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对称性理论

2024-08-10

会计对称性理论(精选7篇)

会计对称性理论 篇1

一、引言

会计准则制定要求会计信息质量在可靠基础上纵、横向可比, 并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侧重相关性要求。已有相关性研究更侧重以会计原则为基础对企业内部确认、计量实务技术的研究 (葛家澍等, 2006) , 对横向会计信息可比应遵循的确认、计量原则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认为, 研究“会计对称理论”, 提升“对称性”为一项会计确认计量原则, 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可比性。

二、文献综述

(一) 对称的概念

对称最初为几何概念, 指图形或物体对某个点、直线或平面而言, 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广义上指图形或物体或一个系统各部分之间的适当比例、平衡、协调一致, 这种对等现象在物理学、化学、经济学等不同领域广泛存在。同样, 对称性在会计领域普遍存在。会计对称性涉及会计领域多个层面、多个基础性环节。按对称性表现层面, 会计对称性可分为准则规范层面对称和企业实务层面对称。准则规范层面又可分为国际准则、国内准则、准则内部和特定业务规范层面对称。企业实务层面对称又可分为确认与计量和报告信息对称, 其中确认与计量对称包括静态对称与内外部动态对称。

(二) 国外文献

在信息不对称约束条件下研究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文献很多, 其他相关领域也在研究对称及对称破缺问题, 并取得重大成果, 比如米切尔·斯宾思 (A1Michael Spence) 教授多年致力于“不对称信息市场”理论的研究, 用“市场信号”概念说明信息对市场行为的影响, 为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委托代理模型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获得了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三) 国内文献

赵西卜教授 (2004) 提出会计对成性理论, 认为理论上同一项经济业务在不同会计主体中会计处理应保持对称性, 即会计对称性是会计主体就其会计信息生成与报告而言, 在记录经济交易、反映财务状况方面具有的外部和内部的信息一一对应关系, 包括生成会计信息时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对等性, 以及使用会计信息时信息报告的对等性。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对称性可分为静态对称和动态对称, 而动态对称又可分为内部对称和外部对称。静态对称主要是单一会计主体内部某一时点的平衡关系, 资金平衡关系及其产生的复式记账法是静态对称的最典型表现, 是对称性理论在微观经济主体中的具体应用。动态对称中的内部对称是指在单一会计主体内部, 发生逆向业务时应采用与正向业务相反的会计确认方法。这种对称性主要表现为:提取减值准备—减值准备转回, 销售—销售退回等。动态对称中的外部对称是指交易发生后, 交易双方对同一事项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对等性。这种对称包括:投资—受资, 债权—债务, 销售收入—资产、成本费用等。其表现特征是:交易主体双方在初次确认和计量时要满足依据相同、摘要对应、时间一致、项目对称、金额相等几个条件。同时, 从宏微观方面对“对称性”应用原因、不对称后果及对称性应用的经济后果、对称性应用思路进行了研究。李维新 (2005) 认为, 会计准则必须强调会计对称性, 将对称性作为一个重要原则加以对待。

(四) 会计对称性理论评述

对称性在会计中的应用不仅影响微观经济组织及其相关的利益团体, 而且影响宏观经济决策, 因此研究会计对称性理论对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基于静态对称性或动态内部对称性的应用研究已基本成熟, 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全面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二是实现会计系统内部的牵制, 限制会计系统内部“造假”。但当前研究新准则的文献中, 鲜有从外部会计对称性角度研究新准则的对称性及其所导致的经济后果等问题。

三、会计对称理论应用的意义

(一) 会计目标定位与会计信息微观需求

财务会计目标定位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 我国准则制定采用两者同时并存的折中观。两权分离导致信息不对称, 产生委托代理问题, 投资者与管理者相互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财务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进行这种协调, 即如何协调会计信息的财务呈报与有效契约这两重角色之间的矛盾” (葛家澍等, 2006) 。换言之, 是从社会角度来确定信息的“适当数量”以解决信息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 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协调管制手段, 尽量缩小需求者信息不对称问题。会计对称性的重要方面在于要求横向主体间建立有机联系, 在初次确认、计量时约束交易双方报出财务信息口径, 以缩小不同企业反映同一经济活动的信息差异, 提高信息供求的对称程度和信息的横向可比性。

(二) 消除会计准则不利经济后果的需要

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在宏、微观上产生各种各样的经济后果, 对称性研究针对这一问题为有效避免不利经济后果的产生提供了解决思路。 (1) 丰富了会计和审计的理论与技术方法。通过对会计对称性表现形式、作用途径等方面的研究, 创新会计理论方法内容;以对称性理论研究审计程序和方法, 为会计信息审计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思路, 可以降低审计风险。这些理论对准则体系的制定、会计实务规范、防范不利经济后果的产生无疑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2) 有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在我国经济转型期次优经济环境下, 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在会计领域的运用, 会计对称理论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乃至消除运用会计准则缺陷造假现象。如交易双方确认、计量的对称性处理以及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内在的相互印证性, 在形成横向可比的基础上迫使内部信息拥有者提供更充分的信息, 从而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又如, 在审计工作中经常依据交易双方的对称性联系, 从被审计单位外部取得审计证据来证伪会计信息, 这些外部审计证据因其“外部独立来源获取”而具有很强的证明效力, 为会计信息质量提供外部保障。 (3) 有助于解决宏观经济核算中的数据失实带来的不利经济后果。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研究机构 (政府、国际机构、经济分析者等) 对宏观经济信息的准确度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信息作为宏观经济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 其质量高低对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会计对称性应用, 使交易各方对同一笔经济业务处理表现出相同的经济本质, 不仅提高了汇总会计信息数据的可比性, 而且减少了国民经济统计中对基层会计数据的调整工作量,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中由于汇总数据不可比或虚假等原因所导致的失真问题。

可以说, 研究和应用会计对称性, 尤其是动态外部对称, 十分必要。对称性不仅可以满足宏微观经济信息需求, 而且可以避免不利经济后果的发生, 所以研究会计对称性理论及应用, 对提高经济信息的质量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四、新准则对称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一) 新准则体系实质国际趋同是会计对称性的重要体现

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 作为全球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制度因素, 促进了商业贸易和资本的国际流动, 各国准则的国际趋同是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新准则体系立足国家战略发展需要, 从国际层面上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趋同, 除尚存的极少数差异 (包括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等少数七个方面) 外, 我国会计准则不仅整体框架 (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 与国际准则 (包括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各项具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实现形式上趋同, 而且各项具体准则也基本保持了一一对应的对称性, 虽有较少项目分合调整, 但不影响实质趋同。我国已经开始着手与许多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家和地区在会计准则等效问题上进行合作与研究。会计准则等效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并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 对促进国际商业贸易往来以及国际资本市场上投融资具有重要作用意义, 因此, 为我国取得各国认可的、可与国际接轨的、最高对称性层次的国际会计技术环境, 将是实施我国企业“请进来, 走出去”战略不可或缺的制度因素。

(二) 新准则收益与成本的对称性可弥补企业社会责任规范不足

会计信息的生成与提供应能引导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并在现有制度约束前提下以及公平基础上提高效率, 形成企业与国家的长效发展机制, 避免短期行为。新准则扩大了决策有用观范围, 注重保护除投资者以外间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把部分社会责任信息纳入会计准则规范体系, 弥补“市场失灵”的盲区, 如部分企业存在经营获利但其潜在环境成本由国家、社会乃至部分公众承担的“市场失灵”现象, 新准则规定将特殊行业保护环境的弃置义务纳入会计核算, 体现了企业自身获取收益与承担成本的对称。可见, 一方面准则对称性规范有利于保障利益相关者对等利益不受侵害, 促进社会公平, 另一方面有利于完善企业收益与成本补偿机制和提高信息对称, 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效率、状况与管理者业绩, 对微观企业和国家宏观经济长效机制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 准则体系内部保持相互联系的对称性

在国际层面、社会层面新准则是相互联系的对称有机体系, 在各准则间、单项准则内部、特定业务规范中都体现了的对称性, 并形成以对称性为有机联系形式的协调框架体系。具体准则间对称性相互协调, 表现为以基本准则为基点, 各具体准则间相互协调, 实现对称性一致。除购销 (如存货、固定资产、收入与金融工具等) 等常规业务涉及的准则间对称外, 还包括多个准则间的相互协调, 如单独规范“资产减值准则”统一协调非流动资产减值会计问题 (涉及协调准则至少9个) ;首次准则间对称性规范内容, 如对超正常信用条件购买与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确认、计量均采用现值方法等一系列对称性规范, 在准则间形成以内在对称性为相互联系形式的作用体系, 而不是孤立的单项准则。单项准则内部规范中, 更强调信息外部性对称。准则中有许多外部对称性规范,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与债务重组准则最为典型, 强调初次确认与计量交易双方会计处理的外部对称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强调互惠转让 (即具有商业实质) , 着重解决换入资产成本按换出或换入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并确认转让损益, 在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时采用成本计量模式;债务重组准则规定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 债权债务双方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称性会计处理有效维护价值流转体系的前后一致, 体现资产真实价值, 防止资产价值在流转过程中局部中断, 人为造成价值表现扭曲, 使会计报表信息更具相关性。特定业务规范中, 外部对称性得到细化, 从而更好地体现了交易本质。如根据金融资产转移准则规定, 不符合“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企业票据贴现属于企业融资业务, 在贴现时按取得款项确认为负债记入“短期借款”, 与外部债权人贷款业务保持对称性。其他对称性具体业务规范很多, 在此不再赘述。

