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人口

2024-10-22

现状人口(精选12篇)

现状人口 篇1

摘要:文章在对北京人口发展现状、特征及主要问题展开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以大区域视角、加快推进城市“副中心”和综合性新城建设、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加强人口调控。

关键词:北京,人口规模,人口调控

近年来,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 北京人口增长过快, 城区人口密度过高, 给资源、环境、公共服务、就业和城市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如何有效地调控人口, 使人口规模与城市承载力相适应, 实现城市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1 北京市人口发展现状

1) 常住人口规模快速膨胀。近年来, 北京市执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同时积极探索“以业控人”“以房管人”等措施, 加强人口管控, 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从总体上来看, 北京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未能得到有效地遏制。早在2009年北京人口规模已突破城市总规所提出的“到2020年人口规模控制在1 800万”的调控目标。2012年人口规模达到2 069.3万人 (见图1) 。

2) 常住外来人口成为人口增长主要原因。由于北京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首都独特的行政、教育、医疗、文化、科技等资源优势, 吸引大量人口来京创业、“追梦”、居住。2003—2012年, 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增长迅速, 年均增速为10.8%, 远高于户籍人口年均1.1%的增速。常住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003年的21%增长到2012年的37.4%。常住外来人口增长对总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1% (见图2) 。

3) 人口增量集中于功能拓展区和发展新区。首都功能核心区在旧城改造过程中, 部分户籍人口疏解到其他区县, 但外来人口增加明显, 总人口不降反增, 2012年比2000年净增8.1万人。城市功能拓展区是人口总量最多的区域, 占全市总人口的48.7%, 达到1 008.2万人。城市发展新区随着住宅的大规模开发吸引了大量居住人口集聚, 人口增速最快, 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由2000年的25.1%增长到2012年的31.6%, 达到653万人[1]。

从外来人口增量看, 2003—2012年, 全市新增常住外来人口466.2万人, 主要分布在朝阳、海淀、昌平、丰台、大兴、通州六区, 共占到全市常住外来人口增量的82.2% (见表1) 。

4) 就业人口规模快速增长。2003—2012年, 全市就业人口总量从703.3万人增长到1 107.3万人, 年均增速达5.2%, 高于常住人口年均3.9%的增长速度;年均新增就业人口44.9万人。全市新增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探业以及房地产业, 分别占到全市新增就业人口总数的15.4%, 13.7%, 9.5%, 9.3%, 6.9%。

5) 外来就业人口主要集中于批发零售等传统行业。根据抽样调查推算, 外来就业人口占全市就业人口的比重从2003年的33.7%上升到2010年的55.7%, 成为北京市就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就业结构优化的效果还不明显, 在新增外来人口中, 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与首都产业调整方向不甚一致的传统行业就业。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抽样数据, 从事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建筑业的常住外来人口分别占到29.5%, 17.7%, 9.4%, 9.2%, 这四大传统行业吸纳了外来就业人口总量的2/3左右。

2 人口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 人口膨胀相对过快, 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北京市城市中心区改造力度不断加大, 由于危旧房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与人口疏解和城市功能优化组合不紧密, 造成中心区人口和城市功能的压力沉重, 正面临着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

2) 就业人口与居住人口空间不匹配, 职住不平衡问题突出。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集聚了全市近六成的就业人口, 其中, 西城金融街、朝阳CBD、海淀中关村西区等地区成为主要的就业区域。总体来看, 就业主要集中于四环以内;而居住人口向城市发展新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边缘地区集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表2显示, 从首都功能核心区向外, 职住比 (职住比是指就业人口数与15~64岁常住人口数的比值) 逐渐下降, 首都功能核心区的职住比相对均衡, 城市功能拓展区的职住比失衡问题严重, 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职住比失衡更加严重。如昌平、通州两大居住人口集聚区, 职住比严重不平衡。2008—2012年, 昌平区新增常住人口88.8万人, 是新增就业人口 (5.2万人) 的17.1倍;通州区新增常住人口25.2万人, 是新增就业人口 (2.8万人) 的9倍。日益严重的“职住不平衡”使得新城发展不仅没有起到有效缓解中心城功能过于集中、人口过度集聚的压力, 反而加重了通往中心城的交通拥堵等问题[2]。

3) 人口增长稀释了公共服务供给增量, 人口与公共服务资源空间分布不匹配。近年来, 北京市在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供给方面都有显著增加。但是, 这种资源供给的增加很快被增长的人口所稀释, “入学难”“就医难”问题依然存在, 甚至更加严重。全市随迁子女从2000年的8.5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49万人, 年增3.4万人, 而且巨大的学位缺口正在由小学向中学传递 (据市教委估计, 2015—2016学年小学在校生将达到91.4万人/年, 这意味着如果按照每所六年制小学设置24个35人标准教学班来计算, 到“十二五”期末需要增加253所小学, 才能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入学。随着时间推移, 学位缺口还将传递到中学阶段, 到“十三五”期间全市中学学位缺额将逐年增加) 。同时, 三甲医院、重点中小学校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仍主要集中于中心城, 而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公共服务资源远不能满足当地居民需求。比如, 顺义区目前没有一家三甲医院;再比如, 昌平区回龙观和天通苑集聚了70万人, 医疗资源 (仅有一家三甲医院) 以及幼儿园、中小学校等教育资源都存在较大的缺口。同时, 大量外来人口聚集给城市管理带来严峻挑战, “蚁居”“蜗居”现象普遍, 安全隐患突出, 社会治安秩序混乱等, 都成为城市社会管理的突出问题。

3 人口调控的思路及对策

1) 以大区域视角着眼首都人口问题。解决北京的人口问题, 不能仅仅局限于北京范围内, 而应在京津冀地区乃至环渤海区域等更大尺度空间范围内实现功能再配置, 形成都市圈联动发展格局。加强北京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合作, 通过“共建园区”等模式促进产业转移。跨区域配置首都城市功能, 将部分制造、养老休闲、会展、批发商贸、农产品供应等城市功能向周边地区有序转移。通过产业布局调整和城市功能的跨区域配置, 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缓解周边地区人口向北京集聚的压力, 形成人口合理流动、合理分布的趋势。

2) 加快城市“副中心”和综合性新城建设, 形成人口“反磁力中心”。当前, 要集中力量建设通州“副中心”。超前规划“副中心”内部轨道交通建设, 合理配置地面公交线路, 强化与中心城、其他新城之间的畅通联系;高标准配套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 增强对中心城产业、人口等功能疏解的吸引力;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增强“副中心”的生态环境品质。同时, 要加快综合性新城建设, 加快产业和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综合性新城的转移力度, 促进形成人跟着就业和公共服务走, 基本生活服务跟着人走的良性趋势, 吸引中心城区和新增外来人口, 成为人口“反磁力中心”。

3)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降低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外来人口的快速增长。从北京市外来人口产业聚集现状出发, 北京未来产业优化格局应聚集高端产业, 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加快服务业的调整升级, 重点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 同时对外来就业人口需求较低的行业, 如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综合技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扶持现代服务业, 制定并细化生活服务业各行业的准入标准, 依托信息化和规模化经营,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降低第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

4) 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突破人口的承载极限。调整资源、能源利用结构, 提高使用效率, 是在人口仍将快速增长调整资源、能源利用结构, 提高使用效率, 是在人口仍将快速增长的背景下, 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不断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也是不断突破人口承载极限的关键。一要充分运用节能技术, 扶持民用节能技术创新。大力支持和推广节水技术, 不断降低新水取水量, 进一步提高再生水的利用比例, 严格用水管理, 推进污水再生利用, 显著提高用水效益。二要通过发挥市场价格机制作用, 提高公共服务定价弹性, 研究对公共服务产品实行分区域分时段差异定价的可行性。通过完善公共服务定价机制和区域差异化管理, 鼓励居民自觉节约, 引导居民向外围疏解。

参考文献

[1]冯健, 周一星.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J].地理研究, 2003, 22 (4) :465-483.

[2]黄荣清, 段成荣, 陆杰华, 等.北京人口规模控制[J].人口与经济, 2011 (3) :12-14.

[3]刘波.北京人口调控的特点、问题及对策[J].生态经济, 2013 (5) :188-190.

