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数据(精选12篇)
食品检测数据 篇1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食品的多样性以及工艺的不断更新,食品安全问题正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食品检验又是保证食品安全最为基础性的工作,因此,必须加强食品检验工作。本文主要对容易影响食品检测数据的因素进行分析,以供参考,确保得到准确的检验结果。
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近些年,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因此,人们对食品的安全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必须加强食品检验工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一般来讲,检验过程是:抽取检验样品,然后是样品的制备工作以及检验前的相关准备工作,接下来是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容易产生影响检测结果的各种因素,因此,必须将这些因素排除掉,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抽取样品方面
在抽样前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从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操作。其次,要确保样品在检验之前是完好无损的,没有被污染的,没有变质的。再次,要注意抽样工具及盛装容器的洁净,不得使用有毒有害的材质,同时要防止其他杂质带入到样品中,对微生物检验有特殊要求的,还必须将工具及容器进行灭菌处理。最后,抽样人员不得参与到检验检测工作中,应做到抽检分离。
检验用样品的制备
食品样品一般分为:固体样品、液体样品、其他特殊的样品。
固体样品
通常需要粉碎混匀后作为备检样,对于可直接取样检验的粉末类固体样品,则需要充分混匀后方可检测。但粉碎混匀后的样品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吸附水分,这样就需要选择适合保存的容器。液体样品
在检验前需要混匀并充分摇匀,如酱油、食醋、饮料类和酒类等。
其他特殊的样品
对于这类样品,需要冷冻的食品,一般存放在冷藏柜里,确保样品不会变质,影响检测质量,冷冻食品制备时还需取具有整体代表性的部分。坚果类及其他带壳的食品,按照标准要求取可食部分进行制备样品。
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食品检验的方法大致可分为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三大类。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是实验室工作的依据,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的法规要求,这些都是实验室开展检验检测工作所必需的资源。首先,应优先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企业标准作为检测的依据,这样能规范检验检测工作,确保所出数据的准确性。其次,应经常对标准进行查新,使用新标准、新方法进行检测。有些检测方法标准中,有第一法、第二法等,那么就要根据目前实验的环境条件、硬件设施、人员技术条件选择适合本实验的方法开展检测工作。然而众多标准和检验方法中有些更新滞后,导致检测工作中即便是按照标准去做,也未必能达到满意的检验结果,那么实验室就有可能根据现有条件自行研发检验检测方法,这样就要对所用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人员技术水平等条件予以确认,还可以对该方法进行一些必要的比对和验证,以达到最佳的检验检测效果。
做好药品试剂及标准物质的管理工作
药品试剂的管理
药品试剂对食品检验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影响,是检验检测工作中最基础的部分,一旦药品试剂出了问题,那整个工作全部作废,加上一些药品是带剧毒性质,如管理或使用不当,将会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所以,必须加强对药品试剂的管理。药品试剂根据特性不同保质期和保存方式也各不相同,实验室的人员要随时进行检查,对过期的药品试剂及时更换,避免使用过期的药品试剂。对保存温度有要求的,要放置在有冷藏功能的柜子里。
标准物质的管理
标准物质的定义: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确定的特性值,用以校准设备,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赋值的材料或物质。
实验室对采购的标准物质应当进行验收:(1)应当在有资质的制造商进行购买;(2)检查包装是否正常,有无破损情况;(3)查看随产品的证书上标注的生产日期、有效期、不确定度等是否符合要求;(4)有条件的实验室还可以对标准物质进行测量,所得数据与给定值是否一致。
标准物质应当有专人保管,并设立专门的存放区域,同时要有入库、领用、退还等台帐。某些有特殊贮存要求的,应有特殊的贮存措施。
还应建立期间核查程序,期间核查是《测试和校准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的基本要求,要先制定期间核查计划,根据标准物质的特性和用途,适时开展期间核查工作,并做好相关的记录。除此以外还要对变色、变质、破损和过期的物质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
仪器设备的性能、状态直接反映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水平,同时它也是检验检测工作的必备条件。实验室应采用先进、精密度高的仪器设备,实行专人管理,仪器设备设立授权使用人管理制度,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等工作,每台仪器设备应标出当前设备状态,如准用、部分功能使用、停用,并按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修正值对检测值进行修正。新安装的设备必须经过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建立设备档案,贴上合格标签。同时还要对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发生偏移较大时,必须报修或送检。
检验检测人员的要求
检验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业务技能熟练程度直接影响所获得的检验数据,容易使检验结果造成人为的偏差。检验人员应具备优良的业务素质,熟悉每个环节的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操作规程开展检验检测工作。在掌握检验知识的同时,熟悉设备仪器的使用,对于自己负责的项目做到认真负责;检验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掌握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布局;检验人员还应加强政治理论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绝对不能出具虚假数据和报告。
