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对比实验设计

2024-06-18

初中化学对比实验设计(通用12篇)

初中化学对比实验设计 篇1

一、创新实验仪器目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许多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原理都是通过化学实验得来的。“有比较才有鉴别”, 在众多的实验方法中, 对比实验可将形象、对比融为一体, 不仅能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 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多种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 并且从实验装置、操作过程、优化认知过程等方面发挥对比实验的功能, 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更好地进行对比实验, 我们设计了“化学对比实验演示仪”, 它既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培养他们的化学思维能力。

“化学对比实验演示仪”的特点主要有:首先, 可在不同条件下同时做多个实验, 适合比较化学反应的快慢或生成物的多少以及颜色的变化等问题;其次, 实验设计简单, 趣味性强, 直观性好;再次, 做到了科学性、新颖性、简捷性、直观性有机统一,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好化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还有助于训练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

二、实验仪器及药品

小试管、具支U形管、胶头滴管、胶皮管、橡皮塞、常见酸碱盐及溶液、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固体胶棒、注射器等。

三、实验装置图及说明

(1) 取一块25 cm×50 cm的矩形木板作为底座, 上部安装40 cm×50 cm的木板作为演示板 (如图1所示) 。

(2) 取三片6cm×46cm的白铁皮, 折成1cm×5cm×46cm的L形铁片, 阴影为L形向下折的部分 (如图2所示) 。

在L形铁片上部, 距离左侧边缘3 cm的中心部位点一圆点, 作为圆心。每隔10 cm点一圆心, 共计5个。根据胶头滴管、试管的大小, 依次打孔, 作为胶头滴管支架和试管架。

(3) 在演示板上按照距上边3 cm、20 cm、39 cm的地方画出3根平行的安装线, 将支架安装在演示仪正面, 圆心务必对齐 (如图3所示) 。

(4) 翻板制作:取7.5 cm×10 cm的木板10块, 2个一组, 钉成直角翻板 (如图4所示) , 共制作5组。

(5) 用宽度为1.5 cm的薄钢片弯成图5的形状, 作为具支U形管固定装置。

(6) 将具支U形管固定装置固定在直角翻板背面上 (如图6所示) 。

(7) 将5组直角翻板用活页固定在演示板上, 制成活动翻板 (如图7所示) 。各个翻板之间用插销连接, 可以根据对比实验的多少进行组装连接。图8为装置的侧视图。

(8) 将试管放入试管架, 将胶头滴管和具支U形管用胶皮管连接, 放入规定位置 (如图9所示) 。图10为侧面组装示意图。

实验操作原理:用注射器抽取等量液体试剂, 注入具支U形管;试管内放入不同的药品。实验时翻动背后的翻板 (背后有一活动支撑杆) , 不同的液体试剂经胶头滴管同时注入试管 (如图11所示) , 多种对比实验同时开始。

四、实验操作

1. 验证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1) 用固体胶棒黏合二氧化锰成二氧化锰催化球, 称重并记录。自左向右的5支试管依次编号为1, 2, 3, 4, 5。前4支试管分别装入固体胶棒、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催化球、二氧化锰。

(2) 背后的具支U形管自左向右分别装入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溶液、浓盐酸 (少量) 。

(3) 翻动翻板, 不同的液体试剂经胶头滴管同时注入试管, 多种对比实验同时开始。反应情况见表1。

(4) 反应完毕后, 将试管3中的二氧化锰催化球取出, 洗净干燥后称重, 发现质量没有减少;再将其放入试管5内, 加入少量浓盐酸, 有少量黄绿色气体生成, 证明是氯气。

结论: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里改变了过氧化氢的化学反应速率, 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 所以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催化剂。

2. 验证酸的化学性质

(1) 背后的具支U形管内分别装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2) 自左向右的5支试管依序编号为1, 2, 3, 4, 5, 分别装入紫色石蕊试液、锌粒、黑色氧化铜固体、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

(3) 翻动翻板, 液体试剂经胶头滴管同时注入试管, 多种实验同时开始。反应情况见表2。

3. 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 背后的具支U形管内分别装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2) 自左向右的5支试管依次编号为1, 2, 3, 4, 5, 分别装入镁、铝、锌、铁、铜5种金属。

(3) 翻动背后的翻板, 液体试剂经胶头滴管同时注入试管, 多种对比实验同时开始。反应情况见表3。

结论:5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依次为:镁、铝、锌、铁、铜。

总之, 凡是液体与固体、液体与液体之间进行的对比实验, 本仪器都可以进行。由于涉及的对比实验太多, 在此不再赘述。

五、创新点及意义

(1) 优化了对比实验的操作过程, 多种对比实验可以同步进行。 (2) 由于多种对比实验可以定量、同步进行, 有利于学生在定性观察的基础上, 进一步依据数据对反应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 (3) 仪器制作简单, 操作方便, 实验效果明显, 易于学生观察。 (4) 通过设计对比实验方案和进行实验探究,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5) 利用对比实验, 对影响物理事物的内外因素一一进行探究, 比较并加以确定, 培养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

初中化学对比实验设计 篇2

1.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

②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1.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2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2.1教学重点

围绕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2.2教学难点

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专家建议

4教学方法

探究式

5教学用具

1、媒体资源:自制课件

2、实验准备:

①把玻璃棒和小木条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

②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

③把一沾水的棉花和干燥的棉花分别点燃。

④熄灭蜡烛的方法:沙土、剪刀、烧杯、湿布、水、胶头滴管、碳酸钠溶液、稀盐酸等。

6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录像]播放有关燃烧的镜头

[引入]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观看录象

倾听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讲述]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条件吗?

[指出]氧气确实是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但是只有氧气,燃烧能发生吗?大气中也含有氧气,可不见得到处在燃烧,可见氧气并不是燃烧的条件,那么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根据已有的知识,想到燃烧需要氧气

由实际到理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一、认识燃烧的条件

1、认识燃烧需要可燃物

[讨论]根据你的经验和想法谈一谈燃烧除了需要氧气外还需要什么条件?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

[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判断哪些能燃烧,哪些不能?

思考回答: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

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设问]有了可燃物和氧气,燃烧是不是就能发生?例如空气中有氧气,放在空气中的火柴能燃烧吗?怎样才能使火柴点燃?摩擦起什么作用?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

[讲解]我们把可燃物开始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

[演示]探究实验

[讨论]:

1、实验中铁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铁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4、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那些条件?

[归纳小结]

1、燃烧的定义

2、燃烧的条件

[思考]

1、如果不往煤炉里添煤,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

2、炉门关得严严的,一点气也不通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

3、如果把炉里正在燃烧的煤夹出来,煤能继续燃烧吗?

思考、讨论:

说明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观察实验

需要达到着火点

需要氧气

需要氧气

需要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思考、回答

根据探究实验,推导出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

根据讨论,有学生自己得出燃烧的条件,使学生有成就感。

进一步巩固燃烧的条件

[过渡]燃烧的火会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有时也会带来灾难。那么如果发生了火灾,我们应该怎么灭火呢?可以根据所学的燃烧的原理进行思考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设问]根据燃烧的条件,我们应该如何来灭火呢?

