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翻译

2024-10-05

泊秦淮翻译(共8篇)

泊秦淮翻译 篇1

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之曲《玉树后庭花》。

注释:

①选自冯集梧《樊川文集》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lì)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②[泊]停泊。

③[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④[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称此曲为“亡国之音”。

泊秦淮翻译 篇2

当下, 翻译界兴起一股从生态学的视角洞悉翻译过程的热潮——生态翻译学。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 而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 是关于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互动的整体性研究。这一研究的核心理论基础即为“翻译适应选择论”。该理论以达尔文“适应·选择”学说的基础原理和思想为指导, 以“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主题概念为基调, 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为核心, 是一种能够对翻译本体做出新解的翻译理论范式。其从生态研究的角度审视并定义了翻译, 即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生态环境”是原文、源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 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 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关互联的整体, 它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 (胡庚申, 2008:1) 。细化这一理论:翻译过程是“译者适应和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 翻译原则为“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 翻译方法则是侧重“三维”转换, 即语言维度、文化维度、交际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最终根据多维转换程度, 读者反馈, 译者对译文作出评判, 最佳翻译即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作品。

二、原诗分析

《泊秦淮》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即景生情之作, 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 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 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原诗如下: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 %%平仄平仄仄仄平

夜泊秦淮近酒家。%仄平平平仄仄平

商女不知亡国恨, %%平仄仄平平平仄

隔江犹唱后庭花。%平仄平仄仄平平

首句写景, 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事, 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 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 酒家多有歌妓, 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 牵出“不知亡国恨”, 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 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 借陈后主之尸, 鞭笞权贵的荒淫, 深刻犀利。诗人夜泊秦淮, 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 耳闻淫歌艳曲, 不禁触景生情, 顿生家国亡思, 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 表现了诗人对晚唐统治者的辛辣讽刺, 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从陈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月下的晚唐命运。全诗寓情于景, 意境悲凉, 感情深沉含蓄, 语言精当锤炼, 沈德潜称之为“绝唱”。

三、译本比较

笔者将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 主要从三维转换和译者适应选择的角度对《泊秦淮》的几种译本进行比较分析。以下是中外译者对其的几种英译。

1.Moored on River Qinhuai

Cold water and sand bars veiled in misty moonlight,

I moor near a tavern on Qinhuai River at night.

The songstress knows not the grief of the captive king,

By riverside she sings his song of Parting Spring. (Tr.许渊冲)

2.Anchored in Qinhuai River

Fog is shrouding the cold water,

Moonlight floods the sandy beach.

My boat is anchored in Qinhuai river,

A wine-shop is handy on the shore.

The girl who entertains the patrons

She doesn’t weep because the dynasty fell

She sings“flowers in the rear garden”

The lord who wrote the song lost the empire. (Tr.王守义, John Neville)

(一) 语言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 (胡庚申, 2008:2) 。

在语言方面, 汉语和英语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众所周知, 汉语往往比英语晦涩难懂, 在诗歌中, 更是显而易见。

1. 句长。

汉诗整齐、简练, 虚词很少, 一句汉诗的信息载量比一行英文诗大, 往往连续几个词造成的意象可构成一幅幅画面;英文诗则不易像汉诗一样整齐、简练, 因其冠词、介词、连词常常是不可缺少的, 这就使得在行数方面保持形似十分困难。作为七言绝句, 《泊秦淮》只有四行, 每行七个字, 充分体现了汉诗的工整和简练的特点。而两篇译文中, 许渊冲先生的译文保存了原诗的这一特点, 也是四行;而王守义先生的译文采取了归化的手法, 沿袭了英诗诗行较多的特点, 译为八行;笔者认为, 唐诗乃中华文化之瑰宝, 有其特定的形式与内涵, 如一味地为了内涵的传达而牺牲了形式, 译文读者则无法辨识出唐诗的特征, 未免可惜, 所以译者在顺应译语生态环境的同时, 需要发挥其主体性, 选择较为妥帖的形式来传达诗意。因而, 就句长这一点, 笔者认为, 两篇译文中, 许的译文较为突出。

