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性(通用12篇)
非对称性 篇1
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金融市场的好处在于它有效地降低了商品和证券的交易成本,并且证券的交易价格能够充分反应当前有效市场的所有信息。根据有效市场假说,维护市场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该假说认为,买方和卖方获取的信息是完全相同的,并且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会迅速有效地利用可能的信息。所以在该假说的前提下,套汇买卖是不存在的。
在金融市场里有两种信息:公共信息和私有信息。所谓公共信息,是指所有市场参与者都能够自由获得的信息。所谓私有信息,是指公司自己的内部信息,此种信息比公共信息更难获取。当买卖双方不能够平等地获取同种私有信息时,会产生信息非对称现象。如学术研究论文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Financial Crisis:A Historical Perspective中所说,信息非对称性会增加市场交易的复杂性和风险性。而市场交易复杂性的增长会提升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监管的难度,从而导致金融市场对资源配置无效。
回想2008年的次贷危机,次贷市场的崩盘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人们无力偿还住房抵押贷款。其实在那些购买住房抵押贷款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对自己的偿还能力心知肚明,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根本没有能力还清贷款。尽管如此,这些人为了得到实实在在的住房还是签下了合约。而销售住房抵押贷款的银行对此一无所知,还为开创次贷销售业绩新高而沾沾自喜。总之,在次贷交易过程中,买方了解很多卖方不知道也很难获取的私有信息,再加上市场监管的放松警惕,最终酿成恶果。信息非对称性有很多种形式。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种形式是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上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本刊财经评论员Simone(西蒙)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的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近期,华尔街日报文章Fed Faces Old Foe as Hazard Returns谈到,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一段采访中谈到政府对经济进行政策干预可能会引起道德风险。格林斯潘说在2008年的次贷危机中,政府干预的确拯救了一些银行,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无形中产生了道德风险,让雷曼兄弟的执行阶层和债券持有者侥幸以为不管自己做错了什么,政府都会尽全力保护自己,所以雷曼兄弟无所顾忌,疯狂地进行次贷交易。这种道德风险被称为“too big to fail。”笔者认为,正是道德风险让雷曼兄弟走向灭亡,加剧了2008年的金融海啸。
总而言之,信息在金融市场的发展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是基于他们所收集来的信息,所以投资者永远希望自己收集到的信息既及时,又准确。信息不对称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减弱市场效率,其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会引起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委托-代理等问题。它们都危害市场健康,是导致市场失灵的罪魁祸首。
非对称性 篇2
牛兴振*** 刘军瑞***
一、什么是“非对称”赶超战略 1.提出背景:
第一、我国与西方在一些科技领域差距越来越大,必须从“跟踪、并行、领跑”并存、“跟踪”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体科技发展水平有了举世瞩目的提升。据科技部组织8000多位科学家对我国技术发展状况进行的一次评估表明,在13个重要技术领域的1350项技术中,有17%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有31%是并行水平,有52%是跟踪水平。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另外一些科技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趋势。第二、全球竞争和科技竞争形势越来越严峻,必须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和主动权。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布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生命科学等科技领域和相关产业,企图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
第三、实现党和国家新时期的伟大目标,必须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的速度和成效。
2.提出时间:2013年8月21日,习近平在听取科技部汇报时,首次提出非对称赶超战略。他指出,我国科技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要在关键领域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特别是在到2050年都不可能赶上的核心技术领域,要研究“非对称”性赶超措施。
3.“非对称”赶超战略的定义:根据对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的学习领会,结合相关研究,可以认为,“非对称”赶超战略是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结构性优势和资源禀赋,在转型变化的重要历史时刻,准确捕捉到重大战略机遇,主动实施制度创新,形成全新的竞争规则、技术轨道、组织机制等,并逐步确立为世界所公认的标准和规范,实现对领先国家赶超的一系列战略与策略组合。
4.“非对称”赶超战略的科学内涵:
第一、“非对称”赶超战略是一种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进而实现赶超的战略。第二、“非对称”赶超战略是一种充分把握重大变革机遇进而实现赶超的战略。第三、“非对称”赶超战略是一种充分释放制度创新活力进而实现赶超的战略。
二、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实现科技创新
总书记指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而实施“非对称”赶超战略则可以被认为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核心要义所在,这是借鉴发达国家崛起历史经验、总结我国近代以来从落后到追赶的经验教训,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要趋势、结合我国国情而形成的重要战略方针。
1、实施“非对称”赶超战略是实现中国梦和大国崛起的必然选择。近代以来,我国一直被经济规模比我们小的国家所打败,核心问题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低下。换言之,这些国家很好地利用了“非对称”赶超战略,打败了经济总量占优的我们。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我国在互联网+、量子通信、纳米科技、生命科学等领域已经或正在形成的独特优势,不仅要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更要后来居上。未来10至20年,将可能发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唯有充分利用“非对称”赶超战略,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
2、实施“非对称”赶超战略要有“保持战略清醒”的创新自信。科技创新不能完全跟在发达国家后面,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这样是永远不可能实现赶超的。实施“非对称”赶超战略,要有强烈的创新自信,保持战略清醒。要充分认识和发掘自身的独特优势,把创新自信锚固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之上。要敢于坚持自己选定的突破方向和技术道路,将“市场换技术”转变为“市场育技术”。
3、实施“非对称”赶超战略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宏大魄力。
较长时期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进行投入和布局,这实质上就是“非对称”赶超战略的一种策略。这就需要审时度势,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上,在颠覆性创新的前沿方向上,迎难而上、敢于质疑、勇于开拓,不仅要赶上时代,更要能够引领潮流、走在时代前列。
4、实施“非对称”赶超战略要有“见事早、动作快”的先手决断。
实施“非对称”赶超战略,指望“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的,而是通过快速迭代以持续累积微小优势,积小胜为大胜,这就需要在实施中“见事早、动作快”。一旦发现“赛场”转换,就要及时转移,既能敢于投入,更能勇于放弃。要适时全面扫描世界科技趋势,在实施科学展望和技术预见的基础上,找准定位、寻求机会,不断占领发展先机,将后发优势顺畅地转换为先发优势。
采用“非对称”赶超战略,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历史经验
纵观世界历史,16、17世纪科学革命和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国际上出现了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而且至今保持着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地位。这些国家能够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采用非对称赶超战略是一个重要因素。这里以英国和德国为例加以说明。
三、对“非对称”赶超战略的理解与认识
第一,发掘独特的“非对称”赶超战略优势,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引擎”。深入发掘我国独特的“非对称”战略优势和创新资源禀赋,紧紧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以领先的制度创新,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高质量供给水平,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强大新动能。例如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在利用海外投资以及对外投资方面都位居世界前列,进一步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从货物、资本的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和升级到服务和创新的全球化。
第二,深入研究世界科技创新动态,着眼长远、超前布局,掌控“非对称性”的“杀手锏”。在影响中国未来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关键部位和核心技术上,如人工智能、脑与认知、基因调控、先进能源、超材料等,实施超前部署,以突破性科技和颠覆性创新,开拓“非对称性”的蓝海市场,创造新产业、形成新供给、引领新需求、打造新经济。第三,全方位解放思想,以新体制、新组织、新机制的蓬勃发育,建构起“非对称性”的制度优势。要进一步放松管制,加快商事主体管理改革,给予各类国民企业同等待遇,培育更多的具有世界500强规模的创新型民营跨国公司,形成创新型创业者和企业家持续涌现的机制和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亟须在深刻领会总书记有关“非对称”赶超战略重要论述的基础上,盘点创新禀赋,强化创新自信,着力超前布局,累积先发优势,打造新动能,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及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
[2]刘璐璐:《中国核心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经济参考报》,2015年12月22日,第3版。
非对称性 篇3
作者简介:曹永琴(1974-),女,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系绩
摘要:本文从一般意义上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性和区域非对称性两个层次,对国内学者的研究和观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并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国内成果进行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货币政策;非对称性;区域差异;形成机理
中图分类号:F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12-0034-04
货币政策效应非对称性研究的历史较短,直到20世纪20年代,人们都认为货币政策作用是线性对称的,即相同幅度作用方向不同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力是一致的。爆发于上世纪30年代末的经济大萧条促使经济学家们开始思考货币政策效应非对称性问题,即紧缩性与扩张性货币政策作用效果的不对称性。中国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1998年的通货紧缩,2000年后有日益增多的趋势。陆磊(2005)把非对称货币政策假说称为中国货币理论面临的革命。因而,实有必要对国内学者关于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的研究文献进行比较翔实的综述,从而为未来进一步研究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问题厘清思路。
一、概念的界定
在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前提下,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具有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的作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具有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作用。但是,相同幅度的货币收缩和货币扩张,却对经济增长速度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一般认为,在经济紧缩阶段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加速作用小于经济扩张阶段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减速作用。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不仅依赖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强度,而且依赖经济周期的具体阶段,这种货币政策对真实经济产生不同的作用及其机制被称为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
本文所探讨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性除了上述一般意义上的非对称性之外,还包括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内的非对称性,以及对不同行业的非对称性效应。
