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2024-05-19

中心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共11篇)

中心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篇1

龙海中心小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实验教学工作严格执行教育方针,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实验教学研究。加强各类实验和实验操作训练,有利于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有利于全面提高科学实验教育教学质量。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有实验教学设备的作用和效益,努力做到实验教学常规化,在实验教学和管理方面作了一定的探索。

一、统一思想,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影响着农村中小学教师是实验教学的薄弱点,教师陈旧的教育观念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步伐。在新课程标准颁布和实施的过程中,我校首先加强了对科学实验教师的学习培训,组织了各年级的科学教师,共同钻研教材和大纲,明确本学期的实验项目和要求,制定了实验教学计划进度表,并要求他们根据教学计划,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课后撰写心得体会。

二、实验室管理制度化,促进实验教学常规化。

学校实验室在建设、发展、使用的同时,相应地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科学仪器管理使用制度》、《科学实验仪器损坏赔偿制度》、《科学实验室卫生制度》、《科学实验室人员岗位职责》。这些制度不仅张贴上墙,而且在平时教学中严格执行。各种实验器材的借用,都能及时做好借用、归还记录,实验室各类仪器的说明书及各类帐册齐全,并做到帐、卡、物相符。

三、继续强化管理,改革实验教学的评估机制。

本学期,我们根据学校制定的制度对实验教学继续落实两抓:一抓“实验教学的开展”;二抓“实验教学设备的使用效益”。将实验教学评估纳入教育工作和整体评估中。评估的内容为实验教学计划、总结、实验记录、实验效果、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完好率、实验开出率、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及安全防范等。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随堂听课等形式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存放教师业务档案,汇总到教师月考中。通过思想引导和过程管理,学校实验教学工作已经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

四、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研究,促进实验教学不断优化。

教学研究活动是教学的活力,因此,我们加强了对实验教学和过程研究探讨,用系统论观点,认真研究,积极开展实验试点。具体做法是积极开展探讨性的实验

教学研究,举行实验教学公开课、研究课和优秀实验教学教案评比活动,总结交流心得体会,开展实验教学论文和自制教具评比活动,并且不断改进评价方式和手段,重视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科学实验研究的积极性。这一教学研究和评价措施无疑成为推动实验常规化的动力。

五、不断总结与反思,提高教师、学生科学实验研究成果。

我们在实验教学工作上加强了领导,加大了投入,统一了思想,健全了制度,强化了管理,并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改革实验教学的评估机制,把实验教学工作摆上了正确的位置,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已经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中心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篇2

1 树立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的先进理念,具有高瞻远瞩的超前意识

实验室建设是否符合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要求中心主任必须在实验室建设、管理模式、队伍建设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具有超前意识。一是实验室建设意识超前。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作为中心主任首先要有顶层设计。我们在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中,建立了基本实验技术培训平台,模拟生产工艺实训平台和生产与研发技术实习平台,使学生从基础层的基本技术和方法训练,到综合层的仿真实训,再到提高层的真实训练,使学生逐步接近和适应即将服务的社会环境,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岗位适应性,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同时,也为实验教学不断改革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平台。二是中心主任要有超前的实验室管理模式。自2007年开始,我们以原有的6个专业的74间教学实验室为基础成立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人、财、物统一管理与调配,实验教学由中心统一安排,“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三是主任要有超前的队伍建设设想。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是中心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我们结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鼓励与支持青年教师到企业培训,尽快熟悉和掌握生产技术,以适应实践教学指导的需要。另一方面,从企业聘任具有生产、经营经验的高水平技术人员6人,作为兼职教师。同时,鼓励与支持实践教学人员进行学历教育、各种培训和参加各种技术与学术交流,已有20多人次参加各种培养、培训及技术与学术交流。目前,已有实践教学人员58人,教师26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博士学位12人),实验技术人员24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硕士以上12人)。这样,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组合优化、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双师型实践教学队伍,为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四是主任要有超前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定位就是培养满足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既要考虑当今经济建设需要,又要考虑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2 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促进独立学院中心建设模式的不断创新

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高校实验室建设,各高校也加大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的力度,推进实践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各高校在教学实验室建设上,都有自己的特色、成果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作为独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一是要不断学习国内外高校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开阔自己的视野。二是要研究国内外实验室发展趋势,结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和学科人才培养特点,借鉴国内外实验室的先进理念、先进经验,创新实验室建设思路。三是要在国内外实验室建设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独立学院特色对实验室建设实行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四是通过学习,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适应市场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五是通过学习,不断完善中心管理模式,不断活化各种优质资源,提高实验室优质资源的共享效益,为实践教学实施和实验室运行提供保障。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地在学习中总结,在总结中凝练,在凝练中发现,在发现中升华,才能使中心建设具有自己的特色。

3 以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推进中心整体建设水平的提高

教育部在“十一五”期间启动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也相继开展了省级和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工作,极大地促进了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实践教学深层的改革,推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中起到了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也为我们独立学院教学实验室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对独立学院的中心主任来讲,这是一个极佳的推进中心快速发展的契机。为此,我们结合独立学院自身特点,参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标准,开展了院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工作。此项工作的开展,使我们体会到:作为中心主任,首先要有一个远大目标。虽然国家没有针对独立学院开展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工作,但我们要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标准来建设我们的中心,这样才能跟上高校实验室发展的步伐,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其次要把握好示范中心建设内涵。示范中心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队伍建设、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环境设施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与创新。所以,我们要在中心建设中,先设计好改革的整体方案、实施的具体步骤和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才能在示范中心建设中不至于措手不及。

