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2篇)
小学科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小学科学个人工作总结
自进入这个学校以来,勤恳、踏实对待我的工作,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现将一学期以来的的工作如下总结:
一、在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认真学习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好教师。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能接受我、喜欢我。
二、在教育教学方面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我严格要求自己,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尽量使教学工作更加完善。
三、工作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工作,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做到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语言不够生动,理论知识不够,教学经验不足,组织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我坚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用自己的心血为孩子们铺一条宽敞的人生之路。
小学科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2
一课堂上, 教师语言要风趣幽默, 紧扣学生的心理
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 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小学科学课堂语言要符合科学学科的特点, 要做到严谨、准确, 如果教师适当增加一些风趣幽默的语言, 能调动学生感官, 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探究活动过程之中, 使课堂充满活力。在科学探究课堂上, 教师适当引入生动的场景, 用形象贴切的类比, 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 把枯燥的学习风趣化, 才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如在夏天下午的科学探究课上, 有的学生或许因为午休不充分, 容易犯困, 这时教师可以走过去, 模仿长辈的语气说一声:该起床了!这样提醒的效果会比单纯的警告好许多。当然, 教师教学语言的幽默风趣要把握好分寸, 如果一堂课笑意不断, 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
二努力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增加课堂的人文关怀
因为“爱屋及乌”的缘故, 大多数学生喜欢某位教师, 也会对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 这样就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教师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探究和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 才会极大地提升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新课标提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只要小学科学教师能够运用科学的富有艺术性的语言, 积极构建民主和谐、生本高效的课堂, 这些理念就能够在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例如, 传统的小学科学课堂上, 每次探究活动快结束时, 教师往往会这样说:“同学们, 老师发现大多数小组都已经完成了探究实验, 下面我们来汇报一下……”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这样问题就出现了:没有完成探究实验的一部分学生怎么办?课堂汇报展示环节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教师抽取一两个小组进行汇报, 其余小组不去管, 没有汇报的小组就失去了发言的机会。
其实, 如果教师设计好引导语, 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合理解决的, 如在探究实验快结束时, 教师可以这样说:“已经完成的小组对实验数据进行梳理, 准备汇报展示, 没有完成的小组请抓紧时间。”展示汇报环节, 在几个小组汇报完成后, 教师可以这样追问:“其他小组是否还有不同的意见, 请补充一下, 大家注意聆听。”
教学实践说明, 多使用这样的语言, 才能凸显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学生才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各项探究实验和探究交流活动。
三课堂中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有位教育家说过:“世界上没有枯燥的知识, 只有枯燥的讲授。”小学科学课堂上, 因为教师的语言呆板, 再有趣的知识也不会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鉴于此, 教师的语言还必须讲求启发性和趣味性。科学地探究课堂中应该多出现“哪位同学 (哪个小组) 有不同的发现?”“这个探究活动中, 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等启发发散式的提问。试想, 在科学探究课堂上, 教师使用平等且贴近生活的、儿童化的语言, 教师的提问具有启发性, 讲述不乏趣味性, 那么一定会达到预期效果, 课堂探究目标也一定会达成。
四教师课堂语言还要注意严谨性、准确性
在小学科学探究课堂上, 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还要讲求严谨性和准确性。因此, 教师要充分研读教材文本, 在课堂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上下功夫。例如, 音高和音量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在描述时是不一样的, 音高用高低来描述, 而音量则用大小来描述, 教师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其次, 在学生做实验时, 教师指导性的示范语言一定要准确, 比如, 在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 转动粗准焦螺旋, 使物镜慢慢接近载玻片, 老师不能说成“慢慢接触载玻片”。还有“大多数”“一般来说”等类似的词语不能随意地说。如果说多了, 就容易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模糊概念。
