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材

2024-05-13

初中化学教材(精选12篇)

初中化学教材 篇1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是一本与时俱进的的新教材, 但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教材存在一些瑕疵, 值得商榷。

一、现行《化学》教材不适用于农村学生

现行中学化学教材具有很多优点, 体现了编写者的很高水准, 可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而言, 起点太高, 不适用于农村学校化学教学。就当前的农村初中办学状况来看, 农村的科技水平还不高, 因此作为科学课的化学教材过高地估计了农村学生的科技认知水平。农村中学生在小学时分散在各个教学点或初级小学, 没有打下较好科技知识基础, 缺乏相应科学认知能力, 加之农村中学的实验条件简陋, 药品仪器短缺等因素, 出现了教材、教学与实际严重脱节的尴尬局面。主要表现为:一是班级生额过多, 教室拥挤无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二是大多数学生科技基础差, 无法完成需要动手动脑能力的探究实验;三是学生对资源整合能力差, 无法将搜集、调查、了解等探究活动得到的第一手材料转化为“生产力”。所以, 我认为现行中学化学教材的编写不适于农村学生和贫困落后地区, 没有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这一课程理念, 要努力体现因材“编”教的原则, 更有利于农村学校的化学教学。

二、教材编写不够严谨, 在教学中出现诸多问题

1. 缺乏严谨。

教材第14~16页, 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进行探究时, 当探究两种气体中的水分不同时, 课文中是这样设计的:“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 对着其中一块呼气, 观察玻璃片上的水蒸气的情况, 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教材作如此设计的本意应该是:在操作中, 会看到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则没有, 然后根据这个现象得出“呼出气体中所含水分比吸入的空气中多”的结论。这无疑是一个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的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一般只能控制一个变量, 可这个对照实验中却出现了两个变量:水分和温度。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主要是因为呼出气体的温度高于玻璃片的温度。空气中也有水分, 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 是因为空气与玻璃片之间没有温差。试想:如果被呼气的玻璃片与呼出气体之间没有温差, 还会看到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吗?所以, 根据“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这个现象得出“呼出气体中所含水分比吸入的空气中多”的结论是不严谨的。因此, 根据“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这个现象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呼出气体的温度高于空气的温度”。

2. 操作困难。

教材第90~91页, 在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没有变化?”这个课题进行探究时, 其中“探究方案一”中, 导管下端与白磷靠得太近, 白磷燃烧产生的火焰或温度很高的气流会使气球破裂, 从而导致实验失败。在多次实验中, 都产生了同样的实验结果。

3. 画蛇添足。

教材第98页, 在描述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时, 在第一步中作了这样一个说明: (在括号内) “或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化学方程式中要用等号, 如果先使用了箭头, 试问:在第三步中把箭头改成等号方便吗?很显然, 这个说明是没必要的, 应该删去。

4. 知识不全。

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改变、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等知识在教材中都没有体现, 可在课后习题中却有相关试题。新课程改革强调自主学习, 对于知识不全的教科书, 学生们如何去进行自主学习?又如何去完成相关试题?

综上所述,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试用也还不久, 出现的一些瑕疵也是起始阶段不可避免的, 但它却是教材编写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否则, 我们的新课程教材就会失去其重要的“范例”作用。诚然, 我们对新教材的一些看法, 也许并不成熟, 旨在希望得到教材专家的参考, 以期教材编定更加完善, 更加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咸丰县尖山乡民族初级中学)

初中化学教材 篇2

(一)知识教学点

1.元素。2.元素符号。3.单质和化合物。4.氧化物。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核电荷数相同则元素种类相同;核电荷数不同则元素种类也不同,即质子数的变化,引起了元素的种类变化的事实,渗透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元素概念的初步形成及理解。

2.难点原子与元素,单质与化合物,氧化物与化合物及含氧化合物的区别与联系。

3.疑点

(1)如何理解元素概念中“同一类原子”?

(2)怎样正确区分和运用原子与元素,单质与化合物,氧化物与化合物及含氧化合物?

4.解决方法

讲练结合,教给学生必要的方法和技巧,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思维铺垫台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具准备

教材图示2—8的放大图或幻灯片,写有常见的24种元素序号、符号、汉字名称相对应的小黑板,写有元素符号和名称相对应的卡片,写有习题的幻灯片。

五、学生活动设计

1.教师以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为例指出在这三种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凡是核电荷数为8的原子都归为一类,称为氧元素。

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归纳出元素的定义。

[目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回忆相对原子质量的比较标准时教材上的小注及教师讲解,理解元素概念中“一类”二字的含义。

[目的:。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化学用语的能力,树立严谨的、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3.学生观看图片,了解、讨论、认识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

[目的: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4.教师展示写有常见24种元素的元素序号、元素符号、汉字名称相对应的小黑板。以其中两种元素为例,讲解读法、写法及用法。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阅读教材第38页小注,分别读出元素名称并将元素进行分类,总结出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目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5.将元素符号和元素名称制成卡片,学生在课堂上练习记忆,注意符号和名称的对应。

[目的:通过游戏,变枯燥记忆为有趣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课堂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目的:使学生在练习中能较为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学生讨论并填写“原子和元素的比较表”。

8.学生把已学过的纯净物做实例进行分类,并在练习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归纳出物质的分类。

初中化学新教材的三个走向 篇3

一、从书本走向生活

教育的本意是面向生活的,所谓学习,就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离开了生活,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观念是:学习就是读书,提高能力就是会解难题,对教师来说, “教学”就是把书本上的内容讲给学生听;对学生来说,读书就是读课本,能力的提高就是学会解难题。可以看出,传统的教育把学生固定在“书本世界”里,把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分离开来,使教育在“生活世界”的意义失落中艰难前进,不能为学生建立起教育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活价值。

初中化学新教材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逻辑关系。新教材改变了学科内容 “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注重了科学与生活的有机整合,加强了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新教材注重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课题,生活是课题资源,生活是最好的教育。新教材编入了与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实际联系密切的内容。如空气和水、燃烧和灭火、化石燃料和新能源、金属材料和金属资源保护,化学与生活等。在具体内容中编入了如何防止空气和水体污染、如何灭火、如何防护钢铁锈蚀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使学生通过化学学习,能够初步解决一些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能从切身感受中体验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化学学习价值观。

新教材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新教材编入了怎样正确使用煤气炉具,用铁锅烧菜更好等生活中经常碰到却并不太注意的问题,让学生真真切切在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学好化学,就一定要关注生活。

当然,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相反,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新教材要求教师 “依据书本”,但不“依赖书本”。要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寻求教学素材,形成由单一的书本学习延伸到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

二、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

传统的教学活动,认为只要教师教得好,学生自然会学得好。因而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 “教”的自由,而没有学生“学”的自由,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从教师主观愿望出发,“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问你答”,“我要你怎么学,你就得怎么学”,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

初中化学新教材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倾向,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建立起了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的教材模式,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让 “教本”变成“学本”,变简单传播为互动的教学,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探究、物质的制取和性质探究、元素质量计算的探究等等。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使从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从教师带着问题提问学生转变到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有人说,教师的教学好比 “修桥”,目的是为了“过河”,离开了“过河”这一目的,“修桥”也就失去了意义,至于如何“过河”,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摸索,去探究,而教师不必把学生都一一背过河去。常言说得好:“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受用无穷。”

