法分为主动特性法和被动特性法两种。主动特性法是利用待测物自身所具有的某种电磁学的测量方法;而被动特性法是将待测物置于电磁场内,利用其受电磁影响后反过来对外部环境施加影响的特性测量方法,例如核磁共振和电子自旋共振等。电磁@-TY法所需的设备相对比较简单,数据的获取和处理也比较容易,因此应用前景比较广阔。

基于光学特性的检测方法

紫外光谱法,可见光谱法,近红外光谱法是食品内部品质无损检测有效的方法。它是通过食品对光的吸收,散射,反射,透射等特性来确定食品内部品质的一种方法。该项技术可广泛用于谷物,果树等多种产品的化学成分分析,物理学品质分析,色度学品质分析。

基于放射线特性的检测方法

x射线,B射线和可见光都具有透射,反射和漫射等性质.x射线技术主要是利用穿透能力较弱的x射线作为光源进行透视探查的技术.因食品密度与金属等物质相比要小得多,因此所需x射线强度较小,通常称其为软x射线,其主要用于测定物体的密度差,判别内部缺陷和异物检出.如X射线图像用于检测鸡肉内部较深部位的骨头,但对表面骨头检测比较困难,而可见光图像则正相反.另外,软x射线还可以用来检测如柑橘中的皱皮等缺损现象,检测水果损伤缺陷,如苹果的水芯及损伤等。

机器视觉检测技术

机器视觉技术是用各种成像系统代替视觉器官作为输入敏感手段,由计算机来代替大脑完成处理和解释。机器视觉的最终目标就是使计算机能像人一样通过视觉观察并理解世界,具有自主适应环境等能力。在实现最终目标前,人们努力的中期目标是建立一种视觉系统,这个系统能够通过视觉敏感和反馈的某种程度从而智能的完成一项任务。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软硬件的开发,食品品质自动检测和分级领域应用机器视觉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应以斌等人以表面色泽与固酸比为柑橘成熟度指标,建立了用于柑橘成熟度检测的机器视觉系统,并建立了利用协方差矩阵和样本属于桔黄色和绿色的概率来判断柑橘成熟度的判别分析法,并以实测的固酸比值作为对照,对72枚柑橘样本进行了试验,柑橘成熟度的判别准确率达到91.67%。

生物传感器技术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而生物传感器横跨生物,化学,物理,信息等领域,结合了生物技术,材料技术,纳米技术,微电子技术等,是一门交叉学科的研究与应用技术,也是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前沿,引起各国的极大关注。生物传感器是由产生信号的敏感元件和处理信号的辅助仪器两部分组成的,敏感元件由生物活性单元(如酶,抗体,微生物,DNA等)和换能器组成,换能器可用来捕捉生物活性单元与目标物反应过程中的信号。生物活性单元引起的变化不同,信号处理的方法也不同。根据检测信号的不同.可将生物传感器分为电化学传感器,阻抗生物传感器,压电生物传感器和光生物传感器。与各种传统的化学传感器,物理传感器相比,具有选择性好,xA-析速度快,灵敏度高,不需进行样品预处理,可进行连续在线检测,成本低等特点。生物传感器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渗透到各个方面,包括食品基本成分的检测,食品中添加剂的检测,有毒有害成分的检测等等。

展望

无损检测方法不破坏食品本身,而且使产品的分级工作更科学,更准确,更便利,完全符合食品加工高效率,大规模的要求,这对提高我国食品品质,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在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并且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高新技术的新成果向食品生产加工应用领域转移的研究工作,尤其是要加强工业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推动食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杭州法诺科技有限公司)

X-ray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篇7

关键词:食品检测 气相色谱技术 反式脂肪酸

中图分类号:TS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4-0023-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备受政府和老百姓的关注。人们熟知的蔬菜、茶叶等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油炸食品中的丙烯酰胺、猪肉中的瘦肉精与三甲胺、白酒中的甲醇和杂醇油含量超标,特别是近期在奶粉和鸡蛋中检出的三聚氰胺等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问题,暴露了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隐患,人们愈来愈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在加强食品生产源头控制管理的同时,如何提高食品安全监控能力和防范能力也成为工作的重点,而在整个食品安全监控过程中,食品安全检测至关重要。

