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

2024-10-19

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精选12篇)

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 篇1

初中学生接触化学只有一年的时间, 他们要在这一年内认识化学、接受化学, 可以说兴趣是关键, 新课程的实施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更多的知识。而对于化学, 实验就是学生的兴趣所在。理论是苦的, 而实验可以把苦变甜。家庭小实验贴近生活可以使学生更感受到学习的甜。家庭小实验生动、有趣, 可以很好的把日常生活和化学知识联系起来。例如, 平日学生对蜡烛的燃烧、铁生锈、石灰池中的变化、蒸馒头等现象视而不见, 通过家庭小实验, 使学生懂得了蜡烛燃烧中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火焰的层次等知识, 知道了铁生锈的原因及防止锈蚀的方法, 明白了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而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一个家庭小实验和制作过程, 都是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所以我认为每一位中学的化学老师都应该很深刻的认识家庭小实验。

一、先要明确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的学习重点在于与社会联系, 贴近生活, 而家庭小实验恰恰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学生参与面广, 尽可能让学生在现实世界中亲自体验事物的变化过程、变化条件和所得结论, 体验这些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在讲《燃烧与灭火》这一节时, 课前布置学生回家试一试点燃小木条和煤块的难易, 同时去点燃干棉球和湿棉球, 回忆生活中熄灭煤气炉火、扑灭油锅火焰、吹灭木条火焰的经验, 从中领悟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小实验, 其教学效果远远超出教师单纯从原理上分析或让学生被动地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所取得的效果。

2. 利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

家庭小实验虽然简单, 但是它却能揭示日常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实质, 用化学原理来指导和解释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的制作和使用。通过亲身实践, 在快乐学习的氛围中使孩子们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例如, 平时学生对蜡烛的燃烧视而不见, 通过家庭小实验, 使学生懂得火焰的分层, 燃烧中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发生以及火焰上方的一缕黑烟, 熄灭后的白烟等知识, 从而合理地作出解释。

通过家庭小实验的实施, 使学生在实验中养成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试剂的用量, 记录实验现象, 科学分析某些生活现象。

二、其次要精心选择, 合理指导

家庭小实验内容丰富多彩, 各类实验各有自己的功能与作用, 在选择其内容时要注意内容的科学性、创造性和可操作性, 又要重视实验内容的多样性。使各类实验交替进行, 既注意学生能力的发展又有所侧重, 以满足不同的情境体验。

为了更好发挥家庭小实验的作用, 在布置家庭小实验前, 要对以下问题作好指导: (1) 实验用品 (或替代品) 的选择; (2) 反应原理; (3)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4) 实验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及时记录。

例如:学了常见酸碱盐的应用后, 利用周末, 让学生在家制汽水。 (1) 实验用品:白糖、果味香精、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带盖的空瓶、筷子; (2) 反应原理:小苏打与柠檬酸反应生成CO2, CO2溶于水, 制成汽水; (3) 实验步骤:打开空汽水瓶, 加凉开水, 再加白糖、香精及少量小苏打, 用筷子搅拌溶解后, 迅速加少量柠檬酸, 立即盖紧盖子; (4) 观察现象:瓶内产生大量气泡, 打开瓶盖, 气泡冒出。利用同样的原理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制作简易的灭火器, 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扩展能力。老师对各类小实验都要进行选择并合理指导, 让学生务必做到有的放矢。

三、最后要进行科学的评价

教师评价是整个家庭小实验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对学生的活动态度、情境体验情况、技能掌握情况与能力发展情况作出公正、激励性的评价。

如:自制汽水实验时, 要求学生第二天将各自的成果带到教室, 教师肯定各自的成绩, 同时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并指导学生记录在册。同时, 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在教师引导下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交流, 根据实验原理、过程、数据进行分析, 写出实验报告, 以小论文的形式谈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实践证明, 通过长期地、有计划地开展家庭小实验活动, 不仅可弥补课堂实验的不足,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还可以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形成刻苦探索、不断进取的优良品质, 使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得到提高。

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 篇2

[摘 要] 本课题借助“家庭小实验”对实验的教育功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育功能、美育功能......等等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 家庭小实验、教育功能

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健如老先生在2003年11月召开的全国第八届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讨会上做了这样一篇专题讲话《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发挥实验教育功能》,在讲话中他强调:“除常规课内化学实验外,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激发兴趣,赋有探索的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应用性实验(物质简易检测与化学小工艺实验等)、研究性课题实验等,也值得我们关注。”

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就是:学生自主设计课外小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教育功能研究和实践。

学生自主设计的课外小实验,对象为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新教材中的“实践活动”(相当与以往教材的家庭小实验),来源于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而设计的课外小实验(如西红柿为什么是酸的),结合教学进度补充适当的课外小实验(例如用燃烧法粗略鉴别几类纺织纤维等)。这类实验的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绝对安全,绿色环保。

在课题的开展过程中,我们通过学生自主设计课外小实验对教育功能的以下一些方面进行研究:

①培养科学的探究方法,提高探究能力。②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③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的能力。④尝试化学实验教学目标测量的研究。⑤化学课外小实验的德育功能。⑥化学课外小实验的美育功能。......一、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好奇——实验兴趣——探究兴趣——学科兴趣—— 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培养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2、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仪器、并对实验的目的和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思考。

3、做实验、详细记录实验现象(文字记载、像片、录象等)。

4、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以及一些由实验而引起对相应学科知识、生活环境和社会现象的看法、感想及见解的小论文。

5、约每两个实验进行一次小结、访谈、交流并做好记录。

6、一段时间后按自己的课题目的对学生加以引导,并针对前期的情况做出小结。

7、课题结束前,通过访谈、问卷、测试等手段对课题效果加以总结、提炼并形成课题论文。

二、课题的研究内容

其一、活动的主体为学生,大约组织200名左右的学生,每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课题研究。

其二、课外小实验,这类实验的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绝对安全,对象为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他包括新教材中的“实践活动”(相当与以往教材的家庭小实验),来源于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而设计的课外小实验(如西红柿为什么是酸的),结合教学进度补充适当的课外小实验(例如用燃烧法粗略鉴别几类纺织纤维等)。

其三、通过实验实现最终的课题目的(见上面)。为此每个小实验后都要做以下一些工作: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一些由实验而引起的对相应学科知识、生活环境和社会现象的看法、感想及见解的小论文,以及特别有价值的拍摄图片、录象,新颖的实验装置。约每两个实验进行一次小结交流并做好记录。

其四、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对同一届学生的高

一、高二连续两年进行研究和能力培养。

三、课题的研究的一些成果

1、培养科学品质

家庭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求实、追求真理、敢于创新地科学态度。家庭小实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实验不成功时学生就会去分析失败的原因,改进方法,重新实验,直至成功为止。渐渐地学生具有一种不怕失败,锲而不舍的顽强毅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尊重实验事实,以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分析、推理,这是一种科学的实验品质。

2、挖掘思想素材,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

在实验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这样的素材,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将知识的传授与素质的培养融于一体。例如,在做“碳酸钠性质实验”时,引导学生阅读“侯氏联合 制碱法”简介,学习我国纯碱工业先驱——— 侯德榜先生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献身化工事业,为国争光的感人事迹。在做“石油和煤的性质”实验时,向学生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并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学工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钢 铁、石油、煤炭、化肥、水泥、化纤等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几位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报国之情。

3、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活动,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排忧解难。首先,要鼓励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倡导独立完成实验,只有亲手做、亲眼看、用脑想,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才能体会成功的喜悦;其次,实验中有些学生有畏难情绪,害怕失败,尤其是对一些有毒或有强烈腐蚀性的实验,更是不敢下手。教师要在实验前讲清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指出只要规范操作,就不会出现危险,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4、以实验用品和实验现象为媒介,培养学生的美学素质

