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学习力提升

2024-08-16

自我学习力提升(精选11篇)

自我学习力提升 篇1

以学习力提升发展力

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各项工作的主题和主线。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应当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和主线来进行,引导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以学习力提升发展力。

以学习力提升预见力。不审大势,难明方向。应引导各级干部以宽广的视野观察世界,以清醒的头脑审视自身,善于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观察问题,善于用唯物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力求凡事看得远一些、想得深一层,不断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引导各级干部密切关注宏观形势,善于从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中抓住发展机遇;密切关注政策走势,找准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发展与国家大政方针的结合点;密切关注工作态势,全面把握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以学习力提升创造力。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应引导各级干部视发展为使命、把事业当追求,潜心研究工作、全心投入工作,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检验的实绩。引导各级干部自觉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谋划工作,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解决问题;真心向基层讨教、诚心向群众问策、虚心向先进地区学习,科学确定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群众。

以学习力提升凝聚力。我们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应引导各级干部切实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永葆亲民为民情怀,真正做到与群众关系零距离、沟通无障碍、感情无间隙。引导各级干部听民声、顺民意,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改革发展的积极性。

以学习力提升统筹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个新课题。应引导各级干部切实提高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认真研究和把握当前社会阶层结构、社会利益关系和人民群众心理心态、利益诉求的发展变化,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统筹好经济和社会发展。引导各级干部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统一领导、富有活力、配套完善、规范高效的社会管理体制,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整体效能,促进社会管理加快由防范型、控制型向人性化、服务型转变,由运用单一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转变。作者为中共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委书记)

自我学习力提升 篇2

前一阵, 在网上参与中国知识管理中心发起的秒杀《你的知识需要管理》活动, 有幸命中, 一周后便收到了田志刚先生的签名书。在工作之余, 我抽时间通读全书两遍, 受益匪浅, 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书的内容浅显易懂, 可操作性强, 是一本可拿来就用的好书。通过本书, 我第一次系统地了解了关于知识学习的理念、方法。我从事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与应用工作, 对书中提到的大量网络知识工具并不陌生, 如博客、R S S阅读器、豆瓣、社会化书签是我工作与学习中经常用到的, 且作过专题研究。此外, 我对知识管理、社会化网络等概念也有所了解, 然而读完这本书, 感觉得到了高人指点。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主要围绕个人知识管理的学习、保存、共享、使用与创新五个环节展开。在每一个环节中, 作者以理念、方法和工具应用的思路阐述, 他先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出发, 再引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分析, 帮助读者转变观念、革新思想, 再提供一些具体的操作工具, 主要是以信息技术工具为主。其中, 关于为什么要分享知识的讲解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2 0 0 6年时, 我在学校推动博客应用, 引导教师用博客写下教学心得, 但有不少教师提出疑问:“我为什么要把我的思考拿出来, 万一我要用时被抄袭了怎么办?”本书作者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呢?他认为, 共享出来的才能真正掌握、可以结识高质量的朋友、建立个人品牌的最简单方式、让企业“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以上四点对没有写博客的人来说, 可能一时无法认同, 但我的写博客经历正是一个最好的案例, 在我坚持近五年的写博客过程中, 我的专业能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书不仅对个人的学习和知识管理有指导, 对单位建立知识库也有帮助。只有单位的每一位员工学会了知识管理, 单位的知识库建设才会水到渠成。对于学校来说, 可以构建基于W I K I的网络集体备课系统, 和学生一起协作建立网络百科知识库, 带动学生用好网络。

自我学习力提升 篇3

前陣子到香港, 幫企業高管進行了為期一週的「人才發展項目」,主要內容集中於領導力與自我綜合能力的提升。在最後一天課程結束前, 我們邀請了一位資深的高階合夥人,請他跟所有學員分享這20多年來的成功經驗與總結。我在很多年前就聽過他的演講,他一直是一位很有「影響力」的人,一直以來我都深信不疑「影響力」絕對是成功人士必備的能力,他的分享一如既往的精彩。我想今天就利用這個機會,將如何提高自身的影響力整理如下,供讀者參考與學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想要更好

一個人永遠要有想要更好的心態。

或許你的成就不一定能超過奧巴馬, 但一定要讓自己不停地成長並且以超越自己為目標。大多數人都習慣對自己很好, 總覺得自己各方面都還不差,唯一不滿足的大概就是目前的收入了。但事實上一旦當你滿足於自我的舒適區,其實你的成就與收入都將馬上進入停滯!舉凡優秀的人都有自我超越的特質,因此持續的超越自我,在成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註:舒適區是人們的心理狀態和精神狀態。人們固有的習慣、觀念、行為方式、思維方式和心理定勢,使人們處於一個只屬於自己的「心理舒適區」。在這個區域裏會覺得舒服、放鬆、穩定、能夠掌控、很有安全感。一旦走出這個區域,就會感到彆扭、不舒服,或者不習慣。

(二)更高一階

永遠把自己放在比現在更高一階層來思考。

假設你現在是員工,想象如果自己是經理會如何做?

假設你現在是經理,想象如果自己是副總會如何做?

假設你現在是副總,想象如果自己是老闆會如何做?

