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介绍及应用(共8篇)
云计算的介绍及应用 篇1
视频云计算的功能及应用
关键字:视频点播 云计算 资源融合 视频会议 视频直播 视频云计算的强大功能
现在,虽然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词汇在网络上随处可见,但在实际之中,真正能让普通用户拿来即用的“云”却很鲜见,“云计算”对于大多数企业以及工作者来说,仍然还是雾里看花。专业人士认为:与“云技术”相结合的视频会议系统,带给用户完全不同的应用体验。让人们更快更准确的认识并体验到了“云计算”的好处。
首先,从音视频方面来说,稳定性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同样是原来的网络和设备,基于云会议展开的应用,由于云计算的特殊数据处理方式,使得音视频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再以单一任务的形式出现,而是经自动分解后由无数节点共同完成,空闲节点往往承担更多的传输任务,避免大流量信息同时挤在繁忙节点中造成卡滞,从而成倍提高信息交互效率,使多方音视频在线沟通更加可靠,清晰度更高,色彩更饱满丰富,带给用户的整体视听感受当然也是全新的。
其次,在会议及协同办公的进程中,用户也能深入体验“云计算”。大型视频会议中,往往将多方实时音视、流媒体在线播放、会议进程录播、资源调用、远程存储等功能同时开启,“云处理” 的强大优势也会在此时展露无遗,提供最佳云会议体验给用户,同样效果也会在远程办公中体现。
视频云计算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化
一、整体应用概述
视频云计算在教育中应用的目的是利用现有的软硬件,在电教馆(或教委)增加一层云视频存储与分享,使得可以整合一个地区的各学校的教育资源并应用于流媒体视频服务,它不仅可以实现一个地区或学校的资源共享,而且可以保证政策传达的统一出口,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和解决有限资源的使用。
VIEWGOOD(远古)视频云计算系统是采用最先进的视频“云计算”技术,是通过在现有的Internet中增加一层新的网络架构,将流媒体内容上传到中心节点服务,也可分享到各“边缘”节点,使用户可以在多节点获取需要的内容,提高视频资源的利用率,达到与原有建设的独立的流媒体系统实现互联互通,解决资源的重复建设。
VIEWGOOD从技术上全面解决由于用户访问量达大、网点分布不均、对骨干网的带来拥塞等问题,提高用户访问流媒体内容的访问范围和响应速度。采用国际最先经的内容混合优化技术,并支持不同码流的多种媒体格式文件,分发在同一台边缘服务器设别上的进行混合部署,极大地节省了运营商的服务器资源。
二、视频云计算资源融合解决方案架构图
三、主要功能模块
1、WebVOD视频点播系统
VIEWGOOD视频点播模块式流媒体服务平台解决方案中的重要模块之一,可以独立运营。整个模块基于B/S架构,采用VIEWGOOD自主知识产权的VConnect服务内核,除支持MPEG-1(mpg、dat、mp3)、MPEG-4(avi、asf、wmv)、REAL(rm、rmvb)、REAL10等众多主流媒体外,还支持所有非媒体流格式,同时采用NoDelay独创技术,支持广域网任意拖拽,响应时间极短。采用标准HTTP协议,全面实现对多网卡、跨网段、跨路由、跨防火墙的支持。单服务器支持1000并发流(无缓冲)。
2、WebLIVE视频直播系统
VIEWGOOD的视频直播模块是流媒体服务平台解决方案中的重要模块之一,可独立运营。整个模块基于B/S架构,它综合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视频技术的优点,采用VIEWGOOD自主知识产权VConnect服务内核,支持最先进的MPEG-
4、H.264编解码技术。采用独创的KeyBuffer技术,音视频完全同步,系统时延极短。
3、VIEWGOOD TABLE系统 VIEWGOOD TABLE系统为远古科技最新研发的桌面直播软件。通过VIEWGOOD TABLE系统可实现现场及电脑桌面同步直播,实时捕捉授课者(演讲者)的现场音视频信号和计算机屏幕为一个画面,在占用极低网络带宽情况下,进行高质量流式直播。不仅可以捕捉桌面图像,还可捕捉系统声音,并且可以随时录制成双流课件。VIEWGOOD TABLE系统采用VIEWGOOD独有的压缩算法及编码技术,传输效率高,视频清晰度高,声音效果完美。为创作视频课件提供极大方便性,完全适合于学校网络教学,同时也提供接口支持第三方的录播系统。
4、WebCDN视频融合云端服务系统
随着校园数字化建设的广泛普及,各个学校都积累了大量的流媒体等数字资源,但是由于在初期进行建设教学资源时,独立性比较高,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流媒体应用系统不能互联互通,因此缺少统一管理从而形成了众多的信息孤岛,导致基础资源重复建设,特色优秀资源缺乏有效的分享途径,这样不仅增加了存储设备的投资,而且增加了管理与维护的人力、物力成本,学校间的资源交流等增值应用也无从谈起,鉴于以上出现的种种弊端,远古结合自身在流媒体行业的技术优势,基于共建共享共荣的理念,远古实现了系统间的VIEWGOOD WebCDN资源融合。
四、成功案例 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
VIEWGOOD依赖专业的流媒技术结合众多的电信级用户的检验,安全稳定的保障,通过对教育应用的全面理解并结合用户的需求,为金山区教育局量身定制的『金山教育视频融合云端服务(WebCDN)系统』,采用云计算技术整合各学校的优势资源,让所有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机构都能通过网络,按需所取,实时学习各学校提供的视频资料、视频新闻、精品教学,实现远程课堂观摩、远程教学、培训考核、经典电影节目欣赏等全面的流媒体应用。
注:VIEWGOOD(远古)公司在政府、企业、教育、电信、网通、铁通、广电、电力、军队等多个行业都有成功案例。更多流媒体技术、更多解决方案,欢迎咨询:025-68033631 *** QQ:2319881693
云计算的介绍及应用 篇2
随着以电子、通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 将我们带入了信息时代。云计算是信息技术发展和信息社会需求到达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人们期待实现互联互通、协同工作及知识共享, 对可靠, 低成本、高效能的技术手段和实现模式的迫切需要, 催生了云计算。
云计算是IT行业近两三年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云计算的萌芽却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已经出现, 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应用的“计算服务”的网络系统与现在提出的云计算的理念是一致的, 他们建立的网络系统, 大大加速了工作效率, 这个网络类似于现在的企业私有云的概念, 从这点可以充分表现云计算带给我们生活及工作的便利和高效。