2. 韵式。

诗和音乐一样, 离不开节奏 (rhythm) , 中文诗和英文诗都是这样。但是, 中文诗的节奏偏重韵, 而英文诗的节奏偏重声。中国曾有“有韵为诗, 无韵为文”的说法, 其押韵方式多为aaba式, 即一、二、四行押韵, 三行不论。英语诗歌没有这种韵式, 中外译者也没有将汉诗韵式强加给英文诗, 而是“入乡随俗”, 或按英文诗习惯, 采用aabb或abab式。通过对《泊秦淮》的平仄组合, 我们可以发现, 本诗属于典型的中文诗, 一二四行押“a”的音;而以上两位译者中, 只有许采取了押韵的手法, 许渊冲先生主张用格律英文诗译中国格律诗, 他也正是这样实践的, 其译文采用英雄双韵体的韵式aabb, 读起来朗朗上口;其余译本则未能顾及这一点。从本诗来看, 还是译为格律英文诗较好。

(二) 文化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这种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于关注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 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 译者在进行原语语言转换的同时, 关注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 (胡庚申, 2008:2-3) 。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这些必然在语言上得以反映。在诗歌中随处可见所谓的文化负载词, 它们都是特定思维模式或国家历史传统的体现。

在《泊秦淮》中, 一个典型的文化负载词是“后庭花”。《后庭花》, 全称《玉树后庭花》, 是陈后主所作的歌曲。《南史》记载:“陈后主以宫人袁大舍为文学士, 因押客共赋新诗, 采其尤艳者, 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曲。”由于陈后主荒淫无度, 不理政事, 当隋兵打进金陵时, 他领着宠妃却躲进干涸的景阳井中被人捉出, 陈国被灭。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被后世普遍视为“亡国之音”。对这一典故, 两篇译文的译者采取了不同翻译手法。

1. 许渊冲的译文采取了无标记项的归化处理, 舍去了“后庭花”这一典故的形象, 而用“his song of Parting Spring”来作解释。这样一来, 译语读者可以用最小的处理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 通过“knows not the grief of the captive king”与“sings his song of Parting Spring”的鲜明对比, 感受到原诗作者的悲痛与无奈。对具有一定古典文化修养的读者来说, 不难理解“the captive king”暗指荒淫误国的陈后主, 从而联想到“song of Parting Spring” (惜春曲) 应该指“玉树后庭花”。不过对古典文化功底不那么厚实的读者, 对域外读者甚至某些汉学家来说, 无论是透过“宫廷乐”还是“惜春曲”, 均难以领会“后庭花”的弦外之音, 这层跨文化的屏障比较难以穿越。这样, 译者直接剥夺了译语读者了解中国典故文化的权利。

2. 王守义和J.Neville采用保留典故意译翻译“后庭花”一典。此译文借助引号显示该典故的标记性。“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 用两行句式进行处理, 以满足解释“后庭花”的文化内涵的篇幅需要。译语读者不需付出太多的努力即可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通过“the dynasty fell”与“lost the empire”的互相照应, 可以推知“flowers in the rear garden”应属不祥之曲, 典故的暗含意通过上下文语境得以基本传达, 其明示意义也通过“flowers in the rear garden”清楚示出。这种直译并在文内加解释的处理使得典故中的文化内涵得以表达, 保证了阅读的流畅, 但以牺牲原诗的形式为代价未免可惜。

所以, 古诗外译时, 典故文化内涵的适度取舍, 是构成译诗的整体风格与意境美不可或缺的要素。若逢艰深处便舍弃本源, 过多求助于归化, 异域色彩就会荡然无存, 古诗的美也已抽空;若生硬直译, 不加注解, 则译本对译入语读者无法产生审美刺激, 引起共鸣, 译者的热情也将是一厢情愿。鉴于此, 在文化这一维度的比较中, 笔者认为王的译文较好。

