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校园媒体的引导力

2024-08-07

提升校园媒体的引导力(共8篇)

提升校园媒体的引导力 篇1

新闻媒体在报道社会信息的时候容易引起公众舆论, 这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及维护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媒体时代下, 网络具有交互性, 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 也是信息的发布者。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功能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本文浅析了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力的现状, 并且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使传统媒体记者能够在新媒体时代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促使传统媒体可持续发展。

一、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力的现状

由于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使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 过多的虚假信息

在传统媒体新闻信息的发布过程中, 都是通过记者及编辑等相关人员的层层把关, 对新闻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及分析, 确定新闻的真实性及可靠性才对外传播的。传统新闻媒体注重的是, 引导受众群体的正确舆论方向。随着新媒体的出现, 受众群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布信息, 由传统的接受者变为发布者, 但受众群体在发布新闻的时候并没有经过有效的筛选及审核, 造成网络上虚假信息的增多, 这不仅影响了传统媒体的发展, 对于正确舆论导向也有所误导。

(二) 制约了政治新闻

网络商业化越来越广泛, 主要由网络公司的急切发展和网络信息时效性的不断发展导致, 这就造成了我国通过新媒体向社会传播的政治新闻只能依靠包装来吸引人们关注, 造成边缘化政治新闻的现象, 其舆论引导力也越来越薄弱。

(三) 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现代网络是开放的国际网络, 人们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在网上查找资料。由于我国经济及技术条件的制约, 决定了目前互联网中的信息都是由西方国家提供的, 使我国人民价值观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对我国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

二、提升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力的有效途径

要想进一步提升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力, 就要从传统记者入手, 提升记者自身的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 使记者可以轻松应对新媒体时代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一) 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传统媒体要想吸引受众的眼球, 就要提高自身的传播效应, 才能获取良好的舆论引导力。对此, 就要创新新闻内容以及新闻形式, 这样才能使传统媒体得到可持续发展, 提升自身的舆论引导力。其一, 创新理念, 从而提升竞争能力。记者要想得到符合现代群众的新闻素材, 就要了解这个社会的变化形式及受众群体的需求, 以此来创新传统媒体的内容及形式。其二, 创新新闻内容。传统媒体可以正确引导受众舆论, 记者只有创新新闻模式、提高传统媒体的吸引力及影响力, 才能创办出优秀的媒体节目及新闻信息, 从而提升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二) 开阔自身的视野

记者的基本职能就是对新闻进行寻找和探索, 在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中, 如果没有对当下的热门事件进行追踪报道, 那么该记者就缺乏对新闻的敏感性。所以, 传统记者就要开阔自身的新闻视野, 拓展寻找新闻及收集素材的途径, 通过网络来进行新闻搜集, 借助网络来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2]

(三) 能够与新媒体相结合

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媒体有所影响, 但实际上为传统记者提供了免费的内容资源。传统媒体记者要尽快适应新媒体形式, 增加与网络媒体的互动性, 从网络上寻找优质的信息资源, 获取新闻线索, 并通过网络媒体来提升自身知名度。但由于网络信息的局限性, 记者要想从网络中得到可靠的新闻信息, 就要通过层层筛选及选择, 这样才能保证传统媒体的权威性, 提升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力, 在此过程中记者还可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四) 提高自身的辩证能力

新媒体信息中存在着许多的资源, 但是传统记者在此时并不能人云亦云, 新媒体时代中的网络信息只是新闻的部分线索, 并不能确保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所以, 传统记者必须对此进行核实、采访、追踪调查, 进一步的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例如, 2015年在儿童体验中心发生了一起学生扶梯踩踏事件, 有数十名学生从楼梯上滚下去, 之后一位家长发布了一条信息, 导致家长及社会人员都把舆论的矛头指向儿童体验中心, 认为是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失职造成的。对此, 传统记者对现场进行采访后得知, 这一事件的发生, 带队老师的责任重大。因为商场有明确规定, 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 学生在参加集体活动的时候只能坐电梯不能搭乘扶梯, 但是带队老师让学生搭乘了扶梯, 这个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 每个人都能够发布新闻信息, 所以携带的主观色彩就比较深厚, 对此, 传统记者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这些事件进行真实求证, 以确保事件的公正性、客观性和真实性。这样才能使传统媒体得到群众的信任, 使传统新闻媒体在新时代中可持续的发展。[3]

三、结语

要想进一步提升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传统记者就应该抓住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机遇来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这样, 才能够做出与受众产生共鸣的媒体报道, 吸引人们的目光, 从而使传统媒体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成蹊.新媒体时代提升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力的对策[J].记者摇篮, 2013 (9) :41.

[2]鄢睿.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提升舆论引导力[J].新闻世界, 2015 (12) :67-68.

[3]夏铭.新媒体时代如何提高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力[J].记者摇篮, 2012 (1) :44-45.