4 营造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调动师生工作和学习积极性

研究高等教育独立学院育人规律、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了人的发展服务,在此前提下进行中心环境建设,营造以人为本的工作、学习环境氛围,才能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中心主任,在实践教学队伍建设中,一是要善于发现每位教师的特点。了解中心每位教师的知识背景、业务专长、性格爱好,才能在工作分工时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优势,才能使其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大显身手。二是要创造有利于中心事业和教师个人协调发展的工作环境。一方面,集中大家智慧加快中心建设;另一方面,要鼓励与支持教师提高学历教育、参加学术和教学交流,帮助教师设计个人发展方向,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切身体会到只有中心的事业发展了,个人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三要以身作则,营造和谐氛围。作为中心主任,淡薄名利,无私奉献,严格恪守中心准则,自觉遵守中心管理规定,在教师中形成良好印象,是营造和谐发展环境的基础。同时,在中心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对事不对人,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使大家都能畅所欲言,为中心建设与发展献言献策。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空间环境条件。如实验室开放,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研究,设置选修实验,采用互动教学方法等。其次是要为学生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如组织学生聆听大师学术报告,参加各种竞赛,实验室环境设计科学家简介等,使学生有一种严谨求实、积极向上的力量。

实验室的角色,不仅仅是单一的教学、科研功能,而且应该是具有广泛育人内涵的复合性功能。因此,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心主任在实验室全方位的建设中,仍需深入探索与思考。

摘要:结合独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经历,阐述了新形势下做一名独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应具备的素质和应具有的特点。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验中心,主任,素质,特点

参考文献

[1]滕利荣.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7:36~38

[2]刘晓舒.浅议新世纪实验室主任应具备的三种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3:92~93

[3]孟庆繁.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5:95~98

中心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      虚拟仿真实验      建设

电力电子技术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一般工业、交通运输、电力系统、通信网络、计算机、新能源发电等,因而《电力电子技术》已成为本科教学阶段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电力电子技术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故而实验在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然而由于课程难、内容多、课时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常都只留出极少课时甚至没有留出课时让学生自主开展实验与训练。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信等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开展实验,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效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内容。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加快专业实验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努力实现优质实验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切实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开展了《电力电子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工作。

一、建设的任务和原则

《电力电子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任务是实现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在涉及高危或极端的环境、不可及或不可逆的操作,高成本、高消耗、大型或综合训练以及现有实验条件不足或学生自主开展实验与训练等情况时,提供可靠、安全和经济的实验项目。《电力电子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必须充分体现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能实不虚的原则。

二、建设的内容

《电力电子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内容为:

1.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发挥学院的电气工程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利用企业的开发实力和支持服务能力,充分整合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以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创造性地建设与应用高水平实验教学资源(包括软件共享虚拟实验、仪器共享虚拟实验和远程控制虚拟实验等),提高实验教学能力,拓展实验领域,丰富实验教学内容,降低成本和风险,开展绿色实验教学。

2.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管理和共享平台。建设具有扩展性、兼容性、前瞻性的管理和共享平台,高效管理实验教学资源,实现校内外、本地区及更广范围内的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满足多地区、多学校和多专业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需求。探索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包括企业、科研机构、政府机构等)共建共管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服务支撑体系。

3.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管理队伍。建设教学、科研、技术人员结合,核心骨干人员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团队,形成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勇于创新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管理队伍。

4.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体系。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和充分使用为目标,系统制定并有效实施保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教师工作绩效考核、经费使用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维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政策措施,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效果考核、评价和反馈机制。

三、建设的办法

为了确保《电力电子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

首先,学院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中心建设与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等文件,并责成相关人员出具中心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

其次,中心开发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在线网络课程、教学视频等数字教学资源,且课件要求可在浏览器环境播放。

再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视频材料包含实验教学中心环境全貌、设备全貌、实验项目操作界面和功能界面等内容,反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应用和共享的基本情况。

最后,对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校在实验室建设经费中给予一定的建设经费资助,学院也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四、结束语

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收获是教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实际教学过程中极少留出课时甚至没有留出课时让学生自主开展实验与训练的状况,笔者介绍了开展《电力电子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情况,涉及建设任务和原则、内容、办法等,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兆安, 黄俊.电力电子技术(第4版)[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2] 许泽刚, 李俊生, 郭建江.基于电力电子的虚拟综合实验设计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8, 30 (5): 62-64.

[3]许泽刚, 张兵, 卢国才.电类综合性仿真实验的设计与实践[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9, 22 (6): 25-28.

镇中心小学实验教学计划 篇4

现在的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教师只注重教给学生实验的方法,只满足于让学生看到实验的现象,而忽视培养学生自主实验的能力。学生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安排的实验方法去做,至于为什么这样做?还能怎么做?想得不多。学生作为实验的主体,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缺乏自主实验的能力,这不但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对学生自主实验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是指学生能自己做主进行实验的能力。包括自己确定实验目的的能力;自己设计实验方法的能力;独立、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实验结果的能力;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那么如何在小学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实验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研究,觉得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导学生在 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确定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目的是做好实验的关键。以往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教给学生实验方法,对明确实验目的重视不够,很少有机会让学生自己确

定实验目的,以至于观察到了实验现象后,有些学生还不知道这一现

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实验目的总是与所研究的问题相联系的,要培养

学生确定实验目的的能力,关键是要让学生在提出所要研究问题的基

础上,确定实验目的。

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

论”的过程,学生认知的过程也要遵循这一规律。爱因斯坦说过:“提

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

程,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在课堂教学中要培育

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在不同课题的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投影、录像、谜语、故事等手段为学

生创设一种敢于提问、敢于探究的情境,这是教师必须努力扮演好的一个角色。

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教师先放录音,请大家听一些有

趣的声音,再提问:在生活中,你们还听过哪些声音?然后让学生尝

试着提各种有关声音的问题。最后确定我们要研究的是“声音是怎样

产生出来的呢?”这一问题,学生们对后面设计的一个个实验都明确

了目的。一个问题相关的因素有很多,假设也可以有几种,实验目的也可以多样,教学中没必要规定一种实验目的和方法,要给学生自已

确定实验目的和方法的机会。通过讨论筛选出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方

案。

如 《斜面》一课,首先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是:斜面有什么作用?学生设计出对比

实验,把竖直提起的物体用的力与沿斜面拉起物体用的力进行比较,证明用斜面省力。实验中学生还发现虽然每一小组物体的重量相同,斜面的坡度不同,省力的多少不同。学生对此提出了不同的假设:有的学生提出,利用斜面提重物省力多少和与提升的高度有关系;有的学生提出,与斜面的长度有关系;有的学生说,与斜面的坡度大小有

