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科学素养

2024-09-16

公民科学素养(精选12篇)

公民科学素养 篇1

科技教育是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不但与国家竞争力密切相关, 而且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世界各国都把科技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全力推进, 努力发挥科技教育对公民科学素养的导向、激励和培育功能和作用。

一、强化科技教育对公民素养提升的促进作用

科技教育关注现代人所必需的科学素养, 是个人和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必需品”, 也是塑造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科技教育的目标指向是培养具有基本科学素养, 树立科学思想, 崇尚科学精神, 了解科学知识, 掌握科学方法的公民。科技教育不但能够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世界和人类自身, 而且能够使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有效发挥。一个国家的科技教育水平越高, 公民科学素养的水平也会越高, 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支撑力也就越强, 这种内在的逻辑关系把科技教育与国家科技竞争力紧密联系在一起, 也使得科技教育成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事实证明, 公民科学素养是建立国家科技自信的重要基础,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 发达国家把科技教育作为重要支撑手段, 坚持不懈地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 在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和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方面收益显著。近年来, 我国科技教育取得长足进步,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科技教育在帮助公民树立科学观念、培养科学思维、确立科学价值、形成科学信念、掌握科学方法等方面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掘出来。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 加强科技教育是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必由之路, 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 在我国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应该成为重要的优先选项。科技教育高度重视人的因素, 高度重视公民科学素养培育, 高度重视全社会科学发展的协调性, 因此, 科技教育既能够促进公民内在创新潜能的拓展和延伸, 也具有在更高层面上推动精神文明进步的功能。科技教育不但为社会公众认识科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 帮助公众增强科学认同感, 树立科学意识和科学理念, 而且能够激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从而在全社会树立共同的科学知识观与价值观。由于科技教育强调将科技知识导入公民教育过程, 从而形成一种渗透并弥漫于社会群体和个体的科技氛围, 不断强化全社会的自主创新热情和潜质, 达到引领和支撑国家科技竞争力发展的目的。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到2015年, 我国正在接受正规教育的人口占比为48%, 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人口占比为52%。对于科技教育而言, 前后两者属于既有关联又有差异的系统, 正规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可以通过有组织的系统化学习来推进, 而继续教育则必须以非系统化的柔性方式开展。目前, 我国正规教育的高中到大学阶段对科技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 但是义务教育阶段对科技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人口占比高达29% (见表1) , 按照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既是科技教育的关键阶段, 也是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突破口, 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当今世界正处于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型期,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 加速了人类社会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转型。一个国家的公民如果不具备必要的科学素养, 将难以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应对挑战的有效之策就是加强科技教育, 努力培养公民科学思维, 挖掘公民科技智慧, 激励自我超越意识, 建立科技发展愿景, 通过共同的科技价值观为引导, 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 提高公民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 形成持续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强大动力。

二、明确科技教育顶层设计的国家战略导向

在现代社会, 国家科技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 因此, 如何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培育效率和培育质量已成为当代科技教育改革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西方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探索和推进科技教育变革, 到80年代已经形成世界性的科技教育改革高潮。1983年, 美国国家卓越教育委员会 (NCEE) 发表致美国人民的公开信“国家处于危机之中”;1985年美国着手“2061计划”, 旨在改革美国科技教育状况, 全面提高美国人的科学素养。按照该计划的设计, 1985年和2061年分别是哈雷彗星两次接近地球的时间, 而这76年的跨度正好是目前美国人的期望寿命, 届时所有美国人将成为具有高度科学素养的新一代公民;1992年, 联合国提出建设“有科学素养公民的世界共同体”目标, 并通过实施“2000+计划”, 力争到2001年所有国家都开展全民科学素养培育工作;1996年,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发布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及实施方案;1989年, 澳大利亚推出了“提高公民科技意识计划”;1992年, 印度开始“学科学”科普教育计划;1994年, 英国启动了“公众了解科学、工程和技术计划”;法国提出了“开展科学文化运动”;1997年, 韩国实施“科学技术大众化计划”;1999年, 法国开始推行科学教育;2004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科学技术教育大会提出:科学教育改革要作为重要议题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议程, 应该在世界范围内实施一项宏大计划, 大力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科学教育改革。

在全球科技教育改革大潮的推动下, 我国于1992年、1994年、1996年 (0.4%) 、2001年 (1.4%) 、2003年 (1.98%) 和2005年, 分别开展了六次大规模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公民科学素质逐年提高, 但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如2001年我国成年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人口占比为1.4%;美国公众具备科学素养者占比1990年为6.9%, 2000年为17%;欧盟国家1989年为4.4%, 2000年超过5%;日本2000年约为10%。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较低, 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严重障碍。

为了加快提升我国公民素质, 199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2年, 中国科协牵头开始实施“2049”超长期国家计划, 其目标是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 18岁以上的中国公民都能达到计划所制定的科学素质标准;2002年, 我国颁布《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 首次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随后我国启动了《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6年, 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6-2010-2020年) 》, 这一系列有力举措从制度层面为推动国民素质教育, 以公民科学素质为支撑推动国家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优化科技教育知识传授与科技实践的结合

现代国家的竞争与发展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 即公民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 这是从根本上决定国家长期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科技教育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 而自主创新以人的素质为基础, 因此, 科技教育与自主创新具有很强的内在逻辑关联, 并形成明显的互促关系。科技教育对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最终将转化为对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 而丰富的自主创新元素所形成的强烈渗透作用, 反过来将带动科技教育的发展和深化, 对公民科技学习能力和科技知识储备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科技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和推动自主创新的催化剂和动力源。构建完善的科技教育体系不但能够夯实长久的自主创新根基, 而且能够对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提升产生强大推动作用, 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基础, 对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可谓一举多赢之策。

一个国家的公民科学素养是把科技知识资源有效转化为竞争资本, 获取和保持国家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依据, 只有公民科学素养达到较高水平,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愿景才可能变为现实。如果公民科学素养达不到要求, 那么, 科技资源将难以有效整合并发挥最大效用, 从而也就无法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需求。事实证明, 科技教育可以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科技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新成效。一方面, 科技教育能够通过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而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 并由此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 科技教育能够形成共同的科技知识背景, 拉近公民对科学理解的距离, 使公众的科学意识和科学观念更好地凝聚在一起, 形成科技共识并激发集体创新动能。这种集体能动性不但有发挥自身内在潜力的功能, 而且具有吸收消化新知识的功能, 从而能够突破自身局限去考虑和争取对外界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并通过整合效应最终形成强大竞争力, 这也是科技教育所带来的财富创造力能够在动态上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奥秘所在。

知识经济对公民科学素养提出的新要求, 使得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日增。公众对科技教育的价值认同, 不但要满足来自精神方面的需求, 而且要满足来自物质方面的需求, 即公众对科技教育效果和价值的认同, 必须通过现实的精神和物质成效来检验, 其中包括科学素养提高带来的思想升华而获得的精神享受, 以及科学素养提升而形成的创新创造力获得的价值转化回报。只有获得这两方面的良好体验才可能有效激发公众强烈的学习动机和追求, 并大幅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为此, 科技教育必须努力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促使科技知识更真切地融入到现实生活中, 如果公众对自身科学素养提升所带来的价值和意义感受越深, 那么, 科技教育就越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四、推进科技教育模式与机制改革的协同创新

科技教育既是一项与广大公民密切相关的宽泛性任务, 又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具体的工作。笼统而言, 科技教育可分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两大类。专业性的科技教育对象主要是专业科技人才, 需要对科技知识进行系统深入学习和探索;通识性的科技教育面向非科技专业的学习群体, 主要进行一般性的科技知识普及和拓展, 重点在于培养公众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无论哪种教育, 都离不开提高公民科学素养这个根本点。虽然专业性科技教育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而且也存在“钱学森之问”的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 但是在泛义的科技教育语境下, 我们一般讨论的话题主要是聚焦于非专业性的科技教育即“养成教育”的范畴。它散在地渗透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贯穿于一个人成长的全过程, 尤其是从出生到义务教育阶段的黄金科普时期, 更是各国科技教育改革最为关注的方面。

科技教育是一个动态性的教化过程, 它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融为整体, 通过不断地渗透和内化而转变为受教育者的科学信念和行为。笼统而言, 科技教育的最初切入点在于培养公众科学兴趣的生成, 兴趣既是公众学习科学知识的最初动力, 也是保证学习持续性的重要基础, 甚至可以说是成功之母。国内外大量调查表明, 兴趣与成功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以兴趣为引导的科技教育不但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而且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积极效果。因此, 科技教育必须巧用匠心, 要善于运用四两拨千斤的顺势借力之道, 巧妙地拨动公众内心深处追求真善美的科学之弦, 借助和把握各种有利机会加强渗透性的科技教育, 在潜移默化中唤起公众向往科学、热爱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 推动全民科学素养不断提高。

长期以来, 我国在开展科技教育和提升公民科学素养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取得一系列可喜进展。但是也应该看到, 我国科技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尤其在科技教育内容改革、教育手段更新、教育技术运用、教育条件改善等方面仍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 这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 必须把科技教育改革与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培养优秀人才和促进科技创新等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在深入理解科技教育本质的基础上, 充分运用创新思维, 拓宽科技教育视野, 批判地反思现有的科技教育经验, 寻找改善科技教育工作的方向和途径, 不断提高科技教育改革的水平。要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科技教育模式, 通过多维教育手段和个性化的互动学习方式, 更好地体现教育中的科技精神和科技特色。例如:用科技语言将科技教育与科技思维相结合;用科技工具将普及科技知识与现实情境相结合;用模拟教学将科技创新理论与科技创新实践相结合;用能力考试将考查科技思维能力和考查创新能力相结合等。努力提高科技教育效果和质量, 使科技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发展, 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站在国际和历史的角度, 我国属于科技教育的后来者, 需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现代科学教育起源于美国的STS (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教育。20世纪六七十年代, 针对科学、技术和社会脱节的现象, 美国许多著名大学相继开展STS研究, 并开设了STS课程, 旨在推进科技教育改革, 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STS教育作为一种新的科技教育构想, 特别强调要使公众深刻理解科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影响, 重视科学的价值取向, 明确科学、技术和社会等三者的关系。在从事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创造时, 要充分而认真地考虑社会效果, 并为科技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承担社会责任, 确保科学技术能够更好地造福于人类。随着STS教育在世界各国逐渐兴起, 我国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STS教育理论, 并对STS教育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东南大学等一批高校还成立了STS中心, 将STS教育与我国的科技教育工作相结合, 取得了一定成效。

