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过程

2024-10-22

云计算过程(精选8篇)

云计算过程 篇1

1 系统框架

1.1 Open Stack简介

Open Stack是由Rackspace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共同开发的云计算平台,帮助服务商和企业内部实现类似于Amazon EC2和S3的云基础架构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 S)。自2010年10月开始,Open Stack至今已经发布了Austin、Bexar、Cactus、Diablo、Essexc以及mitaka 13个版本。由于Open Stack采用Apache 2.0许可证发布源代码,因此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吸引了IBM、Cisco、HP等150家公司加入。

Open Stack是一个正在开发中的云计算平台项目,根据成熟及重要程度的不同,被分解成核心项目、孵化项目等。它的主要的核心项目包括Nova(计算服务)、Swift(存储服务)、Glance(镜像服务)、Keystone(身份服务)、Horizon(UI界面)、Neutron(网络地址管理)、Cinder(块存储服务)、Ceilometer(计量服务)和Heat(编排服务)等等,它们既可以组合在一起联合工作,提供完整的云基础架构服务;又可以独立工作,分别提供虚拟化、云存储、镜像等服务此外,模块化的设计能把老、旧、第三方的技术集成进来,从而满足业务需要,也使得开发者能够更容易地对Open Stack进行二次开发。

1.2 私有云平台框架

基于Open Stack的开源框架介绍,本文所搭建的私有云计算平台由计算服务(Nova)、存储服务(Swift)、镜像服务(Glance)、身份认证服务(Keystone)、Neutron(网络地址管理)和Web界而服务(Horizon)共6个部分组成。其中Nova是云平台的控制器,它提供一个工具部署云,包括运行虚拟化实例、管理网络以及控制用户和其他项目对云的访问。Swift是一个大容量、可扩展的、内置冗余和容错机制的对象存储系统。对象存储支持多种应用,比如复制和存档数据、图像或视频服务、存储次级静态数据、开发数据存储整合的新应用、存储容量难以估计的数据、为Web应用创建基于云的弹性存储等。Glance是一个虚拟机镜像的存储、查询和检索系统,服务包括提供Restful API允许用户查询VM镜像元数据以及检索实际的镜像。Keystone为运行Open Stack Compute上的Open Stack云提供了认证和管理用户、账号和角色信息服务,并为Open Stack Object Storage提供授权服务。Neutron为Open Stack其他服务提供网络连接服务。为用户提供接口,可以定义Network、Subnet、Router,配置DHCP、DNS、负载均衡、L3服务,还支持GRE、VXLAN。Horizon是提供给用户来使用云平台的Web前端界而,用户可以使用它进行实例、密钥、弹性块存储、镜像、云存储以及角色权限等的管理。Open Stack的5个服务的关系。

2 Open Stack项目的构成单元

首先,在Open Stack中用户可以编写、重构、发布自己的项目代码以及私有软件,实现最大意义上的开源和共享;其次,Open Stack开源产品可以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硬件和网络资源提供给用户,实现服务器资源的高效利用;另外,Open Stack可以通过增加管理层来完成应用搭建、文件检索以及资源的创建和分配等;最后,Open Stack还可以基于API接口进行二次开发。

Open Stack主要包含计算、对象存储、身份认证、仪表盘、块存储、网络和镜像服务共七个单元,其中计算、对象存储、身份认证和镜像服务又可分别称为Nova、Swift、Keystone和Glance,限于篇幅本文只对这四个组件进行详细分析说明。

(1)Nova:该组件是虚拟资源管理和部署的标杆和依托,用户可以基于Nova组件和API接口管理自己云计算系统中的虚拟服务器,实现与Open Stack计算服务之间的交互。总的说来,Nova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控制器,其中Nova-API主要用于运行实例和初始化部署,Nova Volume用于服务商卷宗的操作。

(2)Keystone:该组件主要负责用户信息的认证和管理,用户的身份只有得到Keystone的认证才能获得通话的资格,才能在需要通话的两个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总的说来,Keystone相当于一个服务总线,主要管理用户的账号、权限等信息,并根据相关标准提供授权。

(3)Swift:该组件主要提供存储服务,除了具有容量大、冗余容错性强、扩展性好等常规特性外,还具有存储持久、架构对称、无限扩展、故障率低、适用性强等优势。它的组件主要包括Proxy Server、Authentication Server、Cache Server等10个部分,Swift通过Proxy Server向外提供基于HTTP的REST服务接口,对账户、容器和对象进行CRUD等操作。

(4)Glance:该组件主要负责对虚拟映像的查询、注册、获取等管理内容,并将处理结果分享用户。Glance组件共包含查询(镜像保留未上传)、保存(镜像上传中)、激活(镜像可用)和死亡(镜像出错失去效用)等四种状态。另外,该组件与前述三个组件之间相互作用,最终实现Open Stack的功能。

3 基于Open Stack的云计算平台系统实现

为便于说明,本文针对搭建基于Open Stack的中小企业云计算平台,通过将平台中的物理和网络资源统一部署到同一个局域网中来方便用户的分享使用,主要为用户提供虚拟主机和云存储功能。

3.1 云计算平台的总体结构

本文所设计的云计算平台中,基础公用层的计算机操作系统选用Unbuntu Server,分析可以看出,云计算平台主要由控制、计算、网络三个方面的节组成。其中,控制节点作为平台的核心环节负责监控、协调、管理整个系统,用户可以通过在控制节点部署的各个组件进行各种命令操作;计算节点作为平台的末端环节主要负责具体的计算运行工作;网络节点是平台的中间环节,主要负责平台中各种信息和数据的传输和配置。

3.2 云计算平台的工作原理

由于本云计算平台是基于Open Stack建立的,因此该平台工作时是以Open Stack中的关键组件作为支撑的。其中,云计算平台的服务以及运行状态通过仪表盘(即Horizon组件)启动和监控,云计算平台中的具体计算任务通过计算组件即(即Nova--API组件)来进行调度和执行,云计算平台中的虚拟镜像存储和检索通过镜像服务(即GIance-API组件)来实现的,云计算平台中的数据和信息通过对象存储(即Swift-API组件)来实现的,云计算平台中用户信息认证和准入管理是通过身份认证(即Keystone组件)进行交互。

3.3 云计算平台的容错系统

根据前述工作原理,云计算平台中运行的信息均与上述的组件有关,由于这些信息一般储存在数据库和日志中,虽然能够在分析数据库和日志中发现出错信息,但这样的排查较为繁琐,且常规的手动修改会造成过高投入、信息丢失等情况,为此需要采用专门的容错机制。

首先,设置异常监控层来专门提取平台中出现的异常信息,并将其按照可否识别分为已定义和未定义两种。对于可识别的异常信息,其处理流程为:发送至异常处理模块———修正或代替出错信息;而对于不能识别的异常信息,其处理流程为通知管理人员手动修复。

当异常信息处理完毕之后,要对其进行复查,若发现重复出错现象,则应通知云计算平台管理人员进行手动修复。云计算平台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过程,限于篇幅本文仅对平台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容错机制进行了分析,对平台中控制、计算、网络等节点的部署内容也是研究的重点,这部分内容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展开,本文所做的研究可以为相关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婧.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技术研究与实现[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2]刘飞宇.Open Stack云平台下的虚拟机监控与控制的研究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3]陈俊丽.基于云计算服务的弹性负载均衡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3.

[4]任蔷.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评价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5]张容齐.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服务自动化部署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5.

[6]赵长明.我国二手房地产交易价格风险的核算[J].统计与决策.2014(1).

