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对称中的问题论文

2024-10-19

完美对称中的问题论文(共7篇)

完美对称中的问题论文 篇1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产生及其要点

微观信息经济学是研究在不确定、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如何寻求一种契约和制度安排来规范当事者双方的经济行为, 又称为不对称信息经济学。而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是理性的经济人和“完备信息”。在此前提下, 任何经济行为的结果都是确定的和唯一的。因此, 微观经济学的任务是最优化决策问题, 即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效率最大化。以赫伯特·西蒙和肯尼思·阿罗为代表的一批欧美经济学家在六十年代率先对“充分信息假定”提出质疑, 指出不确定性是经济行为的基本特征之一, 任何决策都面临着大量的不确定性, 抉择策略与行为后果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一种抉择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后果, 同一个后果也可能由不同的抉择产生。进入七十年代以后, 乔治·斯蒂格勒、威廉·维克里、詹姆斯·米尔利斯等人对这一问题做了进一步研究, 从现实的制度安排和经济实践中发现, 不仅行为者的信息是不充分的, 而且信息的分布是不均匀、不对称的, 即同一经济行为的当事人双方所持有的信息量可能是不等的, 这种状况会严重影响市场的运行效率并经常导致“市场失灵”。这一重要发现构成了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也是交易契约设计的最基本原因。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 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在信息经济学中, 一般将交易中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称为代理人, 而将不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称为委托人。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主要是人们知识水平高低不同和分工与专业化。信息不对称必定导致信息拥有方即代理人为牟取自身更大的利益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 这种行为在理论上就称作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该理论认为, 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 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弊病, 要想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 政府应在市场体系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这一理论为很多市场现象如股市沉浮、就业与失业、信贷配给、商品促销、商品的市场占有等提供了解释, 并成为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 被广泛应用到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金融市场等各个领域。

二、医患关系中信息不对称的类型及表现

在医学诊疗过程中, 医患双方存在着医疗信息分布和掌握的不对称, 这是医疗市场的重要特征。医患关系就是处于信息劣势方的患者付费, 委托处于信息优势方的医生代理其诊疗措施, 并根据医方治疗态度和结果给予一定报酬作为代理成本。相对于患者而言, 医务人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由于医务人员对医疗信息具有垄断优势, 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现象。

(一) 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指委托人无法识别潜在代理人的条件禀赋时, 越是劣质的代理人越容易成为现实的代理人, 最终导致劣者驱逐优者, 总体经营者素质、能力低下的现象。从理论上说, 医疗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应该程度较轻。因为医疗市场并非完全开放的市场, 医患双方均无法自主定价, 而且医院本身就是分级管理的, 并且医师资格认定和职称评定是各行业中最为规范的, 已经向患者传递了部分判断优劣的信息。但患者往往还是会逆向选择了医疗技术条件差、医疗费用高的医院。由于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会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在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之间存在很大差别, 有些医疗技术质量比较低的医院会通过虚假广告宣传等形式将其真实信息掩盖起来, 夸大宣传自己的医疗服务质量一流, 利用病人对医疗知识的缺乏及求医心切而上当受骗。加上医患关系的不和谐, 使得患者无法仅仅凭借医院分级作为识别医院优劣的手段。部分新闻媒体对非营利性医院医疗纠纷进行夸大、不客观的、甚至是失实地报道和对部分营利性医院医疗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认定不够, 加剧了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二) 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代理人签订合约后采用隐藏行为, 由于代理人和委托人信息不对称, 给委托人带来损失。由于道德问题的产生具有可能性, 所以就有可能给医方带来应承担医疗道德责任的风险性, 如医生缺乏责任心所引发的医疗事故或由于医生滥用药物所引起的药源性疾病等。道德风险主要表现在具体的医患关系上, 一般患者缺乏医疗服务知识, 他无法知道自己患了什么病, 需要接受什么治疗, 花多少钱才能治好, 从而也无法判断自己所接受的治疗是否是最恰当的治疗方法, 也无法判断自己支付的是否是合理的价格, 只能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一切听从医生的安排。同时, 患者对医生的专业特长、技术水平等缺乏了解, 不容易选择到自己满意的医生。再者,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医院的管理信息、经营状况也缺乏必要的了解, 这就可能给乱收费行为以可乘之机, 而且不利于患者在选择医院时进行比较。所以, 在现实中, 医患关系的好坏是受医方道德风险影响的。

医方的道德风险行为具体表现为:1、医生的“诱导需求”, 由于双方在医学知识信息上的不对称, 使医生处于指导甚至说了算的地位, 患者被动接受医生提出的医疗方案;2、由于长期处于信息的绝对优势, 使得医生养成了患者“求医”的思维定势, “以医为尊”, 对患者“生、冷、硬、顶”, 缺乏与患者沟通的意识和耐心;3、医生对患者的知情权尊重不够, 对于患方的咨询简单敷衍, 诊疗计划交代不清, 交代病情以后仅仅罗列出各种严重后果;4、在医疗纠纷日益增多的情况下, 对患者采取“保护性医疗”, 即从自身安全出发, 应该采取的诊疗措施不采取, 或者采取了不应该采取的诊疗措施;5、发生医疗纠纷时, 对其他医生的错误“沉默共谋”, 维护医生整体利益, “同行庇护”。

患方的道德风险行为具体表现为:1、隐瞒病史, 多见于医疗保险、交通意外等第三方付费的情况, 在牟取私利的同时, 有时也会影响诊疗结果;2、患者有可能在某方面不满意或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全盘否定医生的治疗效果, 以获取医院更多赔偿, 甚至敲诈勒索、冲砸医院、殴打医护人员。