(四) 对称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对称性在新准则体系中得到自然的全面体现, 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作用也几乎涵盖了基本准则中七个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1) 对“可比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对称性意义上的可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相同交易在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前后期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 保持横向、纵向一致, 属普通可比含义上的对称。企业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 往往使这种一致性遭到破坏。二是同一交易在对应的不同企业初次确认、计量保持对称, 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 从交易初始点保持对称性以约束交易各方, 确保后续确认、计量会计处理的对称性基础,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不同会计主体后续计量趋于一致, 即根据交易事项所交织的网络联系进行约束可能更有效。 (2) 对“实质重于形式”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影响。对称性要求初始确认、计量时交易各方对等处理, 体现经济业务本质。对等处理不是根据企业自身的单独判断, 而是根据各方共同决定交易事项的结果, 侧重从交易各方共同认定角度做出判断, 所以能更客观更好地体现经济实质, 具有外部独立性特征。另外, 从交易对方角度认识经济实质, 更容易对复杂业务做出确认、计量的职业判断, 如带追索权商业票据贴现, 从银行角度很容易判断属融资性质, 票据只是融资担保。 (3) 对“可靠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一方面, 如上述根据外部的独立性特征判断进行会计处理更可靠, 另一方面双方对等性处理客观上约束各方会计处理一致, 为第三方印证——审计提供有效途径, 如查询、函证、对应数据的核对等, 也促进企业倾向于提供更可靠的信息, 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4) 对其它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影响。对“可理解性”而言, 对称性联系的交易各方对交易本质的一致认同, 实际是企业以外第三方的一种认可, 表明具有可理解性, 必能提高经营者之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认同, 而不是仅局限于提供会计信息清晰明了和便于理解;对“及时性”而言, 对称性要求交易各方会计处理时点相同, 避免处理时间不同导致信息数据重复;对“相关性”影响显而易见, 对称性影响提高了会计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程度。 (5) 与谨慎性和重要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并行不悖。会计对称性要求初始确认和计量对等性相互印证, 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谨慎性的表现, 后续计量中依据资产减值准则对资产价值进行调整;从重要性标准来看, 成本效益的权衡伴随技术发展和会计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发生变化, 如信息系统的应用, 精确的对称业务处理迅速而代价小, 或批量精确处理才能发挥规模效应。

五、会计对称理论在售后回购业务中的应用

(一) 案例背景

会计实务中对称性应用很广, 从对称的角度研究问题很容易做出准确的业务判断和正确的会计处理, 不仅提高了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 而且生成和提供更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 本文以售后回购业务为例探讨外部对称性应用。宋伟斌 (2008) 研究了新会计准则 (2006) 对售后回购业务的规范, 指出了该规范的优点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 对售后回购业务提出改进建议:一是分离混淆处理的两项业务, 分别单独处理;二是准确反映融资本金;三是从整个业务期间考虑纳税业务, 处理增值税纳税问题;四是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售后回购业务信息。

(二) 对称性理论的运用

根据宋伟斌的研究成果, 运用会计动态外部对称性的债权债务关系, 得出相应购货方的会计处理。具体如下: (1) 融资会计处理。对销货方来讲, 销售商品时, 收到全部款项 (商品价税合计) 首先确认为一项货币资产, 同时确认为一项负债 (本金) ;对购货方来说, 支付全部款项 (商品价税合计) 时, 确认为一项货币资产和一项负债 (本金) 的同时减少;回购支付款项大于销售 (购货) 时价款的, 差额在回购期内根据回购期限长短选择实际利率法或直线法按期计算确认各期应计提利息, 计入财务费用;回购时, 销货方按支付全部价款减少资产和负债, 购货方销货方按支付全部价款增加资产和负债。具体见 (表1) 。 (2) 商品和纳税会计处理。销货方销售商品时, 设置"递延增值税资产"科目核算将在未来抵消转回的资产, 同时确认一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负债;购货方购买商品时, 设置“递延增值税负债”科目核算将在未来抵消转回的负债, 同时确认一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之间的差额, 对于销货方可看作是预交增值税的收益或理财收益, 对于购货方可看作是预收增值税费用, 回购时计入财务费用。销售 (购买) 时记录售出商品去向, 回购商品时作相反会计分录即可, 反映商品购回。具体见 (表2) 。

六、结论

综上所述, 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 对称性在会计领域各方面均有所体现, 贯穿于会计准则体系与会计实务的全过程。 (2) 会计对称性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表现为以对称性为联系方式发挥作用。 (3) 鉴于对称性在会计领域普遍存在性、基础作用方式和所导致结果的综合性特征, 对其研究认识应提升到会计原则高度。 (4) 在会计实务中, 从对称的角度研究问题更容易做出准确的业务判断和正确的会计处理, 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 提供更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 满足宏观微观、国内外及企业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同时, 会计对称性研究也有益于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 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摘要:本文认为, 会计对称性理论研究及其应用, 对提高经济信息质量, 满足宏微观经济信息需求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对称性贯穿于会计准则体系与会计实务的全过程;会计对称性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表现为以对称性为联系方式发挥作用;鉴于对称性在会计领域普遍存在性、基础作用方式和所导致结果的综合性特征, 对其研究认识应提升到会计原则高度;会计实务中从对称的角度研究问题很容易做出准确的业务判断和正确的会计处理, 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 提供更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同时, 会计对称性研究也有益于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 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关键词:会计对称性,准则对称性,对称性影响,售后回购

参考文献

[1]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高敏雪、杜欢政、王彦:《企业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一体化》,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赵西卜:《会计对称性理论及其在多层面信息需求中的应用》, 《会计研究》2004年第9期。

[4]宋伟斌等:《新准则售后回购规范的评析、经济后果研究及改进建议》, 《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6期。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会计司编写组)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2006) 》, 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William R.Scott著, 陈汉文等译:《财务会计理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会计对称性理论 篇2

(一)“非对称”概念的理解

“非对称”是指图形或物体对某一点或直线在内容,大小,形状和排列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性。从“非对称”具体概念我们可以引申到军事、经济等领域来理解和解释研究领域的相关问题。

(二)“非对称”概念在经济领域的解读

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宏观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内容不断丰富,程度不断加深。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不一,因此,各国宏观经济之间的不对称依存是普遍现象。同样,即使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仍然也存在各区域经济之间的不对称现象。

1、从国际关系角度看

在全球化时代,各大国面临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挑战。大国间通过战略对话良性互动,就重要的双边、多边乃至全球问题达成共识,可以促进大国关系的成熟,维护世界与地区的稳定与发展。目前,中国已与法国、美国、俄罗斯等主要大国启动了战略对话或高级别对话机制。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经济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为世人瞩目,2007年9月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首次超过美国。中国与各大国之间经济相互依存的不对称性决定了在全球经济失衡的现实,中国对外部经济失衡调整的政策选择来源于各大国的压力。但是,中国在与各大国进行战略经济对话的过程中,其话语权也在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加而逐步增强。发展经济,调节产业结构,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措施,已成为“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又一个历史转折点,这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总体规模,加强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必将导致中国与各大国之间经济依存关系发生量的变化,即规模指标所反映的非对称性与结构及增量变化所致的对称性并存的变化特征,这种变化无论对改变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还是在中国与各大国战略经济对话中增加中方的策略筹码,无疑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2、从国内经济发展角度看

我国经济的发展自发地产生了与政治格局不一致的倾向,其中的一个表现是经济中心的非对称。经济分布的这种不对称导致我国政治与经济之间存在结构张力。由于经济的区域化发展导致地方的经济利益逐渐凸现。从经济利益要求相应的政治保证这种自发倾向来看,区域经济的发展在特定的阶段上极可能带来政治问题,当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来自经济的政治要求会相当迫切,以至于可能成为该时期政治的主题之一,由此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存在。因此,作为国家层面的政府部门应该统筹规划,利用“非对称”经济手段牵引落后经济区域的发展,缩小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逐步推进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以便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增强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量,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下一个十年是中国经济又一个历史转折点,而未来五年的路程,将决定中国社会发展是否摆脱瓶颈,进入一轮崭新的上升轨道。新的发展需要新的支撑点,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将是重要支柱之一。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城乡和区域之间不平衡等问题,都有望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和谐发展。基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我国面向西南开放云南“桥头堡”建设由此而提出。

二、“桥头堡”战略下对东盟会计人才需求分析

在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云南时指出,云南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推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企业走出去上水平,尤其要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一)“桥头堡”战略发展思路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中央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而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举措、新突破。“桥头堡”战略的实施需要从两方面进行建设,即: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