云计算这个概念来自亚马逊和IBM分布式计算项目, 原始含义是将计算能力放在互联网上, 直到2009年, 加州大学提出了云的定义包括两部分:一是, 互联网上的各种应用服务, 即软件服务;二是, 在数据中心提供的这些应用软件的软硬件设施, 即所谓的云。但对云计算的定义还有争议, 2009年美国的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对云计算定义是:“云计算是一个提供便捷的通过互联网访问一个可定制的IT资源共享池能力的按使用量付费模式。”至此行业基本认可这个定义。
2 云计算的任务
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参与的、以服务方式提供的新型计算模式, 其计算资源是动态、可伸缩且被虚拟化的。面对大量的复杂计算、计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及用复杂信息的语义完成智能交互的人网交互计算, 没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交互能力是无法高效地完成云计算所承担的各种任务。
2.1 服务计算
服务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在互联网中, 将服务作为向大众用户所提供的基本单位, 勇冠匹配用户需求与服务本身的, 对资源池中在进行征用、组合、验证, 构成能随着大众需求而即时应变的松耦合的网络应用。云计算面对的是海量的互联网用户的即时需求, 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和偏好依附性等特点, 要求各类服务以一种更为柔性, 便于重组的方式来满足用户需求。云服务主要有三种模式: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软件即服务, 除此之外还有存储即服务、安全即服务等等。基础即服务用得用户无需关心计算中心的地理位置, 作为最底层和最基础的服务, 基础设施即服务为用户提供一个虚拟机镜像, 主要提供对物理基础设施的访问。平台即服务使用户无需关心计算平台的操作系统以及软件环境配置与管理, 是一个完整的虚拟平台。软件即服务的本质使得用户无需关心特定应用软件的服务方式, 可要气息快报需求, 通过互联网向厂商宽带网所需的应用服务, 不再像传统模式那样花费大量投资用于硬件、软件, 人员, 而只需要支出一定制租赁费用。服务计算除了并报资源以服务的方式提供,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提供用户按需即取服务。
2.2 变粒度计算
为了满足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更好地模拟人的思维过程, 云计算处理的对象、采用的手段以及提供的服务是多粒度和变粒度的。与过往的编程模式不同, 为了适应云计算的服务特点, 产生了很多并行化策略, 使计算机能够实现分布与并行, 同时也要求云计算通过自己的分布式并行化的自动调度和部署机制部分实现能处理日益变化的多粒度、可变粒度计算问题, 且易于扩展和自动部署。
2.3 软计算
软计算区别于传统的数值计算、精确计算的“硬计算”, 软计算完成在选定语境条件下, 根据上下文关系和语法, 形成对语构和语义的理解, 其中包括词计算、基本自然语言的语义计算, 大规模内容计算和语音计算等, 这些计算形式提出和发展形式和背景不尽相同, 既有重叠, 更有侧重, 也常相互使用, 在云计算发展的形势下呈现出多方融合的趋势。
2.4 不确定性计算
因各种服务中大量数据, 资源的不断变化, 就需要计算任务描述、计算数据、计算方法和结果、计算结果评价的不确定性, 提高资源的实时利用效率, 实现在线自适应技术。
2.5 人参与的计算
按照人与云交互的发起主动性, 大致可将云计算中人参与的计算活动分为人机交互、机人交互、以及人人交互等方式。人机交互是人向云发起一个任务需求, 云响应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如在线问答, 信息检索等。机人交互刚好相反, 是云向人主动发起一个任务需求, 人响应云的服务, 以交互形式辅助云完成任务, 比如处处推荐、人力计算等。人人交互主要是由人通过云电子信息介质完成某项任务, 如人群计算、大众分类和社会计算等。
2.6 物参与的计算
用信息和信息技术精确调控物质和能量, 感知、认知和控制变得尤为重要。现在热议的智慧城市、智慧地球就量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 在此基础上人类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来调控物质和能量。更好地管理生产和生活,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 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3 我国云计算的发展现状
我国云计算服务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各国云计算技术与设备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我国云计算服务市场总体规模较小, 云计算产业模式多属于片断化阶段, 离产业化还很远, 但与国外在云计算方面的差距将逐渐缩小。云计算的主要增长点在于国内云计算中心的建立, 我国在无锡、北京、广东、江苏等各地建立了云计算中心, 高校、科研院所也积极投身于云计算相关技术研究中, 云计算各类管理软件也逐步在社区医疗。公共服务领域、商用开始推进。在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政府所发挥的作用很重要, 政府部门历来都是IT行业的最稳定的市场, 云计算也能最大程度地满足政府处理高效政务, 大型社会活动等方面的需求。
4 云计算面临的问题
各地的云计算建设风起云涌, 八仙过海, 涉及的城市不下20个, 几乎所有的IT运营商都宣布进入云计算领域, 但在有明显进步的同时, 显现出来的问题更应该引起重视。
对于处于发展阶段的云计算平台建设, 很多地方缺乏对当地需求的认识, 系统功能的考量, 同时也缺乏技术研究、产品规划及项目建设的经验, 所以可能造成重复建设, 形成更大的浪费。云应用领域不够丰富广泛, 云计算的关键环节有待于突破, 如并行计算技术中的并行程序设计无法达到科学化、实用化、大众化;云计算系统容错技术也需要新的技术与方法打破现在的僵局;海量数据挖掘、网络带宽的限制及数据安全等问题。我国对云计算存在的数据泄漏、丢失等尚未在法律法规层面形成解决方案。从各地发展云计算的情况来看, 和当地的产业对接也存在问题, 影响产业更快更好发展, 反之也不能通过产业发展推云计算的发展。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云计算的概念、任务、云计算的发展方向、云计算存在的网络带宽限制、计算能力问题及、数据安全问题。
关键词:云计算,概念,任务,发展现状,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德毅.云计算技术发展报告[M].科学出版社.