五、加快我国科技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

(一) 发挥政府对科技教育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公民科学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 需要付出长期而巨大的努力, 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者和掌舵人的作用, 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科技教育的强力支持和积极推动, 使其能够深入持久地健康发展。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要把科技教育工作纳入职责范围, 加强领导, 上下联动, 形成合力。要在组织架构、人员配备、经费投入、政策配套、检查落实等方面给予切实保证, 确保科技教育工作能够深入实施。要加快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科技教育管理制度体系, 加强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 以政策法规引导科技教育工作及公民的行为规则, 形成符合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科技教育是一项带有很强公益性的大规模社会活动, 政府必须不断加大科技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 力争实现科技教育投入与GDP同步增长, 确保对科技教育形成持续而坚实的支撑。

(二) 调动公众参与科技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各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宣传手段, 强化和明确公民在科技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把“激发广大公民参与科技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强公民对科技教育的认同感”作为保持科技教育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充分发挥科技教育作为公民科学素养提升的重要通道作用, 通过观念创新、模式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和评价创新等途径, 调动公众参与科技教育的热情, 彻底改变科技教育难以开展, 或公众不积极参与, 或应付式学习等状况, 把公众对科技教育的参与水平和支持程度作为评判科技教育成败的重要指标。坚持以人为本, 使广大公众能够从科技教育中不断获得正能量, 并深切感受到科技教育带来的益处和价值, 从而影响和引导公众对科学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形成全民拥护和参与科技教育的良好局面。必须从国家层面创新科技教育文化模式, 在全社会培育高度一致性的科学价值标准和规范, 使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共有的自觉愿望。

(三) 深入创新科技教育内容

根据现代社会对公民科学素养的要求, 坚持以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效果为导向, 调整和改变不利于科技教育发展的传统观念、传统模式和传统内容, 以“三个有利于”作为科技教育内容创新的依据, 即:有利于培养公民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习惯;有利于培养公民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培养公民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科技教育内容创新要强化公益性, 降低功利性。科技教育内容的组织与选择必须强调现实性与前瞻性的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各类教育中要合理渗透科技教育内容, 通过情景教育、愉快教育、赏识教育等方式, 增强科技教育的趣味性和易吸收性。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促使公民在兴趣中学习, 采用高度个性化的方式接入各种所需的科技教育内容, 让公民在接受科技教育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精神享受和体验科学价值, 从而形成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 全面提高科技教育质量

任何教育质量最终都将体现在受教育者身上, 因此, 要把公民科学素养大幅度提升作为实现科技教育质量的根本目标。在科技教育质量的具体衡量标准上, 要坚持尊重科技教育规律, 强调塑造健全人格, 拓展兴趣自由空间, 符合经济社会需求等原则。良好的教育质量是夯实科技教育基础的重要保证, 在宏观上要重视科技教育体系质量的整体提升, 在微观上要重视公民科学素养质量的个体提升, 两者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坚持强教先强师理念, 以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科技教育质量的坚实保证, 把科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科技教育质量管理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过程, 要在建立健全科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评价的检测、管理和导向功能, 通过评价不断发现、总结、推广科技教育质量先进典型和经验, 推动科技教育健康发展。

摘要:科技教育是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建立完整的科学知识观与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对于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 必须从国家层面完善科技教育顶层设计, 形成明确的国家战略导向, 不断加强科技教育与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结合, 着力推进科技教育体系建设与改革的协同创新, 发挥政府在科技教育中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充分调动全民参与科技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断提高科技教育质量, 使其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技教育,机制探讨

参考文献

[1]陈丹纯, 熊建文.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的特点及启示[J].物理通报, 2014 (2) :10-12.

[2]乐勇.国外科学教育的启示[J].大学科普, 2013 (1) :37-38.

[3]徐静, 柏毅.PISA中科学素养的定义和评估[J].江苏科技信息, 2013 (22) :76-78.

[4]曾铁.公民科学素养及提升是达成科学发展的基石与标志[J].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2) :69-74.

公民科学素养 篇2

“十一五”期间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稳步提升,我国公民科学素养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实现了《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所确定的阶段性目标。

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了3.27%,比2005年的1.60%提高了1.67个百分点,比2007年的2.25%提高了1.02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相当于日本(1991年3%)、加拿大(1989年4%)和欧盟(1992年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

公民科学素养 篇3

[关键词]科普大学提升素养有效途径

0引言

科学普及是实施“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一个国家公民科学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接受教育的程度,一个社会文明程度,又取决于公民的科学素养。开展社区科普教育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一种行之有效的非干预性教育,是促进民众知识更新与观念转变的重要平台。

1科普大学办学宗旨、评价标准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指出,要培养全民应用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提高“处理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促进全民“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素质纲要》的要求也是社区科普大学办学的目标与方向。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强调:“在全社会要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提出“讲、爱、学、用”的要求,不仅是科普大学办学的宗旨,也是评价与检验科普大学办学效果的标准。

2厦门社区科普大学的概况分析

厦门社区科普大学创办于2007年,共有7所,其中思明区5所,湖里区2所,由市科协牵头,区科协所属的街道组织实施,每所大学每年招一个班,每班40~50人,由市科协选派科普作家、科普志愿者、讲师团成员到社区上课,运用科普教育形式启迪公众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自觉地用科学精神与方法充头自我,完善自我,培养与提高个人处理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笔者作为科普大学的讲师,结合个人多年从事教学实践的体会和对不同社区科普大学1223名中1060名学员基本状况、学习目的、课程兴趣、主要心得体会等方面作了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现将有关情况与教学体验作简要报告:

2.1 学员性别

男209名女851名,男女比例1:4,以女性学员为主,占80.2%。女学员占多数,主要原因是女职工离岗与退休年龄比男职工提早5年,离岗后又以主持家务为主比男职工更有时间参加系统学习。

2.2 学员年龄

最小32岁、最大86岁(其中50岁以下224人,51至70岁797人,71岁及以上39人),整体学员年龄以51岁至70岁人群为主,占75.1%。有些71岁高齡以上还能坚持参与科普大学学习,一方面是该年龄段的学员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年代,多缺乏系统与完整的学历。另一方面显现科普大学办在百姓家门口,实施免费教育的吸引力,又展示这些长者爱科学、学科学难能可贵的求知欲。

2.3 学员基础学历

具不完全统计在1060名学员中,初中文化以下541人占51%,高中文化(含中专)366人占35%,大专及以上文化153人占14%。被调查学员基础学历以高中文化以下为主体,占86%。

2.4 学员职业

在1060名学员中,其中属企业下岗、退休的职工561人,占52.9%;属事业单位干部、教师、医护人员188人,占17.7%;属农、渔及居民163人,占15.4%;属个体经营者及外来员工105人,占9.9%;离休干部及家属43人,占4.1%。不难发现参与社区科普大学学习的学员乃以企事业离、退休人员为主,占70.6%。

2.5 学员主修专业

有科学素质教育、医学保健、心理学、家庭教育、社会实践5个专业。每个学期60课时,每个学年120课时。

2.6 学员对教材与教学的评价

①教材通俗易懂。

②老师授课生动。

③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好。

④学有所获,学能致用。

⑤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⑥增进解决日常生活困扰与问题的能力。

⑦提升对社会事务的认识与看法。

有92位学员(占9.2%)能结合个人生活经历与社会实践,写学习心得体会,称科普大学是“办在家门口的教育”, 赞科普大学是“提升民众科学素养的平台”。

3科普大学教学实践体会

3.1 科学普及的核心是讲学为主、学用结合

科普教育工作的本质是推进科学大众化、民主化进程。胡总书记在全国科学大会所倡导的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核心是学、用结合,因此作为科普大学的教师能否把握好讲科学这个主轴,则成为学员学科学的前提,并贯穿学员学科学的全过程。讲科学在教学实践中首推求实精神的普及与传播,通过身边的事例引导学员学会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凡事不夸大事实,不弄虚作假,不把局部当整体,偶然当必然的思维模式,不凭个人的经验、好恶、体验下结论,不道听途说,不传播流言,树立对科学认同与尊重的科学素养。

3.2 用科学是对科学的理解、转化的体现

我们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学员对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产生好奇心,结合社会实践课与科普志愿者活动,激发学员弃旧图新欲望和行动,克服封建迷信思维与行为的盲目性、功利性、投机性、欺骗性,养成用科学的精神揭批以科学名义包装的伪科学、反科学的行为,正视社会发展中不同性质的矛盾、问题与不足。通过社会典型事例教育学员家庭子女不以权谋私,不脱离群众,力避把党群的鱼水关系演变为蛙水关系而造成的不良影响,引导学员善于化解矛盾,运用理性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推进社会和谐进步与发展。自觉抵制并制止身边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愚昧迷信、伪科学行为,共同营造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

3.3 优秀教材与讲师是吸引学员的关键

尽管社区科普大学学员的基础文化存在差异、对科技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接受存在较明显的差别,但科普大学开什么课、用什么教材、由谁主讲,颇受学员关注,认为科普大学课程并非每位大学教授都能上好的课程,它需要教师有较宽的知识视野、丰富的科普知识与传播热情,以科学素质课为例,尽管科学素质课程不像科技知识那样容易讲解和掌握,却发现通俗易懂的教材设计,能把不同文化基础的学员凝聚在一起,通过在教材中融入:节能减排从何做起、家电产品正确使用、安全避险方法选择、意外事故救治原则、人体某些功能的正常值解读、安全用药服药效应、投资健康等二十多个系列讲座,让学员感悟到平时所倡导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虽然比较含蓄、抽象,通过教师结合身边的科学加以阐释、揭示、挖掘,能让不同文化基础的学员都能有所顿悟,有所理解,有所掌握,使原先认为较难上好的科学素质课,成为学员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它既丰富科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又调动了学员对科学话题的敏感与兴趣,潜移默化地改变学员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感触到科学就在身边,随手可拾、随手可用,体现科普教育的渗透性、连续性和有效性。