现状人口 篇2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 人口基数大 新增人口多 人口素质偏低

   农村人口多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人口的分布不平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982年,我国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后,国外一家刊物针对这一资料,算了一笔帐:假如将所有的中国人按4人一排编成队,每队相距1.8米,以每小时5.8千米的速度走过天安门,将需要十多年的时间才能全部通过。按当时中国的人口增长率已降低到1.4/1000计,每分钟大约出生38人,每小时出生2280人,每天出生大约5万多人。假设再把他们的父母在十年内以同样的速度走过天安门期间所生的婴儿计算在内,那么这支队伍全部通过天安门的时间还要再加20个月。截至2000年11月,我国总人口已达到12.9533亿,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有人形象地计算过,这近13亿人口,如果排成一线,可以绕地球赤道26圈。(人口基数大)

据统计,我国每2秒就有一个婴儿出生,每天出生大约5万人,每年出生大约1900万人,减去同期死亡人口,每年净增长大约在1300万人左右,相当于一个澳大利亚的人口总和。(新增人口多)

据1990年普查,全国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约占6.5%,我国每100万人中,科学家、工程师所占的比例是美国的1/15,日本的1/60。据国外统计,在136个国家中,每13人中的大学生数,我国排在第135位。(人口素质偏低)

据统计,世界农村人口占世界的总人数的44%,美国农业人口只占2%,英国占7.5%,日本占9.7%,而我国13亿人口,农村人口为8.0739亿人,占我国人口总数的63.8%。1997年我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30%,农村人口占70%。约占世界农业人口的35%。(农村人口多)

按照国际通行的我人口年龄类型划分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国家,称为老年型国家。目前,我国已经有一半的城市进入到老龄化行列。据统计,我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由于地理、交通、气候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在占国土面积占46%的地区,人口密度高达200人/平方公里,其中稠密地区达1000人以上,而西北部,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4%,人口只占总人口的5%。

“二胎” 与中国人口现状 篇3

材料一:

材料二: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前天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表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就业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2014年,727万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加上以前没有就业的大学生,预计将有300万大学生无法初次就业

材料三: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12月12日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3》(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2年有19个省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不抵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缺口扩大了约240亿元。央广网财经北京12月1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正在成为一个公众既熟悉又陌生的官方术语。

背景知识链接: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这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上,而且还表现在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上。

人口再生产类型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相结合而形成的人口再生产的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发展一般要经历一个由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的传统型人口再生产类型,发展到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的过渡型,然后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型转化的过程。

速度快、周期短,是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显著特点。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死亡率和生育水平的缓慢下降而逐步实现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自然转变过程。在中国,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速度大大快于发达国家当时的水平。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第二次转变,表现为生育水平由高到低的转变。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一转变同样体现了速度快的特点。中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速度之快,从人口学上看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它是过去和当前人口出生、死亡、迁移变动对人口发展的综合作用,也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结果。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转变密切相关。由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滞后与死亡率的下降,产生了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凸出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凸出的部分也在移动,从未成年到成年,最后到老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都是随着人口转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逐渐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型转变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经历了大约150多年的时间。我国则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进行的,且明显带有人为的痕迹,经历着更加迅速的人口转变,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了比较快的变化,即从相对年轻型人口结构,直接转变为相对老年化的人口结构。

目前,中国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但尚处于人口老龄化的早期,未来中国人口类型将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深度老龄化,进而转化成重度老龄化,银发浪潮将成为21世纪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之一。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老年人口数量大。二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来势猛。三是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发达时期出现的,对老龄化的承受力强。同时,由于老龄化速度慢,允许其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准备和适应。中国人口老龄化是由于生育率急剧下降造成的,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即“未富先老”,薄弱的经济基础尚不具备供养老年人口的能力。

未来几十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也是人口安全的高风险时期,人口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1.人口众多仍然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首要问题。尽管中国人口已经进入低增长时期,未来20年人口增长速度还将进一步减慢,但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增长的惯性作用,人口总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2.老年人口数量迅猛增长,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随着多年来生育水平的下降和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未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将急速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重度老龄化。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老龄化程度还将继续提高。

3.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保持增长态势,就业压力始终较大。

4.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

5.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巨大压力。

此外,由于现行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意愿的矛盾依然突出,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生育水平还比较高,任何政策偏差和工作失误都可能导致生育水平的反弹。同时,人口总体素质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人口总量与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制约,人口分布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带来相当大的压力,这些都会对我国未来的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关于我国计划生育现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

B.由于实行了计划生育,我国劳动力已经不足

C.老龄化进程加快

D.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

2.中国的人口增长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加快

B.庞大的人口数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社会的发展

C.我国应该坚持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老龄化严重,应该放开生育政策

3.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最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由于实行了计划生育,我国人口已经达到零增长

C.只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才能提高人口素质

D.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1/3

4.“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 正在成为一个公众既熟悉又陌生的官方术语。说明了什么?

A.劳动力不足,需要延迟退休

B.人口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C.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加重

D.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5.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

6.未来几十年,中国人口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为什么?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你有什么建议?

参考答案:1.B 2.D 3.A 4.C

5.我国人口增长速度不快,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数量较大;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素质不高;高级技工缺乏,大量低素质劳动力,就业压力始终较大;男女比例失调。

6.现行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意愿的矛盾依然突出,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生育水平还比较高,任何政策偏差和工作失误都可能导致生育水平的反弹。同时,人口总体素质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人口总量与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制约,人口分布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带来相当大的压力,这些都会对我国未来的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人口素质现状及其提高 篇4

“人口素质”是一个具有多义性的概念,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界定。“人口素质”内涵和外延的基础理论问题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人口学复兴以来众多学者关注的一大热点, 至今依然见仁见智, 未有定论。

对人口质量较早给出定义的是北京大学的张纯元教授, 他在著名的《人口理论教程》一书中定义如下:“人口质量是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北京大学穆光宗教授认为, 所谓的人口素质或者说人口质量, 就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人口的结构和组合状态所展现的各种社会功能和影响力, 涉及人口性别年龄构成、职业构成、人群健康、国家政策、社会关系、教育水平等诸方面因素。人口的思想素质指人们的社会心理、传统习俗、民族自尊心、献身精神、使命感等, 可从社会号召力、凝聚力和社会活力中体现出来。反映人口文化素质的一般指标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在校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文化水平构成、文盲率、科研率、科研人员比重、中等专业技术人员比重、技工的技术等级构成、社会管理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以及劳动者的创造性能力等。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是“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目前, 我国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 文盲、半文盲、贫困人口占一定比重, 一些地区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新生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还较高, 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 解决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以及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问题, 仍然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出生约1500万新生儿, 其中严重出生缺陷占1.3%。我国人口中有20%~25%的人患有各种遗传病, 其中单基因病占5%~7%, 多基因病占15%~20%, 染色体病占0.5%~1%。

智力低下是影响人口素质的主要原因。我国人口约有1%~2%智商小于70的智力低下者, 轻中度智力低下者约500万~1800万人。我国人群中没有遗传病的人也可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 据估计, 平均每个人携带有5~6个有害基因, 并且会按一定的方式向代传递。随着工业化的进展, 许多化学物品不断投入我们生活环境中, 其中有部分可诱发基因突变, 通过突变增加了我们的遗传负荷。综上所述, 我国迫切需要推行优生学知识, 以提高人口素质。

值得欣慰的是,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结果表明:我国人口素质已有进一步提高。这次人口普查, 我国人口的粗文盲率 (15岁及以上文盲占总人口的比重) 为6.72%, 比1990年普查的15.88%下降了9.16个百分点。与1990年普查相比, 平均每10万人中具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变化较大, 具有大学以上程度的, 由1422人上升为3611人, 增长了154%;具有高中程度的, 由8039人上升为11146人, 增长了39%;具有初中程度的, 由23344人上升为33961人, 增长了45%。这一变化趋势, 反映了10年来我国落实扫除青壮年文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等措施所取得的成果。

然而, 我国仍然面临着人口素质提高的重要任务。未来世界竞争归根到底是一个国家人口素质的竞争。因此, 要协调人口与发展的关系, 一定要设法提高和改善人口素质。首先, 要在未来世界的竞争中取胜, 要保持经济持续的发展, 就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其次, 人口增长和自然资源缺乏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基本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 提高人口质量, 用人力资本代替自然资本。这样不仅能实现对“增长极限”的突破, 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保护自然资源。

