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共12篇)
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篇1
物理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最好动力, 是启迪智慧的钥匙, 是促使学生刻苦钻研的根本秘诀。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教材内容要具有趣味性
根据中学生, 尤其是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教材编写必须力求具有趣味性。以往的中学物理教材的内容理论性强, 逻辑严谨, 但生硬、趣味性差, 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近年来, 物理教材作了很大改进。除了文字生动活泼外, 还力求图文并茂, 安排了许多观察和实验的内容, 以及需要思考的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在初中课本的内容中还增设课外小实验, 如沸水游鱼, 水杯倒置等, 为提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二、生动形象地引入新课, 是讲好正课的铺路石
绪论和每堂课或每个单元的开头很重要, 不管是序言课, 还是任何一节课的引入都应该与下文有联系, 即引出下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的问题, 要使学生感到就在身边、眼前, 却不能回答;实验要作到既新奇且简单, 但学生却不懂得道理何在, 这样他们就被这些现象和实验吸引了, 从而点燃兴趣的火花, 唤起学生求知欲望。例如:讲物体惯性时, 可把实验用的小车放在斜度不太大的斜面上并使之向上运动, 演示前向学生提出:小车突然停止时, 放置在小车上的木块会向那边倾斜?学生很可能回答“向下倾斜”, 但演示的结果却相反, 木块向上倾斜, 这将能激发学生急于要知道产生这个“意外”现象的原因。
三、实验是物理教学的特点, 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和特点。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 实验是物理课程得天独厚的条件,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条件, 引导学生观察、感知、思考、探索, 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 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课堂教学, 多问几个为什么, 多设悬念
“思而得之则深”“思维始于惊讶和疑惑”, 是古人在教学论中的名言, 所以, 悬念、疑问, 往往是科学探索的出发点。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平时也要用心搜集能设计悬念的材料, 注意研究学生心理, 提出恰当问题, 巧妙地把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 激励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探索问题的答案。而对问题的设置, 可以用于新课的开始或教学过程中, 或一节课的结束前后等, 主要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讲, 带着问题实验, 带着问题自学,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活跃, 情绪振奋, 渴望求得解答。
五、灵活运用合适教法, 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有力途径
教学实践证明, 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革, 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运用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 提出一些紧扣教材, 引人入胜的问题或实验, 使学生看到现象, 听到问题, 就能入境, 发思;积极鼓励他们发表意见, 为了使学生对问题讨论得更深入, 教师还应参加讨论, 充当“反面角色”, 让学生敢于和老师辩论,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钻研兴趣, 把课堂讨论的质量不断提高。
六、利用反馈信息, 使学生获得自我感奋力量
学生的学习成果, 可以通过作业和考试反映出来, 教师要充分利用作业和考试的成绩, 进一步激发学习动力。尤其是考试后学生迫切希望了解自己的成绩以及自己在班中的学习地位, 自我观念很强。教师应及时讲评, 以满足学生的心理要求。
七、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课外活动
物理知识的学习只有和实际应用、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才会更加生动而有趣, 因此除了课堂上教学时要注意多联系生活和生产的实际事例外, 还应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这个第二渠道, 使物理学习更加生动活泼, 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观察, 实验、制作以及撰写小论文等活动, 一旦学生看到自己学习的物理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结出了硕果, 学习物理的兴趣就会更加浓厚, 学习的信心必定更加饱满。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物理教学的内容之一, 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 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 并使之最终转化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刻苦学习的动力。
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篇2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作者/ 张建波
摘 要: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原始动力之一,如何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可以通过物理实验、生动的课堂教学、科普宣传、研究性学习等过程来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
关键词:物理教学;物理实验;学习兴趣;科普宣传
对教师而言,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学工作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对学习有厌恶的情绪,教学就会事倍功半,甚至是出力不讨好。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通过下面的几个途径来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一、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作用
物理课堂的趣味性很大一部分在于实验,不少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是因为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实验数量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因此,对于教材中规定要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绝不能“偷工减料”,当实验室的器材无法满足时,可用多媒体实验课件来代替,确保不放弃一个实验。此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演示实验。如,在《机械能》一节的教学中,在讲重力势能时,课本举了打桩机的例子来说明它,不少学生连打桩机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很难理解。如果上课时补充这样一个实验:在讲台上放一实验用木块,用细线系住木块一头,细线另一端系钩码,然后在讲台边将钩码放下,钩码在掉下的过程中,将木块拉动,就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重力势能。
2.保证实验成功率
实验虽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前提是实验要取得成功。试想想,如果课堂上演示的实验是经常失败的,学生还会对实验感兴趣吗?因此,作为教师,对每个实验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检查每一件实验器材,看看有没有损坏,符不符合实验的要求,并且教师自己要先将实验成功操作一次,同时注意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只有这样,在正式演示时才不至于出现不该发生的问题,大大地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3.改进和优化物理实验
有些实验由于客观因素,如果按教材的方法去做,现象不是很明显,学生很难看到实验发生的现象。如果教师平时能加强对实验的研究,改进实验方法,这种情况是可以改变的。如,在高中物理《弹力》一节中,演示微小形变的实验现象十分不明显,不要说坐在后面的学生看不到实验现象,就是坐在前面的学生也很难看得清楚。如果在瓶里的水中加几滴红墨水,同时将实验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去做,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很明显看到红色的水柱变化的过程,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二、课堂教学要生动有趣
传统的教学常常是简单的老师讲、学生听,不能充分调动学生进行主动思考,时间一久,学生还会产生厌烦的情绪。要想使学生能长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除了教学语言要生动、教学表情要丰富外,还要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使得课堂教学花样百出,学生百听不厌,使学生的学习从负担变为享受。