检验检测环境条件的要求
实验室的标准温度为20℃,一般实验室大致控制在(20±5)℃,实验室内的相对湿度一般应保持在50%~70%。实验室还应做好防震、防尘、防腐蚀和防磁等防护。室内采光应有利于检验工作,有些产品还应设立特殊的检验室,如茶叶感官品评、酒类的感官品评等。
实验室应保持整齐洁净,每天工作结束后要进行必要的清理,仪器设备使用完后应将器具摆放整齐,盖上仪器防尘布,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后均应切断电源。
通过各项措施保证环境的温湿度在控制的范围内,并对环境温湿度进行监控和做好监控的记录,超过允许范围应及时采取措施,开空调调节温度,开除湿机控制湿度。
实验室内严禁吸烟,非实验室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实验室。
检验质量控制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室通过质量控制程序和质量控制计划,来监控检测工作的全过程。实验室可开展实验室内部比对、留样再检测等方式来验证人员的能力、设备的稳定性。工作人员从中可以找出日常工作存在的问题,针对查找出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从而提升检验检测的能力,以便实验室获得更为准确、科学的数据结果。
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不断提高,监管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对检验检测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提高食品质量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显得更加重要。不仅要做好以上几方面工作,还必须对检验人员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注重知识更新,还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保障食品检验事业有序健康的发展。
食品检测数据 篇2
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生产(加工)安全食品的一种控制手段;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
食品防腐剂是能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的食品添加剂。因兼有防止微生物繁殖引起食物中毒的作用,又称抗微生物剂(antimicrobial)。
兽药残留(residues of veterinary drug)是指用药后蓄积或存留于畜禽机体或产品(如鸡蛋、奶品、肉品等)中原型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包括与兽药有关的杂质的残留。一般以μg/ml或μg/g计量。
膳食纤维(食物纤维);它是指食品中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所消化的糖类和木质素的总和。它包括纤维素、戊聚糖、木质素、果胶、树胶等,至于是否该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某些多糖还无法定论。
分配系数指一定温度下,处于平衡状态时,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和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之比,以K表示。反映了溶质在两相中的迁移能力及分离效能,是描述物质在两相中行为的重要物理化学特征参数。
前处理在分析检测前,对样品进行提取,净化和浓缩的技术,目前主要有固相萃取,加速溶剂萃取,凝胶渗透色素和超临界流体萃取等。
有机食物是零污染的食物,即是不经过化肥、农药、除草剂等污染的食物,而且肥料必须用自然堆肥,凡是任何加害土壤的添加物,都不可使用。
灰分在高温灼烧时,食品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最后有机成分挥发逸散,而无机成分(主要是无机盐和氧化物)则残留下来,这些残留物称为灰分。它标示食品中无机成分总量的一项指标。
总糖主要指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果糖,戊糖,乳糖和在测定条件下能水解为还原性的单糖的蔗糖(水解后为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麦芽糖(水解后为2分子葡萄糖)以及可能部分水解的淀粉(水解后为2分子葡萄糖)。有机物破坏法是将有机物在强氧化剂的作用下经长时间的高温处理,破坏其分子结构,有机物分解呈气态逸散,而使被测无机元素得以释放。
常用于有机物破坏的方法有两种
1、干法灰化法
2、湿法消化法
休药期也叫消除期,是指动物从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或它们的乳、蛋等产品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休药期是依据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消除规律确定的,就是按最大剂量、最长用药周期给药,停药后在不同的时间点屠宰,采集各个组织进行残留量的检测,直至在最后那个时间点采集的所有组织中均检测不出药物为止。
食品的感官检验,是根据人的感觉器官对食品的各种质量特征的“感觉”,如:味觉,嗅觉,视觉,听觉等,用语言,文字,符号或数据进行记录,再运用概率统计原理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对食品的色,香,味,形,质地,口感等各项指标做出评价的方法.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GMP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GMP)的英文缩写,是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合理性、生产设备的适用性和生产操作的精确性、规范性提出强制性要求。
农药残留(Pesticide residues),是农药使用后一个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于生物体、收获物、土壤、水体、大气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 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比移值:薄层色谱法中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与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的比值。又称Rf值,是色谱法中表示组分移动位置的一种方法的参数。定义为溶质迁移距离与流动相迁移距离之比。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特定化合物的Rf值是一个常数,因此有可能根据化合物的Rf值鉴定化合物。
1.就食品卫生而言,食品添加剂应具备哪些条件?