总之, 科学探究课堂是小学科学教师教育思想的直接体现, 而教学语言则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艺术的具体体现, 作为小学科学教师, 只有扎扎实实地锤炼好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 才能有效地提高科学探究课堂的实效性, 才能形成生本高效课堂。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 科学探究课堂上, 教师的地位发生了极大变化,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 更要注重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只有扎扎实实地对课堂的教学语言进行锤炼, 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小学教师科学教学总结 篇3
一、在政治思想方面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认真学习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能接受我、喜欢我。
二、在教育教学方面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我们学校也开始重视了,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的重要性,并下决心以我微薄的力量来推进我校科学教育向前发展。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我严格要求自己,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尽量使教学工作更加完善。我是这样进行教学活动的:
1、课前准备:课前要备好课,一定要准备好科学课上所需要的实验材料,这对学生的探究和实验非常重要,所以,我会提前准备好,如果仪器室没有的材料,但是为了上好课,我就自己找材料或动手制作。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节课的总能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会在根据每节课堂上的情况,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指导措施。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因材施教,有效地对个别学生进行引导。
3、研究教学方法: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我教三年级班,学生的年龄和个性不同的科学教学内容及重点培养方向不同,所以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另外,每个学生情况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据每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和辅导,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从学习态度上重视科学课,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实验操作,要注意观察每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多鼓励,多使用加到好处的评价性语言,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做到自主探究,使科学课成为孩子们心目中一门有趣、重要的学科。
5、做到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6、不断学习: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不懂就问,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三、开展科学活动,全面普及、注重提高
科普活动是科普教育的载体、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具有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
四、工作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工作,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待人真诚和善,努力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做到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時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这学期为了扎实地推进新课程,我积极地去外校听科学交流课,多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除了认真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之外,还积极参与学校分配的各项活动,协助其它老师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有老师请假,也能够服从学校安排,认真代课,批改作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更好。平时能及时把工作情况、问题、困难向领导请示、汇报,并得到领导的鼓励和指导。同事之间能做到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沟通。
五、继续学习,不断提高
在紧张工作之余,时刻觉得自己有一种被淘汰的紧迫感受,要为自己充充电,特别是作为一名小学的科学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似乎懂得要更多一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对科学学科教学经验不足,总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的知识还欠缺,教学上时常遇到一些知识上的难点,书到用时方恨少,没办法,只能平时自己多看些杂书了,在头脑中多储备一些知识,这样面对学生的难题时,能够坦然相对。
总之,在这几个月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语言不够生动,理论知识不够,教学经验不足,组织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我坚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用自己的心血为孩子们铺一条宽敞的人生之路。
科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4
一、要做的事
1.教学工作方面: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原则,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2.兴趣小组方面:本学期开设的科技小论文小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提高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的能力。指导学生完成3件作品,参加镇的第三届科技创新大赛。
3.专业发展方面:撰写论文《科学课堂提问“二要”.“三忌”经验谈》,研读书目《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艺术》《学与教的心理学》《小学科学教学技能》。
4.学校少先队工作组方面:强化训练国旗队。
5.值日工作方面:每周五在校门口站岗。
二、实际做的事
1.教学工作方面:做到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全体学生。顺利完成教研课《电路的研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切入口,没有很大的突破。