3.4 创新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传播机制

提升学员科学素质的重点是让学员掌握科学方法的运用。 特别是要选择适宜不同文化层次人群自觉用科学的教育方法,通过把科学方法和典型事例编成幻灯、展版、动漫、网络信息形式更富宣染力提升讲课效果,让学员感受到生活中无不存在科学的道理与人生的哲理。正如法国科学家贝尔纳指出:“良好的方法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碍才能发挥。科学中难能可贵的创造性才能,由于方法拙劣可能被削弱,甚至被扼杀,而良好的方法则会增长促进这种才华。”启迪我们在科普教育中注重科学方法传授的重要性,实现 “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效果。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只有让公众掌握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才能促进他们更加自觉、更加自信、更有效地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增添公民的主人意识、责任意识、民族自豪感,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3.5 社区科普大学要办在家门口,根植群众中

社区科普大学之所以在有些地方难以持续,在有些地方能越办越红火、越办越受欢迎、参加人数越来越多的魅力在于学校是办在百姓的家门口,根植群众中,它不仅是免费教育、便民惠民教育,因此能有效地凝聚社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群体自觉地走进课堂,自觉参与社区各项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通过社会实践与交流互动,在社区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厦门市科协创办社区科普大学,正深刻地影响公民的道德和价值观,它是把科学的理想、情操、道德、风尚、认知有机融为一体的惠民终身教育,是科教兴国战略任务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在这座全国文明城市不仅有一片培植文明之花的沃土,更有一批为这片沃土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科普倡导者、志愿者、专家、学者,让这座海滨之城更显璀璨温馨,令人向往。

作者简介:

陈永光,厦门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厦门市政协委员。

公民科学素养 篇4

当代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新媒体因其强大的交互性与即时性, 海量性与共享性, 多媒体与超文本, 个性化与社群化的特征, 在公民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媒体环境下, 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完全隐蔽于民众视线之外, 也没有任何机构个人能摆脱媒体的影响。一时间群情激动, 认为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将成为中国民主法治进程的绝对“救世主”。然而随着新媒体的普及, 这一强大的传播工具也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至此, 对于于新媒体在构建公民社会中的作用, 没有人能够下一个绝对的结论。那么, 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新媒体对于公民社会之意义?正负影响的分歧点又在何处?本文将从公民媒介素养的角度出发, 讨论这一问题。

二、新媒体对构建公民社会的作用与在运用中出现的问题

(一) 公民与公民社会的意义

什么是公民社会?综合多方观点来看, 公民社会应当是一个公民通过手中的公民权在宪法及法律的保障下自愿间接参政, 通过影响政府组建、决策与监督政府行政来行使管理国家职能的社会。这里强调两点, 一是公民拥有受保障的全力, 政府完全服务于公民利益;二是政府作为直接的行政部门应当也必须存在且有效进行社会管理与协调, 是社会发展的必须机构。

(二) 新媒体在构建公民社会中的作用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就宏观层面来看对我国公民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建设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通过即时性的海量信息共享, 让民众获得了对于政府行为以及社会事件的实际知晓权。第二方面,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具有的强大的交互性, 打破了原先传统媒体的统治局面。因此新媒体的发展, 可以更好的将政府与社会置于民众的监督下, 民众也可以参与舆论的营造以及话题的讨论, 社会个人或团体也有了自己的利益诉求或申诉渠道。

三、公民的媒介素养与新媒体运用及公民社会构建之间的关系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 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 参与社会进步。主要包括受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在传统媒体阶段, 媒介素养体现在传播者上主要是媒介机构对传播信息的倾向与的把关, 体现在受众上主要是对信息批判接收的能力。所有被接收到的信息总在有意无意间对接受者的思想有着干预, 帮助受众建立自己思维中的“现实世界”, 这种“现实世界”的改变也会促使受者对实际行为作出调整。新媒体时代的一大特征, 就是赋予了公民强大的传播权, 公民媒介素养已经不仅仅是关乎自身发展的问题, 任何一位使用者的信息接收与传播, 已经可以直接作用于社会, 影响更多的人。公民社会建设是一个涉及权力分配的敏感话题, 不仅步步艰难, 而且更需要细致谨慎。作为改良主要动力的民众同时也是新媒体技术的主要受益者, 他们对新媒体这一改良重要工具使用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了改良的顺利与否。

四、公民媒介素养培养的紧迫性

我国公民的媒介素养问题原因又在哪里?我认为可以从这么几方面来看。首先, 我国公民人均素质低下。其次, 新媒体作为一种更加广泛、易于理解并且廉价易于接触的媒体, 增长最迅速的接触者在于社会中下层的民众, 以及心智尚不完全成熟的年轻人群体, 他们的广泛而迅速地进入无疑无形中降低了整个媒介使用者的素养层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即媒介素养教育的严重缺失。

新媒体时代中, 又是在我国的特殊社会环境下, 上层管理者的管理能取得的效果是十分有限的。客观上, 管理者规模和使用者规模差距悬殊, 技术手段也不足以照顾全面。主观上, 职能部门或媒体自身自然不会希望出现批评或损害自身形象及利益的言论或消息, 管理者的大量介入不仅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弱化, 更与民众通过媒体监督、批评执政者的初衷大相径庭。所谓治标治本, 对作为使用者的人不能从根本上更正使用目的提高使用能力, 即使制定了相关规定措施, 也会在执行上步履维艰。所以, 从媒介素养方面着手无疑是改善现今媒介传播环境、纠正不良之风以实现新媒体合理利用的不二选择。

五、结束语

总的来看, 媒体在社会运作中的特殊使命与功能决定了新媒体在当代公民社会建设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而公民媒介素养的高低则决定了新媒体利用的方向与效率。因此, 要想让新媒体真正成为公民社会建设强大的支持力量, 必须重视媒介素养的培养, 加大媒介素养专项教育投入, 驾驭新媒体这架潜力无限又难以驾驭的马车, 为公民社会建设输送养料。■

参考文献

[1]熊澄宇:《新媒体时代百科全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1]熊澄宇:《新媒体时代百科全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石磊:《新媒体概论》,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2]石磊:《新媒体概论》,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

[3]李军林:《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 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0[3]李军林:《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 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0

公民素养作文 篇5

这些文字就像是来自两千多年前的箭簇,穿越历史的长河,令今人领略到古典文字的魅力,这部中国最早的诗集,这部儒家的经典之作,曾一次次地被时代的泥沙淹没,又一次次地被发倔,被传颂,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仍能捧起《诗经》的书卷,咀嚼那千年前的文字,实属不易。它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能穿越历史的时空和我们的心灵邂逅,犹如时代不息的火种,为我们点亮智慧的灯。

再一次重返春秋,耳畔有一阵呢喃细语,“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那是思妇的耳语么,采葛的君子,为什么还不回来?又一阵清风,吹来故人的离愁“绿兮衣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忧兮”今日的短松冈,昨日的小轩窗,哪一个不令人愁!一曲悼亡妻之词,以颇有几分明月夜,短松冈之悲怆。“维天之命,淤穆不已!”伴随着神圣的祭祀开始,人们虔诚的膜拜着无上的王,祈求来年五风十雨。这些简谱的语言,将内心单纯而美好的心情表达的令人不赞一词,何须长篇累牍的诉说?寥寥几笔便可流传千古。从诗经里,我看到了古人内心的质朴与单纯。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云:“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一切源于自然,千百年来也是一脉相承。《诗经》反映了那个时代多层的现实生活,身处两千年后的我们,也能从中领悟许多道理,譬如为政者要宽以待民,百姓只有勤苦劳作才能有所收获;不要背叛自己的恋人等等,在如今的社会仍然适用。

公民科学素养 篇6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是公民素养催生工程的核心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综观各国的公民教育都是在一定价值观的引领下进行的,因此,公民素养催生工程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并将核心价值观和学生的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认同、内化价值观。

在进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我们须以《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依据,以职业学校学生培养目标作为引导,在职业学校学生公民素养催生工程中,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核心价值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形成四个中心价值观;进而细化为九个基本价值观:共同富裕、劳动光荣、保障人权、平等参与、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合作共赢、生态文明、和平发展;并将价值观落实到相应的公民意识之中,分别为:责任意识、就业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尊重意识、奉献意识、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意识的形成必然要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所以围绕这些关键意识,我们以学期为单位设置了学生的核心行为目标,分别为:做有职业理想的人、做校园的主人、做有道德的人、做合作共赢的人,最后是成为胜任职场的公民。职业学校开展公民教育的价值观引领图(见图1):

这样的设计可使公民教育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机相融,有了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使我们在唤醒学生的公民意识、张扬公民权利、履行公民行为的时候,有了方向,有了保障;而有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认知、体验、升华,养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这样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行为养成为评价指标的实践操作模式。因此公民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相互依存,相互支撑,构成了一个整体,共同催生学生的公民素养。

2.回归生活,让学生过上公民的生活是公民素养催生工程的基础

“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是一切德育工作的原则,只有让学生过上公民的生活,才能培育出真正的公民。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以学生的校园生活为重点,培训教师、创设氛围、改善管理,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校园内过上公民的生活,从而养成公民素养。

职业学校教师自身公民素养的高低是学生能否过上真正公民生活的关键。实践中我们采取了种子教师长期培训研讨、骨干教师定期培训、12所试验校点上轮流培训的方法,通过开设专题的培训班、定期的讲座及研讨会,下发培训光盘、培训教材、网络提供资源等方式培养了一支公民教育的教师队伍,他们成为了学生公民素养生成的有力推动者。

我们在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公民教育基本理念的基础上,以管理文化为重点,以平等、法治、民主、权利、义务为关键词,建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学生民主参与管理校园公共事务的制度。

班级是学生校园生活的基本单位,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成为我们明确的目标,在班主任引领下,由学生按照民主集中的原则选举产生班干部,制定执行班级管理制度,管理班级事务,以此让学生在自立、自治、自理中理解权利义务的依存性,学生掌握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方法和途径,为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成为合格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学生校园生活的主要活动,将公民教育和课程改革结合起来,以丰富课改的内容寻求公民教育的有效载体。我们以课堂民主管理、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师生课堂平等互动模式的探究为主要方向,利用课堂主渠道来催生公民素养。

3.让“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模式成为公民素养催生工程的主体

“教学做合一”是公民教育最好的模式,结合职校生的特点,以公民实践活动为抓手,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参加各种公共问题的研究,学会当一名合格的公民。把各种模式方法与内容进行归并,具体形成公民教育两类实践形式。

一是与推动各种公共事务的解决相结合的“听证会”活动。该模式借鉴了美国公民养成方案中的六个步骤:①确认社区中存在的公共政策问题;②选择班级研究的问题;③收集班级所要研究问题的有关资料;④编制班级方案;⑤报告方案;⑥总结学习经验。我们对美国的公民教育养成方案采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精加工”,具体做法有:

(1)明确提出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要和学生的认知和能力水平相结合,与学校课程改革相联系,所以将公民教育实践养成训练开发形成模块化课程:礼仪训练模块、公共政策、法规认知模块、心理教育模块、公共问题研究汇报模块(即社区公共问题研究六步骤)。这样的组合能让知识技能的学习为学生研究公共问题打下基础,而参与公共问题研究的过程成了学习的动力和检验学习效果的最好方法。

(2)明确提出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要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实际。我们鼓励学生在选择公共问题时,从校园内、自己所在的社区和学校所在周边环境中,去发现经过研究可以改良或改善的公共问题;在组成研究队伍时,采取了以班级为单位和以全校学生的自愿报名组成兴趣班(避免了强迫学生参加公民教育的非民主方法)这两种基本方式;在提出解决公共问题的方案和采取行动时,提出以社会主义现有法律政策为依据,鼓励发挥专业优势,为方案提供有力的佐证,为行动采取专业的支撑。

(3)建立一支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承担公民知识的传授工作,社交礼仪的训练工作,心理保健的支撑工作等,同时也以大公民身份辅导小公民们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之中,在实践中指点学生掌握完成各种任务的方法和技能。而这样的统筹安排,使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既催生了学生的公民素养,也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最后受益的还是社会。因为职校生专业优势的特点,使我们研究社会公共问题时的解决方案更为科学、理性,往往能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而这些经过认证的解决方案确实能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解决公共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如我们“关于小区废品回收问题”研究方案提交相关职能部门后,受到了重视,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明确表示将推行方案中提出的“爱心银行”的解决方案。

二是与公民试点校特点相结合的多样的校本特色实践活动。我们以“校园主人”“社区主人”“企业主人”为主题,利用校园内、社区内、企业内的丰富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如鼓楼职校充分利用社区教育网络进行的公民意识同伴教育,让学生进入社区通过同伴教育的形式来宣传公民意识;再如六合区职业教育中心以学生的班值周为契机,让一个班级的学生承担学校部分的管理事务,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再如玄武中专校以学校德育工作渠道为载体,与学生的道德需求相结合,将公民意识分专题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进入课堂,并且围绕这个专题开展系列的富有职教特色的竞技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内化公民意识;再如南京工程高职校与企业密切接轨,让学生研究与企业相关的公共问题,并以建议书的形式递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让学生走进企业的同时,也体会到作为一名劳动者的权利和责任。这些富有校本特色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就像一串串珍珠,让公民教育试点学校的德育工作散发异彩,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内化公民知识形成公民意识。

当然,在催生职校生公民素养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是一项长期的育人工作,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当前面临着几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教师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不能尊重每位学生的权利,不能让每位学生平等地履行各项义务和享受相应的权利。二是学校管理的问题,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开放性和多样性给学校原有的课程管理制度、学生活动管理制度、教学资源的分配制度等等提出了挑战。三是学生家长的问题,在尊重学生权利的同时,更要让学生履行一些公民的责任与义务,但往往会遭到学生家长的责难及社会舆论非公正的批评。四是现实社会中“灰色”现象的影响问题,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遭遇”公共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产生消极影响。

农村公民健康素养现状分析 篇7

关键词:农村公民,健康素养,知识技能,调查

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 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 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1]。了解农村公民健康素养现状, 分析影响健康素养的相关因素, 提高农村公民的健康素养和维护促进健康的能力。本论文于2008年7月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昆铜乡长林垓村, 开展了中国农村公民健康素养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象来自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昆铜乡长林垓村, 抽取16~75岁的该村常住人口300名公民。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昆铜乡长林垓村中抽出4个自然村共300名16~75岁公民。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年3号公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的内容自行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 对随机抽取的农村公民上门入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与健康有关的理念与知识、日常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健康技能方面等内容。调查结束后给每位被调查的居民发一份家庭实用的小礼品以示感谢。

1.2.2 统计方法

调查所获数据录入微机, 以SPSS V12.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上门入户进行问卷调查, 共收到有效问卷288份, 其中, 男性147人, 女性141人;文化程度: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40人, 小学的56人, 初中的123人, 高中/职高/中专的52人, 大专/本科16人, 硕士及以上的1人。

2.2 农村公民健康素养状况调查结果

(1) 农村公民健康素养理念与知识调查结果 (表1) , 农村公民健康素养状况知识总知晓率为60.08%。

(2) 农村公民健康素养日常生活方式与习惯调查结果 (表2) , 日常生活方式与习惯总的正确率为69.77%。

注:浙江省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3) 农村公民健康素养健康技能调查结果 (表3) , 总的健康技能正确率为47.22%。

3 结语

本调查发现该村仅60.08%公民在健康素养理念与知识方面掌握较明确。在“健康”的科学含义及健康知识的方面有1/3的人缺乏正确概念, 在关于心理健康问题上接近1/3的农村公民不能正确对待, 有接近2/3的农村公民不能正确对待HIV感染者。可见农村公民的健康素养理念与知识水平较为低下。该村公民日常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总的正确率为69.77%, 有接近2/3的公民没有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有64%以上的公民不能正确食用适量的食盐预防高血压, 尤其是仅有6.6%的公民能够正确处理发现煤气中毒的情况。因而可认为农村公民日常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健康素养较差。农村公民在面对危害生命的突发紧急情况时有52.8%应急技能错误, 有将近一半的人群不会正确使用体温计, 特别是有86.5%的公民不会检查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 说明农村公民的健康技能存在较大缺陷。

综上所述本次的农村公民健康素养问卷调查发现农村公民在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行为生活方式与习惯及健康基本技能方面表现健康素养水平较为低下, 特别是在关于健康素养理念与知识的方面掌握水平较低。中国的农村人口占了总人口数的一半以上, 农村公民的健康素养差, 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中国公民整体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因此为提高农村公民的健康素养, 有必要对农村公民进行健康素养的健康教育和干预。这应引起相关管理部门重视。

参考文献

[1]黄丽雯, 张雪宝, 邹宇华.珠海市学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 2008, 24 (5) :342~344.

简谈农民的公民素养教育 篇8

对公民素养的认识

公民素养的定义。公民素养是近些年来普遍被人们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然而究竟什么是公民素养, 专家学者们看法不一, 也有一些人将其称为公民素质。笔者通过对比分析对公民素养定义如下:公民素养是以平等为核心的公民守法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等主体意识的集中体现。

公民素养的特点。公民素养内容丰富, 归纳起来主要有:

1.主体性。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 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 做一名合格的爱国者, 应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主动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 成为一名合格的国家建设者和保卫者。

2.自由平等。平等是公民素养的核心, 也是公民独立参与各项事务的前提。现代国家公民应该是人格自由的主体, 同时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下的人人平等, 这种平等包括政治、道德、文化等各个方面。我国公民除了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外, 还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自己的义务, 只有这样, 我们的国家才能得以正常的运转。为此, 公民首先应该了解国家规定的各项权利和义务。

3.遵纪守法。公民的自由平等并不意味着可以天马行空, 独断专行, 而是必须建立在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基础之上。宪法和法律是保障国家公民平等的重要依据。所以建立在现代平等意识之上的公民素养也必须要求我们遵纪守法。

4.道德规范。法律保障公民的平等得以执行, 但如果公民生活的各项平等都要依靠法律的强制来维护的话, 这是不现实的, 也是与现代公民素养的内在要求相背离的。现代公民素养不仅要求公民能自觉地参与国家的发展建设, 同时要求公民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 为自己也为他人创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 从而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公民素养的意义。公民素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具有良好公民素养的公民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主体, 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并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务, 为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注入了活力。让每一个公民摆正自己的位置,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统一, 最终实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目标。

公民素养的核心是平等, 平等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 是“市场规则———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平等原则的泛化和普遍化” (2) 。这种平等思想的普遍接受和传递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具有良好公民素养的公民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高素质的主体, 公民素养的提高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

文化是培育公民素养的重要方式, 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已经成为现代经济新的增长点。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 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国民素质的提高与公民素养的提高密不可分。

农村公民素养教育存在的现状与问题

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告诉我们,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正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 社会物质财富迅速积累, 作为精神财富的公民素养明显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而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是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正视的国情。“在我国, 农民是一个人数最多而思想最为保守的群体。” (3) 农民的公民素养问题也就变得尤为突出,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民法律意识淡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认为人治大于法治, 受其影响加上农村所固有的血缘和地缘关系让农民很自然地得出“人情大于王法”的观念。“因此, 当诉诸法律就会违反人情或者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时, 人们就不会选择法律。” (4) 正因为农民长期不用法, 也很少有机会专门学法, 自然也就不懂法, 一些边远地区的农民甚至认为法律是外来的, 是其他国家的“规定”。另外, 农村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严重损害了法律在农民心中的威信。一些有法律常识的人在面对自己的政治权利或是经济权益受到侵犯时, 怕惹事怕麻烦, 往往采取忍为高、和为贵的态度处之, 更加助长了农村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农民道德建设落后。农村所固有的风土人情和价值观念已经形成他们祖祖辈辈所遵循的道德规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各种思潮不断地涌入, 一方面, 靠近城区的农民意识到自身习俗观念的落后, 渴求改变, 于是他们便不加筛选地接受, 这也是一些低俗的娱乐节目获得高收视率的原因之一, 这样容易导致农民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另一方面, 偏远地区的农民, 对于来自城市的道德规范表现出格外的冷淡, 传统道德规范足以能够维系他们的日常生活, 他们根本不接受来自现代城市的道德规范。这两种态度都不利于我国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另外, “长期以来, 我国把精神文明建设、道德教育的重心放在城市, 对农民思想道德建设, 特别是对民族地区农民道德教育缺乏必要的关注, 从而造成了农民思想道德建设, 特别是民族地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对缺失” (5) 。

