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供电企业服务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精选8篇)
提升供电企业服务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篇1
文章标题:提升供电企业服务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服务力,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供电服务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城区供电公司作为担负__中心城区170平方公里电网的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的服务企业,集电网调度、变电生产运行、配网维护、用电营业管理于一体。营业辖区跨西陵、伍家两大区域,辖
区内设营业所4个,用电客户11万户,年售电量5.9亿千瓦时,现有在职职工350人。公司服务范围广泛,优质服务难度较大。“十五”期间,公司文明建设以“提升企业服务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公司服务形象有了较大改善,以社区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光明使者进社区”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和街办的好评。公司在今年的行风评议中被评议为“合格单位”。电力110联动队曾荣获__市110联动先进集体、省电力公司“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而__供电所也获得省文明示范窗口、__市窗口行业先进单位称号。
一、提升服务理念,找准服务基点。
社会和谐是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电力企业作为社会公益型、服务型行业,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担负着责无旁贷的责任。优质服务是电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履行好电力普遍服务社会的职能,构建更加和谐的供用电关系,创造更加和谐的供用电环境,是供电企业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公司将“优质服务”的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树立起“大服务”理念,即以提高外部服务力为目标,以优化内部服务力为基础,以服务市场为龙头,安全生产服务市场营销,机关服务基层,打造服务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二、注重服务细节,提升服务品质。
公司将提升服务力落实在细处,从细化服务内容、简化办事环节、实化服务监督入手,不断提升服务品质。
服务内容追求细化。从满足客户需求出发,为客户营造舒心方便的办电环境,营业大厅按照国网公司统一标识进行了装修,配备了客户休息座椅、饮用水、纸笔、老花镜等。接待、服务客户要求营业人员主动做到“六个一”:一张笑脸相迎、一声礼貌问候、一把椅子让座、一杯清茶解渴、一腔热情办事、一句温馨话语相送。
办事环节追求简化。坚持“便民不扰民”的原则,客户办事能一趟办清的,决不让客户跑第二趟。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公司进一步梳理报装流程,对流程进行了简化,减少其中的周转环节,加快了报装速度。实施“便民工程”,在用电低谷时或在客户方便时进行电力设备维修、改造。
服务监督追求实效。公司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深入客户,了解公司服务客户的情况。每年公司都要召开义务监督员会议,真诚听取社会各界对供电企业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树立良好的企业的社会形象。今年6月中旬,公司领导带队亲自走访了电力客户。公司制定了《服务客户工作质量事故的处理及建立投诉事件回访工作制度》,要求对工作质量事故要按照“五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即“事故发生的原因没有调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同类事故发生的防范措施不放过;相关人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对客户带来的不便和不良影响未取得客户的谅解不放过”,加强对客户投诉的监督、处理,以更好地改进工作。
二、创新服务载体,提升服务能力。
抓窗口建设,创建“光明使者进社区”服务载体。公司在加强电网建设,不断改善供电能力的同时,积极寻求途径,提高服务“软实力”。公司不断延伸服务内涵,拓展服务渠道,立足窗口服务,将服务向社区外延。社区是城市广大居民群众的主要活动场所,是企业服务工作的主要阵地,公司党委立足国家电网公司开展的“爱心活动”、“平安工程”,按照省电力公司、__供电公司的统一部署,结合民主评议行风的工作要求,开展“光明使者进社区”活动。“光明使者进社区”活动,以为社区“送文化、送服务、送安全、送爱心”为主要内容。送文化进社区,让客户了解电力政策、传播电力文化,增进企业与客户的相互理解,公司党委多次组织“进社区”宣传、咨询活动,向客户宣传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知识,在社区建立了“光明使者进社区服务宣传栏”,制作了精美的文艺节目,把歌舞、曲艺节目送进社区,在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宣传了用电知识。送服务进社区,让居民享受零距离服务,更好地方便客户,公司为社区里的残疾人、孤寡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并且在社区发现和培养供电联络员,通过供电联络员向居民提供宣传、咨询服务。送安全进社区,让安全常识家喻户晓,公司在社区普及安全用电知识,在老百姓中开展触电急救培训,演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宣传安全用电重要性,组织上门进行用电隐患检查。送爱心进
社区,公司主动承担起专变、无主资产的抢修工作,对社区困难群众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城市困难群体能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开展该项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服务水平,推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抓“三公”调度,创建“阳光调度”载体。公司党委以阳光“透明、温暖”为特点,提出“城网有界,服务无限”的理念,开展“阳光调度”品牌活动。一是抓
“透明”调度。调度室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三公”调度十项措施的要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调度,制定了停电计划公开等一系列公开制度,并通过媒体定期向社会公布;规范了停电信息发布原则,对重要用户的停电信息做到电话通知,城区共2200个重要用户受到城网调度的热情服务、特殊服务;做好迎峰度夏、重要节假日、重大政治活动的保电工作。二是抓“温情”调度。公司在调度工作中尽量考虑客户利益,做到三种情况不安排停电检修工作,在用户有特殊生产任务的时候不安排停电检修,用户生产周期中不安排停电,用户有重大活动和保电任务时不安排停电检修。如***水泥厂用户停电,公司都利用用户的设备检修检修期间进行。为了尽量减少停电对居民的影响,公司把倒负荷操作都安排在深夜进行,宁愿调度员辛苦一点,也要保证市民不受停电的影响。调度还多次因用户原因更改停电时间。有一次,王家河线路需要进行检修,停电线路涉及__市水泥厂。当通知发出后,水泥厂的负责人找到调度室解释说,由于厂里正在进行改制,职工情绪不稳定,能否缓一缓。考虑到企业的困难,调度室当即同意了。半个月后,当调度室再次发出停电通知时,厂里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值生产周期,生产任务很紧,要求改时间。一个月后,调度室的同志带着“停电通知单”,再次到厂里说明了线路需要检修的迫切性,并且已有二十多名检修人员已做好准备。该厂生产副厂长得知情况后非常感动,主动提出立即改变生产计划,进行检修,但仍要两天后才能进行检修。为了确保水泥厂不受损失,调度室再一次取消了停电作业。通过抓提升“服务力”的重点环节,有效提高了服务水平。
三、发挥党员带动作用,激发服务活力。
人是服务中最关键的因素,只有广大职工的服务意识增强了,服务能力才会提高。公司在职工中开展“假如我是客户”的换位思考大讨论,强化职工的大局意识、诚信意识、服务意识、形象意识,树立“客户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把“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开展“我服务您评说”、“您看我微笑了吗”活动,促进职工提高服务水平。公司除了在职工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开展技能培训外,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内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帮助和带动职工提高服务水平。
党员职工结对提高服务质量。公司在营销部门开展了以“结对子”为主要形式的“岗位互动”活动,要求党员与营销窗口一线职工结对,帮助任务繁重、责任压力大的一线职工完成好各项工作。公司党委对互动党员提出了“一个带头,两个分担,三个促进”的要求,即在“岗位互动”活动中,要带头完成好生产经营任务;要分担工作压力,分担工作责任;要促进自身思想业务素质的提高,促进职工爱岗敬业精神,促进生产经营任务完成。“岗位互动”活动通过互动党员和职工间的互相帮助、沟通协调,加强服务“链条”的衔接,“润滑”服务流程的运转,从而提高了效率,有力保障了窗口服务工作任务的完成。
党员挂牌树立服务模范形象。公司还开展了以“党员挂牌上岗”为主要形式的主题活动。党委要求党员佩戴“党员责任岗”标志上岗,严格执行“八项”纪律,发挥“五个”模范作用,即:优质服务的模范、积极完成任务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讲究公德的模范。开展“党员挂牌上岗”活动,每个党员身上多了一份责任和压力,而职工则增添了支持帮助的力量、有了学习参照的对象,对于塑造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职工圆满完成工作任务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公司服务力有了较大提高,但优质服务是一项长期、动态的工作,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提升供电企业服务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欢迎阅读提升供电企业服务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提升供电企业服务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篇2
关键词:信息力,核心竞争力,电力企业
1 信息力与核心竞争力
1.1 信息力思想的演变
信息力的概念目前在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定义, 对其内涵和外延的认识还处在不断的研究和深化过程中, 但自20世纪50年代, 西方和日本学者就开始从不同角度研究并产生了一系列关于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思想。我国最早使用“信息力”概念的是张德霖1987年在《光明日报》发表的《社会生产力系统中的信息力》一文中, 而后乌家培在《经济信息与信息经济》一书中也认为, “信息力还体现在为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决策提供及时、可靠、充分的经济信息, 从而达到使经济活动合理化的目的。” 信息渗透到几乎一切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企业未来的发展形势、企业的价值衡量都已经与信息化和信息处理能力息息相关, 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越来越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抵挡的发展趋势。
