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问题(共12篇)
非对称问题 篇1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保险市场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但是对于保险市场而言, 非对称信息是一个典型问题, 加之风险多样化及国际环境瞬息万变, 非对称信息问题更是被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保险市场中非对称信息, 并提出对付该问题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保险市场,非对称信息,问题
0前言
2013年下半年, 四川某县法庭公开审理了一桩保险欺诈行为, 事后分析原因在于保险市场中的信息非对称所致。一直以来, 保险市场无论是承保还是理赔等各个环节, 均因非对称信息问题给保险人留下疑虑。因此, 探究保险市场的非对称信息具有现实意义。
1 保险市场的非对称信息问题分析
保险市场中非对称信息非常多, 涉及到各个方面, 但是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保险人和参保人间的非对称;事实上非对称问题具有双向性, 不但包含了保险人对参保人的信息不完全, 同时参保人对保险人也存在信息的不完全。其一订立保险合同之前, 因保险人并不完全了解参保人信息, 自然信息就存在非对称性, 这种称之为逆向选择。一旦订立好保险合同后, 因为保险人不完全了解参保人的防灾防损情况所出现的非对称信息, 这种即为道德风险。其二保险人和参保人信息非对称;因信息缺乏了有效披露, 参保人极难全面了解保险公司的资信、财务实力、经营状况、发展前景以及服务质量等信息, 根本无法做出正确评价。而且保险合同采用格式合同, 该合同均为保险公司已经拟定好的, 而保单中存在一些专业词汇, 参保人大都只有被动选择拒绝或者接受。一旦到了索赔之时, 均为保险公司解释拒赔理由和赔付条件, 而参保人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抗辩余地就较小。
(2) 保险人和保险中介间的非对称信息;保险中介主要包含保险经纪人、保险代理人以及保险公估人。正常而言, 三方当事人均和保险人存在业务联系, 在这种经济活动中存在和保险人间的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非对称信息。在这其中, 代理人处于信息优势, 因为属于代理人位置, 而保险人却是信息劣势地位, 属于委托人位置。但是对于公估人和保险人间的非对称信息, 因公估人并不完全了解保险人委托的一些事项, 必然位于信息的劣势地位。
(3) 理赔中的非对称信息;参保人在非对称信息上的弱势地位, 还体现在发生事故后的索赔及理赔上, 保险人对事故进行查勘, 检验, 估损以及理算等各种活动, 这些活动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技术性, 参保人很难对理赔结果提出个人意见。从许多理赔纠纷中, 大多数都是参保人失败而告终, 同时也增大参保人索赔成本。纵观保险公司内部管理流程, 大多采用了"收支分离"运作方式, 而业务职能与理赔职能互相独立, 因内部人员自身专业知识、个性、经验、判断以及理解条款等各种限制, 对同一件事情可能会产生出各种不同结论。
(4) 经营信息非对称信息;事实上, 保险产品属于无形产品, 应该构建于诚信基础上, 当对保险公司选择之时, 客户不但关心条款、服务以及费率等各种具体内容, 还会关注公司的信誉度、偿付能力等各方面内容, 这些因素直接关系着公司的经营管理。但是从公司的会计制度、信息公开、内部控制以及监管信息等来看, 这些信息零散、标准不统一, 加之如今诚信体系还存在各种不足, 导致参保人无法判断保险公司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
2 应对保险市场的非对称信息问题建议
从前面的分析来看, 因为多种因素引发该市场的非对称信息问题, 必须要结合保险市场采取合理的措施。
(1) 要解决保险人和参保人的非对称信息问题, 不但要具备良好市场环境与条件。对于保险人而言, 还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保险人不但要具备风险意识, 还要构建出一套有效的办法、制度以及措施, 做好防范与化解非对称信息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事前预防, 事中监督及事后挽救。这几项中尤其是事前预防最重。因此保险人要加强核查保险工作, 抑制发生道德风险, 核保包含了审查参保人的资格、审查保险标、审查保险费率等各个方面。核保要在发生逆向选择之前, 才能够有效扼杀。
(2) 解决保险人和保险中介人的非对称信息问题;要解决非对称信息问题仅仅依靠保险人的自身努力是不够的, 还要参与的各方共同努力, 创造出一个良好外部环境, 维持保险市场正常竞争秩序。要构建科学、合理监管体系制度, 规范经营行为, 构建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3) 建立科学、合理的理赔程序, 确保保险信息的充分性与真实性。首先建立高水平、专门的理赔队伍, 严格审查, 现场勘查, 仔细检查索赔人提交的各种单证是否属实;其次进一步完善核赔制度, 加强理赔监督。
(4) 构建完善的公开披露制度;要确保保险市场能够健康发展必须要具有披露制度, 更是监督机构监管保险公司的主要途径之一, 首先要完善披露制度体系, 其次要完善责任追责制度。只有做好了追责制度, 才能够有效防范发布虚假信息、不理性投资等。
(5) 改变保险公司经营理念;保险公司一定要扭转只重数量而不重质量, 不看长远的经营思维, 要逐步推进质量、数量并进的经营模式, 加强保险公司的诚信度与管理水平。
3 结束语
事实上, 市场中的信息对于双方均有不完全、不对称性, 因此不可能彻底消除非对称信息问题, 但是要尽可能采用减轻与抑制非对称信息问题的束缚, 才能够确保保险市场朝着快速、持续以及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军生.保险人与保险中介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9 (02) .
[2]夏金弟.论人寿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客户和保险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19) .
非对称问题 篇2
横观各向同性轴对称问题的非协调元和杂交应力元计算
基于变分原理得出各向同性轴对称问题下的非协调元和杂交应力元方法仍然适用于分析横观各向同性轴对称问题的结论,同时对应用于各向同性问题的.罚平衡优化方法进行了修改,使之能够应用于横观各向同性问题的分析.文中给出了分析算例,并对各种单元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非协调元和杂交应力元方法不但适用于横观各向同性轴对称问题分析,而且将提高其数值解的精度,改善单元内部应力分布.
作 者:万力 郭乙木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浙江,杭州,310027刊 名:计算力学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CHANICS年,卷(期):200320(1)分类号:O343.3关键词:横观各向同性 轴对称 杂交应力元 非协调元 罚平衡优化
非对称营销,就这样 篇3
在全球化竞争中,企业会因为实力、定位的不同而在战略上各有侧重,比如大品牌对应大终端,小品牌应对小经销,这样的营销战略似乎是每个企业理所当然的“对称选择”。然而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些“非对称选择”:大品牌脱下华丽外壳不断下沉渠道,跨国巨头对耕耘小店乐此不疲;小品牌鱼跃龙门,热衷大卖场,想找好靠山。
为什么“大车走小道,小车在大路上跑”的情况屡见不鲜?
在e时代,少有企业会把自己局限于单一的销售渠道,线上线下渠道交汇并行的状况比比皆是。在渠道不对称的格局下,表面的繁华不再重要,技术支撑、制度创新、服务进化才能让你的企业更具竞争优势。多年以前,跨国公司携天然优势进入中国市场,虽然强大却没能创造永远的神化,从一路领先,到水土不服,直至如今的入乡随俗,都没有压垮有着原生性优势的本土企业,虽然本土品牌在汽车、3C等领域失去了战略主导权,但在家电、零售等行业依然有着强大的竞争力。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规模与资源的“不对称”竞争,其核心不在于对空隙机会的把握,在于谁最终能够创造性地把握顾客需求。
企业在竞争的“绞杀”阶段,非对称转型是为了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在相互侵蚀、同化的渗透中,一切应紧随市场,随机应变。
中国市场形态丰富、差异巨大,即使领先者,也无法全面掌握所有信息和资源而永保竞争力,这注定了非对称资源下的营销战,充满变数。无论多强的巨人,都有可能倒下,无论多小的力量,都有创造奇迹的机缘。非对称营销是一种在势能不对称、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对称的情况下,围绕市场细分与争夺顾客群的营销战,是一个在貌似牢固的环境中,用四两拨千斤的指法找到那个轻轻一碰、让整个市场都为之倾斜的核心“支点”。
看似强者不可侵犯,实际上,市场上时时都有以弱胜强的鲜活案例在上演。
非对称营销对于每个企业来说,简洁明了却又充满了寓义,如同《龙门飞甲》的结尾,江湖大侠凌雁秋面对众多粉丝的期待,一句简洁的“就这样”,把千般心酸、万丈豪情尽融其中,让人对江湖道路产生无尽遐想却又干净利落!非对称营销战,就是在海量信息与要素中的“就这样”。
非对称问题 篇4
关键词:山路定理,渐近线性,超线性,Dirichlet问题,单侧共振
1引言
考虑下述p-Laplacian (p>2) Dirichlet问题
(H1) 存在q∈ (p, p*) 及A, B>0, 使得|f (x, t) |≤A+B|t|q-1对所有x∈Ω, t∈R成立, 其中p*=Np/ (N-p) , 2<p<N;P*=+∞, p≥N;
(H2) 对a.e.x∈Ω一致成立, 这里f0∈[0, +∞) ;
(H3) 对a.e.x∈Ω一致成立, 这里l∈[0, +∞) ;
(H4) 对a.e.x∈Ω一致成立.
