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专题总结

2024-07-02

初中化学专题总结(共8篇)

初中化学专题总结 篇1

初中化学 除杂专题

(李恒伊春市西林职业技术学校)

主要物质(杂质)除杂试剂除杂方法

1、CO(CO2)石灰水或NaOH溶液洗气

2、CO2(CO)灼热的CuO洗气

3、CO2(HCl)饱和的NaHCO3溶液洗气

4炭粉(MnO2)

5、CO2(SO2)

6、MnO2(C)

7、炭粉(CuO)

8、Cu(CuO)

9、CuO(Cu)

10、BaSO4(BaCO3)

11、Na2CO3(NaHCO3)

12、NaCl(CuSO4)

13、NaOH(Na2CO3)

14、KCl(K2CO3)

15、KNO3(KCl)

16、FeSO4(CuSO4)

17、CaCl2(HCl)

18、CaO(CaCO3)

19、NaNO3(Na2SO4)20、H2(HCl)

21、KNO3(NaCl)

22、NaCl(KNO3)

23、炭粉(Zn粉)

浓HCl饱和的NaHCO3溶液空气盐酸盐酸空气盐酸------Ba(OH)2溶液Ca(OH)2溶液BaCl2溶液AgNO3溶液铁粉CaCO3-------Ba(NO3)2溶液石灰水或NaOH溶液--------蒸发溶剂盐酸

加热过滤洗气 灼烧 过滤过滤灼烧 过滤

加热过滤 过滤 过滤 过滤 过滤 过滤 灼烧 过滤洗气

冷却热饱和溶液 结晶过滤

初中化学专题总结 篇2

一、推断题特点

1. 试题中提示性的化学语言为解答推断题提供了“路标”。常常分为以下几类:物质颜色、物质特性、物质的特征组成、化学反应的特殊现象、物质用途、物质类别、反应类型及典型反应条件等。

2.问题的设置呈现一题多点。根据题意,问题的设置一般为考查物质的化学式、基本反应类型、物质的用途、物质所起的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元素的化合价、金属活动性顺序等。

二、推断题解题思路、步骤

解化学推断题大多需要依据已知的现象和物质的性质,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环节,顺推、逆推或讨论验证,层层剖析,得出结论。

1.审题:通阅全题,深挖细找,反复推敲,弄清文意或 图意,理出题给信息。

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运用逆推法、顺推法、讨论法、筛选法等合理的方法进行严密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而全面地解答。

4.检验:将推得的结果代入题中逐步检验。若出现不 符,则说明答案有误,要另行思考,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三、推断题复习策略

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前提,选择合适的突破口是解题的关键,运用合理的方法是解题的保障。推断题并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题型,它和物质的鉴别、检验的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物质的鉴别、检验专题复习与化学推断专题复习有机结合在一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好推断题首先进行系统的专题复习,有效整合教材知识,是中考化学备考的重要策略之一。应根据推断题的特征,探究推断题的复习策略。

(一)对于重点学习研究的物质,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初中化学知识点比较多,而中考试题又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涵盖,试题一般给出“常见物质”的范围,即在初中化学里重点学习的物质。这些“常见物质”可分为以下六大类:单质有O2、H2、C、Cu、Fe;氧化物有H2O、CO2、CO、Fe2O3、Fe3O4、Ca O、Cu O;酸是HCl和H2SO4;重点学习的碱是Na OH和Ca (OH)2;盐是Na Cl、Na2CO3、Ca CO3、Na HCO3、Cu SO4;有机物是CH4、C2H5OH。以上“常见物质”几乎涵盖了初中化学的所有重点物质,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要善于从题干中找到“突破口”

解答推断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掘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如物质的颜色特征、现象特征、用途等,即解题的突破口,选择合适的突破口是解题的关键。推断题常见的突破口有以下几种。

1.以常见固体的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常见特征颜色的物质:1常见的白色固体有Ca O、Ca CO3、P2O5、Mg(OH)2、Cu SO4、Ba SO4、Ag Cl等;2常见的黑色物质有Cu O、C、Fe、Mn O2、Fe3O4;3常见的红色金属单质是Cu;4红棕色(或棕红色)的物质是铁锈(Fe2O3);5常见的黄色固体是S;6暗紫色晶体是KMn O4;7常见的蓝色固体有Cu SO4·5H2O、Cu(OH)2;8常见的绿色粉末是Cu2(OH)2CO3(铜绿)。

2.以溶液的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常见有色溶液:1蓝色溶液是含有Cu2+的溶液,如Cu SO4、Cu(NO3)2等溶液;2浅绿色溶液是含Fe2+的溶液, 如Fe Cl2、Fe SO4、Fe(NO3)2等溶液;3黄色溶液是含Fe3+的溶液,如Fe Cl3、Fe2(SO4)3、Fe(NO3)3等溶液;4紫红色溶液是KMn O4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

3.以沉淀的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常见具有特征颜色的沉淀:1不溶于水但溶于酸,且能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白色沉淀有Ca CO3、Ba CO3;2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的蓝色沉淀是Cu(OH)2;3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的红褐色沉淀是Fe(OH)3;4不溶于水却能溶于酸,但没有气体产生的白色固体有Mg(OH)2、Al(OH)3 等;5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有Ba SO4、Ag Cl。

4.以物质的用途为突破口

物质的用途是化学学习的重点,掌握典型物质的用途有利于突破推断题的解答。如:O2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CO2用于人工降雨、灭火、制作碳酸型饮料、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CO在工业上常用于冶炼金属;H2O常用作溶剂;稀HCl、稀H2SO4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胃酸(HCl)在人体中能帮助消化;熟石灰[Ca(OH)2]在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Ca CO3常用作补钙剂;石灰石或大理石常用作建筑材料;浓H2SO4、固体Na OH、Ca O(可作食品干燥剂)常用作干燥剂;酒精(C2H5OH)常用作内燃机、火锅的燃料;CO和CH4常用作气体燃料;Na Cl、CH3COOH是家庭厨房常用的调味品;Na CO3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Na HCO3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焙制糕点;氨水用于消除蚊虫叮咬的红肿。

5.以物质的特征组成为突破口

物质的特征组成突出表现为元素组成的特征。如:1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液体是H2O2和H2O;2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气体是CO2和CO;3常温下是固态且相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Fe2O3和Fe3O4;4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CH4。

6.以化学反应类型特征为突破口

一些图示性的推断题,既没有给出物质的颜色,又没有给出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只能依据图示中给出的物质之间反应的情况和转化关系进行推断。复习时既要对常见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具有代表性的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归纳,又要对典型的离子间(产生沉淀、气体和水)的特征反应和非基本反应类型的典型反应进行归类总结,积累解题的突破口。

7.以化学反应的特殊现象为突破口

常见的特殊化学反应现象: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S在O2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的是Mg,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的是白磷、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Fe;能使灼热的氧化铜变红的气体有H2和CO,“二黑生气变红”的是Cu O与C的反应,固体由红变黑的反应有Fe2O3还原为Fe、Cu氧化为Cu O;反应放出热量最常见的是Ca O与H2O的反应;吸水后由白变蓝的盐是Cu SO4;溶液(或固体)加酸放出CO2气体的反应是碳酸盐与酸反应;固体加酸放出H2气体的是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反应是可溶性碱与可溶性铁盐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反应是可溶性碱与可溶性铜盐反应;能溶于盐酸或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 CO3、Mg(OH)2、A(lOH)3;加碱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的反应是铵盐与碱反应;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 Cl、Ba SO4;硫酸及可溶性硫酸盐与Ba Cl2或Ba(NO3)2 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Ba SO4;盐酸及可溶性盐酸盐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 Cl。

8.以典型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有些化学反应条件在推断题中带有明显的指向性,如: 1条件是“通电”的反应是电解H2O;2条件是“高温”的分解反应是高温煅烧Ca CO3,CO还原Fe2O3和Fe3O4,C还原CO2、Cu O、Fe2O3、Fe3O4等;3条件是“催化剂”的反应有H2O2 分解、KCl O3分解;4条件是“加热”的反应常见的有CO(或H2)还原Cu O;5条件为“点燃”的反应一定有O2参加。

9.以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的名称为突破口

常出现在推断题中的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的名称:大理石和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 CO3);生石灰 (氧化钙:Ca O);烧碱、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 OH); 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铁锈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天然气、沼气 (主要成分:CH4);煤气(主要成分:CO);纯碱、面碱、苏打 (碳酸钠:Na2CO3);小苏打(碳酸氢钠:Na HCO3);食盐(氯化钠:Na Cl);双氧水(主要成分:H2O2)等。

10.以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推断题中常见的物质之最: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组成最简单、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是CH4;最常用的溶剂是H2O;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年产量最多、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天然存在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天然存在最软的矿物质之一是石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 最简单的原子是H。