1.2 信息力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自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以来, 全世界的企业都在寻找、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但随着信息在企业资源及企业价值增值中越来越重要, 公司规模的大小与企业所掌握的信息, 以及利用信息能获取的最大商业价值紧密相关。信息化的进程不断改进着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并为这些要素注入了新的活力。
度量核心竞争力有两个重要尺度:我们用价值链环节的附加价值、模仿难易程度。作为一种新生产力, 信息力是对原有生产力的突破和飞跃, 影响企业经营的每个价值活动, 据统计, 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规划, 可使出错率从手工设计、规划时的5%降低到现在的1%, 其工效提高6~8倍, 投资至少节省2%~5%, 大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资金利用率;而其的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更使其成为渗透性强、扩散性高、全球化的先导型生产力, 通过将更多的信息内容融入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中去, 使其有别于其他企业, 增强差异性, 取得竞争优势。信息力已然成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武器。
2 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力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 电力企业都呈现集团化、产业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发展态势。集团化运作需要成员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管理等各环节协同运作, 这增加了管理难度, 对数据分析、辅助决策、智能管理的需求也逐渐凸显出来。尽管电力企业的“信息高速公路”已基本建成, 但电力行业信息化应用分析决策能力仍处在初级的数据获取与报表查询阶段, 业务分析支撑能力较低。
据肖泽群、程德理的观点, 信息力发展水平是由信息力的认识水平、信息力的利用水平和信息力的控制水平所决定, 但信息力决不等于这三种力的简单相加, 而是这三种力的合力。以此, 我们来了解电力企业信息力的发展现状。
2.1 电力信息力的认识水平:
我们通过电力企业信息人员素质状态、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来测度。
(1) 电力信息人才日趋缺乏。
一方面受企业编制限制, 信息化人员的引进十分困难, 而信息化对既懂信息技术, 又懂电力业务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依赖性很强;另一方面, 由于集中管控的需要, 不少电力集团的信息化部门被其他部门重组, 专职人员数量减少。无论是岗位重要性, 还是专业人数, 信息人员一直处于弱势。不受重视、不宜提拔、不便交流、不利提高的“四不现象”普遍存在, 且这种状况已从电网企业发展到发电企业;同时, 受电力软件产业的兴起, 电力信息化人才不断外流。
(2) 重视信息化的建设。
电力企业对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 以2009年为例, 我国电力信息化建设规模为187.97亿元, 其中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占据27.7%。多数水电厂、火力发电机组及变电站配备了计算机监控系统;相当一部分水电厂实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国家电网公司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其所属各级分子公司, 建立了电力负荷管理、营销管理、电网实时信息等应用系统为主要功能的网络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了办公环境网络化和计算机化。但是, 总体来看, 管理信息化滞后于生产自动化的发展进程。
2.2 电力信息力的利用水平
信息力利用水平强调信息科学技术的应用, 包括信息技术装备、信息资源利用和信息系统的运行状况。“十一五”期间各电力集团都建立了相应的一体化信息平台, 但由于信息技术装备水平的参差不齐, 部分企业的一体化信息平台的承载能力有限, 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 重开发、轻应用的现象;据统计数据显示, 近些年各电力集团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年投入超过10亿元, 但申报信息化专利和成果却不到200项, 行业推广的项目成果和成果转化几乎为零, 从信息系统运维来看, 电网公司一般采取网省公司独立运行模式, 发电集团则普遍采取厂独立运行的模式。由于对信息系统运维工作采取不同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和运行模式, 导致工作职责、岗位设置和人员素质差异较大, 不利于对信息服务管理标准化。
2.3 电力信息力的控制水平
从理论上讲, 主要由信息管理的政策和法规、信息管理体制以及防范信息危害、信息服务不均等方面来反映。随着信息业务应用的深入发展, 电力企业处于通过“扩容”来支撑应用需求与服务器、网络资源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的现象并存的局面。电力企业的建设资金大量花在了软件版权和使用权购置上, 但是对于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类知识产权存在保护不当现象, 在对同行业企业严格保护, 慎防外泄的同时, 却被外商无偿地“窃取”成为“行业成功案例”。
3 以信息力提升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策略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灵魂和成功的关键, 如何获得、培育和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实现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对于电力企业来讲, 企业只有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做精。
3.1 提高信息主体素质, 强化培训, 推进产学研结合
对电力企业来讲, 信息力能否提升企业竞争力, 人才问题非常关键。信息力的发展水平, 需要各个部门、每一名员工都立足系统, 从全局出发, 积极参与和主动调整, 适应新业务环境, 才能发挥信息力。要在短时间内改变电力企业信息人才发展现状, 就必须加大培训力度, 定期、有针对的开展培训, 提高在职员工整体素质, 同时储备、培养后继人才, 这就要充分发挥电力系统内院校、科研院的独特优势, 推进产学研结合。一方面建章立制、完善组织, 建立教育培训长效机制;选拔条件好、素质高的人员进行重点培养, 打造企业内训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提倡岗位练兵, 推动校企合作, 加强信息相关专业建设, 大力培育一批新兴专业, 完善人才供需对接。
3.2 搭建统一的标准化平台, 提升信息力利用水平
信息时代,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通过构建统一的业务平台, 消除部门壁垒, 明确各部门在流程中所承担的职责, 确定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并对其进行优化, 从而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 为企业业务系统提供通用的管理支持, 保障信息资源的合理使用;亦可为企业各个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信息标准规范框架、统一的开发环境以及统一的信息化服务。
这样, 电力企业的信息平台具备强大的业务扩展能力, 可使各项管理、业务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快速调整, 提高企业的敏捷性和应变能力。对加强与促进电力企业各成员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充分利用电力行业的科技资源, 加强产、学、研合作, 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 探索新技术在电力企业共享的模式与方法, 实现科技成果在行业范围内的有效共享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3 持续创新, 重视成果管理, 加强信息力的控制
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之源。面对电力体制改革带来的管理职能的不断变化、日新月异的信息发展, 电力企业只有提高创新能力, 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首先, 要解放思想,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速技术创新, 为各个消费群体提供符合预期要求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尤其是在智能电网、特高压等重大战略技术研发上要加大力度, 建设优化电网。其次, 从行业特点及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 重视成果管理, 对反映行业共性的软件成果和研究报告, 要及时申报专利, 并协助行业组织开展宣传和推广活动。
总之, 尽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也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 即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也要及时创新, 但是在目前状况下, 用信息力来迅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是我们应对挑战的有力武器之一。
参考文献
[1]邱利萍, 刘兰凤.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分析[J].中国对外贸易, 2011 (16) .
[2]王知强.基于区域信息化建设的信息主体素质研究[J].现代情报, 2011, 31 (8) .
[3]孙立阳.中国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市场研究, 2011 (7) .
[4]顾艳.信息化建设视角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J].中国市场, 2011 (2) .
[5]刘晓峰.以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为着力点增强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1 (7) .
提升供电企业服务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篇3
