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共12篇)
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 篇1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是小学科学的主要任务……”科学教师必须承担起这项任务, 因此, 要用心上好每一堂课。
一、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使学生热爱科学
科学课切忌枯燥乏味, 上成单纯的读、写、记、背的课。每一堂课教师都要尽量挖掘学生的兴趣点, 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使学生乐学、爱学、主动学。
1.充分利用好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如:标本、挂图、模型等。
2.利用好活动基地和学校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例如, 细致观察狗尾草, 用简图画出狗尾草的主要形态特征。例如:《寻访小动物》一课, 把学生带至活动基地, 划定一个范围、一棵大树、一个花坛……仔细观察这个范围里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 做好调查记录。
3.种植植物, 养殖动物。例如:种植凤仙花, 并做好大约三个月的记录。种植前教师做好指导, 之后每一堂课前都要引导学生交流凤仙花的生长情况, 指导学生继续做好观察和记录。
4.现代教育技术与科学课整合。例如:观看视频资料,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5.动手操作。例如:引导学生用纸造一座“桥”, 自己制作并且加固一个正方体框架, 制作不容易倒的“高塔”。
6.自制教具。例如:制作一个小天平, 制作铁钉电磁铁。
7.做好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
二、逐步形成学生科学的观念和思想
科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 它重事实讲证据。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大胆质疑、一丝不苟、主动探究, 对探究结果要用科学术语精准概括, 为了排除外在因素的干扰, 要耐心认真重复实验,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认真听取他人看法, 从科学事实中归纳出科学概念, 对结论要做出合理解释的习惯。以逐步形成学生科学的观念和思想。例如:教学《水珠从哪里来》一课, 出示装好冰的玻璃杯,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外杯壁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有的学生说是杯内的冰化成的, 有的说是从杯壁渗出来的……利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使学生认识到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 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接着引导学生: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你能用实验证明吗?学生通过小组分析讨论达成共识, 做一组一个空玻璃杯, 一个装有自来水的玻璃杯, 一个装冰的玻璃杯的对比实验, 并设计填写完成科学记录单。最后得出结论: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的冰有关系, 并做出解释。
三、探究学习中积累掌握一些科学技能与方法
科学课有其自身的特点, 在科学课堂中, 使学生逐步积累一些科学技能与方法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途径之一。
1.观察技能。科学教材第一册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就通过观察大树, 使学生了解科学课中的观察与平时的随意看有什么不同之处。科学课的观察是有明确目的的, 在观察前要做好准备, 如观察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观察任务。运用什么方法观察, 运用感官, 利用工具……要求带好纸笔, 做好记录。
2.实验技能。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实验, 尤其是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和对比实验, 掌握实验技能。在实验前, 使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包括明确实验的目标, 实验使用的器材和材料, 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的注意事项, 小组同学的分工合作。实验时要严格按照流程去做, 并做好记录。实验后要把器材洗涮干净, 放回原处。
3.动手操作技能。对于教材中适于动手操作的内容, 要准备齐全材料, 让学生真正动手进行探究学习, 在活动中进一步认识所学科学概念, 掌握相应的动手操作的技能。手脑结合, 体验成功的喜悦。
4.整理加工观察、实验信息的方法。记录不仅可以用文字, 还可以用维恩图、简图、记录表、气泡图、网状图、柱状图、流程图、循环图等形式。使用这些记录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联想、比较, 判断, 概括能力, 表达与理解能力。每一种形式都有其优点。例如:维恩图可以比较两种事物的异同点, 简图可以了解事物的构造。
5.科学思维能力。科学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 敢于提出问题, 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猜想, 用不同的方法验证, 之后作出判断和结论, 通过交流、讨论、辩论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听取他人的想法, 加深对科学事实的理解, 从中归纳出科学概念。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比较、判断、归纳、想象、分析、推理、概括等科学思维能力。
四、利用课外、校外时间进行拓展和延伸
对于一些课堂时间不够的拓展性的实验, 可以延伸到课外继续研究, 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阅读科技报纸杂志、书籍、观看电视科技节目、上网等收集积累科学知识, 了解科学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例如, 在学习《探索宇宙》一课时, 引导学生课外收集我国和其他国家探索宇宙历程的相关内容,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进程, 感受科技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增强自豪感、责任感, 激励他们将来为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
科学课是探索自然现象的, 容不得半点马虎。利用每一节科学课使学生养成严谨、认真、尊重客观事实、尊重他人、乐于动手、愿意与人合作、敢于质疑探索、敢于发表自己见解、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等积极的科学品质。
参考文献
刘艳荣.在小学科学课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S1) .
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 篇2
【内容摘要】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由于科学学科本身就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和创新精神,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在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首先要激发学生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勤动脑,在实践中训练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同时还要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内外科技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实践、创新,从小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素养,兴趣,探究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时代和民族发展、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少年儿童正处在智力发展的过程中,求知欲望强,充满好奇心,这一时期是培养儿童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但是还缺乏自我探究,自我发现的能力,如果得不到正确教育引导,将会泯灭孩子心中的求知欲望,失去激发孩子潜能的最佳时机。由于科学学科本身就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和创新精神,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就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探索和实践。
一、激发学生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兴趣时最好的老师,教师在科学课教学时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
1.激发探究欲望。学生年龄小,他们好动、好奇,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易于直接或间接地被客观事物或其它自然现象的新奇性所吸引,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地处理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注意形象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精心设计和组织一些富有情趣的实践活动,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热情和兴趣。如在学习“浮力”这节课时,我让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个新鲜的鸡蛋先放入一杯水中,鸡蛋沉到了杯底,然后把这个鸡蛋放入一杯浓盐水中,结果鸡蛋漂浮到液面上。同样一个鸡蛋为什么在水中下沉而在盐水中漂浮呢?于是学生的头脑中充满了疑问和探究的欲望,急于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样的气氛中,我们开始了对浮力的进一步探究。
2.创设探究氛围。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课堂上,民主的学习氛围、和谐的学习环境,都为学生探究活动的进行和深入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保证。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灵活地转变角色,创设适合于学生自行探究、激励学生勇于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参与到研究活动活动之中。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还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多“看一看”,认真“想一想”,互相“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教学“串联和并联”一课,上课时,先给学生准备好一块电池,两个小灯泡,若干导线,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有几种连接方法?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了探究之后设计出许多不同的连接方法,我又乘机提出问题:两种连接小灯泡的亮度有什么不同?两种连接方法有什么特点?这样,学生带着一个个探究性的问题,一次次地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3.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在科学课教学中,探究性活动很多。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这种引导和鼓励无疑为学生深入地探究注入了活力。如对学生探究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以保护学生的上进心和探索精神。另外,还允许学生的在探究活动出现失败。因为探究是一种探索性活动,由于探究方法不同,并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往往不一定得出正确的结论,对此,教师首先要肯定其探究精神,然后与学生一起找一找失败的原因,再鼓励学生尝试进行新的探索。如在学习“滑轮”时,我让学生自己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否省力,学生进行探究后,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定滑轮费力,使用动滑轮有的不省力,有的省力,但不是省一半的力。这样的结论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但得出这样的结论是正确的,因为学生实验时有滑轮的摩擦力和滑轮本身重量的影响,我首先肯定了学生们实验的准确性,然后点出实验时要排除或忽略滑轮的摩擦力和动滑轮的重量的影响,再让学生进行实验,结果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学生由此也学到了一种探究的方法: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影响。
二、在实践中训练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
学生学习科学课,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去自行探究科学,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并让他们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科学课所特有的学科特点为学生的动手实践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善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充分地动眼、动手、动脑、动口,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实验和操作,使学生获得更直接、更清晰、印象更深的认识。