物联网及云计算技术在宝钢的应用 篇3
物联网是依托RFID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使物品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并进一步实现了对物的感知识别控制、网络化互联和智能处理有机统一,形成高智能决策。物联网采用的关键技术包括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和识别技术、云计算技术、泛在计算技术等。其特点一是与互联网融合,二是实现了GPS、RFID、条码、视频、传感器等多种技术融合,传感技术的发展提升了工业自动化的水平,感知技术和信息化应用结合发挥着更大作用。而以虚拟化技术与应用、数据库及中间件水平扩展、多租户开发技术以及云管理平台为核心技术的云计算技术,在宝钢也得到了深入的应用。
宝钢物联网应用的基本思路
宝钢物联网应用的基本思路有三点。一是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在仓库,运输、设备、计量、安保、环保管理等领域,实现基础业务运作的自动化,提升工厂整体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二是实现物联网设备与各层次应用系统的集成,促进物流管理、设备管理、厂区管理业务水平的提升:三是随着基础业务运作的自动化,在新的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开展一些深度应用的研究。
宝钢的信息系统分为四个层级,自动化和智能化层:各生产设备的基础自动化(L1)与各生产机组过程控制(L2)在钢材运输管理、钢材仓储管理、加工管理等过程中,通过检化验管理、计量管理、设备管理、运输管理、能环管理、安保管理等流程,实现仓库智能化、生产工器具、智能司磅、设备仓库、环保监测,车辆跟踪和调度、车辆鱼雷罐跟踪和调度、人员车辆物资进出控制、仓库智能化。
制造管理层:各生产线的生产控制(L3)以及各基地制造管理(L4)通过生产、质量、出厂,成本各环节的设备管理、运输管理、能环管理、安保管理,实现制造管理决策支持。
经营管理层:通过原料采购物流管控、工程项目管理、科技管理、销售及物流管控、采购供应链、财务管理、需求与销售计划、采购服务热线、经营决策支持、客户呼叫中心等流程操作,帮助客户实现接收智能化,达到经营管理国内外各营销渠道的目标。
集团管控和共享层:在此层面,统一会计、人力资源、资金管理、e-learning、审计管理、协同办公、电子商务。
宝钢物联网建设主要是在上述信息化架构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对象是采购物流、运输管理、生产执行、安保管理、销售物流管理、设备管理等系统;但不会改变总体的层次架构。
1、物流管理物联网应用思路
钢铁企业的生产流程大致如下:原材料经供应商、厂外仓储、厂外运输、门岗、原料计量、原料库,然后进入生产线、中间库、厂内运输、中间库、生产线、成品库、成品计量,再次回到门岗、厂外运输、厂外仓储,最终送达客户手中。宝钢物流管理物联网应用方案在运输、仓储、生产、司磅、汽运进出门岗、客户收货等环节得到应用,实现全程物流跟踪。
宝钢物流管理物联网的目标还包括:减少作业难度,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差错率浪作业人员,提高运输工具、装卸设备的吞吐率;提升仓储、运输、运营效率,加快物流周转,避免操作人员不必要的安全风险。
2、设备管理物联网应用思路
宝钢设备管理物联网应用思路如下:从设备制造环节开始,启动生命周期管理。在循环品采购交付前,由供应商植入电子标签,为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提供基础:加强循环品修复件过程跟踪、信息采集,完善生命周期档案管理。实现修复件上下机、修复入出厂信息的自动采集。作业的自动匹配,提高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完善生命周期档案管理,为提高修复件利用率提供分析依据;提升设备仓储环节的管理精度和作业效率。建立仓库库位、搬运工具和仓储物品三位一体识别系统,在入库、盘库、出库等环节实现车辆、物品和库位的自动识别、信息关联和检核,提升仓储管理精度和作业效率。
其中仓储(资材备件库、机旁库)包括入库、盘库、出库等流程。在在入库过程中,车辆物品自动识别、检核,叉车自动指令,叉车货物自动检核,库位同步自动确认,盘库时叉车无线感应,库位自动读取。物品自动核销,物品库位自动挂钩;出库时车辆自动识别,出库物品自动检核,检核差异自动预警。
3、宝钢厂区管理物联网应用思路
宝钢厂区管理整合厂区环境监测设施的自动化、信息化的各类信息,通过采用GIS/GPS/RFID等技术,对厂区内所有车辆进行出入、分类、道路交通控制、跟踪定位、路径等的管控,实现对各类人员在厂区各处的全方位,安全、通畅、有效、节能的管理,整体上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绿色环保、便捷高效的智慧厂区。
宝钢物联网应用案例
宝钢在物联网应用方面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宝钢基于RFID的厚板物流管理流程如下:厚板厂按合同选择自动贴标,经辊道送至末端库入库自动校核、出库装车自动校核、车辆出库自动确认、行车自动定位,在配送中心完成入库、堆垛,倒垛、装车、出库过程,装船、运送、码头卸货后,船厂收料自动确认,实现从船板出厂→仓库收发→码头装船→船厂收货环节的全流程可视化跟踪。系统应用的效果,一是减少因船板规格、张数多造成的分拣困难;二是加快物流周转,减少差错率,减轻劳动强度:三是缩短验货周期,为下游船厂的生产制造、管理带来极大方便。通过宝钢与船厂各层次信息系统、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实现了业务流、信息流的贯通。
宝钢发展6号库(冷轧厂成品延伸库)通过引入RFID技术,构建了智能化的仓库管理系统,提高了钢材出/入库、仓库盘点效率。
宝钢厂内运输调度系统支撑起了在途信息跟踪、过程跟踪、报警信息、监控中心,实时调度等功能,全程感知在途车辆信息,跟踪作业过程、反馈业务实绩。跟踪行驶路线,对车辆超速、停留超时、怠工等信息及时报警,GIS展示业务、对外信息发布,实现班前调度计划、班中调度优化和在线调度决策。
建成的罗泾铁水运输跟踪系统,机车与鱼雷罐车的位置通过RFID系统与轨道电路检测得到,保证机车实时位置与信息的同步,极大地帮助调度人员对现场环境的掌控,运输调度人员无需到达现场进行手工查看和记录,降低了工作量,与之有关的生产单位都能实时了解运输情况。
宝钢不锈钢智能司磅管理系统,车辆过磅时自动识别车辆;现场作业过程的信号、语音智能引导;司磅作业信息自动记录:司机自助作业且作业统一监控,提高了车辆过磅速度,缓解了磅站拥堵现象;用自动化系统代替手工录入提高司了磅作业精度和工作效率,节约人力资源成本。
宝钢4号库设备仓库管理在备件立体化仓储环节引入RFlD技术,涵盖入库管理、出库管理、盘库管理等业务。通过RFID技术与规范化作业的结合提高了出入库作业的准确度;同时也提高了仓库库位使用信息的准确度;大幅提高仓库盘点效率。
宝钢和宝山区采用RFID自动识别辐射危险源,GPS跟踪和定位辐射危险源,辐射危险源射线强度监测,实现了双方“共建环保监控”的目标。
云计算服务系统管理平台在宝钢的运用
第一,体系架构设想;
在IaaS层面分两类:改造类应用,统一提供虚拟化的硬件、网络、存储等资源:移植类应用,在原有基础环境具备的前提下平移至云环境中,资源统一管理。
在Paas层面分三类专业化应用是指新建系统,业务特征明显,专属性强;组件类应用以标准化需求,完成特定共性需隶分析类应用提供自主数据仓库和分析平台。
SaaS层面分为两类标准化应用是指集团管控及共享型系统。适合多部门使用,全员类应用:中、小企业应用按标准化需求,面向集团外客户租赁使用。
第二,云计算实施原则、实施路线与初步成果;
宝钢制定了合理的云计算实施原则: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分步实施,宝钢云计算实施路线分为起步期、过渡期和发展期。
在起步期,控制孤立系统的规模,对设备物理集中、资源统一分配。主要任务是控制信息系统分散建设,对于原有分散系统以罗泾IDC为中心逐步实现设备物理集中,对集中设备进行集约化管理,系统资源实施虚拟化,根据业务系统实际使用需求,重新分配虚拟化资源。
在过渡期,宝钢将为新建系统提供PaaS服务,迁移系统提供IaaS服务。主要建设云管理平台,对云计算中心内部运作进行集中管控,为新建系统提供PaaS服务,即系统运行环境和开发测试环境(基础软、硬件资源及集成服务),为迁移系统提供IaaS服务,即基础硬件资源(主机、存储、网络),选择典型应用试点SaaS服务,包括技术层面尝试使用云技术开发SaaS应用:商务方面对传统应用试点以SaaS服务进行收费。
在发展期,提供SaaS、PaaS为主的云服务,同时完善运营流程、扩大服务规模。具体规划是为标准化应用提供SaaS服务:为传统专用系统提供PaaS服务;对少量特殊个性化需求系统提供IaaS服务,完善云计算中心管理流程和收费模式,提供多样化服务目录供用户选择,形成核心云计算服务能力(咨询规划、技术储备、管理经验、人员队伍等)扩大云计算中心规模,建设第二、三个数据中心,宝钢内实现中心间互备,对外可向社会提供云服务。
云计算的介绍及应用 篇4
我叫**是**财经职业学院的一名信息管理系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好范文。
三年的专业课和相关的辅修课学习,让我在计算机领域内有了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在学校机房和个人电脑的不断练习,并能比较系统地把所学的知识用到毕业设计中,大大提高了我的动手操作能力。
我勤奋好学,能吃苦耐劳,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性格活泼大方,敢尝试搞创新,不亚于男生的干劲和活力。
工作经验类似“白纸”,但我相信我有能力面对遇到的种种困难,并能很快就步入工作的正轨中。只要你肯“提笔”来“画”,我相信我会成为一幅美丽的“水彩画”!