回顾这些年来中央企业的发展变化,我们清晰地看到,企业文化的变革和创新有力地促进了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国资委成立以来,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正确履行出资人职责、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实力、促进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大力推动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国资委成立伊始,就在三定方案中明确宣传工作局设立企业文化处,在国务院部委中第一次设立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指导机构,为指导中央企业有计划、按步骤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设立国家财政资助的《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软科学课题,对中央企业的优良传统、文化积淀以及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内容、实施原则和方式方法进行了深入调研和认真研究;2004年,在大庆油田召开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交流会,总结、交流和研讨了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2005年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中央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工作要求,提出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起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反映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框架体系。这个文件的下发,对中央企业乃至全国的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06年先后召开了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会和工作推进会,推出了一批企业文化建设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对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部署。2007年,再次设立国家财政资助的软科学课题,对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进行研究,提出了具有中央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这样,国资委对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工作基本形成了既有指导思想、工作要求、实施原则、分类指导,又有检查评价的闭环管理体系,有效地规范、引导、推动了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央企业在国资委的指导下,明确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加大软硬件投入,加强分类指导和评价工作,强化监督检查和过程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组织领导有力、目标导向明确、措施更加扎实,企业文化框架体系初步形成,作用效果正在显现。经过近7年时间的扎实推进、认真实施,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绝大多数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框架体系已经建立,内部管理得到加强,社会形象得到改善,竞争能力得到增强,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各项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价值理念体系进一步完善,员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巩固。中央企业继承报国奉献的优良传统,以实现民族振兴、资产保值增值为己任,确立企业使命。着眼于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以科学发展为目标,制定企业愿景。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炼企业精神。按照时代要求,体现企业特色,以诚信经营为核心,提炼经营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规范员工行为和确立职业道德。通过这些工作,企业的价值理念体系得到丰富和完善,员工为企业发展而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初步形成,为凝聚职工力量、促进企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企业文化建设贯穿于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和品牌价值的提升。中央企业紧密结合经营管理实践,积极开展廉洁文化、安全文化、服务文化、质量文化、营销文化、品牌文化建设。这些丰富的文化建设实践,既丰富和发展了企业文化工作内容和文化内涵,又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同时,中央企业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企业品牌建设,加大企业品牌宣传力度,积极依靠新闻媒体及时公开企业相关信息,树立负责任的社会形象,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强化责任意识,正确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中央企业把履行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不断强化诚信经营、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理念,强化回馈社会、回报股东、关爱员工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企业,积极主动履行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在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抗击重大自然灾害、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以及节能减排、扶贫济困、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中央企业都始终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载体,促进了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各中央企业把对员工的思想教育与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和员工道德规范的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赋予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新的工作内容和表现形式,拓展了工作领域和空间,丰富了工作手段和方法,使企业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企业实际,体现职工愿望,为企业党建进入管理、发挥作用提供了载体和抓手,使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转化成为市场竞争优势,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经营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变化,使广大职工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企业体制机制的变革。广大员工学习创新和竞争的意识得到增强,自觉把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爱岗敬业、致力发展、在为国家及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使自身得到发展成为员工的自觉追求。这些深层次的思想变革,为中央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为增强企业经营实力、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作出了贡献,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2003年~2009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由8.3万亿元增长到21万亿元,年均递增16.7%;营业收入由4.5万亿元增加到12.6万亿元,年均递增18.7%;实现利润由3 005.9亿元增加到7 977.2亿元,年均递增17.7%,其中效益最好的年份超过万亿元;上缴税金由3 563.1亿元增加到10 876亿元,年均递增20.4%。一批中央企业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有24家中央企业跻身世界500强,比2003年增加18家。近年来,在战胜雨雪冰冻和地震灾害、成功举办奥运、国庆阅兵庆典、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央企业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再一次证明,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文化的变革创新是更为深层次的改革。企业要适应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核心技术和产品市场,更需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企业改革发展作支撑。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用科学的思想和先进的理念武装职工队伍,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打造高素质的职工队伍;用科学的思想和先进的理念指导企业生产经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竞争的体制机制,培育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高尚的企业道德,打造企业品牌,不断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生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不竭精神动力。
