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思维方式

2024-10-11

积极的思维方式(精选12篇)

积极的思维方式 篇1

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 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 主要的是获得聪明。”这就要求学校教育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二十一世纪素质教育的核心。小学英语教育的主要目的包括: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国际意识;发展学生的智能, 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而使他们爱思、善思、敢思?我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谈谈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课堂评价

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 究其效果来讲, 可分为积极评价和消极评价。心理学研究表明: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培养学生优良品质, 拓展其思维空间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结果和反应等作出积极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爱护、理解、信任、鼓励和期盼都转化为学生的自信, 使他们积极开动脑筋, 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随意地给予否定, 甚至批评、训斥, 哪怕有一丁点儿的烦躁、失望, 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导致学生失去信心, 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缩小乃至封闭学生的思维空间。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积极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 (1) 情感激励。教师通过言语表扬和体态语表扬, 从情感上激励学生。言语表扬即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用语言进行肯定。如:Good!Ex-cellent!You’re clever!I like you!A good boy!You’re great等。体态语即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用身体语言加以肯定。比如:跷起大拇指, 点头微笑, 拍拍学生的肩, 摸摸学生的头, 请全班同学为其鼓掌等。 (2) 物质激励。教师准备一些小奖品, 如小红花、贴画、文具、水果等, 对活动中表现好的学生进行个别奖励。 (3) 荣誉激励。教师采用小组记分、插小红旗、画星星等手段鼓励表现好的团队, 对集体进行奖励。 (4) 任务激励。教师交给学生任务, 让学生用所学的语言完成任务, 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很有成就感。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说:“儿童的心灵深处, 有一种特别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的发现能引起别人的注意, 能得到别人的赞赏。”我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主要以表扬为主, 采用鼓励性的评价。“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受到表扬, 得到鼓励, 获得成功的喜悦, 就会信心倍增, 更加勇于思考、敢于探索, 创造性思维也得到发展。

我教学完译林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 (实验本) 英语》第一册以后, 帮助学生进行语音归类。当讲到音标[蘧]由元音字母o和u两个字母发音, 其中元音字母o发[蘧]的有come, colour。元音字母u发[蘧]的有mum, bus, up等时, 我要求学生能够多读这些单词, 通过读感悟它们相同的音素[蘧], 并加以记忆。我的话音刚落, 一位男生突然举起手:“Miss Liu, 我有办法记住含有音素[蘧]的这些单词。”“Good!Tell us, please!”我立即对该生的想法给予肯定, 微笑着点头, 并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我可以把这些单词编在一句话里记忆———妈妈开着彩车上来了。”“Ah, clever boy.A little Edison!I like you very much!”我朝他投去欣赏的眼光, 竖起大拇指, “Boys and girls, let’praise him.”顿时,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随即我送给该生一个好听的English name作为奖励, 他高兴而自豪地笑了, 其他学生羡慕不已。到第二册书教完后, 学生都能采用各种方法巧记含有相同读音的单词。如, th字母组合发[夼]的单词有think, thank, thanks, three, thirteen, thirty, mouth, 学生又把它编成“嘴想谢谢三, 十三, 三十”的顺口溜。赞美如阳光, 赞美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创造性表现, 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表现, 也要大加赞美, 这样学生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才能营造出创造性思维的课堂气氛, 增强创造意识。

在全国第三届中学英语优质课竞赛中, 所有的参赛教师都能给予学生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参赛教师平均每节课表扬次数为15次, 其中有3位教师在一节课上表扬学生的次数超过30次, 另有8位教师的表扬次数超过20次, 还有2位教师同时配以物质奖励。参赛教师在表扬和鼓励学生时使用的语句较丰富, 例如:“It’s a very difficult question.You can answer it quickly Very good!”“You did so well.I like you very much.”“How cleve you are!”“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You are successful.”“Really excellent!”“Wonderful!”“Well done.”等。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与课堂教学活动紧密结合, 贴切、适宜、得体, 切实起到了表扬和鼓励的作用。教师对学生作积极性的评价, 使教学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逐层深入, 环环相扣, 便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反之, 消极评价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使得学生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 做事畏首畏尾, 因害怕出错而不敢大胆尝试, 不敢向困难挑战, 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及能力的发展。

二、作业评价

布置作业的目的是复习巩固已学内容。小学英语的作业可分为口头作业和笔头作业两种形式。在此, 我谈谈教师对学生笔头作业的评价。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 结合教学实际,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 热情洋溢, 有针对性。

小学英语教学常规中指出, 教师对学生书面作业的批改采用A、B、C、D四个等级。但作业批语忌千篇一律, 应生动活泼, 有针对性。对于作业卷面整洁且案正确的学生, 可用“Good!”“Welldone!”“Wonderful!”“Excel lent!”“OK!”等简单的褒义词表达赞扬;对于那些需要鼓励的中等或后进生, 教师要抓住其闪光点, 用略微夸张的感叹句进行肯定、赞美, 顺带提出希望。如我在教学中常用的鼓励性评语有:“You’ve done welltoday!I’m sure you’ll do even bette next time!Study hard, you’ll be successful!”教师对学生作积极评价, 学生处于轻松而愉快的教学环境中, 创造性思维才能得以发展。

2. 幽默动情, 有艺术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 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对于作业较差的学生, 巧妙地运用幽默语言, 可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英语中的委婉、虚拟语气常可用来表达带批评意义的指导。如“If only...”“I wish...”“Would you please...”“I’m afraid you...”平等的语气既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 又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因人而异, 富有层次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注意因人而异。对于优秀的学生, 教师要高标准、严要求, 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争取“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 教师要经常以肯定、鼓励为主, 持理解、宽容、满怀希望的态度对待学生, 保持他们积极的一面,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或回答出错的学生, 教师不应训斥, 而应耐心加以引导、鼓励他们:Don’t be nervous.Never mind.Think it over.I think you can do it.”当这些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 教师应毫不吝啬地大加赞赏:“Good!Keep it up.You’ve made rapid progress in your English study.”

