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未来

2024-06-25

云计算的未来(通用12篇)

云计算的未来 篇1

云计算技术在当前IT领域被大家热捧, 看上去高深莫测, 难以捉摸。为此, 我们结合实践从开源技术入手深入剖析云计算构成, 当拨开云雾缭绕之后, 确发现真实云计算技术却早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触摸真实的“云”

从云计算的起源来讲, 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这些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在云计算的模式下, 用户所需的应用程序并不运行在用户的个人电脑上, 而是运行在互联网上大规模的服务器集群中。用户所处理的数据也并不存储在本地, 而是保存在互联网上的数据中心里。

综上, 从云计算的架构来讲, 云计算的基本架构也相应地分为存储云、操作系统/服务器云、数据云及应用云四大部分。

在实现上, 云计算技术则包含了全局文件系统, 虚拟化, 数据源整合, 应用整合多种技术, 并将这些技术统一集成到系列方案中以帮助客户更加高效地管理IT环境。因此云计算具备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用性、通用性 (支撑不同的引用) 、高可扩展性等特性。

云计算的最大好处就是用户可按需购买, IT投入丝毫不会浪费。云计算就像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池, 用户可随时、随地购买, 像水、电、煤气那样计费。用户无需购买硬件、软件许可证或升级, 不需要雇佣新的员工或管理人员, 不需要租赁设施, 而且还没有隐形成本。从经济学角度来计算, 云计算可以帮助节约大至80%的使用面积, 60%的电源和制冷消耗, 提升可高达三倍的设施利用率, 使现有的资源更加高效。

广受欢迎的“云”

随着云计算的大热, 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企业数量也在快速增加, 硅谷目前已经约有150家“云计算”企业。而在这些企业中, 基于开源的云计算更是收到绝大多数用户的热捧。Amazon的AWS、IBM的“蓝云”、红帽的开源云计算平台等, 正在利用开源技术作为基础架构为整个业界提供所需要的存储资源和虚拟化服务器等应用。

在世界范围内, 云计算已成为政府与企业密切关注的IT技术。美国政府表示开源、虚拟化和云计算是降低IT成本的关键。10月份, 奥巴马政府宣布了一项长期云计算政策, 希望降低基础建设成本, 并宣布启动Apps.gov网站推广云计算应用。

国内的云计算平台也在积极布局建设之中。5月份, 华南地区第一个云计算中心——南海云计算中心成立, 全球领先的开源解决方案提供商红帽为其全面提供了云计算平台服务, 成为中国第一个由政府牵头建立的云计算中心的技术提供商。该中心将用来搭建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为软件、数字设计、动漫等中小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多种服务。

CIO们则对云计算普遍持欢迎态度, CIOResearch最近的一次调查显示, 80%的CIO表示将在未来一年内采用云服务。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云计算尤其具有吸引力。在经济低迷时期, 云计算将成为政府和企业大幅度缩减IT成本支出, 高速发展的有力武器。

开放的“云”更诱人

事实上, 由于与生俱来的成本优势, 开源和云计算是天生的一对儿。除了微软以外, 以Google、Wiki、Facebook为代表的全球90%以上的云计算均在开源之上运行。随着云计算提供商的成长, 鉴于他们的规模, 获得专有软件的成本将在商业计算中显得十分巨大。

作为知名的开源厂商, 红帽在云计算领域布局已久。早在云计算时代的初始时期, 红帽就与亚马逊合作, 推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云计算中心之一的“亚马逊弹性云平台 (EC2) ”。现在, 红帽作为云计算的先行者之一, 能够为客户提供业界惟一的虚拟化、标准化企业开源云计算服务平台, 为现场和非现场的云部署提供支持。

可靠性、数据安全和标准的缺乏, 是制约云计算发展的主要瓶颈。社区驱动的开源软件能够确保云计算是开放的、基于标准的、可互操作的和不受技术锁定的。开放性带来选择, 企业可以根据条件的变化更换云计算提供者或架构, 例如当发生收购时或新企业需求出现时。可以预见, 开放的云在未来将更有前途。

畅想未来的“云”

云计算将在未来几年进入蓬勃发展期。根据IDC的最新数据, 云计算服务将在2013年达到整体IT消费的10%, 年收益高达442亿美元。在5年内, 云计算服务的增长态势将十分强劲, 平均年增幅达26%, 是传统IT行业增长速度的6倍。

同时, IDC预测未来四年中国云计算将产生1.1万亿元的市场。数量巨大的网络用户, 尤其是中小企业用户, 为“云计算”在国内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用户基础。云计算将大幅度提升国内数量广泛的中小企业的电子化水平, 最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未来, 几乎所有的IT资源都可以作为云服务来提供:应用程序、计算能力、存储容量、联网、编程工具, 以至于通信服务和协作工具。IT部门不用担心服务器升级、软件升级及其他计算问题, 从而解放IT部门。通过云计算, 企业将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IT成本, 最大限度地增加回报。企业将节约的IT成本投入到创新当中, 转换成为新的生产力。

可以想象这样一种美妙画面, 未来, 人们手持一台手机或电脑, 即可获得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和IT服务。手机、电脑仅仅是一个端, 更小尺寸、更轻重量, 却能够运行更强劲的处理。用户不需要安装任何操作系统和软件, 只需要一个浏览器即可实现90%的功能, 甚至包括超级计算这样的复杂任务。用户将不必再担心数据丢失以及病毒的入侵, 不再需要硬件设施, 不需要为机房支付设备供电、空调制冷、专人维护等费用, 不需要等待漫长的供货周期和项目实施时间。这一切, 都将等待“云”的全面实现。

摘要:从频繁使用的电子邮件, 到电子商务、CRM系统、灾难恢复备份, 甚至视频点播业务, 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云计算的影子。

云计算的未来 篇2

据说比尔·盖茨当年遇到一个乞丐讨钱,比尔·盖茨递过一张10美元的钞票,这个乞丐非常感谢,给了比尔·盖茨一张卡片,上面印着这个乞丐的网络邮箱,这让比尔??盖茨很吃惊,于是一回公司,就着手制订新的互联网战略,这种战略一直延续至今。不过,今天的互联网,又有了新变化。

面对新的变化,金蝶国际董事局主席徐少春说,当下,新兴技术风起云涌,云技术浪潮席卷全球,以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技术,正在颠覆以往的模式。

刚刚在顺义新城落户的北京金蝶软件园里,新建了国内首个融合云时代新技术与实践的云管理体验中心。这个体验中心首次将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融合在一起。在这个体验中心,你或许能提前领略到未来生活的便捷,感受生活在“云端”的不同。

金蝶中国副总裁郝登胜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到了一个颠覆传统的时代,这是因为新技术带来的新想法,带给人们新的感受、新的消费习惯。

有“互联网女皇”之称的前摩根士丹利全球科技研究组联席领导人玛丽·米克最近离开了曾令无数人羡慕的职位,开始了在云技术时代的独立创业,也正是看到了这个新时代的新机会。

过去几十年,计算机与互联网,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计算机的出现,让我们把信息总量不断地叠加和累积,互联网则促使信息交换速率成几何倍的增长。未来十年,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等相互联动,将会带来新的改变。

行业云将成未来云计算亮点 篇3

李红为大家深入地介绍了“智慧的云计算”,雷万云着重强调了云计算的四大方式: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社区云(行业云)。一般人谈得比较多的是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行业云是现在和今后发展很重要的一种云的模式、部署方式,或者是商业模式。

他从两方面进行解释说,云计算演进一方面是向大的集团(像中国医药集团)本身演进形成一个医药集团,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扩展,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在这个社区里面就形成一个医药云,或者是健康云。我觉得我们现在也是按照这个规划、战略去发展的,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另一方面,行业协会、企业协会联合起来,直接做一个类似区域医疗、区域卫生健康这样基于行业特色的互联网的行业云,我觉得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业态,不同的企业、社团都可以形成这样一个云。当然这要根据需求去发展。

IBM大中华系统与科技部Power System产品总监李红,对此也表示了认同。她表示,Power上面的云平台上跑着各行各业、很多关键性的应用。当我们谈到一个新的云的时候,很多人谈到是不是完全重建一个新的云,而不是原有的云。从企业角度出发,在原企业的应用平台上继续做发展。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的模式。

雷万云另外还做了补充,云计算的演进分成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基于企业业务的投资、管理、基础设施和云系统理念的向前推进;另一方面,是应用的演进。根据云计算的发展不断完善商业模式、服务模式和交互模式,在用户面前,呈现出一种全新的云境界。

