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思维方式

2024-10-21

作文的思维方式(共12篇)

作文的思维方式 篇1

面对作文题, 同学们普遍感到困难的是不知说啥, 不知怎么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也许有人会说, 这是生活贫乏所致, 解决的办法是丰富生活, 多观察多积累。我说, 问题主要不在这里。因为教师命题的基本原则是让学生写他们熟悉的生活, 不是叫他们写陌生的生活, 所以这儿无所谓生活的贫乏不贫乏。那么问题 在哪里呢?问题是出在思维方式上。思维方式对了, 面对题目自然知道该从哪里去找要写的东西, 而且也一定能够找到。这样, 说啥呀, 怎么说呀, 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反之, 思维方式不明确, 不知该向何处用心思, 本来有可说的话也想不到, 自然感到无从着手了。

所谓“思维”, 就是想;所谓“思维方式”, 就是怎么想的问题, 包括想的方向、途径、内容之类。我们天天在想事情、想问题、想道理, 所以对“思维”、“思维方式”并不陌生。那么作文的思维方式是怎么的呢?一句话, 就是主体思维, 即用主体思维方式去构思文章。什么叫“主体思维”呢?举个例来说, 假如老师出一个“月亮”的作文题, 不要去想月亮是什么星球?它离地球多远?它有多大?它上面气候如何?有些什么矿物质?因为这些是在讲“它是什么”, “它怎么样”的客观知识;月亮是我思考的客体, 这样想叫客体思维, 只有写介绍月亮知识的科技说明文才能这么去想, 才用客体思维, 写一般文章是不能这么去想的。写一般文章是为了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所以始终要抓住自己, 总要讲“我怎样”, “我如何如何”才是走对了路子。写“月亮”这个题目, 就要想我对月亮怎么样, 我对它的感觉如何, 认识如何, 我对它的感情怎样, 态度怎样, 评价、希望怎样, 等等。我是思维的主体, 这样思考是围绕着“我”这个主体转的, 所以这是主体思维。

如有篇写月亮的作文就是这么写的。文章说:“月亮被无数文人墨客所赞美, 月光明亮柔和, 的确很美。但这光却不是它自己的, 而是来自太阳, 月亮从未自己发过光。”全文就抓住月光来自太阳, 月亮自己不发光这一点做文章。接下去作者指出, 尽管如此, 人们并不认为月亮“欺世盗名”, 并不嫌弃它。李白照样“举杯邀明月”, 苏轼照样吟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我们今天仍然歌唱“十五的月亮……”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阳光热烈, 耀眼, 充满阳刚之气, 而月亮把它变得含蓄、皎洁、充满温柔。于是, 人们便称之为‘月光’, 而不是什么‘反射的阳光’。只有月光, 才会使李白‘疑似地上霜’。如果‘举头望阳光’, 他决不会产生‘低头思故乡’的情怀。”所以“月光有阳光不能代替的价值, 月光的地位便得到了认可。”文章最后说:“把别人的东西拿来赋予新的特点, 这东西也就成自己的了。我们已被别人拿走了许多, 现在, 该是我们向月亮学习的时候了。”这是一篇写得比较好的作文。它写月亮, 不是大谈月亮的客观知识, 而是扣紧自己对月亮的感受、态度、评价、需要去写。他认为月亮接受了阳光之后把它变成了“含蓄、皎洁、温柔”的月光, 这是发挥了自己的创造精神, 进行了成功的创造, 从而使月光有了“阳光不能代替的价值, 其地位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这些就是作者对月亮的感受、认识、评价, 也体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同时, 作者更希望我们学习月亮的这种创造精神, 无论是古人的还是外国人的东西, 只要是好的, 都拿过来“赋予新的特点”, 使它变成我们自己的, 让它为我们服务。这番意思很好, 读来有味道。

作文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就是主体思维, 记住这一条, 写作文就有了方向, 有了路子。因为主体思维是指向我们自己的, 而我们对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总会有一定的感知、认识、情感、态度、想法、评价, 等等, 写作文无非就是把心中的这些东西表达出来罢了, 又有何难呢!哪会有不知说啥, 不知怎么说的问题呢!所以, 坚持运用主体思维去构思、去写, 作文就会成为我们完全能够胜任愉快的一件事情。

作文的思维方式 篇2

(1)概念

逆向思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思维方式,它的思维取向总是与常人的思维取向相反,比如人弃我取,人进我退,人动我静,人刚我柔等等。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逆向思维模式,当一种公认的逆向思维模式被大多数人掌握并应用时,它也就变成了正向思维模式。

逆向思维并不是主张人们在思考时违逆常规,不受限制地胡思乱想,而是训练一种小概率思维模式,即在思维活动中关注小概率可能性的思维。

逆向思维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势的局限性,是决策思维的重要方式。

(2)特性

A?反向性

反向性是逆向思维的重要特点,也是逆向思维的出发点,逆向思维离开了它也就不存在。

B?异常性

逆向思维总是采取特殊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是它的异常性。

C?“悖论”

反向性和异常性的存在,使得逆向思维在实践中常给人“悖论”的特性。牛顿的物理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其中就包含了对立物共存和互相作用的逆向思维观念。

(3)类别

A?反向思维

通常对普遍接受的信念或做法进行质疑,然后察看它的反面是什么。如果对立面是有道理的,那么就朝对立面方向进行。

在如下情况下,可以进行反向思维:一是考虑要做某种相反的事情;二是考虑用其对立面来取某物;三是如果意识到别人是错的,而你是正确的,但你仍然认为对方错误的观点中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B?雅努斯式思维

在人的大脑里构想或引入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并使它们同时并存于大脑里,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相似之处、正与反、相互作用等,然后创造出新事物。这种双面思维相当艰难,因为它要求保持两个对立面并存在你的大脑中,是一种大脑技能。

C?黑格尔式思维

采取一种观念,容纳它的反面,然后试着把两者融合成第三种观念,即变成一种独立的新观念。这种辩证的过程需要三个连续的步骤:论题、反题以及合题。

(4)方法

A?怀疑法

有一种敢于怀疑的精神,打破习惯,反过来想一下,这种精神越强烈越好。习惯性做法并不总是对的,对一切事物都报有怀疑之心是逆向思维所需要的。

B?对立互补法

以把握思维对象的对立统一为目标。要求人们在处理问题时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差异,也要看到事物之间因差异的存在而带来的互补性。

C?悖论法

就是对一个概念、一个假设或一种学说,积极主动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以求找出其中的悖论之处。

D?批判法

对言论、行为进行分辩、评断、剖析,以见正理。以批判法来进行逆向思维仍然需要以一般性的思维技能为基础,比如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

E?反事实法

逆向思维,不可忽视的思维方式 篇3

关键词:相反;求异;由果索因;知本求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95-1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性质、运算思路和方法都具有可逆性,如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扩大和缩小,正反比例等。计算13-8时,可以顺向思考,先用10减去8等于2,再用2加上3等于5,也可以逆向思考,几加上8等于13呢?数列1、2、4、8、16,从左往右看,依次扩大2倍,如果从右往左看,依次缩小2倍。逆向思维,是不可忽视的思维方式,小学数学教学应着手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意识,养成良好的逆向思维习惯,形成有效的逆向思维能力。

一、通过比较辨析,培养学生积极的逆向思维意识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几乎都是在比较中实现的,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乌申斯基语)。在教学中,通过比较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对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积极的逆向思维意识。

“人有两条腿”这句话是对的,如果反过来说“有两条腿的是人”将是一个笑话,在数学的知识海洋里,也有类似的“正反话”。如“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就是1公顷”这句话是正确的,不妨反过来出示“1公顷的土地就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引导学生去辨析。学生从中感悟到:只要面积有10000平方米,都可以叫做1公顷的土地,跟这块地的形状没有关系的,如长500米,宽20米的长方形土地,面积也是1公顷。

又如学生牢记的一句话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但如果出示“只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才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句话引导学生去判断,学生会凭直觉判断是正确的。

不妨引导学生反过来思考:你能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不一样的梯形吗?学生很快想到很多种方法(如下图)。学生根据示意图能发现,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梯形不一定要完全相同,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就可以了。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只是为了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

通过这样的辨析比较,可以帮助学生灵活地掌握概念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防止学习知识的误区,引导学生正反思考,培养了学生积极的逆向思维意识。

二、通过检验反思,培养学生良好的逆向思维习惯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运算思路和方法都具有可逆性,如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扩大和缩小,正反比例等。在计算中,应经常引导学生去检验计算的正确与否,检验的目的不仅为了判断结果的对与错,更为了培养良好的逆向思维习惯。

1.验算一遍会更好。

如这样一个问题:□÷9=6……☆。☆最大是( ),此时□是( )。很多学生能根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确定☆最大是8,再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得到□等于54+8=62。问题并没有结束,学生的解答一定正确吗?此时应让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将62放到除法算式里,重新计算一遍。

2.不怕失败,重头再来。

把下面的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多少?(精确到百分位)3.154≈( ),3.148≈( )。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应该没有问题,可是一旦学生遇到下面的问题,学生就有些不知所措了。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后是3.14,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很多学生以为最大填3.149,最小填3.141,如果不去检验就做错了,因为3.149≈3.15,虽然3.141≈3.14,但不是最小的。

学生积累经验,不停尝试最终会得到最大的三位小数是3144,最小的三位小数是3.135,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虽然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是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锻炼了自己的思维意志。

三、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有效的逆向思维策略

当代最负盛名的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曾说“逆向思维是思维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学生“反其道而行”。

如课堂上出现这样一道问题:将519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一个相同的自然数,得到另一个新的分数与12相等,请写出这个自然数。

班上许多思维敏捷的同学都能直觉猜出结果,却不清楚其所以然。因此,我让学生独立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思维进入高速运转状态。不一会,方法出现了,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列表:

分母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分子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从表上可以看出1428与12相等,所以这个自然数为28-19=9。大家都认为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对于一些思维活跃的同学,肯定会想其他方法。这时,一位同学说道:先写出与12相等的分数有1020,1122,1224,1326,1428…,通过比较,1428是519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9形成的。