在食品安全检测方法中,气相色谱技术是十分重要的检测技术之一。由于气相色谱技术具有技术成熟、易掌握、灵敏度高、分离效能高、选择性高、方便快捷以及特别适合易挥发的物质检测等特点和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酿酒发酵工业。

1 气相色谱技术的概述

1.1 气相色谱技术的概念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简称GC)是色谱法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其是以惰性气体(N:或He)为载体将样品带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的色谱法,而利用气相色谱仪对气体或液体样品进行组分分析的技术。它特别适用于气体混合物或易挥发性的液体或固体检测,即便对于很复杂的混合物,其分离时间也很短。

1.2 气相色谱技术的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混合物中各组份在一种流动相(气体或液体)的带动下,流经另一固定相(固体或液体)时,固定相对各组份的作用力不同(溶解、解吸或吸附能力的不同),造成各组份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产生差异,从而使混合物中各組份得以分离。各组份分离后,随流动相逐一按次序进入一种叫做检测器的系统进行非电量转换,转换成与组份浓度成比例的电讯号→记录、绘图、计算。

1.3 气相色谱技术的特点

(1)高灵敏度。很容易检测浓度≤1ppm(10-6)的物质,环境检测、农药残留检测可达ppb(10-9)~ppt (10-12)。(2)高分离效率。一根1~2米填充柱,可有几千个理论塔板,毛细柱可达105~106个理论塔板(最高效的分离技术)。(3)高选择性。以混合物中某一物质有特殊灵敏的响应;对性质十分相近的异构体可分离检测。如氢的同位素,有机物的异构体。(4)快速分析。很复杂的样品,一般均可在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内完成分析,并十分容易实现自动化。

1.4 气相色谱系统的组成

气相色谱系统一般由分离系统和检测系统组成。(1)分离系统主要由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和色谱柱(GC常用的色谱柱一般有两种:一是填充柱,另一种是毛细管柱)组成,其核心为色谱柱。(2)检测系统主要为检测器,检测器将色谱流出物转变为电信号,由数据记录部分将图谱记录下来,然后进行数据处理。

2 气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2.1 农药和其他药物残留与污染检测分析

近年来,在蔬菜和水果中有机氯、有机磷农药残留和肉类、鱼类产品中的兽药残留已被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可采用GC/ECD气相色谱检测有机氯农药残留,如可利用GC/ECD分析技术准确检测高丽人参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可采用GC/NPD气相色谱检测有机磷和有机氮农药残留;可采用GC/FPD气相色谱检测有机磷和有机硫农药残留等。另外,胡彩虹等研究证明,采用GC/FID气相色谱可检测出猪肉、鱼和虾中三甲胺的含量。

2.2 发酵饮料产品中风味组分的质量控制分析

(1)白酒中甲醇、杂醇油是酒类卫生监控指标中的两项重要指标,GB2757和GB10345对甲醇、杂醇油的含量和检验方法作了严格的规定。采用GC/FID气相色谱可直接进样,并可快速、准确地测定出白酒中甲醇和杂醇油的含量。(2)啤酒、葡萄酒和发酵饮料中有许多挥发性化合物和风味物质,可以直接反映产品的质量状况。可采用顶空进样的气相色谱分析(Hs—GC)技术监控啤酒中的硫化物等有害组分、有害色素及挥发性气体,通过检测这些化合物在生产过程中的变化,可以控制啤酒、葡萄酒等发酵饮料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确定发生在发酵酿造过程中影响饮料产品最终味觉和质量的关键问题。