云计算的未来 篇4

随着电力系统互联程度的加强和远距离输电系统的不断发展,能覆盖一个甚至多个国家的超大规模电力系统正在不断出现。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结构的日趋复杂使得安全评估、安全与经济运行、系统控制变得越发困难。此外,最近2年在世界范围内成为热潮的电力系统“智能化”趋势也给现有的电力系统分析计算和控制工具带来了极大挑战。根据美国能源部的定义[1],智能电网应具有若干重要特征:有很强的自愈性,并能够抵御外来攻击;能有效支持大规模的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能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能促进电力市场的公平和有效运行;能促进用户参与等。要满足上述要求,未来的电力系统调度中心应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信息采集、集成、分析功能。现有的集中式电力系统计算平台难以满足上述要求,这已经成为了实现智能电网的主要瓶颈之一。

电力系统分析与计算的特点是计算任务种类繁多且对实时性要求很高。在很多情况下,为了实现在线计算,不得不对问题的数学模型作大量简化,这自然就牺牲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对一些计算量很大的分析计算,如长过程动态仿真,通常只能进行离线计算,其结果是所产生的控制策略只对预先设定的工况有效,而难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目前电力系统的分析计算一般依赖位于调度中心的集中式计算平台,对于大规模电力系统,其计算能力受限,且可扩展性差,升级成本高。未来的电力信息系统面临的另一个重大挑战是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的严重不足。现有的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在采集数据时一般止于变电站级别,且数据采样频率较低。在未来的电力系统中,不仅SCADA系统的采样频率需要明显提高,电力系统数据采集的范围也将大大扩展。相量测量单元(PMU)、智能电表,甚至各种智能家电的嵌入式系统都可能向调度中心提供大量的实时系统信息。由上述各种传感器所组成的数据采集网络所产生的数据量将是非常惊人的,以电力系统现有的信息处理能力将不足以完成对海量数据流的存储和分析功能。总之,电力系统现有的计算和信息处理平台不足以支持智能电网的实现,构建新的电力系统计算平台就成为值得考虑的重要问题。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的一种崭新的计算模式,是若干新计算技术的统称。到目前为止,对于云计算,尚没有来自权威机构的标准定义。一般认为,云计算代表了一种基于Internet的大规模分布式的计算模式[2]。云计算首先利用Internet将各种广域异构计算资源整合,以形成一个抽象的、虚拟的和可动态扩展的计算资源池;再通过Internet向用户按需(on demand)提供计算能力、存储能力、软件平台和应用软件等服务。通过建立电力系统云计算平台,可以有效整合系统中现有的计算资源,为各种分析计算任务提供强大的计算与存储能力支持。云计算能支持各种异构计算资源,与集中式的超级计算机相比,其可扩展性很强,且可以在现有计算能力不足时方便地升级。此外,与传统的计算模式相比,云计算还具有便于信息集成和分析,便于软件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等优点。总之,建立基于云计算的电力系统核心计算平台,可以有效解决前已述及的未来电力系统在计算和信息处理方面所遇到的一些重要挑战。本文下面将针对云计算的定义、特征、技术、体系结构、在电力系统中的研究和应用前景等问题进行详细讨论。

1 云计算概述

1.1 定义与主要特征

由于云计算仍处于其发展的早期阶段,其定义还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之中。文献[2]中所给出的定义如下:云计算是一种大规模分布式计算模式;通过云计算可以形成一个抽象的、虚拟的、可动态扩展的资源池,该资源池可以通过Internet向用户按需提供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开发平台和软件等服务。

与传统的计算模式相比,云计算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2,3,4,5]:

1)能够整合大规模异构计算资源

传统的分布式计算一般仅能应用于一个小范围的计算网络(如局域网), 且对计算资源的同构性要求较高,难以处理在计算和存储能力、操作系统、开发平台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的计算资源。而通过云计算则可以整合分布在一个广阔地域内的、分属于若干个组织的计算资源,形成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计算和存储平台。另外,云计算并不要求计算设备在硬件或软件上具有很强的共性,绝大部分计算设备都可以被整合成为云计算平台的一部分。

2)易于动态扩展

可扩展性是云计算与传统计算模式相比的最大优势之一。由于云计算能够集成硬件种类、网络类型、操作系统、软件平台等各不相同的各种计算设备,因此,在需要时云计算平台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可以得到方便和快速的扩展。与传统计算平台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星期的系统升级时间相比,云计算平台的升级一般仅需要几分钟[4], 且可以在不影响系统整体运行的情况下动态进行。此外,云计算平台可以建立在现有的硬件基础上, 在升级时也只需按照需求增添相应的设备,而不需要像升级传统计算平台那样将设备完全更换,从而可节省大量硬件购置成本。

3)虚拟化与服务

虚拟化也是云计算的一个重要特征。无论一个云计算平台实际整合了多少计算设备,在用户看来其就是一个单一实体,也是获得计算服务的唯一接口。由于应用了虚拟化技术,云计算平台既可以将多个计算任务放在同一台功能强大的设备(如大型工作站)上运行,也可以将一个计算任务拆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在多台设备上运行。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系统内的闲置计算资源。此外,通过利用虚拟化技术,云计算平台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动态分配计算资源和构造系统平台。此外,若干设备的故障不影响云计算平台整体运行,也不会中断向用户提供服务。

云计算可以利用虚拟化技术将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资源抽象成服务的形式向用户提供。一般将服务分为3个不同的层次,分别称为基础设施级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平台级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和软件级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统称为XaaS[5]。IaaS根据用户需求向用户动态分配计算和存储能力。通过IaaS,用户相当于获得了一台计算和存储能力可以实时扩展的超级计算机。PaaS在IaaS的基础上,还向用户提供了一个用于软件开发和测试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Internet直接在PaaS提供的平台上开发应用软件,并可以很方便地将软件发布在云计算平台上供其他用户使用。SaaS则是在IaaS的基础上,让用户可以通过Internet直接访问云计算平台上的应用软件,而不需要在本地计算机上安装该应用软件,这免去了用户安装、维护、升级本地应用软件的麻烦。在这方面,XaaS带来的最大好处在于用户绝大部分的计算任务都将在云计算平台上完成。因此,用户终端不再需要有很强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只要能够接入Internet,就可以方便地使用云计算平台上的各种软件。具体到电力系统,研究或系统运行人员可以基于云计算平台的XaaS功能,利用多种不同的终端,如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甚至手机,在任意地点完成各种电力系统分析任务或实时监控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

4)以Internet为基础的通信平台

与传统分布式计算不同,云计算通过Internet进行各个设备之间的通信。由于Internet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标准、体系和技术,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云计算系统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此外,由于云计算建立在国际通行的通信协议的基础上,这使得其易于与各种流行的软件开发技术集成。

5)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推动云计算研究与应用的重要动力。现代电力系统中存在大量闲置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利用云计算可以将闲置资源整合,减少在信息设备上的投入。前已述及,在需要升级时,云计算平台的投资一般也大大低于传统计算平台。此外,目前各省电力公司都有各自独立的计算平台,且功能非常相似。这造成了电力信息系统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未来可以考虑将各个独立的计算平台进行整合,形成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电力系统云计算平台。这样做可以大大减少整个电力系统在信息系统方面的投资。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各省级电力系统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实现大范围内电力系统的安全与优化运行。

1.2 云计算和网格计算的比较

云计算常常被与另一种分布式计算模式,即网格计算相互混淆。从计算模式发展历史的角度看,云计算是传统分布式计算和网格计算的进一步发展。虽然云计算与网格计算都涉及到利用虚拟化技术整合计算资源,但两者的抽象层次明显不同。网格计算主要关注基础计算设施,其目的仅限于将计算和存储资源整合以处理对计算资源要求很高的任务,这相当于云计算中的IaaS服务。云计算则将系统平台和软件也抽象成服务提供给用户。这除了能提供更强的计算能力,还能改变传统的软件开发、维护、升级和用户使用的模式,提高信息系统的总体使用效率,同时减少信息系统投资。具体地讲,云计算和网格计算还在下述几个方面存在显著区别:

1)商用模式

现有网格计算的商用模式是面向项目的(project-oriented)。一个网格计算平台通常是为了某个特定的计算任务而建立的,其整合的计算资源一般也仅用于解决该特定任务。这样的模式较为适合非盈利性的科学计算任务[2]。与网格计算不同,在云计算中,由于提高了抽象程度,其成为一个通用的计算平台,这使得很多用户的应用软件都可以通过云计算平台这个单一的门户进行访问。云计算平台将在各个软件之间动态地分配计算资源,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数据本地性

对于云计算和网格计算这样的Internet级别的分布式计算,由于整合了众多的计算设备,计算能力已不再是制约计算速度的瓶颈。由于数据在Internet上的通信时间通常要大大超过数据在单机系统中的通信时间,因此,尽量缩短数据在Internet上的通信时间就成为了提高计算速度的关键。云计算在存储数据时,一般采用分块(chunk) 存储方式[2,6]。在分配计算任务时,如果一个计算任务需要访问某特定数据块,云计算会将该任务尽量分配给和存储该数据块的节点最接近的节点。这就是所谓的数据本地性(data locality)原则。这样,云计算可以更好地解决数据通信时间问题。另一方面,现有的网格计算平台一般采用共享文件系统(shared file system) 的形式存储数据[2], 这导致网格计算平台难以根据数据本地性原则来分配任务,从而降低了计算速度。