规范、洁净的实验台,晶莹剔透的玻璃仪器,整齐有

序的实验装置,五彩缤纷的溶液,巧夺天工的晶体,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都能唤起学生对美的热爱和对科学的追求。在实验教学中启发学生用废玻璃和饮料瓶等制作实验装置,正确画出实验装置图,观察纪录化学实验现象,分析产生结果的原因,使学生置身于美的气氛中做实验,从而培养学生正确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5、通过布置家庭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基于时代的要求,教育必须改传统的封闭式为开放式,要把学校与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把学生带向社会,指导学生自己去设计去操作,形成一种创新的自由,表达和选择创意的自由,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家庭小实验可以使学生在一个心理状态比较宽松的环境中不受时间的限制,反复做,反复观察,直到满意为止。同时由于没有明确给出实验用品、步骤、观察的现象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各种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伟大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成功的原因时说:“中学时代同学间的讨论在我的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在讲完《测定溶液的PH值》后,学生一方面将其扩展到测定土壤、家庭饮用水,以及雨水的酸碱度,并提出改良的方法;另一方面在教师的启发下,用自己的几根头发,放到不同PH值的溶液里,观察溶液的变化情况。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最后得出“选用偏酸性”的洗发剂为宜的结论,通过家庭小实验,极大地诱发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6、以实验为纽带,培养学生环境意识

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是全人类的共同要求。化学因素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化学实验中通过实验装置的设计,避免有害气体的任意挥发,做好生活垃圾的回收和处理,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如作酸雨的PH值的测定、废旧电池的结构研究、公共汽车中化学成分的测定......,这些对学生形成环保意识,以至于将来工作中注意保护环境有直接的影响。

7、善用实验激趣挖掘实验的动机功能

开展“家庭小实验”激趣:如明矾净水、制肥皂、雨水pH的测量、柠檬电池与青苹果电池的比较、食品中常见元素的测定、对驾车司机是否饮酒的分析检测、人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的成分对比分析、沼气成分的鉴定、水壶的水垢处理,污渍洗涤、消除变酸米酒的酸味、聚乙烯废旧塑料的裂解、从干土墙的泥土中提取KNO

3、摄影中的化学变化等,使化学实验与生活、生产实际紧密相联,使学生认识化学的应用价值,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四、结束语

在新教材的序言中明显提出“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化学现象,对他们的观察、探究和思索,可以加深我们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所以,学习化学不限于书本和实验室。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自己对于自然现象的兴趣,学习并逐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培养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的意义与开展 篇3

关键词:家庭小实验;亲身实践;师生换位;指导;化学

课程改革以来,初中化学教材增设了不少学生探究小实验、观察活动、调查活动,这些活动多用到了生活中的很多物质,学生利用这些物质可以进行有趣味的家庭小实验。家庭小实验就是学生在家庭中自己设计、自己寻找实验用品、自己动手、自己总结的、简单易做的实验。它作为一种新的实验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动手的机会,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一、进行家庭小实验的意义

1.家庭小实验是对教材实验的充实,对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的本质特点和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提供了更多、更广的机会和空间,也使化学贴近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深化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还可以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主题,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从中逐步认识和感受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保持和增进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开展家庭小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身实践,自主学习,是实现化学课堂改革中师生角色变化的好途径,师生关系变成平等、民主的关系,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学会自学。家庭小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化学的好方法,使他们养成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的良好习惯。

3.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在家庭实验中,没有现成的仪器和药品,这就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寻求性能相似的代用品,无疑会让学生动手、动脑,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4.使学生明白学有所用,从而增强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了碳的几种单质之后,布置了三个家庭小实验,一是用铅笔芯打开生锈的锁,二是自制一个简易净水器,三是找一些活性炭(装修店有)去除家里冰箱的异味。这三个简单而又实用的家庭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是有用的,激起他们学好化学的愿望,增强学习的兴趣。

二、家庭小实验的开展

初中化学教材中涉及到了不少家庭化学小实验,我列举几个:观察蜡烛的燃烧的现象;鉴别鸡蛋壳成分;提纯混有少量泥沙的粗盐;铁生锈的实验观测;金属硬度比较;制作叶脉书签;花叶提取指示剂等,这些家庭小实验有的是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的是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的是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并且是联系教材与社会、家庭的好纽带。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从家里带来许多实验用品,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实验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他们查课本、查资料,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们亲身感受到化学实验的价值,强烈地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动机,极大地提高了他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家庭小实验中教师注意几点:

1.鼓励学生建立家庭实验角。学生有自己的实验小天地,更会激发他们的信心,让他们更好地享受成功的喜悦。

2.鼓励学生使用自制仪器。

3.广泛收集生活中的化学药品。日常生活中,有些物质可作为化学药品使用,如:易拉罐(铝)、铁钉、铜丝、火柴盒贴(红磷)、铅笔芯(石墨)、木炭、食盐、碱面(碳酸钠)、白酒、白醋、鸡蛋壳、碘酒、高锰酸钾、紫药水、农用硫酸铜、生石灰、熟石灰、废干电池拆下来的铜帽、锌片、碳棒等都是化学实验常用的药品。

4.擴大实验范围,除书上规定的家庭实验外,应积极鼓励学生重做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选作实验,并适当补充一些趣味性实验,如:探究蜡烛燃烧后的白烟成分;用干燥的面粉作粉尘爆炸实验;研究铁的生锈;在池沼中收集甲烷;制作密写墨水;灼烧大理石;用易拉罐制取氢气等。

家庭小实验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实验形式,它以家庭为主,学生有宽松的环境和浓厚的生活氛围,对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很大的作用,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利用。

(作者单位 河北省徐水县正村乡中心学校)

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 篇4

家庭小实验作为化学实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紧密,实验用品简单易得,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必要补充,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扩展和加深。它在实现新课程改革总目标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小实验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干扰较少,可以重复进行,它是学校课堂实验所不能比拟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既获得了实验成功的喜悦,也获得了知识,增强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同时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动脑思考,不仅有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提高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深刻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品质和科学态度。

从词义上理解,“家庭小实验”是以在家庭里开展的以教材知识为题材的实验活动,即课外小实验。这类实验的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绝对安全。实验对象为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包括新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相当于以往教材的家庭小实验),来源于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而设计的课外小实验(如橙汁为什么是酸的),结合教学进度补充适当的课外小实验(例如铁生锈条件的探究等)。

一、开展家庭小实验的实践探索

湖北省十二五重点课题《初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在洪山区教科院陈爱忠院长带领下,已开展了近一年的研究。作为其中的一个子课题《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的研究》,笔者选择了武汉市卓刀泉中学初三两个班级作为试点班,在2014年9月—2015年7月开展有关家庭小实验的行动研究,在实践中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开展家庭小实验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一)对教材中家庭小实验的开发和利用

家庭小实验是化学教材的组成部分,属于一种辅助性课程形态。它不同于一般的趣味实验,它与教材知识有密切的联系,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安排家庭小实验,充分实现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的价值。整理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见上表):

【案例:“自制简易净水器”】

“自制简易净水器”安排在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课题3《水的净化》一节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水的净化原理以及教材中的“用具有吸附作用的固体过滤液体,不仅可以滤去其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等内容,布置了家庭小实验—自制简易净水器。教材中提供了自制简易净水器的材料需要用到带导管的单孔塞、石英砂、活性炭等,这些材料家庭中一般没有,但是学生在实验材料的准备过程中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用绿豆、黄豆等代替小卵石,活性炭可用冰箱除臭剂代替,或用煤渣代替等。