2.3 食品塑料袋有害物质的检测

食品塑料袋在加工过程中,为了增加塑料的可塑性、韧性和透明度,往往添加多种增塑剂,其中使用量最大、最普遍的是酞酸酯(邻苯二甲酸酯,PAEs),含量可达终产品的50%。但由于酞酸酯类增塑剂与塑料基质之间没有形成化学共价键,因而在接触到包装食品中所含的水、油脂等时,便会溶出,并且塑料中的酞酸酯增塑剂含量越高,可能被溶出的数量越多。研究证实,酞酸酯对动物和人均有慢性毒性、致突变、致癌作用以及生殖与发育毒性,是全球范围内最广泛存在的化学污染物之一。目前,酞酸酯类化合物对环境的污染及对内分泌的干扰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可利用GC/FID气相色谱技术检测塑料制品中的的5种酞酸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色谱技术的发展,耐高温的极性高效开管柱和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检测器的研制,以及计算机软件开发、专家系统应用、检测手段的进步及与质谱等仪器的联用等相关问题的解决,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多,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把好食品质量安全关。

参考文献

[1]胡彩虹,许梓荣.气相色谱法测定猪肉、鱼和虾中三甲胺的含量[J].食品科学,2001,22(5):62-64.

[2]杨惠芬.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标准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577-578.

[3]王斌,冯锡凯,马立明.气相色谱内标(环己烷)法测定蒸馏酒中甲醇、杂醇油含量[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7):802-803.

X-ray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篇8

(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随着时代的发展, 农业工业化体系不断健全, 在这种趋势下, 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特别是有机磷农药的滥用问题, 化肥的滥用问题, 水资源污染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或者间接的导致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影响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 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出现, 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世界各地贸易往来频繁, 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 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就食品的有机磷检测问题进行分析, 旨在解决常见的食品农药残留问题。

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 色谱法是常见的方法, 这种方法着重于分析物资在流动及其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 通过对其方法的应用, 判断它们之间的差异, 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这种分离分析方法能够进行物资的浓度转换, 进行能够被记录仪测量的电流转换, 再进行相关信息的记录及其分析, 进行食品中各类物资成分的检测。

上述方法的流行程度比较高, 比较常见于有机磷的检测, 这种方法的延伸有高效液相色普法、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随着时代的发展, 这种方法体系不断健全, 常用于微量性农药的检测,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及及其推广, 通过对带有电喷雾离子源液质联用技术的应用, 实现对不稳定性农药化合物的分析。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直接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建立在液相柱层析的基础上, 这种方法实现了对气相色谱理论的改进, 属于一种新型的色谱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具备良好的应用效益, 这种方法的灵敏度更高, 具备更快的检测速度, 其具备良好的分离效能, 应用面非常广泛。相对于气相色谱这种方法能够对易裂解变质的, 沸点太高不能气化的0PPS进行测定。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方法, 该方法具备微量快速的性质, 这种方法操作比较简单, 定性比较准确, 比较易于掌握。

气相色谱法继承了传统检测法的优势, 在此之上结合其他方式的优点, 实现了继承与创新, 这种方法的应用率非常高, 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的应用, 需要把OPPS进行气相色谱的注入, 不同的OPPS在固定相中实现分离, 程序升温及其气化后, 进行检测器的应用, 会描绘出气相色谱图, 这需要进行保留时间的应用进行定性, 通过对峰面积、峰高进行标准曲线的对照及其定量。这种方法具备良好的灵敏度, 它具备简便操作性, 具备良好的准确度。 (3) 波谱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检测方法, 其需要根据还原产物、特殊显色剂, 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在一定可靠性条件下, 针对其化学反应结果进行定量及其定性的测定。在实践过程中, 这种方法具备一定的效益, 也存在一系列的缺陷。这种方法只能检测相同基团中的一种OPPS, 它的灵敏度程度也不高, 这种方法的性质类似于普通鉴别方法, 为了保证实验效果的效益, 需要辅助其他工具使用, 进行不同OPPS残留样品的检测, 如果是呈现阳性的样品不能进行最终定性, 还需要辅助其他检测方法进行试验确证。

2 免疫法及其酶抑制法的应用

(1) 相对于前几种检测方法, 免疫测定方法具备更高的效益。这种方法利用抗原体反应检测, 进行样品的微量物资检测, 从而进行定性。针对抗原抗体反应的特殊性, 该方法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在进行免疫测定检测时, 需要获得相应的特异性抗体。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免疫法检测体系不断健全, 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益, 特别是酶联免疫吸附分析研究方法的发展, 能够更好的进行农药残留测定。

