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及其发展趋势(精选11篇)
云计算及其发展趋势 篇1
摘要:云计算作为新型信息社会的产物, 正在引发信息产业商业模式的根本改变。该文介绍了云计算的概念、特点, 并详细介绍了云计算的三种服务形式。介绍了云计算正面临的挑战, 并对云计算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关键词:云计算,利用率,云服务
随着Web2.0的飞速发展, 互联网上的数据激增, 多到了很难在一台或数台存储处理器内容纳, 从而导致互联网数据处理能力的相对不足, 有限数目的计算服务器根本不能处理这样的海量数据。由此, 云计算诞生了。云计算的概念越来越流行, Amazon、Google和IBM是第一批将云计算引入公众视线的公司。
1 云计算的概念
从不同角度出发, 云计算的概念也不尽相同。目前广为接受的是中国云计算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刘鹏教授给出的定义“:云计算是通过网络提供可伸缩的廉价的分布式计算能力。”从技术上看, 大数据采用分布式计算架构, 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云存储和虚拟化技术。云计算采用一种商业计算模式, 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 使用户能够按需获取服务。
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是网格计算 (Grid Computing) 、分布式计算 (Distributed Computing) 、效用计算 (Utility Computing) 、网格存储 (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 、虚拟化 (Virtualization) 、负载均衡 (Load Balance) 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1]。是指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即把存储于个人电脑、移动电话和其他存储设备上的大量信息和处理器资源集中在一起, 协同合作。云计算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通过不断提高“云”的计算能力, 进而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 最终使用户终端简化成一个单纯的输入输出设备, 并能按需享受“云”的强大计算能力[1]。
2 云计算的特点
从研究现状上看, 云计算具有以下特点。
(1) IT资源服务化:虚拟的数据中心管理系统将离散的硬件资源统一起来, 构成一个共享资源池。用户无需购买IT资源, 只需向供应商租赁IT服务。 (2) 高资源利用率:由大量资源构成一个公共资源池, 用户通过租用的方式共享计算资源。 (3) 系统容灾能力强:分布式存储系统可以将存储在云端的用户信息备份在地理上互不连接的多个数据库主机中, 这样为数据恢复提供了依据, 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容灾能力。 (4) 伸缩性强:资源池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或扩张, 从而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或缩小的需要。弹性的云服务可以帮助用户在任意情况下得到满足需求的计算资源。 (5) 价格低廉:计算资源的公用性不但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而且大大降低了能源成本;用户按需付费, 根据不同需要可以更换更加适合的服务, 从而提高了资金利用率。
3 主要服务形式
云计算通过互联网提供软件与服务, 并由网络浏览器界面实现。用户加入云计算不需要安装服务器或任何客户端软件, 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 (前提是接入互联网) 上通过浏览器随时随意访问[2]。云计算的典型服务模式有三类“:软件即服务 (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 ”“, 平台即服务 (Plateform as a Service, PaaS) ”和“基础设施即服务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 ”。
3.1 软件即服务 (Saa S)
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同过互联网向供应商订购软件服务, 按照订购数量和时间向供应商支付费用。而供应商只需要将应用软件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 并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这种服务模式的优势是, 用户只是租用而非购买软件, 而且无需管理和维护软件, 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订购的软件服务。
GoogleA pps的在线Office应用程序、Adobe的Buzzword服务, 以及通过LiveO ffice和Hotmail提供的电子邮件及及时消息服务都是很好的SaaS的例证。
3.2 平台即服务 (Paa S)
这种服务模式实际上是指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 以SaaS的模式提交给用户。因此, PaaS也是SaaS模式的一种扩展应用。厂商将开发环境、服务器平台、硬件资源等服务提供给用户, 用户在其平台基础上开发自己的服务程序[3]。
Google App Engine, Salesforce的force.com平台, 八百客的800APP是PaaS的典型应用。
3.3 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 S)
用户将内存、输入输出设备、存储设备等组合成共享的基础设施, 用户通过互联网从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获得计量服务。用户无需购买硬件设备, 也不用管理和控制云计算基础设施, 从而大大节省了在硬件上的开销。
Amazon EC2是IaaS的最高端产品。The New York Times使用Amazon EC2在一天半的时间内处理TB级的文档数据, 如果没有EC2, The New York Times需要花费数天或者数月的时间处理完这些数据。
4 云计算面临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强大, 云计算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 云计算平台不统一: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众多但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不同供应商的解决方案也不尽相同, 从而造成不同云计算平台间不可互操作, 直接影响了云计算的大规模市场化和商业应用。 (2) 数据安全性差:在云时代, 数据共享无疑使信息安全隐私问题成为用户心中最大的隐患。用户将个人信息保存在云端, 可能会泄露用户的个人敏感数据;数据传输过程中不经数据加密或者不合格的数据传输协议都有可能造成数据的丢失和不完整。因此我们要加大数据安全保护力度, 个人注意对隐私信息加密, 尽量选择信誉好的云服务提供商;对于企业和团队, 可以组织安全专家和专业化安全服务队伍对整个系统进行安全管理。 (3) 网络稳定性低:从用户体验角度看, 良好的网络性能也是云计算面临的挑战之一[4]。用户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使用云计算, 稳定的带宽是云计算服务的保障。此外, 高性能的云计算集群服务器才能保证信息在云计算网络中得以高效处理。 (4) 互操作性差:多数云网络为一个封闭系统, 无法进行交互设计。这些网络之间缺少集成, 从而无法最大限度提高生产力并节约成本。我们需要实现云计算支撑下的数据在不同设备、平台、协议和应用之间实时流动, 彻底打破“数据孤岛”的时代。 (5) 应用和服务较为简单:云计算市场中有众多参与者, 其产业链条中任意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对整个云计算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虽然云计算产业链中很多模块和环节是相同的, 但对于云计算应用和服务环节的涉足普遍较少。而这两个环节是云计算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
5 云计算的发展趋势
虽然云计算的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 但它是继个人计算机变革和互联网变革之后的第三次IT浪潮, 也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式, 它具有更低成本、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基础设施成本、更少的维护问题、更低的软件成本、更即时的软件更新、更强的计算能力、无限的存储容量、增强的数据安全、更容易的群组协作等优点, 它改进了操作系统之间的兼容性, 改进了文件格式的兼容性, 消除了对特定设备的依赖, 它的出现改变了用户使用习惯, 改变了软件企业的销售方式, 改变了开发者的开发模式[4]。在广大科研人员、运营商和大公司的支持下, 云计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
将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等应用进行融合推进, 云计算的价值将慢慢转移到这些新的智能层面和以用户为中心的工作流程中。在积极争取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同时, 鼓励云技术创新、应用模式探索, 以云应用服务作为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国内外IT、互联网各大公司等开展云计算应用模式、服务模式研究, 分析云计算应用对系统、设备、网络等资源的需求, 指导企业、行业用户对现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改扩建。适应云计算的应用需要:通过组织实施云计算试点示范工程, 探索云计算应用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 推动云计算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建立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
云计算给中小企业和创业者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遇, 他们可以借助云计算和大企业进行企业竞争。自1989年微软推出Office办公软件以来, 我们的工作方式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 而云计算则带来了云端的办公室——更强的计算能力但无须购买软件, 而且省却本地安装和维护。
参考文献
[1]孙香花.云计算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计算机测量与开发, 2011.
[2]李洪涛.云计算主要服务形式探究[A].价值工程, 2010.
[3]韩金华.云计算综述[A].企业技术开发, 2010.
[4]朱书海.云计算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J/OL].www.ciotimes.com.
云计算及其发展趋势 篇2
通过实施一定的网络技术监管手段,进而保障云计算环境下用户的安全和稳定,营造安全、和谐、顺畅的.云计算环境,主要的网络技术手段如下:(1)及时更新信息软件,以防安全威胁的侵入;(2)建立健全云计算安全防御体系建设,对风险进行事前防御;(3)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工作,根据存储中存在的数据风险,提高数据存储安全性能。
4.2优化身份验证和访问机制
要加强第三方认证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全方位、多样化的认证形式。可以考虑引入指纹和语音技术来进行验证,如出现非法认证出现,要及时追踪、严查。在访问机制上,要不断完善访问机制,用户的权限和空间需求有着明显的差异性特征,因此,十分有必要建立完整统一的访问机制。
4.3深入审计与网络环境检测
建立完善、全面的信息审计机制,对用户的操作采用科学、准确的记录方式,并且要加强日志分析,方便用户一旦出现违法操作行为能够及时进行报警跟踪。在审计制度的建立上,要将内部与外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证用户数据保密的基础上,制定防范风险的安全保障机制。此外,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之中,要采用严密的加密防护措施,避免在传输过程中出现数据泄漏。
5结语
综上所述,云计算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势在必行,顺应了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变革和创新。但是。在实践的网络技术应用中,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不足,我们要不断制定改进措施及对策。要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向国外先进信息数据资源进行学习和借鉴,从而不断完善云计算在我国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公众营造广阔、安全的信息使用环境,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徐晓,钟义伟.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技术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12):21-22.