二、文献综述
(一)紧缩性与扩张性货币政策非对称性
从现有文献来看,商世文(1994)较早地介绍了西方货币政策非均衡效应研究的发展状况,但他并没有对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进行研究。不过,他介绍性的工作却拉开了国内研究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序幕。
采用两步OLS 方法,黄先开和邓述慧(2000)对中国是否存在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以及预期到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有无影响做了实证分析,发现不管是预期到的还是非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均非中性。其中,M1的影响具有对称性,M2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但非对称性与西方国家的情形正好相反,正向货币冲击具有更明显的作用。之后,冯春平(2002) 将正负货币冲击引入产出与价格方程,使用三方程模型对正负货币冲击的影响是否存在不对称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黄先开和邓述慧(2000)的发现,即正向货币冲击总体上对产出的影响强于负向冲击对产出的影响,但不对称性现象并不显著。
黄先开和邓述慧是较早运用计量方法并使用中国数据来实证检验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的学者。但是他们的研究存在着一些欠缺,其中最主要的是数据来源问题。他们文中采用的是1980—1997 年的季度数据,由于中国1992 年才公布GDP 季度数据,因而他们采取插值套算的方式,倒推出1992年以前的GDP季度数据,因而数据的来源存在一些问题,从而也就影响了实证研究的说服力。为了解决研究数据不全的问题,陆军和舒元(2002)使用年度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采用的方法也是两步OLS法,得出了与黄先开和邓述慧相反的结论:预期到的和未预期到的货币冲击都会影响产出,且货币政策在10%的显著水平上存在非对称性影响;未预期到的正向货币冲击对产出的正影响小于负向货币冲击对产出的负影响,紧缩性货币政策效应大于扩张性货币政策。
之后,大量学者对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他们的基本结论都支持了陆军和舒元的研究结果。其中刘金全等人做了大量的工作。刘金全(2002)使用货币供给增长和利率变量两种指标对货币政策状态(扩张性和紧缩性)进行了度量,实证研究发现,在中国经济运行中,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减速作用大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加速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使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和货币政策指标,如使用二项离散选择模型(刘金全和张艾莲,2003)和VAR方法(刘金全和云航,2004),都支持了刘金全(2002)的发现。在此基础上,他们都主张,在经济收缩阶段应该实行稳健性货币政策来规避金融风险和防范通货膨胀,采用积极财政政策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以保持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
随着研究方法的改进,中国学者检验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工具和方法愈加复杂化和精准化。陈德伟等人(2003)利用预测方差分解法对中国1993-2001年间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表明,中国货币冲击的紧缩效应大于扩张效应,紧缩性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地抑制经济的过热增长,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却无法显著摆脱经济的恶性衰退。
赵进文和闵捷(2005)采用了STR模型和LM统计量对中国货币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在1993年1季度至2004年2季度期间,中国货币政策在效果上表现出了明显的非对称性,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因而,他们认为,在今后继续执行的稳健货币政策中,更应从政策体制的连续性、政策结构的均衡性等方面给予关注,尤其应着力研究政策转换的拐点对宏观经济的冲击。
刘明(2006)运用LM检验和t检验,对中国1992年1季度到2005年2季度数据进行了检验,得出中国货币政策的阈值处于-0.09—-0.05,并认为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和“阈值”的存在是由于微观信贷市场上的信贷配给造成的。
楚尔鸣(2004)则采取几何模型与数理分析方法,对货币政策效应非对称性的影响因素、存在条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理论逻辑的角度证明了货币政策效果的非对称性的存在。
实证研究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存在着非对称性,部分学者进一步探讨中国货币政策这种非对称性的形成机理。严太华和黄华良(2005)将货币政策效应的作用领域分为投资与消费探讨了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形成机理,但他们只是文字描述,并未用模型简单明了地分析。胡海鸥和虞伟荣(2003)则认为,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信贷传导机制,政策效应会被放大。金融加速器效应在紧缩时期比扩张时期更为明显,因为紧缩时期企业的资金短缺,资产负债表状况恶化,这就支撑了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缩的效应;而在扩张时期,企业资金充裕,它们资产抵押的需求降低,货币政策的扩张性效应得不到进一步实现。同时,由紧缩性政策转向扩张性政策的时期,金融加速器效应也比较微弱,因为在资金供给由紧向松转换的时期,企业资产负债状况一度恶化,即使货币政策态势趋向扩张,但商业银行从自身安全和利益出发也会谨慎放贷,直到企业资产负债状况改善,扩张效应才能进一步得以体现。
曹家和(2004)专门探讨在货币政策效应存在非对称性的情况下,如何实施货币政策以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效应。他认为,中国应该准备两种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经济中出现轻微通货膨胀时期(通货膨胀率一般在2 %—3 %),货币当局应该将货币供给量作为当前严格执行的中介目标;而在经济中出现紧缩的时期,货币当局则应启用产成品库存总额占消费总额的比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二)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
前面我们综述了学者们关于一般意义上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研究文献。区域效应非对称性是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张志军(1999)指出,随着中国东西部经济转轨不同步性状况的加剧,统一的利率政策与存款准备金政策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货币政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角度,孙天琦(2004)提出了在统一货币政策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工具部分内容区域差别化处理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耿同劲(2003)研究了区域间经济差异对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影响。谭道爱(2004)、吴旭等人(2004)分别从区域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的差异角度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的地区不平衡性,并提出了政策区域差别化的建议。谢国忠(2004)指出区域性不平衡将在未来几年对中国的货币政策构成障碍。这些学者们对于货币政策地区非对称性的研究或者简单介绍了国外的研究现状,或者只是给出政策建议,大多限于逻辑推理,未使用数量工具进行证明,也未使用中国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随后的学者们则主要采用数量和计量工具,证明和检验中国是否存在着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
张晶(2006)通过两地区的简约化模型对1978—2004年间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东部和中西部两个样本地区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中国货币财政政策确实存在区域不对称效应,特别是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区域影响差异。
基于菲利普斯—罗利坦的动态分布滞后模型,丁文丽(2005,2006)运用协整关系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两种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中国199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货币政策效力的区域非对称性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各区域信贷供给量和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确实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从而为证实“中国货币政策效力存在区域非对称性”这一命题提供了经验支持。但她使用的计量模型过于简单,只使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就得出了货币政策存在区域非对称性的结论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曹永琴和李泽祥(2007)的工作进一步推进了前人的研究。他们使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估计了八大地区的货币政策敏感系数,并进一步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和结构方差分解法分析了货币冲击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主要原因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差异;并提出建立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特点的货币政策体系以及发挥货币政策结构性功能,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效力和缩小区域间货币政策的不对称性。
实证研究表明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部分学者对区域差异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耿识博等人(2005)以凯恩斯宏观调控理论为基础,在对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的理论研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在乘数不对称和经济非均质性条件下,通过构建和比较货币政策区内不对称效应和区间不对称效应模型,揭示了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的不对称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并非针对某一特定地区而制定,但在实施过程中因受政府有限理性、已有经济指导理论的缺陷和各地区经济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客观上会呈现出区域不对称效应,即宏观经济政策在正反方向上的同等程度操作所引起的区域不对称反应。这就要求中央政府应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周期情况进行有效调节,或是调节货币政策冲击力度,或是调节乘数大小,或是兼而有之,以确保调速同步。
宋旺和钟正生(2006)将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运用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内部,指出中国并不满足最优货币区标准;利用VAR模型和IRF检验,证实中国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区域效应,并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角度分析得出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是导致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原因。
焦瑾璞等人(2006)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地区差异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对有关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地区差别的理论和国际经验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地区差别,并对中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执行效果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地区差别,是造成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差别的根本原因。要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需要着力于加强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但该研究主要是文字描述,通过逻辑推理来得出相关的结论和政策建议,没有能够进行量化处理,因而不具有精确性。
赵平(2006)则把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归结为企业的负债率水平。认为各个区域的企业负债水平存在着差异,会通过对当地信贷投放的方向制约机制,致使全国统一的货币信贷政策产生不同的区域效应。
还有一些学者探讨了货币政策的行业非对称性。如金永军和陈柳钦(2006)从基于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两部门例子出发,说明了由于行业自身的异质性,每个行业对同一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各异。利用E-G两步法、ADL模型和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1995年后中国六个行业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结果显示第一、二产业、房地产业对利率政策冲击反应明显,第三产业、餐饮业和批发贸易零售业反应较小。在此基础上从行业的市场结构、要素密集程度以及行业的资产负债率等因素简要地探讨了其中的原因。他们的研究也启示后来人,要注意货币政策对不同行业的非对称影响。
三、简要评述