在原有检测方法的基础上, 酶抑制法具备综合性的特点, 其利用OPPS的运作机理, 进行了新型检测方法体系的健全。这种方法能够进行酶分解乙酰胆碱分解速度的降低或者停止, 能够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 从而实现对OPPS的检测。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乙酰胆碱酯酶检测体系不断健全, 其能够针对农药进行快速检测, 再辅助其他的应用技术, 实现了对农药的快速检测, 在此基础上, 延伸出了快速检测仪及酶膜生物传感器。酶抑制方法的成熟程度比较高, 其操作比较简单, 操作仪器比较普遍, 操作效率比较高, 适合大批量样品的筛选检测及其现场检测, 相对于其他的检测方法, 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它的灵敏度比较低, 针对不同有机磷农药的检测灵敏度也不高, 其回收率及其重复性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食品安全事关到社会大众的利益, 通过对食品安全生产的监督及其控制, 能够解决诸多的食品安全问题, 从而进行食品安全问题的控制, 扼杀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为了更好的进行食品安全监测, 相关的政府部门需要履行好自身职责, 做好监督及其检查工作。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体系不断健全, 解决了诸多的食品安全问题, 为实现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 遏制住危害食品安全的源头是必要的, 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做好本职工作, 共同维护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于饮食安全越来越看重。但是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原生态环境不断受到破坏, 人类的生活环境受到各个途径的潜在污染。在食品领域, 无论是原材料的种植、加工还是生产及其运输, 都受到有害化学物质的潜在污染。文章就食品有机磷检测方法进行分析, 对常见检测问题进行解决, 旨在解决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诸多问题, 满足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食品检测,有机磷,农药,免疫法,农药残留检测

参考文献

[1]刘华.如何提高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度[J].价值工程, 2011 (6) .

[2]王守法, 巢强国, 葛宇, 等.食物致敏原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 2011 (2) .

[3]李金阳, 付晓玲, 李秀明.浅谈药检所如何做好食品检验扩项评审准备工作[J].淮海医药, 2011 (1) .

[4]王新铭, 赵李霞, 付颖.膜萃取技术在食品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科技, 2010 (11) .

X-ray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篇9

1 快速检测的重要性

随着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 食品种类和各种食品添加剂日益增多, 食品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根据WHO统计, 全球每年有300万~1 000万件食源性疾病死亡案例, 发达国家每年出现食源性疾病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3, 发展中国家则高达1/2.因此, 进行全方位的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十分重要。我国对于食品中微生物的指标含量如表1所示。

对于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技术有很多, 而且还在不断地更新和创新。但是, 传统的微生物检测工作至少需要2~3 d, 远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

2 传统检测方法

2.1 琼脂平板培养法

1881年, 琼脂平板培养法首次应用于微生物检测, 随着时代发展, 逐渐应用于快速检测技术。该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 选择性培养基检测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选择性抑制剂, 保证目的微生物的生长, 利用其对各种化学物质敏感度的差异性进行检测。例如, 在啤酒企业可以利用NPS培养基或是NBB-A培养基进行检测。 (2) 显色培养基检测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细菌特异性酶的显色底物, 根据菌落颜色对菌种进行鉴定。该方法主要用于食源性病菌检测。

2.2 显微镜镜检法

显微镜镜检法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检验方法, 一般用于对微生物的形态和定量进行检查。主要步骤是:先对样品进行处理, 样品中微生物的浓度不能过低。然后进行镜检,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菌液, 盖上盖玻片进行油镜检测。

3 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

由于传统的快速检测方法中存在较多问题, 为了能够快速、正确地进行食品微生物检测, 在对原有的检测方法分析、对比之后, 提出了新的方法, 提高和改善了原有的检测方式。

