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经验”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2024-07-16

“枫桥经验”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通用9篇)

“枫桥经验”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篇1

“枫桥经验”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上世纪六十年代,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1963年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由此“枫桥经验”成为全国政法战线的一面旗帜。改革开放新时期又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枫桥经验”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服务群众、化解矛盾。最近,总书记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

调解和教育并重是“枫桥经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调解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主导方式,司法是解决社会纠纷的最终途径,自我化解矛盾对民主法治作用重大。枫桥镇在各居委会、村、甚至重点企业都建立了相应的调解组织,每年成功调处民间纠纷1000多起,成功率97.2%,其中80%在村一级得到解决。枫桥镇在健全普法工作网络的基础上,每年投入20多万元用于法制宣传教育,并对曾有违法行为人员坚持“不推一把拉一把,不帮一时帮一世”的原则。建立健全具有自身特点的基层民主法治是“枫桥经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另一重要特点。法制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照搬西方法律,基层民主法治是推动和提升国家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的关键环节。枫桥镇在加强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法制建设方面,推动村民自治,保证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提出“民主法治村”建设,建立和完善了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通过“四前工作法”,即组织工作走在预测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保证了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

“枫桥经验”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对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加大依法治理力度,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启迪。一是必须把依法办事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切实做到群众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完善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法定诉求表达机制,努力让群众的合理诉求先调解,然后再通过法定途径解决;要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引导群众既依法逐级反映诉求,又遵守法定程序,服从合理合法的终极处理结果,维护正常信访秩序。二是必须把群众路线与法治方式结合起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是创新精神的必然要求,按照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要求,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依法办事作为基本功。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问责;要研究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只要依靠法律、按程序,就能公平公正有效地解决问题;要从群众的视觉观察问题。引导群众自觉把法律作为指导和规范自身行为的准则,依靠法律手段解决矛盾,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

“枫桥经验”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篇2

善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推进法治新区建设是时代的要求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要求, 应当成为滨海新区领导干部与中央、市委保持一致、提升执政水平、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一要求也为有效落实滨海新区推进开发开放进程、全面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教育培训的计划, 提供了指导思想、丰富了培训内涵。因此, 只有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才能引领法治新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成为更加普遍、更为生动的法治实践。

(一) 实现滨海新区功能定位需要法治

国务院把天津滨海新区定位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这进一步强调了滨海新区要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等综合优势, 努力提高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成为天津发展的龙头地区。目前, 滨海新区既面临着新一轮开发开放的机遇, 也将面对原有优势分布格局重新调整的新形势, 尤其是新区第二次行政体制改革、街镇整合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那么, 如何把握机遇, 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步伐, 进一步以法治推动和保障滨海新区综合竞争力在科学发展轨道上取得新跃升, 从而进一步提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地位, 更好地向国际化城市目标迈进, 就成为法治新区建设必须应对的全局性重大课题。

(二) 加强滨海新区社会治理创新需要法治

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基础保障;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是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各项工作的依据和基础, 也是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的目标追求, 更是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的有力保障。社会治理的前提是法治, 用法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也是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内在要求。

加强新区社会治理创新, 是新形势下促进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目前,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过程中也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迁, 社会治理的内容和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 如城乡差距及贫富收入差距日益扩大问题, 政府公信力问题、社会诚信问题、基层治理问题等都严重地影响着新区的和谐稳定。同时, 市民对社会法治环境的要求和期盼也越来越高。这一切对现有的社会治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 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区理政, 是新时期、新阶段对新区社会治理的新要求。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建设, 只有以平安新区作为抓手, 推进法治建设, 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才能将社会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才能营造民主团结的政治环境, 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 协调平衡的生态环境。

(三) 衡量领导干部执政能力需要法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这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要把已习惯的领导思维、管理思维、行政思维转变为法治思维, 善用法治要成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和管理社会的基本功。当前滨海新区正处在开发开放的关键期, 既要继续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又要解决社会矛盾凸显、利益结构失衡所带来的问题。因此, 未来滨海新区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持续稳定的改革和发展动力, 更迫切需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些都对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期待。领导干部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区理政的中坚力量。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凝聚着法治共识的根本, 必须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所以, 培育和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以身作则带头具备和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 在法治的逻辑和价值判断的指导下, 在法治的框架内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既是一种必然选择, 也是一个基本要求。

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法治新区建设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为法治新区建设指明了方向。滨海新区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 肩负着践行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战略的重大历史使命。在法治新区建设过程中, 要立足区域实际, 服务于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 强化法治意识, 提升法治素养

“六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 通过“法律六进”和普法宣传教育, 滨海新区广大干部群众依法办事意识切实增强, 但个别干部在学法守法用法方面还做得不够, 少数群众“信访不信法”现象仍然存在。建设法治新区, 首要是全面提高全区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一方面, 加强法律专项培训, 全面提升领导干部、公务员、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在新区干部培训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要建立一个制度化、常态化的教育培训制度, 如通过学习、培训、出庭应诉、旁听审理等形式, 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 促使他们不仅要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权, 更重要的是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新区开发开放、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同时, 区委组织部和区委党校定期举办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专题研讨班, 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参加专门法律知识轮训和新法律法规专题培训。另一方面, 要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制观念, 以“法治大讲堂”工作为抓手, 引导人民群众自觉遵纪守法, 善于理性表达利益诉求, 在新区范围内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 推进依法行政, 维护公平正义