浅议初中化学教材整合的实施 篇4

一、关于课题内的整合

对于某一个课题来说, 先要确定好主题, 广泛收集好教学素材, 一般从以下三条线索选择教学内容: (1) 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学习化学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3) 反映化学与科技、生产、社会、环境、能源、材料、生活等方面的广泛联系和重要作用, 具有STS教育价值的内容主题和学习素材。再筛选与课堂教学有紧密联系的素材, 要注意所选的素材既要符合中学生特定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认知规律的内容, 还要符合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原则, 也就是把它们组织好, 理顺它们之间的连贯和层次关系, 可以是顺序型的, 可以是发散型的, 也可以是辐射型的。而设计好课时教学方案并实施课堂教学, 是整个整合过程的重中之重, 要不断地经历“设计→实施→反思→重建”的过程。比如, 在绪言课的教学中, 可以围绕什么是化学、化学的作用、化学的发展、怎样学好化学等展开素材的收集。像化学与人类的发展史、化学与粮食、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军事、与化学相关的科技前沿等都是本课题中可用的素材。而补充“水中生血”、“魔棒点灯”、“水变牛奶”等趣味实验可实现对教材的重新构建。此时在具体的教学中如果又发现新的问题, 就会对教学案进行修改、调整。比如, 在第三单元第三课题“元素”的教学中, 由相对原子质量定义中的碳12和考古中的碳14引入课题后, 从元素的定义、关键词的理解、元素与原子的比较、元素的分类、地壳中元素的分布、元素种类与质子数目的对应关系、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规律3和使用等方面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处理, 提高教学效率。

二、关于单元内的整合

在某一个单元中, 教者既要考虑本单元内知识体系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 还应考虑单元内如何整合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比如, 在教学第九单元“溶液”时, 笔者做了如下尝试:在刚学完溶液的形成后, 没有接着上溶解度的相关内容, 而是由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 自然过渡到溶液的浓度这一课题的学习上。比如, 从配置30%的氯化钠溶液过渡到溶解度的学习, 这样的安排,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由浅入深, 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 不至于使学生思路混乱, 较好地防止了溶解度、溶液浓度之间概念的混淆, 尤其对于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结合溶解度曲线比较溶液浓度大小的帮助比较大。

三、关于单元间的、跨学科的整合

对于一个不喜欢因循守旧、照本宣科的教师来说, 他的教学设计当然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教材的内容和顺序进行。那么, 确定教学内容和顺序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呢?教育学家塔巴提出了六项标准:内容的有效性和重要性、与社会现实的一致性、广度与深度的平衡、适用广泛的学习目标、考虑学习的可能性和适应性、适应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这些对于我们的教学还是有决定意义的, 只要我们按照这样的原则进行整合, 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具实效。综合整个教材, 考虑学生认知规律的需要, 对整个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处理, 以实现学生强化知识的记忆、技能的锻炼、方法的形成。

比如, 在二轮复习的科学探究专题中, 我选取了跨学科知识的2009年杭州化学中考第34题:

在课外活动中, 老师要求学生自制一个总质量为400克左右, 不使用电力的四轮小车, 并比赛小车在摩擦力很小的水平道路上一次运行的距离谁最远。张明制作了如右图所示的一辆小车, 他往试管中加入两种试剂, 塞紧塞子, 过一会小车向前运动了。

(1) 理论上, 在加入的两种试剂总质量相同的条件下, 请在下列试剂中选择最符合比赛要求的试剂: (1) 锌粉、 (2) 铁粉、 (3) 铜粉、 (4) 10%的稀硫酸、 (5) 10%的盐酸溶液。你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 (填序号) , 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 在加入的两种试剂总质量相同的条件下, 若要使小车的运动速度比 (1) 中所选试剂时快, 应往试管中加入哪两种试剂?_____ (填序号, 从上一小题中提供的试剂中选) (提示:10%的稀硫酸比10%的盐酸溶液pH要大)

(3) 若仍选用以上试剂, 在不改变试剂质量及道路和动力的条件下, 如何使张明的小车跑得更远?请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法__________。

(4) 有同学根据同样的推进原理, 但不进行化学反应, 也能使小车运动。他选用的方法可能是___________。

结合中考的方向, 将学生其他学科的知识、经验整合进化学课堂, 促进其连接、组织和更深入地理解知识, 使学生对与化学紧密相连的物质及其变化现象形成新的认识和判断。

以整合的思想观念对初中化学学科进行教材整合后, 改变了按学科知识点为线索的体系, 取而代之的是以主题或课题为骨架, 以生活、社会、技术的广泛关联为背景, 学习方式上体现了科学探究的特点, 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去学习, 给学生更多发表意见和想法的机会。教师在合理整合后对学生加以引导和指导, 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还得到综合化提升, 促进他们真正学会学习和形成强烈的科学意识。

初中化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5

2006年9月我很荣幸的参加了在龙口举行的烟台市初中化学新教材第二次培训,会上教材主编卢巍老师做了一天半的报告.同时也与我们老师进行了互问互答.听着卢巍老师对教材的细致的高屋建瓴的分析,深深感觉到自己所掌握知识的缺乏.认识知识的肤浅以及教学理念的落后.现把这次培训所得的收获总结以下,以供大家参考.一 教师应具备四个化学基本观念,即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分类观.1 元素观:教师要培养学生化学元素观,即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化学的元素观,而且还能把元素观迁移到别的领域,元素也就有了广泛的含义,即把任何事物分解成基本成分,基本要素即元素.2 微粒观:即宏观世界都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例如分子 原子 离子等.下面就具体说说对分子概念的理解.以前教材中讲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现在就不强调‘‘最小”两个字了.学生对分子的概念有以下认识就可以了.分子是有原子构成的,有一定的数量,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当原子的种类或数量发生了改变,那么分子的种类也就改变了,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当它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的种类就一定变了.3变化观: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新教材中还强调了物质的变化中除了有物质的种类变化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4分类观:让学生理解世界上物质的种类太多,因此需要分类,分类就要有一定的标准.通过物质的分类,学生对这一类物质中的典型物质的学习和研究之后从而对这一类物质有所了解.二 对化学概念的要求与以前有所不同.在老教材中特别强调化学概念的准确性.以至于让学生背的滚瓜烂熟,只字不差,在新教材中非常明显地体现了卢巍老师和毕华林老师的观念,那就是概念是发展的,有阶段性的,不必要强调的太死.例如分子,原子是老教材中很重要的两个概念,而新教材没有很明确的给出这两个定义.再例如对复分解反应条件新教材就不象旧教材那么强调了.三 新教材注重了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复分解反应主要包括以下4个类型即酸和碱反应;酸和盐反应;碱和盐反应;盐和盐反应等,新教材注重了对这4类反应的实质分析,为上高中以后学习离子方程式奠定了基础.四 教师应具有高屋建瓴的意识.卢巍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例如:海水制镁,海水中镁的含量并不高,但可以用来制镁,原因:海水晒盐时得到NaCl时,也得到MgCl2等化合物(镁元素的第一次富集)。再发生以下反应:

MgCl2 + 2NaOH = Mg(OH)2↓+2NaCl(Mg元素的第二次富集)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Mg(OH)2不能得到镁,因此将Mg(OH)2转化成MgCl2]

MgCl2 === Mg +Cl2↑(条件是通电)通过海水制Mg,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利用化学反应制取某种物质的思路,而不是只让学生掌握上面这几个化学方程式。教师如果没有站在统筹解决问题的层面上,而仅仅是站在解决问题的层面上,这样使学生的思路打不开。

另外,新教材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生活实践,突出了化学以实验为主,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加强了生活与化学的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教材衔接例析 篇6

关键词:小学科学;初中化学;衔接教学;学习进阶;科学教育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7–0016–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无论是美国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还是我国的小学、初中科学课程标准,都没有单独设置化学模块,更多的是将化学与物理知识整合纳入“物质科学”模块。黑金认为:“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内容包含了化学的主要事实、观念和技能,它们被清楚地归为八类:科学的统一概念和过程、作为探究过程之科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科学与技术、个人和社会视角中的科学、科学的历史和本质。简单地说就是化学在自然科学所有分支学科中都有应用和影响。[1]”