云计算及其发展趋势 篇3
云计算是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因此,在线计算机将替代你的个人计算机工作。采用云计算技术意味着你不再需要运营一个非常复杂的数据中心。现在你可以把这些繁杂的工作交给其他人,而你所要做的只是租用你所需要的容量。
Siri是什么?事实上,Siri是一种应用于苹果iPhone手机上的智能助手。只要向它寻求意见,Siri就能够回答你的问题甚至帮你解决难题。那么,为什么要在这里提到它?继续读下去你将会找到答案。
目前的云技术
目前,在云计算方面的主要应用是数据存储和备份。数百万人现在开始将他们计算机中的文件数据备份在基于云端的服务器上,云计算是一项非常好的技术应用。
但是,如果你是一家拥有云计算服务的企业,赚钱对你而言将很难。因为,现在许多企业仅仅是拥有一批计算机,提供存储服务而已。尽管这从技术上来看十分复杂,但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许多企业都打价格战,这使得大部分企业都不太赚钱。
对于希望在云产业中赚钱的企业而言,它们必须转变盈利模式。必须从单一的、以租赁计算机和计算机时间向提供更多附加价值模式转变,这样才能脱离仅仅依靠租赁计算机和软件来赚钱的单一盈利模式。换言之,新型的云技术公司应该像苹果公司那样具有创新性,能够推出既实用又很酷的产品和服务。
如果一个企业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才能够为云计算企业带来高额的回报。以提供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的企业为例,由于业务与出租备份软件、系统软件等类型的软件服务不同,企业应当出租整个平台,比较成功的例子如Microsoft SQL、Visual Studio和Microsoft .Net tools。对于那些提供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的企业,不仅应该出租计算机平台,同时,还应该出租包括RAID磁盘存储器、打印机、长期磁带存储和其他硬件在内的外围设备。
因此,在这场云计算大潮中,不同类型的企业在短期内有不同的机会。PaaS企业可以创造出别人没有想到的、全新的、具有想象力的平台,例如一个专业的数据分析平台。这个平台不仅包含了运行软件,也包含了一些需要的用来进行高级数据分析的特殊类型的数据分析软件。这样用户就不需耗费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去搭建一个类似的平台。或者,企业可以搭建一个针对生物技术企业的IT平台,在该平台上集合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所需的一切高度专业软件,该平台可以让这些生物科技公司专心于生物技术领域,而无需担心有关IT方面的问题。因此,PaaS技术的一个机会就是发展基于云技术的小生境垂直行业,这意味着一个企业可以全身心地专注于它们的本职领域,而将IT部分的问题留给专业的云技术公司。
IaaS企业作为能够提供另一种专业基础设施的公司,可以租借基于云技术的超级计算机,这一服务亚马逊(Amazon)已经开始在做了。或者企业可以搭建一个专业的、应用于加工制造业领域的、基于云技术的IT主机平台。这样,客户就不必自己去开发相关的IT基础设施。而在IaaS行业中的另一个机会是为小生境行业建立IT基础设施,例如农业或运输业(如出租车公司)。又或者是搭建一个包含3D印刷机和软件的云端制造平台,这样,客户就可以通过云技术来完成所有制造工作,而不需要拥有任何硬件。这对于一些小型公司来说可以节省许多制造成本。
短期内,云计算领域最大的机会可能在安全和私密方面。在美国,阻止云计算技术被广泛采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安全。因为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要为许多不同的公司提供各种不同要求的安全服务,这意味着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无法顾全某一个特殊客户的特殊需求,因此安全服务往往很难达到。未来云计算领域中的一个主要机会,是能够提供新型的、基于云技术的安全服务。
此外,私密性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难题。在美国,由于许多公司的数据都是放在云计算服务公司的平台上,而不是企业自己的私人平台,他们担心美国政府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公司的资料以及税务或政府其他部门出于政策性或政府目的查看数据。因此,如果某个企业能够开发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方法,必然将赢得许多客户。
中期云技术
云计算已经发展到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将它们的系统搬上网络,而不仅仅是存储在公司的计算机主机上。这意味着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和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可以在云端存储、运算,这可以将许多硬件技术工作留给专业人员。这种方式很方便,很快将成为众多企业日常使用的技术,因此创业者不可能期待通过进入云计算行业的这个阶段来赚钱。
当然,创新者和高科技类型企业已经有了更加超前的想法,云计算行业正迈向第三个新阶段。这个阶段被称为大数据时代(Big Data)。在这个阶段中,人们可以利用云计算管理数据库,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分析数据库。这在以前是许多企业无力购买、也不知道该如何操作。
在大数据时代,小型企业也能够拥有最大型企业对大型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这意味着它们有能力像那些全球大型企业一样,获得相同的市场营销分析报告或数据。而那些正在开发大数据处理能力的云计算公司将会赚到许多钱,因为这些能力还没有被普及,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这方面的能力。这意味着云计算售卖商有可能在未来成为通过大数据获得最大盈利的企业。
尽管每一家云计算售卖商在大数据时代都希望尽可能延长其盈利周期,但终有一天会成为市场上的普通消费品。那么,在大数据时代之后会有什么产品或技术占领市场?那就是Siri。
大数据时代后的下一个阶段将是深刻洞察力阶段。这是一个可以使云计算超越大数据、传递智能信息的阶段,几乎像一个人类云端。与利用大型电子表格处理数据不同,这个系统能够自动给出你所需要的结果或结论。通过类似于专业系统的高级技术,它可以自动回答你的问题,就像现在iPhone上的Siri所做的那样。
事实上,iPhone上的Siri并不是由iPhone本身进行处理。Siri本身是一个移动应用,是一个有高级专业系统的云计算应用,一个植入人工智能的云系统。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未来云计算领域的竞争将在这里。那些能够提供在云系统上工作的深刻洞察力系统的公司将有机会赢得极高盈利,至少在云计算第五阶段到来之前,它们都将维持高额的盈利。因此,Siri阶段可以被称为一个知识的阶段。它意味着云计算从过去的数据处理阶段进入了知识构成的处理阶段,即使是规模非常小的企业也能够使用这种新型数据处理方式。
接近超级云计算
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云技术也不例外。目前,在美国和中国至少有几十万甚至数百万的企业在使用云技术服务。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企业会使用不止一种基于云技术的服务,通常这些基于云技术的服务来自于不同企业。对于一家企业而言,使用一家云技术企业的服务来为其做备份和存储工作,使用另一家云技术企业处理销售队伍自动化解决方案,而公司的财务和企业系统则交给第三家云计算服务的企业来做,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因此,必将出现一批开发出超级云计算服务的企业,它们所提供的服务将把为单个企业服务的云操作服务融入一个虚拟的超级云计算系统,尽管这可能同时需要跨越几个云端。
超级云将简化企业的管理系统,整合独立的云计算服务以降低成本。那些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新型云计算产品的企业会开发出全新类型的产品。为客户提供基于用户购买习惯和相关市场营销机会的财务报告是未来可能出现的新产品之一。
未来,在超级云计算领域中可能出现的机遇之一,是一种新产品或服务,我将其称为超级群(Super-Crowd)产品。企业可以通过用户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计算机的使用情况收集数据,再通过云计算或超级云计算来整合并分析这些数据,从而得出新的市场影响方法或机会。这种整合与分析可以在商家与消费者之间进行,也可以是商家对商家。这个超级群可以询问使用者是否愿意加入,从而避免个人隐私泄露。而这一问题正是Facebook、Twitter以及中国一些类似于服务提供商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我将超级云计算领域中可能出现的另一个发展机会称为超级协作(Super-Collaborative)。这是一种通过云计算使企业中所有员工能够协同工作的方式,当然也可以使一些消费者协作完成某个项目或任务。
超级协作允许跨企业甚至是跨国分享项目,多方协同合作。当然,超级协作需要在一个可信任的构架中进行,因为这样才能够防止数据被盗或者用户个人信息泄露。这种可信任的构架在未来将不断向控制和规范超级协作的方向发展。事实上,这种超级协作的可信任构架正在以其他形式出现,例如美国的Twitter和Facebook等社交网络。
云计算及其发展趋势 篇4
云计算是指利用各种网络途径按需求、按扩展所获得的服务与使用模式。狭义的云计算将这一网络途径限制在IT基础设施范围内, 而广义的与计算将这一范围扩大到软件、互联网以及周边相关服务中。其中提供信息资源的网络称之为“云”, 在“云”中的使用者可以依据相关需求对所需资源信息及时获取, 及时使用。云计算终端作为整个应用环节的一大关键结构, 肩负起对业务信息的使用及展现工作。“云”+终端的结构模式使资源使用者在计算机网络中运行的程序转移到终端设备上, 实现了对所有信息数据的统一集中管理, 并且由于终端的应用不需要任何客户端或周边配套设备的辅助, 维护费用趋向与零也使得经济效益得到提升。云计算终端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云终端使得数据信息交互传输对信号带宽的需求有所降低, 且安全性能得到了保障, 也有利于用户对整个业务系统的操作控制。