【提出问题】如何利用家庭中常见的物品自制简易净水器。

【实验材料】膨松棉花、纱布、普通细沙、绿豆、黄豆、冰箱除臭剂、红色饮料、玻璃杯。

【实验步骤】

1.剪去底部的空饮料瓶,打几个小孔的瓶盖,插入吸管代替玻璃导管;

2.将瓶子倒置,用绿豆、黄豆等代替小卵石,依次分层放置棉花、纱布、活性炭、普通细沙、豆类等,就得到一简易的净水器;

3.将红色饮料倒入,用玻璃杯接住。

【实验现象】玻璃杯中的得到的是无色的液体。

【实验结论】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吸附红色饮料中的色素,从而变成了无色的液体。

【实验效果】学生将家庭小实验的成果进行交流,有的同学经过自制简易净水器过滤后红色饮料有的仍旧是红色,有的会变黑,老师可让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提出实验改进的思路,例如用到的蜂窝煤应该用清水洗净,暴晒晾干;细沙也要清洗干净,晒干;还可以多过滤几次,否则都会影响实验效果。

【交流与评价】

1.你所选择的实验材料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自下而上的放置顺序能颠倒吗?

2.如果选择一杯糖水通过你自制的简易净水器,与原来糖水相比,甜度会发生改变吗?

【实验反思】

学生们通过实验,结合老师的讲解,更深刻地理解了“沉淀—过滤—吸附—蒸馏”这几种净水的方法以及净化程度的区别。

(二)拓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家庭小实验

现行教材给我们提供了11个家庭小实验的素材,但家庭小实验的开展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所规定的有限内容上,而是应该立足于课标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开发、收集更多的实验素材,努力提高家庭小实验应有的价值。

【案例:自制酸碱指示剂】

【提出问题】酸碱指示剂是初中化学重要的知识内容,如何自制酸碱指示剂?

【实验材料】各种花瓣、果实、酒精、碗、玻璃瓶、纱布。

【实验步骤】

1.取一些紫苷兰在研钵中捣烂,然后加入5ml酒精溶液,搅拌,使其充分接触2-5分钟;

2.用多层纱布过滤,得到紫苷兰色素的酒精溶液。将滤液装在玻璃瓶中备用;

3.仔细观察玻璃瓶中滤液的(自制酸碱指示剂)的颜色,记入下表中;

4.将自制酸碱指示剂带到课堂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在酸碱溶液中变色情况,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红玫瑰、月季花、黄瓜、红萝卜皮等浸出液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里会明显地显示不同的颜色。只要把这些花切碎捣烂,用酒精浸制,所得浸泡液都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

【交流与评价】

1.观察不同汁液在酸碱溶液中的变色情况,选择哪种花瓣或果实是最佳指示剂。

2.可用指示剂测定食醋、洗涤剂、洁厕灵、雪碧等的酸碱性。

【实验反思】通过自制酸碱指示剂有利于加深对酸碱指示剂以及酸、碱概念的认识。

二、开展家庭小实验研究的学习效果

1.前期准备

选取了武汉市卓刀泉中学初三两个班级作为试点班开展有关家庭小实验的研究。两个班级化学成绩相当,教学进度一致,其中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开展家庭小实验的探究、改进活动;另一个班级作为对照班,仅仅完成教材中规定的实验活动。实验班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家庭小实验的交流,成果展示、评价等活动。

2.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成绩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家庭小实验教学,由于九年级是毕业年级,我也曾担心会不会占用学生太多的课余时间,影响到学生正常的学习,但事实证明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由于开展家庭小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学生们变得热爱化学,主动学习化学知识,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下表列出了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卓刀泉中学历次考试中的排名情况,从数据来看实验班成绩变化是呈上升趋势的,开展家庭小实验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3.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实验班55人和对照班53人,本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8份,回收问卷108份.

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开展家庭小实验的实验班,无论在实验兴趣、探究能力、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提高的幅度,都比对照班突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生活服务,而家庭实验拉近了化学这门科学与生活的距离,既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无穷魅力,又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能将化学与生活完美的结合。积极开展家庭小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习惯,小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开展家庭小实验研究的收获

通过开展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笔者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以前许多学生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初三化学课程紧任务重,学习很辛苦。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以致用带来的快乐,学生越来越喜欢化学,喜欢和老师、同学交流化学中的问题,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了。

1.家庭小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对实验具有浓厚的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就可以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做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做好家庭小实验,或适时的布置一个家庭小实验,可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长久不衰,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例如教材中的“叶脉书签的制作”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加深理解碱的化学性质,同时还能收获一枚漂亮的叶脉书签。学生完成实验的同时,体会到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将自己学的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这些成功的喜悦会激发起学生深入学习化学的兴趣。

2.家庭小实验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加深对一些抽象知识的理解

家庭小实验使化学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家庭,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学生真正在活动中学习,学习中创新,对新旧知识的掌握和巩固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例如当老师要求学生预先在课外自制硫酸铜晶体,然后带着这些自制药品上课时,学生会积极想办法,除了在家庭里寻找器材、药品,还能跑药店,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改进方法,做出了漂亮的硫酸铜晶体。上课效果比以前好多了,学生疑问少了,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家庭小实验提高学生自主认识活动能力,实现创新

将家庭小实验与活动课程相结合,活动课程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以“新激励教育”为基本目标的一种课程。活动课程教学与课堂教学比较,有两个重要的变化:变“传授知识和技能活动”为“学生自主认识活动”;变“重视学习内容的掌握”为“重视学生个性养成”,教学空间、时间和教学材料等开放性与课堂教学相差很大。教师如何让学生自主活动?可以利用家庭小实验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家庭小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独立开展的,在家里做实验,不像在实验室做实验有时间性、有压力,学生可以自己掌控实验,学生真正是实验活动的主人。

4.家庭小实验提升学生学业水平

初中化学是九年级新开设的学科,面临着毕业与升学的挑战,怎样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完成学业又能顺利升入更高层次的学校呢?开展家庭小实验可以有效的达到目标。家庭小实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基础化学知识,在此基础上,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题答疑上,使之融汇贯通,大大地提高学生接受新信息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每一次家庭小实验完毕后,尽可能设计一些与实验有关的题目给学生去做,使之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并在实验基础上得到发展。事实证明做过家庭小实验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钻研的问题多,兴趣浓厚,做起题目来往往比一般学生顺畅得多,成绩也提高得快。

四、开展家庭小实验研究的思考

在开展家庭小实验的研究过程中还发现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1.学校老师对家庭小实验重视程度不够

初三年级面临中考,教学任务重、时间紧,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很多老师认为指导学生做实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如老师“讲实验”和学生“背实验”省事。同时出于安全考虑,老师们也不敢鼓励学生做家庭小实验。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老师们应转变教育理念,认识家庭小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处理好化学课堂教学和家庭小实验的关系。

2.学生对家庭小实验创新不够

大多数学生几乎都是按照课本或者网络以及老师提供的方法开展实验,按照给定的器材和药品完成实验,很少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设想和探究创新实验。当缺少实验材料时,大多学生会利用网络购买实验材料,当然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是方便快捷的做法,但是开展家庭实验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尽量用已有的实验材料去替代。所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3.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联系不够

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 篇5

【摘要】通过本文概述STEM教育理念对开展初中化学家庭实验活动的指导意义,以“环保小卫士自制净水器”活动为例,基于STEM教育的工程设计过程,开展STEM小组的实验探究活动,介绍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阶段、研究准备与活动实施。结合学生反思与活动效果,对开展STEM家庭实验提出可供参考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STEM;化学家庭实验活动;环保小卫士;自制净水器

