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云计算

2024-10-21

绿色云计算(精选12篇)

绿色云计算 篇1

自从微软、谷歌联合发起云计算概念后, 近两三年云计算风头正旺, 方兴未艾, 以超大的计算能力、超大的储存能力、超大规模的服务能力已经成为了全球IT领域最炙手可热的项目。高德纳咨询公司将云计算列为未来几年的10大战略科技之首, 以互联网和数据处理为中心支撑的云计算亦被视为绿色经济、环保产业, 让人津津乐道。

近几年为支持云计算的建设, 全球各地的云计算中心、云基地建设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以支持庞大规模的互联网数据中心运行。当前我国各地的云计算中心建设也在加速展开、全面布局, 几乎每个中大城市都有自己的互联网数据处理中心、云计算中心。国际权威机构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推算, 到2015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将高达2千多亿元, 科技部更是乐观地估计在“十二五”期间 (2011年~2015年) , 国内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可达7500亿元到1万亿元, 成为拉动各地GDP一个重要的支点。然而, 云计算, 真的是绿色产业吗?

云计算并非绿色产业

一直以来, 与互联网产业相同, 人们都认为基于互联网运行的云计算是一个没有污染、极低耗能的绿色产业。很多人都认为网络自动化办公、信息化管理和电子书的出现为全球节省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

但实际上自从互联网产生之初, 支持互联网运行的各地数据中心就是用电大户。很多互联网用户都不知道没有实体形式的信息也会消耗很大的能源和空间。因此, 不少用户并没有节省信息资源的意识。其实, 发邮件、浏览下文章、下载视频等等, 都会造成电能的耗费。

随着社会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全球出现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 同时, IT能源消耗增长速度越来越惊人, 年增幅约为8%到10%, 远大于全球平均能耗2%的增长率。当前全球IT业碳排放量已经占到全球总碳排放量的3%~5%。

一般云计算数据中心或说是云基地通常会消耗大量电能, 除了必须的电脑设备 (主要是服务器) 外, 还有照明系统、后备电源、冷气机等。而为了确保数据中心能24小时不间断运作, 中心都会安装多部大型冷气系统, 有时甚至加装大型电风扇, 通过消耗大量电能来达到“散热”效果。这些大大增加了云计算中心的能耗, 因此, 事实上, 互联网是一个高耗能产业。绿色和平组织称, 苹果、谷歌、亚马逊、Facebook等公司对不断增加的“云”的运用, 导致了充满服务器的空调数据中心的大量建设, 给地球“心肺”带来巨大的压力。全球引为骄傲的美国硅谷其实就是个高耗能中心, 硅谷各大互联网巨头的大部分数据中心都被列入了加州政府的“有毒空气污染物名册”。美国互联网巨头亚马逊曾被绿色和平组织称作是“最肮脏的”云计算服务厂商之一。

以Facebook为例。现在Facebook的服务器每天需要处理将近10亿次各种各样的信息要求, 如下载视频、发送邮件、发微博、在线阅读报纸杂志、购物等。Facebook现在的服务器所在地被称为云数据中心, 占地面积达数十万平方英尺, 为了应对涌入服务器的电量过热, 保证这一排排的服务器能够正常运行, Facebook不得不采用工业制冷系统, 从而消耗大量电力。

在这个数字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Facebook那占地数十万英尺的处理器只不过是全球云数据中心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据称, 谷歌云数据中心的月用电量高达3亿瓦特。在美国, 全国各地数据中心在2013年的用电量已占到了全美当年用电量的5%左右, 对比造纸业的电力消耗就会发现, 实际上云数据中心比高耗能、高污染的造纸业更耗电。

因此《纽约时报》评说, 素来被认为是环保的互联网产业其实并非环保, 而作为因特网运作支柱的“云端”数据中心, 更是严重的污染源头。

不仅如此, 全球主要重点国家也如此。国际数据信息公司 (IDC) 估计, 当前全球逾300万座数据中心每小时耗电量高达3000万千瓦, 几乎相等于30座核电站的产电量。根据绿色和平组织估计, 如果把全球云计算产业比做一个国家, 其能耗排在第六位, 介于德国和俄罗斯之间;而到2020年, 云计算产业的电能需求将增长逾60%, 届时全球主要IT营运商“云计算” (包括数据处理和电信网络) 的能耗将近两万亿千瓦时, 超过德、法、加和巴西等4国的能耗总和。可以说, 一直备受推崇的“云计算”, 如今却面临着重大挑战与危机。

更令人担忧的是, 当中近9成电力更因数据中心运作欠效率白白浪费。国际调查机构麦肯锡公司对药厂、军事合约商、银行、媒体和政府机构等70个大型数据中心、约2万个服务器进行调查, 发现实际用于计算机运算的平均用电量只占6%至12%, 剩余的大量电力除了应对突如其来的网络流量高峰外, 经常处于闲置状态;有三分之二的服务器在闲时的电能只比忙碌的时候耗能少不到10%。美国高纳德技术研究公司 (Gartner) 的副总裁兼首席研究专家大卫·卡布奇诺 (David Cappuccio) 透露, 如今大部分云数据中心的利用效率仅为7%到12%之间。

有识人士指出, 信息大爆炸就像是把双刃剑, 在带给人类社会信息化的便利同时也令人类不得不面对这些高耗能的大难题与大挑战, 如今的互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也是不符合社会发展潮流。

云基地巨大耗能引来争议

为了存储、提取海量的数据, 时下国内越来越多的厂商, 甚至政府部门都不惜投入巨资, 兴建数据储存中心, 他们亦给这些“数据中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云基地”。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至少有28个省市都正式宣布, 要打造各自的规模庞大的云基地, 一个新兴的产业在中国的大地上正在迅速发展着, 一切看上去都那么美好。2011年以来全国共规划建设的各地云数据中心就高达255个。

不过这样的规模是实际需求的三到五倍。目前, 全国云数据中心的实际使用率仅为10%, 其中重庆的使用率不足2.5%, 相对使用率较高的北京也只有40%。

本来云计算技术确实可实现资源共享、降本增效、提高资源利用率, 较大程度上可以减少数据中心的能耗, 但是在国内很多地方, 动辄新增百万台服务器, 本身就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更别说云基地技术是否过关、是否合乎环保了。云计算数据中心对各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 国内许多云基地都达不到国际水平。曾有统计称, 在国内一台云计算服务器一年大概消耗5000~7000元的电费, 如果建设一个100万台机器的云计算中心, 光是电费就要50~70亿元, 这在能源紧张的中国, 显然是一个大问题。

云基地特别耗能, 曾经有个地方, 全市一半的电力都用在了数据中心上。前两年, 在上海南汇新城举办的“中美清洁能源论坛”上, 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就直言不讳地表示, 当前非常流行的云计算模式, 其实属高能耗项目。据他掌握的中国联通数据中心的能耗数据显示, 该中心每年耗电99亿千瓦时。以中国目前标准煤的效能看, 需要消耗92万吨标准煤才能提供足够的电力供中国联通数据中心的能耗需求。张国宝同时称, 与中国联通对应, 中国电信数据中心年耗电112亿千瓦时, 总计年需消耗102.95万吨标准煤。

不过就云计算的目前爆发式发展与节能降耗政策之间出现的摩擦、矛盾,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高巍表示, 从单一角度上来看, 云计算的能耗的确很大, 但通过比较不难发现, 采用云计算技术后, 单位信息处理能力能耗有明显的下降, 这就是推动云计算发展的根本动力, 不能以单一的能耗考评云计算。不过, 有专家对此进行反驳, 在云计算领域, 只是将企业的计算需求转移到不同的地点, 如所谓“云端”上, 显然是将数据发送到云上的企业用户减少了他们的温室气体排放, 但整个社会排放总净值并没有减少, 改由云数据中心排放, 虽然云中心或许能耗低些。

站在全球发展核心竞争力上, 如果忽略绿色能源、节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国内的云计算行业将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陷于困境。

更令人担忧的是, 现在国内许多地方的数据中心都已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状况。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指出, 不少地方政府虽将云计算定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但依然采用原始的征地、盖房子和招商引资, 将云计算搞成不务正业的第二个房地产。

云计算正在走向环保节能

面对被列入“有毒空气污染物名册”的情况和世人的指责, 在美国, 谷歌等一些云计算的引领公司, 已打算进入新能源领域, 除了发展、应用绿色能源、清洁能源 (如尽量应用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 外, 他们亦入股能源公司, 以便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能源供应降低能耗。

一些公司则通过发挥现有冷却基础设施的潜力, 利用不断发展的替代制冷技术来实现更多的节省。例如, 惠普等业界巨头正在和一家清洁能源创业公司共同开发能降低数据中心能耗的技术。该清洁能源公司已开发了一项液冷技术, 提升数据中心现有设备的运行效率。这项液冷技术使数据中心无需配备高能耗的风扇和空调设备, 能大幅降低云计算对资源的影响。

此外, 采用高效节能的新服务器亦是种绿色策略。新的服务器设计能在提供更强大计算能力的同时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新型处理器甚至还包含了更多的核心和缓存。例如, 惠普就在投巨资开发能提高数据中心运行效率和降低能耗的技术。据悉, 去年惠普推出了新款低能耗服务器, 能耗比传统服务器低60%。

另外, 通过虚拟化、效用计算等技术, 可大大提高硬件的利用率, 并可以均衡不同物理服务器的计算负载, 减少能源浪费。在系统使用上, 采用虚拟化技术统筹设备使用, 可以关停使用率不高的设备, 又进一步降低了功耗。

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云计算架构师张国强则建议, 将云计算管理的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 基于标准化进行自动化流程的安排, 能形成IT资源的快速交付, 保证资源交付效率。

不少地方政府虽将云计算定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但依然采用原始的征地、盖房子和招商引资, 将云计算搞成不务正业的第二个房地产。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

10%

大多数服务器实际用于计算机运算的平均用电量只占总用电的6%至12%, 有三分之二的服务器在闲时的能耗只比忙时减少不到10%。Gartner副总裁兼首席研究专家大卫·卡布奇诺 (David Cappuccio) 透露, 如今大部分云数据中心的利用效率仅为7%到12%之间。

绿色云计算 篇2

一、云计算与云计算机

“云计算”是Google提出的一种全新网络应用模式。狭义上的云计算是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方式获得所需资源的IT基础设施交付和使用模式,而广义上的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即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简言之,透过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可靠安全等独特功效的云计算,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处理数以千万计或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如图1所示。云计算机并不是一个实体计算机,而是一种通过网格计算与网络进行分布式的操作。就像BT下载一样,将其所供下载的文件数据分布在各个联接中,从而在形成种子档时不会产生网络瓶颈。云计算机也是基于这个原理,把计算量分布到各个节点,再返回组装所需结果的。