2.比赛方面:组织学生参加镇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叶伟豪同学的研究论文《研究醋的用途》获三等奖,叶嘉欣同学的研究论文《果皮洗涤剂》获三等奖,魏雨欣同学的发明作品《磁铁手套》获镇二等奖。
3.专业发展方面:论文《科学课堂提问“二要”.“三忌”经验谈》获市论文评选三等奖,研读书目《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艺术》,其它两本计划研读的书目落空了。
4.学校少先队工作组方面:强化训练国旗队,迎接镇教育办的复评工作。当天早上师生7点已到校,提前换好服装,可学生回去上完第一节课后竟然把外套全脱掉,让我吓呆了,要在10分钟内快速让学生穿戴整齐真的有点难度,最后还是是完成了,可我却捏了一把汗。下次心不能软,学生一定要留在队部室里等候升国旗,哪怕是牺牲学生的一节课。
5.值日工作方面:每周五严守值日岗位,本人的身影穿梭于校门口和小广场之间。经常处理学生的打架事件、受伤事件、犯晕事件……虽然这个值日岗位特别累且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也正因为这个值日岗位有点挑战性,本人的反应能力及迅速处理事件的能力再次得到煅炼,本人的观察能力及反应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三、下一阶段计划做的事
小学科学校本教研个人工作总结 篇5
回顾一个学年来的科学工作,科学教研工作有了一定起色,基本完成了学年初预定的目标,小学科学学科本年教研工作的重点是: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深化课程改革;围绕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总结,欢迎阅读!总结一 一学期的科研工作回顾如下:
坚持“科研为先、质量为重、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深入开展教学研究,进一步加强课题的有效研究与过程管理,积极开展校本教科研活动,使学校教科研工作“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精心打造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力争使教科研工作有新的发展,新的突破,新的高度。
具体工作如下:
一、学习为先,积淀底蕴。
学习是充满思想的劳动,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必定能更新观念、促进反思、修正行为、增强底蕴。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自觉地将学习视作自己职业生命的第一需求,让学习成为自己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本学期继续利用业务学习的机会,轮流让教师谈学习新课程的感受,个人加强自学,广泛学习和专题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科研的校本培训活动,进一步营造科研学习的良好氛围,丰富教师的科研理论知识。继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一方面向外聘请有关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另一方面继续外派教师参加各级教科研骨干培训班和各种教育研讨会,拓宽思路,放大眼界。学校科研室借助网络及报刊杂志,学习教育科研的理论知识,谈体会。3月x日,邀请市教研员王红老师,区教研员卢丽老学校讲座,指导讲课,评课,使教师的科研意识增强了。
二、加强教研、科研整合,落实研究过程。
本学期,将课题组的日常研究纳入教研组的常规管理之中,教研组长要全面关注本教研组的课题研究进展。全体教师要以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创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新的课堂教学。市级课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策略的研究》渗透到各个学科,使课题研究过程成为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因为这是一个教师由“职业型”向“研究型”转变的必经之路。
1、每位课题组老师树立“人人都是研究者”“上课就是研究”的新理念,在日常教学中加以研究,将理论层面与操作层面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在教育教学行动中捕捉、筛选、提炼、加工经验和做法,把研究成果作为一笔宝贵的智慧资源,并收集、整理成丰富的文本资料。
2、扎实做好课题的日常研究工作。紧紧围绕课题研究方案,按照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的要求认真实施课题研究。不断改进课题研究的策略与方法,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课题组对课题研究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对课题活动做到前有计划,中有记录,后有总结与评价。及时召开课题组成员专题会议,抓好研究方案的落实,密切关注、适时指导、加强监控,做到项项有人抓,时时有人问,过程研究与终结成果相联系,使其规范化、科学化。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努力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A、学期初根据实验方案的设计,分解本学期应完成的实验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制定课题研究学期计划,明确一学期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
B、根据学期计划的安排和课题研究的实际进程,每人每学期上好一节课题研究公开课,在研究课活动中必须充分体现学科教学与课题研究的整合,我校本学期从3月----6月分别安排不同学年的教师开展课题课展示活动,其间涌现了个别年轻优秀教师和课例,学校在学期末对这些教师给予了表彰。
C、完整地积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原始资料,如课题研究课设计理念、上课教案、教学反思等。
D、学期末根据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总结一学期的科研工作,说明课题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展望下阶段的实验设想。
三、重视成果总结,提高科研品位。
1、每位课题研究教师都要有成果意识。在认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努力把理论与自己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及时做好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果总结,撰写一定数量且有较高质量的课题反思、论文,不断提高认识,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认识结构。本学年,科研室组织教师参加了各级各类科研科研成果的征集。
2、认真开展优秀论文的选送活动。对于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学校都将尽早通知每位教师,认真组织论文选送,加强对外推出的力度,争取论文发表和获奖率继续上升。
四、规范科研管理,做好科研日常工作。
1、继续完善和强化各项管理措施,加强对课题研究的指导,重视阶段性检查和评估,保证课题按计划顺利实施。