1、硬件建设方面

硬件建设主要是指围绕建设“通道、基地、平台、窗口”四个方面:一是加快建设国际大通道。构筑与东南亚、南亚以及印度洋沿岸国家互联互通的交通、油气、电力、通讯等国际通道和枢纽,建设滇中经济圈、沿边开放经济带和昆明至仰光、昆明至曼谷、昆明至河内、昆明至加尔各答等经济走廊;二是打造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把云南打造成为外向型出口加工贸易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清洁新型载能产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三是完善开放合作平台。深化与东南亚、南亚的全方位合作,积极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升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办好昆交会、南亚国家商品展、积极创办中国-南亚博览会等各种会展和论坛;四是建设文化交流窗口。稳步推进教育、医疗、体育、旅游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合作,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人文交流活动,使云南成为展示中华文化、增进了解互信、促进国际友谊的示范窗口。

2、软件建设方面

软件建设其核心问题就是围绕“桥头堡”战略培养并储备大量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开展经济合作交往的各种专业人才,其中会计人才不可缺少。在“桥头堡”建设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升级的基础上,软件的建设必然要与之相适应。经济优势取决于人才优势。业以人兴,国以才立,中国—东盟各国日益密切的合作往来,使各方对跨区域、国际化的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随着“桥头堡”战略建设不断向高层次、宽领域、纵深化发展和推进,必将带来对各种人才的巨大需求,为实现云南经济的跨越式飞跃,建立一支与之相适应的东盟会计人才队伍迫在眉睫。

(二)用“非对称”思维牵引东盟会计人才需求的思考

实施“桥头堡”战略下的东盟会计人才培养建设,需要始终保持思维的敏锐性和创新性,用非对称思维研究解决东盟会计人才建设的核心问题。非对称思维是辩证思维、是创新性思维。非对称思维,重在避开别人常走的路。寻求新的发展思路,着眼云南“桥头堡”的区域战略位置,不是追求别人有什么我也有什么,而是着重研究该区域发展缺什么会计人才,我们就有针对性的发展,研究新的突破口,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的大跨度提升。

1、云南省“桥头堡”战略位置呼唤建立区域性国际化复合会计人才培养基地

桥头堡建设的区域指向是:面向印度洋开放,即以东南亚、南亚为重点,辐射印度洋沿岸,延伸至西亚及非洲东部等广大区域。这些区域涵盖55个国家,总人口28亿,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与我国东部“引进来”为主的开放不同,我国向西南开放是以“走出去”为主的开放,是以发展中国家相互合作为主的开放,需要做多方面的政策创新和探索。随着“桥头堡”建设的不断推进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与东盟经贸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东盟各国对熟识双方经济文化背景的专门人才需求将日益趋紧。云南以无可替代的地缘优势,成为东盟会计人才培养教育基地优势将日渐凸显。云南应抓住这一机遇,坚持“国际化、应用型”办学特色,立足东盟、面向世界,依托云南省各高校的丰富教育资源,并重视整合优质资源,发展具有特色的国际化教育,立足建立区域性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为“桥头堡”建设培养更多的区域性国际化复合会计人才。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快速发展,需要建立一支特殊会计人才———CPA会计队伍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加快和该区域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对适应中国-东盟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据专家测算,到2010年,中国-东盟贸易区贸易额将从目前的1万亿美元,大幅提升到接近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水平,并使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增长率分别提高1个和0.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随着中国-东盟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会计行业面临着融入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轨道,并发挥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推动国际贸易和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作用。根据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大量急需注册会计师人才,这一广阔的就业空间和就业前景,为注册会计师教育教学提供了发展机遇和空间。加快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熟悉区域性国际贸易规则的金融、贸易、管理、法律等方面的CPA会计人才势在必行。

3、“桥头堡”的建设,对我省人才需求、人才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省人才队伍客观上呈现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失衡状态,主要表现:一是职业类型结构不合理,各类人才中尤其缺乏的是具有创新型、开拓型和熟悉WTO运转规则的外向型的管理人才;二是专业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在环保、信息和其他一些高尖端科学技术产业方面的能够与发达国家进行长期抗衡和竞争的专业人才非常缺乏;三是人才的布局不平衡,大部分人才都集中在机关和行政事业单位而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对人才结构调整的新要求,我们亟待解决各种层次会计人才教育的发展策略。

4、为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推动下,云南与东盟的教育交流合作日益增强。加大培养中国与东盟急需的熟悉对方国情、文化并具有国际竞争与合作意识的人才,云南高校要探索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培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紧缺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将云南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区域国际学生流动中心。

三、用“非对称”思维建设未来东盟会计人才培养的思路

“桥头堡”建设的快速推进将改变中国经济的格局,促使中国经济由“非对称”向“对称”趋势发展,从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布局看,采用“非对称”经济发展手段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均衡各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强中国经济的实力,争取中国在国际大舞台的话语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为快速实现国家战略实施目标,人才培养的道路选择比运动的速度更重要。“非对称”思维也即“非常规”思维,以“非常规”思维建设创造自己的特色,这是我们在“桥头堡”建设中处于后发之势的会计人才培养应做的选择。我们要以“非常规”思维建设赢得会计人才培养的主动。因此,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必须独辟蹊径、跨越发展、超常建设,尽量做到“你无我有”的“非对称”发展与建设。具体发展思路如下:

(一)围绕“桥头堡”建设的战略目标,培养区域性国际化会计人才

“桥头堡”建设已被确定为云南新时期三大战略发展目标之一。依据这一战略目标,我们应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在“桥头堡”建设中寻找人才培养新的定位和发展思路。

1、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面对东盟国家多元文化差异、信仰不同、语言多样、货币种类多、管理法规参差不齐、市场发展程度不一的状况,我们的培养目标要“以不变应万变”。明确突出经济管理类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特点,在服务方向定位、人才类型定位和业务方向定位上作出特色。如培养面向东盟区域的CPA会计、法务会计等专业方向。

2、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突出体现区域国际化、特色化

为更多体现服务区域经济的特色课程,依托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构建与之相符合的课程体系结构,在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地方性院校本科教育人才标准基础上,突出服务区域经济的“国际化、特色化”思路。基本设计思路为:构建“双体系、双平台、多模块”的课程体系。“双体系”指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双平台”指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平台;“多模块”指课程设置为模块形式结构、专业方向选择为课程模块结构设置。其中设置的多个模块课程,应体现东盟经济管理需求,体现个人发展志向需求等等,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化而适时调整,由课程变化的动态性体现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如考虑把东盟国家小语种放在第一外语地位,使外语教育迅速适应外语人才需求的区域多元化要求。专业课程的教学应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针对性地编写反映东盟经济建设的案例,以弥补现有专业教材与实际脱节的不足。

3、加强校企结合,灵活培养方式、培养途径

为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快速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应加强设置专业性综合实验和学科性综合实验,以满足现代经济管理实战能力的要求。在培养途径上坚持以校内教学为主,不断开发校外实践基地,缩小理论教学与市场运作存在的差异,增强学生的学生感性认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培养方式上,强化与东盟10国语言专业整合资源,实行学分制和模块教学,实行国际合作、对等交流、互认学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考虑适当增加东盟文化传媒、金融、贸易、法律、会展、旅游等方面的辅修课程内容,扩大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权和择业空间,以满足服务区域经济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4、加大案例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课堂上应增加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内容的案例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以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经济管理的实战能力。

5、加强与东盟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合作交流方式,促进双方的文化融合,以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

(二)建立畅通的运作规范人才开发合作渠道、人才资源机制和交流平台

应在确立长期平等协商合作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和改革,搞活用人机制。建立健全会计人才交流通用执业标准,积极推行执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快会计人才市场建设,规范会计人才市场体系,充分发挥会计人才市场的基础调节作用,真正实现会计人才的市场化、国际化。尤为重要的是,要将与东盟国家的会计人才开发与合作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发展,优先发展东盟会计教育(培训)产业、会计人才中介服务产业、会计人才市场产业,使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整合人才培养和教育资源,建立人才培养基地

应当在充分发挥云南区内高校在培养东盟人才方面的基础上积极与区外和国外知名高校和机构谋求建立长期而稳定的高层次东盟急需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教育基地;建立人才共建工程和聘请专家、顾问制度;选拔优秀人才走出区门、国门学习和培训,建立健全急需东盟专业人才培训制度。

(四)调整人才结构,大力发展多层次、复合型的会计人才队伍

针对我省人才队伍客观上呈现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失衡状态,我们应广泛开展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合作,培养多层次的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人才;积极培养熟知国际法、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电子商务、东盟各国外语及涉外会计的紧缺人才,努力建设一支能熟练运用自由贸易规划和处理国际贸易纠纷的外向型、创新型、复合型、协作型会计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余文静.围绕建设“桥头堡”培养云南外语外经外贸人才[J].经济问题探索.2010.5

[2]http://www.paperzhan.com.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需求改革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方案

[3]冯育军.以非对称建设争得未来战场的主动,解放军报.2004.06.22

[4]杨龙.我国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非对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1