关系。同学们根据假设确定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方法。通过实验学生认

识 斜面的 坡度越小越省力。这样的实验,学生根据所研究的问题,分析相关因素,做出假设,确定实验目的和方法。学生自主意识增强,积极参与到探索科学规律的活动中来,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学习了科

学研究的方法,提高了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科学课上指导学生搞实验设计,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实验目

标,掌握实验步骤和方法,提高实验效果。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学会

一种科学的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地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合作、全班讨

论完善了自己的看法,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在今后的学习中就能

独立地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所研究的问题,提出假设,自主确定实验目的和方案。设计方案内容包括:选择材料、确定实验步骤、确定实验方

法、预想实验结果、设计报告、讨论实验注意事项等等。可采用师生

交流、生生交流、个人研究等不同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设计方案。

如:《这样溶得快》一课,学生提出了“热水比冷水溶的快;细盐比

粗盐溶的快;搅拌比不搅拌溶得快。”等假设后,教师应该让学生自

主确定实验目的和方案,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活动,学生完全

有能力自己设计出较好的实验方案的。教师在这一点上往往喜欢包办

代替,认为还是老师讲一下既能节省时间,又能使实验很科学严谨,却不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被你剥夺了,看似热闹的实验场面,只是教师导演下的一场戏罢了。

三、为学生准备充足的实验材料供学生自主选择。

充足的实验材料是自主操作实验的必要条件。实验材料的缺乏,或者每个实验小组的人数太多的话,势必会影响学生自主实验能力的发展。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多收集一些材料,在准备实验器材的时候也要不厌其烦,尽可能的多准备些实验组。学生有了更多的实验机会,在实验中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如在给三年级讲《空气在哪里》一课时,每两人准备了一个水槽,每人一个杯子,一个塑料袋,讲台上还准备了一些充气的玩具等,让

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实验的机会。学生就可以想出十几种方法让我们看

到空气的存在。有的实验要通过使用多种材料,让学生深入观察,在比较中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如:在教《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指导学生初步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选择的材料必须是发声

时能看到振动的物体。我们为学生准备了皮筋、锣、金属薄板三种物

体,使学生研究时要用拨、敲、抖不同方法使三种物体发出声音,从

中找到物体发出声音的共同特征。当学生提出有些物体发声时并没有

看到物体振动时,老师在仪器台上准备了鼓、音叉、有水的培养皿、豆子、泡沫塑料小球等材料。让学生自行选择材料继续实验。有的小

组借助豆子看到鼓振动发生,有的小组利用水、金属薄板感到音叉的振动。这些材料有助于学生发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本质的规律,提高了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和能力。

四、给予充足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体验科学。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实验的时间和空间,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实验

能力的必要条件。学生在充分的自主实验活动中,才能体验科学,有

所发现、有所创造。如:在上 《蚯蚓》一课时,我让学生带了小铁

锹自己去挖蚯蚓,让他们置身于大自然,自己去观察蚯蚓的外形特征,体会蚯蚓的生活环境,他们甚至还能感受到蚯蚓对植物的帮助呢。将

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自然现象,虽然很费时间,而且由于学生的活动范围很大,给教师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学生在观察中获

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动手能力,培养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一些演示实验,教师也应该尽可能的让学生去做,去亲身体验。在教学《 空气与燃烧》这 课时,在学生懂得燃烧需要氧气的科学知识

后,我就创设了一些生活的情境:模仿了酒精灯倒翻后烧着了,汽油

烧着了,炒菜锅里的油烧着了,让学生讨论采取什么方法灭火,确定

后让同学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来灭火,当火苗窜起来时,他们是很紧

张的,对能否把火灭掉有些怀疑。而当熊熊的火苗真的被一块湿毛巾,一小桶沙,一只锅盖灭掉了时,学生们都开心地笑了,在快乐的实践

中进一步理解了燃烧需要氧气的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锻

炼了他们的胆量,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体会到了科学的力量。如果这时

教师只是在讲台上演示一下的话,肯定达不到这样的效果的。

中心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篇5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继续以《市局关于推进小班化教育的若干意见》为行动指针,积极深入开展“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其互动研究”为宗旨的小班化教育实验,让教师更进一步的全面领会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能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增加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促进他们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从而达到小班化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工作目标

1、深入学习课程理念,切实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2、创建和谐、生动、愉悦的小班化教育环境,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崇尚人文关怀,使小班化教育资源、环境配置,更具育人功能。

3、构建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探索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效教学策略和个性化的教学评价,探讨小班化的好课标准。

4、通过小班化教育的探究工作,力求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个性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专业素质得到较大面积的提高。

三、主要工作

1、在学校层面成立小班化教育实验课题组,建立制度规范,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

2、开展以校为本的小班化教育专题培训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小班化教育理论”,通过自主学习、专题论坛、讲座、心得交流、课堂研磨等活动,使教师充分认识小班化教育的基本特征与本质内涵,从而确立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并能将理念转化为内在的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

3、注重实践,探索小班化课堂有效教学新策略。分阶段性的开展专题教学示范、研讨活动,针对问题,总结得失,形成操作策略,进行推广。

4、建立学校小班化学生学习常规,并在课堂行为中认真落实。

5、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环境气氛的营造。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四角和走廊进行相关的美化和布置,呈现出生动活泼及富于变化性的教育教学情景。

6、创建“小班化教育”学校专题集。共同探索小班化教育教学,同时达到资源共享。

7、注重交流与共享,搭建平台,积极开展校与校之间的联谊活动。

8、展示和总结小班化教育的阶段成果。

四、保障措施

1、健全领导机构。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项目组长负责制”,各项目组相对独立的开展工作。(1)为加强对小班化教育的领导与研究,学校成立小班化教育实验课题组,领导、协调、规划、指导学校的小班化教育实验工作的具体开展。具体分工: 组 长:钱忠友 副组长:马永忠 成 员:姜文亮 徐中林 黄向阳 叶同根 沈遐仁 凌爱民 禹晓根 杨志祥 张志翔 袁吉萍

