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意识

2024-07-11

公民意识(精选12篇)

公民意识 篇1

公民意识是公民在公民社会中所形成的对于自身主体性、权利和义务、社会身份、政治地位等的理性自觉, 是公民对于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念的自觉反映, 包括公民对自身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社会责任和社会基本规范的感知、情绪、信念、观点和思想以及由此而来的自觉、自律、自我体验, 还包括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行为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自我价值、自我人格、自我道德的批判, 对实现自身应有权利的主张和义务的担当, 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社会群体的情感、依恋和对自然与社会的审美倾向。因此, 公民意识事实上是公民在思想、观念上的自我确认。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应当从“三个方面”来考虑:本体层面上, 从内心深处认同“我是国家的公民、我与国家为一体”;理念层面上, 牢固树立法律意义上的“主人意识”、“平等意识”;实践层面上, 充分行使权利, 认真履行义务, 提升公民品位。

公民意识 篇2

公民意识即是公民对自身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应履行权利和应承担义务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包括国家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与义务统一的责任意识。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命题,具有重要意义。在农村,培养和造就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新型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有很多。

一、当前我国农民公民意识普遍缺失的原因分析“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与封建社会的“臣民”和“子民”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没有公民而只有统治者和臣民的封建社会,广大农民长期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附属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意识得到普遍增强,但整体上还是比较淡薄,尤其在广大农村,农民的公民意识普遍缺失,具体表现为:农民的科学文化意识仍需提高,独立主体意识亟待增强,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比较淡薄,民主法治意识相对薄弱,团队协作意识尚需加强。我国农民公民意识普遍缺失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二、农民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困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人的现代化,其标志就是人成为公民并具有公民意识。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更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凶此,加强农民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农民公民意识,是培养新型农民的必然要求。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注重培育农民的科学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民卡意识、法治意识、市场意识、生态意识和健康意识等公民意识,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公民意识的薄弱直接影响政治运行中制衡机制的形成和完善,阻碍政治的民主化进程。目前,在一个日益市场化的社会中,传统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正在降低,利益的分配和调整,更多不再是通过熟人社会的传统习俗来实现,而是通过制度化的法律实现。因此,要积极培养农民的民主意识,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必要的思想文化基础。面对我国农民的法律素质和参政议政意识普遍不高的情况,要通过加强全民普法、送法下乡和对农民的法律援助等普法活动,引导广大农民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保证广大农民群众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不断提高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

翟靓雅:公民意识 篇3

你抬眼看着我,点点头:“我懂。公民意识,不就是指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有意识地维护;当自己的信仰、尊严被亵渎时,能够有意识地去反抗吗?”

我不说话,只是静静地注视着你。你可曾发现,你所想维护的一切,都被冠以了你自己的所有格,换而言之,你的意识,是在努力使关于自己的一切不受到侵害。我没想去批判、讽刺你,因为中国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你”,你们想去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若一国人都抱有此种“小我”的短浅公民意识,那么似一盘散沙的“维权”力量又如何能凝聚为最大的合力,又怎能改善与弥合一国的缺憾与不足?

记得鲁迅写过这样的文字:“不满足是向上的齿轮”。诚然,我们大多数人都抱有对时局、对现状的不满,但却很少有人愿意以此为起点,做半径最大的向上的圆周齿轮运动。诚然,向上的运动很痛苦,它需要摩擦,需要生热,甚至会因为各个齿间不能完全咬合而在原地滞留,打滑。看似做了无用功,却是为有朝一日的勃发蓄势,静待最后的喷薄而出。

好在,总有渴望并不断努力着的齿轮。郝劲松,一个没有律师资格证书的普通公民,毅然站起来高呼:“我不满足!”他不满足火车上餐饮不予开发票的行为,因为这是一种偷税、漏税的行为;他不满足铁道部春运涨价却不开听证会的行为,因为这是对神圣的法律程序的亵渎。他不局限于对“小我 ”的不满足,他努力行走着,努力追求着。我们有希望,至少还有一个郝劲松,站起来,大声说话。天暗下来,你就是光。只要有郝劲松们存在着,中国总有希望。

其实,所谓具有公民意识,并不一定是要做出惊天动地的捍卫祖国的行动,并不一定是要刻意将自己博得众人喝彩的浮躁与迫切流露出来;它是自然的,真实的,在你面对无论是关乎自己的,还是不关乎自己的丑恶现象时,有所感、有所动、愤然、起立、陈词。你看,大学生吴恒面对堪忧的中国食品市场,自办网站,大呼“掷出窗外”,这就是公民意识;你看,那些千里迢迢赶回故土投出选票的选民,只为慎重选出自己的“当家人”,这就是公民意识;你看,一批又一批的网民,不顾自己的处境,勇于揭露“表哥”“房姐”,这就是公民意识!

我们总以为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这本无可厚非。但若多一些这样“一个人”的力量,便可凝聚一群人的力量,进而凝聚一国人的力量。公民意识亦如此,每个人都应该肯定自己的力量与价值,树立强烈的公民意识。只要有一个有公民意识的人存活着,一国人的公民意识便总有一天會从沉睡中唤醒。这样的一个人可以是你,是我,是他。

“此刻,你懂得公民意识了吗?”我轻问。

看着你笃定的眼神,我颔首,微笑。

教师点评:

本文开头巧妙地以问答的形式引出“公民意识的内涵”:维护的不应仅是自我的利益,而更应是他人、社会的公共利益。本论部分巧妙地以鲁迅的名言“不满足是向上的齿轮”领起,先反摆现象——多数人不愿做这齿轮,公民意识淡漠;再正阐做法——郝劲松及其他从小事做起的人正是这齿轮,以一己之力推动中国的民主进程。最后呼吁公民意识的提高。全文融入主观情思,语言凝练,情感充沛。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8分+发展等级17分=55分

公民意识 篇4

所谓权利意识就是人们对于一切权利的认知、理解和态度, 是人们对于实现其权利方式的选择, 以及当权利受到损害时, 以何种手段予以补救的一种心理反应。它构成了公民意识和宪法精神的核心。具体来说, 权利意识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公民认识和理解依法享有的权利及其价值;二是公民掌握如何有效行使与捍卫这些权利的方式;三是公民自觉地把行使公民权利的行为规约于法律规范之中, 以免损害其他主体的合法权利。[1]

德国的鲁道夫·冯·耶林指出, 权利仅凭法的抽象的保证是不充分的, 需要权利主体的具体主张。对向人格挑战的不法卑劣的行为, 换言之, 对其行为实施方式带有无视权利、侮辱人格性质的权利侵害加以抵抗是义务, 它是权利人对自身的义务——因为它是道德上的自我保护的命令, 同时它是对国家社会的义务——因为它是为实现法所必需的。[2]它既是为了争取物质的利益, 维护人的生存权, 也是为了维护个人的人格尊严, 保护精神生存条件;它在主张个人的权利的同时, 也是在维护法律的权威, 并通过法律来维护社会不可或缺的秩序, 维护社会的利益, 以此来维持社会的正义。可见, 为权利斗争是对自己的人格、名誉、自尊的保护, 是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它是正义的、神圣的。完全放弃权利是一种懒怠的道德, 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杀。我们所有受法庇护的人都是为权利而斗争的天生的斗士, 都应该尽其所能为保护法的威力和威信做出贡献。