(二) 终端所肩负的图像信息采集与接收任务对周边应用软件的排斥性小, 使整个云计算技术的周边可扩展性有所提升。
(三) 云终端利用虚拟化产业技术将数据信息直接传递给资源使用者, 省去了冗长的周边环节, 使整个产业链更为完整。
2 云计算终端的现状分析
云终端以桌面软件操作系统为体现方式, 对周边配套设备的依赖程度非常低。因此在许多行业领域都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就货物查询行业而言, 云计算终端的发展现状可以概括出以下几大方面。
(一) 货物查询分机系统与主机的连接。货物查询将仓储中心所储存的各类货物按型号、规格、结构所进行的分类编制到云计算终端。用户通过图像、图表、语音方式直观的对所需求数据进行查询。在这一过程中, 用户的各种指令都需要利用键盘、鼠标等外接设备向分机系统进行传输, 再将实时动作反馈到主机处理器中。
(二) 货物查询方式多样性。云终端将客户所需的资料在内部系统中做出各种形式的演变, 并将仓储中心的分类数据扩展到子分类系统下进行传输。使得用户在终端界面上对信息资源的筛选查询可以细化到三级或多级子目录下, 确保了货物查询数据的精确度。
(三) 人工智能系统的应用。云计算终端通过分级系统向主系统的实时信息反馈, 将各类信息数据进行重新编制与分类, 将货物查询信息具体到运单号、始发站、中转站、终点站、件数的分段更新, 使得客户通过查询终端对货物有更为直观、详尽的流程了解。
3 云计算终端的发展趋势
就货物查询行业而言, 各种类型计算机网络软件在云计算终端上运行对资源的要求随着现代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也在不断发展更新过程中。这需要相关人员对云计算终端在应用中以下几方面限制因素进行改进、完善, 使云计算终端乃至云计算系统技术向着更为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一) 低能耗发展趋势。货物查询终端最为云计算终端的表现形态之一, 其应用服务对数据的大量需求对云终端的续航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在货物查询数据传输、子目录信息筛选等应用服务中不断提高终端设备反映速率, 且兼顾成本投入产出比是当前作业人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低能耗的新型终端设备材料在平衡功能消耗比的同时, 使整个云计算结构得以优化。
(二) 网络连接稳定化发展趋势。货物查询业务依托于云计算终端对云计算主机系统的实时监控访问为客户提供查询数据, 对这部分数据信号网络连接的稳定性性能也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如何通过云计算终端对主机系统访问网络连接的稳定性来实现用户从发出货物查询指令到接受终端反馈信息的时间优化也是云计算终端的关键发展趋势之一。
参考文献
[1]蔡宜秀, 李开复.谈云计算应用三大关键前提——浏览器、付费机制与应用服务缺一不可.[J].信息系统工程.2009. (02) .
[2]王陆, 马如霞.意见领袖在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中的作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9. (01) .
[3]孙剑华.未来计算在“云端”——浅谈云计算和移动学习.[J].现代教育技术.2009. (08) .
云计算及其发展趋势 篇5
【关键词】云计算;政府网站
1.云计算的发展现状
云计算在学术界有多种内涵和定义,从计算机模型来看,云计算就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通过不断提高“云”的处理能力,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提供服务,进而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最终使用户终端简化成一个单纯的输入输出设备,并能按需获取“云”的计算服务。简单地说,云计算是通过网络按需提供可动态伸缩的廉价计算服务,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象水和电一样,作为一种商品在互联网上流通,让用户取用方便,且费用低廉。它与传统运算模式的最大区别,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用户只需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等设备接入数据中心,按各自的需求进行存储和运算,其运算速度可以每秒超过10万亿次,如此强大的运算能力几乎无所不能。
云计算是多种技术混合演进的结果,其成熟度较高,发展极为迅速。亚马逊、谷歌、IBM、微软等大公司是云计算的先行者。谷歌搜索引擎建立在分布于200多个地点、超过100万台服务器的支撑之上,这些设施的数量正在迅猛增长;2007年11月,IBM推出了 “蓝云”计划,为客户带来即可使用的云计算;微软紧跟云计算步伐,于2008年10月推出Windows Azure操作系统,在互联网架构上打造新云计算平台。
我国云计算发展也非常迅速。2008年3月17日,谷歌宣布在中国大陆推出云计算计划。2008年初,IBM与无锡市政府合作建立了无锡软件园云计算中心,开始了云计算在中国的商业应用。2010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将云计算定位于“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家发改委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中,确定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的试点工作。2012年8月广东发出了《关于加快推进我省云计算发展的意见》,积极推进云计算应用及其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国云计算已经从前期的进步阶段开始进入实质性发展的阶段,基础持续夯实,进入加快跟进阶段。互联网公司、基础运营商、软硬件IT企业及各地政府等多方力量都在积极推动云计算发展。
2.云计算的技术优势
云计算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发展潜力,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如下的技术优势。
一是性价比高。云计算为计算、存储和管理数据提供了几乎无限多的空间和无限强大的计算能力。云计算中存储数据、计算分析过程都是在“云”中进行,对用户端而言,设备配置只需完成简单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二是扩展性强。云计算体系中,其运算能力是可以扩展的,可以通过增减“云”中服务器,提高或降低“云”处理能力,尤其是某些“云”已经不是由服务器组成,而是普通的个人电脑组成,这些“云”扩展能力更大。
三是可靠性好。可靠性好主要包括数据可靠和可靠数据。数据可靠主要指的是数据不是保存在个人电脑中,而是保存在“云”中,避免个人电脑被损坏或被盗造成的数据流失。可靠数据指的是在“云计算”的计算模式下,用户使用的软件由服务商统一部署在“云”中运行,当个人电脑软件出现问题时,不会影响用户对软件的使用。
四是灵活性大。云计算的灵活性体现在灵活的硬件兼容、数据共享、服务定制等三个方面。灵活的硬件兼容使多个用户通过不同方式申请云计算;灵活的服务定制使用户按照自己的需求定制服务、应用和资源。
五是透明度高。云计算存储、计算、运输对于用户终端来说完全是透明的,用户不必关心数据在哪,如何部署运算,只需要把需求告诉云计算,云计算就会把最终结果返回用户,高度的透明性降低了云计算的应用门槛,使云计算得到普及推广。
3.云计算对政府网站建设的影响分析
云计算是一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技术,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云计算将对政府网站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对建站模式的影响。在传统的政府网站建设模式中,政府各级各部门一般自行建设本部门的网站系统。这种模式存在政府网站建设、管理、运维等方面的费用较高;不利于部门网站与门户网站以及上、下级政府网站的信息交换;各政府部门网站风格不一,难以树立政府统一形象;需要配备较多数量的网站管理人员等等缺点。如果采用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政府网站群建设模式,政府网站系统平台在政府云计算中心运行,对各级各部门网站进行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维,则可以降低政府网站建设成本,实现部门网站与门户网站以及上、下级政府网站信息同步更新,统一政府网站形象,减少政府网站工作人员。随着政府门户网站访问量快速增长、网站内容多媒体化,使网站的计算量、存储量呈现爆炸式增长,而云计算的技术特性正好可以适应这一需求。
其次是对机房建设管理的影响。在传统的建站模式下,政府各级各部门一般自行建设机房,导致大量硬件设备的利用率不高,累计的运维成本居高不下。如果建设统一的大机房,根据各级各部门业务量统一采购服务器、交换机等硬件设备,统一进行运行维护,可以大大提高硬件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硬件设备的运行维护成本,也可以减少机房工作人员的总体人数,提高机房的管理效率。通过引入虚拟化技术、云计算技术,可以使大机房成为政府云计算中心。
第三是对政府信息安全的影响。采用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政府网站群建设模式,可以促进信息安全从单部门的分散管理走向集中管理。统一购置网络安全硬件设备及防火墙、防病毒等信息安全软件,降低保障政府信息安全所需成本。不过,云计算也带来了新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是因为在云方案中,我们的数据都集中存储在“云”服务器上,一旦服务器受到了安全威胁,信息的安全将波及全局。而传统的建站模式下,某个部门出现信息安全问题则不会影响到其他部门,信息安全问题只是局部的。因此,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对政府信息安全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技术与管理要求。