1.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是进行探究的基础。从具体的认识活动来说,训练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等三种基本的科学方法。如在观察方面,训练学生观察各种自然事物、自然现象的观察方法,包括明确观察目的,把握观察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按顺序观察、多角度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边观察边研讨、边观察边记录等等。在思考方面,训练学生比较、分类、概括、归纳、综合等基本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先思后说”、“先想后做”等良好的思考习惯。在实验方面,训练学生认识和使用一些简单的仪器,学习初步的设计实验的方法,会做一些基本的分组实验,包括训练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测定性实验等,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从基本的认识过程来说,教给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做”字上下功夫,对学生进行科学认识程序的训练。如面对某一具体的认识对象,采用什么方法去认识;如果用实验的方法,则应该怎样设计实验,如何在实验中找出有用的事实材料;面对大量的事实材料,如何进行整理,又如何找出事实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等等。如学习“摩擦力”时,我先提出了一个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们展开了讨论,有的说与接触面积的光滑程度有关,有的说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有的说与物体的重力有关,有的说与对接触面的压力有关,有的说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我总结了所有的假设后,对提出假设的同学及时表扬,然后说,我们做出了这么一些假设,我们怎样能知道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又与哪些因素无关呢?学生回答是进行实验验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实验验证呢?学生们又展开了讨论„„,考虑好了实验计划后,开始了实验探究,最后总结实验结果,得出了结论。这样,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得出结论,不但掌握了学习的内容,同时也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创造乃至发明打下了基础。
2.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是进行探究学习的保证。在探究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有结构的探究材料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关键。所谓“有结构的材料”,就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有着丰富内在联系的典型的教学材料组合。这种材料的组合,既要揭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还应从趣味性、基础性、实践性原则出发,同时要尽量排除无关的干扰因素,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使他们能发现问题形成合理的假设,明确研究活动的目的,确定研究活动的程序。例如:教学《磁铁的两极》一课时,在探究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条形、棒形、圆柱形、环形、马蹄形和棱形(指南针)等形状各不相同的磁铁,同时为他们提供水槽、泡沫塑料板、磁铁座、小车等器材。学生经过多次探究,发现两块或多块磁铁相互靠近时,总是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从材料的结构性出发,学生就会紧扣学习主题,对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途径和桥梁。
3.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关键。当学生有了足够的观察材料,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观察、操作,使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地获取知识。在科学课上要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自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使学生能控制认识对象,有目的地去探索,真正成为探索的主人。“自己想办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不给或少给提示、暗示。教师的操作过程越“放手”,学生的创新欲望就越高,因而教师要做的只是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是培养学生自我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集中体现。引导学生想办法的过程是启发创造精神、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能力的过程。但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和不同内容的课应有不同的要求,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相同内容也要有不同的标准。如在低年级教学是可采用“想一想”、“试一试”的方法,在中年级可采用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自行设计实验,到高年级阶段可先由学生设计实验,然后根据所设计的实验选择有关材料。这样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逐步培养学生自行探究的能力。
三、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内外科技活动。
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充分调动教师、家长、学生和其他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并根据农村和城市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多种途径、多种
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共同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1.利用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科学知识面。如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利用网络资源,广播录像等,进行科技知识、科技信息的传播,利用兴趣小组阵地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与技能训练等等。这些课外活动都有效地开阔了学生在科学方面的视野,使学生感受到科技的无穷魅力和科技进步对人类的文明和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如学习“环境保护”时,我让学生课外上网或查阅资料搜集有关环境保护的材料,让学生开一个环境保护动员会,孩子们带着浓厚的兴趣搜集到了许多材料,并进行了交流,由此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从课本以外搜集资料的科学习惯。
2.利用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在课外,学生接触的自然事物和现象更广泛,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按自己拟定的方案去从事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如观察蚕宝宝的生长过程,或测量太阳高度,或自制“小孔照相机”,或设计一个小发明等等。有时,还可以按教师的布置,在课外进行长期的观察和实验,作好有关记录,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探索研究其中的一些规律。有时由于学校实验仪器不足,可以让学生从身边就地取材,用其他替代材料在课外动手实验。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中,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他们的科学素质得到了更广泛意义上的培养和发展。
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 篇3
关键词:小学科学 科学素养 面向全体学生 生活经验 动手实践
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当历史的车轮碾过二十一世纪的门槛,我们深切感受到科學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都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素质正在成为每一位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因此,我们的科学教学不再是让学生通过课本学习了解科学常识、科学现象,而是以课本为媒介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将来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打下基础。
1 科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小学科学教育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鼓励探究性学习,促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科学基础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小学生对科学现象、科学知识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很多时候学生关注的科学问题并不在课本范围内,但是,教师要呵护学生的这种学习热情,不以课本内容为局限,引导学生对科学现象进行广泛的探究。比如,在学习“燃烧”内容时,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蜡烛燃烧时,是先从蜡捻附近开始燃烧,还是先从蜡烛周围开始燃烧?这个在成年人看来很简单的问题,在小学生看来是如此神秘?教师不必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亲自进行探究。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得到第一手材料,加深学生对燃烧过程的理解,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
还有学生喜欢进行小制作,比如,利用饮料瓶和废弃物制作建议手电筒;制作香皂纸;自制羽毛球等。学生的这些小制作是学生利用科学知识满足生活需要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具体表现,教师应给予应有的鼓励。
2 科学教学要从学生经验出发
任何学习都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入手,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消除学习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小学科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与动植物相关的知识、声音的产生传播、天气知识、营养饮食等。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关系,比如,在学习天气知识时,从学生每天都能看到的网络、电视天气预报入手,让学生回忆不同的气象符号所表示的天气现象,并说说这种天气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感受,对人们的生活、生产产生哪些影响。学生不再觉得是枯燥的学习,而是回忆自己所了解的常识,趣味性大增,能起到优化学校效果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学生的亲身感受引导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思考,比如,筷子放到一个有水的碗里,从视觉上看是折的;电扇转起来我们会看到一个虚圆;有过游泳经验的学生都知道:人在水里会有一种力向上托起人的身体等。这些熟悉的生活现象,都能引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和思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抛砖引玉的效果。
3 科学教学要立足发展能力
科学教学不是向学生传达科学信息、阐述科学原理,而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事物和现象,思考和探究其中包含的科学原理,或者将所学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生活品质。因此,科学教学的重点是立足发展学生的各种科学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比如,不倒翁是小孩子经常玩的玩具。教师不是告诉学生不倒翁不到的科学原理,而是从不倒翁不倒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究不倒翁不倒科学原理,或者鼓励学生观察不倒翁的制作原理,以自己喜欢的玩偶形象制作一个不倒翁。
教师还要引导、鼓励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并探究其中包含的科学原理,比如,学校较长的教学楼中间会流出一道缝隙,中间加上塑料泡沫。学生也会注意到这个现象,却很少有人主动提出“这是为什么”。教师要带领学生去观察类似的生活现象,并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其原因。这种从生活现象入手,探究科学原理的学习方法,对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 科学教学要倡导动手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科学学习不能靠背课本、记概念,而要通过动手实践来得到丰富的感性知识,进而概括总结升华成科学理论,成为学生常识的一部分。比如,在学习“摩擦起电”内容时,除了操作传统的实验“用玻璃棒摩擦毛皮,然后通过玻璃棒吸起碎纸屑,来证明摩擦起电”外,教师来可以让一位长发学生到讲台上来,教师用塑料梳子为学生梳理头发,让学生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学生会发现:干燥的头发随着梳子不停的飘动。此时,让学生思考这种现象的成因。学生很快想到了“摩擦起电”的原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一块儿化纤布料上反复擦手,然后让学生去接触金属物品,学生会发现自己有被电的感觉,有时还能听到“啪”的一声响。教师继续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原理,并利用科学术语表达出来。
这种借助动手实践拓展科学视野的学习方法,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习热情,还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 篇4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生活经验,动手实践
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当历史的车轮碾过二十一世纪的门槛, 我们深切感受到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都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学素质正在成为每一位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因此, 我们的科学教学不再是让学生通过课本学习了解科学常识、科学现象, 而是以课本为媒介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为将来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打下基础。
