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科学教学总结

2024-11-15

小学教师科学教学总结(共13篇)

小学教师科学教学总结 篇1

本学期,我担任三、四、五年级的科学课,一周十六节课说起来并不轻松,但在教学时我丝毫不敢松懈,而是积极地钻研教材的重难点,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同时,不断学习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教法。

工作中,我用真心去关注每一位学生,面对好动、调皮学生较多的现象,我学会了耐心,积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观点,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具体工作如下:

一、抓教室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

学校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在的影响作用。为此,我努力营造浓厚的科技教育氛围,结合流动展板,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展,展示学生优秀科技作品,布置好科技知识、科技作品、科普信息窗等科普教育的主阵地,积极营造良好的物化环境。

二、认真辅导好科技兴趣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科技教育必须同学科的整体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辅导学生科技活动是科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它是科学课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本学期,组织学学生参加常州市科技创新大赛,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都获得不错的成绩!

三、加强校内和校际间的交流研讨,提高教学水平

为了提高我校以及个人的科学教学水平,我校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区和市的公开课示范课,广泛的吸取兄弟学校的优秀教学经验和方法。利用课余时间我校会与兄弟学校清音外国语进行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相互研讨科学课的教材教法,交流心得体会,与老师们之间思想的交流碰撞出无限的火花,对我们启发很大!

四、加强教师业务学习,重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本学期我因病不能完成小课题的结题工作,但教研室的每次培训我都能尽量参加。我还能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听课、说课、评课、教后反思等方面的教研活动。

本学期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在教科研方面,今后将在这方面加强。

小学教师科学教学总结 篇2

师:同学们, 四季是怎样形成的?根据前一节课的学习进行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3分钟后, 汇报。

生1:地球公转。

生2:地球倾斜。

生3:太阳的直射和斜射。

师:好的。古人很早就对四季有所研究, 打开书本说说是怎样研究的。

学生打开书本, 简单讨论

师: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

生:夏季短, 冬季长……

师:古人的发现是真的吗?我们用实验来验证。这个实验应该注意什么?

生:椭圆形。

经过简单的谈论, 教师安排开始实验……

教师指导一组学生到讲台上进行实验, 其余小组分组进行并教师忙于讲台与学生小组之间巡回指导, 忙的不亦乐乎……

长达30分钟的实验……

铃声响起……

师:今天的实验我们验证了什么?

生:四季的形成与地轴的倾斜有关

生: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下课!

这是一堂发生在笔者身边的科学课, 教师突出了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 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整堂课教师对于学生的活动并没有任何有效的小结与总结, 每一个活动都处于相对割裂的状态, 学生处于一种松散、自由的实验活动, 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知识系统, 科学素养的提升也非常有限。

【理论基础】新课标与建构主义理论

小学科学新课标指出:科学课是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 学习是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建构主义提倡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 它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认为教师是儿童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学习主要通过交互来实现。

作为学生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着的教师, 在课堂上如何实现有效的交互活动, 促使学生良好科学素质的形成, 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针对小学科学有效总结谈谈自己的一点思考。

一、有效总结的作用

1. 有效总结是科学有效学习的“保险箱”。

科学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以探究活动为主, 与其他学科教学形式存在极大的区别, 学生往往高高兴兴上课, 稀里糊涂下课, 对于一堂课到底学的是什么, 作为小学生来说无法领会和掌握, 因此教师恰到好处的小结与总结对于学生科学知识的掌握尤为重要。是学生形成系统知识、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的保障。

课例一:《杠杆的科学》

师:请2名学生玩游戏。谁会赢?

生:××会赢因为他是我们班力气最大的同学, ××是我们班力气最小的。

进行“大力士”比拼, 发现反而力气小的同学赢了。

师:为什么我们的猜测错了呢?

生:老师不公平, 因为距离不同。××很费力, ××很省力的。

师:刚才游戏中的道具科学上我们称之为“杠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杠杆的科学。

要研究杠杆, 必须认识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支撑着杠杆, 并围绕着运动的点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点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点叫阻力点。

“杠杆”“用力点”“支点”“阻力点”对于学生来说一些陌生的科学名词, 但是对于《杠杆的科学》教学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科学概念, 教师结合有趣的小游戏适时地教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表象, 形象而轻松地掌握枯燥的科学概念。很好地处理了课堂的知识重点。

课例二:《谁选择了他们》

场景一:两只墨绿色的青蛙在墨绿色的背景前快乐地跳舞, 一起跳到幕布后面;【改变幕布颜色:黄绿色】两只墨绿色青蛙带领4只不同颜色青蛙出场。

师:如果你是一条蛇, 你会最先吃掉哪只青蛙?