3.1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在1952年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分离分析方法, 在1963年首次通过分析细胞脂肪酸对细菌进行分类, 同时还提出了裂解气相色谱法进行鉴定。气相色谱法主要是通过对微生物细胞进行一系列的提取和衍生化处理后, 将其分离的化学组分供给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可以根据不同的色谱图进行微生物鉴定, 分析检测中常见的有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

3.2 免疫学检测方法

免疫学检测方法通常分为七种: (1) 酶免疫检测法 (ELA) 。该方法主要根据抗原抗体是否需要分离结合和游离的酶标记物, 可分为均相和非均相两种类型。通常非均相法中的固相免疫法较为常用。固相免疫法中酶联免疫吸附技术 (ELISA) 是其代表性技术。该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成本低、范围广等特点。 (2) 免疫层析技术。免疫层析 (IC) 将免疫学原理和层析原理相结合进行研究检测, 使用酶促显色反应或使用着色标记物进行观测就可以直接得到检测结果。利用免疫层析原理研究出的微生物检测试纸在各个食品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 免疫磁珠分离法。免疫磁珠分离法 (IMS) 主要是将磁性微球与免疫化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解决了选择性培养基的抑制作用问题, 可以更加快速地进行食品检测。 (4) 免疫荧光法 (IFT) 。该方法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具有特异性强、速度快等特点, 可以应用于沙门氏菌、葡萄球菌毒素等方面的检测。

除此之外, 还有乳胶凝集试验 (LAT) 、酶联荧光免疫法 (ELFIA) 和免疫印迹法。这三种方法各有优劣, 主要应用于毒素、酵母和真菌的检测中。

3.3 传感器检测法

传感器检测法主要分为基因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两种。基因传感器主要有石英晶体震荡器、光学式DNA传感器等, 在进行DNA测量时具有耗时短、收效快等特点, 主要应用于大肠杆菌等检测中;生物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食品中少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

3.4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该检测法主要包括PCR技术、基因芯片两种。PCR技术主要用于乳酸菌、双歧杆菌、大肠菌群等病菌的检测, 但是这种方法对于那些核酸序列未知的微生物不能进行鉴定;基因芯片主要用于确定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某些特定微生物。

除此之外, 还有自动检测法、抗阻测定法、“即用胶”测定法和自动旋转平板测数法等。

4 结束语

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仅对单个检测方法进行了探析, 并没有对设备的联用检测进行介绍。希望更多的专业研究人员能对该课题展开研究工作, 对我国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孟甜.快速检测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生命科学仪器, 2012 (03) :33-37.

[2]王玲娜.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应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 2012 (09) :5-6.

浅析化学反应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篇10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检测;化学反应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亿万群众的身体健康问题,容不得半点懈怠,但是稍早前发生的“敌敌畏火腿事件”、“苏丹红事件”以及仍然没有被人淡忘的轰动全国的“毒奶粉(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和“地沟油事件”,无不在挑战人们对食品安全容忍的底线。在媒体的曝光下,人们已经对我国食品的安全性产生了严重的质疑。例如,现在吃植物制品害怕各种“毒素”,吃动物制品害怕各种“激素”,甚至喝饮料也饱受各种“色素”的困扰,其中,化学污染是威胁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笔者参考了众多的资料,总结了各种各种基于化学反应的食品检测方法,希望能够为食品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一、食品检测中的各种方法分析