二、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现状及其原因探析

根据以上关于权利意识的定义, 如何评判当前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现状呢?可以说, 就个别而言, 当代中国人的权利意识, 参差不齐, 有的具备了较强的权利意识, 有的则很淡薄。这主要可以通过一些实例加以说明。比如, 权利意识较强的有诉讼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招录公务员时存在身高歧视, 争取平等权的蒋韬;起诉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校高等教育的招生计划侵犯了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的青岛三考生;维护自身人身权利的钉子户、外出打工人员等弱势群体。他们不仅仅为了个人的利益去打官司, 而且起诉的往往是权威部门或垄断企业, 他们的诉讼目的就是要改变社会的不公正或者侵害公共权益的行为。

但这只是一部分。就整体而言, 尽管我国的法律赋予了人民各方面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并在制度上保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 但在观念层面上仍然存在着人际间的等级差别。有些人似乎并不把自己拥有的权利当回事, 甚至不关心、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拥有哪些权利, 更不用说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如何通过法律的途径积极维护自身的权益了。而对于别人的权利就更不会加以关心了, 有时甚至还会随意侵害到他人的权利。所以说, 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普遍还比较淡薄。这使得公民的权利难以得到保障, 公民社会的建构难以实现。

当前, 我国公民权利意识普遍较为淡薄, 这是有其深刻原因的。可以说, 其个体之间的差异主要与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也与个人所受教育程度、个人的性格等因素有关。但全国范围内整体意识的淡薄还是存在一定共同根源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因素

我国古代社会的组成基础是以情感为纽带而构建的各种社会关系, 具体表现为一种尊卑有差、长幼有序、上下递沿的身份关系。它是一个“人治”或者“礼治”的国家, 形成了“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的形式。在这种环境下, 形成了所谓的“官本位文化”, 一切国家要事都由政府来做决定, 大包大揽, 不顾及人民的想法和利益。基于此, 人民的基本权利受到极度压抑, 主体参与意识、权利意识也就无从产生了。

我国传统的义利观强调“重义轻利”, 向人们灌输了“只讲付出, 不求回报”这样一种思想认识。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下, 传统文化更多地强调为他人奉献的集体意识, 人们的个体利益受到了极大的忽视, 其权利意识也因此而被埋没。

2. 个人因素

人们对权利的消极态度无疑与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的负面影响相关。可以说, 这一点是历史因素的影响结果, 或者是其延伸出来的另一原因。

3.法制因素

我国公民权利意识普遍淡薄还与我国的法制建设状况密切联系。由于我国当前法制建设的不完善性, 人们普遍缺乏对法律法规的了解认识, 不清楚自己拥有哪些法定的权利。即使对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 也缺少一种法律信仰, 没有把法律内化到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中去。这样当遇到权益被侵害的情况时, 他们很难做到自觉运用法律法规进行诉讼以维护自身的权利。

几千年的历史造就了我国专制和“人治”的传统, 虽然制度早已改变, 但作为深层的文化、心理因素, 其影响仍在, 而且程度还很深。这是我国当前法制建设中必须要加以警惕, 并要努力加以改变的地方。我们应该逐渐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 增强他们的权利意识, 以利于公民社会的建设、发展。

三、加强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若干建议

笔者认为, 一切权利的前提就在于时刻都准备着去主张权利。那种以公民个人名义提起的以维护自身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正是公民精神的重要体现。如果大家都怕麻烦, 或者都想大方、洒脱一点, 完全不顾得失, 就无法营造一个主张权利的环境, 更无法促进法制环境的改善以及公民社会的建立。因为如果公民不能主动主张和维护权利, 那么不仅仅是其个人权益受到侵犯, 社会的公共利益也会受到严重的侵害, 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而且, 从已完成法治现代化的国家的实践看, 全民法律素质的提高, 与其说是法律知识的普及还不如说是权利意识已经植根于公民的观念之中。事实证明, 一个国家要真正走上法治道路, 除了需要完备的法制和高水平的执法司法人员而外, 公民权利意识的确立是绝对重要的。因此, 我们应该努力加强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对此, 主要建议如下。

在中国“官本位文化”和“传统义利观”的影响下, 人的个性被尊卑贵贱之间等级分明的社会现实所吞并, 形成了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对立形势。由于长期深受这种“臣民意识”的渲染, 许多人头脑中缺乏“主体意识”, 比如有的人认为那些侵害公共利益的事件比比皆是, 个人哪管的过来啊!况且面对有权有势的公家单位, 普通老百姓根本告不赢。也有人认为, 这些事情有人大监督, 有党委、政府部门管理, 有纪检、司法部门查处, 还需要一个普通公民来直接“叫板”吗?因而, 他们“惧怕”权贵, “惧怕”政府, 不敢行使自己的权利, 更没有勇气通过诉讼去捍卫自己的权利。这也正是我们当前所说的“公民精神”的缺失。

1.政府做出努力, 警惕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

传统的“官本位文化”和“义利观”对我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尤其体现在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的现状上。为了改变这一状况, 我们应该努力减少传统文化中不利因素对我们的影响。“政府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辨明其公民不同的而且有时是相互冲突的权利和利益, 并决定如何最好地调整这些权利和如何最佳地实现这些利益。”[3]因为权利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民主的环境氛围, 政府必须认真对待权利, 给予并真正保障人民的权利。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建设、文化倾向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 最大程度地减少这些消极因素在当前的应用。比如, 在组织建设上, 我们应该采取公平、公正的方式构建各种社会关系、社会机构;决议决策上应该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文化取向上应该加大对人的“权利”的强调。我们应该尽一切努力为权利意识的培养创建民主的社会环境, 只有这样人们才有可能做到为权利斗争。

2.普及法制宣传, 加强人权教育

当前, 我国相当一部分公民对自身拥有哪些法定权利还只有一个模糊认识, 更不用说怎么去维护自身的权利不受侵犯, 以及如何维护他人的合法权利了。针对这一现象,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法制教育的普及面, 尤其是对中西部边远落后地区的人民, 更应该加大这一工作力度, 以使我国的全体公民对此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和认识, 做到胸中有“法”。

还有一些人, 他们尽管知道自己拥有哪些法定权利, 但当其权利受到侵犯时, 却采取忍气吞声、默默无闻的态度。针对这一现象, 我们一方面应该加强法制教育中关于如何维权, 维权的程序、途径、方法方面的宣传教育, 让他们掌握主张、维护权利的具体程序, 提高法律意识, 以做到在被侵权时能够有序地合法地按照相关程序办事;另一方面, 我们应该强化公民的维权意识, 让他们认识到维权对自身、对社会的意义所在, 并成为其内在的意识, 以使得公民在遇到被侵权的情况时, 能够外化为自觉地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利, 为权利而斗争的行为, 从而保障自身的权利。比如, 我们可以扩大公民参与国家社会生活的程度, 使其以一种主人翁的精神态度参与进来, 以此来培养其主体意识。这样, 他们一旦受到侵犯, 就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给以反击。而且, 在他人有难时也会给予援助之手, 帮助他们合法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3.认真对待权利, 为权利而斗争

如前所述, 一个人为了保护其权利免遭侵犯而进行诉讼的目的, 并不在于其微不足道的物质利益, 而是为了自身的人格、尊严。与这一目的相比, 诉讼所带来的一切牺牲对他来说, 都显得无足挂齿。因此,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地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在权利遭到侵犯时, 能够做到以法律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 保证其不受侵犯。