众所周知, 问题 (1.1) 的非平凡解等价于C1-能量泛函
的非零临界点, 寻求泛函I的临界点的主要工具是山路理论[1,2,3,4,5].应用这个理论于 (1.2) 式中的泛函I, 通常不得不假设另一个技巧条件[1], 那就是, 对某个θ>0及M>0,
条件 (AR) 在验证泛函I有山路几何结构和 (PS) c序列有界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简单的计算, 易知条件 (AR) 推出那就是f (x, t) , 关于|t|p-2t在无穷远处是超线性的.
易知在条件 (H3) 和 (H4) 下, Ambrosetti-Rabinowitz-型条件 (AR) 不再成立.近年来, Costa和Maglhaes[6,7]在μ=0时, 运用下述条件 (AR) 考虑了问题 (1.1) :
于是, 文献[8]在μ=0时,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 (F±2) 或 (fF+) 不再成立, 问题 (1.1) 仍然有一个非平凡解?通过考虑渐近线问题, 在文献[8-9]中给出肯定的回答.那就是:非线性项f (x, t) 注意到tp-1在正无穷远处是渐进线性的.关于f (x, t) , 也给出两个例子:一个满足他们的条件 (f1) — (f3) , 但不满足 (F±2) , 另一个满足所有条件 (f1) — (f3) 和 (fF+) .事实上, 就这个问题自身而言, 如果人们想用山路理论寻求泛函I的临界点, 在验证泛函I满足 (PS) 条件时, 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但是, 他们巧妙利用一个变形后的山路理论来克服它.关于f (x, t) , 在μ=0时, 通过介绍其他的条件, 一些存在性结果也被获得, 见文献[10-12].
一个人自然会问:当非线性项f (x, t) 在正无穷远处是超线性的而在负无穷远处是渐近线性情形, 像条件 (H3) 和 (H4) , 泛函I有没有非平凡的临界点?特别地, 当非线性项f (x, t) 在负无穷远处发生共振而在正无穷远处是超线性情形, 泛函I有没有非平凡的临界点?这些问题是很有趣的, 就目前为止, 这些问题很少被别人考虑.由于它们既不是超线性问题也不是渐近线问题, 我们定义它们为混合线性问题.本文的主要目标是运用山路理论及变形后的山路理论[10]肯定回答上述问题.
2主要结果及引理
在这篇文章中, 总是假设μ=1.让λ1是的第一特征值, φ1 (x) (φ1 (x) >0, x∈Ω) 是λ1的特征函数.用|·|p定义Lp (Ω) 上的范数, 用·记上的范数.相应地
定理2.1假设 (H1) — (H4) 成立, 且f0<λ1<l<∞.如果l不是的任何一个特征值, 则问题 (1.1) 至少有一个非平凡解.
附注2.2鉴于条件 (H3) 和 (H4) , 问题 (1.1) 被称作混合线性问题.所以, 定理2.1是完全不同于文献[8-9, 13-14]中所得到的结果.
定理2.3假设 (H1) — (H4) 成立, 且f0<λ1=l及则问题 (1.1) 至少有一个非平凡解.
附注2.4当l=λ1, 问题 (1.1) 被称作负无穷远处共振.这种情形是新的, 完全不同于文献[15-16]所含的结果.在此, 给出一个关于非线性项f (x, t) 的例子, 它满足条件 (H1) — (H4) :定义
3定理的证明
非对称语码的跨文化研究 篇5
非对称语码的跨文化研究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由于两种语言缺乏相对应的表达法而影响交际的情况,这种现象称之为非对称语码空缺.按照词汇、结构和语文特证,非对称语码分为三大类.从共性文化和特性文化、显文化和隐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等不同角度的跨文化分析可以看出,非对称语码的产生与文化差异直接相关,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透彻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并在语言教学与交际实践中加强文化意识修养.
作 者:任承科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035 刊 名: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ECONOMIC MANAGEMENT CADRE INSTITUTE, JOURNAL OF LIAONING ECONOMIC VOCATIONAL TECHNOLOGICAL INSTITUTE 年,卷(期): “”(6) 分类号:H319 关键词:非对称语码 空缺 跨文化 文化差异凸现时尚的非对称美 篇6
当我们由衷地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并有兴致探索异彩纷呈的物质世界时,不难发现,任何物质都有一个共同特性——对称。冰晶、雪花、水晶体、钻石之类无生命物质,其外形和分子结构均具有对称特性;在植物界,无论是参天之材,还是离离原上草,其叶亦多对生或互生;再观动物、生物之外形,亦难脱对称之特性。
万物之灵的人呢?那更是呈现出丰富的对称美,眼、耳、鼻、四肢无不以脊柱为轴左右均称分布,口、脐、生殖器虽为单数,但居中则美。
对称更广泛地存在于物质的微观世界,任何微观粒子的存在,均将伴随反粒子的存在。电子的反粒子是正电子,质子的反粒子是“反质子”,……这种粒子的对称性在量子力学中形成了一种“守恒定律”,即“宇称守恒”。事实上,“宇称守恒”反映的物质世界普遍存在的对称之美,是人类原始的传统美学观的形成基础。
然而,随着人类认识物质世界之内涵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美学观亦开始动摇。首先,“宇称守恒”只适用于基本粒子的强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而在弱相互作用下却出现了另一种现象——宇称不守恒,有人将之称为自然界的对称性“破缺”。而这种对称性“破缺”恰巧也存在于作为审美主体的“人”身上。人之心脏偏于左侧而肝脏偏于右侧,就是人体对称性“破缺”之一。但心、肝是维系人体生命活动极其重要的脏器,是不可或缺的。
居里曾说“非对称创造了世界”。绝对无差异的对称只能走向僵化,非对称意味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对称和非对称都源于自然,其和谐统一,共同构建了无以伦比的完美。
宇称不守恒——非对称之美
爱美,追求美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但必须依赖审美文化的发展而逐步完善。人类自有审美史以来,无不以对称为美,“五官端正,身材匀称”是审美评介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人的审美标准随着物质世界的变化而发展,人的审美心理也随着审美文化的发展、演变而越来越显得丰富多彩,人的美学崇尚和价值取向因为接受美学教育的程度不同而千差万别。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人们的审美意识受到认知、情感、个性、意志、学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美学的评判标准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再滞留于五官端正、匀称这一基本要素之上,或将之作为评价美的首要取向。一些过去认为非美学标准的现象,在今天看来却成为美之要义,如追崇非对称美正是今日之审美时尚的变化之一。
这里所说的非对称美,不是那种庸俗、显富式的畸形审美心态,而是指有悖于传统的沿袭已久的审美观念、审美标准、审美价值,刻意追求“破缺”而又不失为“自然”的美学动态感受。从审美角度而言,非对称性并不破坏人体美感,恰恰相反,这种非对称性的审美追求,满足了人们对“美”的外延追求,弥补了“对称美”的单调性,更大范围地丰富了审美文化的蕴含,共同构架了美学体系的完整性、和谐性、统一性,它与自然界“宇称守恒”和“宇称不守恒”之共存的必然性归于一因。
一个本没有酒窝的青春少女,一侧脸颊人为地做一个酒窝,看似单调,却亦不失妩媚,给某个求美者穿耳环,如其中一只耳朵为单耳环,另一只耳朵为双耳环乃至三耳环,使所佩饰物错落有致、别具一格而又不显臃肿,岂不正体现出不同常人的活泼可爱、美丽可人。当然,这些只是个例而非一般现象。由于人类存在的个性差异,审美观念的不同,对非对称美的追求也必将趋向个性化。但这种个性化的求美思维必须符合审美基本规律,它绝不会超然于美学基本要素。如猎奇式的矫饰、过于张扬的妆扮,非但显示不出美的个性化追求,反而显出庸俗之气。
其实,对非对称美的审美追求,归根到底是人们对传统审美意识的反叛,是新生代青年勇于打破陈规的永恒追求。不破不立。固守一成不变的理念,人类文明史就不会改写。正如当初李政道、杨振宁、吴健雄三位华裔物理学家如不具备独特的胆识,敢于大胆假设,勇于实践和求证出“宇称不守恒”,最终推翻“宇称守恒定律”,科学史上就将缺失一个重大发现。人类对美的追求在经历了漫长的一统天下的均称美思维模式后,逐渐认可并最终与非对称美互为补益,是美学发展的必然之途。
非对称问题 篇7
一、会计处理非对称性的主要表现
(一) 交易类型的非对称性, 即交易双方把同一项交易认定为不同性质的经济业务, 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如甲公司将不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与乙公司的设备进行交换, 乙公司换入债券后打算持有到期, 根据非货币性交易准则, 甲公司将该项交易确认为非货币性交易, 乙公司则确认为货币性交易。又如《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所售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后退回的, 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 却没有规定购货方将购货退还也作为调整事项。同一经济义务的不同认定导致了非对称性的会计处理。
(二) 会计要素确认的非对称性, 即交易双方对同一事项所确认的会计要素不具有对应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 与或有事项有关的义务如果同时符合规定的三个条件, 应当确认为负债, 记入“预计负债”科目;而同一事项的对方却不能确认为相关资产, 只能在或有事项的结果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时, 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为或有资产。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中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三) 会计计量的非对称性, 即交易双方对同一项交易各自所确认的金额不相等。如以非现金资产投资时, 投资额和接受投资额在会计主体之间的确认可能不一致;投入的固定资产, 在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公允的情况下, 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入账, 但投出的固定资产按清理净值计入长期股权投资。又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的规定, 在附或有条件的债务重组中, 按照谨慎性原则, 修改后的债务条款如涉及或有应付金额, 且该或有应付金额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有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 债务人应当将该或有应付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 而债权人却不能将对应的或有收益计入应收金额, 这导致了债务人的账面债务金额与债权人的账面债权金额不一致。
二、会计的非对称性由此引起的经济后果
进行对称的会计处理, 可以简化会计处理工作, 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安全性。相反, 会计处理的非对称性不仅在微观上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业务核算繁琐, 而且还会造成宏观经济信息失实, 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 也增加了编制的难度。