提升校园媒体的引导力 篇2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地方新闻;引导力

进入全媒体社会后,很多传统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的冲击。地方电视新闻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在这样的条件下,地方新闻如何谋求新的发展之路,一直备受业界关注。本文经过分析思考得出结论,唯有提高地方新闻的引导力,让其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才是地方新闻的出路。到底该如何提升地方新闻的引导力,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新闻体系

新闻是一个电视台的立台之本,唯有完善具有当地特色的新闻体系才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新闻品牌,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首先,要改变地方台中规中矩制作新闻的方式,丰富新闻的内容。应该将老百姓所关心的问题作为地方新闻的主要内容,不仅仅要让地方台成为老百姓知晓国家大事的渠道,更成为传达人民意愿的喉舌,让新闻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地方新闻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大量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新闻素材,将新闻报道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民生牌”是关键。就地方电视台而言,无法与中央和省级电视台那样雄厚的实力相比拟,但是地方电视台却具有自己接近性强的优势,其主要原因是当地的电视用户比较关注地方政府的方针政策以及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这就是地方台的真正优势所在,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地方台将重新寻找到新闻强大引导力的出路。笔者所在的盘锦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分设时政新闻部、社会新闻部、晚间新闻部、资讯部四个生产部门,设置《盘锦新闻》、《晚间新闻》、《第一资讯》、《国际时讯》(直播)、《在基层》等节目和栏目,构建起自己的新闻传播平台,虽然因人力物力所限,水平有待提高,但自己的新闻体系还是初成雏形。

二、增强地方台的服务意识

以往的媒体垄断经营模式在受到全媒体时代的冲击后,逐渐被打破,新的媒体传播格局逐渐形成,在新的媒体格局下,“内容为王”的竞争模式逐渐形成。不管新闻传播平台的规模大小,只要新闻内容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主要地位。广告收入是电视台发展的主要依靠,收视率直接影响广告主投放广告的份额。地方媒体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节目内容是关键,因此要对节目编排以及经营战略做出调整,制作出好的节目内容提高收视率,提高服务意识,才能赢得忠实的观众。

这种调整不是单靠电视台对节目进行一般的改编,而是应该对当地的收视人群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其对于新闻节目的要求、情趣、观看习惯等,制做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新闻节目。人民群众是电视节目收视的保证,提高电视台的服务意识,不仅可以为人民群众奉献更好的电视节目,还可以建立观众对于电视台的忠诚度,保证收视率。一直以来,我国的地方台通常都是向上级电视台积极供稿,而上级电视台却很少将新闻资源分享给地方台,这样的现象严重导致信息资源的共享,地方台由于资金、信息资源不足,难以制作出精良的节目。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应该加强各个地方台的协作,引进“他山之石”,丰富本地的新闻资源。让本地的观众看到外面的世界,了解其他地方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日常新闻等等,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盘锦广播电视台的《第一资讯》、《国际时讯》两档节目就是立足于这方面的探索所设,引进的大量新闻资讯受到受众的欢迎,这也为《盘锦新闻》、《晚间新闻》两档新闻提供了有益的良性补充,使之服务性特点更加凸显。

三、增强地方电视台创新意识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面对全媒体时代的冲击,势单力孤的地方台唯有增强创新意识,将创新融于实践,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面对高度发达的媒体技术,任何一家媒体都不能一家独大。新闻的最大特性就是分享传播,只要新闻被报道出来就不能称之为“新”闻,为了让新闻的价值最大化,电视台与新媒体将走向融合之路。地方台要想改变在夹缝中生存的现状,必须走创新之路,开始与新媒体相互联合。地方新闻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广大资源,将媒体资源运用于电视新闻,丰富地方新闻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地方新闻的引导力。

四、对地方电视台工作制度进行调整

一直以来,中国很多部门都受到机制制度的影响,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竞争力不足,地方电视台受到机制制度的影响更加严重。笔者所在的盘锦广播电视台,目前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当前条件下,迈出大的改革步伐当然要谨慎,但这步是迟早要迈的,早迈早主动、晚迈会被动。在这个全媒体时代,传统的机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地方台的体制机制改革,应该摒弃以往的模式,引入更多的竞争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完善奖惩制度,提高新闻节目的制作质量,让地方新闻更具引导力。

时代的发展速度是人们无法预料的,在这样的一个信息高度开放的时代,新闻的引导力对于人民群众了解事实的真相有着重要作用。地方台是当地人民群众获取新闻的重要途径,唯有进一步增强地方新闻的权威性,提高地方新闻的引导力,才可以让当地的人民群众获得真实的信息,并对新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思考,这样才真正履行了新闻工作的神圣职责。

参考文献

[1]李振富.全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台的发展困惑及对策研究[J]. 东南传播,2011,12:140-141.

[2]任静波.提升产经新闻引导力之我见[J]. 新闻三昧,2009,09:36-37.

在创新中提升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 篇3

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新社会阶层尤其是中产阶级、中等收入者阶层的急剧扩大, 随着“财产性收入”日益增多, 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文化取向和思想取向也趋于多元化、多样化、多变化和多选择化, 不少新闻工作者不能深刻理解今天我们党是在什么情况下执政, 也就不能感悟到党的新闻工作规律的新变化, 传统说教式的宣传与灌输, 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工作的需要。过去主流媒体“一锤定音”的时代已经过去, 再也不能一统到底, 一家独白, 而必须学会“解释”、“沟通”、“讨论”, 这就对党的新闻事业的改革发展, 提出了带有根本性的紧迫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时, 对发展党的新闻宣传事业, 党报的改革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指明了方向。学习贯彻“五个必须”原则, 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坚持以人为本, 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 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 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

1. 放大权威优势提高公信力

一个媒体, 是不是主流媒体, 不在于它的发行量多, 不在于它的收视、收听率高以及利润额高, 而在于它的舆论引导力、权威性、专业素养、媒介操守等。

这些主要是一种精神力量。

主流媒体的最大优势就在于, 在公众和社会中长期形成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公信力决定媒体的影响力, 是核心竞争力, 是媒介之魂。所以, 必须放大权威, 提高公信力和舆论引导力。面对传媒业的不断发展, 尤其是新媒体的异军突起, 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 主流媒体既不能老是板着面孔“三娘教子”, 更不能走“媚俗化”道路, 降低权威性, 怎么办?就得创新理念, 强化权威性, 提高公信力, 确立主流媒体核心价值观。