总体来看,国内有关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的研究在范式和经验研究两方面都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尽管学者们采用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有所不同,但他们的研究都表明,中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存在着非对称性,以及中国货币政策存在着区域非对称性。同时,关于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形成机理,大都集中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国金融结构差异上,无疑这对中国货币政策实践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从现有文献看,显然国内关于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研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首先,研究范围较窄,没有研究在不同经济阶段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而且也未研究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其次,关于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形成机理的研究显然不足,文献较少,通常都是借鉴国外的研究,分析大都构架于宏观基础上,未能从微观角度上探究原因。最后,研究方法还有所欠缺。如大多数研究仍然采用的是OLS法,也未使用国际上较为普遍使用的数值模拟法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而这些则构成了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曹家和.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与紧缩时期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04(4):54-58
[2]曹永琴,李泽祥.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9): 76-82
[3]陈德伟,徐琼,孙崎岖. 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非对称性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5): 20-22
[4]楚尔鸣.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的理论分析[J]. 求索, 2004(11):14-17
[5]丁文丽.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效力的区域差异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丁文丽.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效力区域非对称性实证研究[J]. 经济科学, 2006(6):22-30
[7]冯春平.正负货币冲击影响的不对称性研究[J]. 经济科学, 2002(3):42-49
[8]耿同劲.货币政策工具区域化研究[J]. 上海金融, 2003(5):11-13
[9]耿识博,谢士强,董军.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J]. 金融研究, 2005(7):128-136
[10]胡海鸥,虞伟荣.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信息不对称、金融加速器效应[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3, 25(5):76-79
[11]黄先开,邓述慧.货币政策中性与非中性的实证研究[J]. 管理科学学报, 2000, 3(2):34-40
[12]焦瑾璞,孙天琦,刘向耕.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地区差异分析[J]. 金融研究, 2006(3):1-15
[13]金永军,陈柳钦.货币政策结构调整的行业非对称效应分析[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1):48-58
[14]刘明.信贷配给与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及“阀值效应”分析[J]. 金融研究, 2006, 2:12-20
[15]刘金全.货币政策作用的有效性和非对称性研究[J]. 管理世界, 2002(3):43-51
[16]刘金全,云航.规则性与相机选择性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 2004, 12(1):1-7
[17]刘金全,刘兆波.我国货币政策作用非对称性和波动性的实证检验[J]. 管理科学学报, 2003, 6(3):35-40
[18]刘金全,张艾莲.货币政策作用非对称性离散选择模型及其检验[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 2003, 40(4):146-151
[19]陆磊.非对称货币政策假说:中国货币理论面临的革命[J]. 南方金融, 2005(5):4
[20]陆军,舒元.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在中国的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 2002(3):21-26
[21]孙天琦.货币政策:统一性前提下部分内容的区域差别化研究[J]. 金融研究, 2004(5):1-19
[22]谢国忠.区域性不稳定影响货币政策制定[N], 证券市场周刊,2004年7月31日
[23]赵平.企业负债率:形成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果差异的重要因素[J].上海金融, 2006(8):25-28
[24]赵进文,闵捷.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效果非对称性实证检验[J]. 经济研究, 2005, 2:26-53
[25]严太华,黄华良.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问题研究[J]. 经济问题, 2005(8):64-66
[26]张志军.中央银行应注意金融调控的地区差异性[J]. 金融与保险, 1999(6)
[27]张晶.我国货币财政政策存在区域效应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8):39-46
国际货币体系非对称性分析 篇4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关键货币,非对称性,均衡
1 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对称性的含义概述
国际货币体系从建立、发展、完善直至最后的崩溃过程中, 体系内主要国家在经济实力、经济周期、经济政策独立性、政治权利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是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主要力量。同时, 这种差异使得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规则和运行机制相对于体系内不同国家而言是均衡的。即对不同国家来说, 遵守规则的成本——收益关系不同, 运行机制所带来的成本——收益关系也不同。本文将这种不均衡性或是差异性称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对称性。具体来说, 这种非对称性主要体现在国际货币体系的6个基本问题上, 即主权货币地位、国家权利、危机传导及政策效应、国际收支账户、对外债务影响程度、对外借贷能力等。
实际上从19世纪70年代的金本位制到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这种不对称性一直都存在, 只是不同时期的货币体系都有其特点, 其非对称性的内容也不同。总结从金本位制到20世纪60、70年代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目前的牙买加体系, 可以将体系内的国家大致分位两个集团, 核心和外围。其中核心国家处于支配地位, 这使得核心国相比外围国获得更大的自由度和采取更灵活、更低的成本来实现自身的宏观经济目标。也正因存在于核心国与外围国之间的这种非对称性, 以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外围国常常有意或不得不改变或放弃体系规则。外围国不执行国际货币体系规则以及核心国滥用特权的道德风险、外围国退出货币体系的威胁、核心国对外围国所施加的经济乃至政治上的压力、核心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体系稳定所作的妥协和让步等, 这诸多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导致国际货币体系规则调整、核心国地位丧失、甚至最终崩溃的原因。简言之, 正是这种非对称性以及核心国与外围国的相互作用决定着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
核心国与外围国如果从货币的角度来分析可以用关键货币国和非关键货币国来代替。关键货币是指国际上被普遍接受的, 在各国的国际收支中使用最多的, 且在各国外汇储备占比最大的自由外汇。这是关键货币的三大特点, 就目前来说, 主要的关键货币有美元、欧元、日元。但由于美国特殊的国际地位使得美元成为国际交易中使用最广泛, 影响最大的关键货币。这里核心与外围的划分更多的是以本国货币是否作为国际支付、国际储备, 是否被国际经济所普遍接受作为标准, 而非国家经济水平, 因此用关键货币国或是非关键货币国划分更为贴切。
2 非对称性分析
2.1 主权货币地位的非对称性
在国际经济中, K国的货币可以购买任何国家的商品, 而J国则只能用自己的商品来交换, 因为它的货币不是国际货币, 对K国来说它是毫无价值的。同时K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国际交易中, 国际间的商品本身也以该种货币货币计价。它也广泛应用在国际间的短期和长期借贷合同中。由于国际买卖的非对称性, 各个国家需要积累国际储备, 他们需要以流动性资产的形式保持一定具有购买力的储备以备交易和预防的需要。因此, 中央银行必须保留以关键货币计价的资产作为其储备。另一方面J国, 特别是那些发展中国家或是新兴经济体, 有强烈意愿通过积累储备来防止本国货币的升值, 因为升值将会影响其竞争力。更重要的是, 当中央银行购买储备用来作为对抗投机冲击的防御工具时, 这种预防性需求会造成金融市场一时的混乱, 这从另一个角度凸显了J国家被动的局面, 即无论什么时候J国都必须购买以关键货币计价的储备。
2.2 权利的非对称性
在国际经济中, K国被看作是国际货币这种“商品”的提供者, 它只需发行货币就可直接获得国际铸币税收益。K国通过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全世界的货币供应, 并且这种供应的决策权在K国手上, 世界其他国家很难限制其行为。另一方面, J国对于K国所实施的货币政策往往无能为力, 只能被动接受, 通过改变国内政策来应对外部变化。
关键货币是国际经济交往的主要货币, 绝大多数国家使用都以其作为国际贸易、投资计价和交易结算货币, 关键货币国企业在进出口中一般都采用关键货币进行支付和结算, 不存在关键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结算, 因而就规避了汇率变动的风险。
另外, 在当今世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 各国保持相当数量的外汇储备, 是稳定本币币值的重要保障。但是, 储备外汇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对于J国来说, 储备外汇相当于为他国进行储蓄;外汇储备的增加要求相应的扩大货币供应量, 这样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持有过多外汇储备, 还要承担外汇贬值带来的损失。而K国凭借货币本位可以拥有较少的外汇储备, 相应的为了外汇储备付出的代价就少之甚少。
2.3 危机传导与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
危机传导的非对称性:凯明斯基 (Kaminsky) 和雷哈特 (Reinhart) 对金融危机的研究表明, 如果非关键货币国的危机没有触及到关键货币国的资产市场, 只会在非关键货币国发生区域性危机, 不会造成波及全球的系统性风险。而关键货币国出现金融危机以后, 很容易通过溢出效应影响到非关键货币国。他们考察了金融危机传导途径分为:外围国家——外围国家——外围国家;外围国家——中心国家——外围国家;中心国家——外围国家——外围国家。结论为:如果外围国家的危机没有触及到中心国家的资产市场, 只会在外围国家发生区域性危机, 不会造成波及全球的系统性危机;而中心国家出现金融危机以后, 很容易通过溢出效应影响到外围国家。一个自然的推论是货币金融危机在“中心——外围” 国家间的危机传染具有单向特征:中心国家出现危机时, 外围国家成了中心国家危机的泻洪区, 外围国家出现危机时, 外围国家成了中心国家的桥头堡。
2.4 国际收支账户的非对称性
一般情况下, 当一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出现逆差时, 都要进行国内经济政策的痛苦调整, 这是必须的。当J国账户出现赤字时, 它必须减少进口, 收缩经济, 调整经济政策来改变赤字的现状。对于J国来说, 赤字是不可容忍的, 大多数国家都将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其经济发展的目标。
但是由于K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位置, 使其在出现经常项目逆差时, 通过印刷本币就可以弥补赤字, 无需干预外汇市场, 就能维持国民经济的平衡运行。国际市场上的关键货币供给是通过K国贸易逆差形式来实现的, 这无形中也为该国常年巨大的经常项目逆差提供了存在的理由, 解除了K国保持外部平衡的义务, 从而使得K国成为世界唯一可以长久的维持巨额贸易逆差与对外负债而不必紧缩经济的国家。
2.5 外部债务影响程度的非对称性
实际上J国所积累的储备会反映在K国所积累的净外债中。这是因为K国可以通过向J国出售金融资产的方式借债来为它的所进口的商品和服务融资。因为出售资产意味着从外部借债, K国的贸易账户产生赤字, 但相应的它的外部债务也增加了一笔金融盈余额。
对于J国来说, 外部债务的增加会导致本币贬值, 本币贬值虽然可以促进商品出口, 但是却要承担外债负担增加的代价。然而对于K国而言, 由于它的对外债务也是用本国货币计值的, 那么K国多发货币所导致的本币贬值则可为其带来刺激出口和减轻外债负担的双重好处。
3 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现状的思考
当前关键货币——非关键货币结构的国际货币体系使得国际金融风险逐渐在非关键货币国家累积, 这使得货币危机、金融危机在发展中国家频繁爆发, 如拉美债务危机及东南亚金融危机, 这表明国际货币领域的收益与风险处于严重的不均衡状态。在金融全球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 如果处于外围的发展中国家发生金融危机, 处于中心地位的发达国家也很难独善其身, 因为金融危机可以通过贸易、金融或者预期心理等渠道进行扩散和传染。当前面临的金融危机就从中心国家——美国发起的, 仅仅是美国内部的次贷危机波及了全球经济, 这是各个国家始料未及, 却表明了当前关键货币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然而如果位于系统中心的发达国家经济出了问题, 整个国际货币体系都面临着均衡被打破的危险。从目前各个国家强烈要求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便可看出。因此, 美元霸权主导的关键货币——非关键货币的构架注定是一种过渡性的体系, 主权货币充当世界货币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为了减少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 必须依靠国家之间的货币合作, 尤其是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之间的南北合作。外围国家可以通过相互间的合作增强与中心国家的谈判力量。
参考文献
非对称性 篇5
采用复变函数论的.方法,对Ⅲ型界面裂纹的非对称动态扩展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自相似函数的方法可以获得解析解的一般表达式.应用该法可以迅速地将所论问题转化为Riemann-Hilbert问题,并求得了非对称扩展裂纹分别在集中载荷、阶跃载荷作用下的解析解.利用这些解并采用叠加原理,就可以求得任意复杂问题的解.