2、健全小班化教育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1)工作例会制度。

定期反馈学科教学得失,调整、协调实验内容、步骤、方法,总结调整班级工作,学习理论、交流信息等。(2)理论学习制度。

加强“小班化教育”专题学习。通过专题讲座、论坛、自主学习、推荐读物等形式,组织教师学习小班化教育专著等,并结合实践,做好摘记、撰写学习体会,学校每月组织教师开展小班化专题读书交流活动,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小班化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案例、心得体会等交流、评选活动,集结成册。学校争取每学期一次邀请专家来校作小班化教育专题学术报告。

(3)档案管理制度。

深入进行“小班化教育”的理论研究,总结得失,形成文字材料,分阶段展示“小班化教育”成果,举行公开观摩活动,交流小班化教育经验,并在学校校园网上发布。并做好资料的分类整理、归档。(4)督查和激励制度。

加强备课、上课、作业、考试等教学常规管理,加强对教研、科研活动管理考核,制定责任制度和奖励制度,调动教师进行小班化教育研究的积极性。

五、每月工作安排 ★9月份

1、继续完善本学期小班化教育实验的工作计划。

2、注重小班化班级环境的再建设。

3、开展小班化教育语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官小)

★10月份

1、小班化教育实验教师通识培训.2、小班化课堂的有效教学的专题讲座(观看光盘)

3、各教研组开展好小班化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冯小)★11月份:

1、小班化教育中英语课堂教学培养目标的研讨活动。(官小)

2、各教研组开展好以小班化教育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小班化“读书笔记”展评)

3、建立小班化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档案,形成数据、情况分析材料。

4、阶段学情检测,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寻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效率问题及解决方法。★12月份

1、小班化教育中语文检测评价的研讨活动。(冯小)

2、小班化论坛:学生合作技能、习惯的有效培养.3、各教研组开展好以小班化教育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元月份

1、评选校小班化教育的 “优秀教师”。

2、进行小班化教育专题小结.3、做好小班化教育各项资料的收集、汇总和归档工作。

4、通过小班化教育理论学习,结合工作实践,撰写小班化教育实验的心得体会。

实验中心教学工作总结 篇6

首先,在思想方面,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同时积极参加院、中心组织的各项活动,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领导,团结同事,热爱同学,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确确实实做到了为人师表。但是在为人处事和指导学生思想认识上还存在着方式方法上的欠缺和不足,这也是我新的一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在工作方面,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和学习,在教学方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教学任务的承担上,这一年时间里,完成了机自、机制、机设以及工业工程四个专业共计13个班的《控制工程基础》一门必修课程的实验教学,同时,并完成了多门专业选修课的实验教学,包括:《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数控技术》、《计算机接口技术》、《微机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电气控制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以及研究生的《机电系统检测与控制》;此外,还完成了《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一门课程共计四个班级的助课任务;在管理方面,担任了两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很好地完成了班级的管理工作。一年工作量合计约670学时,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为配合学生积极创新的学习热情,在暑假期间,一直工作在机电实验室,为学生参加山东省和国家的大学生机电产品大赛做了大量的服务工作,并助他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通过开放实验室,为在学生中营造热爱学习,努力实践,崇尚科学的良好学风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心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篇7

李和,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解剖学系副主任、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高校青年教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青年科技奖、武汉市科技新秀称号获得者。

于1984、1987、1991年先后获(原)同济医科大学医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5~1997年和1998~2001年先后赴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院和美国E m o r y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国际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学会联盟理事,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解剖学会理事长,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分会理事,湖北省细胞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神经科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基础医学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主编,主要从事神经退行性疾病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痛与镇痛机制、内分泌细胞生物学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多项。在多种国际重要杂志上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相关论文被SCI源论文引用800多次。

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负责人,主编八年制规划教材《组织胚胎学》(第2版)和来华留学生规划教材,校教学名师,先后获校“三育人”奖、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及湖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团队获得首届医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

教学改革,理念先行

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以前的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大量的实验内容主要是为验证理论课知识。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过程中,学校领导和学院师生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以学科为依托,以改革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主线,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现在的改革重点为:加强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行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和科研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实验教学条件建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依托仪器设备,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为了适应医学教育质量标准的全球化趋势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中心购置了一些有利于教学资源库建设,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的教学设备。同时购置了一些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生科研平台技术设备。使用较多并有突出特点的设备主要有:

1.数字切片扫描与应用系统

使用该系统把传统切片扫描成数字切片后,建立数字切片网络应用平台,师生通过校园网或互联网等,即可随时随地进行数字切片的浏览,方便教学、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训练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水平。利用该系统已经建立了数字切片库和数字切片考试系统(中英文版本),包含组织学切片2套共160张,病理学切片2套共106张,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获得学生好评。

数字切片给传统形态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模式。(1)使用数字切片,可以替代显微镜进行切片教学和诊断等。(2)无须大量重复制作教学切片,从而减少切片的管理与分发。(3)数字切片保存方便,不必担心切片,特别是珍贵难得的切片破碎、丢失以及褪色等。(4)数字切片内容统一,与传统切片相比,确保了考试的公正性和客观性。(5)建立大量的数字切片库,配合实验教学内容,动态读片,直观易懂,同时增加了交流功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字切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除在形态学教学中使用外,还为临床诊断、科学研究、数字信息管理等提供了有效工具和交流平台。

2011年,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将举办2个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分别是基础医学多学科融合综合性实验课程高级研修班(教高司函[2011]97号,编号:2011-33)和医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管理高级研修班(教高司函[2011]97号,编号:2011-51),届时将对中心实验教学改革和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进行推广。中心依托的各学科教师也使用该设备进行科研方面的切片制作和扫描,发表了一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如,在教学方面发表的医学论文和获得学校实验技术研究立项的有:杨世明、李和发表在《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上《数字切片在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杨世明、李和等校级实验技术研究项目“三维数字化大鼠胚胎模型的建立”等。

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该系统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如切片扫描速度、清晰度,厚切片100倍的扫描效果等,中心正与厂商进行沟通,使系统逐步升级完善。