农民的权利贫困。“权利贫困是指制度层面对部分人群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限制和歧视所导致的贫困, 属于‘想工作、能工作, 但没有权利和机会工作’所导致的贫困。” (6) 我国农民的权利贫困体现在经济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上。经济权利上, “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 政府在公共产品提供上也采取了二元供给做法, 城市基础建设等公共产品完全由政府提供, 而农村公共产品中的农村道路建设、农村电网建设、农村自来水工程等部分建设需要农民自己‘掏腰包’。” (7) 农民的户口成为桎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大难题, 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的迁徙自由和择业自由, 使农民长期处在社会阶级的最底层。农民靠生产粮食作物为主要谋生手段, 粮食处在产品产业链的最低端, 他们所获得的利润还得以其他高附加值的产业为依托, 粮食价格涨了, 种子、农药、化肥的价格涨得更快。政治权利上, 农村和城市每一位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巨大反差直接导致了农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损。社会权利上, 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的差距更是显而易见的。文化权利上, 由于教育资源和教育投入的不公平, 导致农村的受教育程度和城市的受教育程度差别巨大。

农村公民素养教育的路径选择

鉴于公民素养的重要意义以及农村公民素养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 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农村公民素养教育力度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充分认识公民教育的必要性。提高公民素养要在尊重公民作为社会主人的前提下对公民进行全面教育, 包括学校教育、传媒影响、社会教育、职工岗位教育、成人教育和家庭教育等。现代社会公民意识的培养主要靠公共教育机构———学校来实施, (8) 培养合格的公民应该是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这里的学校教育不单单指义务教育阶段, 它应该贯穿在所有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 “身教重于言传”, 因此, 教师的公民素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公民素养, 这就要求无论哪个教育阶段的教师都应该具有良好的公民素养。

实现公民教育的路径选择。首先应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坚定人们建设强大国家的理想与信心。 (9) 学校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每周一次升国旗、奏国歌时都能让人心潮澎湃, 有一种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这种爱国教育形式比思想品德课上老师的讲课内容要震撼得多而且更直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 农民及其子女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 学校教育是提高农民爱国主义思想的坚实阵地。爱国主义情感应该成为公民的精神归宿, 如果每个公民都能怀有一颗感谢祖国母亲的心, 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会更加强大, 我们的祖国也会在每个公民的爱护下更加强盛。

多种方式开设公民教育课, 对农民进行公民素养“扫盲”。有必要在各级各类学校专门开设公民教育课程, 把公民课作为一门公民知识课和公民修养课, 开成政治规范课、知行统一课。 (10) 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渐进地开展公民教育,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强烈的祖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从而带动全社会公民意识的普遍提升。

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国家和个人的关系。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每个公民都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难免会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这就要求每个公民都能正确处理国家和个人的关系。从理论上来说, 个人和国家这两者是对立不同的两种价值取向, 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 在很多情况下, 二者是一致的, 是统一的, 无须也不可分开;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在某些情况下产生矛盾或面临抉择的时候, 要注意防止剑走偏锋, 一概而论, 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这一点已经写入了宪法。要想让公民发挥自己的主人的作用, 每个公民就必须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力是公民赋予的, 作为公民, 他们是国家的主人, 但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时, 应该是人民的公仆, 应该努力为公民办好事、服好务。公民应该时刻牢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关心国家的发展, 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祖国利益受到侵犯时应该勇敢地站出来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祖国利益。

政府必须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 加大对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教育的关注, 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进一步保障和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国家法律工作者应该维护法律的权威, 切实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尤其是农村司法工作者更应该杜绝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现象, 维护法律的尊严, 让处于弱势群体的农民有依靠、有安全感, 增强农民的法律信仰。

农民权利的实现要采取“差序格局”。“农民权利体系实现的‘差序格局’, 权利种类循序渐进地增多, 权利享有和实现的程度日益充分。我国农民权利实现是参差不齐的, 权利主体是逐步扩大的, 不同权利种类的实现也是循序渐进的。” (11) 农民权利贫困的现象不可能一下子解决, 它要求农民要在认识权利贫困的基础上不断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逐步实现各项合法权利, 最终达到人人平等, 消除农民权利贫困现象。

公民教育旨在提高公民素养, 农民作为公民中的绝大多数, 有其特殊性也有相同性。公民素养的提高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 它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需要一代又一代公民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2][10]成有信:《公民·公民素养·公民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6 (5) 。

[3][5]黄志海:《加强民族地区农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传承》, 2007 (7) 。

[4]张凤:《关于农民法律信仰缺失原因的思考》, 《河南农业》, 2010 (4) 。

[6]陈永梅:《中国农民的权利贫困分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5年3月第3卷2期。

[7][11]毛丛群、赵新龙:《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权利体系探讨》,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23卷第1期。

[8]张民省:《公民素质与公民教育》, 《政治与公共管理》, 2007 (1) 。

协商民主视野下的公民素养 篇9

一般意义上, 协商民主是指在多元社会现实背景下, 通过普通公民自愿积极参与, 就公共政策、公共事务、决策和立法等事项进行商议并达成共识。协商民主有助于不同层面的政治共同体平等、理性地参与政治实践, 它主要包括以下含义:一是平等参与。公民要在一个自由民主、理性公平、相互尊重、充分交流的基础上, 针对特定的公共议题进行理性分析、商讨对话, 最终寻求最大共识。各个层面的公民具有平等的地位, 其参与权利、利益诉求和提出的建议都受到平等的对待, 不能搞差别待遇。二是理性思考。公民的参与是在公民独立、审慎、理性思考的前提下进行的, 不是盲目地从众, 也不是无知地投票。公民是在认真思考、充分讨论、理性选择的基础上来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无知投票和多数人的暴政。三是协商对话。多元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想法和利益诉求必然是多元的, 存在一定的矛盾、对立和冲突。协商民主就是要通过协商对话让人们的意见充分表达, 相互了解, 相互妥协, 最终达成最大的共识, 进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我们要深刻认识当代社会分歧、社会冲突存在的必然, 协商民主就是要通过制度的设计让人们在对话交流和理性辩驳中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进而达成决策的共识, 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二、协商民主视野下的公民品格要求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我们可以梳理出协商民主对公民品格的一些基本要求。

1. 自主与平等品格。在协商民主中, 协商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 而协商的前提是公民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格与平等主体地位的意识。独立自主意识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承担公共责任的内在动力, 公民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 能够自主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思想, 能够自主支配、控制自己的行动, 不盲目从众, 受人支配, 这是交流和协商的前提。同时, 多元社会中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公民应具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民主社会中公民的权利和地位是平等的, 不能容忍特权的存在, 这也是保证协商结果公正的前提条件。因此, 平等意识也是民主社会中公民素养的基本要求。

2. 尊重与包容意识。多元社会中公民的思想意识、生活境况、发展诉求差异较大, 人们要在协商中充分讨论、批判辩驳、相互了解、全面认识, 以寻求最大共识。这就需要公民抛开狭隘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文化认同, 理解和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 认真且有耐性地倾听各方不同意见建议, 包容不同阶层人们的想法和愿望, 消除社会排斥, 这样才能为协商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尤其我国现阶段地域差距较大、不同利益群体矛盾增多、公民之间的戾气不断膨胀, 更需要彼此尊重、相互包容, 使得协商民主能够顺利进行。由此可见, 互尊、互爱、宽容、包容是民主社会公民应培育的品格。

3. 理性与互惠精神。协商民主必定是在理性沟通的过程中达成互惠的共识。理性是公民必须培养的意识, 是现代公民的重要品格之一, 也是支撑协商民主的主要精神。协商不是简单地讨论、商量, 更不是无序的争执, 而是理性分析、理性表达、理性沟通、理性辩论, 在此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 达成各方共识。可以说理性是协商的基础, 也是协商的真谛;缺少理性支撑的协商, 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和意义。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 不同群体、不同集团、不同阶层诉求的差异性是必然的, 想让各方都满意也是不可能的。所以, 现代公民必须要学会相互妥协、相互让步、互惠互利, 不求完美与极致, 但求现有条件下达成各方的共识, 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也是民主社会中共生共存的规则。因此, 理性与互惠精神对于民主社会的公民尤为重要。

4. 责任意识与公共精神。马克思曾说“作为确定的人, 现实的人, 你就有规定, 就有使命, 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可见, 责任意识是现实社会中的人必须具有的素质, 在现代民主协商中更为重要。每个公民都具有责任意识, 积极参与社会公共领域的治理与协商, 这个社会才会是一个对每个人都负责的社会。同时, 参与协商的各个主体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表达真实的意愿并对自己表达的意见负责, 这种责任担当意识是协商质量的保障, 在此前提下的协商结果才具有可信度和权威性。基于当代多元社会中公民认识差异性的客观存在, 为保证协商民主的顺利开展, 我们需要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要让公民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 公民要一同生活并共同治理这个社会, 因而要有公共精神、要有共同规则、要共担命运。 协商民主制度下的公共精神要求公民不仅要尊重其他公民的权利, 还要拥有整体观念和牺牲精神。比如环保意识、集体精神、志愿精神等都是实践中公共精神的表现形式, 是公民社会的成熟标志, 也是协商民主制度的必要精神。

三、协商民主视野下的公民素养培育

鉴于公民民主素养提升因素的综合性、复杂性和我国的实际情况, 我们对于公民协商民主素养的培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突破。

1. 建立协商民主的教育模式。在公民素养的培育过程中, 教育所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它担负着塑造什么样的人的历史使命。因为协商民主对公民的素养提出相关的要求, 因而我们的教育有必要进行相应的变革。从教学内容来说, 课程的设置应改变传统的从教育视角出发、以教师为主的单方面决定, 而应从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视角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学习内容应注重培养学生民主、独立、平等的价值取向, 注重培养学生理性分析、批判反思、语言理解、辩论表达、换位思考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沟通协商、包容宽容、善于倾听、把握大局、勇于决断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理论课程和实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予以锤炼、强化和提高。从教学形式来说, 可以更多地采取研讨、对话、开放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习惯于教师灌输, 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不利于学生自主、批判、反思精神的培养。研讨式、对话式、开放式的教学方式, 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交流的基础上, 力争让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观点, 同时要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 在充分交流、讨论辨析中发现缺点、修正不足, 建构更合理全面的知识经验。同时, 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多维思维意识, 让学生能够多角度思考问题, 存异求同, 在追求科学的前提下求得全面性的问题解答。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可以使学生的平等、尊重、理解、包容的品格和反思、批判、理性思维的能力得以养成和提高, 这是协商民主公民素养生成、培育和提升的重要途径。

