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及其面临的挑战

2024-10-23

云计算及其面临的挑战(共7篇)

云计算及其面临的挑战 篇1

近年来, 世界各地包括大型运营商、广告商在内的IT业商家均对云计算技术市场进行着大规模的投入, 但各方对云计算的市场定位受众众说纷纭。除了企业内部将IT架构变成云以外, 对于如何通过云计算技术对外提供服务和获取收入, 目前IT业界仍在探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云计算的定义。通过深入分析国内外实践经验, 笔者认为云计算不仅指把机器置于他所, 或不能简单理解为Saa S、Paa S、或者Iaas。从更高的业务层面出发, 应将云计算视为业务转型, 即从旧有的自行管理的IT架构, 转型为云为基础的IT架构, 企业通过此架构实现业务目标, 同时达到较低的成本运营并提升业务可扩展性等目标。

虽然业界已认识到云计算存在多种应用方式, 但据其规模应用仍有相当距离。云计算推广面临的挑战与互联网在推广初期的困境十分相似。企业只有在云计算满足其需要的安全性、可用性、以及提供服务的保证等诸多因素后, 才会采用此技术。国内企业的IT运营成本、支撑成本居高不下, 企业如果保持现有的发展模式, 将无法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竞争。商业界、IT业界以及政府大力推广云计算应用的驱动力核心就是节约成本。而云计算能否为整个业界节约成本?业内主流观点认为, 如果云计算可以成功完成标准化和资本优化, 缩短企业取得IT解决方案的时间, 就可使企业释放更多资源在流程及核心业务产品上。以IT成本管理为例, 传统管理方式是按照项目进行细分, 分别考虑硬件、软件、IT服务、通信等成本项;而在云计算模式下, IT被看作一个统一的服务, IT成本就将成为单一成本。管理上化繁为简, 管理资源自然节约了。

云计算的市场中有众多的参与者, 其产业链条中任意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对整个云计算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虽然云计算产业链中的很多模块和环节是相同的, 但业内对于云计算应用和服务环节的涉足普遍比较少。而这两个环节正是云计算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

如果企业能把现有的系统都迁移到云计算环境中, 企业将要应对一系列的业务问题:如现有系统的退出方式, 迁移的部门、业务、流程, 迁移的方式、时间、地点和迁移之后的管理模式等。而该类工作正式当前产业链条里最薄弱的环节。

目前, 此环节中的相关各方都是相对孤立的考虑与自身相关的业务。综合衡量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对企业的影响仍在探索中。举例来讲, 国内银行业规定, 企业的数据不得存储在企业范围以外, 即是是外资银行也需把系统数据存放在国内。以为银行从业人员指出:“云计算不仅仅是把服务放在外面这么简单, 我们同时也要考虑这个服务放到外面之后, 放到云之后, 对于监管、对于数据的离岸处理是如何安排的, 如果我们不考虑这些, 我们根本不可能轻易考虑云计算。”所以, 在推广云计算应用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对企业带来的影响。

完善服务环节是云计算推广过程中面临的另一重大挑战。企业在提供云计算服务时, 不应仅从技术层面出发, 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业务模式。在国内, 电信、移动、微软以及阿里巴巴等对云计算业务已有相当多的投入。以中国移动为例, 媒体的报道指出其在该领域投入已达数千亿。而用户将最终承担如此大手笔投入的成本回收。故要想云计算的业务模式赢利, 就要在推动其服务时从用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向用户收费的业务、方式以及准确性均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云计算的收费情况与以往内部IT投入方式下的收费情况完全不同。诚然, 云计算业务可按流量、时间等方式进行收费, 但这两个因素仅是服务提供过程中的两个方面, 具体实施收费时要考虑的因素往往更多。今年315的时候就曾出现过云计算相关服务失败的案例。以云计算的“吸费”服务为例, 该业务模式本身并无问题, 但由于在实施初期没有顾虑到用户感受, 造成用户对该项服务感知较差。鉴于此, 企业在推广云计算服务时应从用户的角度分析, 重视用户最终获得的服务体验。目前一些其他企业成功利用“免费”的云计算服务吸引用户, 企业依赖广告客户的投放实现实质收入。鉴于中国消费市场的特点, 企业需要持续探索不同的业务模式, 国外的成功经验的参考性到目前为止仍然有限。

此外, 云计算服务在推广过程中还应兼顾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供应商的成熟度, 其客户化能力和对于用户感受的应变能力应纳入考虑范围。虽然云计算软件未来可做到高弹性、易调整, 但在具体实施时, 仍将面临其他IT服务在推广时遇到的挑战。即用户的需求永远在变, 且其变化的速度快于服务实施的速度。对于运营商或服务提供商而言, 在为用户提供云服务时, 简单地增加两台机器或者提供更快的速度并不等于满足了用户的需求。问题的根本在于把业务流程转化成用户所需要的服务。以前ERP系统的推广就面临过此类问题。ERP系统本身并无问题, 但由于用户不能充分充分理解应该如何利用ERP, 导致ERP系统的使用效率不尽如人意。故让用户学会更好地使用云计算跟云计算的业务发展紧密相关。

其次, 在推广云计算时, 前期投入的收回周期, 收回周期的计算方式将是企业管理者首要关注的问题。而企业内部的IT成本往往和其他费用掺杂在一起, 无法单独管理。云计算实施后若不能显著改善IT成本管理, 将阻碍大部分企业接受云计算。

最后, 云计算本质上是一种外包, 其推广过程中还将面临外包服务所遇到的挑战。若国内的外包业务无法把安全、保密、可用性、容灾、税务、会计等问题纳入考虑范围, 无法有效满足国资委、五部委出台的关于规范内控的要求, 云计算亦不能满足。另外, 外包服务被认为在国内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而高速发展的外包服务目前仍没有能力为所有的业务领域提供服务, 例如能带来高收入的部分国外企业。其主要原因在于此类国外企业对于整个管理和服务的要求都相当高。相比于整个外包形式, 云计算的外包和服务共享最终将是一个融合概念。届时, 云服务若不能得到所有企业的认同, 各方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将难以取得回报。