会计对称性理论 篇3

会计信息不对称性是指资本投资活动的参与人对资本投资市场提供的会计信息的拥有程度不对等, 包括拥有的数量多少不等、拥有的质量准确程度不等、拥有的时间早晚不等。会计信息不对称性表现为企业管理当局拥有会计信息优势、掌握了不对外披露的内部信息, 这为企业管理当局通过各种途径来牟取私利提供了可能。

企业合并时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往往被成倍地放大。因为这种企业行为具有规模大、内容复杂的特点, 企业合并所进行的交易与一般的交易不同, 其交易的对象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企业, 其交易金额巨大, 是其他交易无可比拟的, 同时交易的形式也异常复杂。比如, 从合并的类型上看可以分为新设合并、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从合并的支付手段上看多种多样, 可以分为现金、实物资产和股权交换;还有些大企业或大的企业集团不仅跨行业, 而且跨国界, 其内部的法人关系、管理层次更为复杂, 所以合并企业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尤为突出。企业合并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表现在:

1. 从掌握会计信息的主体来看。

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包括内部的不对称性和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不对称性。内部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是指管理层与会计人员之间所掌握的会计信息不对称。管理层由于不亲自参与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 因此他们对企业经济活动的了解往往不及会计人员;内部与外部之间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是指外部股东、债权人等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所掌握的会计信息仅仅局限于企业的会计报表和少量公开披露的信息, 因此, 他们掌握的会计信息不及管理层和会计人员掌握的多。

在企业合并中, 被收购方从掌握信息的角度来说处于主动地位, 对于企业的结构、资产、负债及经营等情况了如指掌, 掌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比较高;而对于外部的收购方而言, 只能通过被收购方的对外信息报告及通过其他方式间接获取被收购方的信息, 掌握会计信息的准确度难以得到保证。这样, 从主体上看, 收购方与被收购方存在信息不对称性。在企业合并的运作上, 信息的不对称性表现为管理层与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不对称等, 因为企业合并通常是由管理层研究决定的, 对于收购方的股东等信息使用者来说, 他们只有通过合并运作过程的公开渠道来获取收购的信息。

2. 从获得会计信息时间上来看。

会计人员了解信息要早于管理层, 而管理层又要早于外部使用者。会计人员提供会计信息给企业管理层审定后才向外部使用者披露。企业合并中, 收购方需要通过被收购方出台的政策、发布信息的方式譬如财务年报等会计资料获取被收购方的信息。从时间上看, 收购方获取信息要晚于被收购方。同样, 在收购方, 企业信息使用者需要通过对被收购方财务报表的分析来通盘衡量收购方案, 其获得的信息要晚于企业的管理层。

3. 从会计信息的数量和内容上来看。

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对会计信息了如指掌, 会计人员将会计信息提供给企业管理层审定, 企业管理层出于种种目的, 可能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后才会将会计信息披露给外部使用者。这样, 会计人员、企业管理层、外部使用者拥有会计信息的量是呈递减分布的, 从而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

二、企业合并方法选择与会计信息不对称性的关系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购买法, 是将并购活动视作一项资产的购买交易, 这一项交易在会计处理上与购买普通资产的处理基本相同, 即相当于以一定的价格购买被并购企业的机器、设备、厂房、存货等项目, 同时承担被并购企业相应的负债。权益结合法, 是用来处理权益集合性质企业并购的一种会计方法。权益结合法将并购视为实施并购企业权益与被并购企业权益的联合, 其实质在于不发生企业购买交易, 参与合并公司的股东联合控制他们全部或实际上全部经营资产和净资产, 共同承担合并实体 (存续公司) 风险和共享合并实体的利益。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被并企业的资产、负债计价是按合并时的公允价值——现值, 还是继续沿用原账面价值——历史成本;合并会计用或不用的差异就在于子公司个别报表的资产、负债计价是按合并时的公允价值——现值, 还是继续沿用原账面价值——历史成本。目前对商誉的争论主要在公允价值的使用上。因为如果被并企业沿用历史成本 (即采用权益结合法) , 就不会出现购买商誉。而采用购买法形成商誉后, 接下来的商誉处理是在有限年度中对商誉进行系统摊销, 还是每年通过价值评估进行商誉的减值调整, 其区别的实质就在是坚持历史成本还是采用现值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问题。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财务会计中的一个非常基本而又具有导向性的问题, 两者孰轻孰重直接影响会计政策的选择、计量基础的发展。在合并会计处理中, 通过现值会计和充分披露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控制外部信息使用者与收购方管理层间的逆向选择问题;通过历史成本计价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控制外部信息使用者与收购方管理层间的道德风险问题。会计信息既相关又可靠, 这样的信息对投资者是最有利的, 是一种有用的信息。其中, 相关性信息是指投资者能够用来评估公司未来经济发展状况的信息, 而可靠性信息则是指不会被管理层操纵的真实信息。

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作为收购时收购方的会计处理方法各有特点, 两种方法的选择 (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的选择) 主要就是为了解决收购方管理层与股东、税务等外部使用者间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因此对合并方法的确定, 是采用购买法 (公允价值计量) 核算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还是采用权益结合法 (历史成本计量) 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是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面临的抉择。

三、我国企业合并会计方法选择对会计信息不对称性的影响

目前, 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都规定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是购买法, 取消了权益结合法的使用。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将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如果企业之间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则采用权益结合法核算。如果企业之间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则采用购买法核算。这就是说, 我国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允许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两种方法并存,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性角度分析其原因:

在信息不对称性下, 可靠性和相关性成为选择会计政策的影响因素, 甚至可以说是起到了导向的作用。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可以说是为了如何调和信息不对称性下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信息有用性的同等重要的两大质量特征。相关性与可靠性并非总是在同一方向上影响信息的有用性, 但它们必须尽可能地统一于信息有用性原则之下。相关性和可靠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既不能离开可靠性去谈论相关性, 也不能离开相关性去谈可靠性, 它们总是同时在影响或决定着信息的有用性。

但是, 在不同时期对相关性、可靠性要求的侧重有所不同。在经济秩序没有理顺、会计信息失真严重的时期, 应突出强调可靠性。而在社会诚信度高、公司治理结构良好、会计制度完善的时期, 则可以较多地强调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合并会计将合并双方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变动信息提供给信息使用者, 满足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贷款人、雇员、供应商和其他债权人、顾客、政府及其机构和公众的需要。另外, 还应满足使用者的一些特定决策需要, 如:投资者会更加关注投资报酬和投资风险, 更需要提供帮助他们做出“或购入或持有或出售”决策的信息;贷款人更需要说明企业偿债能力的信息;而政府主管部门更需要有利于决定税务政策和控制经济活动的信息。

可靠性要求合并会计应如实地反映所要反映的对象, 即要做到不偏不倚地反映合并时、合并后实体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努力避免先入为主、倾向预定的结果或某一特定利益集团的意愿, 尽量避免或减少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处理过程中出现的人为干扰、操纵等问题。

我国近10年来, 资本市场日益完善, 会计目标逐渐向决策有用性的方向转变, 财务报表的相关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带动下, 我国在公司治理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年来, 经济领域相关的法制建设进展也比较快, 新修订的《证券法》已相当完备, 此次修订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加强对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力度, 加强对上市公司、证券公司的监管力度。另外, 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此背景下,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已成为信息使用者的必然要求, 而且已成为可能。如我国2006年2月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明确提出了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这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在企业合并中, 购买法要按公允价值记录所收到的资产和承担的债务;在购买日, 购买方的合并成本若大于确认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净额的差额, 应确认为商誉。这样, 能够提高合并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综观我国的合并实例, 绝大部分是企业集团内的关联成员之间发生的企业合并, 即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只是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 其实质并没有变化。这种情况的企业合并若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 其结果是将自己的东西从“一个口袋转移到另一个口袋”便发生了增值, 产生了巨额的商誉。这岂不是一种变戏法?因此,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若采用购买法, 容易使会计信息会失去可靠性, 而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也就无从谈起。这种情况下的企业合并, 只能采用权益结合法, 以账面价值进行计量。

可见, 在我国的经济环境下, 信息不对称性程度不同于经济高度发达的一些西方国家, 在强调相关性的同时, 对于某些类型的企业合并, 仍还要保证其信息的可靠性, 防止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由此也可以看出, 我国新会计准则关于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保持了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王晓红.新会计准则下对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研究.会计师, 2008;7

会计对称性理论 篇4

(一) 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体现对称性

根据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 企业发生的任何经济业务都必然涉及到不同形态资金之间的增减变化, 且这一变化在量上是对称的。任何形态的资金都不会凭空产生与消失, 一种形态资金的增减变化必然对应的伴随着其他形态资金的减增变化。资金运动的这种平衡对称关系构成了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 也构成了会计处理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会计处理的对称性原则要求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均要采用对等的和对应的会计处理方法。