1 研究中学化学与小学科学教材衔接的必要性

课程衔接可分为两类:横向衔接,即相关课程或相邻学科之间的整合或者课程与科学、技术、社会间的相互整合;纵向衔接,即课程的不同层次之间的连续性,旨在减少不同层次学习之间的隙缝。

正因为化学与自然科学各分支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开展化学教学设计和实践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不应只限于本学科内部,还应该拓展到中学物理、生物等科学学科;不仅限于中学阶段的相关课程基础,还需要回溯到小学科学——因为这是中学科学科目学习的基础。哪些科学知识在小学已经涉及——可以作为化学教学学情分析的依据,避免简单的重复;哪些科学技能已经为小学生所掌握——还需要在中学强化、应用和延伸;哪些问题学科性更强——值得在初中理化生学习中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深入探索。本文研究的“衔接”指的是科学课程的“纵向衔接”,主要研究初三化学与小学科学中化学内容之间的衔接,关注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中的相关内容。

2 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小学科学教材和初中化学教材进行文本分析,试图针对教材衔接中体现的知识广度、知识深度以及方法运用进行探讨。首先,整理出小学科学教材中与初中化学相关的核心内容,进行分类对比,了解对应性,探讨知识广度;其次,对比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课程的核心概念,了解小学科学学习对化学前概念的影响,探索衔接中知识深度的把握;再次,整理小学科学阶段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中运用的方法,分析其对于化学研究方法和探究技能的基础作用。

目前九年级化学教材和小学科学教材版本众多,为了充分考虑实际衔接情况,并没有考虑同一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而是选取笔者所在的南京地区所选用的教材。小学科学选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郝京华主编的版本[2],而初中化学则选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修订版[3]。

3 初中化学和小学科学教材衔接特征

3.1 知识广度

小学科学涉及面广,其中与化学相关的知识分布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地球与空间科学三大领域中,比较集中在化学变化的初步认识、身边典型的化学物质等方面,少量涉及化学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例如,初中学习“身边的化学物质”之前,初中生已经对氧气的助燃性、空气的组成、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水的溶解性质、铁生锈、作为酸碱指示剂的紫甘蓝等有了初步了解,而中学化学教材对于这五个二级主题则有所展开,涉及多方面的知识点。现以“我们周围的空气”主题为例进行小学科学教材和初中化学课标的知识点比较。

分析可知,小学科学中只是简单了解到氧气助燃性,但不了解体现助燃性的具体化学反应;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产生的白色浑浊早为学生所熟知,对于石灰水仅停留在名称的知道层面,也没有深入到浑浊的具体物质。小学科学中涉及到的化学物质主要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十种左右,往往停留在了解具体的反应现象。基于此,涉及面更为广阔的初中化学课程,呈现层出不穷、性质各异的物质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体现了足够吸引力。

3.2 知识深度

美国最新推出的《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实践、共通概念及核心概念》将“学习进阶”作为学习期望的核心表述形式[4],认为学生对科学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就像爬楼梯的过程,学习进阶的中间过程类似于楼梯逐级上升的台阶,各个台阶象征着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能达到的理解核心概念和科学操作技能的不同水平[5],其理念要求中小学科学课程在宏观上必须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课程内容均指向科学素养)与连贯性(各学段所学内容具有良好的关联和衔接)[6]。

在我国,小学科学是学生系统接收科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为中学生理化生地的学习提供了广泛的知识基础。就化学学科而言,多个科学概念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已经出现,但限于小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历,小学科学不可能对某一化学主题概念进行全面、清晰的表达,教师也不能对学生进行精深的讲授和分析,只能在有限的生活经历基础上加以感性认识和简单辨析,所以初中阶段还需要围绕核心概念加以整合和发展。现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为例加以说明。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九年级化学学习中的第一组重要概念,变化观也是化学教学中重要的学科观念。学生在小学六年级时就已经接触到了“化学变化”——只是此时没有专门提及这个概念。在小学科学教材“蜡烛的变化”中,以蜡烛的变化特征将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类。小学科学不关注概念的界定,尚未清楚物理和化学学科的区别和联系,对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分辨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将重心落在学生的体验和观察。而且在生活经历中,学生或多或少积累了些化学关注的主题内容,但是由于民间传说、媒体报道的误导,往往存在很多迷思概念,化学课程教学的作用就自然体现[7]。当然,小学科学阶段对于“化学变化”的认识只是科学启蒙,对于其深入理解还需要在化学各模块教学中不断升华、进阶。

3.3 科学方法和技能

无论是小学科学还是初中化学都很关注科学探究。这种科学技能实际上既包含心智技能又包含动作技能,即要动脑又要动手。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在每一册都安排了一章“科学过程技能”专题,平均每个专题安排一到两种技能,它们不仅体现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技能,也成为初中理化生开展探究教学的技能基础。小学科学和初中化学教材中的“科学探究”模块都是采用集中专题与分散融合的综合呈现方式。初中化学重在第一章安排“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作为“科学探究”的启蒙,以两个典型案例呈现化学学习特点和科学探究全过程,但很多科学过程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还依赖于小学科学的学习作为基础。小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动作技能还停留在简单操作,学科知识综合应用层次较低。相比较而言,九年级化学由于学科性的增强,除了要求完成基础学生实验,还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小学科学和九年级化学教材中铁生锈实验的设计极其相似,均关注观察、假设、交流等技能,尤其在控制变量方面同样给予学生思维的启发,但九年级化学教材在蒸馏水和干燥剂的使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实验的成功——毕竟小学生知识所限,考虑问题不全面。从“铁”到“洁净无锈的铁钉”,“水”到“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都是对恒量和变量的准确描述与定性,更加凸显科学研究过程中需要的严密思维和实验操作的精确性。当然,正因为该实验的小学基础,初中阶段还可以适当增加开放性,减少教师的指导成分,将更多思考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4 处理教材衔接问题的途径

由于我国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科课程是分别设计的,小学和初中之间、初中和高中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导致教学实践中出现大量脱节现象。据不完全调查,现有初中化学新课程和小学科学课程的衔接存在明显缺失:鲜有中学教师主动了解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理科教学并未切实建立在小学科学的学习成就之上;小学科学课程在一线教学实践中落实情况较差,很多小学客观物质条件不具备或关注不够,实验活动开出率低,小学科学课程形同虚设;科学任课教师多为其他学科兼职教师,即使是专职教师也存在科学思维狭隘、科学素养薄弱的现状,导致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或观念传递存在一定的科学性错误,需要初中理化教师更正和指引。

4.1 关注小学科学,全面了解化学相关学情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开展学情分析往往有所局限,认识或只关注化学教材已学内容,或只联系初中物理和生物的学习,从学生学习的延续性和综合性来看是十分不利的。根据以上教材对比,我们挖掘出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认为小学科学作为科学教育启蒙阶段,其内容设置、实践设计都会对初中的理化生教学产生影响。科学教育工作者需要基于学习进阶研究对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合理规划,对每个学习阶段提出符合学生科学认知发展水平的要求,从而实现各阶段科学课程的无缝对接,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连续一致的发展[8]。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小学科学中知识、技能的获得情况,避免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避免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分析不完善,应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去关注初中和小学所学内容的差异。建议化学教师可以借助学生档案了解其小学阶段科学课的开设情况,便于掌控化学教学与小学科学的联系点;利用课前交流、问卷、测验、课堂导入时候的开放式提问或实验问答等掌握学生的前概念。