3)软件开发和使用的便利性

前已述及,云计算和网格计算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云计算的抽象层次更高。云计算将系统平台和应用软件也抽象成了服务。更通俗地讲,云计算为应用软件的开发者提供了统一的开发和发布软件平台。开发者在开发软件时,可以不用再顾及软件在不同硬件和操作系统上的兼容性问题。在发布软件时,只要发布到云计算平台上,所有用户就可以通过Internet使用软件。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软件开发、维护和升级的难度。此外,SaaS使用户可通过各种终端在任意地点随时使用云计算平台上的软件,这也为用户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这些优点是网格计算所不具备的。

4)安全机制

在网格计算中,资源和数据是所有用户共享的。用户可以通过凭证代理(credential delegation)的方式访问网格内的所有资源[7]。而云计算则通过分割(isolation) 为每一个用户创造一个相互独立的虚拟环境,并完全屏蔽虚拟环境之间的相互访问。由于云计算仍处于发展阶段,其安全机制较网格计算相对简单。这样,云计算的安全问题也是未来云计算研究的重点之一。

2 电力系统云计算的实现

2.1 电力系统云计算平台的架构和技术实现

云计算平台是由通过Internet相互连接的多种设备和用户组成的一个复杂实体(见图1)。从总体上讲,云计算平台可以分为2个主要部分,即云计算控制中心和被云计算平台整合的各种计算资源。云计算控制中心的主要功能是根据用户的请求,将用户的计算任务分成若干子任务,再动态地将各子任务通过Internet分配给被云计算平台整合的计算设备。各子任务完成后,其计算结果将通过Internet重新汇总到控制中心,最后再反馈给用户。此外,云计算控制中心还负责将各种需要存储的数据通过Internet分配给各数据存储设备,并在需要时重新将数据从存储设备中读取出来。利用虚拟化和分割技术,上述计算和数据存储任务的调度分配过程对用户而言是完全不可见的。云计算平台为每一个用户都创造了一个完全独立的虚拟系统环境,因此,在每一个用户看来,自己都是云计算平台唯一的用户。用户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终端,例如: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手机甚至智能家电接入云计算平台。这让云计算平台的使用非常方便。

云计算平台通过Internet与由大量传感器和其他数据采集设备组成的数据采集网络相连接。对电力系统而言,未来的数据采集网络既包括传统的SCADA系统的传感器,还可能包括PMU和安置在终端用户家中的智能电表,甚至是各种智能家电的嵌入式系统。这些装置能够提供全方位的系统信息。此外,电力系统云计算平台也可以和其他的数据源,例如:区域气象数据库相互连接,以获取温度、湿度、风速、日照等数据。由这样一个大规模的网络所采集的数据量将是惊人的,只有凭借云计算平台强大的计算能力才能进行存储和分析。考虑到很多电力系统分析任务对实时性要求较高,可以考虑构造专用高性能网络来连接云计算平台和数据采集网络,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电力系统云计算平台的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

从系统架构的角度看,云计算平台主要由Web层、负荷分配层(load balancer)、数据管理层、计算逻辑层(computing logic)、物理计算设备层和物理存储设备层组成。其中,Web层负责实现云计算平台的Web站点,该站点是用户访问云计算平台的唯一接口。负荷分配层是云计算平台的核心部件。该层具有4个主要功能:①将用户的计算任务划分成若干部分,并决定执行每一个任务的计算设备;②将待存储的数据划分成若干部分,并决定相应的存储设备;③将计算逻辑层返还的计算结果整合后,再反馈给用户;④根据数据读取请求,指令数据管理层读取数据,并将数据整合后输出。计算逻辑层负责根据负荷分配层确定的计算任务分配方式,控制具体的计算设备进行计算,并在计算完成后返还结果。数据管理层则主要控制数据存储设备进行数据读写操作。上述4层组成了云计算平台的软件部分。物理计算设备层和物理存储设备层代表了云计算平台所整合的所有物理设备,它们组成了云计算平台的硬件部分。

下面讨论几种可应用于实现电力系统云计算的重要软件技术。

1)面向服务架构

云计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可以在线扩展和升级,这就对软件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软件设计方法[5]。与在传统软件设计方法中以函数或类作为基本功能模块、以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作为程序间通信手段不同,SOA以服务为基本功能模块。与函数相比,服务代表更高层次的应用需求(例如:从读取数据库到打印数据报表的整个流程可以抽象成一种服务,而数据库的读取操作则只能是函数)。SOA根据用户需求,将每一种主要功能都包装成服务的形式,且各服务相互独立,仅以可扩展置标语言(extensive makeup language, XML)进行通信。当任何一种功能需要更新时,只需要更换相应的服务即可。此外,基于SOA架构,可以将若干服务自由组合,以快速形成新的系统。例如:可以将潮流计算包装成一个服务,这样对于任何需要进行潮流计算的任务,只需要将潮流计算服务和其他相关服务在线组合即可。可见,应用SOA可以极大地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软件开发升级的速度。当然,提高软件的抽象层次一般是以牺牲通信效率为代价的。总结软件开发方法的发展历史可知,从面向过程到面向对象,再到面向服务,软件开发的总体发展趋势就是抽象层次的不断提高,这和软件本身的复杂性不断提高是相适应的。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力信息系统本身的功能不断增多,结构日趋复杂,这会给利用传统开发方法的开发人员带来越来越大的困难。因此,提高软件开发的抽象层次是一个必然趋势。对于通信效率问题,可以通过适当定义服务的抽象层次以求得平衡。

2)Apache

Apache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Web服务器端软件,其支持所有主流的Web服务器功能,如网站内容管理、服务器端编程、流量管理、网址重写(URL rewriting)、安全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和安全套接层(secure socket layer,SSL)加密等。由于Apache系开源软件,其源代码完全公开并可以免费使用,因此,可用于实现云计算平台的Web层功能。

3)MySQL

MySQL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开源数据库引擎,具有高可靠性、高扩展性和完全免费等优点,因此,在超过数百万的网站和公司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用MySQL实现云计算平台的数据管理层功能。

4)动态负荷分配

负荷分配算法是云计算的核心。动态负荷分配(dynamic load balancing)已经被证明是一类较为有效的分配计算任务的算法[8,9]。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各个计算设备的计算速度快慢动态分配任务;计算速度快的设备分配的任务较大,速度慢的则分配的较小,以保证各计算设备基本上同时返还结果。对于大规模云计算平台,还可以考虑使用任务复制(job replication) 的方法来提高可靠性,也即将每一个子任务复制若干份,发给多个计算设备同时执行,从而避免因为某个设备发生故障而需要重新分配子任务所导致的整体计算效率被拖慢的情况。

除了上面讨论的内容外,目前还存在多种可用于实现云计算的商用或开源软件技术,如Google MapReduce、Google File System(GFS)、微软的Dryad/DryadLINQ、开源分布式计算框架Hadoop等。考虑到电力系统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我们认为电力系统云计算平台的实现应尽量以开源软件技术为基础。

2.2 云计算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展望

如前所述,由于云计算具有计算和存储能力强大、系统可动态扩展、便于计算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便于软件开发和升级、便于用户使用等诸多优点,其在电力系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下面讨论电力系统分析中可以应用云计算的几个重要领域。

1)安全分析

时域仿真是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对于大规模电力系统而言,时域仿真的计算量很大,因此,目前尚只能应用于离线分析。到目前为止,已经提出了多种基于并行和分布式技术的暂态稳定时域仿真算法。例如:文献[10]应用功能分解和域分解法(functional decomposition and domain decomposition)在集群机上进行暂态稳定分析;文献[11]应用网络分解法实现了小系统的实时仿真;文献[12]提出了一种考虑大规模网络特性和多个控制中心协作的分布式时域仿真算法。未来可望利用云计算进一步提高对大系统进行暂态稳定时域仿真的速度,以最终实现在线分析。

另一个适于应用云计算的是概率小干扰稳定分析。传统的小干扰稳定分析一般是确定性的,这与电力系统运行所固有的随机性是矛盾的。利用Monte Carlo仿真可以方便地处理小干扰稳定分析中的随机因素,但这种方法对计算平台的计算和存储能力要求很高。文献[13]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的概率小干扰稳定分析方法,其中的实验结果表明:分布式概率小干扰稳定分析较串行分析在计算速度方面有较大提高。在Monte Carlo仿真中,每一轮仿真是相互独立的,这使得问题可以分解为大量子问题,从而可以充分利用云计算平台的并行计算能力。