云计算应用实例 篇5
IBM的“蓝云”计算平台是一套软、硬件平台,将Internet上使用的技术扩展到企业平台上,使得数据中心使用类似于互联网的计算环境。“蓝云”大量使用了IBM先进的大规模计算技术,结合了IBM自身的软、硬件系统以及服务技术,支持开放标准与开放源代码软件。“蓝云”基于IBM Almaden研究中心的云基础架构,采用了Xen和PowerVM虚拟化软件,Linux操作系统映像以及Hadoop软件(Google File System以及MapReduce的开源实现)。IBM已经正式推出了基于x86芯片服务器系统的“蓝云”产品。
“蓝云”计算平台由一个数据中心、IBM Tivoli部署管理软件(Tivoli provisioning manager)、IBMTivoli监控软件(IBM Tivoli monitoring)、IBM WebSphere应用服务器、IBM DB2数据库以及一些开源信息处理软件和开源虚拟化软件共同组成。“蓝云”的硬件平台环境与一般的x86服务器集群类似,使用刀片的方式增加了计算密度。“蓝云”软件平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虚拟机以及对于大规模数据处理软件Apache Hadoop的使用上。Hadoop是开源版本的Google File System软件和MapReduce编程规范。
“蓝云”计算平台中的虚拟化技术:“蓝云”软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虚拟化技术的使用。虚拟化的方式在“蓝云”中有两个级别,一个是在硬件级别上实现虚拟化,另一个是通过开源软件实现虚拟化。硬件级别的虚拟化可以使用IBM P系列的服务器,获得硬件的逻辑分区LPAR(logic partition)。逻辑分区的CPU资源能够通过IBM Enterprise Workload Manager来管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加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资源分配策略,能够使相应的资源合理地分配到各个逻辑分区。P系列系统的逻辑分区最小粒度是1/10颗中央处理器(CPU)。Xen则是软件级别上的虚拟化,能够在Linux基础上运行另外一个操作系统。
虚拟机是一类特殊的软件,能够完全模拟硬件的执行,运行不经修改的完整的操作系统,保留了一整套运行环境语义。通过虚拟机的方式。在云计算平台上获得如下一些优点:
(1)云计算的管理平台能够动态地将计算平台定位到所需要的物理节点上,而无须停止运行在虚拟机平台上的应用程序,进程迁移方法更加灵活;(2)降低集群电能消耗,将多个负载不是很重的虚拟机计算节点合并到同一个物理节点上,从而能够关闭空闲的物理节点,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3)通过虚拟机在不同物理节点上的动态迁移,迁移了整体的虚拟运行环境,能够获得与应用无关的负载平衡性能;(4)在部署上也更加灵活,即可以将虚拟机直接部署到物理计算平台上,而虚拟机本身就包括了相应的操作系统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直接将大量的虚拟机映像复制到对应的物理节点即可。
“蓝云”计算平台中的存储体系结构:“蓝云”计算平台中的存储体系结构对于云计算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操作系统、服务程序还是用户的应用程序的数据都保存在存储体系中。“蓝云”存储体系结构包含类似于Google File System的集群文件系统以及基于块设备方式的存储区域网络SAN。
在设计云计算平台的存储体系结构时,不仅仅是需要考虑存储容最的问题。实际上,随着硬盘容量的不断扩充以及硬盘价格的不断下降。可以通过组合多个磁盘获得很大的磁盘容量。相对于磁盘的容量,在云计算平台的存储中,磁盘数据的读写速度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多个磁盘进行同时读写。这种方式要求将数据分配到多个节点的多个磁盘当中。为达到这一目的,存储技术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使用类似于Google File System的集群文件系统。另一个是基于块设备的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及发展现状 篇6
摘要:云计算是一种全新的领先信息技术,结合 IT 技术和互联网实现超级计算和存储能力,它的目标是要像供水、供电、金融系统一样,把“计算力”作为一种公用基础设施、组织大规模的信息和计算资源,面向用户提供便捷、全面的公众服务,满足个人和社会信息服务的需要。
关键词:云计算
关键技术 发展现状
云计算的最初想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60 年代,图灵奖得主 John McCarthy 提到的:“在不远的将来,计算有可能成为一种公共基础设施”。2007 年底,IBM 公司率先提出了他们的云计算计划,并将云计算平台描述为一个按需进行动态部署和配置的可伸缩性平台。
一、云计算的概念
对于云计算仍没有普遍一致的定义。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对云计算的定义: 云计算是一个模型, 这个模型是可以方便地按需访问一个可配置的计算资源(例如, 网络、服务器、存储设备、应用程序以及服务)的公共集。这些资源可以被迅速提供并发布, 同时最小化管理成本或服务提供商的干涉。中国云计算专家刘鹏给出的定义如下: 云计算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 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
通俗地理解, 云计算的 云 就是存在于互联网上的服务器集群
上的资源, 它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本地计算机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发送一个需求信息, 就能够获取所需的计算资源。
二、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云计算的发展离不开虚拟化、并行计算等核心技术的发展成熟, 正是这些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融合产生了云计算, 并借助 SaaS/PaaS/IaaS 等先进的商业模式把这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终端用户手中。1.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作为云计算的核心特征, 是云计算依托的基础。虚拟化技术实现了物理资源的逻辑抽象和统一表示, 它是指计算元件在虚拟的基础上而不是真实硬件的基础上运行。通过虚拟化技术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并能够根据用户业务需求的变化, 按需分配资源, 实现动态负载均衡;同时与硬件无关的特性带来系统自愈功能, 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虚拟化技术的对象可以涵盖从服务器、存储、网络到平台、应用等各个方面。2.分布式技术