云计算及其面临的挑战 篇2

化学物质里的有毒成分以及其他成分很复杂,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认识到有害物质对环境和水质的破坏,并且还要让学生明白化学物质的有毒性是可以进行控制的。不但要让学生弄懂复杂的化学成分,还要让学生在实验中明确这些有毒分子处于环境中发生的变化,这一个比较难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2.2 如何将绿色化学的教学延伸到现实的环保措施中

虽然中学生绿色化学传授的知识是有关于环保的,但是这些知识仅仅只是停留在原理和理论上,如何将绿色化学的教学延伸到现实的环保措施当中,这将是一个难题,也是个很大的挑战。比如,对助剂或者溶剂的毒性进行测试,并且开发出无毒原料来代替助剂,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一个挑战。

2.3 教师的能力和技能

绿色化学除了要求教师要有基本的化学知识以外,还要求教师要对环保知识及其他领域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也对教师的能力和技能有了较高的要求。另外,绿色化学教学还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教会学生如何分解材料、如何用环保化学成分来代替有毒材料,等等。如果学校不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的知识结构就会无法满足知识的需要,因此,教师的能力和技能对于绿色化学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2.4 教学方法的挑战性

绿色化学的教学方法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并且要求教师改变过去的“粗放型”教学方法,从而转变为“集约型”教学方法,同时,这也是绿色化学对教学的一个要求。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还要使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在整个化学课程中,要将环保无污染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化学领域,又要把绿色化学的内容和知识融入到化学教学当中去,从原理到实验过程,各个环节都要采取环保的标准。

3 绿色化学教育的措施

3.1 改进不环保的实验方法

在进行化学实验的时候,应该尽量采用环保的实验方法,并且选用一些无毒无危害的材料。比如绿色自燃实验,在之前的课堂上,教师都采用的是白磷来给大家做实验,但是白磷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物质,而且白磷在燃烧的过程中发挥的有毒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因此,可以用其他一些无毒的物质或者材料来代替白磷,比如碳粉等。

3.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可以鼓励学生对“减量、减废”进行实验或者改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除此之外,也要给学生灌输节省资源的观念,带领或者指导学生对化学教材中的化工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或者重新设计一条生产工艺流程,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借助计算机来进行辅助设计,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创造性。

3.3 更新教学手段

原来的化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再适应绿色化学的要求了,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手段。通过有效的教学工具、教学材料以及训练手段来向学生传授知识,让他们形成绿色化学的意识和环保意识。新的教学手段有多媒体(投影、录像、光盘等)以及计算机技术,便于学生和教师获取知识和技术,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思考问题。

4 总结与体会

云计算技术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篇3

一、数据安全性

使用云计算服务来替代在公司里设立维护大量服务器, 大批的数据存储在异地的大型“数据中心”, 显然对节省企业的成本有利。但是这对黑客及认为掌握了信息如同掌握了权力的其他人来说是个诱人的目标。所以,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的发展, 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安全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 因为黑客们一旦闯入云端信息系统劫取信息或者破坏信息, 那么将会使个人和企业的信息资源遭到破坏。黑客们现在开始利用亚马逊EC2等云计算服务来暴力破解并窃取用户信用卡密码, 他们窃取了用户的信用卡密码后, 可以利用这些卡里的钱来购买计算能力强劲的机器, 这些机器的威力甚至比国家安全机关中装备的超级计算机还强。

现在云计算也开始加入到为密码破解技术提供服务的阵营中去, 对一些传统的安全措施进行必要的考虑和修改。

二、互操作性和数据迁移性

如今许多公用云网络被配置成封闭系统, 且不是为相互交互而设计。这些网络之间缺少集成, 使得各机构很难在云计算中联合IT系统, 并提高生产力和节约成本。为克服这一难题, 必须开发行业标准, 帮助云服务供应商设计可互操作的平台, 实现数据迁移能力。

云计算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支持各种软件及服务 (Saa S) 的应用, 这些应用用来存储医疗记录、关键商业文件以及音乐和电子图书购买、社会化媒体内容等。但是, 缺乏互操作性仍给希望合并云中一系列企业IT系统的机构带来了挑战。

随着互操作能力和迁移能力的改进, 越来越多的机构把IT服务和系统迁移到云, 市场将达到经济拐点。

三、运行方面的安全

云计算技术是将信息数据存储在前端数据中心服务器上, 用户能方便、快捷地使用云计算提供的各种服务, 这样就会有大量数据进出数据中心。如果信息通道还是采用以前的传输速度, 当信息的输入与输出超过承受范围时, 势必产生信息阻塞、延迟, 造成数据库瘫痪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必须改变现在的信息传输速度, 重新考虑一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传输模式。

四、数据隐私问题

云计算提供商一般将能够提供的服务列在网上, 让用户自行选择需要的服务, 用户在使用这些服务时要将自己的真实情况详细地提供给云计算服务提供商, 这样用户的隐私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如何保证存放在云服务提供商的数据隐私不被非法利用, 不仅需要技术的改进, 也需要法律的进一步完善。

五、用户使用习惯

如果把应用程序和数据放在网络上, 但是却无法稳定、可靠地接入及访问网络, 那么云计算引不起你的兴趣;如果一想到把自己的数据存储在远地、应用程序不安装在自己的计算机上, 就觉得失去了太多的控制权, 那么云计算可能根本吊不起你的胃口。这种模式无疑需要计算机用户改变思路且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习惯于这种模式。所以说如何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 使用户适应网络化的软硬件应用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六、网络问题

云计算服务依赖网络, 如果网络瘫痪, 或者如果接入网络的那条连接瘫痪, 除非问题得到了解决, 否则就无法访问自己的数据。目前网速低且不稳定, 使云应用的性能不高。云计算的普及依赖网络技术的发展, 所以说在解决网络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云计算发展的问题。

七、整合问题

将在云上运行的应用与在企业内部系统运行的应用整合、集成起来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从技术角度讲, 随着企业开始建立私有云, 复杂的管理系统将如何管理、整合, 是业界遇到的典型问题。

八、盲目投资

目前我国的云计算大多坐而论道, 有逻辑的云计算理论很多, 真正成功的云应用示范却屈指可数。

当前, 更多的是重视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 盲目投资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网, 将只会导致新一轮的无效投资。事实上, 云计算具有无地域性特点, 不需要每个城市、每家企业都建自己的云计算中心。云计算不是新一轮的信息化建设, 而应是信息化的升级。应该考虑的是:现有的信息中心、数据中心怎么用起来?现有的分散的计算机设备怎么发挥作用?如何通过软件改造降低云计算应用投入?