第四是对政府网站管理体制的影响。传统的政府网站建设模式下,政府各级各部门各自为政,网站系统分散建设、分散管理、分散运维,暴露出很多问题,如重复建设、信息孤岛、高投入低效益等。采用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站群建设模式,统一采购软硬件设备,对政府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运维,不但可以减少政府财政投入,而且便于信息资源整合,发挥站群的整体效益。随着云计算技术在政府网站建设中的应用,传统分散的政府网站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必须向集中管理方向发展。
云计算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篇6
关键词:云计算,网格计算,数据中心,Web2.0
1 云计算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1.1 工业界对云计算的研究与应用情况
云计算最早起源于工业界, 工业界对于云计算的研究都是围绕产业化和提高效益来展开的, 目的是促进产业发展和使自身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Google公司是云计算的领跑者, 也是最大的实践者。Google搜索引擎算得上是最早的云计算应用之一了。它的数据和计算都在数据中心, 用户只需进入谷歌首页, 把自己想知道的东西输进去, Google庞大的搜索引擎就会从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远端数据中心帮助用户寻找相关数据并进行计算排名, 然后把结果反馈到用户桌面。Google仅为自己在互联网上的应用提供云计算平台, 并没有将云计算的内部基础设施共享给外部的用户使用, 独立开发商或者开发人员无法在这个平台上工作, 所以它的云计算平台是一个相对的私有环境。
微软的云计算思想是将用户通过互联网更紧密地连接起来, 向他们提供云计算服务。按照微软构想, 不论用户的资料存储在电脑上、手机上或者是其它电子设备上, 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同步和备份。微软目前正大力发展Windows Live在线服务和数据存储及网络软件系统“Live Mesh”, 它通过网上的中央数据中心, 实现PC上的各种应用与服务。
IBM在推出的蓝云 (Blue Cloud) 计算平台, 为客户带来即买即用的云计算。它包括一系列的云计算产品, 通过架构一个分布式、可全球访问的资源结构, 使得数据中心在类似于互联网的环境下运行计算。IBM的蓝云计划特点是硬件和软件两个级别的虚拟化, 它希望藉此把存储于个人电脑、移动电话和其他设备上的大量信息和处理器资源集中在一起, 协同工作。
亚马逊于2007年推出了名为“弹性计算机云” (Elastic Compute Cloud, EC2) 的收费服务, 中小软件企业可以按需购买亚马逊数据中心的计算能力。亚马逊不销售物理的云计算服务平台, 弹性计算机云用户使用客户端实现与亚马逊弹性计算云内部的实例进行交互, 为用户或者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虚拟的集群环境, 使得用户可以租用虚拟的计算能力和远程的存储资源。
从上面对云计算的介绍和厂商们的相关策略及解决方案可以看出, 云计算创造了一种不同以往的全新商业模式, 在该模式下用户不再需要关心如何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来购买服务器、软件和解决方案, 只是根据自己的需要, 通过互联网来购买自己需要的计算处理资源。
1.2 学术界对云计算的研究情况
学术界认为云计算具备以下4个特点: (1) 在云上提供海量数据存储; (2) 有无数的软件和服务置于云中; (3) 它们均构筑于各种标准和协议之上; (4) 数据、软件和服务可通过各种设备获得。
按照学术界的观点, 云计算可以将巨大的系统池连接在一起以提供各种IT服务, 它能够提供搜索、开放协作、社会网络和移动商务等这样的Web 2.0应用。继传统的个人计算机、客户/服务器、网格计算等计算模式之后, 崭新的“云计算”模式展现了现代互联网络的重要特质, 世界已经从以硬件为中心转向以软件为中心, 并将转向以服务为中心的时代。其中李开复博士提出了推动云计算发展的6个因素: (1) 以用户为中心。数据存在于云海之中, 并伴随着你和你的设备, 你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某种便捷的方式安全地获得它或与他人分享; (2) 以任务为中心。人们可以方便地与合作者共同规划并执行各项任务, 并随时随地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3) 强大的功能。置于云海中由成千上万的计算机群提供的强大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等将能够为你完成传统上单台计算机根本无法完成的事情; (4) 智能化。基于海量数据的数据挖掘技术来获得大量的新知识; (5) 基础设施的可行性。通过大量计算机集群, 获得极高的性能; (6) 并行软件的可编程性。编写可以在上千台计算机上并行执行的程序。
云计算是一个偏重技术的概念, 不像Web2.0那样更偏重商业炒作。云计算的具体实施, 是将互联网上的各种计算资源整合在一起, 实现计算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云计算时代, “网络就是计算机”有望成为可见的东西。
1.3 对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云计算观点分析
工业界对云计算的定义和制订的技术方案, 都是服务于各自集团的经济利益, 并且希望借助于各自的定义, 使本集团在未来的云计算应用和产品领域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对于研究界, 他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希望找出云计算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便利, 能够为人们提供哪些好处, 因此他们对云计算的研究和分析要远比工业界客观。在这种前提下, 研究结论中的利益成分相对较少, 研究结论更接近于中立。
研究界的学者们不仅看到了云计算的巨大优势和广阔前景, 同时认为云计算的发展也存在不少挑战和隐忧, 其中安全和隐私将成为首要问题。试想一下, 如果未来用户与企业的数据都高度集中在一个个的计算云或数据中心中, 那么这些计算云的安全将是重大问题, 如何有效保护其不受破坏, 将是一项重要的安全任务。同时, 用户该如何信赖提供云存储以及云服务的那些公司, 如何确保那些公司不泄露用户的隐私呢?所有这些, 都是云计算技术在广泛普及之前必须彻底解决的问题。
2 云计算技术发展趋势
尽管在2000年前后Google公司就在从事云计算应用研究, 但云计算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方面, Google公司认为对云计算的应用意味着未来是数据跟着用户走。用户如果买了一台新的计算机, 不用担心数据的拷贝或新应用软件的安装, 只需要有浏览器就能拥有需要的一切环境、内容和信息。这还不止是在电脑上, 未来用手机、电视、可视电话以及其他设备也可以接触这样的信息。未来应用软件将全部移植到云端, 经过浏览器可以得到所有网上的内容, 也可以做今天需要应用软件做的内容。如今, Google做的一些软件已不用担心储存缺失, 因为它们都储存在云端服务器里面。
微软认为云计算的下一步发展就是将这些用户通过互联网更紧密地连接起来, 并向他们提供云计算服务。微软正在创造这样一种用户体验, 即从一般设备存储转移到任何时间都可以存储的模式。微软从战略上将自己未来的云计算发展方向确定为三条路线:完成企业软件组合向网络服务的转型、发布PC软件的网络版及继续建设数据中心网络。
按照2006年Sun公司推出的基于云计算理论的“黑盒子”计划, 规划中将来的数据中心将不会局限于拥挤、闷热的机房中, 而是一个个可移动的数据中心。它既可以为拥有上万名雇员的大型公司服务, 也能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至于这种数据中心的最佳安放位置, 在技术上可以是郊外的田野, 但最好还是发电站附近, 这样可以实现成本最低化。
对于云计算技术的未来, 作者认为它很可能彻底改变用户使用电脑的习惯, 使用户从以桌面为核心使用各项应用转移到以Web为核心进行各种活动。计算机也有可能退化成一个简单的终端, 不用再像现在一样需要安装各种软件, 同时不再为这些软件的配置和升级费心费神。而且Web数据集成、个人数据空间管理、数据外包服务、移动路网上的研究以及隐私问题都会成为未来云计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认为, 云计算是比网格计算更高层次的一项技术, 它的产业化会带来相关产品和软件开发方式和理念的调整。首先, “云计算”技术需要建立能提供丰富应用服务、丰富信息资源、用户信息私密性和安全保证的“云”;其次, “云计算”技术还要求有能保证高效、安全、使用简易的“瘦”用户端设备;再次, “云计算”技术是建立在高速、稳定、低廉、基于应用的网络基础之上的, 要求网络产品厂商能够提供基于应用服务保证、基于应用选择传输路径、高速、稳定的相关产品。
3 结束语
随着商用和科学数据计算量的日益膨胀壮大, 数据计算能力将转变成一种战略资源和资本。随着“云计算”技术的研究深入和各类产品不断推出, 我们相信目前以个人电脑为中心的计算模式将被新兴的“云计算”模式代替。
最后, 随着IT技术的发展, 云计算的广泛普及和深入应用已经变得呼之欲出。在这样的情况下, 国内IT行业应该加强对云计算的研究, 开展相关产品的研发, 使中国的云计算技术研究和云计算产品在世界IT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陈康, 郑纬民.云计算的三架马车:Google、亚马逊和IBM[J].计算机世界报, 2008 (17) .