(扮演蛇的同学抓住了墨绿色的青蛙)

师:为什么?

生:墨绿色的青蛙在黄绿色的环境里最显眼。

场景二:幕布后出现另一只黄绿色青蛙, 两只黄绿色青蛙共同跳入幕布;【改变幕布颜色:黄色】两只黄绿色青蛙带领4只不同颜色青蛙出场。

天敌再次出动。

场景三:最后剩下的是与环境颜色接近的黄色的青蛙。

师:通过刚才的表演和青蛙体色演变图, 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生1:绿色环境中绿青蛙容易生存, 黄色的环境中黄青蛙容易生存。

生2: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生存下来。

师:青蛙在繁衍过程中, 会有一些微小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生物学上称为变异。 (板书:变异) 这种变异能让青蛙更适应环境, 就会传给下一代, 生物学上我们称之为遗传 (板书:遗传) 。

“遗传和变异”是一组生物学名词, 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但是作为小学科学教学如果将遗传和变异的规范概念灌输给学生, 将会适得其反。教师采用了形象的表演让学生明白, 在繁衍的过程中, 动物的体色会随着环境的变化, 将适应环境的因素遗传给下一代, 称为遗传。不适应环境的因素在自然的选择中逐渐被淘汰, 而这些微小的变化就称为变异。通过形象的表演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组科学概念。

课例三:《谁选择了他们》

环节一:恐龙与魔鬼蛙的对比引入

环节二:青蛙的去与留 (略)

环节三:怎样体形的动物保温效果好实验探究 (略)

课堂总结:环境的变化影响了生物的生存,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来改变自身的结构、习性来适应环境。作为地球生物的一员, 让我们共同来保护环境, 维护生物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因为保护环境, 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师通过组织有趣的表演再现了蛙类体色的演变与周围环境颜色的关系, 利用科学的对比模拟实验有效地验证了体形与保温效果的关系。但是一节形式多样的科学课堂, 带给学生的身心的愉悦同时也给学生带来大量的、零碎的科学信息, 这些信息是不稳定的, 不牢固的, 特别是新旧知识的衔接需要一个及时有效的梳理, 因此有效的总结能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形成知识结构, 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引领学生透过游戏、实验的现象看本质, 找到本科的精华所在, 那就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科学法则。

2. 有效总结是科学探究活动的“润滑剂”, 是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引爆器”。

科学探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学生持续的探究热情与强烈的求知欲望的支撑。如果科学课堂仅仅是单纯一个接一个的独立的活动组成, 会影响学生探究的热情。因此简洁而精辟的课堂总结是课堂的润滑剂, 不仅将课堂环节有效地衔接, 而且使学生将对之前的活动热情和情感更好地延续到下一个探究活动当中去。更有甚者可以将课堂的气氛推到最高点。

课例四:《谁选择了他们》

活动:青蛙体色演变表演

师:环境的变化影响了生物的生存, 而生物要想更好地生存下去, 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青蛙和其它生物都是利用遗传和变异来改变自己适应环境。

师: (出示极地照片) 这是什么环境?

生1:寒冷的北极。

生2:面目的白色。

生:在这个环境中的动物应该用什么体色来适应环境?

讨论开展探究实验……

环境的变化与动物生存存在密切的关系, 对青蛙的去与留是一个很好的总结和归纳, 一张冰天雪地的图片以及不同体形的动物却将话题顺理成章地转移到了体形与保温效果之间的对比实验中去。而强烈的反差不仅缓解了学生课堂的思维疲劳, 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探究内容的激情。学生有了之前的知识铺垫, 思路也完全打开课堂顿时活跃了许多。

3. 有效总结是科学活动得以延伸的“催化剂”。

课例五:《昼夜交替》

课堂结束环节:

师:今天我们对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解释。并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尽管许多同学已经知道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解释, 但是通过今天的研究我们却发现其中的**等解释都是合理的。看来, 我们对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要作出更加科学的解释, 需要进行更多的观察和实验, 需要有更多的证据。我们将在以后的科学课中进一步加以研究。

课例六:《抵抗弯曲》

课堂结束语:

师:这节课我们从生活中屋顶、高架桥等生活入手, 讨论发现影响材料抗弯曲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很多, 今天通过对比的方法控制材料厚度的因素, 反复实验后发现材料的厚度增加, 它的抗弯曲能力就会显著增强。那么影响物体抗弯曲能力的其他因素, 我们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逐一进行研究也可以在课外小组进行。

这样的结束语不仅帮助学生回顾本堂课经历的“观察—假设—模拟—解释—得出结论”的完整探究过程。又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还可以激发起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更深切的理解。