[演示]实验7-1

[小结]灭火的原理

[讨论]根据灭火的实例,分析灭火的原理。

[活动与探究]灭火器的原理。

[媒体展示]几种常见的灭火器。

[讨论]

1、隔绝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小结]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

[作业]习题

7板书设计

课题1燃烧和灭火

①是可燃物;

一、物质燃烧的条件: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①可燃物与助燃物;

二、认识燃烧:②现象:发光、放热;

③实质:剧烈的氧化反应。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

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四、灭火方法和原理:②降低温度到物质着火点以下;破坏其一,燃烧熄灭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研究 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教学

在传统的化学课程教学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所以,在新时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要促进探究性实验的合理设计,并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得出实验研究成果,从而使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一、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

在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中,一般都是教师对知识进行引导,根据化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要针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知识问题引入教学内容,并对实验进行探究性设计,从而保证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完成下,形成化学探究实验方案。在共同学习下,要明确实验研究对象,并确保实验的主要性质和结论的科学性,然后将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结合起来,从而获取更多的化学实验知识。在对化学实验进行具体设计期间,先要明确实验的问题和实验的实施目标,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提出实验教学中的主要实施目标,从而保证问题探究具有更大的价值。

接着,推出实验设计假设,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后,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并使学生在探究期间产生浓厚的兴趣,以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会思考、学会假设,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形成。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利用实验器具实施操作,不仅要对其仔细观察,还需要做好记录,保证实验数据信息的有效性。其次,探究整体的学习规律,并保证实验结论的有效性,根据实验的研究和讨论,学生不仅能掌握实验中存在的规律,还能理解化学实验的主要概念。最后,巩固化学实验结果,促进化学知识的扩展训练。在探究式化学实验学习中,学生根据学习到的知识,不仅能解决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利用新的知识巩固旧知识,从而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与扩展。

二、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践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需要利用多个操作实验来完成。本文将以二氧化碳的制取作为教学实验案例进行设计,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充分提高。

1.教学思路

根据初中化学学科内容中二氧化碳制取方式的分析,利用学校中的相关资源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现探究式训练。在对其分析期间,可以将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与氧气的制取方法进行对比。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制取装置具有开放性特征,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研究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目标

在对二氧化碳制取实验期间,主要以学生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在探究式教学中,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其次,在二氧化碳制取实验过程中,还能引导学生思考出新的制取方法和制取思路。

3.教学方法

因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一种开放性教学,所以在实验中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形式以及探究性实验方式来学习。

4.教学设备

每个小组在实验中可以准备不同的仪器,如橡皮管、玻璃片、集气瓶、水槽、烧杯等仪器。

5.教学过程

首先,要导入实验,因为二氧化碳是生活中比较重要的气体,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存在较大关系。所以,在化学实验中,要制取二氧化碳,可以观察石灰石、大理石与稀盐酸形成的反应。教师将该课题引入,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学习,并利用自己准备好的设备仪器进行实验。

然后,回顾实验并相互讨论。让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如二氧化碳制取中,装置主要依据的是什么;了解双氧水在制取氧气期间,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最后,学生设计环节。学生在小组组成过程中,可以设计出新的化学装置,并利用掌握的新知识对其进行验证,以使学生获得新的制取方法。

其次,相互交流。各个小组可以将自己的实验装置相互展示,并讨论自己对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然后根据其设计优势和劣势选择出合适的实验装置。

最后,反思与总结。各个小组不仅要进行自我评价,还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表现进行评价,然后在反思过程中对自身的设计措施进行完善。在总结期间,不仅要分析氧气制取以及二氧化碳制取方式的不同,还需要归纳出新的实验方法和新教学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在初中化学实践教学中,要促进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性,根据当前的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并对课堂进行设计,然后对实验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与利用,以提高探究性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彩.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4):120-121.

[2]樊爱玲.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1(1):66-68.

[3]余志莲.浅谈“酸碱盐”探究性实验教学[J].新课程(中学版),2011(4):250-251.

初中化学对比实验设计 篇4

对比实验是以实验操作和观察为基础,以实验现象为依据,对实验过程中通过人为控制所产生的类似现象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实验教学过程。对比是实验设计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对比实验能够强化实验的效果,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的细致性。

一、纠正错误认识,形成化学概念

在研究物质的性质或建立某个化学概念时,由于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容易形成一些错误的概念。真实、生动、形象、直观的对比实验能赋予学生丰富的化学表象和感官刺激,运用对比实验得到的实验事实,通过分析,帮助学生排除对概念的错误认识,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既能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概念教学变得生动、易懂,又能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概念。

案例1:在学习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时候,会引入“催化剂”的概念教学,但同时在同学们的脑海中往往会形成错误的认识:“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只能用二氧化锰来催化分解”,“催化剂都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

为此,设计了三组对比实验:(1)只加热双氧水;(2)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接触;(3)双氧水和氧化铜接触。在试管口都放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学生观察三组实验在相同的时间段内,试管内气泡的多少,木条燃烧的情况是否不同。通过这样的对比实验,学生自然能了解到,二氧化锰并不是唯一的催化剂,而利用催化剂也并不是分解双氧水的唯一方法。在反应条件不同的对比下,学生自然会比较出哪一种条件有利于双氧水的快速分解,不同催化剂催化效果不同。然后要告诉学生有的化学反应对生产、生活不利,如金属的锈蚀、橡胶的老化等,此时就要利用“催化剂”来减缓化学反应的速率,降低损失。通过对比实验的分析,学生不再片面的理解“催化剂”的概念,与今后的高中化学学习有个很好的衔接。

二、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人类的学习不可能脱离过去的经验,当面临新的学习任务,都可能会有意或无意地与先前所学的知识、技能相联系。这时可通过对比实验概括出知识之间的共同特征或具有内在联系的某些要素,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也能使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案例2: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设计了对比实验,如下:

通过对比实验,学生很容易得出铁生锈所需的条件,以及一些影响铁生锈速率的因素。此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从铁生锈的知识联系到其他金属的锈蚀。让学生设计“探究铜生锈所需条件”的实验方案,学生们很快的由铁生锈的条件“迁移”到铜生锈的条件中,这一方面体现了学生们通过对比实验概括出知识之间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但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不能忽略了个体间的差异。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就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铜锈的成分中有哪些元素啊?”这样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和分析,了解了铁和铜生锈的相同处及不同处。知识的“迁移”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三、发展学生思维,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探究”与“创造”的过程。对比实验不仅可以强化实验效果、培养学生对比观察的能力,而且在教师引导下发展学生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归纳和概括等思维能力,对比实验中不同的操作体现着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思维凝聚着不同的探究理念,因而对比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案例3:探究金属活动性时,不能让学生死记顺序,这样一些特殊现象无法看到,常见金属Mg、Zn、Fe、Al中Al由于金属表面的致密氧化膜的影响,实际现象与理论现象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将四种金属分别放入等量的稀盐酸中,让学生观察现象,如下:

反应开始时铝片几乎没有现象,铁片少量气泡,锌适中,镁产生大量气泡。如不做时间延续对比实验的话,学生会错误的认为铝的金属活动性最弱,而一段时间后,铝反应速度越来越快,超过了锌。从实验中可发现铝的表现非常特殊,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与思考。通过这些对比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方面从教师处接收知识,使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课堂教学时运用对比实验有利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引起学生“有意注意”,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讨论,活跃课堂气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避免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而得出结论,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平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利用对比实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研究2006,4,3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与策略研究 篇5

化学组:王浩

一、课题的提出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一直被认为是能帮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验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初中化学实验过去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现在,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编写的新化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将探究性实验作为初中化学的基本教学要求,化学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探究活动是进行适合学生的探究性实验。

(2)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时间里,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时存在的问题有:

一、学生只习惯于思考老师向他们提出的问题,而不会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当老师给学生设置了问题情景后,让他们能独立地设计实验去解决问题时,学生多半会到教材中找现成的实验方案,很少有学生能创造性地去设计新的实验方案。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恰恰是探究性实验最重要的两个环节。针对以上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实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此课题,对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实践。