[2]富益群.泛谈云计算的发展之路[J].程序员, 2008 (11) .
[3]卢军.云计算离企业应用有多远[J].信息系统工程, 2008 (9) .
[4]蔡恩泽.Live Mesh:微软发力云计算[J].互联网天地, 2008 (7) .
云计算及其发展趋势 篇7
2013年, 平稳快速的经济增长仍将是主旋律, 云计算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口, 将在以下十方面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云计算产业成为产业资本和政府投资的重点方向, 云计算产业集聚将成为科技园区建设的新热点。
二、新型城镇化政策为智慧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 交通云、政务云、教育云、医疗云建设将成为重要环节。
三、国内外企业将在我国云计算市场抢点布局, 市场竞争局面初步形成。
四、我国超过半数以上大中型企业关注规划和部署私有云, 并采购面向云的软硬件及相关服务。
五、面向企业的云计算服务将更注重社会化、协作化、网络化的新要求, 价格将更趋于合理。
六、云计算基础技术的自主研发将继续获得政府大力支持。
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社交网络、金融企业、电信运营商等将进一步深化对大数据的运用。
八、在2013年国内面向个人的云计算服务开始普及推广, 将呈现大幅增长态势。
九、开源云平台和工具类软件快速发展, 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
云计算安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述评 篇8
自从云计算概念被提出以来,其研究和技术开发就一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许多国际厂商分别推出自己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云计算的各种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成为目前阻碍云计算发展的最大阻力。
1 云计算概述
在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在计算机网络拓扑图中,云往往被用来表示电信网、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2006年8月9日,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会(SES San Jose2006)上首次提出了“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
1.1 云计算产生的背景
从本质上讲,云计算是网格计算、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虚拟化技术等多种技术混合演进的结果。网格计算的出现最初是为了解决科学计算问题,其关注点是通过服务器集群,将大型任务拆分为多个小型任务在服务器上并行运行。网格计算的发展有十几年的历史,是云计算模型的前身。但是,网格计算缺少商业化的实现,其计算能力、设备开销、资源闲置等问题使得它难以大规模的应用,而云计算正是从商业化角度提出了上述技术实现的思路。
正因为云计算是商业引导的应用理念,而不是纯理论研究和技术演进的产物,因此,一开始有关云计算的定义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的企业和个人对云计算的理解不尽相同,各IT厂商推出了各自不同的云计算方案和服务。但是,各厂商的云计算架构基本都涵盖了虚拟化、大规模并行编程和分布式数据存储系统等关键技术。
1.2 云计算的基本概念
目前,得到业界最广泛认可的云计算的定义是2011由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提出的:云计算是一种通过网络以便捷、按需的形式从共享的可配置的计算资源池(这些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中获取服务的业务模式。云计算业务资源应该支持通过简洁的管理或交互过程快速地部署和释放。
云计算具有三种典型的交付模式:1)软件即服务(Saa S),提供给用户以服务的方式使用应用程序的能力;2)平台即服务(Paa S),提供给用户在云基础设施之上部署和使用开发环境的能力;3)基础设施即服务(Iaa S),提供给用户以服务的方式使用处理器、存储、网络以及其它基础性计算资源的能力。云计算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其中核心服务层中的Saa S及Paa S均是以Iaa S为基础的,所以Iaa S的安全决定着整个云平台的安全。
2 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
由于云计算源于网络运营商的商业运作,缺乏严谨的理论基础,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大型云计算推广厂商的云计算平台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故障,引发业界对云计算安全的讨论和研究。
2.1 云计算安全的基本概念
目前,与云计算相关的安全问题被统称为云安全,这一概念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云计算本身的安全保护,通常称为云计算安全,主要是针对云计算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研究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和解决方案,如云计算安全体系架构、云计算应用服务安全、云计算环境的数据保护等,云计算安全是云计算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第二是使用云的形式提供和交付安全,也即云计算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具体应用,也称为安全云计算,主要利用云计算架构,采用云服务模式,实现安全的服务化或者统一安全监控管理。我国企业从云计算在病毒防范领域应用的角度提出了我国企业的“云安全”概念,这一概念可以理解为安全云计算的一种应用类型,如基于云计算的防病毒技术(如瑞星的云查杀模式)、木马检测技术(如360的云安全系统)等。
本文主要探讨云计算本身的安全保护,即云计算安全问题。
2.2 云计算安全的主要特征
由于云计算资源虚拟化、服务化的特有属性,与传统安全相比,云计算安全具有一些新的特征:
(1)传统的安全边界消失。在传统安全中,IT系统是封闭的,对外暴露的只是网页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少数接口,通过在物理上和逻辑上划分安全域,可以清楚的定义边界,如设置防火墙、网段、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但在云环境下,云暴露在公开的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及它们的网络都可能受到攻击,而且云计算采用虚拟化技术以及多租户模式,传统的物理边界被打破,基于物理安全边界的防护机制难以在云计算环境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2)动态性。在云计算环境中,用户的数量和分类不同,变化频率高,具有动态性和移动性强的特点,其安全防护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动态调整。另外,在云环境下,用户的服务系统更新和升级大多数是由用户在远程执行的,而不是采取传统(在本地按版本更新)的方式,每一次升级都可能带来潜在的安全问题和对原有安全策略的挑战。
(3)服务安全保障。云计算采用服务的交互模式,涉及服务的设计、开发和交付,需要对服务的全生命周期进行保障,确保服务的可用性和机密性。另外,在云计算模式下,服务提供商的权利巨大,用户的权利可能难以保证,为了确保和维护两者之间平衡,需要有第三方监管和审计。
(4)数据安全保护。在云计算中数据不在当地存储,而是保存在云中,数据拥有和管理分离,数据的隔离、数据加密、数据完整性保护、数据恢复等数据安全保护手段对于数据的私密性和安全性更加重要。
(5)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缺失。传统的安全技术已经出现多年,标准、法律、法规都相对成熟,而现在的云计算安全缺少标准,而且政策法规也不健全,再加上云计算自身的特点,数据可以存储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当出现问题时,国家政策的不同也是云计算安全的一个重大挑战。
3 云计算安全的研究进展
目前,对云计算安全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应用,但已得到越来越多学术界的关注。信息安全国际会议RSA2010将云计算安全列为焦点问题,许多企业组织、研究团体及标准化组织都启动了相关研究。
3.1 云计算安全的体系架构
(1)CSA的云计算安全架构
由于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抽象化,缺少可视化以及集成各种通用安全控制的能力。针对这个问题,CSA从云服务模型角度提出了一个云计算安全架构,该安全架构描述了三种基本云服务的层次性及其依赖关系,并实现了从云服务模型到安全控制和合规模型的映射,如图2所示。该安全架构的关键特点是:供应商所在的等级越低,云服务用户所要承担的安全能力和管理职责就越多。
(2)基于云计算服务模型的云计算安全框架
目前比较获得认可的云计算安全模型就是基于云计算服务模型构建的,如图3所示。此模型中,云服务提供商所在的层次越低,云用户自己所要承担的安全管理职责就越多。
1)Iaa S层安全:Iaa S层安全主要包括物理安全、主机安全、网络安全、虚拟化安全、接口安全,以及数据安全、加密和密钥管理、身份识别和访问控制、安全事件管理、业务连续性等。2)Paa S层安全:Paa S层的安全主要包括接口安全、运行安全以及数据安全、加密和密钥管理、身份识别和访问控制、安全事件管理、业务连续性等。3)Saa S层安全:Saa S层的安全主要是应用安全,当然也包括数据安全、加密和密钥管理、身份识别和访问控制、安全事件管理、业务连续性等。
(3)其他云安全框架
欧洲网络和 信息安全研究 所( European Network andInformation Security Agency,ENISA)针对云计算环境中的安全问题提出一个云计算信息安全保障框架。IBM基于其企业信息安全框架从用户认证与授权、流程管理、多级权限控制、数据隔离和保护、网络和存储隔离、物理安全等层面提出了一种云计算安全框架。思科提出一个云数据中心安全框架,对云数据中心的威胁模型以及减少安全风险的措施进行描述,强调在架构的每一层实现相应措施的重要性。
3.2 云计算安全的关键技术
(1)身份认证
在云计算身份认证方面,Bertino等人提出了一个可互操作的多因子认证方案,适用于多域云计算环境,但在认证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指数运算。相比之下,Hao等人提出的基于票据的可计数双因子认证方案在认证过程中仅仅使用哈希函数和异或运算,使得用户和服务器的计算代价大大降低。Hao等人的方案支持双向认证,并且智能卡的使用能够方便的支持“随用随付费”设计。
(2)访问控制
Popa等人提出了多租客云中的网络访问控制问题,认为在云基础设施中,虚拟机监督程序控制了消息传输的两个端点,因此访问需要在虚拟机监督程序处强制实施访问控制策略。其访问控制策略包括租客隔离、租客间通信、租客间公平共享服务和费率限制等。Hao等人提出了将网络访问控制策略存储在一个中心服务器处,在转发元件(即增强型的二层交换机)中强制施行这些策略。
(3)安全审计
在云计算环境中,用户对自己的数据和计算都失去控制,因此需要对用户和提供商的行为进行审计,确保安全策略的正确执行,以及保持组织自身的合规性。文献中Ryan K L Ko等人提出Trust Cloud框架来解决云计算环境中的安全审计问题。文献陈和王等人提出一个CSIRO原型系统,对部署于云计算环境中的服务进行审计。
(4)虚拟化安全
云计算利用虚拟化技术实现物理资源的动态管理与部署,为多用户提供隔离的计算环境。Azab等人提出了Hyper Sentry,通过安全硬件设计的方法来增强虚拟机监督程序的完整性。方法是在虚拟机监督程序中增加一个完整性度量代理,其与硬件中的基线板管理控制器进行通信,基线板管理控制器进一步通过一个智能平台管理接口与远端的验证方进行通信。
(5)数据保护
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可用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是云计算安全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文献提出了一种完全同态加密机制。文献利用基于环和组签名的加密方法实现用户数据的匿名存储。文献中Roy等人将集中信息流控制和差分隐私保护技术融入云中的数据生成与计算阶段,提出了一种隐私保护系统Airavat。
(6)可信云计算
为了保证在云基础设施中数据和计算的完整性提出了可信云计算的概念。Dai等人基于虚拟的动态信任根测量(DynamicRoot of Trust for Mea surement),提出了一个云计算可信执行环境。
(7)问责
对云服务器的行为建立问责机制,可显著提高云计算平台的可信度。Wang和Zhou提出了一个云计算数据库问责方案,在每个用户和云服务器之间放置一个可信封装器,能够截取用户对云服务器的请求和得到的响应,根据这些数据提取问责服务所需要的信息,发送给外在的问责服务。Haeberlen等人]提出并实现了可问责虚拟机,不仅能够在虚拟机中执行一个虚拟计算机系统,而且能够记录不可抵赖的信息,使得问责者对于软件行为的问责成为可能。可问责虚拟机的引入能够对未经修改的二进制镜像提供问责,而且不需要任何可信硬件。