成功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强烈因素。任何人做任何事, 都有成功的欲望。学习英语也是如此。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要尽可能地采用积极评价, 设法营造学生获得成功的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习惯。教师要注意挖掘一切可以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注意提高自身修养, 敞开心扉, 以宽大的心怀正确对待学生, 积极评价学生,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愉快思考、主动探索, 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 提供积极参与的思维空间。

参考文献

[1]第三届全国中学 (初中) 英语优质课竞赛课堂教学观摩分析报告.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外语教学出版社.

[2]小学生心理教育指导选讲.甘肃文化出版社.

积极的思维方式 篇2

(1)内涵

灵感直觉思维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潜意识与显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的理性思维认识的整体性创造过程。

灵感直觉思维作为高级复杂的创造性思维理性活动形式,它不是一种简单逻辑或非逻辑的单向思维运动,而是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相统一的理性思维整体过程。

(2)特点

A?突发性和模糊性

由于是没有在显意识领域单纯地遵循常规逻辑过程所形成,所以灵感直觉思维产生的程序、规则以及思维的要素与过程等都不是被自我意识能清晰地意识到的,而是模糊不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B?独创性

独创性是定义灵感思维的必要特征。不具有独创性,就不能叫灵感思维。

C?非自觉性

其他的思维活动,都是一种自觉的思维活动,灵感直觉思维的突出性,必然带来它的非自觉性。

D?思维灵活活动的意象性

在灵感直觉思维活动过程中,潜意识领域或显意识领域总伴有思维意象运动的存在。没有意象的暗示与启迪就没有思维的顿悟。

E?思维高度灵活的互补综合性

如何创设积极的数学思维情境 篇3

【关键词】数学教学 思维情境 思维训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加强思维能力训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新课程理念强调: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全面致力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加强数学思维训练,让学生活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于小学生来说,单纯的思维训练很难让小学生产生兴趣,甚至厌烦而感到枯燥,所以,加强思维训练,必须创设适应小学生身心特点的生动思维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思维情境中,逐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发展数学素养。

一、活化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思维情境导入新课

生动形象鲜明有趣的教学情境设计,把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趣味化,让学生在快乐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让学习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成为一种快乐的享受。如教学《同分母相加减》一节时,它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但简单也不容教师、学生轻视,分母相同,分子进行整数相加减,学生如果只机械地掌握这一法则,那么教学内容中丰富内涵没有挖掘出来,学生掌握也是皮毛。如果设置恰当的情境,学生学起来就会驾熟就轻,轻松舒畅。教师可以用课件展:“小明每天早餐要喝牛奶,这天早晨他倒了一杯牛奶,喝了1/7后又用水加满杯。之后,他又喝了3/7,他第三次又用水加满杯后,又喝了2/7,之后他三次加满水又喝了2/7,再加满水后,把整杯牛奶喝干。同学们计算一下他喝了多少水,多少牛奶,是水多还是牛奶多?”在这个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情,引入课堂之后,就变成了神奇的数学,学生在这里要进行思考:谁是单位1,是水杯的的容量、牛奶、水?是计算每次的喝的牛奶量,还是计算添加的水量,如何计算?简单的生活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学生经过观察分析、推理,小明喝的牛奶无论分几次,总量就是一杯,每次加的水是以杯的容量作为单位计算的,而且每次喝的水的分数单位都1/7,所以喝的水总量可以直接相加:1/7+3/7+2/7+2/7=8/7,所以他喝水要比牛奶多,多8/7-1=8/7-7/7=1/7。

二、创设积极的数学思维情境,让学生经历数学思维过程

传统的数学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分注重学生学习结果,而忽视学生经历数学思维的过程,忽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获得。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供一时之需,渔是一生受益。所以,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把整个教学内容放置到一定的情境之中,营造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必须,让学生学习生动精彩的数学,如教学《多边形内角和》一节,教师设计教学情境:“老师手中有一根10米长的绳子,剪掉3米捆课本,还剩多少米?”学生自然作答后,再设问题:“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老师如果剪掉一个30 ,还剩多少度?学生受惯性思维影响,可能会说150 ,但马上又深入一层思考,全然不是这样,如果剪掉一角的30 的部分,所剩图形仍为三角形,则内角和仍是180 ,如果剪掉的30 的角是三角形的一个整角,则原图形变成四边形。教师再四边形内角和的度为上没有现成的答案,激发起探的兴趣。教师让学生回忆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求解方法来求四边形的内角和,大部分学生把四边形转化成两个三角,也就是画一条对角线,还有一个小组转化成四个三角形,也就是在四边形中画了两条对角线,把四边形分成了四个小三角形。四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4=720 ,再减去一个圆周角的度数360 ,四边形的内角和是180 。学生品尝了成功的快乐,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求解方法,再设问题:求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学生依然采用画三角形的办法求得正确结果,教师问:“如果求30边形或180或更多边图形的内角和怎么办呢?”再一次让学生经受知识的挑战,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多前几次的计算经过观察、分析、计算后得出结论:180 乘以多边形减2的差就是多边形的内角和,或:多边形的边数乘以180 ,再减去一个周角180 ,就是这个多边形内角和。