二、有效总结的原则

1. 科学、准确。

课堂总结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组织与表述, 它与课堂一般提问和互动不同, 它要求教师的语言更严密、更科学、更准确, 能为学生知识的建构起到良好的疏通与概括的作用。

2. 精辟。

课堂总结要做到重点突出、恰到好处, 并言简意赅。课堂小结作为学生知识梳理和提升的重要手段, 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期末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但是他所占的“戏份”却并不多, 因此精辟的语言却要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3. 承前启后。

课堂小结根据不同类型的科学课堂, 不同的教学环节所起的作用应是不同的。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课堂总结达到不同的效果。

三、有效总结的方式

俗话说: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课堂总结的方式没有固定的形式, 教师在遵循客观的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 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与不同教学环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小结和课堂总结。

1. 归纳总结、承前启后式。

归纳总结式是指教师在小结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时, 运用准确、简练的语言, 提纲挈领地将新知识在学生大脑中经过“信息编码”而定格。如教学《我们来造环形山》一课, 经过模拟实验的方式模拟环形山在形成过程中陨石的特点以及环境的影响, 教师可以利用提问: (1)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 你能用几句话来描述一下“陨石撞击说”吗?学生通过思考回顾, 将再一次重现大小、轻重不同但都近似圆形的陨石以不同的速度、角度撞击月面从而形成大小不同、深浅不一、层层叠叠、大换套小环、但都近似圆形的环形山。 (2) 你还有什么疑问?学生从不同角度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有学生就问到:撞击月面后的陨石去了哪里?教师适时地引导新的探究活动。进而达到承前启后的效果。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堂小结都需要承前并启后, 需要根据具体课题的类型来确定。

2. 图表式。

(1) 学生表格式。科学探究活动往往伴随着探究实验记录表的使用, 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形成具有个性的小组成果进行小结。如:

表格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实验过程中控制变量的方法, 实验反复验证的科学性以及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解读表格信息的同时, 也能很好地了解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板书式。利用结构性板书很好地反映了整堂课的教学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 以及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学《昼夜交替》一课, 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形成结构性板书如下:

教师利用这样的板书带领学生回顾课堂40分钟的“行程”, 让模拟实验的一般步骤与环节在每一位学生的脑海中重现。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学习与掌握。

3. 活动式小结。

(1) 科学游戏活动小结。科学知识的学习来自生活, 更需要运用生活中去。如杠杆省力广泛运用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当中, 教学《杠杆的科学》一课最后的课堂小结可以做到首尾呼应, 利用“大力士”比拼游戏引入, 仍然利用解密力气小的同学轻松赢过力气最大同学的原因就是力点与支点之间的距离。并适时提出如果给你足够长的撬棍和一个足够坚固的支点, 你可以翘起整个地球吗?虽然这个游戏并不能真正完成, 但是通过五年级学生的思维讨论, 完全可以推测和讨论出相应的方法。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学生对杠杆省力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2) 知识竞赛活动小结。同样是《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小结,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距离是杠杆省力与否的关键因素。教师可以利用大量的工具图片让学生进行抢答的形式, 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熟悉程度的训练。

4. 交流式小结。

科学课堂教学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讨论和探究活动。同时要让学生有机会去畅谈自己对科学的理解和体验。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和困惑。因此课堂小结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任何一次科学探究活动后的小组交流与集体交流时间教师都可以开展探究活动自评与互评活动。如三年级《磁铁》单元第一课, 为了养成良好小组合作习惯和探究规范, 教师在实验之前就可以提出关注同伴的要求, 实验时候进行交流和小结, 不仅养成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实验规范, 而且逐步形成学生与人合作的良好素养。

5. 科学故事式小结。

科学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 他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每一个故事背后具有丰富的任务结构, 历史背景等等。如教学《证明地球在自转》一课, 学生利用大量的生活经验证明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并且利用摆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借鉴验证傅科摆所形成的夹角证明地球在自转的事实。教师可以利用傅科的资料让学生了解, 人类对地球自转的认知, 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爱之情, 对傅科这些富有科学精神的科学家产生热爱的情感, 并给孩子心中埋下科学的小火种。

课堂小结同课堂其他环节一样是课堂有效教学中的必要环节, 也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 课堂小结做得好, 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所学的内容, 使学生的知识得以梳理、能力得以强化、学习方法得以归纳、思想情感得以升华, 而且可以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究的空间, 激发他们课后探究、学习的兴趣, 从而形成影响终身的良好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燕境.教育学新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3]藩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小学教师科学教学总结 篇3

一、在政治思想方面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认真学习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能接受我、喜欢我。