(3)探究性实验是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的实验操作或从事的实验活动。在化学教学中,一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教材、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实验专题,由学生自己或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并操作实施。从而让学生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一种实验活动。探究性实验一般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过程性、体验性等基本特点。开放性——实验专题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等多方面、实验方案的设计可以各不相同呈多样化;探究性——实验内容、实验方案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求结论;实践性——实验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实验设计和操作学生主动参与;过程性——注重实验设计和实际操作过程活动,注意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性——注重实验获得的亲身体验,逐步形成积极求知的态度、激发探究创新的欲望。

(4)初中化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化学的探究性实验应是基础性的探究性实验,它应从学生最熟悉的学习和生活中选取专题,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最根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和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素质教育理论: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本课题就是根据素质教育理论来研究在初中化学实验中能帮助学生自主实验、独立思考,能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能有利学生开发潜能、勇于实践的一种实验类型。

2、学科教学理论:在《化学实验论》中,中学化学实验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两种基本类型。传统的中学化学教学往往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实验教学以教师为主、以获取书本知识为重点、以学生模仿操作为基础、以实验结果为评价标准,学生在实验中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探究性实验则以学生为主、以掌握科学方法为重点、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基础、以实验过程和实践能力为评价标准,学生在实验中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能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持续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本课题通过对两种不同实验类型的比较,研究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基本特点、基本目标、操作模式、评价标准以及进行教学实践的探索。

3、新课程标准:在《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逐步学会探究”。本课题着重研究如何帮助学生了解探究性实验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态度,使学生掌握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验实践中获得探究的体验和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素质。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炼出有助于学生“探究性实验”实施的指导策略。

2、学生掌握探究性实验学习的方式,具有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

3、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和研究,将课程从“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的定位上转移到促进“师生共同探索、共同发展”的定位上。

4、通过合理运用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指导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实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勇于实践的能力。从而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转变学生实验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因此,我们将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阵地。

(一)研究的策略和内容

1、教师示范,学生感知探究性实验

刚接触化学的初三学生对化学仪器和实验基本操作都不了解,要让他们进行探究性实验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计好探究性实验报告,内容包括: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和现象、实验分析和总结、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实验报告和老师的示范实验,感知实施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

2、学生尝试、教师给予帮助和指导

学生在感知了实施探究性实验的方法和一般过程以后,教师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尝试探究性实验中的某几个环节,例如: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探究性实验的基本操作。在此过程中,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安全性,教师都要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前仔细批改,及时给予指导。在学生实施实验方案的过程中,他们在基本操作时的规范性、观察实验的方法、实验现象的记录等出现的问题,教师也要及时提供帮助。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加深对探究性实验的认识和实施水平。

3、适时独立与合作,发展实施探究性实验的能力

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对设计实验方案和进行实验基本操作的能力有了提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一些现象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进而独立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根据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从而找出问题的答案。学生在刚开始的探究中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教师引导他们采取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的方式来化解困难,一步步展开探究性实验。

4、变演示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发展学生探究能力

教师的演示实验有些是操作难度较大的,有些是有一定危险性的。这些实验如果放手让学生去探究是不现实的。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比如:设计反应的装置,设计实验的操作步骤等。既可以避免学生实验的危险性,又同样培养了学生对实验的探究能力。

(二)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也谈初中化学实验设计与改进 篇6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1.03.037

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科书在编写时,虽然精心设计实验方案,积极开发探索性实验,但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实验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发挥实验教学的多元化价值,需要群策群力,因地制宜地积极设计改进实验。化学实验改进有两方面:一是对现有或教材中的实验在选题(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做技术上的改进;二是为配合教学,补充、增加教科书中没有的实验。进行实验改进是为了更有利于教与学,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认为实验改进应遵循以下5点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化学教师改进原有实验、设计新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现物质的性质或揭示化学变化的原理和规律。而保证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的科学性,则是最根本的前提。

【例1】 氧气的性质实验

笔者做出如下改进,取一支小试管在其管底上部一定位置挖一小孔,然后将其与其他大试管组合起来使用(常称为套管装置),在大试管中装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质量比约为1∶1),向套管中注入澄清石灰水。加热大试管,同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生成。将预先红热过的木炭伸入套管侧孔边,可以看到侧孔边发红的木炭剧烈地燃烧,而在孔下边木炭就会熄灭。该实验的改进能科学地证明氧气支持燃烧,而下半部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则不能支持燃烧,取出木炭,拿出套管并加以振荡就会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如图1所示)这一实验既从另一角度说明了氧气的性质原理又保证了科学性[1]。

二、直观性原则

实验教学的最重要功能之一是使学生感知化学变化产生的现象,从而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因此,加强直观性应是教师改进实验的出发点之一。

【例2】“分子间有空隙”的演示

初中化学课本(2001年人教版)是这样做的:用量筒取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可看到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小于200mL;实际上这个实验中液体的体积变化比较小,不大容易观察。

笔者设计出一种“液体混合器”(如图2所示)用这个装置做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可大大增强直观性。先向演示器中注入等体积的水和着色酒精至a处用胶塞塞紧管口,翻转几次使水与酒精充分混合,然后直立演示器,可看到液面由a降至b。这个实验的现象十分明显。

【例3】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改进原因:人教版初中化学新课标教材学生活动与探究实验,要求取三只烧杯,各注入100mL水后,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然后将两药匙NaCl、NH4NO3、 NaOH 分别加入上述三只烧杯中,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再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由于学生在操作中易将温度计当做玻璃棒使用,因此易损坏温度计,同时实验现象不明显。

改进装置(如图3、4、5所示):

将烧杯改为具支锥形瓶,并装有插入小试管的单孔橡皮塞,在支管口接上U型玻璃管。实验前小试管中注入1/4的水,U型玻璃管中注入红色水(共三套),然后分别往小试管中加入两药匙NaCl、NH4NO3、NaOH, 根据有色液注的升降变化情况,容易判断物质溶解时发生吸热现象还是放热现象。改进后的实验,令学生耳目一新。实验同时引进了物理学中有关大气压强的知识,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简捷性原则

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在实验装置及操作上应力求简捷。这样,能更加突出实验的中心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观察思考,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例4】“CO与CuO反应”演示

在圆底烧瓶中充满CO,并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用胶塞塞紧。在另一胶塞上穿一根铜丝,并将一侧铜丝绕成螺旋状,用酒精灯将螺旋状铜丝加热,使其表面生成黑色的氧化铜,稍冷却后将铜丝伸入圆底烧瓶中,塞好胶塞,稍加振荡,可看到铜丝表面很快变为光亮的紫红色,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如图6所示)。这一改进简化了装置,突出了主要现象。

四、趣味性原则

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化学教师常用的做法,也是经常研究的问题。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不违背科学性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现象鲜明、新奇的实验(或改进原有实验的实验方法,使之达到这种效果),提高实验的趣味性,使学生看到后由感到惊奇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再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动力。

【例5】对“混合物和纯净物”理解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通常会介绍很多种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方法。但这例实验设计得很巧妙,能够让学生自己反复动手操作,很有吸引力。做法如下:在一个中间有一个带空隙的隔板的透明封闭的长方形扁盒(如图7所示)的隔板两侧分别装上黑色的铁粉和白色的细石英粉,铁粉和石英粉都是纯净物,一黑一白十分醒目。学生操作是,反复翻到方盒,使两种粉末混合形成混合物粉末变为灰黑色。