三、学以致用,创设数学知识的具体运用情境,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深化,仅凭课本几道做一做与习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加大机械训练量,增加了学生不必要的负担,会对学生造成伤害。如教师把所讲授的知识,学到学生熟知的具体情境中去学习、运用,就会事半功倍。如学了求平均数之后,教师可设置这样的问题:1.我班王岗同学身高158厘米,如果他到平均深度152厘米池塘中学游泳有没有危险?2.课下我对我班同学们的零用钱进行了统计:女同学每周4元,男同学每周6元,如果说我班同学每周零用钱为(4+6)÷2=5元,对不对?3.张颖同学骑自行车上学来时顶风,她骑车平均速度为每小时6千米,放学回家时顺风,她骑的速度为每小时10千米,她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让学生的思维,在新颖性、挑战性很强的问题情境中培养与磨炼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求新,学会创造。

四、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异,创设情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这也正体现了生命的多姿多彩。教师在创设具体学习情境时,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教材通过两个全等三角形翻转对拼,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推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操作,进一步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把三角形沿顶点与底边中点的连线剪开,把分开的两部分对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原三角形底的一半。有的沿三角形的中位线剪开,把剪下的小三角形再沿高剪开,分别拼在原三角形下部的两侧,就组成了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高是原三角形高的一半,而底与原三角形的底相同,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高的一半。在这样开发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潜能得到极大发挥,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

积极的思维方式 篇4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和问题,这就出现了不同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心理学称为应对方式。应对方式(coping style)是个体在应激状态下的固有反应,是解决问题或危机时的习惯性或偏爱的方式,是人应对挫折时的自我保护,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一)解决问题不合理的方式

社会快速发展和进步,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同样也为大学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和挑战。大学生每当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常常表现出闷闷不乐,行动上更是能放弃就放弃、能逃避则逃避,极端些就是采取攻击行为(对自己和对他人)。

(二)解决问题合理的方式

大学时期不同于青少年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趋于平缓成熟。一方面,通常以积极解决问题为应对方式,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从多方面分析综合问题,从而以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相对于青少年时期,到了大学时期生活空间扩大了,当遇到问题时,他们也会采取求助他人的应对方式。

二、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因素

(一)人格特质

人格是一系列具有跨时空、跨情境特点的,对个体特征性行为模式(内隐和外显的)有影响的独特的心理品质。人格是影响应对方式中最为稳定的心理因素。Glass等研究表明,当面对无法控制的应激源时,A型人格特质的人与B型人格特质的人比较,其应对方式表现出缺乏灵活性和适应不良。如果自尊受到威胁,A型人格更多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如否认、压抑、逃避,不像B型人格的人更容易接受、面对问题,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

(二)习惯模式

个体往往采取的反应方式是由个体曾经受到的强化所引起的,最终变为一种习得的习惯。有研究表明,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约翰·多拉德提出了习得模式,他们强调了紧张度的动机性压力作用与在紧张度减少过程中强化的作用。个体如果在过去采取的应对方式中成功地减少了压力和有机体的紧张感,并且行为获得了奖励或者强化,最终某种应对方式将变为习得的习惯。

(三)家庭教养方式

父母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其研究表明良好的教养方式与积极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不良的教养方式与消极的应对方式呈负相关。父母采取温暖和积极的养育方式,子女在解决问题上更多采用寻求帮助、解决问题的积极应对方式。

三、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

(一)学校是导向,构建积极的课堂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果只是让大学生学会知识,则会陷入应对方式教育知识化的误区。因此,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大学生将掌握的知识技能得以体验,从而实现其应对知识的巩固和内化。另一方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关注大学生积极正向的方面,让其用优势带动弱势,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二)家庭是基础,营造积极的氛围

父母在每个孩子的不同时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的应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父母对子女教养方式的辐射,以及对当下家庭真实教育情况的折射。正如上所述,在父母良好的养育方式下的大学生更倾向于积极的应对方式,大学生在面对应激情境时,积极良好的家庭氛围就会成为动力源和支持。

(三)自我是关键,增加积极品质

大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有目的的自我教育和培养是形成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的有效途径。早期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将自我分为三个部分:物质我、社会我、精神我。当三者产生冲突时,个体就会产生不合理的应对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和灵活的方式寻求帮助和解决问题,就会尽快从内心冲突中摆脱出来,逐步修正对自我的评价,最终完成自我与经验的统一,达到自我和谐的状态。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最新的研究课题之一,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以及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积极应对方式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应对方式

参考文献

[1]韦有华,汤盛钦.大学生应付活动的测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7,29(1):67-73.

[2][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385-386.

[3]肖计划.应付与应付方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6(4):181-183.

[4]姬成伟,王芳芳,孙志华,等.初中生人格、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2):143-145.

[5]梁执群,卢莉.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30(2):107-108.