食品添加剂应具备以下条件:(1)加入添加剂以后的产品质量必须符合卫生要求。(1分)(2)确定用于食品的添加剂,必须有足够的、可靠的毒理学资料。(1分)(3)加入食品后,不得产生新的有害物质;不得破坏食品的营养价值,不分解产生有毒物质。(1分)(4)在允许使用范围和用量内,人长期摄入后不致引起慢性中毒。(2分
2.简述毒物快速鉴定的程序。
毒物鉴定的程序为:(1)现场调查作出初步判断;(2分)(2)样品的采集;(2分)(3)测定和结论。因毒物在放置过程中会分解或挥发损失,故送检样品要尽快进行测定。
辐照食品欧盟检测标准及检测方法 篇3
关键词:辐照食品;鉴定标准;欧盟;检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TS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9-0051-03
食品辐照技术是一种新型食品储藏保鲜和加工技术。其采用辐射源产生的γ射线及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EC)辐照农产品和食品,利用辐射化学和辐射生物学效应抑制發芽、推迟成熟、杀虫灭菌,达到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持营养品质及风味、延长货架期的目的。此法因具有冷加工处理、无二次污染和化学残留、能耗低等特点,在食品、农产品储藏保鲜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辐照食品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性问题,尤其是随着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辐照食品安全检测受到以欧盟为主的各国的广泛重视。
1 辐照食品技术发展概述
1980年10月,FAO、WHO和IAEA辐照食品联合专家委员会在汇总各国辐照食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总体平均吸收剂量不超过10 kGy照射的任何食品不存在毒理学危险,不会产生特别的营养和微生物学的问题。辐照食品“国际安全线”的制定,对世界各国辐照食品的批准和商业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此后50多个国家批准200多种食品辐照,食品辐照的应用开始趋向商业化。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于1979年和1983年先后公布了推荐的国际食品辐射加工操作规范和国际辐照食品通用标准,并在2003年进行了修订。201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食品辐照标准ISO 14470—2011《食品辐照一食品辐照加工的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
目前,全球超过57个国家批准应用食品辐照,然而从总体来看,辐照的商业化应用仍然有限。虽然欧洲和北美的食品辐照技术研发领先,但中国、东南亚及部分拉美国家的食品辐照的应用速度较快,比欧盟的进展明显快一些。
2 辐照食品检测原理
用电离辐射对食品进行辐照处理后,食品中的一些物质会发生细微变化,如分子电离、产生极端活性自由基、化学键破裂等,化学键和自由基通过反应后,会产生新的辐解产物。目前,在对食品进行辐照检测时,检测依据是对食品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辐照食品过程中存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辐照食品中特异辐解产物的产生等进行分析。
3 欧盟辐照食品检测标准
颁布辐照食品检测鉴定标准的国家和组织主要有欧盟、CAC和日本。欧盟建立了完善的检测鉴定标准体系。执行指令DIRECTIVE1999/3/EC规定在欧盟允许辐照的食品是干香草、香辛料和蔬菜调味品,并设定最大总体平均吸收剂量为10 kGy。为加强对辐照食品标签管理及检测未经批准产品的辐照问题,欧洲委员会批准了10项CEN辐照食品检测标准,详见表1。
在这10个检测标准中,EN13783-2001,EN13784-2001,EN14569-2004属于筛选方法,分别用直接荧光过滤、平板计数法、DNA彗星技术和LAL/GNB(内毒素法/革兰氏阴性菌微生物检测技术,其余属于不同类型食品的检测方法。
4 辐照食品鉴定检测方法
辐照食品鉴定方法分为化学分析法、生物学分检法和物理分析法三大类。物理方法主要有电子自旋共振光谱(ESR)检测法、热释光(TL)分析法、光致发光(PSL)检测法、黏度法、电阻抗法和近红外光谱法等;化学方法主要有挥发性碳氢化合物法、过氧化值法、2-烷基环丁酮法,σ-酪氨酸法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法等;生物方法主要有直接荧光过滤技术/平板计数(DEFT/APC)法、DNA裂解产物检测法、内毒素/革兰氏阴性菌(LAL/GNB)法和种子发芽抑制法等。常用的分析方法及适用范围见表2。
4.1 电子自旋共振光谱检测法
电子自旋共振光谱检测法通过检测自由基来进行辐照食品鉴定,检测速度快、灵敏,适用于含骨类、结晶糖类和纤维素类食品检测,但检测灵敏度依赖于结晶结构的类型和数量,且设备昂贵。作为检测辐照食品极为快速有效的方法,已越来越多地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
4.2 热释光分析法
热释光分析法可判断能分离出矿物质的食品是否经过辐照处理,非常准确和灵敏,适用于可分离硅酸盐的所有食物,发光信号经数年不衰减,理论上可用于任何可分离出硅酸盐的辐照食品检测。但样品中的矿物含量、种类、辐照剂量、存储时间、空气、湿度、紫外光照、光热采样间隔等都影响TL信号。
4.3 光释光分析法
光释光分析法是一种应用激光成像技术检测辐照食品的检测方法。检测不破坏样品,因此整个样品或样品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都可以被反复测量。但同一种样品经反复测量处,光释光的信号就会减弱。
4.4 直接荧光过滤/平板计数法
直接荧光过滤/平板计数法可判别食品是否经过辐照处理,适用面广、费时少、操作方便。但非辐照加工过程也会出现类似结果,且灵敏度依赖食物初始含菌数量。
4.5 内毒素/革兰氏阴性菌法
内毒素/革兰氏阴性菌法是一种辐照食品检测的初筛方法,操作简单、费用少,适用于普通基层微生物实验室对辐照食品的初筛检测。缺点是非辐照加工过程也会出现类似结果,灵敏度依赖于食物初始含菌的数量和菌体内毒素的含量。但为一种初筛方法,阳性样品需要进一步确证。
4.6 DNA裂解产物检测法
DNA裂解产物检测法有潜力用于所有辐照食品检测。缺点是由于DNA片段可能是由其他方法得到,所以这只是一种筛选试验,其结果也须进一步验证。目前,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多种食品,包括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
参考文献
[1] 赵良娟,张海滨,曲鹏等.辐照食品检测标准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9):208-211.