11.以特定的实验结果为突破口

常见的特定实验结果:1能溶于酸且无气体产生的白色固体一般为Mg(OH)2、Al(OH)3等不溶性碱;2能溶于酸且产生气体的白色固体一般为Ca CO3、Ba CO3等碳酸盐;3向固体混合物中加水后,得到无色溶液(或产生白色沉淀,同时得到无色溶液) 则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Cu2+、Fe3+、Fe2+的物质;4向固体混合物中加水后出现不溶物,则原混合物中原来就可能含有Ca CO3、Ba CO3等不溶物,或者是原混合物中某些物质间能相互反应生成Ca CO3、Ba CO3、Mg(OH)2、Al(OH)3、Ag Cl、Ba SO4等沉淀;5加足量酸,沉淀部分溶解,则沉淀一定是混合物,其中既有Ag Cl、Ba SO4等不溶于酸的沉淀,又含有Ca CO3、BaCO3、Mg(OH)2、Al(OH)3等溶于酸的沉淀。

12.以具有特性气体为突破口

常见特性气体:1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NH3、SO2、NO2;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O2;3具有可燃性的气体有H2、CO、CH4;4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 5有还原性的气体有CO、H2;6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CO。

(三)掌握常见物质间的特征转化

熟悉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不仅有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还会对化学推断,特别是框图型推断题的推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框图型推断中经常用到以下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四)熟悉七个“核心”变化

以O2、H2、Fe、H2O、CO2、CO和Na2CO3等七种物质为核心的变化,在中考推断题中是不可缺少的“命题元素”, 相关转化关系如下。

(五)构建物质间转化关系网

关注对“框图素材”的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框图素材”应分散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在学完一个单元或某一阶段后,用框图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构建以“点”到“线”到“面”的知识间转化关系网, 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合度”。例如,在学习“氧气”和“碳和碳的氧化物”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总结以“CO2”和“O2”为中心的由“点”到“线”到“面”的元素化合物间转化关系网络。

以上只是部分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建立知识网络,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四、题型归类解析

根据推断题的形式特点,一般分为框图型推断题、密码型推断题、实验流程框图型推断题、文字叙述型推断题、方程式叙述型推断题、表格型推断题等六种常见形式。

(一)框图型推断题

例1.下图表示的是物质A~G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F都是单质;F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在工业上C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E是一种蓝色溶液。请回答:

(1)C的化学式____ ,G可能是 _______。

(2)写出E的一种用途____。

(3)写出标号1、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类型属于 ____________。

(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以上7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属于盐类的是 ___________。

【试题解析】根据F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在工业上,C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E是一种蓝色溶液,可得F是铁、B是二氧化碳、C是碳酸钠、E是硫酸铜,由图示可知A可能是碳或氧气,G能够与碳酸钠和铁反应,则G是酸可以是盐酸或硫酸,D既能与碳酸钠反应又能与硫酸铜反应,故D可以是氢氧化钙。

【方法点拨】本题属于框图式推断题,这类题型一般不限定物质范围,给出各物质转化关系,要求考生推断出各未知物。解这类题的关键是以物质的转化关系为依据,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在审题时首先找到“题眼”,寻找解题的突破口,然后在此基础上理顺相应的转化关系。解题的突破口有:物质的颜色、用途、类别、状态,反应的条件、特征、现象等。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及转化规律则是此类问题解决的基础。推导出结论后要代入框图进行验证,看是否符合题意,答题时要看清是要填名称还是化学式等要求。

【参考答案】(1)Na2CO3;盐酸(硫酸,写化学式也对);

(2)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3)1 Na2CO3+Ca(OH)2=2Na OH+Ca CO3↓;2Fe+CuSO4=Fe SO4+Cu;置换反应;(4)CO2; Na2CO3、Cu SO4

(二)密码型推断题

例2.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铁、二氧化碳、稀硫酸、氢氧化钙、氯化铜五名“队员”组成,比赛中,由氯化铜“队员”发球,“队员”间传接球,最后由D位置“队员”投篮进球完成有效进攻。传接球“队员”间物质必须能相互反应, 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

(1)已知D位置上投篮的“队员”是个灭火“能手”, 则D位置“队员”代表的物质是_____;

(2)B位置“队员”所代表的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 ;

(3) 写出连线4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连线1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反应;

(4)为实现“快速进攻”,氯化铜除传球给A位置“队员”外,还能直接传球给____“队员”(填物质名称)。

【试题解析】可以选择特殊位置,例如已知D位置上投篮的“队员”是个灭火“能手”,说明D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氢氧化钙能和稀硫酸、氯化铜反应,稀硫酸能和铁反应,铁能和氯化铜反应。由分析可知,D是二氧化碳,C是氢氧化钙,B是稀硫酸,A是铁。

【方法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 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两两反应, 统计每种物质参加反应的个数,然后进行分析、判断、对号入座,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参考答案】(1)二氧化碳(或CO2);(2)除铁锈;(3) Ca(OH)2+CO2=Ca CO3↓+H2O;置换;(4)氢氧化钙

(三)实验流程框图型推断题

例3. 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桶中收集了溶有大量Fe SO4、Cu SO4的废液,此外还有一些不溶性杂质。若废液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仅造成重金属污染,而且造成浪费。该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处理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1)废液在加入金属X前需进行过滤,目的是将其中的_______除去。进行过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

(2)金属X是______,其加入废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溶液Y是____,利用其除去铜中杂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题解析】(1) 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组装过滤器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和玻璃棒,其中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玻璃棒。(2)从图框中可以知道,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金属X得到了不纯的铜,根据题干要求及废水中的成分并结合最后得到物质为硫酸亚铁晶体,可以判断金属X为铁;铜排在氢后面,不与酸反应,而铁排在氢前面,与酸反应,因此为除去混在铜粉里的铁粉并且得到Fe SO4溶液,把金属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硫酸并过滤即可,故溶液Y为稀硫酸。

【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 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参考答案】(1)不溶性杂质;漏斗、烧杯、玻璃棒;(2) 铁(或Fe);Cu SO4+Fe═Fe SO4+Cu;

(3)稀硫酸(或稀H2SO4);H2SO4+Fe═Fe SO4+H2↑。

(四)文字叙述型推断题

例4.某无色溶液可能由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过滤,所得滤液为红色。

(1) 由实验Ⅰ中的现象可推断出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探究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小华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

Ⅱ.取适量实验Ⅰ所得的红色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溶液变无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滤液为无色。

Ⅲ.从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中选择一种试剂,代替实验Ⅰ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实验,其余的试剂及操作与实验Ⅰ的均相同。

通过实验Ⅱ和实验Ⅲ,小华得出结论: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确实存在。

(2)实验Ⅱ所得无色滤液中,除酚酞以外,还含有的溶质为;

(3)实验Ⅲ中代替氢氧化钙溶液的试剂是____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解析】从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有沉淀产生可知, 一定有碳酸钠(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只有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沉淀生成),而盐酸不能与碳酸钠共存;实验Ⅰ所得的红色滤液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可生成),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说明还有氯化钠,因为过量硝酸将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反应完,硝酸银与氯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故实验Ⅱ所得无色滤液中有HNO3、Na NO3和Ca(NO3)2;要证明有氢氧化钠,在操作、试剂均给定的情况下,只有选择氯化钡溶液。因为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都没有明显现象,而氯化钡可以反应完碳酸钠,消除碱性的干扰,滤液仍为红色可证明有氢氧化钠。

【方法点拨】解答此类推断题的关键是“咬文嚼字”, 分析题中的每一步所描述的现象可以得出哪些结论,从现象分析实质,作出判断,同时要熟悉各种物质之间的反应和物质的性质,抓住物质的特征寻求突破口,然后顺着题意层层深入,逐步推出存在或不存在的物质,对于现象不能确定的只能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参考答案】(1)Na2CO3;HCl;(2)HNO3、Na NO3、Ca (NO3)2;(3)Ba Cl2;有白色沉淀产生,滤液仍然呈红色

(五)方程式叙述型推断题

例5.有A、B、C、D四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反应式表示:

1A+Ag NO3→B↓+ Ba(NO3)2

2A+H2SO4→C↓+ HCl

3A+Na2CO3→D↓+Na Cl

根据上述反应推断:A是 ______,B是 ______,C是 ______,D是 ______。

【试题解析】本题属于方程式叙述型推断题,题目给出了三个反应式,可以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和条件: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判断A、B、C、D的组成,根据1可以判断A中一定有钡离子,B是含银离子的沉淀,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可以判断B是氯化银,那么A是氯化钡;根据2可以判断C是硫酸钡;根据3可以判断D是碳酸钡。

【方法点拨】解答此类推断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题目给出的信息如气体、沉淀等实验现象,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和离子结合特点,依据物质的溶解性,进行分析判断,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参考答案】Ba Cl2;Ag Cl;Ba SO4;Ba CO3

(六)表格型推断题

例6. 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Na OH、HCI、Mg SO4、K2CO3、Ba Cl2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中“↓”表示生成难溶或微溶的沉淀;“↑”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出现)。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A-E的物质名称是:

A____ ;B ___;C ___;D ______;E____ 。

(2)请从A~E这5种物质中选取适当物质,通过一种合理的途径制取氧化镁。按顺序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题解析】将这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列表在相应位置标出有关的实验现象,如表2。