混合粉末倒入盒的一侧平放,然后再用磁铁吸引铁粉,将铁粉移至隔板另一侧,两种物质分开,各自都是纯净物。

五、安全性原则

化学教师在改进实验时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要认真研究所改进的实验中是否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如有毒气体的扩散,易燃、易爆、剧毒物质的使用和产生易触电因素等),其中经采取措施能克服的方法可用于教学,否则不宜用于教学。

提高化学实验的安全性,也是改进实验的课题之一。很多教师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在做气体爆炸实验时用塑料瓶代替玻璃瓶或安全防护罩[1];在做可燃性气体燃烧实验时,在导气管内安放细铜丝用于防爆。笔者在这一方面也设计了一例:

【例6】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

人教版上册课本对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将装有硫的燃烧匙分别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缺点:玻璃片易滑落,造成SO2逸出,污染空气。改进:可采用如图1所示装置,即将玻璃片改用橡皮塞。同时还可以将模拟酸雨的危害一起完成,具体做法为:把燃烧匙的柄固定在橡皮塞上,在下部系上一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在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的水,再放入一粒锌,一片树叶和一个鸡蛋(主要成分碳酸钙)。将少量的硫在燃烧匙内点燃,观察火焰的颜色,然后放入集气瓶,塞上橡皮塞,观察火焰颜色的变化,熄灭后振荡,观察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SO2溶于水生成了酸。还可以观察到锌和鸡蛋表面有少量气泡冒出,树叶发黄。该实验集几个实验于一体,验证了氧气的性质,酸雨的成因和危害,而且消除了实验中SO2对空气的污染(如图8所示)。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对比实验设计 篇7

对照实验这种实验方法, 是从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相互联系的对象中观察到的现象、数据出发, 通过比较, 确定实验对象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 从而把实验对象的某一本质特征抽象出来的一种逻辑的实验方法, 具有实验对象的多元性、关联性, 实验过程的同时性与前后性的特点。在对照实验中, 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联的实验对象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测得的数据的比较, 往往很容易在表面上差异极大的实验对象之间看出它们在本质上的共同点, 或者在极为相似的实验对象之间看出它们本质上的差异点, 因此, 对照实验在科学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控制变量法是指为了研究某个量同影响它的多个因素中的一个因素的关系, 可将除了这个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人为地控制起来, 使其保持不变, 再比较、研究该某个量与该因素之间的关系, 得出结论, 然后再综合起来得出规律的方法。

在对照实验中一定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因此它们往往是同时出现的。通过设置实验对照对比, 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在初中物理实验中一些实验可采用对比法、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如:

例一: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可设计如下:

实验步骤:

(1) 用手按住木块不动, 两边各加不同的砝码, 放手后可看到:木块向砝码多的一方运动。 (2) 用手按住木块不动, 两边各加相等的砝码, 放手后可看到:木块静止不动。 (3) 用手按住木块不动, 把二个吊盘放在同一侧, 两盘加入相等的砝码, 放手后可看到:物体向受力方向运动。 (4) 在二盘中加相等的砝码, 使木块静止, 用手旋转木块至某一角度, 使二个力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放手后可看到:木块转动, 不能平衡。 (5) 用两个相同的木块分别系住一个吊盘, 用手按住, 保证二个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可看到:两木块都不能静止。

比较 (2) (5) , 可知二力平衡说的是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比较 (1) (2) , 可知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是物体受到的二个力大小必须相等。比较 (2) (3) , 可知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是物体受到的二个力方向必须相反。比较 (2) (4) , 可知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是物体受到的二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例二:探究“磁生电”的条件实验可设计如下:

实验步骤:

(1) 电路闭合, 导体在磁场中不运动, 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2) 电路闭合, 部分导体在磁场中沿磁场线运动, 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3) 电路闭合, 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场线运动, 电流计指针偏转; (4) 在第 (3) 的实验中, 只将磁场线反向, 不改变导体运动方向, 电流计指针反向偏转; (5) 在第 (3) 的实验中, 只将导体运动方向反向, 不改变磁场线方向, 电流计指针反向偏转; (6) 在第 (3) 的实验中, 只将电路断开, 导体运动时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比较 (3) (6) , 可知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之一是电路要闭合。比较 (1) (2) (3) , 可知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之一是部分导体切割磁场线。比较 (3) (4) (5) , 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线方向、导体运动方向有关。

在初中物理中, 探究动能、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实验都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但同时也是对照实验。

摘要:在初中物理中, 许多实验都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但同时也是对照实验。通过设置实验对照对比, 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初中化学实验的设计与改进 篇8

一、实验装置的改进

科学的实验设计需要合理的实验装置来实现, 改良的实验装置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可见度大, 直观性更强, 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得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化学知识。

例如:以磷燃烧实验为例来研究物质燃烧条件时, 传统的实验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且反应温度和药品用量的不同, 会影响实验效果。针对以上缺点, 本人对这一实验进行了改进。实验步骤如下:

1. 往两个500ml的烧杯中分别加入200ml的冷水和热水, 并分别投入一小块白磷。

2. 拿两支大试管同时快速地倒扣在两个大烧杯水中, 试管口置于白磷上方。

实验现象:盛有热水烧杯的白磷慢慢熔化, 在将大试管快速地倒扣在盛有热水烧杯的那一瞬间, 由于接触到试管中的空气, 白磷在水中燃烧, 有火光闪现, 并产生大量的白烟留置在试管上方;而盛有冷水烧杯的白磷始终无明显变化。

该实验装置改进后, 实验反应时间缩短, 只须1~2分钟, 实验现象清晰明显, 对比性强。且该实验不需要在通风橱里进行, 产生的五氧化二磷立即与水反应生成磷酸或偏磷酸, 没来得及与水反应的五氧化二磷均留置在试管内, 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再者实验装置简单方便, 可多次连续操作, 能方便学生对这一实验现象的观察。

二、实验仪器的改进

以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实验为例, 反应一般是在启普发生器中进行, 它虽能控制反应的进行, 随用随取, 但是药品用量太多造成浪费, 且排出的废液也污染环境。为减少药品用量, 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本人对这一实验的仪器进行了如下改进。

1. 取两个空的塑料眼药水瓶, 将一个小瓶吸入液体反应物。

2. 另一个去掉瓶底, 放入少量的固体反应物, 在其

底部塞上一个单孔胶塞, 注意接合处要紧密, 顶部连接导管。

3. 将盛着液体反应物的瓶子连接到另一个瓶子的底部单孔胶塞处。该装置需要注意密闭性。

实验时, 用手轻轻挤压下面的塑料瓶, 液体就会进入上方的瓶子中, 跟固体反应物接触而发生反应, 生成的气体由导管排出。该实验仪器是根据启普发生器的原理改进的, 实验器材采用了废弃的小塑料瓶, 既循环利用废弃物又环保, 且实验仪器体积大大减小, 使用药品量减少, 实验操作简捷, 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三、实验方法的改进

有的实验按照课本上的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 甚至观察不到, 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印象不深。这就要对原有的方法进行改进。

例如:学习氧气的性质时, 演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实验, 一般是将蜡烛固定在燃烧匙内, 在空气中点燃蜡烛后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 看到蜡烛的火焰比在空气中燃烧时又大又亮, 这样的方法是比较好的。但是我们如果对该实验操作的方法稍加改进:即将在空气中燃烧的蜡烛吹灭, 再迅速将带火星的蜡烛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 会观察到熄灭的蜡烛立刻复燃, 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加明亮。借助改进方法后的实验, 不仅强化了直观效果, 更好地说明了氧气的性质, 也使学生对氧气的性质认识进一步深化。

四、结合物质化学性质增设实验

实验是学习、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 实验观察能丰富学生对物质化学性质的感性认识, 并且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重要途径。为了逐步培养学生具体、全面、深入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的能力, 本人结合这些年的教学经验, 重新设计了一些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

例如物质的微粒性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为了加深学生印象,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质微粒的本质, 在演示了教材的实验后, 本人还引用了“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这一个实验来说明物质的微粒性。即用一根吸管将呼出的气体吹到盛有澄清的石灰水中, 会发现“乳白色固体”从无到有, 并且不断增多。这是因为生成物碳酸钙不溶于水, 聚集到一定大小时被人的视觉观察到, 分布在水中形成浊液, 静置后小颗粒群聚而沉淀。整个实验装置简易, 只需一支试管和一根吸管, 取材容易。

五、以绿色、环保为出发点设计和改进实验

初中化学对比实验设计 篇9

一、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

1. 探究性实验设计分类

(1) 猜想和假设类。例如, 膨化食品、肉松、茶叶等多以真空充气形式包装, 该方式保证了食品的“原汁原味”、营养价值不流失, 且避免食品受压变形。

问题:你们猜猜气体是什么?