此外, 提高国民综合素质, 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更是加速中国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因此, 科教兴国, 要先兴科教;科教要兴, 必须先投资于民, 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小论文 篇5

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报告,我国人口老龄化已排在世界第一。生育率低、人口结构老化、社保制度滞后已成未来发展的重大隐患。谁来养活中国?已执行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否调整,是否应放开二胎管制,无疑都需在新的人口环境和发展背景下重新考量。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特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年均100万的增长速度,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显,养老问题日趋严峻。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20世纪后期,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由于下世纪前半叶人口压力仍然沉重,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其结果将不可避免地使中国提早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第二,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些发达国家,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0美元以上,呈现出“先富后老”,这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奠定了经济基础。而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000美元,呈现出“未富先老”,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强,无疑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第三,在多重压力下渡过人口老龄化阶段。下个世纪前半叶,中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繁重,经济和社会要可持续发展,社会要保持稳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使得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发达国家和人口少的国家更为艰巨。产生老龄化的原因只有二个:寿命延长和少生孩子。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现状问题的调查 篇6

很多城市流动人口来到这里,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首先,是为了家庭收入的提高。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对于人口流动的限制逐步放开,很多人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一些剩余劳动力开始进入城市,寻找发财致富的机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再加上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和规模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很多人都拉家带口的来到城市,其子女的发展状况逐渐成为新的问题。

一、生活状况

就目前大多数城市的状况来看,大多数城市流动人口都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中的很多人家庭收入较少,更多的是从事一些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而且工作稳定性差,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这样的现状就往往导致他们的子女相对于城市孩子要差得多。

首先是居住条件较差。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和父母一起租住在城中村或者城郊结合部,居住环境一般是脏乱差;同时为了节约开支,往往是一家几口只租住一间屋子,基本没有自己的空间;这往往导致很多孩子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大,很容易染上成年人的一些陋习。

其次是医疗水平差。本来城市的医疗水平相对于农村地区来说,要条件先进得多,但是现实状况是很多人享受不到这样的条件,原因就是在医疗保障方面他们很多人因为不是城市医保,无法享受医保的待遇。这就往往导致当疾病特别是一些大病发生时,他们因为无力承担相对高昂的医疗费用而无法真正享有城市里的医疗条件,所以他们都害怕、担心自己的子女生病。如果是身体出现了异常,他们往往是让子女坚持或者去一些小诊所,往往小病发展成大病,最后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再次就是缺乏安全保证。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来到城市以后,挣钱养家是第一目的,这就导致他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少,很多情况下都是让孩子一个人在家或者是上下学、吃饭等,这样一方面确实能够使孩子尽快的成长起来,能够独立自主;但另一方面,也要承担着一定的风险,因为子女的年龄相对较小,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差,这往往会导致一些危险状况的发生,严重的甚至会危及到子女的生命安全。

二、受教育状况

在调查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很多父母来到城市打拼,目的不完全是因为经济发面,而是从孩子未来成长所做出的决定,这就是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城市中很多外来人口的子女由于没有城市的户口,在入学上存在着很大的限制,不能像城市里的孩子一样进入到公办的学校里,很多孩子被迫在一些教学、师资条件非常差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而如果想进入城市里的公办学校就读,就必须缴纳高额的借读费或赞助费等城市孩子不用交的费用。

在了解中发现其实他们都很想让他们的孩子在城市里的公办学校里就读,原因主要有三个:(1)孩子在自己的身边会更放心;(2)城市里公办学校的教育条件远比农村老家里的学校或打工子弟学校的好;(3)城市里的生活和文化环境远比农村老家里丰富,孩子们在城市里能接触到更先进、更新颖、更丰富的文化,这样更利于孩子今后的发展。但公办学校高额的借读费最终让他们望而却步。

那么,针对城市流动人口子女问题出现的状况应该如何解决呢?我国作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排头兵,在二十一世纪党和政府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因此,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问题越来越受党和国家的关注,也在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就是继续加大对于落后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创办一些有地方特色的企业和地方特色经济,鼓励广大农村的劳动力在家乡就业,给子女一个安定的家,使子女能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里生活、学习。

其次,加强立法保证。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中国,正在朝着社会主义法制化国家迈进。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基本权利是整个社会的呼声,也是人民当家做主的体现。为此,国家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此来保障其合法权利。

再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也加大了对于城市流动人口的关注,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出台,农村新农合的完善,这对于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生活来说是有效保障。

最后,完善教育制度。真正落实义务教育的要求,力争做到城乡教育的公平性,并且加大对于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使孩子们在家乡也能够享受到先进的教育。

我国农业贫困人口现状探析 篇7

1 农业贫困人口规模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1年11月16日发表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指出:“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物价指数的变化, 将全国农村扶贫标准从2000年的856元人民币逐步提高到2010年的1274元人民币。以此标准衡量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 从2000年底的9422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2688万人。”可见, 虽然我国农业贫困人口总数呈下降趋势, 但农业贫困人口的数量一直高达数千万, 规模庞大 (见表1) 。

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确定的贫困线标准, 即人均每天消费低于1.25美元计算, 我国农业贫困人口群体会更加庞大, 其数量在国际上排名居于第2位, 仅次于印度。这个群体的贫困程度较深, 贫困发生率较高。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农业贫困人口的构成已发生明显变化, 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具体而言, 我国农业贫困人口主要包括六个部分:贫困地区的农业贫困人口、非贫困地区的农业贫困人口、农业人口中的残疾人群体、农村五保供养中的弱势群体、农民工群体和失地农民。

资料来源:《2010中国发展报告》、《中国统计年鉴 (2000~2010)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相关数据。

2 农业贫困人口分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 区域发展失衡状况日益凸出, 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在生产发展、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等各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根据国家民政部公布的2011年11月份各省民政事业统计数据和其他相关资料分别作出我国各地的农业贫困人口数占全国农业贫困人口总数的比率表 (见表2) , 全国各地农业人口贫困发生率表 (见表3) , 全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农业贫困人口及贫困发生率表 (见表4) 。

资料来源:民政部2011年11月份各省民政事业统计数据。

由表2可见, 各地农业贫困人口占全国农业贫困人口的比率相差较大, 北京、上海均为0.13%, 而贵州省则高达10.02%, 其中比率大于4%的省份共有10个, 分别是: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 这些省份均位于中西部地区, 其农业贫困人口数占到全国农业贫困人口总数的比率达到62.25%。

资料来源:民政部2011年11月份各省民政事业统计数据及《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由表3可以看出, 全国农业人口的平均贫困发生率是7.44%, 在全国31个省份中, 农业人口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发生率的有13个, 分别是:内蒙古、吉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其中位于中西部地区的省份就有12个。通过分析进而得出, 中西部地区18个省份的农业人口平均贫困发生率为10.19%, 比全国平均发生率高出2.75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民政部2011年11月份各省民政事业统计数据。

表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由表4可以看出, 我国东部地区的农业贫困人口有950.4万人, 占全国农业贫困人口的比例为17.92%;而中西部地区的农业贫困人口占全国农业贫困人口的比例为76.18%, 共计4039万人。

3 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第一, 我国农业贫困人口规模依然庞大, 且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的农业贫困人口还不到全国农业贫困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第二, 除了吉林省之外, 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农业人口贫困发生率均低于全国平均发生率;第三, 中西部地区的农业人口贫困发生率仍然较高, 主要是由于受到历史发展、经济社会条件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因此, 我国政府进行农村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应该是中西部地区。

摘要: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农村贫困问题得到明显的缓解, 农村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分析的角度来看, 当前我国农业贫困人口的规模依然庞大、贫困程度较深, 且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 这是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

关键词:农业贫困人口,规模,贫困发生率,分布

参考文献

[1]程刚.中国贫困线与国际标准差距悬殊[N].中国青年报, 2009-4-10.

[2]韩春.中国农村贫困的新特征及反贫困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 2010 (3) :165-166.