《湖北日报》在全国省级党报中率先提出“责任造就公信力”办报理念, 在媒介市场走向分众化的今天, 湖北日报从2006年起实施了大规模改版, 明确党报的服务对象, 锁定高端读者, 在高度、深度、力度上做新闻, 是党报所作的新闻与主流人群的需要相匹配。通过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促进新闻报道又好又活, 以龚信力为署名发表理论文章和系列评论, 锁定高端读者, 当好意见领袖。从而打造了媒体强势, 提升了媒体价值, 扩大和加强了对主流人群的影响力, 有力的引导了社会舆论。报纸整体形象提升, 经营状况改善, 他们的做法多次受到中宣部和湖北省委表扬和肯定。

2. 做好独家新闻和深度报道扩大影响力

独家新闻是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深度报道是独家新闻的重要方式。深度报道具有新闻性、解释性、调查性和分析性的特点。主流媒体必须提高思想性, 思想性是深度报道的灵魂, 记者有思想就有锋芒, 媒体有思想就有影响。比如, 在经济领域, 近几年外资并购增多, 社会上议论纷纷, 有的把龙头企业被外资收购称为“斩首”, 有的质疑对外开放是不是过度了。针对只是思潮, 人民日报经济部推出“直面外资并购”系列述评, 强调国际潮流不可挡, 适当并购有利于利用外资, 强化监管提高引资质量等, 得出结论, 外资并购不可怕, 态度鲜明, 有理有据, 吴仪称赞这组报道写得好, 对引导社会舆论, 坚持改革开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深度报道就是要使新闻得以充分延伸和拓展, 既表现新闻的全过程, 又阐述清楚各个方面, 这样的深度才独特。前些年, 北京音乐厅建成, 某媒体报道的内容是, 建成时间、地点、首场演出情况、出席人员等, 国外一家通讯社不然, 记者从中国第一座适合演出古典音乐的音乐厅建成写起, 说到前10场门票已预售一空, 再交代背景上海古典音乐的磁带销量首次超过流行音乐, 最后得出判断中国这样一个拥有数千年文明的国度不会抛弃古典音乐。相比之下, 这个报道有深度, 独家。

3. 创新报道手段增强感染力

影响力通过受众的阅读、收听和收看来实现。近些年, 不少媒体力求把新闻做近、做活、做巧, 并运用美的表现艺术手法形成视觉中心, 用一分钟锁定你的注意力, 提高新闻报道的亲和力, 扩大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把题材做深、做透。对重大报道, 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出击, 集文字、图片、评论、专家评说、官员观点、背景分析, 全面解析, 力求深透。

4. 创新选题途径提升亲和力

以往强调必须抓两头, 现在中间层也不能忽视, 百姓的疑难和疾苦, 中等收入阶层的问题和困惑, 都是主流媒体需要回答和解释、服务的对象。黑龙江电视台和主流纸媒泥草房改造的大型报道, 就是从民生民盼与党委政府工作的结合点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的一组上下满意的好报道。大众日报突出大事看大报的办报理念, 不管国际国内和省内, 重大政策、重大事件, 重点报道、重点解读。所得税调整问题, 茅草房改造问题都要倾情关注。大事做透做足, 服务性、指导性、贴近性的需要也就较好的解决了。■

提升校园媒体的引导力 篇4

一、网络文化的界定

网络文化是指以网络媒体为载体, 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 是一种只在网络上传播而较少为非网民所熟知的独特文化。由于网络的普及性和覆盖面广, 人们在互联网这样一个特定的虚拟的社会中交流、工作、学习、休闲和娱乐等。同时, 各地的自身文化被“提上”网络被网民认识之外, 也同时在网上被同化、融合、产生甚至衍生成现实世界的文化, 传播速度非常快。

网络已经成为普通大众的另一个活动空间, 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 其作用和渗透力还将不断扩大。网络文化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 网络文化是一种补偿性文化,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对社会、文化、经济等话题发表看法, 网络成为反映民情的最好渠道;第二, 网络文化是“草根文化”, 有着很强的大众性;第三, 网络文化是一种极端性文化, 扩大了个人行为, 聚合了个体的力量, 使得社会中真善美迅速传播, 使网络中存在的恶行为迅速被真善美的主流舆论洪水所淹没。

二、网络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 我国网民规模达5.13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 已增至38.3%;其中手机网民达3.56亿人, 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博客用户达3.18亿人, 在网民中的使用率达到62.1%;微博用户数近2.5亿人, 比上一年暴涨近300%, 成为引爆舆论的最重要平台。可见, 网络在舆论引导中具有重大的作用。但是,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 网络文化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同时由于我国网络舆论的监管机制不健全、网民素质的良莠不齐等原因, 使得网络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网络文化建设制度不健全。目前, 我国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法规层次低等方面的问题, 严重制约了网络文化建设的管理和发展, 使得一些能反映社会主旋律、引导社会主流舆论的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不能很好地弘扬;网民对网络文化产品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网络文化管理队伍的人员素质也有待提高。同时, 我国的网络舆论监管制度还存在不足, 只有加强网络上的思想舆论阵地建设, 才能形成网络社会的主流舆论, 从而引导社会媒体的主流舆论;只有提高网上文化舆论引导水平, 加大正面宣传力度, 才能形成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

第二, 网络亚文化的形成对青少年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网络亚文化是指与主流传统文化相对立的, 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存在的一种边缘文化。网络亚文化具有边缘性、颠覆性和时尚性等特点, 对于当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利, 对社会主流舆论的形成构成威胁。