云计算过程 篇2

浅谈云计算及中国云计算的发展

【引言】

这个时代是信息技术的时代,在这么一个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新技术涌现和消失的世界中,有一种新趋势有望长久的存在下去,这就是所谓的云计算,云计算是IT叶的一个全新的词,它将又一次的改变这个世界!正如【美】迈克尔·米勒在《云计算:改变在线工作和协作方式的基于web的应用》一书中说道:“你所了解的计算正面临着变革:你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将会从桌面转移到“云”中。利用云计算,你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基于web的而不是基于桌面的。云计算技术已经深刻的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成为继理论和实验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第三大利器。云计算的最终目标是将计算作为一种公共设施提供给广大用户,使用户可以方便的使用计算资源。它将改变你现所使用的电脑和因特网的方式,预示着我们储存信息和运行应用程序的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程序和数据不再运动和存放在个人计算机上,相反,而是一切都托管到“云”中。云计算能够让你从世界上得任何地方访问你所有的应用程序和文件,你不再受桌面的限制,因而使得异地群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变得更加容易。” 【正文】

一、什么是云计算

通过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总经理朱近之对云计算的讲述,笔者简略的得出,狭义云计算是指计算机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硬件、平台、软件)。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广义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

信息技术应用部黄红说,在理论上,云计算指的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它依赖的不是个人电脑,也不是独立的服务器,而是用户无需关心其内部结构的“云”。云计算将所有的计算资源集中起来,并由软件实现自动管理,无需人为参与。

云计算的根本概念即计算资源虚拟化,计算资源的虚拟化促使信息服务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云计算的计算资源虚拟化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服务:

1、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消费者通过Internet可以从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获得服务。

2、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PaaS实际上是指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以SaaS的模式提交给用户。因此

SaaS中小企业软件 PaaS也是SaaS模式的一种应用。但是,PaaS的出现可以加快SaaS的发展,尤其是加快SaaS应用的开发速度。

3、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它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的模式,用户无需购买软件,而是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相对于传统的软件,SaaS解决方案有明显的优势,包括较低的前期成本,便于维护,快速展开使用等。

二、云计算的特点

1、超大规模:“云”能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

2、虚拟化: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何地点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

3、高可靠性:“云”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结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

4、通用性:“云”可以同时支撑千变万化的应用运行。

5、高可扩展性:“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求。

6、按需服务:“云”就像水和电一样供你使用。

7、极其廉价:由于“云”的特殊容错措施可以采用极其廉价的节点来构成云,“云”的自动化集中式管理使大量企业无需负担日益高昂的数据中心管理成本,因此用户可以充分享受“云”的低成本优势。

三、云计算的重要影响 1.对产业链的影响:

对于服务器厂商而言,云计算及数据中心都对服务器系统的需求急剧膨胀,市场前景巨大。

对于终端设备厂商而言。网络化的云计算为终端设备,特别是小型移动设备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云计算将推动普适计算发展。

对于软件产业而言。随着计算、数据及服务网络化,Google、Amazon等网络服务提供商会根本改变软件的使用模式。大量中小软件企业面临着工作平台、工作对象及工作方式的重组和革新,服务化的软件产业面临着全新机遇。2.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中小企业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55.6%,开发了80%以上的新产品,申请了65%的国家专利,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岗位。但是信息化的创新平台及管理平台代价高昂、维护困难,对于中小企业负担沉重,云计算可以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带来切实好处,信息化业务及管理平台部署到云计算平台上,极大的降低了投资成本、管理成本及维护成本。

四、中国云计算的发展 在我国,云计算发展也非常迅猛。2008年5月10日,IBM在中国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建立的中国第一个云计算中心投入运营。2008年6月24日,IBM在北京IBM中国创新中心成立了第二家中国的云计算中心——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2008年11月28日,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与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签约,在东莞松山湖投资2亿元建立云计算平台;2008年12月30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子公司阿里软件计划于2009年初在南京建立国内首个“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首期投资额将达上亿元人民币;世纪互联推出了CloudEx产品线,包括完整的互联网主机服务“CloudEx Computing Service”,;中移动董事长兼CEO王建宙认为云计算和互联网的移动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院长黄晓庆认为,中国超级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环境和提供的服务功能完全满足云计算的要求,可以说中国已有云计算的硬件基础。但还是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无论是制造还是应用,美国都占据着超级计算机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欧洲应用广泛但制造能力偏弱,中国在制造上较强但应用相对不够。应用比研发更难”。“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工作能源张云泉如是说,他还说:“中国超级计算机的性能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还没有一个强大的技术平台,应用软件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在金融保险、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也需要大力拓展。“中国云”面临应用比研发更难。”

利用云计算在中国。物流在中国效率其实是非常低的。40%的车子做物流跑在路上是空车,没有互相之间的整合,信息并不交流。我们再看到这个物流行业的话,其实是为别的行业进行服务,不管是化工、制造还是配送。因此如果用云计算这一形式把整个物流行业结合起来,把它标准化,把他的服务提供到别的行业当中去,让他们去应用物流云在上面不同的服务,这样也可以提升我们中国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和转型。

具体的科研实践应该如下:

1、云资源管理平台CRM4GCRM4G:Cloud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Grid 基于网格基础设施,向用户提供云服务,实现了IaaS模式的资源服务。多粒度计算资源服务。快速软件部署服务

2、面向云环境的虚拟化桌面CloudDesk:动态适应用户需求变化,为用户提供高效、安全、易用的云资源访问的桌面环境。

3、云存储服务系统ppStore:通过集成互联网上的免费存储空间提供大规模云存储服务

4、基于云模式的网络安全防御系统CloudFence:采用安全检测与防御相分离的原则,充分利用云端强大的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云端集中检测和决策关键技术。

五、云计算的发展前景

云计算被视为科技业的下一次革命,它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首先,对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来说,云计算意味着巨大的商业机遇,他们可以借助云计算在更高的层面上和大企业竞争。其次,从某种意义上说,云计算意味着那些对计算需求量越来越大的中小企业,不再试图去买价格高昂的硬件,而是从云计算供应商那里租用计算能力。【总结】

通过对云计算及云计算与中国的发展相关文献的大量阅读,本人对云计算的相关知识有了更系统的认识。总结了云计算的基本论述,分析了现中国云计算的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相关文献和有关演讲。本人将有兴趣也有信心致力于中国云计算的发展,努力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为我国的IT云计算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人觉得中国要想真正成为一个领先国家,必须像英国早期工业革命的时候有那种想象力,创造那种在人类历史上没有的制度。这个时代需要想象力和好奇心,只有有这种心理才能迎接这种变革,才能让中国经济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参考文献】

[1] 刘鹏,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

《云计算》

[2]【美】迈克尔·米勒 《云计算:改变在线工作和协作方式的基于web的应用》 [3] 朱近之

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总经理

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主题演讲 [4] 黄晓庆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院长

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主题演讲 [5] 黄

信息技术应用部

《“云计算”的比较研究》

[6] 张亚勤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

关于云计算讲座 [7] 朱近之

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总经理朱近之.《云计算的十大误解》 [8] 田溯宁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美国得克萨斯科技大学博士《云计算如何改变世界》

[9] 王

IBM全球副总裁兼IBM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 《中国企业家》 [10] 尼古拉斯•卡尔

会计+云计算=“云会计” 篇3

云计算对会计信息化的影响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上的软件、硬件和服务的组合, 以网页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的技术。随着“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和普及, 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云”计算产业的开发和应用中, 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业务转移到“云”计算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云”计算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和建设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为中小企业快速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可能。

基于云计算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成为下一代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把云计算应用于会计信息系统可助推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它作为一种能够减少企业成本和提升会计信息系统灵活性的有效途径, 最近得到了更多企业的关注和长足发展的动力。

云计算环境下的会计工作, 其实质是利用云技术在互联网上构建的虚拟会计信息系统, 完成企业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等内容。这种对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与服务采用外包的模式, 将进一步推动会计工作向前发展。云计算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带来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降低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本

传统会计中会计信息存储在原始凭证、账本等各种纸质记录中, 电算化下的会计信息部分集中, 各分公司、各部门会有各自的IT系统以及信息存储平台, 存储各自的数据, 不能实现信息共享, 而且各部门或是各分公司的IT构建有可能因人员配备等原因导致系统水平不一样。在公司整体建立云计算平台后, 能促使各分公司和各部门将信息存储到云端, 每个分公司和每个部门都能享受到一样高水平的IT系统, 并且实现信息共享, 集中管理。若是公司自建私有云不能满足公司发展要求而向云服务商购买公共云时, 公司将按照需求购买, 按照所占用的公共云付费, 从而能节省购买大量存储硬盘和处理器的IT固定投入, 有效率地按需购买云服务。这意味着采用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与服务进行外包的模式, 企业无需为信息化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量财力。同时, 从财务软件的购买、安装到信息系统的维护等一系列问题都无需企业亲自解决, 由云计算供应商代为处理。企业的所有电子设备只需要连接互联网, 就能享用云计算提供的服务, 企业像购买服务一样购买这种信息计算和处理能力, 按照流量付费即可。

(二) 使得企业迅速适应新的经济业务的需要, 及时提供会计处理的方法

传统的信息化模式下, 由于受到软件功能的限制, 信息系统无法迅速及时地处理会计信息沟通的问题。在云计算应用模式下, 新的经济活动的处理方式被集成在云中, 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服务。一方面企业能够根据自身业务变化对信息系统的功能进行实时更新和调整, 另一方面, 当会计准则需要企业采用新的会计处理方法时, 企业也能够及时做到与会计准则保持一致。