(三) 交际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 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 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 (胡庚申, 2008:3) 。

交际维层面的转换并不仅仅局限于日常对话式的交际, 在文学作品, 尤其是诗歌这种简约凝练的艺术形式里, 交际乃是原文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 即读者能领悟到作者的表达初衷, 继而与作者在情感、思想等各方面产生共鸣抑或争议。而在古诗的翻译中, 译者则扮演了桥梁的作用, 用目的语准确地将原文转换成译语读者能理解的“对等物”使得读者知晓原作者的吟诗意图, 促成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间交际目的的实现。

《泊秦淮》一诗, 从表面看, 似乎是在讥讽不懂得《后庭花》乃亡国之音的歌女, 实际上, 诗人杜牧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 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对现实的深切忧思。作为忧国忧民的政治家、思想家, 杜牧对于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的兴废存亡有清楚的了解, 对于当代的政治弊端及其后果也有清醒的认识。诗中的一个“恨”字, 乍看是讽刺歌女们的无知, 实质是抒发了诗人对陈后主 (陈叔宝) 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惋惜之恨, 对晚唐的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 不知从中汲取教训的愤恨, 以及作为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怀抱隐忧却无法力挽狂澜的无奈之恨。所以, 很多学者认为“恨”字乃本诗诗眼, 它的翻译精到与否事关读者群与原作者跨越时空交流的成功与否。在以上译文中, 只有许的译文中将“恨”表达了出来:grief (许译) , 其能体现出作者纷杂交错的痛苦嫉恨之情, 同时也给了译文读者对原作者思想的更大的领悟空间。

此外, 为使译文读者更好地领悟原作者的情感, 译文中意境的传达也是不可或缺的。诗的音韵是诗特有的表达方式, 而意境则是诗意赖以飞翔的翅膀, 是一种软信息的传达。清人杨逢春在《唐诗绎》中说:“首句写景荒凉, 已为‘亡国恨’勾魂摄魄。”在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中, 连用了两个“笼”字, “笼”就是笼罩, 描绘出一个月色迷茫、烟水凄寒的夜晚, 景色氛围使人感到十分萧瑟冷寂, 心情也如同被烟笼寒罩一样地凄冷, 所以这一句中的景语又是情语, 描绘出的是一种使人难以舒畅心情的情境。因此, 译好这一句有助于读者更深层次地理解原作精髓。在原作中, “烟”与“月”互补见义, 即“烟雾与月光笼罩着一河清水, 也笼罩着河边的沙地”。并非“笼寒水”的只是“烟”而无“月”, 也并非“笼沙”的只是“月”而无“烟”。基于这种分析, 上述两篇译文中, 唯独许渊冲先生的译文与此相吻合。综合上述两点分析, 在交际维这一层面, 许的译文拔得头筹。

四、结语

综观两篇译文, 通过从三维转换角度的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 “整合适应选择度”相对较高的作品是许渊冲先生的译文, 但其译本也并非完美, 其在文化这一维上未能做到尽善尽美。

换句话说, 两篇译文各有千秋, 各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当然也各有所短。各自都尽可能地跟原诗保持一致, 都在不同程度上传达了原诗的意境和形象, 但译诗离原诗又都有一定的距离。基于此, 译者需要克服巨大的时空差距和文化差异, 从各自的审美视角出发, 通过译作竭力将壮丽的画卷忠实地再现在译语读者面前。

参考文献

[1]胡庚申.从译文看译论[J].外语教学, 2006, (4) :50-55.

[2]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J].上海翻译, 2008, (2) :1-5.

[3]李红艳.《泊秦淮》英译文的经验纯理功能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 2009, (5) :191-194.