1科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小学科学教育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要面向全体学生, 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 鼓励探究性学习, 促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科学基础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小学生对科学现象、科学知识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很多时候学生关注的科学问题并不在课本范围内, 但是, 教师要呵护学生的这种学习热情, 不以课本内容为局限, 引导学生对科学现象进行广泛的探究。比如, 在学习“燃烧”内容时, 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蜡烛燃烧时, 是先从蜡捻附近开始燃烧, 还是先从蜡烛周围开始燃烧?这个在成年人看来很简单的问题, 在小学生看来是如此神秘?教师不必直接告诉学生答案, 而是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亲自进行探究。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得到第一手材料, 加深学生对燃烧过程的理解, 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
还有学生喜欢进行小制作, 比如, 利用饮料瓶和废弃物制作建议手电筒;制作香皂纸;自制羽毛球等。学生的这些小制作是学生利用科学知识满足生活需要的实践活动, 也是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具体表现, 教师应给予应有的鼓励。
2科学教学要从学生经验出发
任何学习都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入手, 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消除学习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小学科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 与动植物相关的知识、声音的产生传播、天气知识、营养饮食等。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关系, 比如, 在学习天气知识时, 从学生每天都能看到的网络、电视天气预报入手, 让学生回忆不同的气象符号所表示的天气现象, 并说说这种天气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感受, 对人们的生活、生产产生哪些影响。学生不再觉得是枯燥的学习, 而是回忆自己所了解的常识, 趣味性大增, 能起到优化学校效果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借助学生的亲身感受引导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思考, 比如, 筷子放到一个有水的碗里, 从视觉上看是折的;电扇转起来我们会看到一个虚圆;有过游泳经验的学生都知道:人在水里会有一种力向上托起人的身体等。这些熟悉的生活现象, 都能引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和思考, 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抛砖引玉的效果。
3科学教学要立足发展能力
科学教学不是向学生传达科学信息、阐述科学原理, 而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事物和现象, 思考和探究其中包含的科学原理, 或者将所学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提高生活品质。因此, 科学教学的重点是立足发展学生的各种科学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比如, 不倒翁是小孩子经常玩的玩具。教师不是告诉学生不倒翁不到的科学原理, 而是从不倒翁不倒的现象入手, 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究不倒翁不倒科学原理, 或者鼓励学生观察不倒翁的制作原理, 以自己喜欢的玩偶形象制作一个不倒翁。
教师还要引导、鼓励学生观察周围事物, 并探究其中包含的科学原理, 比如, 学校较长的教学楼中间会流出一道缝隙, 中间加上塑料泡沫。学生也会注意到这个现象, 却很少有人主动提出“这是为什么”。教师要带领学生去观察类似的生活现象, 并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其原因。这种从生活现象入手, 探究科学原理的学习方法, 对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科学教学要倡导动手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科学学习不能靠背课本、记概念, 而要通过动手实践来得到丰富的感性知识, 进而概括总结升华成科学理论, 成为学生常识的一部分。比如, 在学习“摩擦起电”内容时, 除了操作传统的实验“用玻璃棒摩擦毛皮, 然后通过玻璃棒吸起碎纸屑, 来证明摩擦起电”外, 教师来可以让一位长发学生到讲台上来, 教师用塑料梳子为学生梳理头发, 让学生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学生会发现:干燥的头发随着梳子不停的飘动。此时, 让学生思考这种现象的成因。学生很快想到了“摩擦起电”的原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一块儿化纤布料上反复擦手, 然后让学生去接触金属物品, 学生会发现自己有被电的感觉, 有时还能听到“啪”的一声响。教师继续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原理, 并利用科学术语表达出来。
这种借助动手实践拓展科学视野的学习方法, 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习热情, 还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发展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教学 篇5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核心素养的内涵:1个核心、3个维度、6大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三个维度: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六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作为培养孩子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小学科学可在培养孩子发展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设计科学探究活动。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来创设科学探究活动,要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持续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必须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有层次的探究任务,发挥出教师的主体引导作用和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感受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经过完整的探究活动,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知道了证据的重要性,运用科学的思维解决了自己的发现的问题。在批判自己的方法的和质疑同伴的过程中,不断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定,强烈的好奇心,使得学生不断深入探究。
其次,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学习。
学习内容相对抽象,不便于开展证实的探究活动,需要借助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学习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特点,让学生适当采用自主学习完成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养成乐学善学和勤于反思的习惯,并且形成信息意识。
桌后,在课内外科技活动中进行实践创新。
陶行知指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周围的热点问题开展实践活动,学生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进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尝试将创意转化为有形物品,并且以科学小论文、科学小动画、科学小发明等形式呈现。
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 篇6
【关键词】农村小学 科学素养 科学教育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33-02
科学素养是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民族素质的主要标志,科学素养的提高离不开科学教育,尤其是小学科学教育[1]。科学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小学科学重新定义为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由于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小学科学教学面临着许多现实困难。如何基于科学素养培养,加强农村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便成为了农村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科学素养的培养宗旨出发,基于现状对加强农村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进行了相关研究。
1.科学素养的内涵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小学科学教育能够强化学生的“终身学习”理念,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1]。《课程标准》在科学课程总目标下,提出了三维分目标,即科学知识、科学探究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小学科学教学应紧紧围绕着这三个维度,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以科学素养养成为核心进行教学。
2.目前农村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广大农村地区按照要求虽然普遍开设小学科学课程,但仍存在这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教育理念相对落后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农村小学科学往往被视为“副科”,普遍存在科学课被挤占现象。任课教师多为兼职,缺乏专业背景和教学方法[2]。虽然科学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科学知识传播的作用,但很难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不能很好的挖掘学生的创新和创造潜能。
(2)教学环境有待进一步提高
小学科学作为探究、验证性的课程,其教学过程需要依托于科学实验作为支撑[3],各地教育局虽然下拨了实验器材,能满足最基本的科学教学要求。但是,农村小学中缺少专职实验室管理教师,实验器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和及时维护,导致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欠缺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4]。
(3)地区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掘
受办学条件、地理和文化因素的限制,短时间全面提升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环境确实存在困难。同时,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也拥有着亲近自然、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等地区和资源优势,由于缺少专业教师资源和针对性的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研究,目前农村小学科学的教学活动大部分还做不到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和提升科学教学实效[5]。
3.提升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实效的对策
(1)加大专职科学教师培养,增强师资力量
科学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针对现状应采取措施增强小学科学教育师资力量。首先,应加强专职教师的专业和实验培训,提高农村科学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其次,应引导更多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去任教,充实农村教师的新生力量;再有,应有计划地组织农村老师和县城骨干教师交流学习,促进农村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高素质的师资力量的培养,能够为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强力基础。
(2)加大农村小学财政投入,改善教学环境
实验室建设是开展小学科學教学的基础性条件,教育管理部分应以提供专项资金的形式引导农村小学实验的建设和更新维护,加强标准实验室的建设,为科学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3]。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自然界事物的初步能力和进行科学实验的初步技能,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加大优质精品课程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可能。首先,将优质课录制成视频或者网络远程教学,使偏远地区学生也能接受优秀老师授课;其次,教学课件、案例等资源共享,能够帮助农村科学老师更好的准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再有,应组织农村小学集体备课和网络教研,多渠道共同开发教学资源[5]。小学科学精品课建设能够使农村学生享受到更好的教学资料,加强其对科学知识进行理解,促进其科学素养的提高。
(4)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提高教学实效
农村小学处在一个较为广阔的自然空间,科学教学应充分利用乡土教材,学校周围的蔬菜大棚、养殖场、花卉种植园等就是一个天然的科学课程实践基地,在天然课程课堂中引导学生亲近自然、探究自然可以提高农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4]。同时,科学教学应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积极安排家庭小实验、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实验竞赛和体验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1]。
4.小结
小学科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其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只有从实际出发,基于科学素养培养角度因地制宜综合采取措施,才能全面提升农村小学科学的教学环境和教育实效,促进农村地区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蔡红颖等.谈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3(9):168.