分布式技术最早由 Google 规模应用于向全球用户提供搜索服务, 其分布式的架构, 可以让多达百万台的廉价计算机协同工作。分布式文件系统完成海量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编程模型完成大型任务的分解和基于多台计算机的并行计算, 分布式数据库完成海量结构化数据的存储。
分布式文件系统作为分布式技术中最重要的实现部分,不管是 Google 的 GFS 还是 Hadoop 的 HDFS, 都是针对特定的海量大文件存储应用设计的, 可以实现数据存储访问的高可靠性、高访问性能、在线迁移、自动负载均衡。3.并行计算
并行计算是指同时使用多种计算资源解决计算问题的过程, 是提高计算机系统计算速度和处理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它的基本思想是用多个处理器来协同求解同一问题, 即将被求解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部分, 各部分均由一个独立的处理机来并行计算。
并行计算是相对于串行计算(通常针对单个 CPU 或单台计算机)而言, 它将进程相对独立地分配于不同的节点上, 由各自独立的操作系统调度, 享有独立的 CPU 和内存资源(内存可以共享);进程间相互信息交换通过消息传递。4.SaaS/ P aaS/ I aaS 服务模式
服务模式创新是云计算的一个重要特性, 云计算彻底实现了计算机软硬件都是服务的变革, 今后用户所需要的东西只有一种 服务, 包括计算服务、网络服务、软件服务、平台服务、存储服务等。云计算服务模式主要有: 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
SaaS 是用户获取软件服务的一种新形式, 用户不需将软件产品安装在自己的电脑或服务器上, 而直接通过网络向专门的供商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相应软件功能服务。
PaaS 是指把开发环境(包括应用设计、应用开发、应用测试和应用托管)都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客户。客户不需要购买硬件和软件, 只需要利用 PaaS平台, 就能够创建、测试和部署应用和服务。IaaS 是指企业或个人可以使用云计算技术来远程访问计算资源, 这包括计算、存储以及应用虚拟化技术所提供的相关功能。无论是最终用户、SaaS 提供商还是 PaaS 提供商都可以从基础设施服务中获得所需的计算能力, 但却无需对支持这一计算能力的基础 IT 软硬件付出相应的原始投资成本。
三、云计算的发展现状
云计算作为业界热点,近年来世界各国对于它的研究和应用方兴未艾,许多政府部门和著名公司在研发与应用云计算的过程中作出了大量的工作和努力。
1.云计算在国外的发展
云计算与网络密不可分。云计算的原始含义是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能力。云计算的起源与亚马逊和 Google 两个公司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最早使用到了“Cloud Computing”的表述方式。目前美国公开宣布进入或支持云计算技术开发的业界巨头包括微软、谷歌、IBM、亚马逊、Netsuite、NetApp、Adobe 等。
Goog le 是 云 计 算 的 提 出 者。2006 年,Goog le 启 动 了“Google101”计划,引导大学生们进行“云”系统的编程开发。多年的搜索引擎技术的积累成果使 Google 在云计算技术上处于领先的地位,不仅提供在线应用,还希望发挥自身的数据库系统优势,成为在线应用的统一平台。Google 以发表学术论文的形式公开了其云计算三大法宝:GFS、Map/Reduce 和 BigTable,并在美国、中国等高校开设云计算编程课程。
微软于 2008 年 10 月推出了 Windows Azure 操作系统,这个系统作为微软云计算计划的服务器端操作系统(Cloud OS)为广大开发者提供服务。微软拥有全世界数以亿计的 Windows 用户桌面和浏览器,Azure(蓝天)试图通过在互联网架构上打造新云计算平台,让Wind ows 由 PC 延伸到“蓝天”上。
IBM 从企业内部需求的逐渐上升出发,在 2007 年 11 月提出了“蓝云”计划,推出共有云和私有云的概念。IBM提出私有云解决方案是为减少诸如数据、信息安全等共有云现存的问题,从而抢占企业云计算市场。依托 IBM在服务器领域的传统优势,IBM成为目前唯一一个提供从硬件、软件到服务全部自主生产的厂商。
2008年7月,雅虎、惠普和英特尔联合宣布将建立全球性的开源云计算研究测试床,称为 Open Cirrus,鼓励开展云计算、服务和数据中心管理等领域中各方面的研究。
Apple 是云计算领域的一位积极参与者。从近年来推出的 iTunes服务,到Mob ile Me服务,到收购在线音乐服务商Lala,再到最近在美国北卡莱罗纳州投资 10 亿美元建立新数据中心的计划,无不显示其进军云计算领域的巨大决心。
这些国际知名大公司在全世界建造了庞大的云计算中心。譬如:Goog le 的搜索引擎分布于 200 多个站点、超过 100 万台服务器的
支撑,而且设施数量正在迅猛增长。
2.云计算在国内的发展
目前中国云计算的讨论多数集中在早期云计算的概念、技术和模式上。早期的云计算是一种动态的、易扩展的、通过互联网提供虚拟化IT 资源和应用的一种计算模式。用户不需要了解云技术内部的细节,也不必具有云内部的专业知识,更不需要直接参与、投入、建设、维护和控制就能直接按需使用并按用量付费。
2008年,IBM在无锡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云计算中心,在北京 IBM中国创新中心建立了第二个云计算中心———IBM 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2009 年初,在南京建立国内首个“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世纪互联推出“CloudEx”产品线,包括完整的互联网主机服务“CloudEx Comp uting Service ”、基于在线存储虚拟化的“CloudEx Storage Service ”等云计算服务。
随着云计算的升温,国内的电信运营商也都积极投入到云计算的研究中,以期通过云计算技术促进网络结构的优化和整合,寻找到新的赢利机会和利润增长点,以实现向信息服务企业的转型。中国移动推出了“大云”(Big Cloud)云计算基础服务平台,中国电信推出了“e云”云计算平台,中国联通则是推出了“互联云”平台。
我国企业创造了“云安全”概念,通过网状的大量客户端对网络中软件行为的异常监测,获取互联网中木马、恶意程序的最新信息,在服务端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再把解决方案分发到客户端。瑞星、趋势等企业都推出了云安全解决方案。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互联网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用户可以通过云计算在互联网上处理庞大的数据和获取所需的信息。从云计算的发展现状来看,未来云计算的发展会向构建大规模的能够与应用程序密切结合的底层基础设施的方向发展。不断创建新的云计算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完善的互联网服务也可作为云计算的一个发展方向。