验证猜想:也许是N2, 初步验证实验方法与现象, 气体也可能是__。__

解析:该案例选择的是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 但是学生对其中的道理不理解, 对这种现象经常视而不见, 提出问题, 就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并以此暗示学生多从化学思维角度观察生活。

再如, 在酒精火焰上放置纯铜片, 一段时间后铜片表面变黑, 试猜测黑色物质的来源, 并设计出实验步骤。

解析:在空气中加热铜, 将得到Cu O, 黑色物质可能为Cu O。另外, 酒精为有机燃料, 如果不充分燃烧, 会出现碳黑。因C、Cu O与酸并不是都相溶, 这样就可得到验证方法。

在猜想、验证类实验中, 学生的猜想会不着边际, 因为前提很模糊, 所以教师应要求学生的猜测必须有根据。

(2) 设计探究方案类。例如, 可溶性镁、钙化合物在硬水中较为常见, Ca (HCO3) 2为钙化合物, 加热后可分解得到气体、水、难溶性盐, 水垢中就含有难溶性盐。

问题:分析加热分解Ca (HCO3) 2后产生的另外的生成物。

猜测:气体可能是CO2, 固体可能是__。

实验方案设计:学生通过条件设计实验方案, 验证猜想。

解析:条件中有“难溶性盐, 且为水垢成分”的提示, 碳酸钙可能为固体。因澄清石灰水遇CO2变浑浊, 则可以此做设计。验证办法则为盐酸与碳酸钙反应, 可得到CO2。

再如, 某学生认为, 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决定因素有可燃物和氧气的接触面积、氧气浓度, 请就此选择其中一个因素, 设计实验, 探究效果, 如表1所示。

该实验设计开放度大, 探究问题选择多样, 若为“氧气浓度因素”, 学生可考虑“氧气性质实验”, 对氧气中物质燃烧与空气中物质燃烧现象的差异做判断。

若某问题的实验方法多种, 还要考虑操作简单、科学合理、安全可行、现象明显的原则。

(3) 解释或形成结论类。在该类实验中, 学生不再考虑实验步骤与方法, 因为都已经给出, 学生只需通过已掌握的化学知识去求证, 即可得出结论。

例如, Ti的性能是人们较为关注的, 某化学实验小组探究了Ag、Ti、Mg金属活动顺序。

假设:a.Mg的金属活动性弱于Ti;b.Ti的金属活动性介于Ag与Mg之间。

资料提示:前提相同, 某金属与酸发生反应, 金属活动性与气泡产生速度成正比。

设计实验:在温度相同情况下, 在等质量等体积的稀盐酸中投入金属薄片。

问题:

(1) 在投入前, 都擦亮了金属片, 原因为__。

(2) 表2为实验现象, 请据此填空。

结论:上述假设中, 错误的是__, 原因为__, 金属活动性排序为。

(3) 在该实验设计中, 若盐酸溶质质量存在差异, 则结论是否一定合理?__, 原因为__。

解析:该题立足金属活动性、酸与金属反应等知识, 暗含“假设、实验、验证、结论”等探究要素。Mg与酸反应速度超过Ti, Ti却快于Ag, 为此, 假设b正确。对于问题 (3) , 要求学生掌握酸与金属反应时, 哪些因素影响其速度, 如温度、接触面积、酸浓度等。

2. 设计探究性实验的思路

设计探究性实验的思路如图1所示。

第一, 探究问题选择。题目大小适度, 难易适中, 要考虑学生的爱好特长、认知水平、教学进度, 要有一定的开放度, 注重现实与实用价值。选题应有新意, 如对书本观点发出质疑、对旧课题以新材料加以论证等。

第二, 探究目的确定。初中生的生理、心理发育不完善不成熟, 主要是形象思维, 探究目的可设置为增强自我修正能力、培养创新与实证意识、掌握使用微机查询与组织资料的办法、假说方法等。

第三, 资料信息的收集。主要包括学科知识, 从教师、调查等方式获取的信息, 师生交流信息, 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的信息等。

第四, 探究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内容主要有实验题目、目的、原理、用品、步骤与现象、装置图、结论。实验不同, 设计的方案就该有差异。当然, 相同实验情况下, 设计方案也可多种多样。实验设计格式主要有文本格式、表格式、流程式, 格式要易懂、清楚、简明、完整。

另外, 设计中还要注意实验验证、实验分析与结论、方案的反思和修正等步骤, 确保设计方案合情合理, 满足探究性实验要求。

二、新授课中的探究性实验

对于新授课内容, 探究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 物质性质。初中化学中常常需要认识物质性质, 例如, 探究盐酸化学性质, 条件有硝酸银溶液、氯化铜溶液、碳酸钙、镁条等, 以此猜测物质性质。

第二, 实验条件。实验条件的差异, 可导致现象、产物的不同。例如, 铁的缓慢氧化, 首先将铁丝石棉网剪成片, 并除去石棉。在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放置, 将铁锈除去。在铁丝光亮后, 以水冲洗, 再放置于锥形瓶, 以食盐水浸泡。几分钟后, 液柱在玻璃导管中出现, 表明氧气与铁丝反应, 负压促使液柱产生, 如图2所示。

第三, 实验装置。通常来说, 进行某实验时, 所用的实验装置比较多样, 这就需要选择那些简单、可靠的装置。例如,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实验, 装置就有以下几种, 如图3、图4、图5所示。

第四, 实验步骤。实验药品相同, 实验方法步骤不同, 实验结果也就会有差异。例如,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步骤为:先通氢气, 再加热;在铜被还原后, 加热停止;持续通入氢气, 直到铜粉冷却。

案例:制取氧气

教学准备:

(1) 教师:教学课件, 酒精灯、试管架、试管、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药匙等组成的氧气发生与收集装置及用具。

(2) 学生分组:薯片、二氧化锰、木条、烧杯、粉笔末、酒精灯等。

教学过程:

首先, 教师引入情境。

教师:氧气让生命得以延续, 但是它看不见、摸不着, 无色无味。它可以从植物叶子中产生, 也可以从我们实验中制取, 下面就跟着我一起去探索吧。

然后, 教师在投影仪上列出可能制取氧气的物质, 如H2O2、KCl O3、Na Cl、HCl、CH4、KMn O4, 并问:“你们认为哪些可产生氧气?”

多数学生选择KMn O4、KCl O3、H2O2。教师询问学生的依据是什么, 然后阐明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有多种多样, 本节课就选取过氧化氢制取法。

教师再投影市场上销售的过氧化氢溶液标签, 问学生, 为什么上面会出现保质期, 即不能长期放置, 否则失效。

学生陷入思考。教师讲述原因:“这在于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稳定, 极易分解成水、氧气。但是你们有什么办法快速分解过氧化氢吗?”