云计算典型应用不足, 将可能影响政府长期投资云计算产业的决心。许多地方政府在投入了巨额资金建设起云计算中心, 购置大量硬件设备后, 却发现缺乏有价值的实际应用, 从而造成了云计算产业目前发展的空中楼阁现象。目前的云计算中心尚未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的大幅提高, 这是违背政府初衷的, 也无法真正发挥云计算节约能源, 提高计算资源有效利用率的巨大潜能。

云计算是一个新鲜的事物, 需要政府有效引导, 需要政府为其营造优良、规范的发展环境。需要有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国家层面的发展指向, 需要有政府的引领应用示范, 有适应产业规律的政策措施。在进行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云计算项目时, 必须做好事先研究和整体规划, 严格开展项目评估工作, 明确战略思路、市场需求、发展重点、区域布局等方向性问题;要加大监管力度, 避免盲目投资、过度投资等现象出现。

还有, 需要慎重考虑:实施哪些策略、做法或者立法来扶持或限制云计算的采用;如何提供有效的计算和提高存储资源的利用率, 对云计算和传输中的数据以及静止状态的数据, 将有哪些独特的限制等之类的问题。

云计算及其面临的挑战 篇4

近年云计算风起云涌, 自2008年以来“云计算”迅速成为IT领域的热门话题。谷歌、IBM、微软、雅虎等行业巨头均推出自己的云计算策略, 国内的企业也奋起直追, 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云计划, 如阿里巴巴的“阿里云计划”、百度的“阿拉丁计划”、浪潮集团的“云海计划”等作为新兴的技术和商业模式, 必然对外包产生重要的变革。同时, 在云计算背景下, 对人才的需求, 也发生了改变。

1 云计算对不同的外包企业带来的影响不同, 传统外包服务商面临严峻的挑战

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 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计算模式, 它能把软硬件资源、数据、应用作为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云计算也是一种新的基础架构管理方法, 能够把大量的、高度虚拟化的资源管理起来, 组成一个庞大的资源池, 统一提供服务。云计算企业为客户提供数据存储、使用软件等服务, 就形成了云服务;云服务相对传统服务外包具有低成本化、产业集群化等特点。低成本的云服务正在蚕食传统外包服务商的利润, 传统外包服务商的生存空间被压缩。Gartner预测到2015年, 低成本云服务将会蚕食外包服务提供商15%的收入。Information Service Group研究表明, 到2010年, 云服务的增长率为9%, 2011年为20%, 而到了今年, 这个数字已经成长为27%。同时, 云服务的合同数量也得到了增长, 从109份变成了223份, 增长率为20%。

云计算对外包服务商中ITO、BPO、KPO的影响各不同, 其中对ITO影响最大, IPO次之, KPO影响最小。

1) 云计算对ITO的影响:云计算出现后, 部分原来采用外包的客户会考虑转向云计算服务, 部分不具备云计算的小型外包公司将倒闭。Google搜索引擎就建立在分布于200多个地点、超过100万台服务器的支撑之上, 而且这些设施的数量正在迅猛增长。从2007年开始, 微软公司也在美国、爱尔兰、冰岛等地投资数十亿美元建设“云计算服务器农场”, 每个农场占地都超过7个足球场集成数十万台计算机服务器, 微软还计划以每月新增1万台服务器的速度扩大这些数据中心。根据2010年埃森哲对主要是大企业和政府机构的超过100位IT高管的调查, 43%的受访者正在有限地尝试或使用云计算, 88%的受访者计划在未来2年内使用云计算。是继续采用传统的外包服务形式还是转向云计算服务形式取决于云计算对传统外包的替代度。云计算服务与外包服务的主要区别在于服务方式的改变。一般而言, 外包可以提供定制个性化的服务, 云计算提供相对统一标准的服务。客户愿意获得低成本、标准化的服务还是个性化的服务, 这取决于客户的选择。

2) 云计算对BPO/KPO的影响。云计算服务的优势在于其提供的技术替代, 但是难以替代基于人力的外包服务, 比如财务管理、数据录入、人力资源管理等, 这些外包服务最终都需要人力来完成, 信息技术和网络的主要作用在于信息传输和交互。云计算作为一种重置资源提升效率的技术, 不是替代人力的技术;因此并不能起到替代BPO的作用, 但可以影响BPO服务的技术方式和效率。同样的, KPO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创意服务, 更难以被云计算替代。

3) 在云服务时代, 发包方对金融服务外包商要求更高。全球外包呈现最新的三大趋势, 一是行业知识与解决方案的能力相对于技术能力与技术经验更加重要, 更具价值;二是一站式的服务解决方案模式;三是全球交付能力与经验。这三种趋势导致发包商对供应商的要求在技术与商务的融合上更加专业化, 服务上更加一体化, 流程变化更加及时化。而云服务正好可以满足这种需求, 如许多刚进入中国的外国银行及国内的中小银行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业务规模小, 如果自己打造的IT系统需要很高的成本, 还需要一支不小的专业运营团队。而云服务则可以提供他们想要的一切:从符合监管标准的数据中心, 到复杂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硬件平台, 再到全面的应用软件系统, 到整个软硬件平台系统的日常运营和维护。这使银行客户大大降低业务开展所需要的初期一次性投入, 可以按照使用量循序渐进支付服务费, 能够获得更佳的投资汇报。银行的管理人员可以从集成和运营这些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更加专注业务的发展。国内的领军企业浪潮神州数码融信已经推出“金融云服务”。神州数码融信针对中小银行市场推出的高端专业级IT外包服务———由第三方IT服务商担当起银行科技部门的所有职能, 对银行的业务运营提供全面的IT支持, 包括:信息系统的部署、安装、上线与升级, 机房建设达标及合规管理, 7*24小时的系统日常维护;业务包括银行卡、报表、网银、信贷以及电话银行、短信平台、呼叫中心 (Call Center) 、对账等信息系统的运营外包服务。应银行客户需求, “金融云服务”内容还涉及借记卡外包服务, 数据中心托管及灾备服务以及IT运维管理咨询等。“金融云服务”定位于乡镇、中小银行, 目前已有80多家银行客户。其金融云中心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金融云服务平台, 先后与重庆梁平澳新村镇银行、海口联合农村商业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汝州玉川村镇银行等签约合作。[1]目前, 惠普的saas也提供类型的服务。