2. 健全协商民主的制度体系。成熟、完整的制度体系是协商民主得以持续、良性发展的保障, 也是公民素养得以塑造的平台。协商民主制度在我国虽然尝试早、层次高,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上层精英层面的协商多, 协商主体有待进一步普及;多种形式、多种层面的协商平台尚少, 还需进一步创新;协商过程走形式的较多, 如何从制度层面提高协商质量;协商活动存在随意性, 如何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 对有些协商确定其法定性;等等。所有这些问题我们都需要认真研究, 进而各个攻破, 使我国的协商民主制度在广泛性、层次性、规范性等方面得到完善与加强。科学完善的制度在实践中得以贯彻落实, 使协商民主真正成为人们的政治生活方式、社会的民主形态。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中, 公民的协商民主素养才能得以养成和强化, 并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生长、成熟。

3. 加强协商民主的文化建设。一个社会公民素养的培育需要社会精神的认可和文化的滋养。因此, 协商民主公民素养的培育同样需要社会精神的引领和文化的孕育。那么我们就要了解协商民主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实质, 这样我们才能清楚哪些社会精神和文化意识有利于协商民主公民素养的培育。协商民主体现的精神实质是合作共赢, 合作共赢的实现需要社会倡导维护大局、互尊互信、科学理性、自主平等、互让互利等意识来维系和涵养。所以, 我们要大力弘扬与此相应的文化精神和道德情怀, 让大局意识、尊重理念、理性精神、共赢追求成为社会共识, 成为社会认可的价值理念。在这样文化精神的引领下, 我们还应为公民提供形式丰富的协商参与文化活动, 通过文化活动使公民参与协商民主的意识和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加强和提高, 活动本身也可以增多公民相互间的接触, 增强公民彼此间的信任, 进而奠定公民协商民主意识的心理基础。

摘要:协商民主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素养, 理性成熟的公民素养是协商民主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协商民主视野下的公民品格特征:自主与平等品格, 尊重与包容意识, 理性与互惠精神, 责任意识与公共意识。我国公民协商民主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建立协商民主的教育模式, 健全协商民主的制度体系, 加强协商民主的文化建设。

浅谈提高公民健康素养的策略 篇10

一、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

美国医学会 (AMA) 最先认识到, 医患之间无法有效沟通是医疗诊断和治疗的一个障碍。同时NAAL调查的结果显示的, 约1/4的成年人理解口头或书面卫生保健信息有困难。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确保患者理解医生的建议, 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一是, 加强医生对健康素养问题的认识。现实的情况是, 医生与患者沟通中不自觉地使用医学术语, 往往阻碍了病人把问题弄清楚。病人也因为疾病知识缺乏或害羞窘迫的原因, 即便不明白医生传递的信息也不愿意承认。有研究显示只有2%的医生评估患者是否明白他们的指导, 大多数的医生往往忽略了这个问题。

二是, 提高患者参与沟通和决策的积极性。患者很希望从医生那里直接获得与他们疾病相关的知识和诊治信息, 但很多情况下患者由于潜在的焦虑和快节奏会诊, 或者是能力有限而导致尴尬, 很少寻求帮助。因此, 要鼓励患者与医生进行交流, 增加疾病相关知识, 建立信心。

三是, 完善医患沟通技巧, 提高交流的效果。医生与患者的交流, 要以患者为中心, 把患者的信息需求考虑到其中, 使患者参与交流, 从而愿意进行沟通。要给患者适当的与医生交流的时间, 医生对患者的健康素养要有一个快速的评估, 尽可能找到合适的交流方式。并且医生语言要简单通俗、语速要缓慢、内容要精炼。提倡医生用“teach back”or“show me”的方式。让患者对医生所交代的内容进行复述, 这种方式可以使病人及时反馈所领悟到的信息。

二、改进健康教育的方法与内容

健康信息的内容能否被理解, 阅读材料的可读性和大众具有的阅读水平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多项研究表明, 很多健康材料 (如癫痫、癌症、哮喘、青少年精神疾病) 的可阅读程度在大学或研究生水平 (10或11级) , 对目标读者来说难度非常大。因此, 医护人员在为病人书写健康教育材料时, 要更多的考虑病人本身具有的知识水平、文化程度以及他们阅读材料的目的。健康材料的编写要使用简单、常用的词语, 最好采用主动语态、对话形式以及人性化的方式, 重要的信息要用图表、符号等特别的方式表现出来, 内容上需要侧重于行动和行为。一些最容易被病人误解而对预后至关重要的信息一定要简明易懂, 可以应用图片、视听资料等多种模式。增加家庭访视的机会, 用非医学术语交流, 这种主动的、协作的方式可以帮助患者克服障碍, 给患者传达一些重要信息, 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健康信息的传播可以考虑通过电视、网络平台、流动宣传车等方式, 方便人们对健康信息的获取。

三、尽早培养公众健康素养的理念

健康素养的养成和提高, 是一个长期培训和积累的过程。教育能改善整体素养, 也能提高健康素养。有研究已证实很多健康问题都源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因此需要尽早提高公民的健康素养, 把健康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时期是最容易掌握健康素养技能的阶段, 学校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教育孩子们培养健康素养意识、形成健康行为, 以减少成年以后的健康问题。而医学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的健康服务提供者, 他们不仅要达到普通学生的健康素养要求, 还要学会与健康素养有限的人群进行沟通的技能, 学会评估健康材料的可读性, 不断的自主学习新的医学知识。IOM建议, 医学院校要将健康素养整合到课程教学中, 贯穿医学教学的始终。目前, 西北大学医学院已对一年级新生也开设了健康素养课程, 包括12周的交流技能课程和6周的医学文化课程。哈佛大学医学院也为学生开设了到社区学习的课程, 不仅使学生了解到健康素养的重要性和用简单语言与病人交流的困难程度, 也使社区的群众获益。

四、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创造支持性环境

一是各级政府需要把加强公民健康素养教育列入长远规划中, 为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 创造支持性的环境, 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同时, 建立网络监测系统, 随时了解居民健康素养状况。二是根据中国的经济、文化、医疗制度、医疗保险、民生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制定相应的健康素养评估工具和调查指标体系, 使收集的数据更具有科学性, 能够客观的反映我国公众健康素养状况, 从而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

五、小结

提高公民健康素养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不仅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务, 更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 希望通过政府、社会和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我国公民健康素养水平能够获得较大提高。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日趋上升。健康素养是近年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面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提高公民健康素养, 对于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加强医患沟通、改进健康教育材料、尽早培养公众健康素养理念、加强政府主导作用等方面, 对提高公民的健康素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健康素养,健康教育,健康促进

参考文献

[1]肖砾, 陶茂萱.健康素养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健康教育, 2008, 24 (5) :361-36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北京:2010.

[3]Parker R Buck, Health literacy:a challenge for American patients and their health care providers[J]Health Promot Int.2000, 15 (4) :277-283.

[4]Root man I.Health literacy:Where are the Canadian doctors[J]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2006, 175 (6) :606-607.

公民科学素养 篇11

一问:是否能引发独立思考?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也以其独特的方式体验生活。这是他作为公民应有的权利。我们在教学中,就应当鼓励并倡导儿童独立思考,各抒己见,不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互通有无》(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一课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要求是:初步了解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依存的关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许多老师在执教时都努力凸显古往今来的“互通有无”使中国经济实力得以快速提升。然而,这应该只是教学目标的一个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当下,各国经济往来更趋频繁,相互依存度逐步提高,伴随而来的是居高不下的经济纠纷。据此,我们从一张统计图表入手。

生1:我不太明白什么是“反倾销调查”?

师:要理解“反倾销调查”,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倾销”。(出示简介,学生阅读)

师: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生2:倾销就是低价销售,让本地的商品卖不出去。

师:你们能看出互通有无与这张统计图表之间的关系吗?

生3:随着出口量增大,我国受反倾销调查的数量也在增加。

生4: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频繁,市场越开放,矛盾纠纷也越多。

生5:这是其他国家在欺负我们,我们中国又不是没有生产能力。我们可以不进口其他国家的商品,也可以不把商品出口到其他国家。

生6: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你刚才说的,叫闭关锁国。历史上,我们可是吃过大亏的。

师:我们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是为了更好的发展。那么,我们怎么能因为开放后一些产业会受到冲击就因噎废食呢?

生7:大家听过“多米诺骨牌”现象吧。金融危机的时候,国外的订单减少了,我国很多企业就没办法生存了,很多人失业。为了保护我们的产业,我认为不能完全开放。

生8:我们可以与其他国家相互依存,但不能完全依赖。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加入其中,与其他国家互通有无,相互依存而不是完全依赖。

从更深的层面来讲,独立思考就是一种洞察力思维。遇到问题时,既不能依赖他人获取答案,也不能仅从已有知识、认识,甚至是偏见中找答案,而是要用一种全新的、理性的、洞察的视角去发现问题,透过现象探寻本质。因此,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具有洞察力就比获取知识更为重要。

二问:是否维护了公共利益?

作为公民,我们应该意识到,每个人的利益取决于社会共同体中其他人的幸福安康。因此,关注公共利益是课程的重中之重。研究历史,是让孩子认识维护公共利益价值的极佳途径。

抓住“背景”“结果”,我们以纵览式的方式走进了鸦片战争。

面对这场战争,孩子们不禁疑惑:“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我请孩子们到战争的结果中去找寻答案。所谓结果,即《南京条约》。书中以表格的方式给出了一些条款,经过一番讨论,孩子们的思路清晰了,观点鲜明了:出口洋纱洋布、偷运鸦片;让中国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协商关税,都是为了英国自己的利益,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孩子们感慨这可真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如果说之前我们只是在故纸堆里徜徉的话,下面就要站得高一些,跳出来了。我鼓励孩子们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对鸦片战争的背景和结果分析(图略)。“请大家看这张思维导图,你们有没有发现其中有些部分似曾相识?有没有让你联想到现在发生的一些事?”我给孩子们3分钟时间思考,独立书写。

有的孩子找到了吸毒的源头,有的孩子关注了销售策略,以后面对“免费”、高额利息的诱惑,是不是会更加慎重与理性?有的孩子关注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行为:“我们向各国出售商品,有的也是在消化过剩的产能。”说得是不是很有道理?

师:“时至今日,战争依然时有发生,依旧是一些国家解决问题的方式。你们怎么看?”