人口老龄化现状与护理方向 篇8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成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国际上把进入老龄化深灰的标准通常定位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 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这个标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 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果呈现老年状态, 进入老龄化社会。

2 我国老年护理的现状

老年护理的发展距离发达国家相距甚远, 就连发展中国家我们也有许多差距。

2.1 老年护理专业人员严重缺乏

1978年, 卫生部规定医生与护理人员的比例应达到1:2, 可是实际1990年为1 ∶ 1.12, 而2008年降至1 ∶ 0.94, 是什么原因造成护理人员如此匮乏呢?医院的成本核算, 大家是不是都在进行各种成本核算, 有些成本是无法压缩的, 只有人力成本是可以压缩的, 因此人力成本导致医院医护比、床护比每况愈下, 怎么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据调查, 2009年, 北京市的老年人口大约增长了0.99个百分点, 护理人员与社会总人口之比却降低了0.63个百分点。并且从事社区护理和老年护理的护士学历低、人员少, 且没有接受过社区护理和老年护理的系统化教育, 知识结构单一, 不能称为老年护理专业人才, 护理人员缺乏与人口老龄化的需求不相适应。就我们医院来讲, 培养了众多的专科护士, 不断派护士到香港学习专科护理, 并获得专科资质, 但没有老年专科护士, 就我国整体护理人员的状况来讲, 尚有重大缺口, 更不用说老年护理人员, 本身老年病科在各医院很少有独立的科室, 自然也就不会有独立的老年护理人员的存在。

2.2 护理人力资源结构配置不合理

虽然我国护理教育层次在逐步提高, 硕士、博士教育已相继开展, 但目前获得老年护理硕士学位者极少, 接受过老年护理学课程正规教育的本科护士较少, 其他学历层次的护士绝大部分也未接受过老年护理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或相关培训。

2.3 护理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我国护理管理体制一直以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为重点, 这与老年护理工作范畴不断扩大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专门的老年护理机构和人员, 老年护理需要更多的社区护理人员和专科护士;二是医院外, 护理管理力量薄弱, 人少事多;三是医院内, 老年患者增多, 护理工作量大, 护士配备不足, 没有老年护理专科的护士。

3 老年护理发展的方向

3.1 老年护理的发展首先要实现社会化

实现医院、社区、家庭整个社会的养老助老体系, 全方位、多层面的提供养老助老服务, 使老年护理工作不是单一的、独立的简单护理, 而是全社会的立体的老年服务行业。在中国, 大部分人出院后直接回家, 没有专业护理人员陪伴做出院后的服务, 还有就是中国的养老院, 多数以盈利为目的, 根本无法保障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医疗的要求。我们的工作还局限在医院、家庭, 长期以往, 终将导致医院和家庭都无法承受未来老年人的增长速度, 因此老年护理实现社会化是必经之路, 这就要求全社会都要关注老年事业, 从政府到民间, 多渠道、多方位, 完善老年护理工作。

3.2 老年护理的发展要有专业化

把服务从生活照顾到专业护理, 真正培养一批老年专科的护理队伍, 要有医院老年专科护士, 有社区老年专科护士, 有家庭老年专科护士, 使老年护理工作的链条是连续的、无缝隙的, 使老年专科护士能在老年人的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3.3 老年护理的发展要突出综合性

老年护理是全科护理, 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要有多方面的医学护理知识, 要有综合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既要有丰富的经验, 同时还要有不断更新的理论知识。老年护理专业工作者除负责常规的护理工作外, 还必须掌握各种功能训练的技术, 配合各专业治疗师对患者进行有关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和功能评价等。功能训练和评价的内容主要有语言、认知、心理状况、床上活动、室内移动、吞咽动作、排泄、入浴、轮椅使用等, 使老年人得到最大的功能恢复。在中国这种训练基本由家属来完成, 大多也是半途而废, 或训练不规范, 导致残疾人与日俱增。对于老年人精神和智力残疾的患者, 瑞典和芬兰的护理工作者采取对其进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训练, 为其重返社会和家庭做一些准备性的作业指导。如做手工、辨认人物相片、更衣、唱歌、听故事、行走等训练, 或在模拟的家庭中进行生活训练, 恢复老人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增强其独立生活的能力。由此可见老年护理的专业人员在老年专科护理基础上还要有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3.4 老年护理工作要有连续性

当人退休开始老年生活, 老年护理就要介入他们的生活之中, 要给老人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 延迟生病的时间,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生存质量。另一方面, 要实现“医院-社区-家庭-医院”的闭合的连续的护理过程, 无论老人在医院, 还是在家里, 或在养老机构, 都要有专科的老年护理人员指导日常生活、健康保健和用药, 功能锻炼, 我院干部病房, 借鉴日本对老年人的管理, 我们在我院护理科研中, 中标了“临床护理出院计划新模式的开发”护理科研课题, 实施新的出院指导理念, 当患者一住入病房, 就开始征询老人出院后最需要什么?最希望得到怎样的护理?住院中期进行同样的征询, 出院前进行同样的征询, 因为不同的住院时期对出院后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最后, 依据每个人的需求, 制定个性化的“出院指导”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出院指导, 并建立起医院、家庭的平台, 实现了医护小组的出诊、巡诊工作, 让患者在家中感受到医院的服务, 在医院感受到家的温馨, 另外如何调动社区的卫生资源把老年人在医院外的预防性照顾、理疗、精神护理, 家庭护理开展起来, 对老年护理的连续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 老年护理工作的目标

4.1 延缓衰老及恶化, 增强自我照顾能力

老年专科护士更多的是关注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延缓衰老, 另外专科护士在做好慢性疾病管理中要发挥出真实的作用, 真正有效地延缓慢性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出现, 延缓疾病的恶化, 平时要指导老年人如何保持日常生活, 家务劳动自理的方式, 预防起生活能力的丧失。

4.2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就现代社会来讲人们更关注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而不仅仅是生存, 也就是老百姓常不多长时间关键看活的有没有质量, 因此在老龄化早期就要实施健康促进策略, 包括:日常生活能力中的活动和独立自主, 积极锻炼, 适应社会环境, 保持营养均衡, 防止营养不良和肥胖, 生活有保障和安全, 保持思维活跃, 不暴食、不酗酒或类似的东西, 为老年人建立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 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患者体能恢复, 提高其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但广泛开展健康教育, 首先要强化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意识, 发挥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兰州市人口老龄化现状研究 篇9

1. 1 兰州市老龄化发展现状

根据前几次人口普查的资料, 特别是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资料, 整理自1953年以来与兰州市人口老龄化有关的资料, 见下表。

单位: 人, %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甘肃省兰州市全市常住人口为3616163人, 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月1日零时的3142464人相比, 10年共增加473699人, 增长15.07%, 年平均增长率为1.41%。根据调查数据, 全市常住人口中, 0 ~ 14岁人口为475165人, 占13. 14% ; 15 ~ 64岁人口为2823862人, 占78. 09% ; 65岁及以上人口为317136人, 占8.77%。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 0 ~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36个百分点, 15 ~ 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 23个百分点, 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13个百分点。截至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 兰州市少年儿童人口系数13.14%, 小于标准值30% ; 老年人口系数为8. 13% , 大于标准值7% ; 老龄化指数为58.99%, 大于标准值30%。以上比较结果说明, 兰州市已在2000—201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并且老龄化趋势在进一步加快。

1. 2 兰州市老龄化产生的原因

1. 2. 1 人口死亡率下降和预期寿命的延长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医学技术和医疗卫生事业得以发展, 死亡率下降对兰州市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的影响正在日益加大。兰州市1979年出生率为14. 36‰, 死亡率为4. 73‰,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 83‰, 截至2010年出生率为6.73‰, 死亡率为9.85‰, 自然增长率为 -3.12‰。人口再生产模式完成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

1. 2. 2 计划生育政策和生育率迅速下降

兰州市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由1979年的14. 36‰和9. 83‰降至2010年的6. 37‰和 - 3. 12‰。由于出生人数减少使得少年儿童比重下降, 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相应上升, 从1964年的2.07‰增加到2010年的8. 13‰, 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

1. 2. 3 兰州市人口老龄化趋势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 兰州市城市人口的死亡率为4.72‰, 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据1995年1%的人口调查资料推算, 该年市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为12.36‰、5.00‰和7.36‰, 呈现出低出生、低死亡和低增长的“三低”特征。采用按年龄、分性别、分胎次的动态模拟法对兰州市区人口自然变动趋势作高、中、低三个预测方案。其中: 中方案参照第三、第四次普查人口的生育率从1990年后逐步下降的变动趋势的预测结果, 并选定中方案预测结果作为拟定人口自然变动率的依据。最新预测结果表明, 兰州市近期人口的自然增长仍呈上升趋势, 到2000年市区人口增长为143.84万人;2000年以后城区人口的自然变动才会逐渐下降, 2005年下降为142.51万人, 2010年下降为141.18万人, 与人口自然变动总趋势相吻合。