2 云计算时代金融外包服务人才瓶颈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人力资源现状。

目前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人力资源现状是外包从业人员总量与服务外包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从人力资源层次上看, 低端人才、高端人才缺乏;每年中职及高职都培养了大量的毕业生, 但是由于外包企业利润低, 低端人才收入低, 员工流动性大, 造成可用之才缺乏。高段人才表现在缺乏高级管理人才、离岸服务外包的接单人员等领军人物及缺乏掌握云技术骨干技术人才。从人力资源的知识结构来看, 知识与能力综合且有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大批量的高校毕业生涌向社会, 企业可用的人才却寥寥无几。下面将从结构及数量方面分析:

1) 我国在近年, 金融外包保持快速发展, 各家服务外包公司人数也在增加, 但是与国外知名企业仍有较大的差距, 下表是员工人数对比。[2]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服务外包的人才与国外知名的大企业如accenture, tata等相比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当然, 在2012年我国的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发生了多起的兼并重组, 员工人数也相应增加。如文思与海辉于2012年8月正式宣布合并, 业务遍及十几个国家的超大型公司, 员工遍布十几个国家, 达到2.3万人。2012年8月, 博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ACHIEVO CORPORATION公司签约, 以现金出资5650万美元 (约折合3.6亿元人民币) 收购其持有的6家全资子公司100%的股权, 极大的加强了博彦科技在日本离岸服务外包市场的竞争力。2013年1月24日, 软通动力与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软通动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在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正式挂牌成立, 员工人数也相应增加。

2) 在人才结构及素质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在云计算时代, 懂云计算的人才严重缺乏。根据IDC最近的一份研究, 2012年大约有170万云计算相关的工作岗位空缺, 未来三年云计算相关的工作需求每年将会以26%的速度增长;2015年约有700万云计算相关的岗位空缺, 云计算技能缺口面临的挑战和以前不一样。并且这种专业技能方面的缺口正在加大, 原因在于2/3的跨国公司已经在计划实施或者使用云计算。而且50%的公司都认为云计算是他们下一步的重点发展方向。云计算所需要的技能很多是过去在企业IT并不需要而IT人员也并不具备的。目前对云计算工作所需的技能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求职者普遍缺乏在云计算方面的培训、资质以及经验。[3]

人才结构方面, 也存在着问题。我国金融外包人才呈现橄榄形, 即高端人才与低端人才特别缺乏, 而中间人才相应较多。

(1) 在人才结构方而:一是低端人才储备充足, 但是由于外包企业利润低, 目前大约只有5%-10%的净利润, 员工收入低, 流失率高, 普遍可用率较低。笔者通过职业圈网站统计了中国著名的外包BPO华道数据的2012年的录入员工的工资, 最低1750元, 平均2705元, 最高4800元, 员工最长工工作33个月。二是中端人才 (有5年以上的项目管理经验或技术骨干) 流动性较高, 造成企业间的不正当争夺。三是高端人才 (项目经理, 负责直接与国外客户沟通交流;海外销售人员) 引进效果不明显。 (2) 在人才能力方而:一是语言能力弱, 毕业生外语水平不能满足企业要求;二是技术能力局限, 懂架构服务、行业解决方案服务、产品工程、云计算的技术人才缺乏。 (3) 复合型人才缺乏, 大学毕业生中具备复合型知识构成 (如:服务外包相关技术和至少1门外语沟通能力;金融专业知识和软件开发技能等) 的人才缺乏。随着国内外包企业兼并重组, 企业可以接各种各样的业务, 而这时复合型人才缺乏就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3 对策与建议

3.1 发展产业集聚群, 传统外包企业转型寻找符合自身的竞争优势

根据波特竞争优势理论, 其在“新竞争经济学”, 提出了产业集聚 (Cluster) 的概念, 即经营同一种产业的一群公司在地理上集中在一起。波特指出, 在一个产业集聚集团中, 既有主导产业企业, 又有为主导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其他产业企业和机构, 这些机构共同组成一个立体网络, 既竞争又合作, 从而赢得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随着云计算发展, 计算功能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快速集成和共享, 围绕云计算在全球将形成更多、规模更大、专业化更强、互补性更好的服务外包集散中心。国际知名的外包产业群:印度硅谷的互联网环境下, 服务外包已经开始呈现一定的集散化雏形, 如印度硅谷班加罗尔服务外包集群, 菲律宾的马尼拉呼叫中心服务集群, 英国生物技术产业集群服务体系。

我国目前已经有21个外包示范性城市, 但是如何发展外包产业集聚群, 做大本地的外包产业, 这对各个地方政府提出了挑战。在云服务背景下, 对中小型的服务外包企业冲击最大, 而这些企业应该定位成为产业聚集群中的一员。西安软件园建于1998年12月, 是西安高新区规模化发展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的专业园区, 是陕西省和西安市发展软件产业的主要承载区, 是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目前汇聚了IBM、英特尔等13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据资料对比显示, 2011年高新区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总收入比2010年同比增长超过35%, 出口同比增长超过了40%, 2011年新增企业逾百家, 新增上市企业12家, 企业总数过千家, 高新区软件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达9.5万。[4]