孩子们忧国忧民,慷慨陈词:

“作为国家领导人,一定不能逞一时之快,轻率地发动战争。”

“就说困扰欧洲各国的难民问题吧,不就是战争引发的吗?战争,对于发动战争的国家来说,也没有什么好处。可以说,战争没有赢家。”

“只有维护了公共利益,我们每个人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如果那些发动战争的人能够理解这一点,我想,战争也许就不会爆发了。”

……

历史是从时间的角度探索以往发生事件的原因及其影响,我们引导儿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概念,将历史与现实整合,探寻因果关系,推论他人选择,思考各个团体付出的代价及获得的利益。进而认识到,他们在当下社会所面临的抉择,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前人都经历过了。 当“未来公民”的智力和道德都获得发展,并能很快承担起公民职责时,公众利益就能得以维护。

三问:是否运用于公民行动?

当我们具有公共生活品格与公共精神,能以正确方式和高度责任感主动投身于公共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就是合格公民。这一理想的实现,必须依托公民行动。而公民行动就在我们身边。

为了不让地沟油重返餐桌,我和孩子们一起查找现有法律,分析利弊(内容略)。

“看来,现有法律法规都有不足之处,我们能不能依据这些不足,利用他们的优点来提出我们的方案呢?”孩子们四人小组讨论后,我请每组的4号发言:“上街调查,一旦发现就立即上报卫生局。”“调查到地沟油的源头,直接把源头切掉。”“让每个生产油的人都去某个地方检查是不是地沟油。”“抓住卖地沟油人的同伙,不要有漏网之鱼。”“要开饭馆的人让政府检查是否是地沟油。”“成立地下监视队,发现后,报警把他们抓住,坐牢。”

孩子们的想法非常朴实,他们关注了“源头”“同伙”和负责机构。遗憾的是,这样的方案比现有政策更有效吗?

为了让孩子们理解这一点,我开始引导:“你们听说过牛顿吗?”酷爱读书的他们自然大声回答:“认识!”“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马上就有人接了上来:“我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我们能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方案呢?能不能根据现有政策的优缺点提出我们的方案呢?”聪明的孩子们一点就透:“我们可以把其他国家好的政策拿过来。”“不太好的方案我们把它补充完整。”

循着这样的思路,我们继续讨论。孩子们借鉴英国的政策提出以下方案:“政府补贴肥皂生产商用钱、用物回收地沟油,将其制成肥皂。”“政府补贴炼油厂鼓励他们用钱、用物回收地沟油,将其制成生物柴油。”“在小区、餐饮一条街设立地沟油回收桶,便于统一回收利用。”通过举手投票表决,3个方案均高票通过。

针对以上方案,也有孩子提出异议:“这样人们不就都用回收的地沟油去换钱了吗?”“生产厂家是不是会亏本呢?”……有不同的声音,就有了思维的碰撞,也就有了真正的对话。孩子们一起分析:“卖地沟油的人不就是为了钱吗?既然现在有地方出钱买地沟油,而且又不违法,他们一定会很高兴。”“这样做,地沟油就不太可能会回到我们的餐桌,我们的身体就健康了。地沟油又能废物利用,多好。”“回收地沟油的人、生产厂家、我们都得利,一举多得。”

渡边淳一先生写了一本书——《钝感力》。这个时髦的词可以转换为另一个更普通的词“耐挫力”。讨论,被否决,再提出,再讨论,再否决……坦然面对挫折,继续前行。我们的公民行动,不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耐挫力吗?只有抗挫折能力强的孩子才能抖擞精神再次前行,只有心胸宽广的孩子才能快速放下,兼听则明,只有具有钝感力的孩子才能越挫越勇,坚持到底。很高兴,在课堂上,我看到了这样一群可爱的孩子。

(作者单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江苏南京 210008)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公民科学素养 篇12

一、政府性路径:重在加大政府的保障力度———此乃媒介素养教育发展之前提

从世界各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经验来看, 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有两种比较通用的路径方法, 一种是由政府主导开展的, 自上而下的媒介素养教育运动, 另一种是由民间社会团体组织的自下而上的媒介素养教育。这两种媒介素养教育的路径各有所长, 我国应注重两种路径方法的结合。这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从中国的行政机构设立来看, 中国的权力结构属于集权型, 各级政府拥有很大的权力, 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集中财力物力办大事, 具体在媒介素养教育事业上, 政府可以统筹和协调一切可以使用的资源, 来更好地推进媒介素养教育, 从而做到民间团体和私人机构无法做到的事情。因此, 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路径上, 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 能够在全社会更全面地推进媒介素养教育。但令人遗憾的是, 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媒介素养教育在观念、政策措施、传播导向、经费投入等方面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有效措施, 这使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难以顺利进行。因此, 要使得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能够顺利进行, 必须加大政府对媒介素养教育的保障力度, 与此同时, 政府部门也应该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只有这样,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才能够在制度、资金等方面得到保障。

(一) 政府要加大支持协调力度

首先, 政府要在法令政策上引导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政府要完善各种相关的法规, 规范媒介的传播行为, 保证媒介素养教育必需的良好社会环境。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 政府有关部门还可以出台相关政策, 将媒介素养教育的要求和内容固定下来, 成为各级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例如在《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增加相关的条文, 或将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列入实事工程, 从而以更强大的舆论引导、更充裕的经费投入、更广泛的社会动员来推进此项工作。政府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 只有政府介入才能保证学校媒体素养教育的顺利实施, 政府必须颁发相关的课程纲要, 使媒体素养课程在学校中具有合法的地位。这样, 媒介素养教育便能够在学校和社会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正式开展。

其次, 政府应关注媒介素养教育, 对媒介素养研究给予资金和人才支持, 并积极推进大众化的媒介素养教育, 使媒介素养教育走向基层、走进群众。在我国, 相关部门已经作出了一些积极的尝试, 例如:在2004年1月, 中国传媒大学申请设置的传媒教育硕士点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批准;2004年7月, 《光明日报》公布了国家教育部的重点招标课题“媒介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等。这些实践活动, 都表明了我国政府已经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推进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实施媒介教育大众化, 需要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来督导和协调此项工作。政府应该建立相应的督导与协调机构, 有学者建议, 由宣传部门牵头, 组成新闻、教育、文化等部门共同组成的机构, 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 具体工作可由教育部门多承担一些。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推动媒介素养教育。

最后, 媒体素养的师资培养更要靠政府介入, 政府要考虑对一部分教师进行短期或中长期培训, 让他们先到媒体素养教育的岗位上, 并且还要把媒体素养的内容增设为师范院校的正规课程, 培养未来的师资。这些都要靠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规定, 持续关注媒介素养教育, 对媒介素养研究给与资金和人才支持。

(二) 政府要提高自身媒介素养

政府部门除了加大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政策、资金等支持外, 还需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政府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提高政府机构工作人员的媒介素养, 即对公务员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二是提高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如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

政府部门率先提高自身媒介素养, 首先要提升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 对公务员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政府作为社会结构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其自身的公信力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 对公务员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让公务员了解媒介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并提高他们运用媒介的能力。尤其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 新媒介的广泛应用, 给公务员的处事能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提高公务员的媒介素养, 是政府部门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的途径之一。

提高政府自身的媒介素养, 还要求政府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2008年5月1日起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了我国4.5万个政府网站应当承担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职能, 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应当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 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但是, 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发布的《中国行政透明度年度报告·2009》表明,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行政透明实施不尽乐观, 同样是省级政府的门户网站, 在主动公开信息方面有着天壤之别。因此, 政府应该主动公开信息的内容, 特别是行政收费信息公布应及时、全面;通过明确公开时限和建立多部门公开信息的协调机制, 保障主动公开的及时性、准确性;政府公报的出版要连续性强, 分类细致, 便于查阅;政府网站的集成度高、检索功能完善、栏目设置合理, 这样才能发挥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的作用;新闻发布会制度必须规范化。

二、学校性路径:重在发挥学校的主体功能———此乃媒介素养教育之主导

(一) 以大学教育为主导

我国许多高校在新闻专业正式诞生前, 都开展过对学生广泛意义上的媒介素养教育。当然, 现在我们所讲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超越了高校新闻教育的范畴, 是更大范围、更大规模、面向全社会的媒介教育。在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 应该发挥大学的中坚力量。大学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天优势, 因而大学应该作为率先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主阵地, 以大学为依托, 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应该成为当下中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验和实践的突破口。由于媒介素养教育和高等新闻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而高校新闻院系又有这方面最充足和宝贵的师资。因此, 发挥大学的作用, 充分依靠高等新闻院校, 充分发挥新闻教师的作用, 就成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最佳选择。

当前, 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并没有在大学的专业教育中形成体系, 对媒介素养有所涉及的只限于新闻等相关专业,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 这种课程设置日趋落后。媒介素养教育不能只限于新闻等相关专业, 应该在大学教育中扩大范围, 将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全部专业, 使之成为基础课程。林爱兵、王希华两位学者在《面对当代受众:媒体的素养教育》一文中谈及在大学中施行媒介素养教育的两种策略。第一种方法是以新闻传播学专业为中心, 向大学内部的其它专业和学生横向辐射, 也就是说让新闻传播专业担负起探照灯的使命, 通过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的力量, 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传播到本校其它专业的学生。具体方法是, 第一步将媒介素养教育辐射到本校一些相近的专业, 比如文学专业、语言专业、艺术专业等;接下来将媒介素养教育进一步辐射到更大范围的其他专业。还有一种可行的方法, 就是是通过大学进行外部横向铺延, 这种方法的范围有所不同, 指的是不同的学校之间进行交流。如大学与大学之间设有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科点相互沟通和合作, 逐步丰富传媒教育资源和经验, 建立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框架体系。在这个基础上, 进一步发展媒介素养教育需要的教材、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师资培训、组织媒介素养专业人员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建立媒介素养专业网站、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论坛。等条件成熟后, 向其它没有媒介素养教育专业的院校提供教学支持、宣传及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等等。从上面这两种方法可以看出, 大学的媒介素养教育最主要的还是要学校来推进, 这样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就。因为自上而上地推广媒介素养教育, 能够全面、有效地实施。

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比较可行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自下而上的推进媒介素养教育, 其推动主体为大学生。例如有条件的大学或者新闻与传播院校可以选择当地一两所中小学或一两家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共同制订实施方案, 先做些试点工作, 再逐步推开。利用大学的优势在全社会推广媒介素养教育。同时, 大学的新闻组织或者新闻社团, 还可以在校内开设新闻与传播知识的选修课程和课外讲座, 面向其他科系的非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普及媒介知识, 推进媒介素养教育。