二、在教育教学方面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我们学校也开始重视了,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的重要性,并下决心以我微薄的力量来推进我校科学教育向前发展。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我严格要求自己,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尽量使教学工作更加完善。我是这样进行教学活动的:

1、课前准备:课前要备好课,一定要准备好科学课上所需要的实验材料,这对学生的探究和实验非常重要,所以,我会提前准备好,如果仪器室没有的材料,但是为了上好课,我就自己找材料或动手制作。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节课的总能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会在根据每节课堂上的情况,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指导措施。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因材施教,有效地对个别学生进行引导。

3、研究教学方法: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我教三年级班,学生的年龄和个性不同的科学教学内容及重点培养方向不同,所以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另外,每个学生情况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据每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和辅导,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从学习态度上重视科学课,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实验操作,要注意观察每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多鼓励,多使用加到好处的评价性语言,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做到自主探究,使科学课成为孩子们心目中一门有趣、重要的学科。

5、做到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6、不断学习: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不懂就问,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三、开展科学活动,全面普及、注重提高

科普活动是科普教育的载体、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具有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

四、工作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工作,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待人真诚和善,努力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做到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時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这学期为了扎实地推进新课程,我积极地去外校听科学交流课,多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除了认真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之外,还积极参与学校分配的各项活动,协助其它老师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有老师请假,也能够服从学校安排,认真代课,批改作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更好。平时能及时把工作情况、问题、困难向领导请示、汇报,并得到领导的鼓励和指导。同事之间能做到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沟通。

五、继续学习,不断提高

在紧张工作之余,时刻觉得自己有一种被淘汰的紧迫感受,要为自己充充电,特别是作为一名小学的科学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似乎懂得要更多一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对科学学科教学经验不足,总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的知识还欠缺,教学上时常遇到一些知识上的难点,书到用时方恨少,没办法,只能平时自己多看些杂书了,在头脑中多储备一些知识,这样面对学生的难题时,能够坦然相对。

总之,在这几个月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语言不够生动,理论知识不够,教学经验不足,组织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我坚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用自己的心血为孩子们铺一条宽敞的人生之路。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4

作为新入职的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在这个学科领域还是新人,受领导重视,本学期教三、四年级的科学课,我觉得自己肩负的责任很大。所以,在工作中,我始终以勤恳、踏实,进取,务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接受我、喜欢我。

二、教育教学方面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的重要性,并下决心以我微薄的力量来推进我校科学教育向前发展。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我严格要求自己,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尽量使教学工作更加完善

1、课前准备:课前要备好课,一定要准备好科学课上所需要的实验材料,这对学生的探究和实验非常重要,所以,我会提前准备好。如果仪器室没有的材料,我就自己找材料或动手制作。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研究教学方法:逐渐完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3、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从学习态度上重视科学课,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实验操作,要注意观察每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多鼓励,多使用加到好处的评价性语言,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做到自主探究,使科学课成为孩子们心目中一门有趣、重要的学科。

4、不断学习: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不懂就问,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三、工作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工作,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努力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做到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除了认真做

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之外,还积极管理学校分配的仪器室任务。平时能及时把工作情况、问题、困难向领导请示、汇报,并得到领导的鼓励和指导。同事之间能做到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沟通

四、继续学习、不断提高

在紧张工作之余,时刻觉得自己有一种被淘汰的紧迫感受,要为自己充充电,特别是作为一名小学的科学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似乎懂得要更多一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对科学学科教学经验不足,总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的知识还欠缺,教学上时常遇到一些知识上的难点,书到用时方恨少,没办法,只能平时自己多看些杂书了,在头脑中多储备一些知识,这样面对学生的难题时,能够坦然相对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5

新城子寄宿制小学—陈瑞东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五、六年级的科学教师,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大,大部分的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学习,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实践。本学期,我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待人真诚和善,努力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热爱学校,把学校当成第二个家,注意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在家长、同行面前宣传学校的良好形象。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努力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教学总结

1、关照学生参与的能力

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出正确的判断。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进程,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也要布置学生按每节课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带齐实验器具,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依照提示就能热热闹闹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2、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关键是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劳动者,勤动手、动脑、动口。

3、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

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就是改变过去以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自然课教材的特点非常抽象,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秘密,获取新知识。如果教学中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就会显得很不协调,太干瘪了。

4、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时常探究。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1、同学们的作业,个别书写质量太差,作业本保护的不够好,个别同学对字的笔顺、笔画掌握的不好,错别字比较多,还没有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2、教学中,有时课堂纪律不够好。