关于创新思维的思维方式 篇5

(1)概念

逻辑思维是指符合某种人为制定的思维规则和思维形式的思维方式,我们所说的逻辑思维主要指遵循传统形式逻辑规则的思维方式。常称它为“抽象思维”或“闭上眼睛的思维”。

逻辑思维是人脑的一种理性活动,思维主体把感性认识阶段获得的对于事物认识的信息材料抽象成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并按一定逻辑关系进行推理,从而产生新的认识。逻辑思维具有规范、严密、确定和可重复的特点。

(2)特征

概念的特征:内涵和外延。

判断的特征:一是判断必须对事物有所断定;二是判断总有真假。

积极的思维方式 篇6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自评就是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学生想象丰富,有很大创意性,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对他们的行为或作业做出自我评价,教师课堂即时评价能及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用即时评价给学生以及时的鼓励,评价时要注意:

一、教师的评价语言要丰富。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有着多样、 灵活、 生动、丰富的评价语,就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课堂内总是生机勃勃。 就拿读完课文后来讲,如果老师这样来评价学生: “读得真不错!”“大家听了都在佩服你念得好!”“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听!”“老师都被你读得感动了。”“你念得比老师还要棒!”“到目前为止,你是念得最出色的一个!”“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很棒的播音员!”……如此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怎么会不大受激励呢?学生们跃跃欲试,一个个教学的高潮就这样形成了。在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如果能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语言的回旋余地就可超出简单的评语范畴,趋向更生动、更丰富的境地。而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

二、适当运用体态语言

除了有声语言之外,教师还需要适当地运用体态语言。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都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当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多微笑,多点头,极其专心地听,诸如此类的态势语可以明确地传达这样的信息:“我喜欢你!”“请继续说下去!”行之有效的体态语言能体现出教师在评价时感情的投入,与学生极易产生心理上的共振。

三、评价要发自内心

现在不少评价浮光掠影,轻描淡写,有的鼓掌成了打拍子,有的表扬成了背口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由此可见,无论什么样的评价必须动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当学生写出工整又美观的一页作业,我除了给他一个“优”,再写上一句“教师真喜欢看你的字呀!”当一个平日胆怯的孩子能上台发言,我除了给他一个灿烂的笑脸还摸摸他的头,说:“老师为你高兴!”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精彩之处,通过老师的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等随时给予学生评价,传达教师对学生的爱。一日在课堂上,学生听完《海水为什么是咸的》这个故事后,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不相信海里的盐是手磨磨出来的。”我听后非常欣赏这位学生能这样质疑,我走到他身边说“这位同学在动脑筋思考,他肯定会去弄清海水为什么是咸的,让老师与这位爱思考的孩子握握手吧!”这孩子手与老师的手紧握在一起,他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这激动来源于教师充满情感的评价。

四、还要注意正确使用评价方法

要使用鼓励的评价。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诸多名师也认为鼓励是教育的法宝,是最廉价的润滑剂。确实如此,鼓励可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这种自由的空间里可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学生把文中的一句话读错了,我说:“不要紧,第一次读错了是正常的。”读了第二遍还错,我又说:“这遍没读好,还有第三遍,第四遍。”第三遍仍错,我说:“面对困难别怕,你一定会克服的。”后来,他更紧张了,我不断地安慰:“别紧张,慢一点儿。”“大家都不急,都在耐心地等待你。”直到第七遍他终于读对了,我迫不及待地说:“了不起,你成功了!”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宽容产生了巨大的力量,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到生命存在的价值。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几个技巧 篇7

一、因疑生趣, 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能使学生感到困惑, 产生认知冲突, 进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也就是“由疑诱思, 以疑获知”。

例如, 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 教师出示一个苹果、一个土豆、一块不规则的石块, 向学生提问:“有谁能想办法求到这几个物体的体积呢?”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暗示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乌鸦喝水的故事, 问学生:“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 而石子丢进去后水面就上升了?”不少学生心里豁然开朗, 顿时, 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 学生大脑中有关面积、长度等方面的知识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 正当学生为体积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 教师看准时机, 及时通过演示实验, 让学生仔细观察, 比一比、想一想, 说说苹果的体积与什么有关, 把苹果放进水里后, 水面为什么会上升?这一课学习之后就能够正确理解这个现象。这样通过“激疑”, 学生的知识结构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 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

二、精心设计问题,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 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唤起求知欲望。

例如,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教师提问:“同学们, 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假如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行不行?”许多学生都笑着摇摇头并抢着回答:“不行, 没法骑。”我接着追问:“为什么圆形的就可以骑呢?”学生一听, 马上活跃起来, 纷纷议论。这些问题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疑问, 而且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学生想要“找结论”的冲动如同一张弓紧紧地绷着, 蓄势待发。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 学生所找到的结论、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会更加深刻。

三、应用融错思想, 提高学生探索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为了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错与对之间的交叉冲突和悬念, 往往会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和结论, 进而引导学生找出致误原因, 克服思维定势。实践证明, 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容易做错的题目, 暴露错误, 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 在教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 教师首先出示一道练习题:2.4-2.4÷3。不少学生的计算是这样的:2.4-2.4÷3=0÷3=0。而造成这种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因为“2.42.4=0”这一信息太强, 从而降低了计算顺序的信息强度, 造成了计算上的差错。但同时也有个别学生的计算步骤是:2.4-2.4÷3=2.4-0.8=1.6。出现这两种情况, 是意料之中的事。教师可以顺水推舟, 把两种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讨论哪一种计算方法是正确的。有的学生认为第一种解答正确, 有的学生认为第二种解答正确。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我顺势导入新课:“到底哪种解答方法正确呢?我们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后, 就知道答案了。”接着开始讲授新课, 这样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而且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四、巧设悬念,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发现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驱使下, 他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指向那些存在疑难和困惑之处。教师如果在学生存在困惑的地方巧设“悬念”, 就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 在教学《循环小数》时, 出示两组题: (1) 1.8÷0.25, 30÷0.3; (2) 11÷3, 13.2÷22。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 但学生发现在计算第二组题时, 怎么除也除不完。“为什么呢?”“如何求出商呢?”学生的困惑与新的知识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这里, 教师准确地把握住新知识的生长点, 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 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 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 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促使学生更加积极思考。