[2] 陈彦长,谭力文.技术性贸易措施新课题辐照食品检测与中国的对策[J]. 中国科技论坛,2010(11):129-135.
[3] 徐宏青,殷俊峰,董军,等.欧盟食品辐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289-291.
[4] 郑文杰.辐照食品鉴别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J].检验检疫学刊,2013(5):1-5.
[5] 朱珍,王宁,李振兴.辐照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5(2):56-64.
[6] 马思政,尚迪,杜瑶芳,等.热释光法在辐照食品检测中出现假阳性问题的探讨[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4):1 407-
1 411.
[7] 汪昌保,赵永富,哈益明, 等.ESR法在五种植物类辐照食品检测中应用[J].核农学报,2013(5):613-618.
[8] 孙洁心,孙强,张永忠.食品辐照与辐照食品的检测方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9):1-3.
食品检测数据 篇4
由于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 当下食品安全问题成了人民关注的焦点, 对此要加强食品安全检测的监督和管理。先进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的应用提高了我国食品安全的检验标准度,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主要是用于各种食品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甲醛、亚硝酸盐、二氧化硫、双氧水、有效氯、组胺、挥发性盐基氮、病害肉和过氧化苯甲酰等的快速定量, 实现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安全控制, 能保证所有的食品安全达标。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安全, 食品的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食品检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基础, 是国家监督食品安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因此, 只有提高食品检测水平, 完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 才能保证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能协助食品监督机构对食品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我国的食品检测机构是由政府监督分布在技术监督、商检、卫生、农业四大部门中,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建设还在逐步完善当中。尽管目前我国的食品检测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但是从食品检测的方向分类和地域分布来看, 还有很多的不足, 食品检测在疾病的控制、卫生检验等关键检测方面技术还不完善, 检验的机构较少, 不能满足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的需要。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对食品监督的十分有限, 监督的工作不能细节化、全程化, 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 都是以抽样的形式来检测的, 没有达到全面性, 这样会出现误差和漏查。由于检测的费用都是由食品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 增大了企业的成本, 政府监督职也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我国食品监督的重点都集中在成品出厂的环节, 忽略了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还有就是地域的问题, 中西部地区由于检测体系相对落后, 检测机构较少, 阻碍了检测工作的开展。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食品消费安全是人民最为关注的问题, 食品中含有有毒有害的物质对人体的健康会造成伤害。在经过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事件后,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我国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和检测体系的建设。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主要是用于各种食品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甲醛、亚硝酸盐、二氧化硫、双氧水、有效氯、组胺、挥发性盐基氮、病害肉和过氧化苯甲酰等的快速定量, 其中数字表示具有的有效通道数, 即可以检测出多个项目, 实现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安全控制, 能保证所有的食品安全达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是测试项目最全的农残留仪器, 可以测出水果蔬菜中农药残物质, 仪器内装置有恒温水浴槽及成品药剂、省去了繁重的培养仪器, 提前测试速度, 工作稳定性均优于国家标准, 重复性达到光度计指标, 方便携带, 软件功能强, 可以存储、打印、可以数据统计、整理分类、网上传输等。
结语
近年来, 由于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 当下食品安全问题成了全民关注的焦点, 因此, 要加强食品安全检测的监督和管理。先进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的应用提高了我国食品安全的检验标准度。快捷、准确、灵敏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对食品检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食品的安全, 让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 就要对食品检验的过程进行全程的监控和管理, 加强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安全控制, 保证所有的食品安全达标。
参考文献
[1]便携式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的研制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魏士刚[J][吉林大学]2006-05-07