建设法治新区, 无论是机构整合, 还是强街强镇, 都需要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作保障。因此, “法治新区”首先是“法治政府”, 通过加强法治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认真梳理行政执法职权、制定依法行政规程, 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团作用, 强化制度建设, 规范行政行为;通过成立执法保障基金, 加强执法保障, 严厉打击暴力抗法行为, 推进严格执法, 促进“平安新区”建设, 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同时, 要把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 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各个领域, 保证各项工作依法进行, 创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具体讲, 就是各级党委要带头执行宪法和法律, 规范决策行为、加强党内法治建设、健全完善党务公开制度, 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比如, 按照“谁制定、谁清理, 谁执行、谁负责”的原则, 对目前仍在继续执行、现行有效的各功能区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各级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严格依法依规办事, 坚守公平公正原则, 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 依托电子政务OA办公系统平台, 不断创新政务公开形式和载体, 着力建设法治政府;各级司法部门要坚持公正司法, 强化司法为民, 把好公平正义“最后一道关口”。

(三) 纳入考核指标, 完善考察内容

对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探讨 篇3

关键词: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立法;监督

一、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概述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能力。”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履行职责、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社会的管理水平。

法治思维是运用法治价值来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指法治价值在人脑中形成法治要素,指导人们行为的一种思想、观念和理论。法治方式则是在法治思维的指导下,运用法治手段和法治方法执行法律规范、强化法治监督的实践过程,是将思想转化为行动的外在表现。法治思维是法治方式的前提,法治方式是法治思维的保障,两者互相依存、相辅相成。

二、我国法治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不完善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我国社会现实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加强法治建设,让法律法规所彰显的公平正义理念深入人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或部门领导缺乏法治思维,往往是根据中央的政策固定式的搬到本地区,使得大政方针和本地实际相脱节,从而不能有效制定出符合本地情况的地方性法规。在本地没有合适的出路时,又会向上级领导请示,这种迷信式的思维最终会导致人治的泛滥,从而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社会出现了新的参与竞争或分配的要素,特别是互联网的融通,出现了许多法律法规所监管不到的领域,这也让一些市场投机分子有机可乘,打乱了市场正常运行的秩序。在一些偏远的贫困地区,许多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或医疗条件得不到保障,中央扶持的资金被层层截留,使得他们没有可以使用的教育或卫生资源。除此之外,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等许多复杂的问题没有法律依据,只能依靠道德的约束来调整,严重影响了法治社会建设的步伐。

(二)贪腐现象比较严重

腐败现象是社会的一大公害,更是法治建设的最大阻碍,我国在腐败治理的过程中,由于重视道德、政出多门、机构分散等因素制约,还相对缺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腐败的认知模式、思维习惯和处理方式。[1]腐败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和作风等方面,或侵吞国家和人民的财产,或危害国家的政治安全,或破坏党和政府的名誉等。在利益的诱惑面前,许多领导干部陷入了无法回头的深渊,轻者接受他人请客送礼,重者贪污受贿,滥用手中的职权,挪用公款或者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从而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特别在个别地方,部门领导形成小团体,呈现出“塌方式”的腐败,严重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使法律的权威受到极大的挑战。不仅如此,有些领导干部为了自己升职或获利,故意向国内外组织或个人泄露党和国家的重要机密,给国家的政治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个别领导作风不正,贪图个人享受,穿着奢靡、公款吃喝或包养情妇的现象也是层出不穷,丝毫没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大大损害了党和政府的正面形象,降低了法治的公信力。

三、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建议

(一)发挥立法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我国的法治建设需要立法的引导和推动,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那么可以从三方面着手:第一,注重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客观规律,根据我国国情,从实际出发,使法律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并严格遵循立法程序,努力提高立法技术。民主立法就是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使法律真正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的权利,特别是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教育医疗、食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第二,将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结合起来。改革决策是立法决策的前提,立法决策为改革决策提供保障,那么在进行制度改革时,需要考虑改革的措施是否合法,这就对改革决策的机关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运用法治思维来进行权衡,然后以法治方式即立法决策的形式来付诸实践。第三,提高立法的实用性。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是实现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相结合的必然要求。[2]立法机关要根据改革的制度设计明确所规范的对象和范围,及时地对法律进行修改或补充,使法律更加成体系,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机制

法治建设需要有相关的法律监督机制,才能体现法治的作用,那么就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补充完善,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积极发挥人大的监督。人大有监督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的权力,通过各种监督形式依法行使监督权,抵御腐败,这样可以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减少相对人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及一些冤假错案的发生。第二,依靠社会力量的监督。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一种趋于平等的思维方式,意味着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3]比如人民团体、行业协会及社交媒体等社会力量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通过法律配套机制支持从社会舆论上对腐败敲响警钟。第三,鼓励社会公众的监督。通过拓宽公众参与立法的渠道,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可以建立立法听证会、网上征集建议等法律监督制度,完善民主立法,同时健全举报制度,让领导干部真正接受人民的检验。通过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机制,可以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有利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有效实施,加快我国法治建设的步伐。总之,我们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现阶段我国改革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加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法治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蔡宝刚.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下的反腐路向论纲[J].法学杂志,2013,(11).

[2]丁祖年.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兼论增强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的路径[J].法治研究,2014,(2).