在教学内容引入方面,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如,在讲《机械运动》时,可以用故事引入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名法国飞行员在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小昆虫,敏捷地抓过来一看,竟是一颗德国子弹。并问学生:“这个子弹为什么不会打伤飞行员的手呢?”通过这个故事,给学生制造一个悬念,缓解紧张的学习情绪,使接下来的教学可以轻松地进行。此外还可以用演示实验法引入、用类比法引入、通过物理现象引入、通过问题引入、从旧概念引入、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入、由逻辑推理引入等等。总之,引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最恰当的引入方法,才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小游戏。如,在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时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我要求每桌学生课前准备一把直尺,课中合适之时开展该游戏。首先,我宣布游戏规则:“同桌两人一组,学生甲用两手指捏住直尺顶端,学生乙用一手在直尺底端0刻度处做捏直尺准备,手的任何部位都不能碰到直尺,当看到甲放手时,乙立即捏住直尺,甲记下直尺降落的高度,然后,甲乙交换。”接着,学生分组游戏,赛出降落高度最少的三位学生,到讲台前决赛表演,最终决胜出反应最快的学生。整个游戏过程学生兴致高涨,我借机引发学生对该游戏的物理原理的思索,从而既为后面的学习留下悬念,又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兴趣。
总之,平时的工作中,重视教法的研究,做到教学方法不断地推陈出新,让学生百听不厌。
三、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交叉发展趋势,物
理学是研究各种科学技术的基础,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在工业、农业、军事、医疗、交通航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应用不胜枚举。如,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飞船登月时,有不少学生都非常关心,我抓住这个机会,在网上搜集了不少资料和图片,同时还介绍了我国从60年代以来的航天成果,并说明卫星和飞船用到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都可以用来宣传,每个月一次,有时出黑板报,有时集中在一起,张贴在宣传栏里。
四、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具有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学生在心灵深处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和发现者。研究性学习为学生创造了“类科学研究”的氛围,正如布鲁纳所说的:“发现不仅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
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与过程同科学家有许多相似之处。尽管他们探究的结果不能像科学家那样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但是,当他们面对自己主动参与“发现”的物理现象或规律时,也能体验到像科学家获得重大发现时的那种喜悦。因此,让学生去研究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物理问题,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具体的做法是: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由组合,一般3至4人一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或多个课题,每个小组通过实验或查找资料、调查等各种方式对所选课题进行研究,并对获得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课题的研究工作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但教师也应适当地给予指导。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原始动力之一,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紧密相关。兴趣提高了,学习就有了动力,学习效果就会得到提高,学生学习的负担自然也得到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就会驶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闫桂琴。中学物理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6.
[2]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作者单位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附城中学)
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篇3
一直以来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实验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实验作为物理学的基础,必然成为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兴趣的培养首先要从物理实验开始。
一、用演示实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1.课堂演示实验
中学物理实验中,课堂演示实验大大超过学生实验。教师演示实验能否成功,不但直接影响着当时讲授知识的学习效果,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实验成功率的追求,如果实验不成功就会让学生轻视实验的作用,降低实验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现象新奇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感到好奇及疑惑不解,从而急于弄明白“这是为什么”,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引入到课题中去。如在初二物理浮沉条件这节课时,有段孔明灯的介绍,为了让学生们产生感性认识,我自制了一套简易实验装置。用一根很细的铜线将塑料袋的口连上,在铜线的中央系上一小搓酒精棉花,然后用两个手拎住塑料袋的底部两边,使塑料袋口朝下,点燃酒精棉花。一会儿,同学们看到这只大塑料袋离开我的手徐徐上升。实验在其他的班级也都做了,效果非常好。每次做这个实验时,教室里的学生一开始都比较好奇,但同时更表示怀疑,而当实验成功时,他们都显得非常兴奋,甚至有些同学在下课后还主动跑到我面前,请教制作的方法。
所以课堂演示实验演示时,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探求性.还比如:在学习“伏安法测电阻”时,学生在前阶段学习中就学过了欧姆定律,做过了类似的实验,而为了能把学习引向深入,可以采用大型示教电表,分别电流表内接和外接去测量同一只电阻的阻值,测量结果却相差较大,使学生感到困惑,学生的思维迅速地被激发,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高。
2.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中,实验现象的可见度一直是困扰教师的重要因素。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尽人意,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辅助, 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环境中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却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分组实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新课标(试用)》明确提出,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也知道演示实验存在一定的弊端。它可以为学生提供认识材料的过程,却无法代替学生自己探索的活动,教学中如果把教师的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联系起来,既能使学生对实验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学到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成功的支点,做任何事情,没有兴趣最终是走不远的”。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因此,用学生做分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是很有必要的。
在分组实验中运用对比实验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引入“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知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两个对比的分组实验:为了证明大气存在压力,我指导学生进行了分组实验。A实验(1):取下橡皮帽,将注射器的活塞推到底部,口朝下,把活塞往外拉。现象:活塞轻而易举就被拉出来。(2):将注射器的活塞推到底部,口朝下,用橡皮帽堵住出口,把活塞往外拉,这时可以看到,活塞怎么也拉不出来。这一现象使学生感到新奇,也产生了疑问。B实验(1):将一已无牙膏的牙膏皮放入水中,看到牙膏皮沉入水中。实验(2):将该牙膏皮用小筷子捅成空心的,用小帽盖好,放入水中,看到牙膏皮竟然浮在了水面!同一个牙膏皮却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学生疑问更大了。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比较了两次实验的异同。学生会发现A实验用橡皮堵住注射器的出口后的一方没有接触空气,望外拉时活塞则受到另一方空气的压力,怎么也拉不出来,从而使学生感到大气压力的存在。
从上面可以看出,分组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在初中物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分组实验,唤起学生对各种物理现象和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不断探索、不断求知的强烈欲望。
三、利用课外探究小实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种事物充满兴趣的时候,对与之有关的知识的接受往往迅速而且印象深刻。课外探究小实验比纯粹的书面作业更有利于激发兴趣。当他完成某项探究任务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同时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就会更加的关注。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了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4
关键词:物理学习,兴趣培养,积极情绪,吸引,认真对待,参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兴趣指人经常趋向于某种事物, 力求认识参与某种活动, 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而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的倾向。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 认为以下几点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能起到作用。