我們常會聽到,換個位子就該換個腦袋,這句話根據我的經驗或許有必要把它調整一下, 我個人認為應該是:「先換腦袋才有機會換位子!」試想如果你不能把自己的思維與行動向上提升一到二個等級,那麼你的高度將永遠停留在現在這個位子。切記,這不是要你好高騖遠,而是提醒你要站在更高的位子來思考並作決策,方能有更高的心態與思路。

(三)自信很重要

很多時候人之所以沒有自信那是因為缺乏知識。

俗話說的好: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知識某種程度而言其實就代表自信。根據過去的經驗,自信最主要還是來自於充足的知識與經驗。我從來沒有聽說過哪個人是生下來就有影響力,歷史上的知名人物,甘地、孟德拉等人靠的都是後天的經驗與努力,才能有所成就。

在成為有影響力的領導者的過程當中,自信一直扮演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如何建立自己的自信心,第一件事就是你必須要對你自己的專業有一定程度的自信,多學習多聆聽,持續不斷地充實自己的知識,並定期將知識分享給他人,這將對自信心的提升有莫大的幫助。

(四)我是天才嗎

天才不需要準備,但天才很少!

由於工作關係,我經常有機會接觸一些優秀的人,這些優秀的人都有共通的特點,就是無論是在公開演說、面試、客戶會議、初次見面等,簡單地說就是在各種場合的表現總是很有亮點,總能夠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其實不太相信沒有準備的人會有好的表現,我更相信是因為一次又一次的練習與不斷的準備,才能在每一次的亮相中擁有令人難忘的表現。

喬布斯也是練出來的,書上說他並沒有把演講的成功當做想當然的事,事實上,長時間的排練才換來演講過程中表面上輕鬆、不拘小節和親和力。喬布斯通常提前幾個星期就開始準備,「前蘋果主管回憶,為了5分鐘的舞台演示,他的團隊曾經花了數百個小時做準備。演講前,喬布斯用整整兩天的時間反復彩排,諮詢產品經理的意見。在幻燈片製作方面,他親自撰寫並設計了大部分內容。」

(五)個人品牌

個人品牌來自於「個人風格」及「一貫的優良表現」。

簡單地說,如果能夠建立起被人津津樂道的「風格」及「不斷呈現的優良表現」,那就是個人品牌。如果能夠擁有他人「所想」、「所要」的能力,那麼,就掌握了個人品牌經營的精髓;而「個人成功品牌」的特質,必須是「一貫」、「有延續性」的。而且,為了維持品牌的能見度,必須要不斷與外界互動,持續地增強其好感度。

好的個人品牌之所以強勢並且有一定的影響力,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它結合了:A.信任 (正確的特性);B.喜歡(吸引人的性格)。有了A&B以及與互動者良好的互動關係,必然會美名外揚,替自己創造更多的機會!

提升班组学习力 打造创新型团队 篇4

——记动力车间机电维修班“双优”班组

动力车间机电维修班组是在厂里非常有名的尖刀班组,全班现有员工27人,负责动力车间及厂里所有机械、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班内分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两个班,分别由刘麟和宗井利负责小班组的管理。因为责任重大,从一开始组建就从车间调来精兵强将,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2人,党员9人,技师6人,高级工18人,都是机械电气维修方面的好手。紧紧围绕“以生产为中心,以检修维护为基础,以良好的设备状况,确保生产任务顺利完成”的管理目标,以创新为目标,积极开展各类“小改小革”活动和QC技术创新活动,引导员工“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员工”,增强了班组的凝聚力,激发了员工的学习热情。具体工作如下:

1、实行民主管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随着安徽中烟工业公司公司、厂里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我们认识到只有坚持搞民主管理才能发挥出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不断激发班组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有创新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两个班长都是有经验的老师傅,他们的核心作用显著,班组管理制度健全,班组内管理细则,绩效考核,设备奖、加班发放,奖惩决定等员工敏感的问题都是由班长和大家共同商议拟定,经班组民主生活会、班务会讨论通过。而且所有考核对

1事不对人,班组考核小组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让员工觉得心里舒坦,自觉爱岗,主动求知,主动敬业,增强了班组的凝聚力,使机电维修班成为了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

2、优秀工作业绩,积极参与技术革新

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理念就是创新,通过创建学习型班组,使勇于创新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逐步营造出“勤奋、严谨、敬业、奉献、负责、宽容、友爱、公正”的班组文化氛围。机电维修班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提高自身能力。在开展员工素质提升活动过程中,不断开展各种技术创新活动。班组积极参加小改小革、QC等技术活动,几年来,班组利用集体的技术优势、人力优势,把过去不能干的委外工程主动接下来,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先后实施了污水处理站进水系统的改造,将原有的管道进行改道,节省了能源;完成了35KV变压器漏油的维修;螺杆空压机自动除湿系统的改造,这些技术革新既为厂部节约了大笔费用,又锻炼了机电维修班员工队伍,学习了施工、设计技术,提高了员工整体素质,为我们打造了一支技术创新团队。

3、创新学习形式,促进整体进步。

随着电气设备的不断改型换代,原来的继电器控制逐渐被更先进的PLC、变频器控制所取代,作为维修工,如果不能及时更新知识,其原有的能力和素质将会逐渐削弱。班组根据员工现有素质特点,结合生产实际采用“师带徒”、“结对子”,采用现场教学,故障解难等形式组织员工学习,提高技术。定期组织技

2术比武。每次新投产上马的设备,班组都会将图纸印发到下去,并分批组织人员到现场熟悉设备,讲解疑难;为提高PLC、变频器故障处理速度,班长、技术员将PLC、变频器故障显示代码,信号以及故障分析归纳总结打印成表格发下去或张贴于设备上。极大提高了班组整体工作水平。