作 者:吕念春 杨鼎宁 程云虹 程靳 L(U) Nian-chun YANG Ding-ning CHENG Yun-hong CHENG Jin 作者单位:吕念春,L(U) Nian-chun(沈阳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沈阳,110168;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哈尔滨,150001)
杨鼎宁,YANG Ding-ning(哈尔滨工程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01)
程云虹,CHENG Yun-hong(东北大学,土木工程系,沈阳,110006)
程靳,CHENG Jin(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哈尔滨,150001)
品牌认知的非对称性与习惯性依赖 篇6
那么,到底什么是品牌?应该如何创建品牌?品牌对于市场和公众到底意味着什么?客户或消费者到底会如何看待你的品牌?品牌到底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购买行为?是否“花钱混个耳熟”,有了知名度就建立起了品牌?这些都是现阶段困扰企业营销实践和传播策划的一连串问号,本文试图对这一串问题进行自己的解读。
品牌认知的非对称性
近年来,我们在多个不同行业中调查发现,涉及产品品牌的重要性时,消费者和企业的回答往往存在着明显的距离。即:消费者和企业对品牌重要性的认知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性。
例如,在调查中,我们问及某知名品牌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商和经销商,该品牌的重要性以及品牌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力时,多数都认为:①自己的品牌在业界很有影响力,市场和客户对自己的品牌有很高的忠诚度;②其品牌会对消费者的选择和购买行为产生很大影响。
同样的问题,当我们在中关村电子城问及消费者时,答案却有很大的出入。多数人认为:他们知道这个品牌,在比较和选择时会去看看这个品牌的产品,但现在类似的品牌很多,而且产品都不错,品牌本身并不会对他们的比较和选择过程产生太大的影响,更不会有“品牌忠诚度”或盲目地购买某一品牌。多数消费者反映,“我们关心的只是自身需求,并按此标准来选择”,“谁的产品价廉物美,同时又对我的‘胃口’,我就买谁的”,甚至有人反问:“XXX(品牌名)与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忠诚于它?”,“同样的商品,如果价格高出许多,你会愿意多花钱买吗”,当问及消费者为什么会到此商场(渠道)来购买时,多数人的回答是“习惯了”、“方便”、“专业化”、“商品全、不用到处乱跑”等。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出于对此渠道或零售品牌的“忠诚”而来此购物的。
由此可见,企业对自身品牌重要性和影响力的看重要远大于消费者,二者之间在品牌重要性程度的认知上存在着严重的非对称性。为了在营销活动中理性地处理此类问题,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个现象背后的问题,即消费者需要的是什么,而企业又正在做什么。
品牌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
消费的初衷是源自于人们自身的某种需要。消费者购买你的商品真正看中的是它能为自己带来的利益和价值。如果不能让客户看到利益和价值,仅仅是靠铺天盖地的广告,“花钱混个耳熟”,消费者很快就会远离你而去。以手机市场为例,早年摩托罗拉一枝独秀,一度成为手机市场上功能、价值和时尚的代名词,并建立了庞大的粉丝群和品牌忠诚度;但后来诺基亚、三星等推出受欢迎的新产品,很快占据了主流市场;而今天苹果iPhone手机又迅速成为当今业界的翘楚。消费者并不一定要忠诚于品牌。
品牌只是企业产品质量、服务和价值的一种象征性符号。从这个意义上看,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只是一种表象,人们真正关心的还是购买该商品能为自己带来的利益和价值。消费者购买你的产品或是出于使用上的需要,或是出于对性价比的追求,或是出于对自身面子和社交方面的追求等等。总之,他们忠于价值提供者。
所以,企业在面对市场和消费者时,必须考虑到,消费的初衷是源自于人们自身的需要;而品牌只是引导人们联想到某种商品的一种象征性的符号。如果这种符号没有一个好的产品和价值内涵作支撑,没有好的营销举措,所谓的“忠诚”就会荡然无存!而好的营销举措必须体现产品能为消费者带来的利益,即明确地告诉消费者购买此产品你会得到什么好处,让消费者感觉到这个品牌符号背后所代表的价值,这样,选择和购买就会成为一种必然。
不同竞争环境下的品牌作用
在激烈竞争环境下,品牌作为企业诚信、产品质量和服务承诺的象征,对消费者或客户的选择十分重要。但是,不同竞争环境下的商品,品牌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是有区别的。对于绝大多数商品来说,品牌的重要程度,会随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激烈程度而不同:
(1)在商品种类不丰富、品质不完善、性能/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情况下,客户更看重品牌(品牌忠诚度较高)。因为只有这些品牌的产品,才能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2)在众多商品质量、服务都很好,性能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品牌的影响力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人们在购买时,更看重产品的功能、价格、自我偏好(例如:外观、品味等),只有在各方面指标都差不多情况下,品牌才会产生有限的作用。
(3)在众多产品功能、价格、外观、品味、质量、服务等都差不多的情况下,谁最先能让有需求客户看到、谁能充分展示自己、谁能摸清需求产生的真实动机、谁的服务更具便利性,将成为左右人们购买决策的关键。
由于一些企业对上述现象缺乏认识,对市场和需求产生的真实目的缺乏了解,这就容易造成营销人士在面对客户时过于强调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和重要性,盲目自大,忽视了客户或消费者最关心的东西——需求和利益,从而造成一些营销方案抓不住要点、策划没有针对性、口号内容空泛、促销效果不佳。必须认识到,在当今这种商品极大丰富、多数功能雷同、质量和服务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对多数实用型商品来说,品牌的影响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绝对意义上的品牌忠诚几乎不存在。
品牌认知的非对称现象提示我们:在未来的营销传播中要强调客户价值(即通过购买过程消费者/客户会得到什么样的利益),这样的品牌才能打动消费者,这样的营销策划才能拉动销售增长。
产品和服务永远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
在面对市场和客户时,强调客户价值,意味着切实做好产品和服务,而不是盲目地“烧钱”,浸淫于品牌知名度的简单传播。因为对消费者来说,产品和服务才是最重要的,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根本。
但是,强调“知名度”而不是从客户价值考虑问题的营销确实存在着。例如,2009 年初,某经济型酒店集团的品牌经理来访,谈及如何制定品牌传播计划和建立客户品牌忠诚的问题。他们计划斥巨资去做广告,希望以这种方式建立品牌知名度,而我认为,要想建立真正的品牌,关键是扎扎实实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更人性化的网络营销模式。
在产品方面,该企业有一个很动人的口号:五星级的大床,五星级的厕卫,招待所似的大堂。企业应在这方面多下些功夫,将此口号贯彻落实。另外,该酒店原本有一条深得客户好评的惯例,即,以每晚自助形式为老客户免费提供一袋牛奶。但遗憾的是,这一规定在2008年10月因“三聚氰胺”事件而中断了。此举应尽快恢复。相对于每晚近300元的房价来说,这1元左右的牛奶就太有讲头了,可以演绎出无穷无尽的人文关怀和营销故事(如:高蛋白、补钙、帮助睡眠、有利健康、充足的精力、更好地工作、更尽兴地游玩等)。
此外,设法提供更多的人性化服务要远比简单花钱做广告、提高品牌知名度更为重要。具体说来:做好搜索引擎营销(SEO),让有需求的客户主动来找你,并能很方便地找到你;做好数据库营销,精准识别每一个老客户,展开个性化的营销和服务;做好E-mail/SMS营销,主动联系客户、拉近与客户之间的距离;做好客户参与和在线互动,提供差异化的DIY增值服务(如,让客户自行选择楼层、朝向、房间以及个人生活用品等);提前24小时通过手机短信自动发送未来几天天气预报,便于客户整理行装;提前3小时自动将酒店周边地区导航简图发送到客户手机,便于客户寻找、入住;宽带无线上网,满足客户看新闻、查收邮件、获取周边旅游或商务资讯的需求;每日定时向客户手机推送简要新闻,解决外出人员终日奔波劳顿,无暇顾及时政要闻的问题;主动识别老客户(如欢迎提示、床头巧克力等),让他们觉得受到了尊重、有面子;其他相关的网络信息服务等。
如果企业能扎扎实实地做好上述两方面工作,一定会为客户的出行带来极大方便。今后人们一旦再有出行需求,一定会习惯性地想到你的酒店。这种选择并非出于品牌忠诚,而是出于一种对自身方便和对企业产品性价比以及卓越服务的习惯性依赖。这种“习惯性依赖”一旦建立,将会构筑起一条连接企业和市场的纽带,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成为企业生生不息、兴旺发展的标志。
基于方便和性价比的习惯性依赖