“枫桥经验”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篇4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写进十八大报告是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理念的具体体现。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理政的一个重要规则、理念,随着近年来的推进,正在成为从基层到中央上下一体遵循的基本规则,这意味执政党要依法执政、政府要依法行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在工作的时候也就要做到法律至上。

法治,追根溯源是追求公平、公正、公开。“法治思维”首先是一种法治理念,从思想上认识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等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法治思维是建立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的,一个平时没有法治理念的公职人员、领导干部,遇到问题不可能突然形成法治思维。其次是领导干部或者是公务人员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有一种法律规则的意识,坚持法律至上,坚持法律规则的运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等法治精神和原则。此外,“法治思维”还表现为一种行为选择,面临多种问题的解决方式、手段时,领导干部能够首先研判处理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法治精神等。

理论需要联系实际。我们就发生在广东的“乌坎事件”来说,事后有诸多评论认为正是后期地方政府在处理问题时良好的措施以及方法转变,才使得这起备受关注的突发事件得以完善解决。那么在这起事件中又是如何体现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呢,我们不妨作一概括:

第一,发生社会矛盾,政府首先积极主动介入,不逃避,不推诿,勇于承担责任,与公众沟通;

第二,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依据相关的法律分析公众的诉求是否合法、合理; 第三,对于合法诉求应依法展开调查,在调查中公众的参与很重要,确保调查的客观、中立;

第四,调查情况清楚后,行政决策或者决定采取和公众民主协商的方式进行,吸纳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不能采纳的应说明理由,避免行政专断;

第五,信息及时有效的公开,事件调查情况等相关信息通过发布公告的形式公之于众,确保信息的权威和准确,避免虚假信息扩散,掌握信息主动权;

第六,对于违法行为,不姑息,不放纵,应追究法律责任的依法进行,行政权力不干预司法行为;

第七,依法维护村民自治的权利。

法治思维四大评判标准

在法治成为治国理政方式的大背景下,下一步在建立“法治思维”、学会“法治手段”方面,最切实的步骤是什么?

从内部环境看:需要通过更多的法律知识的普及、法律知识的培训来让公务人员了解法律、理解法律。那么,这就需要建立一个长期的、常态化的、落地的包括新入职的、调任的公务人员在内的具有整体性的法治培训,不可以是碎片化的、支离破碎的。在公务员的任职期间,每年都应该有相应的法治课程。

从外部环境来看:首先是要不断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

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促进已建立起来的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能够在监督合力和实效上不断增强。其次是加强问责制度的完善与实施工作,如不断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保证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有力有效。

同时,在公务员的晋升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对他们的法治意识、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如果在这方面有突出表现的,甚至可以作为提拔的条件。只有将“法治状况”引入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和选拔任用标准之中,并且应该占很大的分量,才能让法治思维成为领导干部主动自觉的惯性思维方式。那么,对于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运用应如何评判呢?首先是法治理念的树立。虽然我们处在转型时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但法治的发展方向是不能动摇的。其次是法律意识,应该成为领导干部甚至公务人员在处理问题时的一个价值选择。此外,领导干部在处理问题时是否坚持了一些判断标准——第一是职权的运用是否合法;第二是立法以及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是否符合法律的精神;第三是在行政决策时是否体现了民主参与、是否进行了必要的合法性审查;第四是能否真正做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行政裁量的时候是否体现了法律平等的精神、是否体现了平等的规则。

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如何在“法治思维”的支配和影响下,运用具体的“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既不能畏缩不前、灰心丧气,也不能盲目自大、胡冲乱撞。正确的态度就是要坚持 “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颁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关于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的重要论断,通过贯彻落实宪法实施工作,保障宪法的“生命”,维护宪法的 “权威”。要高举社会主义人权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要以宪法为核心,以现代宪法所倡导的 “人民主权”、“民主政治”、“限权政府”、“人权保障”、“公正司法”、“法制统一”等等基本法治价值,统率依法治国的各项工作。通过崇尚法治价值在解决重大社会问题中的作用,进一步弘扬法治文化传统,提升法治价值的影响力,逐渐削减各种“非法治价值”在治国理政中的主导作用,通过“依法办事”、“唯法是从”、“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等等具体的政策和规范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各项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打造一个与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相适应的“法治小康”。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直指中国法治建设的关键环节。“依

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确立为我国的治国基本方略,并成为国家与公民的政治常识。我国已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整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阻碍法治进程的主要问题是法律的遵守和执行,核心是必须增强各级领导和司法人员的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形成,不能依靠几个文件和会议,而是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实践,在“倒逼”机制下,培育和形成法治思维。就我区而言,应重点抓好6个重要环节:

第一,要真抓实干,做到说实话、办实事。

习近平同志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就要求我们要避免说空话,说大话,否则就会像赵括一样,只能是纸上谈兵,最终兵败而亡,误己误国。我们抓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做到说实话、办实事。在法律的框架下,在法治的轨道上,在创新社会管理上真抓实干,努力化解全区各种社会矛盾纠纷,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亲情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努力建设“平安颍州”、“幸福颍州”的目标。

第二,要制定“法治颍州”建设基本规划,在顶层设计中贯穿法治思维。区委要统筹安排,尽快出台《“法治颍州”建设基本规划》,《规划》精神应当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容符合宪法和法律法规要求,重点包括依法执政、依法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建设均应纳入法治轨道。让全区的各项工作步入到正常、有序的法治化道路上来。

第三,要规范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治区理政体现法治思维。党委依法执政,要求政策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要求,加大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的支持力度,从而更好地支持政府依法行政,支持司法机关公正独立行使职权。在自身建设上,要看工作运行机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的要求,任何组织和干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触犯法律底线者必须受到法律制裁。政府依法行政,要求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切实依法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还政于民;要有“作茧自缚”的精神,针对部门实际,制定《行政程序规定》,按章办事,规矩自我;要尊重司法权威,坚持行政不干预司法原则,并依法参与诉讼,自觉履行生效判决。坚决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倡导公平交易,优化辖区内企业外部环境。

第四,要维护司法的公正、独立和权威,以司法力量保障法治思维。

全区各级人大、党委、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都要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严禁以各种名义干预司法机关办案,给司法机关创造一个良