云计算与先前的网络计算和效用计算不同,是将传统计算机技术中的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以及负载均衡等技术与网络技术融合,核心是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美系统或资源池,并借助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LaaS(基础设施即服务)、MSP(管理服务供货商)等先进商业模式把这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终端用户手中,进而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最终使用户终端简化成一个单纯的输入输出设备,并能按需享受“云”的强大计算处理能力。

二、云计算技术及其特征

1、基本原理

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将用户所需的计算分布在数量无限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使得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类似于互联网,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及其存储系统。就像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从而意味着计算能力透过互联网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如同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

目前,云计算有IaaS、PaaS和SaaS三种类型,不同的厂家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体系架构。笔者综合不同厂家的方案,提出了一个如图2所示,供大家商榷的云计算体系架构。云计算技术体系架构可分为物理资源层、资源池层、管理中间件层和SOA构建层等4层。其中,物理资源层包括计算机、内存、网络设施、数据库和软件等,

资源池层是将大量相同类型的资源构成同构或接近同构的资源池,如计算资源池、数据资源池等,资源池构建主要是物理资源的集成和管理工作。管理中间件层负责对云计算的资源进行管理,并对众多应用任务进行调度,使资源能够高效、安全地为应用提供服务。SOA构建层是将云计算能力封装成标准的Web Services服务,并纳入到SOA体系进行管理和使用,包括服务注册、查找、访问和构建服务工作流等。管理中间件层和资源池层是云计算技术的最关键部分,SOA构建层的功能更多依靠外部设施提供。

根据上述体系结构,本文以IaaS云计算为例,阐述有关云计算的实现机制,如图3所示。用户首先通过交互接口以Web Services方式向应用方提供访问接口需求,获取用户响应。其次用户访问可获得服务清单的服务目录获得选择的服务内容。最后任务管理负责执行用户或应用提交的任务,包括完成用户任务映象(Image)的部署和管理、任务调度、任务执行、任务生命期管理等。系统管理模块负责管理和分配所有可用的资源,其核心是负载均衡。配置工具负责在分配的节点上准备任务运行环境。监视统计模块负责监视节点的运行状态,并完成用户使用节点情况的统计。

云计算的执行过程并不复杂,用户交互接口允许用户从目录中选取并调用一个服务,将该请求传递给系统管理模块后,将为用户分配恰当的资源,然后调用配置工具来为用户准备运行环境以及确保用户使用云计算的整体安全。

2、主要特征与技术特点

云计算服务是由多组机群系统或一个类似网络操作系统的用户体验所构成。用户操作的响应完全由云端多组不同用处的机群来承担,用户依托浏览器所呈现的网络操作系统来获得一个亲切、丰富的用户体验。

(1)主要特征

目前,云计算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6个方面。其一是自主计算,即“可自我管理的计算机系统”。其二是客户服务器模式,即客户端服务器计算主要通过引用分布式应用程序来区分服务提供者(服务器)和服务请求者(客户端)。其三是网格计算,即采用一种由集群网络化和松散耦合计算机的协同来构建可执行巨大任务的‘超级计算机及其虚拟” 。其四是大型主机,即面向海量信息处理,存储等的功能强大计算机及其应用程序。其五是效用计算,即依托类似公用事业计量服务的“计算资源”,如计算和存储系统。其六是P2P,即采用点对点(P2P)方式所组成的一个没有中心协调的分布式结构体系。

(2)技术特点

基于云计算应用的现状,云计算的技术特点可归纳如下:

① 基于虚拟化技术快速资源部署或服务获取

云服务电话会议启航绿色之旅 篇3

近日,ICT服务提供商中企通信表示,为倡导虚拟会议、无纸化办公等通信方式,其CeConference绿色电话会议解决方案即将部署建立于云端的核心服务平台,并将和中企通信的骨干网络整合,将中国本地及国际本地的接入延伸到中企通信的骨干网络各节点,为用户提供基于云平台的云电话会议服务。

云平台的部署,不仅使网络覆盖更加广泛,接入方式更加多样,而且对于用户来讲,使用更加安全,费用也将更低。“届时用户可以通过各类传统终端和多媒体终端,随时随地接入CeConference。”中企通信运营总裁骆嘉钊表示。

“我们的销售办事处分布在全国各地。同时,作为美国公司我们对全球顺畅沟通讨论有很迫切的需求。利用中企通信的电话会议系统可以使飞兆的不同地区的业务人员及时召集、开会,快速响应客户需求。”飞兆半导体销售总监表示。

绿色云计算 篇4

关键词:云计算,绿色通信,实时迁移

0 引言

全球气候变暖正日益演变成一个涉及全球生态环境、国际政治、世界经济等问题的重大议题。在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中,信息和通信产业(ICT)日渐成为重要的排放源。官方数据显示,ICT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占总排放量的2%,赶超了航空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1]。并且随着ICT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移动通信产业的指数级增长,预计到2020年,ICT的总排放量将达到目前排放量的三倍。因此,绿色通信的研究成为近年来人们日益重视的研究课题。

绿色通信就是把绿色的理念渗透到整个通信产业链中,具体是指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以及对人体和环境危害的新一代通信理念,是多种学科的综合应用,涉及到通信,网络以及绿色能源等方面。

基于绿色能源技术以及虚拟机实时迁移技术,本文提出了一个全天候利用绿色能源实现云计算的理念,并根据云计算节点搭建过程中的经验,介绍了绿色云节点的技术实现方案。

1 绿色云计算理念

在绿色通信中,利用绿色能源为通信设备以及数据处理设备提供能量是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法。目前这种方法也在基站,服务器以及交换机等设备中有了一定的应用[2]。但是绿色能源存在一定的使用限制,例如太阳能在夜间无法为设备供电,在风力不足的情况下,风能的提供也会受到影响。绝大部分绿色能源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不能够全天候的保证设备的工作。目前主要的做法是利用蓄电池等电源存储设备对采集到的能源进行存储,以备在绿色能源不能工作时进行放电供应。但是,蓄电池等电源存储设备污染性很大,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与绿色能源所追求的目标相矛盾,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如何更好的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全天候应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虚拟机的实时迁移技术[3]给这一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思路。随着多核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性能按照摩尔定律成指数级的提高,为了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性能,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虚拟化技术又成为了近期计算机领域研究的热点。在虚拟化技术应用中,硬件结构和上层的软件系统是相互分离的,可以利用迁移技术灵活地利用各地的计算资源。其中虚拟机实时迁移技术能够使计算需求进行几乎无时延的迁移,给资源调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依靠绿色能源技术和虚拟机实时迁移技术,本文提出了能够充分利用绿色能源的分布式云计算网络。主要思想如下:在不同地域建立多个计算节点,每个节点内运行若干个虚拟机进行数据运算,并利用各种的绿色能源给计算节点进行供电。由于绿色能源的特点,每个节点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利用虚拟机的实时迁移技术,将电量不足的服务器内运行的虚拟机通过高速网络实时迁移到电量充足的服务器中去,可以实现运算的不间断执行。

2 虚拟机实时迁移技术

虚拟化技术能够实现硬件资源虚拟成多个虚拟硬件资源供给多个系统使用,充分地利用了现有的硬件资源。因此虚拟化技术,特别是服务器的虚拟化技术是大规模分布式高性能计算网络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云计算中,利用系统的虚拟化技术可以使虚拟机与物理机松散耦合,一个虚拟机可以在任何一个物理机上启动,然后迁移到同处于一个数据中心的另外一个物理机中。迁移技术主要包括实时迁移和离线迁移,而前者是更有效的技术[6],有着广泛的应用。实时迁移技术是指在迁移过程中,只需要短暂的暂停原域,不必完全的停止服务。例如在千兆网下,利用实时迁移技术,一个内存为2G的虚拟机的停机时间不到1秒[4]。这种高效的,低运行损耗的迁移技术能够让服务需求灵活地向可用资源进行转移,实现资源调度优化。

在虚拟机实时迁移结构中,虚拟化管理器,即虚拟机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在客户机操作系统和硬件单元之间起着承接作用。虚拟机本身就是一个软件,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为部分虚拟化虚拟机例如OpenVZ,操作系统级虚拟化虚拟机例如Xen以及完全虚拟化虚拟机例如KVM(Kernel based Virtual Machine)[5]。一般来说,前两种可以提供更加高性能的虚拟化服务。但他们的缺点也很明显,操作系统级虚拟化虚拟机只能运行与主机操作系统相同内核的客户操作系统,部分虚拟化操作系统需要改成客户操作系统的内核,这两种虚拟机对客户操作系统的类型有很大的局限。因此在虚拟机的选择过程中,我们通过对比不同虚拟机的开源性,通用性以及扩展性,最终选用KVM虚拟机作为我们虚拟机实时迁移的工具[6]。

KVM提供了一个基于Linux内核自带的虚拟化技术,它是基于硬件的完全虚拟化。虽然它推出的时间比较晚,但是由于它强大的性能,对Linux的良好支持以及易于扩展的特点,使它已经成为了学术界广泛应用的虚拟化管理器[7]。

由于最近版本的Linux内核已经预装了KVM,所以在标准的Linux中KVM已经可用。为了充分利用KVM的各种功能,还需要安装qemu-kvm,virt-manager,virt-viewer和python-virtinst这四个软件包。

为了实现基于KVM的实时迁移,各个服务器需要共享一个网络存储设备,其次需要相同版本的Linux操作系统。在KVM中运行所需要的虚拟机后,就可以对这些运行的虚拟机进行操作,实现实时迁移。实时迁移可以通过VIRSH命令或者VIRT-MANAGER可视化软件实现。其中VIRSH命令主要包括:

(1)确定客户机正在运行:#virsh list。

(2)将客户机迁移到目标服务器:#virsh migrate-live Guest Name Destination Name。

这里Guest Name表示要迁移客户机的名称,Destination Name是目标服务器的主机名称。

(3)等待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virsh list命令来进行实时迁移结果的确认。

具体的虚拟机实时迁移技术原理图如图1所示。

实时迁移技术的迁移过程中主要包括:

(1)监听阶段

服务器会监控自身运行的状态以及外部指令,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迁移,并选择一个能确保提供接收迁移目标服务器。

