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绝句《枫桥夜泊》译文及赏析

2024-10-05

古诗绝句《枫桥夜泊》译文及赏析(精选5篇)

古诗绝句《枫桥夜泊》译文及赏析 篇1

古诗绝句《枫桥夜泊》译文及赏析

【原文】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赏析】

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全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

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全诗抓住一个“愁”字展开。如果说“月落乌啼霜满天”多少透示着凄清悲凉,那么“江枫渔火”难道不给诗人一点光明与温暖吗?然而,“对愁眠”却凸现在人们面前。旅途的孤独、寂寞,牵起诗人的满怀愁绪,更遇上残月衔山、乌鸦悲啼,满目寒霜洒遍江天,一个迷茫、凄清、寂寥的背景已经形成,奠定了全诗以“愁”为中心的基调。人在逆境中(从诗的字里行间可以品味出来),最忌的是景物伤怀,诗人泊船于枫桥之下,本来心情就已凄恻,却偏逢残月。外出旅游者(也许作者不是旅游家)往往会对家人无限牵挂,可谓归心似箭,盼望与家人团圆,然而,他却客舟孤苦、愁怀难遣。残月也许已给诗人一丝莫名的预示,更兼乌鸦悲鸣的不祥之兆!(听到乌鸦啼叫,人们都会将其与不详联系)满天的飞霜又怎能不令诗人一阵阵心寒?

“江枫渔火对愁眠”。经霜后鲜红似火的枫叶与渔船上星星点点的灯火,在霜天夜晚呈现出一种朦胧美,给这幅秋江月夜图平添几分悦目赏心的风姿,绘景已达到美得无瑕的境界!然而,作者着力渲染秋江月夜的美景时,笔束一顿便绘出一个“愁”字来。作者为什么愁?有几多愁?景愈美则情(愁)愈烈。诗人面对美景,却没有半点的欢乐,愁得辗转反侧,这是为什么?我们回顾前文“月落”、“乌啼”、“霜满天”,俗话说天黑怕鬼,诗人心中的“鬼”是什么?是他的仕途得失、宦海沉浮?还是家事索怀、亲朋离散?诗中没说,不得而知。但诗人无心欣赏夜景、孤独难眠,我们不难想象他心中之愁。郁结难抒,确实不是言语说得清的。从他害怕乌啼,我们可以觉察他心中一定有什么事(或人)令他担心,以至乌鸦的啼叫声也令他心烦意乱。霜,是诗人描绘的这幅秋江月夜图的组成部分。玉屑般的飞霜给人一种素雅高洁的美感,然而和“乌啼”“愁眠”联系起来理解,这霜就有点“不妙”了。既然诗人听到乌啼已感意乱,那么飞霜岂不是令他心寒吗?意乱心烦自是他“愁眠”之因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夜,静得可怕,静得令人难以入睡。

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枫桥夜泊》是一首情与景交织在一起的古诗,全诗除了“对愁眠”外,其余都是刻意绘景。它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描绘秋江月夜的美景,间接而自然地把诗人旅途寂寞的郁结愁思寄托于景物而抒发出来。欲抒情,先绘景,情随景发,是这首古诗显著的艺术特点。由此可见,在借景抒情的古诗中,作者的情感是通过所描绘的景物来抒发的。在教学这类古诗时,我们既要欣赏作者描绘的景物,更重要的是理解他凭借景物巧妙抒情的技巧,这样才能真正地读懂了古诗。

【拓展】

创作背景

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张继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古诗绝句《枫桥夜泊》译文及赏析 篇2

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句话:“言气质, 言格律, 言神韵, 不如言境界。有境界, 本也。气质, 格律, 神韵, 末也。有境界而三者随也。”这句话道破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之美。在中国传统的美学欣赏中, 意境之美已经被认为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精髓, 也成为了诗歌本身的发光点与活力的源泉, 因此意境之美的赏析, 也成为了鉴赏一首诗歌的基础, 对于张继的《枫桥夜泊》不难发现, 这确实是一种具有很高意境的优美佳作。整首诗虽然短小精悍, 但是四句诗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诗中动词与名词的紧密结合, 既优美地对静态物体进行了描写, 又烘托了动态时作者的情感, 动静结合、寓情于景, 将作者的思维情感展现在诗句中, 再创原诗的意境之美。

