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2024-10-19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精选12篇)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篇1

今天的学生将是明天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其科学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科学技术的兴衰,影响到国家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立足学生发展,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其核心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学生心田里播下科学的种子,培养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呢?下面我就科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兴趣是提高科学素养的动力

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应细心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而兴趣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一种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手段有很多,如情境的创设、多媒体的运用等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兴趣激发灵感,是发现的先导,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科学地认识事物和现象。

比如在教学《磁铁及电流的磁效应》一课时,上课伊始,我就把一块塑料的圆盖放在一块磁性小黑板上,这时有许多学生开始发问了:“咦,这个圆盖怎么不掉下来?”“如果放在那块大黑板上,不知会怎么样?”有几个学生甚至想上来试一试。见此情景,我便请几个学生上来动手试试。几个学生通过贴、看、敲、摸,终于发现小黑板是用铁皮做的,而且塑料圆盖后面有磁铁。于是,我再向学生讲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就是有关磁铁的性质。一下子,学生的兴致就提高了,注意力也被牢牢地吸引住了。

当然,在不同课题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看录像、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等手段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学《密度》一课时,教师用“死海不死”这则故事,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人在海里怎么不沉下去呢?这个问题激起了学生一探究竟的强烈欲望,有了求知欲的推动,学生的学习就更加积极主动了。

二、实验探究是提高科学素养的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与科学探究结合起来。例如,晚上,人们正在看书的时候,房间内的灯忽然不亮了。是什么原因使灯灭了?要能马上想到种种可能:可能是灯泡坏了,可能是开关坏了,可能是熔丝断了,可能是停电了等。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就需要寻找证据。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地板为什么翘起来,车胎为什么瘪了等,都涉及到一个类似科学探究的过程。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在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所学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观察、实验、分析,通过亲身体验探究活动,让学生逐步学会“发现问题→给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记录与整理、分析与归纳等科学研究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如在教学《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我首先出示一块湿毛巾,通过“如何将湿毛巾变干”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同时我再用猜测、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归纳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课堂上学生的表现非常好,还能积极思考课文给定的答案以外的解答。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完善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即思维过程,同时也在过程中习得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当然,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做一个有心人,在时时处处着眼,在点点滴滴用力,把工作做得扎扎实实,使科学素养的培养渗透到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篇2

虹口区科普志愿者协会

海南中学 江玉璘

摘要:现代教育必须建基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借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实现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整合。整合的基本策略是“做中学”,主要途径是导入生活世界,发展自由个性;自主探究,培养探究、创造能力。而学生最多的时间在学校度过,培养他们的创造、科技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如何利用学校平台,利用各种活动,调动各种资源,让学生从“做中学”,有更大的收获?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关键词:科学世界、整合、做中学、提高科学素养

传统的科学教育的特点是:以教为中心的重传授,机械式的训练,科学教育形态是一种知识再现,生硬的模仿。学生始终觉得科学是一堆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相距甚远,无法用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然而,人是天生的探究者。婴儿自呱呱坠地起,就用所有的感官去感受周围的环境。教育就是要解放孩子的脑、手、脚、嘴、思想和时间,给孩子创造条件,把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心、本能的探究反射和收集欲引导到科学的道路上来,激发起其对科学的热爱。

“做中学”不是精英教育,不追求科学精英的培养和选拔,而是要面向每一个儿童,尊重每一个儿童的差异,而科学素养对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今天的学生将是明天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其科学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科学技术的兴衰,影响到国家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教育绝不只是为多教几个知识给孩子,更不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去对会考试,它不是急功近利的,而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精神。因此,利用好学校平台,培养所有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至关重要。我们在基础课、拓展课、拓展课中,开展以小发明、小论文、小实验、小观察为基础活动,以航模、头脑奥林匹克等特色活动为主的科技活动,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做中学”在课堂中的实践: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 心的设计

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可以利用自然、劳技、物理等课程,在“做中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基本科学知识。传统的教学是由教师按照教材设计好的方案引导学生亦步亦趋地做实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真正热情。而如果改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就会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自己动手动脑去尝试解决问题,真正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体验到科学研究的乐趣。

如:《蚯蚓喜欢潮湿还是干燥》一位教师按传统方法这样教学:课前,老师给每个组精心准备了一个实验用的盒子,盒子里准备好了一半潮湿、一半干燥的沙土,然后把蚯蚓放入,过了一晚,让孩子们观察蚯蚓往干燥的地方去还是往潮湿的地方去,以判断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潮湿的环境。这节课从表面上看,教师没有直接将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事实。但是实验和研究的过程却是老师设计的,学生没有真正经历探究的过程,学生的科学精神无从培养。因而课上学生对蚯蚓的其他习性没有表现出兴趣,他们的探究欲望没有被激发出来。

于是,这位教师又重新设计了一堂课,设置了一个真实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老师先请学生考虑蜗牛在教室里生存需要什么。学生们回答后,老师将它们分类写在黑板上,不时引导孩子考虑它们属于哪一类。很快,就形成了几个问题:蜗牛喜欢什么食物?

它怎么吃?蜗牛喜欢呆在干燥的还是潮湿的地方?蜗牛生活在水里吗?然后,老师示意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由组成研究小组,并就所选问题作出假设答案,然后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很快,学生自然组成了四个小组:研究蜗牛对光的反应的“光小组”,探究蜗牛对食物的喜好以及如何吃东西的“食物组”,探究蜗牛听觉的“听觉组”和探究蜗牛喜欢干燥还是潮湿的环境的“干湿组”。待各组设计出了实验计划后,老师组织大家进行了交流。

出乎老师意料的是,第一节课结束后,孩子们回家主动找了许多蜗牛的资料,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找到了许多解决办法,有的还在家长的帮助下改进了实验方案。“听觉组”了解到如果把蜗牛放到水里,将会促使它爬出来,因为水中缺少氧气;“食物组”找来了更多的食物,并打算用照片记录下它吃东西的过程;“光小组”在家长的建议下改进了记录方式„„

第二、第三堂课后,学生们大都有了自己研究的结论,四个来自不同小组的孩子又组成了新的小组,每个孩子都在新的小组里自豪地向同学交流自己的收获,传看彼此的记录,讨论实验证明蜗牛的“家”应该是怎样的。在上课过程中,老师常常感到自己的知识赶不上学生的突发奇想,学生空前的创造力和投入态度是她在以往的课上所看不到的。教了多年自然常识课,自觉游刃有余的老师也发觉自己要胜任这样的课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做中学”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传授式和教师安排的实验教学相比,这样的课花的时间要多好几倍,课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常常无从预料,对老师的引导、调控能力以及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育所承担的不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态度,而只有这样的课,才可能将科学精神和态度的培养落到实处。

而在学校教育中,各学科之间不应是互相分割的,而应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借用其它学科的有益部分,为科学教学服务。

二、“做中学”在拓展、探究课的实践:以学生为本、自主探究、形式多样

科技活动有着多样性,复杂性,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拓展、探究课教学,必须结合本校的实际,我们精心实施了以下的内容,以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探究活动