三、医患关系中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

医疗行业中产生医患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既有来自主观方面的, 也有来自客观方面的。主观方面由于医患双方获得的疾病、诊断、治疗等方面的信息不同所致, 而不同信息的获取又与双方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关, 实质上这种信息不对称是医患双方获取信息能力的不对称性。客观方面是由于社会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必然结果。作为医方, 由于医学科学专业性非常强, 需要相当长时间的专门学习和临床实践才能胜任工作;作为患方, 他们获取这些专业知识的机会成本太大, 不可能得到与医方对称的医学信息, 从而成为信息劣势的一方。也就是说, 由于医疗行业的高度专业性和技术性, 医务人员拥有处方权和医疗技术的足够多的信息, 而患者不仅由于个体搜集、吸收和处理医疗信息的能力有限, 而且由于信息传递的不完全和不充分, 往往处于医疗信息的劣势地位, 这就决定了医患双方在信息占有上呈现不平等, 使患者无法与医务人员平起平坐。医患信息不对称将导致医疗市场的低效率, 也决定了医患双方在医疗过程中客观地位的差异。

四、医患关系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医患之间的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 双方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患者的病情向尽可能好的方向发展。但是, 由于信息不对称, 当患方对医疗过程或结果不满意时, 极易发生医疗纠纷, 影响和谐医患关系。

(一) 医疗纠纷。

近年来, 医患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从大环境看, 医疗纠纷是国内医患长期不平等地位与今天社会开始普遍重视自身权益观念之间的冲突。这种不平等地位实质上来源于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从医疗纠纷的发生来看,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显然是医疗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医生的“诱导需求”、服务态度恶劣、知情权尊重不够、盲目承诺等多是医疗纠纷的导火索;少数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也是如今医疗纠纷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从医疗纠纷的发展来看, 由于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患方因而认为在“沉默共谋”、“父子鉴定”的情况下, 即使医院和医生确实有责任, 也可能难以讨回“公道”。同样, 由于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相当多的患方不能理性对待医疗结果。更有甚者, 由于长期弱势地位的心理作用和不恰当的媒体舆论导向, 部分患方错误认为“闹了就有理、大闹有大钱”, 冲砸医院、围攻医务人员, 进一步恶化了医患关系。从医疗纠纷的结局来看, 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医疗纠纷, 例如服务态度问题, 自然可以在院方的调停之下平息。存在医疗过错的医疗纠纷, 可能有三种结局:通过医方解释后平息、院方给予经济赔偿 (“私了”) 和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患方认为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虽然避免了“父子鉴定”、“儿子赛跑、老子裁判”的状况, 却无法避免信息不对称下“同行庇护”的嫌疑。对于医方而言, 相当多的情况下举证责任倒置很困难。另外, 医方与法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医方处于弱势, 有时法院可能使用《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判定医疗纠纷。因此, 医疗纠纷发生后, 医患双方共同选择“私了”较多, 即“法律规避”。就院方来说, 选择“法律规避”还有顾及名声和息事宁人的成分在内, 这在客观上助长了患方“大闹有大钱”的心理。

(二) 卫生资源浪费。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及随之而来的医患冲突增加必然会降低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扭曲卫生资源的配置。例如, 医方出于“保护性医疗”而滥用抗生素、滥用昂贵检查, 以及医生的“诱导需求”等。解决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方法可以通过信号发送、信息甄别和激励约束等市场机制来规避道德风险, 提高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资源配置效率。

五、结论

信息不对称是信息存在的常态, 完全打破医患信息不对称的格局是不可能的。但是, 如果医患双方能在诚信原则下进行充分交流, 双方释放最大信息量, 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关系, 使医患双方都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彼此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则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危害是完全可能的。

摘要: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 对医患关系中信息不对称因素的产生原因、表现特征及危害做了阐述。

关键词:医患关系,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郑大喜.信息不对称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影响及对策:基于经济学的分析.卫生软科学, 2006.10.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6.

[3]陈晓阳, 杨同卫.论医生的双重角色及其激励相容[J].医学与哲学, 2006.27.2.

食品安全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篇2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对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近年来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染色馒头事件等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 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一系列关注。本文以此为主要背景, 重点探究食品安全监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 特别是针对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导致的食品企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进行分析阐述, 通过加强市场监管和信息透明度, 最大可能地减少食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以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的是在市场经济体系下, 各经济主体在获得市场信息上是有差距的。往往交易双方较易获得相关信息的一方处于明显的信息优势地位, 而信息贫乏的人往往在交易中处于劣势地位, 对信息获取的不对称使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不平衡, 大大影响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食品安全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政府与食品加工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

职能部门监管人员作为监管的主体, 行使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人的本性是贪婪的, 尤其是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下, 工作上难免会不尽职尽责, 以权谋私的现象在食品安全的监管上屡见不鲜, 使企业在市场信息的获取上不及时, 造成政府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 引发食品安全风险。其结果是影响司法部门在处罚时对于违法企业影响程度的有效评估, 造成在制定合理处罚量刑上的信息不足, 对于食品安全企业的刑罚过轻、罚金过少。缺乏法律严格约束的食品企业往往顶风作案, 一味追求自身的利润, 面对着较低的法律风险挺而走险。

消费者与食品加工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

市场经济环境中, 食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 在材料生产、食品加工和运输、销售的过程中均有着一套严格的安全规范, 但此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 消费者与食品加工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在于消费者无法获知食品加工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无法对食品的特性作出准确判断, 在购买时往往只是依靠观察、触摸、掂量进行辨别, 或在食用过程中掌握食品的特性。而通过这些途径获取的信息不完全, 也造成食品安全的隐患。

农户与食品加工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

食品从最初的原料变成最后的成品在市面上销售包括多个环节, 各环节均会造成信息不对称的放大, 农户是食品安全控制的源头, 农户提供的产品是否安全往往缺乏足够的监管, 而原材料所使用的种子、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均会给食品原料的安全性带来巨大影响, 在食品企业采购食品原料时是否安全、合格对于食品的安全性起到决定性因素。