一、如何吸引学生, 培养其学习物理的兴趣
某些老师认为树立威信最重要, 就宣布了“铁”的课堂纪律, 课堂上的要求, 以及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也许这种方法保证了以后的课堂纪律, 但这样必然对学生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也不利于学生发展, 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更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第一堂课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老师应该是和蔼可亲的, 而不是又凶又恶的“老虎”。一节课下来, 会让学生认识到老师知识渊博, 同时对老师产生敬佩心理, 自然会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 觉得物理非常有趣, 一心地想要学物理。“万事开头难”, 好的开头已成功了一半。
二、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书, 还要注意育人
而有些教师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 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物理课本上编写的一些科学家好学的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 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 除做好常规的教学外, 针对整体基础水平差的学生, 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方面, 上课前尽量了解学生情况, 针对性地备课, 立足于课本, 讲解尽量浅显易懂。课堂气氛要活跃, 语言要风趣、幽默, 提倡轻松愉快教学法。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还要讲究艺术, 注意随机应变, 因势利导。有的老师遇类似情况就过于紧张, 方寸大乱, 不知如何是好, 往往含糊其辞, 敷衍搪塞, 要么置之不理, 消极回避;要么大动肝火, 这些非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反倒使问题复杂化, 并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第二方面, 做好书上的演示实验, 提高学生的兴趣。如人们拿着鸡蛋的时候都小心谨慎的, 但如果将鸡蛋握在手中即使用较大的劲也压不坏。在演示的时候, 可以叫一位力气较大的同学来完成, 让学生觉得实验的真实性。
第三方面, 对于学生实验更应该认真对待, 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自动手,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 我们在讲解后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实验, 不要让学生带着结论去完成实验, 这样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
第四方面, 还要注意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我们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鼓励,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都可以使差生体会到鼓励、信赖、满意的情感, 从而树立起学好物理的自信心, 促使他们逐步转化。
三、课后作业处理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 布置作业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或理论知识, 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为了避免出现优生“吃不饱”, 学困生“吃不了”, 采取分层次布置作业, 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推荐作业范围, 让学生在不同范围内自由选择, 只限最少题量, 而不作同一要求, 分选做题和必做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全面完成义务教育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魏龙渝.《心理学》.石油工业出版社, 第九章154页.
[2]《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16页.
如何培养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篇5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推动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可以产生强力的学习动力,有了对物理的兴趣,就会从内心产生学习的自我要求,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并且自觉地去提高学习物理的能力.对物理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
1、通过观察与实验的方法来激发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物理学家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基本的一条是进行观察和实验,物理现象的各种规律,几乎都是通过实验发现的.实验对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在讲反冲运动时,可以模拟大炮的演示,这种新颖独特实验,大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物理史料和历史故事,来激发对物理学的兴趣
学习前辈物理学家独立思考,刻苦钻研,敢于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以顽强的意志攻克物理学习中的一道道难关。
3、攻克物理难题,发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和不懈努力,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一道道物理题目,这就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当一些难题依靠自己的努力而解决时,学生感到无比的欣慰。
二、掌握方法
掌握方法,就可以加速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进程。
1、运用对比分析法,深刻理解有关物理概念的本质区别
我们知道,物理概念大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经验公式,然后通过严格的理论论证而形成的.概念是判断、推理的基础,也是研究物理现象和论证的基础,在研究物理现象和论证方面经常出现的问题,大都是和概念错误相关联,而在概念错误中又以概念混淆更为常见.它严重影响物理结论的准确性和论证的逻辑性.在学习概念过程中,往往感知理解有关概念的共同因素,而不容易感知、理解概念之间的本质区别.例如,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学生容易感知,但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往往把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混淆,混淆的原因是他们都是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弄清它们的区别,就不会混淆了.他们的区别是:
(l)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两个不同物体上,而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性质相同的两个力,而平衡力是性质不同的两个力.因此,应该注意对有关概念进行对比分析,深刻理解它们的本质区别。
2、运用分类概括法,明确有关物理概念的逻辑关系
在学习中,应该注意用分类概括方法,借助图表,对相关概念进行分类。
3、研究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
学习物理绝大部分时间用于解题上,成绩的考核也是看解题的能力,因为物理的解题能力是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去分析解答物理问题的综合能力.体现一个学生物理思维的素质和物理水平的高低,因此要研究解题方法,特别是一题多解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的灵活性、多向性和独创性。
4、掌握“由博反约”法,不断巩固所学知识
“由博反约”法:就是整理知识结构,是指系统化、条理化,形成便于记忆的知识体系,具体做法是对学过的知识及时进行复习总结,通过综合、概括、比较、分类,编织成各种对比图表、公式表、解题思路模式等方式.使对所学过的知识,有一个比较完整地认识.使所学的知识材料,由厚变薄,削枝强干,高度概括,从整体上易于掌握便于记忆,使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扎实,也有利于养成遇到概念问题想定义,计算问题想法则,推理问题想定律的习惯。
三、启发思维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要促进智力的发展,就必须开启学生的思维门扉,让大脑经常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把所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这样自学能力才有依托,思维才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善于“设疑”,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心中探索问题的波澜,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钻研,主动探索,锐意进取,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教师不仅“设疑”,还要突出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才合乎培养开拓型人才的时代要求.教师的“激疑”只是激起学生思维,而学生自己“质疑”才是他们对教材实现认识飞跃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具有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比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更为重要。
四、严格训练