[4]王守义.约翰.诺弗尔.唐宋诗词英译[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泊秦淮》教案 篇3

赵明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重点难点]

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纲导学

(一)激趣导入: 歌曲导入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 是什么朝代的诗人?(唐代)唐代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呀?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是谁呀?(李白、杜甫)后人把李白和杜甫一起合称为“大李杜”。除了“大李杜”还有“小李杜”,你们知道“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吗?(杜指的是杜牧)那李呢?指的是擅长写情诗的唐代诗人李商隐。为了有别于“大李杜”,后人把李商隐和杜牧一起合称为“小李杜”。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有谁知道这条河在哪呀?(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应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牧的《泊秦淮》。(板书:泊秦淮)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感悟。

3、学生示范朗读再全班齐读。(二)出示导纲

1、仔细品味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说说两个“笼”字好在哪里? 2、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3、这首诗是在批评商女不知亡国恨吗?为什么?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1、学生自学课文及导纲,不理解的批注下来。

2、讨论交流(由组长协调本组内组员轮流提出自己的疑问,其他学生解答,也可以轮流说说自己对导纲问题的理解,其他学生补充。即将结束时用白板 显示展示、评价的分工。)

三、展示评价

四、质疑解难 你还有什么想知道,却不明了的?大胆说出来

五、导学归纳

1、学生归纳(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及学习方法,自己的感悟等)

2、教师提炼

主题;诗人触景生情,借古讽今,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3、再次朗读本诗,注意感情、语调。

六、拓展延伸;同为亡国之君,李后主(李煜)和陈后主的命运却截然相反,试分析其原因。

七,学科班长总结

八、作业;积累相关诗句

1、《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卞州。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泊秦淮唐诗 篇4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解

1、秦淮:河名,源出江苏省溧水县,贯穿南京市。

2、商女:卖唱的歌女。

3、后庭花:歌曲名,南朝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后人亡国之音。

译文

烟雾弥漫秋水,月光笼罩白沙;

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

歌女为人作乐,那知亡国之恨?

她们在岸那边,还唱着后庭花。

创作背景

《泊秦淮》,载于《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三。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杜牧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整体赏析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有人说作诗“发句好尤难得”(严羽《沧浪诗话》)。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那两个“笼”字就很引人注目。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首句中的“月”“水”,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关联的,“烟笼寒水月笼沙”与“夜泊秦淮近酒家”衔接得很自然。但如果就诗人的活动来讲,该是先有“夜泊秦淮”,方能见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不过要真的掉过来,反而会平板无味。诗中这种写法有两个好处。首先它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这是很符合艺术表现的要求的。其次,一、二句这么处理,就很像一幅画的画面和题字的关系。平常人们欣赏一幅画,往往是先注目于那精彩的画面(这就犹如“烟笼寒水月笼沙”),然后再去看那边角的题字(这便是“夜泊秦淮”)。所以诗人这样写也是颇合人们艺术欣赏的习惯。

“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却很值得玩味。这句诗内里的逻辑关系是很强的。由于“夜泊秦淮”才“近酒家”。然而,前四个字又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有个性,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后三个字又为下文打开了道路,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和“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因此,从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这“近酒家”三个字,就像启动了闸门,那江河之水便汩汩而出,滔滔不绝。这七个字承上启下,网络全篇,诗人构思的细密精巧,于此可见。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他们所欣赏的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玉树后庭花》。这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不禁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作者简介

《泊秦淮》教学设计 篇5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牧,理解诗句的含意,背诵全诗。

2、理解作者的忧国之情,认清当时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本质。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探究。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牧的《泊秦淮》。“泊”,停泊、靠岸的意思。“秦淮”,即秦淮河。诗人夜晚泊舟秦淮河畔,借写眼前之景而抒现实之忧。

二、整体感知:

1、作者:杜牧(803—约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属县)人。晚唐诗人。入仕后累官至迁膳部员外郎。朋党之争时,被李德裕排挤,而后复为用。入朝,官至中书舍人。《全唐诗》编其诗入卷。他关心国事,反对藩镇割据,拥护中央集权,主张抵御入侵之敌,反对腐化,同情人民。他曾写《原十六了》、《罪言》等军事论文,分析藩镇割据之病源及边防战守之事,其意透彻,但无人问津。他喜欢兵法,注释过《孙子》,他的诗文亦受兵法影响,意气纵横,抑扬跌宕。他的《答庄充书》说“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是用兵法来比喻创作。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其政治诗如长篇《感怀诗》共五十三韵,是学杜甫的《北征》和《咏怀五百字》。反映现实的律诗如《河湟》、《早雁》等都蕴含着深沉的对时政批评之讽。艺术上最有特色的是写景抒情的七绝,咏史诗《过华清宫绝句》、《赤壁》等颇多感慨,《江南春》、《泊秦淮》、《山行》等,意义深婉,风格飘逸。由于国热已如江河日下,故这些诗常流露感伤情调。其《阿房宫赋》也为人称道且标志着文赋体之形成。生平祥见《新唐书》卷一六六。有《樊川文集》。

2、背景资料:《泊秦淮》南京是六朝故都,自南朝时渐渐养成奢靡之风,而淮河一带又是南京城里最有名的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诗人泊舟于此,目睹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悲愤的七绝,用来抨击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

三、细读品味:

1、“烟笼寒水月笼沙”——互文见义,“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

2、“夜泊秦淮近酒家”——由“夜”字可知时间是夜晚时分;由“泊”字可知诗人是乘船而来停泊于此;由“秦淮”“近酒家”五字可知秦淮河畔为灯红酒绿之地。“近酒家”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处用了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 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不知”凸显出诗人的感慨之深;“犹”字凸显了诗人的忧愤之切。

四、合作探究:

如何理解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

明确:这两句诗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商女是伺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根据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这荒淫误国的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知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用这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能不使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呢!“隔江”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于声色。“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用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五、教师小结: 《泊秦淮》诗的第一句用两个“笼”字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勾画出了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渲染出一种空冷愁寂的情调。第二句交代停船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为下两句的展开作铺垫。第三、四句写诗人在船上听到对岸酒楼中歌女们演唱“亡国之音”后激起的无限忧愤。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涵着对世道的愤慨。

《泊秦淮》诗人通过夜泊秦淮河,目睹灯红酒绿,触景生情,借古讽今,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六、布置作业: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泊秦淮

写景:忧愁伤感;抒情:讽刺揭露。

《泊秦淮》教学设计 篇6

【知识与能力】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诗大意,并能说出某些关键词的意义,比如“笼”,“犹”等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中关键信息的内涵,深化理解作者哀艳用词背后的深沉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强化对南朝及唐末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并培养出对唐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中关键信息的内涵,深化理解作者哀艳用词背后的深沉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强化对南朝及唐末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并培养出对唐诗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任务引导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对比阅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多媒体出示秦淮河繁华美景的图片,并讲述关于秦淮河的三个重要信息:

(1)相传秦始皇南巡,经过南京时发现其地势龙盘虎踞,风水积蓄着皇家贵气,于是下令斩断龙脉,开河断垄,引淮入宁,以泄王气,这条秦始皇引淮水而开的河就是秦淮河。

(2)秦淮河自古多酒家歌女,素被称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有很多关于歌女名妓的传说。而秦淮河又因这些女性而平添了一份明艳旖旎的风情。

(3)夫子庙位于秦淮河北岸,是祀奉孔子之地,为全国四大文庙之一。夫子庙是包含贡院街,魁星阁,尊经阁等等一系列建筑在内的文化建筑群,是多朝的文教中心。范蠡,周瑜,王导,谢安,李白,杜牧等等数百位文化名人都曾在此做出过不朽的成就。

老师提出如下观点:“所以总是有人说南京盛产美女,读书人和亡国君王。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在杜牧的一首诗中,美女,读书人和亡国君王又能酝酿出怎样的感怀之叹呢?”并就此引入正题《泊秦淮》。

2、用多媒体出示杜牧个人信息如下:

杜牧(803—约852)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今陕西西安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绝著称,擅长文赋,注重军事。有《樊川文集》十二卷传世。代表作《泊秦淮》,《清明》,《江南春》,《阿房宫赋》等,还曾注释《孙子》。

(二)整体感知

老师设置如下问题,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1、在这首诗中,美女,读书人和亡国君王都是谁?