4.2 通过有效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已有基础

九年级化学课堂,需要设计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小学科学中建构的已有概念,启发针对新旧知识中产生矛盾的思考,从而促使学生的开放性思考。

例如,表4中几个主题均体现小学科学和九年级化学的联系,笔者设计了相应的提问,表现基于小学科学的化学学科提问。

4.3 利用学生已有基础,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学生常常对于缺乏基础、难度较大的问题具有畏难心理,而个人生活经验、学习背景对新知识的建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回顾旧知、思考已有基础、选择性加工和应用新信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小学科学中已经在四年级开辟主题“我们吃什么”和“怎样搭配食物”,并安排设计食谱活动,所以九年级《化学与生活》“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学,可以设计成食谱活动的延伸:通过让学生自行设计食谱,从食谱中的肉蛋引出蛋白质,介绍蛋白质是如何被人体利用的;通过分析食谱,纠正学生对蛋白质存在的认识误区,了解人体内重要的两种蛋白质:血红蛋白和酶。再看食谱:从食用油的添加引出油脂,区分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的区别。此时学生已经深入体验到物质、能量、变化等核心观念,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体验蛋白质、糖类和油脂的供能作用比较。三看食谱,由饭店用餐结束后都会上一道果盘,引出维生素的学习。

4.4 增强学生微观理解,加强化学学科特色

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往往容易流于普及、基础等特点,如果化学教学也仅仅停留在创设情境作为引入,如果新闻素材的选取、生活应用的举例只限于介绍,那么就会落入常识的范围,看起来很热闹,实则缺乏有效的学科知识教学与科学思维活动,就会很表面化,学科观念也会因此而淡化。化学教学和小学科学有联系,但是也需要体现观念和思维方法的升华,对于相同主题内容,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可以与小学相仿,但不应是小学科学的简单重复,尤其关注中小学课标相比增加的要求,突出从宏观现象、微观原理和符号表征等三方面结合的诠释才能体现化学学科与其他科学学科的差异。例如,九年级化学具备了物理学科基础,再通过“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可以具备用微观粒子的角度看待氧气、水、铁这样的物质,从微粒组合和拆分的观点去理解化学变化。学习酸碱时的酸碱微观粒子图和学习化学变化时的质量守恒定律微观图同样也是从微粒观的角度去展现化学原理。微粒观,应该是九年级化学和小学科学最大的观念差异。另外,当学生在九年级已经具备了化学变化的概念认识,就可以通过其基本特征认识各种具体的化学事实,并从反应的多样性、质量守恒定律以及能量变化等角度全面地认识物质。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Education Division.Chemistry in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CNSES). http://portal.acs. org/portal/PublicWebSite/education/policies/hsstandards/index.htm. 2013-4-9.

[2]郝京华,路培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书.科学(三年级~六年级)[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4]刘晟,刘恩山.学习进阶:关注学生认知发展和生活经验[J].教育学报,2012,(2):81~87.

[5]李佳涛,王静,崔鸿.以“学习进阶”方式统整的美国科学教育课程——基于《K-12科学教育框架的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3,(5):20~26.

[6][8]郭玉英,姚建欣,张静.整合与发展——科学课程中概念体系的建构及其学习进阶[J].课程·教材·教法,2013,(2):44~49.

初中化学教材中插图的功能与运用 篇7

一、教材插图的特点

1.科学性

教材插图用于准确无误地表达和传递化学知识,选取的情景一定是自然真实的,陈述的事实一定是客观存在的,表述的知识一定是科学规范的。

2.简约性

教材插图以其简洁的语言、真实的情境、独特的视角、绚丽的色彩,传递着化学信息,给广大师生以简单明了、生动直观的印象。

3.辅助性

教材插图作为教材内容的一部分,是教材文字内容的润滑剂,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它只是教材的辅助形式,不能完全代替教材文字,成为独立的化学知识。

4.多样性

教材插图内容丰富,涉及实验操作图、实验装置图、化学标识图、工艺流程图、微观示意图等;插图表述形式灵活多样,有彩色图、黑白图、实物图、漫画图、原理图式、流程图等。内容的多样性和表述形式的多变性,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插图的功能

1.看图———获取知识

教材中插入的典型、学生熟悉的画面取代了枯燥乏味的语言表述,寓学习的问题于画面之中,使单一的文字变得图文并茂、活泼有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插图,获取知识,利用单幅插图从中发现问题、观察连环插图从中对比问题、观察整体插图从中总结问题。

学习“灭火的原理”时,教材没有采用传统的文字叙述形式将灭火原理告知学生,而是给出了图1的三幅插图[2],提出问题:灭火的方法是什么?采取这些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让学生通过看图思考问题,说出答案。

观察给出的三幅插图:第一幅图中堆放的木柴着火了,小女孩把沙子倒在了燃着的木柴上,火熄灭了;第二幅图中茂密的森林发生了火灾,工人师傅在火灾蔓延方向砍倒树木,开设隔离带,阻止火势蔓延;第三幅图中,楼房着火了,火势迅猛、浓烟滚滚,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同样是“火灾”,采取的灭火方法不同,其中的化学原理自然也就不同:用沙子灭火,是因为沙子附着在木柴上,隔绝了氧气与木柴的接触,燃着的木柴因缺氧而熄灭;森林着火,开设隔离带灭火,是使火焰离开未燃区域,也就是移走可燃物;高楼着火,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温度,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从而使火焰熄灭。在观察每幅图并进行思考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到的灭火方法,总结灭火的原理,从而得出结论: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灭火,其原理都是阻止燃烧反应的发生。而要使燃烧反应发生,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 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充足氧气接触;(3) 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即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2.析图———推理知识

用插图代替语言文字叙述,使抽象的知识问题化、具体的问题情境化,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突出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组成时,如何求解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教材只是以常见的水为例,给出图2[2],让学生通过思考、推理,架起宏观的元素与微观的原子之间联系的桥梁,通过计算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得出求解物质中各元素质量比的方法。

该插图有三部分组成:一桶水、构成一桶水的水分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的氢、氧原子。如何从化学的视角将这三幅图串到一块,由部分到整体再到部分,建立宏观物质、微观分子、构成分子的原子之间的联系,是应该着力思考的问题。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实际就是水中所有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而水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与水分子的个数密切相关。假设给出的一桶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数量是n个,则其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是2n个,含有氧原子的个数是n个,氢原子与氧原子的实际质量比等于其相对质量之比,即为:

(2n×1)∶(n×16)=(2×1)∶(1×16)

这样就将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巧妙地过渡到求一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并由此得出了求解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方法: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化合物分子(离子)中元素的原子个数与其相对原子质量的积之比。

3.评图———内化知识

有些化学实验原理不变,但是采用的实验装置在不断修改之中,尽可能达到现象明显、操作简单。若将修改前后的实验装置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学习空气的成分时,鲁教版安排了图3所示的探究实验[2](装置一和装置二是不同版次的教材中呈现出的实验装置),实验前,教师将两套实验装置图同时进行展示,并提出问题:两套装置图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哪一个实验装置更合理?为什么?