面向未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同样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当前改革进入关键时期,触及到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们在分享改革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深度改革引发的深层矛盾和问题的冲击;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和渴望不断增长。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历史不长、法制规范、游戏规则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更需要我们讲究诚信、履行社会责任。我们要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科学论断,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升综合国力、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提高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从而在实践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进程中,努力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当代中国先进的、科学的思想文化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企业全面提升员工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企业文化的本质属性,无论是企业文化的理论创新,还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都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从指导思想、工作内容到方式方法都要认真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要求,确保企业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二是要坚持以价值理念的培育与转化为重点,努力健全企业文化体系,发挥企业文化的整体功能。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三个基本内容,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企业文化的完整体系。我们要遵循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全面推进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建设,通过建立健全企业价值理念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优化企业形象识别体系,全面构建企业文化体系,从而更好地发挥企业文化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改进管理、树立形象、塑造品牌、增强竞争力等方面的整体功能。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紧紧抓住价值理念的培育与转化这个关键,紧密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和改革发展的要求,正确确立企业使命和企业愿景,培育形成符合时代要求、体现企业特色、具有丰富管理内涵的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并贯彻执行。同时,要努力把企业价值理念融入各项规章制度之中,贯彻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与企业管理相融共进,使价值理念在企业管理中真正落地生根。
三是要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内容,切实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企业文化只有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紧紧结合企业的不同特点,开展各种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扎实推进各种子文化建设,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寓教于乐,让职工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受到教育与启发。
四是要牢牢把握职工队伍建设这个根本,切实提高职工队伍素质。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不断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所在。我们检验和衡量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看企业文化建设是否促进了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否促进了职工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始终把握职工队伍建设这个根本,坚持以人为本、文化育人,通过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等工作,促进广大职工对价值理念的自觉认同,使先进的价值理念转化为职工的思想认识,成为职工的价值追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同时,通过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创建学习型企业,建设创新型团队,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引导职工不断提高学习创新能力和业务技能,从而形成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和谐局面。
五是要健全体制机制,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有效保障。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组织保障机制。根据企业深化改革的新形势,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董事会和主要经营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决策作用。既要明确主管部门加强组织协调,又要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形成企业文化主管部门与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责任落实、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建立工作指导和载体支撑机制。从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制定并不断完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同时,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制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年度工作计划,抓好工作落实。注意搞好分类指导,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以典型引路,推动工作。积极开展企业文化教育培训,增强广大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认同。加强载体和阵地设施建设,扩大企业文化有效覆盖面,增强企业文化的效果。要加强督促检查,建立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情况作为企业考核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与企业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要认真研究并建立科学的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逐步建立起企业文化建设的评价激励与动态管理机制,通过考核评价,推动中央企业进一步建立与完善企业文化框架体系,不断规范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结合中央企业并购重组步伐加快的新形势,进行企业文化融合问题的研究与探讨,组织中央企业进行研讨交流,引导企业在推行并购重组的同时注重文化的融合,以保证并购重组的成功。二是要推动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引导中央企业完善价值理念体系使之更符合市场定位与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梳理企业的规章制度,使之更体现精神文化的要求;深入开展养成教育,使企业文化的要求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向企业管理纵深发展,逐步形成具有中央企业特色的管理文化。三是探索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线推进中央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方法与途径,逐步摸索出具有中央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新路子。四是推动企业正确履行社会责任,开展企业品牌宣传和形象塑造,不断改善中央企业的品牌形象,增强中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企业的改革发展必然伴随着企业文化的发展。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李荣融指出:“企业文化来源于企业,扎根于企业,发展于企业,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理应走在全国企业的前列。”让我们按照荣融同志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为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学习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篇4
广钢电炉厂 赖柳祥
一个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很多:比如战略方向是否正确;宏观环境是否向好;产品的市场需求是否持续增加;竞争态势力等等。但是笔者觉得学习的能力,也就是学习力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无论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是个人之间的竞争,终究科学技术才是竞争的核心要素,而科技创新需要强大的学习能力做支撑。因此,竞争的实质是学习力的竞争,从这个层面上说,学习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学习力就显得极其重要。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我们要更加重视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员工从“学会”向“会学”转变、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以学习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正确认识理解学习力,是创建“学习型广钢”的基石 所谓“学习力”,就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个人的学习力包括知识总量、知识质量、知识流量、知识增量,也就是个人知识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翻阅任何一名成功人士、知名学者、精锐人才的成功经验,无不发现他们具有相同的共性--超强的“学习力”。“学习力”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其高质量获取知识的制胜法宝。要想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精尖”人才,就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学习力”。只有拥有超强的“学习力”,才能汲取更多的知识,才能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的空间,才能实现人生的理想,才能超越自我。