3、学生学习情况两极分化严重。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和设想

1、控制好课堂纪律。

2、多做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减少两极分化。

3、多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总结 篇6

自然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曾指出:“实验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会过分。”可见,在素质教育中,实验教学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作用是任何内容所无法取代的。实验科学内容是通过观察实验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实验具有直观性,符合中学生的特征,容易吸引学生,实验要求严格,严谨求实,更容易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的科学态度。实验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训练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心理素质、思维素质、智力素质和能力素质等。实验教学可以说是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为此,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实验教师能够按照实验教学的.要求去完成工作

实验教学一般分为三种方式

第一、先讲述知识,后上实验

第二、边实验,边观察,边讲述。

第三、先让学生做实验,进行观察探究,再由师生共同总结,或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无论运用哪种方式安排实验,都必须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了解实验的步骤和方法,细心观察、分析实验结果,采用上述第二、第三种方式进行教学时,教师更注意安排好教学活动的程序,做好课堂上的组织教学,以保证教学质量,必要时还采用了电教手段辅导学生,以提高学生的操作的正确性,它们都是腾出时间多观察、多思考和分析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更好掌握基础知识,学到了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维能力和兴趣,同时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实验方法和措施运用得当具体表现在:

第一,全校实验都能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足、开齐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第二、实验教师都能认真做好演示、学生实验,在课前进行周密地准备,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认真做好记录,实验后如实地写出实验报告。

第三,创造条件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进行考察。

第四,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

简析小学科学教学 篇7

关键词:小学科学,创新教学,学有所用,好奇心

一、创新教学

许多教师循常习故,黑板、粉笔、挂图、模型“四大法宝”。但是,在大数据时代,学生已经对这些方式不感兴趣,“触电、触网”已经成为教师选择教学手段的必由之路。此时充分运用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的教育手段就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集成了光、声、图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自然成为教师的首选,已经广泛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运用,为教师创设教学场景提供了便利,化静止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死板的图片变成了跳动的画面,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器官,让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立体、形象与生动。

二、学有所用

教学《变废为宝》一课时,预先留下课外作业,让学生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查询有关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有关资料,并收集一些资料中可以再利用的家庭废品带到课堂上。此外,可以创设教学场景,让学生根据远程教育平台获取的知识,自行分组确立研究主题,然后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推举组长,利用已有资料,对家庭废弃物进行二次制作,例如,可乐瓶二次利用制作成花瓶,废弃纸箱制成美观纸巾盒等。最后,由全班学生对这些小作品进行打分,并在班级内展示,鼓励学生热爱环保,并带动学生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将环保理念贯彻始终。诚然,远程教育平台是手段,而不是唯一手段。科学教学中要将远程教育平台物尽其用,用尽其能,为打造“民主、开放、活泼、高效”的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提供了必要的科技支撑。

三、引导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生的好奇心是最强的,让他们直接参与到实验中,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去观察、实践,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有利于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如,教学《环境污染与保护》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冬天雾霾天气对人身体造成的危害,详细介绍空气污染带来的影响。授课时教师也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冬天戴口罩的人很多?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讲都能回答出。这时教师可以点燃一颗香烟,将瓶口向下的烧瓶罩在烟上收集一部分烟,然后封闭,让学生来观察空气污染后与教室里没被污染的空气比较。这一实验既简单又适用,让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探究。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篇8

一、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科学课一直被视为副课。这种主观上对科学课的忽视导致科学课的课时数偏少;另外,科学课还总是被挪用为主课的复习课,更加削弱了教学效果。长期以往,学生们也会潜移默化,认为科学课不重要,进而影响学习热情和兴趣。

科学教学方式存在误区。科学是一个在动手操作中的思考,寻找证据,不断修正和完善科学概念并作出解释的过程。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概念改变的过程。为达成概念转变,学生要通过动手操作中的思考去寻找证据,不断修正和完善科学概念并做出解释,而不是直接背记答案或者现成的知识。科学课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科学知识,更是教会他们如何获取知识。

科学课考查形式也欠规范,仅仅以卷面成绩作为最终成绩显然不符合这一学科的特点。这就要求加强实验教学,并且将其逐步纳入考查范围,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科学教学要源于生活

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思维为主,如果单纯将科学原理灌输给学生,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如果将科学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现象等结合起来,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授《食物包装袋上的信息》一课时,教师就可把各式包装的食品带进教室让同学们辨认识别以获取信息,再同书上内容相对照,就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讲课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社会热点(如苏丹红事件、三鹿毒奶粉等),以讲述案例或播放视频短片的形式,提醒学生时刻注意食品安全。又如《天气》这一单元,教师在课上播放学生们所熟悉的天气预报视频作为引子,让学生马上进入情境,这有助于学生更快掌握各种天气现象符号及概念。