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的消费者会变得越来越自我,越来越“懒”,越来越追求方便、性价比和服务。企业只有充分考虑到客户利益并扎扎实实地做好营销,才能使客户对企业和产品产生一种习惯性地依赖。通过这种习惯性依赖的关系纽带,可以帮助企业黏住客户,提升“客户的终身价值(Customer Life Value)”。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这种“习惯性依赖”也是通过品牌形式反映在客户脑海中的,实际上就是品牌忠诚,但是,我们还是更愿意提倡前者。因为,这样可促使企业在未来面对消费者(制定营销传播方案)时,不再是简单强调自身品牌的知名度,而是更加注重产品、服务和客户利益,在客户获得更多实惠的基础上,企业赢得更大的发展。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大卫·奥格威就指出:“品牌不是产品固有,而是与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属性共有的。”所以,对于绝大多数实用型的商品来说,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其说是字面意义上的“品牌忠诚”,还不如说是出于一种习惯和对方便、服务以及性价比的追求。这是一种消费者基于自身需求和企业产品建立起来的习惯性思维,而并非盲目崇拜。企业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在未来的营销实践中,更多地关注客户需求、产品质量、服务和客户价值,使客户对企业或产品的需求建立在有益、方便、可信和习惯性依赖的基础之上。这种建立在客户利益之上的习惯性依赖,就是最佳的“品牌形象”。只有以建立这样的“品牌形象”为导向,企业才能更关注产品和服务,才能持久地抓住客户。同时,消费者也能得到更多的实惠。
非对称性 篇7
阀控缸液压系统在机械工程上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由于非对称缸具有结构尺寸小、制造简单、成本低廉、驱动力大等优点,因此在机械工程上的应用也很广泛。但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过程中存在换向压力突跳、易出现气蚀和超压等问题,所以造成两者的不相容性,如果将其中的对称阀改为非对称阀,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1 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系统中负载压力和负载流量的确定
图1为零开口四通滑阀控制非对称缸的原理图。图1中,无杆腔和有杆腔压力分别为p1(Pa)、p2(Pa),流量分别为Q1(m3/s)、Q2(m3/s),有效工作面积分别为A1(m2)、A2(m2),且A2/A1=λ,有效工作容积为V1(m3)、V2(m3);液压缸内泄漏系数为Cip(m5/(N·s)),外泄漏系数为Cop(m5/(N·s));伺服阀阀芯位移为xv(m),活塞杆位移为y(m),负载的弹簧刚度为K(N/m),活塞和负载的黏性阻尼系数为B(N·s/m),作用在活塞上的任意外加负载为FL(N),系统的供油压力为ps(Pa),回油口压力为p0(Pa)(假设p0=0)。
1.1 y>0时的负载压力和负载流量
当活塞杆伸出时(y>0),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回油。由液压缸稳态下的平衡方程可知,p1A1-p2A2=FL。定义此时的负载压力,则:
根据功率匹配原则,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必须相等,所以p1Q1-p2Q2=pLQL,又因为Q2=λQ1,所以此时的负载流量为:
1.2 y<0时的负载压力和负载流量
当活塞杆收缩时(y<0)有杆腔进油,无杆腔回油。由液压缸稳态下平衡方程可知p2A2-p1A1=FL。定义此时的负载压力,则:
按照功率匹配原则得出此时的负载流量为:
2 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数学模型的建立
以图1所示的理想零开口非对称四通滑阀为例,设阀口1、3的面积梯度为ω1(m),阀口2、4的面积梯度为ω2(m),且。
2.1 伺服阀的流量方程
(1)当xv>0时,进油口的流量为:
其中:Cd为流量系数;ρ为液体的密度,kg/m3。
回油口的流量为:
由式(1)、式(5)、式(6)和Q2=λQ1可得:
(2)当xv<0时,进油口流量为:
回油口流量为:
由式(3)、式(9)、式(10)和Q2=λQ1可得:
根据负载流量的定义可得:
将式(13)、式(14)按泰勒级数展开成线性化方程得:
其中:Kq和K′q分别为活塞杆伸出和收缩时的流量增益系数,m2/s;Kc和K′c分别为活塞杆伸出和收缩时的流量-压力系数,m5/(N·s)。
综上所述伺服阀的统一流量方程为:
2.2 液压缸流量连续性方程
2.2.1 xv>0时液压缸流量连续性方程
当xv>0时,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回油。流入液压缸的流量为:
流出液压缸的流量为:
其中:βe为液体的容积弹性模数,Pa。
由式(2)、式(7)、式(8)和式(18)可得:
其中:Cie为此时的等效泄漏系数,m5/(N·s);Cit为此时的附加泄漏系数,m5/(N·s);Vt为此时的等效容积,m3。
2.2.2 xv<0时液压缸流量连续性方程
当xv<0时,有杆腔进油、无杆腔回油。流入液压缸的流量为:
流出液压缸的流量为:
由式(4)、式(11)、式(12)和式(20)得:
其中:C′ie为此时的等效泄漏系数,m5/(N·s);C′it为此时的附加泄漏系数,m5/(N·s);V′t为此时的等效容积,m3。
综上所述,不管伺服阀阀芯向哪个方向运动,液压缸的流量连续性方程可以统一描述为:
2.3 活塞上的力平衡方程
当xv>0时,作用在活塞上的力为:
其中:m为活塞、油液及负载等效到活塞上的质量,kg。
当xv<0时,作用在活塞上的力为:
综上所述活塞上的力平衡方程统一表述为:
2.4 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系统的传递函数
2.4.1 液压缸通用传递函数
对式(17)、式(22)、式(25)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可得线性化动态方程:
如果将式(26)、式(27)、式(28)的中间变量QL和pL消去,可以得出伺服阀阀芯输入位移xv、油源压力ps和外加负载FL同时作用时液压缸活塞的总输出位移的传递函数为:
其中:Kci为总压力流量系数,m5/(N·s)。
应用式(29)时注意分别代入xv>0和xv<0时的相应系数和有效作用面积。
2.4.2液压缸简化传递函数
通用传递函数中考虑了惯性负载、弹性负载、油的压缩性以及液压缸的泄漏等因素,但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以惯性负载为主,并且负载的弹簧刚度K=0,总流量压力系数Kci很小,黏性阻尼系数B一般也很小,由于油源压力ps造成的式(29)中的Citps/A那部分附加泄漏很小,也可忽略不计。因此将式(29)简化为:
因此液压缸活塞总输出位移y(s)关于xv(s)的传递函数为:
其中:ωh为液压固有频率,rad/s;ξh为液压阻尼比。
液压缸活塞总输出位移y(s)关于外加负载FL(s)的传递函数为:
2.4.3 位移传感器传递函数
对于电液位置伺服系统,通常采用闭环控制以提高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因此需要加入位移传感器,进而引入负反馈环节。位移传感器传递函数可简化为比例环节,其传递函数为:
其中:uf为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电压,V;Kf为位移传感器增益。
2.4.4 信号比较点方程
假设输入电压信号为ur,输出电压为uc,则信号比较点的方程为:uc=ur-uf。
2.4.5 功率放大器传递函数
功率放大器的传递函数可简化为比例环节,即:
其中:I为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流,A;Ku为功率放大器放大系数,A/V。
2.4.6 伺服阀传递函数
非对称电液伺服阀阀芯位移与输入电流之间可以简化为二阶环节,即:
其中:Ksv为伺服阀流量增益,m/A;ωsv为伺服阀固有频率,rad/s;ξsv为伺服阀阻尼比,一般取值为0.5~0.7。
综上所述,得到的非对称电液位置伺服阀控制非对称缸系统的方框图如图2所示。
3 实例仿真
3.1 仿真模型主要技术参数
某电液位置伺服阀控制非对称缸系统采用的是CSDY2-40型电液伺服阀。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A1=3.12×10-3m2;A2=2.15×10-3m2;液压缸总行程L=0.5 m;Vt=1.972 6×10-3m3,V′t=0.790 8×10-3m3;Cip=5.6×10-13m5/(N·s);Cop=0;Kq=1.092 9m2/s,K′q=0.625 2m2/s;Kc=3.503 4×10-12m5/(N·s),K′c=2.004 1×10-12m5/(N·s);Kci=4.156 4×10-12m5/(N·s),K′ci=2.454 1×10-12m5/(N·s);βe=7×108Pa;油液密度ρ=870kg/m3;Cd=0.61;ps=7×106Pa;m=1 200kg;B=800N·s/m。
3.2 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
根据以上公式和参数经计算可以得到非对称电液伺服阀控制非对称缸模型仿真图,如图3、图4所示。
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得到的仿真结果如图5~图8所示。
4 结论
由图5~图8的仿真曲线表明,建立的非对称电液伺服阀控制非对称缸系统的位移和负载压力传递函数是正确的,将对以后这种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摘要:重新定义了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系统的负载压力和负载流量,推导出液压缸正、反向运动时的数学模型和传递函数,同时运用MATLAB/Simulink对工程案例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位移响应曲线和负载大小对液压缸位移的影响关系。
关键词:非对称阀,非对称缸,电液伺服阀,仿真分析
参考文献
[1]王秋敏.伺服阀控非对称液压缸同步控制系统仿真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5:14-21.
[2]王春行.液压控制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吴博,吴盛林,任好玲.非对称阀控非对称缸系统建模和仿真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4(8):73-74.