(1)色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如果导致食品污染的化学物质为有机化合物,则最优的选择便是利用色谱法对其化学污染程度进行检测。色谱法能够对有机化合物进行有效地分离和分析,利用该有机化合物的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利用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第一,GC法(气相色谱法)的应用。GC法(气相色谱法)通常用来检测有机农药等有害物质,它可以依照不同的分配系统来进行分离,检测效果令人满意。安琼、董元华以及倪俊等人利用正己烷(C6H14)来提取,将PCB209与PCB2作为内标,利用GC法(气相色谱法)对禽蛋当中的微量有机氯污染物质进行快速检测,测量典型多氯联苯类化合物以及各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数值。经过检测,各种待测物的回收率限定在84.32%至116.78%,最小检出数值范围在0.08 ng/g至0.35 ng/g之间,RSD(相对标准偏差)的范围在6.0%至18.0%之间。第二,LC法(液相色谱法)的应用。如果待检测物质的热稳定性比较差、分析沸点比较高、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则优先选择LC法(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钱疆、卢声宇、黄杰等利用乙腈(C2H3N)进行稀释、四氯化碳(CCI4)进行萃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紫外308nm处对食品当中的甲醛(HCHO)进行检测,实验显示该方法的检测限是0.3μg/L,同时其它脂肪醛不干扰测定。第三,IC法(离子色谱法)。IC法(离子色谱法)是LC法(液相色谱法)的一种模式,不仅可以用来分析阴离子和阳离子,同时也可以对多组分离子进行测定。姚敬和钟志雄利用IC法(离子色谱法)对各种酱腌菜(主要是辣味萝卜条和咸菜头等)当中所含有的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212nm波长,AS4A-SC色谱柱,的检出限是0.018mg/kg,其回收率是91.2%至106.3%之间;的检出限是0.016mg/kg,其回收率是92.06%至103.8%之间。Mariana A利用IC法(离子色谱法),依照离子的电化学活性以及固有特性,对甲醛次硫酸氢钠(NaHSO2·CH2O·2H2O,俗称“吊白块”)进行了检测,样品的提取、离心和净化采用流动相超声进行,利用峰面积对标准溶液浓度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特征阴离子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其RSD(相对标准偏差)的范围在0.7%至3.9%之间,回收率在90.0%至96.0%之间。(2)光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第一,FAAS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常规的FAAS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食品中的金属需将样品消化完全,马玲采用非完全消化FAAS测,定羊肉中Ca、Fe、Mn、Cu、Zn等5种元素,RSD(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81%,回收率为96.5%至101.1%。第二,GFAAS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常用于痕量元素如铅、镉、锡等检测。刘建等将饼干及其他干燥的固体食品制成均匀的悬浊液,以磷酸铵为基体改进剂,石墨炉直接进样测定,同时与湿法消化测定结果进行F检验,F0.05(6.6)=4:28。

二、结语

由上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食品安全意识有所提高,检测能力和检测方法也有了进一步改进,类似于二噁英类化学污染物的检测在基层检测机构也将作为常规检测项目来开展,对确保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安琼,董元华,倪俊等.气相色谱法测定禽蛋中微量有机氯农药及多氯联苯的残留[J].色谱.2002:20(2):167~171

[2]钱疆,卢声宇,黄杰,蓝锦昌,张玉燕.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食品中甲醛合次硫酸氢钠[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9(2):103~105

[3]姚敬,钟志雄.紫外检测离子色谱法测定酱腌菜中的亚硝酸盐、硝酸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3):306,356

[4]马玲.非完全消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羊肉中5种微量元素[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5(6):691~692

X-ray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篇11

分子印迹技术的优点与基本原理

虽然当前应用于食品安全监测的手段是多元化的, 如化学方法、传感器法以及生物检测方法等, 但是无论上述哪种监测技术都必须面临样品成分复杂、监测量大问题, 除此之外, 还需要在实地进行操作、配备昂贵的仪器和专门技术人员。为了促进国内食品安全监测事业向前发展, 更为先进、科学、准确的检测技术不断问世, 分子印迹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分子印迹技术的优点

分子印迹技术形成的聚合物具备其他生物分子缺失的特征, 主要体现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能够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源于其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抗性, 同样对溶剂、酸碱环境具有极强的抵抗能力;另外提高功能基团的催化能力要求也略低, 而且可以反复利用, 利用率高于其他生物分子。

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

分子印迹技术的形成原理与抗体的基本原理相似, 可以将其描述为以模板分子为中心, 继而构成高度交联的刚性高分子, 当模板分子被去除时即会在聚合物的网络结构与模板分子之间构成一种互补关系, 届时两者在空间结构、尺寸、大小等方面形成一系列立体孔穴, 在经历这个过程后模板分子的选择识别性能会呈现明显提高状态。

分子印迹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不同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因制备方式不同会产生差异的用途, 从而符合不同食品安全检测的需要。