三、鼓励探索性学习

科学的本质决定了学习和教学科学的方法。探索性学习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线进行。

1.提出问题。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让学生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提问是一门艺术,好的提问能激发兴趣,引人深思。教师除了从教科书和参考书获得问题外,还可以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让学生回家后通过询问父母、搜索网络、亲自实验等途径对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2.分析问题。这就是教师在科学课堂上所做的工作。带着之前的提问,学生们已经对问题有所思考和研究,那么这些探索的正确性验证就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堂中的学生活动以“问题—探究”为核心,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围绕着问题,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如教师展开“头脑风暴”游戏,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大问题进行多角度假设和分析:其中一些小问题可以通过课堂实验当场进行假设与验证;一些关键问题可以开设实验课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加以解决。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订计划、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注意收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要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3.解决问题。通过课上的讲授和实验,问题解决了,但是教学任务还没有结束。课堂教学后,教师应给学生提出一些有联想性、应用性和创造性的问题和任务,以促使学生把探究活动延伸到生活中去。通过科外延伸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培养其用科学改善生活的意识,拓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抽出时间,进行展览、评比、交流,使学生们感受和体验创新后的乐趣,激发其创新的欲望。

四、学习国外科学教学

美国最大的教育书籍出版集团McGraw-Hill的一个分公司Macmillan/McGraw-Hill于2005年出版的一套小学科学教材《科学》(SCIENCE),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关注儿童的身心和思维特点及发展需求,通过问题和故事方式呈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教师可以将其作为资料库使用。另外,科学课的考查方式也可以向国外学习。学生平时可能根据课本上的内容做小研究课题,课题的题目和完成目标由教师酌情而定,课题的最后研究结果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收看著名的科技探索类节目DISCOVERY来拓宽知识面,激发兴趣。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9

一、常规教学

1、认真备课,按照学校的要求,我认真准备每课一个星期,先做每周的课程,和努力做准备符合实践的学生,这门课让自己有答案,并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2、积极听课、参与研究,反映良好。无论何种水平的讲座,我尽量花时间去听,这样不仅拓宽思路,也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准备的过程。各种生动的例子、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细节的处理,让我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感到枯燥和单调,学习从实际的刻板印象。常规教研活动也大大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最优组合,促进学生发展。

在学期的开始,我将坚持检查和修改,测试学生的知识,让自己做到心中有数。这不仅是对学生有益的知识更好的执行情况,更让我对学生课堂表现,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调整教学。对于一个贫穷的学生在课堂上,我总是坚持个人辅导,一个用于帮助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谈理想,谈目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并不落后。

三、高度重视实践和大脑训练

“在科学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我们的研究课题。而科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它不同于数学,中文,科学课教学要求教学和情节、内容、教学相辅相成。和低等级的这个链接教学尤为重要。所以我特别注意这两点在教学实践和学校主题,结合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整个学期,我注重教学生做的思想。营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想“做”,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我发现学生的能力已经大大进步,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结果

这学期,不管什么形式的检测,孩子们理想的进展,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教师。我也继续学习业务,积极写论文教育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五、不足之处和未来的计划:

1、自己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业务质量,不断更新。日新月异的世界,两个教学方法也需要更新,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提升自己。

2、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有意识地养成教育不成功。皮尤帮助穷人的工作做得不够稳固,最佳的差异差距非常大。

3、积极使用多媒体电子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增加科研促进教学的强度,努力写论文有较高的教学质量。

小学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 篇10

一、重视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科学教材中有大量的学生实验,对每一个实验,我都要亲自给学生演示1-2遍,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仔细体验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去体会成功的快乐。本学期我组织学生做了制作雨量器、制作天气日历、自制风向标、溶解实验、分离食盐与水、土电话的制作、声音的高低强弱变化等,大大小小的实验有20多个。通过实验,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浓厚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断增强,科学课堂一片欢声笑语。

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实验中获得知识

我让学生大量的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只是教学目标之一,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从实验现象中看到事物的本质,发现科学规律,从而获得知识。本学期,学生不仅记住了科学书本上的知识,而且理解了其中的道理,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比如,如何减少噪声、怎样加快物质的溶解、怎样观测天气,同学们做的井井有条,而且有一定的深度。知识掌握了,学习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学生更是体验深刻。

三、不足

重视了实验,也重视学生的思考和探索,但却忽视了学生的记忆,忽视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有好多的知识,学生能够解释很多相关的现象,但要学生准确的去吧它表达出来,却漏洞百出,词不达意。孩子还小,心里明白不一定就能说的出来,更别说写出来了。一次科学考试中,学生的实验题、选择题、判断题都得了满分,可是填空题、问答题却出现了很多的笑话。