两表对照:题中表1的现象A有2个“↓”,B有2个“↓”、1个“↑”,C有1个“↑”,D有1个“↓”,E有3个“↓”;表2对应的现象是Ba Cl2有2个“↓”,K2CO3有2“↓”、1个“↑”,HCI有1个“↑”,Na OH有1个“↓”, Mg SO4有3个“↓”。故A为氯化钡,B为碳酸钾,C为盐酸, D为氢氧化钠,E为硫酸镁。

【方法点拨】该类试题一般给出物质范围并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了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推断出各未知物,这类题型可采用列表对照法解答。

【参考答案】(1)氯化钡;碳酸钾;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镁

(2)2Na OH+Mg SO4=Na2SO4+Mg(OH)2↓;

(或 Mg SO4+K2CO3=K2SO4+Mg CO3↓;

总之,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主要考查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突出能力立意,有效地将思考问题的过程方法、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因此,要想帮助学生解好推断题,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这种试题进行专题训练,从推断题题型特点、解题思路、归类解析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有效整合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摘要:探讨化学有关推断题的中考专题复习策略和解题技巧,培养学生归纳和应用的能力。通过平时积累、单元或阶段小结、专题复习等多种形式,从推断题题型、特点、解题思路、复习方法、备考策略、题型归类解析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正确指导专题复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推断专题突破策略 篇3

关键词:化学推断;专题归纳;备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9-0039-05

化学推断题是初中化学的一种重要题型。此类题型具有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条件隐含、关系复杂,思维容量大,考点涉及范围广,难度较高等特点。随着近年来新课程的实施,推断题的灵活性越来越大,形式越来越新颖,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考查学生分析、推理、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此类试题是多数学生的失分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现结合“推断”专题复习教学中的点滴经验,探讨有关推断题的专题复习方法和解题技巧。

一、推断题特点

1.试题中提示性的化学语言为解答推断题提供了“路标”。常常分为以下几类:物质颜色、物质特性、物质的特征组成、化学反应的特殊现象、物质用途、物质类别、反应类型及典型反应条件等。

2.问题的设置呈现一题多点。根据题意,问题的设置一般为考查物质的化学式、基本反应类型、物质的用途、物质所起的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元素的化合价、金属活动性顺序等。

二、推断题解题思路、步骤

解化学推断题大多需要依据已知的现象和物质的性质,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环节,顺推、逆推或讨论验证,层层剖析,得出结论。

1.审题:通阅全题,深挖细找,反复推敲,弄清文意或图意,理出题给信息。

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运用逆推法、顺推法、讨论法、筛选法等合理的方法进行严密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而全面地解答。

4.检验:将推得的结果代入题中逐步检验。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要另行思考,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三、推断题复习策略

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前提,选择合适的突破口是解题的关键,运用合理的方法是解题的保障。推断题并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题型,它和物质的鉴别、检验的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物质的鉴别、检验专题复习与化学推断专题复习有机结合在一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好推断题首先进行系统的专题复习,有效整合教材知识,是中考化学备考的重要策略之一。应根据推断题的特征,探究推断题的复习策略。

(一)对于重点学习研究的物质,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初中化学知识点比较多,而中考试题又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涵盖,试题一般给出“常见物质”的范围,即在初中化学里重点学习的物质。这些“常见物质”可分为以下六大类:单质有O2、H2、C、Cu、Fe;氧化物有H2O、CO2、CO、Fe2O3、Fe3O4、CaO、CuO;酸是HCl和H2SO4;重点学习的碱是NaOH和Ca(OH)2;盐是NaCl、Na2CO3、CaCO3、NaHCO3、CuSO4;有机物是CH4、C2H5OH。以上“常见物质”几乎涵盖了初中化学的所有重点物质,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要善于从题干中找到“突破口”

解答推断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掘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如物质的颜色特征、现象特征、用途等,即解题的突破口,选择合适的突破口是解题的关键。推断题常见的突破口有以下几种。

1.以常见固体的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常见特征颜色的物质:①常见的白色固体有CaO、CaCO3、P2O5、Mg(OH)2、CuSO4、BaSO4、AgCl等;②常见的黑色物质有CuO、C、Fe、MnO2、Fe3O4;③常见的红色金属单质是Cu;④红棕色(或棕红色)的物质是铁锈(Fe2O3);⑤常见的黄色固体是S;⑥暗紫色晶体是KMnO4;⑦常见的蓝色固体有CuSO4·5H2O、Cu(OH)2;⑧常见的绿色粉末是Cu2(OH)2CO3(铜绿)。

2.以溶液的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常见有色溶液:①蓝色溶液是含有Cu2+的溶液,如CuSO4、Cu(NO3)2等溶液;②浅绿色溶液是含Fe2+的溶液,如FeCl2、FeSO4、Fe(NO3)2等溶液;③黄色溶液是含Fe3+的溶液,如FeCl3、Fe2(SO4)3、Fe(NO3)3等溶液;④紫红色溶液是KMnO4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

3.以沉淀的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常见具有特征颜色的沉淀:①不溶于水但溶于酸,且能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②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的蓝色沉淀是Cu(OH)2;③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的红褐色沉淀是Fe(OH)3;④不溶于水却能溶于酸,但没有气体产生的白色固体有Mg(OH)2、Al(OH)3等;⑤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有BaSO4、AgCl。

4.以物质的用途为突破口

物质的用途是化学学习的重点,掌握典型物质的用途有利于突破推断题的解答。如:O2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CO2用于人工降雨、灭火、制作碳酸型饮料、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CO在工业上常用于冶炼金属;H2O常用作溶剂;稀HCl、稀H2SO4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胃酸(HCl)在人体中能帮助消化;熟石灰[Ca(OH)2]在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CaCO3常用作补钙剂;石灰石或大理石常用作建筑材料;浓H2SO4、固体NaOH、CaO(可作食品干燥剂)常用作干燥剂;酒精(C2H5OH)常用作内燃机、火锅的燃料;CO和CH4常用作气体燃料;NaCl、CH3COOH是家庭厨房常用的调味品;NaCO3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NaHCO3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焙制糕点;氨水用于消除蚊虫叮咬的红肿。

5.以物质的特征组成为突破口

物质的特征组成突出表现为元素组成的特征。如:①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液体是H2O2和H2O;②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气体是CO2和CO;③常温下是固态且相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Fe2O3和Fe3O4;④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CH4。

6.以化学反应类型特征为突破口

一些图示性的推断题,既没有给出物质的颜色,又没有给出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只能依据图示中给出的物质之间反应的情况和转化关系进行推断。复习时既要对常见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具有代表性的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归纳,又要对典型的离子间(产生沉淀、气体和水)的特征反应和非基本反应类型的典型反应进行归类总结,积累解题的突破口。

7.以化学反应的特殊现象为突破口

常见的特殊化学反应现象: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S在O2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的是Mg,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的是白磷、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Fe;能使灼热的氧化铜变红的气体有H2和CO,“二黑生气变红”的是CuO与C的反应,固体由红变黑的反应有Fe2O3还原为Fe、Cu氧化为CuO;反应放出热量最常见的是CaO与H2O的反应;吸水后由白变蓝的盐是CuSO4;溶液(或固体)加酸放出CO2气体的反应是碳酸盐与酸反应;固体加酸放出H2气体的是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反应是可溶性碱与可溶性铁盐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反应是可溶性碱与可溶性铜盐反应;能溶于盐酸或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Mg(OH)2、Al(OH)3;加碱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的反应是铵盐与碱反应;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硫酸及可溶性硫酸盐与BaCl2或Ba(NO3)2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BaSO4;盐酸及可溶性盐酸盐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Cl。

8.以典型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有些化学反应条件在推断题中带有明显的指向性,如:①条件是“通电”的反应是电解H2O;②条件是“高温”的分解反应是高温煅烧CaCO3,CO还原Fe2O3和Fe3O4,C还原CO2、CuO、Fe2O3、Fe3O4等;③条件是“催化剂”的反应有H2O2分解、KClO3分解;④条件是“加热”的反应常见的有CO(或H2)还原CuO;⑤条件为“点燃”的反应一定有O2参加。

9.以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的名称为突破口

常出现在推断题中的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的名称:大理石和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3);生石灰(氧化钙:CaO);烧碱、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铁锈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CH4);煤气(主要成分:CO);纯碱、面碱、苏打(碳酸钠:Na2CO3);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食盐(氯化钠:NaCl);双氧水(主要成分:H2O2)等。

10.以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推断题中常见的物质之最: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组成最简单、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是CH4;最常用的溶剂是H2O;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年产量最多、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天然存在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天然存在最软的矿物质之一是石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最简单的原子是H。

11.以特定的实验结果为突破口

常见的特定实验结果:①能溶于酸且无气体产生的白色固体一般为Mg(OH)2、Al(OH)3等不溶性碱;②能溶于酸且产生气体的白色固体一般为CaCO3、BaCO3等碳酸盐;③向固体混合物中加水后,得到无色溶液(或产生白色沉淀,同时得到无色溶液)则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Cu2+、Fe3+、Fe2+的物质;④向固体混合物中加水后出现不溶物,则原混合物中原来就可能含有CaCO3、BaCO3等不溶物,或者是原混合物中某些物质间能相互反应生成CaCO3、BaCO3、Mg(OH)2、Al(OH)3、AgCl、BaSO4等沉淀;⑤加足量酸,沉淀部分溶解,则沉淀一定是混合物,其中既有AgCl、BaSO4等不溶于酸的沉淀,又含有CaCO3、BaCO3、Mg(OH)2、Al(OH)3等溶于酸的沉淀。