所谓探究课是以班级或小组组织进行的科技实践活动。每组都有指导老师,有明确的选题目的,所设计的活动,主题应根据条件和可行性,有利于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普及,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每学期的活动有完善的实施过程,有完整的原始材料,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等,有确切的实施结果,由负责人以文字形式,将活动结果叙述清楚,文字应简洁,并有实物或录像、照片资料。有实际收获和体会:包括青少年参加活动的体会。活动宣传教育覆盖面,活动的社会效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等。

对于优秀的探究课案例还要求做到:真实性、示范性、教育性、完整性等。让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方法,掌握科学概念,学会查阅分析相关的资料,学会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且这一活动,学生的参与面广大,学生选题可难可易,十分利于普及和操作。,我校曾有“四川北路公厕的调查”等几个案例撰写了调查报告送市区评比,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2、航模活动

航模是深受广大学生所喜爱的一项科技制作活动。通过这项活动,不仅可以了解船舶发展的历史、种类、用途,了解有关现代造船、航海、海军以及海洋等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及动手能力,使得他们的双手变得更加灵巧,同时,还有助于将所学的有关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拓展课报名参加航模组的同学特别多。

我校参加过的航模比赛,奖项颇多。不少同学的动手能力和善于动脑的习惯,就是在拓展活动中培养的,体现了“做中学”的成效。

3、头脑奥林匹克活动

头脑奥林匹克简称OM,OM的誓言是:让我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让我在未知的道路上漫游;让我用我的创造力把我居住的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们选择这项科技活动作为让学生体验的对象,是因为“OM”崇尚创造,这项活动的宗旨、内容、形式以至组织处处体现出创造精神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开发。无论是长期题还是即兴题较量,都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统一的答案,而是鼓励参赛者根据题目要求充分想象,大胆创造,解决方案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最好。

“OM”是一项国际性的青少年创造力竞赛活动,具有与国际接轨的功能,最重要是“OM”精神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目标完全一致,它反映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对教育的期望。

今年我第一次带领学校头脑奥林匹克组参加全国比赛,这才真正体会到“做中学”的重大意义。无论是剧本的创作,还是道具的制作,从无到有,在磨合中,和学生一起学习、创造、制作。遇到我也不太擅长的制作电动转轴部分,我们先请教物理老师,再尝试多种小马达,最终找到适合的发动装置;制作服装道具时,同学们找来各种不同材质的材料,一边联系史前生物的特点,一边决定外形和颜色„„在制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我组织他们看影片,一同进行头脑风暴,黄老师指导他们即兴题,在活动中,他们增强了对科技的兴趣,了解了更多的科技知识,更彼此学习,拥有一段难忘的回忆。最终我们学校获得2008年上海市头脑奥林匹克即兴题优胜奖和表演类优胜奖。

三、“做中学”在校园活动的实践:营造科技教育氛围,引导学生体验

学校良好的科技教育氛围有利于学生科技兴趣的培养,所以我们重点做到了以下几件事:每年召开一次科技节,作一次科普讲座,开展一次科普宣传或调查研究、编一张科技小报、撰写一篇科技小论文等。这些丰富有趣的活动,营造了科技教育氛围,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科技素养。

科技节除了航模等展示活动外,还有各班同学参加的废物利用的“变废为宝”活动,人人可以参与的“谁的纸飞机飞得最远”,“压不坏的纸”等益智项目,要求人人参与,人人动手。

科普讲座的主讲人不仅有博士、发明家,还有曾经获得“科学小院士”的毕业生,每次讲座都力求生动有内容,能吸引同学,缩短他们和科学的距离。

小报和论文都以比赛形式进行,让同学有所收获,得到认可。在这样充满鼓励的氛围中,他们会继续成长。通过设置各类科技兴趣小组和定期购置科技类读物,使人一踏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厚的科技活动氛围。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平台,开展各种活动,同时在细小的地方做文章,每次比赛给学生荣誉进行存档,为学生摄影留念,事情虽小,学生的荣誉感、积极性空前高涨,各项比赛成绩也随之有明显上升,基本上一年一个台阶,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科技活动特色正在形成。

四、“做中学”在学校的实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学生的科学兴趣更加浓厚了。

科学兴趣指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学生变得喜欢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地方,更多的学生喜欢阅读科普读物,购买的书籍中科技类的明显增多,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小制作活动中去了。

2、学生的科学概念掌握程度更高了。

科学概念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的理解,包括对具体的事实、概念、原

理或规则的理解。学生通过参与体验科技活动,对一些科学概念的理解从抽象的层面向运用方面转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理解较为完备,比一般的成年人为好。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学校的平台,从各个方面加强科技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现在各个学生由于在各种科技活动中亲身实践,慢慢地学会了举一反

实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篇3

【摘 要】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生物课程标准实施的核心任务。在“外植体的接种”的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交流讨论、兴趣小组展示组织培养样品等过程渗透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关键词】实验 外植体 接种 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把提高每个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核心任务,因此,如何落实这一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华盛顿图书馆有这样一句话: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2];同样,我国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倡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3],由此说明,行动获取知识的方式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基于此笔者以实验 “外植体接种”为例,浅谈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1实验内容与操作分析

1.1 实验背景与内容分析。“外植体接种”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3“菊花的组织培养”中的重要环节[4],其内容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相对应的具体内容标准是:尝试植物的组织培养[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技能,其过程主要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及其灭菌、环境消毒、外植体消毒与接种、培养与观察以及进一步诱导操作等,对实验环境要求严格、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较高,目前主要在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因此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在理论课上,尽管教师采用图片、实验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学习,其结果是学生机械地记住了相关的术语,但并未能深入理解以及建立起相关知识的联系,不利于将知识进行拓展和迁移。通过实验活动的方式进行,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深入地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的无菌技术、理解植物组织培养原理。

1.2实验操作及其分析。该实验目的是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的无菌技术;体验“外植体接种”的操作;理解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实验前师生互动、认识和分析实验器材,为成功操作做好铺垫。实验器材包括消毒剂(无菌水、70%酒精和10%NaClO溶液),实验器具(固体培养基、三角瓶、无菌吸水纸、酒精灯、封口膜、镊子、剪刀、酒精灯等),实验材料(新鲜的未开花的嫩枝叶)。师生互助、外植体的消毒和接种进行演示,以避免学生盲目操作和获取正确的实验技能。

在明确环境消毒的方法后,学生两人1组、体验操作:用酒精对双手和操作台消毒→点燃酒精灯→外植体消毒(具体步骤:清水漂洗、酒精消毒、无菌水冲洗、次氯酸钠消毒、用无菌水漂净、无菌吸水纸吸水)→器具灭菌(灼烧镊子、剪刀并于置物架上待冷却)→外植体切割→外植体接种到三角瓶中(整个过程在酒精灯火焰旁边进行)→清洁工作台,熄灭酒精灯。

2总结操作、成果展示,知识、能力和情感从中升华

2.1总结操作、交流讨论,问题拓展,智慧由此而生。学生对接种的结果充满期待,希望自己的实验不染菌并迅速脱分化,在教师建议下,各组相互观察、交换意见。交流后学生纷纷提出问题,但教师并未直接给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尝试解答,将确有困难的问题整合板书:①对外植体消毒时,为何需严格控制时间?②漂净的外植体,为何要用无菌吸水纸吸干水分?③嫩叶外植体为何多处刻伤? ④外植体与培养基应怎样接触更有利于脱分化?随后,教师指导学生分组,针对不同的问题,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收集资料,最终解除疑惑。