四、总结
云计算是基于多种技术的新兴计算模式,现代软件应用和商务处理的全球化、信息化和自动化,必将为云计算的研究发展提供广泛的市场和应用背景。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用性、高可靠性、按需服务及其廉价等特点,经历近年的许多成功案例和经验后,正在迅速普及应用。云计算所带来的新兴 IT资源共享和应用模式是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变革,将给 IT产业特别是软件服务业带来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云计算下的虚拟存储研究及应用 篇7
存储虚拟化已经被提出多年,IBM,SUN,EMC等多家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虚拟存储设备。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云存储的概念也被逐渐被推广,云存储的构架如图1所示。由于虚拟化是云计算的关键能力,这使虚拟化技术成为了日前的核心焦点。不仅如此,随着计算机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的蔓延,本机虚拟存储技术在病毒测试、病毒样本提取等反病毒领域也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实验环境的限制,本文存储虚拟化的实现是针对PC机上的硬盘,利用操作系统的磁盘组织结构及内存管理模式,虚拟出一个自己的磁盘。其实与真实的虚拟存储原理类似,这一过程可以看云存储中的服务器端对存储设备的虚拟,然后将虚拟后的镜像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客户端。
2 虚拟存储基本原理
虚拟存储(Storage Virtualization)就是把多个存储介质模块(如硬盘、RAID)通过一定的手段集中管理起来,所有的存储模块在一个存储池中得到统一管理。这种可以将多种、多级、多个存储设备统一管理起来、并能为使用者提供大容量、高速数据传输性能的存储系统,就称之为虚拟存储[1]。
从虚拟化存储的拓扑结构来讲主要有两种分类方式:即对称式与非对称式。对称式虚拟存储技术是指虚拟存储控制设备与存储软件系统、交换设备集成为一个整体,内嵌在网络数据传输路径中;非对称式虚拟存储技术是指虚拟存储控制设备独立于数据传输路径之外。
然而,根据应用环境的不同,按照存储虚拟的实现方案来分类,主要有三种:基于主机的虚拟、基于存储设备的虚拟和基于网络的虚拟[2]。
基于主机的虚拟存储依赖于代理或管理软件,它们安装在一个或多个主机上,实现存储虚拟化的控制和管理。由于控制软件运行在主机上,会占用主机的处理时间。因此,这种方法的可扩充性较差,实际运行的性能不是很好。该方法可能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为会导致不经意间越权访问到受保护的数据。软件控制的存储虚拟化还可能由于不同存储厂商软硬件的差异而带来不必要的互操作性开销,因此该方法的灵活性也比较差。但是,由于不需要任何附加硬件,基于主机的虚拟化方法最容易实现,其设备成本最低。使用这种方法的供应商趋向于成为存储管理领域的软件厂商,而且目前已有成熟的软件产品。
基于存储设备的虚拟一般是存储厂商实施的,但是很可能使用厂商独家的存储产品。当虚拟存储实施在设备端时,逻辑(虚拟)环境和物理设备同在一个控制范围中,这样有益于虚拟磁盘高度有效地使用磁盘容量,虚拟磁带高度有效地使用磁带介质。在存储子系统端的虚拟存储设备主要通过大规模的RAID子系统和多个I/O通道连接到服务器上,智能控制器提供LUN访问控制、缓存和其他如数据复制等的管理功能。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存储设备管理员对设备有完全的控制权,而且通过与服务器系统分开,可将存储的管理与多种服务器操作系统隔离,并且易于调整硬件参数。在存储系统中这种方法较容易实现,容易和某个特定存储供应商的设备相协调,所以更容易管理,同时它对用户或管理人员都是透明的。
基于网络的虚拟的实施,既不是在服务器端,也不是在存储设备端,而是介于两个环境之间,其特点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实现过程中,既能使用户感觉不到虚拟化的存在,而且操作上屏蔽各种细节,符合存储网格的发展趋势,同时具有很高的扩展性、灵活性。
3 虚拟存储的应用
虚拟存储模型在存储设备之上,应用层之下设计了一个虚拟层,对整个存储介质进行统一分配、管理,根据应用客户端的不同应用需求,提供虚拟化服务,如图2所示。
3.1 云计算中的虚拟存储
在云计算的构架中[3]如图3,虚拟存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部署了云的网络构架中,网络中的客户端只相当于一个服务接收器,没有了任何的储存设备。网络中的服务器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真实的存储介质等物理设备虚拟成镜像,用户通过云控制器接入服务器,共享这些虚拟镜像。这样,用户购买的只是网络存储服务,而不是具体的存储设备。
这种方案的优点有:
1)提高存储设备的利用率:不同用户对存储空间的需求各有差异,如果采用现有本地磁盘模式,有的用户的磁盘空余很大,有的用户磁盘资源紧张。通过虚拟化技术,用户可以建立存储池,将所有可用的存储设备作为一个存储池进行管理,可以实现存储资源的高效利用,多余的容量可以分配给需要的服务器和应用程序,使用率提高,优化了存储资源。
2)降低用户访问数据的复杂性:通过存储虚拟化,用户不用再花费精力和时间去关心存储环境中底层物理环境的复杂性,也不用再去关心设备异构与否。他们只需在应用层面上直接提出自己的需求,并通过虚拟化的手段实现。
3)减轻维护人员的负担:传统的存储方式下,维护人员需要维护不同用户的存储设备,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计算机病毒,恶意程序的蔓延,维护人员需要的负担不断加重,使这一项服务成为“人力密集型”服务。然而,在虚拟存储环境下,维护人员只需要对真实的物理设备及服务器端虚拟出来的镜像进行维护,将问题集中处理,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4)保证了数据的隔离性和安全性:每个虚拟机都是在被分配(或者说限制)在给定资源容器中工作(模拟的物理资源中),内存、磁盘等和数据安全密切相关的存储资源相互之间实现了资源隔离。一台虚拟机中的程序无法读取其他虚拟机所占用的资源,自己的资源也无法被其他虚拟机中的程序访问。因此达到了资源隔离的效果。这样一来,如果我们为每个用户分配不同的虚拟机作为其运行环境,那么可以说用户数据是“私密”,“安全”的。另外虚拟机的隔离性除了为数据数据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持外,还为故障隔离提供了最安全的手段。一个虚拟机中的程序可能有意或无意的非法运行造成系统崩溃,这种事故的影响只会限于当前虚拟机,最多让自己运行的虚拟机崩溃,不会影响到宿主机上的其他虚拟机和程序运行。这点和微内核操作系统的思路很像———所有组件,包括驱动都以进程形式运行于内核以外,这样当程序崩溃不会造成系统崩溃。