(二) 设立专业研究机构

根据国外相关经验, 建立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依托的研究发展体系, 开展切实的媒介素养研究工作, 探究媒介素养教育领域的相关基本理论问题, 且形成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 从而推动这一领域的健康发展, 是十分重要的。高等新闻传播院校是媒介素养教育和培训的重要阵地, 他们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骨干力量, 应该在大力宣传和推广媒体教育的基础上提供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经验以及逐步丰富公众媒介素养教育资源, 建立较为成熟的大众媒介素养教育整体体系, 如编制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教材、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培训、调查研究各地区各层次媒介素养现状、建立媒介素养专题网站论坛、向其它没有新闻传播专业的高等师范院校提供教学和培训帮助等等。在大学院校中, 新闻传播专业则是高等师范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枢纽, 该枢纽不仅可给校内的其他专业提供支持, 也可以联结其他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来将媒介素养教育推向更广更深层次。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创立、引进、推广和发展新学科领域的重要阵地, 它理应成为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源头。

(三) 培养师资, 编写教材

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有一套完整的方案, 媒介素养教育才能够逐步推进。此外, 媒介素养教育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师资和教材。媒介素养教育, 就是对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进行教育和再教育, 其基本点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媒介素养, 一是教育。从这个层面来说, 在大学中, 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 理想状态下也应该有两点要求, 一是要懂得新闻传播学的相关知识, 另外还要知道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大学应该承担培养媒介素养教育师资的责任。培养师资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以新闻院校为基础, 制定完善的培养计划, 对大学老师进行专业的媒介素养培训, 使之成为传播媒介素养知识的先行者和实践者。有新闻专业的大学或院校, 有深厚的新闻传播专业知识, 课程建设也相对完善, 而且具有传媒教育的实践经验, 因而, 广播、传媒、新闻等大学或学院有责任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培训提供人力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在培养方式上, 除了正规的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培训, 这些有新闻和传媒专业的院校还可以开展多样性的在职培训课程, 暑假进修课程等等, 对中小学校教师进行短期培训, 使他们具备媒介素养的基础知识。两种不同的师资培训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应有所区别, 但都需要对媒介素养教育专业课程进行系统的学习, 只有这样, 才可以富有针对性地提高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培养的成效。

开展媒介素养大众化教育,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要有一套适用的教材。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 需要有一套教材, 系统地进行讲解, 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套好的教材, 不但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 有利于学生学习, 也为普通受众自学提供了便利。因为, 有了好的教材, 许多人通过自学的办法同样可以达到学习的目的。因此, 尽快编写一套适合于向不同人群普及媒介知识的教材就成为当务之急。而目前的现状是, 我国目前流行的媒介素养知识相关读本, 大多数为泊来品, 多为介绍外国的经验, 很少有结合中国实践编写的, 有特色的教材。大学和媒介素养研究学者, 应该为编写具有中国本土色彩的媒介素养教材作出贡献。且这些读本应与新闻与传播院校专业教材有所区别, 应该具备通俗性和实用性。专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区别在于, 专业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新闻与传播理念和训练学生掌握为社会与公众服务的媒体操作技能, 而面向大众的媒介普及教育则主要在于普及媒介知识, 培养民众掌握和运用媒介更好地为自己的劳动、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服务的能力。

(四) 重视未成年人教育

我国媒介教育现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教育不够。由于未成年人集中于中学和小学, 因而在中学和小学里面有针对性、科学地设立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这样才能富有成效地提高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水平。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处于领先地位,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往往具有针对性, 对受教育人群进行细分, 从而采取不同的媒介素养策略。我们应该学习发达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先进经验, 同时结合我国大陆的实际情况, 在中学和小学里, 科学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的中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应采取一种整合模式。整合是指从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根本目标出发, 整合多方面的教育资源, 达到教育目标的优化组合。学校媒介素养课程实施可以采取专题讲座、主题班会与学科渗透相结合的方式。

学科渗透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一种常用方法, 具体作法是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融入到现有教育体系的学科教学中, 不单独另外开课。如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对涉及到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以学科中的媒介素养成分为基础拓展相关媒介素养的培养, 同时兼顾其它学科中与该主题相关的媒介素养要素, 并根据媒介素养成分设置相关任务或讨论议题。

专题讲座是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一种方式。在我国的中小学, 尤其是一些落后地区的中小学, 专题讲座的方式还是比较少见。专题讲座可以由专家指导或教师引导这两种方式展开教学。具体作法是将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分成不同的模块, 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随着我国近年来的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 初中新课程改革增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 这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教学实施空间。利用初中新课程改革给老师提供的这些教学空间, 结合学校自身的条件与时间安排, 确定媒介素养教育的专题内容。

班会也是对中小学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一种方式。对中学生而言, 学习课程繁多, 学习时间紧张, 所以在开班会过程中, 可以以媒介素养教育为主题, 对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 尤其可以针对最近发生的一些社会现象, 比如:“追星问题”、“网瘾少年”等, 采用辩论、表演、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 教师可以在最后总结评价。

三、家庭性路径:重在树立家庭的主动意识———此乃媒介素养教育之关键

除了学校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之外, 还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主动意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每个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庭,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 首先要求家长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水准。在阅读时代和传统媒体 (报纸、广播、电视等) 时代, 家长还可以充当一个知识的权威, 对孩子进行阅读、视听方面的指导, 家庭对孩子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起着很大的影响。而如今, 到了互联网时代, 很多父母由于不接触网络, 思想与孩子有了一定的代沟。年轻人由于接受更新潮的思想, 容易接受新媒体, 对社会新生事物也比较敏感, 因而, 在媒介融合时代, 父母应该与孩子进行全方面的交流, 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媒介接触状况,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予以指导和帮助。

具体来说, 成年人一方面要提高自身媒介素养水平, 另一方面, 在对孩子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时候, 要改变传统的单向的传受教育模式, 把孩子看成是需要互相学习的朋友, 增强互动, 共同提高, 甚至要放低身段, 以孩子为师。和谐的家庭关系能给孩子以安全感并满足其归属感, 使其不会把电视和网络当作缓解紧张的避难所, 不会依赖电视来躲避现实世界的难题和宣泄自己的情绪, 因而会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所以开展家庭媒介素养教育, 还要注意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

四、媒介性路径:重在加强和规范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此乃媒介素养教育之根本

媒介教育的起源主要来自媒介内容, 媒介是媒介教育最显而易见的传达工具, 作为信息源的媒体产业理应对媒体素养教育负责。部分大众传媒机构的社会责任心的丢失是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原因之一, 对此, 深化大众传媒传播, 同时规范大众媒介引导其责任意识尤为重要。首先, 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媒介的传播优势, 推广媒介素养的概念和内涵, 促成全社会对媒介素养的重要性的认识;再者, 媒介机构可以制作与媒介素养相关的学生关注焦点的主题片、纪录片等从社会角度进行宣传与讨论。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 学生与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 传媒逐渐成为学生社会化的新的重要途径, 因此, 媒介组织教育也应该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 媒体产业机构应当有媒体自律, 从源头上解决媒体内容对学生及社会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这就要求媒体机构当好把关人的角色, 并且媒体从业人员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其次, 大众传媒本应是社会公器, 因此传媒机构理应为媒体素养教育提供设备、资源与人才, 为人们提供参与媒体实践的机会。媒介组织可以发挥自身的传播优势, 推广媒介素养的概念和内涵, 促成全社会对媒介素养重要性的认识。在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 大众媒介不仅报道新闻信息, 还传播媒介知识。例如, 在报纸上开设专栏, 专门讲授媒介信息教育方面的知识;在电台、电视台定期举办知识讲座, 普及媒介知识, 还通过电台热线参与给大家提供讨论的机会或在网络上开设专门的网络论坛, 组织网民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 进行交流或互动, 并在必要的时候邀请专家给与问题的解答。这些活动本身, 既利用了大众媒介传播优势, 又扩大了媒介的影响力, 达到普及媒介知识、理论的作用。在我国, 也有媒介在做这样的普及与推广的工作。

五、社会性路径:重在营造社会整体的大教育氛围———此乃媒介素养教育之基础

同其他的教育一样, 在终身教育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今天, 媒介素养教育也是如此。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 社会整体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发挥网络的优势, 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网络课程、建立虚拟学习社区和开发专用的媒介教育游戏, 这样公民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地通过网络、互动交流来学习媒介素养相关知识, 这与上面所提到的终身教育的理念是相吻合的。具体来说, 既可以让公民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为精明的媒介受众, 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检查和改进传媒, 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责任心和批判能力。将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组织起来, 作为媒体素养教育志愿者深入社区、街道等社会群体, 进行媒体素养宣传推广和培训, 让他们以传者的角色参与到媒介素养教育中来, 通过亲身体验, 自觉促进整个社会的媒介素养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当今社会传播技术迅猛发展, 信息传播的数量和范围都快速增大, 而且我国还处于社会转型阶段, 因此相应的大众传媒信息价值观也更为复杂多样。针对公民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应当紧跟时代的潮流和步伐, 进一步深入和发展。这也是在社会层面关注公民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所在。如前所述, 在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时, 相对学校而言社会的舞台更加宽广, 资源更为充分, 方法也更加复杂多样。而且由于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特殊性, 传统的教学己经不能适应教学的需求, 良好的互动与交流是非常必要的。而这种互动与交流必须由一定的社会团体来充当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 他们是通过社会途径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这些社会团体大多是由民间自发组织的, 他们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开设培训班, 社区、学校间进行联谊, 开展研讨会、演讲比赛和媒介素养知识竞赛等。例如, 可以设置专门的评价媒介信息网站, 对各种媒介资源和信息发表自己的建议和观点, 还可以进行举报和投诉。这样可以锻炼公民认识、分析、运用和监督大众传媒的能力。

终上所述, 政府应当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运用行政力量推动媒介素养在全国普遍开展;学校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排头兵, 不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 都不能忽视其作为媒介素养教育主体的作用;大众媒介拥有强大的宣传优势, 媒介素养教育的从事者应该寻求媒介的支持, 努力扩大媒介素养教育的效果, 同时大众媒介也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净化社会文化氛围, 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社会力量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新生力量, 广大的民间团体、慈善机构、基金会、社区乃至每个家庭, 都拥有独特的资源和优势, 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不可或缺的力量。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只有依靠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才能突破瓶颈并长足发展, 步步提高我国公民的媒体素养。

参考文献

[1]邱沛笙.论媒介素质教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

[2]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及方法[J].现代传播, 1997, (1) .

上一篇:卫生人力资源管理下一篇:医疗服务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