2、开展课题成果展示活动,推广课题研究成果。总结二 在过去的一年中,学校紧紧围绕“加强科研工作力度,加快科研兴校步伐”这一目标,认真努力地搞好教师教育科研工作。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我们在感受工作紧张忙碌的疲惫之时,更为工作有突破、有成绩而深感兴奋。全体教师满腔热情,以创新的思路,强烈的争先意识,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各项科研工作。现将教育科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引导,扎实开展业务学习。
教师业务学习主要围绕课题研究为中心,注重教师观念的更新和新课程理念的确立,加强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理论学习。在学习中,我们能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信息传输、名家引领等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切磋的机会和舞台,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真实问题,感受到学习的重要,交流的价值,校园内形成了浓厚的研究氛围。
二、抓好立项课题的阶段管理。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已立项的课题进行认真组织、实施,严格做到开学初制定计划,活动后及时总结。并建立了如下的教科研管理网络:教科室—课题组—课题负责人—骨干教师。组织的完善,为我校形成教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成为可能,使我校拥有一支能领导教育科研、管理教育科研、从事教育科研的队伍指日可待.今年下半年我校的国家级子课题“利用种植园,构建多元开放的课堂”已做好结题工作,区级课题《种植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顺利通过中期考评。
三、抓好科研与教学的整合。
教导处加强教研与科研的整合,将教科研融入平时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要求教师把教研课上成课题研究课,立足计划—学习—活动—研讨—总结五个环节。各个课题组都制定切实可行研究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努力做到教育教学科研化,科研管理课题化,课题管理过程化,有力地促进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创设人性化环境
1、教师快乐书吧
我校有设计巧妙、温馨怡人的“教师书吧”,“教师书吧”汇集了全校老师喜欢的书报:有教育教学专业书籍;有市面上的畅销书;有深受大众喜爱的报刊、杂志??这里,随处可见老师们活跃而专注的身影??高高在上的五楼不再令人望而生畏,已是“幽幽之地,人心所向”。“快乐书吧”是一方组织教研、放松心灵的净土;是一个充实自我、提升自我的天堂;是一个处开诚布公、沟通交流的平台;是清波人心中的“圣地”。
2、出版校报《葵苑》
由校长亲自主编的校报《葵苑》,是综合展示学校教育教学动态和教师教科研成果的内部刊物,文质典雅、构思精美,版面简洁。校刊的编辑出版过程成为了开展校本培训的重要过程,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教科研成果的良好平台,成为开展校本培训工作的重要载体,有效地激发了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每期校报均为教师刊登“教育叙事、“磨课”、“他山之玉”栏目。
五、完善并落实教科研奖励机制。
为进一步规范教科研管理,形成较完善的教科研评价激励机制。学期初,学校制定并完善了学校课题研究奖励办法,加大了课题研究、文章发表、获奖论文的奖励力度。激励了广大教师参加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八、正视问题与不足,切实增强教育科研的实效性。
我们固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与领导的期望,与时代对我们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我校教育科研取得进步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不足。
1、教师的教育随笔写作,还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尽管很大一批教师已行动起来,并在行动中有所发展。但同样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平时的教育随笔质量不高,存在一定的应付倾向。
2、科研成果质量有待提高。在所完成的项目和所发表的论文中,省部级项目和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极为短缺,相当一部分论文为“短、平、快”之作,与真正的学术论文要求相距尚远。
3、教育科研工作,应更好地与课堂教学研究结合起来,应更好地体现教育科研为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思想,应加大教育科研介入课堂教学实践的力度,努力形成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不断促进儿童成长的现代课堂观。
4、教科室课题研究的理路还有待清晰明确,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课题考核还没有跟上,相应的激励机制还急需建立。问题的存在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坚信,有了校长的高度重视,有着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与支持,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就一定会在现有基础上,有新的进步,新的发展。
只要我们遵循“立足课堂,服务教学”的课题研究的原则,从严抓自身,求提高;从实抓调研,求深入;从新抓思路,求发展;从创抓重点,求突破,规范教育科研的管理力度,提高科研实效与推广,那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就一定能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东明小学校的老师与孩子们就一定能打造起自己的品牌。
总结三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联校和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继续贯彻执行教育科研要为教育教学决策服务,为繁荣教育科研事业服务,为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发展服务的方针,要与提高教育质量和注重人的发展相结合的理念,努力发挥好教育科研在我校教育工作中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追求教育科研的实效性, 使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成为小学教育科研新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继续推进我校教育科研的发展与创新,切实提高教科研工作效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为我镇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扎实开展师资培训,抓好科研队伍建设