任何一种能力,都是要通过反复实践才能真正获得.拳师教徒弟,要让徒弟拳不离手,乐师教弟子,要让弟子曲不离口.物理学是一门科学,它有内容符合逻辑的理论体系.物理学的内容丰富而复杂,它既有抽象的概念和定律,又要运用实验方法和数学工具,同时还有许多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内容.因此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掌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有计划、逐步地训练学生掌握和运用初等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如果我们学习物理只是单纯记忆或背诵一些定义、定律和公式却不理解其物理意义,那是毫无益处的.一个物理概念的本质属性的总和是概念的内涵,概念所反映的现象总和是概念的外延,只有充分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把它们之间有机的联系起来,才能正确地理解这个概念的本质.对物理定律和公式也是一样.只有通过反复运用──正用、反用、变用的严格训练,才能准确地理解条件与结论的必然和有机的联系与转化,才能牢固掌握这些定律和公式,并能进行灵活应用,以达到消化的目的。
高中理科生高效学习方法
重视实验,勤于实验
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的难点,也是高考常考的内容,因此一定要学好这部分的内容。在做实验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实验的原理及步骤,注意观察,做好每一个实验。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自己设计一些实验,并且到实验室进行验证。这对实验能力的提高是很大的帮助。
听讲与自学相结合
较之高一、高二的教学内容多,课堂容量大,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听教师的讲解,跟上教师的思路。上课认真听,是同学们学习方法、提高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在听课中要积极思考,不断地给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听讲获得解答。要达到课堂的高效率,必须在课前进行预习,预习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之中,迅速掌握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预习既增加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又提高了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审题能力。久而久之,同学们的自学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定期复习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要养成定期复习总结的好习惯。复习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升华提高的过程。一是当天复习,这是高效省时的学习方法之一。二是章末复习,明确每章知识的主干线,掌握其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找出节与节之间、章与章之间的联系,建立新的认识结构和知识系统。既巩固和加深了所学知识,又学到了方法,提高了能力。物理上单纯需要记忆的内容不多,多数需要理解。通过系统有效的复习,就会发现,厚厚的物理教科书其实是“很薄的”。要试着对做过的练习题分类,找出对应的解决方法,尽快改变不良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理。
高中物理备考方法
了解物理学科的出题特点
对于高中生来说物理考试试题还是以教材为基础回归教材,但是在做题的过程中又高于教材,在形式上有所创新,所以要求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注重对物理教材的学习,掌握书中知识点的含义,并且了解其出题方式,对物理教材中的例题都要做一遍,更加深层次的了解物理知识,对于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时找老师或者同学帮忙解释清楚,在备考的时候不积压问题。近年来物理试题的出题特点都是比较关注热点,将物理知识和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知识相结合,这就要求考生能够灵活应用知识点,并且在平时备考的时候能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要更加的灵活。
提高物理课上的效率
对于各位考生来说想要提高物理成绩,那么提高物理的备考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物理的备考中提高上课效率是事半功倍的事情,对于各位考生来说如果上课的时候能够将知识点掌握百分之八-九十,那么课下的时候就会更加的容易了,在课上老师会用通俗的例子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单话,所以更加有利于大家理解,并且通过老师的讲解能够帮助考生规范整体的备考方向。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篇6
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通过真实的彩色图片、照片和课后的阅读小资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现行有关的彩色图片和照片里面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现象与科学成就。它所展现的往往是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一些物理现象。因此教师可以在一边指导学生观察彩图时一边讲述取得相应科学成就的经过,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这样就能使学生对物理这门功课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尽可能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通过一些多媒体课件、视频片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大多都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实际的切身经历可能比较少,例如大多数的学生都知道现在人类已经进入太空进行科学活动,但是他们可能很少知道宇航员在太空里是如何工作、吃饭、睡觉的,因为他们可能没有看见过,更不用说自己也能够亲自上太空遨游一番了。并且以现在的科技水平也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去太空旅游。所以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已有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的体会一下太空生活,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学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实验为基础,学习物理是时刻离不开实验的。因此强化物理实验教学,尤其是演示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萌发学习冲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上《光的色散》这节课时,我们可以在上课前把实验室的玻璃三棱镜放在阳光下调节适当的角度,使阳光通过三棱镜在教室的白色墙壁上投射出一条很宽的彩色光带,学生马上会发出很惊奇的声音,教师马上就可以趁热打铁的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彩色光带呢”?学生马上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有利于新课的教学。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篇7
一、多肯定、多表扬, 激励学生, 使学生产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各有不同的, 所以, 教师备课时应该在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了解学生情况, 对学生的情况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唤起他们主动学习的激情。
(一) 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 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性。
在一个班级中, 学生存在差异是必然的现象, 也是肯定会出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摆正心态, 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性, 不能厚此薄彼。如果教师只照顾了少数几个优秀学生, 而疏远了大多数中等及偏下的学生, 肯定会挫伤学生的感情, 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 物理教师在教学时要面对全体学生, “一碗水端平, ”对全体学生都要充满真挚的爱, 从而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 多肯定、多表扬, 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
教师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 尤其是面对差生, 更要多肯定、多表扬, 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尊重和关爱, 体会到师爱的温暖, 从而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 强化他们的自信心。比如通过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 觉得自己在教师的心里是有地位的,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在心理上接受教师的授课, 从而拉近师生间距离, 营造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 学生也会有学习的动力。
(三) 了解学生的心理,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些学生在屡次受到挫折后会感到物理难学, 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这时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方法、意志品质、学习困难等方面都要有比较细致的了解, 然后根据这些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适时点拨、启发和鼓励, 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 形成积极向上、愉快学习、互相合作的浓厚氛围, 从而激发学生群体性的学习热情。
二、培养爱国主义热情, 使学生树立学好物理建设祖国的信心