(三) 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便利

企业的经济活动是会计信息的主要来源, 银行、资本市场、证券市场、政府机关等是经济信息的重要辅助来源。在传统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模式下, 企业的信息系统很难同外部协同。未来更多的企业经济交易会在网上进行, 会议、谈判、签订合同等均可以通过网络实现电子数据交换和资金转账。公司所需要采集的数据则是电子数据, 而非传统会计中的纸质记录;而且, 业务一旦发生, 信息数据可以实时通过任何联网的终端传送至云端处理, 可以实时记录跟业务相关的会计信息, 同时处理预算控制、成本核算等会计业务。在云计算环境下, 网上报税、银行对账、审计、交易以及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和用户之间的会计信息系统集成成为可能, 从而便于企业同银行、税务、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的联络。

(四) 为企业提供大量的信息, 加强企业的会计控制

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包括对企业财务信息和有关的非财务信息进行接收、确认、分类、记录、储存、变换、输出、分析利用并使之对企业经营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云计算作为先进的信息技术将给企业经营方式、员工工作方式等各方面带来全新的变革, 也给会计数据采集环境、采集工具和采集模式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在云计算的应用模式下, 企业的信息系统不再是一个信息孤岛, 通过云计算供应商提供的信息服务, 企业可以轻松获取大量企业之外的信息, 有助于加强企业的会计控制。会计数据实时采集实现从企业内部扩展到外部。基于互联网的基础支持, 企业随时可以向合作伙伴、供货商、代理商索取数据, 而且数据的传递将直接在云端索取, 效率更快, 且不占用公司本身的存储空间。

云计算加强了公司内外部的协同工作。在高度发达的云计算上, 公司内部整个财务有着良好的一体化流程, 通过信息流协同, 各个部门有序合作, 合理配置企业资源, 达到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最大化。从企业外部看, 共同商业利益的合作伙伴主要是通过对整个商业周期中的信息进行共享, 实现和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 同时也满足企业本身的活力和能力。通过对各个合作伙伴竞争优势的整合, 共同创造和获取最大的商业价值以及盈利能力。在这个层面上, 云端不仅协同了企业内部的资源, 还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 将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伙伴也纳入这个信息系统平台中, 实行信息的高效共享和业务的一系列链接。

(五) 促进了企业的财务流程再造

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会计信息流程, 也会改变其他业务流程。比如传统会计中, 采购部门向供应商发出订单后将订单复印件送往财务部, 验收部门检验供货商产品后将验收报告送到财务部门, 供货商也需要将产品发票送到财务部, 而财务部需要核对这三张原始凭证才能付款。若是构建公司信息平台, 采购部门制作订货单发至供货商并自留一份在信息系统中, 验收部门收到货物后检查货物与订单是否相符, 相符便登记收货。信息系统自动向财务部门提醒付款期限将到的订单, 财务部再付款。这样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准确度和共享程度, 削减不必要的流程, 减少人力的消耗。

云计算的发展将推进财务流程全部搬至线上。在云计算系统的支持下, 公司将不同保密等级的数据存储在不同级别的云中, 授予不同的相关人员以相应的查看、修改、更新数据权利, 业务流程可以做到:公司购销业务在网上敲定, 合同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会计人员在自己的显示屏下记录业务, 附上合同协议的链接, 信息传至云端;云端存储数据并自行运算, 形成报表以及各种指标数据;管理层在自己的显示屏上看到各种财务数据, 分析数据, 监控各项指标;取得授权的会计事务所获取公司的会计信息, 代为处理部分会计业务, 比如调整会计确认和税务确认之间的差异;公司将各种报表传至税务部门的云空间, 税务部门检查后公司合理报税;会计师事务所受委托后在网上审计公司财务, 并做出电子版审计报告;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 可以实现企业数据的自动归集、整理、比较, 减少信息使用成本, 提高信息质量;公司将公司报表、审计报告等放至“所有人可查看”权限级别的云中;报表读者可以通过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阅读企业数据;股东大会进行网上会议, 每个股东都可以边查阅财务数据边参与讨论公司状况和发展战略。

“云会计”概念的提出

云会计可定义为构建于互联网上, 并向企业提供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和会计决策服务的虚拟会计信息系统。也可以说云会计就是利用云计算技术和理念构建的会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云会计的内涵可从软件服务提供商和企业用户两个方面来理解。

对于软件服务提供商来说, 云会计服务的建设主要包括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和会计相关信息系统建设两个主体, 如以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为核心的集成管理系统、服务器、网络存储、会计信息系统和相关业务信息系统等, 软件服务提供商只需关心在互联网上能否提供构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各种组件, 租用组件实施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性价比是否合理, 能否可靠地支持企业的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和会计决策等会计信息化服务, 其中账务处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成本核算、销售核算和会计报表处理等是企业会计信息化最核心的服务。因而, 利用云计算技术建成的会计信息系统即是云会计。对企业来讲, 其根本目的是想获得软件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系统和相关业务信息系统服务, 其重要的衡量标准是自己的满意度, 相应的服务是由谁提供, 经过何种步骤完成的, 是无须关心的, 而只需为自己享受的服务付费。因此, 对于企业来说, 云会计是基于互联网提供并为之付费的以会计信息系统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系统服务, 这些服务从形式上应是集成的、单点登录的。虽然云会计是虚拟的, 但对企业来说是透明的, 云会计给予企业的感觉与建于本部门、本系统的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功能与服务是一致的, 这种形式是更为广义的云会计。

“云会计”的应用优势

“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对服务器、存储设备或数据中心的虚拟化, 以及通过对这些设施的整合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运行信息管理业务。企业采用“云会计”是让企业把工作的重心聚焦到经营管理而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与服务外包, 这种模式所带来的成本、效率和竞争等优势显而易见。

(一) 成本方面

“云会计”是以软件服务方式提供, 中小企业用户按需购买、按使用资源多少或时间长短付费。企业不必为服务器、网络、数据中心和机房等基础设施投资巨大的费用, 只需缴纳相对低廉的“月租费”, 不用一次性投资到位, 不会占用企业过多的营运费用, 从而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也不用考虑设施成本折旧问题, 并能及时获得最新的硬件平台和稳固的软件平台以及业务运行的最佳解决方案。

(二) 维护方面

传统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解决方案需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 要考虑机房、办公室、电源、空调、网络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等问题, 软件供应商提供的会计信息化软件产品从安装、使用到维护过于复杂, 且价格昂贵。企业需要将大量的人力、时间、金钱耗费在硬件维修、软件的安装、升级等及其繁琐事务上, 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对软件、硬件、网络等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使用云会计之后, 由于企业采取租赁的方式, 不需要专门的维护管理人员, 也无需为维护和管理人员支付额外的费用。企业无需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在本地安装和维护会计信息系统上, 最大程度减少在会计信息化方面所花费的开支。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 企业可以更加专注于对自身发展重大的战略性活动。

(三) 管理方面

云会计服务提供商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使得企业能够及时得到最新的技术应用, 满足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 大幅度降低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门槛和风险。同时, 它还将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咨询, 可以使得企业会计人员更加专注会计工作本身,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四) 可靠性方面

云会计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基础设施包括由互联网连接的服务器集群, 这些服务器可集中一处或分布于不同地方, 用于存放会计信息化软件和数据;还包括虚拟化、管理、数据库、用户接口、通过互联网或专用网同其它用户通信的基础设施和收费机制。由专业团队管理的数据中心比传统的数据中心在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更具有优势。

(五) 扩展性方面

云会计是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实现, 它拥有云计算在技术上的特点, 包括设备上的硬件冗余、故障的自动切换、设备的升级不会导致会计信息服务的中断, 存储容量不受物理硬盘的限制, 及时提供数据容量的扩充、负载均衡等, 确保了企业以云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规模可以动态调整, 满足会计信息化应用和企业规模增长的需要。

(六) 应用方面

云会计意味着信息社会的进一步分工, 会计信息化应用层的研究和开发人员不用关注于底层的计算环境, 可以集中人力和精力专注于应用层的研发和创新工作。通过软件即服务的方式, 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应用能够快速上手, 随着业务的变化对其进行实时的自定义, 对系统功能轻松进行改变、集成或自定义以应付任何用户服务的挑战。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具有“大而全”的特征, 需要大量同银行、税务、会计师事务所、供应商和客户等机构的联络, 使用传统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模式很难同外部协同。在云会计环境下, 网上报税、银行对账、审计、交易、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和用户之间的会计信息系统集成成为可能, 从而提升了会计信息的附加价值。