五、精心设计变式练习, 培养思维灵活性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对一些典型应用题设计多角度、多层次的变式练习, 让学生在多种变式练习的基础上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数学问题的解题规律,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也能使学生对学习始终感到新鲜、有趣。

例如, 教学《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 出示例题:搬经铸钢厂, 五月份用水2400吨, 六月份比五月份多用了, 六月份用水多少吨?在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分析数量关系时, 往往有不少学生把题中“六月份比五月份多用了”这一关键条件错误解读为“六月份是五月份的”, 针对这一情况, 教师可灵活地设计如下练习:

根据题意找准单位“1”, 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六月份是五月份的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九月份的产量是八月份的

今年的产量是去年的

然后, 再把这一组练习变化成:

六月份比五月份多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

九月份的产量比八月份少

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

要求学生说出这几道题中分率表示的意义, 如:表示六月份比五月份多的用水量是五月份的表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的人数是女生的表示九月份的产量比八月份少的量是八月份的表示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的量是去年的等等。

这样的变式练习层层递进, 步步深入, 学生能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探索之中, 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积极的思维方式 篇8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倾听课堂上不一样的“声音”, 并注意价值引领, 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方法了然无痕地渗透进学生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

在一节数学复习课中, 首先组织孩子复习《统计》 (苏教版二年级) 。我出示了复习提纲。

采用分组教学法, 首先让组长带领观察统计表, 然后解决三个问题:

1. () 最多, () 最少。喜欢游泳的与喜欢跳绳的共有 () 人。

2. 喜欢足球的比喜欢游泳的多 () 人, 喜欢跳绳的比喜欢打乒乓球的少 () 人。

3. 你还能提出问题并解答吗?

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比较简单, 任务很快完成了。当复习到第三题时, 有的学生提出了: (1) 喜欢足球的比喜欢游泳的少几人? (2) 喜欢跳绳的比喜欢打乒乓球的多几人? (3) 喜欢跳绳的比喜欢游泳的多几人?正当我准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时, 有一个小组因为意见不一有些争执。

我马上走了过去, 俯下身来问:“刚才你们说什么?”他们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都不说话。这时我没有不管他们继续下面的教学, 我想到了陶行知说的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中的一种:“只管教, 不问学生兴趣, 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我微笑着说:“没事的, 大胆说出你们的问题, 老师陪你们一起解决, 好吗?”

于是, 他们道出了缘由:原来在他们小组讨论中, 出现了这种说法:喜欢足球的比喜欢游泳的少几人?13-9=4 (人) ;喜欢跳绳的比喜欢打乒乓球的多几人?15-11=4 (人) 。一些学生因为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混淆不清而出现了错误, 引发了争论。

我想, 其他的小组也会存在这样表述不清的问题。我立即将这两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学习讨论, 找出问题所在:到底是“谁多谁少”, 正确的应该怎样说?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孩子们纷纷发言:“老师, 应该这样说:喜欢足球的比喜欢游泳的多几人?喜欢跳绳的比喜欢打乒乓球的少几人?”“老师, 还可以这样提:喜欢游泳的比喜欢跳绳的少几人?”……

经过引导、讨论、交流, 孩子们明白了:提出问题时, 要先分清“谁多谁少”, 再比较“谁比谁多, 谁比谁少”。我将正确的说法都板书在黑板上 (将基本概念“多”、“少”用红色粗体标示出来) 。

喜欢跳绳的比喜欢游泳的多几人?或喜欢游泳的比喜欢跳绳的少几人?

喜欢打乒乓球的比喜欢跳绳的多几人?或喜欢跳绳的比喜欢打乒乓球的少几人?

等孩子们明白后, 我又引导孩子们讨论:求“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这样类型的问题应该怎样计算?通过观察孩子们明确了:用两种事物比较数量的多少, 可以用同一个算式来计算, 都用减法来计算, 都是用多的减少的。

正因为我在课堂上主动建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在回答问题中敢想、敢疑、敢说。通过小组的合作、互助、交流,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当他们的见解不正确时, 我就及时引导学生找出错因;当他们见解正确时, 我们就给予充分地肯定、表扬和鼓励, 激发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采用合作高效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

一堂课, 如果形式单调, 学生则会昏昏欲睡, 打不起精神, 如果没有兴趣听课, 又何来兴趣回答问题, 课堂的高效从何实现。因此, 在课堂上, 可采用提问、小组讨论、动手操作、课外调查等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乐趣, 调动学习激情, 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在教学24小时记时的方法时, 为了使学生在探索、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 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我设计了一系列的课堂学习活动。

首先通过介绍记时工具的发展史, 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 在谈话交流中, 让学生初步感知用普通记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时间;然后, 创设生活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一天会出现两个1时, 两个2时……”的现象, 从而引出普通记时法, 并在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 探索发现24时记时法, 从而理解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接下来, 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发现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及互化规律, 并能正确地进行互化;最后, 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使学生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具体应用, 并达到巩固转化方法的目的。

积极的思维方式 篇9

一、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

1、地理环境对思维方式的影响同样不可低估

中国是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 较少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压力, 人们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受“天人合一”哲学观的影响, 不认为人和自然是对立的, 不以自然为客体。在这种封闭环境下生存的人们, 由于缺乏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和竞争, 眼界狭窄, 内向保守, 形成了狭隘的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独尊意识。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成为局限在本土之内的内向型思维。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 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居住在沿海地带开放环境下的人们, 由于经常与外界交流和竞争, 思维对象倾向于外界, 思维视野不受地域限制, 偏向于重视空间。正如近代学者梁启超所言, 濒临河海的民族“精神勇猛”, 有“活气”, 敢“进取”。求新、求变、好动的性格是他们外向型思维的表现。