对企业而言,“学习力”同样重要。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可谓是危机四伏、困难重重。如何才能突出重围,屹立于不败之地呢?笔者认为,“学习力”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企业必须具备“学习力”,即学习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学习国际前沿的科学技术,学习最新的法规制度,全方位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地位,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学习力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始终,是企业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一个企业的学习力是企业最本质的竞争力,真正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企业是那些善于学习的企业。因此,对于一个优秀企业而言,学习力是其最重要的能力。
学习力由三个要素组成,分别是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学习的目标;学习的毅力反映了学习者的意志;学习的能力则来源于学习者掌握知识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一个人或组织是否具有很强的学习力,完全取决于这个人或组织是否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意志和丰富的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当你有了学习目标和意志,但缺少学习能力时,仅能知道“应学”;当你有了学习目标和学习能力,却缺乏意志时,只说明你“能学”;而当你既有学习能力,又有学习意志,但是还没有找到学习目标时,你只是处在“也许能学”的状态。只有将三者集于一身,你才能真正地拥有学习力。
毋庸讳言,目前还有不少企业对学习力认识不够。有的企业认为职工培训增加了企业的负担;有的企业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对职工的生产要求很多,而对职工的学习重视不够,不注意培养知识型职工;有的企业只是进行应急性的岗位培训,谈不上知识和技能的创造;还有的企业长期不学习,经营者和决策层知识透支,心有余力不足,跟不上发展形势,致使企业发展缓慢甚至落伍被淘汰。因此,创建学习型企业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职工的愿望。党的十六大报告更强调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为此,我们要把提升学习力作为着力点,从学习理念上更新、从学习目标上明确、从学习载体上创新,实实在在抓好学习型企业建设。
二、建立愿景,激发员工学习的原动力
共同愿景是激励组织内全体成员学习工作的灯塔和原动力,是个人、团队、组织学习和行为的坐标,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础。
在学习愿景的确立上,首先建立“学习型广钢”创建目标,明确学习内容和基本要求,然后进行宣传发动。根据“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要求,围绕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个人愿景、学习进度等内容,组织职工和各级单位制定个人学习愿景。其次为了建立共同愿景,各级单位组织全体员工在充分学习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经典案例讨论、交流心得等方式,让每个员工理清四个问题:一是理清个人愿景,即自己发自内心想要争取、得到的目标是什么?二是理清个人现状,正确把握自己的真实素质和能力,差距在哪里?优势又是什么?三是理清个人学习智障,即影响自己学习的最大智障是什么?自己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四是理清解决之道,即实现个人愿景的有效途径是什么?通过理清这四个问题,每个员工清楚地认识了自己的个人愿景、能力、学习智障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且认识到了实现个人愿景,要靠终身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己适应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需要的技能和素质。与此同时,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班组工作实际和职工个人愿景,组织全班员工通过一次次抽丝剥茧地深入座谈,共同制定了各自小组织的共同愿景,比如电炉厂的“快乐学习、开心工作,自我发展、电炉发展”。由于共同愿景与员工个人愿景的和谐统一,充分调动了员工学习、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员工的自主管理意识、团队协作精神明显增强,这些年电炉厂降本挖潜空间不断拓展,内源正在于此。
共同愿景是一个组织中各个成员发自内心的共同目标,它告诉员工“我们将成为什么”,它是对员工的一种宏伟的承诺,使人们憧憬实现目标后的收益,激发“学习力”的潜能、真正做到“学习”自动自主,当个人愿景、组织愿景、学习力“三合一”和谐一致形成共振时,将让员工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将加深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在这一点上,当前正值广钢重组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尽快形成集团公司的远景规划,让员工在企业蓝图框架内描绘自己个人愿景、规划学习力提升计划,对形成企业发展和员工发展的双赢局面是极其必要和紧迫的。
三、以人为本设计载体,学以致用,提升职工学习能力
在设计载体、开展活动中,着重围绕职工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重点解决怎样学的问题。根据企业的实际,充分发挥潜能,建立物质载体和活动载体。
在物质载体方面重点加强学习基地建设,采用外送交流培养、内部培训、定期讲座、例会等办法,充分利用科务会、QC小组、中心组、厂务会、收集合理化建议等载体,多形式组织学习培训教育。广泛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各单位都建立了个性鲜明、信息丰富的内部网站,让它们相互整合、流通、互动起来。我们可以在网上建立了学习专栏,登载企业管理、计算机应用、财务管理、普法教育、学习型组织等专业知识供广大职工在线浏览学习。
在活动载体方面,从四个方面入手,以形式多样的活动推进创建工作。一是把学习工作化。要求管理岗位上的所有人员每年针对工作实际读两本书,完成两篇有分析、有见解、针对性强的心得体会,在公司报刊、简报、网站等媒体上进行交流。同时有的放矢地确定了调研题目,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工作水平;二是有针对性地加大行业的培训力度,以“学技术、强技能、拓业务、适转型”为主导思想贯穿始终;三是将学习机制引入目前在推行的“技术、技能岗位等级序列”人才通道管理办法;四是完善三项学习激励机制,第一是竞争激励。近年来公司进入发展转型期,加大了整合改革力度,无论是下岗减员还是重新竞争上岗,无论是干部招聘还是岗位工种聘用都应该推进标准考核机制。第二是奖惩激励。制定学习规划,明确学习任务并进行了量化考核,保证学习的实效性,实效要体现在效益上。建议专门拨出一定资金,对科研成果、科技攻关、自学成才、QC小组成果等几方面进行奖励,鼓舞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是标杆激励。在职工中广泛开展导师带徒、技术比武、岗位竞赛、技术标兵评比等活动,营造了“人人参与学习、人人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开展“学习型广钢”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解决职工的学习毅力问题。为此,不但要明确目标,确立学习愿景,还要从落实措施,层层制定考核办法入手,建立奖惩激励机制,调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确保学习的持久性。更要建立必要的反省检讨机制,从组织到个人,从高层到一线,须提出以转变观念、改善思维方式为先导,主要突出以下五点:学会首先把“镜子”转向自己,碰到问题或挫折不怪罪于外,怨人尤天;学会开放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并有效地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树立合作和双赢的观念;学会系统思考,即学会整体思考、动态思考和本质思考;学着了解自己、控制自己、管理自己。
《中庸》一书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步骤,精辟诠释了“学以致用”的深刻内涵。一年来,各二级单位创建网络通讯报刊,确保信息共享;创新学习载体,提高学习成效,确保学有所获;及时发布形势教育,引导员工思想向公司决策思路靠拢。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使大家学习理念发生了明显转变,进而带来思想观念的更新,并促使人们逐步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应变和创新能力增强。笔者认为把创建“学习型广钢”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抓实抓好,就要把学习活动渗透到日常管理和工作中,鼓励员工将工作当作学问来研究,把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主线。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带着工作中的问题,在学习中解决问题,使学习更具有乐趣,解决问题更有成就感,才能不断把我们的企业稳定转型并做大做强。
四、提升学习力的启示
对提升学习力的探索和实践,得出五点启示:
启示
一、学习不仅是一个人、一级组织的事情,是一个团队、一个企业,乃至全员、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启示
二、学习力的提升,需要一种观念、一种环境、一个平台来做支撑,才能形成一种学习习惯、学习氛围;
启示
三、学习既要讲究方法,又要注重实际效果。要带着目的学,博学慎思,找寻真谛,运用于实践。
启示
四、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学习力决定该资源利用率。
启示
五、广钢转型紧迫之际,将构建新业态、进入新领域,学习力更意味着企业适应力。
提升供电企业服务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篇5
通过自己在现场亲自动手制作和实战演练,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掌握并在今后工作做独立操作。 企业内训的主要形式 包括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和企业内训课程。
企业内训的价值
1、企业面临的商业竞争日益激烈,提高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整体管理水平,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2、企业内训是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企业内训为学员带来系统的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还能为企业带来以下的附加价值;
为中高层管理人员统一管理理念和思想搭建管理沟通平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为企业提高理论支持,树立企业管理威信;
增强企业管理层的凝聚力和对人才的吸引力;
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水平;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培训体系的构建——没有学习力,就没有竞争力
企业持续性“盈利“的基础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的企业总是苦于难留人才? 为什么策略相同,但竞争力总比不上人家? 为什么很好的决策,却没有达到很好的绩效? 为什么看似雄心勃勃的计划,总是一败涂地? 为什么付出比计划多了10倍,结果却不到计划收益的10%? 如何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使员工成为终身学习者?