试着引导:“若将某催化剂加入过氧化氢, 是否能快速制氧;若将过氧化氢加热, 是否能快速制氧?”然后让学生将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倒入硫酸铜、薯条、碎瓷片、二氧化锰、活性炭、粉笔末等烧杯, 观察氧气产生的速率。

教师提问:“在实验中, 你们发现快速制氧的方法应该是哪一个?”学生认为是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

这时, 教师抓住催化剂做文章, 询问学生反应中的二氧化锰有什么作用, 其有无被消耗, 让学生接触催化剂概念, 即催化剂可以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但是本身的化学性质、质量却不发生变化的物质。在不同实验中, 可选择不同的催化剂, 使用催化剂, 仅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对生成物质量没有影响。

在该探究实验下, 学生被教师的一连串疑问带着走, 去思考实验的各关键环节, 有利于学生反思、动手操作、猜想等能力的培养, 体现出良好的师生互动。

三、实验课中的探究性实验

案例:二氧化碳制取装置探究。

关于实验室中气体发生与收集装置的确定需考虑的因素, 教材中有所阐述, 如图6所示。

探究目标: (1) 在探究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同时, 提高学生表达交流、创新的能力; (2) 树立学生合作精神; (3) 总结制取气体思路。

课程类型:实验探究活动。

教学方式:实验探究法、分组实验法。

在实验时, 学生需要用到的器材有以下这些:

各组均配有集气瓶、橡皮管、水槽、玻璃导管、玻璃片。各组分别配备:第一组, 单孔橡皮塞, 锥形瓶。第二组, 锥形瓶, 长颈漏斗, 双孔橡皮塞。第三组, 单孔橡皮塞, 平底烧瓶。第四组, 过滤漏斗, 烧杯。第五组, 橡皮塞, 带支管的烧瓶。第六组, 铁架台, 单孔橡皮塞, 试管。第七组, 铁架台, 单孔橡皮塞, U形管。第八组, 单孔橡皮塞, 铜丝, 破试管, 烧杯。第九组, 分液漏斗, 双孔橡皮塞, 锥形瓶。

学生可自己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仪器。

提供的资料:稀硫酸H2SO4、稀盐酸HCl等酸与铜不发生反应;1.293g/L为标准空气密度, 1.977g/L为标准CO2密度。水与CO2相溶, 并可生成碳酸, 同时, 碳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

具体过程:

教师引入话题:“二氧化碳是地球空气中不可缺少的气体, 其产生来源非常多样。在实验室, 可通过稀盐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反应制取。为此, 同学们是否知道了怎样制取二氧化碳了?书上也有装置选择的几点意见, 以及某种实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今天就利用你们桌上的器材, 开动脑筋, 创造性地设计出更多的装置吧, 但是要注意安全。今天希望各小组能通力合作, 发挥才华, 让自己的小组与众不同。”

学生跃跃欲试, 经过一段时间动手操作与思考, 各小组设计了以下装置, 如图7所示。在完成装置设计后, 教师还要组织以下几点活动:交流与展示、评价与反思、比较与归纳, 完善探究性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对比实验设计 篇10

一、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主要意义

与其他学科相比, 化学这门功课本身就具备“天然”的趣味性, 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但是, 由于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到丝毫的乐趣, 只能感受到十分沉重的压力。 随着我国近年来教育领域的不断变革, 初中化学教学面临更多的挑战。 如果现如今仍然沿用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 最终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因此, 新形势下, 对于初中趣味性化学实验的呼声越来越大。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趣味性化学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落后。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 趣味性和严谨性之间没有任何矛盾关系, 追求教学的趣味性并不意味着丧失了科学性。 相反, 一定程度的趣味性反而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让学科教学变得更科学严谨。 因此, 部分初中化学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实验科学性, 完全放弃趣味性的追求是一种十分陈旧且落后的教学理念。

(二) 缺乏趣味化学实验的方法。

在中国, 教师在接受教育的阶段对于趣味性化学实验就很少涉及, 这直接导致其在走入工作岗位的时候不善于开展趣味性化学实验, 对于趣味性化学实验的方法也不甚了解。 部分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趣味性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并开始在教学中有所引入, 但是无奈各种条件的限制, 使得实验最终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 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参与性严重缺乏。

受到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中国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一向很低。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习惯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听教师讲解, 看教师演示。 这种没有参与性的教学会让原本具有趣味性的化学实验效果大打折扣。 显然, 由于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学生很难真正体验到实验的“趣味性”。

三、初中化学趣味实验的设计及应用策略

(一) 以丰富多彩的实验方法提高化学实验的趣味性。

现如今, 很多学生觉得化学实验缺乏趣味性的一个主要原因即为化学实验的单一性与陈旧性。 因此, 在教学中, 初中化学教师为了提高实验的趣味性, 丰富实验方法十分重要。初中学生处于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的年龄段, 在这个阶段, 任何新奇的事物都能成功“撩拨”他们的兴奋点。 因此,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 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这一特点, 用多个实验验证一个化学原理, 让学生觉得化学原来是神奇的一门科学。

例如, 教师在进行获取氧气实验的时候, 就可以选择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 其一, 利用高锰酸钾制作氧气。 其二, 利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反应最终也能得到氧气。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化学实验都能最终得到学生所需要的氧气。 很显然, 两种实验的对比就是一种趣味化学实验的最好验证。 在学生操作环节中,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实验进行操作, 自己只需对学生的实验操作环节进行指导即可。

(二) 在实验中引入现代化技术, 增强最终的趣味性。

为了让化学实验更具有趣味性, 巧妙利用现代化的社会技术等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往, 受到技术局限性的制约, 很多化学演示实验都不能得以很好地向学生进行展示。 现在有了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设备后, 实验教学的趣味性陡然增加。 还有一些在实验演示过程中存在潜在危险的化学趣味实验, 有了多媒体之后, 也能向学生很好地进行展示。 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 学生的多个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 实验的趣味性也得以明显增强。

例如, 在进行氢气燃烧化学实验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和氢气燃烧相关的视频。 在视频中, 氢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十分耀眼美丽。 接着, 为了让实验更具有形象性和趣味性, 教师可以接着为学生播放一段强光照射引起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发生爆炸的视频。 在视频中, 爆炸那一瞬间带给学生极大的震撼, 学生的各个器官都受到强烈震动, 从心底里认为化学是一门神奇且有趣的学科。

(三) 与日常生活结合, 强化化学实验的趣味性。

化学这门学科本身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场景和现象都能用化学知识进行很好的解释。 因此, 要化学实验具有趣味性, 初中化学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将实验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 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出发, 体会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所在。

例如, 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中常常见到的衣服上的污渍出发, 引入一个趣味性的化学实验。 首先, 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带有污渍的衣服泡在清水中进行清洗, 学生很快发现在清水中清洗, 衣服上的污渍很难去掉。 接着教师让学生将衣服浸泡在洗衣粉的液体中进行清洗, 这次学生发现大部分污渍已经被清洗干净。 最后, 教师让学生将有顽固污渍的衣服浸泡在化学试剂中, 那些顽固污渍经过浸泡之后变得无影无踪。很显然, 这个就是从生活场景入手, 设计趣味化学实验的一个典型例子。

四、结语

在当前形势下,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趣味化学实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趣味性的化学实验, 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教师也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同时, 有了趣味化学实验的加入,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都能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胡绮妙.例谈初中化学趣味实验的设计及应用[J].化学教学, 2015.

[2]刘雅鸣.初中化学趣味实验教学模式的应用[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13.