中学生年轻、热情, 已经具备了初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些因素都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意志更加坚定。因此,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使学生树立学好物理建设祖国的决心。
首先, 教师要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主要场所,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谨慎、注意, 要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给学生以真情实感的体验, 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感染、启发, 从而以教师为榜样, 向教师学习。所以,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要用热爱教育、无私奉献精神和情感去激励、熏陶、教育学生, 让学生在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的带动下, 勇攀物理科学的高峰, 形成持久的学习兴趣。
其次, 理论联系实际, 结合现实实例,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教师在教学中, 要选取物理知识与现实实际结合比较紧密的实例,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 激励、鞭策、鼓舞学生,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及为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动力。比如介绍我国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物理知识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在两弹一星之后, 在航天方面, 神舟五号、六号、七号飞船的试验成功, 紧接着嫦娥一号旅行月球, 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先进技术产生。这些事例将会让学生为当今国力增强而感到自豪, 充满信心, 爱国主义热情油然而生。同时, 物理知识在我国现代化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应用, 也让学生看到了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从而坚定意志, 努力学习, 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三、提倡轻松愉快教学法,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一) 教师的课堂讲解要贴近学生实际, 尽量浅显易懂。
备课时, 教师要尽量了解学生情况, 哪些基础知识掌握得好, 哪些地方有缺陷、不足, 在课堂上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怎样解决, 等等。在准备好之后, 教师要立足课本, 针对教材内容, 风趣、幽默地进行讲解,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比如, 学习平面镜成像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以引用大家熟悉的“猴子捞月”的故事;学习密度的测量实验时, 教师可以给学生讲“阿基米德鉴定王冠”的故事, 把故事引入课堂教学之中, 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掌握物理知识。
(二) 面对课堂突发事件, 教师要进行适当处理。
就算教师备课再认真、仔细, 也不能保证一定没有意外。如果课堂上出现了意外情况, 该怎么办呢?对课堂偶发事件, 教师要怎样处理, 才能不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教师的处理要讲究艺术, 注意随机应变, 因势利导, 将学生引导到正轨上来。假设教师在连接电路时, 连好后灯泡不亮, 学生都在小声地嘀咕, 这时该怎么办?一带而过、草草收场, 还是生气?首先教师不要慌, 看到错误就要解决, 可以这样说:“前面我们已经学过电压表检验电路的故障, 下面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检查是哪里出了问题。”一般教师都能很快找到问题的所在, 教师冷静而机智地及时调整了教学过程, 不仅没有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教学进度, 而且让学生巩固了已经学过的知识, 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的能力
首先, 教师要做好书上的演示实验,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物理课本上有很多的演示实验, 学生对这些实验很感兴趣, 如果教师只是敷衍应付做完实验, 那么学生一定会感到很失望。所以教师一定要认真准备, 做好书上的演示实验, 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解压力、压强的知识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握鸡蛋, 看看学生使多大的劲才能把鸡蛋压坏。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身体验一下, 感受实验的真实性, 再给学生讲解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再比如, 发两支温度计给学生, 将其中的一支涂上酒精, 另一支不涂, 等待一会后, 对比两支温度计的示数, 学生从实验中就能得出结论, 验证蒸发是一个吸热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实验, 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很浓厚。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篇8
一、人类的兴趣和好奇心紧密相连
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信息的刺激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之外, 即出乎于学生的意料之外。学生感到惊讶, 自然就会在脑海中浮现“为什么”。在解决“为什么”时, 学生的思维就得到了锻炼, 同时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设计新奇的小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 讲授“力的分解”时,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小实验:用一根橡皮条悬挂一物体, 橡皮条未断;再用两根同样的橡皮条悬挂同一个物体 (让两根橡皮条所成角度很大) , 结果橡皮条断了。生活中常规思维:悬挂同一物体, 应该一根绳容易断, 而两根绳不易断。实验结果和预料相反, 面对眼前的事实, 学生脑海里就会出现“为什么”。点燃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就会积极思索“为什么”。老师顺势引导, 通过多次实验, 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总结理论最终解释实验现象。这样的学习, 学生会兴致昂扬, 当然会对物理研究感兴趣了。
在教学中, 我们教师一定要对枯燥、平淡的实验进行包装。让它们形象、有趣、生活化。比如, 电磁感应中, 闭合回路磁通发生变化时, 产生感应电流 (电流表指针偏转) 。如果就用导线和电流表连成闭合回路, 磁铁插入或拔出, 让学生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这样的实验太物理化, 太枯燥太没趣!这样的实验学生当然不喜欢了。我把实验做了以下改动:把闭合回路做成门装, 导线埋在门框里面, 人提着包 (内装磁铁) 过门, 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 或者回路中安上报警器 (或者小灯) 。生活中人过门常事, 但此次过门有影响了——电流表指针偏转了, 报警器响了, 灯亮了。为什么呢?在引导学生探究原因后, 我打开包, 展示磁铁, 然后讲解其原因。这样的实验可以有效地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追寻原因,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在物理教学中若能经常保持这样的刺激和变化, 就能不断加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我们教师要在剖析现象, 探究本质的过程中, 锻炼学生的思维, 不断充实新概念新知识,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使物理研究成为他们的爱好。
二、利用物理教学的艺术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 物理教学更需要艺术的教学语言。物理课上, 准确的措词、柔和的声调、幽默的语言, 富有表现力的动作, 加上亲切自然的表情就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良好的教学语言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物理知识, 提高物理能力, 还能使学生体会到一种美的享受和熏陶, 从而突破对物理的恐惧, 慢慢对物理产生好感。
在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进行叙述时, 教师一定要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语言。我们要让自己的语言既准确又生动,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 在讲势能时, 语言幽默夸张一些。可向学生说 (配上夸张的动作, 亲切的神态) :“当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向你头顶上落下时, 快跑吧!否则砸到头了!”学生肯定会大笑地说:“这有什么可怕的。”然后对另一个同学, 很着急, 很严肃地说:“XX同学你头顶上的电风扇掉下, 用手捂住头!快跑!”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用手盖头顶, 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物体的势能和质量关系。
讲述伽利略斜面实验时, 我这样说:“减小斜面, 在另一斜面同一高度重新释放小球, 可爱的小球会走更长的路程, 最终达到释放的高度!角度越小, 路程就越长!斜面水平了 (倾角是零度) , 可怜的小球走呀走呀, 坚持不懈的走着……我们都知道无论走多长, 它也达不到释放高度!但坚强的小球依然不停地走呀走。多让我敬佩呀!不达目的不罢休。可爱的小球, 你的坚强折服我!你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像朗诵散文一样, 小球永不停地匀速运动给学留下深深的印象。
事实表明, 教师风趣夸张的语言艺术, 不仅赢得学生的喜爱, 还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优美的词语、形象的动作、亲切的神态能把物理变得有滋有味, 把物理变得简单易懂。学生能不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吗?