学生通过对比,不难发现两个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小球的位置不同,装置二优于装置一的原因是装置二中的小球在玻璃管的尾部,能让空气更易流通,空气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反应更加充分。通过学生对实验装置图的对比、评价,确定实验装置,既为下一步的实验探究提供了实验装置,又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发现问题、评价问题、确定实验方案的能力。

4.纠图———梳理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认识,化学教材有意安排一些存在问题的插图,对学生起提示、矫正作用,学生通过纠正图中错误的问题(操作),达到梳理知识、加深印象之目的。

量筒是用来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回顾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操作方法时,教师展示了教材中的插图(图4)[2]。

根据图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判断三位同学读数方法的正误,不正确的读数方法产生的后果是什么?学生通过识图、判断、分析,一致认为中间同学的读数方法是正确的,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结果准确;上面的那位同学俯视读数,读数比准确数值偏大,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下面的那位同学仰视读数,读取数值比准确数值偏小,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大。通过一幅插图进行纠错,明确了正确的读书方法,对俯视读数、仰视读数错误操作造成的影响认识深刻,加深了对液体量取方法的正确理解和记忆。

5.画图———丰富知识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化学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会“识图”,还要让学生会“画图”。

教材在引导学生建构物质的微粒观时,给出了图5的插图[2],让学生通过“识图”认识水分子、氧分子、氧原子等微观粒子,从而建构物质的微粒观。

学生往往靠死记硬背模型来认识符号,如果教师转换问题考查视角,引导学生根据给出的化学符号画出对应的微粒模型,再利用微粒模型从量的角度表述符号中数字表达的涵义,学生会在理解的基础上顺理成章给出答案,避免了对化学知识的死记硬背。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若“●”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请用图示完成下列表格。

这样的自然衔接、巧妙转换,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注重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体现了微观与符号的有机结合,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学习。

6.据图———复习知识

以教材插图为载体,通过对教材插图实验仪器、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等各部分的有效整合,设计考查问题,让各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便于学生复习回顾所学知识。

铁的冶炼是认识金属冶炼的一个典型实验,也是教材中的一个重要探究活动,复习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利用教材插图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知识的复习[2]。

(1)实验开始时,同学们针对是先给氧化铁加热,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你认为应该 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3)如何判断反应中生成了什么物质?

(4)装置中导管末端连接的气球起什么作用?

(5)试管中石灰水的作用是什么?

通过插图展示,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具体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实现了教材插图、具体问题、学生学习三者之间完美结合,充分利用了教材资源、开发了学习资源。

三、教材插图的使用

1.正确认识教材中的插图

教材中的插图不仅使教材内容表述形式简洁活泼、图文并茂,而且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可视性,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更具条理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

2.充分利用教材插图

教学中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教材插图的作用,充分认识教材插图体现的内容,深度解读教材插图的意义,充分挖掘教材插图的功能。根据教材插图内容设计出一些具有针对性、富有思考性、极具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3]。

3.充分开发插图资源

发挥插图的功效,丰富插图功能。我们应当积极开发并逐步完善插图内容,利用插图重建对理论知识、化学概念、实验原理的理解,有效落实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愿学、会学、乐学,提高学习效率,全面提高学生能力,进而打造有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卓高峰,魏樟庆.深度解读教材插图,提升高考复习效率[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6).

[2]毕华林,卢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八年级全一册)[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

从初中化学新教材中提高教学效率 篇8

一、简单记忆法:

把复杂繁多的内容浓缩提练, 采用厚书读薄。如讲实验操作中的过滤, 待把它的过程讲清楚后就可以简化为这几个字“一贴二低三靠”来进行学习。

二、比喻记忆法:

将形象、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让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如讲解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中原子的构成, 可以把原子比喻成煮熟的鸡蛋进行研究学习。

三、趣味记忆法:

为了分散难点, 提高兴趣可以采用趣味记忆帮学生学习。如在讲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时, 可采用“一氧化碳早出晚归, 酒精喷灯迟到早退, 前者颠倒要爆炸, 后者颠倒要氧化”这样的口决来学习;又如液体药品取用的操作时可用“标签面向手心持, 取下瓶塞倒放置, 两口紧贴不外流, 盖瓶放回原位置”来帮助记忆。

四、谐音记忆法:

一些容易混淆的、遗忘快的知识可用采用这方法来加强记忆。如在学习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中的水的组成电解水时, 氢气氧气正负极体积比易混淆, 可用

一、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判断方法

1、直接判断法。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我们可直接通过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或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浓度 (含量) 保持不变这两个标志来进行判断。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限度, 就是判断反应的v正是否等于v逆。

2、间接判断法。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物理量来间接判断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否, 如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各组成成分的质量、物质的量、各物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各气体的分压、各气体的何种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等等。

3、特殊判断法。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分子总数不相等的可逆反应, 在密闭容器中总压、总物质的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固、液除外) 不发生改变时, 即为化学平衡状态。特别注意: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分子总数相等的可逆反应, 在密闭容器中总压、总体积、总物质的量、总质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密度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状态达到的标志。

二、化学平衡判断实例

下面我们以反应αA (g) +b B (g) ·p C (g) +q D (g) 为例, 分析下列情况能否判断反应已达平衡。

1、等速。 (1) 单位时间内消耗了αmol A, 同时生成αmol A。能。单位时间内消耗αmol A是指正反应速率, 同时生成αmol A是指逆反应速率, 数值相等, 意味着v正=v逆。 (2) 单位时间内消耗了αmol A, 同时生成pmol C。不能。消耗A和生成C都是描述正反应的, 不能判断v正=v逆。 (3) 单位时间内消耗了αmol A, 同时消耗qmol D。能。单位时间内消耗αmol A是指正反应速率, 同时消耗qmol D是指逆反应速率, 意味着v正=v逆。谐音“幺儿正养父亲” (一二正氧负氢) 来记忆, 还有在讲元素时地壳中元素含量前几位的可采用“养、闺、女、贴” (氧、硅、铝、铁) , 又如生物体中元素前三位的可用“氧、探、亲” (氧、碳、氢) 学习。

五、关键词记忆法:

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几个关键的字和词来记忆。在讲解催化剂概念时, 可用“一变两不变”描述;在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步骤先讲解分析, 然后减缩为“组—查—装—夹—点—收—移—熄”描述学习记忆。

六、顺口溜记忆法:

初中化学中大量记忆难而又常用的知识。可用这种方法来讲解学习。比如在讲空气成分时可以“空气组成别忘记, 主要成分氮氧气, 氮七八来氧二一, 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零零三, 二氧化碳和杂气, 体积分数要记清, 莫要当成质量比”;在讲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时可用“铁夹离口三分一, 管口下顷水下移。导管略出橡皮塞, 根据外焰调试管。固体斜铺试管底, 气泡均匀才收集。先移导管后撤灯, 水不倒吸管不裂。”

七、列表法:

表的形式多种多样, 内容包罗万象, 可把前后, 左右的知识用表归纳、总结、比较, 尤其对区别容易混淆的内容概念有帮助。如讲到原子与离子比较;化学符号同周围的数字的意义,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单质与化合物的比较等这些可用列表比较法学习讲解。

总之,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背景下, 教师要多思考多采用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效率,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

透析化学平衡的建立

◇周勇

2、总体积、总压强、总物质的量不变。

(8) 其他条件不变, α+b≠p+q时, 总体积、总压强或总物质的量一定。能。由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改变, 若反应没达到平衡状态, 上述各量会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 (9) 其他条件不变, α+b=p+q时, 总体积、总压强或总物质的量一定。不能。由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变, 无论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这些量都是不变的。

3、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10) 当α+b≠p+q时,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能。反应混合物的总质量是一定的, 当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同时, 若反应没达到平衡状态, 气体分子数就不停地发生变化, 只有气体分子数在平衡状态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才会一定。 (11) 当α+b=p+q时,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不能。反应混合物的总质量是一定的,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变, 不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是一定的。

4、温度和密度。

(12) 其他条件一定时, 体系温度一定。能。所有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只有在平衡状态下, 正反应与逆反应的热效应恰好相等, 体系温度才能不变。 (13) 其他条件一定时, 密度一定。不能。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的反应, 反应混合物的总质量是一定的, 若体系的体积固定, 那密度就是一定的, 所以其他条件一定时, 密度一定不能作为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对初中化学新教材中插图的认识 篇9