3.2 本机虚拟存储的应用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目前计算机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发展迅速,图4为江民病毒疫情报告[4]。
随着恶意代码静态分析难度的逐步增加以及恶意代码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国内外都进行了有关恶意代码行为的一些研究。为了获得一个测试和分析恶意程序的环境,“沙盒”(Sand Box)技术的概念被提出。与传统的主动防御技术不同,“沙盒”技术是发现可疑行为让程序继续运行,当发现的确是病毒时才终止。让程序的可疑行为在电脑虚拟的“沙盒”里充分表演,但是沙盒会记下他的每一个动作,在病毒充分暴露了其病毒属性后,“沙盒”则会执行“回滚”机制,将病毒的痕迹和动作抹去,恢复系统到正常状态。这就好比在一个装满了沙子的盒子中,我们可以尽情的在上面涂写,最后在表面一抹,沙盒又恢复了原来的状态。利用沙箱技术可以对动态恶意代码的行为进行记录并根据行为序列的信息为数据源通过一定的算法对行为进行检测和判断。
为了实现沙箱的系统还原功能,本机存储虚拟化技术成为关键因素。目前,成熟的还原技术有磁盘虚拟,磁盘过滤以及文件过滤。磁盘虚拟,作为本机虚拟存储技术核心技术,是通过在内存中开辟一定的存储空间,利用虚拟化技术形成虚拟磁盘驱动器。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应用软件对虚拟磁盘写任何数据,都被直接写到了内存中,所以当系统重新启动后就会全部消失。这个特性,使其很好的应用与病毒样本的提取。
不仅如此,由于使用了内存作为虚拟的存储介质,虚拟磁盘中读写速度比普通磁盘快很多,虚拟磁盘也常常用于做加速盘或缓冲盘。近几年,CPU、内存和显卡等主要配件的性能都提升很快,但磁盘系统性能正越来越严重地成为整个电脑系统性能提升的瓶颈,虽然磁盘技术从以前的ATA 33、ATA 66发展到今天的ATA 133,但还是不能彻底解决硬盘的瓶颈问题,特别是在运行一些对数据存取速度要求很高的程序(如大型软件测试,数字影像处理)时,受磁盘存取速度的影响,屏幕画面就会出现延迟和停顿。这时,使用虚拟磁盘技术就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随着内存容量的不断增大与价格的日益下降,很多人都为自己的机器配置了2G甚至更多的内存。普通用户平时内存使用率至多百分之三十,若能充分利用资源,将内存虚拟成磁盘,在虚拟磁盘中程序调用的速度会特别快,大概是现在最快的7200转硬盘速度的30倍,非常适合软件测试。
更值得一提的是,虚拟磁盘技术对于延长笔记本电脑电池使用时间更是十分有利,因为这样做可以减少访问耗电大户---硬盘的次数。
4 虚拟存储的发展方向
1)虚拟化集成:目前存储虚拟化的实现方式通常分为三种:交换架构虚拟化,磁盘阵列虚拟化,以及整合到应用设备内的虚拟化[5]。但是,随着虚拟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化软件正在日益变得有活力且更加趋于完整,它的发展方向更像是一个全面的操作系统。未来的虚拟化的实现,是通过集中利用传统技术,然后在某一种主要的虚拟层结合起来。虚拟化就是指增加一个管理层面,激活一种资源并使之更易于透明控制。未来的虚拟化操作系统应该是一个高度分布式的,企业级的操作系统。更进一步,虚拟化还有可能会演变成包含服务器、网络以及存储设备的分布式操作系统中的一种元素。
2)虚拟存储的可用性:目前,由于成本、运营等因素,虚拟存储的使用面并不是很高,主要在一些大中型企业,国内市场更是寥寥无几。所以未来将着重提高其可用性,利用新技术手段,减少成本,增强可行性,在中小型企业,甚至个人用户当中普及开来。
3)虚拟存储的安全性:现阶段的虚拟化存储系统中分布着大量的功能部件,如目录服务器,元数据服务器,存储服务提供者等。在设计时,并没有完全考虑各个功能部件之间的相互认证和授权访问。安全通信、身份认证和加密传输等问题,在一个完善的虚拟存储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为实现这一目标,设计者可以参照目前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体系[6],架设安全构架。
参考文献
[1]Kim Y H,Kim C S,SnaPshot Technique for Shared Large Storage in San Environments[C].Proeeeding 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er Networks,2002.
[2]谢长生,金伟.SAN网络级存储虚拟化实现方式的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21(4).
[3]Brett McLaughlin.揭秘云计算[EB/OL].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web/wa-cloudflavor/.
[4]江民发布2009年上半年计算机病毒疫情特征报告[EB/OL].http://www.jiangmin.com/news/jiangmin/index/important/2009814162818.htm#top.
[5]Da Xiao.An asysmmetric Storage virtualization system for the SAN environment[C].the Conf on ComPutational Science,2005.
何刚:云计算在京东云的应用 篇8
“第四届中国云计算应用论坛”上,京东集团技术副总裁、首席科学家何刚做了“云计算在京东云的应用”精彩发言,与现场嘉宾一起分享了京东商城从电子商务角度如何看待云计算和发展云计算的相关观点。
京东对云计算的理解,是将内部资源和能力云化以后,通过互联网进行开放,并整合更多的外部资源。同时,何刚还谈到了京东电商云理念就是通过云技术和云服务模式,将京东十年的电商成功经验和信息系统提供给传统企业,助力其向电商转型。
京东”云”超越了IT范畴对京东来说,谈“云计算”,更多的是谈“云”而不是“计算”,因为京东对于“云”的理解超越了IT范畴。我们知道,得益于背后庞大的自建物流体系,京东的送货速度很快。但是买家也会发现他们在网上下的一笔订单,所买的五件商品可能会分开三个包裹发货,或者是一起送来了三个包裹。其原因就是该卖家在北京有好几个仓库,恰好买家所购买的产品分别分布在三个仓库,那么就会由配送员分别派送到买家的手中,其实这些快递的成本是不必要的。仅从物流的角度来看,如果能把分散的仓库、配送的资源整合起来,使用优化调度,就可以极大地减少成本、提高效率。这和云计算的思想是完全一样的,因此京东对于云计算的理解绝不仅限于IT。
我们对云的理解是:将内部资源和能力云化,也就是私有云。比如京东的仓储、配送环节,很多都可以在内部进行云化,IT只是一个方面。正如人家都知道什么是IaaS、存储,这些都是将计算资源云化。但是京东对云的理解远远超越了IT资源,我们认为要分为三步,首先各个企业内部要整合、优化、调度各自的资源,这是实现内部的私有云化;第二是当一种资源在企业的成本低于市场成本、效率却高于市场效率时,该资源能力就具有商业价值,就可以将之放到市场中去进行对外开放,统一谓之以开放:第三步是整合,即实现开放之后不但可以共享自己的能力,还能够整合、对接全社会各个行业、各个企业的优质资源,形成一个大社会化的平台。最终这三个步骤就是:内部私有云化,开放和整合。
“三步走”发展京东”云”
那么,在了解了京东对于云计算的理解背后,就电子商务公司来说,其关于云计算的愿景、设想又是怎样的呢?