初中化学对比实验设计 篇11

关键词:趣味实验;实验设计;化学实验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6–0056–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趣味化实验设计表现形式新颖,突出以声、色、光等形式表现出其中的化学原理,但并不是把实验变成“魔术表演”,它仍然遵循实验演示的一般规则:目的性、科学性、生活性、可行性、趣味性、安全性[1]。与常规实验相比,具有“趣、简、省、巧、新”的特点,对初中生而言,这类实验能够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它不仅适合在绪言课或课堂引入时使用,而且可以贯穿在整个初三化学教学中使用。

怎样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呢?笔者认为,首先是教师要有大量的趣味化实验设计案例!当积累了一定量优秀的趣味化实验设计案例,教学时就能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其次,在教学中应用这些趣味化设计时把握好以下几个鲜明的应用特点,定能为课堂添彩。

1 趣味实验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趣味实验必须服务于教学目的并具有针对性,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要点是通过实验的重新设计或组合来揭示概念、原理、规律,使重点、难点知识形象化,便于观察,使学生容易记忆和理解。

例1 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中,在实验室制CO2的药品探究时要明确几个知识点:使用稀盐酸而不能用浓盐酸或稀硫酸;使用石灰石颗粒而不能用碳酸钙或碳酸钠粉末;而在泡沫灭火器中却是使用碳酸钠而不是石灰石等。为此,笔者通过设计命名为“冒泡大比武”的五个趣味小实验(如图1)来达成目的。就实验本身而言,几乎没有趣味化设计的空间,但仅仅是名称改一改,却为实验增添一份乐趣,让学生乐于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实验现象得出如下结论:

(1)通过对比A和B、A和C的冒泡剧烈情况,得知颗粒大小不同造成现象有差别,而A中的反应速率适中,所以用石灰石而不用碳酸钙或碳酸钠粉末,而在灭火器中却是越快产生大量气泡越好,当然是选用碳酸钠比较好;(2)通过对比A和D的冒泡情况,D开始时石灰石表面迅速冒出气泡,渐渐会停止产生气泡,而A中石灰石冒气泡是持续不断的,所以,不用稀硫酸而应该用稀盐酸;(3)E展示浓盐酸样品,当看到大量白雾产生时,学生马上能明白这样会造成制得的CO2不纯了,所以不能用浓盐酸。

化学中有些纯理论的知识,若由教师直接灌输给学生,则十分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如果明确了实验目的后,有针对性地把知识点融入在趣味实验设计中,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实验趣味化设计要突出趣味性

实验趣味化往往能以其趣味、生动、鲜明、新奇的实验现象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化学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势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2 如图2,没有氧气制备装置如何使水中的白磷燃烧?急中生智,可以把通入氧气改成向热水中吹气[2]也是能成功的(只需向学生借一根盒装牛奶上的吸管就能完成该实验,趣味性油然而生!)。

例3 人教版上册教材第6页实验1-1(1)水的沸腾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演示实验(如图3),但其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调查表明,很少有教师演示该实验,取而代之的是进行简单的语言解析[3]。笔者认为较多教师这样处理的原因之一是演示效果不理想,学生难以观察到该实验现象:水沸腾,产生白雾,遇到冷的玻璃片凝结成水珠。

其实,教师只需要稍稍改变一下演示的方式,改用试管夹夹持装有水的试管进行加热,便趣味立显。演示时,一手拿试管夹,并且把试管口紧对着黑板,另一手持酒精灯进行加热,相当于把整套装置移至黑板前进行操作(如图4)。当水沸腾时,产生的白雾在黑板的衬托下非常明显,而且黑板上马上出现大片的水渍,凝结成的水珠在黑板上流下来。坐在后排的学生也立马感受到该小实验的震撼效果。

例4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在操作时很难把握成功!有一次,笔者突然想到了《化学教学》介绍的一个改进方案[4](如图5-A),于是“假装”随便地把一根长约6cm玻璃管的一端直插进蜡烛火焰的内焰部位,可以观察到有白烟(石蜡蒸气)徐徐在管内向上升腾,并很快从管的上口逸出,这时把白烟点燃,可以顺利观察石蜡蒸气的燃烧。当学生看到这个明显的现象时,禁不住鼓起掌来!后来,笔者又看到一个方案改进[5](如图5-B),每次只需带一个螺旋铜丝圈进教室,当蜡烛熄灭后,马上在其上方罩上这个螺旋铜丝圈,白烟顺着该圈上升,这时在圈的上方点燃白烟,现象明显,说服力很强。学生充分享受到化学实验的魅力和乐趣,课堂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3 趣味实验设计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化学实验的应用中,有些教师比较注意在感知和操作两个水平层次上的兴趣,而忽略了如何实验研究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在探究如何改进实验的过程中体现的创新精神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如果能把实验改进和创新变成了学生的事,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已经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例5 人教版上册教材第107页实验6-1:木炭的吸附性实验的改进。

(1)实验背景。按该方案来实验,所需时间长,现象不明显,效果不佳。若投入木炭块状过大,脱色不明显;若木炭过碎,脱色显著,但造成溶液呈现黑色浑浊,不便于观察。因此,在课堂演示后,笔者启发学生,如何改进这个实验?

(2)实验改进方案设计的过程。

方案1:有同学马上提出来,过滤!实际操作后,虽有些效果但耗时过长;另一同学马上联想到简易净水器的原理,笔者肯定了他的想法,鼓励其去查找资料[6]并进一步改进(如图6):将矿泉水瓶一分为二,向装置中倾倒稀的红墨水,即看到瓶口滴下无色透明的水。

方案2:受方案1的启发,又有同学提出该实验改进中必须要通过对比实验排除棉花和滤纸的干扰才有意义,该实验的成功关键是不让木炭浮起来并且需要过滤。于是想到了要做A、B、C三组对比实验(如图7):将红墨水分别等量注入到3支试管中,试管A中无明显现象(即脱脂棉无吸附效果);在试管B中加入1药匙碳粉,可见试管B内液体呈黑色浑浊;此时,塞入一团棉花,用玻璃棒压至试管底部(即试管C的效果),则上层立刻显示无色,棉花部分是红色的,棉花层以下依然是黑色的,对比效果快速鲜明,学生惊呼神奇。

方案3:笔者在学生提出了方案2后,由此想到了U型管!于是提出问题“同学们,能不能使用一个有双管的仪器来完成呢?”在笔者展示了U型管这种仪器时,学生禁不住拍手称妙(如图8)!在U型管中加入木炭粉,两端都加入脱脂棉花压紧,从A管口加入稀红墨水,经木炭层后从B管口出来的是清水!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趣味性强,效果好。

目前,方案2和3的实验改进已作为本校常用演示装置供教师使用了。

(3)教学效果思考。在这个案例中,通过启发学生对课本实验的演示效果进行质疑,进而鼓励其提出方案,运用组合的方法创新该实验,一步步的改进而达到最佳效果。通过不断的探索性的试验和分析,使学生体会到运用突破常规的思考方式进行创造性思考的乐趣,从而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自觉性,明白了对比实验的重要性。学生从中获得的认识比教师直接演示实验要深刻,能达到“1+1>2”的教学效果。