12.以具有特性气体为突破口

常见特性气体:①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NH3、SO2、NO2;②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O2;③具有可燃性的气体有H2、CO、CH4;④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⑤有还原性的气体有CO、H2;⑥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CO。

(三)掌握常见物质间的特征转化

熟悉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不仅有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还会对化学推断,特别是框图型推断题的推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框图型推断中经常用到以下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四)熟悉七个“核心”变化

以O2、H2、Fe、H2O、CO2、CO和Na2CO3等七种物质为核心的变化,在中考推断题中是不可缺少的“命题元素”,相关转化关系如下。

氧气的变化 氢气的变化

碳酸钠的变化 铁的变化

水的变化 一氧化碳的变化 二氧化碳的变化

(五)构建物质间转化关系网

关注对“框图素材”的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框图素材”应分散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在学完一个单元或某一阶段后,用框图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构建以“点”到“线”到“面”的知识间转化关系网, 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合度”。例如,在学习“氧气”和“碳和碳的氧化物”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总结以“CO2”和“O2”为中心的由“点”到“线”到“面”的元素化合物间转化关系网络。

以上只是部分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建立知识网络,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四、题型归类解析

根据推断题的形式特点,一般分为框图型推断题、密码型推断题、实验流程框图型推断题、文字叙述型推断题、方程式叙述型推断题、表格型推断题等六种常见形式。

(一)框图型推断题

例1.下图表示的是物质A~G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F都是单质;F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在工业上C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E是一种蓝色溶液。请回答:

(1)C的化学式 ,G可能是_______。

(2)写出E的一种用途 。

(3)写出标号①、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________。

(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以上7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属于盐类的是___________。

【试题解析】根据F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在工业上,C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E是一种蓝色溶液,可得F是铁、B是二氧化碳、C是碳酸钠、E是硫酸铜,由图示可知A可能是碳或氧气,G能够与碳酸钠和铁反应,则G是酸可以是盐酸或硫酸,D既能与碳酸钠反应又能与硫酸铜反应,故D可以是氢氧化钙。

【方法点拨】本题属于框图式推断题,这类题型一般不限定物质范围,给出各物质转化关系,要求考生推断出各未知物。解这类题的关键是以物质的转化关系为依据,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在审题时首先找到“题眼”,寻找解题的突破口,然后在此基础上理顺相应的转化关系。解题的突破口有:物质的颜色、用途、类别、状态,反应的条件、特征、现象等。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及转化规律则是此类问题解决的基础。推导出结论后要代入框图进行验证,看是否符合题意,答题时要看清是要填名称还是化学式等要求。

【参考答案】(1)Na2CO3;盐酸(硫酸,写化学式也对);

(2)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3)①Na2CO3+Ca(OH)2=2NaOH+CaCO3↓;②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4)CO2; Na2CO3、CuSO4

(二)密码型推断题

例2.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铁、二氧化碳、稀硫酸、氢氧化钙、氯化铜五名“队员”组成,比赛中,由氯化铜“队员”发球,“队员”间传接球,最后由D位置“队员”投篮进球完成有效进攻。传接球“队员”间物质必须能相互反应,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

(1)已知D位置上投篮的“队员”是个灭火“能手”,则D位置“队员”代表的物质是 ;

(2)B位置“队员”所代表的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3)写出连线④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连线①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4)为实现“快速进攻”,氯化铜除传球给A位置“队员”外,还能直接传球给 “队员”(填物质名称)。

【试题解析】可以选择特殊位置,例如已知D位置上投篮的“队员”是个灭火“能手”,说明D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氢氧化钙能和稀硫酸、氯化铜反应,稀硫酸能和铁反应,铁能和氯化铜反应。由分析可知,D是二氧化碳,C是氢氧化钙,B是稀硫酸,A是铁。

【方法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两两反应,统计每种物质参加反应的个数,然后进行分析、判断、对号入座,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参考答案】(1)二氧化碳(或CO2);(2)除铁锈;(3)Ca(OH)2+CO2=CaCO3↓+H2O;置换;(4)氢氧化钙

(三)实验流程框图型推断题

例3.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桶中收集了溶有大量FeSO4、CuSO4的废液,此外还有一些不溶性杂质。若废液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仅造成重金属污染,而且造成浪费。该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处理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1)废液在加入金属X前需进行过滤,目的是将其中的 除去。进行过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

(2)金属X是 ,其加入废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溶液Y是 ,利用其除去铜中杂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试题解析】(1)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组装过滤器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和玻璃棒,其中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玻璃棒。(2)从图框中可以知道,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金属X得到了不纯的铜,根据题干要求及废水中的成分并结合最后得到物质为硫酸亚铁晶体,可以判断金属X为铁;铜排在氢后面,不与酸反应,而铁排在氢前面,与酸反应,因此为除去混在铜粉里的铁粉并且得到FeSO4溶液,把金属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硫酸并过滤即可,故溶液Y为稀硫酸。

【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参考答案】(1)不溶性杂质;漏斗、烧杯、玻璃棒;(2)铁(或Fe);CuSO4+Fe═FeSO4+Cu;

(3)稀硫酸(或稀H2SO4);H2SO4+Fe═FeSO4+H2↑。

(四)文字叙述型推断题

例4.某无色溶液可能由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过滤,所得滤液为红色。

(1)由实验Ⅰ中的现象可推断出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探究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小华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

Ⅱ.取适量实验Ⅰ所得的红色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溶液变无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滤液为无色。

Ⅲ.从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中选择一种试剂,代替实验Ⅰ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实验,其余的试剂及操作与实验Ⅰ的均相同。

通过实验Ⅱ和实验Ⅲ,小华得出结论: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确实存在。

(2)实验Ⅱ所得无色滤液中,除酚酞以外,还含有的溶质为 ;

(3)实验Ⅲ中代替氢氧化钙溶液的试剂是

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解析】从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有沉淀产生可知,一定有碳酸钠(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只有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沉淀生成),而盐酸不能与碳酸钠共存;实验Ⅰ所得的红色滤液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可生成),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说明还有氯化钠,因为过量硝酸将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反应完,硝酸银与氯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故实验Ⅱ所得无色滤液中有HNO3、NaNO3和Ca(NO3)2;要证明有氢氧化钠,在操作、试剂均给定的情况下,只有选择氯化钡溶液。因为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都没有明显现象,而氯化钡可以反应完碳酸钠,消除碱性的干扰,滤液仍为红色可证明有氢氧化钠。

【方法点拨】解答此类推断题的关键是“咬文嚼字”,分析题中的每一步所描述的现象可以得出哪些结论,从现象分析实质,作出判断,同时要熟悉各种物质之间的反应和物质的性质,抓住物质的特征寻求突破口,然后顺着题意层层深入,逐步推出存在或不存在的物质,对于现象不能确定的只能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参考答案】(1)Na2CO3;HCl;(2)HNO3、NaNO3、Ca(NO3)2;(3)BaCl2;有白色沉淀产生,滤液仍然呈红色

(五)方程式叙述型推断题

例5.有A、B、C、D四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反应式表示:

①A+AgNO3 →B↓+ Ba(NO3)2

②A+H2SO4 →C↓+ HCl

③A+Na2CO3→D↓+NaCl

根据上述反应推断:A是______,B是______,C是______,D是______。

【试题解析】本题属于方程式叙述型推断题,题目给出了三个反应式,可以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和条件: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判断A、B、C、D的组成,根据①可以判断A中一定有钡离子,B是含银离子的沉淀,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可以判断B是氯化银,那么A是氯化钡;根据②可以判断C是硫酸钡;根据③可以判断D是碳酸钡。

【方法点拨】解答此类推断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题目给出的信息如气体、沉淀等实验现象,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和离子结合特点,依据物质的溶解性,进行分析判断,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参考答案】BaCl2;AgCl;BaSO4;BaCO3

(六)表格型推断题

例6.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NaOH、HCI、MgSO4、K2CO3、BaCl2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中“↓”表示生成难溶或微溶的沉淀;“↑”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出现)。

表1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A-E的物质名称是:

A ; B ; C ;D ;E 。

(2)请从A~E这5种物质中选取适当物质,通过一种合理的途径制取氧化镁。按顺序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题解析】将这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列表在相应位置标出有关的实验现象,如表2。

表2

两表对照:题中表1的现象A有2个“↓”,B有2个“↓”、1个“↑”,C有1个“↑”,D有1个“↓”,E有3个“↓”;表2对应的现象是BaCl2有2个“↓”,K2CO3有2“↓”、1个“↑”,HCI有1个“↑”,NaOH有1个“↓”,MgSO4有3个“↓”。故A为氯化钡,B为碳酸钾,C为盐酸,D为氢氧化钠,E为硫酸镁。