如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 一个会计主体将存货销售给对应会计主体时, 应在符合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时才能确认收入。如果销货方认为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并未发生转移, 或者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不是很可能流入企业时, 则不能确认商品销售收入;而购货方会因为承担了现实义务在收到货物时进行购入存货的会计处理。这样就会导致交易双方记账时间不一致, 一方进行了购入的处理, 另一方却没有确认销售收入。销货方以“发出商品”反映在账面上, 购货方也将同一项存货反映在自己的账面上, 在这种情况下, 进行GDP核算时, 将存货视为特殊投资必然导致GDP重复计算。同样道理,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货退回也将使报告年度GDP (存货) 重复计算, 因为销售方作为调整事项调增了报告年度的存货, 但购货方并未相应调减报告年度的存货。根据重复的存货记录进行宏观经济核算, 可能导致数据失实。
具体到个别企业上来看,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条件的时候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 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认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 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按此规定, 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主体双方若均以各自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 则同一项资产易主后, 资产的账面价值可能会显失公允, 这可能会导致企业利用这种非对称性来设计非货币性交易, 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某些企业虚夸资产和利润大开方便之门。
三、会计核算不对称产生的原因
(一) 基于谨慎性原则的考虑。
在我国还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情况下, 现行会计准则从谨慎性原则出发, 充分估计各种风险和损失, 不高估资产和收益, 不低估负债和费用, 不虚增利润, 从而采取了非对称的会计处理方法, 以便对企业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 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从而保护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针对不对称会计事项的大多处理是将原来计入损益的项目改计入“资本公积”, 即所有者权益项目主要是针对一些上市公司利用与关联方之间显失公允的交易操纵利润, 所以财政部规定“上市公司利用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 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交易价格是公允的, 对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 一律不得确认为当期利润, 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从而导致了交易双方会计处理的不对称。
(二) 规则使然。
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人们对同一交易或事项完全可以作出不同的会计处理规定, 当然这种造成不对称性的规定必须是合乎道理并被认为是恰当的。从哲学层面上讲, 对称是相对的, 不对称是绝对的。不光在会计处理上, 在平常的经济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比如购买在上海证券交易上市的A股股票需要缴纳过户费, 而购买在深证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股票就不需要缴纳过户费。规则并非总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经济大环境的日益变迁, 政府管理部门需要根据会计目标的要求对会计政策进行修订和完善, 以便使会计信息更加满足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更加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
四、对会计非对称性问题如何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从目前来看,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的某些非对称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万不得已的选择。当然, 采用这样非对称的会计处理方法, 可能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业务核对繁琐、审计风险增加, 而且还会导致宏观经济信息失实。我认为, 更好的满足会计信息需求者, 是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应该考虑的主要问题。制定会计准则应当注重会计行为规范的系统性研究, 使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紧密结合, 尽量避免乃至消除各种可能的非真实数据的产生, 提高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因此, 针对会计处理非对称性问题, 设计和改进企业会计制度应把握以下原则:
首先, 谨慎性原则是国际上公认的会计基本原则之一, 我们也应该遵循。但由于谨慎性原则本身也存在定的弊端, 也可能被作为调节利润的工具。不能不谨慎, 也不能过于谨慎。谨慎原则的运用应当适度, 这是会计界的共识。在遵守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尽量采取对称性的会计处理方法。
其次, 应积极创造条件, 用对称性原则修订现行会计准则, 促进会计处理对称性在会计准则上的应用。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生产资料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 当各项交易能够真正市场化运作的时候, 公允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公允”, 从而使会计处理符合对称性原则, 也符合国际惯例。当然, 这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通过对以上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会计处理的非对称性是较为常见的。现行会计准则从谨慎性原则出发, 充分估计吝种风险和损失, 不高估资产和收益, 不低估负债和费用, 不虚增利润, 从而采取了此非对称的会计处理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不对称的问题, 需要我们国家在制定会计行业规则时充分的考虑业务处理的对称性, 从而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减少会计信息的失真和业务核算的繁琐。
摘要:从哲学层面上讲, 对称是相对的, 不对称是绝对的。会计处理的对称性就是会计主体在记录和反映经济事项时具有的外部和内部信息的相互对应关系。通常情况下, 会计核算中性质相同但方向相反的会计事项一般应当保持对称性。然而, 经济环境的变迁, 使得不少业务性质相同或类似但方向相反的会计事项, 其会计处理却不能保持对称性。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对会计事项的处理和核算上的规定趋于对称方向发展, 但非对称性的问题并未因此而消失。因此, 对会计非对称现象进行研究, 剖析其产生的原因, 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 对今后会计政策的修订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会计对称性,公允价值
参考文献
[1]赵西卜.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对称性及其在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应用.财务与会计, 2004, (11) .
[2]罗勇, 李定清.会计理论体系研究.重庆出版社, 2003.
非对称问题 篇8
一、信息非对称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障碍
根据古典经济学理论,在以对称信息、完全竞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为特征完善市场条件下,主要由信贷市场的价格杠杆—利率来调节信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最终使信贷市场趋于均衡,信贷资源配置实现了帕累托最优。但是,现实中很难具备的这种理想条件,非对称信息现象是处处存在。根据非对称理论不对称信息可以分为事前非对称和事后非对称两类。在信贷市场上,事前非对称信息主要包括有关企业资产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投资项目质量等信息非对称,导致逆向选择。事后信息非对称主要是指经营管理者对投资项目的决策以及经营者本身素质能力等信息非对称,导致道德风险。信息非对称,成为中小企业中融资的主要障碍。
(一)内部治理结构缺陷增加企业边际信用成本
企业内部的信息结构应与其内部治理结构相匹配。多数中小企业是家族式企业,采用集权式管理模式,一般是最高管理层直接指挥操作层的员工进行生产活动,中层管理人员很少甚至不参与。基层信息零碎且分散,通常以不规范的表达形式传递给最高管理层。中小企业的这种信息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内部信息利用成本,却增大了外部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等外部信息使用者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成本,减少了信息对外披露的透明度。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从根本取决于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等资金供给者对企业内部各种信息的信任度。因此,中小企业信息披露不规范必然会增加融资的边际信用成本。
(二)中小企业自身特性增加银行的交易成本
一般而言,在利息给定的情况下,影响银行贷款决策的根本因素是银行对客户对象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中小企业多为个人或家族管理,规模小、经营周期短,而且基本上不需要由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一般信息内部化不透明。商业银行贷款决定前,不得不耗费大量的时间来调查企业的财务和信用状况以防范逆向选择问题;发放贷款后,加大对借贷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以防范道德风险问题。此外,中小企业由于缺少符合银行标准要求的抵押品和担保人,银行也很难提供抵押担保贷款。因此,国有银行才能够防范信息非对称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对于中小企业的小规模融资需求需要支付额外的信用评估与监督成本,以此防范信息非对称,导致交易成本增加。
(三)中小企业非国有产权加剧信息非对称风险