4、创建学习型的创新团队

创新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方式带来了创新的成果,不断的学习给机电维修班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管理的创新、思想文化和行为方式的变革,更重要的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储备,几年来,班组发扬“顾全大局,勇挑重担,拼搏实干,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参与车间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项目。我们深知设备的长周期安全经济运行,会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同时设备的重复检修和故障缺陷存在会带来很大浪费和损失。因此班组把“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的理念,把“安全在于细节,成功源于细节”的理念贯彻始终。实践“节能降耗,精修细护,进取奉献,创一流业绩”精神,努力做好所管辖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保持了设备的零故障、零缺陷、零泄漏;同时在设备检修中,精益求精严把质量关,保安全、保工期,避免了重复检修。

另外我班组因地制宜,取员工技能所长,指定专职巡检员对变配电设备、电机实行专人巡检,维护和润滑,几年来,班组共查出安全隐患200多起,及时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变事故抢修为预防性检修和计划检修,确保了生产的正常运行。

35、科学管理班组,体现攀登文化 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班组不忘公益,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班组都积极捐款,车间空压机操作工赵文华丈夫生了重病,家里生活比较困难,班组也特意组织捐款活动,为她解决燃眉之急。班组还积极参加厂部、工会及团委组织的各项活动,组织电气维修小组参加工会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健排舞大赛、安全小品比赛、“攀登者文化”知识竞赛、植树、去希望之家看望孤儿„„班组还利用闲暇时间自己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爬山活动,班组乒乓球比赛„„,体现出丰富攀登文化、班组文化。

以学习力提升思维力激发创造力 篇5

——台阳市水务建设局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新事

2012年11月16日,台阳市水务建设局举行下半年调研课题交流汇报会,17个科室、单位的负责人交流了20篇调研报告。“推进我市镇村公水务达的思考,我市农村公路建管养几点建议,创建农村公路管理……”等几篇调研报告,结合台阳水务实际,对明年水务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赢得了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

这是台阳市水务建设局举行的第二次工作调研交流会。今年上半年,该局围绕工作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通过调研方式,解疑释惑,构建了投融资平台,对新建工程首次采用了BT模式,借米下锅,借船出海,借梯登楼,破解了资金瓶颈,推进了水务重点工程建设。

一、新事产生背景

2010年以来,该局面对“投资规模大、建设工程多、改革任务重、转型要求高、民生企盼新”的重重挑战,按照“建设学习型行业,打造书香型机关”的要求,服务发展、建设队伍,创新思维、创新举措,以学习力提升思维力激发创造力,用学习的成效为水务运输事业科学发展“提神、造势、鼓劲、加压”。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习常态化。

一是健全学习制度。把建设学习型行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集中学习、学习考勤等制度。局党委中心组确定月集中学习日,做到“雷打不动”。为了扩大学习效应,该局党委中心组采取带基层负责人、带机关工作人员一起学习的“双带”组织模式,把学习氛围向下传递。二是落实学习任务。年初,该局研究确定全年读书任务,要求党员干部有规定数目的必读书目,所有书籍由局统一征订,党员干部自费购买。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党员干部的特点,分别提出相应的思考题,以文件形式下发,引导大家联系工作实际,边学习,边思考,撰写学习心得。三是加强学习交流。结合岗位设计思考题,结合水务运输事业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每年设计安排20多个调研课题,对水务作风建设、人才、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等方面进行专题调研,实现以学习促工作,以工作促学习。2010年以来,该局以党委中心组为平台,组织学习心得及调研成果交流35次110人次,并放在水务网站“文化水务”学习园地,形成了学习良好氛围。

2.创新学习载体,坚持学习多样化。

一是以开展“读书年”活动为载体,向书本学。2010年起,连续3年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举行水务系统读书年活动启动仪式,着力解决知识恐慌、本领危机和动力缺乏问题。读书年活动开展3年来,该局主要领导带头读书学习,组织读书心得体会交流,开展巡学督学。通过扎实开展“读书年”活动,全系统读书学习蔚然成风,干部职工的精气神也得到了明显提升。二是以开展参观学习活动为载体,向先进学。开阔视野、-2-

开阔胸襟,组织干部职工向先进地区学。2011年以来,先后4次组织机关干部、基层支部负责人到上海、苏州、无锡、徐州、宿迁、南通等地参观学习水务建设情况。每次学习归来,全体人员撰写心得体会,交流学习体会,并将学习心得放到局机关网站上。三是以开展“双提”活动为载体,向实践学。组织开展“提升满意度、提高执行力”主题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忧患为本,创新至上”的理念,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新时期台阳水务精神。今年,以“深化双提、促进三先”和党员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为主题,开展“满意在车厢,文明在水务”活动,举办客运从业人员、执法人员培训班,转变作风,提升效能。四是以创先争优活动载体,向劳模学。2011年以来,该局党委掀起了学习郭明义、吴斌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组织评选了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水务系统劳动模范活动,推出水务系统“十佳共产党员标兵”、十大劳动模范,举行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党员干部,形成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三、取得成效

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思路、工作举措,破解了台阳水务发展难题。

一是破解水务建设难题,全力推进水务工程。大胆设想,积极谋划,深入研究水务运输“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要求,按照“决战五年、投资百亿、突破攻坚、通江达海”目标总定位,开工建设S233台阳西绕城段、S333台阳段改扩建工程、汽车客运总站、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

抢抓盖州长江大桥建设契机,上争阜兴泰高速公路取得成效。加强行政村公水务达,对行政村的通村公路进行局部拓宽改造,提挡升级,绿化美化。

二是破解客运发展难题,大力发展三级公交。树立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确定了“公助民营”的公交运营机制,提请市政府出台城市公交经营补贴政策,新增城市公交车80辆。整合城乡客运资源,实现规模经营,更新城乡客车260辆。城乡公交实现城区至乡镇之间班车直达互通。