一、问题的提出

STEM教育提倡基于生活实验任务的活动,要求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制作一系列实体模型,在制作过程中探索、应用、修正对科学、工程、环境等领域的知识。STEM实验活动中使用的材料简单,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科学家、工程技术师的思维及工作方式。STEM教育在美国备受关注,我国近些年也很重视STEM教育对国家经济发展、基础教育改革以及工程技术类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意义。在STEM理念指导下,已有多个学校设计出许多优秀的STEM项目和课程,并将其与现有的中小学相关课程或探究性实验活动有机结合[1][2]。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鼓励开展家庭小实验。其中,“自制简易净水器”是许多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家庭实验竞赛活动的常见项目。初中化学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家庭实验活动,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展览活动,旨在创造机会,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动手动脑,积极参加化学科技实验活动,提高科技意识;提倡自己动手设计并完成实验,充分发挥其创新精神,把所学的化学知识、技能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化学科技活动在校园、家庭和社会开花结果。

二、设计目的与实施方法

(一)设计目的

如今地球上淡水资源短缺,许多地区都面临缺水的问题。每天都有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和污染。水资源短缺问题成为了当前世界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学生已学过过滤、吸附、水的净化、保护水资源等概念或原理,对自然界中水的成分、除杂所需的必备材料和原理有所了解,对过滤的操作已经掌握,希望通过自己动脑和动手来制作简易净水装置的兴致很高。

(二)实施方法

1.文献研究法:班级学生以3-4人形式组建STEM实验小组,用简要的篇幅概括介绍小组在实验主题相关概念或原理上的学习成果及查阅、引用的文献资料,其中需附2张所研究内容的图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资料查阅的路径和方法,组织学生召开资料查阅总结报告会,使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学会提出问题,学会撰写资料查阅报告。2.实验探究法:STEM实验小组合作研究净水器的原理、构成与功能,并提出一些净水器的制作方案,进行头脑风暴选择可行方案,进而着手制作原型,并通过实验探究对原型进行测评,然后重新设计并改进原型,最后交流展示。

三、设计过程

本研究包括三个阶段:学习过滤与净水原理,比较生活中常见的净水器;开展自制净水器的家庭实验活动。

(一)学习过滤与净水原理

学生通过学习教材中有关水资源分布、净化和利用的内容,进一步理解自然界中水的成分、除杂所需的必备材料和原理,掌握过滤的操作要点。

(二)比较生活中常见的净水器

STEM实验小组的学生通过查阅文献知道生活中常用的净水器主要有四种前置过滤器类产品、PP棉过滤类产品、超滤膜过滤类产品、反渗透膜、纳滤膜过滤类产品。并对他们的作用、优点、缺点进行比较。

(三)开展自制净水器的家庭实验活动

在工程设计过程指导下(如图1),STEM实验小组开展自制简易净水器家庭小实验活动。实施流程为:首先研究过滤、水的净化等相关知识;针对如何制作净水器进行头脑风暴;绘制一份净水器的设计图。其次是着手制作环保型净水器,并查阅相关科学书籍或其他资料,检测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记录检测对比的结果,对模型进行评价,分析净水器各个部分的成分与功能。接着是确定装置设计的改进方案,进行必要的更改,对改进后的设计重新进行检验和评价。最后是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每个小组需要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下述成果:一是完成一篇1-2页的论文,总结对净水器原理的研究结果,标注引用文献,论文中要包含两张图片;二是完成一张环保型净水器制作的设计图;三是完成一份净水器性能检测后的记录、分析和说明;四是完成对实验任务和实践过程的总结,其中应包含任务的目标、检验过程的简要说明以及对检验结果的解释;五是完成自我评价和反思总结。

四、实验准备

(一)梳理实验原理

利用纱布与卵石过滤较大颗粒的不溶性物质、利用石英砂过滤颗粒较小的不溶性物质、利用活性炭吸附有色有味的物质、利用蓬松棉吸附颗粒较小的不溶性物质的性质来净化水源。

(二)准备实验材料

学生自主选择塑料瓶、塑料管、清洗过的沙子、纱布、蓬松棉包、活性炭、清洗过的小卵石、剪刀、钻子、烧杯等仪器或用品。五、实施方案STEM活动环节,首先是设计制作方案:简要写出个人的制作方案;STEM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制定最佳方案,具体操作如下:取一个空的塑料饮料瓶,剪去底部,约占二分之一;在瓶盖处用钻子钻一个孔,把准备的`塑料管插入孔中;把瓶口处倒过来放,依次放入膨松棉、纱布、活性炭、石英砂、纱布、小卵石。其次是制作净水器,学生分组、动手制作;家长巡视、指导。接着是检验自制简易净水器的净水效果,STEM小组将自制净水器带回学校,在实验室准备好净水器,下端与接水的烧杯相连,学生把污水沿玻璃棒倒入净水器中,观察净水效果。最后是交流评价各小组汇报净水效果、改进策略以及经验教训。

六、反思与建议

在开展该家庭实验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设计制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图2)。与此同时,STEM小组的学生在修正和改进净水器的过程也进行了以下反思:首先是过滤室的外观、构成与设计起到关键作用,其构造会影响过滤反应时间,若水在过滤室内停留时间短,过滤时间不足,过滤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经过多次实验检测后运用数学和工程设计的方法对过滤室进行优化。其次是吸附剂的选取对净水效果及净水器性能的影响很大,木炭的处理效果不如活性炭,吸附效果不稳定,容易失效,目前没有科学有效的监测手段,需要通过对水质变化的直观观察来判断木炭吸附效果是否下降,且吸附效果受进口水质的影响很大。基于STEM理念开展初中化学家庭实验活动时,建议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探究实验:首先是问题研究,在收集、整理和阅读与本活动任务相关的资料后做一个小结,展示文献资料的已有研究成果。其次是模型设计,在设计图纸上进行标注,并解释团队的策略。接着是结果分析,记录、分析并解释测试结果。然后是实验总结,总结任务和实际发生的情况,总结中应当包括实验目的、测试过程的简短描述和对实验结果的解释。随后是活动反思,思考各自团队的选择过程,完成STEM小组反思报告。最后是自我评价,学生个体反思在团队中的行为表现,完成自我评价。

七、结语

STEM实验要求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将科学探究和工程教育融会贯通,从中感受探究的乐趣和科学的奥秘,从而在掌握严谨的科学探究方法的同时,激发探究欲与好奇心。理科教师在课堂上开设STEM实验活动,要明确学生们能确定和研究需处理的问题,并为改进、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项目学习和团队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科学与技术、工程、健康、环境和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密切联系。学生通过STEM课程认识技术工具、了解技术世界,意识到技术、工程、科学和数学如何相互支持,要如何学习日益普及的科学技术,以及我们的科技决策如何影响日常生活。STEM课程中,学生将使用科学仪器和工具等现有技术去构建和检验产品。学生还将在调查和解决方案中使用数字工具和技能,将创建技术(也许包括涉及编码的数字技术)作为解决问题的一部分,以及与专家和其他学生的虚拟互动。STEM课程应该尽可能向学生介绍可供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新技术,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学生所学知识与具体的现实职业相联系,可将STEM专家请进课堂,提供给学生前沿科技知识、重要生活技能及学术成就,让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他们学到的技能、方法与思维。

参考文献:

[1]林建芬,刘月娇,古春文.互联网+视角下化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应为―以人教版“甲烷”的教学为例[J].教育与装备研究,,(12):29-32.