我国中小企业主要由乡镇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等非国有经济组成,约占80%,其非国有产权的特性削弱了银行对其放贷的意愿。由于我国传统的体制因素,国有银行、国有企业和国家财政在产权上都属于中央政府,而中央政府并没有建立有效的权力与约束相对称的国有产权经营管理体制,所以,国有产权在经营管理上呈现出风险的“软约束”。国有银行贷款给国有企业时无须过多考虑国有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为信息非对称造成的风险最终会由国家财政来化解。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并不完全按照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原则来确定贷款对象。当银行贷款给非国有的中小企业时,由于产权归属不同,国有商业银行不能将信息非对称风险转嫁给政府,完全由银行来承担,从而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在贷款给中小企业时出现“惜贷”现象。
二、信用担保是解决信息非对称的有效途径
在信息非对称的条件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实质上就是解决信息非对称问题。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挥作用,其核心在于直接减少信息非对称或规避和抑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使得更多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同时分散了银行贷款风险,扩大了银行信贷规模和收益。
(一)信用担保能够提升中小企业信用水平与融资能力
由于自身特性因素,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信用缺失的问题。无论自身资格条件还是抵押担保条件都达不到银行规定要求,中小企业很难直接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管理规范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具有严密的风险管理措施,在担保对象的准入门槛、融资担保规模的控制、反担保措施的落实、担保运作程序等方面,均有明确的管理规程,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因此,由上述机构提供介入担保,协作银行对其具有较高的信任度,能使中小企业信用得到提升。担保机构除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外,还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指导、信息咨询、信用评级等方面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加强信用管理,树立信用意识,营造良好企业信用环境。
(二)信用担保有利于银行分散风险、降低管理成本
由于中小企业资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能力较弱、缺乏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商业银行出于资产的质量和贷款的安全性等要求,更倾向于将资金投放于大型企业。管理规范、运作专业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介入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后,对受保中小企业、企业业主和主要经营者从道德、责任、财务、市场、政策、过程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的考核和监控,与银行注重企业财务报表信贷考核体系形成优势互补,提高了对信贷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能力。同时,信用担保机构方面作为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的直接承担者,使银行的信贷风险得到转移,增强了银行贷款的信心。
(三)信用担保促进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作用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管理、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由于中小企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和地方出台多项优惠政策,从税收、用地、用工等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多面促进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够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是各项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信用担保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利于各项政府政策的扶持功能的充分发挥。
(四)信用担保有利于优化社会信用环境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化程度越高,对信用的要求就越高。现代金融、商品交换都是构建在信用之上的。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用水平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秩序,企业信用等级越高,整个市场经济的信用等级也会越高。信用担保的出现,为企业赢得较高的信用等级获得长期的资金支持,同时对优化社会的信用环境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是提升整个社会信用水平的必然选择。
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构建思路
(一)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
信用担保机构作为市场经济重要的参与主体,是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信用担保体系。依据《担保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分别建立企业法人、事业法人和社团法人三类法律形式三种担保机构:(1)以政府为主体信用担保基金,在政府机构的监管下实行市场化运作,其基金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财政预算拨款、社会发行债券集资、中小企业闲置资金。(2)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本地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担保公司。由地方财政部门推荐中小企业,并对金融机构做出承诺保证责任,由担保公司为当地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3)会员制的担保机构,由若干中小企业联合组成信用共同体,实行封闭式基金运作形式,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运作。
(二)多元化的信用评级机制
要建立以中小企业、政府相关部门、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为主体的信用评级机制,其主要职能为信用登记、信用采集、信用评估和信用发布。首先,由政府相关部门与再担保公司组织聘请权威评级机构对贷款担保机构实施信用评级,根据评定的等级对担保机构实行差异化管理。其次,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信用评级机构,每年定期对有信贷需求的中小企业开展信用评级,银行金融机构可以向符合信贷标准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对信用等级较低的中小企业,通过信用培育帮助其提高信用水平。最后,在担保机构、再担保公司、银行、企业、政府之间的建立信息互通机制,解决融资中信息非对称问题。
(三)担保机构的资金补偿机制
可以借鉴国外通行做法,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风险补偿基金。基金主要来源是政府每年在预算内安排一定的资金设立扶持担保机构发展专项资金,为担保公司对民营及中小企业开展担保业务提供适当的经济补偿。也可以利用自身的发展推动中小企业更大的发展,按照一定比例从征自中小企业税收中提取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担保机构的资金补偿。各级政府还可以通过发行专门用于补偿政府中小企业担保资金的专项国债。此外,为促进担保机构规范运作和可持续发展,从担保实力、规范运作、风险控制、无形资产、行业管理评价等方面制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担保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四)分散与规避风险的机制
担保是高风险行业,相关部门应设计了一套风险分散机制,即担保机构、银行和企业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共同协定责任比例。一是规范担保机构自身运作。按合理的比例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及风险准备金,用于防范担保赔付。同时拓宽业务范围,探索与银行在中小企业贸易融资、融资租赁、票据贴现等业务领域的担保合作,做大做强担保业务,提高自身盈利水平;二是对中小企业实行风险约束,强化业主和管理者的责任,避免道德风险,在担保条款中要求主要股东、管理者提供个人财产抵押;三是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中小企业都要向有关部门汇报信贷保证计划执行情况,并审查计划预算执行情况。
(五)外部监管机制
首先,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银行等部门组成担保监督委员会,对担保机构进行监督和政策扶持。担保机构应采取公司制的形式,要规范运作,防范风险。同时将政策性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统一纳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并实行市场化运作。其次,建立信用担保行业协会,加强行业协作与自律。协会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制定统一的业务准则,规范执业行为,监督担保机构依法运作。同时,协会通过搭建平台,通过培训、研讨等方式加强担保行业协作、信息交流,树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和社会公信力。
(六)法律保障机制
非对称问题 篇9
长期以来,不论是在国际IEC标准或者我国GB等有关标准中的短路试验方式T100a的操作顺序均规定为进行3 次开断操作,对于合成试验即为:OS、OS、OS。但在电力行业标准DL/T 402—2007的6.106.5 款中,首次提出了在试验方式T100a试验中进行额定操作顺序为O—t—CO—t'—CO的开断和关合试验。为此,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1,2,3]。
1 提出该问题的现实意义
现代高压大容量断路器的设计和工艺技术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使得断路器的电气和机械性能得到很大提高,从而使它的尺寸、重量及操作功都有所降低。在技术上,如果不考虑合分方式,其开断能力基本是稳定的,但在断路器的基本开断特性与操作方式有关的场合,例如在T100s( 对称开断)的O—t—CO—t'—CO操作顺序中为了使开断电流中的直流分量百分数(%DC) 不超过20%( 规定值),试验时人为加长了合分时间tC—O,通常在0.1 s左右,这对于中压系统是可以接受的,但对于高压和超高压系统,当tC—O太长,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不利于安全可靠运行,故要求断路器固有的tC—O时间越短越好。
目前有的高压断路器的最短tC—O时间已经做到50 ms以下甚至30 ms,这使得在CO操作试验中,有可能出现非对称度较大的开断,与非对称方式相关的高能量使得比相应的对称开断方式时更严酷,尤其对SF6断路器的开断更困难,因为合分时间对气吹和回气过程有直接影响,当回气不及时、不充分的状态下,就会严重影响CO开断能力,甚至导致开断失败。