这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正向思维,一种是逆向思维,都闪现出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作文的思维方式 篇4

一.变模糊思维为精确思维, 厘清作文教学的方向

长期以来, 作文教学目标定位一直比较模糊:有人说是为了考试得高分, 有人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具体到某节课上的作文教学目标定位更是模糊, 常常是随机式的, 甚至是教师天马行空式的讲评。这种对作文教学目标定位的模糊思维, 限制了中学作文教学的有序开展, 使得中学作文教学陷入了泥淖之中, 日常作文教学突显出短视、无序、随意的问题。

为此, 我们提倡作文教学从精确思维入手, 厘清方向。精确思维要求作文教学目标必须精准集中于一个方向, 使思维条理化、简明化、具体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开篇就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 (知识性) 和人文性的统一理应成为最崇高的目标。张志公先生曾说:“要加紧研究有关说话、读书、写文章的科学的知识系统, 把教学这些知识和指导运用这些知识与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科学地组织起来。” (1) 这里所说的知识是指实践中包含辨识错别字, 辨析和修改病句, 仿写句子,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文体知识和一定的写作技巧在内的最基本的写作知识。应该说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以具备一定的写作知识为基础的, 写作知识对写作技能的训练和提升起着决定性作用, 所以科学的作文教学, 必须以写作知识的传授为先导, 离开了这个根本, 即使有“千种风情”, 也是“良辰好景虚设”。

二.变点状思维为立体思维, 构建作文教学的全新体系

模糊思维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点状思维。写作本应是一个有机且循序渐进的过程。然而在实践中, 教师随意出题, 学生盲目写作这种突发奇想式的随机作文, 使作文教学变成了打游击战,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如此断裂化、点状化和碎片化的教学缺少具体的训练重点, 又没有渐递的学习梯度。这种跳跃性的点状思维必然导致学生对作文生厌、生畏, 哪里还有写作的兴趣?

立体思维是针对点状思维而言的更高级层面的思维方式, 它要求教师能够跳出点的限制, 有意识地从各个角度去考虑问题, 即“立起来思考”。就作文教学而言, 教学应该有独立的一套体系, 唯有建立在有序的基础上的系统性教授, 才能实现作文教学的最优化。根据“生活———感悟———创造”这一作文新型观念, 高中作文教学应该构建一种以思维训练为核心, 以文体训练为支架, 兼顾写作技巧的全新的训练体系。

根据笔者多年实践的经验, 高中三年作文实践应形成系列。高一阶段, 考虑到初高中作文的衔接, 建议侧重于记叙文的训练, 以达到提升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训练可按记叙文的选材、线索、结构、细节、详略、波澜等环节进行;在主题内容上可以兼顾“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三个层面。高二阶段, 伴随学生感悟思辨能力的发展, 建议侧重于议论文的训练, 以达到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训练可按议论文的选材、结构、分论点设置、立意的深刻性、分析论证等环节进行;在主题内容上可以兼顾“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传统文化”“人与艺术”等层面。高三阶段, 为了迎接高考, 可以以常规的诸如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文采等专题为主导, 传授一些应试的写作技巧, 在创新表达的基础上, 激发学生创造性地表现生活的积极性。

三.变封闭思维为开放思维, 搭建学生创新的阶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 体验人生, 关注社会热点, 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避免为文造情。”而实际教学中, 受到高考指挥棒和现实各种评价体系的影响, 教师作文教学被封闭在考场作文的围墙里, 片面强调写作技法的“模式化”的套路, 不在“开源”上做文章, 导致写作教学不仅没有达到加厚生活底子、拓宽阅读积累、提高思维品质的初衷, 还窒息了学生身上艺术创造的细胞。学习空间的狭窄, 生活视野的闭塞, 必然导致学生写作素材的缺失、情感的枯竭和语言的干瘪乏味, 从而诞生了一篇篇与个体生命毫不相关的“生活的复印件”。这种灰色作文、虚假作文, 甚至是病态作文的问世, 与教师头脑中“重课堂, 轻实践”的封闭思维有着直接的关系。

开放性的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开放性的思维, 为学生写作搭建创新的阶梯。唯有开放的教师, 才能引领学生汲取生活的源头活水, 激活学生创新的思维。当然, 许多教师也都知道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也常常叮嘱学生关注生活, 多多阅读, 但是学生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之下, “走向生活”一直是一句空话, 真正踏实践行的少之又少。实际上, 只要教师真正想去改变, 关注生活, 走向社会的形式是多样化的, 当实践的机会变少了, 我们可以尝试其他的方式, 可以“通过图书、报刊、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 “还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演示自己的文稿, 学习用计算机进行文稿编辑、版面设计, 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 (2) 笔者所在学校就一直坚持做两件事:一是将每天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经济与法》《经济半小时》等节目剪辑挑选, 制作成短片, 利用休息时间播放给学生看, 进而针对某些社会现象展开探讨辩论;二是将一周报刊上的精彩信息剪辑, 编制班级周报, 在教室张贴, 学生利用休息时间阅读。这两种方式的使用,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陌生化”, 学生也表现出了极大的阅读与参与的热情。

四.变两极思维为多极思维, 拨开学生作文的迷雾

两极思维主要表现在作文讲评这一环节。在传统的作文讲评中, 教师大都是先概括此次作文的整体情况, 总结优点, 指出缺点, 然后再挑选几篇优秀作文当做范文, 不遗余力地褒奖;或者找几篇比较差的点评一下, 以期帮助学生“改邪归正”。我们暂且不谈这种关注两极的思维方式是否正确, 单看两极之外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这类学生覆盖面广, 属于作文创作的主力, 大都是平时作文基础本身就不太好的普通同学。他们冥思苦想, 好不容易写了一篇作文, 满怀期待地交上去, 等待他们的却是不如意的分数、卷面上的公式化评语和课堂上“既无风雨也无雷的旁观者”的命运。长此以往, 这部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会受到严重的挫伤, 最后也就失去写作的动力和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 该理论将人类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种, 其中“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被列为最高级别的两种需求。这一心理学成果的问世为发现并揭示新的语文教育特点和规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写作是一种内在的、心灵的运动, 写作过程即人的心理运动过程。学生作文写得好与差, 归根结底是一个写作心理能否充分发挥的过程。” (3)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的近十年间, 学生的作文水平并没有如我们预期的那样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在思维方式上摒弃常规的关注两极的套路, 转为多极思维,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 唯有如此, 才能满足学生“受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多极思维, 是实现多方位、多层次且最有效、最优化处理问题的一种思维, 它要求教师在作文评改之前先将班级学生的作文归类———先按文体归类, 再按题材归类, 最后按出现的问题归类。如此之后, 班级的作文就会被分为几个小组, 之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生批改。在互评作文之前, 教师先将每个小组出现的问题即讲评重点告知学生, 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评阅作文, 进而自行解决问题。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关注到大多数学生, 拨开学生的心头迷雾, 取得作文教学的最优化效果。

注释

1 张志公《张志公文集3》,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 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 王松泉、王柏勋、王静义《语文教育心理学基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辩证思维的思维方式有哪些 篇5

【归纳与演绎】

归纳和演绎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即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的原理.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即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归纳和演绎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的关系.归纳和演绎是方向相反的两种思维方法,但两者又是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归纳是演绎的基础,作为演绎出发点的一般原理往往是归纳得来的;演绎是归纳的前提,它为归纳提供理论指导和论证.在实际的思维过程中,归纳和演绎是相互推移、交替使用的.归纳和演绎都具有局限性,单纯的归纳或演绎还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需要运用更为深刻的其他思维方法.

【分析与综合】

这是更深刻地把握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分析是在思维过程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从中找出事物的本质;综合则是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方面按其客观的次序、结构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认识事物的整体.分析和综合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和综合是两种相反的思维方法,但它们又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完成,离开了综合就没有科学的分析.分析和综合的统一是矛盾分析法在思维领域中的具体运用.

【抽象与具体】

抽象和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思维具体或理性具体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它不同于感性具体,感性具体只是感官直接感觉到的具体,而理性具体则是在感性具体基础上经过思维的分析和综合,达到对事物多方面属性或本质的把握.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由抽象的逻辑起点经过一系列中介,达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思维过程同客观事物的历史过程和认识的历史过程应当符合,也就是逻辑和历史的统一.逻辑指的是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它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历史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指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真正科学的认识是现实历史发展的反映,要求思维的逻辑与历史的进程相一致.历史是逻辑韵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修正过”的历史.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是辩证思维的一个根本原则.

辩证思维的认识作用

(1)思维方法的本质

思维方法的本质是人们在客观规律和关系的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程序和手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

(2)辩证思维的实质

辩证思维的实质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认识对象,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

(3)坚持辩证思维方法的重要意义

只有坚持辩证思维方法,才能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在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时,必须要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另外,坚持辩证思维方法对于建立科学体系,指导社会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4)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指宇宙中客观存在的普遍联系、变化发展及其辩证规律,是客观世界本身所具有的辩证性质;所谓主观辩证法,是指辩证的思维,即人的思维对世界的辩证性质的认识。客观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的内容,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辩证思维的作用

1、统帅作用。辩证思维是高级思维活动。它根据唯物辩证法来认识客观事物,能够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揭露事物内部的深层次矛盾。它从哲学的高度为我们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它在更高层次上对其它思维方式有指导和统帅作用。

2、突破作用。在活动中经常遇到困难,不是发现不了主要问题,就是因提供不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而导致“僵局”,往往在此时,辩证思维就成了我们打破僵局的有力武器。

3、提升作用。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总有一个由浅入深,有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上升为理论,这就需要辩证思维帮助我们全面总结思维成果,提升成果的认识价值。

辩证思维的运用

1、 学好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掌握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根本。

2、 能够深刻理解、巧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是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重要关键。