在互联网中, 以青少年为主体的人们运用网络释放个性, 宣泄情感, 于是, 在网络上形成了网络亚文化。目前, 网络亚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网络流行语、网络游戏、网络恶搞和网络文学等, 其中以网络流行语和网络恶搞为主。如火星语、“PK” (粉丝大战) 、“PLMM” (漂亮美眉) 、“打酱油”等新兴词汇层出不穷。他们用网络流行语的方式表达自我, 张扬内心。

第三, 网络中虚假信息泛滥。由于网民素质、水平的良莠不齐, 网络文化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 虚假信息在网络中蔓延, 与真实的信息混淆, 真假难辨, 影响了公众对社会公共事件的正确评判, 不利于社会主流舆论的形成。

三、加强网络文化舆论建设, 引导社会主流舆论

第一, 坚持真实性原则, 提升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把握真实性原则, 梳理客观、公正、权威的媒体形象, 这就要求媒体人要倡导深入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新闻事件的情况, 坚持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的原则;坚持全面的、矛盾的观点分析问题, 抓住事物的本质, 挖掘新闻事件之间的多层次关联, 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 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问题, 强化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意识, 坚持党性原则, 具备新闻人的媒体和社会责任意识, 真正把网络媒体打造成社会的主流媒体, 提升社会舆论引导力。

第二,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发挥网络媒体把关人的功能。

当前, 我国网络编辑往往依据个人主观判断来选择和发布新闻, 没有严格的审查制度, 这是很不科学的。与此同时, 网络舆论的监管存在漏洞, 并且,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等优势, 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布消息、评判新闻、开微博等, 极易造成虚假新闻和片面的舆论形态, 不利于主流舆论的形成和传播。因此, 要建立健全一整套系统规范的采编发管理体制, 新闻人要坚持自律和他律的原则, 坚决杜绝虚假新闻、虚假广告信息和媚俗暴力信息进入网络传播中。

第三, 努力提高网络舆论引导力, 掌握舆论宣传主动权。

首先, 建立网上新闻发言人制度。网络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 并且各方面的信息同时传播。因此, 要选择时机组织网上信息发布, 尤其是对突发性事件, 要抢新闻, 把事件的最新进展情况以及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处理问题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以最快的速度告诉广大网民, 以掌握舆论引导的先机和主动权, 防止信息误读, 避免小道消息和攻击性言论在网上传播。

其次, 开通网上交流沟通互动平台。网络媒体不仅仅为百姓服务, 也为政府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因此, 一方面我们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为网民答疑、解惑, 以正面的新闻报道帮助群众理解政策;另一方面要利用网络的互动功能, 组织专家或有关领导与人民群众在线交流, 对网民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解答, 引导社会舆论沿着理智、建设性的轨道发展。

再次, 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功能互补。不同媒体间的联合可以形成多重声音协调、互为补充, 齐心引导舆论的局面。网络媒体要主动和传统媒体联合, 利用其公信力和影响力与“网声”互补, 从而取得正确引导舆论的效果。

如今, 网络和手机新兴媒体飞速发展, 影响力日益壮大, 网络成为舆论源头的比例越来越高。网络文化舆论引导的作用在日益凸显的同时, 其负面作用也逐渐呈现出来。因此, 要多管齐下,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提升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参考文献

[1]郭加书.论信息化背景下的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J].山东社会科学, 2010 (8) .

提升校园媒体的引导力 篇5

1 自媒体环境下政府舆论引导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自媒体坚持网络平等, 造成政府权威性的削弱

自媒体的出现促使政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其弥补传统媒体传播途径上的空缺, 造成政府很难进行舆论上的控制。自媒体平台的出现促使政府的权威性不断的削弱。政府主要利用传统媒体来进行信息的传播和发布, 诸如, 报纸、网站、广播和电视等, 通过传统媒体来实现官方意识形态的构建和话语体系的形成。而传统媒体方面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其不可接近性以及不可议论性的特点之上的, 也就是说, 政府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官方的名义来进行发布的, 不能够进行修改。但是这样的话语体系却不能够完全的应用到自媒体之中, 因为在自媒体的使用过程中, 政府、公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一种平等的地位, 左右的自媒体应用者都能够讨论传统媒体中不能够进行讨论的内容, 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在自媒体的发展过程中, 政府的话语体系受到了轻视, 传统媒体的功能非常的复杂, 其话语方式都是严肃而正面, 自媒体则是采取更加轻松的方式, 在自媒体之中政府的权威性无法体现。

1.2 自媒体颠覆了传统媒体存在的优势

自媒体的发展提高了公众社会舆论的参与热情, 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 同时也扩宽了传播的范围, 使得影响更加的深远。自媒体致力于构建更加平等, 互动性更强的交流平台, 人们可以利用自媒体的方式来进行社会或者事件问题的观点自由表达, 并且在发表看法之后能够更加迅速的得到其他人的密切关注以及热烈回应。在自媒体的使用过程中, 由于管理者并不能够完全的控制个体意见的表达, 因而人们的参与积极性不断的提高, 同时也提高了自媒体的影响力。诸如, 以习近平总书记进行对外访问的过程为例, 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传统媒体会针对总体的行程策划来进行报道, 而当地的留学生、华人华侨等也会利用微博、微信等手段进行呈现, 也就是所谓的“围观”。