同样类似的城市还有青岛、上海、北京等城市, 这些城市都在发展自己的产业集聚群, 带动不同类型的外包企业共同发展, 做强做大, 增强竞争力。

3.2 引进高端人才, 为中低端人才营造温馨的环境

高端人才:我国虽然拥有低人力成本优势, 但从事承接外包服务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紧缺, 在新一代服务外包核心技术云计算服务外包的全球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急需能够适应新一代服务外包发展环境的领军人才。比照我国部委相关人才计划, 如中组部“千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等, 立足较短时间内在全球范围内, 提高人才的素质。制定相关的人才管理规定, 鼓励积极开展服务外包发展相关研究, 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目前欣喜地看到各个省市正在陆续出台了各种人才激励政策, 如厦门在2013年3月出台了《厦门市服务外包人才计划实施办法》, 重金吸引服务外包人才及培训落户厦门。根据《实施办法》, 符合条件的领军型人才除可申办“金鹭英才卡”并按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外, 还给予一次性工作生活补助5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骨干型人才可申办“银鹭英才卡”, 按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并给予一次性工作生活补助10万元。骨干型人才参加境外培训的, 给予其实际培训费用40%的培训支持, 单次不超过3万元。同时, 加大对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的扶持力度。通过这些措施, 力争到2020年, 引进服务外包领军型人才50名, 骨干型人才1000名, 实用型人才10万名。

中低端人才:应该加大企业与高校人才的联合办学, 充分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目前我国各个省市已经有众多高校在设置金融外包相关专业。

硕士层面:2008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设置了金融学 (金融服务外包) 专业。

本科层面:2008年杭州国际服务工程学院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设置了本科层次的国际金融服务外包方向。

高职层面:2008年,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设置了高职层次的金融服务外包专业;硅湖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花桥国际商务城成为全国首家以培养金融服务外包人才为主体的民办高职院校, 学院设有金融服务外包系, 下设“国际商务专业 (金融服务外包方向) ”。上海金融学院与上海银行卡信息产业园、上海张江创新学院合作, 校企三方合作。

这些院校将信息与计算机科学、金融学、外语、服务科学、管理学等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 通过校企合作, 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在云背景下, 这些院校应该加强网络技术的培训, 同时有能力的学校最好设立双学位或者双专业, 如“计算机”+“金融”专业等。

对于中低端人才, 怎样减少他们的流动?如何悉心培育、打造蓬勃向上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在工资收入不是很高的情况下, 留住基层员工。如解决传统的住宿问题, 为员工打造更舒适、安全和充满乐趣的工作生活环境外, 提供学历教育、培训机会、补充医保、旅游活动等软福利, 并大胆革新, 推出了一系列符合员工年龄特点的新鲜激励措施, 如不定期组织歌唱比赛、演讲比赛、趣味运动会、生日会、公司年会等多种文化娱乐活动, 为一线员工制作月刊, 为员工搭建展示自我青春风采、实现梦想的舞台。

综上所述, 云外包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外包模式已经悄然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传统外包企业是否做好的应对方案?

参考文献

[1]神州信息金融云服务签约客户累计将近80家.[EB/OL].http://news.hexun.com/2013-01-04/149748798.html.

[2]中金公司.中国IT软件与服务外包黄金十年.2011-08-05.[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f2eaae4133687e21af45a9ae.html.

[3]IDC:云计算人才缺口正在加大.[EB/OL].2013-01-29http://cloud.chinabyte.com/news/430/12533430.shtml.

云计算及其面临的挑战 篇5

1 云计算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 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入网络, 享受网络提供的多种便利,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 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 目前对云计算比较通用的描述是: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 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 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 (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 , 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 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 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正是云计算所带来的基础设备即服务 (Iaa S) 、平台即服务 (Paa S) 、软件即服务 (Saa S) 的服务变革给各种传统信息系统和服务模型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变革, 目前云计算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医疗、金融、能源、电子政务、教育科研和电信通讯领域。

2 临床信息系统

临床信息系统CIS (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 , 作为医院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主要目标是支持医院医护人员的临床活动, 收集和处理病人的临床医疗信息, 丰富和积累临床医学知识, 并提供临床咨询、辅助诊疗、辅助临床决策, 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为病人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服务, 包括医嘱处理系统、病人床边系统、医生工作站系统、实验室系统、药物咨询系统等。CIS是以处理临床信息为主的管理系统, 以病人为中心, 以基于医学知识的医疗过程处理为基本管理单元, 以医院医务人员为服务对象, 以提高医疗质量为目的。推进临床信息系统是医院信息化的长期目标, 但应保证在现有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有序可控地发展。

3 临床信息系统的挑战与对策

基于云计算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具有技术性、专业性及整体性强, 短期经费投入大, 建设周期长等特点, 目前一些三甲医院通过引入云平台提升了医院信息化管理的效率, 但对临床信息系统的支持和融合还处于初步阶段, 并且遇到了包括技术、管理、网络及安全等问题。

3.1 云迁移

目前, 国内大部分大型医院信息化基本上都经历了医院信息系统发展阶段、医院信息系统功能完善阶段、临床信息系统建设阶段、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等几个重要阶段, 形成了HIS、LIS、CIS、PACS、重症麻醉、移动护理等几十个系统。这些医院信息系统都已经投入运行, 部署不同服务器物理机, 保障各个临床信息系统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服务同时迁移到云计算平台上, 并保障其运行稳定, 这是个不小挑战。

首先, 对临床信息系统从业务、应用、基础设施等层面信息进行调研分析, 评估应用系统业务的重要性、业务成熟度和系统逻辑架构等内容, 汇总应用系统所需的网络、服务器、存储等基础设施需求, 采用专业评估工具进行详细需求分析, 确定迁移范围和目标、迁移依赖关系、迁移顺序以及迁移后服务配置要求等。

其次, 针对项目范围内的物理服务器进行虚拟化适用性分析, 设计迁移流程和迁移场景, 完善云平台架构方案。在云平台方案设计的基础上, 优化迁移顺序、迁移方法等内容设计, 形成总体迁移方案。