好的外部运行环境;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要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按照刑事诉讼程序,独立办理刑事案件;法院、检察院严格按照法院、检察院《组织法》规定,规范上下级监督关系和领导关系;要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大生效判决强制执行力度,提升司法权威和公信力,形成以党委、人大、政府和社会各界为依托,司法机关为主导的社会法治模式。

第五,要创新法治教育、法治文化宣传方式,力促社会崇尚法治思维。要加强全区中小学校的法治教育,从小学至中学,都应开设有一定课时的法治教育课;要加强全区国家公职人员法治教育培训,鼓励参加在职大学或研究生法学课程学习,接受系统法律思维训练;要加强普法宣传工作,深入基层,深入到广大的农村,要创作法治文化精品,树立法治建设典型。

第六,要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业绩考核机制,倒逼运用法治思维。

“枫桥经验”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篇5

“法治思维”是指按照法治的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它是将法律规定、法律知识、法治理念付诸实施的认识过程,直接关系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效果。法治能否取得成功,直接依赖于该社会的公共决策者和私人决策者是否普遍接受了与法治理念相适应的法律思维,是否能够承认并尊重按照这种思维思考问题所形成的结论。

“法治方式”是要将法律真正置于各项权力之上,法律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有绝对的权威,任何违反法律的行为都应归于无效。“法律之外”的任何言论都不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更不能限制法律或者是否定法律。因此,宪法作为根本法成为治国理政的制度依据和法律基础,宪法法律至上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项基本价值和社会公理。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核心内涵是“依法治国”,归结起来就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以促进法律的实施。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律不能仅仅有一个文本,更重要的是作为根本法能否在实践中真正落到实处,其规定的公民权利能否得到实现,国家机关的特权能否得到真正约束。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法律的实施,这需要全党、全国家机关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法律作为根本法其本质特征是执政党“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执政党要切实履行保障法律实施的职责,与此同时,法律实施工作要从发挥法律解释制度的功能角度入手,通过明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法律监督方面的职责来全面和有效地推动法律实施工作。

二、反特权和反腐败。法律第五条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法律。”由此,包括执政党在内的任何人都必须尊重法律,而任何特权行为都是对法律、法律的挑战。

三、审判独立和违宪审查。“独立行使审判权”是法律明确赋予人民法院的权力,但是人民法院还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义务。在某些情况下这二者是相互冲突的。作为人民法院的法官,其首要义务是维护国家的法制统一,对于法律法规冲突的情况,法官尽管没有决定权,但是他有发现权和怀疑权,而且他也有通过程序提交争议的义务,这是法官应有的“法律思维”。法官们一定要树立法律思维,认真对待法律,廓清自己的职权边界,更好地行使自己的职权,促进法律的实施。

四、行政机关“依宪执法”。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需要贯彻以下思维方式:

1、“合法性思维”,即任何行政措施的采取、任何重大决策的做出都要合乎法律“;

2、”程序思维”,要求权力必须在既定程序及法定权限内运行;

3、“权利义务思维”,即以权利义务作为设定人与人关系及人与公共权力关系的准则“;

4、公平正义思维”,即公权力要以追求、维护公平与正义为价值尺度。

五、营造法治氛围,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加强法制教育,使全体公民习惯于法治思维,习惯于用法治方式消除社会冲突,化解社会矛盾,习惯于用宪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宪法的实施。

“枫桥经验”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篇6

1、(单选题)在依法治国不断深入的当今,行政机关()往往成为了行政权力运行中的一大风险。

A.钓鱼执法

B.暴力执法

C.不依法决策

D.违法执法

正确答案:C2、(单选题)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A.人民民主专治

B.共产党执政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依法治国

正确答案:B3、(单选题)()是各类市场主体从事经营活动的基础性权利,是稳定市场秩序、激发创新活力的压舱石。

A.公平竞争权

B.行政许可权

C.反不正当在竞争

D.反垄断

正确答案:A4、(单选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

A.权力公开

B.权力制约

C.权力清单

D.权利审查

正确答案:C5、(单选题)()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基础内容和基本遵循。

A.宪法

B.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完整 C.在学习中提高法律认识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正确答案:D6、(单选题)()成为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的一项重要抓手。

A.强化行政执法力度

B.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C.加强行政执法准确性

D.加强行政执法速度 正确答案:B7、(单选题)行政垄断指行政机关(),违法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违法指定特定企业从事特定业务、违法设置条件限制其他企业参与竞争等行为。

A.违法《宪法》

B.滥用行政权力

C.违反公平竞争原则

D.违规操纵

正确答案:B8、(单选题)()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培养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A.强化依法治国

B.增强领导干部执法能力

C.加强人民法律认识

D.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正确答案:D9、(单选题)依法行政是()的基础和保障。

A.行政公开

B.法治

C.文明执法

D.宪法

正确答案:C10、(单选题)有关部门要切实按照中央的要求,把()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A.法制建设成效

B.遵守法律态度

C.人民满意程度 D.法律工作成果 正确答案:A11、(多选题)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求,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

A.维护稳定能力

B.化解矛盾

C.推动发展

D.深化改革

正确答案:ABCD12、(多选题)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实施行政管理时,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

A.回避权

B.救济权

C.知情权

D.参与权

正确答案:BCD13、(多选题)各级行政机关及公职人员必须强化(),严格遵守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A.风险意识

B.法律意识

C.责任意识

D.守法意识

正确答案:AC14、(多选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A.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B.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D.统筹社会现代化发展 正确答案:BCD15、(多选题)下列关于提高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表述正确的是()。

A.是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不断深入推进的需要

B.是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需要

C.是加快现代化发展、实现十三五目标的需要

D.是强化权力制约、实现制度反腐的需要 正确答案:ABD16、(多选题)党的十八大又一次明确强调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建设标准是()。