2 自媒体环境下政府引导力提升的对策分析

自媒体的影响使得出现两个舆论场, 一个就是由政府引导的官方舆论场。另外一个则是利用自媒体建立的民间性舆论场。

2.1 营造出具有正面导向作用的舆论氛围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 政府背景的主流媒体的信息传播对于社会舆论的影响力更大, 辐射效应更强。例如, 中央电视台、地市日报、电视台等等, 政府需要充分地利用传统媒体的主导和桥梁性的作用, 对于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来进行正面性的报道。政府需要坚持正面性的宣传, 坚持主旋律, 实现舆论氛围的积极向上的导向作用。政府需要坚持新闻工作的宣传和引导作用, 实现社会问题的解答, 提高社会发展的稳定性。面对重大的突发性事件, 政府需要利用自媒体等主流媒体来进行实践信息的及时发布, 进而对事件的进展进行全面性的报道, 获得话语的主动权, 实现社会舆论的积极引导。

2.2 借助良性互动来建立自媒体的网络问政平台

由于自媒体具有互动性以及隐匿性的特点, 其最大程度的调动了公众的实际参与热情, 实现民智和民意多个层面的汇聚。网络上进行民意民情的回应, 在网络下面进行民忧的解决, 这样的模式已经成为了政治民主化发展的重要形式。政府在进行舆论的引导过程中, 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才能够不断的提高其接受度, 实现党和政府在决策上的有效落实。政府需要进行明确性的定位, 不断的完善网络问政的平台, 借助留言板、政府网站以及QQ、微博等方式来实现与公众关系上的多角度互动, 政府还需要安排专业人士负责平台的建设, 关注民情、搜集民意, 实现疑惑的解释和问题的解决。

2.3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 公民在生活过程中经常出现肖像权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侵犯, 但是却没有办法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 这就影响了公众对于自媒体的实际认可程度, 因而使得政府自媒体平台发挥的成效不理想。国家立法部门以及政府等工作部门需要明确自身的政策, 根据实际需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来保护自媒体的行为, 让自媒体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进行优势的发挥, 进而建立和谐高效的舆论引导平台。

3 结束语

自媒体主要是利用网络通信技术以及数字技术, 通过电脑和手机等终端, 用户利用社交网络来进行内容的创作, 实现舆论的互动传播, 最终实现信息上的交换和娱乐沟通。从目前的研究发展来看, 网民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 互联网的实际普及率也在不断的增高,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微博、QQ、微信等方式来进行信息的发布, 最大限度的引发人们的关注。政府需要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 通过传统媒体与自媒体重合度的提高来提高舆论导向作用, 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自媒体的发展对人员的思维形成以及行为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其转变了传统媒体单向性的传播方式, 实现互动式平台的成功建立。

参考文献

[1]刘新业.探析新媒体传播对提升政府舆论引导力的影响[J].沈阳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2 (06) .

[2]高娟.自媒体环境下政府舆论引导力提升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2 (12) .

提升校园媒体的引导力 篇6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 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 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尊重新闻传播规律, 创新方法手段, 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1

如今, 传统媒体的未来如何?各方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 报纸注定会消亡, 手机、网络的阅读手段将会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彻底取代纸质媒体这一载体。也有人认为, 传统媒体是不可取代的, 一方面, 它有稳固而忠实的老年读者群;另一方面, 它是舆论宣传不可缺少的境地, 也是文化传播不可或缺的载体。传统媒体, 只要适时地进行新媒体的融合, “多条腿”走路, 就会有它的生存空间。那么, 如何看待传统媒体当下的境况和前景?

一方面, 传统媒体遭遇巨大挑战。从内容的角度来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网络、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等传播平台应运而生, 传播的渠道已经非常广阔, 受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知新闻和信息, 传统的报纸早已不能做到信息垄断、一家独大。例如: 在青岛, 青岛市公安局、环保局、教育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等很多政府部门, 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 重大的政策、信息, 他们会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向公众传播, 有的甚至采用新鲜的“一图读懂”模式来解读政策。而公众若想从报纸上获得这些信息, 则需要等待一天, 才能吃上“隔夜饭”。

更重要的是, 这些新的传播平台对于公众来说, 他们甚至可以享受到“免费午餐”, 不需要花钱买报纸, 他们只需要为流量买单, 而在有Wi Fi的环境下, 甚至连流量费都不需要掏。因为, 必然会有很多受众放弃报纸而选择新的传播平台, 尤其是年轻人。

从经营的角度来看, 市场是一定的, 而传播渠道多了, 和传统媒体争抢广告份额的平台也就多了, 传统媒体得到的“蛋糕”越来越小。拿青岛万象城开业来说, 以往大商场开业, 都会在报纸上铺天盖地地宣传, 而2015年万象城的开业前期, 没在纸媒投放任何广告, 全部通过自媒体的方式进行宣传, 仅在开业当天在青岛的几家报纸上“意思意思”, 做了零星的宣传。但结果是, 万象城开业“万人空巷”, 现场非常火爆, 交警备下人马进行交通疏导, 这就是自媒体的力量。

另一方面, 传统媒体的优势尚存, 在当下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 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的专业化水平更高。这几年新媒体喜欢说的“人人都是记者”其实是个伪命题, 新闻是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一个好的新闻记者, 需要多年的培养和历练。写一个新闻稿容易, 但写一个好的新闻稿, 没两把刷子是不行的。传统媒体经过这么多年, 培养锻炼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人才, 他们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是不能取代的。此外, 在当下的传播环境中, 人人都有麦克风, 提高了信息的交互性、自主性, 但也带来了信息碎片化、表达情绪化等问题。海量的信息里, 也掺杂着许多泡沫和非理性的声音。所以, 如今很多报纸开了新闻版或新闻专栏, 名为“网闻求证”, 就是针对网络上流传的热点, 派记者进行核实采访。其结果很多是否定的。对受众来说, 更具可信度的主流媒体仍是引领社会舆论的强劲引擎, 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2创新:认识新飞跃打开新局面