学习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即情境相联系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和一切东西进行教育, 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真实的学习情境对于启迪学生的思维, 陶冶学生的情操, 激励学生的兴趣, 升华学生的情感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教材中精美的插图为学生提供真实、生动的学生情景, 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内容, 如上册图1-1水的沸腾, 图1-2胆矾的研碎, 图1-3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图1-4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等等插图中, 引领学生走进化学的世界。在情景化的学习中, 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经验, 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

二、从教学内容看, 体现终身教育和社会性

体现终身教育, 教材中的图片帮助学生获取终身学习和对未来发展有用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如初中应建立的化学核心概念:元素、原子, 分子, 溶液等。化学概念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化学学科结构的重要组成要素, 抽象的化学概念往往使中学生感到晦涩难懂。学生从图片中可以感性地认识抽象概念, 并结合图片引出化学概念。如教材中引入的粒子模型图, 把微观世界里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粒子, 简单通俗的呈现出来, 既降低知识难度, 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新教材中分子和原子的图象, 是科学家用最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到的苯分子和硅原子的照片, 呈现了物质内部结构的微观世界, 使学生对分子、原子先有了感性的认识, 原子的构成示意图, 使学生理解了原子的内部结构。第四单元章头图水分子的结构, 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更加深了学生对分子、原子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因此, 通过图片, 学生从感知概念到形成概念;此外新教材的插图富有直观性, 趣味性, 鲜活有趣的模型图, 使微观抽象的知识形象通俗化, 便于理解。如离子的形成观察上册图4—10的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 学生便一目了然了。

体现社会性, 插图中大量介绍了化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环境与资源等方面的联系, 如上册图7-29 (森林受到酸雨破坏) 、图7-30 (雕像受到酸雨腐蚀) 让学生直面了解到酸雨的危害;图2-8 (大气污染) 、3-26 (缺水造成土地沙漠化、树木枯死) 、3-32 (水污染使鱼大量死亡) 、6-17 (全球变暖) 、下册12-22 (塑料垃圾对大自然的污染) 等图片, 可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不仅给人类生存带来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让学生去透视人类面临的其他一系列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水体污染、森林破坏、土壤退化和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遭破坏以及有毒有害化学药品的泛滥等现象。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让我们有必要开发新的清洁能源, 如图7-36的太阳能电池和图7-37的风力发电。教材中的插图, 可激起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源意识, 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知道学好化学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 使学生从真实的情景素材中亲自感受化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感受化学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学科。

三、从学习方式看, 体现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

插图是教学内容的辅助表现形式, 使教材图文并茂, 简洁明了。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可以学会独立获取信息, 分析、比较、联想提出问题, 并试着运用多种途径解决问题, 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例如:P52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 学生通过图片的信息可以了解到, 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分成更小的粒子即原子, 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通过图片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插图中, 新教材中有关实验内容的插图有近百幅, 其中有化学仪器图、基本操作示意图、实验装置图、操作过程示意图等, 它们形象逼真, 能清楚地说明仪器的构造和实验操作的步骤及注意点。它们直观、形象, 一目了然, 从插图所表现的多彩的现象、严密的过程以及状态各异的物质等比生动的语言描述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 是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好素材, 有利于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学生从图片中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 并通过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如下册教材的活动与探究中铝与硫酸铜的反应以及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教材中美丽的插图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 学生会疑惑的问, “真的能产生这样的现象吗?”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迫切希望亲自动手实验, 此时, 教师可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等问题, 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图片中引导学生透过现象, 认识物质的本质, 建立学生探究学习的方式。

图片与教材模块中的讨论结合, 有利于建立学生合作的学习方式。如P30讨论栏目中结合图2-8讨论问题。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经验不同, 文化与性别、自身特点、生理特点、认知特点等的不同, 决定了每个学生的差异性,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可以锻炼表达能力, 通过聆听别人的发言, 反思自己的想法, 可提高元认知水平, 有利于知识意义的全面建构。在合作学习中, 不仅获得知识, 也发展了相应的能力以及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和自我肯定等情感。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学习, 可以弥补因材施教的不足;通过图片与其他模块的结合利于建立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

四、从能力培养看, 关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是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在教学中应注意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每位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育创新型人才。创新而能推广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这也说明了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材中图片的设置体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上册P57的家庭小实验中, 自制一个如图3-23的简易净水器, 图中明确展示了净水器结构及制作步骤。下册P44图9-23自制汽水, 学生可以通过看图在课外操作实验, 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实践兴趣, 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只有让学生亲自去体验, 才会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 在实践过程中获得体验,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 在教学中, 多让学生去实践, 满足学生的体验性与实践性的需要。

五、从思想文化看, 体现化学史的教育, 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从化学发展的历史来看, 化学家孜孜以求的探究精神、实事求是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等都展示了化学家的人文精神品质, 对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人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人的发展需要决定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 基础教育的目的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 人的发展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知识、能力、情感是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的, 因此, 在教学中, 不应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层面上, 同时也要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材插图所展示的化学家肖像、实验仪器设备、日常生活中难以见到的实物以及历史文物, 体现了化学史的教育。通过人类对化学规律性认识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建立起科学的化学思维逻辑和正确的化学观念;让学生在图片所呈现出来的化学史素材创设的情境活动中, 经历化学家的思维脉络, 亲自参与了知识的发现、获得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由此, 学生不仅获得了具体的知识结论, 学会了知识获得的过程和方法, 同时发展了相应的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生不仅认识到人类对物质、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还明白了任何一个发明、创造的探索过程都倾注了科学家的智慧, 体现了他们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精益求精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 受到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熏陶和教育,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材中每一幅插图都是编者精心设计的, 通过图片, 即让学生与编者进行对话。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教师应很好的认识插图在教材中的功能和作用, 尽量挖掘教材插图中所隐藏的教育信息, 并通过插图设计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 促使学生感悟出插图的意图所在, 使插图成为一种动态的、生动的资源, 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发展相应的能力, 并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方面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力主编.化学教学论与案例研究[M].海口:南方出版社, 2001.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

[4]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5]胡美玲主编.九年级化学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初中化学教材 篇10

一运用插图,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品德, 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推动力。新教材介绍了很多我国古代和现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运用插图, 可以将这些材料呈现给中华民族的新一代, 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例如, 新教材引用《天工开物》中我国古代利用天然气熬制盐图, 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 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历史材料。在讲钢铁冶炼时, 教师可指导学生看我国古代冶铁图, 介绍我国的钢铁史。我们伟大的祖国在2300多年以前就掌握了冶炼技术, 并且是首先使用铸铁和生铁炼钢的文明古国, 钢铁生产曾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我国1980~1992年钢产量示意图说明我国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1992年的钢产量已达到8000万吨, 1994年已突破9000万吨, 成为年产量居世界第四的钢铁大国。通过学习, 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教材中刊印了著名化学家、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侯德榜的肖像。他潜心研究制碱技术, 打破了帝国主义对制碱技术的垄断,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1926年生产出的“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 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教师要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鼓励学生树立报国之志, 努力学习本领, 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二运用插图, 重视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

在基础教育中, 化学科学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生活和促进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知识, 化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新教材配合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 刊印了拉瓦锡、道尔顿、侯德榜三位科学家的肖像。结合教材内容, 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选学内容, 并用生动、富有鼓动性的语言介绍科学家严谨治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从道尔顿提出原子概念到原子、分子论的产生过程, 认识到任何科学原理的建立都要经过对大量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 以及对相关资料、数据的归纳整理, 经过科学推断提出假设, 再经过证实后继续深入研究和具体运用的发展过程, 引导学生不仅要了解原子-分子论的发展史, 而且还要逐步学会这样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200多年前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 所用的装置可以帮助我们领会拉瓦锡当时的实验思路。拉瓦锡不怕失败, 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精神, 抓住事物间的微小差异而做出判断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作风, 对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有着重要作用。