(2)资源预定阶段

首先确认目标服务器能提供必要的资源,并预定所需的资源。

(3)预拷贝阶段

在这一阶段,源服务器以迭代的方式将所需转移虚拟机(VM)的内存页拷贝到目标服务器上,源服务器上的VM不受影响。在第一轮迭代中,所有的内存都要从源服务器传送到目标服务器,以后每轮迭代只传送上一轮传送过程中被修改过的内存页。

(4)停机拷贝阶段

将源服务器需要转移的VM挂起,并传送CPU状态信息和最后剩余的内存页。

(5)唤醒阶段

在最后阶段目标服务器通知源服务器已经成功收到VM中运行的系统映像,源服务器确认这个信号并销毁源服务器上的VM映像。系统将在新的服务器上运行。

通过以上过程,源服务器上的虚拟机就可以被传送到目标服务器上。

3 绿色云计算实现方案

依照绿色云计算的理念,我们参与了由加拿大牵头组织的绿色之星网络GSN(GreenStar Network)[8],绿色之星网络在全球范围内搭建了一套完整的绿色云计算系统,如图2所示。

在这个系统中,包括全球各地的绿色运算节点,共享存储器以及资源控制中心。其中绿色运算节点包括运算服务器,绿色能源部分以及能源监控部分。作为亚洲第一个绿色能源节点,WICO节点的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

在运算服务器中,我们采用了KVM虚拟机,它是基于硬件的完全虚拟化,可以模拟多种平台,模拟多种指令集。为了实现不同局域网之间的虚拟机实时迁移,我们采用VPN将各个运算节点的局域网进行互联,形成一个大的虚拟局域网。

绿色能源部分,在搭建的节点中,本地采用的是光伏系统。其他节点根据自己所在位置的自然优势采用不同的绿色能源。在能源监控部分,我们利用Outback公司的光伏系统监控组件对光伏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监控的数据将通过串行到IP转换器连接到互联网中,并将监控数据传送到资源调度单元。

共享存储器被安排在资源控制中心处,并被挂载在每个绿色节点上,以便不同的虚拟机在迁移对共享存储器进行读写。

在资源控制中心,每个绿色节点的运行状态都将获得监控,资源控制中心根据每个节点的运行状态以及当时的运算需求,来确定虚拟机转移的方案。

综上所述,一个能够根据各节点绿色能源状况进行虚拟机运算迁移,从而全天候的使用绿色能源的绿色云计算网络可以实现。

4 结语

本文通过使用清洁能源将整个云计算系统改造成了零碳排系统,并且为了解决现有清洁能源使用的缺点,采用了虚拟机的实时迁移技术,实现了云计算全天候的使用。

本节点安装的绿色能源为2kW的光伏系统,按照上海年均日照时间1950小时[9]计算,本节点一年可以节省常规电力3900千瓦时,转换成CO2等温室气体约为3.9吨。本文所提出的这种新颖的解决方案为今后绿色能源的推广提供了一种很有前途的解决思路。

但现在的GSN网络还有一些问题,例如现行的调度是由人手工执行的,既浪费人力又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未来我们将在虚拟机的动态资源调度算法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ITU and Climate Change[OL].http://www.itu.int/themes/climate/.

[2]师明.风光绿色能源技术在通信基站的应用[C]//2010通信电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电源专业委员会,2010.

[3]Clark C,Fraser K,Hand S,et al.Live Migration of Virtual Machines [C]//Proc.of the 2nd ACM/USENIX Symposium on Networked System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Boston,USA;USENIX Association, 2005.

[4]陈阳,怀进鹏,胡春明.基于内存混合复制方式的虚拟机在线迁移机制[J].计算机学报,2011,34(12):2278-2291.

[5]Jianhua Che,Yong Yu.A Synthetic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OpenVZ, Xen and KVM[C]// IEEE Asia-Pacific Services Computing Conference,2010.

[6]Igli TAFA,Ermal BEQIRI,et al.The evaluation of Transfer Time, CPU Consumption and Memory Utilization in XEN-PV,XEN-HVM, OpenVZ,KVM-FV and KVM-PV Hypervisors using FTP and HTTP approaches[C]//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Networking and Collaborative Systems,2011.

[7]维基百科关于KVM介绍[OL].http://en.wikipedia.org/wiki/Kernel -based_Virtual_Machine.

[8]绿色之星网络官网[OL].www.greenstarnetwork.com.

绿色云计算 篇5

宇称创智云科学整体规划研究,由深圳云计算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张海波、副秘书长赵学军组织,以郑州轻工业学院智能科学与信息处理实验室客座研究员赵济民为首,由郑州轻工业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智能计算博士朱颢东、沈阳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控制教研室控制工程博士邹秋滢、浙江大学图像处理工程博士张克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博士赵钦君、广东南方电讯传媒有限公司云储存在读博士杨丽艳、陕西西安武警工程学院通信系有线通信教研室西安交大智能导航在读博士黄红梅、武汉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华中图像研究所在读博士刘祥燕、广州市同和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计算机教研室生物图像处理硕士蔡谱和齐齐哈尔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知识管理硕士杨建秀的科研团队组成。

宇称创智云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已经写好有3本书,分别是:

《宇称创智云科学与教育创新》

目录:

1.宇称创智云科学是Agent普适代理的可计算创新理论(NO:3-6)2.宇称统一场性的全息可普适云计算原理(NO:6-21)

3.宇称的运动奇偶示性是协同迂直谋略自组创新的科学幽灵(NO:21-37)4.宇称神经网格是按需计算中继服务的结构性可变单元开发工具(NO:37-59)5.Agent智能主体计算智能的集成服务云计算代理创新模型(NO:59-73)6.集群多Agent系统的MAS神经网格是人工智能的组态中间件云计算技术(NO:73-86)

7.宇称创智逻辑是基于云计算创造智慧的科学创新理论(NO:86-99)8.宇称创智逻辑云计算软硬件联合开发的体系结构(NO:99-118)9.宇称创智云科学Agent智能代理的宇称小波分析与全息虚拟现实(NO:118-146)

10.宇称创智云科学Agent计算智能的支持向量机(SVM)--新的模式识别方法(NO:146-162)

11.宇称魔方坐标可视化操作平台与Agent代理软件开发(NO:162-180)12.宇称创智云科学Agent计算智能与全息虚拟仿真(NO:180-189)13.宇称算法创新与Agent计算智能的云计算共创平台(NO:189-207)14.宇称创智云科学的云计算智能机是宇称神经网格Agent服务的全息集群系统(NO:207-224)

15.宇称创智云科学的知识创新与全息Agent计算智能的教育在线服务(NO:224-241)

16.宇称创智逻辑与创新辩证思维(NO:241-249)

17.宇称模糊逻辑与自然语言理解(NO: 249-271)

18.宇称创智云科学集群智能计算机的中文专家操作系统(NO:271-294)19.宇称创智云科学与教育创新(NO:294-298)

摘要:宇称创智云科学是基于电子云统计分析(信息普适计算逻辑集成)的宇称网格拓扑、数据库调度传承(知识组合创新对数原理)的全息数字混频、自动机虚拟现实(机器思维仿真公理镜相)的辩证谱场合成和智能体专家支持(软件在线服务迂直谋略)的自组神经预期,通过以迂为直谋略(电子云代理虚拟可谱写规整)的数字混频仿真、整体优化运筹(智能体嵌入复用可记忆储存)的晶振频分重建、相关普适仿生(数据库调度传承可逻辑集成)的公理镜相变换和核心关键可拓(自动机组合创新可操作计算)的坐标原点位移,用宇称云计算网格(田忌赛马硬件代理运筹)的复眼镜相中间件、辩证傅里叶变换(触类旁通思维形象创意)的晶振频分专家组、全息多普勒效应(孙子兵法决策专家支持)的迂直谋略自动机和自组类基因标注(擒贼擒王软件在线服务)的位象图谱数据库,为仿生意识智能体(云规范以迂为直谋略应急决策)的思维形象创意、网格图像专家组(场秩序整体优化运筹可拓复用)的虚拟现实仿真、创智逻辑中间件(类基因相关普适仿生实时运筹)的硬件代理计算和魔方坐标自动机(预解析核心关键策划自主服务)的教育科学创新,创建的创新质疑发现、创意潜能激发、创造策划重组和创智灵悟优化理论。宇称创智云科学基于宇称云规范按需计算(田忌赛马整体优化运筹)的共创体系结构、协同自选择谱敏分析(触类旁通相关普适仿生)的网格神经矩阵、自组高性能集成服务(擒贼擒王核心关键可拓)的公理镜相模型和辩证可代理虚拟现实(孙子兵法以迂为直谋略)的专家对策系统,通过孙子兵法以迂为直谋略的创新质疑发现、田忌赛马整体优化运筹的创意潜能激发、触类旁通相关普适仿生的创造策划重组和擒贼擒王核心关键可拓的创智灵悟联想,用知识数据库网格(复眼镜相聚焦公理化自动归纳)的辩证形象思维、逻辑中间件模块(晶振频分复用结构化自动演绎)的全息虚拟现实、普适智能体软件(波谱混频叠加可视化自动综合)的协同集成共享和魔方自动机平台(坐标原点位移数字化自动分析)的自组视频仿真,为触类旁通云规范按需计算、推陈出新自选择谱敏分析、抛砖引玉高性能集成服务和诗情画意可代理虚拟现实的教育科学创新,开拓了一条电子云虚拟现实可谱写规整、智能体嵌入复用可自主代理、数据库集成调度可预期共享和自动机组合仿真可容错操作的普适创新之路。

《宇称全息云计算与Agent代理虚拟仿真》

目录:

1.宇称规律的统一场论思想与宇称全息云计算原理(NO:2-15)2.宇称的运动奇偶示性是Agent普适云计算自组创新的科学幽灵(NO:15-32)

3.宇称神经网格是Agent(智能主体)宇称云计算按需服务的中间件系统(NO:32-50)

4.Agent全息云计算智能的集成服务代理创新模型(NO:50-68)5.集群多Agent系统的MAS神经网格是人工智能的组态中间件技术(NO:68-80)6.宇称魔方坐标可视化操作平台与全息Agent代理软件开发(NO:80-95)

7.宇称算法创新与全息Agent计算智能的云计算共创平台(NO:95-113)

8.Agent计算智能的宇称小波分析与全息虚拟现实(NO:113-139)9.宇称全息Agent云计算智能的支持向量机(SVM)--新的模式识别方法(NO:139-155)

10.宇称创智逻辑与云科学创新辩证思维(NO:155-163)11.宇称云计算Agent计算智能与全息虚拟仿真(NO:163-172)12.宇称全息容错与基于图象分析的仿生辩证检测(NO:172-182)13.宇称全息防伪与宇称云计算数字水印认证(NO:182-199)