为了更好验证高压断路器在最短tC—O这种工况下的开断能力,因此很有必要在做完T100a要求的三次单分OS之后,再按照及操作的顺序做两次附加的非对称开断验证性试验。
2 实施该试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做该附加的重合闸及合分试验的目的,不是为了考核开断最大的非对称电流,因为目前断路器的最短合分时间tC—O,通常都大于它的最短分开时间(TOP+Tr),即大于它的最短分闸时间TOP与保护继电器时间Tr( 按10 ms) 之和,故%DC不一定比T100a的OS大,但该试验是进行操作,且要使C在电源电压0°附近关合,经过最短的tC—O时间分闸,并在大半波开断( 熄弧),此种试验条件是最苛刻的。
由于被试断路器的合闸时间有一定的分散性,实现%DC为100% 的关合有很大难度,因此,建议采用如下述的试验方法:
(1) 对于前面的一个O—t—CO操作,主要保证tC—O时间( 允差+05%) 和在大半波开断,%DC可以放宽。
(2) 在程序整定基本不变( 可视前次试验得到的%DC,适当改变试品的合闸相位,以得到尽可能大的直流分量) 的情况下,做后一个CO操作,如果成功开断,则两次试验均属于有效试验。如果开断失败,可以仅改变( 加长)tC—O时间重试,以验证该试品实际的tC—O下的开断能力,出现此种情况时,则要求生产厂家修改其技术条件中标明的最短合分时间tC—O,并在试验报告中反映实际的tC—O。这样做是为了告之用户慎重选用断路器,同时也是要求制造厂改进它的产品结构,达到机械特性与灭弧室气吹特性完美的配合,从而保证断路器能适应电力系统各种故障工况。
3 从不同角度来论述附加验证性试验的必要性
1) 从IEC标准的角度来看,IEC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可以充分涵盖90% 及以上的应用规则和型式试验程序,其精髓在于明确大多数正常的要求,而不是根据异常或专门的工况为基础,进而提出过分详细的规定。目前IEC标准对T100a的规定已充分地覆盖95% 以上的系统要求,它是否还能在可预见的将来适用,这个问题需要重新考虑并提出建议。考虑到目前超高压和特高压断路器的tC—O愈来愈短,选择该组合试验条件的基本假设就是在很短的tC—O下的非对称条件下的CO试验,这是最严酷的组合工况,即同时具有额定开断电流、很大的直流分量以及最短的tC—O时间。
2) 从故障概率的观点看,该概率是很低的,因为要求在电压零点发生故障,这意味着经历的主要情况是雷击和故障状态下的重合闸或者维护接地存在,而发生短路的相位从根本上是随机的,尽管这是一种可能出现的真实工况,也未必要考虑相应的试验要求。采用IEC 90% 的准则,是建议标准断路器完全适合于90% 的系统位置上最苛刻、可预见的故障,而不是某一给定位置故障的90%,事实上,极少的完全非对称故障不是重要的。如果采取达到其极端条件,则运行操作中远多于90% 的断路器可能会涉及极少的非额定的故障操作,从而需要进行非额定的故障开断试验,这不是IEC 90% 准则的真正目的。
3) 从制造厂的角度来看,首先考虑的是标准变化的影响,以及对设备的现在和将来的设计进行试验相关的问题。增加一项试验是对产品要求的提高,此类影响可从下述两方面来考虑:现有设备的能力是否满足标准新规定的要求;对将来产品设计的影响。对前者是现有的标准产品要在新的要求下重新进行验证试验,在技术满足的情况下额外的负担是试验成本增加;更麻烦的是现有标准化产品不能满足新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在随后的时期内,重大的开发和重新试验的成本随之而来,不论从技术上还是经济上可能使制造厂陷入恶劣的境况。显然,这可能需要“改变规则”,技术上合理的变化可能带来对安全和可靠方面的重新判断,由于上述原因,除了满足实际系统的要求外,应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的过分试验。
4) 从试验实施方面来看,如果确定了在T100a试验方式中,增加操作的试验,则有关试验室能力的实际考虑是重要的。明显的问题是含有最大直流分量的短路电流能否在试验关合中得到,另外试验站提供的直流分量时间常数也对开断能力有影响。
在T100s的CO试验中可以采用在试验回路中串接调cosφ的电阻,以此来改变( 减小) 时间常数τ,从而加快IDC的衰减,例如将cosφ调到0.15(即τ=21 ms)。对T100a的试验,通常试验回路的τ比标准规定的45 ms大,比如为60 ms,这使得实际的IDC比预期要求的IDC大。如果不能或不现实获得正确的电流/ 衰减特性,为了取得正确的熄弧半波电流峰值/ 半波长度,应选择调整变化的各个分量,例如调节电流的交流分量,但这些选择不能使断路器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有明显的过载。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如何控制才能体现长燃弧大半波的开断,总之,这一切都应按施加特定试验条件来考虑,实施时应非常仔细地研究,仔细检查下述规定的参数:
开断前最后电流半波的幅值和半波持续时间、燃弧窗口( 燃弧时间的长短)、电弧能量、触头分离时刻短路电流的直流分量、电流开断时的di /dt、TRV峰值电压Uc和适用时的第一参考电压U1。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非对称电流开断试验中,如果要按额定操作顺序进行试验,可得出以下结论:按额定操作顺序进行试验是超出IEC和GB有关标准规定的;在电网运行工况中,出现该故障的概率很低;对制造厂新产品的研制和老产品的改造,会增加额外的成本负担;大容量试验室要开展该操作顺序试验,试验回路换接、试验过程中操作控制、测量相对比较麻烦,且试验的成功率相对较低;本文认为对通用型的高压断路器没有必要进行该附加操作顺序的非对称开断试验,特殊工况下的罕见需求,再专门进行考虑。
摘要:介绍了以试验方式为非对称开断的试验中进行额定操作顺序问题的必要性和实施的可行性,对试验标准、试验室的试验运行和制造厂技术成本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附加验证试验的必要性,分析结果表明,对通用型的高压断路器没有必要进行附加操作顺序的非对称开断试验。
非对称问题 篇10
现阶段,固定管壳式换热器和非对称管壳式换热器的研究现状决定,针对非对称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进行分析和改进,建立在固定管壳式换热器基础上。具体的,在对其管板内径、管板厚度、法兰外径、法兰螺栓圈直径和个数、垫片内外径、壳体厚度、换热管尺寸以及各结构材料、换热器设计中参考的压力和温度、操作中适用的压力和温度准确掌握的基础上,需建立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和结构有限元模型。
1 非对称管壳式换热器结构分析
换热器结构的温度分布受管程、壳程内流体的流动和传热的直接影响,但换热器壳程中存在的换热管束等结构形状并不规则,使流体的传热过程和流动形式变得更加复杂。所以,通过有限差分析法对其相关数值进行模拟,具有可行性[1]。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结合换热器的实际运行状态,对其所处的温度场边界进行模拟,以此保证模拟结果的可信度。
通过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和结构有限元模型两个三维有限元结构分析发现,在非对称管壳式换热器整体结构中,由于壳体和管板连接结构在换热器工作中几何变化幅度大而膨胀节位置厚度较小,在此类换热器下半截沟不存在换热管的情况下,应力相对较大;而在管板结构中,管板中心区域的应力最小,而随着测量位置与中心区域距离的不断扩大,应力也会随之减少。换言之,在管板的上边缘和右下角的应力最大,在管板布管应力相对较大的位置,换热管的拉脱力也相对较大;反之,亦然[2]。另外,通过应力校核线布置和第三轻度理论校核强度可以发现,强度校核是不通过的。这与壳体温度与径向热变形之间具有较显著的正相关性,而管板厚度与抗变形刚度逐渐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关系密切。
所以,要使此种非对称管壳式换热器结构满足强度条件,可以通过降低管板厚度和提升筋板数量等措施实现。通过对应力水平相对较大的管板管区边缘位置进行应力强度有限元分析可以发现,随着与其中部距离的加大,应力会不断提升,使管板的表面达到最大。即使在弯曲变形的状态下,此规律也不会发生变化[3]。另外,由于管板和换热管之间的焊接,管板壳程和管程的应力并不相同,前者明显高于后者。此外,在此状态下,膜应力和总应力满足强度校核要求。
2 非对称管壳式换热器结构改进问题分析
由于非对称管壳式换热器结构的部分应力分布规律不能满足强度校核的要求,所以要对其结构进行适当改进。笔者认为,按照此类换热器结构分析结果,在进行结构改进的过程中,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2.1 改进同管板连接
由于换热器设计参数一定,所以通过更改换热管截面几何尺寸,优化换热管拉脱力,使其强度满足校核要求并不具有可行性。同时,即使适当的增加壳体厚度,也不能直接有效地提升换热管拉脱力。所以,在改进过程中,应以直接提升换热管许用拉脱力为主。换热管许用拉脱力可用计算获取,其中L代表换热管和管板连接的焊接高度。可见,通过改进同管板的连接,可以达到预期效果[4]。例如,通过上述计算公式可以发现,在将原本3mm的焊接高度提升1mm后,换热管的许用拉脱力会提升近34%,效果明显。
2.2 减少管板厚度
在此类壳式换热器正常运行过程中,壳体和管板之间会产生不均匀的温度分布,使结构的应力提升。所以,适当缩减管板厚度,可降低应力的同时,达到降低管板生产成本的效果。正常情况下,应力强度中,膜应力、弯曲应力、峰值应力和总应力分别达到125.6MPa、191.7MPa、67.54MPa、277.6MPa。在液压试验工况中可以发现,换热器膨胀节下部应力可以达到320MPa。笔者认为,管板厚度降低的同时刚度也会明显缩减,使其对周围壳体的约束能力下降,在压力荷载的作用下,壳体和膨胀节会发生更大的变形。
2.3 优化管板一壳体连接结构
在非对称管壳式换热器的管板和壳体的连接位置,存在一个半径在5mm左右的过渡结构。在换热器运行过程中,它会发生较大的几何变化。所以,应力相对较集中。为使此类换热器满足强度校核要求,可适当的对此连接结构进行改进,在保证其厚度的同时,提升半径,减少其应力。在此思路下,笔者对E-2273换热器进行改进计算。结果发现,在过渡结构的半径由原本的5mm提升到10mm的情况下,可以使该结构的应力减少。在此基础上,在不改变管板厚度的情况下,在管板管程侧设计台阶,加放法兰垫片,可以达到较好的改进效果。
2.4 增加筋板数量
在管板厚度缩减的情况下,通过液压试验可以发现,膨胀节下部和管板、壳体连接位置的应力相对较大。要对此位置的应力进行优化,除上述措施外,可以通过对两个连接结构外缘位置的各法兰螺栓孔分别添置一个筋板。筋板的规格,如图1所示。此类筋板要与法兰和壳体电焊连接,以使筋板在发挥作用的同时,支撑壳体和法兰,减少应力变形,提升管板刚度。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可以发现,膨胀节下部结构的应力强度从320MPa缩减到290MPa,而管板壳体连接处的应力从263.5MPa缩减到192.09MPa,原本不满足强度要求位置的拉脱力分别提升到13813N、12450N、12377N和14123N,均达到了许用拉脱力条件。可见,此种改进措施有效、可行。
现阶段,虽然在改进非对称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使其满足强度要求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难题,如管板温差强度计算公式的确定、更加复杂的非对称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分析等。因此,相关研究仍然任重道远。
3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非对称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总体、换热管拉脱力分布等方面均有其特殊性,在现有国家相关规范中并不能通过强度校核。所以,要改进结构。现阶段,主要通过改进同管板连接、减少管板厚度、优化管板一壳体连接结构、增加筋板等方法实现。但是,在各方法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解决存在的现实问题。可见,此项工作系统复杂,且对专业性要求极高。
参考文献
[1]龙隽雅,刘刚,甘长德.小型管壳式换热器壳侧换热CFD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5,(6):64-67.
[2]陈孙艺.换热器有限元分析中值得关注的非均匀性静载荷[J].压力容器,2016,(2):47-56.
[3]曲晓锐,钱才富.多点约束(MPC)法与换热器整体有限元分析[J].压力容器,2013,(2):54-58.