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 篇8
关键词:货币政策,非对称性,原因,应对
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工具,为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予以调控,货币当局往往会调整时下的货币政策。当货币政策的作用正常发挥的条件下,扩展性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有刺激、推动的作用。相反,紧缩性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有抑制、阻碍作用。但是若对货币政策进行量化度量的话,扩张或紧缩政策幅度相同,却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等的影响。紧缩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要大于扩张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刺激作用,这就是货币政策效力的非对称性。
1 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原因
1.1 企业产权上的差异
无论在治理结构,还是在产权上,国有企业的缺陷都十分明显,国有商业银行是其借贷的主要来源,即便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企业也会照常运行,这种状态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刚性的依赖,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反观民营企业,即便自身的经营管理状态良好,但是碍于所有制的约束,国有商业银行在对其信贷支持力度也很小,民间融资、自有资本仍旧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当国家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碍于所有制的约束,民营企业在资金支持上难以获得国有商业银行有效地帮扶,宽松货币政策的利好并不能被其享受到,故而不会提高民企的工资水平、员工规模,社会的总体收入水平的变化甚微,投资和消费增长比较小。当国家采取紧缩货币政策的时候,主要依靠民间借贷和自有资本的民营企业,受到民间借贷成本上升的影响,融资的难度大大增加,企业投资会逐渐萎缩,长此以往,企业的投资和消费就会减少。
1.2 地区经济结构的差异
二元经济结构仍旧是我国没有完全摆脱的桎梏,在金融安排上,城乡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当国家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时候,通过财富效应、资产负债表等难以体现农民收入的增加,政策所能带来的投资和消费的扩张不会很大;当国家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时候,正规金融机构会信贷收缩,而民间对资金的需求却仍旧很强烈,在这样的情况下,融资成本就会不断增加,且社会总投资也会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区获得的投资就会大幅减小。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紧缩性政策效力会增加,而扩张性政策效力会被削弱,这就是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一个引发原因。当国家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时候,由于西部地区融资困难,其往往会成为配给对象,投资拖长乏力,没有足够的经济启动动力,而东部地区融资更为便利,会直接从扩张政策中获益。当国家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时候,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资本发展、金融机构发展等方面都不是很好,一旦货币紧缩其受到的影响将会更加严重,而东部地区则靠着自身底蕴的支撑,货币减少程度会比较缓和。
1.3 投资驱动上的差异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主要依靠投资来促进经济发展,银行信贷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源的主要来源,而同样是融资平台,民间资本却难以得到银行信贷支持。当社会投资低迷、低通胀的情况下,如果向政府增加投资,所产生的正向信贷冲击,能够刺激社会投资的增加,引起价格回升和产出的增长;相反,如果政府减少投资,则总投资并不乏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在社会投资高涨、高通胀的情况下,由于没有充足的公共投资,银行信贷不会对民间资本进行太大的支持,政府的投资也相对饱和。在这种情况下,正向信贷冲击对经济的提升作用不显著,而负向信贷冲击对地方政府投资的削弱作用却比较明显,民间投资也会受到较大的挤压。
1.4 出口导向型贸易影响
为了使出口增加更加显著,一般是通过正向人民币汇率冲击,刺激人民币购买力的提升,以技术外溢、成本推动等手段,影响产品的价格和产出;而在负向人民币汇率冲击下,出口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足,并不会显著增加进口量,对产出和价格的影响比较微小。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出现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结果。
2 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应对措施
2.1 合理配置金融资源
为了更好地完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结构,国家应该加大对西部的扶持,实现东部产业转移;在新区域规划中,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体化;大力发展农村和中西部经济,在企业产权改革上加大力度,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此外,还需要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广泛培育微观金融机构,提高农村地区金融供给,减少信贷约束对农村地区的影响。
2.2 科学选择政策工具
为了减轻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影响,应立足政策交互效应,对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进行研究,谨慎选择政策操作工具,对工作使用的时机、范围进行科学地预测,结合个区域经济发展情况,采取政策工具的优化组合,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的积极效应,加强政策调控的科学性,以便更好地达到预期政策目标。
2.3 协调汇率货币政策
大量实践表明,在高投资、高通胀时期,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性冲击会使得通胀在短期内出现滞后效应,导致明显的负向变动,对宏观经济的负向冲击要小于低投资和低通胀时期相应的政策效果。因此,在遵循可控性、主动性的前提下,国家应该适当地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通过这样的措施,缓解外汇占款长期带来的货币政策被动宽松。
3 结 语
货币政策是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密切,为此,必须实施综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币值稳定。本文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非对称性 篇9
关键词:多项式分布滞后 (PDL) 模型,货币政策,非对称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东中西部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1984年人民银行独立出来专门行施央行职能后, 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调控和推动作用。研究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货币政策是否加大了各地区经济增长差距, 进而探讨统一货币政策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对于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货币政策的传导主体来看, 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有金融业状况 (结构、规模等) 、企业状况 (如企业规模、所属行业等) 、消费者状况 (消费者收入、贫富差距、收入不确定性等) , 本文主要考虑不同地区的金融资源差异对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1 文献回顾
Mundell (1961) 首次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 其后, 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用该理论评价特定的若干个国家是否适合组成最优货币区, 但基本上未对单个国家内部不同经济区域的同质性进行检验。他们认为, 每个国家经济的各个部分都是同质的, 即每个国家本身已经是一个最优货币区了。一般而言, 一个国家内部经济不会完全同质, 尤其是在大国中, 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差异, 必然存在着经济、金融方面的差别, 从而出现统一的货币政策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不同。近年来, 出现了研究大国内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热潮, Carlino和DeFina (1999) 对美国48个州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产生区域效应, 而利率渠道是导致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原因。Georgopoulos (2001) 对加拿大出现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从利率渠道、信贷渠道和汇率渠道3个方面寻找原因, 其结果并不支持其中的任何一个原因。Owyang和Wall (2004) 对美国八大经济区的研究表明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都对美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有一定的解释力。
我国的学者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所设定的诸多标准 (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高度流动性、经济的高开放度、金融市场的高度一体化、工资价格的灵活性等) 进行了研究, 认为我国尚不具备最优货币区的条件。宋旺和钟正生使用VAR模型验证了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区域效应。陈安平 (2007) 建立了一个包括政府投资、银行贷款、价格指数和东中西部人均产出等变量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 通过比较投资和贷款冲击的脉冲响应, 发现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对东部的作用强于中西部, 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效应;1978年后, 两种政策的作用都有所增强, 货币政策对中西部, 特别是对西部的影响明显增加。张晶 (2006) 结合目前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已经存在明显差距的现实, 通过两地区的简约化模型对1978~2004年间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东部和中西部两个样本地区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 我国货币政策确实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对称效应。
国内外学者对区域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进行了研究, 但大多进行全面论证, 专注于金融资源差异的研究很少。从研究方法看, 我国学者主要将VAR模型用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方面的研究, 虽然VAR模型具有不用区分内外生变量的优点, 但其结果受到变量排序的影响, 而且不能通过模型参数直观分析货币政策效果, 因此, 我们采用PDL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余下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描述我国各区域金融资源现状, 并认为金融资源可得性的差异可能加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三部分对实证所用数据和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方法给予简单的说明;第四部分为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 统一货币政策对各区域经济增长存在非对称效应;第五部分是结论与政策建议。
2 我国各区域金融结构现状
一直以来, 我国根据行政区划设置相应的金融机构。这一政策虽然有利于加强对国有金融的控制, 但没有顾及我国区域间经济的差异, 硬性配置金融机构事实上造成了我国金融组织的区域差异, 随着我国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推进和金融风险意识的增强, 撤并了许多基层金融机构, 上收了基层的信贷权力, 这样更加加剧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金融资源差异。
2.1 各地区银行业状况
以2007年为例, 全国各地区各类银行业法人机构共计7485家, 营业网点19.1万个, 从业人员267.8万人, 资产总额48.6万亿元。从地区分布看 (表1) , 东部地区聚集了全部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总部和30%的城市商业银行及城市信用社。东部的机构个数、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占比分别达到43.4%、49%、67.8%, 远高于中部和西部;由于部分省份农村信用社实行两级法人体制, 中西部地区法人金融机构占比高于东部地区。外资银行发展加快, 资产规模继续扩张。年末, 全国15个省市有外资银行入驻, 外资银行资产总额达1.3万亿元, 其中96%集中在东部地区①。
资料来源:人民银行《2007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及各省金融运行报告
从资金来源的地区分布看 (表2) , 东部地区仍是银行体系存款的主要来源, 其本外币存款余额占全国的比重高达65.2%, 而从资金运用的地区分布看, 东部地区的各项贷款占比高达65.3%, 不管是贷款还是存款, 其比重均远超过中部和西部之和。由此看出, 如果认为货币政策有效, 即货币能够影响产出, 则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 东部地区因拥有更多的银行金融资源而能够更大程度促进经济增长。
资料来源:同表1及2007年中国金融年鉴
2.2 各地区证券业状况
2007年末, 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国内上市公司家数分别为847家、323家、293家 (表3) , 东部地区上市公司数量占全国的62.9%, 股票和债券筹资额占全国的比重均超过80% (表3) 。2007年, 全国29个省份在A股市场实现融资, 其中, 北京、上海、天津的筹资额位列全国前3位, 其筹资额合计占全国的2/3。相对于2006年, 西部地区在A股市场筹资额增长加快, 比重也进一步提高, 但从数量上静态地看, 比重明显偏低, 其A股、H股及国内债券筹资额均未超过10%, 中部地区股市筹资额也未超过10%, 而国内债券筹资额仅为11.8%。
资料来源:同表1
2.3 各地区保险业状况
东部地区保费收入占到全国的61.83% (表4) , 同样超过中西部地区的总和。保险密度 (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 区域差异明显, 总体呈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递减态势。上海、北京和天津依然位居三甲, 保险密度分别为3500元/人、3099元/人和1448元/人, 中西部各省保险密度总体水平偏低。
资料来源:同表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要发展, 必须拥有更多的生产资源, 地区金融资源的多寡越来越成为决定地方经济发展快慢的重要因素。拥有生产资源的前提是拥有可作为购买力的货币, 每个地区只有借助更多的货币才可以获取更多的生产资源, 金融资源成为各地区资本形成与资本积累的主要渠道。
由以上可以看出, 不同区域可用金融资源存在巨大差异, 因此, 我国地区之间的差距并不会因为统一的货币政策而缩小, 反而会逐步增大。在我国这样一个各地区金融发展有差距, 甚至是金融差距比较大的国家中实行单一货币政策, 很容易对部分地区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进而妨碍整体宏观经济目标如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实现。
3 变量、数据及模型
我国货币政策变量包括利率、M1 (短期指标) 、M2 (长期指标) 、现金、信贷规模等。由于我国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 不能反映货币需求和投资需求, 对于各地区而言, 主要是从信贷规模的增长来把握经济的发展情况, 同时统计资料没有公布1980年代之前的货币供应量的数据, 因此, 用金融机构实际贷款表示货币政策变量, 用人均实际GDP表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所有变量取对数并调整到以1952年为基期, 这样, 解释变量前的系数就成为弹性。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和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
由于贷款的变化不单影响当期的产出, 也会对以后各期的产出产生影响, 因此, 为了分析货币政策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静态和动态变化, 我们采用有限分布滞后模型。计量方程及计算过程如下:
yt=α+β0xt+β1xt-1+β2xt-2+-+βkxt-k+εt (1)
其中y是人均实际产出对数, x是实际贷款对数。模型 (1) 的主要问题是消除解释变量之间的共线性, 目前非常流行的一种处理方法是将模型转换为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或者阿尔蒙 (Almon) 滞后模型, 对变换后的模型进行估计, 然后还原为模型 (1) , 得到各滞后变量的回归系数。其原理是假设系数β服从一个相对低程度的多项式, 即限制系数β服从如下形式的p阶多项式:
yt=α+r0z0+r1z1+…+rpzp+εt (3)
其中:
从式 (3) 估计出r, 就可以得到β的各系数。定义一个PDL包括3个元素:滞后长度k, 多项式阶数p (多项式最高次幂数) 和附加的约束。近端约束限制一期超前作用为0, 远端约束限制大于定义滞后的数目衰减, 多施加一个约束, ri的参数将减少一个。
4 实证结果
4.1 因果检验
在建模前先判断产出和贷款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以便为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Granger因果性检验基本含义是如果两个经济变量X, Y在包含过去信息条件下对Y的预测效果要好于只单独由Y自身的过去信息对Y的预测, 即变量X有助于变量Y预测精度的改善, 则称X对Y存在格兰因果关系。由表5可以判断人均实际产出和实际贷款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即不管是全国还是各区域的实际人均GDP均不构成实际贷款的Granger原因, 但实际贷款却是全国和各区域实际GDP的格兰杰原因。