14.宇称云计算智能机是以迂为直Agent智能代理的全息集群系统(NO:199-233)

15宇称全息集群云计算智能机与人工智能软件创新开发(NO:217-233)

16.宇称云计算全息Agent软件工程的可视化操作平台(NO:233-242)17.宇称全息云计算Agent组态软件的可计算性开发(NO:242-249)18.宇称云计算的全息Agent组态智能软件复用(NO:249-257)19宇称云计算与全息Agent智能软件工程(NO:257-264)摘要:宇称是传承爱因斯坦统一场论未完成的课题,同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基础的量子物理学中电子云概念一样,是一个阴阳文化“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自主创新科学幽灵。宇称全息云计算是基于宇称场规范数字仿真的坐标变换配准、全息云计算核心策划的公理镜相合成、辩证可镶嵌按需服务的波谱混频分析和自组预伺服可拓运筹的晶振频分重建,通过欲擒故纵(复眼镜相聚焦数字混频)的中间件集成优化、移花接木(晶振频分重建集群涌现)的智能体嵌入复用、围魏救赵(谱场可拓虚拟容错发现)的数据库共享生成和李代桃僵(魔方坐标变换原点位移)的锁相环可视操作,为云规范按需计算触类旁通的软件可拆分整合、自选择谱敏分析推陈出新的思维可虚拟仿真、高性能集成服务田忌赛马的决策可迂直博弈和预解析模式感知诗情画意的动漫可辅助设计,创建的全息Agent代理虚拟仿真处理技术。

宇称全息云计算基于波谱混频数据库(彩虹全息配准模式感知)的逻辑集成优化、晶振频分电子云(谱场全息仿真图像理解)的模块代理调谐、复眼镜相中间件(量子全息涌现镶嵌重建)的网格按需计算和魔方坐标自动机(激光全息照排软件开发)的可视按需操作,通过仿生意识智能体、创智逻辑中间件、迂直谋略决策树和魔方坐标自动机的数字图象专家组创建,就能把频时辩证关系(全息传感智能体协同运筹)的硬件代理计算、可谱宇称网格(协同谋略决策树自组可拓)的软件按需开发、重正自组功能(辩证逻辑中间件全息虚拟)的形象思维创意和变馈协同机制(宇称魔方自动机辩证分析)的教育在线服务,嵌入融合在了全息Agent智能代理的虚拟仿真中。

《宇称云计算智能机与全息Agent代理软件开发》

目录:

1.宇称云计算智能机是宇称神经网格Agent服务的全息集群系统 2.宇称统一场性的全息可普适云计算原理

3.宇称的运动奇偶示性是协同迂直谋略自组创新的科学幽灵 4.宇称神经网格是按需计算中继服务的结构性可变单元开发工具 5.宇称创智逻辑是基于云计算创造智慧的科学创新理论 6.宇称创智逻辑云计算软硬件联合开发的体系结构

7.Agent智能主体计算智能的集成服务云计算代理创新模型

8.集群多Agent系统的MAS神经网格是人工智能的组态中间件云计算技术

9.宇称魔方坐标可视化操作平台与Agent代理软件开发 10.Agent计算智能的宇称小波分析与全息虚拟现实

11.Agent计算智能的支持向量机(SVM)--新的模式识别方法 12.宇称云计算Agent计算智能与全息虚拟仿真

13.宇称算法创新与Agent计算智能的云计算共创平台 14.宇称创智云科学与全息Agent计算智能的知识创新 15.宇称云计算集群智能机的中文专家操作系统

16.宇称云计算集群智能机Agent智能代理软件开发的可视化操作平台

17.宇称创智逻辑与创新辩证思维 18.宇称模糊逻辑与自然语言理解

19.宇称全息容错与基于图象分析的仿生辩证检测 20.宇称云计算数字水印与信息安全

21.宇称云计算集群智能机的Agent计算智能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创新 22.宇称集群云计算智能机与人工智能软件创新开发 23.宇称云计算全息Agent软件工程的可视化操作平台 24.宇称云计算Agent组态软件的可计算性开发 25.宇称云计算的全息Agent组态智能软件复用 26.宇称云计算与全息Agent智能软件工程

摘要:宇称云计算智能计算机是适应宇称云科学按需计算的模式感知识别、协同自选择谱敏分析的图像视频理解、自组高性能集成服务的思维形象仿真和辩证可代理虚拟现实的软件在线服务,基于自动机代理创新的迂直博弈、中间件可拓仿真的镜相调制、数据库调度传承的逻辑集成和多媒体可视操作的按需计算,为实现可谱云科学逻辑共享、可视仿全息普适分析、可控多媒体按需计算和可调合目的代理创新,而创建的多核处理器硬件并行中国文化高性能机器思维仿真机。宇称云计算智能计算机通过多媒体普适仿真协议(触景生情基4变域分析奇偶映射)的图像专家组窗口、云科学按需代理规则(诗情画意坐标原点位移时空反演)的魔方自动机流型、跨平台公理容错环境(推陈出新锁相编辑操作迂直博弈)的网格中间件镜相和类基因自主克隆机制(抛砖引玉共享理想结构集成服务)的神经智能体矩阵,用三棱镜光谱分色晶振频分的彩虹全息配准、万花筒代理调度镜相变换的谱场全息传承、傅立叶频谱成象混频分析的量子全息涌现和云规范纠缠融合普适计算的激光全息干涉,来实现彩虹全息配准仿生调制、谱场全息容错自主仿真、量子全息涌现图像理解和激光全息照排神经预期的Agent代理软件开发。

《宇称创智云科学与教育创新》是为普及云计算创新技术和高校创造学教学而编写的战略性创新教材。以创造学的知识创新工程和网格化的可计算知识数据库研究为主。《宇称全息云计算与Agent代理虚拟仿真》和《宇称云计算智能机与全息Agent代理软件开发》是为基于硬件代理计算和软件激光照排硬化集成的光电集成电路开发研究,培训发展中国文化的智能信息产业创新人才,而编写的战略性创新教材。全书的基本思想是基于科学统一场论的宇称奇偶示性运动美学思想,把知识创新工程、辩证形象思维、仿生创造意识和现代教育科学,用人工智能网格化的软件集成硬化和硬件代理虚拟计算,调制在中国阴阳文化谋略学的宇称创智云科学里,通过仿生创造学神经自组预期的复眼镜相调制、谋略运筹学遗传辩证优化的网格按需涌现、控制工程学混沌宇称示性的奇偶容错虚拟和协同可拓学小波全息分析的普适数字仿真,以军争迂直规范(复眼镜相聚焦云科学信息集成)的知识工程创新、欲擒故纵规划(波谱混频分析类基因硬件计算)的思维形象仿真、审时度势规则(晶振频分重建可按需容错虚拟)的自然语言理解和触类旁通规律(坐标原点位移自学习软件嵌入)的专家在线服务,来实现软科学以迂为直谋略(仿生意识智能体自主创新)的思维可形象创意、场规范整体优化运筹(网格图像专家组普适复用)的硬件可代理仿真、类基因相关共享仿生(光电集成中间件实时调度)的知识可按需计算和预解析核心关键可拓(魔方坐标自动机奇偶映射)的软件可在线服务。

宇称创智云科学适应以迂为直谋略(电子云虚拟现实全息配准)的知识传承创新、整体优化运筹(智能体嵌入复用全息容错)的硬件按需计算、相关普适仿生(数据库集成调度全息涌现)的思维形象创意和核心关键可拓(自动机组合仿真全息照排)的专家在线服务,基于溯源压缩编码(认、辨、思、行存在历时合理知识生成)的中间件调度传承、机制记忆储存(形、声、意、涵容错普适代理知识表示)的电子云虚拟现实、网格按需计算(诗、词、歌、赋科学美学基础知识传播)的自动机自主仿真和逻辑代码传输(正、悖、介、协质疑联想发现知识创新)的多媒体可视操作,通过计从于以迂为直(复眼镜相聚焦网格中间件集成服务)的公理化自动归纳、军争于知己知彼(晶振频分重建软件智能体硬化嵌入)的模块化自动演绎、创新于质疑发现(波谱混频叠加图谱数据库按需生成)的可视化自动综合和常胜于不争不费(坐标原点位移魔方自动机中文操作)的数字化自动分析,为仿生意识智能体(以迂为直谋略应急决策)的思维形象创意、网格图像专家组(整体优化运筹可拓复用)的虚拟现实仿真、创智逻辑中间件(相关普适仿生实时运筹)的硬件代理计算和魔方坐标自动机(核心关键策划自主服务)的教育科学创新,创建的创新质疑发现、创意潜能激发、创造策划重组和创智灵悟优化理论。宇称创智云科学基于宇称云规范按需计算的共创体系结构、协同自选择谱敏分析的网格神经矩阵、自组高性能集成服务的公理镜相模型和辩证可代理虚拟现实的专家对策系统,通过孙子兵法以迂为直谋略的创新质疑发现、田忌赛马整体优化运筹的创意潜能激发、触类旁通相关普适仿生的创造策划重组和擒贼擒王核心关键可拓的创智灵悟联想,用知识数据库网格(复眼镜相聚焦自动归纳)的辩证形象思维、逻辑中间件模块(晶振频分复用自动演绎)的全息虚拟现实、普适智能体软件(波谱混频叠加自动综合)的协同集成共享和魔方自动机平台(坐标原点位移自动分析)的自组视频仿真,为触类旁通云规范按需计算、推陈出新自选择谱敏分析、抛砖引玉高性能集成服务和诗情画意可代理虚拟现实的教育科学创新,开拓了一条电子云虚拟现实可谱写规整、智能体嵌入复用可自主代理、数据库集成调度可预期共享和自动机组合仿真可容错操作的普适创新之路。