以上这些还涉及到了法制建设的完善以及公民教育的终身化问题。因为公民的权利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中, 为了让大家对自身及他人的权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并了解维权的途径、方法, 我们有必要不断地完善我国的法制建设, 以健全的法律法规对我国公民进行公民教育。当今的中国社会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正致力于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完备工作。其中, 加强公民的权利意识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为了加快法制的发展进程, 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法律完善工作, 同时也在大力培养公民的现代化法律意识, 尤其是培养其对自身权利的认知和维护以及对他人权利的理解和尊重。到目前为止, 我们已经初步做到了“有法可依”。我们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归根到底是, 如何将业已存在并初具规模的静态的法律法规制度内化为公民的自觉意识, 而后再将其外化为个人行为的过程, 即如何做到“有法必依”。

此外, 我们所进行的公民教育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 还是社区、工作单位、维权组织机构乃至整个社会的责任。因此, 我们整个社会都应该为公民教育做出自己的努力, 贡献一份力量, 从而为公民权利意识的培养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

实际上, 权利意识是一种观念层上的形态。我们要构建现代化的公民权利意识, 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对此, 必须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趋向的表象和成因进行反思, 但认识过去、尊重传统并不意味着裹足不前。我们只有在既不回避历史, 又能与现实共进的前提下才能构建起中国人自己的权利意识, 才能真正走上法治现代化的道路。同时, 我们还应该在不脱离本国传统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引进国外一些有效的措施, 这样维权才有可能成为人们的一种思维习惯, 进而发展成为一种外化的对待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模式。

注释

1[1]姜涌.公民的主体意识[J].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3) .

2[2]梁慧星.为权利而斗争——梁慧星先生主编之现代世界法学名著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12.

公民意识 篇5

“要打破专制的窠臼,首先必须唤醒普罗大众作为公民的主人公意识”,在近一百年之前我们的前辈就已经深刻的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为之奋斗,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他们大声疾呼,希望“臣民”们能够在思想上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公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任何人的奴隶。我们的鲁迅先生对着那些在铁笼里沉睡的人们不断地呼喊,但他最终却说“原来我并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后来在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庄严又沧桑的天安门上,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告诉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可是我们真的意识到自己主人公身份了吗?今天我们看到的依然是一群懦弱的人,依然是一群沉默的人,听听社会的声音,一片祥和,一片赞扬,没有人质疑,没有敢大声说不,即使心里有怨,我们也只是把它放在心里,我们总是带上一张幸福的假面去逢迎这个世界,当我们终于听到了一些大快人心的豪言,这些声音总是会很快消失,快得超出我们的想象,而说话的人往往没什么太好的结果。

加拿大人的公民意识 篇6

“非典”时期在加拿大,从亚洲回来的加国公民不用政府强制,都自觉地在家里隔离两周,这是公民社会中人的自觉。假如你到处乱跑,所有人都会认为你是一个不负责和没有信用的人,这样缺乏公共责任的人,在加国社会是缺乏最基本的信用,以后没有人会与你打交道。

加国公民的原则体现在对法律的遵守与维护上,那法律是全体公民投票表决的,当然大家一起来维护。例如警察逮住的违法者,小到家长打孩子,大到走私贩毒拐卖人口,基本来自公民举报。这是公民意识在证人意识上的体现,既然法律要维护,就少不了人证物证,而在加拿大,最不缺的就是证人。这事儿已发展到“无人在场、有人作证”的境地。曾有刚抵加的华人发现坐驾被撞,车窗上贴张纸:“你的车是被车牌多少号的车辆所撞,我是证人,我的电话姓名如下,请主动与我联络。”

公民意识更多体现在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上。温哥华岛拿乃摩海湾盛产螃蟹,当地一家海滨酒店可协助住店旅客捕螃蟹并帮助烹蒸,但前提是必须办理捕捞许可证,并自觉遵守《捕捞规定》,即尺寸在165毫米以下的螃蟹不准捕,正处于繁殖季节的螃蟹不准捕,超过捕捞证许可数量的螃蟹不准捕等等。依法办事,将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有机结合,节约性、保护性地开发、利用生态资源,才有源源不断的螃蟹可捕。

还有像加拿大国际林木产品有限公司,自觉重视处理好生产经营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为将木材采伐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总共购进20多架直升机,专门用来将被采伐的树木直接吊离原地,不致破坏周围其它树木。虽然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成本,但仍坚持采用这种保护性开发措施,而且多年来始终遵守“采伐一棵树栽种两棵树”的规定,从而在取得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公民要多点契约意识 篇7

现在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多, 可是有不少人缺乏契约意识, 只凭口头协议办事, 往往造成纠纷无法解决。

某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原告张某说曾给刘某2000元现金托他代买东西, 刘某还写了收条。可东西没有买到, 要求刘某还钱, 刘某却说已经把钱退还了。刘某还说, 钱退还后也想到要回收条, 但张某说当时没找到, 因是熟人, 也就没有坚持要。现在张又拿着收条向我要钱, 这实在是坏良心。我国民事诉讼中有一条原则叫“谁主张谁举证”。在此案中, 原告和被告双方各执一词, 办案人员进行了必要的调查和调解, 但是没有什么进展。由于原告举出了被告收钱的证据, 而被告却提不出已经退还的证据, 最后只得作出判决, 由被告返还给原告2000元。在现实生活中, 有些人习惯于凭良心办事, 不重视证据的作用, 可一旦发生了纠纷, 良心是帮不了什么忙的。有一句话叫“千年的文书会说话”, 就说明了契约的意义。

公民意识 从幼儿抓起 篇8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文明意识。公民意识教育应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即从幼儿期到成年后的教育。

我国在最近十来年才开始重视公民意识教育。在这之前,由于公民意识教育和提升的基础工作薄弱,导致了我国公民意识的缺乏和滞后,主要表现在公民的集体主义思想和权利义务观较差,权利义务的协调性较差;具体表现在缺乏集体主义观念,缺乏社会公德意识,缺乏遵纪守法意识、破坏环境的现象日益增多,给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隐患和不良影响。对幼儿的教育,也过多重视智力开发、艺术教育、创造能力的培养等,却疏忽了对幼儿进行公民意识教育。

幼儿公民意识的培养内容

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幼儿进行公民意识培养就显得极其重要。江泽民同志提出“加强小公民道德建设,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整个社会都应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丰富多彩的“五小”实践行动为重点,促进幼儿园、家庭、社会的紧密结合,努力使我国公民的道德素质明显提高。

小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是:紧密围绕“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全国儿童中以“我做合格小公民”为主题,以在家庭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幼儿园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在独立面对生活时做胸怀宽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小主人”为主要内容,开展生动丰富的道德实践活动。

其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以下两方面的内容,即公德意识和环境生态意识。

第一,公德是全体社会成员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道德底线。社会公德虽然是一些最基本的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规范,但它却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一个国家公民的公德水平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形象;一个人的公德水平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作为现代国家的公民,应该具备良好的公德意识。

第二,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和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环境问题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已透支了后代的自然财富。环境对人类贡献是有限的,不能把它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因此,我们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要把人们的切身利益与保护环境联系起来,自觉地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中来。真正认识到,善待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公民有责任和义务保护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自然界。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

幼儿公民意识的培养途径

幼儿公民意识教育的培养途径,可以从三方面入手,通过幼儿园、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影响而形成。所以公民意识教育必须从建设现代家庭文明做起,把好学校教育关,并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得到检查和提升,从而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