1. 2. 4 兰州市人口老龄化特点

( 1) 人口年龄构成已进入老年型初期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 兰州市人口年龄结构完成了从年轻型向成年型的过渡, 步入成年型。20世纪90年代末人口年龄结构开始向老年型过渡。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 兰州市人口年龄结构已步入老年型初期阶段。

( 2) 人口老龄化超前于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兰州市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人口出生率主要依靠政策控制。2008年, 兰州市人均生产总值为6055元,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人口老龄化的物质基础相当薄弱。所以, 兰州市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水平极不相适应。

( 3) 人口年龄结构的城乡差异明显。兰州市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比较显著。按老龄化程度的排列如下: 皋兰县 ( 11.72%) 、榆中县 ( 11.19%) 、西固区 ( 10.49%) 、红古区 ( 9.56%) 、七里河区 ( 9.17%) 、永登县 ( 8.83%) 、城关区 ( 8.56%) 、安宁区 ( 6.52%) 。一般认为, 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 而经济落后地区的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 但实际情况是兰州市内如城关区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老年人口系数低, 猜想其原因可能是: 自1992年市场经济实施以来, 人们就业观念的迅速转变, 发展迅猛的城市经济对乡村劳动力有较大的吸引力, 大批乡村劳动适龄人口涌入经济发达地区就业, 这种流动造成经济繁荣区域的青壮年人口增加迅速, 乡村老年人口比重增长迅速。

2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促进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2. 1 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为扶持老龄产业的发展, 应简化项目立项和审批手续, 实行优惠的税费减免政策, 多渠道筹集老龄产业发展资金, 发展多元投资主体, 鼓励社会捐助, 鼓励社区自办经济实体, 多种形式创办老年服务机构, 充分利用闲置的社会设施进行再利用, 招募社会志愿者扩充老龄产业的人力资源。

2. 2 老龄政策城乡有别, 因地制宜

由于兰州市内农民人口数量较多, 且收入较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镇, 致使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严峻和紧迫。因此, 制度化的、稳定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是解决兰州市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内在要求及发展趋势。

2. 3 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考虑到兰州市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迎来的, 因此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建立养老储备基金, 由政府、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合理负担, 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兰州统计年鉴[M].北京:国家统计局出版社, 2011.

[2]中国社科院老年科学研究中心.构建和谐社会:关注老龄化影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3][美]詹姆斯·舒尔茨.老年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0.

[4][日]上野千鹤子.高龄化社会四十岁开始讨论老年[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1.

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现状研究 篇10

1 我国女性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现状

W H O将健康的性行为定义为在各种健康状态下, 同时体现身体上的适应与心理上的满足。性行为应该是健康而安全的, 在避免性传播疾病、意外妊娠以及生殖道感染等不健康结果之后而获得快感和满足。评估生殖健康整体状况的因素主要包括生殖健康知识水平, 健康的性行为 (安全性行为、非意愿性行为) 以及生殖道感染求医行为[2]。

1.1 生殖健康知识缺乏

根据一项跨省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调查显示, 绝大多数女性流动人口对避孕、性病预防等生育健康知识认识模糊。这是因为流动人口获得知识方式缺乏, 很多人通过街头广告和周围人群获得不正确的生殖健康知识[3]。2 0 1 2年针对成都市1 5~2 4岁的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现状调查显示[4], 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的流动女性生殖健康知识得分均在5 0分以下 (满分1 0 0分) 。嘉定地区未婚流动人口调查结果显示[5], 年龄小、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少的未婚流动人口最缺乏基本生殖健康知识。同样在青岛的流动人口调查也显示[6], 未婚女性青少年尤其缺乏避孕知识, 整体生殖健康知识水平较低。在上海市长宁区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女性的性知识水平明显低于男性, 与其文化水平、文化程度、收入高低成负相关[7]。以上调查均显示, 女性流动人口由于文化水平较低, 或缺乏了解性知识的渠道, 或羞于了解相关知识, 导致这一群体生殖健康知识匮乏。

1.2 流动人口性行为现状

1.2.1 流动人口安全性行为现状

流动人口中初次性行为开始较早, 而初次性行为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占5 3.6%~8 7.3%。已婚的流动人口中, 从未采取过避孕措施的占1.4%。采用避孕套的只有1 3.1%, 更多的是以输卵管结扎 (1 8.8%) 和宫内节育器 (4 2.8%) 为主。而未婚流动人口从未使用过避孕措施的比率为1 3.5%~2 1.1%, 要高于已婚人群。避孕套是未婚流动人口采用较多的避孕方法, 其次为避孕药、安全期以及体外排精等自然避孕法[3,8,9,10,11,12,13]。有性经历的未婚流动女性中, 有4 7.4%报告曾发生过非意愿妊娠。其中, 1/3的调查对象有过2次及以上的非意愿妊娠。相关调查表明, 未婚女性流动人口中反复人工流产 (人工流产次数≥3次) 发生率为3 2%, 主要原因是未采取避孕措施[8,13,14,15]。广东一项对服务行业调查显示, 未婚流动人口中7 6.4%有过性行为;其中, 有性经历的女性流动人口多性伴率1 1.7%, 已婚女性流动人口多性伴率为2 4.5%[16]。

1.2.2 非意愿性行为状况

调查显示很多女性不了解非意愿性行为的准确含义, 甚至理解为仅限于强奸。在对2 1 6 4名未婚人工流产者的调查中, 有4 8.1 0%的人至少曾经遇到过一次非意愿性行为, 有2 9.5 0%的人表示自己的初次性行为是非意愿性的[3]。

1.3 生殖系统感染求医行为

由于生活条件不符合卫生标准, 女性流动人口更容易罹患生殖系统疾病。高达8 5%的人患过生殖系统的感染, 但是仅有3 9.9 3%的人到医院求医, 状况非常不乐观。不就医女性中观念陈旧, 害羞胆怯占2 6.6 2%, 认为所患疾病不严重者占2 6.4 6%, 没有时间占1 8.5 9%、经济困难占1 2.4 2%, 还有9.4 2%的女性认为性病无所谓[17]。调查显示, 4 3.1 0%的女性流动人口有过生殖道感染症状, 其中仅有一半左右的人去医疗机构作进一步检查[18]。

2 生殖健康卫生服务可及性

由于流动人口经常流动的特点, 使常规指导计划生育系统向他们提供常规生殖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差。与常住人口相比, 缺乏医疗保险、相对较差的经济状况及落后的健康意识决定了流动人口主动寻求医疗服务时的消极态度。另外, 卫生服务机构对流动人口的歧视和冷漠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她们的就医意愿。成都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了上述情况, 未婚流动人群普遍感觉到所获得的有关性和生殖健康的知识与服务不足。流动人口作为城市中的边缘人群, 由于自身生活和工作条件及经济因素等条件的制约, 再加上文化水平低下和健康认识不足, 导致自我保健意识较差, 对不安全性行为、意外怀孕及人流的不良影响和副作用认识不足。而公共卫生部门对流动人口投入和关注不足, 既缺少足够的专业人员提供生殖健康方面的咨询和指导, 也缺乏足够的渠道和物资向流动人口提供避孕药具。很多未婚流动人口或不好意思去获取, 或不知道如何去取得安全的避孕药具。他们一旦发生意外妊娠, 经常不知道如何采用正确的方法处理, 容易引发严重的生殖健康问题, 而他们对此后果的认识又不足。广州市的调查表明, 城市常住人口的婚前性教育普及率为5 7.8 0%, 而流动人口的普及率仅为4.8 5%[19]。

3 提高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水平的措施

3.1 加强流动人口对城市公共卫生机构生殖健康服务的利用, 提高流动人口寻求生殖健康服务的主动性

广州的一项关于流动人口对避孕服务利用状况的调查显示[20], 流动人口文化水平不高, 健康与保健意识淡薄, 缺乏正确选择和使用避孕方式、避孕工具的方法和知识。未婚人群中, 性生活时使用避孕套比率低, 城市公共卫生机构对流动人口所提供的服务和关心都还不到位, 流动人口主动利用公共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较差。另一项针对广州流动人口的调查也显示, 因为自我保健意识薄弱, 流动人口主动利用公共资源的能力较差, 在接受服务的方式上, 偏好方便且易于接受的形式, 接受服务的机构往往较为单一。就诊费用、时间、生殖健康知识水平是影响流动人口选择生殖健康服务的主要因素。苏舒等研究表明, 政府和企业应倾向女性务工人员制定更有利的生殖保健政策, 向流动人口开展持久而广泛的健康政策宣传, 以提高流动人口对生殖健康服务公共资源的利用率[19]。