2.在体动作电位采集记录系统

在学生科研平台中,购置了在体动作电位采集记录系统,主要用于离体心肌、脑片全细胞电位活动捕获、在体神经元动作电位描述。在八年制学生基础科研训练教学项目“急性应激对突触可塑性的损伤及药物干预”“心室肌动作电位特征与药物干扰”大量使用。主要优点在于性能稳定,电路输入阻值高,抗干扰性强,操作台自动平衡、防震性能稳定,适合医学实验课程整合教学的需要,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个性化人才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引导。其不足之处是应用于本科生教学时,该设备的投入比较高,设备维护成本高、难度大,学生实验方法学训练周期较长。

3.动态图像微循环的记录分析系统

在医科本科生所有专业学生实验教学失血性休克、休克综合征及实验性治疗、腺苷对肥胖症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指标的影响等实验项目中应用。主要优点在于可以完成动、静态图像分析,尤其是实时动态地对微循环指标(肠系膜微血管管径、血流速度、流态、血管开放状态等)进行捕获、量化分析,可用于动物心电图、血压、呼吸描述和分析、结果处理以及报告打印等,还具有实验数据保存、多媒体教学管理功能。如果能在软件升级、实验数据、图像移植功能等方面加以完善,减少功能升级与实验教学需求之间的滞后性,将会更有利用实验教学。

近2年来,中心使用在体动作电位采集记录系统和动态图像微循环的记录分析系统,公开发表论文各3篇,主要发表在《中国病理生理学杂志》《中国微循环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等。

另外,中心新近购置了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数据库及相关的系统软件。这些设备的应用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配备常规实验教学装备之外的设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培养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很重要的教学环节。中心依托学科的发展,将科研成果吸收、转化为教学资源,提高创新实验教学水平的同时,初步具备科研服务的基础。以学生科研平台为例,配备了很多常规实验教学装备之外的设备,建立起以脑定位仪、电流记录系统为代表的机能学平台,以大容量冷冻离心机和倒置荧光显微镜为核心的形态学平台,以凝胶成像系统、酶标仪、PCR仪为核心的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配置了细胞培养、显微图像分析、生化分析测试技术设备,为学生实验创新课题研究、学生设计性探索性实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提升了技术水平,促进了实验室开放。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和教师借助中心技术平台进行科研。学生科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创新团队作品《亨廷顿病性相关蛋白的生物信息学筛选及其与亨廷顿病的相关性研究》获2010首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基于新型细胞恒温灌流装置对胚胎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研究》获得第八届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被推荐至第12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强化管理,提高设备使用率

在建设过程中,中心不仅注重仪器设备购置,同时,加强制度建设与管理,提高了设备使用率。中心实行校、院二级(集中)建设和管理。学校每年向中心拨付设备维修费和设备购置费,按照《华中科技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要求,基础医学院也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如《实验室安全条例》《学生操作手册》《长学制学生科研平台管理制度》等,实验教学中心面向全校师生开放,以课内实验内容开放为主,课外为辅。中心的教学实验室及学生科研平台面向各层次学生开放,按课内、课外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开放实验室,鼓励并支持大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研究,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和个性发展。

对口支援建设,扩大引领示范作用

中心与咸宁学院签订了对口计划协议,对口支援西部建设,与重庆医科大学、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都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关系,为他们培养师资,提高相关的实验技术和研究水平。

中心参与上海、北京、杭州、武汉以及汕头五地6所大学和医院合作的“下一代互联网医学教学科研平台应用示范项目”(),针对医学教学科研业务的需要,以下一代互联网为应用基础,以医学教学、科研及科普资源建设为依托,实现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科研文献、医学人物、科普视频及读物等静态资源的共享。

坚持开展寄生虫学现场教学,带领学生到血吸虫疫区采集钉螺,面向社会做血吸虫病预防宣传。组织学生开展暑期护理学实践和社会实践,将所学的医学知识服务于大众健康。

编后语:

中心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篇8

【摘 要】根据新形势,社会对机械类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经验,从授课模式、实验考核、实验室开放等方面提出新的改革措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示范中心建设;改革措施;能力培养

1.实验教学在应用型工科院校的地位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相关文件精神中,将“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本,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这更加突出了当今形势下,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所以各应用型高校都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实验教学改革。

2.应用型工科院校实验教学现状

虽然各层面已经明确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实验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如下:

(1)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体现为旷课、迟到、不认真操作、抄袭实验报告等。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因素:①由于实验成绩只占总成绩中很小一部分,所以学生普遍认为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部分,②课堂纪律,实验教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比在课堂上更加自由,从学生心理上,也会产生一些松散变化;③环境因素,机械类实验课程都离不开机械设备(实验台),在操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弄脏手或是衣服,有些学生就会刻意的去逃避实验。

(2)受时间和实验设备的限制,演示性实验项目通常为一个班分成几组进行,一般每组的人数都不少,学生观看效果不好,致使大部分学生游离在人群外活动。

(3)实验成绩虽然根据不同层次的的实验项目建立了实验教学考核体系,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大的困难,成绩的评定缺乏合理性。

(4)实验内容老师灌输的过多,详细到每步应该做什么,缩小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3.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与实施方案

3.1改革授课模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打破传统的“喂养”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中去。在实验课中教师只讲解实验目的、内容,和实验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而不要把整个的实验步骤从头到尾讲一遍,这部分由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完成,换句话说,教师只需告诉学生,我们要做什么,注意事项有哪些就可以了,至于怎么做,得出什么结论,由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学生才会带着自己的思想去实验,去思考一些事情。

以往由一名教师指导一个班的实验,一次课(两学时)分成两个组进行,即一半学生上一学时实验课,改革后由两名教师参与指导实验,即同一实验项目分两组进行,对内容进行有机的分解,从而提高了授课质量。例如,我中心《液压传动技术基础》课程中的液压元件拆装实验,一个班分A、B两组,一名教师指导一组,再将每组分成若干小组,将实验内容分解成液压泵的拆装和液压阀的拆装,然后两组对调进行,这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实了实验内容,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