[2]食品安全领域快速检测仪器的发展现状与展望-马向南[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05-25
食品检测专业就业方向 篇5
食品检测及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食品加工、卫生检验、动植物检疫等有关企业、研究单位、大专院校、政府部门从事食品生产和质量控制、食品质量监督与管理、食品安全分析、食品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也可在保健食品厂、饮料厂、发酵食品工厂、生物工程制品厂、水产品加工厂等各种食品企业;各级政府食品质量监测部门、卫生防疫技术管理部门、商检技术管理部门、国家海关;化工企业、医药生产企业、饲料生产企业、大中型宾馆、超市等单位的技术岗位从事质量检测、卫生检测、污染监测、质量监控及评价和质量管理等工作。
食品检测数据 篇6
今年1~5月,工商部门委托食品检验机构,对超市卖场、集贸、批发市场和食品店销售的28大类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进行了抽样检验,共抽检食品和食用农产品8 169组(批次),抽样检验合格率为96.7%。其中,上海市工商局组织抽检5 401组样品,抽样检验合格率为97.7%。同时,全系统加大了对熟肉制品、生猪产品等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的力度,共快速检测食品及食用农产品32 726个批次,快检合格率为99.8%。
抽样检验共涉及流通环节超市、集贸(批发)市场和食品店1 569家(次),涉及食品生产企业3 363家(次)。对抽样检验不合格的样品,已依法采取停止销售、责令整改和调查处理等措施,停止销售食品486千克,依法查处销售不合格食品案件93件。
此外,上海市各生猪定点批发市场和批发企业,加大生猪产品违禁药物自检频次和批次,共自检生猪产品77 257批次,未检出瘦肉精残留。
快速检测试纸检测肉类食品安全 篇7
关键词:快速检测试纸,肉类掺假,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
肉类是人们重要的食物来源, 肉类食品安全是食品安全中的重点之一。目前, 有些商贩在高价肉类中掺入低价肉类, 以降低成本, 这样很容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甚至可能引发宗教问题与民族矛盾。另一方面, 肉类中残留的β-兴奋剂类药物 (包括克伦特罗, 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 则会危害人类健康。因此,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肉类食品安全的检测方法, 用于检测肉类掺假, 以及肉类中残留的β-兴奋剂类药物, 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肉类掺假的方法, 有色谱法[1]、电泳法[2]、聚合酶链式扩增法 (PCR) [3]、酶联免疫分析法 (ELISA) [4]等。检测β-兴奋剂类药物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5,6]、酶联免疫分析法 (ELISA) [7,8]、胶体金免疫层析法[9]等。其中, 色谱法与电泳法的操作较繁琐, 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PCR与ELISA的方法反应时间较长。该研究使用胶体金检测仪结合快速检测试纸的方法, 不仅检测时间短, 而且能够进行定量检测, 适合对肉类食品安全进行现场快速检测或筛查。
注:从左向右, 羊肉中掺加猪肉的比例分别为:0, 0.75%, 1.5%, 6.25, 12.5%, 25% (质量分数) 。
1材料与设备
1.1试剂与材料
猪肉检测快速检测试纸, 盐酸克伦特罗快速检测试纸, 莱克多巴胺快速检测试纸, 沙丁胺醇快速检测试纸, 均来自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其他化学试剂购于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2设备
胶体金检测仪 (型号:TR3) 来自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2方法
2.1肉类掺假检测
前处理步骤: (1) 将待测样品均质, 称取 (0.5±0.01) g均质后的样品; (2) 加入3 m L的去离子水 (水温为 (50±5) ℃) , 剧烈振荡30 s; (3) 静置待其自然沉淀, 处理后的样品恢复至室温后, 取上清液进行检测。
检测步骤: (1) 将试纸条水平放置, 在试纸条加样处加入100 μL待检测溶液; (2) 静置10 min后观察检测结果; (3) 结果判断:C线显示红色色带, T线不显示红色色带, 判为阴性。C线显示红色色带, T线显示红色色带, 无论深浅, 判为阳性。C线不显示红色色带, 无论T线是否显示红色色带, 该试纸均判为无效。
在羊肉中掺加不同比例的猪肉, 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前处理与检测, 记录检测结果。
2.2猪肉中残留的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检测
前处理步骤: (1) 取4 g匀浆去脂肪肉样 (肉泥/去脂肪) 于50 m L离心管中, 加0.5 m L稀释液, 盖紧管盖; (2) 将装有样品的离心管放入80 ℃水中水浴5 min, 冷却至室温, 尽量取出管中液体移至于干净离心管中; (3) 4000 r/min离心1 min, 取去掉脂肪层的上清液进行检测。
检测步骤: (1) 使用待测物质的标准品, 配制一系列浓度的标准品溶液, 取出检测卡, 开封后平放于桌面, 将标准品溶液加100 μL于样品孔中。加样后5 min, 使用胶体金检测仪读数。将标准品溶液的浓度与T/C (T线深浅和C线深浅的比值) , 对应输入至胶体金检测仪建立标准曲线; (2) 取出检测卡, 开封后平放于桌面, 将离心管中的上清液加100 μL于样品孔中。加样后5 min, 使用胶体金检测仪读数,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浓度值。
在猪肉中添加一定浓度的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 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前处理与检测, 每个样品重复检测5次, 计算添加回收率与平均值。添加回收率的计算方法:添加回收率= (样品检测浓度空白样品检测浓度) / 添加浓度×100%。
3结果
3.1肉类掺假
羊肉中掺加猪肉的检测结果见图1, 由图1可见, 在羊肉中掺加0.75%~25% (质量分数) 的猪肉, 可以观察到T线。掺加猪肉的比例越高, T线颜色越深。说明该快速检测试纸条可以用于检测羊肉中掺加猪肉, 而且较灵敏。
3.2猪肉中残留的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
图2为盐酸克伦特罗的标准曲线, 在图2中, 标准品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 0.61, 1.25, 2.5, 5.0 ng/m L。