非对称营销下的创新战略 篇11
吉姆·柯林斯于2011年10月出版了其历时9年的管理研究成果《选择成就卓越》,这一成果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企业可以在动荡的环境下获得巨大的成功。我之所以介绍柯林斯的新书,是要大家注意到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企业提出全新的要求,环境越动荡,越应有更加严格的自我选择与训练,这是世人适世之所需,对于今天的中国企业管理者更加至关重要。
危机与变化
在企业发展历程中,环境的变化、技术的变化、消费需求的变化,引发了企业发展格局的不断调整和变化。在2000年之前,资源具有绝对的优势,我们在设定竞争战略的时候,也是以占有独特的资源为核心,在那个时期,无论是土地、政策、特殊的渠道、目标顾客、资金、人才、专利技术、设备以及品牌都可以成为一种资源,而使得企业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能力。
很多情况下,企业因为具有资源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优势,而保持着自己在竞争中的有利位置。但事实是,没有企业能因此而保持永久的竞争力。学者们研究100家最大的跨国工业企业从1912年到1995年来的业绩变化发现,其中49家被收购、破产或者收归国有,31家仍生存下去,但不再是前100强,能够保持住领先的只有20家。这20家成功企业普遍的生存之道是:第一,富有创造性;第二,愿意进行改革;第三,能因时制宜,调整业务组合。
随着全球竞争的深入,中美之间的发展格局引发人们对于未来变化的猜想,而我更愿意深入分析美国为什么可以持续获得最强有力的世界地位。在分析美国为什么持续增长的原因的时候,德鲁克写了这样一段话: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零增长”“美国限制工业化”及长期的“康德拉杰夫经济停滞”之类的说法被人们奉为金科玉律,在美国十分盛行。然而真正发生在美国的是完全不同的情况。在这一时期,美国经济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管理型”经济彻底转向了“企业家”经济。德鲁克更明确地认为,“在美国出现的真正的企业家经济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史上最具深远意义和最鼓舞人心的事件。”
“企业家”一词源于法文,意思是“敢于承担一切奉献和责任而开创并领导一项事业的人”,带有冒险家的意思。在1800年前后,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B.Say)将“企业家”一词广泛推广,他曾经这样说过:企业家“将资源从生产力和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生产力和产出较高的领域”。当我们明白什么是企业家的时候,也就了解到德鲁克所认为的美国持续增长的缘由是“创新”与“效率”,这和我们驱动增长的动因完全不同,虽然今天的美国因为金融危机陷入困境,但是对于创新和效率的追求让美国摆脱危机的效果也许会完全不同于我们,而这正是我特别强调的部分,也是我们需要认识到自己所处危机的根本原因。
经济增长不是依靠物质资本积累和资源的投入,而是效率的提高,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创新带来的高产出,如果不能够寻找到这样的增长路径,就会陷入到危机之中。在回顾这样短短的不到十几年的时间里,可以看到很多曾经是行业巨头的企业失去了往日辉煌,这一定不是市场的原因,一定是企业故步自封,自我陶醉,看不到危机,甚至满足于自己所具有的核心优势。创造奇迹的,也一定不是市场的原因,一定是企业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转型和调整,时时让自己具有高度的危机意识、对变化的理解、持续创新的能力。
非对称营销下的创新战略
在过去的营销策略中,人们已经习惯了动用资源展开营销行动,无论是对于4P理论的理解,还是对于4C、4R理论的运用,总是需要借助于资源获取来实现营销的功能。多年以来,中国企业在与跨国企业竞争的时候,因为能力不足常常陷入被动,但是因为还可以借助中国本土市场的机会,让自己获得成长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市场也是本土企业的一种暂时性资源。然而随着跨国企业全面进入中国市场,也随着技术与资本在更大范围内展示影响力,中国企业如果还是依赖于过去的经验和对于中国市场的理解,就会陷入极其困难的境地。在一个非对称状态下进行营销创新,会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不妨看看三个典型的案例。
与顾客互动的“1号店”
1号店是国内首家网上超市,2008年7月网站正式上线,成立仅3年半的时间,以每月业绩28%的平均飙升速度成长为国内领先的B2C网上购物平台。面对众多的线上、线下零售企业,1号店充分运用新媒体进行营销,并进行了很多营销创新。首先是微博策略,立志成为网上沃尔玛的1号店现已拥有5万多微博用户关注该官方微博,形成了微博用户群,简单有效地锁定了目标客户,并通过微博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其次是采用了移动二维码识别,二维码识别作为高新科技被1号店首先运用于营销推广,在各个大型的地铁站内,巨幅的1号店二维码宣传海报随处可见,这些海报不但可以观看,更可以拿起手机直接扫描海报上顾客想要购买商品的二维码,直接发送购买所示商品,这种新颖的消费模式已经在年轻人中流传开来,成为了都市消费的新浪潮。
新生活态度的中粮悦活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是成立于1949年的老牌国企,最初是粮油食品贸易公司,但就是这样的老牌国企,敢于在营销上“吃螃蟹”,通过营销创新和准确的策略创造出了极具活力的新品牌“悦活”。悦活品牌的成功首先是迎合了主流消费趋势,在当下消费者安全感缺失的焦虑情绪下,健康类食品饮料将是今后食品饮料消费中的一大主流,悦活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一消费趋势。其次是让品牌标签化,定位于“生活态度品牌”的悦活,积极倡导自然绿色的生活方式,并且用“产地限定、加工全程零添加、产品信息全程可追溯、支持生态农业”这四大卖点来支撑其定位,“自然至上”的品牌主张得到了目标消费者的认同。最后是让品牌得到最高效的曝光,广告一般集中在7点~9点的上班高峰时段投放,消费者不管是开车、坐出租还是乘坐地铁,都有机会接触到悦活品牌。
世界第一的三星
2011年2月11日,诺基亚在伦敦发布了企业战略新方向,包括管理团队和运营架构的变化,以在动态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加快公司的执行速度。但是到了2012年的第一季度,诺基亚却丧失了占据14年之久的世界第一的地位而败在三星的手下。诺基亚拥有强大的客户资源,拥有和全球最强大软件企业合作的资源,甚至拥有全球优秀的行业人才和技术,但是为什么三星还是可以取得成功,在两者完全不对称的前提下,为什么还是出现逆转的格局,究其原因就是两者在创新上的能力不同。一个1998年才刚刚进入手机领域的全新品牌,三星没有像其他的亚洲企业那样以价廉取胜,而是向西方企业学习,注重创新、市场和设计,把自己定位为高端产品,这样反而脱离价格和成本控制的束缚,从而缔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创新与创业
2008年我曾经写过一本书《中国企业的下一个机会》,这本书是想表明中国企业需要从过去的规模型企业转变成价值型企业,当时提出这个观点,就是源于关注到市场变化,以及中国企业自己成长中的局限性。价值型企业就是需要企业用自身的能力来获得市场,而不是依靠资源,而到了2012年,全球经济环境越发陷入低迷之中,无论是资源还是需求本身,都呈现出“不足”的态势,在这样的情形下,唯有拥有创新,做好准备,不依赖于资源的企业才会获得机会,也就是我们说的在非对称营销环境下,创新才是企业的立足之本。
在市场格局中,总会有企业具有更多的天然优势,这些不对称的格局不能够成为企业无法突破,或者无法引领市场的借口。即便是在一个完全不对称的格局中,依然可以通过创新与学习,超越自己,进而超越对手。观察市场中卓越的企业,一定会看到这些企业创新的努力和成效,三年前我们还在惊讶于苹果公司的成功,想不到今天就有了三星对苹果的挑战和超越。所以无论在任何环境中,认识时代,只要持续创新和创业,就一定会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功,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是不会受环境约束的。
得益于技术,人们了解资讯和世界的方式越来越多,因为互联网电视、iPad、云技术等,人们的阅读以及创新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正如很多评论所说的那样,这些一定会改变传统的传媒产业,也会令人与世界的沟通变得更多元、更丰富以及更复杂。实现互动和社会化的核心是顾客与产品之间如何互补,关键是产品跟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契合度。我并不是喜欢网络游戏,但是《魔兽世界》也不得不让我惊讶,这样一款产品可以缔造每年5亿美元销售额,上千万人参与。虽然《魔兽世界》只是一款游戏,但它对玩家们来说,是几年来时刻关注和牵挂的另一个世界。
企业成长只能在其思维空间之内成长,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国企业的成长受所能达到的思维空间限制。中国企业在变化的全球市场依然沿用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依然沿用自己在中国本土市场所形成的营销模式,依然希望借助于资源扩张来获得市场地位,这也许就是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中多受阻碍的根源所在。中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常常亏损,很多人从多个角度分析原因,而这些市场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中国企业一直沿用在中国市场成功的商业模式,而没有找到符合当地文化与消费习惯的商业模式,这是中国企业的惯性思维所致,缺乏创新与消费者互动的思维习惯所致。
创新与创业是我最近思考最多的话题,所谓创新,就是将远见、知识和冒险精神转化为财富的能力;所谓创业,就是把创新放在一个组织中。重复这两个词的内在含义,就是要表达这样一个想法:面对不确定性,持续的创新与创业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必要的途径。整个环境的确已经改变了,我们得承认这样的改变,从而考虑如何安排属于未来的自己。德国媒体评论认为:“在科技面前,没有人能一直高高在上,时代会抛弃一切落伍者。”