最后, 将实际物理机中临床信息系统按顺序逐个移植到虚拟机内, 并对虚拟机内临床信息系统进行必要的功能性测试、性能测试, 确保系统成功迁移和稳定运行。

3.2 数据转换

云计算环境下临床信息系统面临海量临床医疗信息的存储和分析, 医院每天产生大量的临床信息, 包括电子病历、影像资料等, 这些信息的存储不仅要根据医疗主管部门的规定, 明确存放时间周期, 而且要满足院内外相关部门和相关用户对这些数据的提交或者使用, 这就要求在搭建云计算平台时, 除考虑充足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更要考虑如何提供有效的系统和信息以满足这些应用。

目前提出的医院云计算平台更适合于医院信息系统, 但临床信息系统更要考虑各类医嘱系统、病人床边系统、实验检测系统之间的数据调用和数据支撑, 从而更好地实现患者就诊的全局视图和历史就诊数据的同步处理, 这需要各个临床信息系统之间互联互通, 数据共享。

由于, 各临床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基于不同系统平台, 采用不同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数据组织方式, 缺乏统一规划和规范标准。因此, 在搭建云计算平台时, 在遵循HL7、DICOM等国际标准和国内相关数据集标准规范前提下, 可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和BASE64编码技术解决不同临床信息系统之间数据交换时数据格式转换的问题。XML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标性, 平台独立性使其能够灵活地表达各种不同的文本数据源信息。而对于图形、图像、声音等非文本信息, 采用BASE64编码,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64个ASCII字符码对二进制数据进行重新编码组合, 用户查询数据应用时再进行解码处理。

3.3 容灾系统

云计算平台具有虚拟化、云存储、分布式计算等特性, 利用虚拟机构建虚拟服务器集群, 能够有效地实现应用系统的高可用性, 排除设备的单点故障, 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然而任何系统在运行过程中, 必然会受到来自不同层面的威胁, 存在不同等级的风险, 因此必须考虑容灾系统的建设。

在非云计算环境下, 出于灾备目的, 常见情况下系统一般都会建设2个数据中心, 1个数据中心投入运行, 另外1个灾备数据中心处于不工作状态, 只有当生产数据中心瘫痪时灾备中心才启动。

而在云计算技术架构的基础上, 如何通过服务器虚拟化软件和存储系统虚拟化方案的结合, 实现跨数据中心服务器自由流动的功能, 增强应用系统的灵活性来保障应用系统的业务连续性保障和应急处置, 充分体现“双活”的理念。

运用虚拟化技术, 将生产资源和容灾资源放在统一的资源池里, 在业务高峰时或业务突发时, 将容灾资源动态分配给生产应用。由于虚拟机及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完全虚拟化, 基于云计算的容灾系统, 能够实现几乎零停机实时迁移, 最大程度地降低任何由系统故障等灾难性事件带来的威胁。在发生灾难时, 能够保证业务连续, 利用备用系统透明地代替生产系统, 实现系统透明迁移。

3.4 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云计算环境下, 临床信息系统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临床数据信息安全, 中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明确指出医院信息系统中数据泄露与隐私保护未得到足够重视, 信息安全管理不完善等问题, 国内外均出现了一些医疗数据泄露的案件。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引进, 对医院临床信息的采集、存储和交互过程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挑战, 有必要从异构网络和平台融合、快速网络故障诊断和定位、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标准等方面探索具体方案, 甚至需要根据有关的信息安全法规, 制定医疗行业的规定, 例如临床信息的主要载体是电子病例, 有必要制定电子病例具体的使用规章制度, 以保护病人隐私。

根据国家等级保护要求, 从网络架构策略、服务器部署策略、数据通讯安全策略、用户认证安全策略、角色权限安全策略、安全策略管理等六方面来构建移动应用安全防护体系。

3.5 临床服务模式

云计算环境下, 临床信息系统面临如何支持高效远程和移动临床医疗需求的问题。目前, 国家提出的医疗体制改革和医院资源共享都对传统的远程会诊系统和移动监护系统都提出标准和要求, 国内外大型互联网企业目前都提出了针对基于传统网络甚至微信等社交网络的医疗挂号和信息服务系统, 当然他们的目标是远程和移动临床市场。

基于云环境, 就有可能把临床诊断和监护信息与移动终端有机结合, 对数据进行集中调用、分析和处理, 服务于医护人员, 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宗旨。目前, 国内已有软件公司开发了移动医疗信息系统, 但对临床的实际需求分析的还不够透彻, 硬件平台和软件系统之间的耦合度还不高, 云环境内数据的推送及响应方案还需要完善。

云计算环境下, 临床信息系统还面临的经济和运行模型问题, 除了医院内传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模式外, 云计算环境中将催生更多的远程临床治疗、移动临床治疗、家庭医生的个性化服务等, 这些需要云计算设施和服务提供商的参与和协助, 这对传统的院内结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计更加合理的经济和运行模型将有助于新型临床信息系统的发展。

4 结语

总之, 云计算技术会给临床信息系统的应用拓展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并最终实现智慧医疗。虽然目前会遇到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但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 相关的技术、标准会逐步制定和完善。

摘要:云计算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 创新信息化的建设模式、应用模式、管理模式、服务模式, 对医院信息化, 特别是临床信息系统的建设模式、业务流程、工作方法和管理手段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基于此, 深入研究探讨了云计算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准确把握云计算在医院临床信息系统升级改造中挑战和机遇, 确保临床信息系统与时俱进, 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医护人员。

关键词:云计算,临床信息系统,云迁移,数据转换

参考文献

[1]马锡坤, 吴艳君, 王鹏.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容灾系统的建设[J].中国医疗设备, 2014, 29 (1) :93-95.

[2]张启来, 丛培才.基于云计算的医疗信息系统研究[J].佳木斯大学学报, 2012, 30 (4) :570-572.

[3]葛小玲, 郭罗军, 刘枭雄, 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掌上医院信息安全策略与实践[J].中国数字医学, 2015, 10 (6) :12-14.