2)潮流与最优潮流计算

云计算也可用于提高潮流和最优潮流计算的速度。文献[14]提出了一种基于牛顿法的并行潮流解法,主要适用于通信延迟较少的计算平台,如集群机。文献[15]提出了一种可以计及预想事故的最优潮流并行算法,将需要考虑的预想事故分为若干组,分别分配到多个处理器上作并行分析。文献[16]提出了基于微分进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 的并行最优无功潮流算法,利用分解与协调技术将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子问题分别在多个处理器上并行求解。可以预期,在云计算环境下将现有方法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例如:基于文献[15]的思想,在云计算平台上通过将需要考虑的预想事故进一步细分,可以大大提高计算速度和能够处理的预想事故数目。

概率潮流是考虑电力系统运行不确定性的重要工具[17]。和概率稳定问题相似,Monte Carlo仿真也可以应用于概率潮流之中。考虑到应用于大系统时Monte Carlo仿真的计算量很大,概率潮流也是云计算可以应用的问题之一。

3)系统恢复

大停电后的电力系统恢复是一个很复杂的非线性优化问题。电力工业的市场化运营、远距离互联电力系统的发展、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力系统,这些都在某种意义上给电力系统恢复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献[18]提出了基于网格的电力系统恢复方法,可以在电力系统恢复过程中促进不同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并利用分布式计算提高计算效率。云计算作为电力系统所有成员共享的计算平台,可以更好地促进信息共享和协作,其计算能力也有助于找到复杂互联系统的最优恢复方案。

4)监控和调度

随着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和分布式电源不断引入电力系统,未来电力系统可能从集中式控制向分布式控制逐渐转变[19]。通过统一的电力系统云计算平台可以促进各分布式控制中心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对大量的小容量分布式电源的监视和控制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面临的一个难题。由于未来电力系统中分布式电源的数量可能很大,系统调度和运行控制的计算量将会明显增加,利用云计算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计算能力不足的问题。云计算很强的可扩展性也有利于随时根据电力系统的规模动态增强计算能力。此外,目前已经提出了基于网格计算的大规模电力监控系统[20]。利用云计算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助于实现包括配电系统在内的大范围实时监控和信息采集。

5)可靠性评估

传统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一般采用确定性方法,且通常考虑系统最坏的情况,这就导致较为保守的评估结果和偏高的运行成本。为了计及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到目前为止已经提出了多种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21,22]。然而,与概率稳定性分析类似,计算效率也是制约概率可靠性分析的瓶颈。文献[23]提出了基于网格计算的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其实验结果表明分布式计算方法可以大大提高Monte Carlo仿真过程的计算速度。利用云计算可望进一步提高概率可靠性分析的计算速度,以适应系统规模不断扩大所带来的挑战。

上面讨论了云计算技术可望在电力系统中获得应用的几个领域。事实上,由于云计算是一个通用的计算工具,很多电力系统分析软件都可以发布到云计算平台上。如前所述,这将给软件的开发、升级、维护和使用带来很大的便利。此外,云计算也有利于电力系统的各类成员共享信息和协作。总之,构建统一的计算平台将是未来电力系统计算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2.3 电力系统云计算研究的挑战

目前,云计算仍然处于发展之中,还存在一些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云计算在电力系统中的成功应用,下面一些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1)与云计算相适应的电力系统分析并行算法

与传统的集群或小规模分布式计算平台不同,云计算平台可以集成在物理上分布极广的大量计算设备。此外,集群和小规模分布式计算以集中式数据存储和内部网络为基础,这和云计算主要采取分布式存储和利用Internet通信也有显著不同。上述云计算的几个特点决定了现有的并行和分布式电力系统分析算法无法有效发挥云计算平台的计算能力。新的并行算法应针对云计算的特点来设计。例如:新算法应将问题划分为尽量小的子问题,因为组成云计算平台的部分设备计算能力较低,可能无法处理较大的子问题而长时间遭到闲置。还有,由于云计算利用Internet进行通信,其通信延迟较高,因此,新算法应尽量减少各设备间的通信。需要指出,减少设备间通信与对新算法的细粒度要求并不矛盾。云计算应首先估计每个计算设备的计算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分配给每个设备的计算任务量,计算能力强的设备应分配较多的子任务计算量,这样也可以减少设备间的通信。此外,由于云计算采取分布式数据存储方式,为了减少数据传输,新算法应尽量采取“就近处理”方式。需要强调的是,与分布式计算和网格计算类似,云计算针对特定计算任务的效能也受到算法能否并行化的制约,因此,在提高算法并行度的同时应尽量减少网络通信是设计云计算算法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2)云计算负荷分配算法研究

集群或小规模分布式计算平台一般由性能接近的计算设备组成,这使得它们可以较为简单地处理负荷分配问题。与此相反,组成云计算平台的计算设备可能在计算和存储能力、操作系统、软件平台等方面差别极大。为此,云计算平台就需要对各个设备的计算能力进行监视和预测,并根据其计算能力按比例分配子任务,以使分配到不同设备的子任务的计算时间尽量接近。此外,云计算的负荷分配算法还必须适当考虑Internet通信延迟和数据分布式存储的特点。

3)适用于电力系统的云计算平台物理结构设计

云计算平台的物理结构对其运行性能会有很大的影响。这样,在设计电力系统云计算平台时就必须认真考虑电力系统的特点。例如:电力系统的大量数据来自变电站和配电系统,考虑到Internet的通信延迟,为了减少数据传输,应就近设置数据存储设备,并基于数据本地性原则,为数据存储设备配置相应的计算设备。为了解决通信延迟问题,可以为云计算平台的核心部分 (如控制中心) 建立专用的高性能网络。此外,在设计云计算平台时,还需要考虑怎样布置区域云计算数据中心和中央云计算调度中心,以更好地满足对数据吞吐量、计算精度和拓扑广阔度的需求。出于上述考虑,应改变目前电力系统规划和电力信息系统规划相互孤立的模式,将2种规划统一进行,以提高计算系统的效率。

4)电力系统云计算的安全性

安全性是云计算理论研究和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电力系统是重要基础设施,保障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由于电力系统云计算平台可能包括电网公司、发电公司、市场监管机构、投资者、用户等在内的众多不同类型的使用者,如何在促进信息共享的同时保障信息安全是电力系统云计算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云计算利用Internet将计算资源互联,并通过标准化接口进一步弱化了硬件与操作系统对软件的约束。这虽然为软件开发和使用提供了便利,却也造成了数据在Internet上的频繁流动,进而对数据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结语

云计算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超大规模分布式计算技术。通过集成大量异构的分布式计算资源,云计算平台具有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建立电力系统云计算平台对解决电力系统各种复杂的计算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有助于实现电力系统在线运行分析与优化控制。

云计算平台除了能为电力系统分析提供计算和存储能力支持外,还具有可扩展性强、硬件投资少、便于软件开发和升级、便于用户使用等诸多优点。这使得云计算有希望取代现有的集中式计算成为未来电力系统核心计算技术。

云计算在电力系统分析中的潜在应用领域包括安全分析、潮流和最优潮流计算、系统恢复、监控、调度、可靠性分析等很多方面。此外,利用SaaS技术,很多电力系统分析软件都可以发布到云计算平台上,从而有望建立基于云计算的电力系统统一计算平台。

云计算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之中,而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则刚刚起步。与云计算相适应的电力系统分析并行算法、云计算的负荷分配、云计算平台的设计和云计算的安全性等将是未来电力系统云计算研究需要重点解决的核心问题。

摘要:针对传统电力系统计算平台在计算、存储、信息集成和分析等方面的不足,提出建立基于云计算的电力系统计算平台。首先概述了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并比较了云计算和另一种大规模分布式计算模式——网格计算的不同。从物理组成、系统架构、软件技术等方面详细讨论了电力系统云计算平台的实现。之后,展望了云计算在电力系统安全分析、潮流与优化潮流计算、系统恢复、监控、调度、可靠性分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最后,讨论了电力系统云计算研究中有待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云计算的未来 篇5

1)云计算系统提供的是服务。服务的实现机制对用户透明.用户无需了解云计算的具体机制,就可获得需要的服务。

2)用冗余方式提供可靠性。云计算系统由大量商用计算机组成集群向用户撼供数据处理服务。随着计算机数量的增加,系统出现错误的概率大大增加。在没有专用的硬件可靠性部件的支持下,采用软件的方式.即数据冗余和分布式存储米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3)高可用性。通过集成海量存储和高性能的计算能力,云计算系统能提供较高的服务质量。云计算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失效节点,并将失效节点排除。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4)高层次的编程模型。云计算系统提供高层次的编程模型。用户统过简单学习,就可以编写自己的云计算程序,在“云”系统上执行.满足自己的需求。现在云计算系统主要采用Map一Repduce模型。