在固相萃取领域的应用

传统的固相萃取吸附剂掌控起来难度较大, 然而分子印迹合成的聚合物则有所不同, 分子印迹合成聚合物不仅制作过程简便, 适应环境能力强, 而且可以特异性地识别萃取物。根据对实验结果的调查结果显示, 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在固相萃取上表现了明显的优势, 特别是在兽药残留的检测工作中, 准确度和科学性得到显著提高, 所以在当前的固相萃取领域越来越倾向于借助分子印迹技术。

在传感技术领域的应用

相对于传统检测方式, 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利用率高、易保存、耐高温、高压、酸、碱和有机溶剂等突出特征, 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检测灵敏度差、分析速度缓慢、成本昂贵、不能在线检测等弊端。因此传感器检测技术是食品安全检测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分子印迹聚合物也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取代生物敏感材料。

在免疫分析技术领域的应用

分子印迹免疫吸附检测技术至今为止研究、应用并不普遍, 目前也只是散见于诸如杀虫剂、皮质类固醇、素等的检测中。Andrsson及其合作者还将其直接用于稀释血浆中的检测, Andersson等通过模拟抗体的方式对血液中存在的药物进行检测。然而将用免疫分析法与模拟抗体的方法比较, 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不仅性能稳定而且制作简便。

分子印迹技术应用于食品检测的难点与展望

食品安全要求食品在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运输等各环节中都严格遵照国家的强制标准, 但是近年来“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农药残留“等骇人听闻的危害食品安全的事件层出不穷, 对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全社会都在呼吁食品安全监测迈向正规化、科学化发展道路。正如上文所述, 分子印迹技术依靠自身的特异亲和力和选择性, 如此一来食品检测样品的复杂性难题得以解决。虽然分子印迹技术与食品检测应用相结合的研究工作体现出巨大的实用性价值, 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分子印迹技术仍然具有卓越的研究潜力。但是有一些问题需要投入更多来解决, 例如在合成时需要相对大量的模板分子, 即便是在经过相当细致的溶剂提取之后, 要想将聚合物中的模板分子彻底清除其难度也是非同一般, 少量的残留模板分子也会造成超微量成分的测定结果, 检测的结果可信度大大降低。

总结

略谈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篇12

关键词:食品检测;PCR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 PCR-免疫技术;免疫亲合色谱技术

食品安全不仅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生存,还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程。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得公众和政府对食品检测高度重视。本文概括描述了PCR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PCR-免疫技術、免疫亲合色谱、生物芯片这几种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并进行了前景展望。

1. PCR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扩增DNA片段的方法。原理是在DNA模板、引物、dNTP、缓冲液、MgCl2溶液和热稳定DNA聚合酶的反应混合物中,通过模板DNA和引物之间的变性、复性和延伸这3步反应为一个周期,循环进行,指数增加DNA片段含量的技术。其以特异性和灵敏度、快速等优点,广泛地应用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

Rahn等[1]第一次用PCR的方法对沙门氏菌进行了检测,检出率为99.4%。Germini等[2]对鸡蛋中的大肠杆菌O157:H7、沙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等进行了多重PCR检测。何鸿举等[3]等利用该技术快速检测了腐烂苹果的扩展青霉菌。

2. ELISA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建立在免疫酶学基础上,利用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作为主要试剂,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进而通过复合物中的酶催化底物呈色反应来对样品中特定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技术。此项技术在农药和病原微生物、转基因食品、兽药残留、违法添加物质、等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广泛应用[4-5],如恩诺沙星[6]和瘦肉精[7]。

3. PCR-ELISA技术

PCR-ELISA技术,也叫免疫-PCR技术,是将上述两种技术联合起来的一种技术。主要原理是将DNA分子作为标记物,在对DNA进行PCR扩增和电泳分析的同时进行抗原抗体反应。常用生物素作为连接分子,可形成抗原-抗体-亲和素-生物素-DNA复合物,然后加入PCR扩增后的标记DNA[8]。此法极大提高了检测抗原的灵敏度,部分研究中显示是ELISA的10万倍左右。Malomy等[9]用此法检测沙门氏菌,添加扩增内标后,当沙门氏菌浓度为104 CFU/mL时,可检测出100%的阳性样品。这种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一致性为100%。