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的治理对策

《食品安全法》的出台, 可加强各部门监管责任的落实, 特别是充分调动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参与到食品安全的管理中, 各司其职, 在食品安全的综合协调、标准制定、信息发布、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做好安全的监管, 提高食品安全企业的违法成本, 加大监管的力度, 克服对于一些食品安全质量恶劣企业的地方保护主义, 不让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 在公众的监督下披露食品质量安全有关信息。政府应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平台, 加强社会监督机构的参与, 加强风险信息的互通、食品安全监管资源的共享, 加强食品安全披露体系的建设。

住宅经济发展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篇3

经济学中,外部性(Externality)是指当一个人或一个厂商实施某种直接影响他人的行为,而且对此既不用赔偿(付出额外的代价),也不能得到赔偿(获得额外的收益)时,就出现了外部性。换言之,外部性是指一种经济活动(交易、生产、消费等)没有完全被市场价格所反映的额外成本及收益。按照福利经济学家的说法,外部性是一种经济力量对于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性”附带影响,是经济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影响有好的作用,也有坏的作用。正向作用称为外部经济,负面作用称为外部不经济。

在人口和经济活动集聚的城市中,由于城市土地开发的集约化,外部性是普遍存在的既有正积极的一面,也有负(消极的)的一面,它影响着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由于住宅具有位置固定性和资产性的本质特点,任何住宅的配置都具有较长期的固定性,这使得住宅经济活动之间存在许多共同变量,且一旦形成,不易改变,从而比一般商品的生产和消费更易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影响。所以,要保证住宅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考虑这种外部性的影响。

2 住宅经济发展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住宅经济发展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存在于相关住宅开发机构、中介机构与消费者之间。在住宅交易过程中,尽管买卖双方都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但他们在市场中所属地位的不同决定了彼此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处在卖方的开发商和销售代理商掌握着住宅产品的大量实质性信息,而交易的买方———消费者拥有信息只包含一定量的公开信息和诸如消费偏好、消费能力等大量的私人息,委托人在市场中处于信息劣势地位,而理人处于信息优势地位。代理人为自身的利益,会尽可能充分地利用自身的信优势,从而它们的市场行为会使委托人正当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在房地产市场中,这一问题显得尤为明显。有关资料显示,在住宅交易行为完成后,七成以上的消费者会发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问题牵涉到从产品质量到物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再加上中国大陆目前住宅市场管理还没有完全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使得房地产投诉和纠纷成为近年来消费者投诉的持续热点。这些问题的本质在于市场信息不对称使得消费者处于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两大困境中。具体来讲,消费者的信息劣势主要体现在:

(1)交易市场。处于代理人地位的开发商和销售代理商完全掌握了产品信息和市场信息。一方面,他们利用包括报纸、电视和电台在内的各种公众媒体,发布产品广告和一些诱导性信息,如户型走向、居住潮流、“明星楼盘”等,从而达到炒作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大陆住宅市场上期房交易占了绝大比重,消费者在进行交易时看到的仅仅是渲染图、三维模型和样板房,不能看到真实的产品本身,因此代理商可以利用电脑和其他手段制作出不存在的景观和设施,粉饰住宅项目建成后的环境,甚至可以使样板房大于或优于真实的户型。这些信息优势会明显影响到消费者的立场,给消费者以错觉,并诱使他们偏离自己的真实需求。

(2)合同订立。开发商和代理商的信息优势地位还体现在订立合同的时候。由于绝大多数消费者不是房地产业内人士,专业知识相当匾乏,以及一些消费者法律意识薄弱,不能很好地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利益,这就给了卖方一个很大的空当可钻。此外在住宅交易中,一般首先是由卖方提出邀约,再由买方提供承诺,合同文本和条款是由卖方提前制定好,买方即使持有异议也无法左右条款的改变,因此,双方并不处在平等地位上,卖方从而可以尽量将条款制定得更有利于自己。开发商和代理商往往会想出各种手法在合同上做文章,最常见的包括订金和定金的问题、付款方式问题和物业管理条款等问题。

(3)住宅质量。在大陆目前情况下,住宅市场中处于代理人一方的开发商为了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经常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地位在产品质量、配套设施、物业管理等方面做文章:例如开发商未经买方同意更改设计从而达到缩小使用面积、加大共摊面积的目的;或者对工程偷工减料、虚报建筑材料、占用规划绿地以及将房产出售给数家买方等等。这些行为增加了开发商的利益,提高了投资回报率,但损害了消费者的应得利益。并且,对于在项目开发中出现的大量风险和损失,开发商往往以不可抗力为借口,将它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4)物业管理。虽然从理论上讲物业管理问题应该是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的问题。但是目前中国全国70%以上的物业管理项目是由住宅开发企业派生的物业管理企业和原房管所转制的企业管理,市场还处在物业管理发展的初级阶段。近两年,一些城市开展的物业管理项目招标投标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大部分城市还处于谁开发、谁管理,管理规模小、经济效益差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管理资源没有流动起来,竞争市场没有形成,整体管理水平也难以提高。开发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阶段应留下的问题,在居民入住后逐步暴露出来,引发居民对物业管理的不满。一些开发企业为了促进销售,追求短期效益,物业管理做出不切实际的承诺,给后续的管理造成很大的困难和压力。这里有接管制度及管理合同不完善的原因,但主要还是体制上的问题。开发企业与物业管理企业的上下级关系不改变,这些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住宅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市场失灵和市场运作效率低下,使市场在较低水平下达到均衡,不利于引导市场健康发展和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要使趋于瘫痪的市场重新有效运转,必须采取有效手段去畅通信息传递渠道,显然,在大陆现行情况下,这些措施都是与政府部门的直接或间接介入分不开的。

摘要: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住宅经济的发展不但直接关系到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理论上讲,住宅市场的规模与价格可以由供给与需求双方自主决定,但是在现实中,由于住宅市场的特殊性,相对于其他经济形态而言,更容易出现市场失灵,因而需要政府(尤其是城市一级的政府)进行多方面的宏观调控。一般认为,住宅开发的外部性与住宅经济中参与各方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住宅经济市场失灵的两大原因。