三、运用学生的成功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艰辛的努力之后得到成功才是最快乐的, 最有成就感的。让学生多观察, 多动手, 在自己的探索中找到规律。课后小实验一定要让学生多做, 眼睛看到的, 手摸到的, 皮肤感觉到的, 舌头品尝到的, 才是最亲切的, 最能让人信服的。还要让学生走进生活, 观察生活。例如, 电饭煲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那么同样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各种电器, 是怎样的原理呢?打开这些电器的内部让学自己去研究, 让学生去拆, 去装, 去手摸。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品尝失败, 享受成功, 五彩的生活愉悦, 多滋味的学习更有吸引力。成功的喜悦能使人、兴奋, 成功会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四、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常言道:“亲其师, 信其道。”学生对学科的好恶,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感召力。师生的情感越深, 学生就越爱听老师讲课, 信他的话, 并会努力学好这门功课。课堂上学生也会积极配合老师, 大胆回答问题, 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积极的学习态度, 必然有良好的学习效果。每个人都有自我价值观, 都有取得成功、获得承认的愿望。学生学会了, 得到老师的肯定, 甚至表扬, 当然情绪高昂, 就会积极地进一步从事“学习”, 即学习兴趣很浓。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篇9
一、创设情境, 使学生兴趣盎然
好的教学情境, 能够通过视觉、听觉甚至味觉、嗅觉等刺激全面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 将具体情景融入物理课堂, 使教学内容具体、形象,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通过创设情境, 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还能调动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 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利用挂图、媒体展现主题, 通过游戏、实验体验, 联系实际, 科学创设教学情境。如 在讲到“运动的描述”时, 课本上给出了宇航员在舱外工作的照片及猎豹急驰如风的图画, 以及空中加油机正在加油的图片等;又如:学习惯性知识中的“飞机投弹”问题、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中和“升力”问题、“两船相撞”问题等, 都不可能在课堂上真实再现, 恰当地使用课件同样会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把其中关键性的动作定格在大屏幕上。然后教师一步步地引导:根据刚才观察到的现象, 提出相关的物理问题。通过情境的创设, 实现了情景交融, 知、情、形的统一, 能够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变“难学”为“易学”, 学生兴趣盎然。
二、活动体验, 引导学生跃跃欲试
好动是学生的天性, 实验是物理学的灵魂, 学生喜欢实验, 特别喜欢能自己亲手做实验。满足学生这种迫切需要的心理, 同样是激发、培养学生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要善于揣摸学生兴奋点, 把握实验的关键点, 找准“天性”与“灵魂”的切入点, 将学生的求知欲望与物理实验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强烈的体验欲望, 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 多实验, 多活动, 多体验。使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独立探索物理世界的本质, 体验科学探索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在课外, 还可以开展参观、访问、看科普展、参加物理竞赛等活动, 同时, 还应多鼓励学生搞小发明、小创作,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实验中感受成功, 在活动中自得其乐, 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三、联系实际, 让学生热情洋溢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 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挖掘与物理学相关素材资料, 结合学生所见所闻, 活化物理知识, 激发学生兴趣。如在学习惯性时, 可以联系洗手后, 用力向下甩手能将手上的水甩掉, 进而联想到洗衣机脱水的原因;在学习杠杆知识后, 让学生讨论家里的杆秤用久了秤砣磨损后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学习用电知识时, 可引导学生思考 “高压送电, 低压供电 ”“高压危险, 请勿靠近”的科学道理;学习光学时, 可以提出“为什么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玻璃都是倾斜的”的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镜中花、水中月, 高压锅煮饭熟得快, 小汽车做成流线型, 自行车上坡怎样才省力……还有煮熟的鸡蛋怎样做到不粘壳等生活小窍门、小常识等, 都与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密, 能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其产生 “愿听其详 ”的心理渴望, 学生听起来熟悉, 接受起来也就容易了。同时, 通过联系实际, 让学生知道物理是有用的, 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四、设置悬念, 激发学生刨根问底
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和新奇现象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教学内容是否有兴趣, 兴趣的大小, 对教学效果都有直接的影响, 在物理教学中若能经常保持新鲜刺激和变化, 不断地制造悬念, 能够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一种急于探求的心理, 就能不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兴趣, 使他们乐于学习、想要学习。如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演电影特技镜头, 让学生观察舞台的声、光、电的变换, 教师也可用薄铁片剪成小铁人, 放在硬纸板上, 拿磁石在纸板下面移动, 让学生感受磁场的效应。“筷子提起米杯”“覆杯托水”“烧不着的手帕”“越捋越分开的塑料细绳”“纸锅烧水”等现象和物理魔术都奇妙无穷, 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年龄特征, 通过合理手段及相关现象, 通过激发疑惑, 设计困境, 揭示矛盾, 设置悬念等方式, 引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采用观察、比较、归纳、联想、类比、推理等方法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探究的热情, 激励学生刨根问底, 使学生变“盲学”为“会学”。
此外,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关于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10
一、“开场白”
小学升初中是一个角色的转变,初一进入初二是知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他们将接触一门新的学科———物理。如何吸引学生,培养其学习物理的兴趣?我认为第一堂课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老师应该是和蔼可亲的,而不是又凶又恶的“老虎”。师生之间应建立“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第一堂师生见面课的时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起。如作一些简要的自我介绍,简要的纪律说明,强调作业要求,等等。特别是介绍有关物理的一些趣事,例如筷子放入装有水的碗中看起来是弯折的,这是光的折射;“天狗吃月”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古埃及的金字塔在修建时用什么工具来运输如此庞大的石头;死海不死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竟是一颗德国的子弹,为什么飞行员能抓住一颗子弹呢?你学了运动的相对性后,你也能像飞行员一样抓住一颗子弹,让学生感到意犹未尽。一节课下来,学生认识到老师知识渊博,同时对老师产生敬佩心理,自然会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觉得物理非常有趣,一心想要学物理。“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
二、上课之门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而有些教师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物理课本上一些科学家好学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如法国科学家安培好学的故事:有一次,他在路上边走边思考问题,猛一抬头,发现前面有一块黑板,不由喜上心头,马上掏出一支随身携带的粉笔,计算起脑袋中的问题来。突然这块黑板向前移动了,安培一边跟着前移,一边计算着。渐渐地黑板移动得更快了,这位专心的计算者也跟着跑起来。当他实在跑不动而停下来时,发现这并不是什么黑板,而是马车车厢的后背板。他望着车背上的公式渐渐远去,懊丧地叹了一口气:“唉!可惜还没有算完。”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教学“六认真”是必不可少的。除做好常规的教学外,针对整体基础水平差的学生,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1. 上课前尽量了解学生情况,针对性备课,立足于课本,讲解尽量浅显易懂。