3.2健全实验考核体系,严把出口关

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最终还是要应用到社会实践中的,实验作为理论知识和工程应用的过渡环节,作用至关重要,所以要加强实验内容考核,同一个实验项目每个学生都要进行考核,摒弃“南郭先生”,不达标者不允许参加理论考试,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待实验的态度。科学的设计实验成绩考核标准(如图1所示),废除以一纸报告评定实验成绩的做法。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受时间、设备、人员的限制,在90分钟内(两小节课)不可能每个学生的操作情况都能考核,在课时压缩的大环境下,一门课程中要增加实验学时显然很困难,所以增加一些弹性学时,即做实验室开放,学生如果在实验课中没有完成实验内容,可申请开放性实验,学生完成实验后,利用课余时间向实验教师申请考核,这样有足够的时间去考核,学院根据开放学时数,调整教师的工作量。

图1 实验考核评分标准

3.3实验室开放,引导学生走进实验室

在中心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实验室开放的相关管理制度,实施了学生实验助理管理模式,制定了实验助理相应的考核和管理制度,选拔高年级优秀学生作为实验助理,加入实验教师队伍,参与开放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指导。中心为实验助理免费提供研究、(下转第368页)(上接第363页)学习条件,而实验助理则无偿参与开放实验室管理及部分实验的指导,既为学生创造了学习和实践的平台,又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保证了实验室的有序开放。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实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将各个创新研究室的项目、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学科竞赛引进到实验室,因为这些项目都是实体项目,需要加工实物或是做相关试验,如果在实验室开展,更有利于项目进行;②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科技竞赛、实践创新活动,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科技竞赛、实践课程修习创新学分,必须修满4学分的创新学分,学生修不满不能毕业,利用实验室开放完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成为一部分同学修分的途径。

4.实验教学改革展望

希望通过实验教学体系的优化,实验教学的深化改革,实验室的建设,充分发挥省级实验教学中心的辐射作用,成为课堂和工厂的桥梁,培养的应用型工科学生能够真正适应社会生产第一线。 [科]

【参考文献】

[1]梁迎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2):88-90.

[2]初汉芳,李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127-129.

[3]元泽怀.开放式设计性综合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120-122.

[4]田克纯,覃远年,王吉平.省级示范实验中心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07(5):181-182.

[5]刁鸣,董国强,潘信吉等.示范中心创新实验室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74-76.

[6]毕丽娜.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几点体会[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2):87-89.

[7]郑春龙,胡惠君,蒋联海.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5):73-76.

[8]王松武.适应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实验室开放运行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7):139-141.

中心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篇9

我校信息中心正式成员只有3名,承担了学校全部的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工作和学校网站与网络的维护工作。

今年,我信息中心的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维护学校网络的IP规划正常实施。

根据教育局信息中心的规划,我校的IP段为10.136.162.0/24,根据我校计算机的使用情况,信息中心把这个IP段重新划分为四个VLAN,分别是10.136.162.0/26,10.136.162.64/26,10.136.162.128/26,10.136.162.194/26,在这四个VLAN下,我们再建立四个有线的校内私网(它们分别是192.168.12.0/24,192.168.66.0/24,192.168.130.0/24,192.168.194.0/24)与八个无线校内私网(它们分别是192.168.166.0/24,192.168.32.0/24,192.168.14.0/24,192.168.18.0/24,192.168.224.0/24,192.168.120.0/24)。

在这一方面,信息中心的工作就是维护这些IP地址的稳定与畅通。

二、维护学校网站的正常运营。

在学校教务处的领导下,策划建立学校资源库。

详见苍南县实验小学资源库建设规划书。

三、组织成员认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信息中心将组织成员以下列知识点为主题,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相关技术的研讨,这些知识点分别是:不同广播软件(电子教室)的对比分析及使用方法的探讨,网络同传软件的使用技术(网络克隆),无盘工作站简要知识探讨,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网站的建立与维护。

四、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信息技术知识的普及性讲座。

信息中心将在11月中旬与12月中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两次与校内教育教学相关的信息技术的知识的讲座,第一场讲座题为:无线网络的使用——IP与网络基础知识普及讲座。第二场讲座题为:常用课件制作高级技巧之OFFICE控件的使用,请学校予以批准。

附件:

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资源库建立规划书(草案)

一、总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信息技术的资源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为方便学校老师使用网络上的教育教学资源与收集学校课堂教学相关资料。应校教务处要求,校信息技术中心计划建立学校资源库。

校资源库初步计划建立如下模块:

1.课件库:收集网络上流传的课件与教案及校内教师自制的课件与教案,按年级与

课时编制目录,形成校课件资源库。

2.学校FTP:

3.图片与音乐库

二、组织与激励措施

1、每年级抽取一位对信息技术有兴趣,责任心强的老师,进行培训,并请他们负责收

集本年级本校教师使用的课件与教案,并适当组织材料,然后上传。

2、信息中心负责建立学校资源网站。

3、除信息中心负责人外,凡为学校资源库建设作出贡献的人员,实行以下激励措施

A.予以1000元以下补贴。B.在期未教育效果评分上,予以5分以下奖励。

4、根据不同教师对资源库建设作出的贡献,在资源库中赋不同权限。

三、行事历简述

1. 抽调信息中心人力,甄选合适的资源库网络代码,调试代码并建立学校资源库网站。

2. 抽调信息中心人力,建立与维护学校FTP。

3. 从每年级中甄选合适教师,进行资源库建设与使用的培训活动。

4. 收集网络资源,形成学校资源库初步雏形,力争在一至两个学期内形成一个覆盖语

/数/科学/信息/英语/美术/音乐/体育各学科大多数课时的课件与教案资源库。

中心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篇10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要抓手,以书法和说话“两课”研究为重点,强化语文学科教学模式的完善和整体推进,促进“减负增效”的落实,促进集团内五所学校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重点目标

1.深入把握课程改革的前沿理念,并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得到体现。

2.实施书法和说话“两课”校本研究。

3.进行主题研课活动,完善语文教学模式,并在集团五所学校推广运用。

4.构建市学科教学质量监测共同体,力争在市监测中提升质量位次。

三、主要措施

1.组织《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研读、交流活动,对照课标精神,针对目前集团内学校语文教学存在问题,进行主题研讨,探寻改革策略。

2.以课堂为主要抓手,围绕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年度主题“每周研课”、“每月开放”活动,努力实现减负增效,提升教学质量。