A.法治政府基本建成

B.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C.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

D.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正确答案:ABCD17、(多选题)()是依法行政的底线。

A.坚持依法履行职责

B.坚持为人民服务

C.有法可依

D.法无授权不可为 正确答案:AD18、(多选题)各级行政机关及公职人员采取()等法定的程序和办法,确保决策内容合法、程序合法,切实有效防范因决策违法而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

A.风险评估

B.专家论证

C.合法性审查

D.公众参与

正确答案:ABCD19、(多选题)下列关于程序正当表述正确的是()。

A.程序正当目前在单行法中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B.强调程序正义,不仅在于它是法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而且在于程序正义的维护和实现,有助于增强法律实施的可接受性

C.履行职责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

D.程序正当是社会主义法治对行政活动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BCD20、(多选题)我国宪法为充分保证执法机关正确执法,还明确规定了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本系统内实行()。

A.目标明确

B.监督

C.分类管理

D.制约

正确答案:BD

21、(判断题)法治方式就是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两者之间属于法治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辩证统一关系。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2、(判断题)在实施社会管理时自觉地规范权力运行,把权力关到制度的笼子里,是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3、(判断题)依据宪法而制定的法律是全社会一体遵循的行动准则,任何人都不享有超越于法律的特权。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4、(判断题)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提出,有着自身的客观必然性。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5、(判断题)我国法治建设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全面的深化。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6、(判断题)要正确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7、(判断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任何法律和规范性文件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8、(判断题)宪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常委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29、(判断题)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0、(判断题)权力与强制力相关联,与对人、财、物的控制和支配相匹配,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也许导致绝对的腐败。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1、(单选题)1991年11月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向世界公布了新中国第一份()的白皮书,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正面肯定了人权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地位。

A.《中国的人权状况》

B.《革命军》

C.《中国人权文库》

D.《人权之门》 正确答案:A

2、(单选题)培养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首先必须要(),深入学习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切实做到严格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责。

A.结合人民群众

B.结合实际

C.结合国情

D.结合社会发展 正确答案:B

3、(单选题)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人权”概念载入宪法,明确规定“()”。

A.国家保障人权

B.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C.国家维护人权

D.国家尊重人权 正确答案:B

4、(单选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

A.权力制约

B.权利审查

C.权力清单

D.权力公开 正确答案:C

5、(单选题)下列关于职权法定的表述错误的是()。

A.非经法律授权,不得作出行政管理行为,超出法律授权范围,不享有对有关事务的管理权,否则都属于刑事违法

B.职权法定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行政权力,来自于法律的明确授权,而非自行设定

C.坚持职权法定,首先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D.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要做到依法行政,首先必须严守法律明确授予的行政职权,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活动 正确答案:A

6、(单选题)行政机关的岗位职责来自于(),必须要牢固树立岗位权力清单意识,在想问题、作决策和办事情中,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则和法定程序,切实做到依法尽职、依法行权。

A.社会需要

B.领导交代

C.人民需求

D.法律授权 正确答案:D

7、(单选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贯穿于宪法始终、体现在各部法律之内。

A.法律制约

B.权利分工 C.法律分类

D.权力制约 正确答案:D

8、(单选题)()成为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的一项重要抓手。

A.加强行政执法准确性

B.强化行政执法力度

C.加强行政执法速度

D.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正确答案:D

9、(单选题)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作为治理能力范畴中的一种新要求,这是()的特质所决定。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B.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D.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正确答案:A

10、(单选题)在依法治国不断深入的当今,行政机关()往往成为了行政权力运行中的一大风险。

A.钓鱼执法

B.违法执法

C.不依法决策

D.暴力执法 正确答案:C

23、(判断题)权力与强制力相关联,与对人、财、物的控制和支配相匹配,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也许导致绝对的腐败。

A.对

B.错

“枫桥经验”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篇7

一、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涵义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从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内涵看, 笔者认为, “法治思维”注重的是领导干部要将法治的理念贯穿于决策的过程和行政行为的始终, 使领导干部在主观上能够自觉运用法律规定、法的原则、法的理念来作出行政决策, 影响行政行为。“法治方式”更加注重的是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法治的措施、方法、手段来作出行政行为, 而且报告也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指出了应用的范围, 即“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这四个方面是对能力应用范围的明确, 也是能力运用方面的具体要求。

当前, 社会处于矛盾凸显期, 群体性事件频发, 人们权利意识不断提高, 这些对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法院判决执行难问题, 执法不严问题, 贪污腐败问题, 以及求人不求法的现象依然存在, 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心, 影响了领导干部法治能力的提升。有一些领导干部将法律知识的掌握等同于法治能力的提升, 这既是个人认识的误区, 也为领导干部的培训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

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既要从领导干部自身入手, 不断增强法律知识的积累、尊重法律、主动运用法律, 也要不断完善领导干部提升法治能力、依法行政的外部条件。本文着重分析几个影响领导干部法治能力的外部条件。

二、塑造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外部条件

完善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外部条件, 要在体制机制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评上增加法治内容的权重, 这一点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施行, 它能够有效地促进领导干部主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除此之外, 还要进一步完善全社会的法律意识, 做到违法必究, 树立法治权威, 在法治培训中要将法治方式也作为领导干部的培训重点。