宇称创智云科学融合了自然哲学、辩证逻辑、理论物理、现代数学,集仿生学、遗传学、运筹学、谋略学、心理学、逻辑学、语言学、协同学、可拓学、科学学和创造学于一体,以信息可集成共享、思维可形象创意、硬件可代理仿真和软件可在线服务的知识工程创新为基础,通过九宫格镶嵌拼图(群、环、域、格图象专家组集成服务)的公理镜相变换、三棱镜光谱分色(数、位、序、集网格数据库按需计算)的晶振频分重建、傅立叶频谱成象(波、粒、场、态虚拟电子云普适仿真)的数字混频分析和云规范纠缠融合(与、或、补、非逻辑中间件自主预期)的坐标原点位移,创建了Agent自主代理、网格按需计算、几何图论集成、SVM统计分析、小波坐标变换、宇称奇偶映射、全息光学处理、自组免疫学习、辩证形象思维、协同可拓虚拟、神经网络仿生学、孙子兵法谋略学、创造智慧逻辑学和系统工程价值学的中国文化创新计算智能算法,以军争于知己知彼(逻辑集成共享电子云虚拟现实)的知识网格创新、创意于质疑发现(公理镜相变换自动机组合优化)的硬件按需计算、计从于以迂为直(普适代理运筹智能体专家支持)的软件在线服务和常胜于不争不费(对数计算原理数据库调度传承)的思维形象仿真,来实现知识传承创新(潜谋于无形可视公理化整体输入)的电子云虚拟现实、硬件按需计算(经验皆学问可谱网格化机制储存)的智能体嵌入复用、思维形象创意(所创即所思可调自动化代理运筹)的数据库集成调度和软件在线服务(温故而知新可控模块化预期共享)的自动机组合仿真。

绿色云计算 篇6

启动仪式上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秦海、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姜贵平、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宣鸿、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孟景伟、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助理龙宜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周放、宽带资本董事长、云基地创始人田溯宁,云基地管理公司董事长赵安建等人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同时出席仪式的人员还有入驻企业和500多合作伙伴代表,市经信委副主任姜贵平主持启动仪式。

自2010年发布《北京''祥云工程''行动计划(2010-2015)》以来,北京市云计算各主管部门抓紧推动“祥云工程”的深入实施,以重大应用为切入点,以项目落地为重点,遵循云计算产业内在规律,构造云计算产业链。目前,祥云工程参与的中外企业100多家,云产业链初步形成。以“基金+基地”的运作模式,已建成以海淀区中关村软件园为主的北部云服务基地和以亦庄中国云产业园为主的南部云后台基地。如今成立的中关村云基地是北京云服务基地的核心节点。

北京中关村云基地的建立将为务实推进北京市云计算产业进一步发展,确立北京中关村地区成为北京云计算事业发展中心、北京云时代的技术研发中心、北京云计算行业创造与创新中心、全国乃至全球云计算人才交流中心、中国云计算行业资本汇聚中心等“五个中心”的领导地位,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中关村云基地是从两年前8月16日成立的“北京云基地(亦庄)”发展而来,两年来北京云基地在汇聚云计算领域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公司和资本、政策资源的同时,“云基地创造”、“基金+基地”模式已深入人心。北京中关村云基地将继续遵循服务引领、自主创新、国际同步、产业链联动的原则,合理规划布局云应用、云产品和云服务,尤其将重点推动云服务的创新;真正实现政府的战略引导、专业公司的运营、龙头公司的带动、公共平台的支撑,聚集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核心企业,健全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完成新标准创制、新业态孵化、新领军企业培育的功能要求;秉承北京云基地精神,再接再厉,“点燃云产业之火,领航云计算未来”。

启动仪式上宽带资本董事长、云基地创始人田溯宁发表演讲,他认为中关村云基地的成立,可以有效对接硅谷云计算最新成果,汇聚最优秀的云计算企业,以及资本、创投的力量,将成为中国云计算的“创新孵化器”。

通过新颖的展示、陈列、视频、海报、文字,中关村云基地使得人步入其中,就能感受到浓郁的云计算创新的氛围。启动仪式现场,天云科技副总裁张福波、天云科技副总裁雷涛和云端时代CEO蒋建平分别就天云科技云平台、大数据以及云端时代云成果进行演示和汇报。随后,北京云基地董事长赵安建为云天使基金、海银资本、云端时代、谷数科技、锐步科技、思创银联、云华时代、天地汇云、极客俱乐部、中云学院等入驻企业代表派发进驻钥匙。这些充满创新活力的企业和投资机构成为中关村云基地的首批“云居民”。

值得一提的,像云联盟旗下专门投资云计算相关创新服务和应用早期创业企业的云天使基金,以及海银资本等资本力量,加上极客俱乐部这样的顶尖技术人群的入住和加盟,资本、产业和创新力量直接对话,必将大大提升中关村云基地的“含金量”及“孵化器”的功能。

绿色云计算 篇7

1 云计算技术的基本概述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 云计算的广为流传也使全世界的IT技术行业有了全新的发展。其中, 云计算指的是Cloud Computing, 是一种最早由Google提出, 为了适应当今IT技术行业的应用而出现并逐渐发展的一种新生的计算模式, 大大降低了运算的成本。关于云计算, 现今尚未得出一个统一化的定义, 但根据所处网络、服务模式的不同, 划分出了不同的类别, 可实现为用户提供计算、服务与应用。通过使用云计算技术, 可以提供云服务计算资源、储存空间, 即用户不必再依赖硬盘等内存硬件、软件, 使计算机行业逐渐向便捷化的方向迈进。由此可见, 云计算技术有着较为鲜明的特点, 其表现形式有以下4种: (1) 需要明确。云计算技术不同于以往的依附于硬件处理能力的计算处理技术, 其本身就是一个内容众多的数据库, 无论垂直方向, 还是水平方向都具备良好的可拓展性。其中, 垂直可拓展性是指云中节点的灵活性;水平可拓展性指的是将不同的云计算服务器相结合, 从而扩大用于自我管理以及维护的虚拟计算资源的范围, 形成的更大的云计算服务器有利于对数据进行储存和处理。 (2) 在云计算技术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 不仅能为其提供计算服务, 还能为服务商开发应用程序, 有效加快了开发速度, 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服务商的开发资本, 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为用户提供了极具性价比的服务。 (3) 云计算服务可以通过用户自身的意愿进行自由调整, 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 在对其调整的过程中, 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决定是否付费购买个性化计算服务。 (4) 在云计算的软、硬件管理、处理以及资源的分配阶段, 将全程使用自动化运作模式, 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2 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的现状

就目前而言,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大多上采用单机的操作模式, 计算机不仅存在配置落后的问题, 还存在防火墙、资源、硬件、兼容性等问题, 只能进行简单的编程任务, 无法满足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学习内容的进一步了解。比如, MATLAB在建模和后续的模型预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对计算机的硬件需求较高;对于动画设计等专业而言, 绘图软件不仅需要计算机的配置较高, 对显卡, 即显示配置器的性能也有较高的要求, 加之NVIDIA与AMD在图像渲染能力不同, 需要高职院校注重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配置CPU、内存、显卡等部件, 从而充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大部分学校存在实验室使用受限的问题, 只有在上实验课时才开放, 学生无法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实践活动, 这不利于其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的提高, 导致实验室的管理过于死板, 未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除了学校管理方面, 在学生使用实验室计算机设备时, 常使用U盘作为外接设备进行信息传输, 这加大了计算机感染病毒的风险。如果机器感染了病毒, 则会无法使用, 甚至破坏系统, 为师生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3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优势

传统的计算机实验室设备需要高配置、高性能的计算机设备, 价格较为昂贵。如果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现有的计算机设备, 应用云计算技术能便于资源的管理和使用, 降低实验室的建设成本, 使老旧电脑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在数据处理方面, 云计算在管理方面较为集中, 能使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进行统一调配, 计算机终端不需要运行或储存大量的数据、程序软件, 只需要将必备的程序加载在内存之中即可提高计算机的处理速度。所以, 在对系统进行更新或维护时, 只需要对服务器操作即可, 不必逐台更新, 大大缩短了维护所耗费的时间, 减少了人工成本以及实验室的管理资源。对于此类集中式的管理方式, 在提供无限的存储空间的同时, 还能增强数据的安全性,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不再需要被外接设备的安全性问题所困扰, 云计算技术能随时凭借其秘钥进行信息的储存和提取, 且提供云计算的服务商具备先进的技术与专业化的运营团队, 可保障数据的安全性。此外, 还对用户的操作系统、文件格式等没有严格的限制, 即其应用程序所创造出来的文件能被任何使用者以任何形式读取, 将不再存在格式不兼容的问题。

4 结束语

云计算是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为今后的信息技术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机遇。随着科技水平与经济实力的逐渐增长, 云计算的理论及其技术的适用范围将越来越广泛。因此, 高职院校应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将云计算技术应用至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之中, 将自身资源的效益发挥至最大化, 这有助于解决我国现存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进而提高我国高职教育的实验教学水平。

摘要:现阶段, 教育越来越注重实践性, 不论是高校, 还是高职院校在进行实践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 规范的实验室都是重要的基础设施, 其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及其未来的发展。因此, 对现今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讨论了云计算技术的基本内涵, 并阐述了云计算技术在高职院校建设绿色实验室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高职院校,实验室,基础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张华.云计算技术在建设高校绿色计算机实验室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 2012 (11) .

[2]谢瑞杰.云计算在高职计算机实验室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 2015 (08) .

[3]谢东娜.高职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 (17) .

绿色云计算 篇8

人工免疫系统是受生物免疫理论启发而逐渐兴起的学科,它是继神经网络和遗传进化计算之后,智能计算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生物免疫系统是一种高度并行的自适应信息学习系统,它具有自适应识别和排除侵入机体的抗原性异物的特性[1,2]。由于该系统具有学习、记忆和自适应调节能力的优点,因而能够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根据生物免疫系统的抗原和抗体的免疫功能和克隆选择功能,人类设计了各种免疫算法,包括克隆选择算法,免疫疫苗算法等[3,4]。后来,人们从算法结构、算子优化、算法融合等方面,将传统的免疫算法进行优化和改进,设计出应用于各种不同领域的免疫优化算法[5]。

本文结合大数据的特点,在绿色计算的基础上,提出绿色云计算的概念,并将免疫优化算法应用到该绿色云计算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出免疫优化算法在绿色云计算中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2 大数据

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公司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在下载到关系型数据库用于分析时会花费过多时间和金钱。图1描述的是某大数据平台架构图。

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密不可分。大数据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进行数据处理。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同时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大数据分析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需要像Map Reduce一样的框架来向数十、数百或甚至数千的电脑分配工作。图2描述的是Map Reduce处理框架图。

3 绿色计算与云计算

大数据需要特殊的技术,以有效处理大量杂乱无序的数据。适用于大数据处理的相关技术,包括大规模并行处理(MPP)数据库、数据挖掘电网、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系统/软件作为一种always-on的服务来提供,随用随取,可以运行在提供公共服务的硬件设备上,减少实际的IT资源投入。图3描述的是云计算产业架构图。

“绿色计算”特指人们为降低其使用的信息技术硬件能耗所做出的努力,譬如考虑电力消耗、空间占用、热耗散等因素,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IT业的不断发展创新,一方面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也在能耗增加的过程中对环境资源造成压力[6]。总之,绿色云计算是绿色IT的大势所趋。

降低能耗的传统方法是在设施不用时关闭电源或限制服务器的电源消耗。绿色计算的理念在云计算中已有体现。绿云的定义更侧重在它的实用性、完整性以及产品形态,即是以绿色计算为理念,云计算服务模式为架构,安全应用为底层而研发的同时满足节能、高效、安全三大需求的网络安全产品。

4 实验测试

在本节中,将对传统的基于大数据的绿色云计算和基于免疫优化算法的绿色云计算进行能耗比较,图4显示的两者对比的实验结果。

从图4的实验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在不同的调度周期内,基于免疫优化算法的绿色云计算的能耗明显少于传统的基于大数据的绿色云计算的能耗,从而有效证明免疫优化算法在绿色云计算中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5 结语

人们对IT能耗的担忧引出绿色计算的概念,云计算技术的兴起适时提供了解决方案,但如何正确引导绿云的发展方向,提高市场接受度以及深入研究其技术底层,仍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绿色计算的基础上,提出绿色云计算的概念,并将免疫优化算法应用到该绿色云计算模型中,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摘要: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大数据必须采用云计算的分布式架构和虚拟化技术进行有效处理。基于此,结合大数据的基本特征,在绿色计算的基础上,提出绿色云计算的概念,并将免疫优化算法应用到该绿色云计算模型中。实验结果显示出免疫优化算法在绿色云计算中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免疫算法,免疫理论,生物免疫系统,大数据,云计算

参考文献

[1]吴建辉,章兢,张小刚,等.一种求解TSP问题的分层免疫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0,37(6):256-260.