完美对称中的问题论文 篇4

(一)财政转移支付的定义

财政转移支付是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区域间经济与社会协调、均衡发展,中央或地方政府把部分财政资金按照特定目的、特定形式、特定程序进行上下级纵向转移或区域间横向转移的一项财政政策。 转移支付是世界各国调整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不协调状况,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采用的普遍手段。

(二)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及特征

我国现行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由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返还性转移支付三部分组成,能真正起到缩小地区贫富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的是一般财力转移支付, 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无条件的转移支付,是中央政府为弥补地方收支之间的缺口,安排给地方政府的补助支出。 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主要有不同级次政府财政之间的转移和财政向非财政行业或部门的转移。

一般性转移支付能够发挥地方政府了解居民公共服务实际需求的优势,有利于地方因地制宜统筹安排财政支出和落实管理责任;专项转移支付则能够更好地体现中央政府的意图,促进相关政策的落实,且便于监督检查。

二、财政转移支付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不对称是指有关某件或某些事情的知识或概率在对应的经济当事人之间的分布不均匀、不对称,即偏态分布私有信息的存在使一部分人比他人拥有更多的信息,私有信息的存在导致了行为人之间在信息占有上的不同,即一些人了解的情况比另一些人更多。

(一)“对上负责”的体制与信息不对称

对于地方政府官员而言,他们掌握了当地财政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供给成本的信息, 中央和地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上负责”的体制使地方政府决策者只顾及上级政府的要求而不考虑辖区民众的愿望。 所有转移支付项目几乎都选取客观因素,按公式分配。 基层政府和上级政府间信息不对称导致制定的均等化转移支付最终会偏离最初的理想化设计,成为混合了财政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复杂制度,连中央政府都难以得知最终转移支付的均等化程度有多高。

(二)实施转移支付前的信息不对称

针对转移支付的测算分配而言, 政府统计体系不完备统计数据不完整,真实性值得怀疑,很多数据质量较差。 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能够反映各地支出成本差异的指标体系只能通过定性分析,通过加系数的办法处理。 譬如,财政供养人数,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掌握的数据不一,大多依靠地方上报,口径不统一,数据相差较大。 这些数据的可靠性与可获得性, 在一定程度上对转移支付测算的合理性产生重大影响。 在转移支付项目确定之前,地方政府为了能够获得转移支付项目(资金),可能会采取美化项目优势和夸大未来社会收益情况的行为,甚至带有一定的欺骗性来套取资金。

(三)资金使用中的信息不对称

因为资金已经拨付, 资金的使用权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对出资方而言,只能是积极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随时了解项目或企业的运营状况,但这种了解和监督也往往受到经营者的影响,甚至是阻碍。 如:转移支付项目是否纳入预算;地方接受的财政转移支付是否按指定的内容或项目拨付到位,有无截留或挪用情况;转移支付项目的执行和运行是否符合规定;接受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单位的使用情况,所有这些信息对资金提供者来说都很不容易搞清楚,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提供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导致其权益损失。

(四)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各级政府的官员和决策者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 如果没有健全的外部制度来约束其行为,他们会以损害公共利益的方式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公共政策从制定到指令、执行、最终效果的显现是一条复杂的委托代理链条,不同层级的政府、职位高低不同的官员都成为这个链条上的委托人和代理人,链条中间的每一主体同时扮演着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双重角色,既是上一级委托人的代理人,又是下一级代理人的委托人。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因委托代理链条过长使得信息传递失真,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会面临政策制定偏误和执行不力的风险,因此,就财政转移支付而言,决策者和执行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也是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信息不对称对财政转移支付的影响

如果政策制定者对执行者的执政水平和努力程度拥有完全信息,就很容易选择一个适当的指标来衡量财政转移支付的绩效,但信息不对称使得政策目标难以顺利实现,财政转移支付效率不高。

(一)加大资金使用者的道德风险

一是公共选择学派认为地方政府具有“经济人”的特征。地方政府的利益与地方领导的个人利益不一致。民众只知道自己的需求,并不知道资金供给情况,而政府官员不但知道资金供给总量,还知道社会民众的需求结构。官员可以隐匿真实的资金额度,把资金更多的留在公共部门,从而骗取更多转移支付资金,以满足预算最大化。中层官员们关心自己仕途,又有彰显权力的冲动,他们既希望成为一方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又利用权力进行寻租以获取经济利益的不良动机,尤其当晋升受挫时,经济利益的诱惑力便开始放大增强,从而将补助资金通过行政管理等科目不合理地占用,无法“用之于民”。

二是公共政策本身不完备。 由于制定的政策具有关联性、主观性、人为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制定者不可能把政策问题界定得完全清楚明确。 政策制定者的有限理性只能在部分方案中选出次优方案,而不能在所有可行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 另外,在政策实际执行中环境复杂多变,政策制定者不可能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并制定出应对措施,政策制定者也无法预测出执行者的偏好和异变行为,也不能对执行者的责任做出详尽规定,公共政策本身的不完备性成为执行者道德风险的温床。

(二)引发预算审核中的逆向选择

中央政府总是力图让经济发展快、产出水平高的地方政府多为中央财政收入作贡献,以避免区域间贫者越贫、富者更富的马太效应。 而一些经济发展较快、收入上缴比例较高的地方政府预测到自己征税越努力,中央提高财政上缴指标的可能性就越大, 于是与所属地方各级政府达成利益同盟瞒报基数和收益水平;或将预算收入转化为预算外及非预算收入,以减少与中央政府的共享数额等等。

正常的财政竞争可以提高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效率,降低居民负担公共产品的税收价格,防止政府规模膨胀和政府腐败, 这要求财政主体以社会民众的利益最大化为决策依据。 由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拨款的依据和数额缺乏科学合理标准,有些转移支付成为中央对地方的固定拨款;有些地方财政筹集不到相应的配套资金成为被动的接收者;还有些地方政府与中央讨价还价,千方百计争取中央转移支付,最终使得转移支付资金的数额确定没有可遵循的标准, 随意性大,最需要救助的地方政府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帮扶,而擅长立项哭穷的地方政府却得到了更多资金,这就使得有限的转移支付资金在预算审核中出现了逆向选择,发挥不了应有的效能。