2.2样品展示,深化知识理解。由于外植体诱导愈伤约一周以上方能观察到结果,因此教师请课外兴趣小组展示2个月前的组培样品:外植体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丛芽、丛芽诱导生根、再生植株,以及被污染感菌的样品。在观察中,兴趣小组成员的解释,进一步将抽象知识直观化、具体化,使学生对植物细胞全能性有进一步的认识。最后认识到:外植体接种成功与否,与外植体的消毒和器材的灭菌密切相关;而外植体脱分化是否良好,培养基中植物激素浓度的配制比例是关键。

3教学后记

本节课围绕体验“外植体接种”的环节来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亲历实验操作、发现问题、交流讨论解决疑问、展示成果与欣赏的一系列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批判性地获取、深化、拓展和迁移知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交流与表达能力、收集信息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从活动中,学生感悟到生物科学技术在科研、农业生产及经济等方面有重要价值,促使他们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和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总之,在生物教育教学中,运用实验做基础,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认知能更好地内化,并为他们合理地把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为将来进一步学习与步入社会做准备,这正是生物科学素养基本的含义。

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并非朝夕就能实现,需教师深入研读课标和教材、了解学生,利用同辈群体在青少年中可能排在首位的特点[5],利用生物学是实验科学的特点,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机会,使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获取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从中树立科学的精神与态度,生物科学素养在其中必将逐步得到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5.

[2]余文森,刘冬岩.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30.

[3]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4]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4.

在科学课中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篇4

1. 制定好每节课具体而可操作的目标

我们给科学素养定义了四个核心概念:科学概念(或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的这四个核心方面正对应着我们科学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的目标要有具体的描述。所以要把三维目标定在具体问题、具体活动上。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学生会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在每篇教案上都应有明确的表示。

2. 做个“问不倒”的老师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们普遍感觉到自己原有的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科学课的教学了,加强学习已是大势所趋,为此有教师提出“做个问不倒老师”,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自然不在话下。

的确,小学科学虽然内容并不深奥,但也涉及了“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部分内容,综合性强,原来教师的知识结构确实需要更新和完善,对于一个“一问三不知”的科学教师,孩子们会丧失学习的兴趣。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一个有着丰富科学知识的教师一定能培养出有科学素养的学生吗?科学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如果教师缺乏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缺乏一定的方法,单一地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那么科学素养的培养将大打折扣。在科学教育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知识不是科学素养的“唯一”,在实施教学时,要变单一的科学知识传授为全面科学素养教育,变以课堂为中心向引导学生走向自然、生活和社会转变,变教师为中心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转变。科学素养的培养必须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得到实现,因此教师必须精心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

3. 小学科学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3.1 探究发现法。

探究发现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部联系,找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方法。在科学课中,运用探究发现法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学会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2 实验探索法。

实验探索法是指教师提出命题或创造若干条件,学生围绕着教师的命题进行假设和实验证明;或者利用教师创造的条件,进行开放性实验,从中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实验探索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假设论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实验探索法的特点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在实验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是提出命题或创造条件,通过什么样的实验,怎样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探索发现什么,都由学生自己来确定。实验探索法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实验的方法和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发现的能力。也就是说,把实验作为探索和发现的方法,学生按照提出的命题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寻找答案。在这里,实验过程就成了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重要途径。

3.3 小组讨论法。

小组讨论法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有关专题,在小组的群体中交流个人看法,相互学习,从中获得对该问题深入认识或进一步了解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基础,所以比较适合在小学中高年级使用。

4. 合理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改中进行了教材多样化的改革,允许地方和学校自主选择教材,可以说,再完美的教材,也很难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另外,由于编写与出版的时间差,也可能会出现落后于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实际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树立新的教材观,明确教材只是“学生和教师进行教学的材料”教科书并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而只是一种材料,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授课顺序是可变的;授课时间是可调的;教学实例是可选的;教科书中的内容不一定是必须用的或必须掌握的。

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有课程开发意识。

5. 教学设计要尽可能“制造”学生认知矛盾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篇5

(1)所学知识承载着其他知识。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要使该知识与其他相关知识有机地进行联系,使知识结构化,体现出知识的逻辑化。

(2)所学知识承载着它的产生及发展的信息,使学习过程总体上与知识的产生过程相似,使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以体验,体现出知识的伦理性和人文价值。

(3)所学知识承载相关的化学学科的思想和观点,向学生传递一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使学生感悟到学习化学的方法,体现知识的方法性和思想性。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将化学知识上升为化学学科思想。所谓将化学知识上升为化学学科思想,就是要读出决定所学知识的本质的因素,即一些化学规律、化学观点、化学思想等。如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这节知识内容中,教师要理解并读出能量守恒及转化、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律、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等是决定这块知识基本的化学思想和观点。以化学学科思想作为灵魂设计教学,就是把上面的过程反转过来,通过教师的情境创设,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在上述化学学科思想的框架下,组织学生开展分析、推导、实验验证、归纳等学习过程。

三、教学设计案例及分析说明

现以苏教版《化学1》专题3“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为例,谈谈如何实施以化学学科思想为灵魂,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本节教材主要是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铁铜的物理性质、铁铜的化学性质、铁三角及Fe3+的检验、铁铜化合物的应用。

1.教学设计

(1)关于铁铜的物理性质

①让学生以金属的通性、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指导,推测其可能的性质。

②让学生观察实物。

③归纳铁铜的物理性质。

(2)关于铁铜的化学性质

①让学生以金属的通性、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作为指导,推测它们可能的化学性质。

②教师展示铁铜分别与酸、非金属(氯气、氧气、硫)、盐、水反应的事实。

③让学生发现铁铜化学性质的差异,以及铁铜分别与不同非金属反应,产物中其化合价的不同。

④指导学生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氧化还原反应的观点,尝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解释。

⑤归纳铁铜的化学性质。

(3)铁三角的转化

分别让学生明确,铁三角转化的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并在氧化还原反应观点的指导下,结合铁化学性质的知识,推测出要实现下列各项转化,所需要的物质应具有的性质。

紧接着教师向学生介绍Fe3+的检验方法,并让学生明确只有Fe3+中加入KSCN溶液才显红色。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对上述推测的结果,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教师选择金属铁和Fe3+的反应作为重点,师生共同进行反应的可行性讨论、验证实验的设计、现象的分析、结论的得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推测金属锌和铜能否使Fe3+还原成Fe2+。

对锌的问题学生会产生以下两种推测:

①锌比铁更容易将Fe3+还原成Fe2+,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锌排在铁的前面,它具有更强的还原性。

②锌不能将Fe3+还原成Fe2+,而直接将Fe3+还原成为金属铁,因为锌能将Fe2+置换,所以锌不能使Fe3+还原成Fe2+。

根据上面的推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提出锌的量决定了还原产物的猜想。然后设计出将少量锌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看是否有固体析出,或溶液的颜色是否变化来判断Fe3+能否可被还原成Fe2+。

对铜的问题,学生会有以下三种想法。

①铜是不活泼的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铁和氢后面,所以不能使Fe3+还原为Fe2+。