[2]洪露,纪志成,龚成龙.混沌克隆选择算法及其收敛速度分析[J].系统仿真学报,2011,23(10):2060-2064.

[3]LI Yang-Yang.Quantum-Inspired Immune Clonal Algorithm for SAT Problem[J].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ers,2007,30(2):176-183.

[4]舒万能,丁立新,徐兴东.基于等价划分策略的混沌克隆优化算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8):34-42.

[5]W Dong,G Shi,L Zhang.Immune Memory Clonal Selection Algorithms for Designing Stack Filters[J].Neurocomp uting,2007,70(3):777-784.

会计+云计算=“云会计” 篇9

云计算对会计信息化的影响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上的软件、硬件和服务的组合, 以网页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的技术。随着“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和普及, 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云”计算产业的开发和应用中, 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业务转移到“云”计算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云”计算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和建设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为中小企业快速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可能。

基于云计算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成为下一代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把云计算应用于会计信息系统可助推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它作为一种能够减少企业成本和提升会计信息系统灵活性的有效途径, 最近得到了更多企业的关注和长足发展的动力。

云计算环境下的会计工作, 其实质是利用云技术在互联网上构建的虚拟会计信息系统, 完成企业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等内容。这种对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与服务采用外包的模式, 将进一步推动会计工作向前发展。云计算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带来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降低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本

传统会计中会计信息存储在原始凭证、账本等各种纸质记录中, 电算化下的会计信息部分集中, 各分公司、各部门会有各自的IT系统以及信息存储平台, 存储各自的数据, 不能实现信息共享, 而且各部门或是各分公司的IT构建有可能因人员配备等原因导致系统水平不一样。在公司整体建立云计算平台后, 能促使各分公司和各部门将信息存储到云端, 每个分公司和每个部门都能享受到一样高水平的IT系统, 并且实现信息共享, 集中管理。若是公司自建私有云不能满足公司发展要求而向云服务商购买公共云时, 公司将按照需求购买, 按照所占用的公共云付费, 从而能节省购买大量存储硬盘和处理器的IT固定投入, 有效率地按需购买云服务。这意味着采用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与服务进行外包的模式, 企业无需为信息化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量财力。同时, 从财务软件的购买、安装到信息系统的维护等一系列问题都无需企业亲自解决, 由云计算供应商代为处理。企业的所有电子设备只需要连接互联网, 就能享用云计算提供的服务, 企业像购买服务一样购买这种信息计算和处理能力, 按照流量付费即可。

(二) 使得企业迅速适应新的经济业务的需要, 及时提供会计处理的方法

传统的信息化模式下, 由于受到软件功能的限制, 信息系统无法迅速及时地处理会计信息沟通的问题。在云计算应用模式下, 新的经济活动的处理方式被集成在云中, 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服务。一方面企业能够根据自身业务变化对信息系统的功能进行实时更新和调整, 另一方面, 当会计准则需要企业采用新的会计处理方法时, 企业也能够及时做到与会计准则保持一致。

(三) 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便利

企业的经济活动是会计信息的主要来源, 银行、资本市场、证券市场、政府机关等是经济信息的重要辅助来源。在传统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模式下, 企业的信息系统很难同外部协同。未来更多的企业经济交易会在网上进行, 会议、谈判、签订合同等均可以通过网络实现电子数据交换和资金转账。公司所需要采集的数据则是电子数据, 而非传统会计中的纸质记录;而且, 业务一旦发生, 信息数据可以实时通过任何联网的终端传送至云端处理, 可以实时记录跟业务相关的会计信息, 同时处理预算控制、成本核算等会计业务。在云计算环境下, 网上报税、银行对账、审计、交易以及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和用户之间的会计信息系统集成成为可能, 从而便于企业同银行、税务、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的联络。

(四) 为企业提供大量的信息, 加强企业的会计控制

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包括对企业财务信息和有关的非财务信息进行接收、确认、分类、记录、储存、变换、输出、分析利用并使之对企业经营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云计算作为先进的信息技术将给企业经营方式、员工工作方式等各方面带来全新的变革, 也给会计数据采集环境、采集工具和采集模式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在云计算的应用模式下, 企业的信息系统不再是一个信息孤岛, 通过云计算供应商提供的信息服务, 企业可以轻松获取大量企业之外的信息, 有助于加强企业的会计控制。会计数据实时采集实现从企业内部扩展到外部。基于互联网的基础支持, 企业随时可以向合作伙伴、供货商、代理商索取数据, 而且数据的传递将直接在云端索取, 效率更快, 且不占用公司本身的存储空间。

云计算加强了公司内外部的协同工作。在高度发达的云计算上, 公司内部整个财务有着良好的一体化流程, 通过信息流协同, 各个部门有序合作, 合理配置企业资源, 达到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最大化。从企业外部看, 共同商业利益的合作伙伴主要是通过对整个商业周期中的信息进行共享, 实现和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 同时也满足企业本身的活力和能力。通过对各个合作伙伴竞争优势的整合, 共同创造和获取最大的商业价值以及盈利能力。在这个层面上, 云端不仅协同了企业内部的资源, 还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 将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伙伴也纳入这个信息系统平台中, 实行信息的高效共享和业务的一系列链接。

(五) 促进了企业的财务流程再造

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会计信息流程, 也会改变其他业务流程。比如传统会计中, 采购部门向供应商发出订单后将订单复印件送往财务部, 验收部门检验供货商产品后将验收报告送到财务部门, 供货商也需要将产品发票送到财务部, 而财务部需要核对这三张原始凭证才能付款。若是构建公司信息平台, 采购部门制作订货单发至供货商并自留一份在信息系统中, 验收部门收到货物后检查货物与订单是否相符, 相符便登记收货。信息系统自动向财务部门提醒付款期限将到的订单, 财务部再付款。这样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准确度和共享程度, 削减不必要的流程, 减少人力的消耗。

云计算的发展将推进财务流程全部搬至线上。在云计算系统的支持下, 公司将不同保密等级的数据存储在不同级别的云中, 授予不同的相关人员以相应的查看、修改、更新数据权利, 业务流程可以做到:公司购销业务在网上敲定, 合同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会计人员在自己的显示屏下记录业务, 附上合同协议的链接, 信息传至云端;云端存储数据并自行运算, 形成报表以及各种指标数据;管理层在自己的显示屏上看到各种财务数据, 分析数据, 监控各项指标;取得授权的会计事务所获取公司的会计信息, 代为处理部分会计业务, 比如调整会计确认和税务确认之间的差异;公司将各种报表传至税务部门的云空间, 税务部门检查后公司合理报税;会计师事务所受委托后在网上审计公司财务, 并做出电子版审计报告;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 可以实现企业数据的自动归集、整理、比较, 减少信息使用成本, 提高信息质量;公司将公司报表、审计报告等放至“所有人可查看”权限级别的云中;报表读者可以通过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阅读企业数据;股东大会进行网上会议, 每个股东都可以边查阅财务数据边参与讨论公司状况和发展战略。

“云会计”概念的提出

云会计可定义为构建于互联网上, 并向企业提供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和会计决策服务的虚拟会计信息系统。也可以说云会计就是利用云计算技术和理念构建的会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云会计的内涵可从软件服务提供商和企业用户两个方面来理解。

对于软件服务提供商来说, 云会计服务的建设主要包括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和会计相关信息系统建设两个主体, 如以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为核心的集成管理系统、服务器、网络存储、会计信息系统和相关业务信息系统等, 软件服务提供商只需关心在互联网上能否提供构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各种组件, 租用组件实施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性价比是否合理, 能否可靠地支持企业的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和会计决策等会计信息化服务, 其中账务处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成本核算、销售核算和会计报表处理等是企业会计信息化最核心的服务。因而, 利用云计算技术建成的会计信息系统即是云会计。对企业来讲, 其根本目的是想获得软件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系统和相关业务信息系统服务, 其重要的衡量标准是自己的满意度, 相应的服务是由谁提供, 经过何种步骤完成的, 是无须关心的, 而只需为自己享受的服务付费。因此, 对于企业来说, 云会计是基于互联网提供并为之付费的以会计信息系统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系统服务, 这些服务从形式上应是集成的、单点登录的。虽然云会计是虚拟的, 但对企业来说是透明的, 云会计给予企业的感觉与建于本部门、本系统的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功能与服务是一致的, 这种形式是更为广义的云会计。

“云会计”的应用优势

“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对服务器、存储设备或数据中心的虚拟化, 以及通过对这些设施的整合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运行信息管理业务。企业采用“云会计”是让企业把工作的重心聚焦到经营管理而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与服务外包, 这种模式所带来的成本、效率和竞争等优势显而易见。

(一) 成本方面

“云会计”是以软件服务方式提供, 中小企业用户按需购买、按使用资源多少或时间长短付费。企业不必为服务器、网络、数据中心和机房等基础设施投资巨大的费用, 只需缴纳相对低廉的“月租费”, 不用一次性投资到位, 不会占用企业过多的营运费用, 从而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也不用考虑设施成本折旧问题, 并能及时获得最新的硬件平台和稳固的软件平台以及业务运行的最佳解决方案。