三是破解资金瓶颈难题,创新建设投融资模式。开动脑筋,突破常规,借助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采取市场化运作、项目化推进,把资源变资本,把资本变产业,做大做强水务投融资平台,创新水务工程BT建设模式,多管齐下破解工程建设资金瓶颈。

2011年6月,该局被盖州市委表彰为“学习型机关”,今年6月,被台阳市委命名为全市首批20家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工作示范点。

自我学习力提升 篇6

数学的本质是一个数学认识论问题。不同时代的哲学家和数学家都从认识论角度提出不同的理论和观点。但随着数学的发展又暴露出它们的片面性或局限性,特别是,当计算机引起数学研究方式的变革时,又提出有关数学本质更深层次的问题,从而推动着人们全面而辩证地认识数学的本质。但是人类的数感也必须是数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大家都经历过这样的教学现象:在明确简便运算要求时,学生都能根据数据的特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而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许多学生只知道按一般运算顺序计算,对于有可能简便的却想不到简便计算。这是令许多教师头疼的问题。这种现象,究其实质是学生缺乏自觉简便计算的意识,数感较弱。

数感,是指人们对数、数据和数字系统和其运算等形成的一般理解力,以及灵活应用这种理解力的认知倾向和认知能力。根据麦金托什等人的分析,数感主要在三个领域起重要作用:一是数据知识和数据的简便性,二是运算知识和运算的简便性,三是把数、运算的知识及其简便性应用到需要用数据进行推理的问题中。所谓“数感”,实际上就是我们推崇和经常提到的数学素养。也就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逐渐积累的对于数学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认识”,它包括知识技能素养、逻辑思维素养、运用数学素养、唯物辩证素养等。说得概括一点,数感就是一个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的直觉感知,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觉、感受和感知的能力,并能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我们说,一个人具有较高的数学素养,某种意义上就是指它又较强的“数感”那么该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一、联系生活——建立数感

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相当多的事物都是与数据分不开的,经常有意识地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起联系,如:你的班主任老师真高啊,有1.80米吧;你在几层楼几班;最近物价上涨了,猪肉要15元一斤呢”;还有你的手机号码是多少,你的身份证号码,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等等。象这种把实际问题与数联系起来,就是一种数感。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

如果说把生活引入让学生凭经验直接感受数的大小、数的状态,这种数感肯定是初级的形象直觉体验,是学生原始认知的表现,那么要使学生知识内化发生质的变化,建立较高水平的数感就必须让学生对数字作定量研究。这种研究要建立在学生丰富的生活背景上,鼓励学生尝试用数学去刻画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状态,并从中进一步认识定量刻画事物的方法,从而建构一种比较稳定的,有一定数学思考价值的数感。

理解知识的内涵和概念的本质属性,这就需要老师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事例”。比如在教学重量单位时,可让学生到食堂去看看,称称各类蔬菜、肉类的重量,也可以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带去有关计量工具,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称的过程感受自己身边书本、文具等物体的重量。这些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学得兴致盎然,在不知不觉中就获得了数感。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着好奇。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比如: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情景图,说说有哪些数学信息?这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让学生用数来描述自己所得到的信息,并进行交流。学生会说出:图中有两只小鸟、一个太阳、五朵花、三个小朋友„„这样联系了学生的生活,使数学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又有着实实在在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进行有关数的表述,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理解,使他们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获取良好的数感。

二、在学生动手操作中培养数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慧之花开在指尖上。动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通过动手操作能够实现和反映大脑的共同思维过程,同时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学到了获取知识的方法。我们都是知道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背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操作实践活动中,并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建立数感。如在教学“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我设计了以下操作活动:

(1)称一称,学生动手称一枚2分硬币(1克),5个苹果(1千克),盐(500克、2袋)。

(2)掂一掂,学生用手掂重1克的硬币,再掂一掂重1千克的2袋盐,边掂边闭上眼睛体会1克和1千克有多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去体验和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如到操场上去走走、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100米、400米、1000米的距离;这些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它不仅可以启蒙数感,还能培养学生“亲近数学”的行为,使数学学习充满乐趣。让学生体验数感,了解数与生活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增强数感,培养数学应用能力。在操作中逐步建立数感。

三、在数的运算中加强数感的培养。

在数的运算中加强数感的培养。对运算方法的判断、运算结果的估算,都与学生的数感有密切的联系。新课标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在日常生活中,口算与估算应用相当广泛,经验告诉我们,有时并不需要给出确切的数值,只要估计出大约有多少,这就需要有较强的口算能力和一定的估算技巧。针对这一点,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在我的教学中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严重的误区。教学时,我比较强调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并要求学生对“算理”进行严谨的口述。例如:在教学小数除法时,“8.5÷0.5=?”总是强调学生“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看成85÷5”。比如,在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之后,我结合课后的习题,设计了一道题,即估一估书架上大约有多少本书?我上课之前把这道题写在幻灯片上,并配上图,上课时通过屏幕显示出来,学生一看屏幕上有这么多书,思维开始活跃起来,有的估计大约有1000本,有的估计大约有800本,有的估计大约有2000本等等。又如,加法和减法的心算策略主要有:

按顺序:就是保持算式中的一个数不变,然后顺着从大到小的次序逐次加上或减去另一个数的一部分,得到部分和,渐次趋于原来的数,最终完成原式的计算。如325+476的心算:325+400+70+6=801,325+400+75+1=801。

按“十”分:就是拆分算式中的两个数,并根据位值关系计算部分和。如325+476的心算:320+470+5+6=801,300+400+20+70+5+6=801。