3.以备课组为主体,成了市学科质量监测共同体,深入钻研教材,罗列知识点,发挥团队力量,提升集团学校整体监测成绩。

4.开展书法和说话两课研究,将“语言文字的运用”作为语文学科研讨重点,针对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薄弱点,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整体提升。

5.开展书香校园课外阅读研讨活动,拓展学生阅读面,丰富学生积淀,营造文化校园。

6.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语文学科活动形式,在语文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四、月度安排

八月份

1.制定语文中心教研组计划。

2.调研集团各校语文学科教研情况,布置本学期中心教研组主要活动。

3.召开集团各校教研组会议,统一落实教研活动安排。

4.组织集团五校教师“一案四段”教学模式备课培训。

九月份

1.各校组织《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学习研讨活动。

2.组织集团内五所学校学习新课标反思小结竞赛活动。

3.正常开展“每周研课”活动。

4.启动书法和说话“两课”研究。

十月份

1.组织集团五所学校课堂教学模式示范课。

2.各校围绕课堂模式,结合“每周研课”进行模式推广研究。

3.组建迎市质量监测共同体,根据考试形式,罗列学生必会知识点,实现资源共享。

4.调研书法和说话两课教学情况及存在问题,商讨下一阶段实施措施。

5.组织高年级学生“爱我中华”演讲活动。

十一月份

1.迎扬州市质量监测,组织复习观摩课研讨。

2.配合做好扬州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活动。

3.正常开展“每周研课”活动。

4.组织学生“我喜爱的一个故事(一本书)”讲故事比赛。

5.组织部分青年骨干教师专业阅读沙龙。

十二月份

1.教学模式落实情况调研。

2.对照课程标准,交流一学期来教学方面的问题或困惑。

3.正常开展“每周研课”活动。

4.分年级组织迎新年故事赛、课本剧表演等说话类活动。

5.组织课外阅读知识竞赛。

元月份

1.复习课研讨。

2.结合春联书写,开展学生书法展示活动。

院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实验中心 建设 学院级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2

1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社会消费增长率下降,企业生产的扩展规模不断缩减,同时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竞争变得更加激烈。相对于过去需求旺盛的用人市场而言,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既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运用能力的高素质学生才会受到就业市场的青睐。为此,高校必须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法,更加注重提高学生实际综合技能的培养。而培养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综合应用能力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强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这促使高等院校进一步加强和加快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高实验室运行效率,全面提升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农业院校都在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基础上建设了以工科为主的工程学院,具有悠久的学科发展沉淀和历史积累,带有明显的行业特色。与纯工科院校相比,在推进农业院校工科素质教育和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验教学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大建设投入的力度,以使毕业生与普通工科类毕业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竞争。

2 实验室三级管理模式分析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是以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为特色、其它工科专业并重的大学院,包括农业工程系、机械工程系、自动化系、电子工程系、车辆工程系和基础教学部,以前沿用90年代高等院校实验室三级管理模式,各功能实验室隶属于各系部管理。实验室由属于不同系部的专业基础或专业教学实验组成,按课程设置教学实验,分别由各系部所属的实验分室开出。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农业工程系下设排灌机械实验室、耕作机械实验室;机械工程系下设机械设计实验室、液压技术实验室、金相分析实验室、热处理实验室、模型制作实验室、画室;自动化系下设测试技术传感器实验室、电力电子与电力拖动实验室、继电保护及创新实验室、计算机图像实验室;电子工程系下设嵌入式系统实验室、微机原理实验室、EDA/DSP实验室、通信工程实验室、电子科学实验室;车辆工程系下设发动机综合分析实验室、汽车调整检测实验室、汽车底盘实验室、汽车电子实验室、汽车燃油实验室;基础教学部设有电工技术实验室、电路实验室、模拟与数字电子实验室、工程力学实验室、计算机绘图实验室;还有专门开展金工实习教学的机械工程训练中心。

由于各系部相对独立,其所管辖的实验分室更多的是从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考虑实验室的建设和投入。为确保本系部管辖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从实验耗材、实验用品到仪器、设备,实验教学所涉及到的每个环节均需单独建设,各实验分室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如此下来,对于专业相近的小型实验设备和一些公共实验仪器,如计算机室、示波器、实验箱等,存在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实验教学经费投入使用效率低下,难以形成规模,形成重点。各实验室相对分散,实验室资源缺乏统一调配,无力建设高水平的仪器设施,无法起到示范作用。

另一方面,实验室人员行政上划归各系部管理,由各系部安排日常工作,实验教学的开展和运行监控也由系级单位负责。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和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又统属于实验室主任分管,对学校实验室管理部门下达的管理文件和考核评比的执行由实验室主任调集实验人员集中完成。这种系级和学院级双重管理模式,容易导致实验室管理不到位,出现真空地带,具体工作出现推委现象,工作难以落到实处。

由于各系部行政关系的约束,各实验室之间缺乏交流机制,实验仪器设备难以共享,设备利用率低。学院在进行实验仪器设备申报时,各系部总是尽力争取所管辖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做到多多益善,很少考虑到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充分利用和全院范围共享问题。造成不同教学时段,实验室开展的教学实验忙闲不均,实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学院教学业务费按各系部人员数划分到各系部,归属于实验系列的实验人员的教学业务费也直接划拨到各系部,由各系部负责人统一管理支配。要同时考虑教师和实验人员的师资培养,再加上下拨的教学业务费用非常有限,在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的传统模式下,往往实验人员的业务培训费较难得到保证。同时,教师和实验人员教学性质有很大不同,各系部在开展对外创收和分配时也难以制订合理的政策,导致创收积极性不高,实验室缺乏必要的“造血”机能。

3 院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思路

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机构是高校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前提条件。借助学校对院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契机,依托学院在建的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广东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在现有实验分室的基础上,整合学院内相关实验室资源,工程学院建立了以机类和电类两大学科方向为主线的院级实验教学中心。

3.1 院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目标

院级实验教学中心是学校二级实验室资源管理机构。其建设目标是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在工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建设一支能承担现代工科实验教学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建立教学规范、高效运行的实验室管理机制。达到体系完善、管理有序、队伍稳定、效率提高、质量保证、效益增加的目的。