4 云计算安全的解决方案
除了学术界,产业界对云计算的安全问题非常重视,并为云计算服务和平台开发了若干安全机制,各类云计算安全产品与方案不断涌现。
(1)微软
微软的云计算平台叫做Windows Azure。在Azure上,微软通过采用强化底层安全技术性能、使用所提出的Sydney安全机制,以及在硬件层面上提升访问权限安全等系列技术措施为用户提供一个可信任的云,从私密性、数据删除、完整性、可用性和可靠性五个方面保证云安全。
(2)谷歌
在2010年,为使其安全措施、政策及涉及到谷歌应用程序套件的技术更透明,谷歌发布了一份白皮书,向当前和潜在的云计算客户保证强大而广泛的安全基础。此外,谷歌在云计算平台上还创建了一个特殊门户,供使用应用程序的用户了解其隐私政策和安全问题。谷歌的云计算平台上主要从三个部分着手保障云安全。
(3)亚马逊
亚马逊是互联网上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但是同时也为独立开发人员以及开发商提供云计算服务平台。亚马逊是最早提供远程云计算平台服务的公司,他们的云计算平台称为弹性计算云(Elastic Compute Cloud,EC2)。亚马逊从主机系统的操作系统、虚拟实例操作系统、防火墙以及API呼叫多个层次为EC2提供安全,目的就是防止亚马逊EC2中的数据被未经认可的系统或用户拦截,并在不牺牲用户要求的配置灵活性的基础上提供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
(4)其它解决方案
Sun公司发布开源的云计算安全工具可为Amazon的EC2、S3以及虚拟私有云平台提供安全保护。Yahoo的开源云计算平台Hadoop也推出安全版本,引入kerberos安全认证技术,对共享敏感数据的用户加以认证与访问控制,阻止非法用户对Hadoop clusters的非授权访问。Mc Afee公司发布了一个基于云的电子邮件网关Mc Afee Saa S Email Security & Archiving Suite,能完成实时监控和分析传入的邮件流量,同时可以隐藏关键的邮件传输网关。EMC、Intel、Vmware等公司联合宣布了一个“可信云体系架构”的合作项目,并提出了一个概念证明系统。
5 云计算安全发展趋势展望
目前,与云计算安全相关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仍待探索。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可以预测的几个发展趋势如下:
(1)目前,关于云计算安全的总体框架尚无业界统一的认识,未来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或者组织机构的联合,对云计算安全的总体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云计算才能更快、更安全地发展。
(2)云计算安全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应用发展,云计算安全的总体框架未能在理论上达成统一认识,行业领域不同企业给出不同的理解和解决方案。因此,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3)云计算安全的研究建立在云计算本身的发展水平之上,目前工业界云计算产品已经使用的安全策略只能针对现有的安全攻击技术进行保护,而随着云计算的发展,新的安全问题必然产生新的安全防护需求,因此目前尚未解决好的理论问题和未来云计算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安全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例如,目前因为缺少密文域上的运算(例如高效的支持加密的搜索等)应用,大部分用户的信息内容在云端还是以明文方式存放。因此支持密文域上操作,实现密文的搜索、重复数据删除、数据持有性证明等功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另外,目前许多研究成果尚处于理论阶段(例如可信云计算等),因此加强云计算安全理论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也将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4)我国云计算的发展以市场为主导,但政府的力量不容忽视,如数据安全、数据保护、服务安全等更多地涉及政府层面。因此,加大政府应对策略的研究力度,加强这方面的政策法规研究,将有利于为政府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摘要:随着云计算的广泛应用,云计算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首先阐述了云计算安全相关概念,并系统地分析了云计算安全的研究进展和典型的云计算安全体系架构,并对云计算安全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最后给出了结论。
云计算及其发展趋势 篇9
一、图书馆知识服务概述及发展
(一) 知识服务概述。知识服务是指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中按照人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炼知识, 并用来解决用户问题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过程。当今的知识服务是集知识性、个性化、全程化、集成性、增值性和交互性于一体的将知识升华质变的过程, 是以互联网信息进行搜索查询为基础, 为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二) 图书馆知识服务发展。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模式经过三个时期的发展, 1.传统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 表现形式就是图书馆员对用户的知识服务, 这一时期延续的时间较长。2.计算机技术下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计算机的发明将图书馆员从繁忙的知识服务中解放出来, 增加了系统对用户的知识服务。3.Web2.0环境下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Web2.0增强了信息交互, 更多地体现了用户的力量, 民众集中的力量、知识可能产生有价值的东西。Web2.0的内容交流频繁, 网络上的信息越多, 对基于网络的图书馆知识服务者提供便利, 但是其存储问题则给其发展带来障碍。云计算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Web2.0为基于云的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的建立提供支持。本文认为图书馆知识服务可以借助云计算来实现智能服务。
二、云计算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技术的集合, 具有资源快速共享、存储便捷、随时随地可用的特性。它将服务以租赁的方式提供给使用者, 云服务按需计算的特点节省了组织所耗费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的投入, 这也是云计算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之一。从2007年开始, 图书馆就开始关注云计算, 云计算这些特性为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启发。
云计算的高扩展性和按需服务针对目前网络上读者对图书馆服务提出的要求提供了解决方法, 并为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开来了更多的服务内容。但是目前云服务还存在的危险对建立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造成了障碍, 平台的建立需要更安全的技术跟进。目前的云服务的提供商提供云需要很高的成本, 但相比之前的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的运营还是给服务提供者节省了成本。
三、云计算对图书馆知识服务影响
(一) 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的创新。随着云计算技术在众多行业中的应用, 云计算技术开启了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新篇章。我们将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知识服务新模式流程归结为图1:
1.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知识服务新模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基础设施即服务的角度, 云计算可以使拥有丰富资源的图书馆利用IT基础设施联合在一起, 客户在输入搜索条件后, 该平台收集到的数据全面, 信息产生于数据, 获得的数据越多, 产生出的信息就越全面, 通过对信息的提炼, 产生的知识就越真实。
(2) 从平台即服务的角度, 使用云搭建的图书管知识服务平台, 可以对图书管的数字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整合, “云”服务器消除了图书馆之间的信息壁垒, 加大了图书馆间的信息共享, 通过云平台提供的一个统一的检索窗口, 用户不用考虑后台的复杂操作, 直接获得云平台带来的多种应用和海量图书馆资源, 不仅降低了图书馆的运行成本, 而且给客户获取知识带来方便。
区别于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 云技术搭建的知识服务平台不局限于终端, 云平台可以无视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数据的更新, 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提供的数字化电子资源。
(3) 从软件即服务的角度, 在未来能够连接互联网的设备就可以下载设计好的图书馆软件, 图书馆的技术人员负责软件的开发与升级, 为“云”端和读者搭建一个可以自由互动的平台, 图书馆可以减少在人员上的支出, 提高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效率, 增进图书馆的技术革新。
2.从用户的角度看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知识服务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信息服务, 是用户驱动型的创新服务。知识服务平台的建立网站需要馆藏资源的知识、图书馆员的知识和读者的知识, 云存储解决了存储问题, 在网络上的挖掘和连接更加使得平台资源向网络化发展, 云计算把图书馆、读者和互联网连接在一起, 客户与图书馆工作人员、客户与客户之间沟通的方便有利于创造出新的知识。
(2) 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云是以提供计算服务为核心理念的技术集合, 云所关注的重点在于用户的需求。基于云的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可以提供定制功能, 平台给用户根据客户的阅读喜好, 定期提供客户感兴趣的知识, 云端可以给用户提供存储空间,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把知识存在云端进行管理, 这个服务方便用户知识的积累。
由此可见, 基于云计算的“云端”功能, 存储在云端的数据, 只要用户连接到互联网, 客户可以随时存取和管理数据, 而云端存放的集体的数据使图书馆的知识网络得到扩展, 所以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中引入云计算技术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发展有着无法计量的价值。
(二) 云环境下知识服务的挑战。云计算提出时间还不长, 就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 将云计算技术用于图书馆知识服务还面临着几方面的挑战:
1.云计算使图书馆知识服务网络化, 平台提供的知识不仅来自图书馆的馆藏知识, 还有互联网上的资料, 这些资料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没有依据, 容易生成错误的知识, 给读者阅读带来障碍。
2.在云公开的网络中, 图书馆的服务系统的升级可以自行远程控制, 这个升级过程使原有的安全模式无法保证, 不可预知的安全隐患很容易造成整个平台服务无法工作。
3.目前国家尚未出台云计算相应的法律法规, 行业内提供的云服务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使得知识服务平台的服务存在隐患。
尽管存在着这些挑战, 但是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发展中, 这也是一种机遇, 只要能对云计算技术善加运用, 相信图书馆知识服务会在发展中迈进一大步。
四、云计算下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发展趋势