转换形式:转换形式就是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调整,把计算简化。如,325+476 =325+475+1=801。再如,311-214=311-211-3,300-186=299-186+1=114。

这样的调整不仅使计算更为简捷,而且也反映出灵活有效的数学思维。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学会笔算的方法,还要学会综合应用心算和估算的方法,从而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反思并解释计算的过程和结果而言,心算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数感是高度个性化的产物。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发言,有的还能说出估算的理由,即怎样算出来的,这样,在轻松的氛围中培养了数感。教给学生多种心算策略,可以使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灵活地选用,从而发展数感。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具体的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会增强学生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知道,一个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找到答案,一个算式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结果。从而贯彻落实了“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标准》精神。

四、在估算练习情境中增强数感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老师。而创设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创设情境就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数感是一种内隐的、非结构的程序性知识,他不是与生俱来的,数感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通过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需要长时间逐渐培养。作为教师,要努力钻研新教材,结合有关内容,寻找各种着眼点,用多种方法加强培养学生的数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意识设计具体目标,提供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有利于发展学生数感的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合理利用新媒体有效提升学习力 篇7

随着网络在人们生活中重要性的增加,新媒体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学习力的一个无法回避的因素。因此,在无法摆脱新媒体影响的前提下,从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层面探究对青少年学习力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进而探索青少年科学合理地使用新媒体的举措,已成为当前青少年学习力研究的新趋势。探索新媒体背景下提升青少年学习力的合理举措,必须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寻求内在的心理机制和驱动力。

青少年学习力的提升必须将青少年学习力要素与新媒体的特征相结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新媒体是利用通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同时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以其形式丰富、互动性强、渠道广泛、覆盖率高、精准到达、性价比高、推广方便等特点在青少年的学习环境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关于青少年的学习力问题,著名学习力教育专家余建祥提出了“六要素说”,认为学习力主要包括学习方法、学习动力、时间管理、学习习惯、学习心智(情商管理)、学习意志六个要素,这六个要素之间既互相关联又相对独立,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善,都会促进学习能力的改善和提升。在复杂多变的新媒体环境下,学习力要素要结合新媒体的特征获取新的内涵,才能探索学习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从新媒体环境的特征来看,提升青少年学习力需要从以下方式入手:

第一,从青少年学习力的内在驱动力——信念的自我开掘入手,让“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才能变阻力为动力,化干扰为资源,让新媒体成为提升学习力的资源,而非防范的对象。实现这样的目的,需要教师和家长将以往的说教模式,改为引导模式,以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对待青少年使用新媒体问题。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学习力提升的关键,在于通过青少年自己树立坚定的信念规避新媒体的负面影响,而和善而坚定的态度有利于这种信念的建立。美国心理学家简·尼尔森提出“正面管教”的理论,他认为“大人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向孩子提要求,而不是给孩子提供选择,大人应该通过正面管教的方式促进孩子学习力的提升”。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建立小组或团队的形式,与青少年形成平等关系。通过集体制定协议的方式,有效地规约队员的行为。协议的内容还包括死党誓言、队长职责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每个人在面对网络时都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而这种定位同时包含对网络利弊的思考。队员要遵守死党誓言和自制的协议,在这样的监督体制下最大限度地创造实现学习目标的可能性。

第二,将人生理想的设定与新媒体环境相结合,呼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力量的积极参与。当下新媒体的发展状况已经改变了青少年的学习环境,也使得学习力要素有了新的内涵——合理利用多种媒体的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下,学习力的各要素之间的作用会借助新的媒介手段而互相促进,其有机联系也会更加紧密。在新媒体的作用下建构自己的人生理想,该过程有着特殊的意义。“当我们用过程思维重新审视梦想时,我们可以得出关于梦想的新认识。梦想观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梦想,认识梦想的生成性与动态性,认识追梦过程的意义与价值。”可以尝试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建构自己的人生理想,并借助新媒体资源将自己所建构的人生理想形成愿景图。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以身心体验的方式感受新媒体的新奇性、便捷性和多元性等特征,从而引发青少年为实现美好愿景而发奋学习的动力。相关实验表明,合理的引导可以让媒体资源化弊为利,有效实现青少年学习力的提升。教师和家长要和青少年一起参与到新媒体资源的使用中,并结合目标管理、梦想教育等教育理念,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学校可以运用新媒体资源开设梦想教育课程。类似课程可以使教师在引导青少年利用网络资源时有章可循,学生也能更加积极、热情地配合教师的引导和管理。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人生梦想的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新媒体可以成为实现青少年人生目标的重要工具。

第三,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是新媒体的基本呈现形式,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青少年需要遵循良好的思想道德规范,才能屏蔽不良信息的影响,这也是提升学习力的重要前提。在学习力的诸多要素中,学习心智和学习意志的建立需要从思想道德的引导入手。良好的思想道德规范对培养青少年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健康、完善人格的建立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是借助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文化形态,在当下的发展已蔚为大观。但对于青少年学习内容来说,它毕竟没有针对性。青少年作为一个身心尚未发展完善的特殊群体,在应对新媒体中的道德挑战时,容易被误导,学习力下降也成了必然。“传统伦理道德很难避开网络而独立发展。青少年的网络生活必须面向网络时代对他们的网络交往伦理的价值要求,以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作为交往的媒介和存在的基本状态和方式。必须构建起适合青少年发展的网络文化、加强青少年自身修养、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青少年道德发展。”面对新媒体给青少年学习带来的种种问题,教师和家长要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的学习力提升创造条件。