“云会计”建设的基本体系结构

云会计的建设涉及数据资源、网络存储基础设施、提供计算能力的服务器、管理平台以及开展各种会计服务的应用软件等。根据云会计提供的服务功能以及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的实际情况, 云会计的体系结构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应用层、平台层、数据层、基础设施层和硬件虚拟化五层, 云会计提供的服务及云会计的建设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 云会计的每一层都由对应的服务构成, 并整合提供云会计综合服务。如利用云计算技术的软件即服务 (SaaS) 来构建云会计的会计核算系统、会计管理系统、会计决策系统、统一访问门户 (Portal) 以及其他与会计信息系统相关的业务系统;利用平台即服务 (PaaS) 来构建云会计的数据库服务以及会计信息化开发应用环境服务平台;利用数据即服务 (DaaS) 来构建和整合企业以会计信息和经济信息为核心的数据资源;利用基础实施即服务 (IaaS) 构建云会计的存储及数据中心的应用环境;利用硬件即服务 (Haas) 来构建服务器集群, 形成有效的弹性计算能力, 最后形成基于互联网的云会计系统。

云计算过程 篇4

云计算的本质特征是 “一切皆服务”, 即云计算是通过提供虚拟化、容错和并行处理的软件将传统的计算、网络、存储资源转化成可以弹性伸缩的服务。按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并得到业界最广泛认可的权威划分方法, 云计算体系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基础设施服务层 ( 即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简称Iaa S) 、平台服务层 ( 即Platform as a Service, 简称Paa S) 、软件服务层 ( 即Software as a Service, 简称Saa S) 。各个层次的运行原理及服务模式如下:

(一) 硬件基础设施服务

基础设施服务 (Iaa S) , 是指数据中心为用户提供的计算机及网络硬件环境方面的服务。其原理是数据中心通过建设标准化的计算机房, 安装标准化的机柜或机架, 配置标准化的服务器, 建立用户管理控制系统, 以虚拟主机、虚拟存储器、虚拟网络、虚拟数据库等形式, 为用户提供计算能力、存储空间、通信网络和其它基本资源的租用服务。在Iaa S模式下, 用户无需自己购买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等, 只需要以低廉的价格租用云基础设施, 并能够在其上部署和运行任意软件 (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 或是根据支付的费用使用相应容量的存储空间。主要商业模式有三种:一是机房物理空间的租用, 二是机柜物理空间的租用, 三是服务器虚拟存储空间的租用。

(二) 开发平台服务

开发平台服务 (Paa S) , 是指数据中心将应用程序开发平台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 包括开发语言、应用程序接口、开发工具、运行平台等基于互联网的开发环境。用户基于该平台, 可以开发各类应用类软件, 也可以将应用类软件进行部署。 在Paa S模式下, 用户不需要管理或控制底层的云基础设施, 但能控制部署应用程序和环境配置。使用平台服务的用户大部分为软件开发企业或机构, 但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 任何一个拥有软件开发诉求和能力的机构、个人都可以在此公共平台上挥洒创意。

(三) 应用软件服务

应用软件服务 (Saa S) , 其原理是数据中心将运行在云基础设施上的应用类软件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 用户则通过网络来使用这些软件。在Saa S模式下, 用户不需要管理或者控制底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 也不需要考虑应用类软件的安装、配置、调试、维护和升级, 只是以按需租用方式使用其提供的服务, 是由数据中心负责和管理应用类软件。政府机构、企业和公众等以应用服务为主的用户都会使用这项服务, 是云计算领域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务形式。

二、云计算产业链的业态构成及主体

围绕云计算的建设、运营和服务, 以及其对相关产业的带动衍生作用等不断专业化细分, 各类从事相关活动的企业主体就统一构成了云计算产业链。

(一) 数据中心建设阶段带动的相关产业及效益体现

一是建筑业或房地产业。数据中心机房作为一种特殊的基础设施, 其防震性、安全性、防尘性、配电稳定性等标准要求都远远高于普通建筑, 还要配置不间断备用电源系统 (U机房) 和配套的管理用房等, 土建规模都很大。如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中国电信150 万台服务器的数据中心占地约为1600 亩, 土建规模约100 万平米。因而, 数据中心建设对于地方经济的贡献首先表现为“云地产”, 主要是土地和建设方面的收益, 如土地出让金的获得、固定资产投资扩大和建筑业产值增长等。

二是服务器及网络设备制造业。由于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服务器、网络设备及配件等, 因而数据中心建设的另一个直接效益就是形成对电子制造业的市场需求, 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但是, 由于这些设备、设施的技术要求较高, 生产厂商的行业集中度很高, 如果企业不在当地设厂, 这块产业带动效应就不会体现在当地。

(二) 数据中心运营的产业主体及效益体现

数据中心是云计算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其它产业都是以此为基础带动或衍生的。从目前国内情况看, 从事数据中心建设的主要有下几类企业。

一是中国联通、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几大运营商。建设目的主要是发挥其在网络通道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由于在云计算条件下, 用户和数据中心在地理空间上是分离的, 实现数据中心与用户之间的联结主要依靠光纤等现代通讯网络, 而这些网络资源主要掌握在运营商手中。因此说, 运营商建设数据中心, 在某种意义上是其对传统通讯通道优势的一种增值性服务延伸。

二是华为、曙光、浪潮等服务器硬件生产企业。这类企业往往在服务器的生产和经销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由于服务器是数据中心的核心设备, 在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营中起着关键作用, 那么这些企业就依托其在服务器领域的技术和市场优势, 建设大型数据中心供用户企业租用。因而从某种意义上看, 这种运营模式是服务器硬件生产企业一种变相的产品销售方式。如华为在乌兰察布、曙光在包头建设数据中心, 都有大规模销售或自用服务器产品的目的。

三是一些软件开发和服务企业。这类企业一般都是大型软件企业, 企业软件开发或提供服务需要较高水平的硬件平台, 因而企业自身建设有规模较大、服务器数量较多的数据中心。但由于企业业务量并不均衡, 很多时候机房、机柜或服务器等硬件能力存在一定的闲置现象, 为了提高设备设施利用率, 软件企业将自己数据中心的部分计算和存储能力提供给社会租用, 赚取一部分租赁费用。如大连市东软软件集团在重点做好对日软件外包和出口主业的同时, 对大连市开放一部分数据中心租赁业务。

四是政府主导的公益建设模式。由于一个地区软件产业的发展、大型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各种电子政务、智慧城市、智慧民生等应用系统的开发都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运行环境和数据存储能力等作保障, 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 高水平的数据中心建设是一个地区科技创新和信息化方面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 因此, 也有地方政府支持建立区域性数据中心的。如深圳市政府投资支持建设了深圳超计算中心, 并通过政府补贴和企业半市场化的方式运营, 作为公益性数据中心为深圳市的企业提供超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服务, 属于半官方的数据中心。

五是其它企业的数据中心建设模式。除了上述4 种主要的数据中心建设模式外, 也有一部分企业纯商业化数据中心建设模式。这些企业认为随着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数据中心作为软件产业和信息化应用的基础平台, 未来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前景, 因而投资建设数据中心市场化运营, 供政府、企业和社会市场化租用。

数据中心环节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情况与数据中心的建设经营主体性质高度相关, 如果是央企或外地大型企业, 由于所得税的总部核算体制使许多税收收益并不体现在当地。同时, 由于数据中心建设是专业性较强的建设工程, 建设阶段需要专业化的施工安装队伍, 用工主要以低端的建筑力工为主。运营后的软硬件系统维护也主要由用户单位负责, 所以数据中心用工也仅需要很少量的安保、电工、保洁等辅助人员, 对地方就业和财税的贡献能力不是很大。

(三) 数据中心运营后催生的相关产业及效益体现

一是软件开发业。这是云计算产业链条中潜力最大, 带动效应最强, 对地方就业、税收等经济贡献最大的环节。但这一产业效应能否有效发挥, 还取决于当地是否具有这方面的人才基础、创新创业环境、软件市场潜力等条件, 但这些条件又往往是欠发达地区最短板的因素。

二是数据中心应用性产业。即依托数据中心提供的各类硬件设施和应用类软件系统, 一个地区大大加快当地的智慧城市、智慧民生、智慧产业建设, 大幅度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和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水平。但从产业效益看, 这一过程前期阶段主要是一个投入不断增加的建设过程, 效益主要体现在地区信息化水平提升后对其它行业和领域效率提升方面的作用, 更多地体现为一种间接效益或社会效益, 直接带动就业和税收的效益不明显。

(四) 数据中心应用系统使用过程带动的相关产业

一是终端设备制造业。云数据中心运营后, 如果当地借助强大的云基础设施, 智慧城市、智慧产业、智慧民生等取得较快发展, 就会对手机、电脑、电视等上网终端形成巨大需求, 从而对网络终端制造业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但目前这些终端制造业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竞争的行业, 能否对数据中心当地形成产业贡献, 完全取决于各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的工作力度、发展环境和产业生态。