(二) 维护方面

传统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解决方案需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 要考虑机房、办公室、电源、空调、网络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等问题, 软件供应商提供的会计信息化软件产品从安装、使用到维护过于复杂, 且价格昂贵。企业需要将大量的人力、时间、金钱耗费在硬件维修、软件的安装、升级等及其繁琐事务上, 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对软件、硬件、网络等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使用云会计之后, 由于企业采取租赁的方式, 不需要专门的维护管理人员, 也无需为维护和管理人员支付额外的费用。企业无需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在本地安装和维护会计信息系统上, 最大程度减少在会计信息化方面所花费的开支。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 企业可以更加专注于对自身发展重大的战略性活动。

(三) 管理方面

云会计服务提供商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使得企业能够及时得到最新的技术应用, 满足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 大幅度降低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门槛和风险。同时, 它还将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咨询, 可以使得企业会计人员更加专注会计工作本身,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四) 可靠性方面

云会计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基础设施包括由互联网连接的服务器集群, 这些服务器可集中一处或分布于不同地方, 用于存放会计信息化软件和数据;还包括虚拟化、管理、数据库、用户接口、通过互联网或专用网同其它用户通信的基础设施和收费机制。由专业团队管理的数据中心比传统的数据中心在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更具有优势。

(五) 扩展性方面

云会计是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实现, 它拥有云计算在技术上的特点, 包括设备上的硬件冗余、故障的自动切换、设备的升级不会导致会计信息服务的中断, 存储容量不受物理硬盘的限制, 及时提供数据容量的扩充、负载均衡等, 确保了企业以云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规模可以动态调整, 满足会计信息化应用和企业规模增长的需要。

(六) 应用方面

云会计意味着信息社会的进一步分工, 会计信息化应用层的研究和开发人员不用关注于底层的计算环境, 可以集中人力和精力专注于应用层的研发和创新工作。通过软件即服务的方式, 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应用能够快速上手, 随着业务的变化对其进行实时的自定义, 对系统功能轻松进行改变、集成或自定义以应付任何用户服务的挑战。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具有“大而全”的特征, 需要大量同银行、税务、会计师事务所、供应商和客户等机构的联络, 使用传统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模式很难同外部协同。在云会计环境下, 网上报税、银行对账、审计、交易、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和用户之间的会计信息系统集成成为可能, 从而提升了会计信息的附加价值。

“云会计”建设的基本体系结构

云会计的建设涉及数据资源、网络存储基础设施、提供计算能力的服务器、管理平台以及开展各种会计服务的应用软件等。根据云会计提供的服务功能以及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的实际情况, 云会计的体系结构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应用层、平台层、数据层、基础设施层和硬件虚拟化五层, 云会计提供的服务及云会计的建设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 云会计的每一层都由对应的服务构成, 并整合提供云会计综合服务。如利用云计算技术的软件即服务 (SaaS) 来构建云会计的会计核算系统、会计管理系统、会计决策系统、统一访问门户 (Portal) 以及其他与会计信息系统相关的业务系统;利用平台即服务 (PaaS) 来构建云会计的数据库服务以及会计信息化开发应用环境服务平台;利用数据即服务 (DaaS) 来构建和整合企业以会计信息和经济信息为核心的数据资源;利用基础实施即服务 (IaaS) 构建云会计的存储及数据中心的应用环境;利用硬件即服务 (Haas) 来构建服务器集群, 形成有效的弹性计算能力, 最后形成基于互联网的云会计系统。

审计+云计算=“云审计” 篇10

“云审计”的概念

云审计是利用互联网的云计算概念, 通过数据的云存储, 使得各种审计资源 (参与审计的人员、程序和相关的硬件设备) 通过云来协同, 从而为审计人员提供更富有效率, 更科学的审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审计人员无需关注采用何种计算机程序、也无需关注数据的存储、共享和工作时效性问题, 审计人员惟一需要关注的就是审计任务本身。因而, 通过云审计, 可以大大降低审计人员简单劳动的强度, 降低审计软件的技术壁垒。更进一步地, 随着人们对云审计的不断深入认识, 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 建立基于信息社会基础上的全新的审计框架。

“云审计”与XBRL的关系

审计是一种受托责任行为, 也是典型的信息处理与判断的行为。按照Charles Hoffman在《XBRL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 (2008) 中的解释, XBRL“是一种电子交换商业信息的全球标准化方法, 提供了一种全球认同的财务报告术语以及业务规则的语义”。X B R L的实质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具有可比性、可重构性的统一的编码过程。XBRL的宗旨是解决商业信息交换的电子标准, 这个特性对于云审计非常重要。没有该技术或类似的技术, 不可能自由、快速地分析财务数据, 并安全传递财务信息, 将此类技术运用到云计算之上。

以会计准则的趋同为例子作一比较, 在国际会计准则被普遍采用之前, 全球存在着多个不同的会计准则体系, 有的比较接近, 有的则相差甚远。在这种情况下, 全球企业财务状况的横向比较就面临财务报表按不同国家、不同资本市场会计准则要求进行转换, 从而导致高昂的转换成本, 这种转换成本其实就是信息交换成本。高昂的信息交换成本阻碍了资本的自由流动, 同经济贸易全球化的潮流不符, 因而才有了会计准则的趋同、等效。

类似地, X B R L的目的在于解决财务信息的电子交换成本, 使财务信息能有序、便捷地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交换。从审计是一个信息获取、分析信息并报告信息是否存在偏差的系统过程来看, 如果审计过程也能采用XBRL进行信息交换, 无疑将使得财务信息交换、审计信息交换以及财务信息与审计信息之间的交换成本显著降低。只有实现了便捷的信息交换才能实现工作协同, 才能实现云计算的功能。

构造“云审计”的基本框架

目前的审计建立在受托责任的假设之上, 对现阶段的云审计来说, 首先, 审计过程和受托责任的概念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延伸。目前的审计主要基于某一特定的审计者承担全部的审计工作 (过程) 并承担全部的审计责任, 而云审计将有所突破。其次, 技术层面上, 审计数据的存储和分析是基于特定的程序和特定的物理介质, 云审计的数据都会通过云来实现, 因而数据安全必须得到保障。最后, 云审计面向所有的会计师事务所, 也就是说云审计是一种公共云计算。

审计是一个严格的系统过程, 为了使各种审计资源 (人、信息、硬件及程序等) 都能通过云计算来协同运作, 在构造云审计之前, 首先得有一个行业性的准则和技术规范来明确云审计的相关规则, 比如云过程, 数据安全准则, 风险控制与云责任。

在云审计下, 一个云过程将允许客户委托一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年报进行审计, 从而, 根据约定的法律责任和实际承担的审计项目 (数据信息子过程) 来确定对客户的集体责任。因此, 云过程可以直观地理解为多对一的审计 (相对应的是目前的一对一审计) 过程。由于云过程基于云审计的平台, 无论被审计单位规模多大, 都可以在云审计平台下集合为数众多的审计人员和技术支持来应对。由于有了云计算技术支持, 多对一的审计过程将很可能取代目前一对一的审计过程, 因为比起一对一的过程, 云审计将更独立、更可靠, 因而也更为企业所信赖。

个人云引领云计算趋势 篇11

个人云的特点

个人云具有一般云的共性

个人云计算具有与一般云计算相同的特征,如共享、随意访问和可扩展。个人信息不仅可以为自己使用,也可以为亲人、朋友等使用,从而实现个人信息的社会价值。个人云可以在不改变基础架构的情况下灵活地扩展,支持更多的个人信息及处理方法。

个人云应具有易操作、大容量、高安全等特征

个人云计算也具有与一般云计算不一样的特点。这是由个人信息的特点决定的。个人信息是私有的,对安全性要求较高。个人拥有大量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要求存储量大并可以扩展。大多数个人并非专业人士,不会复杂的信息处理,从而对计算能力要求不强,但对易用性要求高。针对这些要求,个人云计算应具有易操作、大容量、高安全等特征。

个人云的分类

按照部署方式,个人云分为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在公共个人云方式下,专门的服务商拥有服务器,部署和运营个人云服务,个人将信息托管在服务商那里,按需为计算和存储等付费。

在私有个人云方式下,个人拥有自己物理的或虚拟的服务器,为自己提供服务,不支付服务费。

混合个人云则基于经济性、可用性等方面的考虑,对上述两种方式进行混合。

按照应用类型,个人云有个人主页、个人云存储、个人移动信息管理等服务方式。

个人主页服务是通过互联网展示个人形象、共享个人信息与朋友交流沟通的一种综合服务。个人云存储服务是通过互联网上传、下载和共享个人文件的一种服务。个人信息管理服务大多针对移动设备,提供联系人、日历、记事本、书签等信息的存储和同步服务。目前的趋势是通过一个单一的产品,集成以上多种服务。

个人云的发展趋势

如今,“云”是所有IT人员想要掌握的技术与服务。云服务的目标群体是庞大而多样化的,不仅是企业在运用云计算,个人用户也会真切感受到“云”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企业需要“云”,随着移动

终端的不断普及,个人用户同样希望通过云计算实现文件同步、移动办公等多方面需求,如:云端存储或修改文件,多款移动终端进行照片、通讯录、日历等信息同步……不管是为了在“云”端占领一席之地,或是在市场圈到更多的用户“耕地”,很多大型企业在个人云应用市场看到了发光的“金矿”。如Salesforce作为SaaS(软件即服务)的先驱,首先嗅到了云计算所能带来的巨大商业价值,并且很有前瞻性地看到了个人云应用必由在线办公开始。Salesforce迅速做出反应,推出了Salesforce Chatter个人协作办公软件。该软件提供诸如个人资料、内容档案分享、业务数据等多功能化服务,90%的测试客户都推荐Salesforce Chatter,使其在云计算领域一时间独领风骚。微软也推出了自己的个人云服务——Skydrive,并且将其绑定在最新的操作系统Windows 8.1中。国内著名的财务办公软件商金蝶软件也推出了自己的个人云应用服务——随手记,这是一款个人理财记账软件,并且一开始就直指快捷、简单的服务模式,支持手机用户使用,也能够双向同步到笔记本电脑或者PC上使用,极大地方便了个人理财,并在iPad粉丝群中大受欢迎。

存储服务应该算是最早的云服务形式。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这项服务中,如金山推出的金山快盘、腾讯推出的微云、百度推出的百度云、新浪推出的微盘、华为推出的华为网盘等都是基于云存储技术的云计算产品。这些产品可以实现多终端的同步服务,比传统的网盘更快捷,更智能化,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设定同步文件夹,只选择自己需要的文件,舍弃了重复文件和垃圾文件。