(二) 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体现对称性

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重要质量特征。但由于不同企业、企业不同时期的特殊性, 且其面临客观环境的不确定性, 会计准则提供了可选择性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法。同时, 为了保障不同企业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会计准则要求“相同的交易应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 企业必须保持对称性的会计处理方法。可比性包括横向可比和纵向可比。会计信息横向可比性的提高要求企业对相同经济业务采用一贯的会计政策, 包括企业发生相反经济业务时, 应进行相对应的会计处理, 即保持会计确认计量的纵向对称性。同理, 会计信息纵向可比性的提高要求不同企业对相同经济业务采用相同或相似的会计政策。交易双方须采用对称性的会计处理方法, 即保持会计处理的横向对称性。

二、新准则体系下会计处理不对称性的表现

(一) 确认标准的不对称性

会计处理中确认标准的不对称性是指交易双方对同一事项进行会计确认与否以及同一会计主体对相反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确认与否不具有对应性。新会计准则中,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或有事项确认的不对称性。或有事项, 是指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情况, 其发生与否有待通过不完全由企业控制的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与否予以证实。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将符合规定条件的或有事项有关的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 而该交易事项的另一方会计主体却不能确认相关资产。[1]可见, 基于谨慎性原则的考虑, 新准则中双方对或有事项进行会计确认与否的标准存在着不一致性。 (2) 股权投资差额的确认的不对称性。股权投资差额的会计处理一直是争议比较大的。从对称性与否的角度看, 1999年施行的投资准则规定, 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分期摊销时减少“投资收益”, 反之分期摊销时增加“投资收益”。这充分体现了对称性的会计处理方法, 也是符合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处理方法。但财政部2004年发布的问题解答 (四) 规定对长期股权投资差额的借差分期摊销时仍然减少“投资收益”, 而贷差却一次性计入“资本公积”, 这就造成投资收益确认标准的明显不对称性。而2007年施行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这种处理方法依旧体现了同一会计主体对相应经济业务进行会计确认与否的不对称性。

(二) 因果关系的不对称性

因果关系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为交易双方对同一事项以及同一会计主体对相反的经济业务虽然都进行了会计确认, 但是确认的交易类型不具有对应性, 或者会计确认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不具有对应性。新会计准则体系在许多方面均充分体现了对称性的会计处理原则, 如新会计准则将接受捐赠资产由计入“资本公积”改为“营业外收入”, 这种会计处理减少了不对称性, 使企业捐赠的支出与捐赠收入能够对称地影响企业的净利润。但是, 新会计准则体系中仍有不少会计处理体现了因果关系的不对称性。 (1) 债权债务核销的不对称性。债权债务的核销存在不对称性, 对于应收账款类债权,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将坏账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而企业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却计入资本公积。对于同一项支出, 一方记入费用, 另一方并没有记录相应的收益, 这显然是不对称的。在新会计准则中规定将债权坏账费用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而对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计入营业外收入。这样, 核销债权与债务均影响到企业的损益, 相比原企业会计制度而言, 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对称性。但是此种处理仍存在因果关系的不对称性问题。债权的坏账损失最终影响了企业的营业利润, 而营业外收入则影响企业的非经常性损益, 债权债务的核销是相对应的经济事项, 但其会计处理却不是对称的影响企业损益。 (2) 资产清查会计处理的不对称性。企业在完成在资产清查之后, 若发现账面数与实存数不一致, 即存在资产盘盈或盘亏时则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盘盈和盘亏规定了不完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其中, 固定资产的盘盈和盘亏列入非经常性损益, 分别对称性的计入“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而流动资产的盘盈盘亏的处理却具有因果关系的不对称性。如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和现金短缺分别计入“营业外收入”和“管理费用”, 这样处理的结果是盘盈影响企业非经常性损益, 而现金盘亏却影响企业的营业利润;此外, 存货盘盈时计入“管理费用”, 影响企业的营业利润, 而盘亏时如果是非常损失却要记入“营业外支出”, 从而影响的是企业的非经常性损益。从本质上讲, 流动资产的盘盈和盘亏损属于相对应的事项, 其会计处理的结果却不是对称性的影响企业损益。

(三) 入账金额的不对称性

入账金额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为交易双方对同一项交易事项或同一会计主体对相反交易事项所确认的金额不相等, 也可称为会计计量的不对称性。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中, 新准则对换入换出资产主要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 并引入了“商业实质”的新概念。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与会计制度相比, 这样的会计处理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 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会计处理的不对称性。但是, 企业对商业实质的判断存在一定的会计弹性, 尤其是关联方关系的存在, 可能导致企业管理层将不具有商业实质的关联交易, 非关联化为具有商业实质的表象, 从而交易双方均可以通过非货币性交易利用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达到确认损益、操纵利润的目的。这样就可能造成相关资产项目入账金额的不准确性和不对称性。另外, 对于不符合商业实质或者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时, 应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金额, 可能会造成会计信息失实且入账金额的不对称性。例如, A公司将账面价值800万元的办公楼置换B公司账面价值500万元的专利技术, 无补价, 不具有商业实质。交易完成后, 办公楼的入账金额为500万元, 专利技术的入账金额为800万。显然, 同一项资产易主后, 入账金额不具有不对等性。

(四) 入账时间的不对称性

入账时间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为交易双方对同一项交易事项进行会计确认的时间不一致。如, 企业销售商品的收入确认与否取决于买方销售商品能否实现。如果销货方认为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并未发生转移, 或者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不是很可能流入企业时, 则不能确认商品销售收入;而购货方会因为承担了现实义务在收到货物时进行购入存货的会计处理, 这样就会导致交易双方记账时间不一致, 一方进行了购入的处理, 另一方却没有确认销售收入。

总之,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会计处理的不对称性, 但是仍存在不少会计处理存在不对称性的现象。除以上列举的不对称性的会计处理外, 还有如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债务重组损益的确认与计量、融资租赁的确认与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会计报表项目及其披露等均不同程度的存在会计处理不对称性的问题。

三、会计处理不对称性的影响

(一) 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相关性和可比性会计确认与计量

的不对称性在一定程度上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例如, 在非货币性交易中, 同一项资产易主后, 可能导致入账金额具有较大的不对等性,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受到影响;流动资产盘盈盘亏中, 对应的事项却分别计入管理费用和营业外收入, 非对称性的影响着企业损益,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受到影响。

从企业集团角度看, 如果交易双方同属于一个企业集团, 不对称的会计处理将给编制合并报表时的抵消处理增加难度。例如出售存货和购买存货的企业均纳入企业集团合并范围, 合并报表中也无法将其抵销, 从而夸大企业集团的资产总量, 导致合并的会计信息失真。类似的, 如果企业集团的租赁双方将一项租赁业务分别认定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 一方面, 将增加抵消分录编制的复杂程度, 另一方面此类不对称性的会计确认与计量方法也将降低了集团整体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比性。

(二) 影响宏观经济数据信息的可靠性

会计准则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微观企业组织的会计信息质量。然而, 成千上万的微观经济组织共同构成了宏观经济状态。宏观经济决策所需信息及数据指标大部分都来源于微观经济组织所报告和反映的会计信息。而宏观经济数据的正确核算必然要求各微观主体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方法遵循真实性、对称性的原则。赵西卜 (2004) 研究认为会计对称性问题的有效解决, 将有利于国民经济核算质量大大提高。反之, 会计主体内部、会计主体之间如果采用不对称性的会计处理方法, 即交易事项在对应主体之间或者确认标准不一致, 或者因果关系反映不对称, 或者入账金额不一致、或者入账时间不一致, 就会使宏观经济核算的数据失实, 从而导致宏观经济信息失真。

(三) 影响审计效率, 提高审计风险会计报告审计的关键工作

是要对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是否公允做出鉴证, 而同一交易事项对交易双方的影响客观上具有对称性, 这是由经济业务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因此, 审计人员经常采用的审计方法之一便是通过核对、函证对应数据的方法掌握对应主体的相关信息, 以便佐证被审计单位相应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但是, 如果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对称性缺乏, 一方面将导致审计工作缺乏科学性, 业务核对工作繁琐, 降低审计效率;另一方面, 会计准则本身允许对应会计主体对同一交易或事项的进行不对称的会计处理, 无疑使审计人员佐证相关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相关性的工作带来困难, 加大了审计风险。

四、结论

(一) 修订会计准则应坚持对称性原则

对称性是资金运动内在规律性的体现, 是会计信息具有纵向可比性和横向可比性的根本原因。在修订并完善会计准则时, 需要尽可能的考虑对称性的原则, 既要在同一会计主体内部规范对称性的会计处理方法, 也要强调在不同会计主体之间尽量减少不对称性的会计处理方法。同时, 坚持对称性的会计处理方法, 还有利于简化会计核算, 降低会计处理方法的理解难度, 增加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和可靠性。使会计处理方法更加符合资金运动的客观规律。

(二) 允许不对称性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不对称性的会计处理方法可能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增加了审计难度, 但也并非一定要完全消除会计处理的不对称性。因为并不是所有不对称的会计处理方法都产生消极影响, 可以基于谨慎性原则的考虑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其存在的范围。例如, 债权债务核销的会计确认, 债权的坏账费用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而对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却计入营业外收入, 虽然债权的坏账损失影响了企业的营业利润, 而营业外收入则不是对称的影响营业利润, 但两种处理方式的结果最终都会在利润表上反映, 并最终共同影响净利润, 所以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数据的分析使用。