(一) 进一步加强全社会每一名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方式的能力, 要提高领导干部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提高领导干部的个人能力和法治素养, 同时还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推进, 特别是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网络反腐、微博实名举报这些新兴的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大批贪官纷纷落马, 焦点访谈等电视节目多年来一直在用法治的视角去发现地方政府和个别部门行政行为中存在的侵害百姓权益的问题。这些都是社会公众监督的力量, 这种力量是整个社会法治环境的一部分, 推动着每一名领导干部增强自身法治能力的进程。我国的传统观念中的“息事宁人”、“厌讼”、“和为贵”等观念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的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同时也要看到, 正是由于很多公民对于某些政府违法行为的无限容忍, 使某些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不能够意识到自身行为的失当甚至违法, 此外, 重关系, 轻规则的观念影响也很严重, 这些都在客观上阻碍了领导干部法治能力的提升和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我国法治社会的建立, 除了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之外, 社会公众的积极护法也功不可没。因此, 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 守法以及护法的行为, 有利于及时发现领导干部作出行政决策和行政行为中的不合法之处, 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信访、媒体曝光等途径, 使领导干部的违法决策和行为能够被及时发现和纠正。从而从外在环境上形成倒逼机制, 促进领导干部法治能力的提升。

(二) 通过对违法行政行为的处罚、每一个判决强有力的执行塑造法律权威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一个社会中法律地位的权威性, 既是领导干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外在环境, 也关系着领导干部自身的法律信仰, 它直接影响着领导干部的个人行为选择。法院判决执行难问题, 执法不严的问题, 影响了社会公众对法律权威性的认同。使司法权在百姓心中出现了弱化, 在一些公众看来, 媒体的曝光、上级部门的关注与督促都比法院的一纸判决要便捷、有成效得多。在社会公众中法律至上的观念仍须树立, 在广大领导干部心中也是如此。如果大部分违法行政行为都不能够被及时发现, 或者即使发现了也没有被及时追责, 被追责的只是一小部分, 就会在领导干部中形成法律可以变通执行或者不执行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 使领导干部能够主动运用法治思维进行行政决策, 并在具体行政行为中适用法治方式, 只能是对领导干部的个人法治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伯尔曼曾经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形同虚设”。对领导干部在法治能力建设上的新要求的具体落实情况取决于领导干部对法律的信仰, 只有法律至上的权威地位在实践中真正得以确立, 法治才会成为领导干部在作出行政行为时首先选择适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三) 在新的能力要求下, 要与时俱进改变培训方法, 营造法治氛围

在领导干部的法治培训中, 除了进一步加强法律知识的培训之外, 还要把国内外优秀的法治方法、措施、手段作为培训的重点。笔者认为, 法治思维以行为的合法性考量作为基础, 而法治方式, 除了法律法规中明确的行为方式指引之外, 还需要大量法治实践中积累的优秀经验的积淀。领导干部可以通过学习总结国内外优秀的法治案例而习得, 成为同类问题可供参考的法治方式。因为我国与国外很多先进国家所属法系、法律规定不同, 在学习国外先进的法治方式中, 重点学习总结与我国法律规定相一致的法治精神、法治原则;在学习国内其他地方运用法治方式的先进经验中, 要总结与自己所在地区相似的法治方面的省情、市情, 为我所用。通过学习, 让领导干部切实看到感受到正确运用法治方式的积极效果。对每一次运用法治方式的法治实践不断总结提升, 这些都将进一步丰富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 切实提升领导干部执政的法治水平。

综上所述, 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切实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需要领导干部个人有意识的提高能力修养, 也需要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司法的权威性、培训的针对性, 为新时期领导干部执政的法治水平提升营造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 从而加快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 使法治真正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领导干部个人有意识的提高能力修养, 也需要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司法的权威性、培训的针对性, 为新时期领导干部执政的法治水平提升营造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 从而加快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 使法治真正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关键词: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依法治国

参考文献

[1]刘锐, 无规矩, 不成方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2

“枫桥经验”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篇8

关键词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能力提升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规划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蓝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因此,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领导干部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事关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落实,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是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关键环节

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为当今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我国也顺应潮流选择了法治之路。但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率先垂范又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为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指明了具体路径。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如何,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能否落地生根。在当今法治日益受到重视的进程中,体现出我们党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执政使命的勇于担当,对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自觉。这也意味着党要依法执政、政府要依法行政,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依法办事,全体公民要依法维权,依法治国将成为时代的新特征。而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恰恰是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应当成为各级领导干部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提升执政水平、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仍然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八大报告为我们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奋斗目标,深化改革成为中国加快发展的迫切要求,但是面对如何改革,特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等领域内改革路径选择等重大课题,需要全社会凝聚共识、形成合力,需要我们从推进依法治国的高度来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需要我们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凝聚深化改革的法治共识。

二、当前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表现形式和存在的问题

当前,领导干部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难以适应依法治国的要求,领导干部明确法治思维、转变社会治理方式任重道远。

从国家层面上看。虽然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现行的有效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达9000多件。但仍然不够完善,部门法之间相互不能有效衔接,一旦碰到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时,往往就会各顾一头、各行其是,不能起到互相推动、相互促进的作用,有的法条之间甚至相互抵触,不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从行政管理层面上看。各级领导干部普遍存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治国的法律意识与其所肩负的职能要求差距很大,特别是官僚主义作风下的长官意识、长官意志依然存在。事实上,基本上都是一把手说了算,如果一把手法律意识较差,其决策和行政行为往往会脱离或者超越法律界限而犯错误或者触犯法律。这同时也是作风问题,官僚主义作风会导致部分决策者或执法者高高在上。有的领导干部凭资历、凭经验办事,有时候违法了自己都不知道,这种情况在不知不觉中还会潜移默化,对下级产生深远影响,导致个人走入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误区,这在现行体制下的每一个层级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警惕。