【方法点拨】该类试题一般给出物质范围并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了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推断出各未知物,这类题型可采用列表对照法解答。

【参考答案】(1)氯化钡;碳酸钾;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镁

(2)2NaOH+MgSO4=Na2SO4+Mg(OH)2↓;

Mg(OH)2 MgO+H2O

(或MgSO4+K2CO3=K2SO4+MgCO3↓;

MgCO3 MgO+CO2↑)

初中化学专题总结 篇4

——以化合价教学为例

一、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化合价教学的明确要求为“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合价写出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

立足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理念,学生在学习中对过程的经历与方法的体会不仅不可忽视,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比结果性的知识和技能更值得我们追求。那么,实现“根据化合价写出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的过程可以是、应该是什么?这应当是我们进行这节课程的教学之前应该首先考虑的重要问题。

二、教材分析

教材对化合价内容的阐述略显简单和生硬,难以帮助教师让学生建立起对化合价的有效理解。如果完全依照教材,仅仅是让学生机械地甚至是被迫地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既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荷又很有可能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学生学科体系建构的角度来看,这也不利于学生对化学学科思想的理解与自身学科思维的训练与养成。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已经学习过两种重要的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及化学式,明确了化学式的主要含义。并且此前的学习已经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了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尤其是对原子的结构以及氯离子与钠离子的形成有了基本认识。

然而,学生对物质化学式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逐个识别的层面上,随着化学学习的深入,学生将认识更多物质,不仅需要记忆更多的化学式,更需要了解元素形成化合物时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因此,我们有必要帮助学生认识这种规律,这将有助于学生在对物质组成与构成的学习中实现提纲挈领、化繁为简。化合价学习的必要性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产生的。

四、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认识化合价的正负以及绝对值所代表的真正含义,了解元素化合时的一般规律。

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化合价的认识过程,体会立足“宏观-微观-符号”的化学认识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立足学生对化合价的理解式学习,从宏观—微观—符号的化学学习理念出发,化合价的教学重难点就一定是立足学生对化合价符号的基本理解和对一些化合价现象的认识。据此,该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就可以表述如下:

在重点突破上,即概念认识的设计中,结合学生已有化学知识,采取了概念分层教学方式,创造性地将化合价的正负和数值(绝对值)分开教学,让学生充分理解化合价正负和绝对值代表的含义。

在难点突破上,元素多价现象的认识中,结合学生对化合价正负和数值的已有认识,适当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元素表现多价现象的原因。

六、教学模式

根据上述认识,我们立足现阶段学生已有化学知识与能力水平,通过对化合价概念发展史的研究,在设计理念上,采取了探究式教学模式,同时相应设置了“复习——概念引入——概念认识1:化合价的正负——概念认识2:化合价的绝对值——小结”等五个主要学习环节,充分体现了概念性知识探究型学习的特征。

设计中,我们首先强调了概念的引入。任何概念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即是让学习者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这个概念。在难点突破上,尤其是在关键环节——概念认识的设计中,笔者结合学生已有化学知识,针对化合价概念的认识采取了分层次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将化合价的正负和数值(绝对值)分开教学,让学生充分理解化合价正负和绝对值代表的含义。根据化合价概念本身抽象难懂的特征,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将抽象的微观世界用生动形象的图形模拟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认知负荷。

七、教学过程

复习环节

【投影】给出一组常见物质的化学式。【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和分析发现):化学式作为一种符号工具,其最基本的属性之一即是:符号和物质(指代对象)的一一对应!

概念引入环节

【教师】自从有化学研究以来,人类已经发现了成千上万种物质,每种物质都有一个表示其构成的化学式。化学式这种符号自然也就成了我们认识物质的一个有效的“窗口”。可是人类迄今发现的元素种类不过100多种,100多种元素如何形成如此多的物质?元素和元素化合时会有什么规律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其中的规律。

【投影】同时给出三种物质的化学式:氯化氢HCl、水H2O、氨NH3。

【教师】请大家观察这三种物质在元素组成上有什么共性?

【学生】均含有氢元素。

【教师】其构成一致吗?有什么区别?

【学生】氢原子的个数分别是1、2、3个。

【教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我们不妨做一下类比猜想:

【投影】依次出现4组画面:元素交朋友!

画面1:一个3D小人氢与一个3D小人氯交朋友。

画面2:两个3D小人氢与一个3D小人氧交朋友。

画面3:三个3D小人氢与一个3D小人氮交朋友。

画面4:一个3D小人钠与一个3D小人镁交友失败。

【教师】可以想象元素化合时就像3D小人之间的交往一样。我们看到:有些元素之间不能化合,而有些元素之间不仅可以化合而且化合所需的原子个数比也不尽相同。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原因呢?学习了下面这个概念,将会为你揭开谜底。【投影】化合价

概念认识1:化合价的正负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张常见元素化合价表,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或问题。

【投影】给出常见元素化合价表。

【学生】认真观察,相互交流。

【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提出你们的问题。

【学生】积极发表各自的看法。

【教师】好,同学们都很有自己的想法,我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进行归纳如下:

1、元素的化合价为什么有正负之分?

2、元素化合价的数值是怎么规定的?接下来,我们将就着2个主要问题展开学习。

【投影】化合价的正负:画面中左右两侧分别呈现A、B两种原子的示意图。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咱们前面学习过的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哪两个主要部分构成呢?

【学生】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教师】很好,那么整个原子的带电情况如何?

【学生】电中性。

【教师】为什么呢?

【学生】核内正电荷总数等于核外负电荷总数。

【教师】很好。那么大家想一想,元素化合时从微观来看,A、B两种原子之间肯定要靠近并产生一定的“结合力”。当A、B两种原子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大家猜一猜。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投影】动画形式描述:A、B两原子靠近时,B原子将电子更多地吸引到自己的一方(假设B得电子能力比A强),表现为:B侧“肥胖”,A侧“瘦小”。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现在我们采取分析的方法,仍然从A原子的局部看,与化合前相比A现在外围电子减少,大家想它还会呈现电中性吗?

【学生】不会,可能带正电?

【教师】大家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化合后,A核内的正电荷明显比核外的负电荷多了,所以会在局部呈现正电性。同理,大家判断一下B的电性如何?

【学生】带负电。

【归纳】现在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两种不同元素化合时,因得失电子能力不一样,两种元素会分别带上正电或负电,因此,我们就将带正电的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正价,相应地,带负电的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负价。概念认识2:化合价的绝对值

【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元素化合时会呈现正电性或负电性。仅仅如此还无法形成稳定的化合物,那么,要形成稳定的化合物还需要满足什么条件?下面我将以实例来为大家说明。

【投影】给出氯化钠中钠和氯的化合价;并在屏幕中依次给出钠和氯的原子及结构示意图。

【教师】要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Na和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在前面课程中学习过的原子结构的知识,大家想一想,那一类元素最“懒惰“呢?

【学生】稀有气体元素。

【教师】那么,有没有同学还记得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呢?

【学生】„„

【教师】大家想一想,它们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共性? 【学生】多为8电子态。【教师】对了,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多为8电子态,所以它们最”懒惰“。正如,我们每个人都有惰性一样,其他的原子也有”惰性“,总是期望能达到类似稀有气体元素的这种8电子结构。既然如此,请同学们想一想:钠和氯如何才能变为这种8电子状态呢?

【学生】作出各种猜想„„

【教师】有的同学可能已经想到了,钠如果去掉最外层这个电子就可以实现类似Ne的外层电子结构,而氯如果最外层能得到一个电子也就可以实现类似Ar的外层电子结构。这样的话,Na和Cl相遇时,就一拍即合:Na将最外层的一个电子给Cl刚好就满足了双方的需求。

【投影】动画演示电子得失过程。

【教师】现在两种元素都实现了“8电子稳定态”,因而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现在,我们仍然采取分析的方法,分别比较一下Na和Cl元素化合前后的变化。大家想一想,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的最大变化在哪里呢?

【学生】电子数。

【教师】很好。我们发现,Na和Cl的电子数变化值均是1。据此,我们就将钠的化合价定为1价,氯的化合价也定为1价。大家与事先给出的化合价比较,发现Na为+1价。Cl为-1价,有谁能解释一下呢?

【学生1】钠显正价氯显负价是因为钠失去电子显示正电性,氯得到电子后显示负电性。

【教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我们看待化合价时就应该将正负和绝对数值一分为二地看。

【教师】有了对氯化钠中元素化合价绝对值的认识,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氯化镁的例子。

【投影】给出氯化镁中镁和氯的化合价;并在屏幕中依次给出镁和氯的原子及结构示意图。

【教师】同学们现在可以根据我们对氯化钠的认识过程来类比分析氯化镁,看看会有什么问题出现?可以分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分组展开讨论。

【教师】大家讨论中,发现什么问题了呢?我们不妨与氯化钠对比,此刻的镁和氯化合时能”一拍即合“吗?差距在哪?

【学生】不能。镁需要失去2个,而氯只需得到1个。

【教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大家观察化学式的组成看能否给你启示?