(一)幼儿公民意识培养应以家庭教育为开端

家庭是公民意识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是公民意识形态的基础,其后的教育内容和效果都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开展的。家庭作为幼儿最早接触的群体、父母作为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其教育影响的深刻性,是其他各种因素无法比拟的。家庭教育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言传身教。所以,首先父母就应该是合格的公民,有着良好的公民意识。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公民素质,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好模仿是幼儿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父母在家庭中将自己的各种观念和行为习惯传导给幼儿,会使其形成好与坏、善与美等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判断与评价能力,并付诸实践。幼儿处于人生的基础阶段,在各方面的影响下,他们的公民意识逐步形成,但尚未达到成熟期,仍有着很强的可塑性,可以通过教育使之改变。其次,家庭教育是建立在亲情基础上的教育,幼儿自然而然地依附由亲情而产生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从父母、从亲人那里体验爱抚之情,也在体验亲情过程中逐渐学习爱他人,推及爱家乡、爱祖国、爱世界。再次,家庭教育是结合家庭日常生活进行的教育。例如,父母教育幼儿懂得爱父母、关心亲人,父母下班回到家表示问候;亲人生病主动问候并照顾;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浪费东西、不乱花钱、不盲目攀比。父母也可以挖掘家庭生活中的教育因素,采取“遇事而诲”的形式,培养幼儿的公民意识。

(二)幼儿公民意识培养应以幼儿园教育为核心

国内外较发达地区的幼儿园十分重视对幼儿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如在德、法等国强调对幼儿从小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要从小培养幼儿作为公民对《宪法》的理解;要履行公民义务,具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要学会对人的尊重和理解。在香港也十分重视公民教育,他们已形成了一个从婴幼儿至成年一体化的、较为完善的公民教育体系,从幼儿阶段就着重对幼儿进行公民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①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如从小班开始就学习请别人做事时用“请”、“谢谢”等用语,礼貌地提问,尊重别人的独特之处,养成聆听别人的习惯等。中班学习欣赏别人的作品,学习排队及轮候的礼仪等。大班学习进行群体活动时应注意的秩序和礼貌,学习珍惜公物等。②注重把公民教育渗透到其他教育内容中。外出郊游主题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保持郊外清洁和对郊外标志的学习。《观看表演》的主题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就是教育幼儿观看表演时应注意的事情,使幼儿从小就知道要做一个文明的观众和做文明观众的要素。

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要依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让幼儿了解祖国简况,认识国旗、国徽,会唱国歌,知道国庆纪念日;讲文明、懂礼貌,衣着整洁,举止文明,注意仪表;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见人打招呼,离别说再见,用语亲切,不说脏话;学会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礼节,用餐礼让长辈,上车给老人让座,等等:诚实,不说谎话,做错了事情要承认,以真诚得到别人谅解;了解和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不做妨碍他人工作和休息的事,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习惯;做小朋友的“好伙伴”,逐步学会与人交往,善于广交朋友,喜欢和伙伴一起活动;心中有他人,有同情心,同伴有困难要主动帮忙,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倾听、尊重、接纳别人意见,学会宽容理解;善于与他人合作等。

(三)幼儿公民意识培养应以社区教育为辅助

社区是幼儿每天生活的地方,它对幼儿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古人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社区应配合好家庭、幼儿园,采取具体措施培养幼儿的公民意识。例如,广泛发动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以“我做合格小公民”为主题的各种活动。为幼儿建立“环保小队”、“绿色文明监督岗”、“助人小组”等,让其参与护绿护花、清扫卫生、尊老爱幼、扶贫助困等公益活动。提供机会,让其在幼儿园、电影院、公园、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参与管理,协助维持公共秩序等。还可以开展小公民成果交流活动,通过技能展示、手工制作、对话咨询、演讲朗诵、故事会、情景剧演出等多种形式,促使幼儿之间相互学习交流。

公民意识 篇9

关键词:周濂,《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公民意识,公民教育

一.个体公民意识的丢失

荀子曾说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在这里是指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作为独立存在的公民,每个人成长的环境、接受的教育等等都是独一无二的,但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进步,伪与装的结合却成了每位公民都具有的一种本性。一个“装”字里面,蕴含了太多的无奈和可悲。从“装睡的人”到“装装文明人”,从“实话实说”还是“是话就说”,我们的社会走进了一个个“伪装”的现实圈。不可否认,有时善意的伪装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可是,当有一天,你发现身边的每个人、每件事都戴上了“伪装”的高帽,我们也就进入了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的时代。浸泡在一个是非颠倒的社会大环境里,想慢慢梳理、冒出头来寻求新活法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欲与时代争锋、与大环境抗战、与社会意识形态格格不入的代价便是消失于大时代。而尝试与社会和谐接轨的唯一方式便是隐藏心中的理想、抹除崇高的信仰,把真实的价值取向彻彻底底地掩饰住。在糟糕的大环境里求生、求稳,无视道德的呼唤,过着看似正常的生活。“关着门,闭着眼”,不看不听不说地去伪装生活,与现实言和,这便是所谓的做个“好人”、“良民”。

在《装装文明人》的开头,作者这样写道:“某日,我在牛津街头溜达,看见马路对面跌倒一个老太太,想也没想就跑过去扶她起来,让我大为惭愧的是,好事做到一半时脑海里竟然冒出一个念头:她会不会讹诈我呢?幸亏我反应得快:这是在番邦不是在天朝……”[1]这件事情让作者陷入了沉思,从古至今,助人为乐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不停地被传承和宣扬。然而,到了今天,帮助他人却成为了人人退而避之的事情。我们是否该开始反省自身,反观社会?可是,在今天的中国,这类事件仍然层出不穷,公交车上因为年轻人不让座位,老人大打出手;出境旅游的“埃及神庙刻字”,“卢浮宫洗脚池”事件等等,一系列的行为举动,让作者发出“在今天的中国,犬儒主义装孙子,民族主义愤青装大爷,而在我看来,与其肆无忌惮地发泄心底里的戾气,不如抑制住对伪善的厌恶先装一装文明人”[2]的宣言。这些宣言既是作者的肺腑之言,更是对人性进行抨击的铿锵之声。文明本是每个公民都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可是当很多人遭遇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时,他们总将责任归咎于社会制度和国家政策。当我们一次次把制度和政策的责任无限放大时,其实,不难发现,这就是个体在不断推脱社会改善中作为一名公民应该承担起的责任。可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制度、政策、社会下的一份子。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又如周濂所说:“我们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地去去行使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而不是在常态生活中以良民心态逆来顺受,在情绪失控的瞬间又以臆想中的暴民面目骂娘。在良民和暴民之间,我们还可以有另外一个更好的选择,那就是做一个真正的公民。”[3]选择往往具有太大的变异性,可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一次文明的行为,一点观念的改变,都是这个社会开始改变的前提。改变是漫长而难以控制的过程,哈佛大学哲学系教授考斯嘉曾说:“什么叫做客观的善?就是你做的这件事在此时此地让这个世界变好一点点。”每个公民都不要妄图一劳永逸地改变制度,你甚至也不可能完全改变你自己,但是不管怎么样,你自己的哪怕一个很微小的言行,可以让此时此地的世界变好一点点,那你就做了一个客观的善行为,总有一天,这种“蝴蝶效应”会让我们更多公民发乎本心的与社会为善。

二.公民教育的作用性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教授,教书育人是周濂的职责所在。因此,他非常关注公民教育,国家体制也许可以一朝改变之,但是人心的改变却需要日复一日的努力。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4]尽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公民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通过大众传媒、同辈团体、家庭、社会等多种途径进行,但树立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有效、最系统、最正式的途径就是我们从小到大接触最多的学校教育。当今中国,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主人翁,更应该是被关注和培养的对象。