(陈春花: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非对称问题 篇12
在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电子、化学及生命科学等领域,产品的生产往往需要成百上千个互补性专利技术的支持。专利技术产权的过度分散将产生“反公共地悲剧”,阻碍技术的商业化。Heller和Eisenberg[1]首次提出了“反公共地悲剧”的概念。“公共地悲剧”是指在产权缺失的情况下,资源会被过度使用;而“反公共地悲剧”则与之相反,当资源的产权被过度分割时,资源的使用需要经过过多的产权人的允许,则会导致资源使用不足。“专利丛林”使技术创新与商业化呈现出“反公共地悲剧”的现象,阻碍了技术创新与商业化的进程。专利联盟是目前应对“专利丛林”的主要措施之一。从策略角度看,专利联盟是指联盟成员交叉许可或集中向第三方许可的技术许可策略;从组织角度看,它是一种基于技术分享与集中许可的战略联盟。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反垄断部门放松了对专利联盟的管制,1995年美国司法部与联邦商业委员会发布了《知识产权许可的反托拉斯指南》[2],认为一定条件下的专利交叉许可和专利联盟有利于竞争,并在之后的司法解释中支持了MPEG-2及两个DVD技术标准联盟。此后,对专利联盟的理论研究成为热点。Shapiro[3]提出了“专利丛林”的概念,研究表明互补性专利的独立许可会抬高技术许可费,产生效率损失,而专利联盟可以避免“互补品问题”,降低技术许可费,减少交易成本,减少“敲竹杠问题”产生的机会主义威胁,从而提高社会福利。Lerner和Tirole[4]提出了专利联盟促进社会福利及促进创新的条件,认为专利互补性越强,专利联盟越有利于提升社会福利。Mentiere和Parlane[5]考虑了互补性技术的许可与下游产品市场的差异化竞争,对比了创新者的数量抽成、固定许可以及两部制许可策略。上述研究假定专利联盟中创新者的结构是对称的。由于大学与企业在技术研发中各有优势,因此,实践中许多互补性技术分别掌握在内部创新者与外部创新者手中。内部创新者也称为纵向一体化创新者,他们既研究新技术,又具备生产能力,参与下游新产品市场的竞争。内部创新者通常由大企业构成。外部创新者是纯粹的科研机构,他们只开发并转移新技术,而不直接生产新产品。外部创新者由大学及其它研究机构构成。如果专利联盟需要由内部创新者与外部创新者共同组成,则这种专利联盟的结构将是非对称的。Akoi和Nagaok[6]分析了非对称结构的专利联盟的形成问题,分析表明专利联盟的公平合理非歧视性定价条款(RAND)并不足以保证外部创新者加入专利联盟,为使专利联盟成立,需要建立内部创新者向外部创新者的利益再分配制度。Kwon和Kim[7]对非对称专利联盟的参与激励及创新激励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当互补性技术由多个外部创新者与多个内部创新者拥有时,如果内部创新者组成了联盟,这时外部创新者更愿意独立许可,这降低了内部创新者的利润,但是,无论专利联盟是由内部创新者单独组建、还是由所有创新者共同组成,专利联盟都提升了创新者的研发投资水平。
上述关于非对称结构的专利联盟的研究中没有考虑网络外部性因素。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ies)是指产品对客户的价值随着使用该产品或兼容产品的客户规模的增大而增大的经济现象[8]。例如,传真机的价值随着使用传真机的用户规模的增大而增大,技术标准的价值也是如此。在信息技术与通信产业等网络外部性较强的产业里,网络规模是新技术商业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技术许可可以促进技术的兼容与标准化,增加产品与服务的规模,从而增加产品的价值与竞争力。夏皮罗与瓦里安[9]认为,在网络外部性环境下,对知识产权的控制力是技术的开放与控制的主要权衡因素之一。梅开等[10]定量分析了网络外部性对专利联盟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专利联盟许可费率随着网络外部性的增强而降低,而消费者需求与厂商的利润随着网络外部性的增强而提高。
本文分析了专利技术存在互补关系并且创新者在纵向结构上不对称时(互补性技术分别由外部创新者与内部创新者拥有),网络外部性对创新者的技术许可策略及专利联盟形成的影响。在互补性专利技术由多个创新者分别持有的情况下,如果技术许可的范围仅仅限于拥有互补性技术的创新者内部,本文称之为封闭式许可;如果技术许可的范围包括了其它不拥有互补性技术的下游制造企业,本文称之为开放式许可。根据创新者之间是否实施专利联盟(独立决策与专利联盟),以及创新者是否对外部制造商实施许可(开放式许可与封闭式许可),技术许可策略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开放式独立许可、开放式专利联盟、封闭式独立许可与封闭式专利联盟。本文将分别对这四种策略进行研究,从而确定内部创新者与外部创新者的最优技术许可策略。
本文共分为5个部分,除前言之外,第2部分提出了模型的基本假定;第3部分对四种类型的技术许可策略进行研究;第4部分对不同类型的技术许可策略进行了比较,从而确定出内部创新者与外部创新者的最优决策;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论。
2 基本假定
假定一种新产品由两种专利技术构成,两种专利技术完全互补,如果离开其中一种技术,新产品将不能够被商业化。设两种专利技术分别为技术1与技术2。假定两种技术分别由两个创新者拥有,创新者可以在技术市场上独立进行许可决策,也可以组建专利联盟,统一对外实施技术许可。一个创新者为内部创新者,拥有生产新产品的其中一种技术,并且具备新产品的生产能力。设内部创新者为V,V拥有专利技术1。另一个创新者为外部创新者,是纯粹的技术研发公司,不进行产品的制造。设此创新者为T,T拥有专利技术2。此外,市场上还有一个制造型企业,该企业不拥有专利技术与研发能力,但具备新产品的生产能力,如果得到技术许可,将可以制造新产品,本文称之为外部制造商。设外部制造商为M。技术市场与产品市场的市场结构如图1所示。
市场上存在网络外部性,新产品的市场逆需求函数为p=a-Q+βQe。其中,β是网络外部性强度系数,反映了网络外部性强度;Qe为消费者对市场规模的预期。根据Kate和Shapiro[8]关于实现预期均衡的分析,本文假定消费者按照厂商最优产量来确定对市场规模的预期。本文将在实现预期均衡分析的基础上对创新者的技术许可策略进行研究。此外,假定消费者预期的市场规模对价格的影响程度小于厂商的生产规模对价格的影响程度,即β∈(0,1)。新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c=0。根据创新者之间是否实施专利联盟策略(独立决策与专利联盟),以及创新者是否对外部制造商M实施许可(开放式许可与封闭式许可),技术许可策略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策略Ⅰ:开放式独立许可策略。在这种策略下,创新者V与创新者T独立进行许可决策,并且都将对外部制造商M实施许可。
策略Ⅱ:开放式专利联盟策略。在这种策略下,创新者V与创新者T组建专利联盟,统一实施技术许可决策,并且专利联盟将对外部制造商实施许可。
策略Ⅲ:封闭式独立许可策略。在这种策略下,创新者V与创新者T独立进行许可决策,但创新者并不对外部制造商M实施许可。
策略Ⅳ:封闭式专利联盟策略。在这种策略下,创新者V与创新者T组建专利联盟,统一实施技术许可决策,但专利联盟不对联盟成员以外的制造商(外部制造商M)实施许可。
本文假定外部制造商没有机会成本,即只要接受许可后外部制造商的利润大于零,则外部制造商愿意接受许可。对于创新者而言,由于产品的生产需要同时拥有内部创新者V与外部创新者T的技术,因此,最优的技术许可策略只有在内部创新者V与外部创新者T同时愿意参与下才可行。以下对四种类型的技术许可策略分别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出创新者的最优技术许可策略。
3 技术许可策略分析
3.1 策略Ⅰ:开放式独立许可策略
3.1.1 产品市场均衡分析
在开放式独立许可策略下,内部创新者V与外部创新者T在技术许可市场上独立实施技术许可。其中,外部创新者T就其技术2对内部创新者V以及制造商M实施技术许可,单位抽成许可费为rT;内部创新者V就其技术1对M实施技术许可,单位抽成许可费为rV。技术许可之后,内部创新者V与外部制造商M在新产品市场上进行产量竞争,产品市场逆需求函数为p=α-qV-qM+β(qVe+qMe)。其中,qV与qM分别表明V与M的产量,qVe与qMe分别表示新产品消费者对V与M的市场规模的预期。V与M的利润函数分别为ΠV=(p-rT)qV+rVqM,ΠM=(P-rV-rT)qM。产品市场上V与M进行产量竞争,一阶条件为:
实现预期均衡时qV*=qVe,qM*=qMe,可知均衡时V
与M的最优产量分别为均衡时M的利润为ΠM*=(qM*)2,创新者V与创新者T的利润分别为ΠV*=(qV*)2+rVqM*,ΠT*(rV,rT)=rT(qV*+qM*)。为保证qM*>0,单位抽成许可费应满足约束条件为:
3.1.2 技术许可市场均衡分析
根据产品市场均衡,内部创新者V与外部创新者T在技术许可市场上分别对单位抽成许可费进行决策。根据可知均衡时内部创新者V与外部创新者T的最优单位抽成许可费为:
不难发现(2-β)满足qM*>0的约束条件式(2),外部制造商将接受技术许可。对比rV*与rT*可知,rV*
3.1.3 技术市场与产品市场均衡下的产量与利润
根据技术许可市场的均衡,不难发现均衡时内部创新者V与制造商M的产量为均衡时外部创新者V与内部创新者T的利润如下:
3.2 策略Ⅱ:开放式专利联盟
3.2.1 产品市场均衡
在开放式专利联盟策略下,内部创新者V与外部创新者T组建专利联盟,由专利联盟统一对外实施技术许可,单位抽成许可费为R;同时,专利联盟的许可对象并不只限于专利联盟内部成员,还向外部制造商M实施许可。在技术许可后,新产品市场上内部创新者V与外部制造商M进行产量竞争,市场逆需求函数为p=α-qV-qM+β(qVe+qMe),其中,qV与qM分别表明V与M的产量,qVe与qMe分别表示新产品消费者对V与M的市场规模的预期。V与M都要向专利联盟支付单位抽成许可费R。假定创新者V与创新者T在专利联盟中的谈判能力对等,专利联盟的总技术许可收益在V与T之间平均分配。在新产品市场上,创新者V与制造商M的利润函数分别为双方进行产量竞争,一阶条件为:
实现预期均衡时qV*=qVe,qM*=qMe,可知创新者V与制造商M的最优产量为为保证qM*>0,单位抽成许可费应满足约束条件:
3.2.2 技术许可市场的均衡及均衡状态下的产量与利润
根据产品市场均衡,专利联盟对最优单位抽成许可费进行决策。专利联盟利润Πp(R)=R(qV*+qM*),由可知:
不难发现R*满足qM*>0的约束条件式(7)。根据专利联盟的最优单位抽成许可费R*,可知内部创新者V与制造商M的均衡产量分别为专利联盟利润内部创新者V与外部创新者T利润分别为:
外部制造商利润为:
3.3 策略Ⅲ:封闭式独立许可策略