②因为铜具有还原性,Fe3+具有氧化性,所以铜一定能使Fe3+转化为Fe2+。

③虽然铜具有还原性,但其还原性比铁弱,所以铜能否使Fe3+转化为Fe2+很难说。

师生综合以上观点,形成用实验进行验证的共识,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在明确了铜能被Fe3+,氧化的反应原理后,教师展示印刷电路板的构造,启发学生设计其制造过程。

(4)铁及铜化合物的应用

启发学生从氧化铁的颜色、一些含铁化合物的磁性、Fe3+的强氧化性等对应地找出它们在工业生产及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2.分析说明

(1)推测需要有化学学科思想作指导

在探究未知世界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猜想,但不是没有方向没有依据地乱猜,是要有一定化学学科思想作指导的,这种猜想应该是科学的推测。

上面的设计中,在对铁铜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铁元素间的相互转化等知识学习中都强调了学生预先的推测。从整个过程中可看出教师始终把金属的通性、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氧化还原反应等一些基本的化学观点和思想,作为指导学生推测的依据。这种设计使学生有效地形成并巩固了一些化学学科思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验是检验探究是否正确的标准

化学实验是化学理论产生的直接源泉,是检验化学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也是提声化学科学认识能力,促进化学科学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既强调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启思维,从理论上对铁、铜的性质进行探究,同时又非常重视让学生自行推测,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如铁转化中所选物质到底能否发生,铁、锌、铜与Fe3+到底可否发生反应等),充分体现了化学实验在化学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了化学学科学习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思想,有效提高了学生运用实验方法认识化学的恿想意识。

(3)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是化学的基本思想,铁、铜性质的差异以及Fe、Fe2+、Fe3+性质的不同都是它们内部结构的不同引起,另外当学生掌握了物质性质后,都很注重将其原理推广应用,如利用Fe3+的检验方法应用于判断反应是否发生、根据铜与Fe3+的反应原理设计印刷电路板的制造方法、铁和铜化合物的性质与其应用的对应等,都体现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学科思想,使学生学会把握住学习关键,同时对化学本质、价值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使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4)从已知的知识中发现新规律

从化学科学的发展史来看,不少重大的发明和创造都是在对已有知识进行再认识后获得的,像门捷列夫就是对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性质进行仔细研究后,探索出了二者的关系,得出了“元素的性质随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重要规律,所以这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和思想,如在展示了金属铁分别与氯气、氧气、硫的反应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在氧化还原反应和结构决定性质等化学学科思想的框架下,尝试对其进行解释,最终让学生归纳出“铁与强氧化剂反应显高价,与弱氯化剂反应显低价”的理论性规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化学学科思想还包含了很多的内容,如整体性、联系性、微观与宏观、量变与质变、守恒、动态等思想,在本节内容中,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笔者的能力,认为本节课主要体现的就是上述思想。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篇6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养;教学质量

一、浅析小学科学教师教学素养现状

在素质教育得到大力推行的现阶段,我国对于小学基础教育质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小学生科学教学作为小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其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但由于多年小学科学教育搁置造成的弊病,使目前多数小学中的科学教师无法做到专业教学,这是造成小学科学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对现今的小学科学教师展开有效的培训,提升其自身的专业修养以及科学素养,便成为改善教学质量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二、提升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具体措施

鉴于小学科学教育的基础性以及入门性,这使小学的科学教学不需要教师具备过高的科学水准,而这一特点也为目前教师的素养提升工作打开了方便之门。笔者认为,对于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可以以集中培训、组织学习的方式开展,具体的施行措施主要有以下两点:

1.对教师开展基础性科学知识的认识性培训

该培训的教学内容应以经典的科学哲学思想为教学基础,同时结合实际的课堂教学案例,使得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实践性。对于教师的科学认识的意识培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教师对科学的实质有了一个深刻的把握,小学科学教师才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科学教学配备足够的科学知识和教学技能。

2.对于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培训还可以通过讲座、网络授课、技能培训等形式展开

而以上培训方式的确定与施行必须符合素质教育中对于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有针对性地展开培训,务必使受培训的教师学习到具有真正实践性的科学教学技能。

综上所述,若要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对于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训与提升是必不可少的。在确定了具体的培训措施之后,如何促进这类措施的有效落实亦是教学质量提升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教育部门的有效监督以及小学科学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张红霞.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有待提高[N].中国教育报,2010.

(作者单位 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乡刘皮庄小学)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篇7

一、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示范作用

化学实验教学中, 使用最多的是演示实验, 是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配合化学教学内容的教授, 而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示范操作的一种教学实验, 是化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形式之一。演示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鲜明的、准确的、生动的感性材料, 使知识形象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帮助学生学习正确、规范化的操作技术和方法。

教师演示实验的每一步, 实际上对学生来说都是自己动手的前提, 所以老师必须在思想上引起重视, 在率先示范中讲究规范性, 切不可随意操作。例如:称量药品时,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千万不可图省事用手拿;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 不要把管口对准学生或自己, 试管里的液体不要超过容积的1/3, 试管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等等。

其次, 教师的操作还要注意实效性, 要做到快慢适中, 使学生对每一个动作甚至动作细节都能看清, 对于第一次接触到的较复杂的操作要先示范分解动作, 然后再示范连续动作, 这样容易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动作表象, 另外, 演示实验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够看清楚, 要尽量用较大规格的仪器, 药品用量也可适当多一些, 有颜色变化或沉淀产生及消失的实验可用白纸或黑纸衬托, 以加以突出。

二、改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演示

有的演示实验, 可以让学生上台演示, 这样既能增加学生自身操作锻炼的机会, 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很多学生都有想“露一手”的表现心理, 当别人演示时, 也想跃跃欲试, 这样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时还可以让一些基础稍差的学生来演示, 他们在操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无疑就多一点, 通过老师或学生纠正后, 能提高其他同学的“免疫能力”。

例如:在第一节化学课上, 我设计了一个“空瓶生烟”的趣味实验, 让学生上台来让两个集气瓶 (一只装有氨气, 一直装有氯化氢气体) “PK”一下, 许多学生纷纷举手, 都想上来试一试, 随着两个集气瓶之间的毛玻璃片的抽去, 瓶内立即产生了大量的白烟, 同学们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一下子激发了对化学的浓厚兴趣;在学习燃烧和灭火那一课时, 我补充了一个“烧不坏的手帕”的实验, 我问同学们谁有手帕, 一些同学举手了, 我接着说谁带着手帕上来配合老师做个试验?我特地请了个女生, 我把她的手帕在配好的酒精溶液中浸泡了一会, 取出舒展开, 用镊子夹住两角, 请她用火柴去点, 她看看我又看看同学们, 在一丝紧张中点燃了自己的手帕, 手帕被引燃, 而且越烧越旺, 最后熄灭, 当火焰熄灭后, 我请她检查一下自己的手帕并没有损坏, 班级里随后也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样, 通过学生上台来做一些演示实验, 不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三、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往往是学生已经知道结论, 然后用实验去验证结论。学生只是实验的观察者, 顺着老师的思路被动地接受着实验信息, 并尽量与教师保持一致。这样往往不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实验能力, 有着明显的优势, 同时也突出了实验的创造性, 使学生学会研究与探索的方法,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 先不告诉学生常用药品, 而先做碳酸钠、石灰石和稀盐酸, 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的对比实验, 然后通过观察、比较、思考、讨论, 从而小结出最佳试剂, 并指出用其他药品的缺点, 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接着老师可指导学生设计:根据前面我们学过的氧气制法时药品的特点及反应的条件, 应该选哪一种发生装置 (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 , 又怎样收集二氧化碳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 如何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用澄清的石灰水) , 又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用燃着的木条) 。这样设计, 既具启发性, 又具探究性, 使学生既学到知识技能, 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意识", 同时又训练了思维及科学方法, 增强了实验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做好分组实验, 增加全体学生动手的机会