5)经济性。组建一个采用大量的商业机组成的集群相对于同样性能的超级计算机花费的资金要少根多,

未来10年的云计算产业 篇6

“目前有24%的企业生产型应用运行在SaaS公有云上,10年后这一数字将提升到85%。届时SaaS云应用套件供应商中的前两名将占据80%的市场份额。共享的、可扩展的云应用套件能显著降低成本以及实施的复杂度,完整云套件应用包括客户体验云套件、人力资源管理云套件、企业资源管理云套件、企业绩效管理云套件、供应链管理云套件和数据套件等。

“100%的新开发测试都将运行在云上。开发测试云套件主要包括:集成开发环境、支持流行开发语言、移动应用开发工具、面向SOA的开发工具、数据库开发工具、集成开发工具等。今天,只有30%的开发测试运行在云计算环境中,10年后这一数字将达到100%。

“今天,相比传统存储系统而言,已经有更多的数据存储在云数据中心里,而数以百亿的物联网设备还在源源不断产生大量新的企业数据。企业级云服务将是最安全的IT环境。”

Speeches at a Glance

专家们已经确认,以客机当时飞行的高度,这架客机不可能被西奈武装分子据悉拥有的武器击落。

—10月31日,一架俄罗斯客机在埃及坠毁。随后一个号称与“伊斯兰国”(ISIS)有关的军事组织“西奈省”宣称对此次事件负责,但很快遭到了俄罗斯和埃及官方的一致否认。

互联网公司纷纷成立自己的影业公司,迅速进入这个产业,以强大的资本面压制过来。在以高歌猛进的粉丝电影、网络电影或者是以互联网基因推动的所谓的IP时代,一批用互联网营销方式推广的快餐电影迅速成为市场的主流,在市场上豪取几亿元票房,成为大家作为对传统电影颠覆的标杆。

—博纳影业CEO于冬近日在《经济观察报》撰文称一批互联网公司推高了电影产业风险,一批电影工业的导演、制作人黯然失色。

感谢你们给我们送来了孩子。

—10月30日,迪士尼CEO罗伯特·艾格在上海出席活动时表示,中国放开二胎政策对他们是重大利好,要给中国领导人写感谢信。

中国的市场可能从主要的大城市,转移至较小的区域,这些区域对移动与汽车的需求更大,我们并不认为中国市场已经见顶,但成长率确实在放缓。

—大众汽车品牌CEO赫伯特·迪斯表示。

Flipboard依然在快速增长,无论是营收还是用户数量。

—面对媒体指出Flipboard正逐渐衰落的报道,Flipboard联合创始人兼CEO迈克·麦丘近日在接受《财富》采访时如此回应。

云计算的未来 篇7

李开复先生在2007年提出“云计算”之日起, “云计算”就像一股旋风席卷了全球。首先是在企业方面的应用。云计算通过其超大容量的资源存储和超快的运算速度等优势, 得到了全球企业的青睐, 各大企业纷纷进行开发和设计。毫无例外, 这项新技术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从2007年起, 多位教育工作者从多种角度对云计算进行了探讨, 包括云计算相似定义比较和云计算在教育中应用等等。

二、云计算引起了教育技术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笔者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工具, 通过输入不同的检索条件得到相应的数据, 借以分析云计算已经引起了教育技术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笔者一共做了三次检索。其中三次检索的检索项均为篇名、检索时间均为2006年至2010年6月、匹配标准均为模糊匹配。第一次检索时检索词为云计算、检索范围为全部期刊, 共检索到文章684篇;第二次检索时检索词为云计算&教育技术、检索范围为全部期刊, 共检索到文章40篇;第三次检索时检索词为云计算&教育技术、检索范围为核心期刊, 共检索到文章2篇 (见表1) 。

通过表1呈现的检索结果不难发现, 关于介绍云计算的相关文章虽然不少, 但是与教育相关的文章却寥寥无几。由此可见, 云计算已经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学者们正试图把云计算应用到教学中, 达到改善教学的效果。

三、云计算的发展历史

维基百科给云计算下的定义是:云计算将IT相关的能力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 允许用户在不了解技术、没有相关知识以及不具备设备操作能力的情况下, 通过Internet获取需要的服务。云计算包含互联网上的应用服务及在数据中心提供这些服务的软硬件设施, 而数据中心的软硬件设施就是云。

云计算虽然是于2008年才成为最热门的词语, 不过早在1998年, 清华大学张尧学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就开始从事透明计算系统和理论的研究。随着谷歌 (Google) 、微软 (Microsoft) 、IBM、雅虎 (Yahoo) 、亚马逊 (Amazon) 等各个软件厂商分别提出了针对云计算的方案和实现, 推动了云计算的普及, 也把云计算的发展推到了新的高度。

云计算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定义的探究和特点的介绍

“云”是一种隐喻, 指代基于Internet的系统平台。在云的背后隐藏着大量的计算资源, 包括软件和硬件。《云计算及其关键技术》 (陈全, 邓倩妮, 2009年) 中给出了三种不同的云计算的定义, 并通过对定义的比较总结出云计算的一些本质特征, 即云计算具有分布式的计算和存储特性、高扩展性、用户友好性、良好的管理性、用时付费等。此外《未来计算在“云端”———浅谈云计算和移动学习》 (孙建华, 2009) 中认为, 云计算是IaaS、Web2.0等技术的集合体, 具有高安全的数据存储, 用户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 而方便、快捷的云服务为大家省去了安装诸多软件的麻烦, 拥有了云计算, 就为存储和管理数据提供了几乎无限多的空间。

第二阶段:云计算在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云计算对信息化教学的影响初探》 (黄鑫檑, 2009) 中认为云计算对信息化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资源建设的影响、对教师教学观念的影响、对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和对学习评价方式的影响五个方面。在对教学资源建设的影响方面, 学校等通过云计算提供的IT基础架构, 不用再投资购买昂贵的硬件设备, 达到节约成本目的;云计算也在软件方面为学校提供经济的应用软件定制服务, 通过对云计算的应用, 大大节约资源, 为学校合理、高效的分配资源提供了保证。《云计算对教育的影响初探》 (徐化祥, 2009) 中也认为云计算不但为学校节约计算机、网络交换等硬件设备的购买和维护成本, 还方便了教育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第三阶段:云计算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

各大生产厂商提出了不同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各种云计算的引用软件也顺应了教育Web2.0的发展, 满足了教育工作者的对资源的整合性、数据的安全性、服务的扩展性等多项要求。Google Docs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实际教学中, 是否在上课的时候提供网络成为了实际教学中一个令教师头痛的问题。如果没有网络, 不利于某些课程的开展, 可是如果提供网络, 有些学生又因为抵制不住网络的诱惑而降低学习效率。Google Docs的离线功能保证学生在断网的情况下, 也能进行文档的编辑。此外, 因为机房大多是公共的, 同一台计算机上会有大量的文档信息, 不便于学生的搜索和查找。Google Docs提供了搜索文档功能, 帮助学生通过文档名称、编辑时间、共享者等信息找到自己需要的文档。

四、云计算的教育研究主题

随着云计算进入教学领域, 教育者一直都在探讨云计算与教育的结合。从最开始的影响初探到现在的与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等模式的具体结合, 体现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研究到实践研究的发展趋势。接下来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一下当今云计算的研究主题。

(一) 国外云计算研究的主题

因为国外的很多企业已经推出了自己的云计算的项目, 云计算的商业项目对云计算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起到了一定的借鉴工作。如Google公司推出的GoogleEarth、Google Docs、Google Picasa Web、Gmail等多种商用软件, 同时推广到了大学中。2007年10月, Google与IBM开始在美国大学校园, 包括卡内基美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史丹佛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及马里兰大学等, 希望这项计划能降低分布式计算技术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成本, 并为这些大学提供相关的软硬件设备及技术支援。

另外一个例子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 西蒙公司在格雷汉姆小学首先开展了云计算项目的尝试, 该项目为西蒙教育春雷项目。为了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数字化学习的需求, 西蒙公司为学校600名师生带来虚拟计算机桌面, 终端通过连接“通用云计算服务”来获取虚拟计算机桌面, 同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学生不管是在教室、图书馆还是在家, 都可以访问到同一桌面, 而无需额外的计算机。

可见, 国外云计算的教育项目已经深入到教学的实践中去。

(二) 国内云计算研究的主题

我国对云计算的教育应用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 分别是与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结合应用。

1. 高等教育的应用

高等教育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更加灵活, 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更加多样, 所以为云计算的发展孕育了良好的土壤。

Google宣布在中国大陆启动云计算学术合作计划 (Academic Cloud Computing Initiative) , 与中国大学建立学术合作项目, 共同推动云计算在中国的普及。清华大学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参与这项计划的高校, 与Google合作开设了“大规模数据处理”课程。在此项合作中, 谷歌提供课程资料给清华大学教授整理加工, 提供实验设备并协助清华大学在现有的计算资源上构建云计算实验环境。清华大学在向学生讲授课程的过程中, 谷歌工程师也参与讲解谷歌的前沿技术。