注:表格内的值是相伴概率。括号外值对应原假设:贷款不是产出的Granger原因;括号内值对应原假设:产出不是贷款的Granger原因。
4.2 货币政策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由于贷款是实际人均GDP的原因, 接下来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分析贷款对GDP的动态和静态影响。首先确定多项式的次数和模型的滞后阶数, 由于不同区域的模型滞后期可能不一致, 同时发现不同地区贷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期数在10左右, 因此, 为了保持所有模型滞后期数的一致性, 选择滞后期为10, 同时10期相当于跨过了2个五年计划, 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长期影响差不多是2个五年计划。多项式次数的选择一般不会超过5次, 从5次开始向下调整, 然后通过AIC、SC准则来确定模型的次数, 经检验, 选择多项式的次数为3较为合适。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由于认识时滞、决策时滞、行动时滞的影响一开始会较小, 然后达到最大值, 再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其效应会接近于0, 因此对其施加近端和远端约束, 模型估计最终结果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 模型总体上是显著的, 贷款增加促进了人均GDP增加 (经济增长) 。从全国来看, 贷款增加一个百分点, 全国人均产出增加约0.65个百分点。但就各个地区来看, 影响程度不一样, 累积可以促进东部地区人均GDP增长0.74个点, 促进西部和中部地区人均GDP各增长0.61个百分点。
为了更清楚地看出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 我们将各期弹性作成图1。可以看出, 由于时滞的影响, 刚开始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小, 大约在2~3年的时间之后达到最大, 然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快速减小, 就东部而言, 在第3年, 贷款对产出达到最大影响为0.126, 而中部在第2年达到最大值0.085, 西部在第3年达到最大值0.116。不管从动态还是静态影响来看, 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对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影响程度不一样, 对东部的影响超过对中部、西部的影响。可以说, 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至少部分是由于统一的货币政策造成的。为研究改革开放后货币政策的作用是否有大的改变, 我们用原来的数据估计了1978~2007的模型 (估计结果未列出) , 并作成图2。可以看出, 改革开放后, 货币政策对东中西部的影响并没有大的变化, 总体来说, 贷款对东部的影响最大, 对西部的影响次之, 对中部的影响最小。
5 结论和对策
文章分析了各地区金融资源的差异, 并认为中西部地区落后的金融资源可获得性差异可能影响货币政策在该地区的传导, 使其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果检验和PDL模型发现统一货币政策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但是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区域非对称性, 贷款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 统一货币政策并没有缩小经济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反而扩大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都考虑到地区差异, 对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实施了特殊的货币政策, 或在统一的货币政策框架下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实现区别对待, 有力地促进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了缩小区域经济差别, 人民银行应当根据不同经济区域的货币政策运行效率、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求, 实行有差别的分类调节, 改进货币政策, 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 货币政策战略目标方面, 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设定相应的货币政策目标侧重点。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以保持物价稳定和经济稳步发展为主。而经济不够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则以促进充分就业, 促进经济加快发展为主;如在当前紧缩银根情况下可以发挥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尽量减轻货币政策对落后地区的不利影响。 (2) 货币政策工具应体现经济区域化差别, 加强对准备金制度、利率体系、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的改革, 使货币政策工具体现出地区化和差异化。人民银行可赋予基层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的利率浮动权, 对定向的承贷金融机构和经济主体实行差别利率; (3) 优化金融机构的结构和地区设置, 如设定专门针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 满足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对金融资源的需求。
参考文献
[1].Carlino, G., R.DeFina.The Differential Regional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Evidence from the U.S.[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1999, 39:339~358
[2].Gergopoulos, G..Measuring Regional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 in Canada[J].University of Toronto Working Pa-per, 2001
[3].Mundell, R.A..The Theory of Optimum Area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1, 51:1717~7251
[4].Owyang, M.T., H.J.Wall.Structural Breaks andRegional Disparities in the Transmission of Monetary policy[J].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Louis, Working Papers 2003~008, 2004
[5].陈安平.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异效应研究[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6)
[6].宋旺, 钟正生.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性效应的存在性及其原因[J].经济研究, 2006, (3)
非对称性 篇10
一、会计处理非对称性的主要表现
(一) 交易类型的非对称性, 即交易双方把同一项交易认定为不同性质的经济业务, 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如甲公司将不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与乙公司的设备进行交换, 乙公司换入债券后打算持有到期, 根据非货币性交易准则, 甲公司将该项交易确认为非货币性交易, 乙公司则确认为货币性交易。又如《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所售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后退回的, 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 却没有规定购货方将购货退还也作为调整事项。同一经济义务的不同认定导致了非对称性的会计处理。
(二) 会计要素确认的非对称性, 即交易双方对同一事项所确认的会计要素不具有对应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 与或有事项有关的义务如果同时符合规定的三个条件, 应当确认为负债, 记入“预计负债”科目;而同一事项的对方却不能确认为相关资产, 只能在或有事项的结果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时, 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为或有资产。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中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三) 会计计量的非对称性, 即交易双方对同一项交易各自所确认的金额不相等。如以非现金资产投资时, 投资额和接受投资额在会计主体之间的确认可能不一致;投入的固定资产, 在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公允的情况下, 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入账, 但投出的固定资产按清理净值计入长期股权投资。又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的规定, 在附或有条件的债务重组中, 按照谨慎性原则, 修改后的债务条款如涉及或有应付金额, 且该或有应付金额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有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 债务人应当将该或有应付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 而债权人却不能将对应的或有收益计入应收金额, 这导致了债务人的账面债务金额与债权人的账面债权金额不一致。
二、会计的非对称性由此引起的经济后果
进行对称的会计处理, 可以简化会计处理工作, 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安全性。相反, 会计处理的非对称性不仅在微观上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业务核算繁琐, 而且还会造成宏观经济信息失实, 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 也增加了编制的难度。
如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 一个会计主体将存货销售给对应会计主体时, 应在符合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时才能确认收入。如果销货方认为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并未发生转移, 或者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不是很可能流入企业时, 则不能确认商品销售收入;而购货方会因为承担了现实义务在收到货物时进行购入存货的会计处理。这样就会导致交易双方记账时间不一致, 一方进行了购入的处理, 另一方却没有确认销售收入。销货方以“发出商品”反映在账面上, 购货方也将同一项存货反映在自己的账面上, 在这种情况下, 进行GDP核算时, 将存货视为特殊投资必然导致GDP重复计算。同样道理,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货退回也将使报告年度GDP (存货) 重复计算, 因为销售方作为调整事项调增了报告年度的存货, 但购货方并未相应调减报告年度的存货。根据重复的存货记录进行宏观经济核算, 可能导致数据失实。
具体到个别企业上来看,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条件的时候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 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认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 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按此规定, 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主体双方若均以各自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 则同一项资产易主后, 资产的账面价值可能会显失公允, 这可能会导致企业利用这种非对称性来设计非货币性交易, 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某些企业虚夸资产和利润大开方便之门。
三、会计核算不对称产生的原因
(一) 基于谨慎性原则的考虑。
在我国还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情况下, 现行会计准则从谨慎性原则出发, 充分估计各种风险和损失, 不高估资产和收益, 不低估负债和费用, 不虚增利润, 从而采取了非对称的会计处理方法, 以便对企业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 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从而保护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针对不对称会计事项的大多处理是将原来计入损益的项目改计入“资本公积”, 即所有者权益项目主要是针对一些上市公司利用与关联方之间显失公允的交易操纵利润, 所以财政部规定“上市公司利用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 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交易价格是公允的, 对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 一律不得确认为当期利润, 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从而导致了交易双方会计处理的不对称。
(二) 规则使然。
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人们对同一交易或事项完全可以作出不同的会计处理规定, 当然这种造成不对称性的规定必须是合乎道理并被认为是恰当的。从哲学层面上讲, 对称是相对的, 不对称是绝对的。不光在会计处理上, 在平常的经济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比如购买在上海证券交易上市的A股股票需要缴纳过户费, 而购买在深证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股票就不需要缴纳过户费。规则并非总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经济大环境的日益变迁, 政府管理部门需要根据会计目标的要求对会计政策进行修订和完善, 以便使会计信息更加满足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更加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
四、对会计非对称性问题如何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从目前来看,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的某些非对称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万不得已的选择。当然, 采用这样非对称的会计处理方法, 可能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业务核对繁琐、审计风险增加, 而且还会导致宏观经济信息失实。我认为, 更好的满足会计信息需求者, 是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应该考虑的主要问题。制定会计准则应当注重会计行为规范的系统性研究, 使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紧密结合, 尽量避免乃至消除各种可能的非真实数据的产生, 提高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因此, 针对会计处理非对称性问题, 设计和改进企业会计制度应把握以下原则:
首先, 谨慎性原则是国际上公认的会计基本原则之一, 我们也应该遵循。但由于谨慎性原则本身也存在定的弊端, 也可能被作为调节利润的工具。不能不谨慎, 也不能过于谨慎。谨慎原则的运用应当适度, 这是会计界的共识。在遵守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尽量采取对称性的会计处理方法。
其次, 应积极创造条件, 用对称性原则修订现行会计准则, 促进会计处理对称性在会计准则上的应用。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生产资料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 当各项交易能够真正市场化运作的时候, 公允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公允”, 从而使会计处理符合对称性原则, 也符合国际惯例。当然, 这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通过对以上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会计处理的非对称性是较为常见的。现行会计准则从谨慎性原则出发, 充分估计吝种风险和损失, 不高估资产和收益, 不低估负债和费用, 不虚增利润, 从而采取了此非对称的会计处理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不对称的问题, 需要我们国家在制定会计行业规则时充分的考虑业务处理的对称性, 从而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减少会计信息的失真和业务核算的繁琐。
摘要:从哲学层面上讲, 对称是相对的, 不对称是绝对的。会计处理的对称性就是会计主体在记录和反映经济事项时具有的外部和内部信息的相互对应关系。通常情况下, 会计核算中性质相同但方向相反的会计事项一般应当保持对称性。然而, 经济环境的变迁, 使得不少业务性质相同或类似但方向相反的会计事项, 其会计处理却不能保持对称性。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对会计事项的处理和核算上的规定趋于对称方向发展, 但非对称性的问题并未因此而消失。因此, 对会计非对称现象进行研究, 剖析其产生的原因, 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 对今后会计政策的修订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会计对称性,公允价值
参考文献
[1]赵西卜.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对称性及其在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应用.财务与会计, 2004, (11) .