[2]王俊卿.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4(10):61-63.
[3]冷冰.因地制宜上好农村小学科学课——浅议农村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J].菏泽学院学报,2014(6):160-162.
[4]宋晓玉,谢丽华.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的实效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11):73-74.
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 篇7
关键词:数字实验,科学素养,实验误差,实验设计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 (1-6年级 ) 课程标准》( 送审稿 ) 指出: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科学素质一般包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能力,具备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需的科学思维和方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等[1]。国际学生评价项目 (The Programme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 ) 对科学素养的界定:科学素养是应用科学的知识来确定问题,得出 ( 或提出 ) 基于证据的结论的能力,以便理解并帮助做出关于自然世界的决定,并且通过人类的活动做出调整[2]。可见,科学素养的内涵是丰富的,比较核心的内容有探求事实的能力和态度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 具有灵敏度高、可视化等优点的传感器等数字技术进入小学科学课堂 , 笔者对如何应用数字实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一、应用数字实验探求事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探求事实是科学素养的灵魂, 包括传感器在内的数字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到某些传统实验无法获得的事实,尤其是一些微小的、不易见的事实。这些“隐形世界”的发现,为学生打开一扇一扇探求世界的窗口,激发起探索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很多人都有体会:在灯光下阅读眼睛容易疲倦,而在阳光下(非直射)阅读眼睛没那么容易疲倦。这是为什么呢?有学生认为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 蓝、靛、紫这七种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综合而成,是自然光, 而灯光只是白色单色光。事实是什么呢?使用光强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就可以清晰直观看到放大后阳光的信号是一条直线(如图1),灯光的信号是一条曲线(如图2), 表明阳光是稳定的,灯光是波动不稳定的、经常在变化, 所以在灯光下阅读眼睛更容易疲倦。
这次实验后,学生发现就在自己身边就有这么多“看不见”的秘密,更有兴趣去开展探究活动了。有学生提出假设:爸爸妈妈不同意自己长时间使用电脑,是不是因为电脑屏幕发出的光信号是不稳定的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这位学生用一张黑色不透光的布罩住电脑, 将光强度传感器罩在黑布里面,测定了电脑屏幕的光信号,发现电脑屏幕的光信号也是一条直线。另外有学生测定了手机屏幕的光信号,发现也是一条直线。这两位同学不知道该如何解释结果,他们把这个问题抛出来给大家。经过查找资料、请教专业技术人员和再次实验, 发现老式CRT显示屏的光信号是一条波动的线,现在的液晶显示器是直流供电,其光信号是一条直线。手机和现在的液晶屏幕的光线确实不会波动,它产生的眼睛疲劳主要还是距离过近,特别是手机屏幕小、距离近、眼睛聚焦的注意力特别集中,时间长了会产生视觉疲劳。 分享感受时有学生感叹:难怪看手机屏幕或电脑屏幕时间长了眼睛会觉得很干,看来我们要控制使用手机或电脑的时间了,还要提醒爸爸妈妈不要长时间看手机或电脑。还有学生骄傲地说:下次爸爸妈妈提醒我不要长时间看手机时我要问他们为什么,要是他们回答不出来, 我就给他们讲讲今天的实验。
在电脑屏幕、手机屏幕实验的启发下,又有学生提出想研究自己家里的“护眼台灯”是否护眼。经过光强度传感器的测定,学生发现有的“护眼台灯”的光信号是直线,而有的 “护眼台灯”的光信号是曲线,表明有些 “护眼台灯”并不护眼。经过交流,大家发现真正的护眼台灯价格都较贵,也有学生提出下次购买台灯时要先用数字仪器去测一测。
从阳光和灯光到电脑屏幕、手机屏幕,再到“护眼台灯”是否护眼,再到购买台灯时先用数字仪器测一测, 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学生不断经历发现问题、猜想假设、实验测量、结果分析、运用于实践(对生活的启发) 的科学探究过程,前一阶段的成果激发了后一阶段的开展,使得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持续上升。
二、关注实验误差,修正学生科学探索的方法
实验误差是实验测量值(包括直接和间接测量值) 与真值(客观存在的准确值)之差。实验误差永远不等于零。不管人们主观愿望如何,也不管人们在测量过程中怎样精心细致地控制,误差还是要产生的,不会消除, 误差的存在是绝对的。小学科学课程虽然浅显,但只要有实验数据统计和测量活动,误差问题就无法回避[3]。 如何处理误差问题关系到学生对待事实的科学态度 , 不能为了获得“标准答案”刻意忽略误差,也不能将误差作为遮羞布,对于学生的错误实验结果当误差处理,科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误差,如检查测量方法减小系统误差、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减小随机误差、学会观察异常数据等。
在应用光强度传感器测定室内外光的强度时,在同一地点学生测得的结果不相同(见表1),学生争吵起来,都说自己的数据才是对的。笔者首先组织学生检查自己手中的光强度传感器是否有损坏,回忆刚才测量光强度时是否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方法操作,检查完毕后每位同学再在同一个地点测量3次,结果见表2。这次学生都沉默了,自己在同一个地点测量3次数据都不相同,结果究竟是什么呢?这时笔者开始给大家介绍实验误差,即使我们使用灵敏度高的光强度传感器,实验误差依然存在。但我们可以多进行几次实验求平均值,用平均值来做结果,这样可以减小误差。科学上一般进行3次重复实验,没有明显偏离的异常数据就可以求平均值了。这次学生都满意了,忙着去求平均值了。还有学生发现小组每位同学都测一次,将4个同学的结果取平均值也比较接近一个同学测3次取的平均值。
反思这次小实验,在没有传感器等数字仪器时, 对室内外光强度的研究只能停留在定性和感性的层面, 比如桌面上光强些、桌面下光弱些。而有了光强度传感器和主机,可以定量地测定桌面上某地点的光强度是多少Lux。从科学史来看,定量研究是科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标志,传统的实验教学由于测量条件限制,很难得到准确的实验数据,定量研究也难真正开展。可以通过定量研究的意义与学生分享技术进步与科学研究的关系、探求如何运用技术手段去获取事实,探索科学的探究方法。同时,有了传感器等实验仪器后,有学生会认为传感器灵敏度高就测得准,而不注重实验过程设计, 不注意实验方法,却对自己的数据充满自信。这时教师需要科学引导,比如关注误差、基于证据的推理、实验过程设计等。对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没必要搞清楚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但需要知道误差的大概含义,如何减少误差使得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这些做法将有益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三、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提高学生探求事实的能力
学习科学对于学习的研究表明:学习是个体头脑内的认知加工活动。数字实验进入小学科学课堂,将定性实验转变为定量实验,对于一些不方便直接测量的参数, 可以通过变量转换得到结果,为科学探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切实提高学生探求事实的能力。
前段时间辅导一个兴趣小组的学生做实验研究不同颜色的光(红、橙、黄、绿、蓝、靛、紫、黑)照射对蔬菜保鲜的影响。对于蔬菜保鲜的界定有外观情况、叶绿素含量测定、水分损失测定等,其中叶绿素含量测定是比较核心的定量测定项目,但因需使用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设备需要送到校外检测,叶绿素含量测定步骤也比较繁琐, 包括研磨、离心等,小学生独立操作起来很困难,每次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帮忙。这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可否用自己的仪器设计自己可以操作的实验,经过几天的思考,有学生发现光透过新鲜的蔬菜和不新鲜的蔬菜后剩下的光是不同,于是学生设计了叶片透光强度的实验。为了公平, 几位学生固定了同一个灯、实验盒和光强度传感器的位置, 选择了一片叶子做好标记,每次都由同一个同学去测量, (如图3所示)。在取样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同时,测定被标记叶片的透光强度。实验数据出来后(见表3、4),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叶绿素含量呈下降的趋势(如图4), 叶片透光强度呈上升的趋势(如图5)。目前正在进行蔬菜保鲜状态、叶绿素含量、叶片透光强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寻找叶片透光强度与蔬菜新鲜程度之间的关系,尝试建立通过测定叶片透光强度来检测蔬菜新鲜程度的方法, 制作一个蔬菜保鲜度简易测量盒。