二是数据开发产业。即通过对云计算数据中心建成运营后形成的海量化数据资源进行统计分析和挖掘, 形成数据二次及多次开发成果, 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依据的咨询服务业等, 这是云计算衍生出的极具市场前景的新型产业门类。但这一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在目前网络不开放的条件下, 形成的数据资源仍然属于用户自己, 即使开发也是由用户单位自行开发, 产业也往往形成在用户所在地而非数据中心所在地, 对于数据中心所在地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死资源”, 尤其是作为灾备系统的数据, 更是几乎没有开发利用可能。

三、影响云计算产业链的外部条件

(一) 支撑数据中心的外部通讯信道条件

在云计算模式下, 用户单位和数据中心在空间地理上是分离的。因而联结用户和数据中心之间的通讯条件就对数据中心的运营产生着重要影响,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通讯信道带宽、出口等硬件条件。如通讯信道的传输速率, 是不是骨干网络节点, 有没有国际出口, 等等。如果这些硬件条件不好, 异地数据传输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或延迟现象, 就会严重影响用户对数据中心的使用。

二是数据通道的费用情况。由于目前我国的电信骨干网络通道主要掌握在几大运营商手中, 如果垄断定价使数据通道费用居高不下, 用户也会在自建数据中心和租用数据中心之间做出抉择。如深圳有些软件企业与上海的合作企业之间, 为了减少数据异地传输的通讯费用, 宁可采用硬盘存储和快递邮寄的方式, 虽然时间上和安全性差一些, 但却可以节省一笔可观的数据传输费用。

(二) 区域能源供给和气候条件

云计算的数据中心环节总体上看属于高耗能产业范畴, 这种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数据中心服务器本身的耗电, 一般一台标准服务器的功率在200-500 瓦左右, 一个机柜大约安装20 个服务器左右, 照此推算, 一个规模为1 万个机柜的数据中心服务器总负荷就达2000-10000 千瓦。 其次是空调等辅助用电, 由于服务器工作会大量散热, 因而数据中心需要完善的空调系统保障机房运行, 而气候冷热对空调耗电有着重要影响。一般业内人员用PUE值表示数据中心的辅助用电状况, PUE值越大, 说明空调等辅助用电越多。南方许多地区PUE值都在2.2 左右, 而像呼和浩特等北方地区, PUE值可以降低到1.3 以下。如果按PUE值1.5折算, 1 个万台机柜规模的数据中心总用电负荷约60 万千瓦左右, 电费约占数据中心总运营成本的40% 以上。因此, 电力供给条件、电价水平和气候条件都是数据中心考虑的重要内容。

四、云计算产业链分析的总体结论及借鉴

(一) 从产业属性看, 云计算产业并没有突破目前电子信息产业的范畴, 抓云计算产业必须注重产业生态的培育

云计算本质是计算机和网络计算形式、分布格局和服务模式的创新, 在实体产业层面仍然没有突破目前人们常说的电子信息产业、互联网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内容和范畴。如计算机房建设就是传统的房地产业, 网络建设就是传统的通讯业, 服务器、网络设备、上网终端等的生产就是传统的电子制造业, 云平台的应用就是目前的软件业和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社会服务的数字化等范畴, 基于大数据资源的数据开发业也是传统统计咨询业的一种升华。因此, 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仍然取决于一个地区要素比较优势的发挥和软硬件环境等综合条件的营造。既要很好地发挥资源、气候、地质、网络等方面的支撑作用, 又要发挥好政策和市场对产业的导向作用, 发挥好产业基础和区域分工对产业的助推作用, 发挥好科技、人才、标准和安全等方面对产业的保障作用, 实现要素整合、政策聚力、环境优良, 推动云计算产业链条的形成。

(二) 从效益体现上看, 云计算的效益体现在后端环节, 抓云计算产业必须坚持全产业链统筹

为了深入理解云计算产业链的效益情况, 可以套用目前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就是云计算硬件资源的提供者, 包括云计算硬件设备和核心软件提供商, 产品包括服务器、通信设备、网络设备等, 商业模式是提供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第二产业主要指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应用, 基本囊括了目前IT产业里现有的软件和服务提供商, 例如数据库应用、视频应用、邮件应用、存储应用以及网络游戏等, 云计算的所有优势都是通过第二产业迸发出来的。第三产业是围绕云计算的延伸和服务衍生出来的大量非技术性产业, 包括云计算技术培训、品牌策划、咨询以及相关的云计算普及和传播, 还有诸如大数据等更为高端的云计算增值性服务性产业。由此看出, 前端的数据中心建设只是云计算产业链的初级环节, 产业带动效益主要体现在后面的软件产业和信息服务业, 因此发展云计算产业必须树立全产业链思维。

(三) 从发展策略看, 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必须围绕“一切皆服务”这一核心本质, 坚持应用带动的方针

云计算过程 篇5

云计算是由企业界开始发展, 然后才进入学术界引起重视的, 这与网格计算相反。经过对迄今为止的云计算相关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后, 显示学术界对于云计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云技术关键技术方面。云计算研究的关键技术包括虚拟机、安全管理、数据管理、云监测、能耗管理和计算模型等。云计算的计算模型是研究如何针对某类应用特点提出效率更高的编程方式, 目前云计算模型众多, 而Hadoop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系统基本架构, 正日益成为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开发平台, 淘宝就是国内率先使用Hadoop的公司之一。

1 云计算关键技术

1.1 虚拟机

虚拟机是云计算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在云计算中使用的主要虚拟机之一就是VMware Infrastructure。它是一个虚拟数据中心操作系统, 可以将离散的硬件资源统一起来以创建共享平台。其优点有: (1) 整合服务器以降低IT成本; (2) 暗哨计划内和计划外停机以改进业务连续性; (3) 运行较少的服务器并且动态关闭不使用的服务器。

1.2 安全管理

云计算是计算机资源的整合, 通过云计算设施中的任何一台计算机, 任何隐私信息都能够被找到。云计算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其中, Siani Persion等提出了在云计算服务设计过程中保护用户隐私的一些设计原则: (1) 发送尽量少的个人信息到云中, 或者对系统进行分析后只对一小部分个人信息进行必要的收集和采集; (2) 采用安全措施防止未授权的访问、复制、使用或者修改个人信息来保护云中的个人信息; (3) 最大限度地实现用户控制。在云计算环境中, 让用户完全控制个人信息是比较困难的。要加强对个人信息的控制:一可以允许用户控制最重要的个人信息;二可以委托信任的第三方来管理; (4) 允许用户对个人信息的使用进行选择, 即加入、退出机制; (5) 明确以及限制数据使用的目的。个人信息必须被身份明确的人使用和处理; (6) 有反馈机制。即设计人及界面清楚地表明云服务中采取的安全措施, 用其向用户提供安全提示。

1.3 数据管理

云计算具有计算能力可变、数据储存在不信任的主机上、数据是远程复制等3个特点。从这3个特点分析而出, 只有两种数据管理应用程序可能适合部署到云计算中:一是和事务处理相关的数据管理系统;另一种是和分析相关的数据管理系统。前者未采用共享的体系结构, 在进行远程数据复制时很难满足ACID的需求, 同时在不信任的主机上存储数据也有比较大的风险。ACID要求对于基于分析的数据管理系统来说不是必须的, 同时可以保证敏感数据在分析之外, 从而保证其安全。因此, 基于分析的数据管理系统应该很合适部署到云计算环境中去。

1.4 云监测和能耗管理

云监测是随着云计算的推广、云设施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体现云计算的强大计算处理能力而设置的对虚拟机监控的能力;能耗管理是如何节省云设施中计算设施所需要的能源、有效整合资源、降低成本。

1.5 云计算的计算模型

现行的分布式计算系统可以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 但非专业用户并不能有效地利用, 一个庞大的任务很可能由于初学者的偶然操作导致性能的大幅下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应该提供给用户一个高度抽象的产品系统, 这些就是云计算的计算模型。提到云计算模型, 就不得不说一个开源框架, 那就是Hadoop。

Hadoop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基本架构, 由Apache开发, 使用户在不了解分布式底层细节的情况下, 开发分布式程序。简单点说, Hadoop是一个可以更容易开发和运行处理大规模数据的软件平台。

Hadoop实现了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 (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 简称HDFS。HDFS有着高容错性的特点, 并且设计用来部署在低廉的硬件上。而且它提供高传输率来访问应用程序的数据, 适合那些有着超大数据集的应用程序。HDFS放宽了POSIX标准的要求, 这样可以流的形式访问文件系统中的数据。

Hadoop采用Master/Slave结构 (如图1) , 会有一台Master, 主要负责Name Node的工作以及Job Tracker的工作, JobTracker的主要职责就是启动、跟踪和调度各个Slave的任务执行。还会有多台Slave, 每一台Slave通常具有Data Node的功能并负责Task Tracker的工作。Task Tracker根据应用要求来结合本地数据执行Map任务以及Reduce任务。