4. IAC技术

免疫亲和色谱技术(immnuoaffnity chromatography,IAC)是一种固相萃取技术。将抗体与惰性微珠共价结合形成免疫亲和柱,让含抗原的溶液流过柱子,抗原与固定了的抗体结合被截留,而其他物质则沿柱子流下,再洗脱抗原,得到纯化的抗原,通常能一次性达到1000-10000倍的提纯效率[10]。IAC技术已成为食品等检测中一种重要的前处理方法。

这项技术在兽药残留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应用IAC分析生物样本中的爱比菌素,回收率80%~86%[11]。2000年李俊锁等[12]在猪肉中添加l0~100ug/kg的磺胺药物时,回收率在70.8~94.1%。

5. 生物芯片

生物芯片(biochips)是运用分子生物学、分析化学和基因资讯等原理设计而成,进行高通量快速运算的集成芯片。常在小型基片上有序地点阵排列一系列位置固定的识别分子,将待测样品加入其中进行杂交反应,反应强度利用化学发光法、同位素法或酶标法等显示,进而用CCD摄像技术或精密扫描仪纪录,最后利用软件来处理、综合并分析待测样品信息[13]。生物芯片与传统的PCR相比,具有高通量、快速、精确、低成本等优势。目前在食品安全检测中主要为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5.1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gene chips,DNA micro-arrays)的探针是大量DNA或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把大量已知序列探针集成在同一基片上,经过标记的样本的若干靶核苷酸序列通过与芯片特定位置上的探针杂交,根据碱基互补匹配原则,可确定样本核苷酸的序列。通过处理和分析基因芯片杂交检测图像,对样品中的大量基因信息进行分析。该技术优点为灵敏和高效等。

Hardy等[14]利用该技术对缺失型DMD患者进行了检测。Borucki等[15]建立了混合基因组微阵列的方法,能准确鉴别出各种近缘单核增多李斯特菌分离物。Gabig-Ciminska等[16]采用该方法,4 h内检出细菌细胞或芽孢。

5.2蛋白芯片

蛋白质芯片(Protein Array)是蛋白质与蛋白质结合的芯片技术。对固相载体进行特殊的化学处理,再将已知序列的蛋白探针(酶、受体、配体、抗原、抗体等)固定在基片上,根据蛋白质的相互结合作用,如受体配体特异性结合、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等,捕获待测蛋白。常用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监测等,并可快速、大量的对食品样本进行检测。

左鹏等[17]用该技术快速测定了食品中的氯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郭志红等[18]对猪和鸡的组织样品中的克仑特罗、链霉素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蛋白芯片试剂盒与ELISA试剂盒检测效率相当,且与确证方法保持很强的一致性。

“民以食为天”,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爆发,不但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健康, 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而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食品安全的保障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占有一席之地,包括上文论述的各种技术。

其中生物芯片技术因其可在一次反应中进行多种信息的平行分析,而备受研究者的瞩目。特别是基因芯片,其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中的应用,使其得到了快速而长足的发展。鉴于生物芯片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的显著优势,其可能成为未来食品检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该技术应向快速简便、低成本、广适用范围、高灵敏度和高精确度方向发展。当然,其他几项检测技术也需要得到全方位的改善,“百家争鸣”的局势将会促进这些技术的共同发展,从而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Rahn K, De Grandis, Clarke RC, et a1.Amplification of an invA gene sequence of Salmonella typhimurium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 a specific method of detection of Salmonella[J]. Mol Cell Probes,1992,6(4):271-9.

[2]GERMIN/A, MASOLA A, CARNEVALI P, et a1.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scherichia coliO157:H7,Salmonella spp, and listeria monocytogenes by multiplex PCR[J].Food Control,2009.20(8):733—738.

上一篇:新郎新娘结婚典礼答谢词下一篇:小强升职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