[2]朱少祥.初中化学“大晶体制作”家庭实验活动的研究[J].化学教学,2016,(09):15-19.

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 篇6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家庭小实验 学习活动 模式

家庭小实验是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中一种非常有意义的课外教学活动。家庭小实验首先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能够让大家对于实验过程有非常强烈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家庭小实验还能够很好的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并且能够让学生灵活的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展开应用实践。这些都会是知识教学的一种很有效的深化。教师要合理的给学生们创设家庭小实验的内容,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家庭小实验的学习活动模式首先非常有助于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点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非常重要。家庭小实验都是在学生家中完成,家里很难有学校那么完备的实验器材与实验工具,在面对相关的研究任务时学生必须想办法来找到一些可以用的实验工具或者实验药品,这便是对于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的一种非常好的考验。学生们对于这样的学习活动也非常感兴趣,大家在不断探究以及各种尝试中不仅会对于相关的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认知,当学生通过反复尝试最终终于将实验任务完成时,这往往会带给学生极大的成就感与满足感。这不仅是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充分体现,这也是对于实验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提升。

九年级化学中的实验“探究鸡蛋壳中可能含有的物质”,这个实验需要的用具有鸡蛋壳、醋精或者白醋、石灰水、玻璃片和口杯等,这是在家里进行的小实验,有些仪器药品家里可能没有,如玻璃片和石灰水,这时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去找替代品。在操作过程中还要随时观察现象、记录现象,分析总结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新知识,还学会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类似的家庭小实验还有很多,大部分实验都会基于家庭实验条件的限制需要学生灵活的调动自己的思维来采取各种替代方法来将实验完成,这极大的考验着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教师要多给学生们创设这些有意思的家庭小实验,这不仅能够很好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会促进学生对于实验原理以及实验过程有更好的理解与掌握。

二、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家庭小实验的另一个显著功效在于它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能够给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提供很好的培养机会。在大部分实验课的教学中都很难保证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从很多实际情况中我们也看到,普遍来说学生的实验水平与实验技能都还有待提升。家庭小实验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能够给学生们提供非常充分的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机会。因此,教师要合理的利用这一教学模式,要透过好的训练方式与训练过程展开对于学生实验能力的综合锻炼,这对于学生综合化学素养的提升将会是很积极的推动。

课堂教学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在每节课中都能动手实验,这就限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家庭小实验是在家中进行的,每一个学生都要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选择实验用具,自己动手实验,这就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操作化学小实验“测定土壤的酸碱度”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制造过滤器,分离得到土壤清液,从而测定土壤的酸碱度。教师教给学生基本的操作方法,仍然需要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将实验完成。这才是对于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的良好考验,这对于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也会起到很积极的辅助功效。

三、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巩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是家庭小实验可以发挥的一个积极的教学功效。在展开家庭小实验时学生必然会需要对于学到的知识展开灵活的应用,尤其是在分析与处理一些具体的问题时更需要学生有灵活的思维,并且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能力,也能够给学生们提供一个非常有效的利用掌握知识的机会。这是对于课堂教学的一种很有效的拓宽与延伸,合理的实验创设不仅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技能,也很好的巩固了学生对于已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学习化学一段时间后,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对于知识与能力也有了一定的积累,但还会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困惑。在进行家庭小实验时,学生会通过家庭小实验来发现更多的问题,也会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理解与掌握,这将会很好的起到巩固所学知识、加深记忆的效果。比如“自制汽水”这个家庭小实验,为什么要加入小苏打与柠檬酸?该过程的化学原理是什么?这些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伏笔。合理的进行家庭小实验的创设不仅可以给学生的问题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这也会帮助学生深化自身的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能力。这才能够更好的深化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并且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技能。

【参考文献】

[1] 柴鲁嘉.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施与评价[D].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2] 张美明. 化学习题家庭小实验化的研究与教学实践[D]. 苏州大学,2013.

[3] 雷宜桥. 论家庭小实验的教学[D]. 华中师范大学,2004.

不可忽视的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 篇7

一、开展化学家庭小实验的意义

1. 通过家庭小实验把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家庭小实验可以使化学教学与生产生活联系得更为紧密、通过开展家庭小实验学生明白了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从而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2. 家庭小实验能够及时巩固课堂中所学知识, 夯实基础

家庭小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扩展和加深, 紧密结合教材的内容而精心设计。学生课后做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家庭小实验可以使他们的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例如, 用铅笔芯粉末打开生锈的铁锁, 这是利用铅笔芯中有石墨, 而石墨具有润滑性, 通过实验, 不仅使学生对石墨的润滑性有了感性认识, 而且学会了运用;第二个实验是木炭的吸附性的应用, 使学生掌握水的净化的基本原理, 还可以让学生知道:我们饮用的自来水是经过更复杂的净化、消毒过程, 我们应节约用水。

3. 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限于学生实验的数量, 学生真正动手做实验的机会比较少, 经常性地安排一些家庭小实验, 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要进行家庭小实验, 就必须利用家中的废旧物品来代替学校实验室中的相关仪器, 这就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寻找可以替代的器材, 有了器材还要进行巧妙的设计。例如, 学习了水的净化知识后, 可布置一个家庭小实验———自制简易净水器。学生可以在家中通过查阅教材和其他资料的方式自己动手设计完成, 从而使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4.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开展家庭小实验, 无论是在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还是在药品和仪器的选择代用以及实际实验操作过程中, 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遭逢各种各样的挑战。面对这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学生只有先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尝试解决, 这无疑会让学生积极动手、动脑, 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 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迁移运用, 积极寻求可利用的一切资源。例如, 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后, 很多同学在家中尝试着用食醋和鸡蛋壳或水垢做反应物, 用汽水瓶和饮料管做反应装置, 实验非常成功。学生在这样的实验中通过独立设计、动手操作、细心观察、认真记录, 并且动脑筋去比较、分析和思考, 不仅获取了新的知识, 而且学会了探求新知识的方法。久而久之, 便逐步养成了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如何开展家庭小实验

要开展好家庭小实验, 教师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 明确新课标要求, 深入研究教材, 研究学生, 对所要布置小实验做好计划, 结合学生特点精心安排, 并做好家庭小实验的指导工作。

1. 精心选择, 提前布置

由于初三学生刚接触化学知识, 基础较浅, 实验操作能力较差, 精选相关实验, 准备有关材料, 并将实验的程序布置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一套实验操作基本规律。如验证“钢铁生锈的条件”, 在学习本节课一周前就将家庭小实验的探究布置好, 让学生回家进行, 并让学生认真做好记录, 同时还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干燥的地方和潮湿的地方谁先生锈、吐鲁番和海南岛哪个地方更易生锈、为什么古代文物中保存完好的铁器较少等, 学生很有兴趣, 不单实验完成得很好, 而且增长了不少知识。

2. 实验前的知识准备和物质准备

布置实验时提出明确要求,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认真阅读教材, 弄明白反应原理, 并设计详细可行的实验方案。至于实验物品,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家中的材料自制一些简易仪器, 鼓励学生尽量自己独立解决实验物品。

3. 教师做好指导工作

在实验前, 教师应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仔细检查, 对一些实验的可行性、安全性加以确认, 对学生难以预想的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 应提前向学生作出解释说明, 这样学生在实验前对实验已有大致了解, 实验效果会更好。

4. 实验的进行方式

实验的具体工作是由学生完成的, 根据各个“家庭小实验”的具体情况, 可采取相应形式, 如对简单易行、原料易得且廉价的家庭小实验, 可由学生回家单独完成。若有些物品难找或昂贵, 实验较复杂的, 可每4~5人一组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5. 实验的验收和评价