课堂气氛要活跃,语言要风趣、幽默,提倡轻松愉快教学法。如以故事导学:用“猴子捞月”的故事引入平面镜成像;用“阿基米德鉴定王冠”的故事引入密度的测量实验。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要讲究艺术,注意随机应变,临变不慌,因势利导。有的老师遇类似情况就过于紧张,方寸大乱,不知如何是好,往往含糊其辞,敷衍搪塞,要么置之不理,消极回避;要么大动肝火,怒斥学生,转嫁危机。这些非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倒使问题复杂化,并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如一位老师在连电路时,连好后灯泡不亮,下面的同学都在嘀咕。这位老师没有慌,而是说:前面我们已经学过电压表检验电路的故障,下面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检查是哪里出了问题。结果这位老师熟练地找出了毛病,同学们也佩服地笑了。老师冷静而生智及时调整了教学过程,不仅没有影响教学进度,反而在学生头脑中巩固了用电压表检查电路故障这一技能。
2. 做好书上的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兴趣。
如人们拿着鸡蛋的时候都小心谨慎的,但如果将鸡蛋握在手中即使用较大的劲也捏不坏。在演示时,可以叫一位力气较大的同学来做这个实验时,让学生看到实验的真实性。再解释其中的道理,是因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再比如,在讲蒸发吸热时,让学生自己在手臂上涂上酒精亲身体验蒸发吸热的感觉,让他们身临其境。再发两支温度计给学生,将其中的一支涂上酒精,待一会后,对比两支温度计的示数,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验证蒸发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三、课后作业处理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布置作业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或理论知识,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减少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我在我校06级二班试验了一个月,同时进行了一次检测,从结果看,根据我校情况,不能完全丢掉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因为有一部分学生的基础太差,还不能完全丢掉课本,相反在这方面还应加强。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为了避免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采取分层次布置作业,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推荐作业范围,让学生在不同范围内自由选择,只限最少题量,而不作统一要求,分选做题和必做题。让有精力的学生做更富有个性的作业,要求基础差的同学记住书上的公式、定义等知识点。
谈谈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物理学习 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物理学本是一门实践性强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又是一门生动具体且内容丰富、有趣的学科,很容易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的激发不仅可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可以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把这种兴趣转变成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并使之自觉、持久,这是初中物理老师普遍关注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的做法、体会如下:
一、阐明学习物理的目的
众所周知,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教师要紧密联系实际,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保持学习兴趣,如学习了《日常生活用电》后,让学生观察自己家中的家用电器品牌、说明家庭照明电路的各元件及配件设计,同时让学生假设性地为自己未来的新居设计一些具有特定要求的线路等。这样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理解物理知识,掌握物理知识,从而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另外,要经常鼓励学生,学好了物理知识,即使上不了大学,培训进修一下,也能到三资企业中当个电工、机修人员,也可以自己开个店,当个家电维修专业户等。使学生把物理知识的学习与将来结合起来。结合物理课堂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力学”课的过程中,组织学生参观机械工厂,使学生亲眼看到许多生产实际中应用和防止摩擦的实例,看到动力机械与工作机器之间的各种传动装置,从而加深有关“力学”知识的理解。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参观,使学生深感物理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更激发他们对物理的浓厚兴趣,进一步坚定学好物理的决心。
二、注重新课引入
每讲授一节新课的开始,若作一番精心设计,就会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使他们处于欲罢不能的境地,后面的教学进程就容易驾驭,这对调动学习物理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利用多种教育手段,为学生设置诱人的教学情境,从而激起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物理现象的兴趣。例如,讲“惯性”一节时,教师把自己的手表压在一张纸条上,放在桌子边缘,然后用力抽纸条,学生担心手表随纸条而掉到地上,但当教师快速抽出纸条后,手表仍在桌子上,学生则感到惊奇,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教师这时便可以引申提出问题:“为什么当纸被快速抽出来之后,手表不会掉在地上呢?”学生对“惯性”这节课的学习就会兴趣盎然。用这存在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更易激发同学们的思考兴趣,同时唤起他们探究的欲望。
三、做好各种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要全面提高物理的学习质量,做好物理实验是关键一环,通过实验又能促进学习兴趣提高。在初中物理课本中,许多重要的规律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同时,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好奇心较强。物理实验形象生动,本身带有很强的趣味性,因此,学生对实验演示往往比听教师讲课感兴趣得多,所以几乎所有学生在上课时总是盼望教师早一点做实验。例如,讲授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引导学生完成以下几个小实验:(1)在手背上滴两滴相等的水滴,让一滴散开,看哪个干得快?(2)在桌子上和手背上涂上大小面积相同的水渍,看哪个干得快?(3)在桌子上涂大小面积相同的水渍,并对其中的一块吹气,看哪块干得快?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学生的兴趣会步步高涨,越来越浓。深钻教材,锐意教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造一种探索的氛围,激发学生求解的愿望和热情,把学生知与不知、深知与浅知的问题带到教学中去,使学生参与思考,努力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利用实验把抽象复杂的物理规律生动地显示在学生面前,学生易理解、易掌握。另外,实验又具有启发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切莫把应做的实验变成枯燥的说实验。新编九义教材,几乎每节都有配套学生分组实验及小实验、小制作等。利用实验是物理课得天独厚的条件,引导学生观察、感知、思考、探索。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创造条件把一些演示实验安排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这样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正确评价物理学习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回答问题、作业情况、考试成绩,都应公正地给予评价,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不足,再鼓励学生继续回答问题。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对于讨论很感兴趣,教师在讨论中不断引导,及时总结,使学生对于物理问题的探究兴趣逐渐达到稳定状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本人热爱学生,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用自己酷爱知识的热情去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这是物理教学成功的根本保证。