经过提问,老师引导学生得出:美女→商女;读书人→作者;亡国君王→并非指哪个人,而是指《玉树后庭花》,相传南朝陈后主整日沉迷于靡靡之音,不理朝政,亡国后,他听过的靡靡之音却流传下来。《玉树后庭花》便是其中之一,是亡国之音。

2、结合注释讲述本诗大意

并通过互动引导学生说出:在水面起雾的夜里,诗人停船在秦淮河畔的酒家,偶然听到有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十分感慨,有感而发兴亡之叹。

(三)深入研读

教师继续设置如下任务:

1、本诗的前两句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

通过互通引导学生总结出:

通过两个“笼”字将原本分离的烟、寒水、月、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象而简练地描绘出雾升寒水,月落平沙的“秦淮月下图”,营造出浓郁的“清冷迷离”的氛围,既说明了喝酒的环境,也为后句中歌女的出现铺垫了情感基调。

2、一般我们写文章常常先交代地点再写景,本诗却是先写景再交代地点,前两句能否交换?

经过互动,得出以下结论:

不能。原因有二:音韵上讲,平音易发,音调高亢,有助于情感铺陈,仄音深沉内敛,常用于情感烘托,七绝不可以仄音开头;内容上讲首句既是景物描写又点明了时间,次句上承景色描写“夜泊秦淮”,“近酒家”又开启了下句,有“酒家”才可能有“商女”“后庭花”以及兴亡之叹,地位重要。综上,两句不可换。

3、“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处“犹”字有怎样的特殊用意?

经过互动,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犹”是实写,因为江面起雾,歌女隔江唱歌,其实作者是看不清也听不清的,只是隐隐约约地感觉似乎是前朝的亡国之音;其次,“犹”也是虚写。南朝陈后主沉迷于《玉树后庭花》之类的靡靡之音,不理朝政,最终亡国。而作者的年代其实正处于国运衰退之时,而此时的权贵竟然还有心情听靡靡之音,作者发现目前的情况与陈后主似乎很像,似乎历史又重演了。“犹”字还体现了以作者为代表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势清醒的认识,与对统治阶级的深深隐忧。

4、作者真正抨击的对象是“商女”么?

经过互动,得出以下结论:

并不是。歌女处于社会底层,她们所唱并非能够自己决定,而是由听曲之人决定。她们会唱,说明有人要求听。而听曲之人,无非就是沉迷于奢靡的生活不理国事的统治阶级。此处作者真正抨击的人是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腐朽而空虚的灵魂的封建官僚阶级。

(四)拓展延伸

对比阅读两首与秦淮河有关的感怀诗《泊秦淮》的《乌衣巷》,来比较两首诗在情感上有何异同。

经过阅读分析和互动,得出以下结论:1、在内容上,《泊秦淮》的情感是一点一点絮絮而来,到达最高时点题“隔江犹唱后庭花”引发兴亡之叹。《乌衣巷》从一开始就铺陈出“物是人非”之感;2、虽然同是对封建官僚阶级的抨击,《泊秦淮》是借歌女曲笔,情感抒发比较含蓄。《乌衣巷》则在第三句“旧时王谢堂前燕”将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统治阶级,情感抒发更加直接。

(五)小结作业:

《泊秦淮》导学案及答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牧,理解诗句的含意,背诵全诗。

2、理解作者的忧国之情,认清当时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本质。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探究。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牧的《泊秦淮》。“泊”,停泊、靠岸的意思。“秦淮”,即秦淮河,诗人夜晚泊舟秦淮河畔,借写眼前之景而抒发现实之忧。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诗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2、背景资料:《泊秦淮》秦淮河自古为金陵(今南京)胜地:歌楼舞榭,鳞次栉比;画船游艇,南来北往。南京是六朝故都,自南朝时渐渐养成奢靡之风,而淮河一带又是南京城里最有名的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诗人泊舟于此,目睹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悲愤的七绝,用来抨击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

三、细读品味、合作探究: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写了什么内容?采用了什么 修辞?什么写作手法?