实验的验收和评价是“家庭小实验”正常开展的有力保障, 实验成果的验收, 对学生完成实验起到一种检查和督促作用。同时教师对实验的不妥之处明确指出帮助其纠正, 成功之处充分肯定予以表扬, 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求实的学习品质。

三、开展家庭小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1. 摆正家庭小实验的位置, 正确处理好家庭小实验与课堂实验的关系

繁重的教学任务和有限的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使很多化学教师难以顾及课外实验。因此, 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 充分认识家庭小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正确处理好课堂实验和课外家庭小实验的关系。不能平均用力, 也不能顾此失彼。

2. 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开展家庭小实验时, 由于教师不在现场, 更要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要学生根据教师所讲的要求、步骤开展实验, 记录好试验现象, 填写好实验报告, 先由家长签字, 再交给教师评定。学生要善于发现试验中的问题。每次实验后, 学生要把实验过程中的疑惑告知老师;教师也应及时安排时间答疑,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共同分析解答, 并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3. 做好对家庭小实验的验收和评价

家庭小实验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所完成的, 他们的实验结果需要得到教师的验收和评价, 这是很关键的一步。教师及时验收评价, 能对实验的完成情况起到检查和督促作用, 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实验成果的尊重。每次家庭小实验后, 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交流, 认真做好记录, 对做得好的同学予以鼓励, 特别是有进步的同学更要表扬, 让学生相互交流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了解自己的得失, 拓展自己的思路, 培养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

总之, 化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学生只有亲身去经历, 才能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通过开展家庭小实验, 可以有利于学生把科学, 技术和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充分利用社会和家庭资源, 弥补学校资源的不足, 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进行科学探究创造积极的环境, 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好化学。

摘要:家庭小实验作为一种特殊的实验形式, 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动手的机会, 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去自由发挥, 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扩展和加深。

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 篇8

关键词:家庭小实验,作用,学生,兴趣

通过家庭小实验活动,让化学课程走进生活。家庭小实验既有很强的趣味性,又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原理。因而我认为应实施并强化。

1. 开展化学家庭小实验的作用

(1)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由于化学中的概念、原理都比较抽象、枯燥无味,而家庭小实验以其贴近生活、趣味性强的优势,能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深受学生的欢迎。而且课外实验不仅加强了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生产之间的联系,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教师在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前,预先让学生利用家中的有关用品进行实验:在盛有纯碱的大水杯中点燃两支粗细相同但高低不同的蜡烛,然后沿杯壁慢慢加入食醋并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并猜想哪支蜡烛首先熄灭。这个实验能让学生牢牢记住纯碱与食醋发生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具有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这样便明白了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可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家庭小实验没有现成的仪器和药品,需要学生在实验进行过程中从家中寻求性能相似的替代品,无疑会让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并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运用。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获取了新的知识,而且学会了探求新知识的方法,久而久之,便逐步养成了科学研究的能力。

(3)有利于巩固和延伸课内外的知识并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许多化学实验如金属的生锈、铵态氮肥使用注意事项、酸雨的p H值测定等,由于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无法在当堂完成且短时间内无法看到结果。课堂讲授也是一般性的描述,学生听后印象不深刻。如果课后让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既可以克服时间限制,又利于巩固课内知识,还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2. 如何开展并落实家庭小实验

(1)教师要深入理解教材,做到提前布置、精心安排,并做好家庭小实验的指导工作。

(2)精心选择合适简单、易动手的实验。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依据教学进度,从教材中精心选择一些实验,力求器材简单易得、便于使用。例如:在家中可以用水杯代替烧杯,用吸管代替导管,用注射器代替量筒等。

(3)针对实验做好方法指导。教师在布置家庭小实验之前,要针对下列问题作出指导:1掌握实验用品的选择;2理解反应的原理;3牢记安全注意事项;4细致地观察等。每过一段时间,经历一个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家庭实验活动及时进行总结,在全班展开讨论评比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3. 开展家庭小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结对完成。生活离不开化学,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会使学习妙趣横生,使生活更加美好。

(2)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学生进行实验时,要根据教师所讲的要求、步骤开展实验并记录好现象,每次完成实验后,学生要将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做好记录,并告知老师;教师也应及时安排时间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共同分析、耐心解答,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反思,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3)教师应对学生的实验及时作出正确的评价。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中肯评价,这对实验的完成情况起到了检查和督促作用,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实验成果的尊重。

(4)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化学在初中九年级才开始,而学生在九年级面临中考,学习压力大、时间紧,因而家长对家庭小实验支持与否,也是实验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影响因素。

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 篇9

蜡烛燃烧探究性学习过程

1.准备一支蜡烛 (提前一天布置)

2.观察燃烧, 记录实验现象, 课堂上进行交流

看学生记录:杨颖同学:“蜡烛为白色, 呈柱状, 顶部为圆锥形, 是由石蜡和腊芯组成, 点燃后有黄色的光, 最里面的为蓝色, 中间为桔色, 最外层为黄色, 并不时冒出黑烟, 有一股微刺鼻的味, 同时还有熔化的蜡向下流, 一会后便凝固。”

通过观察、交流, 使学生认识到怎样观察化学实验的现象。

3.通过现象提出问题, 讨论

(1) 石蜡变成蜡油 (由固体变成液体叫熔化) 是什么变化?吹灭蜡烛3分钟后就凝固了, 是什么变化?

(2) 火焰有不同的颜色:火焰的底部是兰色, 中部是橘红色, 顶部是黄色, 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不同层次的火焰温度一样吗?怎样检验?

(3) 火焰上方有黑烟, 黑烟是什么?家里做饭的锅底变黑的原因。

(4) 蜡烛变短, 能确定为化学变化吗?怎样确定新物质?

在学习“水的分解和合成”时, 学会检验水分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及氢气的燃烧产物, 再来让学生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探究蜡烛燃烧产物的教学设计

分组讨论、建立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交流评价。

(学生在生物课上已经知道,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用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设计方案:

建立假设:假设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设计方案:

1.准备一个洁净、干燥的玻璃杯, 生石灰 (食品中的干燥剂) 自制石灰水

2.操作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玻璃杯, 观察现象, 迅速将玻璃杯倒过来,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玻璃杯内壁有水珠, 倒入的石灰水变浑浊。确定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是化学变化

3.也有的学生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让蜡烛在集气瓶中燃烧, 然后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方法多种多样, 学生能够多做、多想、多说, 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乐趣。

4.讨论:

(1) 是否想探究:酒精、液化气、煤气、天然气、煤等物质的燃烧产物?

(2) 蜡烛刚熄灭时, 烛芯会冒白气, 根据所做实验推测, 白气的主要成分是 ()

A、二氧化碳B、水蒸气C、石蜡蒸气D炭黑固体

(3) 物质燃烧给人们带来方便, 同时给我们的环境带来危害了吗?

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 描叙实验现象, 讨论问题, 能够增进学生的感知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动手动脑, 主动探索, 好寻根究底, 努力探究新事物和认识新环境, 这是学生心理特征的重要表现, 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蕴藏着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强烈欲望, 蕴藏着广泛的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和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通过家庭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和探索求异的愿望, 并把它转化为主动探索知识和新问题的学习行为。

在学习炭单质炭黑的物理性质, 让学生利用蜡烛燃烧观察炭黑

炭黑的形成的探究性教学设计

1.准备一个干燥的盘子 (或碗)

2.操作:把盘子伸在火焰中

3.观察盘底下, 用手指摸一下

4.讨论: (1) 如果发现厨房里, 锅底很黑, 黑物质是什么?为什么?怎样调节炉灶?