【学生2】可以再来1个氯原子。

【教师】很好!就是这样。我们看一下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投影】屏幕中再出现一个氯原子,镁将最外层的两个电子一分为二,分别给一个氯原子。这样两种元素的三个原子都实现了8电子态。

【教师】化合完毕。现在我们可以如法炮制,来确定氯化镁中元素的化合价。哪位同学可以帮大家分析一下镁的化合价数值。

【学生3】镁化合前后电子数变化值为2,所以化合价是2价。

【教师】很好,完全正确。谁可以解释一下氯的化合价数值呢?

【学生4】氯化合前后电子数变化值为1,所以化合价是1价。

【教师】这位同学也解释的很好。小结:

【教师】现在来总结一下,化合价到底是什么?

【投影】对于化合价的认识以四个层次出现:1化合时的能力2既有正负又有数值(绝对值)3易得为负,易失为正4绝对值取决于化合前后的电子数的变化值。

初中数学专题解题方法大总结 篇5

猜想与归纳类问题:

大胆猜测,反复试验,说清道理。大多数是从计算方法上找规律。

说理型试题:

分析时遵循:从已知看可知,由未知想需知。

说理时遵循:从已知条件出发,依据课本公理体系,说理步步有据。

方案设计题:

按题目要求建模,用计算数据说话。

运动类问题:

分清运动过程中的各种情形,分别用速度时间表示所需要的量。

图表信息题:

解图象信息题的关键是“识图”和“用图”.解这类题的一般步骤是:(1)观察图象,获取有效信息;(2)对已获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理清各变量之间的关系;(3)选择适当的数学工具,通过建模解决问题.

开放型问题:

仔细审题,所得答案符合题目要求。根据结论,寻求适当的使结论成立的开放条件;结合现有条件,感知现有条件下可能成立的开放结论;综合分析,找出可以解决问题的开放策略。

阅读理解型问题:

新定义型:充分理解新的定义,根据新的定义判定命题是否成立,利用新的定义得到有用的结论。方法模拟性:认真看例题所用的方法和思路,模仿例题解题。

操作类问题:

解决实践操作性试题需要经历操作,观察,思考,想象,推理,反思等实践活动过程,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合情猜想与发现结论、验证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解答操作性试题,关键是要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抽象、概括所给的实际问题,揭示其数学本质,并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数学问题。

网格类问题:

熟悉①在网格中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垂线,②利用直角三角形进行计算线段的长,②作出特定长度的线段。

应用性题:

应用型问题解决的关键:恰当地建立数学模型。通过仔细审题,分清是应用方程还是不等式抑或应用函数来解题。依照各种模型的解题方法求出结果,并检验结果是否符合实际背景。

图形的变换:

熟悉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的性质和作图,牢记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的共同规律:变换前后的图形全等。熟悉位似变换。

统计与概率:

统计:深入理解各个概念,理解统计的一般方法的意义;

概率:明确什么是一个“等可能的结果”,找出一种合理的能恰当地分出各种等可能结果的规则是解概率题的关键;千万别忘了树状图和列表是很有效的分类方法。

定值类问题:

先从特殊情况中找出这个定值,再说明一般情况下与这个值相等。

最值类问题:

通常利用各种函数的增减性去求解。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几何也经常利用“×××线段最短”。存在性问题:

先假设存在,再通过计算或说理,看是否确实有符合题目的结果。

作图题:

初中化学研修总结 篇6

进过这段时间的研修,虽然我们老师都很忙碌、劳累,但也让我收获较多、充实了很多。同行们的经典文章、评论......这种远程学习、交流让我明白知识需要积累,经验需要总结,学习+反思=提高。也使我进一步感受到“化学”这一门学科所蕴含的魅力,它的内在的实践探索之美能使学数学的人变得更加聪明与深邃。

这种新形式的远程研修,形式新颖、范围广泛。同行之间没有了距离,大家都在畅所欲言,毫无顾虑,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从中我得到了专家们在线研讨的指点,看到了许多优秀的案例。在新课改中就非常强调集体备课,充分做到资源共享。而在远程研修平台上,我得到了广泛的教育资源,同时也吸取到了许多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现将我研修的情况总结如下:

从本次《以易错题为载体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专题研修来讲让我学习到了如何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首先老师本身要做表率,作为老师来讲要做到:1。平时需要不断充电。在这个学习化的社会里,不学习就会被淘汰。作为老师,尤其是化学老师,更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调整,才能进步和成长,用深厚的博学来适应自己的工作。2。业务需要不断拓展。通过几天的研修学习,我找到自己的差距,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给自己在各方面有一个教为清晰明确的定位。对自己不足之处有正对性的加以充实、调整、提高。3。理论必须落实实践。通过研修学习,接触到许多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内心无比震撼。同时感到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重大,必须将这些新的、先进的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充分发挥先进理念的价值与意义。

其次,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1、指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纠错本。纠错本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平时发现错题及时积累。

2、学生把易错题给收集起来。易错题的收集积累可以让学生平时再出现错题或少现错题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去防止出现错题或者少现错题。

4、老师再如何组织指导易错题的教学。

5、最终达到培养好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不忘把实践中的一些作法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及时总结,及时与同伴一起进步和成长。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题精讲 篇7

一、专题简介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解决快出产品的问题, 化学平衡理论是解决多出产品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无论对理论研究还是对化工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系统掌握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概念、理论及应用, 对于深入认识其他平衡, 重要的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深入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因此, 相关内容如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常数、平衡移动原理、有关转化率的计算, 属高考必考内容。

二、知识回顾

1.知识网络梳理

2.核心知识再现

(1)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对于反应aA (g) +bB (s) ═cC (g) , 条件的改变 (其他条件不发生变化) 引起的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见下表。

(2)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

Ⅰ.绝对标志

(2) 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

Ⅱ.相对标志

(3) 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方法。

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概括为一句话, 即“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 (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 , 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4) 等效平衡与等同平衡。

在分析等效平衡与等同平衡时宜抓住3个变量, 即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若是“等同平衡”, 三者皆相同;若是“等效平衡”, 则体积分数一定相同,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会同比例发生变化。其规律总结如下:

(5)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横轴为时间类的图像均有“拐点”和“平台”, 只有平台上的点代表平衡量。横轴为温度或压强类的图像一般无“拐点”和“平台”, 曲线上任意一点都是指在特定压强或温度时的平衡量 (纵轴为速率的除外) 。

(1) 浓度-时间图:此类图像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 (或某一成分) 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如A+BAB反应情况如右图。此类图像要注意各物质曲线的折点 (达平衡) 时刻相同, 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关系。

(2) 全程速率-时间图:如Zn与足量盐酸的反应, 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出现右图情况。AB段 (v渐增) , 因反应为放热反应, 随反应的进行, 温度渐高, 导致反应速率的渐大;BC段 (v渐小) , 随反应的进行, 溶液中c (H+) 渐小, 导致反应速率渐小。

(3) 含量-时间-温度 (压强) 图:常见形式有如下几种 (C%指产物质量分数;B%指某反应物质量分数) 。

(4) 恒压 (温) 线:该类图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 (c) 或反应物的转化率 (α) , 横坐标为温度 (T) 或压强 (p) 。

(5) 其他:如右图曲线是其他条件不变时, 某反应物的最大转化率 (α) 与温度 (T) 的关系曲线, 图中标出的1、2、3、4四个点, 表示v正>v逆的点是3, 表示v正<v逆的点是1, 而2、4点表示v正=v逆。

(6) 化学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可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 K值越大, 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当K>105时, 可以认为该反应已经进行完全。虽然转化率也能表示反应进行的限度, 但转化率不仅与温度条件有关, 而且与起始条件有关。K值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 而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起始浓度的大小无关。

(1) 不要把反应体系中纯固体、纯液体以及稀溶液中的水的浓度写进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例如:

但在非水溶液中的反应, 若有水参加或生成, 则此时水的浓度不可视为常数, 应写进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例如:

(2) 同一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不同, 其平衡常数表达式及数值亦不同。例如:

(3) 可逆反应进行到某时刻 (包括化学平衡) 时, 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称为浓度商 (Q) 。则Q=K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Q<K时说明反应在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Q>K时说明反应在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三、命题趋势

1.从基于文字信息的给予走向基于图示、表格信息的给予

从近几年新课程高考关于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有关命题情况来看,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命题思路发生了变化, 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有关试题所呈现的解题信息方式的变化, 从过去的以文字、可逆反应方程式信息为主的给予方式向以图示或表格信息为主的给予方式转变, 加强了对提取信息、甄别信息、处理与加工信息能力的考查。

2.从基于纯化学平衡内容的命题走向基于速率与平衡兼容的命题

根据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的命题内容来看, 考查纯化学平衡问题的几率要远远大于考查化学反应速率问题的几率。但从近两年高考尤其是新课程高考的命题情况来看, 化学反应速率类试题也容入进来, 且分值在不断增大。当然, 高考化学关于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命题思路的调整, 我们还是能从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关系中找到依据的,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化学平衡建立的依据和标志, 所有能使正、逆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且不相等的条件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即告诉我们对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不仅可以用现成的条件判据, 还可以结合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加以认真分析, 总结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变化的关系。