小学科学教学 篇11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感知世界往往从兴趣出发,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等特点。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我看见了,但我可能忘记了;我听到了,就可能记住了;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因此可操作的、成功的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基石。但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推进,科学课堂教学发生巨变的今天,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如:学生配套实验包先天不足不可操作;实验设计复杂难以实施;实验抽象难以直观等等。对于这些现象,一线的教师就须应地制宜适时改进。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一切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科学也不例外。现如今配套的学生实验材料包却存在着一些先天不足,学生实验时缺乏可操作性,那结果就是浪费教师学生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更可怕的是挫伤学生的科学探究积极性。“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弄清为什么有的树到了秋冬季就会落叶,而有的却抽出了新芽,动物靠什么越过寒冷的冬天等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兴趣特点进行实验设计。如昆虫是小学生常见的最易引起他们兴趣的一类动物,在山区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爬的应有尽有。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可先安排学生到林间、树旁、小河边捕捉各种昆虫,并将各自捕捉的昆虫有选择地带到课堂,进行认真观察、研究,看它们都有一些什么共同特征,从而达到认识昆虫的教学目的。

实验设计要联系当地的自然条件。教师要全面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做到心中有数,进行实验设计方可如鱼得水,运用自如。设计“植物的生长与环境”这类教学实验时,要安排学生对当地的气候资源、水土资源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分析,记好观察日记,归纳总结出:植物适应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发育,什么样的植物适应什么样的土壤种植等有关植物生长与环境的知识,并指导当地的农作物種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他们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教学的实践过程也是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过程,好的实验设计思想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有利于义务教材内容的完成,也有待教师更进一步地探索研究。

科学不只是发生在实验室中的事,不只是一种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它是人们观察世纪的一种方式。如果小学科学教育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培养,那将会使受教育者在处理问题方面缺乏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很难有创新的意识。因此,我们应十分重视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引入最新科学信息,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鼓励他们关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在教学中除书本科学知识外,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要结合科学知识教学及时向他们讲解各门类科技发展最新动态。

“好奇”是创新意识的潜能,是创新意识的萌芽。瓦特由水开时壶盖掀动而成功地发明了蒸汽机;阿基米德洗澡时因身体感到水的浮力而发现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这些发明创造均与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意识有关。“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的头脑中有着许多新奇的想法和见解。因此,老师要多给学生介绍创新的榜样,以启发学生的好奇意识。同时,要放手让学生实践,解除学生对错误的恐惧心理,强调从错误中学习,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敢于幻想,大胆实验。在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发现和思考问题,了解科学创造的思维方法。要设法让学生与有成就的创造者、发明家接触,尽早路上科学研究、创新的道路。心理学理论认为:“创造过程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自发的释放过程,适宜创造力发展和表现的条件是要实现和保障学生的心理环境。”因此,我们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消极的听众,学生是主动的求知者,而不是灌输知识的容器。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另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觉实践,努力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

(一)积极思考。我们认为创新的基础是理解.在科学教学中最大的弊病是“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思考时,教师不要急于提供帮助,要有意给学生造成暂时失败感和短时焦虑,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会促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激励学生运用内在潜能去自主探索、自主解决。所以在科学实验探索中有意设置一些小的失败演示实验,发动学生提出解决方法,得出在实验中大家一定要注意的几点,这样做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更加发挥。

(二)学会“解难”。在教学中,当学生“解难”时,老师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对学生提出的观点不要急于下结论,应主动接纳学生的错误与失败,帮助学生了解错在哪里,让学生在关心和支持的氛围中,不断获得学习机会。同时,对敢于设想创新、标新立异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表扬,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科学教学中要学生经常用因为所以让学生自己对自然发表的观点。根据已学过的和自己知道的科学知识来解释科学中的一些现象。

小学科学教学的反思 篇12

1. 运用电教手段,突破重点、难点

电化教育既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优化科学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真可谓功不可没。

1.1 运用多媒体教育有利于化抽象为具体

小学自然教材中介绍的一些自然现象因受时空限制,只能由教师言传口授,学生无法亲眼观察其变化过程,其所得也只是停留在抽象的理性上。运用电化教育手段能使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变成看得见、看得清的东西,变抽象为具体,大大增强教学表现力。例如:执教《声音的传播》一文时,学生通过自行实验,得出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但声波是什么形态的,学生对此模糊不清,似懂非懂。于是我将一只盛有清水的玻璃缸放置在投影仪载物台上,用小棒碰击水面,屏幕上立刻出现一圈圈向四面八方扩散开去的水纹,使学生明确:声波就像水纹一样向四面八方传播开去的,从而使看不见、摸不着的声波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