辩证思维的训练

1、 正确处理辩证与逻辑的关系。

2、 立意要高,视角要新。

作文的思维方式 篇6

关键词:轴心期;道;体道之方

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1-0112-04

“轴心期”(Axial Period)这一概念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Karl Jaspers)提出的。其历史区间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雅斯贝斯认为,在这一时期,中国、印度和西方三个地区出现了文明,开始意始到人类整体的存在以及人类自身和自身的限度,哲学家首次出现,人类开始了大规模的精神运动,是人类得以飞跃历史的阶段。轴心期不但是人类文明的精神起点,而且是现代世界的精神轴心。如雅斯贝斯所言:“直到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权力的回忆,或日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动力。对这一开端的复归是中国、印度和西方不断发生的事。”在中国轴心期,不管是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还是老庄为代表的道家,都围绕本体之“道”是否可以言说和如何言说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他们总体上怀疑语言表达“道”的能力。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它依其本性,只能确切描述具体时空中的存在物。至于道,或指形而上的实存者,或指一种规律,或指一种人生准则、指标、典范,但是其共同性质就是不能被语言所表达或完全表达,无法意致,只能强为之名。虽然“言”和“道”之间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诸子并没有逃避言和道的困境,并没有采取“不言”的态度,而是积极探索一定的思维方式以“意致”道或者非常规的言说方式以表述道。本文着重论述“目击而道存”的思维方式和“正言若反”、“隐喻”等非常规言说方式。鉴于这些方式对后世影响深刻,故用“轴心期”一词以示强调。

一、“目击而道存”的方式

《庄子·田子方》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见到温伯雪子而没有说话,于是子路就问孔子:“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见之而不言,何邪?”孔子就说:“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孔、温均为体道之人,二人相遇,目光接触运动就已得玄道,这之中没有作分析性了解,没有借助语言,但远比知性思维更为深刻,远比语言表达更为复杂和丰富,此谓“目击而道存”。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讲。也可以说是一种直觉状态。西方哲学家柏格森描述直觉为:“所谓直觉,就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自己置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是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这个道理,中国公元前三四世纪就已明了,并对“目击道存”的心理状态作了很多的探讨。

《老子》说:“涤除玄鉴”,即谓洗清杂念、摒除妄见,保持内心明澈如镜,才能体道。又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復。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静日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王弼注:“以虚静观其反復。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復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这里“虚”、“後”、“常”、“明”都是一个意思。在老子看来,大千世界,万物生长茂盛,是由静而动,形成纷纷拢拢的世界,但最后要返回自己的本根,即虚静的状态,才能对“道”绝对体认,也就是“明”。老子提出的“涤除玄览”、“虚静”说为庄子所继承和发展。兹将庄子“心斋”、“坐忘”两段材料录于下: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踅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

所谓“心斋”、“坐忘”,其实就是“毁废四肢百体,屏黜聪明心智”,“虚其心则至道集于怀也”。庄子讲“吾丧我”(《齐物论》)、“外物”(《外物篇》)亦此意。观照“道”时,心须处于虚静状态:一则是要摆脱由生理而来的欲望。《庄子·应帝王》中讲了一个“浑沌”被凿七窍而死的寓言形象地描绘了此理。庄子以浑沌为中央之帝,说明庄子是崇尚混沌的。七窍,即眼(二窍)、耳(二窍)、鼻(二窍)、口(一窍),都是生理感官器官。混沌无七窍而善,有七窍而死,说明感官经验对浑然一体的直觉体认是妨碍性的。一则是要摆脱所谓分析性、概念性的认识活动。正如庖丁开始解牛时只凭技术解牛,全以“目视”,三年后,“进乎技矣”,不以目视,乃以“神遇”,即心无分解性、概念性的技能知识,而直接进入物象内在机枢(“道枢”)的状态,这种状态可直接透视牛体以解牛,这便可谓得“道”矣。《庄子》还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对“忘言”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忘记语言、丢弃工具,它与“坐忘”的“忘”异曲同工。当指摆脱知性思维的束缚,直觉对象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儒家思想代表荀子在《解蔽篇》中亦言及心如何存养以知“道”的工夫,他说:“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所以“虚”是针对“藏”而言的,他说:“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藏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已所藏害所将受,谓之虚。”即不以已有的认识去妨碍新的接受。所谓“壹”是针对“两”的,他说:“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意思是说心有分辨差异、“兼知”多种事物的能力,但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一种事物、精通一门学问,就必须专心一意、集中思想,不能因对那一种事物的认识而妨碍对这一种事物的认识,这就是“壹”。所谓“静”是针对“动”而言,他说:“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心是动的,不动就不能思维,但要保持正确的思维,不受干扰,就必须“静”。所以,“虚壹而静”是荀子认为求道者应具有的心境。

当处于“虚静”、“心斋”、“坐忘”、“丧我”的状态时,去掉名理、成心、自我中心,自我的情思和外物化为交融统一的生命整体,为人熟知的“梦为蝴蝶”的寓言。最好地说明了这种状态。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庄周与蝴蝶浑然不分,不知有我,不知有物,皆相忘也。在这里,“蝴蝶”不仅是一物,而是寓意天地万物。人与天地万物皆相忘,“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因物自然,照之以天,才能真正体悟万物“道”的境界。正如叶维廉先生说:“带着‘名制的心,是充满执见的;道家的心却是空的,空而万物得以完全感印,不被歪曲,不被干扰。止水,万物得以全然自鉴。”

二、“正言若反”的方式

“正言若反”见于《老子》第七十八章:“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钱钟书先生云:“夫‘正言若反,乃老子立言之方。《五千言》中触处弥望。”“正言若反”的“反”如钱钟书所说有两层意义,“反有两义”。“一者,正反之反,违反也;二者,往反(返)之反,回反(返)也(‘回亦有逆与还两义,常作还义)。……《老子》之‘反融贯两义,即正、反而合。”所以,“反”的表层含义与“正”相背。深层含义是与“正”相合的,“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故老子日:“强为之日道。强为之名日大。大日逝。逝日远,远日反”,“反者道之动”。孙中原在《<老子>中‘正言若反的朴素辩证思维原则》一文中列举了大量诸如“大成若缺,大盈若冲”等相反相成、正言若反的句式,他认为,“在同一个判断中,(在这里只有四五个字)就包括了对立概念的流动、转化,体现了概念的灵活性”。老子常常用这种灵活的语言表述方式来表述“道”。如: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一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四章)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老子》三十五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三十七章)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焊然而善谋。(《老子》七十三章)

“道”是什么呢?道不可说,其体是虚的,但又蕴藏无尽的创造因子;它看不见,听不见,用不完;顺任自然,而又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不争而善于得胜,不说话而善于回应,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宽缓而善于筹策。

《老子》开创的这种方法为庄子所继承。唐代陆德明在《经典释文序录》中说庄子“辞趣华深,正言若反”,庄子自己也说:“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以“非指”、“非马”来喻指、喻马,这便是“……不是……”的思维和表述,而这个表述本身是对概念的肯定,诸如“大道不称”、“道未始有封”、“不为巧”、“无为无不为”等。此类表达,在《庄子》书中还有很多,现把《庄子》中论“道”最重要最完整的文字引述如下: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爱,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

引文中,只有“有情有信”是正面描述,说明道是实而不妄的,其它比如说“道”,无为无形,不见动静形迹,在太极之先又不为高,在六极之下又不为深。先天地生又不为久,比上古还古,又不为老,这些都是反面述道。

道是个超验的存在体,老庄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去描述它,将经验世界的许多概念用上,然后又一一否定它们的适当性,把经验世界的种种限制都加以突破,使人通过这貌似荒唐的反正之言去领悟那不可言说的玄妙之道。

三、隐喻的方式

中国早期没有隐喻的专门概念,作为一种修辞理论,在先秦文献中出现的是泛指比喻的“辟”、“譬”、“比”、“依”等词语。

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约名以相期也。(《荀子·正名》)

谈说之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坚疆以持之,分别以谕之,譬称以明之。《荀子·非相》

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墨子闲诂》卷十一《小取》)

不学博依,不能安诗。郑玄注曰:“若欲学诗,先依倚广博譬喻。”(《礼记正义》卷三十六《学记》)

可见,当时已有“喻”的概念,并了解其功能。荀子谈到了喻的特性,喻体的意义似乎令人怀疑,实际上是很有道理的,可以让本体更为明了;墨子则观察到本体和喻体(他者)的关系;《礼记》谈到了“喻”在做诗中的重要价值。

从先秦时期“喻”实际运用的突出和普遍性来看,上述的“辟”、“譬”、“喻”等概念的意义涵盖面很广,相当于今天一些学者认为的隐喻概念,即用另一间接有关的事物说明此事物,其共同特征是“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包括类比、明喻、比喻、象征和寓言等,所以统称为“隐喻的方式”。现举例说明: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子》五章)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八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苦浊;澹兮其若海,飚兮其无止。(《老子》十五章)

“道”,精妙深玄、恍惚不可捉摸;善于行道之人,是深不可识的,老子怎样“勉强”地描述“道”以及体道之人的呢?老子以“橐爚”、“水”喻“道”。“橐爚”犹今之风箱,风箱中空,但随着往复拉动,却能不断生风,老子以此喻“道”虽虚而无形,却生化不已、取之不竭;“水”,柔性,滋润万物而不与相争,停留在卑下的地方,所以最近于“道”。老子描述体道之人的性情,慎重若冬天涉足江河,融合若冰柱消融,淳朴若未经雕琢的素材,空豁如深山的幽谷等。可见,都是用有共同特征的、感知性强的形象以隐喻宇宙之“道”。

对于做人处世之道,孔子谈得很多。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可以行之哉。”輗是大车横木上的关键,軏是小车横木上的关键,缺之,车不得前行,孔子用当时常见之物以“喻”人没有信用就不能立足于社会的道理。又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里只出现了喻体“岁寒之后凋的松柏”,何晏《集解》作了很好的解释:“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凋伤。平岁则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再如:“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出现了隐喻的两个主要成分,本体“君子之德”和“小人之德”,喻体“风”和“草”,以风向哪边吹,草向哪边倒,说明君子正己身即可教化小人的道理。

值得注意的是,先秦诸子普遍大量使用“寓言”喻“道”,他们假借各种神仙、鬼怪、古代圣贤、动物等,虚构许多丰富浪漫、诡谲变化的故事,把隐喻从简单的类比、取譬等手段,发展为借整体故事形象以寄托那不可言说的真理,令人省思。司马迁说庄子:

“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的确,一部《庄子》几乎是寓言故事连缀而成的艺术。据统计,《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除去重见以及一事两记标出“一日”的)有340余则,《吕氏春秋》有200多则。其它如《战国策》、《列子》等著作中都有大量的寓言故事。这个时期对寓言的艺术特征也有了一定认识。《庄子·寓言》:“寓言十九”,成玄英疏:“寓,寄也。以人不信已。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见信也”。简单的说,就是作者自己的意见借别人或由外物表现出来,而不是直接说出,这样的方式可以达到让人相信的效果。借别人或外物,多半是虚构,而此虚构让人信实,让人感动,难道这不是艺术创作上讲究的“虚构的真实”吗?《庄子·天下》又说:“寓言为广”,成玄英疏:“寄之他人。其理深广”。即虚构的真实是很深刻的。先秦寓言以极高的艺术成就展现着风采,寓言也因此而成为了一种文体。

胡壮麟先生根据当代隐喻理论的情况把隐喻的实质分为三类:一类是表达词语的“替代”(如“山麓”也可以说成“山脚”);一类是语义特征的“比较”(如将悍妇对丈夫的苛责与苏轼诗句“忽闻河东狮子吼”中的“狮吼”比较);一类是新语义、新概念的“创造”(如在计算机科学中创造性地应用生物学中的“病毒”概念)。并且认为,常规隐喻以词语的替代为主(因此也叫做“语言学隐喻”),文学隐喻是非常规的隐喻,创新味应重一些。读先秦哲学论述“道”的语言,似乎在漫步艺术的长廊,恐怕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创新的隐喻语言,使其哲理成为诗性的言说,在形象的生动鲜明与哲理的深刻含蓄两方面,达到了艺术的完美统一。

先秦时期,隐喻的运用和《周易》中提出的“立象以尽意”思想相得益彰。《周易·系辞上》说: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可见,其意、象、系辞的逻辑关系是通过卦象及其变通鼓舞以尽“圣人之意”,同时,由于卦象比较抽象,又可通过系辞来描述象,提示其意。所以,《周易》中,卦象实据于中心地位,《周易·系辞下》:“故易者,象也”。关键在于如何“立象”?《易传·系辞下》说:“古者包犠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据此,《易》之卦象,是由圣人仰观俯察、观物取象的结果,但它不是对物的简单模拟,而是对天地万物存在的最根本性作取象处理,用阴、阳两种符号组合搭配,遂有四象、八卦、六十四卦,“象其物宜”,用以表达和传达圣人之“意”。也就是说,它仅是虚象,一种符号象征、模拟,正因为如此,它能代表一切物象。隐喻中的“喻体”在对现实事物的模拟、反映。以及感知性、象征性、形象性等方面与《周易》中的卦象有相通之处。只不过《周易》中的象是非语言的符号,隐喻中的“象”得之于语言的塑造。由此可见,古人早已对“形象”这一概念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

综合上述,可知先秦诸子虽然深刻意识到了言、意、道之间的矛盾,但是为了让人们认识到“道”的性质,从而展开了体“道”方式探讨,说明对“道”的意致和表述不是不可能,而只是不能尽用语言,不能直说。通过这些方式,打破了人们日常的思维方式和对日常语言的执着,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更深刻的层面来思考思维与语言。

作文的思维方式 篇7

一、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

1、地理环境对思维方式的影响同样不可低估

中国是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 较少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压力, 人们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受“天人合一”哲学观的影响, 不认为人和自然是对立的, 不以自然为客体。在这种封闭环境下生存的人们, 由于缺乏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和竞争, 眼界狭窄, 内向保守, 形成了狭隘的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独尊意识。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成为局限在本土之内的内向型思维。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 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居住在沿海地带开放环境下的人们, 由于经常与外界交流和竞争, 思维对象倾向于外界, 思维视野不受地域限制, 偏向于重视空间。正如近代学者梁启超所言, 濒临河海的民族“精神勇猛”, 有“活气”, 敢“进取”。求新、求变、好动的性格是他们外向型思维的表现。

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东西方思维方式存在内向与外向之分。

2、东西方哲学传统的不同孕育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部分。人们做事讲究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追求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一致, 在各个方面都力求与自然和谐统一, 达到顺其自然的境界。这就产生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其中, 儒家思想、道家学说, 基本都是通过悟性建立格言式修身之道, 养性之学, 济世之方, 处世之术的。整个民族习惯于“道”, 即伦理之说。

西方哲学以实证、分析、实验为根本方法。如伽利略提出以分析性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发现与科学证明的方法, 培根提出以实验为中心的归纳主义的思维方法, 牛顿作为西方近代经验自然科学的集大成者, 对于科学认识的思维方法提出了系统的分析——综合法和公理法。他认为科学家做出的任何概括都应该建立在对于现象的仔细考察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西方民族在其哲学影响下, 形成了认知型思维。

东西方哲学传统的不同导致了他们伦理型与认知型思维方式的差异。

二、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主要表现

如前所述, 既然生成中西方文化的哲学观念、地理环境如此不同, 而两者又各自固守着极富个性的文化本位, 坚持着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的特殊的认知方式, 不可避免地, 西方思维方式的内部机制和外部表现自然大相径庭。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究其本质主要体现两大方面:一元与多元, 感性直觉性思维与理性逻辑性思维

1、一元与多元

连淑能总结出的整体型与分析型、归纳型与演绎型、求同型与求异型的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可概括为一元对多元的差异。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历来是注重整体。讲求一元。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体化政治结构, 要求社会和个人的信仰观念一元化、一体化、同步化, 造就了传统文化的“大一统”思想。所谓整体一元, 就是侧重与从多种对象的矛盾和统一的角度, 来观察和理解世界, 主张认识方式的殊途归一。所谓的一元即整体性、归纳性、求同性。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是较多依靠自由辩论的情形发展而来, 强调分殊和差异。其主要表现:注重对认识对象进行从一到多的分析思考, 强调意识主体的独立性格, 追求行为结果的多元化。于中国社会一体化思想政治结构不同的是西方文化基本的宗教神学。神不仅仅种类繁多, 名目繁杂, 且形式多样。西方思维明确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灵魂与肉体、现象与本质, 并把两者分离、对立起来, 分别对这个二元世界作深入的分析研究, 即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2、感性直觉性思维与理性逻辑性思维

除了一元对多元的差异外, 另一明显的中西思维方式差异体现在感性直觉思维与理性逻辑性思维, 它高度提炼了连淑能总结出的直觉型与逻辑型、意向型与对象型、意象型与实证型、以及模糊型与精确型的中西思维差异。

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 因而借助直觉体悟。而西方思维传统重视分析、实证, 因而必然借助逻辑推演出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即中国的直觉型思维与西方逻辑型思维。

连淑能的主体意向思维指的是“从主体的需要和实用出发, 以人的伦理规范和审美情趣为标准, 以主体意向统摄客观事实”;西方对象型思维即西方思维传统以自然为认知对象, 认为只有认识自然, 才能把握自然, 只有探索自然, 才能征服自然。

意象性侧重直观经验。古代中国人注重“观物取象”, 侧重直观的感觉。而西方人追求的知识不是沿着“观物取象”的方向发展, 而是沿着理性的方向发展。

中式的模糊性体现在古代中国人把宇宙看作是混沌的整体, 思维对象和主体是模糊的, 以模糊的思维去认识模糊的整体, 而西式的精确性表现在西方近代实验科学注重对事物分门别类、分析解剖, 重视定量分析和精确计算, 这也促使西方人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工具相当精确, 从而培养了他们精确思维的习惯。

结语

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源自二者不同的地理环境与迥异的哲学追溯, 这形成他们内向性与外向性, 伦理性与认知性的思维差异。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包括两大方面, 一方面是中式的一元性思维, 即整体型、归纳型、求同型;与之对应的西式思维即分析型、演绎型、求异型。另一方面是中式的感性直觉性思维与西式的理性逻辑性思维, 即直觉型与逻辑型、意向型与对象型、意象型与实证型、以及模糊型与精确型的中西思维差异。清晰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与体现对中西文化交流与语言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 《外语与外语教学》。

[2]成中英:《论中西哲学精神》, 东方出版社。

[3]丁素:《论中西思维方式的分殊》《中州学刊》。

[4]敬南菲:《浅析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成因》,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计算思维:一种新的学科思维方式 篇8

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间接的和概括的反应, 是一种认识过程或心理活动。简单地说, 思维是人进行思考、通过人脑的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人的智力在一个方面的体现。思维方式也是人类认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2006年3月, 时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 (CMU) 计算机科学系主任、现任美国基金会 (MSP) 计算机和信息科学与工程部 (CISE) 主任的周以真 (Jeannette M.Wing) 教授, 在美国计算机权威刊物《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上, 首次提出了计算思维 (Computational Thinking) 的概念:“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的行为。它包括了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周以真教授从思维的视角阐述计算科学, 并以此来探索计算机学习的教育价值。为此, 周教授撰写了针对大学所有新生的“计算思维”讲义, 并以此作为“怎样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维”课程的主要教材。

计算思维这一概念提出后, 立即得到美国教育界的广泛支持, 也引起了欧洲的极大关注。目前, 计算思维是当前国际计算机界广为关注的一个重要概念, 也是当前计算机教育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在美国, 不仅有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专题讨论, 也有包括美国计算机协会 (ACM) 、美国国家计算机科学技术教师协会 (CSTA) 、美国数学研究所 (AIM) 等组织在内的众多团体的参与;计算思维还直接促成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重大基金资助计划CDI (Cyber-Enabled Discovery and Innovation) 的产生, CDI计划旨在使用计算思维产生的新思想、新方法, 促进美国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产生革命性的成果。CDI的最终研究成果将使人们的思维模式发生转变。这种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转变, 反映在美国国家自然科学与工程, 以及社会经济与技术等各个学科领域。