(三)财政转移支付决策透明度低

近年来,随着预算民主化的推进,从中央到地方,预算公开的力度也在加大,这是一种进步,但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财政预算公开工作进展不平衡,公开还不够细化,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仍存在一定差距。 ” 我国预算收支分类有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两类, 功能分类反映预算的钱用于哪些方面,经济分类则具体反映钱是如何花的,目前仅仅公布功能分类而不公布经济分类,无法反映支出的具体用途。 政府既没有公布全部收入情况, 又向公众提供的政府预算信息十分有限。社会公众是公共资源的终极所有者,所有政府决策信息应该且必须向社会公开,接受各方监督。

(四)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难于监管

理论上,政治家及公共服务机构并不能为所欲为,而是必须服从公民代表的政治监督及司法、审计监督等,以保证政府运行的效率。 但现实中,监督的效力很可能因为信息不完全而降低甚至失去。 被监督者作为局内人对具体情况了如指掌,而监督者作为局外人只能根据被监督者提供的不完全的信息监督,监督实效则大打折扣。 由于信息不对称,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不到位,被使用单位挤占、挪用,不按规定使用资金或者财政相关人员发生不廉洁行为等问题时有发生,类似像伪造假名册冒领低保,弄虚作假虚报冒领民政专项资金等问题层出不穷,难于监管。

四、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优化制度设计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信息不对称可造成财政转移支付中的政府间博弈,各级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既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又与经济改革的目标相悖。 基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各种问题,西方学者从健全和完善激励监督机制以及重构治理结构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 例如创立分权型的组织形式;建立风险分担的激励机制;设计有效的信息系统,增加政策的透明度等。 其实质就是最大程度地使当事人利益一致,减少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对提高财政转移支付效率具借鉴意义。

(一)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范围划分制度化

应在合理划清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的基础上,使中央和地方政府关系规范化、法制化,在法制基础上形成新型的权利义务关系。 虽然宪法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为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权限划分提供了法律基础与依据,但是对于操作层面上的协调关系却无具体的规定。 通过明确规定各级政府的法人地位,实现政府权利与义务的高度协调,为各级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 对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利益关系进行制度约束,既可以保持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相对稳定性,提高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调整的规范性,又能防止中央政府授权放权的盲目性、随意性,只有减轻信息不对称程度,地方政府决策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可望得到纠正。 同时,适当延长决策者的任期就能减轻政府决策者行为短视的程度; 要核准地方政府的财政竞争战略, 以能否实现社会民众利益最大化为评判标准, 来纠正基层政府间的过度竞争对财政转移支付的不利影响。

(二)建立转移支付绩效评价和考核制度

为保障转移支付资金运用的政策性要求和不断提高资金绩效, 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考评体系和一系列量化指标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考评。

一是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制约体系,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程序、使用过程、经济效益进行跟踪反馈,确保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考核指标要侧重如何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并同相关工作人员的廉政建设作风相结合,加入到决策者政绩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二是要设计一套科学的效益评价与考核指标,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和绩效进行评价和考核。 如果实际使用情况没有达到有效益指标,上级财政可暂缓拨付下一次的转移支付资金并要求提出整改计划,如果整改后还达不到要求,停拨该项资金或相应扣减一部分转移支付资金。

(三)强化政策执行的透明度

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对政策执行中的实际情况的掌握为前提的系统内部“自上而下”的监控效力十分有限想要执行者按照出资者的意愿行事,就必须对他们进行有力地监控和有效地激励。

一是要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提高政策执行过程的透明度,试图让“自上而下”监控发挥最大作用,还要发挥社会大众力量实施以“自下而上”的监控。 如丁煌教授所说的“火警”监督,即通过选民、政策对象或利益团体的举报、电话以及上访等方式将政策执行者的不良行为反映给政策制定者, 使其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来纠正执行者的不良行为,从而实现监督成本的有效转移。 这需要建立有效地监督途径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尤其是目标群体参与到政策执行的监督系统中来。

二是要通过绩效合同制度,将执行者的薪酬、升职等与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他们执行政策的积极性。 同时打破各级政府及其成员对政策执行的垄断,决策者可根据政策目标选择不同的政策执行主体,将部分执行权委托给非政府机构或非营利组织,通过不同执行者之间的竞争提高政策执行信息的透明度,增加制定者掌握政策执行情况的主动权,同时减少执行者的道德风险,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

(三)建立地方政府财政努力的激励机制

由于地方政府具有信息优势, 他们会尽可能地虚报成本,而隐瞒其真实成本,从而产生逆向选择问题。 同时,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努力程度了解得会更少,不知道究竟应支付或补偿多少才使对地方政府的激励有效,因此,为提高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使用效率,就需要设计一种制度,促使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目标趋于一致, 激励地方政府努力执行同时又不滥用职权以谋取私利。

一是要制定地方政府业绩的评价标准。 中央政府总是希望评价标准尽可能客观一些,因为评价标准越客观,就能越准确地对地方政府的努力水平进行推断,激励机制越强。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地方政府以往业绩作为标准,因为过去的业绩包含着有用的信息量。 问题是过去的业绩与地方政府的主观努力有关。 地方政府越努力,好业绩出现的可能性越大“标准”也就越高。 当地方政府预测到他们的努力将提高标准时,努力的积极性也就下降。

二是要对地方政府的收入努力实行“奖勤罚懒”。 中央政府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在地方政府间的分配,根据预算执行情况设计财政转移支付分配的奖惩机制,促使地方政府从实际情况处理本地方的事务,使中央尽可能掌握政策执行的有关信息,促使有限资金合理使用。 可依据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区域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奖惩系数,对隐瞒实情的地方政府进行惩罚的同时,对努力增加收入的地方政府的奖励要在转移支付的数量上予以体现,为政策执行者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 冯勤超提出了“保底联合基数法”,就是让地方政府通过努力完成相关指标要求后才能得到转移支付资金,体现了 “各报基数加权平均;少报受罚,多报不奖;超基数奖,不足补交”的基本思想。

(四)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相关研究发现:政府透明度与国家经济发展是正相关的。 我国经济建设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秩序混乱、交易成本高、诚信缺失等。 政府实现信息公开,增加政府部门的透明度,定期向公众公开信息,如“三公支出”等,社会民众和各级政府就能获得有关信息,这样既可降低交易成本、减少欺诈现象,也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降低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让公众更有效地履行监督职能同时减少对公众的舆论管制,媒体曝光能作为有效的第三方监督公共部门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刘豫.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博弈模型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2(3).