2 Windows下使用Hadoop实例的研究

2.1 Windows下使用Hadoop的环境配置:

(1) 安装Hadoop前, 首先需要安装Cygwin

Cygwin是一个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的Unix模拟环境, 提供了shell支持。安装中需要选中Net category中的openssh, 如图2所示。

(2) 配置Windows系统变量

新建系统变量CYGWIN, 变量值为ntsec tty编辑系统变量里的Path变量, 加入C:cygwinbin

(3) 安装Java, 即安装jdk, 配置JAVA环境变量。

2.2 单机模式

(1) 启动Cygwin, 解压缩Hadoop安装包, 例如Hapoop安装包位于e:下, 则解压命令为$tar-zxvf/cygdrive/e/hadoop-0.19.2.tar.gz。

解压默认目录在C:cygwinhomeuser文件夹下。

(2) 编辑C:cygwinhomeAdministratorhadoop-0.19.2conf里的hadoop-env.sh, 将JAVA_HOME变量设置成JDK安装目录, 如果路径中有空格, 需要把Program Files改成Progra~1。如图3。

(3) 配置完后即可运行Word Count实例。

在C:cygwinhomeAdministratorhadoop-0.19.2下创建一个输入目录input, 新建2个本文文件:

txt1.txt:yangshenyuan hello world hello hadooop

txt2.txt:yangshenyuan bye hadoop

然后运行实例, 并将结果输出到output目录下:

$bin/hadoop jar hadoop-0.19.2-examples.jar wordcount in put output

执行结果如图4所示:

2.3 伪分布模式

(1) 编辑文件conf/hadoop-site.xml

(2) 安装配置SSH

启动cygwin, 执行命令:$ssh-host-config。

当询问"Should privilege separation be used"时, 输入no;当询问"Do you want to install sshd as a service?"选yes;当提示"Enter the value of CYGWIN for the daemon:[ntsec]"时, 选择ntsec。

提示sshd服务已经在本地系统安装完毕。输入命令$net start sshd, 启动SSH, 或者在Windows服务项里启动CYGWIN sshd。

然后执行$ssh-keygen来生成密钥对, 然后一直回车键确定。这样会把生产的密钥对保存在.ssh目录下。使用命令将RSA公钥加入到公钥授权文件authorized_keys中:

最后执行$ssh localhost, 就可以实现无需密码的SSH连接。

(3) Hadoop运行

运行World Count实例。在本地文件系统上建立input目录, 放入若干文件并复制到HDFS的目录下, 在重命名为in, 并运行:

out为数据处理完成后输出目录, 默认在Hadoop根目录下。任务执行完, 用以下命令查看分布式文件系统上数据处理的结果:

(4) 停止Hadoop进程, 命令如下:

2.4 完全分布式模式

完全分布式模式步骤有以下几步:

(1) 修改所有机器的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 ts文件, 加入各机器的IP地址及对应的主机名

(2) 在所有机器上配置相同的帐号grid

(3) 在所有的机器上进行SSH配置

执行$ssh-keygen生产密钥对并保存:

在grid1上执行以下代码:

再分别进入grid2和grid3的.ssh目录, 更改authorized_keys文件的权限, 命令如下:

(4) 所有机器上配置Hadoop

编辑conf/master, 修改master的主机名, 每个主机名一行, 在这里就是grid1。编辑conf/slaves, 加入所有slaves主机名, 即grid2和grid3。把hadoop复制到其他主机。命令如下:

访问http://grid1:50070可以查看Name Note以及整个分布式文件系统的状态, 访问http://grid1:50060可以查看Task Tracker的运行状态。

运行完数据处理, 查看结果和关闭Hadoop的操作和伪分布模式相同。

3 结束语

虽然Hadoop支持Windows, 但官网上同时声明Hadoop尚未在Windows下严格测试, 建议只作为开发平台。

而且, 格式化Hadoop文件系统是Hadoop启动的第一步, 每次格式化前, 要清空$HADOOP_HOMEtmp目录下的所有文件, 因为Hadoop格式化时会重新建立Name Note ID, 而tmp里还包含上次格式化留下的信息。格式化虽然清空了Name Note的数据, 但是保留了Date Note的数据, 这样会导致启动失败。

另外, 在{HADOOP_HOME}logs目录下, Name Node、Data N ode、Secondary Name Node、Job Tracker、Tasktracker各有一个日志文件, 当出现故障时, 分析这些文件也许会有帮助。

参考文献

[1]S PEARSON.Taking Account of Privacy when Designing Cloud Computing Servcices[C].The2009ICSE Workshop on Softuare En-gineering Challenges of Cloud Computing, UK, 2009.

[2]李国杰.信息服务网格—第三代Internet[J].计算机世界, 2001 (40) .

[3][美]怀特.Hadoop权威指南 (中文版) [M].周傲英, 曾大聃,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4]PENG LIU, YAO SHI, FRANCIS C M.Lau, Cho Li Wang, San Li, Grid demo proposal:AntiSpamgird[J].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uster Computing, Hong Kong, 2003 (12) .

云计算与网格计算 篇6

网络改变了世界,这是不争的事实。跨入21世纪的大门, 信息化的潮流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基于Internet与Intranet的互联网技术的兴起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网格计算和云计算因此应运而生。网格计算和云计算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领域,是高科技的产物,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网格计算

1.1 网格计算的定义

网格计算[1]是伴随着互联网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专门针对复杂科学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这种计算模式利用互联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组织成一个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其中每一台参与计算的计算机就是一个节点,而整个计算是由成千上万个节点组成的一张网格,所以这种计算方式叫网格计算。这样组织起来的虚拟超级计算机有三个优势:一是数据处理能力超强;二是能充分利用网上的闲置处理能力;三是价格相对于超级计算机低廉。

1.2 网格计算的研究和应用

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 网格作为Internet的第三次浪潮,在世界上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许多国家以及一些有名的IT公司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开展网格技术的研究,支持并大力从事商业应用开发,力求在未来的网格时代居有一席之地。美国能源部DOE支持的科学网格 (Science Grid) 用622 Mbps的ES-Net网格连接了能源部的两台超级计算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支持的TeraGrid将连接位于5个不同地方的超级计算机,达到每秒2万亿次的计算能力。英国政府宣布投资1亿英镑,用以研发"英国国家网格" (UK National Grid) 。IBM制定了"百亿美元网格计划",打造全球计算平台, 重点发展4项技术:资源共享、自治管理、互连互通、应用服务,其目的是要在下一波大潮中保持IBM在硬件、软件、应用和服务上的综合优势。微软针对网格提出无处不在的计算,无处不在的微软。

我国也不例外,目前在网格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也已取得很大成果。在863计划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和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合作,建立了"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 (National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Environment, NHPCE) "计算网格。该项目一期工程已于2000年底完成。2003年由12所大学联合推出的中国教育科研网格 (China Grid) 一期工程也已正式启动。该项目的目标是在2005年建立聚合能力超过15万亿次量级的教育科研网格。国防科技大学目前承担了"国家核心网格软件"、"空间信息栅格"等多个网格项目的研究。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提出并正在研制织女星 (VEGA) 网格,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是教育部在"十五"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设立的重大专项,主要解决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中网络计算面临的无序性、自治性和异构性等问题,满足高校科学研究的迫切需要。

2、云计算

2.1 云计算的定义

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务。

"云"是一些可以自我维护和管理的虚拟计算资源,通常为一些大型服务器集群,包括计算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宽带资源等等。云计算将所有的计算资源集中起来,并由软件实现自动管理,无需人为参与。这使得应用提供者无需为繁琐的细节而烦恼,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业务,有利于创新和降低成本。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2]。

2.2 云计算的研究和应用

云计算的发展将使互联网的计算架构由"服务器+客户端"向"云服务平台+客户端"演变。使互联网成为每一个用户的数据中心和计算中心,使用户从以桌面为核心使用各项应用转移到以Web为核心进行各种活动,云计算使互联网的功能更为强大。通过云计算,普通用户将可以利用以往只能为少数人所拥有的庞大的数据和处理能力,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如果云计算让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数据和计算能力,那我们能创造什么呢?