此外, 高校资源建设也一直是教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工作之一, 如何达到教学资源的最大化、降低不必要的成本,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安全性一直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高校的资源建设中, “云计算”降低了高校基础资源建设中巨大的软硬件成本, 只需要具备I/O设备和上网条件任何一种, 就可以完成教学工作, 极大地减少了软硬件资源的管理和维护成本, 节省了人力物力。而云计算通过对信息集中处理保证了高校师生获取信息的安全。

2. 基础教育的应用

2009年5月16至17日,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在上海举办了全国首届“云计算辅助教学高级培训”, 旨在帮助有条件的学校掌握云计算辅助教学的理论与技术, 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继此次培训之后, 我国各地区中小学逐渐开始实践云计算辅助教学。如鞍山一中、广州天河区中小学、浙江海盐地区中小学等。

电子白板以其具有交互性强、资源调用方便等特点走进了中小学的课堂, 但在尺寸的局限上一直是未解决的问题。云计算在应用上可以突破交互式电子白板屏幕尺寸的限制, 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信息化学习中。教师在教师机上做好课件后, 学生以各自的用户名通过学生机访问教师机上的课件, 再把自己的拼图结果递交上去, 所有的信息就会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即时显示出来,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活动。

五、总结

在歌颂云计算的巨大优势的同时, 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 对教育云计算的研究停留在理论阶段。大多数文章首先都是对云计算的定义和特点介绍, 文章之间重复性的内容很多。对云计算的可行性缺乏分析, 大多数是美好的期望, 没有具体的调研, 缺乏科学的信度和效度。

(2) 教育云计算的推广程度差。国外已经把云计算应用到具体的教学项目中, 而我国多数停留在理论展望阶段, 只有少数文章介绍了一些云计算下的学习模型, 更多教师对于云计算也是处于不熟悉、不了解阶段。

(3) 教育云计算的研究缺乏创新。对云计算的研究没有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点。教育技术的研究方向多种多样, 云计算可以与移动学习、虚拟学习社区等具体内容结合, 发挥其更大、更有潜力的作用。

云计算的教育应用, 无论是对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都将提供极大的帮助, 学校无需升级硬件设备, 可节省资金;而对于学习者来说, 更是方便了网络下的自主学习。同时, 云计算在教育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说要加大网速的建设, 云计算的引用虽然降低了教学成本, 而畅通、快速的网速则是云计算实现的前提。另外一点, 云计算的前期建设投入也是不容小觑的, 只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后, 各大企业公司才会开展相应的研究, 否则高昂的开发费用是教学机构所不堪负担的。各大教育机构均摊的费用少了, 云计算节约成本的特性才能体现。

机器人数据中心:云计算的未来? 篇8

我曾采访过Facebook负责硬件设计与供应链的副总裁弗兰克·弗兰科夫斯基 (Frank Frankovsky) , 当时他认为, 公司下一步可以发展数据中心。弗兰科夫斯基说:“我总在设想, 如果人类从来都不需要数据中心, 我们建数据中心做什么?如果数据中心不被归类为一个工作空间, 它会是什么?如果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仓储超市, 又会是什么?”

弗兰科夫斯基的想法基于:他以前在戴尔产品研发室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部的工作经验, 这是一项给许多云计算公司销售定制设备的工作, 而他正好担任开放云计算项目的主管——这是由Facebook发起的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 目的在于设计自己的服务器、存储、机架和潜在的网络设备、与视图发布等这些为其他IT社区使用的设计。

虽然开放的云计算是它早期的研究方向, 其采取设备的方向却是在主要企业供应商之间普遍使用的。不同于设计高性能的服务器与一些增值功能, Facebook走了另一条路, 并且制定了一项举足轻重的、后续保持良好的、每瓦性能领先业内的服务器规范。

公司还拥有一个理念, 就是设计一些控制许多频繁地开源软件的服务器, 打破IBM, Dell, HP和其他公司封闭的管理工具的技术。弗兰科夫斯基说:“发生在系统管理空间的无偿分化会消失一段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 Facebook预计将使用越来越开放的计算式设备和软件。并最终改变自身的数据中心建设。

无需更多人

最终, Facebook想要“改变机械设计工作的方式, 所以技术人员没必要进入热通道为其服务。”

弗兰科夫斯基表示, 可以把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花在数据中心的IT层面——最终达到无人管理单凭软件就可自动运行的地步。这让数据中心拥有了一个有趣的可能性。

弗兰科夫斯基表示, 如果人们不再需要进入数据中心, 那么就可以从地板到天花板全部部署机器设备, 并且在一种不断释放高热量的情况下运行它们, 这将使处理器的执行效率更高。

未来数据中心将被视为一个“退化和替代”模型。如果某家公司这样做, 它就必须每半年派人到工厂区升级处理器和换掉有故障的存储。

最后, 如果相应的配套硬软件被开发出来, 到2020年一个无人值守的数据中心“可能会成为现实”。

机器人的未来

展望未来, 弗兰科夫斯基想象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立体仓库环境”, 在这里机器会自动服务并进行硬件替换。然而他又表示, 这种类型的数据中心只能在2020年以后才会出现。

基瓦一家是专门从事让仓库管理更高效的机器人制造公司。在一次视频演示中, 基瓦系统展示了一种橙色“机器人”, 它们可以将集装箱装满周围的仓库, 这引起了不少公司的兴趣。

云计算的未来 篇9

三网融合、互联网、政府信息化、医疗信息化, 以及大量快速成长的中小企业 (60%尚没有成熟的IT设施) , 构成了中国云计算市场强大的市场驱动力。云计算更合乎中国经济向服务型和高科技型转变的国策, 各种扶植政策和政府资金的注入, 会加快云计算业务模型、以及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虽然中国云计算有很大的潜在市场, 但从云的构建、到云计算的普及应用, 实现云服务业务的快速增长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用户对于数据安全性和服务可靠性等方面有着顾虑, 尚存在缺少成熟的云服务平台, 云的经济效果难以量化等诸多问题, 中国云计算产业中, 主要以云产业低价值服务为主 (例如:应用和数据托管相对存储空间托管是高利润云服务产品。)

以上诸多因素都将促使一批云服务商的涌现, 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市场对云的信心。可以预料, 中国云计算在今后两年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并经历一个从私有云到混合云和公有云发展的阶段。

不久前, 我走访了位于于北京亦庄开发区的云计算产业基地, 并与天云科技公司的CEO韦轶群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天云科技对于“云”的战略视野让ESG看到, 中国已经开始从“说云”, 发展到“建云”、“用云”。中国的“云”建设者具有全球视角度, 借鉴部分海外成熟的概念, 结合中国现今对“云”的需求, 为用户 (服务商和企业私有云用户) 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使用户和服务供应商能最大限度的缩短“推向市场”周期, 减少“云”的管理难度, 为业务提供长期高性价比和可持续发展奠定IT基础。

由天云科技主建的云产业基地通过整合各种资源, 形成产业链效应, 为私有云和公有云提供商提供从产品到方案整合、方案测试、业务平台提供, 以及电话服务中心的一站式服务。目前, 天云科技在基地已与Yoyo联合搭建完成了弹性云计算平台 (类似于亚马逊EC2) 。这种弹性云计算平台为系统设计提供很强的灵活性。同时, 让用户非常经济满足对服务器的需求。此外, 天云科技和趋势科技联合在基地完成了简单云存储中心 (类似于亚马逊S3) 。其云存储服务中心提供API, 能够让使用者以编程方式实现与该服务交互和整合。天云是利用云基地, 在不锁定用户的单一产品的前提下, 把私有云计算方案产品化 (形成端对端云服务) 。从某种角度来说, 天云是根据不同用户需求而量身定制了微型亚马逊、微型谷歌。如果这种模式能够成功, 必将改变数据中心领域的行业格局。

韦轶群先生还表示:云计算需要一个动态的基于云环境的基础设施, 其中针对网络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更好地实施动态网络层, 这是云技术的核心。这里我们采用了BLADE公司的交换机产品及其VMready件。VMready软件可使交换机模块可以发现虚拟机并为一个虚拟端口配置服务质量 (Qo S) 和安全设置。VMready监控虚拟机的创建和漂移, 以确保总能正确地配置网络设置。管理员可以看到每台虚拟机及其相关的虚拟端口, 并轻松地将虚拟机移动到数据中心中的任何位置, 同时保持适当的网络配置、服务质量、访问和安全策略。

天云科技目前正在和国家电网研究所探讨如何为国家电网互联网提供云计算方案。下图的方案已经得到论证, 在某分支机构得以实施。ESG认为, 中国云计算在未来2-3年会有一个跳跃的发展。