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东西方思维方式存在内向与外向之分。

2、东西方哲学传统的不同孕育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部分。人们做事讲究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追求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一致, 在各个方面都力求与自然和谐统一, 达到顺其自然的境界。这就产生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其中, 儒家思想、道家学说, 基本都是通过悟性建立格言式修身之道, 养性之学, 济世之方, 处世之术的。整个民族习惯于“道”, 即伦理之说。

西方哲学以实证、分析、实验为根本方法。如伽利略提出以分析性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发现与科学证明的方法, 培根提出以实验为中心的归纳主义的思维方法, 牛顿作为西方近代经验自然科学的集大成者, 对于科学认识的思维方法提出了系统的分析——综合法和公理法。他认为科学家做出的任何概括都应该建立在对于现象的仔细考察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西方民族在其哲学影响下, 形成了认知型思维。

东西方哲学传统的不同导致了他们伦理型与认知型思维方式的差异。

二、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主要表现

如前所述, 既然生成中西方文化的哲学观念、地理环境如此不同, 而两者又各自固守着极富个性的文化本位, 坚持着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的特殊的认知方式, 不可避免地, 西方思维方式的内部机制和外部表现自然大相径庭。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究其本质主要体现两大方面:一元与多元, 感性直觉性思维与理性逻辑性思维

1、一元与多元

连淑能总结出的整体型与分析型、归纳型与演绎型、求同型与求异型的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可概括为一元对多元的差异。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历来是注重整体。讲求一元。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体化政治结构, 要求社会和个人的信仰观念一元化、一体化、同步化, 造就了传统文化的“大一统”思想。所谓整体一元, 就是侧重与从多种对象的矛盾和统一的角度, 来观察和理解世界, 主张认识方式的殊途归一。所谓的一元即整体性、归纳性、求同性。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是较多依靠自由辩论的情形发展而来, 强调分殊和差异。其主要表现:注重对认识对象进行从一到多的分析思考, 强调意识主体的独立性格, 追求行为结果的多元化。于中国社会一体化思想政治结构不同的是西方文化基本的宗教神学。神不仅仅种类繁多, 名目繁杂, 且形式多样。西方思维明确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灵魂与肉体、现象与本质, 并把两者分离、对立起来, 分别对这个二元世界作深入的分析研究, 即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2、感性直觉性思维与理性逻辑性思维

除了一元对多元的差异外, 另一明显的中西思维方式差异体现在感性直觉思维与理性逻辑性思维, 它高度提炼了连淑能总结出的直觉型与逻辑型、意向型与对象型、意象型与实证型、以及模糊型与精确型的中西思维差异。

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 因而借助直觉体悟。而西方思维传统重视分析、实证, 因而必然借助逻辑推演出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即中国的直觉型思维与西方逻辑型思维。

连淑能的主体意向思维指的是“从主体的需要和实用出发, 以人的伦理规范和审美情趣为标准, 以主体意向统摄客观事实”;西方对象型思维即西方思维传统以自然为认知对象, 认为只有认识自然, 才能把握自然, 只有探索自然, 才能征服自然。

意象性侧重直观经验。古代中国人注重“观物取象”, 侧重直观的感觉。而西方人追求的知识不是沿着“观物取象”的方向发展, 而是沿着理性的方向发展。

中式的模糊性体现在古代中国人把宇宙看作是混沌的整体, 思维对象和主体是模糊的, 以模糊的思维去认识模糊的整体, 而西式的精确性表现在西方近代实验科学注重对事物分门别类、分析解剖, 重视定量分析和精确计算, 这也促使西方人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工具相当精确, 从而培养了他们精确思维的习惯。

结语

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源自二者不同的地理环境与迥异的哲学追溯, 这形成他们内向性与外向性, 伦理性与认知性的思维差异。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包括两大方面, 一方面是中式的一元性思维, 即整体型、归纳型、求同型;与之对应的西式思维即分析型、演绎型、求异型。另一方面是中式的感性直觉性思维与西式的理性逻辑性思维, 即直觉型与逻辑型、意向型与对象型、意象型与实证型、以及模糊型与精确型的中西思维差异。清晰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与体现对中西文化交流与语言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 《外语与外语教学》。

[2]成中英:《论中西哲学精神》, 东方出版社。

[3]丁素:《论中西思维方式的分殊》《中州学刊》。

[4]敬南菲:《浅析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成因》,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作文的思维方式 篇10

所谓“思维”, 就是想;所谓“思维方式”, 就是怎么想的问题, 包括想的方向、途径、内容之类。我们天天在想事情、想问题、想道理, 所以对“思维”、“思维方式”并不陌生。那么作文的思维方式是怎么的呢?一句话, 就是主体思维, 即用主体思维方式去构思文章。什么叫“主体思维”呢?举个例来说, 假如老师出一个“月亮”的作文题, 不要去想月亮是什么星球?它离地球多远?它有多大?它上面气候如何?有些什么矿物质?因为这些是在讲“它是什么”, “它怎么样”的客观知识;月亮是我思考的客体, 这样想叫客体思维, 只有写介绍月亮知识的科技说明文才能这么去想, 才用客体思维, 写一般文章是不能这么去想的。写一般文章是为了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所以始终要抓住自己, 总要讲“我怎样”, “我如何如何”才是走对了路子。写“月亮”这个题目, 就要想我对月亮怎么样, 我对它的感觉如何, 认识如何, 我对它的感情怎样, 态度怎样, 评价、希望怎样, 等等。我是思维的主体, 这样思考是围绕着“我”这个主体转的, 所以这是主体思维。