自我学习力提升 篇8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就业力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明显。这使得原本就受人关注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问题更加突出,日益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指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特征和就业现状,提出自我效能这一概念,并通过运用自我效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其学习力,增强其就业力,使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顺利就业,并且在提高其就业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就业质量。

一、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特征和就业现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面临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 (1)来自老、少、边、穷地区,家庭收入低、经济基础差;(2)父母双亡或离异、经济失去依靠;(3)父母年事已高,家庭缺乏劳动力和稳定收入;(4)家庭成员或本人突遭意外或不幸,如家庭经济破产或家有病人长年治疗,面临长期或短期经济困难;(5)父母下岗,家庭经济来源减少或中断;(6)家庭人口多,兄弟姐妹多人上大学。(7)父母中有不良嗜好,如赌博或酗酒,引起家庭经济困难和家庭不合。家庭困难大学生虽然个性特点和抗压能力存在差异,但大多存在以下情况:

1、经济贫困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拮据,父母能提供经济支持有限,他们只能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缴纳学费,通过国家资助政策和高校资助体系申请助1学金用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课余时间,他们大多也通过勤工助学或家教等兼职工作来赚取生活费。可以说,和家境殷实或没有经济压力的同学相比,生活的艰辛使他们多了一份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感。他们的思想意识里大多有通过努力改变自身和家族命运的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2、心理压力

对于家庭困难大学生来说,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回报父母高期望造成的焦虑感,相对剥夺造成的自卑感以及未来就业困惑造成的抑郁感。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身心两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稳定,加上他们由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把他们引向两个心理极端:一种是超越自我型,习惯于比别人做得更好,希望通过他人的认可获得心理平衡,从而产生自我认同感;另一种是封闭自我型;缺乏自信、朝气;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弱,对学习缺乏热情和主动性。家庭困难学生遇到困难更容易从偏激的角度来考虑,从而产生了弱势群体向边缘群体转化的隐患。

3、学识不足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入大学后,除了在专业学习上需投入大量精力外,大学中各种各样的活动也使得他们跃跃一试;然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地理环境造成的教育不平衡或家庭教育缺失的緣故在进入大学前个人综合能力方面的锻炼较为缺乏。相比城市里家庭经济宽裕的同学在学习和各类活动中得心应手的春风得意,家庭经济困难同学由于在各类活动或比赛中经常相形见拙;久而久之,便产生消极和畏难情绪,更加不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

4、未来迷茫

对未来的迷茫也会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中国青年报》2009年11月的一份调查显示,因为对就业的困惑,55.8%的家庭困难大学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中选择考研究生。然而,研究生毕业时如果没有调整心态,做好规划,迷茫的情况不仅不会得到改善,反而有可能更加严重。

以上四个方面较全面地归纳了家庭困难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生活情况,这也是造成家庭困难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笔者在多年从事就业工作中了解到,就业困难的家庭困难学生基本上存在实际就业困难问题,而其他同学存在相对就业困难问题。两者的区别在于家庭困难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双向选择的机会少或者基本没有;而其他同学可能手中多个就业机会,但是因为对工作不满意而主动放弃。笔者在与招聘方进行座谈时也了解到,单位对于家庭困难学生的录用存谨慎态度,越来越多的企业看重成长背景、就业压力、性格等因素;他们认为员工的素养会影响其与企业价值观的融入程度。再加上家庭困难大学生面对就业准备不足等因素,都进一步影响了其顺利就业。

因此,在整个大学的教育中,很有必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旨在提高其就业力的相关指导和培训。自我效能感作为一个重要心理学概念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得到重视和运用。

二、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和主要内容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实施或完成某一行为的期望,是人们对自我行为能力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这种理论认为,即便人的行为没有对自己产生强化,但由于人对行为结果所能带来的功效产生期望,可能会主动性地进行某种行动。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一种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传统的期望概念指的只是结果的期望,而他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例如,儿童感到上课注意听讲就会获得他所希望取得的好成绩,他就有可能认真听课。效能期望指的则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例如,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人们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了行为的决定因素。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具体表现详见下表:

自我效能高的人自我效能低的人期望值高畏缩不前显示成绩显示失败遇事理智处理情绪化地处理问题乐于迎接应急情况的挑战在压力面前束手无策控制自暴自弃的想法——需要时

能發挥智慧和技能易受惧怕、恐慌和羞涩的干扰——

当需要时,其知识和技能无以发挥三、提升家庭困难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方法和途径

自我效能感不是技能,也不是一个人真实的能力,而是个体对完成特定任务所具有的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拥有技能与能够整合这些技能从而表现出胜任能力,两者是有很大差距的。即使个体拥有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技能并知道如何去做,如果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产生怀疑,也不可能表现出胜任行为。自我效能感是只针对特定任务领域而言的,并不是一个一般的个性特质。班杜拉认为,由于不同活动领域之间的差异性,所需要的能力、技能也 千差万别。一个人在不同

的领域中,其自我效能感是不同的。因此,并不存在一般的自我效能感。

1.新生生涯规划教育有效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生涯规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自主规划人生,它把教育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使得高校大学生更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入大学前,在所在的高中都是最优秀的同学,但是进入大学后这种优势顿时消失;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发现自己除了念书以外什么都不会都不懂,甚至是感觉自己连最擅长的读书也不会了的失落感。因此,在新生阶段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其及时调整心态,明确目标方向,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当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能够与其他同学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他们便能从中获得自信,这种从个人经验中获得的良好感受将有效地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建立朋辈支持工作坊,激发并促进其自我发现、自我成长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其自我效能感。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面临着生活学习和经济压力,面对这些,他们需要从同辈中获得榜样和支持的力量。学生工作部门的老师要指导朋辈支持工作坊开展日常活动,并积极了解家庭困难大学生的需求,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而言,建立良好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发挥其潜能,特别是在提升就业力方面有明显积极作用。高校应关注家庭困难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情况的反馈,就业指导部门与其他各部门建立合力,共同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

参考文献:

[1]汪卓敏.我国高等教育帮困助学体系研究[J].中国教育导论,2008,(1):7-9.