三运用插图,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创造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实践证明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基础, 是求知欲的源泉, 是思维的动力, 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催化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 理论联系实际, 诱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新教材丰富、精美的插图更增添了化学学科的趣味性, 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当学生领到新教材时,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怀着好奇心, 把教材从头到尾翻了一遍, 并被其中形象、生动的插图深深吸引。教师应在第一节化学课上紧紧把握这一教学时机, 结合第一章的内容, 指导学生欣赏有关插图。例如, 教师可问学生:教材封面是什么“花纹”?当学生还在摇头、疑惑时, 教师指出, 这些“花纹”实际上是构成物质的, 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的图像。学生顿时兴致勃勃、神情专注。进而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四幅画面: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钢铁生产, 节日中五彩缤纷的气球、焰火, 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桂林溶洞。这些都与化学密不可分。这时学生情绪高涨, 兴趣更加浓厚。接着指导学生看彩图中“商代的青铜器”和“元代的瓷器”两图, 让学生在惊讶中认识到我国古代化学世界的神奇、科学技术的伟大。教师要善于创造教学情境, 引起学生思维, 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学习动机。此外, 各章节的实验仪器装置图、各种示意图、物质用途图、古今科技成就图等插图都具有浓郁的趣味性, 教师要重视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稳定兴趣, 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运用插图, 加强实验教学

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教师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 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实验, 可以把一些知识改为学生实验, 提高实验质量。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实验课外活动, 提高学习兴趣, 开阔视野, 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 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新教材中有关实验内容的插图有化学仪器图、基本操作示意图、实验装置图、操作过程示意图等, 它们直观、形象, 一目了然, 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好资料。化学仪器图呈现出各种仪器的形状、构造、特点。新教材第142~143页表格中数10种化学仪器的图形加深了学生对实物认识产生的表象。另外第144~145页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仪器的示意图, 也使学生对操作有了初步的认识。新教材中出现最多的是实验装置图。一幅清晰完整的实验装置图, 能用来表明该化学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药品、化学原理和实验顺序, 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示意性等特征。因

一课堂即时评价的特点

1. 评价缺乏, 语言单调

现代心理学表明, 当学生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之后, 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 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 形成愉悦的心境, 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做出努力。教师恰如其分的评价语言往往可以激励学生。但在课堂教学口头评价中, 常常听到教师机械地重复一些套语, 如:“你真棒!”“真厉害!”可以看出老师缺乏对内容实质性的评价。教师脱口而出的随意性评价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导向, 反而可能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2. 对学生一味表扬, 不正视学生的错误

在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激励性评价, 但学生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孩子, 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对于孩子的错误, 我们要教给他们怎么做的方法, 这样才有利于他们的发展。但是有的老师不管学生表现得如何, 一味地给予表扬。对于学生而言, 过多的表扬会让学生无动于衷, 起不到鼓励的作用。

二优化数学教师即时评价的策略

1.采用多元化即时评价方式

采用自我评价和互动评价。即时评价方式形式多样, 有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书面作业分析、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建立成长记录袋等。教师即时评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 往往无形中成为激励学生努力的动力。

采用定量即时评价和定性即时评价。定量即时评价可采用百分制或级制方式, 将评价结果即时反馈给学生。定性评价可采用评语形式, 在评语中尽量使用激励性的语言, 客观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 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发挥即时评价的激励功能。即时评价低起点、小目标、勤评价、快反馈的做法, 学生最感兴趣, 最易接受。因此, 教师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方式为主, 善待孩子的思维成果, 更多地关注学生掌握了什么, 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应引起注意的是, 夸大赞赏会加重学生负担, 过分贬低会挫伤自尊, 使学生失去信心。因此, 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要能引起学生心灵的认同感, 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评价的目的。

此, 对于确保化学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并获得良好的效果, 关系重大, 而且对帮助学生学习、记录、复习有关实验内容和实验技能, 以及培养学生设计化学实验的能力等均有重要的作用。新教材中, 形象、生动的化学实验装置图比比皆是。

五运用插图, 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等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初中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 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 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 引导学生不断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要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了解一些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 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新教材的插图, 有的集中反映某物质的用

2. 关注学生动态, 实施延时评价

心理学研究表明:新颖独特的设想多数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期, 在学生思维启动的过程中, 别人过早的评价, 往往会成为思维展开和深入的抑制因素。而且学生在发展上存在着差异, 我们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再达到目标和要求。数学课堂即时评价并不是单一的, 在日常教学中, 适时采用延时评价和即时评价相结合, 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内容时, 在学生的图形判断练习中:有的同学认为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 有的同学认为长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师: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意见分歧很大。对此, 我没有进行即时评价, 说:“两组各选择一个代表, 辩一辩, 说明各自的理由”。

生1:平行四边形四个角不是直角, 而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 长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生2:因为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所以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

师: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那长方形是不是符合这个特征呢?那它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刚才认为长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的同学纷纷点头。

根据学生这一心理, 我进行了如下的延时评价:“经过双方思考, 辩论, 同学们知道了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老师也从同学们的身上看到了乐于学习、乐于探究的良好品质。”整堂课在学生自主探究的氛围下顺利进行。

显而易见, 延时评价这一评价方式的运用, 是开展创造性教育、构建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评价手段, 它将随着教育改革, 引导学生向创造之路大步迈进。

总之, 评价要以学生为主, 要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的即时评价, 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彻底改变过去“为评价而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 重视及时性评价,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发挥即时评价的魅力, 巧妙地运用延时评价, 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 会使课堂不再枯燥, 会使之成为学生自主接受知识的快乐殿堂。

[责任编辑:庞远燕]

途, 有的生动地表示物质的组成、构成, 有的形象地揭示一些概念的内涵, 有的简明地反映某一变化的过程, 富有直观性、趣味性和指导性, 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启发和点拨作用。

总之, 化学教师在教学每一个插图时, 都要进行认真剖析, 在剖析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概念。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同化和重组, 把培养学生的思维教学作为知识体系教学的前提, 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科学的抽象力和创造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学习, 才能做到对概念的牢固掌握、灵活应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材插图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仅就教材插图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运用提出一些拙见, 望广大同仁指导。

[责任编辑:庞远燕]

摘要:沪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化学教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编入了数页彩图和100多幅插图, 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直观、形象、生动, 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素材, 同时也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初中化学教材 篇11

【关键词】初中化学 ; 新教材特点 ; 教学研究 ;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97-01

一、化学新教材的特点

1.新教材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新教材加大以图代文和利用图画等创设学习情境的力度。教材精选了大量的彩色图画,让学生对化学产生亲近感,使学生爱看、爱学。充分利用每一个版面,做到版面图文并茂,布局清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化学新教材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改变传统课程过分偏重学科知识体系的倾向,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在体现学科内容现代化的基础上,重视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中选择素材,努力做到教材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实现课程内容的社会化和综合化。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的化学知识的同时,能够感觉到学习化学很有用,能够解决自己身边的许多实际问题。

2.探究性学习是新教材的亮点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说传统教学过程最大的缺失是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那么新教材的“探究性学习”正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补救。“探究性学习”强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力求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鼓励学生自己去探求、去发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减少了验证性的实验内容,符合学生的好奇心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如:教材中 “交流与讨论”、“调查与研究”,“家庭小实验”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1)调查研究本地区的雨水的PH,(2)向当地农业部门和从事农业生产的亲友、邻居了解或家乡近年来使用化肥的情况,(3)自制叶脉书签等等。