对于这首诗第一二句的描写, 其中的意境之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 在对“月落、江枫与渔火”和“乌啼与霜满天”的描写时,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感,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使整首诗已经更加的连贯。月落时乌鸦的一声啼叫, 划破了天空的静谧, 用动景衬静景, 衬托了月夜的静谧, 同时也衬托出了作者此时此刻的孤独之情。其二, 通过“江枫、渔火”与“寒山寺的钟声”衬托“枫桥之下的一叶扁舟”表达作者的惆怅与孤独, 用动景衬静景, 将无形的事物形象化, 便于读者的理解。

二、灵魂升华

诗的后两句“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是整首诗的灵魂, 是对整首诗的升华, 作者由远而近、由浅入深的描绘了“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将宁静的夜打破, 一声声钟声不断的回荡在舟中旅客的心中, 为旅客带来了一丝丝惆怅”同时也可以说是, 寒山寺是一座承载着悠久历史的古寺, 一声声有着净化人们心灵的钟声, 将作者心中的惆怅之情给净化了, 平息了旅客心中的烦恼愁苦。后两句主要的就是运用双重含义的手法, 更深层次地对景物进行描写, 例如:“客船”既可以指的是“渔舟”又可以指的是“渔舟的游客”, 充分展现了整首诗的意境之美。

三、情景交融

对于情感的描写首先是要理解作者对于景物的描写, 一般作者所描写的景物在一定程度上, 也体现出了作者此时的心境, 对于情、景的把握不能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 要充分的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枫桥夜泊》是张继在名落孙山之后归乡途中所作, 因此这首诗中也应该含有张继想报效朝廷而又不得志的落寞之情, 面对深秋朦胧的夜色, 江面上只剩下星星渔火和江边上默默挺立的枫树, 在如此凄凉的环境下, 作者联想到自身的经历, 由心生出一种凄凉哀婉之情。

四、诗的“音美”

何为“音美”?音美指的是诗歌的韵律之美, 中国的古典诗歌博大精深, 每首诗歌都有其独特的韵律美, 而张继的《枫桥夜泊》也不乏韵律之美, 就韵律而言, 适中的韵律只要有两种, 及“平平仄仄仄仄平”与“仄仄平平平平仄”, 诗人在写诗的时候都会注意诗句最后的韵律美。就节奏而言, 古诗还有一定的间隔与停顿, 就张继的《枫桥夜泊》而言, 月落 乌啼 霜满天, 江枫 渔火 对愁眠。姑苏城外 寒山寺, 夜半钟声 到客船。由于诗的停顿不同, 最终导致理解含义不同, 如果在对诗句进行推敲的时候, 不能对诗句进行正确的停顿, 就不能对作者当时的感情进行正确的理解。

五、虚实相生

月落、乌啼都是自然界中的景致, 但是在愁苦的作者眼中, 此时的景致也是不美的, 月亮在天空中的时候是最美的, 可是此时她就快要落下了, 乌鸦的啼叫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是一种不祥的象征, 此时乌鸦传来啼叫就更让作者觉得愁苦。在秋夜的晚上, 本来就显得有些寒冷, 诗中的“霜”更是新添一笔, 更是冷上加冷了, 岂不使人肝肠寸断吗?更将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就更显得虚实相生, 虚不是虚, 实不是实, 更显得空灵飘渺。

《枫桥夜泊》给人一种空灵之美、意境深远之美, 时空的交织、虚实的结合使得这首诗又展现给人们了一种不一样的欣赏角度。这首诗的意境之美, 美在作者寄情于最朴实的景物之中, 寓情于景, 将自己的情感描绘得淋漓尽致。

摘要:张继的七言绝句《枫桥夜泊》在中国古诗中, 可以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同时也为读者创造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张继的《枫桥夜泊》描绘了一幅意境朦胧、清冷幽静的江南水乡图, 作者将自身的经历与切身感受融情入景、情随景生, 使得这首诗展现出了不一样的价值, 更体现出了张继不一样的写作才能。

关键词:古诗,枫桥夜泊,意境,赏析

参考文献

[1]高建新, 李树新.一首诗创造世界——张继《枫桥夜泊》的接受与传播[N].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4) .