21世纪, 知识作为世界各国竞争的对象, 整个社会对知识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各图书馆知识服务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产生, 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则进一步推动其发展, 这些都为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
(一) 图书馆重新占据知识服务的主要地位。在数字时代来临之前, 大多数的图书馆在知识储备更新较慢, 读者的阅读资料来源不仅仅局限于图书馆, 图书馆甚至不再是主要的知识来源渠道。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 云计算技术的兴起, 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知识服务可进行全网搜索, 数字图书馆可获得更多的电子资源, 为读者提供较为全面的知识, 而且读者通过云平台的统一的搜索获得知识更为方便。在和读者的不断互动中, 云服务器上存储的知识不断增加, 数据库中的知识更新频率高, 网络上的读者会逐步倾向于使用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平台, 图书馆重新占据知识服务的主要地位。
(二) 图书馆知识服务实现全球化。云上提供的Google Apps、Google翻译类的服务, 使得检索的语言种类增加, 检索的范围随之扩大, 用户获取到的知识不再局限于国家内部, 可以扩大到世界范围, 使得图书馆服务质量逐步提高。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全球化使得全世界的图书馆集合为一个巨大的虚拟图书馆, 存储海量资源, 提供便利服务, 只要有可以连接网络的设备, 即可准确快速的获得个人所需知识, 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中实现知识零距离, 这就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全球化。
(三) 智能交互。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贯穿于用户解决问题的全部过程。它提供服务的目标是致力于帮助用户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形成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创新, 这些知识都会积累并存储在云服务器中, 在下次出现同类问题时可以作为新的解决方案形成依据, 这些不断积累的知识使得图书馆减少重复工作, 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中体现人性化和智能化, 可以实现初步的智能交互。
五、结论
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 知识海洋越来越庞大, 人们获取所需知识的渠道增加, 但是对专业知识的获取仍然因为一些地理等因素所限制, 人们对图书馆的服务需求变得越来越与时俱进。云计算的出现, 给图书馆知识服务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云平台可以为图书馆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 虽然目前面临许多技术方面的障碍, 但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这些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现在大数据、物联网的发展, 这些新兴技术正在构建未来的生活, 云计算与这些技术的结合, 将会给读者获取知识提供更大的便利。
摘要:本文结合云计算环境, 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模式创新和未来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发展趋势作了探讨。采用了定性研究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云技术的特点的分析, 得出云计算对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创新, 为未来定量研究以及新模式的提出打下理论基础。指出了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模式创新和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会继续发展, 本文仅仅是对云计算环境下的探讨, 并不能全面的代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整体发展趋势。总之云计算环境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关键词:云计算,图书馆,知识服务
参考文献
[1]贾玲.图书馆知识服务探析[J].情报资料工作, 2013 (2) 97-100.
[2]杨广宁.浅论网络信息时代的图书馆知识服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4 (6) 153-155.
[3]耿向博.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探析[J].应用技术, 2014 (3) 177-178.
[4]云计算的概念和内涵[EB/OL][2014-02-24]http://www.chinacloud.cn/show.aspx?id=14668&cid=17.
[5]贾玲.图书馆知识服务探析[J].情报资料工作, 2013 (2) 97-100.
云计算及其发展趋势 篇10
【摘要】如今在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算机的辅助,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医疗技术或建筑设计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计算机辅助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能够指导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更好的开展工作,构建其技术框架,以对顶层架构进行设计的视角对其分析,通过不同的技术领域构建其技术框架模型,通过模型对大数据、社会网络、数据知识、在线联机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其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分析与展望,重点研究大数据对计算机辅助的推动。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 信息分析 技术框架
引言:计算机的出现使人类可以用其弥补自身逻辑与推理上的缺陷,使得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日益壮大。人类可以与计算机分工合作,在各自擅长领域对任务分析处理,人类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计算机进行控制,让海量程序化、结构化或不断重复的问题可以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解决,同时计算机的技术正在以迅猛的发展脚步引领着时代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使计算机对复杂且非结构化的信息能够准确分析与处理,同时社会网络迫使人类对海量数据要加快分析与处理,为了使人和计算机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与人机联手,完成复杂任务,是目前的技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计算机技术在现代信息分析的重要性
首先,计算机技术可以对分析能力与效率进行扩展与提高,具体应用是体现在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扩大了审计经营作业范围,缩短审计时间,为审计工作提供高效的工作状态。其次,计算机技术还可以对分析过程实现可视化并且对分析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搜索引擎在人立方关系中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还有百度指数平台可以通过关键词与搜索创建相应关系,计算机技术可以对决策活动予以支持,并实现真正的商务智能。同时,计算机技术还可以预测未来,对未来进行模拟,例如谷歌公司通过分析网民的搜索信息预测了具有及时性与准确性的流感趋势[1]。
二、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的研究现状
在技术上,计算机的发展为其辅助信息提供了支持,国内在上世纪80年代对决策分析系统,并建立了结构框架,之后又相继研究了计算机协同分析工作建立了协同竞争分析系统,现在已经成为主流方法,之后再分析领域加入了软件化,之后人们又开发了本体架构,使其对非结构化内容向资源描述转换,这些研究为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提供了关键内容,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需要通过计算机平台和工具对各个领域进行加工处理信息,对商务系统融入竞争情报是对计算机辅助的研究,在医药中,对复杂药物进行计算,提升了药物开发的工作效率,对于专利信息的分析,计算机辅助可以挖掘出有效情报通过关联规则,对于药物发现、专利分析、商务智能领域现代计算机辅助技术提供了分析工具,使人类得出分析成果。在大数据时代中,人类十分重视对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但是对于其专门的架构体系还需规划与搭建,更好的引导技术的发展。
三、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的技术框架
计算机在分析数据时要用到数据库,数据库的结构对联机交易中的直接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叫做联机事务处理,并对数据分类汇总,形成指标仪表盘,建立决策,数据仓库主要是分析关联数据源,对数据源转换、汇聚、清洗和抽取,形成主题图形和报表,叫做联机分析处理。对主题分析结论,进行智能分析,通过收集整理并分析数据,将数据转为主题信息,对于仓库概念与数据挖掘技术及联机分析实现三大领域的跨越。
(一)联机在线分析
联机事务处理英文简称OLTP,它在1993年由E.F.Codd关系型数据库之父提出,可以满足快速响应复杂查询,数据界面直观,在后台有综合引擎,是关键技术对于决策系统,它是对验证性领略分析信息,有3种技术,分别为ROLAP技术、MOLAP技术和HOLAP技术。在大数据环境下,联机在线分析能够结合其他分析技术,为大数据分析提供优质服务。
(二)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DM),数据是被挖掘者,挖掘目的是将数据中的信息、模式、知识与规律进行提炼,挖掘定义很多,但是内涵相同,从海量数据中找出规律与模式,来源于知识发现,从大量基础数据中总结并提炼知识精华,在人工智能、統计学、可视化技术、系统论、模式识别及数据库技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对综合性要求较强的新兴学科[2]。
(三)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是种关系集合,分为个体网、整体网和部分网。社会网络拥有规范的方法对社会属性与社会关系进行分析,在分析社会与行为、经济与营销以及市场与通讯领域的数据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现目标数据的特征,分析数据角色与数据位置以及数据变量,对它们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
(四)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的特征是高速性、多样性、规模性与价值性,分析技术需要创新与优化,对于文本形态数据,如微博、网页、论坛等,机器要学习算法并训练数据,从数据中找出未知信息,如市场分析和字符识别等。
四、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一)主要挑战
首先是大量的数据为计算机辅助带来了挑战,尚未应用于海量数据分析,其次是关系数据中的数据多样性,对于灵活性相对缺乏,分析不确定数据时仍存在挑战。数据仓库存储时要按照主题进行,但是建立仓库是初步性的,对价值的探索是计算机辅助的另一个挑战。对于数据的处理速度要与分析同步,所以数据处理的加速是新的挑战。
(二)发展趋势
在社会学方面可以深入研究社会网络、计算社会学与社会科学,另外技术方面对社交应用生产与娱乐要引入更多的信息,促进移动计算与信息分析、社会计算的融合。
结束语:各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的支持,信息分析与科技的融合为人类的世界开创了新纪元。
【参考文献】
[1]熊志正,官思发,朝乐门. 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的技术框架及其发展趋势[J]. 图书情报工作,2015,03:19-25.