如有篇写月亮的作文就是这么写的。文章说:“月亮被无数文人墨客所赞美, 月光明亮柔和, 的确很美。但这光却不是它自己的, 而是来自太阳, 月亮从未自己发过光。”全文就抓住月光来自太阳, 月亮自己不发光这一点做文章。接下去作者指出, 尽管如此, 人们并不认为月亮“欺世盗名”, 并不嫌弃它。李白照样“举杯邀明月”, 苏轼照样吟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我们今天仍然歌唱“十五的月亮……”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阳光热烈, 耀眼, 充满阳刚之气, 而月亮把它变得含蓄、皎洁、充满温柔。于是, 人们便称之为‘月光’, 而不是什么‘反射的阳光’。只有月光, 才会使李白‘疑似地上霜’。如果‘举头望阳光’, 他决不会产生‘低头思故乡’的情怀。”所以“月光有阳光不能代替的价值, 月光的地位便得到了认可。”文章最后说:“把别人的东西拿来赋予新的特点, 这东西也就成自己的了。我们已被别人拿走了许多, 现在, 该是我们向月亮学习的时候了。”这是一篇写得比较好的作文。它写月亮, 不是大谈月亮的客观知识, 而是扣紧自己对月亮的感受、态度、评价、需要去写。他认为月亮接受了阳光之后把它变成了“含蓄、皎洁、温柔”的月光, 这是发挥了自己的创造精神, 进行了成功的创造, 从而使月光有了“阳光不能代替的价值, 其地位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这些就是作者对月亮的感受、认识、评价, 也体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同时, 作者更希望我们学习月亮的这种创造精神, 无论是古人的还是外国人的东西, 只要是好的, 都拿过来“赋予新的特点”, 使它变成我们自己的, 让它为我们服务。这番意思很好, 读来有味道。

积极的思维方式 篇11

一、预设诱因。引发学生好奇心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导入新课,这是创造良好教学情境的基础。初中生的心理尚处于半成熟状态,他们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历史教师,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在教学新课前,应针对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通过对某一特定情境氛围的渲染,或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怀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进入后面的学习。例如,《祖国境内早期原始人类》的导入可以这样来展示:“人类是怎样产生的?中外有许多神话传说。西方有上帝制造亚当、夏娃的故事。亚当是世界上第一个男人,夏娃是第一个女人,从此就有了人类。我国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一位名叫女娲的神,用水和黄泥造出男人和女人,天地之间就有了人类。为了拯救人类,她还炼五色石补天。当然,这些只是神话传说。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我国最早的人类生活在哪里?下面你就能学到这些内容。”这样的导入,既符合初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速度加快时期的好奇心理,也能够有效地刺激初中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当学生听到这样的导入,学习兴趣便会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从而能很快进入历史学习的情境中去。根据教材内容,导语可以有多种形式:或者利用谜语、成语导入,或者利用名言诗词导入,或者利用乡土历史导入……总之,上课伊始,就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从而愿意学,喜欢听。

二、抓住课堂。突出一个“精”字

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讲清,还要讲透讲精;学生不仅要理解,还要掌握。优秀教师讲课,有人简炼有力,有人委婉动情,有人幽默风趣……腔调虽然各不相同,特点虽然各有所长,而表情达意都有一套功夫。合格的教师,为确保教学质量,在不断钻研历史专业和教学方法的同时,在历史课堂上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一堂课45分钟,教师的讲课语速不能匀速前进。课堂语言的快慢、高低,都要根据内容不同而随时调节,不断变化,使声音跌宕起伏,疾徐有间,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当我们讲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革命斗争,不妨激昂慷慨,铿锵有力;讲奸佞当道,百姓受苦,可以音律低沉凝重,如闻唏嘘之声;叙述一段生动曲折的过程,要打出节拍来,重音符号、休止符号要巧作安排。至于重要的概念、千古警句的介绍,可以一个字一个字地讲给学生。同时,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适合学生的水平和兴趣,不能晦涩艰深。用词艰涩,学生不能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思,食而不化,必然减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所讲应紧扣重点难点,不要讲得太多太滥,让人觉得乏味。

三、设疑提问。发挥学生的积极思维

心理学家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可根据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启动学生思维。设疑之于教学,犹如清泉之于水潭。清泉一失,水潭即成无源死水。历史课堂中运用设疑导学,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如果设疑不当,“导”而无法,亦往往流于形式,误人费时。我们可以于重点和难点处设疑——解决主要矛盾;于教材的衔接处设疑——完善知识链条;于枯燥乏味处设疑——让历史教材中某些知识,如年代、数字、地点、事件、观点等既枯燥乏味又属重要的知识在平淡中见神奇;于结尾处设疑——意味深长的结束。一堂好课,既有好的开头,中间有一两次高潮,也应有好的结尾。

积极的思维方式 篇1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并非都能直接从书本上找到现成答案。学生往往因关键一处发生思维障碍而裹足不前, 认识不能向纵深发展。若教师能恰到好处地点破关键, 学生的思维便能豁然开朗, 深层次的问题便能自己解决。这便是教学活动中, 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悟性”现象。教师点拨学生的悟性, 犹如牵引学生涉水过河, 而不是背学生过河, 学生自身倍感乐趣, 教师也不至于因负重而感到吃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造成了学生对教师的过度依赖, 养成了学生的思维惰性和惯性,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消除学生的思维惰性是摆在教者面前的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一、相关知识导入, 点拨学生聚合思维