目前Google、亚马逊、雅虎、微软、Oracle、IBM、Dell、SUN VMware等国际上知名的IT公司都在积极地研究和部署云计算,并已经开始提供与云计算数据中心管理相关的产品技术。Google在于2007年10月在全球宣布了云计划,Google与IBM开展雄心勃勃的合作,要把全球多所大学纳入"云计算"中。IBM于2007年8月高调推出"蓝云(Blue Cloud)"计划,这一计划已经在上海推出,2008年8月,IBM宣布,将斥资3.6亿美元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建立云计算数据中心。微软公司正在秘密开发完全脱离桌面的互联网操作系统"Midori",取代已经有20多年历史的Windows操作系统,目的是为了大规模应用云计算技术。亚马逊于2007年向开发者开放了名为"弹性计算机云"的服务,让小软件公司可以按需购买亚马逊数据中心的处理能力[2]。

2008年3月17日,Google全球CEO埃里克o斯密特(Eric Schmidt)在北京访问期间,宣布在中国大陆推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计划。在中国的"云计算"计划中,清华大学将是第一家参与合作的高校。它将与Google合作开设"大规模数据处理"课程,未来Google将把课程向其他学校推广。2008年初,IBM与无锡市政府合作建立了无锡软件园云计算中心,开始了云计算在中国的商业应用。2008年7月份瑞星推出了"云安全"计划。这说明,越来越多的IT供应商将中国作为云计算业务发展的热点区域,云计算业务在中国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3、云计算与网格计算比较

3.1 云计算与网格计算联系

云计算是从网格计算演化来的,能够随需应变地提供资源。网格是云计算的重要发展阶段, 网格在HPC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而且已经有很多网格技术用到了云计算中去, 二者并不冲突, 网格和云计算将改变工业的模式。"十年前是分布式集群, 今天是企业网格和内部云, 但未来年将是公用网格和云计算的时代。"

网格计算可以在云中,也可能不在,这取决于什么样的用户在使用它。如果用户是系统管理员和集成商,他们就会关心如何维护云。他们升级、安装和虚拟化服务器与应用程序。如果用户是消费者,就不必关心系统是如何运行的。总的来说,云计算可以算作是网格计算的一个商业演化版。

没有网格计算打下的基础,云计算也不会这么快到来。云计算是网格计算的一种简化实用版,不像网格2.0,而像网格02。网格0.1是指以前实现的以科学研究为主的网格,非常重视标准规范,也非常复杂,但缺乏成功的商业模式。云计算是网格计算的一种简化形态,云计算的成功也是网格的成功。网格不仅要集成异构资源,还要在解决许多非技术的协调问题,也不像云计算有成功的商业模式推动,所以实现起来要比云计算难度大很多。但对于许多高端科学或军事应用而言,云计算是无法满足需求的,必须依靠网格来解决[3]。从两者之间相同的层面来说,从概念上看,云计算实质也就是一种分布式计算。

3.2 云计算与网格计算区别

网格计算强调资源共享,任何人都可以作为请求者使用其它节点的资源,任何人都需要贡献一定资源给其他节点。网格计算强调将工作量转移到远程的可用计算资源上。云计算强调专有,任何人都可以获取自己的专有资源,并且这些资源是由少数团体提供的,用户不需要贡献自己的资源。在云计算中,计算资源被转换形式去适应工作负载,它支持网格类型应用,也支持非网格环境,比如运行传统或Web2.0应用的三层网络架构。网格计算侧重并行的计算集中性需求,并且难以自动扩展。云计算侧重事务性应用,大量的单独的请求,可以实现自动或半自动的扩展。

网格的构建大多为完成某一个特定的任务需要,或者支持挑战性的应用。这也是会有生物网格、地理网格、国家教育网格等各种不同的网格项目出现的原因。而云计算一般来说都是为了通用应用而设计的。云计算一开始就支持广泛企业计算、Web应用,普适性更强。网格计算的主要思路是聚合分布的松散耦合资源。而云计算的IT资源相对集中,以Internet的形式提供底层资源的获得和使用[4]。

在对待异构性方面,二者理念上有所不同。网格计算用中间件屏蔽异构系统,力图使用户面向同样的环境,把困难留在中间件,让中间件完成任务。而云计算,不同的服务用不同的方法对待异构型,所有传统的方法在这里都可以应用。有的提供基础设施,类似传统的服务器,用户选择操作系统和应用环境,有的则屏蔽了操作系统、基础设施和系统软件的差异,比如Paas服务。网格计算和云计算的具体比较如表1所示:

结论

网格计算和云计算都是目前流行的热点领域,两者有许多共同点和不同点,网格计算与云计算最后会逐步走向融合。现今云计算正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大大小小的公司提供着各式各样的云计算服务,从软件应用到网格存储再到邮件过滤。相信不久的将来,云计算技术会很快成为我们信息生活的主流技术,云计算的蓝图已经呼之欲出,同时我们也希望云计算能很快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摘要:网格计算与云计算是为了解决单一计算机的计算极限问题而产生的分布式计算技术, 本文首先介绍了云计算和网格计算, 然后比较了云计算和网格计算之间的异同。

关键词:云计算,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

参考文献

[1]lan Foster, Carl Kcssclman.网格计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刘鹏.中国云计算网.http://www.chinacloud.cn/[R], 2009

[3]陈康, 郑纬民.云计算:系统实例与研究现状[J].软件学报, 2009 (5) .

云计算过程 篇7

关键词:云计算,云安全,措施,三到位原则

1 概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交换的日益频繁,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云安全”是网络时代信息安全的最新体现,它融合了并行处理、网格计算、未知病毒行为判断等新兴技术和概念,通过海量的网状客户端对网络中各种行为的异常状况进行探测,获取互联网中木马、病毒等不良程序的最新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送到服务端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再把解决方案依次分发到每一个客户端以解决不安全问题。“云安全”是中国信息安全界根据自身现状总结出来的概念,在国际云计算领域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2 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是一种崭新的服务模式。其实质是在分布式计算、网络计算、并行计算等模式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型,是一种新型的共享基础框架的方法。它面对的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环境,核心是提供数据存储和网络服务。主要是解决近十年来互联网急速发展,导致的存储困难、计算机资源大量消耗、工厂产业人员和硬件成本不断提高、数据中心空间日益匮乏等问题。

原始的互联网系统与服务设计已经不能解决上述的种种问题,而急需新的解决方案。

2.1 云计算定义

“云计算”目前尚没有确切统一的术语定义,但这种服务模式发展很快,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云计算”这种服务模式其实质正像“哈佛商业评论”前执行主编Nick在新书中所评价的那样,他认为:云计算对技术所产生的影响就像电力网络对电力应用产生的作用一样。因此,电力网络改进了公司的运行,每个家庭用户从此可以享受便宜的能源,而不必自己家里发电。同样,云计算也可以比喻为自来水公司的供水服务。每个用户可享受自来水服务,而不必用户自己承担挖水井、修水塔并管理水的安全,只要付水费即可获得自来水的服务一样。因此,云计算这种服务方式,从目前对于用户来讲是一种高级、便捷的服务方式。它是用户外部的数据中心,即用户委托第三方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新型计算模式。“云”就是软硬件基础设施。

2.2 云计算模式

云计算服务模式不仅在国外,而且在国内也有很好的发展势头。比如:

1)2008年5月,IBM在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云计算中心。

2)2008年6月,IBM在北京成立IBM云计算中心,称其为“兰云”。

3)阿里巴巴2009年初在南京建立国内第一个“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

4)中国移动等业务大公司也纷纷提出相应的云计算发展方案。

2.3 云计算的优越性

一些学者总结了云计算在运行中显示的优越性:

1)在云计算时代,用户只需在浏览器中键入提供云计算的网络服务公司的地址,并找到提供相应服务的功能菜单,就可以体验最新的操作系统、最新的流行软件,以及用相应的软件来打开相应格式的文档,客户端的操作系统没有任何限制,唯一的条件就是能够上网。

2)云计算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共享,所有电子设备只需连接互联网就可以访问和使用同一份数据。

3)云计算可以提供无限多的空间、无限强大的计算。利用云计算,无论你身在何处,只须拥有一台终端接入Internet就可以得到所有你想得到的服务,比如订酒店、查地图、进行大型应用程序的开发等。

3 云安全

云计算同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一样,其发展的根本条件是“云安全”,虽然“云计算”这种服务模式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但其安全问题又成为影响其发展的不可回避的问题。

3.1 云安全问题是客观存在不可回避的

3.1.1 云计算网络本身可能存在故障

比如:1)2009年2月Google Gmai中断服务长达4小时;

2)微软的Azure停止运行约22小时;

3)2008年,亚马逊公司S3服务曾断网6小时。

以上几例的中断服务就是明显的网络自身云安全隐患。

3.1.2 云计算服务上如何保证用户存储在云中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这种保证取决于云计算服务商的主观的和客观的保证。当然所有云计算客户都希望服务商能保证用户存储在云中的数据是安全的。不会泄密(尤其是敏感数据信息),同时用户的帐户也是绝对安全的,不会被盗用。这些都是云计算服务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说服务上的主观因素导致云安全问题是因为不同的服务上有其不同的诚信度。据“华尔街日报”等西方媒体近日披露:谷歌、微软等网络巨头掌握了大量网民的个人信息。很多网络公司出于商业目的,利用这些信息赚钱,不仅侵犯了个人及企业的隐私权,甚至会给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说云安全在排除云计算服务商其主观因素造成云安全隐患外,还有其客观原因,那就是“云计算”安全策略或技术没落实到位所造成的,都应引起重视。因为这些“云安全”隐患都动摇了客户对于云计算服务的信心,这也实际上是制约云计算发展的重要原因。对此要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消除安全隐患,以改变对客户的吸引力,发挥“云计算”的优势。