过硬的师资队伍是科研的关键,学校始终本着“发展教育师资先行”的原则,切实抓好师资培训。我们对教师的培养重在校本培训。通过广泛宣传,让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和目标,提高对教科研的认识,增强教科研的意识,提高教师投身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重点抓好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进修,更新教育观念,为开展教科研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1、构建学习型组织。要走在教科研的最前沿,必须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科研理论和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学校为教师学习,营造书香校园创造了条件。教师们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资料以及学校为大家征订的教育、教学类杂志,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挤时间学习传统教育教学经验,学习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使思考走在工作的前面,并结合工作实际人人撰写心得体会、理论笔记。
2、加强教科研业务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培训。邀请上级领导、专家来校作专题报告,请专家与教师对话交流,进行培训互动,让教师在专家的引领下,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求发展。学校十分重视培养教科研骨干力量,大力支持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科研方面的培训。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培训、研究、交流,从中吸取科研的营养,逐步建立一支师德高、业务精、功底深的优秀教科研教师队伍。
3、实行师徒结对,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三十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针对其政治思想、教学工作、教科研工作、班主任工作、其他工作方面制定的成长计划书进行了总结交流,由校进行全面考核,不断促进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实行骨干教师与其结对,使新上岗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4、抓好名师工程建设。我校有一名教师被评为“县语文学科骨干教师”、20多名教师被评为“县级学科教学能手”。目前,这些老师已成为我校教科研的主力军,充分发挥了在教科研工作中的辐射、示范作用,认真履行职责,在学校管理、学科教学研究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带动群众性科研活动的开展。
三、重视过程管理,规范课题运作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工作中核心的一环。我校把科研管理的力度重点放在课题研究的管理上,并力求规范化。学校领导身先士卒,积极参与和指导、检查课题研究进程;广大教师热情投入,运用各种方法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不断进行阶段小结,并及时交流反馈,以便扬长避短开展工作。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课堂为阵地,以活动为依托,来浓郁教育科研的氛围。一学期来,围绕课题上的研究课起到了教好的辐射作用,教师们在活动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四、积极探索实践,喜结科研硕果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各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教改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等业务素养得到了锤炼和提高。教师们驾驭实践以及提升理论的能力不断增强。本学年中,共有10多篇论文在省、市、县级中获奖。通过研究,我们广大教师已经感到,课题研究不再是高不可攀的难题,也不是抽象的理论推演,而是教育、教学的行为,是在行动中的研究,可以改善原有教育、教学行为,提高实施新课程的适应性水平。
五、完善考核机制,提高科研积极性
教育科研的目的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教育科研能否起作用,到位的管理是关键。为了促使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们学校早已出台了《学校管理手册》,对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情况融入到平时考核、教研组的考核中。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本学期对有关考核制度进行了修订,对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奖励作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研究积极性。
诚然,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教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我们的理论水平、工作水平和工作责任心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二是课题研究工作的进展和成果的推广存在着不平衡性;三是科研活动的安排和措施的落实存在着不平衡性。这些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必须通过新一轮发展来解决。今后,我们将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自加压力,注重教科研工作的指导性、实效性、群众性,在教育科研这块芳草地上再作贡献。
六、几点展望:
回顾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
1、课题研究要与平时的学科教研活动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使业务学习和课堂教学,经验交流,反思提高争取上一个新台阶。继续发挥集体智慧,以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2、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多开展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活动,如:教育沙龙活动。教科室的主要工作人员还应该沉下心真正理清思路,写出提纲见领性的目标。教育倡导“研究型”的教师。教师思想上还是受学校指挥行动,而缺乏主动探究意识,即使部分教师有主动探究意识,缺少专业的引领,教科室应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多搞几次讲座,应结合本校实际,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
小学科学教师工作总结 篇6
回首往昔,我接手三、六年级科学,特别是三年级学生,我去年教的五、六年级,学生相对而言比较大,今年教三年级,一开始特别不适应他们,说什么话都得慢慢说,仔细说,他们是第一次接触科学,没有科学的学习习惯,也不熟悉我这位老师,所以上课时特别容易失控,一句话说不好就会“跑”的特别远,然后回不来。上课状态也特别不好。但经过这半年过来,在我的不断努力之下,学生们喜欢上了科学这门课,特别是到了最后几课,我们要做风车水轮、纸飞翼等,学生都出了许多作品呢!