除了云存储服务外,另一个受欢迎的个人云服务就是在线笔记了。优秀的在线笔记软件要数微软的OneNote和Evernote(印象笔记)。在线笔记功能可以将我们在电脑上记录下的笔记内容上传到笔记服务器,这样以后我们在其他设备上用同一账户登录即可浏览或修改笔记内容了。

此外,“云”也将悄无声息地走进每一个家庭。随着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电会变成智能家电,具备上网等实用的功能,那么就需要一个设备来统一管理这些智能家电,家庭云中心将应运而生。家庭云中心并不只是管理家电这么简单,它会集成家里的所有电器设备,不仅包括家电,还包括安保、计算机、网络以及家庭辅助设备。家庭云中心的好处就是你可以随时控制家里的任何设备。

个人云发展面临的问题

碎片化、低效和安全风险目前成为消费者和服务提供商关注的3个主要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个人云服务才能够取得成功。

个人云碎片化问题凸显

云服务碎片化的问题凸显。例如,腾讯微云服务的对象是文件,印象笔记则是一项云笔记服务,这些服务的目的是简化和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很多用户不得不选择在多款设备上更新很多单一用途的应用,导致他们有时因为繁琐而放弃继续使用这些服务。对于未来的个人云服务而言,我们不会见到一款“能做所有事情的应用”,而是几款能够令移动、多设备体验更加容易、丰富和安全的应用。

个人云需要更安全的保证机制

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下,一流的服务意味着安全。网络攻击正在增多,云服务成为主要目标。遗憾的是,很多开发者并未采取正确的加密协议。不同的软件有着不同的安全承诺,软件更新、新的程序和应用有助于预防安全风险,但频繁下载应用以保证安全的方式会影响云服务的便捷性。个人云服务面临的安全风险短期内并不会消失,未来的个人云存储服务将提供统一且分布式的解决方案,增强对安全攻击的防御能力。

绿色云计算 篇12

95598是全国电力特别服务号码,它是建立在自动化系统之上,集电话、传真等多种应用于一体,主要功能包括客户业务受理、客户信息查询、电力故障报修、客户投诉举报、停电预告、客户欠费提示、系统服务等。95598已成为一个统一、高效的服务工作平台,它将电力企业内分属不同职能部门的功能集中到统一的对外窗口,集中化地安置座席,采用统一的标准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系统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95598呼叫中心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十分重要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是电力企业运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传统呼叫中心面临的挑战

传统95598呼叫中心座席普遍采用的是功能全面的PC电脑。在大多数情况下,PC提供了价格、性能与功能的最佳组合。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PC也存在各种弊端和诸多不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总体拥有成本高。PC硬件具有相对较低的成本优势,但无法抵消PC管理和支持工作的高昂成本。目前,PC管理工作包括部署软件、更新和修补程序等,由于这些工作需要对多种PC配置的部署进行测试和验证,因而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同时,由于标准化程度不高,支持人员经常需要亲临现场解决问题,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支持成本。

2)难以保证数据安全。PC通常是应用系统的客户端,可接收、处理、存储应用系统的数据,若这些数据是企业的关键信息资产,很容易使企业关键信息泄露,造成泄密等社会事件,对企业形象造成不利影响。

3)数据保护能力低。PC上保存着员工的智力数据,也是企业资产的一部分。这些数据如何在PC出现故障或文件丢失时恢复,是当前IT系统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

4)高能耗、高排放。PC的能耗在200 W左右,每台PC个人电脑平均运行12 h以上,一台PC每年耗电800~1 000 kW·h,对于上万台规模的PC工作环境,一年的耗电量将是非常惊人的数字;同时,为PC工作环境配套的电源系统、制冷系统的能耗也同样惊人。

5)资源未能充分利用。PC的分布式特性使人们难以通过集中资源的方式提高利用率和降低成本。所以,PC的资源利用率通常低于5%,远程办公室需要重复的桌面基础架构,移动工作人员可能需要使用复杂的远程桌面解决方案。

6)运维难度高。面对广泛分布的PC硬件,用户日益要求能在任何地方访问其桌面环境,因此集中式PC管理极难实现。此外,众所周知,由于PC硬件种类繁多,用户修改桌面环境的需求各有不同,因此PC桌面标准化也是一个难题。

2 云呼叫中心的技术实现

2.1 云计算与桌面云概述

云计算是一种利用大规模低成本运算单元通过IP网络相连而组成的运算系统,能够提供各种运算和存储服务。云计算通过虚拟化、并行化、负载均衡、服务计量等技术使得企业能够获得“大容量、低成本、安全可靠”的计算、存储资源能力。传统桌面向云桌面演进如图1所示。

桌面云解决方案利用多种云计算技术,实现最终用户通过瘦终端(TC,一种无本地存储的终端设备,配置显示器、键盘、鼠标、USB接口及网络接口等,见图2)、虚拟桌面接入程序、浏览器界面等方式接入虚拟桌面,并像操作个人电脑一样操作虚拟机,为最终用户带来以下好处。

1)计算、存储资源集中化。PC的处理能力(包括CPU和硬盘)集中到数据中心,办公个人终端变成TC,不需要很强的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

2)计算、存储资源共享化。云数据中心给每个办公终端提供虚拟的“计算机”,每个终端所使用的资源都是可以共享的,当分配给某个用户的虚拟资源不再使用时,可随时释放给其他用户使用。

3)云数据中心统一调度和管理。数据中心的调度和管理是关键,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统一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对系统资源的远程管理维护,并能“按需分配”进行资源调度。

2.2 云中心的系统组成

1)虚拟化座席。将原来安装在座席PC桌面上的应用软件迁移到座席云桌面上,主要包括软电话控制端、呼叫中心客户端、各类办公软件等。

2)虚拟化平台。呼叫中心服务器端迁移到云平台,从而实现对中心服务器与座席的管理同质化、归一化,包括CTI核心服务器、IVR/MCP/ACS/iWeb/WAS服务器、数据库/文件服务器、CRM/BI服务器等。桌面云座席整体部署方案如图3所示。

2.3 云座席的关键技术

1)语音软终端。呼叫中心客服人员用耳麦和语音软终端进行呼叫,软终端提供语音通信功能,采用SIP/RTP同UAP(如UAP8100)对接。

2)桌面云。包含桌面云接入网关,桌面云基础架构服务器,桌面云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完成桌面云统一维护管理、用户桌面接入等功能。

3)云座席。客服人员使用的虚拟桌面采用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安装客服终端软件如OpenEye,以及座席软件(IE浏览器以及CRM系统相关插件)。基于VM的软终端的云座席方案如图4所示。

4)瘦客户端。瘦终端使用ICA协议连接至座席桌面,通过ICA协议完成语音、键鼠和显示信息的传递。

一般呼叫中心客服人员最低可接受的语音质量MOS大于3.4,双向时延小于800 ms。此方案中语音传输和处理过程比较复杂,详细过程如图5所示。

语音收发的过程中经过了2次编解码过程,导致语音质量存在一定损耗:

1)软终端进行语音的G.711编码格式流到Audio数字信号的转换;

2)ICA客户端和VDA之间进行Audio数字信号和语音Speex编码格式的转换,采用开源的Speex编解码协议栈,编码后在ICA报文的Audio通道中传输,所占带宽大约只有40 kbps。

未经调优的软终端,双向时延一般会超过1 s,可能高达1.8 s,语音质量无法保障;图5中标示了语音传输及编解码转换处理所用的时间,其中ICA协议处理耗时约480 ms,如在TC操作系统中选择不同的语音播放驱动,处理的时延不同,通常ICA在Linux TC上调用的是ALSA驱动。以华为的Open Eye软终端举例,对Open Eye软终端进行参数调优,优化后MOS可达到3.49,时延667 ms。

在不同的应用节点,由于软终端的品牌和使用方式不同,语音质量需要进行专门的定位和调优。可选调优措施包括:ICA协议32个通道中的Audio媒体通道从中优先级调为高优先级、调节软终端语音缓冲区大小、调节呼叫实例处理方式和网络调优。

座席终端的带宽与远程桌面图形的质量设定密切相关,绿色座席通常在局域网络环境下集中办公,一般可采用高质量设定,此时每座席终端业务占用带宽约为200 kbps,ICA语音采用Speex编码算法,带宽为40 kbps,共240 kbps。

3 结语

1)虚拟技术实现了资源按需分配。虚拟机技术是在硬件和操作系统之间引入了虚拟化层。虚拟化层允许多个操作系统实例同时运行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动态分区和共享所有可用的物理资源,包括CPU、内存、存储和I/O设备等。在实际运行中,可以动态启动、关闭和迁移虚拟机,达到资源按需分配。

2)云座席提升了呼叫中心运维能力。(1)绿色节能。传统呼叫中心的座席使用PC办公,功率约200 W,功耗高、发热大、噪音大、占用空间大。云呼叫中心的座席使用瘦终端办公,功率约20 W,功耗低、发热小、噪音小、占用空间小。(2)系统安全。瘦终端相对传统PC使终端与信息分离,系统、软件和数据在数据中心进行集中存储、处理,并可实现集中容灾备份,充分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3)环境舒适。瘦终端相对传统PC无主机、无硬盘、无风扇,可以减少工作环境的辐射和噪音。(4)节约成本。瘦终端相对传统PC,问题定位和处理时间大幅缩短,大约减少80%时间消耗,提升终端的使用效率。终端硬件简单可靠、操作系统批量升级,大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5)统一鉴权。桌面云采用集中部署方式,鉴权认证过程在数据中心集中处理,减少在终端安全和病毒防护方面的投资和维护成本。(6)应用漫游。数据和桌面都集中运行和保存在服务器上,使用者可以不必中断应用运行,即可热插拔更换终端。在不同桌位、办公室、家中的不同终端上随时随地远程接入,桌面可以立即展现。

3)云数据中心提升了数据安全性。基于SSL的安全传输,确保用户的数据在网络上不被窃取。数据加密支持多种加密算法,如DES、3DES、AES、SM1和SM2等,数据加密密钥保存在云端,私钥无法读出,避免了恶意用户窃取到私钥而导致数据泄漏。

随着云技术在呼叫中心中的应用,桌面云与VOIP技术必将深度融合,调优手段随之丰富,未来云座席必将广泛应用于电力各级呼叫中心中。

参考文献

[1]闫宇华,李树国.蒙东95598业务全面实现省级集约[N].国家电网报,2012-10-31.

上一篇:作文的思维方式下一篇:虚拟数据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