同时一些学生设计了实验:准备探究蔬菜从新鲜到不新鲜的过程中微小环境中氧气、二氧化碳、水分等因素的变化情况,将会使用到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数据收集器、数据分析软件等。这些过程都有益于提高学生探求事实的能力,促进科学素养的发展。
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 篇8
我们以10位在职小学科学专职任课教师组成的三个科学学科教研组为研究对象, 通过6个方面的尝试和将每位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能动性付诸“自主探究”的过程当中, 引领教师教学研究“从自主学习”走向“自主探究”, 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 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 敢于突破思维定式, 进行更多的创造性思考。经历近十年的尝试实践和改进, 有效培养和锻炼了教师的“自主探究”素养, 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有效促进了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的提升, 学科教育教学质量也有明显提高。
一、让教师学会认识自己, 增强自主探究意识
只有真正让教师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才有可能使其产生自主探究的内驱力。因此, 我们从以下两方面创设情境, 引领教师逐步学会认识自己, 找到自己每个阶段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问题驱动下“自主探究”, 找到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1. 激发自主探究:引领教师在比较中认识自己的专业程度, 增强危机意识
刚开始, 在10位研究对象教师中, 有3位教龄较长的专职教师、4位新分配教师和3位刚转岗教师, 并3至4人一组, 分布在求是教育集团的三个校区里, 只参加区级举办的教研活动。除每年1次的评优课活动外, 很少搞合在一起的教研活动, 大家“各自为政”, 很少有信息沟通。
当时三校区教研组教研水平参差不齐, 与区级其他学校相比较, 都处在较落后的层次;与学校内部其他学科相比较, 也是处在最薄弱学科层次。针对这种现状, 教研组织者积极组织开展校区之间合作的大教研活动, 有意识地引导每位学科老师, 在与校内外同学科和不同学科教师教学把握能力、教学质量相比较的过程中, 看清自己所处地位和业务能力现状, 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从而产生危机意识和专业发展内驱力, 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
2. 自主探究反思:引领教师在评判自己的过程中, 增强自主探究意识
“人贵有自知之明”, 常人往往容易发现别人的缺点却难发现自己的问题。教研组织者在实践研究中遇到过类似典型事例:在一次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中, 有两位上岗不到一年的青年教师执教完展示课后, 在场听课的教师为他们指出了某些教学环节处理不当的问题, 而这两位教师却认为自己的教学环节设计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是出在学生身上。在这种情况下, 教研组织者引导两位执教教师站在学生习得规律的角度, 分析教师某些环节主导方法的实效性, 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进而引导其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 反思整节课的教学过程还有哪些不理想之处及原因所在, 然后欣赏其找到的每一个问题点, 从多角度帮助分析问题症结, 再针对症结思考调整方法, 经历体验调整后的实效, 使他们感受到: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 实效不理想之处就是教学设计的问题所在, 有问题才是正常的, 而教研的过程就是发现、研究、解决问题, 提高教学实效的过程。
教研组织者注重利用研讨契机, 激励教研组教师们不仅要感谢别人对自己的评判, 更要学会自我评判, 尽管评判自己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 但当教师们感受到自我评判能更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把握能力时, 自主探究的意识就增强了。进而在教研组内逐渐营造起自我反思、思维碰撞、智慧共享的教研氛围。
二、营造教研探究氛围, 让更多教师步入“自主探究”
在主持教研活动过程中, 教研组长要注重寻找问题契机, 关注教师们的研讨焦点, 在即将涉及新问题的时机, 有意识地插入探究推进导语, 引领教师进行探讨争辩, 鼓励教师参与到对问题的探讨中来, 营造起教研探究氛围。让教师感受到:教研是一个发现、探究和解决更多教学实际问题的科学探究过程, 从而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 引领更多教师加入到“自主探究”的行列。
1. 让教师在问题情境中步入“自主探究”
教学研讨过程是一个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过程, 然而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难。教研组织者从以下几方面, 引领教师们从不同角度发现教学实际问题。
(1) 在反思、整改中自主探究。将课堂教学反思、整改交流会作为一种教研活动内容和形式, 不仅能让教师们发现更多需要研究解决的教学实际问题, 还能在交流碰撞中借鉴到更多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例如:以“课堂教学攻坚克难”为主题的教学研讨交流会, 会前请每位教师先回顾自己任教年级最难教、教学实效最不理想的课, 理出课堂教学实施难点, 然后在研讨交流会上表述交流。虽然在同一个校区内, 不同的教师任教年级不同表述的教学实际问题也一定不同, 不同的教师解决同一问题的方法和实效也有可能不同, 所以在交流过程中, 既会引起所有教师的注意和重视, 又能碰撞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火花, 让所有教师受益。
(2) 在质量分析中自主探究。将个人、小组、校区的质量分析过程, 作为教师们发现、研讨共性的教学实际问题的过程。这是在全面分析教学质量过程中找到的共性问题, 因此可以作为教研组需要研究解决的核心教研专题, 引领组内教师接下来共同探究解决。例如:10位教师所在的三个教研组, 每一学期的教学研究核心专题主要出自上一学期质量分析中呈现的需要研究解决的同性教学实际问题, 比如“如何提高交流研讨实效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如何提高实验操作指导实效?”“如何有效突破教学难点问题?”“如何有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等等。组内教师的教科研专题, 也主要出自前一学期质量分析中亟待解决的共性教学实际问题, 比如“小学科学教师怎样利用教学语言艺术促进学生思维深刻性发展?”“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式复习促进科学概念形成的研究?”等等。
(3) 在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究。设计有结构的教研主题, 有效创设问题情景, 即选择教育教学中共性的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 同时问题中又包含着许多需要研究解决的更具体的相关问题, 比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时间效益的把握问题”, 是个共性问题, 里面就包含“如何科学整合课堂探究主题, 如何科学整合探究活动过程的导入环节、方法引导环节、实验操作环节、观察记录环节、归纳提升环节”等相关问题, 还会衍生出更多细节问题。把这些问题结构在教研主题当中, 让教师经历体验这样的主题教研活动, 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探究兴趣和欲望, 增强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
2. 发挥“自主探究”型教师的带动作用
教研主持者在主题教研过程中, 有意识地提出一些极容易引起质疑和争议, 又是大家都很想搞清楚的热点问题, 让教师们明确具体的探讨目标, 引发“自主探究”型教师率先探讨互动起来, 然后关注一般教师的言行举止, 发现随之互动起来的教师, 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让所有在场教师平等互动, 在思维碰撞过程中理清思路, 学会科学思考, 找到更科学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教研组织者及时鼓励每位教师发表对问题的独到见解, 让他们获得思考探讨问题的成功体验, 对增强教师“自主探究”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动性, 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教研过程中, 或在教研活动小结中, 寻找时机, 有意识地点评“自主探究”型教师的典型言行特质, 分析这种言行特质对自身发展的益处, 从而促使其他教师自我反思、自我调整。
三、让教师在先进理念支配下更科学地“自主探究”
对课堂教学而言, 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是教师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正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 又是理解、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关键, 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把握程度, 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性;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又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效。对主题教研活动而言, 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是发现、探究、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的标尺和依据。有了“标尺”和依据, 对教研主题的“自主探究”就会少走弯路、更有实效。