(2) 哪些产品中用到炭黑?

给学生自由联想的时间、充分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 创造宽松、温馨的环境, 鼓励学生的求新、求异、求精和求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及灵活运用方法能力。

蜡烛的熄灭的探究性教学设计

在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 通过演示实验, 如图1, 知道在敞口的容器里倒入二氧化碳, 下层的蜡烛火焰先熄灭, 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倒入的二氧化碳沉入容器底部。如果在两根高低不同燃着的蜡烛 (高度相差不少于1㎝) 上罩上一个大的可乐瓶 (去底, 瓶口封住, 类似图2)

观察:上面的蜡烛先熄灭还是下面的?有的学生说上面的, 有的说下面的, 争论很大。布置家庭实验, 可以两三个同学一起做实验来验证, 同时得到什么启示。

1.观察现象:上层的蜡烛火焰先熄灭

2.讨论:蜡烛火焰先熄灭的原因。 (热的二氧化碳气体从上到下充满可乐瓶) 通过思考、交流, 巩固知识 (燃烧的条件) , 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

3.启示:

(1) 如果室内发生火灾时会产生许多有害气体, 我们应采取什么方法、姿势迅速逃离火灾现场?是否要打开门窗让浓烟从门窗排除?

(2) 公寓突然发生火灾, 由五楼厨房起火燃烧, 六楼冒出浓烟, 四楼住户最佳逃生方式是什么?六楼住户的逃生方式如何?

(3) 列举你所了解的重大火灾对你的启示。

(4) 如何避免火灾的发生?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它与实际联系非常密切。通过蜡烛熄灭的先后, 增加自我保护意识, 在紧急时刻, 应采取的措施。

探究影响蜡烛燃烧因素的教学设计

一实验1:金属铜丝网横插在蜡烛火焰中部, 上部火焰还会燃烧吗?

实验2:铜丝绕成螺旋状 (大小与蜡烛粗细相近) 罩在一支燃烧的蜡烛的火焰上, 会有什么现象?

对这两个实验, 学生争论很大, 很感兴趣, 通过实验, 发现一个新问题:金属还可以灭火。

二讨论:这两个实验说明金属的什么性质?

谈易被忽视的化学家庭小实验 篇10

1.可以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家庭小实验都密切联系教学内容, 它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又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延伸。把教学中的知识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 获得最直接的感性认识, 并且对物质的性质、变化等进行验证和运用, 充分体现课程理念,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如1+1是否等于2?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分子间是有间隔的。自制简易净水器不但能使学生了解水净化的原理, 还可以让学生知道:我们饮用的自来水是经过更复杂的净化、消毒过程, 养成节约用水和爱护水资源的习惯。石墨电极或6B铅笔芯的导电性,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石墨还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探究鸡蛋壳里可能含有的物质, 可以让学生了解CO2的性质及制取。通过家庭小实验, 学生能亲手验证书本知识, 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2.可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 是最好的老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家庭小实验有生动直观、现象明显等特点, 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容易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成就感, 会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如自制简易净水器、制炭黑、自制汽水、自制叶脉书签, 可以通过作品的展示和评价, 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

3.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有些学生对实验结果是对答如流, 但实验操作能力却较差, 对实验设计、方法、步骤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原因是演示实验, 学生只能看不能做, 没有动手的机会;对于活动与探究, 因实验室个数有限, 在教室内准备器材较匆忙, 占用教学时间多, 加上学生实验时自律性有时较差, 有的教师宁愿讲实验, 也不愿意去组织, 学生也得不到大量动手的机会。但是家庭小实验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的, 设计实验方案、找寻实验器材、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结果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与课堂实验相比, 家庭小实验更能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4.可以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通过家庭小实验, 可以对获得的感觉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1+1是否等于2?先通过黄豆与绿豆 (实验时如将绿豆改为芝麻看到的效果更佳) 混合体积变小, 让学生直观地观察与思考, 会很快得出结论, 再做酒精与水混合体积也变小的实验, 学生由于前面的实验, 就很容易建立一个理想模型, 得出分子间存在间隔。再如淬火和回火、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保险膜保鲜能力测试都需要在观察的基础上, 对感知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才能得出结论。

家庭小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地科学态度。家庭小实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如制取明矾晶体, 当实验现象为明显、实验不成功时, 学生就会去分析失败的原因, 改进方法, 多次实验, 直至成功为止。渐渐地学生具有一种百折不挠, 锲而不舍的精神。

好么如何更好地开展家庭化学小实验?

1.要开放实验室, 给学生创造实验机会。家庭小实验尽管绝大部分实验器材可在家庭中寻得, 但有些实验药品如活性炭、明矾、食用柠檬酸、氢氧化钠需要实验室提供, 或去集体购买。另外, 有些家庭小实验所需时间较长, 所需环境要求也较高, 这时在条件许可时可在实验室中进行。

2.要转变家长和学生观念, 营造良好的氛围。学生做家庭小实验, (1) 家长担心。很多家长认为“家庭小实验”是“不务正业”, 持否定态度, 又担心学生安全问题、时间问题。这就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小实验之路才能走得更长更远。 (2) 学生开头难。小实验刚开始, 无仪器、无药品, 又不知从何下手, 学生畏难。这时老师要做好学生思想动员工作, 组织和培训学生, 教师可利用就地取材的教具给学生演示, 教给学生实验的方法, 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 激发学生的热情, 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实验中去。

3.要建立激励评价机制, 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家庭化学小实验做好后, 要给学生交流、展示实验成果舞台, 这些成果可以是实验报告、实验装置、实验图片、实物、实验小论文, 将这些成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袋。要建立激励机制, 对学生活动表现、实践表现也要作出评价, 尤其是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进行思考、改进, 使实验效果明显, 具有创新精神的成果, 要进行收藏。对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要予以大张旗鼓地表扬。

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 篇11

关键词:化学实验;家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191-01

一、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好奇——实验兴趣——探究兴趣——学科兴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培养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2、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仪器、并对实验的目的和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思考。

3、做实验、详细记录实验现象(文字记载、像片、录象等)。

4、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以及一些由实验而引起对相应学科知识、生活环境和社会现象的看法、感想及见解的小论文。

5、约每两个实验进行一次小结、访谈、交流并做好记录。

6、一段时间后按自己的课题目的对学生加以引导,并针对前期的情况做出小结。

7、课题结束前,通过访谈、问卷、测试等手段对课题效果加以總结、提炼并形成课题论文。

二、课题的研究内容

其一、活动的主体为学生,大约组织200名左右的学生,每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课题研究。

其二、课外小实验,这类实验的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绝对安全,对象为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他包括新教材中的“实践活动”(相当与以往教材的家庭小实验),来源于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而设计的课外小实验(如西红柿为什么是酸的),结合教学进度补充适当的课外小实验(例如用燃烧法粗略鉴别几类纺织纤维等)。

其三、通过实验实现最终的课题目的(见上面)。为此每个小实验后都要做以下一些工作: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一些由实验而引起的对相应学科知识、生活环境和社会现象的看法、感想及见解的小论文,以及特别有价值的拍摄图片、录象,新颖的实验装置。约每两个实验进行一次小结交流并做好记录。

三、课题的研究的一些成果

1、培养科学品质

家庭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求实、追求真理、敢于创新地科学态度。家庭小实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实验不成功时学生就会去分析失败的原因,改进方法,重新实验,直至成功为止。渐渐地学生具有一种不怕失败,锲而不舍的顽强毅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尊重实验事实,以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分析、推理,这是一种科学的实验品质。