3.2 加强健康知识宣教

3.2.1 发放宣教材料

宣传材料包括避孕及终止妊娠知识、生殖道感染知识、性健康和求医指导, 材料方便保存, 既能提高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水平, 也便于她们随时学习和求助。

3.2.2 发放避孕套

让女性流动人口直接熟悉避孕套, 消除羞涩、紧张与神秘感, 促使其了解和尝试使用避孕套, 并知道如何从指定机构方便免费地获得。

3.2.3举办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讲座及一对一咨询

讲座的内容主要涉及性病预防、避孕与意外怀孕的处理、性健康和求医指导, 并对各年龄层妇女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咨询。

3.2.4 发放生殖健康服务卡

在服务卡上印刷公共医疗服务机构的地址、咨询热线电话、提供的服务, 使流动人口能有效的了解和利用生殖健康服务公共资源。

3.2.5 播放生殖健康教育影片

影片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殖道感染、性病及艾滋病的防治、避孕与终止意外妊娠、性健康和求医行为等, 影片更加直观, 能更有效的提高女性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

3.3 改善流动人口生存条件

改善居住条件, 提高卫生标准, 降低生殖系统的感染概率。

3.4 提高社会医疗保险对农民工的覆盖率和有效补偿能力

有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 建立适合流动人口需求的医疗保障体系。影响女性流动人口求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因素, 其最希望得到的社区卫生服务是“定期健康体检”, 她们往往难以负担较高的医疗费用。目前, 只有20.90%的女性流动人口有医疗保险。其中, 仅投保最基本的医疗类的占大多数, 大约占36.70%。每年自愿负担保险费用的仅占女性流动人口的56.80%。随着城市中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 现有建立在户籍人口之上的社区卫生保健体系明显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因此, 改革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模式, 加强流动人口的社区保健服务工作, 扩大社区保健系统的覆盖面, 逐步把外来务工人员卫生保健工作纳入社区保健网中, 是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生殖健康水平的必要之举。

4 展望

女性流动人口具有趋于年轻化, 未婚比例上升, 缺乏对性及生殖健康知识, 文化程度低、低收入等特点, 未婚先孕、人工流产等现象严重, 重复流产率高于户籍妇女, 年轻女性流动人口重复流产率和高危流产率高不容忽视。人工流产, 尤其是重复流产和高危流产威胁着妇女的生殖健康, 因此, 有必要关注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 开展相关生殖健康保健服务, 减少妇女生殖道感染和人工流产的发生率。

摘要:本文从女性生殖健康标准和女性外来劳务工人员生殖健康状况谈起, 分析了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水平低下的现状, 总结了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水平低下的原因, 从而得出加强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水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并提出了如何增强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的方法。

现状人口 篇11

民贫困程度偏高,反贫困任务非常艰巨。为此本文对湖南省的贫困现状进行诊断分析。

一、城镇贫困问题仍很严重

1.城镇贫困人口规模大

城镇贫困人口主要包括: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无业人员、困难企业职工、因健康状况差或残疾不能工作的人员、无亲友抚养或赡养又无储蓄的人员、多子女家庭、重灾重病户家庭等。城镇低收入的主体已由传统的“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法定抚养人)转为特困职工、失业人员及其家属。从湖南省民政厅2003年和2002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构成情况看,贫困人口主要是下岗、失业和其他无业者。2002年,这三类人口占全省社会保障总人口的85.26%,2003年占86.34%。

2.城镇贫困人口分布广泛

(1)城镇贫困人口的地域分布。从地域分布情况看,总的说来,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低收入人口的比重比较高。据调查统计,按湖南东、中、西三个地带划分,2003年东部地区城镇贫困人口发生率为8.4%,比2000年的5.7%上升2.7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为11.3%,比2000年的7.2%上升4.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为12.4%,比2000年的7.4%上升5个百分点。从东部地区来看,该区沿京广一线和湘潭等6个市城镇非农业人口,占全省城镇非农业人口的比重为52.2%,贫困人口占全省的44%;中部的5个市城镇人口占全省城镇人口的比重为39%,贫困人口占全省的39%;西部地区的两市一州城镇人口占全省城镇人口的比重为13.3%,贫困人口占全省的17%。湖南省中西部地区地域广阔,经济欠发达,城镇人口占全省城镇人口的比重为47.8%,贫困人口占全省的56%。按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划分,大中城市市区人口占全省非农业人口的44.5%,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37.1%,贫困发生率为8.3%,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6个百分点;小城镇非农业人口占全省非农业人口的55.5%,贫困人口占全省的62.9%,贫困发生率为11.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比大中城市市区高2.9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中西部地区和小城镇是贫困人口多发生地。

(2)行业分布情况。城镇低收入群体就业人员主要分布在一些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行业,如制造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建筑业等,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为37.9%、19.0%、13.1%和4.9%,比平均水平分别高出7.5、6.2、4.5和1.9个百分点。相对而言,在电力、煤气、水生产供应、金融保险、卫生体育、教育文化艺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且比较稳定的行业中,就业的比重明显偏低。

3.城镇贫困人口生活质量低

据2005年全省城镇10%的最低收入户全年收入及消费资料显示:贫困家庭收入水平低,生活艰难。

(1)入不敷出。2005年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70.38元(平均每人每天收入8.14元),不足以支付其人均3142.82元的生活消费支出。其中收入最低的5%的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仅2515.61元,其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723.22元,入、出缺口更大。

(2)平均每人每天购买4.12元食品。10%的低收入户全年平均每人购买食品支出为1502.21元,人平每天约4.12元;其中5%的最低收入户购买食品支出仅1337.83元,每人每天仅3.67元,而10%的高收入户每人每天13.1元。

高低收入户食品支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烟酒副食和在外饮食上。10%的低收入户平均每人每天购买1.45元肉禽蛋水产品,低于全省2.11元的平均水平。但低收入户的糖烟酒饮料的支出人均95.27元,仅及全省平均水平的34%、10%最高收入户人均589.93元的16.1%。

(3)每人不到四件廉价服装。10%的低收入户平均每人衣着消费支出为198.48元,其中购买服装每人3.74件、支出141.65元,不到最高收入户的1/10。

(4)家庭用品花钱不多。10%的最低收入户人均家庭用品和服务支出为127.56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8.3%、高收入户的9.6%。

(5)医药费用每天0.734元。10%的低收入户人均支出医药费267.9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5.5%,仅为最高收入户的17%。

(6)交通通信费用少。2005年10%的低收入户人均支出交通费73.29元、通信费173.18元,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4.7%和34.3%。低收入家庭交通、通信开支少,没有汽车,百户拥有摩托车仅6.37辆,百户分别拥有固定电话71.77部和移动电话62.95部。

(7)除了电视收视费没有其他文娱开支,学杂费占了可支配收入的14.9%。10%的低收入户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为70.07元,比全省556.5元的平均水平低87.4%。低收入家庭文娛消费主要是看电视,订报刊的很少,仅有不到4.3%的家庭有电脑,1.5%的家庭接入了互联网。

人均教育支出为443.31元(包括给在外就学子女的144.03元),尽管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3.5%,但却占了低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4.9%。

(8)房租、水电、燃料支出占11.7%。10%的低收入户人均用于房租、水电、燃料支出368.65元,占消费总支出的11.7%。低收入家庭几乎没有购房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9.2平方米,低于全省28.35平方米的平均水平。有30.22%的家庭住的是租赁房。

(9)没有购买珠宝首饰、手表等贵重物品。10%的低收入户人均其他杂项商品和服务支出62.16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3.8%。低收入户没有购买珠宝首饰、手表等贵重物品的。

二、城镇贫困人口的特征和类型

1.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特征

城镇贫困具有多方面、复杂的原因。从对城镇贫困户的情况分析,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户均人口规模较大。2005年末平均每户3.35人,比全省平均水平多0.42人。