(三) 完善公允价值计量体系

公允价值具有历史成本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合理运用公允价值有利于确保准确地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 提高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能力 (蒋雪, 2008) 。[4]只有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生产资料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 当各项交易能够真正市场化运作的时候, 公允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公允”, 从而使会计处理符合对称性原则, 也符合国际惯例。

参考文献

[1]谭伟强:《会计确认和计量的非对称性问题探析》, 《全国商情 (理论研究) 》2008年第11期。

会计对称性理论 篇5

一、会计处理非对称性的主要表现

(一) 交易类型的非对称性, 即交易双方把同一项交易认定为不同性质的经济业务, 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如甲公司将不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与乙公司的设备进行交换, 乙公司换入债券后打算持有到期, 根据非货币性交易准则, 甲公司将该项交易确认为非货币性交易, 乙公司则确认为货币性交易。又如《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所售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后退回的, 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 却没有规定购货方将购货退还也作为调整事项。同一经济义务的不同认定导致了非对称性的会计处理。

(二) 会计要素确认的非对称性, 即交易双方对同一事项所确认的会计要素不具有对应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 与或有事项有关的义务如果同时符合规定的三个条件, 应当确认为负债, 记入“预计负债”科目;而同一事项的对方却不能确认为相关资产, 只能在或有事项的结果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时, 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为或有资产。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中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三) 会计计量的非对称性, 即交易双方对同一项交易各自所确认的金额不相等。如以非现金资产投资时, 投资额和接受投资额在会计主体之间的确认可能不一致;投入的固定资产, 在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公允的情况下, 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入账, 但投出的固定资产按清理净值计入长期股权投资。又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的规定, 在附或有条件的债务重组中, 按照谨慎性原则, 修改后的债务条款如涉及或有应付金额, 且该或有应付金额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有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 债务人应当将该或有应付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 而债权人却不能将对应的或有收益计入应收金额, 这导致了债务人的账面债务金额与债权人的账面债权金额不一致。

二、会计的非对称性由此引起的经济后果

进行对称的会计处理, 可以简化会计处理工作, 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安全性。相反, 会计处理的非对称性不仅在微观上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业务核算繁琐, 而且还会造成宏观经济信息失实, 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 也增加了编制的难度。

如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 一个会计主体将存货销售给对应会计主体时, 应在符合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时才能确认收入。如果销货方认为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并未发生转移, 或者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不是很可能流入企业时, 则不能确认商品销售收入;而购货方会因为承担了现实义务在收到货物时进行购入存货的会计处理。这样就会导致交易双方记账时间不一致, 一方进行了购入的处理, 另一方却没有确认销售收入。销货方以“发出商品”反映在账面上, 购货方也将同一项存货反映在自己的账面上, 在这种情况下, 进行GDP核算时, 将存货视为特殊投资必然导致GDP重复计算。同样道理,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货退回也将使报告年度GDP (存货) 重复计算, 因为销售方作为调整事项调增了报告年度的存货, 但购货方并未相应调减报告年度的存货。根据重复的存货记录进行宏观经济核算, 可能导致数据失实。

具体到个别企业上来看,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条件的时候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 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认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 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按此规定, 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主体双方若均以各自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 则同一项资产易主后, 资产的账面价值可能会显失公允, 这可能会导致企业利用这种非对称性来设计非货币性交易, 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某些企业虚夸资产和利润大开方便之门。

三、会计核算不对称产生的原因

(一) 基于谨慎性原则的考虑。

在我国还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情况下, 现行会计准则从谨慎性原则出发, 充分估计各种风险和损失, 不高估资产和收益, 不低估负债和费用, 不虚增利润, 从而采取了非对称的会计处理方法, 以便对企业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 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从而保护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针对不对称会计事项的大多处理是将原来计入损益的项目改计入“资本公积”, 即所有者权益项目主要是针对一些上市公司利用与关联方之间显失公允的交易操纵利润, 所以财政部规定“上市公司利用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 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交易价格是公允的, 对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 一律不得确认为当期利润, 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从而导致了交易双方会计处理的不对称。

(二) 规则使然。

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人们对同一交易或事项完全可以作出不同的会计处理规定, 当然这种造成不对称性的规定必须是合乎道理并被认为是恰当的。从哲学层面上讲, 对称是相对的, 不对称是绝对的。不光在会计处理上, 在平常的经济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比如购买在上海证券交易上市的A股股票需要缴纳过户费, 而购买在深证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股票就不需要缴纳过户费。规则并非总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经济大环境的日益变迁, 政府管理部门需要根据会计目标的要求对会计政策进行修订和完善, 以便使会计信息更加满足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更加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

四、对会计非对称性问题如何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从目前来看,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的某些非对称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万不得已的选择。当然, 采用这样非对称的会计处理方法, 可能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业务核对繁琐、审计风险增加, 而且还会导致宏观经济信息失实。我认为, 更好的满足会计信息需求者, 是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应该考虑的主要问题。制定会计准则应当注重会计行为规范的系统性研究, 使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紧密结合, 尽量避免乃至消除各种可能的非真实数据的产生, 提高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因此, 针对会计处理非对称性问题, 设计和改进企业会计制度应把握以下原则:

首先, 谨慎性原则是国际上公认的会计基本原则之一, 我们也应该遵循。但由于谨慎性原则本身也存在定的弊端, 也可能被作为调节利润的工具。不能不谨慎, 也不能过于谨慎。谨慎原则的运用应当适度, 这是会计界的共识。在遵守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尽量采取对称性的会计处理方法。

其次, 应积极创造条件, 用对称性原则修订现行会计准则, 促进会计处理对称性在会计准则上的应用。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生产资料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 当各项交易能够真正市场化运作的时候, 公允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公允”, 从而使会计处理符合对称性原则, 也符合国际惯例。当然, 这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通过对以上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会计处理的非对称性是较为常见的。现行会计准则从谨慎性原则出发, 充分估计吝种风险和损失, 不高估资产和收益, 不低估负债和费用, 不虚增利润, 从而采取了此非对称的会计处理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不对称的问题, 需要我们国家在制定会计行业规则时充分的考虑业务处理的对称性, 从而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减少会计信息的失真和业务核算的繁琐。

摘要:从哲学层面上讲, 对称是相对的, 不对称是绝对的。会计处理的对称性就是会计主体在记录和反映经济事项时具有的外部和内部信息的相互对应关系。通常情况下, 会计核算中性质相同但方向相反的会计事项一般应当保持对称性。然而, 经济环境的变迁, 使得不少业务性质相同或类似但方向相反的会计事项, 其会计处理却不能保持对称性。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对会计事项的处理和核算上的规定趋于对称方向发展, 但非对称性的问题并未因此而消失。因此, 对会计非对称现象进行研究, 剖析其产生的原因, 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 对今后会计政策的修订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会计对称性,公允价值

参考文献

[1]赵西卜.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对称性及其在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应用.财务与会计, 2004, (11) .

[2]罗勇, 李定清.会计理论体系研究.重庆出版社, 2003.

会计对称性理论 篇6

关键词:高管薪酬,粘性特征,管理层权力,金融业

一、引言

近年来高管薪酬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尤其是金融行业, 高管的薪酬之高尤引人关注。管理层的薪酬激励通常被视为减轻代理问题的一种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在对待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关系这一问题上, 多数学者从企业业绩的变动出发研究其对高管薪酬的影响, 即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是正相关或是负相关关系, 也有少许的研究发现高管薪酬与企业的盈利和亏损业绩具有非对称性的敏感度。但是, 近年来的许多文献发现, 公司高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自己的薪酬, 所以也有学者认为是管理层权力导致的高管薪酬的非对称性。薪酬决定的管理层权力理论认为, 董事会不能完全控制管理层薪酬契约的设计, 管理层有动机和能力影响自己的薪酬, 使得企业不按业绩支付薪酬。在已有的研究中, 认为管理层权力理论可以有效的解释高管薪酬的这种“粘性”特征, 但是由于金融行业具有受管制、高负债的特点, 那么在金融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粘性”特征?如果存在, 这种“粘性”特征是否也可以用管理层权力理论来解释呢?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文献

国外大量文献研究表明,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Murphy, 1985;Lambert et al., 1987;Sloan, 1993;Core et al., 1999;Leone et al., 2006;Jackson et al., 2008) ,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业绩型薪酬的合理性。但Jensen&Murphy (1990) 发现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敏感性呈下降趋势, 即高管薪酬和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并不显著;Rosen (1992) 也实证验证了关于企业绩效, 高管人员的薪酬体系并没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作用。值得一提的是, 单独针对金融业公司的高管薪酬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Houston和James (1995) 指出银行是一个受管制的行业, 所以即使在薪酬结构中存在较高的激励成分, 银行高管也不愿冒风险去追求更高的盈利。在随后的研究 (Crawford、Ezzell、Miles, 1995;Harjoto、Mullineaux, 2003) 发现, 在取消了管制后, 银行业CEO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敏感性增加了。有关金融公司自身特点的影响, John和Qian (2003) 指出, 银行负债率与高管薪酬呈负相关关系。