3.2 云安全措施

3.2.1 云计算中确保信息安全的具体方法

1)加密文件

使用加密技术对文件进行加密,同时使用对应密钥进行解密。哪怕数据传到很远的数据中心,加密都可以保护数据。很多程序软件都提供足够强大的加密功能,只要用户习惯并使用安全的密钥,相应的敏感信息将很难被访问。

2)加密电子邮件

为了确保邮件的安全,可以使用Hushmail之类的程序,它们可以自动加密所收发的所有邮件,确保邮件安全。

3)寻找值得信任的互联网应用服务

寻找值得信任的互联网应用服务以及服务商,杜绝用户信息落入不法分子手中,造成社会危害。

4)关注隐私性

几乎所有关于互联网应用的隐私政策里都有漏洞,以便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共享数据。用户需要做出判断,以便确定是否将隐私数据保存在云计算环境中。

5)合理使用过滤器

使用Vontu、Wedsense和Vericept等公司提出了的安全系统,可以监视用户网络数据是否离开了正常网络,可以自动阻止敏感数据流向非法地址。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这种工具将会越来越多,合理利用这些工具将会有利于用户数据的安全保护。

3.2.2 云安全措施三到位原则

治理云安全的措施很多,但笔者认为主要还是要坚持三到位原则,再辅以以上提到的强有力的云安全管理软件及设备,就能做到真正的云安全。

1)相关的行政管理到位

尽管“云计算”服务上的诚信至关重要,但诚信毕竟不是标准也不是法律依据,所以云计算服务上必须将自己的经营理念纳入到国家、政府或相关行业部门管理的大目标之下。政府以及相关行业部门的管理法规及标准又是引导和督促相关云计算服务商守法经营、安全经营,保证“云安全”的重要保证。所以,相关的行政管理到位至关重要。

2)云计算服务商要以云安全为己任

建立完善的安全解决方案,探求云安全技术并将云计算的安全服务落实到位。云计算服务商要采用防火墙措施,杜绝非法访问,进行网络内容与行为监控审批等进行入侵防御、反病毒部署、使用杀毒软件保证其内部的机器不被感染;并用入侵监测和防御设备或者分权分级管理防止黑客入侵和内部数据泄密。

3)云计算使用客户要把云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云计算客户要对自己的数据信息文件采用加密技术,并管理好账户防止被恶意截获或读取。此外还要注意考虑云计算王的商业模式并选择信誉好的云计算服务商。总值云计算客户一定要把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这样加之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的严格管理,云计算服务上诚信至上并将云安全策略和技术落到实处,一定会使云计算服务有安全保障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4 结束语

云计算是继大型计算机到客户端-服务器的大转变之后的又一种巨变云,云安全是为了发展云计算而采取的必要手段,同时由于安全性和隐私性受到质疑,云安全也成为了制约云计算发展的重要因素。安全不只是某一个阶段某一个时间点需要做的事情,而是需要持续的长期的进行,用户必须勤于云技术管理和定期审查云的安全性,才能使用安全的云,云计算服务才能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才能更好地诠释“云计算”服务+“云安全”=“云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炜,钟卫连.浅谈云计算的网络安全问题[J].中国科科技信息,2008(23):108-111.

[2]尹国定,卫红云.计算:实现概念计算的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502-506.

[3]薛质.信息安全技术基础和安全策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李虹,李昊.可信云安全的关键技术与实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5]吕茜,张树军.云计算技术探讨[J].计算机安全,2011(2).

云计算转型云服务三大问题凸显 篇8

产业链需重构

1月18日, 记者在对运营商云计算的现状进行采访时发现, 云计算在中国正面临产业链重构。

中国移动研究院业务支撑研究所孙少陵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云计算正面临着原有传统的产业链被打破, 而新产业链亟待重构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电信运营商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与其观点不谋而合, 中国联通IDC运营中心副总经理康楠也告诉记者, 他认为电信运营商在发展公共云时, 需要主导建立一个围绕运营商为主的云服务产业链, 带领更多厂商服务客户。

在谈到电信运营商云计算的具体落地问题时, 康楠表示, 中国联通一直在密切关注和跟进云计算和虚拟化的发展, “我们一方面希望能够利用虚拟化技术提升IDC效率, 实现绿色节能, 同时, 也期待能够利用云计算, 衍生云服务提供给客户, 先期会重点考虑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

康楠同时认为, 从目前情况来看, 提供云服务仍是一个比较长远的话题, 运营商如果建立云平台, 一定是要建立一个公共云平台。“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首先是需要做好虚拟化技术的应用和IaaS (基础设施即服务) ,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云计算的商业模式, 以及如何能够引领云计算提供商, 创新合作、共同打造一个云服务信息化产业链。”

泡沫已经产生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 尽管云计算产业链尚未完善, 但目前泡沫已经产生, 需要引起业界人士的关注。

从目前我国云计算发展的现状看, 一些地方政府和一些IT厂家, 已经在云计算的落地上进行了实际性的操作。采访中, 有业界人士认为, 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多种因素。比如IT厂家针对云计算的“软件即服务”概念, 希望将软件搭载在原来的IT硬件平台上, 以服务的方式为原有的硬件提供软件, 希望能够从中得到长期的收益;比如地方政府在推动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时对绿色GDP等因素考虑较多, 而云计算概念从国家政策的角度与其迎合, 因此地方政府非常积极推动云计算。

尽管国内一些地方, 例如深圳东莞、江苏无锡等地都已经建立起数据中心, 但事实上, 这些已经上马的云计算项目被一些业界人士认为是“大多缺乏整体规划。”

通过与多位业界人士的交流,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依然来自孙少陵。在采访中, 孙少陵表示, 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 尽管产业链尚未完善, 但目前已经有多方在云计算服务领域跑马圈地的迹象。

一方面, 传统IT厂家希望依托云计算改变原有卖软件产品的模式, 转而提供SaaS服务, 以降低营销成本, 获得到长期的收益;另一方面, 地方政府出于提振地方经济的考虑, 纷纷建设云计算IDC。这些云计算服务往往缺乏整体规划, 对未来的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缺乏成熟的考虑。“未来是否会造成泡沫?我个人对此表示担心。云计算节约成本、节能减排的前提是全社会集中建设计算资源、资源共享, 如果全社会盲目建设, 结果反而会大量浪费能源, 并造成资源闲置。”孙少陵如是表示。

呼唤法规监管

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技术应用, IT厂商已经在抢先占领市场份额, 呈现出一种跑马圈地的态势。面对这种局势,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 专家们对“是否应该由国家统一监管云计算”的问题也比较关注。

目前, 云计算主要应用的范围, 是对用户的数据进行应用和托管, 因此面临“如何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和隐私保障”的问题。这也要求云计算的服务提供商必须实力很强、信誉度很高、具备商业运作能力。

“云计算目前处于试点阶段。如果从政府角度没有准入政策, 对提供云计算的服务商没有严格的审查, 云计算的开展在未来仍将受到限制。”孙少陵指出, 业界一些人认为, 云计算就是数据银行, 如果没有严格的资质审查和准入控制, 很容易造成用户信息安全和隐私性的风险, 会伤害整个产业的长期发展。

因此, 云计算领域需要从政府层面上制定准入资质和审核机制。据了解, 目前相关部委已经多次调研过云计算的安全和隐私等问题。中国电信运营商也曾多次呼吁过要加强云计算的法律法规的制定, 期待政府层面上的监管尽快实行。

通过查询, 记者发现, 目前国际上对云计算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供借鉴, 在全球范围内看, 包括美国在内的云计算运营, 也仅仅是从IT厂商的角度实施互联网的管理。我国一旦制定并推出针对云计算的法规及监管层面的相关条文, 则可堪称为“全球范围内的管理创新”。

业界人士认为, 云计算冲击最大的问题是管理和安全的问题, 而且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挑战性更大些。

采访中得知, 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在全力配合和支持国家进行相关的行动。据了解, 中国移动研究院从2007年就启动了“大云”云计算研究项目, 该项目在进行云计算技术和应用研发的同时, 也积极进行云计算相关产业市场和政策管制等方面的研究, 未来也会积极配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工作。

上一篇:现状人口下一篇:数学实验课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