(2)劳动力就业程度低、负担系数高。平均每个就业人员负担人口3.15人,比全省平均水平多1.1人。多数家庭有下岗失业人员或老弱病残人员。

(3)文化程度低。70%的低收入人口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水平,而城镇总人口中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比例为49%。据2004年对3688个下岗失业人员的调查,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者占43.24%,初中文化程度者占38.06%,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7.98%,三者相加达89.28%。从技术等级分,初级工及没有技术等级的人员占52.6%,中级技工占38.9%,高级技工及技师占8.5%。也就是说,下岗职工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技术只有初级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们明显处于弱势,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陷入失业困境的概率比较大。

2.贫困人群的六种类型

从贫困家庭未就业的人群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和调整导致失业的群体。

(2)资源枯竭型城市里大量具有正常劳动能力的城市居民。

(3)退休较早、仅依赖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

(4)流入城市、成为城市新贫困阶层的农村人口。调查户中有3.1%为进城农民。这部分城市新进入者,尽管他们能吃苦耐劳,但由于文化程度低,缺乏技术,往往难以找到固定的职业,或者只能从事一些城镇居民不愿干的重体力劳动或脏活等低收入劳动,他们中有1/3的人其收入低于贫困标准。

(5)因灾害、事故、疾病等导致无法正常工作的病残人员。

(6)因犯罪、懒堕等自身原因没有就业的人员。

三、城镇贫困的致贫原因分析

综合上述情况,我们对城镇贫困的进一步作因果分析(如图),导致城镇居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

1.贫困的主要原因是贫困者家庭劳动就业水平低、负担系数高

深层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快,产业发展不平衡和劳动力人口多,劳动力和社会产品出现结构性剩余,必然导致一部分人下岗失业或者就业不充分。如2002年~2005年,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4%、4.5%、4.4%、4.3%,在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城镇经济结构特别是企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双重压力下,全省现有城镇承受着很大的就业压力。除4.3%的登记失业人员以外,还有一部分处于半失业状态。每年还有20%左右的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就业岗位(2005年降到17%)。

图城镇贫困因果关系图

2.贫困家庭就业水平低是由于劳动者接受教育不够,其中有的是因为家庭贫困,有的是因其他原因放弃了学业

教育资源不足且分配不合理,贫困家庭往往因交不起学杂费而辍学。如长沙市城市居民家庭子女从上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的19年间,要支付教育费用56080元(不包括集资费、择校费、伙食费),其中幼儿园每年3600元,3年共需10800元;小学每年1480元,6年共需8880元;初中每年3200元,3年共需9600元;高中每年3600元,3年共需10800元;大學本科每年4000元,4年共需16000元。如果加上各个阶段的择校费、集资费,寄宿伙食费,预计要支出教育费用10至15万元。低收入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面临的是孩子越来越读不起书,有的小学或初中毕业就辍学了;有的勉强读完高中考上大学,却因交不起高昂的学费,不得不与高等教育绝缘。据对衡阳市的调查,该市市区2005年初中考入高中的学生为8523人,占应届初中毕业生的67.7%,加上考入职中、中专、技校的学生,其升学率达到了86%以上;而在县市一级,2005年应届初中毕业生考入高中的只有42615人,占应届初中毕业生总数的43.2%,加上考入职中、中专、技校的学生,其升学率在64%左右,比市区低22个百分点。

3.贫困家庭买不起必需的生活消费品

由于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导致贫困家庭在用较高价格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同时,还得拿出一部分购买必需品的钱去购买本应由政府及社会提供的公共必需品。如基础教育及劳动力职业培训、养老、公共医疗、社会保险、儿童教育等,政府既不能充分提供,又在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等制度上没包括上述内容,这是制度性缺位与失效产生的城市贫困。2005年全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490万人,仅占城镇居民总人数的21.95%,有近80%的城镇居民得不到政府的基本医疗补助。养老保险覆盖面太窄。目前除了一些效益较好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的员工享受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外,绝大多数的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农民工、城镇低收入和贫困人群没有享受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待遇。经营效益差的企业无力为职工参保缴费;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因社保意识淡薄而不愿参保;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养老保险费征收权限由地税部门负责,劳动保障部门扩面力不从心。

4.部分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往往以牺牲职工利益为代价,使部分职工下岗失业或给予低补偿

许多企业在转制过程中仅视职工工龄长短给予补偿,低的不到1万元,多的也只有2万~3万元,并且一次结清,从此就不再管了。这点钱仅能维持一个家庭一到两年较低标准的基本生活,面对日益上涨的医药费、房租、子女教育费以及吃、穿、用品开支的不断增加,下岗失业人员生活压力相当大,根本无钱继续交纳基本养老费和医疗保险费,更不可能购买商业保险。年纪轻一点还可以找点事做,而那些女性年龄40岁左右,男性50岁左右的下岗人员,没有其他的工作技能,难以找到工作,子女要读书,妻儿老小要抚养,生活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更糟糕的是在他们老了之后,将面临生活费无着落、医疗费无力开支的局面。

对非公有制企业职工而言,他们大多没有参加养老、医疗保险,这些职工因退休、失业、生病等,必然导致其生活水平下降。据对427家非国有企业进行的一次养老保险的专项调查表明:在427家非国有企业中,仅有210家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占被调查企业的49.2%,其中全部职工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的企业只占15.7%,50.8%的企业没有参保。从参保的人员比例低来看,被调查的非国有企业共有职工50199人,已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职工为20045人,仅占职工总数的39.9%,其中个体私营企业职工参保的只占私营企业职工总数的30.4%。从医疗保险来看,非公企业特别是一些工业、建筑企业大多数没有给员工购买医疗保险,职工有小病拖一天算一天,如患大病,企业也基本不承担医疗费用。

近几年来,湖南对城镇居民实行了低保制度,但补助标准偏低,补助对象不能覆盖全部低收入户。目前,湖南省对低收入户及贫困户的补助标准由各地自行确定,除了长沙、株洲、岳阳、常德等经济较发达地区标准稍高外,其他地区的都偏低,往往是省财政安排的能及时到位,地方财政承担的因财政困难难以到位。由于补助标准偏低,给予低收入户及贫困户的补助金不仅不能解决贫困对象最基本的吃饭问题,更无法解决他们在就医、子女入学、住房等方面的困难。比如,邵阳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状况较差,可用的财力很少,因此社会救助的标准偏低。目前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为140元,实际每人每月补助标准只有70元左右,在省内属较低水平。从救济后仍有6.01%的贫困发生率和1.8231的缺口指数来看,低保远未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

5.收入分配政策和行政管理偏差导致收入差距不合理

首先从收入分配政策来说,初次分配过分强调所谓“效率优先”,忽视劳动者的作用,部分劳动者收入增长缓慢,尤其是在集体、私营企业从业的普通员工收入增长缓慢。二次分配并未遵循公平和福利的准则,如2006年以前实行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对象,主要是中等收入和中低收入者。其次从行政管理来说,未能有效遏制腐败,行业垄断和资源占有的不合理,导致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官民差距的急速扩大。如1990年以来,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显著扩大,基尼系数达到0.3842。全省城镇居民按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排队的最高10%家庭与最低10%家庭的人均收入比,由1990年的3.21倍、2000年的4.82倍、2003年的6.28倍、2004年的6.47倍,扩大到2005年的9.07倍。2006年1月~5月,全省10%的最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405.12元,尽管较上年同期增长14.2%,但与10%的最高收入户13857.69元相比,最高收入户是最低收入户的9.86倍。20%的高收入人口占有47.55%的收入。这种高低差距,既有行业的差距,也有地区之间的差距。从行业差距来看,电力、电讯、银行、保险以及石油、燃气等垄断行业的收入是其他行业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从地区差距看,长株潭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比收入低的县市城镇居民收入高出一倍多,且有继续扩大之势。

现状人口 篇12

人口老龄化是指65岁及以上或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而14岁及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逐渐缩小的现象。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一定标准(国际通用的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以上)以后,即被称为“老年型社会”。

根据统计调查,清远全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52.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2.69%,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养老服务需求进一步增加,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迫在眉睫。以清远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该市老龄化人口特点出现增长速度快、数量大、社会负担压力重、抚养方式单一、分布不平衡等状况,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劳动生产率、社会保障、家庭抚养、产业结构、投资储蓄存在都密切影响。养老问题已成为该市除了医疗、卫生和交通之外第四个公共服务的焦点。