云计算及其面临的挑战 篇6

1.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这个名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全面发展而备受关注,其在学术界、商界、政府都得到了较大的肯定并成为了业界的热议话题。云计算可以将丰富的互联网资源联系起来形成全新的计算机模式。其使用的方便性、快捷性与经济性得到了企业的广泛关注,其对IT业影响巨大,不仅能减轻IT业工作的复杂性,还能促使IT业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但目前云计算面临很大的安全问题,其安全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云计算的安全问题,很多企业对云计算系统产生了担忧,并有一部分企业打算终止对云计算的使用,比如2009年2月和7月亚马逊网络出现了瘫痪的问题,2009年3月谷歌的用户信息遭到泄露等,这些问题不得不使人们对云计算系统重新审视并高度重视其安全问题。

2.云计算环境下分布式缓存技术的现状及特点

2.1分布式缓存技术的结构

分布式缓存技术将互联网之间的服务器通过网状的连接方式连接起来,使数据通过多副本机制在互联网之间进行传输。分布式缓存系统采用的事无中心操作控制台即其可以在任何一个服务器上进行登录并能实现对全部数据的控制、对集群的访问及进行实时监控等,还可以通过操作维护台对集群软件进行统一配置和升级等。

2.2分布式缓存系统具有可靠性

互联网数据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是应为其数据具有可靠性,分布式缓存系统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数据缓存采用的是R、N、W原则,R为读取副本数,读取一定的副本才能认为读成功,N为数据副本数,W为所写副本数,写够一定数量的副本才算写成功。这三个量有一定的数据关系:当W+R>N时,可以认为系统中的数据是可靠地。其主要通过副本机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在R、N、W原则中,数据循环表由各节点的IP按大小组成,让第一个节点寻找其他活结点,并将其作为备用,在没有故障的情况下,协同器即为路由的第一个节点,如果协同器节点发生了故障,可以选择下一个活结点作为协同器,这样以此类推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3分布式缓存系统具有扩展性

分布式缓存能实现数据的高扩展性,其通过增加数据服务节点和低延时的数据访问服务来增强数据的处理能力,且访问服务高度透明。例如,要扩充A点的数据,通过一定的命令可以将B上的数据直接添加到节点A中,实现数据的传输。分布式缓存系统的高扩展性可以大大的扩展节点空间,使数据空间得到最大化,这样方便数据的整合和数据的传输与储存。

2.4分布式缓存系统的性能特点

分布式缓存系统的高性能保证了数据的有效传输。其采用异步接口和同步接口来实现对数据的处理,同步接口在服务店执行返回命令后可以使客户端应用返回,异步接口则通过回调函数的方式来使应用打开。影响分布式缓存服务端口性能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内存的组织访问形式,执行效率,线粒锁的粒度等都会影响其性能。分布式缓存的高性能能在反复的实验测试的过程中提高数据的实行效果。

2.5分布式缓存系统的数据能始终保持一致

分布式缓存系统通过控制数据值副本的一致性来实现的,即使数据传送的节点不同也能实现数据的一致。但在对数据进行操作时一定要确定整个副本版号的实际数据,来保证写入数据后其版本的最新性和一致性。在操作过程中,协同器要获取全部的副本数据,并通过检测副本数据的一致性来确定所读取数据的对错,并不断对版本进行更新,为下次使用做好准备。

3.云计算环境下分布式缓存技术面临的挑战

3.1缓存策略的方法及其管理面临挑战

缓存策略是根据不同的机器设备和应用环境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的,一般有一致策略和替换策略等,缓存适应机制的设立是为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分布式缓存系统的服务性能,并进一步提高缓存系统的适应性。目前,分布式缓存策略面临两方面的问题和挑战,一是缓存系统的自适应问题,自适应是系统在更新后的一种内部调整模式,使其性能能很快的适应更新后的系统,而分布式缓存系统在自行进行更新后自适用能力不强,系统反应慢等问题时有发生。二是分布式缓存系统的管理问题,其主要是如何保证缓存系统中的数据与所传输的数据保持一致,并且不同的人对缓存内容进行应用后如何保持数据的一致性,而不被不同的人进行修改后数据发生变化,现在分布式缓存系统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是,不同的用户对缓存内容进行修改后,总以最后修改人的内容进行储存,其就改变了缓存内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如何保证数据的客观与真实是现在缓存管理所面临的一个挑战。

3.2缓存服务性能面临挑战

分布式缓存系统会为很多客户服务,如果每个用户在不同的时段对分布式缓存系统进行应用的话,分布式缓存系统会很好的为其服务,并提供其所需要的数据内容。但当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分布式缓存系统的时候就会出现信息被劫持的现象,即有些客户在数据库中找不到自己想要内容,资源被其他客户所霸占,所以,如何做到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公平的共享及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满足客户的实际需要是缓存服务器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刘义,陈荦,景宁.基于R-树索引的MapReduce空间连接聚集操作[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3,01(10):136-141.

云计算及其面临的挑战 篇7

“云会计”发展面临的挑战

虽然从技术角度, 云计算服务商一般均能提供较高的数据安全机制, 但这并不能保证企业的会计与经济信息完全在自身控制之下。企业财务数据的泄露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打击。如何进一步加强云计算的安全性和消除企业对云计算的质疑还有待解决。此外, 云平台建设的技术及资金起点较高, 研发的风险较大, 开发周期较长, 这是制约云计算在会计领域发展的原因。云计算在助推会计信息化发展时所面临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会计信息隐私性问题

如何保证企业存放在云端的会计信息不被非授权使用, 如何保证存放在云服务提供商的机密、核心会计数据不被泄露、非法转移和传播, 如何完善保护数据隐私的制度设计, 这都是云计算应用于会计信息化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 会计信息安全性问题

网络和系统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安全威胁。存放在云端的财务信息可能被篡改、盗窃或丢失;会计信息在用户与云服务提供商之间的传输过程中可能被第三方获悉, 甚至被截取、篡改和破坏。而很多会计信息属于企业的商业机密, 其安全性事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所以, 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性, 满足企业的安全性需求, 使企业放心地将会计和经济数据放在云端, 是云计算应用于会计信息化的前提。

(三) 应用推广中的阻力问题

如何打破用户的传统观念和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使用习惯的惯性, 使用户适应网络化的软硬件应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绝大多数用户仍然不知道云计算到底是什么, 哪些属于互联网、哪些属于传统软件, 到底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创造什么价值。