3.教材全方位扩展知识面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书中列出的“资料”,“化学、技术与社会”, “拓展性课题”等栏目,这是对知识的有益补充,可以满足学生的多元认知需要,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以对化学的热爱。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让学生知道空气污染问题,绿色化学让学生知道化學正在向无污染方向发展,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与发展让学生知道化学定律的得出的曲折。本教材注重强调学生环保意识,通过对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环境恶化的阐述,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并由此引发学生增强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和自我行动意识。书中共有39处之多有关环保的内容。

二、新教材使用存在一些问题

1.现行的评价机制制约了新教材的真正实施。

从本质上看,有不少教师还是用的老方法上新教材,呈现出“新瓶装老酒”的现象,使得新教材的优势无从发挥,新课标无从具体的落实;其二就是针对一线的教师有目的、有意义、有实效的培训太少,对具体的新课程实施的具体做法理解较为肤浅,新教材部分化学知识的系统性不足,淡化了某些重点知识,对教师教学存在不利,让老师难以把握知识的深浅程度,如补充的溶液、酸、碱、盐的相关知识要求程度不够,使初、高中化学知识脱节太大,让学生对后续高中学习化学知识感到困难。

2.学校在资源的配备上严重的不足,制约着新课程改革实施。

如:不少学校化学教师数量少,班额又大,造成工作量大,备课、批改作业等常规工作就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使得教师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上好新教材,可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初中化学有23个探究活动,这些探究活动课前要花大量时间准备,课堂要占用较多时间,学习效率低,完不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老师担心考试跟不上,因此实际教学中就没有真正去一一落实。实际上,教材中的许多设想和意图难以实施,结果有些好的栏目和内容形同虚设。再如就是部分农村学校化学实验室以及各种器材、药品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3.教材安排不尽合理,教学任务、总复习与课时的矛盾。

新课程教材编排存在着先天不足,首先教材编排与学校课时安排存在矛盾。上课只能是四十五分钟一节课,而有不少内容教学中讲少了造成教材很难顺利完成,讲多了很难给学生思考探究的余地;第二,把教材分成上下两册,特别是下册内容过多,更是难为了师生,如今中考复习都是赶进度抢时间,升学看成绩,这样把教材分成上下册,更是加剧了矛盾,教学中造成前松后紧,教学效果严重受到影响。

三、教师教学中存在一些困惑

1.教师整体的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中考评价制度没改变。

课改对教师的素养提出较高的要求,除要求教师的专业素质强,还要有一定的学科间渗透能力,敏锐的观察力才可能多渠道的吸收各种知识。虽然各种新课程培训以点带面,但在短时间内想提高综合能力对现有的大部分教师而言,依然是杯水车薪。在近几年的听课中,看到很多初中化学老师加强自身学习的紧迫感和动机水平在逐渐降低,愈发觉得初中化学老师有必要学习一些高中化学知识。另外中考的指挥棒,社会的评价依然是以成绩为重。既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又要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课时紧张,教学任务繁重,结果教材中好的栏目和内容形同虚设。

2.学生素质普遍较低,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

初中课堂纪律令老师头疼,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极不端正,这些问题困扰了大多数教师,教师的一部分精力用来狠抓课堂纪律,为自己的教学时间内赢得片刻安宁,一部分精力用来抓课程基础知识的巩固,为应试教育的结果不至于“太难堪”而努力,备课能让学生听懂就行,再有一部分时间用来批改作业,练习或试卷,此外很难再有其它时间用来反思教学过程是否还可以改进;能否利用课改契机、本学科的优势争取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初中化学教材 篇12

关键词:初中化学,练习与应用,功能

现行的初中化学教材人教版上册为2012年6月第1版, 下册为2012年10月第1版 (本文所指的教材均指上述两本教材) , 除绪言和实验活动之外, 在每个课题之后都设置了相应的练习题, 即练习与应用。在教学中如何处理这些习题, 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 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后练习题的功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帮助学生预习

我们几乎在进行新课之前都要求学生预习, 但是学生预习时常把握不住方向, 这时教师若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 那效果就会好得多。比如, 在学习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之前让学生预习新课, 并完成课后练习与应用的几道题目, 学生就会对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原子的构成、核电荷数和质子数以及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稳定结构、离子的形成、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相对原子质量及其计算) 有比较清晰的了解。这些题目难度不大, 针对性强, 学生完成度高, 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前预习的效率。有些教师喜欢用现成参考资料上的预习案, 但资料中预习案的内容良莠不齐, 难度不一, 预习的效果常常大打折扣。

二、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一节课结束了, 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应适时检测, 以便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利用课后练习题检测学习效果简单易行。例如, 学习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这一节课时, 由于课程内容较少, 所以就有25分钟左右的时间以测代练。可以先由教师赋予题目一定的分值, 再由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由教师检查先完成者, 最后由这些先完成的同学检查其他同学的完成情况并赋分。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并不是每一节课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有的课时容量较大, 没太多的做题时间;有的课后练习题并不适于做检测。因此, 具体的操作方式由教师依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

三、拓展教学内容

受限于教材篇幅、架构等因素, 很多重要的教学内容被分散安排到课后练习题中, 这对教学内容可以起到补充、延伸与拓展的作用。例如, 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后练习与应用的第3题, 要求学生设计两种检测碱性废液和受污染河水的方法。学生可以从酸碱指示剂、pH试纸、可溶性铁盐或铜盐等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做题发现, 虽然酚酞试液和石蕊试液遇到碱性溶液都可以有颜色变化, 但是酚酞试液遇到碱性溶液颜色从无色变成红色, 这比石蕊试液遇到碱性溶液从紫色变成蓝色要明显得多, 所以自然应优选酚酞试液;而pH试纸可直接测出溶液的pH, 酸碱性一目了然;可溶性铁盐或铜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或蓝色氢氧化铜沉淀, 操作简单, 现象明显, 也是不错的选择。教材需要拓展的内容在练习题中得到了很好的分解。

再比如, 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课后练习与应用的第4题, 涉及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问题。题目来自中考试题, 构思新颖, 综合性强, 思维独特, 是教师用于讲解碱溶液变质的最好示例。这道题将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和氢氧根离子的检验结合起来, 思维难度较大。先说溶液没有变质的情况, 检验时可加足量的稀盐酸。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变质的话会有碳酸钠生成, 所以加足量的稀盐酸后若无气泡产生, 证明溶液没有变质, 采用了逆向思维;再说部分变质的情况, 意思是溶液中既有碳酸根离子又有氢氧根离子, 检验时既要检验出碳酸根离子的存在, 又要除掉碳酸根离子, 以消除其对氢氧根离子检验的影响, 思维发散性强, 所以考虑先加过量的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 滤去沉淀后, 再取上清液加酚酞试液;最后说一下全部变质的情况, 有部分变质的检验做基础很容易想到, 只要取加了过量的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后的上清液, 加入酚酞试液, 若上清液不变色, 则全部变质。

不难看出, 这些拓展的内容若只是通过讲授想要弄明白是比较费劲的, 所以教学中建议辅以专题练习来完成。

四、帮助教师优化课时设计

教师都有这样的经验, 有的内容教材上说得多, 但处理起来相对简单;有的内容教材涉及得少, 实际教学中却花的功夫多。而课后练习题可帮助我们优化相应的课时设计。例如, 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 根据课后的练习题, 我们可以将本课题细分为三课时。课后练习与应用1、2、7、8题重在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把它们放在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一课时内教学效果较好;3、4题涉及溶液稀释问题, 因此可单列一课时学习溶液稀释的计算;5、6题涉及化学反应, 可另设一课时, 专门讨论化学反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上一篇:多目标粒子群下一篇:建筑施工准备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