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一条基本原则。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通过各种方法采用形式多样的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地领略到学习物理知识的无穷乐趣和无尽的奥妙,把暂时的兴趣转化为永久的动力,从“苦学”过渡到“乐学”,从“难学”过渡到“易学”,从“要我学”过渡到“我要学”,真正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国梁编. 中学物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宪魁.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M].青岛:青岛大学教育出版社.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篇12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物理知识外,还要注重情感的投入,时时处处关心、尊重、爱护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使学生了解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1. 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实用性
从学生刚接触物理这一学科时,教师就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在课内外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实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物理就在自己身边,感受物理学的趣味性和作用,对物理这门学科产生亲切感。随着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用生动、富有教育意义、有说服力的实例,使学生在认识、学习和使用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感受物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和兴趣。
2. 讲述物理和物理学家的故事
根据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教师可以讲述古今中外有关物理和物理学家的故事。例如,讲述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力学家阿基米德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推动地球”的故事,讲述我国古代物理学家沈括的故事,讲述当代国际著名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终身教授史蒂芬·威廉·霍金的故事,这位生于1942年的当代享有盛誉的杰出学者,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讲述当代“中国原子弹之父”钱学森的故事。这些故事能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今物理和物理学家对人类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贡献,引起学生对物理学家的钦佩、崇敬之情,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对学习物理重要性的认识,培养献身精神。
3.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实例并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物理科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它能使人头脑聪明,思维敏捷,了解物理科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今后继续学习的基础。让学生认识到学好物理既是现实的需要,又是今后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样反复不断地阐明学习物理的重要性,逐步使学生建立起学习物理重要性的认识,学习成为自我的需要。这样可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就随之产生了。
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实践证明,有相当部分学生的学习带有很大的盲从性、依赖性,学习的主体意识较差,在这方面,初二年级的学生表现得较突出。因此,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依赖性,增强其自觉性、目的性、强化主体意识,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新的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的新的课程基本理念的提出,为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教师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大胆进行课堂改革,彻底改变认为教师是课堂主人和一切服从于教师的错误倾向,使学生成为课堂和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教师应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并依据课标和学生年龄特点,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知识出发,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把学生推上学习主体的地位。
三、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兴趣不是学习的先决条件,而是学习的产物,是良好的教学的必然产物。它来之于取得成就的满足”。实践证明,学习上的成功,能满足学生成就动机中的自我提高的需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产生强烈的新的内驱力,给新知识学习带来兴趣和动力。这种动力将促使学生不畏劳苦,不断向新目标前进。因此,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尝试、探索,体验成功,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别,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和鼓励每一个学生进步,让学生人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人人都体验到不同层次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兼顾学优生和学困生。对学困生要特别关注、关心,对他们寄予希望和期待,学习上对他们要“多鼓励,树信心,低起点、教方法,快反馈、速评价”,更多给他们创设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同时,还要注意保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善于发现他们思维成果的合理部分,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给他们再努力的机会和信心,使他们经过努力达到“终点”。对学优生则应注意“加餐”,解决“吃不饱”的问题,如增加选学内容,充分利用课后习题、思考题扩大知识面,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发展其物理才能,使其学习兴趣逐步升华为志趣,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手段也会更加丰富。这就要求教师注意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认真探索,勇于创新,不断积累经验,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成为二十一世纪祖国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摘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初中物理教学任务和目标之一。教师首先要使学生了解学习物理的重要性,感受物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其次要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彻底改变“教师是课堂主人”,和“一切服从于教师”的错误认识,使学生成为课堂和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作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推荐阅读:
培养物理学习兴趣刍议06-28
中学物理学习兴趣培养11-14
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05-24
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10-04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10-23
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07-27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08-28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09-27
学习兴趣的培养音乐课题小结10-26
语言学习中的兴趣培养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