[2]戴晓燕.从助学工作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09,(8):184.

自我学习力提升 篇9

综合素养力培训心得

通过今天上午的学习培训,我深深体会到传统的教肓观念和教肓方法与现代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念矛盾对立,已成为教肓发展的阻力。教师学习,提高教肓教学能力是一项永不间断的工作。教学过程既是教师教肓学生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教肓的过程。教师在教与学之间循环发展。我们随时面临知识危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已,以求教好每一个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地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终身教肓和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我要以此为目标,不断的努力学习,争取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设计师应该如何学习提升自我 篇10

设计师应该如何学习提高自己?

大家好!这期,将由长沙品牌设计公司小编——美界设计来我大家报道设计师应该如何学习提高自我!

设计行业是个需要时刻成长、完善、创新的行业,容不得设计师原地踏步踏,且在最近今年,设计行业日趋火热化,不断涌现出一大批设计师,如果你不学习,不进步,不创新,你就只能落个“长江前浪推后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结局。当然,或许大家都知道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但是有应该如何学习提高自己呢?现在且让长沙品牌设计公司小编——美界设计来阐述下长沙品牌设计公司的部分观点。

其实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天才,天才=99%的后天努力+1%的天赋,不过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说天才=3%的功底+97%的不被互联网分散的注意力。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必须是你感兴趣并且是爱设计的。你才会走得长远。不过要把设计做好,还是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如有不足的话,就要想办法提升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其实我们有好些设计师并非是科班出身,甚至没有美术基础。但现在依然战斗在第一线。虽然这份坚持值得提倡,但时间久了,我们现在会发现,在重复一些同样的事情,你就会厌倦的。如果你正处在这个阶段,好好分析一下自己,缺什么补什么,没基础补基础。设计有好多方面的,如果版面和画册设计你做得足够好的时候,你可以涉及其他方面的设计,比如LOGO,VI,包装,还可以是3D的展厅设计或是活动现场舞台设计,一点点来,设计都是相通的。没有谁天生就会,长沙品牌设计公司——美界设计

只要做设计的有心人,甭管你的年龄大小,阅历深浅,能力怎样,相信自己都能做好。

从来也没有天生的设计师,作为设计行业从业者,我们也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早日从菜鸟进化为高手。在当代,我们又该如何做,才能更快的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呢?大家都有哪些自己的独门绝技呢?以下,我先略作分析,更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对我的分析给予补充,一起深入交流学习提高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学习工作都是要讲究方法,好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设计能力的提高也一样。

不过作为设计师,还要要养成专业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习惯。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料是一切设计的根本,没有资料,没有素材,一切都只能是空想。而且临时找的资料总是不够全面的,且时间尚急,资料质量也只会差强人意!各类设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也是一种梳理、学习、提炼、提升自身能力的过程。收集的习惯对于初学者尤其重要,当我们在没有创意灵感时,不妨翻阅自己平时收集的资料,所谓旁类触通,边翻阅边琢磨,或许某个瞬间就可以迸发你的灵感,豁然开朗。因此,学会收集整理,可以让我们学习工作事半功倍,可以让我们设计生涯受益无穷。

当然,没有人可以闭门造车,所谓的博采众长、开阔视野,就是要多看多学习别人的作品,尤其是优秀的作品。对于初学者而言,要善于在模仿中提升自己前几期也讨论过关于模仿的问题。模仿对于初学者而言,是一种快捷的学习方法。模仿,重要的不在于他的结果,而在于模仿的过程,初学者需要在模仿的过程中,不断的思考、尝试、总结、再思考、再尝试。以此来培养设计的感觉和学习其中的技术技巧。而在模仿的后期,要善于模仿者改进,这样会融入更多自身的元素,而不是一味的照葫芦画瓢。

再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设计师一定要“眼高手低”,对美的要求一定要高于自己的动手能力,才会不断的想办法提升自己的手上功夫,实现眼中的“高”。同时,要学会发现和提炼“美”,人人都会感知美,欣赏美;而设计师不仅要对美的感知更敏锐,还需会提炼“美”,将美通过设计表达出来。这就需要设计师学习更多的文化艺术知识,接受更多的美感熏陶,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提升自己对“美”的把握。

另外,设计师还需要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会与他人合作等等。总之,设计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同时涉及营销、心里等多类别知识。需要我们平时涉猎多方面的知识,需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

都说说相声的肚里是开杂货铺的,那我们搞设计的就是现代大型超市,做一个好的设计师首先要肚子里有货,而且这货大多还不是自己的,就如同超市一般。当然我们不能像超市一般拿来别人的东西就卖,那是违法的,做设计就是一个积累然后转化的过程,所有的设计出来的东西都源自于我们所处的这个空间,那些科幻片中所讲诉的未来世界,都是以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加以改变的所设计出来的,想做好设计一定要多多观察和积累,很多设计师动不动就说没想法,想法不是空想出来的,一个好的设计师做到厚积薄发4个字就够了。也不要