[2]徐新斌,刘浩等.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J〕.财政与发展,2009(2).

[3]吴胜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效率研究〔J〕.财会研究,2008(5).

完美对称中的问题论文 篇5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信息不对称,中介

0前言

科技成果转化前提是成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价值,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力。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虽然较多,但是成果转化率并不太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中,造成转化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技成果中信息的不对称。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我国生产力,帮助具有实用价值科技成果转化成新产品、新工艺,甚至发展出新产业,就必须对科技成果转化中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研究,从根本上给出解决办法,提出解决方案。

1科技成果转化中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分析

1.1社会因素造成的信息不对称

造成信息不对称社会因素有很多,首先是科研机构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不对称的造成主要是当政府和中介机构无法满足科研机构和用户之间需求时,两者就要借助市场来寻求帮助。但是市场在进行科研成果发布时,有时会出现虚假广告,这就使得使用者无法获得准确客观的信息,最终导致信息不对称。其次是信息垄断导致信息不对称。这是由于有的企业对科研成果申请了专利,为使企业拥有绝对的信息垄断地位,并不愿意对科研成果进行公开,这样使得用户无法了解科研成果信息,导致科技成果信息不对称。还有信息成本导致信息的不对称。所有信息获取都需要有成本的付出,当成本付出大于信息价值时,用户往往会舍弃信息,这就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除此以外,还有地理位置闭塞、经济发展落后、教育文化落后等一系列社会环境因素造成信息不对称。

2.2人为因素造成的信息不对称

人为因素造成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有专业分工导致的信息不对称、用户的有限理性以及政府监管力度不强等。其中专业分工造成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仅了解自己对应的专业,对其他科技信息了解极少,同时用户又处于科技成果信息劣势地位,导致科技成果供应方和受用方信息不对称。对于用户的有限理性主要是因为信息时代信息量十分庞大,用户想获取有用信息就需要对庞大信息进行逐个筛选,但是,由于用户理性的片面性致使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筛选信息,无法对科技成果实际价值进行正确判断,导致信息的不对称。政府监管力度不强主要包括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机制体系不完善、处罚管理力度不够等。

3科技成果转化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后果

由于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受到社会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信息不对称,导致其出现较为严重后果。首先,由于用户无法判断科技成果质量高低,所以更愿意选择低价格的科技成果,这可能出现低质量科技成果驱逐高质量科技成果现象。其次,由于科技成果恶意夸大、虚假广告等原因,导致用户对科技成果质量一直持有怀疑态度,这可能造成信任危机。此外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还会造成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处于低迷状态,科技成果供给过剩和用户需求缺口共存等不良的后果。

4解决我国当前科技成果转化中信息不对称的方法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就需要先了解科技成果本身所具有的特点。首先,科技成果一般分为理论成果、应用技术成果和软科学成果,这些成果基本都具有传递性和可复制性,因此,购买后就无法“退货”。其次,针对于软科学成果,它本身不能进行宣传,无法提前向用户传递质量信号,可以说该类成果是没有办法进行信息传递的。

针对于以上科技成果所特有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科技成果中介办法来解决问题。所谓科技成果中介,就是指为科技创新主题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以支撑和促进创新活动的机构。它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所用权不同可划分为民营类科技中介结构和非民营类科技中介结构;按是否营利划分为营利类科技中介和非营利类科技中介。

科技成果中介目的是协调供应方和使用者之间关系,为两者搭建沟通桥梁,在保护交易竞争公平条件下提高效益。它在科技成果转化中,针对于信息不对称所起到作用有:

4.1提高用户获取信息能力,避免了信任危机。科技中介是一个为科研部门和使用者所搭建的信息共享平台,它的出现可以在信息时代下减少用户对有用信息的筛选时间,可以提高他们工作效率。同时科技中介还提供有监督和反馈服务,从而了保证科技成果质量,解决用户对成果质疑问题,从而避免了信任危机。

4.2科研中介拥有监督评价和信息传播功能。可以宣传和跟踪科研部门的科研成果,及时向用户提供研发部门的最新产品,如此保证了科研成果质量,也规范了科研部门间竞争行为,可以起到引导作用,避免了低质量科研成果驱逐高质量科研成果现象的发生。

4.3可以解决科研成果转化市场低迷现象,促进市场发展。科研中介可以利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本身监管职能,加强供应者与使用者之间联系,构建新型科研成果转化市场信用体系。

参考文献

[1]石善冲,高风彦.河北省工业科技成果转化效果综合评价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04(01).

[2]王立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和保障体系[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4(04).