图3为莱克多巴胺的标准曲线, 在图3中, 标准品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 1.0, 1.5, 2.5, 5.0 ng/m L。
图4为沙丁胺醇的标准曲线, 在图4中, 标准品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 0.2, 0.6, 1.8, 3.0 ng/m L。
猪肉中盐酸克伦特罗, 莱克多巴胺, 沙丁胺醇的添加回收率见表1。由表1可见, 盐酸克伦特罗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110%左右, 莱克多巴胺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0%~120%, 沙丁胺醇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110%左右。
3.3胶体金检测仪与目测结果比较
图5为猪肉中添加沙丁胺醇的检测结果, 可见, 猪肉中添加沙丁胺醇的浓度为3 μg/kg, 目测结果为阳性。由表1可见, 猪肉中添加沙丁胺醇的浓度为0.2 μg/kg, 胶体金检测仪结果为阳性。表1添加回收率所以, 胶体金检测仪与目测相比, 检测灵敏度更高。
注:从左到右, 沙丁胺醇的添加浓度为:0, 0.2, 1.8, 3.0μg/kg。
4讨论
该研究使用快速检测试纸检测羊肉中掺加的猪肉, 掺加猪肉的质量分数低至0.75%时, 可以被检出。该方法灵敏度较高, 而且检测时间较短, 只需要20 min就能够完成样品处理与检测的全过程, 适合用于现场快速筛查。并且, 该研究使用胶体金检测仪与快速检测试纸相结合的方法, 检测猪肉中添加的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 与传统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相比, 灵敏度更高, 适合用于现场快速筛查。
该研究为研究肉类掺假的基因检测试纸与基因芯片奠定了基础。基因检测试纸的检测原理为, 首先提取待检样本的核酸, 经过核酸扩增反应, 核酸杂交技术, 以及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技术, 可以快速地实现对肉类基因的定性检测。因为核酸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与蛋白质相比更优, 所以, 以动物种属间遗传信息的差异作为物种鉴别的检测靶点, 具有特异性高, 方法便捷, 不受组织类别限制等诸多优势, 已经成为食品中肉类成分鉴别的重要方法。
基因芯片的技术原理为: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 将特别设计的核酸片段作为分子探针, 固定在芯片基底上, 样品经过处理, 核酸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扩增) , 或体外转录后, 与芯片上固定的分子探针反应, 样品中基因序列与探针互补的核酸分子就会与探针杂交, 形成双链结构, 通过一系列检测手段, 可以实现对待测样品基因的大规模检测[10]。基因芯片在医疗诊断[11]、病原微生物检测[12]、农业研究[13]、食品安全检测[14]、转基因农作物检测[15]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该研究的下一步计划, 是研究用于检测肉类掺假的基因芯片。 首先, 针对待测目标的特异性核酸片段设计引物探针, 用于PCR扩增;其次, 在基因芯片的PCR区实现PCR扩增;并且, 在基因芯片的检测区固定捕获探针, 用于检测扩增产物。基因芯片具有高通量, 集成化的特点, 可以同时鉴别多种肉类的来源, 在肉类鉴别与肉类掺假检测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5结语
食品检测数据 篇8
笔者在基层从事食品检测相关工作多年, 结合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在食品检测机构整合的新形势下, 对食品检测机构开展食品安全检测提出几点建议。
提高检测队伍整体素质
一个实验室检测水平的高低优劣,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的素质与水平。如果只有先进的设备、完善的管理体系而没有人才, 那么检测机构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后劲。新形势下的食品安全检测, 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检测人员, 他们要精于检测工作, 了解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动态, 具有较高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据了解, 多数食品检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年龄、学历、专业、职称等方面的结构普遍不合理, 且各级技术机构的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县级检验机构人员技术水平相对偏低, 而省市级检验机构虽然具有一定数量的食品专业、高学历人员, 但年龄普遍年轻, 缺少学科带头人, 无法适应新形势下食品安全检测的要求。技术人才短缺、缺少学科带头人是检测机构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此, 吸纳更多专业技术人员从事食品管理、检测工作, 多渠道引进人才, 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 以高水平的食品专业人才为基础, 带动机构自身人才的成长, 并通过引进来、送出去的业务培训方式, 全面提高检测队伍的整体素质, 是食品检测机构的当务之急。
充分利用检测资源, 减少资源浪费
近些年来, 随着“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的发生,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监管, 从国家质检总局到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 都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用于食品检测机构的建设, 极大地改善了检测机构 (尤其是地市级) 的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条件。整合后, 各级地方政府又继续加大了食品实验室建设的投入, 各检测机构仪器配备基本满足食品安全监管的检测需求。但一些大型、贵重检测仪器设备, 如液相-质谱联用仪、气相- 质谱联用仪等, 由于检测任务来源单一, 检测项目需求少, 在一些检测机构目前普遍存在利用率低下、闲置浪费的现象, 而要保障这些设备的正常使用状态, 每年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设备的维护、保养、检定/校准。为了充分利用检测资源, 提高设备利用率, 发挥投资效益, 检测机构首先可以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的横向联合, 充分利用科研院校的人员学术优势, 发挥检测机构的检测技术专长, 将这些设备用于合作研发科研项目;其次, 可以纳入当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仪器设备社会共享, 利用检测机构的检测资质与技术能力服务社会, 真正做到物尽其用、物有所值。