[2]张玲.传神达意, “译”味隽永——汪榕培英译“枫桥夜泊”的艺术[J].中国外语, 2010 (1) .

古诗绝句闺怨译文及赏析 篇3

原文

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译文一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装扮之后兴高采烈登上翠楼。

忽见野外杨柳青青春意浓,真后悔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译文二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初春来临细心装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然见到路边杨柳新绿,心中一阵忧愁,悔不该叫夫君去从军建功封爵。

注释

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不知愁”一作“不曾愁”,则诗意大减。

凝妆:盛妆。

陌头:路边。

觅封侯:为求得封侯而从军。觅,寻求。

悔教:后悔让

赏析

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未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在当时“觅封侯”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从末句“悔教”二字看,这位少妇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觅封侯”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乐观展望的少妇,在一段时间“不曾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一句点出“不曾愁”,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不曾愁”。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

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称为“诗眼”。这位少妇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作者何以称之为“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是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联想和心理变化。杨柳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不仅仅是“春色”的代替物,同时,它又是友人别离时相赠的礼物,古人很早便有折柳相赠的习俗。因为那迷茫和朦胧的杨花柳絮和人的离愁别绪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故少妇见到春风拂动下的杨柳,一定会联想很多。她会想到平日里的夫妻恩爱,想到与丈夫惜别时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这大好春光却无人与她共赏……或许她还会联想到,丈夫戍守的边关,不知是黄沙漫漫,还是和家乡一样杨柳青青呢?在这一瞬间的`联想之后,少妇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憾便一下子强烈起来,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悔教夫婿觅封侯”便成为自然流淌出的情感。说到“忽见”,杨柳色显然只是触发少妇情感变化的一个媒介,一个外因。如果没有她平时感情的积蓄,她的希冀与无奈,她的哀怨与幽愁,杨柳是不会如此强烈地触动她“悔”的情感的。故曰少妇的情感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并不突然,而在情理之中。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枫桥夜泊古诗 篇4

姑苏城外寒山寺⑷,夜半钟声到客船⑸。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枫桥: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枫桥街道阊门外。有人说“枫江古为封江”、“枫桥旧作封桥”(宋周遵道《豹隐纪谈》),也有人说,“旧把此桥误作封桥,到王��才改正为枫桥”(《吴郡图经续记》),还有人说,“本为封江、封桥,王蚌改封为枫,人们震慑权势,只得趋附”。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⑵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⑶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柯继承等指出,“唐以前早先枫桥称作封桥,吴语封、枫同音,以封桥误为枫桥,因河边有经霜红叶树之故。根据张诗所表明的物候及月相分析推算,张诗当作于农历十月深秋时分,江南水边多植乌桕之类树木,经霜叶红,古人诗中多混作为‘枫’。故江枫,是泛指江边的红叶类树,不必是枫。”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全唐诗》“渔火”作“渔父”。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⑷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⑸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白话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创作背景

根据《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四年(755)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756)六月,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古诗改写作文:枫桥夜泊 篇5

驾船在枫桥停留一夜。夕阳西下,月亮缓缓升起,把周围照得明亮,从远处传来一只鸟的惨叫,原来是一只乌鸦,它一定同我的心情一样,没有家、没有住处、更没有去处。满天的白霜让我的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凄凉,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偌大的入榜纸没有我张继这人?

江岸边不时有枫叶落下,落在水面,水流的叹息不绝于耳。远处有渔夫隐约的影子,像是正在捕鱼,豪爽的笑声传来,我多羡慕,羡慕他们的幸福,有工作可做,有家可回,有亲人的温暖,而我却是一无所有。

城内灯火通明,灯红酒绿,我一人在城外的孤船上久久难以入眠。“咚……”一声悠远的撞击声传来,是什么?啊,原来是钟声,是寒山寺的钟声啊!钟声借着夜的凉风断断续续传到我的船上,时而长,时而短,只有钟声伴着我这孤人了。朦胧中,我不由想起了往事,想起了那声声入耳的读书声,想起了母亲殷切的教导声,想起了儿时玩伴的嬉戏声。

过了不知多久,一切又回归寂静了。连风声也没了踪影,只剩下满天的星光和空气中弥漫不散的愁……

上一篇:泊秦淮翻译下一篇:在全市地税系统公文处理工作培训班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