(四) 网络传输的瓶颈问题

基于云计算的会计信息系统应用依赖于网络, 会计信息的传输速度受网络带宽等因素的影响较大。频繁的数据存取和海量的数据交换会造成数据延时和网络拥塞, 网络传输的负载能力成为云计算应用于会计信息化的一个瓶颈。这依赖于网络技术的发展, 依赖于包括网络节点故障检测与自我恢复、对应用负载进行侦测、实现告警和辅助管理以及应用系统动态迁移等功能的实现。

(五) 服务的描述及转换问题

如何将用户的业务理念需求转换成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如何确定高层的服务需求、度量到基础设施的需求和度量它们之间的映射等等, 这些都是云计算系统要解决的问题。

企业成功实施“云会计”应关注的要点

(一) 保证重要数据在企业控制之下

会计信息和经济信息是企业的核心价值所在, 在云会计模式下, 数据托管于云会计服务提供商的云存储平台上。虽然从技术角度, 云会计服务提供商一般均能提供较高的数据安全机制, 但这并不能保证企业的会计与经济信息完全在自身控制之下。企业对会计和经济信息存放在“云”上的安全性存有疑虑, 难以信任。在当前针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知识产权立法不够完备的情况下, 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研究应用云会计的可行性, 有选择地使用云会计的模块。此外, 对于企业的各类会计和经济信息, 应根据其重要程度决定是否交由云会计服务提供商管理。

(二) 选择合适的云会计服务提供商

云会计服务提供商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的成效, 因而企业应慎重选择云会计服务提供商。在选择云会计服务提供商时, 应对服务商的规模、对外服务、价格和信誉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还需考虑云会计服务的安全性、稳定性、可定制性、可扩展性及技术支持。

云会计的可定制性可使企业在云会计服务商提供的基础功能模块之上根据自身业务需求灵活地进行模块组装, 使得会计云应用具有自己的特色。为了实现企业各类信息充分的互联互通以及业务的整体推进, 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应处于一个统一可扩展的平台上。这要求企业采用云会计的业务模块应能方便地和其它采用或不采用云会计模式的业务支持系统或资源服务系统互联。如果做不到这一点, 说明基于云会计的应用不具备高可扩展性。导致基于云会计的应用不具备高可扩展性的重要原因是该云会计应用和其他应用系统没有遵循共同的标准。

(三) 对企业财务会计部门机构设置与会计业务流程进行变更

当企业引入云会计之后, 其机构设置和业务流程都会与以前有所不同。企业应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机构设置和业务流程进行适当的变更, 使机构设置达到统一、精简、高效, 各业务之间实现有效衔接。

(四) 数据的延时和应用的有效性

企业采用云会计模式后, 数据在互联网上存取的速度受到网络带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延时难以控制。此外, 并不是所有的会计信息化应用都立即适合在“云”上运行, 企业是否能够找到适合的云会计应用, 是否能够从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转换, 这些都需要深入研究。

(五) 业务模型的选择

如公共“云”、私有“云”、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基础即服务等服务模式, 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选择最适合企业的云会计应用模型。

推进“云会计”在企业财务会计中应用的思路

针对当前在中小企业财务会计中应用云计算存在的问题,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 加快国内云计算平台的自主建设

由于国内的一些I T厂商在资金、技术力量等方面较为薄弱, 可以考虑通过由政府牵头, 实现跨行业整合各相关企业的资金资源、管理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及上下游资源等, 形成优势互补, 集众家之所长联合开发云计算平台。以此间接降低云计算平台开发难度及开发风险, 节约开发时间。另外, 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还可以通过建立“云计算平台示范工程”, 设立国内自主建设云计算平台的样板, 供各IT厂商研发时参考借鉴。以此规范云计算平台自主研发工作, 并专门设立云计算重大专项等, 加大对云计算平台建设资金的投入, 以此鼓励国内各IT厂商积极进行云计算平台的自主建设。

(二) 完善基于云计算的财务会计软件功能与服务

面向企业的基于云计算的财务会计信息化软件功能与服务应随着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不断丰富与完善, 具体如下:

(1) 以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需求为核心, 打破现有的只能为企业提供在线记账、代账、现金管理等功能的局限, 将基于云计算的财务会计信息化软件功能与服务向更为深入、更为广泛的层次发展。逐步添加基于云计算的在线财务分析、决策支持等功能与服务, 并将企业购销存供应链环节与财务部分集成, 最终朝着基于云计算的ERP方向发展; (2) 进一步增强云计算软件快速开发的功能, 积极发展企业私有云服务, 即允许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向云计算服务运营商付费租赁平台等方式, 运用云计算服务运营商支持的编程语言和工具编写好自己的应用程序, 然后放到云计算平台上运行, 满足企业个性化业务需求; (3) 提供在线定制服务。使企业能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变化随时调整基于云计算的财务会信息化软件功能与服务, 以满足企业的成长需求。

(三) 加强云计算应用的安全性

企业是否愿意基于云计算处理企业的财务会计数据,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云计算应用的安全性。就目前的技术条件而言, 可从如下途径加强云计算应用安全: (1) 通过身份认证, 区分使用者权限, 加强访问控制; (2) 通过密钥管理技术, 对企业存放于云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由企业掌管密钥, 防止云计算服务运营商及其他不相关的人看到数据; (3) 利用虚拟机进行防护, 由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对云计算服务运营商基于虚拟机的服务器提供黑客和恶意软件入侵检测和防御服务, 构建虚拟化安全网关。

(四) 加快相关标准及法规的制定

政府态度的明朗化及云计算相关标准和法规的尽快出台将有利于提高云计算在中小企业中的认同度。不妨借鉴美国政府的做法, 由政府参与或主持制定云计算应用标准、云计算产业规范及云计算相关法规。可先对国内的云计算市场进行摸底调查, 在此基础上尽快制定云计算相关标准, 再根据云计算市场变化不断进行修订, 在此基础上加快信息安全立法进度, 完善我国信息安全法律体系, 并尽快将《信息安全法》纳入国家立法规划中, 尽快推进《信息安全条例》出台, 规范云计算市场。

(五) 加强对云计算服务运营商的监管

上一篇:J2EE框架结构下一篇:政治学习兴趣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