2、挖掘思想素材,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

在实验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这样的素材,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将知识的传授与素质的培养融于一体。例如,在做“碳酸钠性质实验”时,引导学生阅读“侯氏联合 制碱法”简介,学习我国纯碱工业先驱——— 侯德榜先生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献身化工事业,为国争光的感人事迹。在做“石油和煤的性质”实验时,向学生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并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学工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钢 铁、石油、煤炭、化肥、水泥、化纤等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几位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报国之情。

3、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活动,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排忧解难。首先,要鼓励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倡导独立完成实验,只有亲手做、亲眼看、用脑想,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才能体会成功的喜悦;其次,实验中有些学生有畏难情绪,害怕失败,尤其是对一些有毒或有强烈腐蚀性的实验,更是不敢下手。教师要在实验前讲清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指出只要规范操作,就不会出现危险,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4、以实验用品和实验现象为媒介,培养学生的美学素质

规范、洁净的实验台,晶莹剔透的玻璃仪器,整齐有 序的实验装置,五彩缤纷的溶液,巧夺天工的晶体,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都能唤起学生对美的热爱和对科学的追求。在实验教学中启发学生用废玻璃和饮料瓶等制作实验装置,正确画出实验装置图,观察纪录化学实验现象,分析产生结果的原因,使学生置身于美的气氛中做实验,从而培养学生正确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5、通过布置家庭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基于时代的要求,教育必须改传统的封闭式为开放式,要把学校与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把学生带向社会,指导学生自己去设计去操作,形成一种创新的自由,表达和选择创意的自由,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家庭小实验可以使学生在一个心理状态比较宽松的环境中不受时间的限制,反复做,反复观察,直到满意为止。同时由于没有明确给出实验用品、步骤、观察的现象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各种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伟大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成功的原因时说:“中学时代同学间的讨论在我的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在讲完《测定溶液的PH值》后,学生一方面将其扩展到测定土壤、家庭饮用水,以及雨水的酸碱度,并提出改良的方法;另一方面在教师的启发下,用自己的几根头发,放到不同PH值的溶液里,观察溶液的变化情况。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最后得出“选用偏酸性”的洗发剂为宜的结论,通过家庭小实验,极大地诱发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6、以实验为纽带,培养学生环境意识

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是全人类的共同要求。化学因素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化学实验中通过实验装置的设计,避免有害气体的任意挥发,做好生活垃圾的回收和处理,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如作酸雨的PH值的测定、废旧电池的结构研究、公共汽车中化学成分的测定......,这些对学生形成环保意识,以至于将来工作中注意保护环境有直接的影响。

浅谈化学家庭小实验的组织方法 篇12

一、发动学生搜集代用品, 创建化学家庭实验室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让学生尽量多搜集生活中的代用品, 建立自己的化学实验室, 是顺利完成家庭化学小实验的前提, 其实还是积累感性认识, 建立化学与生活联系的重要途径。正因为如此, 尽管购买仪器套装不失为一种补充, 但还是应该鼓励学生以搜集为主。实践证明, 开学后前几周绝大多数九年级学生对化学实验抱有浓厚兴趣, 急于尝试, 抓住这个有利时机, 引导他们广泛搜集代用仪器、药品, 开始进行家庭小实验, 是保持、深化他们学科兴趣的重要工作, 值得投入很大的精力去引导、启发。我们的做法有给每个学生发一份可搜集代用仪器、试剂、样品实例清单, 展示实物或制作课件, 进行优秀家庭实验室评比, 等等。另外, 要做好家长工作, 通过家校联系信、校讯通等方式, 消除家长的疑虑和抵触, 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二、重视在学生家庭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支持作用

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精心指导相结合, 才能充分发挥家庭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 根据学生的认知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 教师应该为学生精心设计一组建议家庭化学实验, 大体与课堂教学同步, 简单易做但能使学生对同时期学习的内容有更深入的认识, 还要循序渐进, 逐步引导学生向改进、创新、自主科学探究发展, 按月或按单元提供给学生选做。其次, 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想办法予以解决。比如学生化学家庭实验室仪器和药品短缺, 限制了学生某些实验的开展, 我们设立了部分仪器如学生电源、天平等的借用制度; 药品则试验了优秀小组的奖励制度, 对完成家庭实验情况较好的小组奖励一些搜集困难的药品, 比如几药匙高锰酸钾或铁粉, 等等。再如部分学生没有照相、录像设备, 或没有电脑, 或手机无法连接到电脑上, 或因为住校而无法上交照片、视频, 我们多次尝试后最终采用了鼓励他们在小组合作中扬长避短, 克服困难; 或独立完成实验, 上交实验报告的方式参与。对学生感到实验做起来不算难, 但又照相、录像、整理、发送, 又要写实验报告任务过重的问题, 我们采用了让学生选择或交照片、录像, 或交实验报告的方法, 鼓励在照片上有文字说明, 或录像中有讲解的解决方法。第三, 对一些学生实验中出现的敷衍、畏难、缺乏科学精神、不能深入思考、创新等现象, 要及时引导解决; 对实验中表现认真、有改进、创新、态度科学严谨的同学, 也要及时鼓励、表扬, 弘扬正道。

三、认真做好反馈和评价, 保持学生探究热情

研究实践中发现, 把已有的优秀家庭实验照片、视频制成精品集, 利用课间时间在班班通上播放, 这是一种值得推荐、值得经常进行的激励方法, 既鼓舞先进, 使做得好的学生更加热爱小实验、小探究, 强化改进创新、科学探究精神, 又可以支持学生间相互学习借鉴, 启迪思路, 激发竞争热情。每次播放优秀作品后, 总会有学生悄悄找到老师问, 下一次能不能放他的作品, 眼神里透着期盼。我们觉得, 这是一个绝佳的让学生热爱化学、热爱小实验的契机。“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让层次、个性、特点互不相同的每一个学生更多经历成功的愉悦和满足, 逐渐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 收获自己的进步和快乐, 这可以说是新课程理念的一大追求。因此我们认为, 选择优秀实验的标准要多样, “多一种标准就会多一批好学生”, 我们把优秀实验的标准分为优秀探究、优秀个人表现比如讲解清晰简洁、优秀制作、优秀创新四种类型, 让学生只要认真做、有一个方面的亮点, 就可以得到认可和表扬, 做到“占小善者率以录, 名一艺者无不庸”, 我们发现这对激发学生学科兴趣、转化后进有很好的作用。

四、引入班级、小组间的比赛与竞争,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让班级、小组间比数量、比创新, 比方案的严谨周密, 每次都会掀起了一个小高潮。研究后我们认为, 对学生家庭实验中每一个闪现的改进创新, 都应该尽量及时予以肯定、表扬, 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非常重要, 例如九 ( 2) 班程璐瑶同学在“苹果生锈”小实验中添加了尝苹果味道的环节, 在“面粉能燃烧吗?”小实验中改用折纸装置来喷出面粉, 九 ( 5) 班牛宜辉同学在同一实验中加入吹风机弥散面粉, 等等, 我们都及时予以肯定, 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激活了很多同学的思维。教师指导一定切忌急功近利, 要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 宁可幼稚, 不能让学生没有自己的理解、思考和亲自参与设计的经验。我们还发现, 单凭学生的兴趣, 没有评价督促的话, 很难长期坚持。班级学习小组建设成功, 相对稳定的话, 对化学家庭小实验活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按学习小组评价是我们目前能找到的最有效营造探究氛围的方法, 但小组建设一定要异质分组, 各组情况差不多, 利于学生以身边的同学为榜样或竞争对手, 你追我赶, 合作竞争, 激发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上一篇: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下一篇: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