在《大学生的“德性”》一文里,作为人民教师的作者,目睹了大学生因为工作实习耽搁上课考试的时间而向老师求情,因为出国需要的学绩分数而向老师讨要论文高分,为了不劳而获地得到理想分数而在考试中频频作弊。面对学生一次次缺乏公平精神的表现,作者意识到了这类事件的扩大与发展和学生的人品关系不大,而实在与大学以及整个社会风气关系极深。大学生将会拥有什么样的德性,归根结底就要看大学以及社会的现实逻辑在鼓励什么样的德性。而我们每天所接触的社会,所接受的教育,正在不断地缺失关于平等,公平正义及反思精神的培养,有德性的人多是被造就出来的,没有德性的人多数是被纵容出来的。社会的纵容、教育的纵容、个人的纵容,会让大学生的“德性”越陷越深,最终,事情的对与错,政策公平与否等都将成为装睡人的沉默。正如周光礼教授所强调的“我们既应高度重视公民认知的影响,充分发挥大学在提高大学生公民认知上的重要作用,又要充分认识民主参与行为对于促进大学生民主参与倾向、政治效能感、国家与民族认同感及公民现象认知度提高的影响,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地有效促进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5]而在周濂的随笔中,他呼吁每所大学都应该给大学生补上一门“批判性思维”的课程,要让每位大学生拥有重新审视自己、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掌握基本的逻辑知识,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论证和有意义的辩驳。这才是启发人们重视美好德性的第一步,重新审视颇具价值的人文品格,必要时要敢于捍卫这些尊严和价值。

三.国家制度的根本保障

当然,公民意识的提高与加强,不仅仅只依靠个人与教育,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媒介那就是国家。国学大师季羡林说:“歌颂我们的国家是爱国,对我们国家的不满也是爱国,这是我的看法。”[6]国家给予每位公民庇护与权利的同时也赋予公民的责任与义务。而后者保证的前提就是国家的制度和法律等是否保障了公民应该拥有的基本权利。在周濂的随笔集中处处可见他对于公民最基本的自由、平等和追求幸福权利的思考。

自由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最主要的权利之一,不论是人身自由,还是政治自由,在受到束缚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可能感受到幸福。正如一种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一种无从选择的生活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而只是“被幸福”。而在今天,国家的制度和法律是否保障了公民最基本的正义与公平?是否让人民感受到幸福?我相信在这个被“关系”包裹的中国市场、在“物欲横流”的金钱时代,漫天横飞的赤裸裸的现实已经给了我们答案。那么,正如在《革命的窄门》里作者指出的,“如果各种犬儒主义和政治冷漠恰恰是这个制度所造就的结果,那么不改变制度,就不可能真正激发和培育人民的民主精神和公民德性。”[7]作为我们庇护所的国家,面对公民意识不断淡薄的事实,是否也应该思考民主的意义和改革的重要性。在民主不断发扬的时代,打造一个有别于现存制度的新秩序。这个新秩序就如温家宝总理在接受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专访时所提出的四点政治愿望———“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8]我想,在这样一个新秩序的国度里,每位公民都会自发行使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四.结语

作为最被看好的新生代学者之一周濂的作品之所以在当今社会能被人们所追捧,就是因为书中所展现的一股力量,一股坚持的力量。就像一株顽强的荨麻草,在风雨飘零中瑟缩着,却抬头仰望天空,展现着他对现实问题的敏锐洞察,对人性改善的相信和呼吁。在他的书中,他把灵魂和情感扎根于现实这块广袤的大地,将人性和价值竖立在道德和制度的完善中,形成了诚挚自然、蕴涵深厚、富有启迪的个性化语言,显现出了当代学者的睿智和悲天悯人的人间情怀。不管是对人性善恶的深刻反思还是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叹惋,无论是对社会黑暗的深刻揭露还是对国家制度的批判,都道出了周濂对国家民族的忧患,对社会公民的热忱。这个时代,需要这种文学的存在,需要让每位读者受到精神的洗礼,醒着或者睡着?这个看似简单的选择题,从概率的角度来考虑,每个人都有百分之五十的选择机率。而我殷切地期盼通过阅读周濂的随笔集《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每位读者选择“醒着”的概率能不断地增大,我想这就是周濂希望传递给我们的改变与觉醒的力量。

注释

1[1]周濂.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50.

2[2]周濂.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53.

3[3]周濂.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72.

4[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

5[5]周光礼.吕催芳.中国大学与政治社会化: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证研究[J],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11.8.

6[6]季羡林.讲真话人生箴言录[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7.

7[7]周濂.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97.

网络催醒中国公民权利意识 篇10

请叫我“公民”

中国有数以亿计的网民, 涵盖着社会的每一阶层。在这样一个平台中, 有一国总理也有农民工, 有专家也有小学生, 他们统称为网民。政府的发言、专家的评议、人们的牢骚等各种各样的声音集中在这个平台上。因为网络快捷的资讯和便捷的表达, 使得千万个网民针对某件事情的意见汇聚形成某种占多数的声音, 民意从而形成。现实生活中缺乏公民自由表达意见和权利的平台, 而在网络上, 人们能够自由表达意见, 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 网络公民因此成为最具建设性的力量。网络不过是真实社会的一种存在形式, 换句话说, 网络即社会。所以, 网民不过是公民的一件“马甲”。

披上了信息时代的这件“马甲”, 你可以在论坛发帖, 也可以建立一个博客, 让更多人知道你的观点, 让那些无法在公共媒体上表达的言论更自由的表达出来。普通网民踊跃地成为网络内容的制造者, 通过BBS论坛、新闻跟帖、网上民意调查、博客等方式, 公开表达对于公共事务的意见, 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网络舆论。毫无疑问, 这些集合不同声音的舆论将有助于网民作为公民权利意识的萌发。

网络热传一篇帖子:《我不是老百姓, 请叫我公民》。是的, 我是公民, 所以我有权知道纳税人的钱流向何处, 所以我有权知道政府官员是否侵犯了我的权利。所以, 当在办公室遭枪杀的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被授予烈士称号时, 有网民质疑道“我作为一名纳税人, 总该有知道王烈士英雄事迹的权利吧?有感于此, 我向内蒙古民政厅及呼市有关部门提出公开请求:向民众公布王志平案件的真实情况以及王烈士的英雄事迹。”

网络媒体正以网络化的范畴而不是政治化的范畴, 影响着民众的观念、思维和行动。当更多的意见表达出来, 普通的网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而这些权利却长久的被限制了。正是因为网上关于这些事件的报道和评论, 催生了中国公民权利意识的大觉醒, 引发了人们对于公民权力和公民权利关系的反思和辩论。

权利意识的觉醒表现在公民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权利现在意识到了, 以前不敢争取的权利现在敢于争取了, 以前没有办法争取的权利现在有了新的途径去争取———通过网络。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 争取个人权益、个人自由的公民权利行动虽然单薄, 但当越来越多人在维权行动中, 将自己的热情与能力投身于公民权利中, 数以万计的力量是绝不容忽视的。并且, 这种趋势不会因为争取到了某种已经意识到的权利而停止, 而会因为一项一项权利的实现让更多的公民意识到更多的权利同时也会激发公民争取更多的权利。

网民的力量

网络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言论空间, 任何人只要会使用电脑和上网, 就可以在网上发表言论。这比起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媒体来说, 更不受时间、地域和版面的限制。更重要的是, 因为传统媒体往往被社会精英所掌握, 网络则为普通公民开拓了话语权, 包括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等有了发言的平台。这使得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社会政治及经济生活有了去处, 促使了公民参与能力的提升。

很多重要事件和热点话题都离不开网络, 并影响着政治议题的设置, 其流程通常是知情人在网上首发, 网民广泛转载、热议, 传统媒体互动报道, 相关政府部门介入甚至高层直接关注, 最后事件得到回应或者解决。其中最典型的, 就是“厦门PX事件”。