云计算的未来 篇10

关键词:云计算,企业,模式,创新

呈增长状态。在谷歌、IBM、亚马逊等企业的大力倡导下, 云计算作为新兴的概念和技术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并应用。云计算为基础设施服务和交付使用的模式, 引发了国内外对其研究的浪潮, 进而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随着云计算以秒为单位的海量数据交互, 已经渗透到了各个行业职能领域, 逐步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作为新兴IT产业, 云计算不仅在信息的交互和收集等技术应用方面产生巨大影响, 更推动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巨大变革。我国也不甘落后, 先后推出了阿里云、百度云、微云等等。云计算因其独特性给企业的管理方面的理论实践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本文将进行初步探讨。

1 云计算理论概述及优势现状分析

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 是网格计算 (Grid Compu-ting) 、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 、分布式计算 (Distributed Computing) 、效用计算 (Utility Computing) 、网络储存 (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 、虚拟化 (Virtualization) 、负载均衡 (Load Balance) 等传统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相融合的产物。Cloud Computing的核心理念是, 提高“云”的处理能力, 减轻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 构成一个计算资源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服务。

“云”是一个巨大的服务网, 它是由并行的网格所组成, 通过虚拟化的云端计算能力来发挥各个设备的最大效能。只有了解了云计算的基本技术特征和服务模式之后, 相关企业界人士才开始关注云计算的技术问题与企业业务的匹配程度。但是考虑到云计算实践应用于企业的时间还不长, 应用的范围又相对较小, 因此相关的研究只局限于案例分析或者逻辑的推理演变过程。

通过查阅现有文献表明:1.云计算可以很方便地解决企业用户的基本IT需求, 这就可以节约企业成本, 将企业的重点放在发展核心业务上;2.满足企业的业务所需, 帮助企业进行创新。云计算通过虚拟化的服务, 可不间断向企业提供优质丰富多样的服务, 从而企业可以在有相关需要时, 借助云计算来进行改革创新, 在保持服务标准化程度和质量稳定的基础上来扩大企业自身业务规模。而云计算的多样化服务更能为企业创造有利的条件及环境, 帮助企业改制进行创新建设。3.云计算的服务模式相对灵活、人性化, 能全面适应企业的情况, 其转换成本和资产专用性限制较低, 基本能够普遍满足各类型客户。4.使用方便, 不受设备、地域等条件限制, 云计算通过虚拟化和兼容技术使得用户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访问云端, 即便电脑等储存设备数据丢失, 云端的数据也依然存在。5.节约企业成本。由于云计算属于动态配置, 它的灵活性保证了它的实用性, 确保企业经济规模的前提下降低用户成本。

2 在云计算普及的背景下企业管理中的问题

在科技发展普及的今天, 云计算技术领域已经日趋专业化。学术界已经从以往的案例分析和逻辑研究的基础上, 更加深入地开展云计算问题的讨论研究, 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以看到, 自2010年开始, 学术界对于云计算开始有了清晰的理论方向和研究方法。云计算的技术性和服务性一直是相关研究的重点, 在现在的研究中所占比例依然很大。尽管现有的成果很多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布, 但也侧面反映出云计算相对于企业管理的一些问题。

2.1 第一, 云计算供应商的收费定价问题

云商供应的定价策略对是否能吸引用户的使用有着重要影响, 也关系到云供应商的发展。它包括租用模式和永久许可模式, 前者适合于不确定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后者适用于网络外部性强的情境。而云提供商的成本的受益也关系着云服务的质量, 对提供商的利润造成影响。所以作为云提供商也应该根据需求开发新的资源分配体系, 以降低服务成本, 提升服务质量。

2.2 第二, 云计算服务的整体推广

云的提供商不是单一运作, 还有设备的供应商、实施云服务的服务咨询商等诸多利益产业链, 相互之间也要加强整体合作的战略模式, 进而促进云计算服务的整体推广, 共同达成经济效益。标准化的云计算管理也能充分发挥其灵活性, 最大化帮助企业用户进行业务拓展及创新。若云提供商能在标准化的前提下, 制定便于相关人员自主二次开发的新模式, 那样必然增加云计算服务的吸引力, 增强云计算契约的强度。云提供商也要注重提高用户的主体意识, 加强用户对云计算服务的信任度, 降低用户对风险的感知度, 有利于提高标准化服务的质量。

2.3 第三, 云计算应用服务和云计算的使用模式的匹配程度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 选择匹配程度较高的云计算应用服务和云计算的使用模式, 才能尽可能最大化发掘云计算的潜在价值。收益的因素决定着用户对云计算服务的接受意愿;而风险因素又影响着当前用户对云计算服务的满意度。用户的技术融合能力也决定着云计算优势的发挥。这就要求企业自身进行制度建设, 做到人尽其才、各司其职, 保障云计算服务带来的创新改革。

2.4 第四, 提高对技术方面契约风险的重视度

云供应商如果能够通过订立契约来发送有效信号, 解决一些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就有利于云计算的推广。契约能消除用户的担忧, 比如隐私安全和技术的标准化等问题。从中也看出云计算这门新兴技术应当加强立法和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如果形成一套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体系, 针对数据的使用权、所有权隐私权等具体问题加以明确规定, 必将有助于云计算的发展和应用普及。

2.5 第五, 云计算服务的隐私安全和标准化的问题决定了云用户的治理风险

用户为了规避风险, 首先要对企业人员进行严格的行为规范和管理, 实施相关的技术管理制度, 其次就是要加强和云提供商的合作, 提前做好一切不确定风险的准备工作, 做好应急预案, 达成共识, 制定流程体系, 提出可以安全有效、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案。

3 云计算的未来展望

纵观整个IT领域, 其围绕某一新兴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往往极其相似。对于云计算的未来发展方向, 可以总结为:分析现有技术特征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研究其推广及发展的愿景, 和在发展过程中的推动力因素, 以及阻碍发展的因素, 对相关的影响和评价予以探讨, 取长补短, 合理进行改制, 进而通过技术上和服务上的不断进步来创造云计算更多的价值, 制定出满足企业使用条件的相应策略, 达到全面普及。

从大局来看。在我国宏观经济下, 数字化时代作为一种潮流引领着科技的进步。社会成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获取信息的途径中存在巨大差异。而云计算因其特有的性质, 满足了绝大部分单位及个人对信息的需求。因此云计算促进了信息平台的跨越式发展, 更突破了传统的办公模式, 全面响应了我国的环保、低碳的生态文明建设号召。云计算作为新兴技术, 对我国集约型的可持续增长方式起到了推动作用, 营造了实施低碳经济的有利条件, 今后的关注重点也将转移到如何更高效、更低耗能方面, 来促进整体经济效率的提升。同时, 云计算能够通过对不同信息资源的整合提高企业的创新性, 因此未来也可以应用于大型的跨国连锁机构等, 促进全球化运营。

而从企业的角度来说, 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竞争战略模式, 这就需要有先进的技术与之相匹配。企业应该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云计算使用模式, 用来提高自身的灵活性与创新性, 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升级或转型。云计算具有核心资源的优势, 能为企业提供使用可行的技术手段。随着企业之间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与供应产业链的合作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最后一点, 云计算对于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也具有非凡意义, 未来将从现有的电子商务模式进行升级, 进而不仅引发电子商务的服务问题, 更能大大增加服务产品, 满足广大消费者所需, 促使销售企业进行销售模式与销售理念的不断改革与创新。

4 结语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 给用户带来空前的计算能力, 也是企业发展创新的寄托。虽然当前对于云计算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但云计算的发展前景却大有空间。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云计算被企业投入使用, 云计算本身也会不断加以完善, 从而进一步成为学术界深入研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

[1]陈国良, 孙广中, 徐云.并行计算的一体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学通报, 2012, 54 (8) :1046-1052.

[2]尹国定, 卫红.云计算—实现概念计算的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33 (4) :489-493.

[3]陈康, 郑绪民.云计算:系统实例与研究现状[J].软件学报, 2011, 21 (4) :1112-1114.