“要提高业务能力, 勤学习、多锻炼, 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要转作风改文风, 俯下身、 沉下心, 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 努力推出有思想、 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1

在新的传播语境下, 传统媒体的创新除了新闻内容的升级换代, 无法回避传播载体、手段的创新, 还有更进一步的“互联网思维”的创新。最近几年, 多数传统纸媒都已经着手布局新媒体。有的在编辑部里成立新媒体事业部, 有的则抽调人员组成专门的新媒体, 和母报形成互动。

目前传统纸媒涉足的新媒体形态, 有多种形式。

第一, 是服务型的, 这类新媒体的工作是利用微信、微博等方式, 为报纸的内容传播服务, 比如, 报纸新闻采写完排版之后, 由专人进行制作, 制作成H5的形式, 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 扩大报纸文章的影响力。

第二, 是独立型的, 新媒体的人员结构、经营都是独立的。开发自己的软件, 打造自己的团队, 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进行新闻传播。但这类新媒体大都也会和母报进行融合和互动, 新媒体通过互动, 弥补在新闻采编人才上的不足, 而传统媒体通过互动, 弥补技术和互联网思维上的不足。

创新之路, 可以说是个永恒的主题, 是传统媒体发展的持续动力。尽管不易, 但在传播语境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 不日新者必日退, 不变革无以成事。这就要求我们向“势”而转,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 变压力为动力, 变挑战为机遇, 姿态向下、抬头看路, 推动我们的新闻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摘要: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团结人民、鼓舞士气, 成风化人、凝心聚力, 澄清谬误、明辨是非, 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48个字是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航标”。面对新媒体崛起和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 传统媒体如何在新的传播语境中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有效增强核心竞争力, 赢得新闻工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文章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看法。

关键词:新时代,舆论,航标

注释

提升校园媒体的引导力 篇7

近年来, 《黑龙江日报》一直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的工作大局, 坚持不断地改革探索, 积极谋求办报理念、办报方式方法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和突破, 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是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 与新时期党对新闻工作的要求相比, 以十七大精神的标准来衡量, 我们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一个突出表现是我们的报道意图和实际传播效果, 有时还不能达到完全统一, 新闻宣传的社会效果, 还远未实现最大化, 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打了不少折扣。我们深深认识到, 提升主流媒体引导力, 是关乎党和政府的声音是否能够得到有效传播的大问题, 是党的新闻事业能否在新时期与时俱进, 能否担当起时代大任的原则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们一直坚定不渝地进行着摸索, 特别是近一时期, 我们增强了改革的紧迫感, 加大了创新的力度, 尝试了一系列新的做法, 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

一、进一步明确为政治家办报的党报定

位, 坚持“跟省委、抓大事、强处理”的办报方针, 服务于目标读者, 把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变成全省舆论的最强音。

党报的受众绝大部分是各级党政机关的高端读者, 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带领人民群众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领导者和政治家。党报“为政治家办报”, 就是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 围绕一个地区改革发展的全局, 针对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 全面反映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意气风发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实践和历史进程。为政治家办报, 是党报固有的政治属性和导向功能, 决定了党报的高端性、权威性。但是相当长的一个时期, 我们对高端、权威的理解过于狭隘, 以为工作类的这种规定动作报道, 媒体难有大的作为, 只要照本宣科, 将领导人的“指出”、“强调”, 按要求发表出去也就万事大吉了, 有时还从片面强调可读性出发, 产生程度不同的抵触情绪。经过深切反思我们认识到, 这是对党报的定位认识不深, 服务大局的责任不强所致。于是我们开始从思想上、从机制上进行大力改进和调整, 集中精兵强将强化时政报道。实践证明, 为政治家办报, 主动策划与被动执行、应付了事与调动一切手段强化处理, 其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

2008年4月, 省委书记吉炳轩到任伊始, 即深入到各地市调查研究, 在一个月多一点时间, 走遍了全省13个地市和农垦系统等, 所到之处, 用吉书记的话说, 实际就是讲了两个字:发展。他要求各级干部, 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要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来, 上下左右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使黑龙江省发展的步子更快些, 效果更好些, 面貌的改变更大些,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更高些。

我们感到, 吉书记的讲话针对黑龙江省的实际, 反映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愿望。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来, 就是黑龙江省当前和今后最重要的中心工作。5月上旬, 经审定的吉书记调研消息稿拟在《黑龙江日报》首发, 标题就是“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来”。为了达到最佳宣传效果, 我们对这篇消息在版面上做了超常规处理:题文通8栏, 配发4栏照片, 并从文章中摘出4行要点作为副标题, 整篇报道占据了头版大半个版的版面, 产生了较强的冲击力。在编发这篇报道的同时, 我们感到, 要让“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来”成为龙江舆论的最强音, 仅凭一篇消息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连夜研究策划“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来”的主题宣传, 组成3个小分队, 每个小分队由编委带队, 骨干记者参加, 迅速组织报道。从第二天开始, 《黑龙江日报》就在头版重要位置连续推出了以“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来”为栏题的主题宣传。这一主题宣传得到了吉书记的肯定, 在稍后召开的座谈会上, 吉书记又亲自点了应重点宣传的13个方面的典型。