完美对称中的问题论文 篇6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 各类人员对于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控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 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而信息贫乏的人员, 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由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 即信息在相关交易双方呈不对称分布的情况下进行的市场交易和市场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和效率问题。它的基本理论假设主要有两点: (1) 信息在交易双方呈不对称分布。一方比另一方占有更多的信息, 处于信息优势, 而另一方处于劣势; (2) 在交易过程中, 双方处于自己所处的占有信息的地位是清楚的。

二、信息不对称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一种长期, 普遍的现象。信息问题, 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问题。信息完全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理想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高质量和低质量达到分配均衡状况也就是帕累托最优, 可以说实现了资源最优配置。

对于应聘者来讲, 他们具有优势资源, 了解熟悉自己所擅长的工作领域和自己的工作技能, 也很熟悉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能在哪些方面, 例如进入新的工作环境, 适应能力差不能很快调节自己的工作节奏, 时间久了容易受挫影响工作进程等等。应聘者在应聘过程中有意识地夸大自身的人力资本价值, 提供含水的文凭、虚假的简历、泡沫业绩等, 这种故意隐瞒的行为导致人事招聘风险。

在另一方面, 对于应聘方来讲也存在信息不对称。应聘者对于公司真实情况信息的掌握处于劣势地位, 他们所获得信息的来源仅仅通过广告或者网站对于公司介绍, 或者通过个人途径的打听以及面试主考官对于公司情况简单的评估, 但是这些途径对于信息的掌握都是不全面的。造成求职者不能很客观地掌握招聘公司的经营状况、发展前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等方面的信息。

招聘中的信息不对称给双方的决策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由于企业在聘用员工时还无法观察到员工的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高低是员工的私有信息。依据教育模型, 招聘者只能通过应聘者传递的显性信息, 如学历、证书来判断, 使招聘者对于学历、证书等产生偏好。习惯性的讲学历高低和证书多少作为判别求职者能力高低的杠杆。这就使得企业招聘会面临逆向选择的风险。 (所谓逆向选择, 是指在签订契约前由于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 而委托人不知道, 因此选择了不恰当的代理人) 一是过高地评价了应聘者, 二是过低地评价了应聘者。进一步说,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 信息的不对称往往是造成人的价值错误定价的根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 信息的不对称也会破坏对人力资源的有效使用, 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 阻碍企业的发展。

三、人力资源逆向选择的规避

(一) 企业内部的防范和规避措施

1.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

现在的人力资源工作往往只强调激励机制而忽视监督约束机制, 只有两者相辅相成, 才能更好地发挥激励效应。企业应引入激励监督机制, 采用怎样的绩效考评是发挥激励监督机制作用的关键。

绩效从字面上理解, 就是指业绩与效率。业绩更多的是指企业的外部效率, 即对企业如何实现经营目标并满足股东、客户及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程度的度量、企业业绩水平高意味着企业提供了市场所需要的产品或者服务, 实现了它的价值;而效率更多的是指企业的内部运营水平, 即企业将人力、物力等资源转化成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效率高说明企业的内部运营水平高, 能够充分地、快速地、更好地将资源转化成产品和服务。

绩效管理首先要解决几个问题:

(1) 就目标及如何达到目标需要在组织内部达成共识

(2) 绩效管理不是简单的任务管理, 他特别强调沟通、辅导和员工能力的提高

(3) 绩效管理不仅强调结果导向, 而且重视达成目标的过程。

无论企业处于何种发展阶段, 绩效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进行绩效管理都是非常必要的。绩效管理对于处于成熟期的企业而言尤其重要, 没有有效的绩效管理, 组织和个人的绩效得不到持续提升, 组织和个人就不能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的需要, 最终将被市场淘汰。

绩效考评是绩效管理的重要部分。有效的绩效考评有赖于整个绩效管理活动的成功开展, 而成功的绩效管理也需要有绩效考评来支撑, 他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员工通过绩效考评可以实现以下要求。

(1) 明确自己所担负工作的目标、职责和要求;

(2) 使自己的工作成就、工作实绩获得组织的赞赏和认可;

(3) 使自己在工作中的需求获得组织的理解和帮助;

(4) 提出自己的发展要求, 并了解组织在有关问题上可能予以的支持;

(5) 了解组织对自己的期望和未来的工作要求, 找出差距, 调整工作方式, 以期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6) 在绩效考评工作中获得参与感。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 选择合适的绩效考评方法, 在完善绩效考评的基础上, 建立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规范员工行为, 降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道德风险。

2.完善招聘机制。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人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能否招聘到适合本企业的优秀人才, 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良好的招聘机制是企业获得优秀员工的保证和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所以, 重视招聘和组织成功的招聘, 有助于企业抢占先机。

在招聘前就必须有全面的招聘计划, 力求公正、公平和客观, 以树立招聘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员工招聘计划是指在对预期设定的职位分类和定编定员的基础上, 参考人员需求预测结果, 以内部或外部的应聘者作为人才库而制定的一个填补未来职位的用人计划。招聘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人员需求清单, 包括招聘的职务和名称、人数、任职资格要求等内容;招聘信息发布的渠道和时间;招聘小组人选, 包括小组人员姓名、职务、各自的职责等;应聘者的考核方案, 包括考核的场所、大体时间、题目设计者姓名等;招聘的截止日期、新员工的上岗时间;招聘费用预算, 包括资料费、广告费、人才交流费用等;招聘工作简表, 尽可能详细, 以便于他人配合;招聘广告样稿, 等等。

3.积极倡导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是指组织与员工个人对职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和反馈的一个综合性过程。通过员工与组织的共同合作, 使每个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与组织的发展目标一致, 促进员工与组织的共同发展。

通过职业生涯管理, 企业帮助员工进行自我评价和定位, 制定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这可让企业更好地了解员工的能力、专业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 可有目的地选拔人才、培训人才、完善人才梯队建设, 实现良好的人力资源规划。

企业获得人力资源信息, 以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预测, 可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规划。

(二) 企业外部防范与规避措施

信息不对称导致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客观外在条件是社会信用的缺失。在信用缺失的情况下, 只靠企业不能完全防范人力资源风险。政府必须发挥宏观调节作用, 致力于宏观环境的营造, 为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创造条件, 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1.建立完善的人才信息数据库。