2.展开联想和想象,描写“烟笼寒水月笼沙”所展现的画面,并说说这一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3、说说这首诗第一句中两个“笼”字写景的妙处

4、“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5.“商女”和“《后庭花》”各指什么?

6、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采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7、“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试品析。

四.反馈练习: 1.《泊秦淮》中点明时间和地点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运用典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泊秦淮》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点明全诗主旨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2。诗中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表达出对国事的极度忧虑和忧愁的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下面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两项()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个“笼”字写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4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意旨在借批判她们的幼稚无知,沉湎于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实际上批判那些不理国事,沉溺于享乐,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担忧,语言清新洗炼,加上活用典故,是唐诗中的优秀诗篇。

E.“寒水”,寒冷的江水,指穿过南京流入长江的秦淮河。F.“隔江”的“江”指秦淮河,商女在岸上酒楼歌唱,诗人从船上听去,所以说“隔江”。

五.课堂小结:《泊秦淮》诗人通过夜泊秦淮河,目睹灯红酒绿,触景生情,借古讽今,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担忧。 六.背诵这首诗。

 《泊秦淮》答案

 1.这句诗描绘了秦淮河朦胧淡雅的美丽夜景。采用了互文的修辞和情景交融的写法。

 2.轻轻的雾霭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意可感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煞是空冷愁寂。具有朦胧、冷寂的特点(或迷茫、悲凉的特点) 3.“笼”,即笼罩的意思。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它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准确、形象地描绘了月下河边的朦胧淡雅的景色,渲染出朦胧、凄凉、冷寂的气氛,奠定了全诗伤感、忧愁的基调,又与诗的下两句描写麻木了的人心相照应。

4、在全诗的结构中起承上启下的枢钮作用,“夜泊秦淮”表明上句景物的时间、地点,且照应题目,“近酒家”.引出下文。 5 ·商女:指歌女,旧时以歌唱为业的女子。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陈后主作的歌曲,被后人称做“亡国之音”。

6、不是。从字面上看是批评歌女,实际上是批评座中点歌的统治阶层;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用曲笔的艺术手法。全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7、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正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之路走下去的情形;巧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的教训、现实的情形和国家注定灭亡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痛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担忧。

泊秦淮翻译 篇8

2.讲析诗歌,清楚诗歌中的“征蓬”这个意象,能赏析颈联。3.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影响了后来的文人墨客,特别是唐朝的几位诗人,王维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学习王维的一首边塞诗。齐读题目《使至塞上》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

(三)1、解题: 使:出使;(王维)出使到边塞。王维《使至塞上》,开元二十五年即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诗是出塞途中所作。

(四)诗体与朗读

1、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共8句,分为四联,大家回忆一下,是哪四联呢?(首、颔、颈、尾)

板书:首颔颈尾

2、学生读诗。个读+集体朗读

(五)理解诗意

1、回答王维为什么出使?(用诗句中的词回答)——问边

单车欲问边——出使时随从很少。一般作为使者出使,替皇帝慰问,队伍浩浩荡荡,而王维只是“单车”,为什么呢? 王维当时的背景资料:开元二十四年(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二十五年,受张九龄提拔的王维也遭牵连,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

2、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 “属国过居延”即:“过居延属国”,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关边塞。大意:途中经过属国居延。

上一篇:桃花仙子下一篇:古诗绝句《枫桥夜泊》译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