树立食品检测机构的公正性、权威性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如“农夫山泉水事件”“白酒塑化剂风波”“辉山牛奶硫氰酸钠超标”等食品安全事件, 矛头直指检测机构, 其公正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受到广泛质疑。甚至有人称,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给国外的食品检测商业机构提供了“黄金市场”, 国内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发生的安全事件中, 食品检测程序、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的判断, 尤其是食品机构的检测资质备受质疑。面对频出的信任危机, 笔者建议食品检测机构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 严格内部管理, 规范委托检验行为, 提高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 审慎出具检验报告;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盲样比对, 提高能力验证的主动参与意识, 通过强化机构内部和机构之间多种形式的技术验证措施, 了解实验室自身真实的检测水平, 衡量与同级实验室间存在的差距, 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 有效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 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严把检验报告质量关, 将检测报告质量纳入内部目标考核, 定期、定比例抽查检测报告质量、分析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有效提高检测报告的正确性、准确性;保持检验机构自己的公正立场, 不与政府权力和企业利益沾边儿, 不偏向消费者更不偏重企业, 不受金钱诱惑, 服务于公众利益。
帮助食品企业完善出厂检验
诺安检测:世界级食品检测实验室 篇9
独特的企业优势
诺安青岛实验室与宁波实验室以其优厚的地理位置, 成为推广食品安全的绝佳中心。宁波诺安作为诺安在中国南方的总部, 诺安检测服务有限公司的第二家实验室, 成立于2008年。该实验室的建立:一方面是作为对检测资源的一个有效补充和提升, 包括各种新测试项目的研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拓展在上海和江浙等南方地区的服务范围和提高配套服务水平。这两个专业化的实验室都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严密的环境控管实验室, 先进的分析仪器设备以及最高端的技术。这些独特的优势使诺安成为食品高难度检测的佼佼者。值得一提的是诺安的检查设备。诺安是第一个使用LC/MS/MS (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联用仪) 的世界级独立实验室, 该仪器现已成为检测许多农药分子的首选仪器。与此同时, 诺安主要使用的设备还有:UPLC/MS/M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仪) 、GC/MS/MS (气相色谱与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仪) 、ICP/M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等。大部分仪器都来自于Waters (沃特斯) 、Thermo Elemental (美国热电) 、Agilent (安捷伦) 等知名的企业, 在设备的使用上保障了食品检测的科学严谨性。
为了持续成为世界级食品检测实验室, 诺安检测每年定期参加国际检测水平计划, 如食品检测水平评估计划 (FEPAS) , 食品分析水平评估计划 (FAPAS) 。参加这些计划会收到一些检测材料及一份可能残留列表, 要求辨别并量化。诺安检测实验室的结果是世界范围内最好的结果之一, 可随时查阅官网的FAPAS和FEPAS报告。
诺安以中国为实验室基地, 面向世界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目前诺安的客户网络2003年开始已遍及美国、欧洲、澳洲及亚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诺安致力于共同协作, 通过调整健全的世界级标准和发展中国家质量及安全等级的差异, 来增强国内外客户对食品业的信心。
优质的客户服务
诺安作为世界级食品检测实验室, 为客户提供优秀、专业的服务, 检测项目有:农药残留 (第一个除日本之外可以提供442项多种农残扫描的实验室) 、兽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常规检测。此外, 宁波诺安除了能提供高水平的常规测试外, 还相应市场需求, 特别研发了食品成分分析检测、食品过敏原测试、微生物项目中沙门氏菌和李斯特氏菌的快速检测—应用PCR方法。与此同时, 兽药残留的扩项、生物毒素等新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发中。
食品检测探索中前行 篇10
近期发生的乳品激素事件, 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拉到了媒体的聚光灯下。食品检测手段及其发展水平, 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把握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一环, 检测已成为监管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依托。
现阶段,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大幅提升, 检测方法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各大检测企业纷纷推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并不断加以推广, 力争从源头把握食品的质量安全。然而, 作为一把双刃剑, 科技在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掺假、制假、贩假水平, 所以如果检测技术手段的更新速度滞后, 那将会给整个食品行业带来毁灭性打击。与此同时, 由于法规及标准出台的相对滞后, 导致食品行业在一些细节检测方面缺乏必要的依据, 这就要求食品行业相关的法规及标准需要不断完善, 从而为食品检测提供参考。只有通过多方探索、努力, 不断提升食品检测水平, 才能为食品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食品检测数据 篇11