从机房建造、服务器、网络设备、机架、电源,再到软件系统,不管是IaaS层而还是PaaS层面的软件系统,最后再到应用,云计算的跨度是非常广泛的。对于京东这样一个电子商务公司来说,发展云计算的第一步是实现内部云化,京东去年实现了超过一千亿的交易额,背后正是有着庞大的上千种应用系统在内部运行,这些系统都运行在京东内部的私有云上。
而对外则就是上述提到的第二步开放乃至第三步整合。对于京东而言,必须要有硬件层(IDC、机房、网络),还有IaaS层和PaaS层,没有这些就无从谈起。而PaaS之上对任何一个应用开发者来说,仅提供简单的基础资源计算平台其实并不能真正帮助他们解决最核心的问题。一个应用开发者固然需要基础资源,但更多的是开发应用时所需要的一些模块,即要把各行各业做成模块化、形成相关的架构,便可以在服务流程的组合上去简化应用架构和提升应用开发速度。我们认为开发者需要很多应用基础模块,称之为“BPaaS业务流程服务”。之所以提出这个,是因为京东有着与国内很多电子商务公司部不一样的、庞大的电子商务系统。目前,在京东运行的是全流程全产业链模式,从供应链、采购、补货到交易平台、商品管理、订单管理、交易、促销、营销乃至广告、短信,再到后台的仓储、配送、售后、客服,一应俱全,因而它的信息系统必须能够支持全产业链,覆盖面非常广,因此我们在建设过程中通过相关的升级把内部电子商务系统进行了SOA化、模块化。京东具备了对外开放这些模块的能力,为开发者提供了电子商务应用的核心开发模块。当然,京东也不仅局限于此,从长远来看,还希望能有合作伙伴提供ERP、CRM等各种类型的服务模块,运行在基础平台之上。
第二个方面是数据服务。京东有很多供应商,他们会有大量的店铺数据、商晶数据和流量数据,京东将这些数据开放给自己的商家和业界的SOA开发商,后者又在开发各种各样的数据应用来服务京东上的商家。而在开放这些数据的同时,京东也在考虑是否能整合整个行业的数据,把这些数据部放在一个公共平台上(包括交通数据、电商数据等等),一起服务于行业开发者。
第三个方面是API。目前京东已经有400个API,后续还希望能把行业里的API进行整合。这对开发者来说,他们开发应用的关键是不想从零做起,而是希望你所提供的模块能让他们快速组建,如需要数据、输出数据、产生数据等等。有了这三点以后,开发者的工作就会非常轻松。我们也希望在此基础上,能让各行各业的人都来使用这个平台。
再则就是希望能集中整合,号召大家从硬件层面到应用层面提供资源,一起搭建一个完全开放的大平台,而不是由某个公司或个人来完成这件事。至此,就是京东关于发展云计算的具体愿景所在。
“京东电商云”助力传统企业信息升级
而在提出了愿景之后,京东又将怎样地落实呢?对此,何刚也做了简单的介绍:
第一,应用层面,我们称为“京东电商云”,就是通过云技术和云服务模式将京东过往十年积累的成功电商经验和信息系统提供给传统企业,助力其向电商型转化。
以往,我们在和客户的接触过程中发现传统企业面临很多挑战,具体包括用工成本上升、难以与电商竞争:用户对网络购物体验的喜好:网络购物发展,渠道扁平化革命等。企业们纷纷思考,如何才能走上快车道、保持快速的发展。而当下很多传统企业都在拓展电子商务业务,至少把线上销售当作自己的销售渠道之一,且网上甚至有人提出“企业应该都变成电商”。尚不论这样的想法是否绝对,但可以看到运作电子商务是大势所趋。可由于传统企业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了解不多,在开展电子商务时会遇到许多困难,比如如何实现线上交易,如何获取新用户、维护老客户;如何做运营,尤其是多晶牌运营:如何抓住人数据、移动、O2O机会等等。
在这方面,京东做了十年的电子商务,去年首次实现了超过了一千亿的交易额,我们愿意把自己的经验通过云服务SaaS服务模式提供给用户使用。
这里面包括了很多价值,如我们提供的云服务可以让商户拥有自有交易平台、Web+移动商城、自有用户体系、云端CRM,还包括全流程、整合多平台运营、技术(不用传统企业花一分钱购买服务器、带宽、雇专业人员进行维护,所有都可以通过京东的电商云应用为大家提供服务)、开放(可以直接与传统企业原有的ERP电子信息系统打通,也允许了二次开发和拓展)。另外京东也在做互联网金融,已经拥有了包括供应商数据在内的非常宝贵的交易数据,可以实现很多供应商、商家的信用贷款及消费者的信用消费。我们也可以将这些资源提供给传统企业,哪怕他最终使用自己的平台,当然京东也可以向这些传统企业推出整套基于平台的金融服务。最后就是经验分享,我们愿意手把手地告诉大家如何来运作电商平台。
第二,京东提供了类似亚马逊模式的公有云服务,如托管服务(云主机、云存储、云数据库等),即提供一个弹性的计算环境,可以吸引很多开发者包括传统软件供应商等将他们的软件SaaS化,运行在此平台上,最终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服务。该价值也达到了业界的共识,同时京东也在提供SaaS服务。
第三,是私有云市场。我们已经意识到,包括业马逊这样的公司(国际化一流的IaaS公司),从早年的纯粹做公有云IaaS也开始逐步做一些大企业、政府机构的私有云项目,包括也签了一些美军的单子。而中国企业更为突出,因为中国企业对于公有云有着各种各样的担心,如权益的保护及受文化的影响等。
对此,我们观察到私有云市场是非常巨大的,且当前企业进行信息化升级也是众望所归。京东发展云计算已经两年时问了,内部有着几十种不同的云系统在运作,从最基本的弹性计算云到文件系统、云存储、中间件系统、分布式中间件系统(缓存、消息队列、SOD框架、实时处理)及到数据层面(数据同步、收集、采集、展示,源数据管理等等),一直到最后的运维自动化,也包括了如何从上千个系统里统一采集、统一监控,如何部署等。我们已经意识到一些企业在改革信息化的过程中有类似的需求,因而我们也在考虑,是否可以将京东内部的私有云经验拿出来和行业企业、政府机构一起分享,协助他们进行信息系统的升级。
记者手记
莫让“云途”成“囧途”
据Gartner数据统计,2013年全球广义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317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8%,预计2017年将突破2442亿美元。可见,云计算市场的前景广阔,已成为业界公认的新增长点。
纵观国内,近年来,云计算市场的发展也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期。但我们也注意到,此前来自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的研究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公共云服务市场规模预计约达到47.6亿人民币,增速较2012年有所放缓。同时,根据有关方面所做的调查统计,去年仅有38%的企业客户已经有云计算应用,而2012年这一比例为37.5%。一年0.5%的增率,让我们不得不开始审视国内的云计算市场是否存在着概念过热、产能过剩的危机,是否已经从一个新兴产业转眼变成了市场饱和的传统产业?
其实不尽然。经调查发现,当前云计算产业中的投资过剩和重复建设多集中在价值最低的基础设施建设层面,整个产业链中更具价值的部分仍待发掘和创新。在此背景下,今后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应在政策环境不断完善的前提下,将重心从“建设”逐步转向“服务”,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云安全也是阻碍用户选择云计算应用的重要原因。国内的云服务商在网络安全方面的防护措施仍比较薄弱,一旦出现网络攻击,用户面临的数据丢失和隐私泄露等风险将较以往呈几何级数增加。而目前行业内的云计算发展远未实现标准化,且困难重重,这也是困扰云计算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难题。
【云计算的介绍及应用】推荐阅读:
云计算及应用前景分析10-10
云计算的典型应用案例05-27
计算机专业企业及用人标准介绍05-19
云计算应用10-20
云计算应用企业07-12
云计算及其实际应用07-23
云计算在高校应用中06-24
云计算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用论文10-21
云计算技术及安全07-30
大学城云空间计算机应用课程建设论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