在刊发典型的同时, 我们按省委的要求, 强化了言论的配合。“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来”, 是省委的要求, 是工作目标和前进方向。但如何集中?黑龙江省要发展什么, 怎么发展?这是需要深入阐释的。5月下旬, 第一篇本报评论员文章“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来”, 在《黑龙江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刊出, 此后, 每隔一天刊发一篇, 连续刊发了9篇评论员文章。我们学习吉书记讲话感到, 吉书记的讲话许多口语形象生动, 于是尝试了口语和评论语言相结合, 在评论中大量引用了原汁原味的口语, 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在刊发系列评论员文章的同时, 我们还刊发了多篇一事一议、短小精悍的小言论, 其中以江声为笔名刊发的言论, 多是摘自吉书记讲话中的精彩之语, 其他署名刊发的, 则是根据吉书记讲话中的一个观点引申论述的。这些小言论也都从不同的侧面, 强化论证了发展的大道理。

我们组织的系列先进典型, 都是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 感染力强, 配合评论一道发出, 为黑龙江省上上下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聚精会神谋发展, 做了一次冲刺式的开路先锋。

二、拓宽时政新闻的报道视角, 将单向

度的时政新闻, 变成多维度的公共新闻, 将会议新闻、领导活动新闻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

什么是公共新闻?公共新闻就是在国家公共意识日益强化的背景下, 对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做新的阐释和传播, 强调媒体在公共生活中显示自身的导向力量、介入力量, 培养社会的公民意识、公共意识, 协调公共生活, 使受众的接受由被动为主动, 强调参与、互动与对话, 形成舆论平台、公共平台。公共新闻的特征之一是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形成话题、形成舆论。

首先吃透省委精神, 充分消化, 将省委政府一段时期的核心理念、基本工作思路准确无误地把握住, 然后, 坚持“跟省委、抓大事、强处理”的办报方针, 以三个着力点, 即突出宣传政治家肩负的历史使命、突出宣传政治家做出的决策部署, 突出宣传政治家关注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 制定方案, 做战役性报道。

2008年3月中旬, 黑龙江省省政府下发《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和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支持政策》, 旨在把这一地区建设成为以煤电化为主导, 相关产业配套协调, 煤电资源综合利用, 区域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更加良好的重要经济板块和经济增长点。

4月3日, 《黑龙江日报》在第一版头题位置刊发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消息并配发评论, 在第九至十二版推出“加快推进我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特刊, 通过“愿景展望篇”、“基础产业篇”、“政策优势篇”、“支撑体系篇”, 集中报道东部煤电化基地规划和支持政策, 省长栗战书对此作出批示表扬:“今日 (4月3日) 《黑龙江日报》一版和9-12版集中刊发的东部煤电化基地的文稿, 我认为组织编写得很好, 一定会有较强的影响力。”

4月10日, 《黑龙江日报》又在一版头题刊发“大项目领衔煤电化建设”消息, 同时在第九至十二版刊发“加快推进我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报道之二, 分别以“决策服务篇”、“战略发展篇”、“强企动力篇”和“科技人才篇”, 对东部煤电化基地规划和建设做集中报道。

经过《黑龙江日报》两次一版头题和多版面报道, 使得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各部门、各行业及社会各界对东部煤电化基地规划建设的战略决策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充分发挥了《黑龙江日报》的舆论引导作用。

这次战役性报道, 我们充分发挥出了省委机关报的权威性, 在宣传引导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 了解省东部煤电化发展规划的内容、背景和意义方面, 起到了关键作用。其成功之处, 就在于我们没有浅尝辄止, 不是发完一个会议消息了事, 而是将其充分展开, 使之成为大家高度关注的公共新闻。此后, 我们总结了煤电化报道的经验, 按照煤电化报道模式, 跟住省委、省政府进行同步大容量报道, 包括发展生物产业报道、泥草房改造报道、提高困难群体补助标准报道、千亿斤粮建设报道, 以及发展1000万吨奶5000万头猪报道、公路建设报道、三供两治报道、科技成果转化报道等等。

三、以将民生新闻纳入重要版面为契机,

在新闻观念中引入以人为本的新闻价值观, 从而大幅提升主流媒体的现代性和时代感。

重视民生, 以民为本, 是今后相当长时期新闻报道的一个基本内容, 教育、就业、医保、收入分配、社保、住房等等, 逐渐成为媒体的重要新闻资源, 毫无疑问这是对的, 这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必然选择。更主要的是, 对媒体而言, 民生不仅是报道内容, 更应是一种意识, 一种自觉的民生意识。民生意识应该转化为媒体的一个新的报道标准, 一种全新的新闻价值观。什么是好新闻?今后, 能够强烈体现以人为本精神的新闻报道, 体现了对人的命运的关切, 对生命的尊重, 具备了强烈人文精神的新闻报道, 就是我们主流媒体的好新闻, 好报道。这从报道种类来说, 就是努力将工作新闻民生化。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定位和高度, 那么民生问题就仅仅是报道题材, 而不是一种报道思想、报道理念。

正是本着这种新的民生意识, 从2007年11月5日起, 《黑龙江日报》在一版推出《落实十七大精神·关爱民生》专栏, 共刊发了50多期。这个专栏以现场新闻为主, 注重用事实说话, 紧贴民生实际, 展示党和政府对民生的关爱, 从小事入手, 从群众最需要解决的事抓起, 写实实在在的事, 同时运用图片、“点睛”、“链接”等报道形式, 延伸和丰富报道主题。稿件大多是记者在头天采访, 次日或第三天登出, 使读者感到快速、新鲜。报道的篇幅大多在800字左右, 便于读者阅读。中宣部新闻阅评对这个专栏给予了很高评价, 从专栏的立意、写作角度、表现形式、记者作风等方面都做了点评, 认为《黑龙江日报》的“落实十七大精神·关爱民生”专栏, 既体现了十六大以来当地政府关注民生、解决农村群众及困难群众实际问题的积极态度, 也反映了该省有关部门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情况。同时该报记者积极实践“三贴近”, 写出了鲜活可读的报道, 这对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时任黑龙江省省委书记钱运录也做出批示说:《黑龙江日报》用这种鲜活可读的报道宣传十七大精神, 值得充分肯定。请注意在宣传战线, 尤其是新闻宣传单位加以提倡。