四、典例剖析

题型一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例1.在恒容条件下将Ag2SO4固体置于一容器中, 发生下列反应:Ag2SO4 (s) Ag2O (s) +SO3 (g) , 2SO3 (g) 2SO2 (g) +O2 (g) , 经10min后, 反应达到平衡, 此时c (SO3) =0.4mol·L-1, c (SO2) =0.1mol·L-1, 则下列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

A.SO3的转化率为20%

B.加压, 容器内固体质量增加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为40g/L

D.v (O2) =2v (SO2) =0.005mol/ (L·min)

解析:达平衡时c (SO2) =0.1mol·L-1, 则消耗了的c (SO3) =0.1mol·L-1, 故SO3的转化率=×100%=20%, A正确。平衡后加压, 平衡逆向移动, 固体质量增加, B正确。设容器的容积为1L, 则平衡时容器中含0.4molSO3、0.1molSO2和0.05molO2, 根据气体的密度=, 解得气体的密度=40g/L, C正确。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得:2v (O2) =v (SO2) =0.01mol/ (L·min) , D错误。

答案:D

点评:求反应速率的途径一般有两条:一是根据反应速率的定义求, 二是根据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的规律来求。而高考中以速率为背景延伸出的转化率、密度的计算, 应根据定义来求。

题型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例2.某探究小组用KIO3酸性溶液 (实验时用醋酸) 与KI淀粉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变色的方法, 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1)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 实验条件做如下限定:所用KIO3酸性溶液的浓度可选择0.01mol·L-1、0.001mol·L-1, 催化剂的用量可选择0.5g、0g, 实验温度可选择298K、323K。每次实验KIO3酸性溶液的用量均为4mL、KI淀粉溶液[c (KI) =0.1mol·L-1]的用量均为2mL。如果要探究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通过变换这些实验条件, 至少需要完成_______个实验进行对比才可得出结论。

(3)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某同学改变KIO3酸性溶液的浓度, 测得以下实验数据 (从混合振荡均匀开始计时) :

计算用0.001mol·L-1 KIO3酸性溶液进行实验时KIO3的平均反应速率 (忽略混合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写出计算过程) 。

解析: (1) 中离子方程式虽很熟悉, 但易受惯性思维的影响导致错误, 实验时所用的酸是弱酸CH3COOH, 在离子方程式中应保留化学式。 (2) 要进行对比实验, 很显然要固定一个条件, 然后变换另一条件, 即控制变量法, 实验过程如下表:

点评:当研究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 往往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 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成为高考考查的热点。

题型三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

例3. (1) 在一定条件下,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下列关系中, 能说明反应N2 (g) +3H2 (g) 2NH3 (g) 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2) 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一些宏观物理量恒定不变:a.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b.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质量分数不变, c.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e.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变。

(1) 能说明反应N2 (g) +3H2 (g) 2NH3 (g) 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

(2) 能说明反应H2 (g) +I2 (g) 2HI (g) 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

(3) 能说明反应2NO2 (g) N2O4 (g) 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

(4) 能说明反应C (s) +H2O (g) CO (g) +H2 (g) 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

解析: (1) 中选项给出的是用绝对标志判定化学平衡状态, 选项C正确。 (2) 判断时首先要注意到本题中反应的条件是恒温恒容, 其次要注意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是否有固体物质存在。反应 (1) 在反应过程中气体的质量不变, 因此在恒容状态下不能用密度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由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无色气体, 因此也不能用颜色来判定;反应 (2) 是一个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 反应过程中气体的质量不变, 物质的量也不变, 所以不能用压强和密度判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反应 (3) 在反应过程中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 因此同样不能用密度来判定;反应 (4) 在反应过程中气体的质量和气体的物质的量均发生改变, 因此a、b、c、d均可用来判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由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无色气体, 因此不能用颜色来判定。

答案: (1) 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C (2) (1) abc (2) abe (3) abce (4) abcd

点评:从化学平衡的特征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时, 要特别注意外界条件的限制及反应本身的特点, 如“恒温恒容”、“体积可变”、“体积不变”、“全是气体参加”等。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确定或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方法规律, 并比较“四大”动态平衡 (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水解平衡) 研究的对象范围, 有关原理的分析应用等。

题型四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例4.在3种不同条件下, 分别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 发生反应如下:2A (g) +B (g) 2D (g) ΔH=-QkJ·mol-1, 相关条件和数据见下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用压强或密度是否发生变化判断上述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B.实验Ⅱ可能隐含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 实验Ⅲ达到平衡时v (D) 为0.05mol·L-1·min-1

C.由表中信息可知Q>0, 并且有Q3<Q1=Q2=Q

D.实验Ⅰ达到平衡后, 恒温条件下再向容器中通入1molA和1molD, 新平衡时c (D) 为1.0mol·L-1

解析:反应在恒容条件下进行, 因此本反应不能用密度变化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A错。对比实验Ⅰ和Ⅱ可知实验Ⅱ使用了催化剂, 实验Ⅲ中根据速率的定义可求得v (D) 为0.005mol·L-1·min-1, B错。对比实验Ⅰ和Ⅲ可知Q>0, 但根据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的含义可得Q3<Q1=Q2<Q, C错。由表中数据知实验Ⅰ平衡时c (A) =c (D) , 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知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D后, K不变, 平衡不移动, 因此有c (D) =1.0mol·L-1。

答案:D

点评: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要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实质, 即“减弱”两字, 同时注意到由于平衡常数的引入, 通过平衡常数或浓度商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题型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例5.对于可逆反应N2 (g) +3H2 (g) 2NH3 (g) ΔH<0, 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

解析:对于选项A, 由于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 因此温度越高, NH3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越小, 这一点是符合的, 但考虑到温度越高, 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体现在图像上即在达到平衡前曲线的斜率大, 因此选项A错, 正确的图像如右图所示, 即符合“先平先拐”的原理。同理可推知选项D也错。若恒温恒压, 充入稀有气体使反应速率减慢;若恒温恒容, 充入稀有气体后反应速率保持不变, B错。选项C可以这样理解, 开始时, 主反应向右, N2的体积分数减小, 达平衡时, N2的体积分数最小;接着升温, 化学平衡逆向移动, N2的体积分数增大, 所以C项正确。

答案:C

点评:解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题的前提是:正确识别图像, 明确曲线的“三点一走向”, “三点”即起点、转折点、终点 (转折点是特殊点———解题重要依据) , “一走向”即变化趋势。解题技巧是: (1) “先拐先平”。在含量—时间曲线中, 先出现拐点的则先达到平衡, 说明该曲线表示的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 (2) “定一议二”。在含量—T/p曲线中, 图像中有三个变量, 先确定一个量不变, 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因平衡移动原理只适用于“单因素”的改变) 。即确定横坐标所示的量后, 讨论纵坐标与曲线的关系, 或确定纵坐标所示的量后 (通常可画一垂线) , 讨论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

题型六等效平衡的判断和应用

例6.已知T℃、PkPa时, 在容器甲和容器乙中分别充入1molA (g) 和1molB (g) , 发生反应A (g) +B (g) C (g) ΔH<0, 反应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已知起始时V乙=V甲, 装置如下图所示。当反应达平衡时, 测得甲中C的体积分数为4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容器甲、乙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不等

B.容器甲、乙中反应的起始速率不等

C.达平衡时, 容器甲、乙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等

D.达平衡时, 容器甲、乙中放出的热量相等

解析:由于反应的温度相同, 因此化学平衡常数相同, A错。通过达平衡时甲中C的体积分数, 可计算平衡时容器甲的体积, 设A的转化率为x, 则:

答案:AC

点评:解答有关等效平衡问题, 首先应弄清楚外界条件是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 然后再利用有关结论。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题目的条件建立等效平衡模型, 利用等效假设进行有关问题的分析 (如转化率、压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 。

题型七平衡常数的应用

例7.已知在25℃时, 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O分解反应NO (g) N2 (g) +O2 (g) 的平衡常数为1×10-30

B.根据K2的值可判断常温下H2和O2很容易反应生成H2O

C.常温下, NO、H2O、CO2三种物质分解放出O2的倾向大小为NO>H2O>CO2

D.温度升高, 题中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均增大

解析:平衡常数的大小不仅与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还与化学计量数有关, 选项A中K值应为1×10-15。化学平衡常数只表示反应倾向的大小, 与反应速率无关, B错, C正确。很明显题中反应 (2) 是放热反应, 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 D错。

答案:C

点评:化学平衡常数是实验区高考试题的热点内容, 它既可以用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 也可以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在一般条件下平衡移动后物质的浓度和转化率。利用化学平衡常数为桥梁的计算关键是抓住“温度不变, 化学平衡常数也不变”这个规律, 而很多同学在求解时往往不能利用这个隐性规律而导致无从下手。

五、巩固练习

1.臭氧也可读做二氧化氧, 是重要的氧化剂和水处理剂。已知:2O3 (g) ═3O2 (g) ΔH=-144.8kJ·mol-1, t℃时K=3×107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O3转化为O2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B.打雷时O2能转化为O3, 此过程必吸收能量C.t℃时, 3O2 (g) 2O3 (g) , K≈3.33×10-77D.O3转变为O2的能量曲线可用上图表示