对教师而言, 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只能从最前卫的教改理论和更高层次的主题教研活动中领悟、获得。因此, 教研组织者要及时获取和学习最前卫的教改理论、信息, 借助专家现场指导和积极主动参与各类区级以上的教研活动, 及时获取各类教改讲座、课堂研究教学实录和理论信息, 组织教研组学科教师认真学习, 交流学习体会, 通过教师之间不同思维火花的有益碰撞, 达成一些更合理的共识, 使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及时更新, 使领悟能力较强的教师, 能在把握好教材编写意图、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 更有底气地“自主探究”教研主题, 研究处理教材, 找准教学设计的关键, 形成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途径。
四、让教师在合作互助、智慧共享氛围中走“自主探究”素养提升的“捷径”
集体磨课“照镜子”。创设集体研讨氛围, 让不同教师个体的“自主探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集体磨课过程, 也是教师教学改革“自主探究”的重要载体, 是教学改革智慧互助共享的最有效途径。
起初, 教研组教师之间可能会有些放不开, 因此, 教研主持者有意识的协调是关键。一旦教师们有了成功体验, 就会变被动为主动, 以各级各类公开课准备为载体, 从有组织的集体磨大教研活动的研究课, 到自由组合磨小教研活动的研究课, 进而成为教研组教师的自觉行为习惯。这种集体磨课经历得越多, 教师的“自主探究”能力就越强, 学科专业发展速度就越快。
五、教学专题研究科研化, 提升教师“自主探究”素养
1. 用科研方法研究教学实际问题
用科研的方法去研究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有助于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 “有的放矢”地寻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既有利于提高教研实效和教学质量, 又有助于提升教师的“自主探究”素养。教研主持者可以充分利用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课题立项研究、教学专题研究成果评比等平台, 为提高教师们的教学专题研究能力服务。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出更科学的教学专题研究思路, 用科学的方法经历教学专题研究过程, 有利于获得更有价值的研究资料, 找准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更科学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在这样的过程中, 教师的“自主探究”素养能得到更有效的提升。
2. 从他主到自主, 从合作互助到独立承担
如何提升农村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篇9
1. 利用农村庭院优势,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在农村, 许多农户有较为宽敞的庭院, 这正可以为我们所用。如教五年级的“种子发芽实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等课, 如果要做演示实验, 这可需要好几天, 在课堂上无法完成。条件好的城里学校可以利用视频或其他的课件演示, 而农村大多数学校就没有这样的条件了。在庭院找个角落, 让学生做实验:观察种子发芽实、绿豆芽的生长过程。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实验基地, 便于观察实验, 还可以把观察到的现象写成《植物随便插也能成活吗?》《夹竹桃有毒吗?》这样的好文章。如果进一步种些蔬菜、花卉等, 不但绿化美化庭院, 还让学生体会到实验的乐趣, 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依托农村自然资源,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我们农村有湛蓝的天空, 洁白的云朵, 茂密的森林, 数不清的野花野草, 名目繁多的动物。利用这些城里没有的丰富自然资源,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再好不过的了。我们学校成立了“红领巾气象站”, 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条件, 开展了气象观测活动, 搜集了谚语1000多条, 先后有近百名学生掌握了初步的气象知识, 自己动手编写了《气象小知识》《红领巾气象站》《气象谚语大全》《认识大自然的文字———云》等材料。这样, 学生看多了就记得多, 理解得多, 观察能力就自然会得到提高。
3. 开辟农村活动基地,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把对科学课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科学兴趣小组。农村小学一般都有一些空地, 可充分利用起来开辟为生物园地, 结合课本中观察实验内容, 有目的地种植一些花草、蔬菜和本地常见作物。由学生亲手种植、管理、观察、实验、分析、研究植物生长发育, 并由小组每天指派学生做好观察记录。此外, 生物园地还可饲养一些小动物, 如小鸡、蝌蚪、昆虫等, 以便作长期跟踪观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一些小制作及小发明, 如制作电动航模、玩具、小电扇等。有些科学实验材料实验室没有, 但是在农村那些材料容易收集, 如用废木条做杠杆尺、支架, 酒瓶盖做砝码, 可在“杠杆尺”等课中使用;教学“电磁铁”时, 可用铁钉、废旧漆包线、电池制作高效电磁铁在实验中使用;其他如用废铁片做电键、叶轮模型, 乒乓球做地球仪等。我们还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万木林自然保护区”, 那里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学生常常到万木林采集动植物标本, 参观那里的标本展览室, 回校后加以制作。
4. 开发农村生活资源, 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为了使学生对科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我们让学生随时观察生活, 记录生活。在农村有的是庄稼、蔬菜、果树林木。一般家庭还养有牲口, 有的家庭甚至养蚕、蛙、蛇等动物, 这就是天然的植物园、动物园。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动植物美丽的姿态、生长的过程, 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直观知识。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作文的形式表现出来, 举行科普小论文竞赛和科学知识竞赛。如《家燕生活的观察》《蜘蛛捕食的有趣现象》《小鸡饮水的教训》等。
5. 针对农村学生的天性, 设计科学教学内容
农村的孩子天性爱玩, 好动。如在教学《电磁铁》一课, 让学生亲自制作铁钉电磁铁, 做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实验。学生最爱玩磁铁了, 通过操作, 明白了“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这一现象。这样, 本来很抽象很深奥的科学道理, 通过探究摸索变得直观、浅显了。
6. 根据农村学校特点, 开展科学实践活动
为了美化学校环境, 营造环保氛围, 学校可以利用花圃、走廊、生物园等开展科学实践活动。我校六年级 (3) 班在班级讲台和窗户边分别摆上了几盆好看的室内花卉, 不但增加了教室绿意, 缓解视觉疲劳, 而且在学生的心里埋下了科普的“绿色种子”。我们还开展了一些科学实践活动, 让家长、学生一起参与。如:五年级“做一个生态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等, 这些课题有了家长的参与就容易多了。同时, 我们要求每班定期出好一期科普宣传黑板报、开一次有关科普的中队会、布置一个科技角、听一次科普讲座;要求每个学生观看科普录像、阅读科普读物、制作科技作品、了解科学家的简历、提出一些有关科学方面的问题等。
7. 结合农村社会环境,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我们学校把万木林、自来水厂、电站、水库、果园等作为科普基地, 每年带学生到那里学习、参观、考察;考察中, 曾经有个学生问我:“高山越高, 离太阳就越近, 怎么高山会更冷呢?”这样的问题用语言描述, 说服力似乎不是很强, 但是, 登上了海拔1383.7米的郭岩山, 在强烈的风吹下, 就有高处不胜寒的感受了。在万木林里, 他们认识了许多动植物, 还初步了解了它们的分类和区别。去了自来水厂, 通过对家乡的水资源进行调查等, 从而更加珍惜用水。他们还写出较好的小论文来, 如《家乡的水资源调查》《毛竹生长过程》等。
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 篇10
一、精心导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参与学习的核心原因,也是首要因素。因此,在组织和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如在课堂开展导入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静心导入。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有效的精彩导入形式,如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在导入过程中融入了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比如针对当下流行的微课,将微视频融入到新授课中,通过微视频的融入,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郁的兴趣。
二、耐心倾听,善待孩子的好奇心