国内外教育界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表明, 学生因喜欢做实验而喜欢化学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70%以上。在化学教学过程中, 适当地多做一些学生分组实验, 不但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化学基本知识的重要方式, 而且是获得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的主要手段。

在学生做分组实验前, 要让学生认真地做好预习, 做好充分的准备, 尽量使学生对实验达到的目的、仪器、药品、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 每个实验尽量让学生自己完成, 每个学生都要亲自动手实践, 老师只是巡视, 并在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时加以指导, 在达到实验目的的前提下, 鼓励学生"越轨"思维, 允许他们做可行性实验, 教师只起指导、解疑的作用, 这样, 学生们实验兴趣大增, 人人动手, 人人参与, 人人有所收获。

五、成立化学兴趣小组, 课外开放实验室

化学课要根据课本内容, 有计划、有组织地做点切合教材的课外小实验, 也可做一些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教师只要在理论上加以指导, 精心设计, 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侧重培养学生兴趣、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 实事求是, 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篇8

亚里士多德说:“毫无疑问, 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们对他们确实有用的东西。”科学教学中, 这“确实有用”的东西就是“科学素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能够提出、发现和解答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 能够描述、解释和预言自然现象。

科学教学中如果能注重以实验为基础, 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 精心组织实验教学, 积极开展探究活动, 通过实验启发学生由“观”生“趣”、由“趣”生“疑”、由“疑”生“思”、由“思”得“知”, 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 优化思维品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实验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中的作用

(一) 观察实验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利用丰富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强烈求知欲。例如, 铁丝燃烧火星四射;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灭火;用澄清的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制取“牛奶”……这些都会令学生兴奋激动, 再结合现象分析原因, 便可自主获得结论。

当然, 应当注意, 兴趣并非一产生就能持续稳定。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用新奇的实验现象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使学生暂时的浅层兴趣逐渐转化为较深层的兴趣。那些把实验“停留”在黑板上、书本上, 背实验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结论的做法是错误的。

(二) 呈现实验过程, 优化思维品质

1.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 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 在笔者介绍实验的注意事项后, 有学生提出:“假如实验结束时, 没有继续通氢气到试管冷却为止, 会有什么现象呢?”这时, 笔者不急于回答学生的问题, 而是引导学生进行两种不同的实验操作, 预见实验可能出现的不同现象。实验后, 根据不同现象 (有没有产生红色的铜) ,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 从而得出结论。由于强化了实验过程的呈现, 这一教学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大有好处。事实上, 科学实验功能的体现不仅仅在于获得所谓的“正确”实验结果,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和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索过程。不重视过程的实验等于把生动活泼的科学现象变成了静止的某个预期的“结论”, 引不起学生的积极思维。

2.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例如, 在“如何用实验方法区分食盐水和纯水”的教学中, 笔者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设计实验。布置任务后, 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先独立思考。学生设计出很多方案, 汇总起来竟然有27种之多。 (1) 尝 (味道) ; (2) 蒸发 (有无盐粒) ; (3) 洗伤口 (疼痛感) ; (4) 放鸡蛋 (沉、浮) ; (5) 导电 (强、弱) ; (6) 泡泡菜 (生、熟) ; (7) 养鱼 (死、活) ; (8) 治鱼的霉斑 (效果) ; (9) 放菠萝 (味道) ; (10) 称质量 (轻、重) ; (11) 放冰箱 (结冰快慢) ; (12) 加盐 (有无沉析) ; (13) 晒干 (有无盐粒) ; (14) 放铁钉 (生锈快慢) ; (15) 放冰块 (溶解快慢) ; (16) 放木条 (沉、浮) ; (17) 退烧 (效果) ; (18) 放鸡血 (是否凝结) ; (19) 过滤 (有无杂质) ; (20) 加糖 (溶解状况) ; (21) 洗碗 (清洁程度) ; (22) 滴油 (扩散状况) ; (23) 洗茶垢 (清洁程度) ; (24) 漱口 (治牙痛) ; (25) 养海鱼 (死、活) ; (26) 养花 (死、活) ; (27) 用试纸 (效果) 。虽然不是每种方法都简单、可行、有效, 有些还基本雷同, 但每个人都有独立的见解、新颖的观点, 这是很宝贵的。然后, 笔者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最后, 选择优秀的设计方案, 由学生在课堂上演示, 对比较好的方案给予表扬, 对较差的也要从其中找出某方面的优点给予肯定, 从而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创造积极性, 发展思维的独创性。

(三) 借助实验结果就事论理

学生应当具备学会透过现象找出事物本质特性和规律的本领。现象往往是表面的、零散的, 如何通过现象找出事物规律性的东西, 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判断等思维方法的重要过程。就“事”论“理”中的“事”就是实际存在的问题, “理”是对实际问题作出必要的理论分析和说明。如在“大气压”教学中, 笔者设计了“喝饮料比赛”:准备两只瓶子, 一只瓶口有塞子, 一只没有。在有塞子的瓶子中放一个装有清洁饮用水的小瓶, 在没有塞子的瓶子中也放一个装有清洁饮用水的小瓶。请一位班里公认力气较大的男同学用吸管插入瓶塞吸水, 请一位班里公认力气较小的女同学用吸管吸另外一瓶水。在全班同学都认为男同学必胜的情况下, 结果却是女同学赢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实验结果根本不相吻合,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通过实验, 学生明白了大气压的原理, 原来水不是吸出来的, 而是压出来的。

二、以实验为载体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

(一) 围绕实验主题提炼问题

围绕实验主题提炼问题, 可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是提出系列性问题。

例如, 在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 由于注意点较多, 笔者提出了以下问题, 以指导学生观察实验:氧化铜在反应前后颜色有什么明显变化?试管口有什么变化?试管口为什么要向下倾斜?导管为什么要伸入试管底部?开始加热前为什么要先通一会儿氧气?实验结束后, 为什么要先熄灭酒精灯再通一会儿氧气?以上问题的设置, 使学生对本实验应掌握的内容一目了然。

二是提出对比性问题。

例如, 围绕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内容, 笔者提出了如下问题:不用稀盐酸而改用浓盐酸跟石灰石反应, 行不行?为什么?又例如, 围绕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内容, 笔者提出了如下问题:为什么用嘴对蜡烛迅速吹气火焰灭, 而对炉火迅速吹气却反而越吹越旺?通过对比性问题的提炼, 有利于学生辨析概念, 掌握原理, 养成思考实验问题的习惯。

(二) 利用实验手段开展探究活动

在课堂实验中, 尽量将验证性实验转化成探索性实验, 将演示实验放手让学生去做 (注意演示实验并不是指教师做的实验) , 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仅仅靠课堂是不够的, 我们必须拓展实验时空, 对实验进行改进、改组和改造, 充分利用实验这一科学学科特有的载体,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使学生养成“瓶瓶罐罐做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良好动手习惯。