在2007年两会期间, 厦门大学教授赵玉芬等10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议案”, 对PX项目的选择和安全隐患表示了质疑, 随后媒体曝光跟进。消息传出, 厦门人民的反对声在各大网站、论坛中涌现。正是短信、博客、BBS、QQ群这样的网络总动员, 让信息封锁完全失效, 将素不相识的市民凝聚在一起, 民意的力量由此而不可阻挡。

居住在厦门的独立作家连岳先后在博客中发表了《厦门人民怎么办》、《厦门人民怎么办2》等针对厦门人民的建议。连岳理智但不乏勇气地用文字召唤着群体的力量, 厦门市民反对PX项目的呼声越来越高。“游行”消失了, 散步开始了。PX项目最终缓建并重新环评, 12月中旬, 福建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决定顺从民意, 停止在厦门海沧区兴建PX, 将该项目迁往漳州古雷半岛兴建。2007年, 因为厦门PX事件而被一些学者称为我国的“公共事件元年”。有媒体在评选2007年中国年度人物时, 将奖项授予了“厦门人”这一群体, 而在这一事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可以说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网络”。

在西方社会, 如果政府想在居民区附近建造噪音很大的飞机场或有害于人们健康的化学工厂或核实验站, 事先必须征得该地居民的同意, 否则, 其计划必然会因为遭到人们的抵制和抗议而难以实行。人们不仅组织起来共同抵制政府和企业侵害, 而且还主动对政府和社会施加压力, 要求政府和社会确认并保护公民的权利。而中国社会今天是处在与西方世界大不相同的发展阶段, 诸多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 远远缺乏所赖以实现的资源支持。不过, 从近两年的实践看, 网络舆论为公民权利的捍卫、对公权力的监督, 找到了一个良好的进入口。

近些年来在一些或大或小的事件中, 民意特别是网络民意的闪亮登场并且影响到对事件的处置, 表明在传统的国家权力之外, 一些相对独立的生活领域, 正在中国社会逐渐出现。SARS事件在中国催生了公共事件必须公开的原则, 孙志刚事件终结了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 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正在改变征地拆迁的陈规陋习———公民新闻的网络写作、公共信息的及时传递维护着民众的权利,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公共事件的合力推进, 公民权利的维护鼓舞着人们的信心。互联网这种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 其发展壮大必将对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权利正由普通民众操作着的键盘萌发,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拓展了民众在公共事件中的话语权, 使公众投身社会治理和利益博弈成为可能。

民意表达催醒权利意识

民意的表达是对自身权利的觉醒, 但是, 权利的实现是一个逐渐积累和推进的过程。在“前信息时代”, 人们的声音, 大多只能通过“代表”发言。多数人对“两会”的了解往往只限于电视画面里宏大的会场、热烈的掌声和大同小异的发言, 至于“两会”所传达的民意, 一般人并不了解。

网民的“两会”却给了网络公民每个人都成为代表的希望。如今, 每年两会期间, 各大门户网站都策划起两会专题。各大论坛中充满了民生大计。对公民意识越来越浓的人来说, 两会期间是一个发言的井喷期, 网络则是一个开放式的参政议政渠道。那些没有人大代表资格的人, 可以选择成为网民代表。很多网友将自己关于政府工作的建议和提案发到论坛上, 每天关注其他网民对这些帖子的反响。他们希望这些提案能够施行, 更享受那种一起讨论的满足感。网友们说, “提案很难进入人大会场, 但先放在网络上讨论也行, 想法越成熟, 进入政府议题的机会就越高。”

由人大开通的“我有问题问总理”专栏, 吸引网民提问达12万之多。人民网的两会专题如“网友看两会”, “网友为两会献计献策”, 每次在两会期间都会出现访问高峰。人民网总裁何家正说, “十七大的时候, 一天最高的页面访问量PV是1.75亿, 点击率近10亿。互动也是非常多的, 比如说我们推出的一个两会调查, 推出半天就有大量的留言, 现在累计6万多人参与。半天参与调查的就有5000人, 留言有数千条。”

电子民主企盼的政治互动, 民主的鼠标与政改的水泥接通, 才是硬道理。网民参政只有从虚拟空间接地, 联系方式制度化, 才能转化为现实力量。倾听来自互联网的民意, 已成中国各级政府的新风气。当胡锦涛说“我经常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内外时事和民众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当温家宝在记者招待会上多次说到上网察看民意的感受, 国人知道了总书记和总理也是网民;当法律草案在网上公示, 当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表示愿与网民一起“灌水”并欢迎“拍砖”, 网民是喜悦的, 这种参政议政的形式得到了认可。网络正在成为党和政府倾听民意、注重民生的重要途径。“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十七大将民众行使公民权利的“四权”完整提出, 网民即公民的权利更得以保障。

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策略 篇11

【关键词】公民意识 教育 优化环境 开展活动 开发阵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041-02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方式,表现为人们对“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是公民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与权力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包括公民的主体意识,公民的权利意识,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意识,公民的法治意识,公民的道德意识等。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是小学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健康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最优开发学生潜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校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实践领域中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全面开展公民意识教育。

一、优化环境,为公民意识教育提供保障

(一)建设校园特色文化

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沃土和摇篮,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我校以“民主、科学、创新”为办学理念,主张在办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师生的权利、人格,充分调动师生、家长、社会的办学积极性,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校园里创设一种文明和谐、自主向上的氛围,使学生的情操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通过环境的教育力量,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对学生进行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的指路人和引路人是教师,教师自身的言行、教师本人具备的公民意识,是对学生进行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的最真实和最生动的课程。我校通过组织读书会、报告会、教师论坛等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通过组织评选“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活动,宣传本校教师爱岗敬业、关心学生、无私奉献的真实事迹,培养和提高全校师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在学校体育节、艺术节等大型主题活动中,专门组织教工运动会、教工才艺表演等活动,让学生真切感受教师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和拼搏精神;通过公开组织和公示“教师一日捐”活动、党员爱心助学活动以及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学校志愿者服务队,如阳光地下铁志愿者团队、敬老院志愿者服务团队,让教师用自身的行动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提高现代公民意识。

二、开展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素养

现代公民意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感悟、实践去获得。这里必须强调知行并重,通过实践活动来显现和巩固。学校的系列德育活动,重在创造条件让学生以公民的身份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项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和提高现代公民意识,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

(一)抓好德育常规活动,培育基本素养

我校的德育常规活动主要利用校会课、班会课、德育主题教育课等课程,开设现代公民意识教育讲座,召开现代公民意识教育主题班会,通过“魅力教室”评比,增设学生管理岗位,加深学生对现代公民意识知识的感悟和体验,侧重于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

1.系列专题活动

学校班队会开设了现代公民意识知识系列讲座,提高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深化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学校充分利用“隐性课程”,如升旗仪式、入队仪式、节日庆典、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来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

2.“魅力教室”建设

围绕“让仁爱滋润心田,让人文陪伴前行”这一主题,学校开展了深化“魅力教室”建设活动。学校“魅力教室”建设以“构建民主、温馨、和谐的班级育人环境”为目标,为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成长创造和谐氛围,使教室、校园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在“魅力教室”建设活动中,学校开展了“班级环境布置”评比活动,每个班级精心设计了布置方案,发动学生对班级进行美化、装饰,并添置了绿化角、图书角、爱心驿站等各具班级特色的区域,把班级建设成舒适、和谐、文明的家园。在此基础上,学校注重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和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使学校洋溢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氛围,让校园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人和谐相处、和谐发展,为开展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开展社团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现代公民意识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上的说教,而应该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通过学校组织和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直接经验,解决认知冲突。