教师是小学科学课堂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则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在教学中,课堂引导者和课堂主体之间应当形成互动的关系。而一直以来,由于受到传统师道尊严教育理念的影响,不少学生在课堂上一味顺从和听话,有的时候,教师提问学生有无疑问的时候,有的学生明明似懂非懂,却不会在课堂上主动质疑。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对于学生提出的质疑、疑问,教师要耐心倾听并给予详细的解答,鼓励孩子们多多提出问题,引导孩子们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种耐心倾听,是对孩子好奇心的善待和保护,有助于鼓励孩子们有疑问就可以勇敢、大胆提出,引导小学生在好奇心的指引下开展快乐的探究。如结合《种子的萌芽》一课,我开展了实验教学,引导学生结合上学期的凤仙花种植实验,给这次我们要研究的绿豆种子发芽实验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学生纷纷展开探讨,首先讨论绿豆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教师在黑板上将种子发芽所需要条件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出来(板书:种子发芽的条件:水分、空气、温度),引导学生完成课本上关于《科学同步探究》的猜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我的问题如下:如果改变其中一个条件会发生怎样的结果?你认为可以改变上述哪一个条件?温度低一些或者把绿豆种子放到冰箱的冷藏室能不能发芽呢?我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考虑,而不是急于公布实验的流程、规则。我临下课又布置了种子发芽实验,让学生自己完成。充足的实验时间可以让学生反复验证原先的计划,并且善于发现和解决实验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针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我耐心倾听,及时回应,使得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好奇心参与活动,开展大胆的实践和探索。
三、亲身探究,保持孩子的好奇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组织和开展小学科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并善于引导小学生进行亲身探究,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验证自己的好奇心。作为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上对于小学科学学科相关知识点的灌输和呈现,而是要积极引导、鼓励、促进小学生亲身探究,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去验证自己的猜想,而不是通过教师直接给出最终的答案来判断自己的猜想正确与否。通过保持自身的好奇心,使得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那就是采用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探究,而不是人云亦云、唯课本为本,真正能够站在实践的角度上,来进行验证。这种方法也能引导小学生从小形成探究的习惯,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不断开展探索的步伐。如教学《比较水的多少》,介于这个时期的学生对动画比较感兴趣,所以我在授课时通过flash动画的演绎,展示小熊妈妈给三个小朋友分水,三个小朋友都说自己的水是最好的,为了这个问题他们争论不休。这时候我把问题抛给了学生,让他们帮助熊妈妈测量这三个小朋友水的多少。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想出不少帮助熊妈妈测量水多少的方案。我将学生所提出的方案在板书上列出来,最终学生通过激烈的探讨,选了一种最简便的方案,那就是画刻度的办法。通过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激情,正如这个案例中帮助熊妈妈解决问题,学生一下子就有了兴趣,并且乐于去解决问题。有了解决问题的激情,学生也就有了自主性。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师,我深深明白,在开展和实施科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放在首位,在开展科学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中,让孩子们始终保持积极的热情。与此同时,我想,作为学生,在探索知识的途中要保持好奇心,对于教师不也是一样的吗?在教学中,伴随着环境、学生、理念、时代的变化,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也要不断开创新的局面,不断开启新的征程。
摘要:对于小学科学这门基础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学科来说,好奇心的激发与呵护,有助于培养儿童从小就具备探索的意识和能力。在科学学科的开展过程中,要为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好奇心是他们打开认知之路的窗口。本文从三个方面针对孩子好奇心的呵护展开讨论:精心导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耐心倾听,善待孩子的好奇心;亲身探究,保持孩子的好奇心。
小学科学素养评价的思考与探索 篇11
当前小学科学素养评价的方式及其产生的原因
长期以来,我们关注较多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大多学校与教师们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书面考试或实验抽查等方式,对学生的评价缺少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评价目的不明确
为什么要进行评价,评价在孩子的科学学习道路上起着怎样的作用不明确。将科学素养窄化为科学知识,科学知识考试的分数成了检验学生科学素养的唯一标准,把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窄化为一种检查教学结果的手段,忽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
(二)评价内容不全面
重知识技能的考核,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素养。现在绝大多数教师期末通过精心设计的一份试卷,或闭卷,或开卷,考查学生一学期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辅以实验操作考核,这是目前较为普遍的学生科学学习评价的方法。这样的评价简单易操作,不会花费老师更多的时间,但并不能真正考察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不利于孩子的科学素养的形成。
(三)评价方式不科学
评价主体是教师,教师不是神,并不能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孩子的表现,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从评价形式看,偏重知识的考查、一考定终身的方式,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程度。
(四)评价结果不准确
重结果性的评价,忽略了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忽视了过程性的评价。重视了量化评价,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优劣,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学生的成长中的闪光点和创新能力。
这样的评价,背离了《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的如下要求:“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 “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产生这种现象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学校对科学学科的评价没有要求或要求不高。在大多数学校科学学科并没有被重视,属于非主要学科,学校更多关注的是语数英的考试成绩,对科学学科没有人抓,没有人管,自然评价就无人问津了。
其次是教师对评价认识和思考不足;一试定成绩简单易操作,不需要花多少精力,并没有真正地理解科学课培养科学素养的宗旨,对任教学科理解不透,故而简单行事,将科学等同于其他学科的知识教学。
最后学生对科学认识不够。绝大多数学生也认为科学课就是学习科学知识,学得好不好就是看考得好不好,考试前只要努力背,成绩肯定不会错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质疑精神都无所谓。
小学科学素养评价方法的探索
郝京华教授曾经说过:“有时候,决定一个人行为的不是知识,而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比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如何能通过评价让孩子能真正地提高科学素养,基于上面的思考,我进行了以下思考和探索:以科学课堂教学为本,加强学生平时学习活动的评价记录,尝试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查,以作为学生期终考核成绩的依据。
(一)围绕“科学素养”,制定评价方案
围绕“科学素养”,制定了评价方案,并在两年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较为全面地评价了孩子的科学学习,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科学教学,提升了孩子的科学素养。