课外活动是课堂的延伸, 开展课外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使学生掌握了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因此, 教师要根据教学、学生、校内外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类课外活动, 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使科学教学更加完善。例如: (1) 用p H试纸测定家庭中的食盐水、肥皂水、茶水、食醋等物质的p H, 测定土壤的p H; (2) 让学生回家指导家长合理施肥、浇花、移栽植物; (3) 除去热水瓶水垢, 冰箱除臭; (4) 熟悉家庭电路、换接保险丝、自制水果电池等。

此外, 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处理生活、生产中与科学相关的问题。例如, 通过阅读说明书和尝试性操作, 学习使用电器和仪器的能力;利用科学知识并沿着正确的思维路线发现和排除自行车或家庭上下水系统故障的能力;等等。

(三) 组织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能力

1.明确实验目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 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实验现象错综复杂, 学生情绪兴奋, 实验做完后, 学生只记住他感兴趣的实验现象, 而不明白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因此,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值得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在进行实验时, 教师必须让学生知道观察什么, 怎样观察, 实验的初始状态如何, 结果如何。只有明确观察目的, 仔细观察, 不管实验现象如何, 都能抓住本质。

2.合理设计实验,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 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在实验教学中, 教师应让学生自己根据问题去设计实验, 做实验, 归纳实验现象, 作出分析、判断。这不仅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 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硫酸和稀盐酸溶液, 如何鉴别?教师可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自己动手实验, 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学生通过实验就能发现:用氢氧化钡溶液和可溶性的钡盐溶液进行区分, 现象明显, 而用硝酸银溶液鉴别, 则两者都有白色沉淀生成。对于这些实验现象, 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分析原因, 查溶解性表。学生可得出这样的结论: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溶液不能用硝酸银溶液。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 又使学生享受了实验过程的快乐。

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提高科学素养 篇9

心理学研究表面: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 才能思路开阔, 思维敏捷, 才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1. 激发学生兴趣, 呵护学生的好奇心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 最活跃的因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根本, 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上好科学课的前提。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如果整天把学生限制在死记硬背, 生搬硬套的教条上, 必定事与愿违。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采用多种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例如, 在《摩擦起电》一课中, 教师可以拿出一把用吹塑纸做的大金钥匙, 请学生们试着挂在黑板上。因为黑板上没有钉子, 学生一个一个上去试, 都无法挂上去, 学生好奇极了。这会, 教师再用一块丝绸对着黑板上的“金钥匙”擦两下, “金钥匙”就“粘”在黑板上了, 学生争先恐后到讲台用教师的方法挂“金钥匙”。经过以上环节的导入, 刺激学生的兴奋点, 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 在《观察我们的身体》一课中, 教学重点是认识身体的外表结构, 知道身体是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的。如果教师让学生接受式的学习, 或许几分钟学生就可以记忆, 但不会对身体这一单元的学习产生兴趣, 而且也不能理解。而我设计的教学环节是:先放音乐, 师生随着音乐做运动, 接着设计了三次画画活动。第一次在纸上画一个人, 根据画的情况调动和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让他们说说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接着, 教师指着自己的身体教学几个新概念, 并让学生在身体上找到这些部分。然后两人一组, 一人比划一人说, 让学生检查自己的画, 身体各部分是否画完整。第二次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再画一个人, 学生通过画画, 既巩固了新知识, 又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当然就很感兴趣很积极。在教学对称这一内容时, 我安排了两组体验活动, 单双手系红领巾、单双脚站立, 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对称、平衡的好处, 及产生对残疾人的关心。帮助教学“身体内部”这一环节。我安排了第三次画画, 在刚才那个人的身体中画出你知道的器官。学生的画可谓千奇百怪, 百花齐放, 他们不能正确地画出器官的样子及位置, 但这一环节属于课外延伸的教学环节, 对于三年级刚刚接触科学课的学生来说, 能简单画出, 用口描述已经很不错了。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充满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及浓厚的兴趣, 这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 能更好的让他们对身体的了解及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节课的时间是短暂的, 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学习了新的知识, 也很好的培养了他们对科学课的兴趣。学生学得愉快, 教师教得轻松, 整个课堂宽松、和谐、充满了欢声笑语。

2. 鼓励学生质疑,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疑问和惊奇最容易激发学生产生认识世界的精神动力。因此, 在上课时要有意设疑, 让学生“疑中生奇”、“疑中生趣”、“疑中生思”, 进入学习新知的最佳心理状态。学生质疑的思维过程是“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其中, 提出问题是学习科学的关键一步。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打开思路, 大胆怀疑, 大胆提问。在教学中, 教师要解放学生的大脑, 让他们敢想, 解放学生的嘴巴, 让他们敢问,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质疑的意识, 以趣生疑, 由疑引发好奇心, 由好奇引发需要, 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思考, 进而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在科学课堂上, 教师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敢想、敢问, 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首先, 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情感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平等的信息, 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与我们平等相处, 一起探索、研究。课堂上, 教师允许学生有比较自由的坐姿, 不强行要求学生个个正襟危坐, 当有疑问或不同见解时, 允许学生不必举手就可站起来发言、插话。因为, 情不自禁发表出来的意见, 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若因未得到教师的许可而失去发言的机会, 这火花随急熄灭。当学生回答不出教师的提问时, 允许他自己请另外的同学帮他回答。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领时, 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励, 赞扬他们敢于提问的勇气, 而后再予启发, 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的坐下。

3. 重视学生的前概念, 培养学生科学假设的能力

在探究教学“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这种基本模式中, 假设是一个把问题和验证联系在一起的关键环节。面对呈现的问题, “可能是什么原因?”“应该怎样验证?”这些都需要学生进行大胆的假设。有了假设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案, 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如果牛顿没有“月亮是高达天际的苹果树上的一个大苹果”的假想, 他是否还能发现万有引力, 如果人们不是充满了“人造人”的幻想, 是否还有当今突飞猛进的电子技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人类一切伟大的发明, 最初都源自于假设, 假设是一种大胆的创新, 是探究之门的金钥匙。在遇到问题时让学生大胆假设, 是学生开始自主探究的第一步, 其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1) 学生能沿着自己的假设展开探究活动, 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2) 大胆进行假设,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3) 减小教师对探究内容和方法的控制。

例如, 教学《摩擦力》一课时, 关于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这个问题。教材、教参都只谈到“物体轻重”、“接触面的光滑程度”两个因素, 我备课时也只注重考虑到这两个因素。在教学过程中, 我让学生“假设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条件有关”, 学生竟提出可能与“物体轻重、物体大小、物体形状、接触面的光滑度、接触面积的大小、物体的大小、运动的方式等条件有关。学生提出的有些因素是我课前没想过的, 当时只有后悔自己不能为学生提供更充足的材料, 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顺利开展。虽然学生的大胆假设使我失去了对教学的控制, 但丰富的探究内容使学生的探究兴趣更加浓厚, 使教学过程更加充满了活力。这时我才深深的体会到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是有多么的重要。