我校依托学生社团,培养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红领巾小事业”建设起源于少先队的体验教育。我校的“红领巾小事业”通过设立学生社团,成为培养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我校有“五小”社团:小警察、小银行、小篮球、小记者、小卫士社团。“小警察社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夏令营、“一日警(军)营体验”“一日小交警体验”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生存、学会服务、学会做人。“小银行社团”积极开展理财知识讲座、识别假币讲座、小工作人员上岗培训、点钞大赛、跳蚤市场等活动,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合理消费、互助友爱的习惯。“小篮球社团”活动精彩纷呈,有每周篮球技能课、球徽设计大赛、花样球歌会、篮球拉拉操赛、CBA班级篮球联赛、小篮球裁判考级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勇于拼搏、乐观向上的素质,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小记者社团”开展固定活动,如每天的“校园新鲜事”、每周的“我身边的小名人报道”、每月的“节日活动记”,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敢说、敢想、敢做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小卫士社团”通过与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环保设备厂、农园、社区居委会等建立“手拉手活动基地”,定期开展环境教育体验活动,如开展“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的“三个一”活动,开展“废品回收”“创意大赛”(主要对废旧物品进行设计再次利用)活动,定期评比“我是节约小标兵”“我是创意小能手”等,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

(三)组织各类校外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校外活动是开展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载体,学校充分挖掘、利用社会资源,努力扩大实践基地,丰富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建立和完善学生校外活动制度,做实综合实践课堂。每年三月,学校结合学雷锋活动,开展“爱心募捐义卖”活动。通过募集各类物品,组织学生上街开展“爱心义卖”,将募集到的资金捐助给身边需要帮助的小伙伴,以此扭转社会上淡漠责任等不良风气的消极影响,培养现代社会公民所应有的道德文明素养。学校通过组织“夕阳红”学生爱心服务小队,在全校定期招募队员到敬老院服务,以此加强学生为社会作贡献的责任感,增强学生服务国家、社会、他人的意识。

三、开发阵地,拓宽培养公民意识的渠道

(一)国旗下讲话

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培养的好途径。每次讲话,我校均安排学校领导、教师、学生、校外辅导员进行宣讲。讲话内容丰富多彩,有国内外大事、身边名人事迹、社会典型案例、校园新闻等,每逢节日,还会结合节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清明节讲周水平的故事,三八妇女节、教师节、母亲节开展感恩教育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公民意识,为小公民素质的养成奠定基础。

(二)《蓓晓》传媒

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传媒成了广大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载体。我校《蓓晓》传媒主要由《蓓晓》校报、红领巾广播、银铃电视台和学校网站组成。我们制作了一系列有关小学生公民意识、素养培育的专题节目和网页专栏,其中主要有榜样示范班风采介绍、小名人大揭秘、常规对对碰等。通过《蓓晓》传媒的宣传,使公民意识深入学生内心,巩固教育效果。

(三)校本课程

我校除了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公民意识培养内容,还开设了校本课程,组织编写了特色校本教材——《警钟》《球韵》《绿缘》。《警钟》根据各年段学生特点,系统开展包括自护自救、交通法规在内的安全法制教育,每周三的晨会课,班主任、班干部带领全班学生进行学习。《球韵》分为低、中、高三册,低年级学生主要学会唱球歌,了解篮球运动的知识和培养对篮球的兴趣,主要开展各类篮球游戏;中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篮球的一些基本技术(传接球、投篮),知道基本的篮球比赛规则;高年级学生主要组织班级篮球赛,在比赛中学习与提高战术。《绿缘》编写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是我校学生自读和学校晨夕会教育的内容,低年级的主题是“爱护学校”,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做起,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环保习惯。中年级的主题是“保护环境”,让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大自然,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高年级的主题是“绿色行动”,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环保行动,养成“绿色习惯”,倡导低碳生活,在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感恩自然,做“绿色小卫士”。通过校本课程,有效渗透公民意识教育。

(四)“家校社”合作

随着网络的广泛运用,我校建立了学校和班级的QQ群,深入小学生公民意识的行动研究,促进了“家校社”合作,积极引导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到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研究活动中。在群中,每周有激励孩子的正能量美文,每月有专家的公民意识培养视频或专题讲座,使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工作向校外延伸。此外,家长学校开展“现代公民意识教育”专题辅导讲座,引导家长参与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帮助家长掌握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的知识,营造民主、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现代公民意识教育体系。

总之,积极实施公民意识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按照小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使全体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健康发展,学生潜能得到开发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在学校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闻传播与公民意识的构建 篇12

1 公民意识的起源与发展

公民意识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依据, 以自身作为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认同为源泉, 是关于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的正

学生和家长共同签署的, 他们也知道这个毕业证的这个情况, 也知道这个育才学院的情况。

记者:他可能知道高考是怎么一回事, 但是不知道招生内幕是怎么回事, 特别是民办教育。

教育局负责人:他们肯定知道!

记者:你的意思是他们有点揣着明白装糊涂。

教育局负责人:是的, 就是这个概念。他明知道这件事情可能有风险, 但是也这么做了。

记者:协议定的也很完备, 家长们没有什么理由不相信这个学校。

教育局负责人:要经过相关的部门来印证。

记者:连你们都发现不了, 怎么能让去学生家长去发现?

教育局负责人:也有这方面的问题, 但是我觉得学生他毕竟是当事者。

记者:如果你的孩子, 假设一下的话, 上了一个这样的学校, 最后得到这样一个结局, 你会怎么想?

教育局负责人:对我来说的话, 我不可能叫孩子走这条路, 因为我觉得家长应确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它强调应以个体为本位, 在国家中具有独立人格、权利观念、功利思想、法律意识、契约精神和科学理性思想。

我们一般认为欧美的国民意识最早是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开始的。如果说文艺复兴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的话, 那也仅仅只是停留在文艺领域, 真正推动了欧洲民主化进程的是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打破教会统治,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提出的“道德情操论”即后来的“经济伦理”, 允许人们以自立的行为牟取他利, “私有财产合法化问题”日益提上日程, 也就从经济层面上将个人从集体中剥离出来。个人有了独立、自立的经济意识之后, 便开始了对政治权

该是一个负责任的家长, 他应该知道, 国家的高考制度是什么制度, 国家的学历政策是什么政策, 不可能走这样的弯路。

记者:你不觉得以你这样的身份去要求每一个家长, 提出这样的要求太高了一些了吗?

教育局负责人:不高。他们就想钻国家的空子, 还想走侥幸这个心理来取得一些非常规的毕业证书!