计算思维不仅影响着美国, 也影响着英国的教育, 在英国的爱丁堡大学, 人们在一连串的研讨会上探索与计算思维有关的主题。每次研讨会, 都有不少专家讨论计算思维对不同学科的影响。研讨会上所涉及的学科已延伸到哲学、物理、生物、医学、建筑、教育等各个不同的领域。另外, 英国计算机学会 (BCS, British Computer Society) 也组织了欧洲的专家学者对计算思维进行研讨, 提出了欧洲的行动纲领。

●国内有关计算思维的研究

上世纪80年代, 钱学森先生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之上, 将思维科学作为11大科学技术门类之一, 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人体科学、行为科学、军事科学、地理科学、建筑科学、文学艺术并列在一起。自从钱学森提出思维科学以来, 各种学科在思维科学的指导下逐渐发展起来, 计算学科也不例外。黄崇福教授可能是国内最早阐述计算思维的学者。1992年, 黄崇福在其所著的《信息扩散原理与计算思维及其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一书中给出了计算思维的定义:“计算思维就是思维过程或功能的计算模拟方法论, 其研究的目的是提供适当的方法, 使人们能借助现代和将来的计算机, 逐步达到人工智能的较高目标。”

国内关于计算思维的研讨大部分都是在与计算机方法论一起研究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董荣胜教授在对计算思维和计算机方法论的研究中指出:计算思维与计算机方法论虽有各自的研究内容与特色, 但它们的互补性很强, 可以相互促进, 计算机方法论可以对计算思维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再研究和吸收, 最终丰富计算机方法论的内容;反之, 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方法论的学习得到更大的提高。两者之间的关系与现代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论之间的关系非常相似。

2009年7月26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在NOI2009开幕式和NOI25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提到:“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的行为, 它选择合适的方式去陈述一个问题, 对一个问题的相关方面建模并用最有效的办法实现问题求解。有了计算机, 我们就能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那些计算时代之前不敢尝试的问题。”同年11月9日, 在《中国信息技术已到转变发展模式关键时刻》一文中, 李国杰在展望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时指出:“20世纪下半叶是以信息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为标志的时代, 预计21世纪上半叶将兴起一场以高性能计算和仿真、网络科学、智能科学、计算思维为特征的信息科学革命, 信息科学的突破可能会使21世纪下半叶出现一场新的信息技术革命。”2009年12月27日, 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哈尔滨分论坛 (YOCSE哈尔滨) 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年沙龙共同举办了“计算思维”专题论坛的会议。哈工大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王亚东教授作了题为“计算与计算思维”的报告。报告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 讲述了计算思维已经和即将对各门学科产生的影响, 在计算机专业的各门课程中渗透“计算思维”的设想, 并倡议学者们总结计算思维有哪些类别, 以及它们和各门学科、日常生活的关系。

2010年7月19日至20日, 北京大学等九所知名高校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了“C9高校联盟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陈国良院士亲临大会, 作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研究”的报告。大会就增强大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发表了“C9高校联盟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

●计算思维的关键内容

当我们必须求解一个特定的问题时, 首先会问:解决这个问题有多么困难?怎样才是最佳的解决方法?当我们以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根据计算机科学坚实的理论基础来准确地回答这些问题。同时, 我们还要考虑工具的基本能力, 考虑机器的指令系统、资源约束和操作环境等问题。

为了有效地求解一个问题, 我们可能要进一步问:一个近似解是否就够了, 是否有更简便的方法, 是否允许误报和漏报?计算思维就是通过约简、嵌入、转化和仿真等方法, 把一个看来困难的问题重新阐释成一个我们知道怎样解决的问题。

计算思维是一种递归思维, 是一种并行处理。它可以把代码译成数据又把数据译成代码。它是由广义量纲分析进行的类型检查。例如, 对于别名或赋予人与物多个名字的做法, 它既知道其益处又了解其害处;对于间接寻址和程序调用的方法, 它既知道其威力又了解其代价;它评价一个程序时, 不仅仅根据其准确性和效率, 还有美学的考量, 而对于系统的设计, 还考虑简洁和优雅。计算思维是一种多维分析推广的类型检查方法。

计算思维采用了抽象和分解来迎接庞杂的任务或者设计巨大复杂的系统, 它是一种基于关注点分离的方法 (Separation of Concerns, 简称SOC方法) 。例如, 它选择合适的方式去陈述一个问题, 或者选择合适的方式对一个问题的相关方面建模使其易于处理;它是利用不变量简明扼要且表述性地刻画系统的行为;它是我们在不必理解每一个细节的情况下就能够安全地使用、调整和影响一个大型复杂系统的信息;它就是为预期的未来应用而进行数据的预取和缓存的设计。

计算思维是按照预防、保护及通过冗余、容错、纠错的方式, 并从最坏情况进行系统恢复的一种思维。例如, 对于“死锁”, 计算思维就是学习探讨在同步相互会合时如何避免“竞争条件”的情形。

计算思维利用启发式的推理来寻求解答, 它可以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规划、学习和调度。例如, 它采用各种搜索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思维利用海量数据来加快计算, 在时间和空间之间, 在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之间进行权衡。例如, 它在内存和外存的使用上进行了巧妙的设计;它在数据压缩与解压缩过程中平衡时间和空间的开销。

计算思维与生活密切相关:当你早晨上学时, 把当天所需要的东西放进背包, 这就是“预置和缓存”;当有人丢失自己的物品, 你建议他沿着走过的路线去寻找, 这就叫“回推”;在对自己租房还是买房做出决策时, 这就是“在线算法”;在超市付费时, 决定排哪个队, 这就是“多服务器系统”的性能模型;为什么停电时你的电话还可以使用, 这就是“失败无关性”和“设计冗余性”。由此可见, 计算思维与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密切相关, 计算思维应当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一种生存能力。

计算机科学是计算的学问, 它研究什么是可计算的, 怎样去计算。计算思维具有以下特性: (1) 概念化, 不是程序化。计算机科学不是计算机编程。像计算机科学家那样去思维意味着远不止能为计算机编程, 还要求能够在抽象的多个层次上思维。 (2) 根本的, 不是刻板的技能。根本技能是每一个人为了在现代社会中发挥职能所必须掌握的。刻板技能意味着机械的重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当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之后, 思维可就真的变成机械的了。 (3) 是人的, 不是计算机的思维方式。计算思维是人类求解问题的一条途径, 但绝非要使人类像计算机那样地思考。计算机枯燥且沉闷, 人类聪颖且富有想象力, 是人类赋予计算机激情。配置了计算设备, 我们就能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那些在计算时代之前不敢尝试的问题。计算机赋予人类强大的计算能力, 人类应该好好地用这种力量去解决各种需要大量计算的问题。 (4) 数学和工程思维的互补与融合。计算机科学在本质上源自数学思维, 因为像所有的科学一样, 其形式化基础建筑于数学之上。计算机科学又从本质上源自工程思维, 因为我们建造的是能够与实际世界互动的系统, 基本计算设备的限制迫使计算机科学家必须计算性地思考, 不能只是数学性地思考。构建虚拟世界的自由使我们能够设计超越物理世界的各种系统。 (5) 是思想, 不是人造物。不只是我们生产的软件硬件等人造物将以物理形式到处呈现并时时刻刻触及我们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计算概念, 这种概念被人们用于求解问题、管理日常生活、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6) 面向所有的人, 所有地方。当计算思维真正融入人类活动的整体以致不再表现为一种显式之哲学的时候, 它就将成为一种现实。就教学而言, 计算思维作为一个问题解决的有效工具, 应当在所有地方、所有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应用。

●计算思维与计算机学科的方法论

正如本文第二部分所述, 计算思维与计算机学科的方法论研究有很大的相似性, 国内很多学者都在同时研究。计算思维和计算机学科方法论都是试图通过可计算性原理、形理算一体原理和机算设计原理, 从思维和方法的高度来进行抽象, 以寻求具有一定普适意义的学科价值。

所谓可计算性原理亦即计算的可行性原理。1936年, 英国科学家图灵提出了计算思维领域的计算可行性问题:即怎样判断一类数学问题是否是机械可解的, 或者说一些函数是否可计算。所谓形理算一体原理, 是针对具体问题应用相关理论进行计算发现规律的原理。在计算思维领域, 就是从物理图像和物理模型出发, 寻找相应的数学工具与计算方法进行问题求解。所谓机算设计原理, 就是利用物理器件和运行规则 (算法) 相结合完成某个任务的原理。在计算思维领域, 最显著的成果就是电子计算机的创造 (计算机的设计原理) , 比如, 电子计算机构成就是五个外部设备 (计算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以及运用二进制和存储程序的概念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尽管计算思维的学科体系尚未成熟, 但在教学和培训中的应用和推广已逐步开展。一些从事计算机教育的学者在教学过程中推进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标志性的事情包括2008年美国国家计算机科学技术教师协会 (CSTA) 在网上发布了得到美国微软公司支持的《计算思维:一个所有课堂问题解决的工具》 (Computational Thinking:A problem solving tool for every classroom) 报告。2008年, ACM在网上公布了对CS2001 (美国关于大学计算机科学的教学大纲) 进行中期审查的报告 (CS2001 Interim Review) , 开始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周以真倡导的“计算机思维”与“计算机导论”课程绑定在一起, 并明确要求该课程讲授计算机思维的本质。美国计算机科学技术教师协会认为, 计算思维应当是所有学校所有课堂教学都应当采用的一个工具。采用这个工具, 教师自然会问以下几个问题: (1) 人所固有的能力与局限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与局限性? (2) 问题到底有多复杂?即问题解决的时间复杂性、空间复杂性? (3) 问题解决的判定条件是什么? (4) 什么样的技术 (各种建模技术) 能被应用于当前的问题求解或讨论之中? (5) 什么样的计算策略更有利于当前问题的解决?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是认知计算学科的方法和工具, 也是计算学科认知领域的理论体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也进一步推进了大学计算思维的培养。在大学计算机学科教学中, 引入计算思维关注点分离的方法解决软件工程课程中的问题求解、算法设计、软件设计等设计方法以及软件开发过程、软件项目管理和软件开发方法学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因为作为最重要的计算思维原则之一, 关注点分离是计算科学和软件工程在长期实践中确立的一项方法论原则。离散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思维去解决离散数学中的模型与数理逻辑、递归与等价关系数目的求解、模块化与群、等价关系证明等问题。