二、组织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是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与配合, 师生之间的交流具有更加和谐、宽松、民主的气氛, 更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是探究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合作学习为所有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 更能为平时不敢在课堂上表现自己的学生创造更多表现的机会。经常可以看到那些在教师提问的时候不敢举手的同学在小组讨论中, 积极主动的和其他同学争论、交流, 通过合作学习锻炼了自己, 逐步开始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现自己, 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合作学习中的平等、民主的合作精神也是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学生从小在小组合作中主动交流、互相协作, 可以培养他们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 逐步学会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学会利用别人的观点启迪自己的思想, 从而形成正常的社交意识和较强的社交能力, 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培养相互协作的科学精神。

三、深化探究活动, 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发现和获取知识的智慧能力, 它强调的是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 而且可以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 至少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 它是一种主动地独创发现新问题, 提出新见解, 具有创见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 教师应不断地给学生创设富有变化且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 启发学生从多角度, 多层次思考问题, 鼓励求异, 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现。要让学生了解科学的探究方法与科学思想, 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从而不断创新, 终身受益, 创新的前提就是自由, 没有自由就没有想象。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篇10

一、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 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主体, 课本知识是权威和真理, 教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完全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品质的培养。而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课本知识, 课堂气氛也是枯燥乏味, 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因此, 教师应不断地改进教法、指导学法, 即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首先, 在课堂教学中, 课堂的导入必须精彩、独特、新颖, 使学生一开始就能对本节课产生良好的心理期待及求知欲望。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景是一种很好的策略, 它可以使学生形成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究的心向,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科的特点, 可以设计适合不同内容的多种导课方式及问题情景, 从一句话、一个故事、一个小实验、一个生活小常识、一个社会小问题、一种常见的现象开始, 也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开始, 让学生对本节课立即产生兴趣, 形成愉悦的心境, 使学生以轻松的心态去接受新的知识。其次, 在教学中, 可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基础和能力编成合作组进行教学,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 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同自身的交流, 减轻学生心理压力, 特别是弱势群体在合作交流中会发现自己还有发表见解的天地, 从而逐渐消除平时不敢说、不敢想、不敢做的心理障碍, 从而激活全体学生的探究体验, 构筑一个较强探究学生情感的立体互动的体验场。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 可以消除教师的包办行为,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做真正的学习主人,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 教师在授课中, 要积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 允许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 允许学生犯错误, 从而可以促使学生养成好问、敢问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使其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提供机会让学生各抒已见, 使其敢于标新立异, 并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这样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 可以使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对科学问题的思考上, 而不是爱慕虚荣, 爱出风头上, 对于成绩差的学生, 也可激发他们探究的问题信心及兴趣, 培养他们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教师要运用恰当的评价, 为学生消除心里偏见。评价一个学生也要讲究艺术, 对待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一般应以鼓励为主, 使学生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总之, 教师是促进者, 要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学习的策略;要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 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同时教师还应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教师应建立一个接纳性、支持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 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 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还有, 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进行评估, 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保持开放的心态, 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摸索, 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 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 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

二、营造和谐、温馨的教学环境, 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的师道过于尊严会使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紧张程度较大, 使学生的思维不能很好地发展, 学生的智慧不能很好地展示。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 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潜在的影响。和谐、温馨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地开展, 而紧张、冷漠的气氛则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 教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势, 善于向学生表达积极的情感, 通过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向学生传递对学生的信任、期望、赞许或肯定的信息, 如一个鼓励的眼神, 一个会心的微笑, 一个赞许的点头, 一句亲切的问候, 都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让学生感到老师很亲切, 可以信任, 是良师益友。另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切不可把自己的消极情绪带进课堂, 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做到公私分明。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 不要只看到尖子生,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更应关心他们, 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 学习动机和原有知识掌握情况, 多沟通、多用鼓励的话语, 使他们树立信心。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力为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创造各种机会, 让他们感到自己也是被老师关注的、重视的对象, 自己也有可展示的舞台, 使他们真正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因此, 和谐、温馨的课堂心理环境的营造, 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三、在问题探究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传统的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 培养的是求同思维和习惯思维, 这种教学使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造成学生思维途径狭窄、呆板, 易使学生误入死记硬背的歧途。而良好的科学素养要求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创造自己的独特思维。所以在科学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 勇于提出问题和自己的看法, 展开讨论, 为学生提供发表不同学习感受和见解的机会, 培养学生“不唯上、不唯书”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

在平时的科学教学中,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教案, 巧设疑问, 以趣激疑, 以问设疑, 以疑导思。如在学习盐酸与硫酸的性质时, 首先演示两稀酸与酸碱指示剂, 活泼金属, 金属氧化物, 碱等反应的实验, 比较现象分析为什么两酸具有相似的性质呢?并进一步发问, 在两种稀酸中都加入氯化钡溶液, 是否也会有相似的性质及现象呢?此时再演示这个实验, 却得到了不同的实验现象。利用学生感受到不同现象后的兴奋状态, 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 挖掘学生大脑潜在的能量, 引导学生来寻找问题的内在本质, 使学生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便于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

四、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初中科学是一门可以通过实验使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获得感性知识的学科。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借助实验让学生能更加有效地巩固已学的科学知识, 更好地理解并形成良好的科学概念,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甚至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 就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又动脑的课堂氛围, 也可把一些本来用演示实验就可以解决的教学环节改成学生小组实验的形式, 甚至可以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步骤, 交流实验设计的目的、思路、步骤、方法等, 让学生由参观者变为参与者,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扮好角色, 随时发现问题, 设计一些引导性的提问, 培养学生养成边动手边思考的好习惯, 使他们能更仔细更集中的观察现象, 从而保证实验的成功。作为科学教师, 在每次实验之前都应该有充分的准备, 在实验中要有规范的操作, 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也便于学生了解科学的严谨性, 在实验中要让学生始终有很强的注意力, 并能做好详细的实验记录, 不要让学生只是觉得实验好玩而忽视了实验的目的性, 更不要让学生只注意到实验表面现象, 而忽视实验真正的本质。特别是对于一些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的实验, 教师应该多动脑筋, 尽可能地改进实验方法, 使实验生动明显, 有效果。

最后, 实验完成后, 教师应该让学生复述实验的过程, 组织时间对所做的实验进行及时地总结, 让学生交流各种想法, 反思存在的问题。并对一些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有些学生虽然学习基础不太理想, 但动手的能力却很强, 对这种学生教师应该多加鼓励, 放大他们的闪光点, 使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学好科学。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培养他们的能力, 还应该从多方面入手, 重视课外知识及兴趣广泛性的培养。一方面教师要利用刚学过的科学知识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 拓展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知道学科之间是相通的, 科学知识其实也深透在其它学科之中。另一方面, 教师还可通过课外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科技方面的小制作或小发明,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增加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同时多组织学生到外面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或社会调查, 让学生了解科学并不神秘, 科学是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另外, 师生通过协作可通过网络收集一些相关的科学资料, 开展一些科学讲座, 或以学生辩论会的形式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使课内外、校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从多方面、多渠道开发学生潜能, 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及实际应用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

总之, 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 以现代素质教育思想及相关理论为依据, 以教学为中心,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科学课的教学作用。

摘要: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 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让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实验, 做好实验, 从实验中解决问题, 并使其能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使他们各方面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教学艺术,心理环境,问题探究教学,科学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胡一毅.深化高考改革, 提高科学素养[J].化学教学, 2007 (9) .