关键词:食品 微生物 结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04-0038-02
为了更好贯彻实施2009年6月1日施行的《食品安生法》,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也给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现将南海区2010~2013年10类食品的微生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南海区所辖内食品企业生产加工的10类食品,分别为饼干、饮料、糕点、炒货类、冷冻饮品、谷粉类制品(河粉)、馅料、月饼、熟肉制品、桶装纯净水。
1.2 检测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2003与GB 4789.2-2010菌落总数测定》《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3-2003大肠菌群测定》进行检验。
1.3 评价依据
均按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进行评价,样品如有一项或一项以上指标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判为不合格样品。
2 结果
2.1 各年份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果
2010~2013年共检测食品5781份,合格5401份,合格率为93.43%,各年份合格率为89.50%,91.60%, 95.06%,96.65%,有显著性提高(P<0.05),样品中仅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分别为4.07%、1.73%,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均超标为0.78%,各年份超标项目构成比不全相同(P<0.05)见表1。
2.2 各类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果
十类食品中饼干、月饼、饮料、馅料、糕点类合格率较高,分别为99.20%、97.55%、95.29%、94.81%、93.16%,熟肉制品、谷粉类制品(河粉)、冷冻饮品和桶装纯净水合格率较低,分别为75.20%、77.17%、83.34%、83.86%。不同种类样品的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超标项目比也有所不同,桶装纯净水、饮料、馅料主要为菌落总数超标,熟肉制品和谷粉制品主要为大肠菌群超标,见表2。
2.3 各种类食品各年度检测结果
不同年份不同种类食品合格率也有所不一,饼干、饮料、月饼合格率较高较稳定,熟肉制品、桶装纯净水合格率有所提高,谷粉制品不稳定,见表3。
3 分析讨论
食品微生物检测是保障食品卫生的重要手段,菌落总数主要作为测定食品被污染的标志,也可应用于观察样品细菌的繁殖动态和卫生学评价依据,大肠菌群主要来自人、畜粪便,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评价食品的卫生状况,推断食品中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
(1)从南海区2010~2013年总体合格率分析,食品卫生质量较良好,合格率为93.43%,略高于国内报道的90%合格率[1]。主要原因为《食品安生法》2009年6月1日施行后佛山市南海区监管部门积极对食品生产企业开展法制宣传,加大了对食品专项监督检验,建立了严格的审查和发证制度,加强了监测和执法力度,促进了食品生产环境卫生的整改,提高了食品卫生和法制观念。随着法制宣传和监管整改工作的深入, 食品卫生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2)从各年度检测结果分析,饼干、月饼、饮料卫生质量较良好较稳定,但肉制品、谷粉类制品、桶装纯净水合格率还较低,监督部门应加强此类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进行卫生审查,加大卫生知识的宣传,增加抽检次数,促进生产环境卫生的整改,帮助企业提高卫生管理水平。
(3)从不同种类食品合格率分析,首先食品对于微生物本身就是个良好的培养基,其营养成分和水分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在生产加工,消毒、包装、储存不注意卫生,产品就很容易污染微生物并在里面生长繁殖,肉制品、谷粉类制品营养成分和水分含量较高,适宜微生物生长繁殖,合格率较低,饼干、炒货类水分含量较低,不利微生物繁殖,合格率较高;其次,不同种类食品生产加工中防腐剂添加要求不同,能添加的以及允许使用量较大的合格率高,再次,不同种类食品生产加工方式不一,如冷加工和热加工,直接影响了消毒效果,冷冻饮品合格率较低,饼干合格率较高。日后工作要对营养成分和水分含量较高的、冷加工生产的食品,加大抽检频率,加强卫生和防腐剂的使用监管。
(4)从个别种类食品内在分析,月饼与其馅料有关,伍仁馅类的合格率低,受馅料的加工特殊性不能高温杀菌,其馅料合格率较低而影响;桶装纯净水的桶使用时间过长,磨损严重,清洗、消毒不彻底,桶盖密封不严密,是造成桶装水二次污染的重要原因,凡是水桶陈旧、不清洁的产品不合格率特别高。
(5)从产品的来源分析,不合格产品大多数来自小作坊的生产单位,其生产加工环境卫生较差,场所面积小,车间设置不合理,原料和产品混乱堆放,加工设备简陋,车间防蝇、防鼠、防尘设施不全,从业人员卫生意识淡漠,生产流程的关键环节消毒不到位,从而导致了食品卫生质量差。
4 结语
以上检测结果表明,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生法》有助于提高食品生产卫生质量,然而这结果只是监测了食品生产环节的卫生状况,后面还有食品运输、销售环节才到消费者手中,然而微生物会在食品中不断生长繁殖,产品合格率将继续下降,因此只有深入贯彻实施《食品安生法》确保各个食品卫生的关键环节, 才能保证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候风伶,申志新,王英豪等.河北省食品微生物状况分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年1月,第14卷,第1期,85~86.
食品检测第一步检测样品前处理 篇12
无论是化学分析实验还是生物检测实验, 样品的分离、纯化都是必不可少的前处理步骤, 样品前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最后的结果。据统计, 样品前处理所花费的时间占整个分析过程的61%。现代的自动化分析仪器使分析工作趋于简单、快速, 然而, 许多拥有现代化分析仪器的实验室却依然使用古老、繁琐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样品前处理已经成为现代分析中的瓶颈, 严重阻碍了分析工作的进行。因此, 要提高分析效率, 必须解决好样品前处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