目前, 尽管计算思维已在大学教学中逐步应用, 但是, 计算思维本身还未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 并且在教学中的应用都是少数专家学者在进行小规模探索性的实验性教学, 在培养过程中没有系统性的应用计算思维的系列方法, 因此效果并不明显。

●计算思维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影响

尽管有关计算思维的研究目前主要在高校, 在国内, 也仅在为数不多的高校计算机系或计算机学院开展教学实践探索。由于计算机学科和信息技术学科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 计算思维也会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产生影响。

1.计算思维是每个人的基本技能

计算思维是每个人的基本技能, 不仅仅属于计算机科学家。我们应当使每个孩子在培养解析能力时不仅掌握阅读、写作和算术 (Reading, w Riting, and a Rithmetic——3R) , 还要学会计算思维。正如印刷出版促进了3R的普及, 计算和计算机也以类似的正反馈促进了计算思维的传播。当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在尝试用计算思维开展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时候, 教授们已提出应当为大学新生开一门称为“怎么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维”的课程, 面向所有专业, 而不仅仅是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我们应当使入大学之前的学生接触计算的方法和模型。我们应当设法激发公众对计算机领域科学探索的兴趣, 传播计算机科学的快乐、崇高和力量, 致力于使计算思维成为常识。从目前中小学的课程设置来看,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让学生接触计算思维是最有效的途径。2000年以来, 我们已经习惯于将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随着计算思维的引入, 需要我们去探索信息素养与计算思维的关系。

2.计算思维促进信息技术学科思维的研究

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普遍存在着“只见技术不见人”和“什么实用教什么”的现象。前者反映我国课程实现中存在着过度的技术化取向问题, 后者反映了功利主义的课程价值认识。其实, 这两种现象所反映的本质都是相同的, 即以简单技术掌握为第一要义, 虽然强调了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但也仅是解决如何操作软件以达到学以致用, 缺乏从学生人生发展的高度看待信息技术课程所应有的价值。

笔者曾从信息技术课程中有关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学习价值的角度提出算法思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性思维方式:算法思维就是能清楚说明问题解决的方法, 能够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转化成若干子问题并将其进一步简化, 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这也是科学和设计领域的一项重要技能;算法思维就是能清楚地理解问题解决的规则, 能够认识到问题的起点、边界和限定范围, 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算法思维就是能清楚地分析问题解决方法的优劣, 能够设计与构造操作步骤更少、更经济的算法。

算法思维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学习价值不是仅对口程序员的培养, 就像数学的学习不仅是培养会计一样。通过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学习, 学生可以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规范的设计与工艺要求, 以及人与计算机共存的思维特征。但是, 算法思维是以算法为出发点, 相比以计算理论出发的计算思维, 有更多的局限性。因此, 计算思维有利于推进信息技术课程在学科思维方面的研究, 有利于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获得终身有用的知识与能力, 而不是面临过时的计算机操作步骤。

3.计算思维引发有关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学科的关系思考

计算机界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程序设计语言是进入计算学科领域的优秀工具, 也是获得计算机重要特征的有力工具。早期中小学开展BASIC语言学习, 其本意也是以认识计算机特征为目的。其存在的明显问题是缺乏学科思维, 过多地关注具体语言的细节。而以应用软件为学习对象的计算机课程, 虽然强调了应用, 但仍然关注软件操作细节的学习, 使得课程学习内容与社会上的软件培训班相差无几。随着计算机软件的丰富与普及, 以及计算机操作的人性化, 重视工具操作、缺乏思维和方法的计算机课程面临改革是必然的。

信息技术课程不仅在课程目标上实现了从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到信息素养的转变, 课程形态、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教材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与改进。但是, 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在处理学习内容中, “人如何处理信息”、“人如何用工具处理信息”以及“工具如何处理信息 (人如何制造信息处理工具) ”三者关系时把握不清, 特别是对于有关计算机原理与操作的学习内容, 存在既想回避又无法回避的现状, 要回避是因为要避免学科教学走回原计算机课老路, 但计算机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典型代表在教学中又无法回避。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都能对数据进行加工, 这种加工有自动化属性。两者都反映了一个根本的问题:什么能被有效地自动进行。这也是计算思维经抽象以后反映的根本问题。计算思维将促进信息技术课程中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关系问题, 即计算机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地位问题。

●结束语

对于计算思维来讲, 要成为一门学科,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 计算思维还不是知识形态的学科, 因为其本身的概念、原理、特征、培养方法论以及创新方法论等方面的知识体系并未形成, 也不是大多数学校或研究所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这方面的学者、知识信息及学术资料所组成的实体化组织虽然正在形成, 但远远未达到成熟。另外, 各国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没有完全认识到计算思维的重要性。因此, 计算思维学科体系的建立任重而道远。

然而, 从计算思维中引申出的方法论, 对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乃至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都有重要意义。用学科方法指导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与课程教学内容需要相对稳定的矛盾, 并从思维和方法的高度规范与重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计算思维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 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最高目标是为了创新。但是, 目前缺少应用计算思维进行创新的方法论, 即如何应用计算思维进行创新。这方面的工作仍然非常艰巨。

最后仍用周以真教授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束:“我们特别需要抓住尚未进入大学之前的听众, 包括教师、父母和学生, 向他们传送下面两个主要信息:智力上的挑战和引人入胜的科学问题依旧亟待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和解答仅仅受限于我们自己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同时一个人可以主修计算机科学而从事任何行业。”

参考文献

[1]Wing J M.Computational Thinking[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06 (3) .

[2]牟琴, 谭良.计算思维的研究及进展[J].计算机科学, 2011 (3) .

[3]何钦铭, 陆汉权, 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9) .

[4]董荣胜.计算思维与计算机导论[J].计算机科学, 2009 (4) .

[5]王荣良.信息技术课程中算法学习的价值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 2008 (8) .

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方式 篇9

一、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对知识的探索

教师在对新的知识进行讲解时,应巧妙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进行探索。学生在尝试问题探索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提出问题,又如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探索性思维的方法,从而培养了探究性思维。例如,在讲《经济生活》“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内容时,我先不把企业经营成功的相关因素讲出来,而是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让学生自己找出影响企业效率的因素是什么?这样做到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由学生自己去探索,规律由学生自己去提示,学法由学生自己去归纳,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引导学生对综合探究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

新教材中的综合探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探究思维的重要途径。例如“《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解决同一问题,运用多角度思考的方式解决问题,可以使学生从单一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养成富于联想和对比,善于开动脑筋,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以扩大视野,加强知识的联系和迁移,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灵感。

三、引导学生对典型问题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性思维与探究有直接关系,它可以使得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运用热点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有效途径。例如“央行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用《经济生活》知识多角度变化解释问题,既可以说是国家宏观调控,也可以说降低消费需求等等。一个问题多变,这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联系和沟通,扩大知识面,增强知识的容量,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善于提出和解决新问题,养成一种不因循守旧、敢于探究的良好思维习惯,大大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四、通过探索性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拓展性

浅议法官的思维方式 篇10

法官思维方式的实质就是从权利与义务这个特定的角度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法官思维实际上就是通过对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进行分析, 确定法律权利的享有和法律义务的承担。法律思维方式的重心则在于合法性的分析, 即围绕合法与非法来思考和判断一切有争议的行为、主张、利益和关系。由于合法性的认定与排除只能通过权利与义务的分析来完成, 法官思维就表现为以权利和义务为线索的不断追问:某主体是否有权利做出此种行为, 享有此种利益和做出此种预期?与之相对的主体是否有义务如此行事或以此种方式满足对方的请求和预期?在这里, 只有权利和义务才是无条件的和绝对必须考虑的核心因素, 而其它因素是否应当予以考虑, 则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 在许多场合, 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法官思维以法律推理为基本方式。法律推理是指法官利用案件的相关证据材料构成的法律事实, 根据相应的法律规范, 论证司法判决的证成过程或是证成方法。通常来说, 法官作出的司法裁判都是以逻辑的、必然的形式做出, 法官运用的法律推理是逻辑方法和经验方法的统一。逻辑方法保证法律推理形式上的合理性, 经验方法则保证法律推理实质上的合理性。法官在运用法律推理时应当注重的是:一要准确理解、适用法律规范;二要正确运用证据规则, 合理采信证据, 认定案件事实;三要合理恰当地将法律与事实相结合, 不能随意“修正”事实, 以适应所选定的法律大前提。也就是说, 法官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是从实际出发, 而是从法律概念、规则和原理出发, 用法律衡量事实的合法与违法。此外, 当事人打官司均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产生争议或纷争。作为法官而言, 无法将时光倒转, 让当时的情景重现, 法官只有通过当事人的举证, 通过证据查找案件事实的每个片段, 再将所有片段依一定的法律逻辑联系起来, 以重组案件“事实”。这样的事实即是人们所讲到的法律事实, 它有时虽不能反映客观真实, 但作为法官只能从证据中发现事实, 只考虑以证据推导出的案件事实在法律上是否具有合法性, 而不能凭当事人口述或依主观推断。这也使得法官的思维方式中情绪化、感情化的倾向必须克服, 必须理性地依据证据客观分析, 体现在不同类型的案件中应表现为:在审理刑事案件中, 要秉从无罪推定的理念, 根据刑事案件要证明的罪行轻重, 使用不同的证据标准, 要求不同的内心确信程度。对犯罪的性质越严重, 必要的证据最低要求就越高;在审理民事案件中更常使用事实推定, 采用自由心证。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 分析能否形成证据体系, 体现所主张观点的高度盖然性证据优势, 从而来判断、采信证据, 认定事实;在行政案件中, 则侧重于审查被告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的依据是否客观、真实、合法, 能否证明其认定的事实。