云计算及其发展趋势 篇11
云计算技术商业前景的大好趋势使得资金、人才更加的聚集, 美国硅谷目前已经约有150家涉及云计算的企业。围绕着云计算技术, 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 业界巨头包括微软、谷歌、IBM、亚马逊、Netsuite、Net App、Adobe等早已公开宣布进入并开发云计算技术。
2007年10月, 作为世界云计算的“领头人”Google与IBM开始在美国大学校园内, 包括卡内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及马里兰大学等, 推广云计算的计划, 这项计划希望能降低分布式计算技术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成本, 并为这些大学提供相关的软硬件设备及技术支持。而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开发各项以大规模计算为基础的研究计划。当业界谈到云计算时, 都会第一个想到Google, 我们日常在使用的Google Search, Google Earth, Goolge Map, Google Gmail, Google Doc等等业务都是Google基于自己计算平台来提供的。Google也正是充分发挥云计算的优势, 大量的降低计算成本, 使自身的业务更具有竞争力。
基于这样的大环境下, 云计算迅速的部署和发展, 但是目前对云计算的定义各有表述, 但对云计算的主流理解大多建立在软件即服务 (Saa S) 、平台即服务 (Paa S) 、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 S) 这三个层次上, 总体上讲, 云计算通过互联网将超大规模的计算与存储资源整合起来, 并以可信服务的形式按需提供给用户。
那么云计算为什么能一出现就可以马上抓住人们的眼球呢?
首先云计算的特点是:1) 用户可以对计算资源进行单方面的设置以自动化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而且无须与服务提供商的人工配合;2) 云计算资源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和标准机制来访问;3) 采用地理位置无关的虚拟化的“资源池”;4) 部署资源快速灵活;5) 云计算系统能够自动的控制和优化资源的利用情况, 而且人们可以对资源进行监测, 根据检测报告, 控制资源利用情况。
另外一方面是云计算的新颖之处在于它几乎可以提供无限的廉价存储和计算能力。2012年伦敦奥运会, 其运用云计算的强大计算能力也是整个赛事的亮点, 伦敦奥运会项目首席集成师Michele Hyron表示, 云计算和与之相关的大数据处理等技术在整个比赛17天、34个场馆、302枚金牌、近3万名媒体人和上亿观众所带来的IT数据信息流处理中承担重要的角色。
在云计算高速发展的同时, 大数据时代也悄然的来临, 过去四十年IT的迅猛发展, 使得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我们也从之前的工业时代进入了信息时代, 现在, 又有一个崭新的科技浪潮正向我们涌来, 它就是“大数据”时代, 也许很多人对这个名词感到很新鲜, 究竟什么是大数据?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数据仓库之父, BILL INMON就对这个Big Data情有独钟, 后来2008年9月, 自然杂志上一篇《Big data:science in the petabyte era》再次将bigdata推上舆论的浪尖。谷歌和雅虎等互联网搜索公司是率先开发大数据工具的公司, 目的是为了方便为万维网建立索引。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领域》显示, 在美国的17个业务领域中, 有15个领域的公司的数据存储量比美国国会图书馆还多。沃尔玛就是一个典型实例。这一零售业巨擎每小时要处理超过100万笔客户交易, 其数据库估计包含超过2.5 PB的数据, 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全部书籍中所含信息的167倍。在日常生活中, 大数据的感受也是切实存在的。进入IT信息时代以来, 我们每天都积累了海量的数据, 这些数据随着生活的继续不断地急速增加, 给我们的时代带来两个方面的巨变:一方面, 在过去数据匮乏的时代无法实现的应用现在终于可以实现;另一方面,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高效的分析利用这些海量的数据, 过去简单的通过搜索引擎获取数据并做简要的筛选分析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层出不穷的应用需求, 当下从每天产生的海量的数据中高效的获取有效信息的数据, 深加工并最终得到有价值的数据是我们应该努力研究的。
云计算和大数据是这个时代的两个王者, 那么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谁才是王中之王?
其实可以这样理解:大数据离不开云计算, 云计算为大数据处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云计算是大数据时代的唯一选择, 是唯一可行的大数据处理方式。云计算强调的是计算, 而大数据则是计算的对象。如果结合实际的应用, 前者强调的是计算能力, 后者看重的存储能力, 大数据需要处理大数据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其实就是强大的云计算能力, 大数据与云计算相结合所释放出的巨大能力, 几乎波及到所有的行业, 大数据与云计算相结合, 相得益彰, 互相都能发挥最大的优势。云计算能为大数据提供强大的存储和计算能力, 能够更加迅速地处理大数据的丰富信息, 并更方便地提供服务;而来自大数据的业务需求, 能为云计算的实施找到更多更好的实际应用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大数据和云计算这两块璧玉双璧合一, 为科技和社会创造出更大的财富和贡献。
摘要:近几年, 由Google在搜索引擎大会上首次提出的云计算概念火遍各大IT科技公司, 甚至在其他领域, 也受到热捧, 一时间云计算无处不在, 很多项目都想从这新颖的名词中提升项目的知名度。随着IBM在上海公布一个名为“蓝云”的系统后, 雅虎、Google、微软等互联网巨头相继发力云计算;与此同时另外一个时代的“新宠”——大数据也来到了人们的视野中。自从咨询革命以来, 数据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很多企业已开始意识到通过挖掘和分析大数据, 洞察业务模式和发展趋势, 帮助企业在安全、营销、和IT领域提高运营效率和竞争优势。那么在这个科技发展神速的时代, 究竟二者能带来什么样的划时代意义?本文将分别简要的阐述大数据和云计算从概念到应用, 从抽象到具体的内容, 并从中提出部分对二者紧密相连的关系对于我们未来生活的描述。
关键词:大数据,计算
参考文献
[1]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报告.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领域.
[2]程莹, 张云勇, 房秉毅, 徐雷.云计算标准化现状分析.中国联通研究院.
【云计算及其发展趋势】推荐阅读:
云计算及其架构技术10-18
云计算及其安全研究06-04
云计算及其实际应用07-23
云计算及其关键技术10-14
云计算及其面临的挑战10-23
智能家居及其发展趋势07-04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11-06
智能控制技术及其发展趋势05-17
中国云计算发展09-03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研究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