六年级的学生就不用说了,还是那样爱学科学,但唯一不同的就是:我这半年当了六、2班班主任,责任更大了,要做的事情也更多了,对学生要求也更多了。六年级学生也同样出了许多科学作品,特别是制作“风车小鼓”,有一位学生做得相当不错,把我都高兴坏了。
经过这一阵的探讨,我发现我应该这样做,才能使我们的科学课上得更好:
一、认真钻研教材。
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二、组织好课堂教学。
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形式多样,不拘泥于书面作业,多种方式交替进行,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小学阶段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不能完成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为了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我还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不懂就问,博采众长。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和学习机会我更是不放过。本年度先后参与各级各类教研、学习数次,学习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受益颇丰。正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我的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十月份,在区内执教研讨课《生活中的真菌》,受到听课教师的好评。
四、积极参与听课、评课等教研组活动,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补己之短,提高教学水平。
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制作科学作品。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也这样认为,所以我在我的课堂上会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找到更多的兴趣点,并且在这一阵儿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能自己做出作品来,这会很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生兴趣。所以,我会想尽办法让学生自己做一些作品,并且加以“狠狠的”表扬。嘿嘿!还真行,这半年的作品出的很多。
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把控不到位,平时考试较少,课上容易受教师情绪左右,对于后进生的态度经常是比较急躁,这些都需要我在工作中逐步的改进,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
我是仪器室、实验室的管理员,管理着各种仪器,整理各种实验室档案,以及三到六年级的实验报告单,其中的酸甜苦辣又有谁知晓?当领导检查时,对我的工作给予肯定时,那些苦啊、累啊也会一并消失!
学校组织了10个室作为了校本内容,从学校领导让我带“手工制作室”开始到现在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从一开始,我的手足无措,不知道从何下手,也不知道该培养学生手工制作的哪一方面,到现在游刃有余,其中经历了太多太多了。现在我们做出了许多的作品,小小的屋里,有14名学员,1名教师。我们共同学习,制作我们感兴趣的作品。有《葫芦串珠》、手链、姜太公钓鱼、鸟巢等等许多作品。学生们同我的距离更近了!