法官思维以被动中立为基本要求。法官的权威来源于理性的思维、超然的态度和独立的地位, 这就要求法官审案面对双方当事人时, 要尽量保持中立, 不偏不倚, 平等对待当事人的主张。法官在办案与当事人接触中, 会获得一些有关案件的信息与言论, 常常会使法官对待当事人的诉讼观点和法律事实产生一些先入为主的看法, 形成心理定式。这种定式往往会直接影响着法官对证据判断和当事人诉讼观点的采纳, 而法官却不能自知, 这也势必造成法官很少或根本不可能从另一角度对证据进行审查, 从而不利于发现和揭示证据中的矛盾。中立的思维对于消除法官办案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定式具有较强的功效。“民不告官不究”的法谚也要求法官的思维方式应以“不告不理”为原则, 被动性去思维。过去我国民事诉讼在操作中遵循的是“职权主义”, 法官根据当事人的主张, 积极调查取证, 力争查明案件事实, 采用“纠问式”审判方式。事实上, 这种做法是有悖于法院、法官司法权被动行使原则的, 往往造成法官审案主观能动性较大, 失去公正司法客观基础。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 如“控辩式”庭审方式的改革深化, 诉讼证据规则的确立等, 改变了法官过于主动的做法。强调以“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的转换, 主张法官回归到审判被动地位, 根据“谁主张谁举证”一般原则及举证责任倒置的特殊规定, 将再现案件事实的权利义务交由当事人, 法官只能被动选择, 从而让法官更客观, 公正地居中裁判。

对民族思维方式特点的探索 篇11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要使中国哲学史研究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服务,就需要考察中国人在历史上所形成的思维方式的特点。而思维方式的特点又集中地反映在中国哲学的特点中。因此,揭示出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就成了哲学史工作者所关注的首要课题。新近出版的冯契同志所著《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册,着力勾划体现于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的逻辑,即中国古代哲学“合乎逻辑地发展的轨迹”,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这对推动上述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自三十年代起,我国哲学界就流行着这样一种见解:中国古代哲学是伦理型的,认识论不占主要地位。冯著不同意这种看法。它指出,哲学史上提出过的认识论问题,大体说来可以概括为四个:第一,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第二,理论思维能否达到科学真理;第三,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具体真理(首先是世界统一原理、宇宙发展法则);第四,自由人格或理想人格如何培养。如果把认识论狭义地理解为前两个问题,便会觉得认识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不占主要地位,因为中国古代确实没有人象西方休谟、康德那样提出认识论问题。但如果对认识论作广义的理解,便可知道上述四个问题是中西哲学反复讨论过的。中国古代哲学家也并非对前两个问题不关心,例如从孔墨直到庄子都讨论了感性和理论思维的关系。而欧洲近代虽较多地考察了前两个问题,但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曾比较深入地考察了后两个问题。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是与辩证法和逻辑学联系着的,是与伦理学和美学联系着的。正是在较多较长期地考察上述后两个问题上,显示出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又有人主张中国哲学是“重人生而轻自然,长于伦理而忽视逻辑”。冯著认为这也不符合实际。因为从逻辑思维领域来说,无论是中国的先秦,还是西方的古希腊,都已建立了形式逻辑科学和提出朴素的辩证逻辑原理。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西方人比较仔细地研究了形式逻辑,而中国人对于形式逻辑的研究在《墨辩》中虽有很高的成就,但后来却被冷淡了。相反,朴素的辩证逻辑却得到了长期的发展。如《老子》提出的“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的否定原理,《易传》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朴素的对立统一原理,荀子提出的“辨合”、“符验”、“解蔽”的辩证逻辑的基本原理。先秦所形成的朴素辩证逻辑的雏型,不仅得到后世的哲学大家如张载、王安石、王夫之、黄宗羲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使天文、历法、音律、农学、医学等许多门科学得到了辩证方法的指导。我们可以从冯著上册中讲到的《礼记·月令》、《黄帝内经》和下册中所讲到的张衡、刘徽、贾思勰、沈括这些著名科学家身上,看到辩证法运用于具体科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此相关,作者认为,在自然观上,西方长期以原子论的形式出现,而中国则比较早地发展了类似物理学中的“场”的思想的气一元论。至于《墨经》的具有经验论和原子论倾向的自然观,也和它的形式逻辑一样长期被湮没了。以上是中国古代哲学在考察“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具体真理”问题上显示的特点。

关于培养理想人格的问题,冯著指出:西方哲学较多考察了伦理学上的自愿原则和意志自由,而中国古代哲学较多地考察了自觉原则和“为学之方”(道德的教育和培养)。这在先秦表现为孔子开创的儒家所提倡的仁智统一学说。同时,人的自由也是美学问题。在这方面,西方较早地提出了美学上的模仿说(再现说)和典型性格理论,而中国则比较早地发展了美学上的言志说(表现说)和意境理论。先秦的荀子和庄子已奠定了言志说和意境理论的基础。

冯著的上述见解,是作者研究了中外哲学史、逻辑史、科学史、文学史、美学史的大量资料所得出的结论,具体地描绘了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所形成的思维方式的“个性”——注重辩证思维。这将有助于我们从中发扬自己的优点,克服缺点;学习西方哲学的长处,避免其短处,发展和锻炼理论思维的能力。

为能体现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冯著在方法论上也有不少突破前人的地方。关于这一点,我们不仅可以从“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一节里研读其哲理,更可以从他对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的揭示和具体分析之中,领略其对辩证方法的运用。

如何正确地贯彻哲学的党性原则,这是哲学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固然是必要的,但问题在于,历史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不是呆板、机械、简单的推演,而是人类活生生的认识过程中展开的矛盾运动。因此,在哲学史研究中,不能对党性原则作片面的、肤浅的理解,必须进一步把握哲学发展的辩证法,逻辑地展示哲学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作者提出了比较全面具体的哲学史定义:哲学史是“根源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主要围绕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而展开的认识的辩证运动。”可以说,这个定义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观点的统一。

冯著把这个定义作为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一把钥匙。

该书认为,首先,要注意哲学发展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但作者同时又指出,社会实践制约和推动哲学的发展,往往是通过政治思想斗争和科学反对迷信的斗争这两个中间环节而实现的。例如在先秦社会大变革时期,政治思想领域中的古今礼法之争制约着哲学上的天人名实之辩。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没有新的生产方式出现,因此推动哲学前进的首先是科学和生产的进步。关于科学对哲学的影响,冯著不是象一般的中国哲学史著作那样,在讲时代背景时孤立地叙述一下科学的发展概况,也不是一般地讲一讲无神论反对有神论,而是把这个问题熔铸于科学方法论之中。作者认为,科学方法论是哲学和科学的交接点和纽结。书中指出了墨家的形式逻辑方法和荀子的辩证逻辑方法是两种层次的逻辑和方法论,着重分析了辩证逻辑的方法与具体科学发展的关系。作者正是在对战国时的《黄帝内经》、《礼记·月令》,东汉时张衡的天文学说、魏晋时刘徽《九章算术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等科学名著中贯串的科学方法的详细阐述中,具体地说明了中国古代哲学擅长辩证思维的特点,并为解决长期以来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关于哲学和科学的关系这一难题,作了一些突破。

其次,研究中国哲学史要注意考察哲学基本问题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先秦哲学表现为“天人名实”之辩,两汉哲学表现为“或使莫为之争”,魏晋哲学表现为形神之辩和有无动静之辩,宋明哲学表现为理气(道器)之辩和心物(知行)之辩等。冯著通过捕捉和表现各个时期的哲学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表现的不同特点,从而为我们描绘了整个中国古代哲学逻辑发展的生动图景。

又次,研究中国哲学史要透过历史上互相更迭的哲学体系来揭示中国哲学是通过怎样的矛盾斗争而达到具体真理的曲折过程。作者把这个过程比喻为一串圆圈,认为先秦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中第一个大圆圈,这个圆圈是这样构成的:孔子尊重人的理性,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但加以夸大和绝对化,导致唯心论的先验论;墨子注重经验,反对孔子的先验论,基本上是唯物论;《老子》企图超越先验论和经验论,提出了“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否定原理,但对感性和理性都持否定态度,走向了唯心论。之后,《管子》用直观唯物论克服了《老子》的唯心论,是唯物论的唯理论;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是唯心论的唯理论;他们和早期法家的唯物论都是独断论。《庄子》用相对主义反对独断论;惠施和公孙龙哲学也是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对立。后期墨家进而建立了形式逻辑体系,最后由荀子对天人名实之辩作了比较正确的总结,达到了朴素唯物论与朴素辩证法的统一。随后,韩非和《吕氏春秋》各自强调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把荀子的辩证法作了片面的发展;《易传》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阐述了客观辩证法,这对主要阐述主观辩证法的荀子是一个发展,但《易传》是唯心论,开了汉代神学唯心主义的先河。由此揭示出感性和理性、绝对和相对、直观唯物论和唯心辩证法这些人类认识的必要环节是如何在先秦哲学中展开的,使人看到中国古代哲学在遵循人类共同思维规律过程中所表现的特色。

为了探研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本书十分注意抓住各个时期哲学论争的中心和每个重要哲学家对哲学论争的中心而提出的宗旨。作者没有采取列传式的写作方式,也不把每个哲学家的思想分成自然观、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几个方面,这就避免了把古代哲学家描述得千人一面、古今雷同的可能。如冯著认为,先秦时期,围绕天人名实之辩,孔子贵仁,墨子主兼爱,孟子道性善。这是他们在人道观上各自标榜的宗旨。他们的哲学体系就是对自己的宗旨进行阐明和论证而形成的独特的概念结构。只有阐明了每个哲学家思维的特点,才能对整个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作出综合的科学的考察。

抓住了哲学家的宗旨,使冯著呈现了论史结合的面貌。打开上册的目录,就有别开生面之感。各节的标题迥然各异,如墨子一节,用了“墨子及儒墨之争——经验论与先验论的对立”的标题;庄子一节,冠以“‘万物一齐,孰短短长’——相对主义反对独断论”。而这些哲学家的宗旨在先秦哲学发展中的地位,我们又可以从每章的标题中看到。本书上册由“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儒、墨、道、法诸子的兴起”,“百家争鸣的高潮”,“先秦哲学的总结”四章构成。从“诞生”、“兴起”、“高潮”、“总结”四个方面的层层递进中,先秦哲学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脉络跃然纸上。