在封闭式独立许可策略下,内部创新者V与外部创新者T在技术许可市场上独立实施技术许可,但创新者V与T中至少有一家不对外部制造商M许可,这样外部制造商M被排斥在新产品市场之外,新产品市场由内部创新者V垄断。这时,新产品市场实际上形成一个两级供应链结构,由外部创新者T向内部创新者V供应技术1,而内部创新者V制造新产品,同时就每一单位新产品向T交纳单位抽成许可费rT。市场逆需求函数P=α-qV+βqVe。内部创新者V利润函数为则内部创新者最优产量与利润分别为为保证qV*>0,单位抽成许可费需要满足R
由此可知内部创新者V的最优产量内部创新者V与外部创新者T的利润分别为:
3.4 策略Ⅳ:封闭式专利联盟
在封闭式专利联盟下,内部创新者V与外部创新者T组建专利联盟,由专利联盟统一做出技术许可的决策。但专利联盟的许可对象只限于专利联盟内部成员,即专利联盟不对外部制造商M实施许可,而只对内部创新者V实施许可。在封闭式专利联盟下,产品市场由内部创新者V垄断,市场逆需求函数p=α-qV+βqVe,内部创新者V向专利联盟交纳单位抽成许可费R,同时专利联盟的总技术许可收益在V与T之间平均分配。内部创新者V的利润函数为可知内部创新者V的最优产量与利润分别为单位抽成许可费需要满足R<2a。根据新产品市场上V的产量,专利联盟进行最优单位抽成许可费的决策。专利联盟利润对R求导,可知最优的单位抽成许可费为:
这时创新者V的最优产量专利联盟利润内部创新者V与外部创新者T的利润分别为:
对比策略Ⅳ与策略Ⅲ可知,封闭式专利联盟与封闭式独立许可策略下创新者的利润相同。不难发现,封闭式专利联盟下,内部创新者实际上为生产新产品而向外部创新者支付了抽成许可费α/2,并垄断了新产品市场,这与封闭式独立许可策略相同,因此两种策略下创新者的利润相同。本文假定,如果专利联盟不能给创新者带来更多的利润,创新者将选择独立许可策略,因此策略Ⅲ与策略Ⅳ相比,创新者倾向于选择策略Ⅲ。以下关于最优技术许可策略的分析中,仅对策略Ⅰ、策略Ⅱ与策略Ⅲ进行比较。
4 最优技术许可策略分析
4.1 三种策略下内部创新者V的利润比较
根据前面的分析,开放式独立许可、开放式专利联盟以及封闭式独立许可三种策略下内部创新者的利润分别为即对于内部创新者而言,开放式专利联盟下的利润最大,其次是开放式独立许可策略,而封闭式独立许可策略下的利润最低。因此,开放式专利联盟是内部创新者的最优许可策略。
4.2 三种策略下外部创新者T的利润比较
开放式独立许可、开放式专利联盟以及封闭式独立许可三种策略下外部创新者的利润分别为不难发现,对于外部创新者而言,,即开放式独立许可策略下的利润大于开放式专利联盟下的利润。开放式独立许可策略与封闭式独立许可策略相比,当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小时即封闭式独立许可策略下的利润大于开放式独立许可策略下的利润;但是,当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大时即封闭式独立许可策略下的利润小于开放式独立许可策略下的利润。因此,总体而言,当网络外部性较小时, 封闭式独立许可策略是外部创新者的最优选择,而当网络外部性较大时,开放式独立许可策略是外部创新者的最优选择。无论网络外部性强度大小,外部创新者都不会主动采用开放式专利联盟策略。
4.3 三种策略下社会福利比较
社会福利包括行业总利润(内部创新者、外部创新者及外部制造商利润之和)和消费者剩余的总和,即W=ΠV+ΠT+ΠM+CS。消费者剩余CS=∫0Q*(p(Q)-p(Q*))dQ=1/2(Q*)2,其中Q=qV+qM,Q*=qV*+qM*。由此可知,开放式独立许可、开放式专利联盟以及封闭式独立许可三种策略下社会福利分别为:
比较可知,WⅡ>WⅠ>WⅢ,即开放式专利联盟下社会福利最大,其次是开放式独立许可策略,而封闭式独立许可下社会福利最低。不难发现,即使仅考虑创新者总利润或行业总利润,开放式专利联盟下总利润也是最大,其次是开放式独立许可策略。因此,开放式专利联盟有利于行业利润及社会福利最大化,从公共管理者的角度,开放式专利联盟是其最优选择。
如表1为当α=10时,随着网络外部性强度β的增加,各种策略下内部创新者利润、外部创新者利润及社会福利的算例分析。表1的算例结果也表明,从内部创新者与公共管理者的角度,开放式专利联盟是最优选择,而对外部创新者而言,其最优选择需要根据网络外部性强度的大小而定。
注:1)策略Ⅰ为开放式独立许可;2)策略Ⅱ为开放式专利联盟;3)策略Ⅲ为封闭式独立许可;4)黑体数字表示最优策略下的利润
根据本节的分析,得出本文命题如下:
从内部创新者与公共管理者的角度,开放式专利联盟是最优许可策略,但是并不是外部创新者的最优选择。当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大时,外部创新者倾向于选择开放式独立许可策略;当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小时,外部创新者倾向于选择封闭式独立许可策略。如果希望外部创新者做出使创新者总利润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选择,需要建立内部创新者对外部创新者的补偿机制。
事实上,如果希望外部创新者做出使创新者总利润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选择,内部创新者需要支付给外部创新者一定数量的固定许可费,作为外部创新者加入开放式专利联盟的补偿。根据本节的分析,不难发现固定许可费(补偿费)的标准为:
5 结论与展望
由于企业与大学在技术研发中各有优势,因此,实践中许多互补性技术分别掌握在内部创新者与外部创新者手中。本文分析了当技术存在互补关系且创新者在纵向结构上不对称时,网络外部性对创新者的技术许可策略及专利联盟形成的影响。按照独立许可与专利联盟、开放式许可与封闭式许可两个维度,本文分析了开放式独立许可、开放式专利联盟、封闭式独立许可与封闭式专利联盟四种策略。研究表明,从内部创新者与公共管理者的角度,开放式专利联盟是最优许可策略,但是并不是外部创新者的最优策略。当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大时,外部创新者倾向于选择开放式独立许可策略;当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小时,外部创新者倾向于选择封闭式独立许可策略。如果希望外部创新者做出使创新者总利润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选择,需要建立内部创新者对外部创新者的补偿机制。Akoi和Nagaok[6]研究表明,为组建稳定的非对称结构的专利联盟,需要建立内部创新者向外部创新者的利益再分配制度。本文的研究表明,网络外部性的存在并没有改变这种“利益再分配”的需求;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内部创新者与外部创新者对不拥有互补性技术的下游制造企业的技术许可倾向。本文的研究为网络外部性环境下互补性技术的许可策略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考。
摘要:分析当技术存在互补关系且创新者在纵向结构上不对称时,网络外部性对专利联盟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从内部创新者与公共管理者的角度,开放式专利联盟是最优许可策略,但是并不是外部创新者的最优策略。当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大时,外部创新者倾向于选择开放式独立许可策略;当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小时,外部创新者倾向于选择封闭式独立许可策略。该研究为网络外部性环境下互补性技术许可策略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网络外部性,专利联盟,技术许可,纵向一体化
参考文献
[1]HELLER MA,EISENBERG RS.Can patents deter innovation? The anticommons in biomedical research[J].Science,1998(280): 698-701
[2]U.S.Department of Justice and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Antitrust guidelines for the licensing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EB/OL]. (1995 - 04 - 06).http://www.usdoj.gov/atr/public/guidelines/ 0558.pdf,1995
[3]SHAPIRO C.Navigating the patent thicket:Cross licenses,patent pools,and standard - setting[C].MIT Press,Innovation Policy and the Economy,2001
[4]LERNER J,TIROLE J.Efficient patent pool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94(3):691 -711
[5]MENTIERE Y,PARLANE S.Decentralized licensing of complementary patents:Comparing the royalty,fixed - fee and two - part tariff regimes[J].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2010,22(2): 178-191
[6]AKOI R,NAGAOKA S.The consortium standard and patent pools [J].The Economic Review,2004,55(4):346-356
[7]KWON Y,KIMY,SONG Y.Effects of patent pools on innovation investment - ex ante perspectives[J].Journal of Business&Economics Research,2008,6(7):27-42
[8]KATZ ML,SHAPIRO C.Network externalities,competition,and compatibilit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75 (3).424-440
[9]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非对称问题】推荐阅读:
高校信息不对称问题08-29
完美对称中的问题论文10-19
高中函数的对称性问题07-04
二手房信息不对称问题07-23
2017最新函数图像的对称问题(小结)07-18
对称和非对称加密算法06-30
非对称效应05-09
非对称关系06-05
非对称发展06-13
非对称管制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