如何提升舆论引导力 篇8

这是新闻传播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指的是媒体发布的相关新闻信息对于整个社会起到了舆论干预以及影响的作用。舆论引导力怎样, 将直接关系到媒体的美誉度以及影响力。《江苏新时空》是江苏广电总台播出的一档联播类时政新闻栏目, 栏目创办于2002年7月22日, 以时政新闻引领, 对江苏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全方位的报道, 是江苏重大时政新闻发布的主渠道。栏目追求新闻性、政策性、指导性、权威性, 注重各类配合性主题报道, 兼顾各市重大新闻动态, 同时对社会热点、焦点广泛关注。节目以其特有的方式将舆论引入到社会生活当中的每一个角落, 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民众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 还有价值观念, 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有效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 逐渐成为了引导社会舆论的一个重要方式, 尤其是近几年, 以大型新闻行动为主要形式的主题报道得到了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有关部门的好评。

二、提升舆论引导力———以江苏广电总台的《江苏新时空》为例

(一)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传播正面影响力

对于媒体而言, 不管是混杂的真理当中的错误, 或者是公众意识中出现的各种偏见以及短见, 这些都是可控的, 而且也都是可以通过媒体方面的作用, 将其从无机转换为有机。

1. 引导主流价值观

媒体担当着非常重要的社会公共管理主体角色, 并且在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以及担当正面的舆论领袖方面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闻赖以生存以及发展最基本的就是需要体现出社会责任, 并且其核心基调也是要对党以及国家负责, 还要做到对社会公众负责。因为媒体报道一件事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着社会大众的感受以及思想, 并且也会逐渐对社会舆论具有引导作用。比如, 在2010年3月28日, 当时《江苏新时空》对山西王家岭发生的煤矿透水事故进行了报道, 当时民众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都是抱怨, 但是《江苏新时空》把目光聚集在事故救援方面, 让民众通过新闻节目感受到了大爱和感动, 使得事件的发生对于影响社会舆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将更多的人文关怀灌注给社会民众, 让民众感受到人间有大爱, 我们的国家充满了温暖。

2. 掌握舆论动向, 把握主动权

对于一些具有较强新闻价值的事件, 很多媒体总是怕去报道, 总是先看到别人在报道什么热点话题再对此事进行报道, 总是慢半拍, 甚至自己根本都没有去调查就开始报道, 造成混淆视听、歪曲真相的报道。对于这种情况, 如果媒体自己不主动出击的话, 将很难给观众留下“第一印象”。因此, 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握舆论导向, 站在舆论制高点, 潜移默化地展现媒体的自信以及对社会的关注度, 让民众信任媒体。比如, 《江苏新时空》在每期节目中都会穿插一些新发现的新闻点, 这些新闻点都是没有其他媒体参与的, 站在舆论引导的最前沿, 带领观众一同观看事情的发展动态, 增强民众的参与感, 对当前国内发生的事实做相应的评论, 为舆论做了正确引导, 发挥了新闻媒体的效力。

(二) 转变引导方式, 回归受众本位

1. 换位思考, 满足受众需要

做到媒体和受众之间关系的平等。因为只有媒体发布的新闻以及信息受到了受众的认可才, 能够真正产生影响力。提升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站在观众的角度, 传递观众需要的信息。

2. 注重技巧, 提升报道感染力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的报道更加吸引观众, 所以报道方式应该讲究艺术, 《江苏新时空》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通常采用的是故事化以及结构化的报道方式, 还运用了非常多的新闻图片以及新闻漫画、数字新闻等等, 让新闻报道变得更加灵活。

(三) 增强自身公信力

判断媒体自身的舆论引导力如何, 最重要的是要具备比较强的新闻敏感度, 时刻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 勇于面对社会的难点问题以及热点问题, 并且做出客观、公正的报道, 给观众更多让人信服的引导以及剖析, 不断树立媒体的公信力。比如, 《江苏新时空》在报道“香蕉致癌事件”的时候, 采用了用事实说话的方式进行报道, 并不是跟风式的报道, 一方面有效地表现出了蕉农的顾虑及其受到的伤害, 另外一方面还采用了大量的调查采访, 用事实来说话, 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老百姓看了也能找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增强了自身的公信力。由此, 这样的实时报道对于揭示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也符合媒体应该承担起的责任要求。

三、小结

舆论是当今时代民意表达以及体现的最重要的方式, 做好舆论引导和控制, 能够有效帮助政府赢得民心, 并且也更加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媒体作为当今时代社会反应以及表达舆论非常重要的介质, 在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要:随着传播媒介逐渐趋向多元化, 而且信息量也逐渐增多, 传播模式更加个性化。如何占领舆论制高点,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下成为引导舆论的巨头, 成为传播媒体探讨的热点问题。在这种大环境下, 应该从提升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出发, 保护国人的话语权, 全面促进社会进步。基于此, 以江苏广电总台播出的《江苏新时空》为具体剖析案例, 探讨如何提升舆论引导力。

关键词:舆论,引导力,《江苏新时空》

参考文献

[1]蒲红果.说什么怎么说:网络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3.

[2]徐昭.网络环境下媒体间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研究[J].广西大学, 2012, (5) .

上一篇:非对称性下一篇:科技人力资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