(二) 国内文献

早期的国内研究认为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不存在相关关系, 高管薪酬更多地受公司规模与所在地区的影响 (李增泉, 2000;魏刚, 2000) 。但是, 随后的一系列研究 (张俊瑞, 2003;杜胜利、翟艳玲, 2005;杜兴强、王丽华, 2007) 通过选取不同年份数据发现,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方军雄 (2009) 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具有显著的业绩敏感性, 但同时发现在业绩上升时薪酬的增加幅度显著高于业绩下降时薪酬的减少幅度。卢锐 (2008) 发现, 管理层权力大的企业高管薪酬的粘性特征更为显著。邵平、刘林、孔爱国 (2008) 发现公司规模、负债比率等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负相关。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假设

根据前文企业业绩与高管薪酬之间的研究可以看出,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存在敏感性, 但是这种敏感性并不代表薪酬的变动与业绩的变动是同幅度的。当公司的业绩上升时, 股东财富就会增加, 此时高管会将这种成果归功于自身的努力, 所以更容易获得增加自身薪酬的奖励。但是, 当公司的业绩下降时, 高管不会愿意接受降低薪酬以作为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惩罚, 主要是薪酬的降低通常意味着个人实际地位的下降以及社会影响力的削弱。所以, 不论是出于自身发展前景的还是公司市场价值的考虑, 高管薪酬降低的幅度都不会太大。这一点, 对于金融业公司来说是一样的。因此, 提出假设:

假设1:金融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呈现粘性特征, 即业绩下降时薪酬的减少幅度显著低于业绩上升时薪酬的增加幅度。

我国金融公司绝大多数是由国家所有或由国家最终控股, 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受国家金融政策的影响很大。所以, 这些公司的规模越大, 其背后所隐含的国家政策层面含义就越大, 市场化程度越低。在这些金融公司担任高管, 被赋予的政治影响力远远大于财富激励。所以管理层理论在解释金融业高管薪酬的粘性特征时作用不大。因此, 提出假设:

假设2:在金融行业中, 管理层权力大的企业高管薪酬的粘性特征没有更为显著。

(二)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中被解释变量高管薪酬数据, 以及解释变量、控制变量中的数据, 主要来自于深圳国泰安数据库 (CSMAR) 以及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本文选取了沪深两市的18家金融业公司2003年至2009年的数据作为样本, 在样本的选取中, 依据以下步骤进行剔除:高管薪酬数据缺失以及高管薪酬数据小于0的企业;其他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由于高管薪酬发放存在这样一种特征:上一年度的业绩状况决定下一年度企业的高管薪酬发放, 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具有滞后性, 在数据的选择上选取了2004年至2010年高管薪酬数据, 选取了2003年至2009年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的数据, 前一年的解释变量解释后一年的被解释变量。

(三) 变量定义

关于管理层薪酬变量, 由于我国年报在2006年以前并未要求单独披露CEO (或总经理) 的薪酬, 所以选用年报披露的“金额最高的前三名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总额”, 并取其平均值的对数作为管理层薪酬的变量值 (Lncpay) 。对于管理层权力变量的选择, 基于其具有隐蔽性, 需要结合我国背景从权力的空间、时间上去考察。因此, 结合金融业的特点, 选择两职兼任、股权结构、高管任期、董事会规模、董事会独立性分别作为三个单一维度的管理层权力, 然后将这三个单维度变量合成构建反映管理层权力的综合变量。具体变量说明见表 (1) 。本文使用了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 (ROA) 来衡量企业的业绩, 也有文献使用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 (ROE) 。本文没有选择后者是因为, 出于金融公司高负债的特点考虑, 用总资产收益率来衡量企业的业绩还包含了对风险因素的考虑。模型中涉及的其他变量主要是已有文献较为公认的影响薪酬的一些控制变量, 包括企业规模、最终控制人 (是否国有) 、资产负债率等。研究中用到的变量及其说明见表 (1) 。

(四) 模型建立

针对假设1建立模型1:

在一般情况下, 高管的薪酬与盈利业绩的敏感度要高于亏损业绩的敏感度。在模型中专门加入了一个反映亏损业绩的Neg_ROA变量, 可以看出α1是盈利业绩的敏感度, 而α1+α2是亏损业绩的敏感度。预期α2应显著为负, 这样才能说明亏损业绩的敏感度更低。

针对假设2建立模型2:

进一步的预期是, 金融行业中管理层权力大的企业, 高管薪酬的非对称性特征不会更加显著。因此, 在模型中引入POWER变量, 并分别增加POWER×ROA和POWER×Neg_ROA两个交叉项。如果假设2成立的话, POWER×ROA前的系数α3不应显著为正, 且POWER Neg_ROA前的系数α5不应显著为负。

四、实证检验

(一) 描述性统计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 (2) 。可以发现:2004年至2010年期间, 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均值是424.9万元, 这个统计结果远远高于对于其他行业高管的平均薪酬 (139.35万元) , 同时也可以看出, 高管的薪酬差距很大。其中, 最低的高管薪酬总额为12.5万元, 最高的高管薪酬总额为3058万元。另外, 可以从POWER1、POWER2、POWER3、POWER4、POWER5和POWER6的均值看出, 这些管理层权力大的企业在总样本的比例分别为0.18、0.54、0.15、0.47、0.44和0.16。

(二) 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 (3) 。可以发现, 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管理层权力各变量间均显著相关, 总体上, 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更高的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的比例越大, 高管的薪酬会越低。这一结果与对其他行业的分析恰好相反。

(三) 回归分析

假设1的检验结果如表 (4) 所示。回归结果来看, 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 Adj R2达到74.5%, F值为26.07, 且roa的系数显著为正, Neg_roa的系数为负, 即业绩下降时, 高管薪酬会下降, 业绩上升时, 高管薪酬会上升, 上升的幅度是业绩下降时下降幅度的1.2倍 (5.3382/ (5.3382-0.8682) ) , (方军雄, 2009) , 这体现了薪酬的粘性特征。所以, 假设1成立, 即在金融业上市公司中高管薪酬也存在粘性特征, 高管薪酬在业绩上升时的边际增加量大于业绩下降时的边际减少量。假设2的检验结果如表 (5) 所示。可以看出, 两个交叉项的系数中两职兼任企业 (power1) 、高管任期长的企业 (power3) 、董事会独立性高的企业 (power5) , 高管薪酬与盈利业绩的敏感性强, 与亏损业绩的敏感性弱。董事会规模大的企业 (power4) , 高管薪酬与盈利业绩的敏感性会降低, 与亏损业绩的敏感性会增加。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的企业 (power2) 与综合维度 (power6) 都显示出, 高管薪酬与盈利业绩和亏损业绩的敏感性都会降低。因此, 在金融行业中, 管理层权力并不会对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敏感性产生影响, 这可能是由于我国金融行业大多数都属于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 高管们更多关注的是其政治前途, 而非经济利益。所以, 在其拥有的权力增加时, 不会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去冒险丢掉手中的权力, 或者损失原本可以获得的更大的权力。综合看来, 假设2成立。

注:表中的数据是各变量的回归系数, 括号中是t值, *、**、***分别表示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

注:表中的数据是各变量的回归系数, 括号中是t值, *、**、***分别表示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

五、结论

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 在我国的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中, 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同样也存在粘性特征, 即业绩下降时薪酬的减少幅度显著低于业绩上升时薪酬的增加幅度。与已有对其他行业的研究中得出结论不同的是, 在管理层权力更大的金融业公司中, 高管薪酬的这种粘性特征没有更加显著。这可能与我国金融业的特殊背景有关, 我国的金融企业大都是国有或者国有控股性质, 关系着国家的金融命脉, 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过大的高管薪酬差距以及激励机制的不完善都会影响其发展, 进而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此外, 这还可能与所选变量有关, 所选取的业绩只是企业当期业绩, 没有考虑到企业的长期业绩, 选取的高管只是企业薪酬前三名的关键管理人员, 没有把非关键管理人员考虑在内, 这些都可能会对结论产生影响。

由于金融行业自身的特点, 本文在管理层权力变量的选择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金融行业受管制的特点没有被考虑进来, 可以认为企业受到的管制强度越大, 管理层的权力相对就越小, 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考虑增加受管制强度这一变量。同时, 影响高管薪酬的因素还有很多, 文章并不能一一列举, 所以还可能存在其他会对高管薪酬产生影响的因素。此外, 由于金融业上市公司本身数量较少, 有些公司上市时间较晚, 导致本文选取的样本数量较少, 以及文中对企业业绩的选择没有进一步的验证等, 这些都会对文章的研究结论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 能够获取更多的样本量, 同时将上述因素考虑在内, 对金融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做一个更加全面更加详实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震、张鸣:《业绩指标、业绩风险与高管人员报酬的敏感性》, 《会计研究》2008年第2期。[1]陈震、张鸣:《业绩指标、业绩风险与高管人员报酬的敏感性》, 《会计研究》2008年第2期。