云计算的未来 篇11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等网络新兴应用的需求激增,中国的云计算已经从技术导入阶段进入到了迅速普及阶段,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将突破1,000亿元。惠普云计算直致力于深耕中国市场,推出符合中国市场的开源和混合云产品,积极构建行业及社区云生态圈,助力“互联网+”在各行各业落地生根。与此同时,惠普云计算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通过HPLite平台支持全民创业和万众创新。

惠普为此采取的增强措施包括持续创新的HP Helion产品组合,在中国打造企业级云生态系统,以及为创业者提供免费的培训工具、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

云计算的未来 篇12

当代网络的迅速普及,使一切贸易活动都变得公开化了。作为当代商业活动的一个崭新平台和方式,电子商务已经在近年成为各大家和实力集团首选的贸易操纵方式之一,电子商务也以各种形式的往来逐渐扩展出无数领域。

2. 电子商务的现状和未来

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运用于商业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和成功,成为商家联系、利润迅速发生和流转的新兴产物。电子商务就是以电子技术为基础,通过网络媒体设备,运用高端科技为企事业单位在办公、运转过程中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并为企事业单位带来利润的科技手段。它在企事业单位所从事的贸易、运输、交流、制造、采购、策划等各个方面都能提供应有的技术服务,可以说就像是一只无形的手,企业家可以通过电子商务这只手,在极小的成本支持下,通过网络完成更多财富的创造和积累行为,从而实现企业在每一个阶段的飞跃和成功。而就电子商务本身而言,熟练运用它的前提是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使用技能的娴熟,这就需要企业从业者对电子商务的基础阶段有一定的把握。

3. 云计算的概况

3.1 云计算的基本原理

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把存储在大量分布式计算机产品中的大量数据和处理器资源整合在一起协同工作,使相关的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中。

云计算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将运行在PC上、或单个服务器上的独立的、个人化的运算迁移到一个数量庞大服务器“云”中,由这个云系统来负责处理用户的请求,并输出结果,它是一个以数据运算和处理为核心的系统。

3.2 云计算的发展现状

从2007年下半年,云计算开始被关注,并被认为是影响IT未来发展的“革命性的计算模型”。Amazon是最早进入云计算领域的厂商之一,它使用弹性计算云(EC2)和简单存储服务(S3)为提供计算和存储服务,分别为企业提供在线数据存储、计算、内容传递、大量数据并行处理、数据索引和查询等服务。有第三方统计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Amazon与云计算相关的业务收入已达1亿美元,云计算已经成为Amazon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

Google当数最大的云计算的使用者。Google搜索引擎就建立在分布在200多个地点、超过100万台服务器的支撑之上,这些设施的数量正在迅猛增长。Google地球、地图、Gmail、Docs等也同样使用了这些基础设施。目前,Google已经允许第三方在Google的云计算中通过Google App Engine运行大型并行应用程序。

IBM在2007年11月推出了“改变游戏规则”的“蓝云”计算平台,为客户带来即买即用的云计算平台。它包括一系列的自动化、自我管理和自我修复的虚拟化云计算软件,使来自全球的应用可以访问分布式的大型服务器池,使得数据中心在类似于互联网的环境下运行计算。

随后,微软紧跟云计算步伐,于2008年10月推出了Windows Azure操作系统。Azure(译为“蓝天”)是继Windows取代DOS之后,微软的又一次颠覆性转型———通过在互联网架构上打造新云计算平台,让Windows真正由PC延伸到“蓝天”上。

4. 云给未来商务带来的机遇

云计算通过将资源有机整合,而在以数字为空间的四维空间里进行着有序累加、递增,它将无限的数字赋予有生命的思维空间,把信息传输作为消费主体,将每一个参与进来的人作为消费对象,在极端事件内通过呈天文数字的交易数额获得原始财富的迅速繁殖,看不见的金钱在瞬间就成为现实的物质条件,云计算提供给了人现实的网络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现在云计算已经成功作用于各类网络实物买卖活动之中,电子商务又处于这些活动的中心位置,即每一个参与网络活动的人,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参与着电子商务,云计算也就在过程之中,实现了对未来电子商务领域贸易的主导性占有。所以笔者据此分析,人类创造财富的方式已经进入了一个异样的世界,对事物价值判断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决定财富的归属权。

在这里,我们就简单分析一下,云计算未来将作用于电子商务中的各种形式,从这些形式出发,看它在预期中的影响。

4.1 SAAS(软件即服务)

这种类型的云计算通过浏览器把程序传给成千上万的用户。在用户看来,这样会省去在网络、系统软件授权和应用软件开发上的开支;从供应商角度来看,同一系统可供多次使用收取多次使用费,这样能够实现效益最大化。SAAS在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和ERP中比较常用。Google Apps和Zoho Office也是类似的服务。

4.2 实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

这个主意很早就有了,但是直到最近才在Sun、IBM和其它提供存储服务和虚拟服务器的公司中新生。这种云计算是为IT行业创造虚拟的数据中心使得其能够把内存、I/O设备、存储和计算能力集中起来成为一个虚拟的资源池来为整个网络提供服务。

4.3 网络服务

同SAAS关系密切,网络服务提供者们能够提供API让开发者能够开发更多基于互联网的应用,而不是提供单机程序。

4.4 平台即服务

另一种SAAS,这种形式的云计算把开发环境作为一种服务来提供。你可以使用中间商的设备来开发自己的程序并通过互联网和其服务器传到用户手中。

4.5 MSP(管理服务提供商)

最古老的云计算运用之一。这种应用更多的是面向IT行业而不是终端用户,常用于邮件病毒扫描、程序监控等等。

4.6 商业服务平台

SAAS和MSP的混合应用,该类云计算为用户和提供商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一个平台。比如用户个人开支管理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设置来管理其开支并协调其订购的各种服务。

4.7 互联网整合

将互联网上提供类似服务的公司整合起来,以便用户能够更方便地比较和选择自己的服务供应商。

5. 云给未来商务带来的挑战

在云计算模式下,电子商务安全性将被赋予新的内涵,传统的安全需求,如授权合法性、信息完整性、不可抵赖性、身份真实性等问题,在云计算模式下更容易解决,但仍然面临信息保密性、网络安全性等问题,同时也出现一些新的安全性和风险问题。

5.1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安全性问题

首先,在技术方面,按照云计算的理念,人们在本地几乎不保存数据,所有的数据都存储在云中,一旦发生导致服务中断的技术问题等,作为云计算用户的电子商务企业将束手无策。其次,云计算也面临着目前电子商务应用中的一些问题。以TCP/IP协议为核心的互联网已经获得巨大的成功,但仍然面临以安全性为主的诸多重要问题,特别是虚假地址和虚假标识问题导致了大量的安全隐患。对源地址不做检查是当前互联网缺乏可信性的技术基础,导致电子商务的安全事件频发,可信任度大大降低,阻碍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将同样面临着网络身份认证技术的制约。另外,信任问题是云计算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障碍。不具备建立自己云计算中心的中小型电子商务企业,可能会因为云计算运营商数据中心的数据安全没有任何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在制度上的保证,而不敢把数据放在运营商的数据中心。

5.2 云计算的风险

降低成本,对于电子商务企业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是业务转移至云环境就意味着要依靠第三方来提供服务,而这种服务可能来自不同的地区甚至国家。委托第三方提供服务的风险可能很大,对于一些电子商务企业来说这个步子可能迈得太大,可能的风险比业务的好处将更大。采用云计算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新的威胁。从保密性的潜在影响来说,作为用户的电子商务企业在多大程度上拥有这些数据?服务提供商有什么义务?这些都是云计算急需解决的问题。

5.3 云计算中的电子商务安全性

作为用户,电子商务企业最关心的还是安全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措施确保自身云中数据的安全。比如,选择信誉好的云服务提供商,通过分析他们的盈利手段,阅读隐私声明,防止企业信息从云计算运行商那里泄露;通过加密技术防止信息被不法分子偷窥到;使用过滤器,监视信息数据的流向,防止敏感数据流失。正如Fortinet中国区技术总监李宏凯所指出的:“云安全最重要的技术特点在于其分布式运算的强大能力和客户端的安全配置精简化,也就是用户们经常谈到的瘦客户端发展趋势。这点对于企业用户而言确实具有明显的安全性提升和降低客户端维护量的优势。本身云安全技术也提供了对未知威胁的评估和防御推送能力,因此在安全防御级别上无疑是有明显的进步。”首先,“云安全”技术是未来内容安全防护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这已经是一个电子商务企业无法回避的趋势。其次,“云安全”技术有非常突出的防护木马、间谍软件、恶意程序攻击的效果。从实际的使用情况看,集成云安全技术的产品,由于在网络威胁侵入前就进行了阻止,所以能够降低电子商务企业管理和维护成本与人力耗费。

6. 结语

随着未来云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子商务具体需求的细化,云安全的未来,会有一个更完善的发展。现在外部信誉是最突出的需求,未来随着网络威胁的变化,电子商务应用和需求的不断变化,云安全一定是以应用需求为导向,最终可以满足电子商务的安全防护需求。

摘要:云计算是整个信息产业运行模式的革命,对电子商务的运行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对云计算及其安全问题和电子商务的安全需求描述,分析了如何应对云计算给电子商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电子商务,云计算

参考文献

[1]陈康,等.云计算:系统实例与研究现状[D].软件学报,2009.

[2]陈伟彬.云计算终端的现状和趋势[D].电信,2010.

上一篇:公正价值论文下一篇:土地出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