觉得学绘画什么的都很难,那是因为看的太远了,设计师不是艺术家,学了三年绘画,和人家大师的作品一比,哇!差得太远了,设计好难,我不学了,要明白我们是给大众做设计,不是给艺术家。设计师首先要的是商品价值,其次才是艺术价值。所以设计师的学习以综合素养为主。

以上就是长沙品牌设计公司小编——美界设计就个人经验总结的设计师如何提升自身的各种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自我学习力提升 篇11

关键词:音乐教育;融合教学;诗歌音乐;学习力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7-056-1

结合多年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工作和近期参与南京市栖霞区首届“综合性学科活动设计”活动,笔者深入探索研究,试以从音乐旋律引入诵读经典的方式促进学科教育融合,浅析诗歌与音乐融合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力的意义和路径方法。

一、诵读经典,音乐如诗如画潜移默化

经典诗歌特别是古诗词往往都精美绝伦、寓意隽永,脍炙人口。不过,很多人或许并不清楚,这些诗词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朗读方式,原本都是可以配上音乐唱出来的。现如今学习古诗词人们或许会感到难度,而事实上古人却并非如此。这一方面因为语境不同,另一方便的重要因素或许也和缺少音乐相配合有莫大的关系。

教学中尤其是小学教育中,有一种现象非常有趣。那就是各学科最常用的教具大多包涵图片。特别是在音乐和语文诗歌教学中。一图胜千言。图片形象直观,能够帮助理解。比如在教授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名篇《春晓》时,教师常常会去专门找来各色各样表现春天百花盛开、鸟语花香、风雨落红的春晓图展示给学生们看,以帮助其记住具体的画面。而后再循循善诱,图文并茂,讲解诗句所要描述的场景,所要表达的情感,直至记下所有,朗朗上口,成为一生都无法忘却的经典。而在音乐教育中也是一样,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旋律,分辨每一段旋律、每一个音符的喜怒哀乐,入门时教师也会根据音乐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去准备与之相契合的图片,让无形成有形,化复杂抽象为简单形象。

朱谦之在著作《中国音乐文学史》中,提出“所谓诗歌即是音乐”,高度概括了诗歌与音乐的关系。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音乐教学与诗歌教学相融合,其实是返璞归真,更容易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营造好如诗如画的良好记忆理解氛围,消除枯燥乏味,帮助学生融会贯通。

二、诗韵悠悠,音乐文以载道融合多赢

诚如朱谦之等专家所言,中国诗歌与音乐的关系源远流长。诗歌是无声的音乐,音乐是有声的诗歌。诗歌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两个相融合的教学,开展综合性学科设计,推动的又不仅仅是两个学科1+1>2的效果,仅仅提升两门学科本身,更在于对其他学科的无形促动。以音乐引入,通过诵读经典诗歌,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美学、心理、哲学等一系列学科都又涉猎。或许无论对于教师的跨学科专业素养局限,还是学生个体学习吸收水平,都是一种挑战,但是这样的尝试本身就是突破,就是综合效应在显现,产生多赢的效果。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的经典之作,也是很多语文教材中必选的名篇,同样被广大教师所钟爱。同样可以先借助特征明显的图片,然后通过诗意的舒缓古典音乐引入,通过启发式,引导学生辨认出图片与音乐所联系的正是《游子吟》。伴着音乐的记忆,就比寻常的背诵更为形象,也能够使得学生共同体会到音乐与诗歌想通的其妙体验。

伴着舒缓的音乐,音乐教师引导学生一起重温这首诗的意境,甚至可以以音乐为背景,现场选定角色排演配乐诗朗诵和小品,把诗歌和音乐所要表现的那种体现母亲牵挂游子和游子感恩母亲的意境完整地演绎出来。同时,教师通过讲述作者孟郊离乡背井郁郁不得志的生平,唐代诗人为官宦游制度等历史知识,就像一个个小故事,让学生掌握更多音乐学科之外的知识。甚至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程度,再穿插一些后世文学知识,比如介绍明代谭元春《唐诗选评》评价《游子吟》:“写母子之情,极真、极隐、极痛、极尽,一字一呜咽。”这又恰恰反证了音乐含蓄而隽永的优势和特点。最后通过“古诗新唱”,回归到音乐教学中来。这样既发挥了音乐承载文化,传播文化的作用,也实现多学科之间的交叉,取得一举多赢的效果。

三、余音袅袅,诵读持之以恒学习力强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的伟大意义,教师的崇高使命,不在于直接交给学生具体的知识,而在于授于受用一生的学习方法。诵读经典,音乐引入,本身就是一些非常有效的综合性学习记忆方法。通过一次次综合性学科教学,学生完全能够掌握一些规律和方法,持之以恒,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增强学习的能力。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诵读和音乐是基础。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诵读的作用之大。诵读经典诗词,加上教师的讲解,客观上,必然能扩展学生的词汇量和词汇理解能力。这样一来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常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实践中,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笔者也常常会听到一些语数外等主课老师担忧甚至抱怨,部分学生有时会在考试过程中不知所措,其实,并不是不会做此类题目,只不过是不理解甚至不认识题目中的个别字词。因此,开展诵读经典和音乐引入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去自主拓展知识面,且能够在音乐的熏陶中快乐学习。不过,如此持之以恒的坚持却并不是学生自己或者个别教师在课堂上的实践尝试所能培育的,必须得从家长、学校乃至社会多方面入手。

可喜的是,近年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通过相关文件规定引导学校开展相关创新实践。比如一些学校已开始尝试在课间及放学时间利用校内广播增加与诗歌相适应的音乐,甚至以诗歌为词的流行歌曲比如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上一篇:小升初作文景物描写训练下一篇:宁夏银川概况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