为什么要构建企业内部的培训体系 培训费用太高,派出去每次学习的人,动辄几千元,多则上万元;
企业自行开发课程难度很大,成本太高;
如何解决培训需求的自主性;
想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企业内部的培训体系,但苦于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企业自行组织课程的教务工作太烦琐;
企业内部的培训方式不丰富,不受员工欢迎;
对培训市场不太了解,寻找合适的课程和合适的讲师的途径太少;
许多培训讲师的内容理论太强,缺乏实战指导意义;
对培训市场缺乏了解,寻找合适课程和讲师的途径太少;
训后没有跟踪工具,无法对培训效果进行维持,造成培训后无效或低效; 员工很少有机会接受到行业顶尖名师的指导和训练;
和培训机构接触不多,无法考察培训机构的信誉;
缺乏培训,使企业的人才梯队总是很难及时跟上;
为什么我们的企业总是苦于难留人才;
高昂的培训费用不能承受,真么办;
企业如何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学习。
构建培训体系的目的 打造优势人才体系,是企业工作者的使命与意义。
“建立健全内部的培训体系”全面改善全员的学习效果,从而达到提升全员管理培训绩效和通过学习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1、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2、训练员工掌握职业技能;
3、推动建立学习型企业;
4、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要永久经营,才人体系至关重要,企业重视人才体系的建设,不仅仅是广泛招募
人才或加强员工福利,而是要打造一个优势的人才培养体系,让企业的人才稳固持续发挥潜能,并不断培养出新的优势人才为企业所用,就是企业永续经营的根本。
培训对象: 培训专员、培训讲师、培训主管、培训经理、培训总监、人事经理、总经理。
2天。
培训内容具体如下:
一、企业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培训重要不重要?
我国现阶段民营企业对培训的重视程度?
如何让老板认识培训的意义?
企业内训工作如何组织(流程)?
二、作为一名优秀的培训主管素质要求?
三、作为一名优秀的培训主管的能力要求?
四、作为一名优秀的培训主管所需要的知识
五、培训部门的组建
设置培训部门所要达到的目的;
培训部门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心;
培训部门的岗位设置;
培训部门所需人员及岗位职责;
培训部门所需物品;
培训部门的工作流程;
如何更快的开展培训工作。
六、培训体系的构建
如何建立企业内部培训需求体系?
如何建立企业内部讲师队伍?
如何做好企业内部的培训教学工作?
如何开发企业内部培训课程?
如何建立完善培训手册?
如何建立健全培训制度?
如何建立培训后效果跟踪体系并实施?
如何解决培训后,所学习内容与现实工作无法对接,导致培训低效或无用? 制作全年培训计划的流程?
如何制作企业的全年培训计划?
如果实施企业的全年培训计划?
如何甄选外部培训机构,将好的培训公司和培训课程引入公司?
七、如何设计和建立各种培训工具表单?
八、如何制定和控制培训预算?
九、如何计算培训工时?
十、如何将培训效果转化为生产力?
十一、实战演练:现场训练
如何建立企业内部培训需求体系?
如何建立企业内外部的讲师队伍?
如何建立培训后效果跟踪体系并实施?
如何解决培训后,所学习内容与现实工作无法对接,导致培训低效或无用? 制作培训计划的流程?
不同的企业:如何制定新员工入职培训计划?
不同的企业:如何制作企业的全年培训计划?
不同的企业:如何实施企业的全年培训计划?
十二、附 现场实战演练:作为一名培训主管,如何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培训市场的现状?
现在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培训主管?
什么样的培训主管更具有竞争力?
如何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培训工作?
实战演练:投简历时,选择什么样的公司?
实战演练:如何做好简历?
实战演练:面试时开场白——怎样做自我介绍?
实战演练:如何面试——面试时,一般要经过三次面试,三次面试招聘方常问的问题,如何去解答?(现场演练)?
实战演练:如何顺利通过面试,得到你所期望的那个岗位?
实战演练:如何将培训主管这个职位做久、坐稳?
实战演练:如何提升自己的演讲和公众演说能力?
实战演练: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培训主管?
提升执行力增强企业竞争力 篇6
增强企业竞争力》心得体会
执行力是指企业员工理解、贯彻、落实经营者战略思想;是企业按照既定发展方向发展的基石,有高效执行力的团队,往往能在工作过程中发挥出超能的效应,通过近阶段的学习和实践,我对提高执行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加强中层管理人员执行力的建设。如果把企业比做人,公司领导就是脑袋,负责思考企业的方向和战略;中层是脊梁,去协助大脑传达和执行命令到四肢——基层。可以说,中层就是领导的“替身”,也就是支持大脑的“脊梁”。中层管理人员的作用发挥得好,是高层联系基层的一座桥梁;发挥得不好,是横在高层与基层之间的一堵墙。因此必须加强自身执行力的提升:
其次,按照适应岗位管理需求,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提升自身执行力水平。
作为中层管理者必须是团队成员和教练,必须能够激励、赞美别人,必须是充电器,而不是耗电器。因此,一个优秀的中层必须具备以下执行能力:
1、领悟能力,要先弄清领导希望你做什么,然后以此为目标来把握做事的方向和方法;
2、指挥能力,工作的分配、协调、临场发挥,指挥的方法与语气,激发斗志和引导前进的能力等;
3、协调能力;
4、判断能力;
5、创新能力等。所有这些能力都是领导力的体现,并最终体现为企业的执行力。
另外,要从自身提高执行力水平:
1、要加强自身能力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既要注重提高业务素质,掌握企业经营特性,了解企业阶段发展目标,又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增强自信,学会尊重别人,善于发现自身优劣,敢于直面困难,注重引导协调,提高综合管理能力。
2、是要学会“复制”上层决策者的思路,领会其意图。决策层的目标意图是营造企业和谐发展内外环境,推进企业发展,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并提高企业经营和社会效益。中层管理人员必须要不折不扣领会领导意图,扎实做好扩大销售,做大市场、加强成本控制、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和安全生产等工作,切实增强企业整体综合效益。
3、是要从执行中提高自身领导力。领导的过程是用人的过程,要学会用人所长,容人所短,同时,注重自身在执行中的学习,取人所长,从正反两方面吸取经验和教训,帮助自己提高管理经验和能力。
4、是自身要以身作则,当好表率,树立严格执行公司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的良好风范。中层管理者要严于律己,对待“执行”,凡是要求下级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喊破嗓子,不如作出样子,对职工要求严,首先领导要以自己的言行作表率。”、“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只有这样,企业制定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才能得到很好地执行。同时,管理者与执行者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只有实现良性的双向互动,才能有效贯彻决策者意图,顺利达成目标。
5、要勇于承担责任。自己在工作执行中,必须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果断进行工作任务分解和布置落实,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好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可能造成的失误和不良后果,要勇于主动承担责任,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工作思路,确保工作任务执行到位、落实到位。
最后,营造执行文化,增强职工队伍执行力。
企业的各项重大战略的出台和各项工作任务和管理措施、方法的实施,最终都是靠员工的有效执行力来实现的。切实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执行力,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执行基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执行文化:
1、观念导向:教育员工主动转变观念,主动适应企业快节奏和精细化管理要求,不断强化自身业务技能学习,丰富提高自身的执行能力。首先,要通过不断学习,加深对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远期、中、近期目标的认知、理解和认同,树立整体观念和团队意识,以增强执行的自觉性。其次,要严守规章制度和纪律规范。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各项纪律是确保广大员工行有约束、动有规则的基本准则。
2、责任导向:提倡“领导问责”,出了问题要找出其原因并分清主要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树立起责任心。
提升供电企业服务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篇7
1 矿井概况及事故发生经过
该矿井于1999年7月建井, 开采17层煤, 煤厚11m, 设计生产能力6万t/a, 属低瓦斯矿井, 煤尘爆炸指数37%, 煤层自燃发火期3个月, 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压人式通风, 主要通风机采用15k W节能风机, 矿井总人风量为800m3/min。