[2]杜兴强、王丽华:《高层管理当局薪酬与上市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实证研究》, 《会计研究》2007年第1期。[2]杜兴强、王丽华:《高层管理当局薪酬与上市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实证研究》, 《会计研究》2007年第1期。

[3]方军雄:《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存在粘性吗?》, 《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3]方军雄:《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存在粘性吗?》, 《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4]洪峰:《管理层权力、治理结构与薪酬业绩敏感度》,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4]洪峰:《管理层权力、治理结构与薪酬业绩敏感度》,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5]蒋海、朱滔、李东辉:《监管、多重代理与商业银行治理的最优激励契约设计》, 《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5]蒋海、朱滔、李东辉:《监管、多重代理与商业银行治理的最优激励契约设计》, 《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

[6]卢锐:《管理层权力、薪酬与业绩敏感性分析——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当代财经》2008年第7期。[6]卢锐:《管理层权力、薪酬与业绩敏感性分析——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当代财经》2008年第7期。

[7]邵平、刘林、孔爱国:《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敏感性因素分析——金融业的证据 (2000~2005年) 》, 《财经研究》2008年第1期。[7]邵平、刘林、孔爱国:《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敏感性因素分析——金融业的证据 (2000~2005年) 》, 《财经研究》2008年第1期。

[8]张俊瑞、赵进文、张建:《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关性的实证检验》, 《会计研究》2003年第9期。[8]张俊瑞、赵进文、张建:《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关性的实证检验》, 《会计研究》2003年第9期。

[9]张雪:《我国上市金融企业高管薪酬与绩效关系分析》, 《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第2期。[9]张雪:《我国上市金融企业高管薪酬与绩效关系分析》, 《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第2期。

[10]Bebchuk, L., J.Fried, and D.Walker.Managerial Power and rent extraction in the design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Review, 2002.[10]Bebchuk, L., J.Fried, and D.Walker.Managerial Power and rent extraction in the design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Review, 2002.

会计对称性理论 篇7

一、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

工程项目具有规模大、周期长、投资多、一次性完成的特点,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技术复杂性和系统性强的要求表现出风险大、参与单位多、常受到不确定因素干扰等特征。因此,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现象非常普遍, 工程建设领域中业主与承包商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不对称, 这就造成了工程招标阶段的逆向选择风险和工程建设期的道德风险。

(一) 招投标过程信息不对称风险分析

1、逆向选择风险。

当业主在建筑市场上对拟建工程进行招标时, 业主更多地了解自己的详细建造意图, 但对投标人的信息了解较少, 如承包商的资质、业绩、信誉和实力等信息。而承包商对自身的了解较多, 而对业主的实际技术、管理能力以及财务状况等信息了解较少, 因此, 业主在选择中标人时面临着信息经济学里的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问题。

2、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泛指那些因交易双方在合同签订之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承包商为了承接到工程, 可能采取恶意报低价等方法达到中标目的, 相对业主而言承包商具有专业知识在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信息严重不对称, 由于其报价低于企业的生产成本, 因此一旦中标开始建设, 他只能采取偷工减料、降低材料标准、降低设计标准等方式来减少企业的管理成本, 最后导致不合格的建筑产品, 一旦发生质量事故, 业主的损失将是不可挽回的。同时, 为了增加企业的收入, 其必然通过种种方式向业主进行高价索赔。

3、资格预审流于形式。

在工程招投标时, 当报名的投标人的数量较多时, 可通过资格预审的方式对潜在的投标人进行筛选, 但现行招投标制度没有详细规定资格预审的评判标准, 造成整个过程可以不公开、不透明, 有暗箱操作的嫌疑;还有个别项目的资格预审过程甚至没有任何评审记录, 只有一个所谓评审结果, 招标人具有操纵的权限, 实际是公开招标变相成为邀请招标。

4、标底泄露造成投标报价不公平。

标底在开标前属于保密信息, 其目的为了促进竞争, 是甄别承包商能力提高整个市场效率的必要手段。但某些情况下, 承包商为了取得主动, 往往付出一定信息成本, 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标底信息, 出现信息泄露, 从而排挤其他竞争对手。

(二) 在履约阶段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当业主选择了承包商, 并签订了承包商合同之后, 同样存在着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承包商比业主更了解自己的建造行为, 如使用人员的素质、材料的质量、建造方法与技术等。而大多数建设项目的业主并不能真正了解承包商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业主只有根据承包商过去在其他工程上的表现来判断, 但由于企业运作和人员流动, 承包商的实际能力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动, 另外业主不可能完全掌握承包商是否严格按照合同进行施工, 是否有偷工减料行为和“偷懒”行为。但是, 在工程上这些信息承包商要比业主清楚得多, 而业主在消除这些信息不对称时, 需要花费成本, 如雇用监理工程师等。因此, 在这个过程中业主就是信息劣势方, 而承包商就成为信息优势方。同时, 承包商不了解业主的信誉和资金能力, 由于业主的道德风险有意拖欠工程款, 这时承包商对业主的不利选择将给自己带来损失。因此, 在这种交易过程中,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都不能完全控制选择行为的最终结果, 都存在着由于不利选择而可能造成的风险, 其根本原因是商业信誉, 也就是存在道德风险。

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

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工程项目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由此造成的生产效率低下都是客观存在的。根据信息经济学的理论, 为有效消除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 可以采取以下的手段对其加以控制, 确保市场的有效运行。

(一) 加强工程项目建设中招投标阶段的信息不对称管理。

在工程实践中, 业主首先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招标, 要求投标人在提交投标书的同时提交投标保函, 启动对投标者的筛选机制, 这就有效地阻止资金实力较弱的不合格投标者;在招标过程当中要对投标人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 可以根据投标人的资产规模、企业资信、组织规模、业绩、人员素质等情况侧面反映投标人的实力, 对有高技术、抗风险、讲信誉的企业进行筛选, 淘汰资质不合格以及无法胜任工程要求的投标人;业主还要制订合理的标底进行必要的调节, 同时还要采取严格措施保证标底信息不被泄露, 确定投标人报价是否低于“企业的个别成本价”, 以剔除恶意竞争投标人, 还要实力较强的企业报出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让他们有利可图;在评标时, 业主事先制定出的标底占一定权重, 各有效投标报价占相同权重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最后用来评分的基准价。这样的基准价有利于创造一个有序的市场环境, 使整体素质好、综合实力强的投标人积极投标并能中标, 从而淘汰虚假报低价或高价的投标人, 将逆向选择风险降至最低。

(二) 解决工程项目建设中履约阶段的信息不对称管理。

业主在工程建设期间可以雇用了解质量、投资及进度控制的工程监理进行工程质量把关。监理人员作为专业工作人员, 其对工程现场的施工技术、计量和质量要求等均较了解。业主通过工程监理实现对承包商的监督, 以减少与承包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承包商为了让业主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资信能力和技术水平, 在履约阶段还可以通过提供履约担保和高效管理的方式证明自己资金实力足够雄厚且有意参与工程项目承包。对于业主则可以通过提供预付金保函和按时支付工程进度款的方式降低双方在履约阶段的道德风险。

三、完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路径选择

(一) 加强政府引导机制。

政府对工程项目建设进行宏观调控是引导工程项目正常发展、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的有效途径, 为此我们必须贯彻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 建立和健全各类建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同时, 政府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和运用法律、法规的手段, 培养和发展我国的工程项目建设体系, 确保项目建设从前期策划、勘查设计、工程承包商、施工到竣工等全部活动都纳入法制轨道。

(二) 建立合理的契约机制。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 业主和承包商双方实质上属于契约关系, 为了确保双方的利益均衡, 建立合理的契约是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是建立刺激一致性的信息机制, 使业主与承包商的目标一致。业主为了使承包商在其不能观察的行为中不会因为信息的不对称而损害自己的利益, 需要设计一种既能达到业主目的, 承包商又愿意接受的契约。

(三) 培育工程项目建设市场的信用机制。

在评标时, 对投标人业绩强、质量高和信誉好的投标人以较高的分数, 使得其中标概率增大;而对于信誉差且有虚假报价中标记录的投标人则取消其参与投标的机会, 以此鼓励信誉度较好的投标企业。同时, 积极发展和培育代理机构、中介机构参与市场竞争, 有利于规范市场交易行为, 提高招标、投标质量, 从而逐步在建筑市场形成诚信为本的良好信用体系。只有加强诚信建设, 才能在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信赖、相互认可的经济关系, 才能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

摘要:本文分析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招投标阶段及履约阶段的信息不对称, 并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 采取有效手段消除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最后提出从加强政府引导、建立合理的契约和培育工程项目建设市场信用等方面完善工程项目建设中信息不对称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工程项目建设

参考文献

[1]龚健冲, 杨雪玲.施工招投标领域的信息不对称研究.经济研究导刊, 2000.18.

[2]张德群, 关柯.建筑业信息模型及信息不对称分析.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0.8.

上一篇:食品索证论文下一篇:争议房产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