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如作者所说,前辈和时贤已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时代的发展,要求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能进一步阐明我们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和思维发展的逻辑规律,从而真正成为恩格斯所期望的发展和锻炼理论思维的能力的有力手段。冯著正是把握了时代的这一脉搏,因而作出了一些新的探索。它反映了我国学术界对中国哲学史这们学科,已从对历史上的哲学家及其思想作分门别类的研究(当然也是十分需要的),进而开始转向综合的整体研究的趋势。

本书还将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范围“纯化”,明确了与中国思想史的界碑,因而也有利于促进学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关于中国哲学史与中国思想史的关系,近来讨论颇为热烈。有些搞思想史的同志对现有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不满意,认为是把哲学史的内容“泛化”,写成了思想史;而有些搞哲学史的同志认为,既然有了中国哲学史,再有中国思想史就是多余的了。其实,这个争论可能与没有很好地确定各自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有关。

恩格斯说:“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只留下一个纯粹思想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马恩选集》第四卷,第253页)冯著正是抓住以往哲学留下的认识论和逻辑学的成果,来探索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由此使人想到,中国哲学史和中国思想史是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区别。

从意识形态发展的普遍根据来说,哲学史反映阶级关系和经济关系多半是间接的,往往是通过中间环节即政治思想(以及伦理思想)来实现的。而思想史很重要的部分即政治思想。政治思想不仅与哲学史相联系,而且还与其他各种意识形态,如经济思想史、伦理思想史、艺术思想史、宗教思想史、军事思想史相联系。因此,经济关系、阶级关系对思想史的关系要直接得多。

从意识形态发展的特殊根据来说,哲学史主要是研究围绕着思维和存在关系而展开的认识的矛盾运动,揭示历史上哲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必然性。这是因为,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哲学是以理论思维的方式掌握世界。而理论思维的形成,又必须通过一系列概念和范畴以及由此构成的哲学命题来表现。所以,哲学史与科学的理论思维关系更为密切一些。而思想史则可以说是主要研究围绕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而展开的各种社会意识、时代思潮的矛盾运动。所以,思想史与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的关系更为密切一些。因此我们认为,中国哲学史与中国思想史完全可以并行不悖,各自开拓出新的发展方向。冯著在区分中国哲学史与中国思想史方面,也提供了一个实例。

当然,本书也并非十分完美,正如作者在本书开头语中所说的,他是用“粗线条来描绘”,故有些颇有新意的观点尚未充分展开,使人有不满足之感。某些哲学家的史料的征引还可更丰富一些。另外,书中一些观点也还有待于学术界的进一步讨论。但是,作为对民族思维方式特点的一种探索,作为用辩证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哲学逻辑发展的一种尝试,冯契同志的这一论著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科学化建设是十分有益的。

论摄影创作的思维方式 篇12

一、摄影创作对象与手段的特殊性

当摄影家选定某一事物作为拍摄对象进行创作的时候,他与这一事物之间便构成了一种审美关系,摄影家被称为审美主体,事物被称为审美客体或审美对象。

在摄影创作的审美关系中,审美对象具有以下特性:

(一)唯一性:

摄影创作直接参照的对象只能是一个事物,摄影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和主体审美理想的传达都通过这一个事物的再现来完成。而其它艺术形式则一般不是以一个具体事物而是以许多事物为对象进行形象创造的。因此,摄影创作突出的特征是选择(选择那唯一的一个),而他种艺术创作主要的特征是综合(综合那些“许多”)。

(二)整体性:

摄影创作的审美对象既然是唯一的,那么也就必然具有整体的意义,它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同时又作为整个社会生活的“代表”参与艺术创造,这就要求主体必须在保持客体的自身结构的完整和特定内容的丰富上予以审美观照。在其他艺术中,一个事物一般不具有整体性的意义,主体只是从中提取部分或“元素”,用于构造新的整体。摄影创作对象的整体性的作用在于,它不仅为创作提供了系统化的思维材料,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作为一个整体被接受,从而决定了艺术形象的外在形态和客观内容。

(三)现场性:

事物只有在它的现场展现,对于摄影才有意义。凡是作为摄影创作对象的事物,都是必须是在现实空间存在的,否则审美关系就不无法确立。而在他种艺术中,即使事物的现场性消失了也可以留在艺术家的大脑中。艺术家也可以通过别人的转述获得,以用于艺术创作。

(四)瞬间性:

这是由于现场的时间规定所决定的。事物是一种时间的存在,只有那一霎那呈现在摄影家面前,稍纵即逝。其他的艺术创作者可以得到那些有头有尾的故事,而摄影家得到的只能是“定格”的那一瞬间。

二、摄影创作的思维方式及其本质特征

(一)摄影创作思维的基本方式是感知基础上的直觉思维

摄影创作过程中,作者始终在感知着对象。作为艺术创造,摄影家是在感知中完成艺术形象的创造的。感知是摄影创作思维活动的基本心理形式。

摄影对于创作对象,所要把握的是它的审美本质,是它对于自然和人的意义。在这种把握中,作者要倾注自己全部的情感、智慧、知识、经验、意志、理想、观念,展开一切属于人的本质力量,使艺术形象超越有限的具体走向无限的丰富。这就要求对创作对象的感知不仅停留在一般的认识和判断的水平上,而是要把它提升到创作者把所握的审美水平上。这种感知的升华便是艺术的直觉。就如前面说的,摄影创作思维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感知,而感知的最高表现是直觉,所以摄影创作思维的基本方式可以概括为:以感知为基础的直觉思维。

(二)摄影创作思维的过程是映象变异

如果说他种艺术创作思维的过程是想象中的表象运动,那么摄影创作思维的过程则是感知中的映象变异。映象变异是在主观因素的作用下,感知映象发生的变化。它服从并受制于摄影家的直觉思维对被摄对象的把握。

映象变异是反映在一个大摄影家大脑中的感知映象的变化。它有两种形式:

1.一件事物闯入视野的刹那,摄影家获得的感知映象与常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当从中感到审美意识又把事物当作审美对象进行形象创造时,摄影家还要继续进行着直觉的体验、感受和把握,这就是观察。心理学认为: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的知觉,是人对现实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所以有时也称作“思维的知觉”。在观察中,主观因素极为活跃,充分发挥着主导作用。摄影家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情感使思维有选择地使对象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种特征特别鲜明,其它部分则相对模糊,甚至“视而不见”,这就是注意导向的映象变异。

2.人的感知发展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并依实践活动对感知器官的要求为转移。正如“用提琴来演奏乐曲,同用钢琴比较起来,它给提琴家的音高听觉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因而使提琴家对音高的鉴别能力一般都比钢琴家发达”。艺术家的感知不同于一般人的感知,摄影家的感知也不同于他种艺术家的感知。

(三)摄影创作思维的基本特征

摄影创作的思维活动,由于对象和手段的特殊性带来了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 思维与社会生活的具体对应性。

这来自于对象唯一性的制约。摄影创作的思维活动总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发生并展开的,所以每一个摄影艺术形象都有一个现实对应物。

2. 思维对被摄对象现场的依赖性。

这来自于对象现场性的制约。摄影创作的思维活动必须在直观现场下进行,它随现场的改变而改变,现场的消失即意味着思维的中断。所以他种艺术家可以“闭门造车”,而摄影家却要四处奔波,身临其境。

3. 思维活动的即时性。

就是说摄影创作的思维活动是在发现对象的同时发生和展开的,这来自于对象现场性和瞬间性的制约。某一事物在未被选择为拍摄对象之前,具体形象创造的思维活动无从进行,因为对象是思维的材料。当某一事物进入视野之后触动了作者,激起了情感和创作的冲动时,思维也就即时开始了,而不像他种艺术那样,只要心血来潮,随时都构思作品。

三、摄影创作思维中的想象

(一)抓拍中的想象

到目前为止,抓拍是大量使用的、主要的摄影创作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摄影创作方法。在抓拍中想象没有太大的余地,但也仍存在,那就是预见想象。预见想象就是在感知中对拍摄对象这一瞬间的状况不满意,预想着未来也许能有所改变,在大脑中先形成印象。比如拍摄一片森林,作者对当时的现场环境不满意,觉得在某个位置要是有只小鸟的话拍摄效果也许会更好,这时真的有只小鸟飞过来了,作者就会想着小鸟飞到预想这个位置时的画面再拍摄。就像是从来不修建相片边框的摄影家罗勃.罗逊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说过,他在等待生活进入观景框,然后就被允许按快门了。

(二)摆拍中的想象

摆拍为摄影创作争取到了更多的自由,而它的创作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作者首先要构思好一个形象,然后把大脑中的形象转化为实物,最后进行现场拍摄。这样摆拍就有了两个过程,一是从构思到摆,二是摆好了去拍。摆拍中的想象显然存在于前一个过程之中,所以,可以说摆拍中的想象也就是摆之前的构思中的想象。

结语:

在摄影艺术越来越被大众所喜爱和接受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摄影的拍摄和创作中来,但摄影创作无论是从它的思维方式、对象还是本质特征都有其特殊而独立的一面,是有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其它艺术思维的理论方法无法一叶蔽之,将其涵盖。有很多人虽然热爱这门艺术但却不能将之很好把握的原因就在于对其创作的思维方式的不了解,所以了解摄影创作思维方式的本质和规律就显得很重要了,当摄影创作的思维方式被更多人所了解的时候,摄影艺术的发展必然拥有更加广阔的空间!

摘要:摄影创作思维是有别于其它艺术形象思维的一种思维方式,虽然艺术形象思维对摄影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却无法涵盖摄影,也不能用于指导其创作实践。在摄影创作的审美关系中,审美对象的特性、摄影创作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创作思维的想象都有其特殊的一面,了解并掌握它与其它艺术思维的不同才能更有助于摄影这门艺术的创作和发展。

关键词:摄影创作,瞬间性,现场性,唯一性,直觉思维,映像变异,想象

参考文献

[1]陈军,数字高速电影摄影技术研究,现代电影技术,2010.3

[2]李利平、肖红廷,论平面设计和摄影技术的关系,科技资讯,2010.4

[3]费宇拓,简论摄影创作的构思,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9

上一篇:高架轨道交通景观设计下一篇:绿色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