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作思维导向, 启发学生的思维, 将相关知识联系起来, 从而自然地得到结论。

例如, 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为什么不能更新补偿?学生久思不得其解。可利用相关知识进行思维导向, 点拨学生思考: (1) 血红蛋白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血红素和蛋白质) (2)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在哪里? (核糖体) (3) 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物质是什么? (细胞核内的DNA) (4) 成熟红细胞是否有细胞核和核糖体?是否具备蛋白质更新的条件? (无细胞核和核糖体, 不具备蛋白质更新的条件) 。学生经过教师的设问导向, 回忆解答相关问题, 便能较容易的理解问题。

二、反向推理, 点拨学生逆向思维

许多学生习惯于正向思维来考虑问题, 即是所谓的思维惯性, 但有些问题如果按照常规正向思维途径, 很容易陷入思维“死角”。不妨点拨学生变换角度, 从后边往前边推导, 逆向思考反而得益非浅。

有这样一道题:在“青草→蚱蜢→青蛙→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 猫头鹰群体有机物每增加1千克, 理论上至少需要消耗青草多少克?不少学生由于思维定势, 考虑“至少”这个条件, 沿正方向顺序按生态系统能量传递逐级递减规律的百分之十递减计算, 结果得到错误的答案 (1000千克) 。1000千克不是“至少”量, 而是“最多”量。此时点拨学生进行逆向推算:在这一食物链中, 猫头鹰群体每增加1克有机物, 消耗上一级———蛇的有机物是5~10克, 那么“至少”量很清楚应该按5倍而不是10倍计算, 答案应是625千克。经此点拨, 这时学生会恍然大悟。

三、对知识适度扩展,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生物现象是自然界最高等的运动形式, 其中包含了不少相对低级的运动形式。因此在生物学研究中运用了大量的物理、化学知识。学生对一些生物现象的认识, 必须通过对其中涉及的理化原理的扩展拓宽, 才能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例如, 成熟的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那么, 人的肌细胞吸收水分是通过何种方式进行的?有的学生对是否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感到很疑惑, 不敢下定论。此时需点拨学生:发生渗透吸水的条件是什么?肌细胞是否能构成渗透系统?消化系统中小肠绒毛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那么渗透系统又是由哪些部分构成?肾小管重吸收过程中水的回收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由哪些部分构成渗透系统?这些问题均围绕发生渗透作用必备的条件扩展拓宽而展开。通过这种扩展拓宽, 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学生对渗透原理将会有更深的领悟。

四、利用丰富的想象力, 引导学生动态思维

传授任何一门学科, 不单纯是让学生接受某些观点和原理, 更应当让学生懂得研究所采取的方法和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 掌握更牢固, 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 细胞的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 在实验中制成的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装片却是丧失了生命活性的细胞。怎样才能使学生理解这种矛盾现象呢?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具有的想象力, 让时空还原, 引导学生进行动态思维。一部电影的放映是个连续过程, 犹如细胞分裂全过程;从电影不同阶段拍摄下的不同场面的剧照, 尤如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虽然从每一个细胞只能看见细胞分裂中某一时刻的状态, 但按一定顺序组合起来, 不难想象出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相反, 就每个细胞而言, 在制作装片的过程中已丧失生命活性, 绝不会在显微镜下再现细胞分裂的动态全过程。利用这种时空还原想象进行点拨、引导, 使学生茅塞顿开, 悟性油然而生。

五、抓住“量”的变化, 训练学生的比较思维

自然科学采用的基本方法离不开比较法。生物学中除了形态结构的比较之外, 生理研究中不少地方涉及“量”的比较。

比如, 在尿的形成一节内容的教学中, 学生对如下几个含量关系感到难于理解:出球小动脉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大于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血浆中尿素含量与入球小动脉的尿素含量相同;肾静脉血浆中尿素含量小于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对这几个关系, 不少学生感到难理解的原因就在于没有领悟出“量”已发生相对变化的缘故, 此时, 尤其需要提示学生注意对“量”的变化的比较, 悟出其中的道理。

六、精心设计, 分步反问, 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

利用反问方法可以启迪学生悟性, 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运用时应当根据学生的知识疑点, 划分若干步骤, 做好反问设计, 通过分步反问逐渐逼近疑点的答案, 使学生一经点拨, 即知真谛。

例如,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小肠道内被消化成最终产物———氨基酸, 然后被小肠绒毛细胞吸收, 小肠绒毛细胞吸收的每一个氨基酸分子, 运送到组织细胞里, 必须经过多少层磷脂分子?针对这样的问题, 就可采用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点拨, 训练其逻辑思维能力。分步反问: (1) 氨基酸分子经过下列结构时穿过几层细胞膜?1) 氨基酸分子穿过小肠绒毛进入上皮细胞时;2) 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小肠绒毛毛细血管内时;3) 从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时;4) 从组织液进入细胞内。 (2) 总共穿过多少层细胞膜? (3) 细胞膜的结构如何, 每层细胞膜含有多少层磷脂分子?经过这样的分步反问, 学生就能从已学过的知识中综合概括并自己找到答案。

总之, 在教学中, 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适当点拨, 灵活应用, 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 积极思维,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这样不但能够活跃课堂,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新知识, 激发创新思维,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创新能力无疑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法造成了学生对教师的过度依赖, 养成了学生的思维惰性和惯性,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消除学生的思维惰性是摆在教者面前的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生物教学,思维,探究

参考文献

上一篇:健脾养胃下一篇:模糊学财务风险评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