1.丰富评价内容。将评价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情感,占40%;第二部分为科学知识,占60%。第一部分又分为上下课情况、积极主动、课堂纪律、物品整理、小组合作、研究报告完成情况、课前材料准备情况、独特见解等八个方面。第二部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验考查。
2.拓展评价方式。结合《评价表》,在每学期结束,先让孩子自评,后小组互评,再家长和教师评价。教师评价50%;学生自评20%;小组评价15%;家长5%。
3.多元评价结果。根据两块内容给出孩子评价,并让孩子对自己在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同时为了鼓励学科上表现特别的孩子,特意增加了加分制度和免试制度。
(二)围绕“评价方案”,抓好四个环节
1.抓好修改完善环节。评价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不变的,但评价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不同年级对孩子的要求进行调整,这需要科学老师在学期伊始就要研究修订。
2.抓好平时落实环节。评估并不只是期末的事,平时的落实非常重要。每节课教师都必须带领孩子有意识地去落实评估方案。例如做好学生互评环节,教师就要在组建小组,选能力强的小组长上花心思,良好的小组建设决定着评价是否公平。在每节课上都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记录,培养组员观察孩子在小组活动情况,每节课都要进行及时的表扬和总结,这样才能为期末评价打基础。
3.抓好期末考核环节。期末评价环节会出现很多情况,例如孩子的自评与小组的互评相差很大,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保护好孩子的信心,同时对孩子最后的自我评价也要重点引导,选择自我评价真实的孩子进行全班交流,让孩子们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真正发挥评价为了孩子的激励教育功能。
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 篇12
一、运用信息技术,确保学生“真”实验
在小学科学实验环节中,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器材条件、客观环境、实验安全等方面的影响,许多实验并不能体现出严密性,会造成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缺失,实验效果并不明显,甚至不足以说明问题,使得学生的实验参与兴趣降低,不愿意认真动手实验或敷衍塞责,不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在教学实验环节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例如:教师在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三课《简单电路》时,要求学生通过导线、电池和灯亮组成电路。首先,学生先自己动手,制作成最简单的电路。在下一环节中,进行“让更多的灯光亮起来”的实验时器材较多,实验常会因为一些意外而失败,“人多手杂”的小组合作也常成为组长一人动手做、组员围观的状况。“核心素养”要求我们开展体验式、合作的、探究的教学过程,必须要让学生都参与进来,乐学爱学,勇于尝试,有观点、有想法。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这个实验时,就可以运用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可视化儿童编程Scratch软件,在课前为学生制作Scratch软件的电子实验教具。在课堂上,学生打开小猫爪Scratch程序,自己用电池、灯泡、开关等将电路连接起来,拉动开关,电灯亮起来表明学生的实验成功了。在剩余时间里学生可以调整器材的不同摆放,进行多次实验(如图1)。
运用信息技术,使得小学科学实验得以高效的展开,学生不会因为导线接头不灵敏、电池电力不足、灯泡亮度太低、器材故障等种种意外向教师求助,教师也不必忙于应付、奔波往返在“救援”路上。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实验“真”起来,每位学生都能自己进行实验,让实验中少一点意外,多一些探究体验。
二、运用用信息技术,让实验生动呈现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器材、时间的制约,许多实验不能有效地在课堂中开展,或者无法清楚看到实验的过程或细微的现象,学生只能观看文字、图片,缺少了直接体验,课堂教学或多或少有了些瑕疵。
在学习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二课《点亮小灯光》时,学生需要了解“电流是怎样流动的,并画出电流的路径。对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非常的抽象,教师可以制作Flash动画,让学生通过观看Flash把抽象的电流流动变为生动的动画,使学生由此受到启发,树立正确的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又如:在学习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第五课《蚂蚁》时,教材要求“进一步观察蚂蚁”,了解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学生阅读教材知道“信息素”这一神奇的分泌物,对此非常感兴趣,可又无法继续深入了解,这时,教师可以录制视频,呈现蚂蚁的这一神奇“语言”。学生观看视频,进行形象生动的学习,跨越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有效提升了学习体验(如图2)。
三、运用信息化学习方式,突破难点得心应手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有许多归纳、总结性的课文,如:三年级上册教学中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特点》、《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给身边的材料分类》等。根据“核心素养”要求,对于这些教学内容,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并能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则要给予一定的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由于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不同,一概而论就会“疏忽”掉学情,人为地把学生起点平衡化。对于课文中这些难点的突破,就可以运用信息化学习方式进行实验教学,让学情参差不齐的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素材,或反复观看找到细微的不同,从而将归纳比较性的课文真正“理解消化”。
当下最热的信息化学习方式当数“微课”,恰当地运用微课可使其在这些归纳、总结性的课文学习里大放异彩。微课是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在科学课上,教师可以把主题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思考、练习测试都融入微课视频中,通过信息技术呈现方式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方便学生学习探究。
例如:在教学《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实验微视频,包含了动物“老寿星”象龟的介绍视频,一段在陆地上活动时的“弹涂鱼”视频,并在微视频中加入启示,让学生思考动物的特殊性,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让学生理解有一些特殊的鱼是可以在陆地上长期生活的,鱼的鼻孔不是用来呼吸的等知识(如图3)。
此外,信息化学习方式还能为师生提供许多方便使用的好帮手。例如:使用“网络在线讨论”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互评,畅所欲言;“在线测试”能快速有效地提升学生参加科学学习后的评价效果,还可以把评价结果做成柱形表等,帮助师生获得更直观的评价效果,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
“核心素养”指导科学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自主发展”这个关键词,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主要素养。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感悟,科学教师要能运用这一现代化的“法宝”,让学生每一次成功的果实铸就他们自信的品格,让智慧学习像灯塔一样指引学生前行,让课堂上学生纯真美好的感情绽放出美丽的光环。
参考文献
[1]陆黎峰.初探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微课”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4,(09):34.
[2]张文付.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吉林教育,2014,(02):53.
【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推荐阅读:
江西省2016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文化素养:科学常识试题10-14
教师科学素养10-16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10-19
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Microsoft Word 文档08-23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科学素养的培养09-13
教师科学素养心得01-06
科学素养教育小学科学05-15
小学生科学素养07-17
小学生科学素养06-10
小学科学素养竞赛试题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