两三分钟的采访对话暴露了多少深层的问题。学校方面工作懈怠、麻痹疏忽, 办学极不规范却还振振有词;把学生家长的血汗钱随便交付给不稳妥的“中介人”, 只因私人关系;一个政府的教育职能部门监管不力、消极履职, 出了问题却还千方百计想把主要责任推卸到受害的学生家长身上;不少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 不惜采用非常规手段, 抱着侥幸心理寻找国家的教育体制的漏洞;我国目前教育体制急需完善, 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确实和空白。

采访是提问的艺术, 调查性采访中提问更是记者的一把利器, 如何用好这把利器, 让当事人亲口说给电视前的观众听, 从而达到借他人之口表达立场利的探求。

追根溯源来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儒家思想中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应该尊崇的理想, 主张以自我完善为基础, 通过治理家庭, 直到平定天下的目的。我们不难发现, 中国传统价值观中中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区分并不明确。在这里, “社会”的观念被有意识得淡化, 个人与国家之间的联系则通过个人领域的扩大, 即“小我”与“大我”之间的转化。因此, 到清朝末年, 尽管中国报业逐步走向大众化, 并且出现了私营化趋势, 但这一时期的《京报》仍旧作为封建统治的工具, 个人与国家之间一直靠着报业自上而下传达着臣民们“忠君”“爱国”的主流价值观, 自下而上的窗口长期被人为

的目的, 公正明白的展现事实, 看来这是每一个调查记者的基本功, 《新闻调查》的记者这方面是强项。

5结语

做好一个调查性报道不易, 舆论监督最能体现一个新闻人的新闻理想和职业价值。如何在充当好党和政府舆论喉舌的前提下, 为人民群众履行新闻监督的职责, 做好中国式的调查报道, 践行一个新闻人的职业理想, 这是对一个中国记者永恒的提问。本文通过对《毕业证的骗局》这期节目的分析, 简要的阐述了在制作此类节目时的注意事项, 相信能对制作调查类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周知灾难报道的叙事艺术——以《南方周末》汶川大地震报道为例[期刊论文]-东南传播2009 (3)

[2]李挺, 孙金龄.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理念的创新[J].现代传播, 2004, 6.

[3]欧阳宏生, 蒋宁平, 张斌.2003:中国电视理论研究述评[J].电视研究, 2004, 2

(西南大学新闻学, 重庆402193) 关闭, 这也是中国人民民主长期得不到发展的根源。

中国的公民意识直到近代才开始了萌芽。梁启超提出了“国民”的概念:“国民者, 以国为人民公产之称也。国者积民而成, 舍民之外则无有国。以一国之民, 治一国之事, 定一国之法, 谋一国之利, 捍一国之患, 其民不可得而侮, 其国不可得而亡, 是之谓国民。”1这里说的“国民”显然已经接近“公民”的认识。真正意义上公民意识的觉醒, 开始于新文化运动。胡适、李大钊、陈独秀等革命者批判传统文化的同时, 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中权利、独立、自由、自尊、自信、自治等意识要素及西方立宪制度及契约论的倡导来看, “国民意识”已经初具“公民意识”的内核。到后来“五四”时期人们高呼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指出“伦理之觉悟为最后觉悟之觉悟”, 与封建伦理纲常彻底决裂, 实现全社会政治观念的普遍更新, “国民思想”才真正成为“国民的运动”。

公民意识即权利、义务观念的发展不仅表现在认识方面, 在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中, 还经由法律的形式被肯定下来, 集中体现在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其他法规政令中。其中明文规定了中华民国主权在民, 全体国民一律平等, 依法享有选举、参政、居住、言论、出版、集会、信教等项权利。《临时约法》具有宪法性质, 它的产生意味着从法律上否定了传统的臣民观念。

2 媒体的职责:公民意识的践行者

2.1 属于人民的新闻自由

密尔顿说:“让我由自由来认识、抒发己见、并根据良心作自由的讨论, 这才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2密尔顿在这里强调的是单个社会公民在表达思想、抒发己见、进行讨论过程中的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然而当这种权利的主体由个人延伸到整个社会群体时, 这种自由我们便称之为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是一种权利, 而这种权利是属于人民的。有人认为新闻媒介是代表人民行使新闻自由权的, 其实不然。各国宪法规定, 公民的新闻自由权是不可转让的。新闻媒体在近代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中, 自然而然得体现了人们对于言论自由权的要求, 代表了社会公民的愿望;同时, 新闻自由即出版权、采访权、发表权, 对新闻媒介来说就像空气、阳光和水对人一样重要, 从这个意义上说, 获得新闻自由权是为了更好得体现人们意志、满足人们需要。因此, 我们说新闻自由是现代社会公民意识的体现。

然而我们看到, 现代社会中, 新闻媒体却有意无意得会掩盖、歪曲事实真相, 误导受众, 侵犯受众知情权, 侵犯公众名誉权与隐私权, 等等。这种做法事实上可以视为是对人民新闻自由权的侵犯, 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公民了解事件真相、发挥其作为公民所应有的政治参与权。因此, 新闻媒体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客观公正得记录社会生活中的新闻, 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

2.2 媒体引导主流价值观:媒体与社会文化建设

我们要构建公民社会, 要求公民个人具有理性、平等、自由的观念, 积极发挥权利、履行义务。“现在最紧迫的教育工作不是让少数人学更多的东西, 而是让多数人受到足够的教育。”3普及教育为国民意识的生成提供相应的文化素质保障。毫无疑问, 大众媒体作为文化的载体, 是公民普及教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 公民社会还要求社会全体公民具有一种开放、包容、乐观、自信的民族精神。由此, 良好的社会心态才能构筑公民社会中一切上层建筑的发展。顾炎武说:“有亡国, 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 异姓改号, 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 人将相食, 谓之亡天下。”4在早期中国的文化体系中, “国家”是一个权力体, 而“天下”是一个价值体。十七世纪当满洲人入主中原时, 所占领是“国家”意义上的中国, 而非文化意义上的中国。19世纪以来, 面对西方文明的进犯, 中国人过多的将视线投入到如何抵御列强对“国家”的进犯而忽视了文化帝国对于我们“天下”的侵略有识之士为救亡图存所采用的策略之一, 即将“国家”置于文化亦即“天下”之上。

“当文化至上论绝望地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 民族主义就占据了中国人的心灵。”5在今天, 一些人心中依旧残留着狭隘的民族主义, 媒体作为引导人们价值观的利器, 有责任也有义务引导社会朝着开放的、自信的、包容的民族价值观迈进。这也是构建公民社会所应该具有的民族价值观的体现。

因此,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 要积极承担起民众文化素质教育, 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及社会正能量予以积极的引导, 对于社会上出现的极端民族主义、偏见主义、利己主义现象要给予正确的指导, 正确发挥大众媒体的宣传教育功能与文化教育职责。

2.3 舆论监督的窗口

新闻媒介作为构建公民意识的重要手段不仅仅来源于其本身的性质与其在引导社会价值观方面的积极作用, 更重要的是其本身能够作为公民表达意志的武器, 作为舆论监督的窗口, 反映着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权利。

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公民表达自己参政议政与监督权力的手段, 迅速成为公民意识的表达窗口。“政府信息透明化”“网络反腐”“晒工资”等新名词出现, 政府官方微博的建立与信息公开化, 以及网络上日日更新的关于校车安全、食品安全、经适房问题的讨论很大程度上表现了我国公民意识的逐渐崛起。新闻媒介在这里一方面代表了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公民意识的体现, 同时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表达与监督的权利, 保障了个人与国家“上传”与“下达”的渠道畅通。我们甚至可以说, 新闻传播一定程度上用虚拟的方式为我们构筑了一个真实权利表达的社会。

综上所述, 在我国公民意识的逐渐架构过程中, 一方面, 其本身新闻自由便是公民意识的体现, 另一方面,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媒体对于公民权利的捍卫与义务的约束力不断上升, 必将对与公民意识的构建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新闻媒体在未来的发展中, 也应当承担起宣传社会主流价值观、培养人们权利义务观念、促进社会道德与社会民主进一步完善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 第56页。

[2][英]密尔顿著, 吴之椿译:《论出版自由》, 商务印书馆, 1059年版。

[3]王寿林:《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现状分析》, 《社会科学》[J], 2000, (9) , 第24-28页。

[4]顾炎武.日知录 (卷一三)

上一篇:提高轴承钢材料利用率下一篇:英雄神话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