2001年元月1日4时, 扇风机房内用于暖风的电热取暖器由于负荷过大引起电缆着火, 将风峒内木支护棚子引燃, 火势向井筒蔓延。详见示意图1。
2事故处理经过
1日4时, 矿方发现扇风机房内起火, 立即组织人员灭火, 同时, 将井下作业人员撤出, 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行, 虽将扇风机房内火源扑灭, 却无法控制火势向井下蔓延, 于是通知矿区消防队前往灭火。消防队到达后, 先将扇风机房内余火扑灭, 然后, 打开风恫灭火, 这时火势已蔓延至副井, 大量烟雾顺着副井进入井下, 主井内回风为浓烟, 副井风峒至副井井口段由于火风压作用也浓烟滚滚, 消防队员无法接近火点直接灭火, 在这种情况下, 矿方召请救护队前往救援。
9 时37分, 救护队接到事故召请电话, 9 时56分, 一中队12人到达事故矿井。
了解火灾情况及矿井概况后, 救护队决定先派一小队进人灾区探查, 然后制订救灾方案。
当时进入灾区探查路线有三条:a.从风峒进入, 但风峒支护己烧毁, 有冒落危险, 救护队从此进入不安全;b.从主井进人, 虽然烟雾小, 但距离远, 时间长;c.从副井井筒进入, 烟雾虽大, 但灾区距离近, 进人30m即可达到火点。因此救护队决定从副井进入灾区进行探查。
1 0 时1 0分, 救护队6人进入灾区探查, 另一小队在井口待机, 规定侦查时间为20min。
1 0 时30分, 探查小队升井, 探查结果如下:
a.灾区内CO为1200ppm、CH4无、CO2为2%、浓烟、温度为40℃。
b.进人副井20m, 在风门A处, 门垛上有火苗。
c.火势由副井向上蔓延, 灾区内能见度为零。
d.顶板支护状况看不清。
根据以上情况, 救护队与矿方研究决定采
b.由矿区消防队用消防车运水, 由救护队进入灾区灭火。
c.由矿方在主井井口挂2道风帐, 减少流向火区自然风量, 控制火势。
d.为防止火药库内火药雷管引起爆炸, 救护队从主井进人火药库, 将靠近副井端的通道堵严, 同时将电路切断。
1 0 时50分, 消防队2台消防车开始运水,
同时往井口接水管, 一个救护小队在井口待机, 另一个救护小队迸人火药库。
1 1 时15分, 消防队将水管接至井口。
1 1 时20分, 进大火药库小队升井完成任务。
1 1 时25分, 救护队将水管从副井连接至井下火点, 设专人检查气体情况, 并负责井上下联络。
进人灾区的救护小队正准备开动水泵直接灭火时, 由于北方冬季室外寒冷, 当天室外温度为零下20℃, 消防车水泵冻冰, 水上不来, 需换另一辆消防车, 救护队只好先升井, 待另一辆消防车接好水管, 救护队再次人井, 直接灭火, 10min后, 这辆消防车水用完了, 救护队又再次升井, 为了保证灭火水源充足, 矿方与消防队联系又增派2辆消防车到达矿井;待前辆消防车水泵结冰用热水化开后, 救护队再次入井进入灭火。
由于消防车水量不足, 每辆灭火用水只能维持15min左右, 且消防车水泵又需要现场用热水化冻, 致使灭火工作多次中断, 在11时30分, 救护队终于将火势控制住, 明火已扑灭, 但浓烟和水蒸气很大, 视线不清, 无法查清阴燃火源, 这时, 救护队建议矿方将主井所设置的2道风帐拆除, 增大自然风量, 增加能见度, 以便查清并处理阴燃火源。同时, 矿方在风峒打开处恢复火灾烧毁的支架, 重新支护, 并处理风峒内阴燃火源。
1 2 时10分, 风峒支护处理完, 并将风峒内
阴燃火源扑灭, 这时副井已是薄烟状态, 视线己清晰, 救护队又重新进入, 在副井与风峒交叉口处, 又发现有一复燃火点, 救护队用水扑灭。这时救护队在检查中发现副井井筒密集支架的缝隙中仍有烟冒出, 就对风峒岔口至风门A这段密集支护棚子用水冲一遍。
1 2 时25分, 这段距离己无烟, 但在风门A
门垛上方, 仍有阴燃火源, 水无法冲井, 只好将门垛上方砸开, 然后用水将火源扑灭。
1 2 时50分, 门垛阴燃火处理完, 救护队对灾区所有地点重新检查一遍后, 没有发现隐患。
1 3 时10分升井, 胜利地完成了这次救灾任务。
3方案分析
3.1灭火前在主井井筒打2道风帐, 控制自然风量, 减少向火源供风。火势控制后, 又打开风帐增大风量, 吹散灾区烟雾, 以便能清楚查清阴燃火源, 这是最有效的技术措施。
3.2在处理事故过程中, 救护队指战员不怕苫、不怕累, 用水直接灭火时, 多数队员身上都湿透了, 出井筒“换防”时, 冻的直哆嗦, 但没有一人叫苦, 顽强作战, 直至将火扑灭。
3.3消防队员运水及时, 在多次换水车过程中, 都需要将水泵的结冰用热水化开后才能放水, 在北方寒冷的冬天, 室外作业, 但工作紧张有序, 忙而不乱, 很好地配合了救护队灭火用水, 保证了这次灭火工作胜利完成。
3.4这次火灾事故的处理, 没有救护队进入灾区, 火灾将难以扑灭, 因此, 在火灾初期矿方只召请消防队没有通知救护队是错误的, 如果矿方再晚通知救护队2h, 火灾将难以控制, 造成封井的可能性较大。
3.5这次灭火工作消防队虽然保证了救护队灭火用水, 但在灭火过程中, 消防车水泵冻冰, 需现场化冻, 致使灭火工作多次中断, 希望消防队改进供水装置, 以适应冬季灭火工作的需要。
(上接140页) 通过开展“党建带团建”“导师带徒”等活动, 团结和带领青年积极投身企业经济建设, 构建和谐企业,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立足本职, 建功立业。
人类迎来了崭新的21世纪, 企业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建设适应新世纪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工作, 难度很大。我们相信只要企业领导重视, 广大职工积极参与,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相信在, 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创造出越来越多企业品牌, 优秀的企业文化将得到蓬勃发展。
学、自新, 企业才能形成鲜明的、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企业文化。自觉是前提, 自律是保证, 自学是创新的源泉, 自新则是创新的集中表现。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每一位员工品格将直接关系企业文化这棵“大树”的成长, 培育良好道德品格, 树立企业全局观念是企业文化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2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形成一支团结向上的员工团队。二是和谐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有利影响。三是和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 在行动上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协调的组织关系。尤其是改制企业首先要处理好“新三会” (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 和“老三会” (党委会、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 的工作协调问题, 可以说这一问题是许多改制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如果这一关系处理不好, 必然影响到企业的稳定与和谐, 影响到企业文化建设。二是稳定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社会经济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劳动关系, 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利益关系之一, 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关键环节。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体现在企业凝聚力强、职工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确保职工的劳动就业权利、劳动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企业党委主要任务是立足于企业的工作大局, 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加强领导, 集中精力把好方向、抓好大事、出好思路、管好队伍。其次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有着得天独厚的群众基础, 在和谐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工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 使广大职工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工会担负着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要职责, 通过实施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提高职工的参政议政意识, 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其三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 (下转82页)
摘要:企业文化, 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 它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 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
加强软实力,提升企业核心力 篇8