1.2 运用多媒体教育有利于化远为近

在自然教材中介绍的许多知识,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条件的限制,只通过学生实验和教师的讲解,学生不可能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若能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执教《探索月球的秘密》一课时,因月球可望而不可及,学生对有关的月球知识了解甚微,所以就要唤起学生对这“空中楼阁”的向往之情。我播放《地球的邻居———月球》中的有关片断,让学生通过观看了解月球与地球间的关系,以及地球的容貌特征,在此基础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感知世界往往从兴趣出发,抓不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所以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如:“植物的根”的实验设计,教师可通过提供大量的可供学生观察的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植物的根,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植物的根有直根和须根之分。常见的萝卜、胡萝卜等是直根,土豆、红薯等是须根,它们可以储藏养分即贮藏根。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直接获得知识,而中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观察事物的能力,且能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他们对神秘的自然界充满好奇,对探索自然奥秘充满自信。这时教师设计实验,主要是以一种引路的方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自己动手实验获得结论,并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结论。设计“水的浮力”的教学实验,就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材料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动手将浮在水面的物体用手向下压,产生水有向上的浮力的直观感受,从而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下沉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水的浮力,使不平衡的杠杆达到平衡。这种设计可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科学教学中要注重问题的广度

广度即问题的思考范围或问题的空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无处不在的力》第一课《力在哪里》的开头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问题:(1)硬果壳为什么会裂开?(2)静止不动的棋子靠什么移动?(3)飞机为什么会飞上蓝天?(4)运动中的自行车怎样才能停下来?问题的思考范围是学生的日常生活,可操作性强。(1)硬果壳在钳子挤压下变形裂开;(2)静止不动的棋子靠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运动动;(3)飞机靠自身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及空气的浮力飞上蓝天;(4)运动中的自行车靠刹车产生的阻力停下来,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使学生体会到力无处不在,而不是凌驾于学生的生活讨论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虽然300多年前的牛顿已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问题。但对小学生来说,这种无形的力看不见也摸不着,难以想象。

4.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问

教师首先应更新教育观念,采取更适合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虽然《科学》这门课对于有的内容学生易懂也爱学, 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这就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首先要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们敢于提问的勇气,然后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放他们的思想,让他们放下包袱,鼓励他们敢问、爱问。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爱迪生“我能孵出小鸡来吗”、牛顿“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等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还要告诉学生,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5. 学生的评价内容要全面

小学教师科学教学总结 篇13

虽然我已经有八年的教龄了,但是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老师,我还是一名刚入门的学生。抱着需要迫切学习的心态,我在11月27日参加了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xx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6位上课教师无不使出浑身解数,使得课堂教学精彩纷呈、高潮迭起,而之后评课老师的精彩点评更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

其中,中山小学xx老师的一堂《运动起来会怎样》让我的印象尤其深刻。姜瑜老师上起课来一丝不苟、循循善诱,特别是教学细节拿捏得非常自如。她的导入非常贴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用非常可爱的卡通片“唐僧师徒做运动”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跳动起来,使得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上课状态。在上课过程中,她非常注意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经常对学生的表现竖起大拇指表示肯定,同时对没有答对的同学也有诸多鼓励。同时,她还特别注意教学细节,例如学生在做完保鲜袋呼吸实验后,还有点意犹未尽,她马上提醒学生将保鲜袋收起放好,将学生的思绪及时拉了回来,然后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参加这次活动,我觉得眼界大开,收获匪浅。

虽然我已经有八年的教龄了,但是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老师,我还是一名刚入门的学生。抱着需要迫切学习的心态,我在11月27日参加了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xx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6位上课教师无不使出浑身解数,使得课堂教学精彩纷呈、高潮迭起,而之后评课老师的精彩点评更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

实验小学的xx老师和中山小学的xx老师同时给我们上了一堂“神奇的小电动机”。

xx老师不愧是实验小学科技制作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他带来的遥控电动快艇和遥控电动直升机一下子把学生的激情点燃了。他趁热打铁地告诉学生今天研究的课题就跟遥控电动玩具有关,并用一句很精辟的“结构决定功能”预告了接下来的内容。接着,他指导学生打开遥控电动玩具的小电动机,仔细查看小电动机里的结构和零部件组成。认识了小电动机的结构后,他又带领学生研究小电动机构造的工作原理。整个过程中,祝老师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完成了教学工作。

上一篇:迟了一分钟600字作文下一篇:关于请求解决项目编制资金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