2.某温度下, 将2molA和3mol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 发生反应:aA (g) +B (g) C (g) +D (g) , 5min后达到平衡, 测得K=1, 若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器的体积增大1倍, 测得A的转化率没有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变条件前后, B的转化率均为40%

B.改变条件前后, C的反应速率保持不变

C.若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 在容器中再充入1molA和1molB, B的转化率增大

D.若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 在容器中再充入molB、1molC和1molD, B的转化率减小

3.在容积均为500mL的Ⅰ、Ⅱ、Ⅲ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N2和2.5molH2, 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1、T2、T3且恒定不变,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发生反应N2+3H22NH3ΔH<0。实验测得反应均进行到tmin时N2的体积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v (H2) =3v (N2) 时, 可以说明三个容器中的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在tmin时, 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Ⅱ和Ⅲ

C.在tmin时测得c (N2) Ⅲ=1mol·L-1, 若再向Ⅲ中充入1.5molN2和1molNH3, H2的转化率不变

D.三个容器中的反应均达到平衡后, 容器Ⅰ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小

4.一定温度下, 4个容积均为1L的容器中, 分别进行反应[各容器中的C (s) 都为足量]C (s) +H2O (g) CO (g) +H2 (g) ΔH=+131.3kJ·mol-1。在某时刻, 测得有关物质的浓度 (单位:mol·L-1) 及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容器Ⅱ中, v正<v逆

B.在容器Ⅳ中, H2的浓度为0.50mol·L-1

C.在容器Ⅲ中, 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13.13kJ

D.若将平衡时Ⅰ、Ⅳ中的物质混合于容积为1L的容器中, 则反应仍处于平衡状态

5.已知:2CH3OH (g) CH3OCH3 (g) +H2O (g) ΔH=-25kJ·mol-1, 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 在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 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

(1) 平衡时, c (CH3OCH3) 等于_________mol·L-1, 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_______kJ。

(2) 若在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3OH, 请在下图中画出CH3OH的浓度和转化率曲线示意图。

参考答案:1.D 2.AC 3.C 4.A

5. (1) 1.6 40

(2)

初中化学专题总结 篇8

1.知识与技能:

(1) 掌握常见酸、碱、盐类物质的鉴别方法;

(2) 能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出鉴别物质的实验方案。

2.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合作与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常见酸、碱、盐类物质的鉴别方法。

难点:能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出鉴别物质的实验方案。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归纳总结。

【教学手段】实验、多媒体。

【教学流程】

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通过设置游戏课引课。(学生比赛:在多种未贴标签的试剂中找到FeCl3溶液。)

师:请问你是怎么找到FeCl3溶液的?

生:溶液颜色为黄色。

师:很好!抓住物质的特征是我们对物质进行鉴别的关键,本节课我们就根据物质的特征重点学习有关酸、碱、盐类物质的鉴别。

设计说明:用游戏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进入学习状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板书:酸、碱、盐类物质的鉴别。)

温故知新,理清思路

师:通常我们依据物质的哪些性质完成对物质的鉴别?

生: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师:上面的环节,应用到了FeCl3溶液的物理性质——溶液的颜色为黄色。在我们学习过的酸、碱、盐类物质的水溶液中,还有哪些溶液是有颜色的,溶液有颜色的原因?

生: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溶液显色的原因是其中包含的金属离子导致的。

(课件展示:知识储备1:溶液的颜色。蓝色:含Cu2+的溶液 黄色:含Fe3+的溶液 浅绿色:含Fe2+的溶液。)

师:根据溶液的颜色可以帮助我们快速鉴别物质,这是根据物理性质鉴别的优点——简单、快捷。

(课件展示:鉴别下列各种物质,并说明理由。)

1.CuSO4溶液和水;2.水和酒精;3.锌和汞;4.Na2CO3粉末和CaCO3粉末;5.浓盐酸和浓硫酸。

学生从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挥发性等性质进行说明。

师:在鉴别物质时,优先考虑的是物理性质。但如果物理性质相似,不易鉴别时,怎么办?

生:利用化学性质鉴别。

师:酸、碱、盐类物质因涉及内容较多,相互间反应错综复杂,在根据化学性质鉴别时,关键要抓住明显的实验现象,通常酸、碱、盐类物质的反应中有哪些明显的现象?

生:放出气体、生成沉淀、颜色改变。

(课件展示:知识储备2:酸碱盐中常见产生气体的反应。)

1.活泼金属和酸反应产生氢气;

2.碳酸盐(碳酸氢盐)和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3.铵盐和碱反应产生氨气。

师:明确酸、碱、盐类物质反应生成物中一些典型的沉淀是我们鉴别物质的重要依据,常见的沉淀有以下几种。

(课件展示:知识储备3:酸、碱、盐反应中常见沉淀。)

白色沉淀:AgCl、BaSO4、CaCO3、BaCO3、Mg(OH)2、Al(OH)3 ;

蓝色沉淀:Cu(OH)2 红褐色沉淀:Fe(OH)3。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疏理,巩固基础知识,为下一步应用奠定基础。

设计实验,活动探究

师:桌面上有两瓶没贴标签的无色液体,它们分别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请大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鉴别。

(课件展示:活动探究一: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可供选择试剂——无色酚酞、 Na2CO3、铜丝、 FeCl3溶液、锌粒、KOH溶液、 BaCl2溶液、CuO、CuSO4溶液、镁带。

师:请同学们就亲自动手完成鉴别,每小组汇报时请说明所选择试剂并描述实验现象。

生:第一小组:锌粒,产生气泡;第二小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第三小组:铜丝、失败;第四小组:CuSO4溶液、生成蓝色沉淀;第五小组: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第六小组:KOH溶液、失败;第七小组:镁带、产生气泡;第八小组:FeCl3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第九小组:Na2CO3、产生气泡:第十小组:CuO、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蓝。

师:请第三小组和第六小组分析失败的原因。

生:所用药品为铜丝,为何无现象解释不清。

生:所用试剂为KOH溶液,估计KOH溶液加多了,所以无现象。

师:请其他小组帮助这两个小组分析原因,总结一下鉴别物质时的注意事项。

生:铜丝与稀硫酸不反应,KO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无现象。

师:鉴别物质要根据物质的性质,根据性质选择物质时还要看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请各小组将鉴别过程以实验报告的形式记录下来,依据记录总结鉴别的一般步骤。

生:取样→操作→现象→结论。

设计说明:学生亲自动手,体验物质鉴别的一般过程,体验成功,反思失败。通过设计与探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

师:如果待鉴别物质增加为3种,你们能完成鉴别吗?

(课件展示:实验设计一:选用一种试剂鉴别:BaCl2 、Na2CO3 、HCl三种无色溶液。)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设计方案——可选用紫色石蕊试液、稀硫酸加以鉴别。

师:是否还有其他方法?

生:还可以选择可溶性的碳酸盐。

师:借助课件进行分析讲解。

设计说明:注重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把教学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分析思考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师:通过以上练习,我们掌握了选用合适的试剂鉴别物质的方法,如果不选用任何试剂,能否完成鉴别呢?

(课件展示:实验设计二:不用其他任何试剂能否鉴别BaCl2、Na2CO3 、HCl三种无色溶液。)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结论。

师:根据学生描述总结解题方法,取样编号、两两混合、记录现象、根据现象得出结论。借助课件进行分析讲解。

巩固练习

(课件展示:实验设计三:不用其他试剂鉴别稀盐酸、Na2CO3、KCl和Ca(NO3)2四种无色溶液。)

学生小组讨论后,分析讲解。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合作与交流,分析、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学会鉴别物质的一般方法。让学生体会学习中的成就感,使其在快乐中学习。

课堂小结

师:抓住易于观察的现象及一些典型离子间的反应,我们能确定物质鉴别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勇于探索,善于总结,坚持不懈,成功就会属于你。

【教学反思】

本节专题复习课是在课程标准指导下,渗透化学方法的复习课,它不再局限于对旧知识的简单回忆和概括, 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设计本节课时我着重考虑了以下几点,并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在选用试剂完成物质鉴别的过程中,设置实验探究和设计实验方案等环节,让学生在动手实验和设计实验方案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分析、归纳、总结出酸、碱、盐类物质鉴别的一般思路与方法,体会到了探究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汇报展示和书写鉴别过程的实验报告,引导学生正确描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提高学生使用化学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学生汇报结论中的两个失败小组,我并没有及时加以讲解,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不仅激励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而且还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3.拓展思维提升能力

在学生掌握选择试剂完成酸、碱、盐类物质的鉴别后,拓展思维——不用任何试剂来完成鉴别,不仅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尽管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上作了一些努力和尝试。但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由于课时紧,探究、讨论的环节较多,课堂节奏的调控还需要灵活地处理和把握;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关注教学任务的执行与完成,对学生探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做得还不够。通过对这节课的反思,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相信,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会使学生受益无穷。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使“教者爱教,学生爱学”。

E-mail:hit790205@163.com

编辑/张烨

上一篇:毕业考试之前作文下一篇:物业中心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