4 趣味实验的设计有助于创设生动活泼的良好教学情景

化学实验是创设情景最基本的形式。精心安排实验内容,巧妙布置实验形式,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它决定了一节课的优劣成败。为此,教师确实需要事先动一番脑筋。趣味化实验设计在此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例6 在燃烧条件的探究中,笔者补充了一个非常简单而有趣的实验——“烧不毁的钞票”[7],类似“烧不坏的手帕”。显然,相对于“手帕”或“棉布”,“钞票”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实验时(如图9),先把钞票浸没在烧杯A中的水打湿(如果能晾至不滴水效果最好),然后在烧杯B中浸泡约3秒,用镊子夹持在酒精灯上引燃(注意:燃烧3~5秒后要甩灭火焰,否则钞票边缘会烧焦)。烧杯B中加入NaCl固体是为了使演示时火焰的颜色呈现橙黄色,产生熊熊烈火的效果,引人注目,刺激学生的视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事先自备钞票或示范时向学生借用,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当然,该实验涉及到对人民币的严肃性问题,演示前要与学生沟通好,可以考虑用玩具币、样品币、冥钞等代替。

事实证明,鲜明有趣、令人叫绝的实验现象可以创设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 趣味实验的设计可以延伸到课外,成为学生的自主实验活动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活动与探究、家庭小实验、调查与研究、开放题、实践活动等,体现了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等特点,这都为课外开展趣味化实验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广泛的途径。教师可以以点带面,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将对学生的学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如以寒假作业的形式布置学生完成就是一种良好的形式。笔者坚持开展了8年的“制取大晶体实验活动”[8]作为学生的寒假作业——以制取蓝矾大晶体为切入点的趣味实验活动。从2012年起该实验活动已推广成为广州市的一项学生实验技能竞赛活动,为课堂教学增添了有用、有趣的一笔。

部分的趣味化实验活动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耗时较长的,建议改为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或家庭小实验。笔者近几年组织学生进行的小主题探究[9],其中就包括在课外开展趣味实验活动(如图10):用家庭物品设计CO2制备的装置;制备大晶体;制作叶脉书签、简易净水器、指示剂;用鸡蛋壳作画等。从学生琳琅满目的作品中,能感受到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热情和创新,能体会到他们的成功和收获!经过8年的实践表明,这一系列的趣味实验活动突出了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充分彰显了化学实验的魅力,学生非常喜爱,进而更爱学化学。

综上所述,趣味化实验设计使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已经超出了“教材+实验室”的传统模式,它拓展了教材上的教学资源,利用生活中的化学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10]。如果所有化学教师都主动开发、积累、运用趣味化实验设计案例,那趣味化实验设计也势必成为化学教学改革的阵地之一,促使学生更加爱化学,喜欢学化学。

参考文献:

[1]李世凤,熊言林.生活化系列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思考[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9,(8):16~18.

[2]吴自刚.对几个化学实验的教学建议[J].中学化学教与学,2004,(3):4~5.

[3]于中荣.如何让初中化学课堂更有“实验味”[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3,(10):23~24.

[4]刘怀乐.谈一些化学实验的经验[J].化学教学,2006,(4):5~7.

[5]郑永信.谈谈中学化学实验的改进和创新[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9B):56~57.

[6]赵文翠,李维根.净水器的制作和使用[J].中学化学教与学,2002,(8):37.

[7]王彦昌对等.台湾中学化学实验趣味化方法浅析[J].化学教学,2008,(1):57~58.

[8]胡绮妙.晶体的生长[J].化学教学,2008,(1):40~42.

[9]胡绮妙.例谈初三化学的小主题探究[J].化学教学,2007,(11):27~30.

初中化学创新性微型实验设计四则 篇12

一、分子的性质实验———分子间有间隙 (教师演示实验)

1. 取一根长25cm的细玻璃管 (直径5~6mm) , 用蜡封

严一端, 从封严一端起, 量出10cm长的一段, 用蓝线缠绕一至二周作标记, 再量出10cm的一段, 用红线缠绕一至二周作标记, 上面留出5cm的一段。

2. 实验时, 用塑料移液管吸取5ml水, 缓慢加入玻璃

管内, 至蓝线标记处, 再用细竹签蘸少许油酸放到水面上, 形成一层油酸膜, 之后用移液管吸取5ml酒精, 加入玻璃管内, 至红线标记处即可。

3. 用食指或中指指腹堵严玻璃管上口, 迅速将玻璃

管颠倒、振荡几次, 再把玻璃管竖直起来, 放开堵玻璃管口的手指观察, 可以看到原来不溶于水的油酸溶解在水和酒精的混合溶液中, 并且混合后的液面很明显地低于原来红线标记处, 这说明了一体积的水和一体积的酒精混合后, 总体积小于两体积。这说明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相互挤占了空间, 所以总体积减小。

教材上的实验是将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观察总体积小于200ml。实验耗用酒精量比较大, 100ml酒精至少够10个小组做一次加热的分组实验。而且容器较大, 现象并不明显。创新改进后的实验只需要4ml酒精, 且现象比原实验更加明显。

二、分子的性质实验———分子在不断运动 (学生分组实验)

该实验的创新改进来源于“普实”验收时期, 要求分组实验“生生会”。原实验是用两个20ml的小烧杯分别装5ml的浓氨水和5ml的酚酞试液, 再用一个1000ml的大烧杯罩住, 看到酚酞试液慢慢变红。可是我们农村中学化学仪器配置数量有限, 1000ml的烧杯只有5个, 要开24组的分组实验显然不行。情急之下我就想到用一块玻璃片, 在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酚酞、一滴石蕊、一滴浓氨水 (隔一定的距离, 越大越好) , 迅速用一个100ml的烧杯罩住, 过一会儿就看到酚酞的那滴变红, 石蕊的那滴变蓝, 颜色也逐渐加深, 说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这个实验药品用量极少, 现象也明显, 达到了实验的目的, 且增加了石蕊的变色情况, 拓展了实验教学内容。

三、灭火器原理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

1. 取一个橡皮塞, 中间打一个稍大的孔, 用一个5ml

的医用废弃注射器 (去针头) 塞入其中, 并移至注射器活塞的出口处, 橡皮塞要能够塞严20ml的注射器口。

2. 取一个20ml的医用废弃大注射器 (去针头) 待用。

3. 实验时, 用20ml大注射器抽取约10ml浓碳酸钠溶

液 (加入少许发泡剂, 如洗涤剂等) , 慢慢取出活塞, 并用左手中指指腹堵住注射器下端防止溶液漏出。再用塞好橡皮塞的5ml注射器抽取约4ml的浓盐酸, 并塞紧在20ml的注射器口, 迅速推下5ml注射器的活塞, 使浓盐酸和浓碳酸钠溶液混合, 大量混有气泡的溶液便从大注射器口喷出。

该实验是教材上的一个分组实验, 是用吸滤瓶和小试管、橡皮塞来做的。所耗的药品量比较多, 而且吸滤瓶的喷出口口径较大, 现象不够明显。

四、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

1. 取一个废弃的电烙铁, 去掉套在加热芯上的焊

头, 在加热芯上缠绕满一圈一圈的细铜丝 (尽可能地多绕) , 并把靠近加热芯处的隔热手柄削细, 套上一个橡皮塞。通电加热, 使细铜丝的温度升高, 和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再让它自然冷却。

2. 收集一试管验纯的一氧化碳气体, 用套在加热芯

上的橡皮塞塞紧, 之后通电加热, 使电烙铁芯上的铜丝受热, 表面黑色的氧化铜就和一氧化碳反应, 黑色的氧化铜就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的铜。

这个实验操作简洁, 也不用清洗仪器, 并可反复使用。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和过量的氧化铜反应, 免去了繁琐的尾气处理, 不会污染空气。该实验装置还可以用于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摘要:创新性微型化学实验具有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节省经费和时间、减少污染、安全、方便等优点,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旨在与同行进行交流, 以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水平, 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上一篇:深化实施下一篇:服装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