从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层面上看。在政策制定中没有依据法律来做,这样的現象比比皆是。如在许多工程项目的征地拆迁过程中,各地补偿标准不一,甚至于同一个县区不同地方补偿标准都不相同,不同的项目也存在同地不同价的现象。再如用于修路的土地补偿价格和用于产业园区建设的土地价格又有不同,这些都表明地方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淡薄,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不能体现公平公正的法治精神,因而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必然导致有失偏颇。与此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存在,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尚未完全树立,少数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现象时有发生,阻碍了群众正常的利益诉求,损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的部分诱因。

从群众知法用法守法层面来看。从“一五”普法到“六五”普法近三十年来,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但是仍然存在钻法律空子的现象,这说明法律仍然有缺陷。加之群众没有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和正确运用法律,往往不是从法律角度来提出合法诉求,而是对其有利的、能够立竿见影的就用,否则就不用,法律意识普遍淡薄,导致法律适用过程中存在执行难问题,法院判决书成一纸空文,不能做到遇事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甚至“信访不信法”,从而增加社会维稳成本。

三、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立法体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这就为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指明了方向。完善各项法律和地方规章,包括党内法规、党的纪律等党规党法在内,都要把法治理念的养成,思维方式的选择和治理方式的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法力制约权力、民主监督权力等方式,多措并举,才能逐步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

(二)深入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党和法治政府。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遵从党规党纪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时刻要绷紧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这“两根弦”,少一些政治“帽子”,少一些行政强迫命令,使老百姓自觉形成知法守法用法习惯,领导干部自觉形成依法行政、依法公正执法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要形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执法、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围,关键在于要坚决杜绝行政干预和领导干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发展目标一旦确定后,不因领导干部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干部的思路改变而改变,而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按着法治的节奏运行。真正做到人民利益至上、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将利益诉求、纠纷解决纳入法治轨道,为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强化学习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执政者的法制意识、群众的守法用法意识,必须强化学习宣传教育,要让法治精神、法治观念入脑入心,成为全民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精神信仰。在学法上,要更加全面深入掌握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的重点要点。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广大党员干部学法,就是要认认真真学习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全面深入掌握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的重点要点。各级党政要加大有关法制培训方面的投入,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及其他相关培训时,要有计划地开办行政执法培训班,丰富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内容,强化案例分析,提高领导干部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能力。就目前来看,我国80%的法律、所有行政法规和90%的地方行政法规都是由政府机关执行的,这就必然要求领导干部了解和掌握大量的法律法规。可以通过法律“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等工作载体,潜移默化地影响领导干部的法治思想,增强领导干部对法的认知,形成法制意识,提升法律修养。同时要发挥各级宣讲团的作用,把法制宣传作为宣讲团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其独特的专业优势不断提升普法层次,为普法工作增添新的活力和生机。

(四)建立完善科学考评机制,强化监督制约。将依法执政意识和理念融入到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一是将依法执政能力和法律意识水平纳入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績效考评机制,强化一把手考核评价机制,不断提升一把手的法制意识,使其在法治的框架下想问题、做决策、干工作,以解决一把手拍脑袋说了算的问题。实践证明,一把手的法律意识强的地方,工作就不会出事。二是要建立起“德、能、勤、绩、廉、法”等六项具体考核评价指标,以形成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工作制度体系,实现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长期性和常态化,并将这一过程扩展至领导干部选拔、初任培训、升职转任等各环节。三是在制度的设计上,要拓展法治教育工作内涵,既注重事前教育又注重决策执行后的效果评价,促进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形成。形成依法思考、依法决策、依法执政的良好执政环境,以此提升领导干部的法制意识和水平,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水平,造就一大批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依法行政干部队伍,努力做法治型干部,共同为实现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而努力。

“枫桥经验”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篇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并强调指出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党员干部要带头知法、守法、用法,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的能力。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实现治国方略的重要抓手,是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党员干部基本素质的新要求,也是党员干部保持党性、履职尽责、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一、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重要性

法治思维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念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规则思维、程序思维。它以严守规则为基本要求,强调法律的底线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不能触碰,凡事必须在既定的程序及法定权限内运行。法治思维的核心是权利义务观念,对于党员干部而言,除了具有公民应有的权利义务观念之外,还要有法治的权力观,即权力的有限性与程序性,以及守护法律、维护宪法与法律权威的意识。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推动发展的任务非常繁重,这对提高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中国的客观需要。一国的法治总是由一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决定》指出,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高低强弱直接关系到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法治观念如何,能不能坚持依法办事,对全社会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作为执掌党的执政权和国家公权力的特殊群体,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对其他社会群体起着形象塑造和榜样引领的作用。因此只有党员干部能力强了、水平高了,才能做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才能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进而实现依法治国、法治国家的目标。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也是党员干部的身份、地位、影响、作用所决定的。

(二)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对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展开和人民法治意识的提高,法治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只有适应新形势对法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调节经济社会关系、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实现改革于法有据,才能更好地规范发展行为、凝聚改革共识、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因此,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直接决定着能否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直接决定着领导工作的有效性,也直接决定着能否建成法治中国。

(三)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党依法执政和政府依法行政的需要。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意味着党要依法执政、政府要依法行政,领导干部要做到宪法法律至上,市场经济要法治化规范化运行,国家权力和各项工作要全面纳入法治的轨道。只有当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的法治思维成为一种自然的思维习惯和自发的心理需求,在内心深处建立起牢固的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的常态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时候,法治的目标才真正得以实现。