特别是中高级人才的信息数据库建设, 并逐步从地方联网扩展到全国联网, 以减少假文凭、假证书给用人单位带来的困扰, 以降低用人单位的搜寻成本。

2.改善信息披露机制。

增加市场透明度。市场透明度主要体现在加强在招聘过程中双方能主动披露自己所有信息的机制, 建立一种信息沟通的渠道。

3.建立测试中心。

国家以及各省市共同建立完善的人才测试中心, 运用科学的方法, 例如结合案例分析, 实战分析等, 合理评估应聘者的能力水平, 有利于将人才的真实水平反映出来。

摘要:在目前21世纪, 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 面临着跨国公司更为严峻的挑战。然而,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是企业制胜的战略资源。由于信息不对称, 企业如何有效地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文章以信息不对称性理论为前提, 从激励和约束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如何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关键词:人才招聘信息不对称,人力资源,风险,规避措施

参考文献

[1]许春利.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规避信息不对称的风险[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15)

[2]徐峰.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构建:胜任力模型视角[J].企业经济, 2012 (1)

[3]唐贵瑶.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3 (4)

[4]刘清臻.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剖析[J].现代物业 (中旬刊) , 2009 (7)

完美对称中的问题论文 篇7

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人们对相关信息的了解存在着差异性。这就会让掌握信息充分的人员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占据有利的地位,掌握信息比较落后的就可能会处在不利的地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社会中广泛存在,目前高校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高校财务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会影响到高校的发展,造成高校资源的浪费,会降低财务管理的效率,影响到高校教育功能的发挥。

二、高校财务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一)高校和外部部门信息不对称

1. 教育资金投入和使用信息不对称

目前,从高校的建设资金投入和教育资金投入来说,一般来说高校的财政投入渠道比较多,很多都是来自教育管理部门的资金投入。一般教育管理部门都是从整体上对高校财务信息的把握,但是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具体细节并不清楚,没有进行足够的了解。特别是现在随着高校的扩招,相关部门对高校的专业设置以及扩建经费等并没有进行仔细的调查和研究,对高校的人才培养以及硬件设施的投入没有进行调查。这样会让高校的财务管理活动过于混乱和随意,高校不能对资金的投入和使用进行对称化管理。

2. 科研资金投入和使用信息不对称

近几年,国家和政府逐渐增加了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但是在科研的审批、管理以及使用上却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科研项目的审批中,存在着学术等级的现象,这就让学术头衔比较高的在项目审批中处于优势地位,这无形中占据了一些新兴的科研项目计划的审批。在对科研项目的管理上,不能较好地进行资金的管理,很多都是审批之后并没有去进行深入的科研,而造成经费的浪费。另外,还出现了一些科研资金挪用的现象。这都是由于科研资金投入和使用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二)高校内部财务管理的信息不对称

1. 财务管理部门和学校管理部门信息不对称

高校的财务很多细节管理都是脱离在高校的领导管理外,两者的信息交流不畅通,高校的领导部门并没有对高校财务管理部门有完备的监控制度。学校的领导部门对财务管理部门有一个较为宏观的了解和指导,但是对财务管理部门具体运作上并不能做到细致、准确和完整的指导。这会让学校领导部门和财务管理之间不能做到指导和实践的统一。

2. 财务管理部门和高校师生之间缺乏财务沟通

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和高校的师生联系最为密切。但是在日常的工作中,高校的师生并不能对高校的财务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也不熟悉具体的财务操作流程,在进行财务活动时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办事效率比较低,不能进行财务监督和合理使用。

三、解决高校财务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措施

(一)教育部门加强调控和监督

教育部门在对高校的经费投资和管理要在高校的招生规模以及高校专业设置的基础上来进行。相关教育部门还要做好规划,进行合理的投入,还要对高校经费的使用做好监督。要逐步加强对一些科研项目的规划、资金投入和使用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教育部门要最大程度地降低因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损失。

(二)加强高校内部财务沟通和监督

高校财务管理要做好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这就需要增加高校财务管理部门信息沟通的意识,并要采取措施来提高办事效率,做到信息的透明化和公开化。高校财务管理部门要对财务管理人员做好培训和教育,让其具备专业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财务管理能力。做好高校财务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会帮助健全内部体制以及建立对财务管理的相关财务监督制度。最后,要发挥高校内部审计的控制作用,做好对高校财务部门的监督,并能够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措施,帮助其进行整改,减少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

(三)普及财务信息

由于不同的财务主体在高校的财务管理中处在一个不同的地位,对高校财务信息的需求也不一样。高校在加强财务信息普及的基础上要做好分类主体的普及。例如,对高校领导、经费的负责人、财务部门负责人以及科研项目的负责等这些具有审批权力的部门或者人员。对其要加强财务管理制度、经费使用、经费管理等范围和内容的认识。另外,对普通的高校师生,要让其了解财务的经费报销、审批流程以及经费管理等的文件,方便广大师生的财务利用,并做好对学校财务的监督。

(四)积极利用网络互动财务信息

现代网络信息化已经提高了高校财务管理的效率,财务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财务网络平台的建设,提高其服务水平。不但要加强对高校财务管理内部信息的交流和沟通,还要做好与财务管理外部的信息交流,保证财务工作有序稳定的进行。并要让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财务信息网络平台中去。财务部门还要借助网络互动平台及时发布财务信息,进行有层次和系统的发布,帮助师生和管理部门对此的需求。

四、结语

高校财务部门直接参与到高校的经济活动中,关系到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其中信息不对称是高校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会影响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高校能够从内、外两个方面找出财务管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需要教育部门做好调控和监督、加强高校内部财务管理沟通和监督、普及财务信息以及积极利用网络互动财务信息等方面来解决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摘要:“信息不对称”广泛存在于高校财务管理活动中。应该加强其中的信息沟通和交流, 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水平, 让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本文分析了高校财务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成因, 提出了解决不对称现象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信息不对称

参考文献

[1]安福仁.高等学校会计信息管理的理论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2 (04) .

[2]刘惠君.对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粗浅认识[J].丹东师专学报, 2002 (03) .

上一篇:超硬材料专利信息下一篇:天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