[2]王明华.试论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培训学员的科学素养[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4 (2) .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应从学生抓起 篇11

[关键词]青少年科普科学素养

我国的学生接受基础教育基本上是从6岁开始,当他们经历了完整的基础教育阶段(包括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后,年龄已达18岁,适逢进入公民的行列,因此,基础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最主要阶段;而科学教育又恰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未来公民整体素质特别是科学素质的关键环节。

随着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普及,城阳区小学和中学的教育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用于科学教育的实验室和相应设备正逐步完善。从2001年起,城阳区和全国一样,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科学教育的目标、课程等发生了重大变革。就目前城阳区义务教育阶段看,城阳区有中小学生53658名,只有小学三至六年级开设科学课程,其中三年级每周两节,四至六年级每周三节,初中不开设科学课程,在从事科学课程授课的教师中,专职为116名,兼职为400名,与先进地区相比,城阳区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水平处在中等以下水平。与相邻区市相比,还缺少针对中小学生群体的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科普类活动场所。

城阳区在科学教育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科学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和教育观念相对滞后;二是科学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学设施相对不足;三是科学课程教师配备不足及学时设置不够;四是社会科学资源不够充足等等,为此我们认识到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和途径方面,科普资源的利用能够最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科学原理,最直接地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最有效地使学生获得科学资料,最高效地使学生记忆科学知识。因此,科学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关键在于如何充分有效利用科普资源。

1重视课堂科学教育

一是刺激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手段很多,如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多媒体的运用、增强学习的兴趣性,体验学习的成功感等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二是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教师要以参与者的姿态融入课堂教学,并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就会使学生的拘谨情绪得到放松,有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就容易被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就由此而产生。三是以评价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课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做到全程评价,评价的方法必须最优化,也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但要重视对科学知识的获取,更要重视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兴趣、探究欲、问题的提出与思考、问题的解决与表达、知识的积累与应用等诸方面因素。

2重视学校科普资源的利用

一是改变科技教师缺乏或水平不高的现状。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师资问题。如让在职的科技教师分期分批进修,系统学习科技知识及科技课的教法,提高科技课的质量;设立专、兼职科技辅导员;面向社会招聘有科技特长的教师任教等等。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科技作品陈列室,建立学生科技教育活动成长档案等。二是抓好常规科普活动。学校应经常开展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科普知识,增强科学技能,提高科学素质。例如:通过科技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科技制作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充分体验科学探索过程中的艰难与创新的不易;通过举办车模赛、航天航海模型赛、无线电测向、纸工制作、剪纸等科技创新大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提供大量感性材料让学生在科技教育活动中体验,切身感受,实现由感性认知到理性思维的转变。三是以创新大赛为平台,展示学生的科学才华。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观并参与学校、区、市、省以及国家级创新大赛,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参观与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的科学素质得到更好的提高。

3重视家庭科普教育

要建立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家长委员会,协助学校开展科教活动,并聘请科技专家,定期对家长进行科普讲座。通过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家长委员会向广大家长进行广泛宣传,使更多的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使更多的人都来关心和支持科教工作。家长应该加强自身科学素质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除了从言传身教中传授孩子科学知识外,还要鼓励孩子独自去学习实践科学知识。有条件的家庭可通过购买益智类玩具、参赛器具等,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比赛、展览等科学类活动。

4重视社会科普资源的共享

积极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各中小学可以发挥校外科学教育资源的优势,充分利用各大专院校、社会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综合性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进行教学,让存在于学生身边的科普资源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让学生及时了解当前科学的动态和发展。每年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博物馆,组织或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积极参加各种科普活动,让学生尽可能的多接触社会,扩大知识面,并定期聘请科技专家来校给学生进行科普讲座、授课。二是组织学生开展好各种宣传活动。如:科普活动日、世界环境日、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知识、心理咨询和安全避险等等宣传和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科学,在活动中用科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三是利用媒体的传播,如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让学生及时了解科学的新进展,从而扩展学生的科学视野。

作者简介:

秦纯基,青岛市城阳区科协副主席。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篇12

一、中学生环保社团的定义

中学生环保社团是由中学生自发组织成立, 以宣传环保知识、开展环保活动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一种社团。它的宗旨是正视环保, 从小事做起, 从自身做起。

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环保社团活动的意义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开展环保社团活动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通过环保社团中各人员对环境保护的参与, 首先能激发中学生关心自然环境、关心民族的兴旺、关心全人类发展的意识, 能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的责任感, 能提高学生自身的环境保护知识水平, 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对培养今后的环保人才, 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次, 通过开展环保社团活动, 能在全社会宣传和倡导环保生活, 向广大群众推广绿色生活理念, 能唤起公众对所处环境的危机感, 普及并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 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 促使生态平衡发展。

三、利用环保社团提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具体活动形式

(一) 开展各种环保知识专题讲座,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邀请相关专家学者、社会环保人土、经验丰富的环保同行来学校进行环保知识讲座。将地理知识融入到讲座中去。作为拥有丰富地理知识的专家和环保人士, 必须要严守这块阵地, 立足于本学科, 发挥本学科的特点, 向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就能让学生的地理知识学得扎实, 就能分清对自然的各种歪理邪说, 养成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例如, 在环保知识讲座中, 多进行以下知识专题讲座:“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吗?”“人们看到彗星是不是预言着凶多吉少呢?”“2012世界末日预言为什么是传言呢?能否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来进行分析呢?”通过各种专题讲座, 既能向学生普及地理知识, 还能让学生通过科学知识分清传言的真假, 从而更加相信科学, 更好地生活。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保护周围环境的活动中去。

(二) 利用校园广播及多媒体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教师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的作用, 在平时的空闲时间多广播一些保护校园环境的事迹, 如平时发现某某学生在清扫操场上的垃圾, 或者某某学生给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进行了修整, 都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或者利用各班级的电视转播一些保护自然环境的画面和专题片, 知道自然和人类息息相关, 了解人类易受环境的影响, 学会从身边着手, 从校园开始, 让全校师生都来参与环境保护, 共同来维护好校园, 使校园环境变得更加优美, 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变得更加愉悦, 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地理知识包罗万象, 它的涉及面很广, 又与我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联, 又如, 在进行“大气环境保护”中的全球变暖、臭氧层遭到破坏、酸雨危害及防治等知识的讲解时, 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组漫画, 图片上是市场上很多人把买东西的塑料袋到处乱扔, 旁边有多家餐馆, 许多用完餐的顾客把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塑料杯子扔得满地都是, 到处是苍蝇, 一个脏兮兮的场面。形象生动的漫画, 学生看了就会深思,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总结产生环境污染的真正原因, 并进行讨论和分析, 找出解决这一环境问题的相应办法和具体措施。既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感悟, 知道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还培养了学生科学素养, 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 走出课堂进行环保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也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去进行环保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对环境的认识层次。在假期中, 组织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状况、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自然、人文景观进行大型考察活动, 来验证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 只有理论联系实际, 才能做到学以致用。例如, 组织学生参观气象局、天文台、地震台、环保局等单位, 扩展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领悟科学知识的真正价值。或组织学生集体观测日全食或者千年难遇的日环食, 或者在春风拂面、鸟语花香的季节, 让环保社团的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 去参观农家乐, 去亲近大自然, 去感受生活, 增长见识等, 让学生们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从此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产生做文明公民的责任感, 事后再做好宣传和资料收集工作, 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帮助很大。

上一篇: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下一篇: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