(四)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提高行政效能和走出人治困境的需要。当前,不断增多的社会利益矛盾,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任务,以及日益泛化的目标责任考核中的“领导责任”,给各级领导干部带来了巨大的决策压力和责任压力。法治思维能够在合法性判断的基础上,根据人与人之间、人与公共权力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进行预判和决断,特别是一个确定性法律规则的出台往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分散领导干部的决策压力,从而将领导从多元利益博弈的中心解放出来,极大的提高了行政效能。法治思维虽然制约、限制了领导干部权力的恣意行使,但客观上明确了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界线,锁定了领导干部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因而使领导干部在谨慎地行使手中权力的同时,恰当地承担自己应当承担和可能承担的领导责任,从而走出了政治思维和领导思维下的人治困境。

二、当前党员干部在运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逐步提高,但与法治中国的目标要求相比,仍存有许多不适应、不符合 的地方。

(一)法律素养欠缺,知识储备不足。有群众戏说:现在不少党员干部讲政策讲不过上访户,讲法律讲不过钉子户,讲发展讲不过专业户,讲改革讲不过个体户。虽有片面,但也突显了这一问题。

(二)官本位特权思想严重,法治思维意识淡薄,人治思维“根深蒂固”。有的领导干部存在着官本位的特权观念,一提依法治国、依法办事,首先想到的不是依法治“权”、依法治“官”,而是治“民”,出现以权压法、以情轻法的现象。有的领导干部不能正视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多发群发的现实,奉行“摆平就是水平,稳定就是搞定”的人治思维,认为“有法(律)无(办)法,无法(律)有(办)法”,采取非法律手段解决现实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往往为追求“稳定”而牺牲“法治”。有的领导为追求暂时的稳定而牺牲法治原则和政府公信力,有的领导干部“谈法治滔滔不绝,做决策时却权力滔滔”,思想和行为完全脱节,权力的运用完全不体现法治,法治无非是“附庸风雅”的时髦谈资而已。有的领导干部追求GDP至上,以牺牲“法治”的方式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这些模糊认识直接影响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三)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虽然多年来国家在“四五”、“五五”、“六五”普法规划中,都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作为重点对象。但有的领导干部不重视对法治精神、法律原则和基础法律法规的学习,在工作中不知法、不懂法,主观臆断,违法行政,有的直到身陷囹圄,方知守法用法的重要。有的领导干部投机取巧,在实际工作中功利性执法、选择性执法、运动式执法、钓鱼式执法。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不足,还突出表现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上。不能正确把握运用法治原则和精神,不能做到统筹兼顾,灵活处置,以致酿成恶性群体性事件。

(四)缺乏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特别是信息时代和网络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维权意识和社会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对法治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有的领导干部依然习惯于依靠权力发号施令的传统领导模式,在市场经济管理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职责定位不清,与民争利,引发民怨。有的领导干部由于缺乏法治思维能力,在进行社会管理和经济管理时,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从而导致前后受阻,左右为难,被动应对的局面。

三、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思路和办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培养党员干部的法治美德,造就一支宏大的具有法治

素养和法治意志的治国理政干部队伍。为此,即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由内而外地自觉养成,也需要各级党组织由外而内地持续教育。

(一)重视法治思维的养成,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社会比较缺乏法治传统,一些领导干部不习惯、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手段推动工作、解决问题。因此,必须重视法治思维的养成,着力提高法治素养。

1、牢固树立法治信仰。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深化对法治的认识,怀有对法治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尊崇。不断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公开的法治价值,使领导干部能自觉用法治理念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自觉而坚定地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2、加强法治学习培训。一个法律知识储备不足的党员干部不可能形成正确的法治思维。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做到学法知法。《决定》指出:“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方法,采用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新颖的培训方式,使学习法律与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紧密结合,不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内容上,既要学习宪法、通用法律知识以及与履行职责相关的法律知识,又要重视法律原则、法治精神等法治思维能力的学习培养。同时,要坚持把法治教育与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

3、高度重视法治实践。法治思维的养成特别是法治能力的提高,关键靠实践。要把工作岗位作为完善法治知识结构、培养法治素养、提高法治能力的基础平台,通过参与各种法律实践活动,做到融会贯通、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要以求真务实的法治思维态度,反“四风”,对自身存在的人治思维、本位思维等错误观念,敢于刀刃向内,自己“刮毒疗伤”。在善于总结中提高,善于借鉴他人经验,在各种违法案件的处置中吸取教训,从而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营造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

“法治环境与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运用是辩证和互动的关系”。法治思维增强了,会自然促进法治手段的运用;法治手段运用多了和运用有效了,自然会改善法治环境,而法治环境改善了,又会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公权力执掌者的法治思维。

1、大力弘扬法治思想。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创造有利于干部法治思维形成的社会环境。确立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使监督真正发挥实效,从外部制度环境上影响来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2、加强法治制度建设。一要把法治理念转化为制度体制机制,加强制度机制整体设计和顶层设计,加快法治政府进程。二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健全程序规则,保证行政机关按照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三要制定和完善保障法律执行、运作、实施的各项具体制度,保障执法公平、公正、公开。四要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五要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建立决策风险评估和依法纠错制度。

3、完善考核选拔机制。将运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作为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和选拔任用的必要条件。切实贯彻落实好《决定》中提出的“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不改正的要调离领导岗位”等要求,促使党员干部带头学法、带头知法、带头用法、带头守法、带头护法,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调节社会关系、协调各种利益冲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

4、加强监督机制建设。一要在法治的体系内,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强行政、司法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建设。二要健全完善质询、问责、离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党政纪处理等制度,保障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有力有效监督。三要加强人大权力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促进其监督行为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四要深化政务公开,建立健全各项阳光监督制度,不断拓宽社会监督渠道,让人民群众监督权力。五要按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的要求,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上一篇:仙人洞导游词下一篇: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