3.2 院级实验教学中心实验管理体系建设

院级实验教学中心实行学院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决策制和中心主任负责制,负责本学院各实验室之间资源的集中调配和管理,对中心的人员、仪器设备、经费和用房等资源实行统管共用,面向全院及全校学生开放。负责全院实验课程的设置、实验教学大纲的编制和修订、实验教学质量的跟踪和评估,对各实验平台起到监管、指导和协调作用,检查、督促各实验平台本科或研究生教学实验和科研实验的执行情况。组织大型精密仪器的申报和绩效评价工作,制定实验室管理、考核办法,核定实验岗位设置和实验技术人员的选聘和考核工作,对实验室整体运行状况进行评估。

为了建立、健全院级实验室管理体系,兼顾不同学科及不同层次(本科及研究生)实验教学的需要,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统筹考虑实验室设置,防止以前以系部为单位的重复建设和条块分割,有效提高实验室资源投资效益。把目前由各系部分管的以课程为服务对象的实验室建制转向围绕机类和电类两个学科大类为服务对象的实验室建制。对原实验室进行重新调整、整合,实现规模效益,建立覆盖机、电两大学科的公共实验平台,使实验中心的实验功能相对齐全, 实验人员相对集中。将机类公共实验平台划分为农机装备实验平台、汽车交通实验平台、机械与工业设计实验平台、机械工程训练中心;将电类公共实验平台划分为电工电子实验平台、电子信息实验平台、自动化实验平台。通过打破教研室或系之间的界限,打破相近专业、相近课程的界限,实现办学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

3.3 院级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知识运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针对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实验中心教学实验平台的规划和设置应与不同的教学培养层次相适应,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要具有不同的建设理念。 对于一些课程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注重规范化和高效率,通过设备规模,提高实验效率。对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强调仪器设备多样化和使用率,使仪器设备覆盖的课程范围更广,为不同实验的综合利用率更高,发挥设备的最大绩效。对于研究型实验,考虑专用性、先进性和开放性,只有高精尖的一流设备,才有机会吸引校内外领先的研究课题或优秀学者进入实验室开展学术研究工作,才能开拓教师、实验人员和学生的视野,更好地掌握学科最新发展动态。通过研究型实验设备的开放,也能起到对学科和学院进行宣传和示范的作用。

在注重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实验教学的同时,实验教学体系中设置了开放性创新实验,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进入创新实验室开展有兴趣的创新实验。吸引青年教师进入实验室辅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活跃学生的科技创新气氛。

根据现行实验中心的教学条件,打破原有课程设置的束缚,对实验教学进行调整优化,形成全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3.4 院级实验教学中心师资队伍建设

成立院级实验教学中心,将实验人员进行统一管理,主要负责全院实验与实践教学,也承担学院实验室对外开放任务。为保证实验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工程学院是以机、电两大学科为主的多专业共建的工科院系,涉及的学科范围广,学科间有一定的交叉重叠。成立院级实验教学中心后,打破了以系部为单位的实验技术人员行政管理束缚,实验人员可以在学科大类所属实验平台上实行充分的交流和轮换,做到充分利用院内教学资源,足不出户,通过实验室之间的相互帮带,拓宽实验人员的实验技能,帮助实验技术人员做到一专多能,杜绝“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实验室专职岗位现象。这样对于实验人员也可做到随机调配,各实验室有一定的人员技术储备,保证偶然事件发生导致实验指导人员紧张时,实验教学也能正常开展,也能保证时间上较为随机的开放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顺利进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实验设备也不断推陈出新,要充分发挥出新型实验设备的效益,即时开设出合适的实验项目,要求实验技术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实验中心应制定相关的进修培养制度和奖励资助办法,激励全体实验人员注重自身实验技能的培训和在岗继续深造学习,最终建设形成一支专业与基础并重、理论与实践融合、高素质实验管理与技术支撑的人才队伍。

为保证实验教学中心人员队伍的稳定和质量的提高,要建立符合实验室特点的人员考核和评价标准,监控各实验员实验教学执行情况。将学生和同行对实验指导人员的评价,纳入学院年度考核参照。营造爱岗敬业的工作氛围,树立乐于奉献的价值观,以学科发展促进实验室建设,以科学研究带动实验技术人员学术水平的提高,稳步推进实验教学队伍的整体建设。

4 结束语

成立院级实验教学中心,由学院领导直接挂职的实验中心集中管理模式,突出了实验中心在本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理顺了实验室的层次关系,消除了实验室多头管理的弊端,有利于实验室建设的统一规划、实验仪器设备的统一管理、实验技术人员的统一调度和实验教学经费的统一支配,有利于实验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标志着学院实验室工作从体制管理、设备管理、教学管理到人员管理都进入一个全新的局面。

相对于以前实行的学校、学院到系部的实验室三级管理方式而言,实验教学中心较为集中的管理也会带来一些不利因素。由于实验室与各系部专业建设的割裂,由系部制订的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实验不一定符合实验室具体的实验条件,实验中心设置的实验课程也有可能偏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实验教学中心集中安排实验课的模式有可能出现实验时间与理论教学脱节的现象,导致教学进程出现混乱。加上实验室划归实验中心管理,理论教学的教师更不愿意主动进入实验室参与实验教学指导,不利于学院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为此,实验中心应加强与系部的联系,共同参与教学大纲的制订和修改,安排实验人员跟踪理论课教学进程,制订合理的实验教学计划。每学期安排与系部教学负责人进行座谈,了解理论教学对实验教学的具体需求,及时调整实验室工作计划。做到在行政关系上与系部独立,在教学工作上形成一个整体,建立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的良性运行环境。

院级教学实验中心相关工作设想还需要在实际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检验和完善,使院级实验教学中心真正成为管理规范、运行高效、配置合理、服务一流的实验场所。

参考文献

[1] 黄雪梅,李军,李晋文,吴启松,陈日远.学院级实验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5):669-671.

[2] 黄雪梅,程玉瑾,李军,吴筱颖,李晋文,杜校松,陈日远.学院级实验中心管理规范探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2):247-250.

[3] 范卫东,杨正宏.院级实验工作平台管理与运行机制.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2):711-821.

上一篇:寨卡病毒防控应急预案下一篇:银行征信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