清远市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据2010年“六普”显示,清远市常住人口369.84万,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352210人,占总人口的9.52%,与2000年“五普”占人口总数的8.42%相比,增加87836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了1.12个百分点。

按国际上通用的人口老龄化标准衡量,2000年清远实际上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且其进程在“十一五”期间速度加快。虽然随着清远社会经济发展迅猛(2003—2011年GDP平均增长22.25%),大量流动劳动力的加入,吸引了市外人口迁移流入,尤其是适龄劳动年龄人口的不断补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但清远人口老龄化总体趋势不可避免,清远市老龄化具有以下特点:

一、速度快,老年人口增长快于人口的增长,并呈现出中、高龄化趋势。

国际上通常以65—69岁(低龄组)、70—79岁(中龄组)、80岁及以上(高龄组)人群占老年人口的比例,来反映老年人口年龄结构状况。“五普”到“六普”时期,清远老年人口净增87836人,增长33.21%,年均增长2.91%,占清远市总人口的比例上升了1.28个百分点。十年间,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清远市总人口的增长率,快于女性1.63%,可能导致老龄人口结构的比例失衡;若按人口学通用标准划分,清远老年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是中、高龄组比例显著增加,如平均年龄上,2010年清远人口平均寿命约为76.4岁,比2000年的71.8岁, 约增长4.6岁,高龄化水平为20.95%,老年人口结构呈现出中、高龄化趋势。

二、抚养负担有所减缓,社会负担严峻。

老年抚养比是一个社会中老年人口数量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值,反映劳动力抚养老年人口的负担程度,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社会负担增加。由于城镇与农村之间经济条件、生育水平、人口迁移流动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城乡老年人口的发展变化状况迥异。

近十年,清远总抚养系数下降19.4%,少儿抚养系数下降约22.1个百分点,老年抚养系数下降近0.31个百分点,十年来,总抚养系数降低的原因包括:一是计划生育观念的转变导致少儿出生率的降低,减少了少儿总人口;二是人口老龄化进程近十年来有所减缓,市内劳动适龄人口处于青年期,外来人口的增多也增加了适龄劳动力。

随着该市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十二五”末清远市城镇化率约为55%,比2010年增长7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进一步流向城镇,将导致城乡老龄化的差距扩大,农村养老负担将进一步加重。

三、规模大,未来持续一段时间数量增长,比重上升。

15—65岁劳动人口(经济活动人口)的规模从2000年1929966人,到2010年达到2629780人,增加6669814人,2000、2010年其劳动人口占总人数比重分别为61.33%、71.11%,十年劳动力人口上升9.78个百分点。

从数量和比重来看,目前清远市劳动力供给相对比较充足,但是劳动内部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0-14岁的少年比重从2000年的30.26%下降到2010年27.24%左右,数量下降235851人,出现明显的递减趋势,同时65岁人口比重和数量明显上升,2000年到2010年增加666914人 ,比重也从8.4%提升到9.52%左右,其上升幅度远远大于劳动力增加供给幅度和少年儿童增加速度,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将不可避免形成人口老龄化。

四、抚养方式单一,老年人口的养老方式主要是家庭赡养。

据2010年调查显示,清远老年人口养老主要与亲属共同生活,主要生活来源方面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可见,目前养老的主要模式仍然是通过家庭赡养。然而这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清远的“空巢”家庭户(指只有单身老年人或一对老年夫妇的家庭户)上升,其中城镇、农村的“空巢”家庭户上升幅度快;另一方面,传统的大家庭模式正逐渐向核心家庭模式演变,2010年“四代户”和“五代户”的家庭分别比2000年逐步下降3.49%和5.47%。

上述表明,清远老年人口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模式将逐渐削弱,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与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养老模式应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

五、分布不均,各地区人口老龄化分布失衡。

2010年,从各县(市、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来看,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都高于7%的老年型人口标准;步入了老年型社会行列;清远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总人数10%以上的有阳山、连州、连山三个县市,超过9%以上的有佛冈、英德、连南三县市,而清城区、清新县较2000年老龄化水平有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较发达地区对适龄劳动力的吸引,减缓老龄化速度。从区域看,北部“三连一阳”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市的比重31.5% ,南部地区为68.5%。

清远市2010年人均GDP为2.89万元,而广东2010年人均GDP达4.699万元。也就是说,进入老年型社会的同时,清远市“未富先老”情况严重。

发展目标与对策思考

一、当前针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目标。

《关于加快清远市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5年,全市要基本实现90%的老年人在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支持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可由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3%的老年人可入住养老机构;基本实现城镇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农村社区覆盖面达50%以上;基本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0张;全市养老机构院长持证上岗率达到100%以上,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养老机构内养老护理员数与生活能自理的入住老人比例达到1:10以内,与生活不能自理的达到1:3以内。

二、实现应对老龄化目标的对策思考。

人口老龄化趋势对清远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广泛和极其深远的,涉及老年人口本身以及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等各个层面。从老年人自身来说,老年人的心理、经济和社会需求等如果得不到满足和保障,必然会产生很多问题。从家庭和社会的角度来看,老年人的抚养及抚养方式、老年社会服务体系、老年社会保障等,如果这些制度或措施不健全完善的话,同样也会给老年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多问题。

因此,老年人的需求与社会供给之间的矛盾,以及为解决这种供需矛盾而进行社会资源配置的调整,将是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挑战。针对清远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解决好由于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对于促进清远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先试先行,适当调整人口生育政策,减缓人口年龄结构的不平衡。

既然我们可以在一段时间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实现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样,也可以通过在适当的人口阶段调整生育政策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清远正在进入老龄化,还有一段时间才充分进入老龄化阶段,我们可以科学推断,倘若在生育低峰时期,适当调整生育政策,就能填补老龄化后的人口空缺。另一个人口结构就是少年儿童数量越来越少,其抚养比也随之减少,这必然对未来劳动力供给带来影响,同时造成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养老负担越来越重。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制定政策鼓励合理生育对象多生、优生,逐步改善人口结构,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

2.把握人口红利机遇:适当引进外来工,分担人口老龄化压力。

一般将所有不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因素,看作是人口对经济的负债——简称“人口负债”,而把那些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因素,看作是人口对经济的红利——简称“人口红利”。

有研究表明,中国过去20多年高速经济增长中,资本积累贡献率为28%,劳动力数量增长的贡献率为24%,教育水平提高的贡献率为24%,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流动贡献了21%,其他体制改进因素的贡献为3%,这表明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受益于人口红利。一般认为,中国的人口转变将使21世纪的头20年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人口红利的“黄金时期”。

清远市南部地区经济发达,成为人口红利的直接受益者,“未富先老”的状况出现较晚,其人口红利的“黄金时期”延续时间长,为清远市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认识和研究老龄化过程和老年型社会,迎接重度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宝贵的机遇期。

因此,清远市应当充分把握人口年龄结构黄金时段这个历史机遇,尤其是未来20年左右的最佳时期,大力发展经济,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到来之前夯实物质和精神文化基础,为迎接深度老龄化时代到来做好充分准备。

在继续受惠人口红利阶段,清远仍然要适当引进外来人口,同时对外来人口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合理有序地引进所需劳动力资源。在人才资源方面,应鼓励外地人才的流入,特别是紧缺人才的引进,为清远经济作出积极贡献。

3.逐步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劳动力数量和年龄结构的变化需要。

在老龄化来临之际,清远应该抓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大量吸引全国劳动力的资源,并且优化配置在各个行业和区域,这样就要及时调整全市产业在不同区域和行业的协调发展,特别是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减少对劳动力需求。

清远的劳动力供给形势决定今后不能走劳动力密集型的经济发展之路,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先进制造企业和现代金融服务等知识密集型企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加快对劳动力的技能培训,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充分发挥劳动力的潜力。

4.尽快完善社会保障政策,迎接老龄化高峰的到来。

清远市社会保障制度在不断完善和改进,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比重越来越大,在职人口越来越少,需抚养的老年人口也越来越多,简单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难以承受人口老龄化高峰的沉重压力,我们必须在老龄化来临之前,抓紧清远经济繁荣发展机遇,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老年经济供养体系,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综合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分层次、分类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渐完善农村地区的保障体系,同时还要构建新时期老年医疗健康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加强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营等。

5.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

上一篇:沿海大开发下一篇:云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