关键词:国有道路交通运输企业;软实力;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交通运输企业直接关系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方向和水平。一直以来交通运输企业都是我国经济的只要支柱,影响着我国居民的出行安全,事关民生大计。随着我国对交通运输业投入的加大,市场上交通运输行业越来越活跃,主体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企业的收入直接受到影响。党的十八大对交通运输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实现转型,增加其软实力,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交通运输企业一直以来都是重视业务,轻软实力的,在以往的背景下兴许是可以行的通的,但是随着新时代经济的发展,如果不进行改革,固步自封,将会使交通运输企业的路越走越窄。
一、交通运输企业软实力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交通运输软实力建设重视度不够
自古以来,我们都是以交通运输企业的营业收入来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交通运输企业领导本着对本企业员工收入考虑,也从自己的绩效角度考虑,会一味的重视交通运输企业的业务收入,对于交通运输企业软实力建设方面不予以重视,大多是流于形式,不能从根本上体会到交通运输企业软实力建设对于企业重要意义,也不能带动交通运输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对交通运输软实力建设重视度不够,直接导致交通运输企业软实力不足,不能很好的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我国鼓励市场经济主体多元化,交通运输企业必须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寻找自己的突破,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确保交通运输企业在市场中位于保持匀速增长。
(二)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方式不利于软实力建设
交通运输企业的起步较早,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交通运输企业独有的一套管理模式,交通运输企业领导者和员工都坚守自己行业管理方式方法,很难能跟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创新。据了解,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方式还停留在硬性指标的考核和业务量的考核,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对于软实力的重视度不够。交通运输企业员工随着体制的发展更不会主动创新,对软实力的认识不足,行动力不强,影响了交通运输企业软实力的建设,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使我国国有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
(三)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建设不够
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建设不够,不利于构建软实力,不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具有导航的作用,是一个企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沉淀积累的无形资产。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建设尤其自身特点,有自身的文化建设特色。目前,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建设明显存在重视度和力度不够,方向不明确,投入成本比较小等问题。企业领导对于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导致了不能在自身带动下发挥文化对于企业的积极作用。文化是构成软实力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企业最容易把握和掌控的部分,但是在对交通运输企业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文化建设还只是停留在口号方面,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障碍和困难。一方面是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建设内容的空洞,另一方面,即使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建设内容丰富,在具体实施和推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企业领导在安排好文化建设活动后就万事大吉,企业员工一方面要完成日常工作没有额外时间落实,或者是认为领导不在,没有监督而敷衍了事。
二、交通运输企业软实力建设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提高交通运输企业软实力建设重视度
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交通运输企业软实力建设方案,推动落实。提高交通运输企业领导对于软实力建设的重视度。在对交通运输企业的评价方面增加多个方案,避免仅仅是以业务为考核计量标准,增加交通运输企业软实力建设重视度。发挥交通运输企业软实力的作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交通运输企业软实力建设重视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分具体阶段,一步步的推进。
(二)转变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方式
交通运输企业要从根本上转变管理方式,必须让提高软实力的意识贯彻落实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避免固化单一的交通运输企业管理模式,发挥交通运输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参与度,使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模式得到创新。转变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方式要从国家的方针政策入手,以党和政府的精神思想为向导,从根本上转变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方式,提高企业软实力,增加交通运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建设
建立人性化的交通运输企业文化,结合企业特点和实际,建立完善独特的交通运输企业文化,不断的深化和发展,最终增加企业软实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人性化的交通运输企业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才能使交通运输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位于不败之地。只有员工真真正正的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企业才会有未来。企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交通运输企业要树立关心人,塑造人的企业文化,不断的完善企业内涵,建立企业核心价值观,加强企业员工培训,扎实推进企业软实力的构建,最终提高交通运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小结
加强软实力,提升企业核心力是交通运输企业在新时期面临的挑战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党和政府的号召和要求下,交通运输企业严格按照精神和文件要求,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随着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交通运输企业的软实力还必须不断的加强和完善,才能不断的服务于交通运输企业,才能提高交通运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交通运输企业在竞争中位于优势地位。交通运输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忠厚.《我国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新高潮》[J].地理教育,2009.
【提升供电企业服务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荐阅读:
建设企业文化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08-14
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路径06-14
以绩效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10-03
浅谈建塑企业文化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06-28
供电局工会组织提升职工学习力经验交流材料05-12
《关于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优质服务提升策略的探讨》的文献综述08-27
提升供电优质服务的几点思考09-02
提升企业整合力论文06-11
供电公司管理再提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