[2]罗勇, 李定清.会计理论体系研究.重庆出版社, 2003.
非对称营销,就这样 篇11
在全球化竞争中,企业会因为实力、定位的不同而在战略上各有侧重,比如大品牌对应大终端,小品牌应对小经销,这样的营销战略似乎是每个企业理所当然的“对称选择”。然而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些“非对称选择”:大品牌脱下华丽外壳不断下沉渠道,跨国巨头对耕耘小店乐此不疲;小品牌鱼跃龙门,热衷大卖场,想找好靠山。
为什么“大车走小道,小车在大路上跑”的情况屡见不鲜?
在e时代,少有企业会把自己局限于单一的销售渠道,线上线下渠道交汇并行的状况比比皆是。在渠道不对称的格局下,表面的繁华不再重要,技术支撑、制度创新、服务进化才能让你的企业更具竞争优势。多年以前,跨国公司携天然优势进入中国市场,虽然强大却没能创造永远的神化,从一路领先,到水土不服,直至如今的入乡随俗,都没有压垮有着原生性优势的本土企业,虽然本土品牌在汽车、3C等领域失去了战略主导权,但在家电、零售等行业依然有着强大的竞争力。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规模与资源的“不对称”竞争,其核心不在于对空隙机会的把握,在于谁最终能够创造性地把握顾客需求。
企业在竞争的“绞杀”阶段,非对称转型是为了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在相互侵蚀、同化的渗透中,一切应紧随市场,随机应变。
中国市场形态丰富、差异巨大,即使领先者,也无法全面掌握所有信息和资源而永保竞争力,这注定了非对称资源下的营销战,充满变数。无论多强的巨人,都有可能倒下,无论多小的力量,都有创造奇迹的机缘。非对称营销是一种在势能不对称、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对称的情况下,围绕市场细分与争夺顾客群的营销战,是一个在貌似牢固的环境中,用四两拨千斤的指法找到那个轻轻一碰、让整个市场都为之倾斜的核心“支点”。
看似强者不可侵犯,实际上,市场上时时都有以弱胜强的鲜活案例在上演。
非对称营销对于每个企业来说,简洁明了却又充满了寓义,如同《龙门飞甲》的结尾,江湖大侠凌雁秋面对众多粉丝的期待,一句简洁的“就这样”,把千般心酸、万丈豪情尽融其中,让人对江湖道路产生无尽遐想却又干净利落!非对称营销战,就是在海量信息与要素中的“就这样”。
非对称性 篇12
一、我国宏观经济调整的现状
目前,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是高速平稳增长, 从增长的速度来看, 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现象促使经济下行的压力变大, 而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主要依靠基础设施投资、库存回补因素和释放改革红利来推动。相关数据显示, 2013年下半年, 由汽车产量、固定资产计划投资额、财政支出、美国先行指数等构成的中国综合先行指数保持平稳态势已经有了22个月之久, 但是, 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工业等指标一般情况下会落后先行指数在六个月左右, 这也就是说, 2013年11月以来的经济走势会一直保持平稳增长。
内需结构方面, 相较于2013年, 我国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略低。固定资产投资的内部结构有所改变, 这主要表现在, 房地产企业由于开工面积增速较慢和楼盘销售业绩不好导致房地产投资较少;服务业投资增长提速得益于营业税变成了增值税, 扩大了示范领域和范围;工业企业由于制造业产能过剩而导致投资意愿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由于政策方面的支持保持着稳步增长, 这主要包括两个内容:第一, 平台公司被国家允许可以通过发行部分债券置换“高利短期债务”, 重组债务力度加大, 延长还款期限。第二, 在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重大基础设施、城镇化建设等领域的投资将得到政府鼓励。在2014年,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上升了大约18%。居民消费需求恒定, 在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方面, 上升速度下降, 这对人民的实际消费的能力有直接影响, 但是一些新型消费模式, 如信息消费、社区消费等, 潜力较大。
物价方面,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 第一, 工业消费品价格。因为国外大宗商品的价格保持稳定, 对国内通胀压力很小。又因为我国工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 短期内不会改变供大于求的局面。所以, 我国工业制成品价格保持不变。第二, 服务价格。主要指工资水平, 由于我国逐渐迈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导致一些低端劳动者工资攀升, 促使一些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产业价格不断上涨。第三, 食品价格。这主要是指关系到民生的粮食、肉类、蔬菜。由于粮食产量提高, 价格基本保持稳定。蔬菜和肉类的价格浮动较大。第四, 资源产品价格。由于政府对资源性产品给个, 导致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
就业方面, 由于服务业的发展, 中国就业容量增大。就目前情况来说, 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会新增约170万城镇人口就业。在2014年, 我国城镇人口就业人数新增超过一千万人, 失业率登记大约4.2%。从总体上来看, 就业压力较小, 但结构性失业问题仍存在, 如大学生和企业下岗职工就业难等。
二、我国宏观经济调整的非对称性特征
1. 国民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非对称性
2014年, 我国国民经济同比增长7.6%, 据统计, 我国全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为636461亿元,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1亿元, 第二产业271391亿元, 第三产业306738亿元, 分别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9.2%、42.5%、48.3%, 同比上年增长分别是4.1%、7.2%、8.2%。可见, 我国经济增长平稳、态势良好。然而, 对比居民收入增长, 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168元, 其中,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8845元, 高出全国人民可支配收入的8677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88, 比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低964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高出18357元, 在两倍左右, 城乡居民收入拉大。可见, 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具有不对称下性。
2. 国民经济增长水平与国民消费水平增长的非对称性
我国经济总量同比去年增长7.5%, 我国国民消费价格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6%, 其中, 城市上涨1.7%, 农村上涨1.4%。而我国国民人均收入水平同比去年上涨城市6.7%, 农村9.1%, 农民工实际增长9.7%, 从数据看, 各项指标都发展状况良好, 但对比实际情况可以看出, 居民消费水平并没有随着收入和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增长, 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消费价格提高, 另一方面是通货膨胀导致的, 因此, 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并没有那么多, 所谓的可支配收入增长的6.7%、9.1%, 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通货膨胀导致的。而且, 随着工业品价格和居民生活产品价格的增长, 导致我国居民实际生活水平并没有增长多少, 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存在一定的不对称性。
3. 国民经济增长与居民就业增长的非对称性
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很大程度上是由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来带动的, 但是增幅较大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并没有促进我国居民的大量增长。据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14年, 我国就业人口为77250万人, 比去年增长273万人。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分析现有的数据, 研究我们发现, 我国经济显示出非对称性, 表现在国家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的不对称、国民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水平增长的不对称及国民经济增长与居民就业增长的不对称。
摘要:本文从研究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 探讨我国宏观经济的动态调整呈现出不对称的特征, 即国家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的不对称、国民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水平增长的不对称及国民经济增长与居民就业增长的不对称。
关键词:宏观经济,动态调整,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1]沈悦, 徐妍.房地产价格、金融加速器和宏观经济波动非对称性——基于SETVAR模型的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 2014, 07:70-79.
[2]王成勇, 艾春荣.中国经济周期阶段的非线性平滑转换[J].经济研究, 2010, 03:7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