生活中充满了精彩,奇迹!我们要努力地把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小学科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7
一、网络焦点团体访谈的研究设计
小组访谈依据其目的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非结构的或没有访谈者指导的头脑风暴会议, 典型的结构式, 比如名义小组和焦点小组。焦点团体访谈是小组访谈的一种, 小组访谈本质上是一种定性资料收集的技术, 依赖于在一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情境中, 对几个人同时系统提问, 这种技术介于正式和非正式访谈之间。焦点团体访谈 (fo cus g roup interviewing) 是一种通过营造舒适的环境让人们分享观点, 访谈者小心而系统地对待人们倾诉的一种活动。除了面对面的焦点团体外, 还有其他变型, 定期重复的焦点团体、电话焦点团体、网络焦点团体、媒体焦点团体等。[1]网络焦点团体有几种不同的类型, 最简单的就是用一条聊天线路, 由协调员提出问题, 远距离参与者通过键盘输入自己的观点;网络焦点团体的应用在年轻的受访者中反映很好。[2]当问题是聚焦的, 参与者能够自由地、坦率地、不受压抑或者不担惊受怕地进行交流, 协调员保持控制、推进讨论, 并用这样的方式给研究问题提供答案时, 网络团体就变成了焦点团体。
笔者在进行焦点团体访谈的前一周, 在网络交流群中通知教师本次访谈的主要内容是大家对科学探究及其教学的看法, 在实际访谈中, 两位协调员中的提问包括: (1) 请老师们谈谈对科学探究的认识, 科学探究有哪些方面? (2) 请老师们谈谈对探究教学的认识, 探究教学有哪些要点, 哪些教学方法等。
二、教师关于科学探究和探究教学的概念图
访谈中会形成大量的文本资料, 研究者往往依靠个人对资料结果的理解和相对感性的思维来分析, 从资料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和结论。图式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而其中的概念图是运用认知简化来确认参与者头脑中的复杂信息。[3]焦点团体访谈有12位教师参与, 分别为小学和初中数学、科学教师, 初高中物理、生物教师。笔者采用概念图的方法分析了8位教师的认识状况 (见图1-图5) , 此概念图以科学探究或探究教学为核心, 用箭头表示教师的核心话题和观点。经分析发现:有3位教师认为探究教学就是“做实验”, 3位教师存在“形式认识”, 2位教师对科学探究的认识比较平衡, 其中一位教师注重结果取向, 即知识的掌握, 另一位教师注重探究教学的理念, 不过没有谈到教学实践的做法。并且教师都未提及科学探究的基本原理, 仅是谈及科学探究的理念, 教师对科学探究和探究教学的认识存在缺失。
三、网络焦点团体访谈的热点问题
通过网络焦点团体访谈中教师个人观点的陈述和自由讨论, 笔者发现他们讨论的热点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1) 中小学探究教学的不同; (2) 探究过程的动手和动脑; (3) 科学家与学生探究的区别; (4) 探究过程是否要有明显的套路; (5) 科学探究是否就是实验; (6) 探究的主题和教师引导。教师将其中的前两点合在一起讨论, 以下是自由讨论记录和说明。
1. 中小学探究教学的差异
有位教师认为小学阶段的科学应该注重动手能力, 引起几位教师的争论, 其他老师认为要关注学生的思考, 需要动脑, 这位教师则认为动脑与动手是相互依存的, 动手自然就会动脑;教师们普遍认为小学阶段的探究重视过程, 中学阶段的探究重视知识点。
2. 科学家与学生探究的区别
教师们就探究的结果和过程哪个重要产生了争议, 关于科学家与学生探究区别的争论分为两个阵营, 一边认为科学家的探究与学生不同, 科学家的探究注重成果, 学生的探究注重过程、方法和能力;另一边则认为结果与过程在学生的探究中缺一不可。另外, 教师中还出现与上一争论焦点中相似的问题, 即认为动手实验就是实践, 重视过程与方法和思维能力。
3. 探究过程是否需要明显的套路
教师们对探究的步骤产生了争议。是否应该按照七个步骤进行探究, 是否应该有一定的模式。多数教师已经将探究步骤的七个要素看成是探究活动的定型步骤。与前面分析的教师概念图相一致, 很多教师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停留在表面。
4. 科学探究是否就是实验
多数教师认为科学探究即实验, 更有教师认为探究就是动手做。他们对于实验没有深入的认识, 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 而不是真正的理解。
5. 探究的主题和教师的引导
多数教师认为探究的主题可以选取生活中熟悉的内容, 教师在探究中应该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但是他们也提出目前有些学生的探究实验都是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 教师也不明确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探究。
从教师的焦点团体访谈记录可知, 大部分教师认为探究就是实验;实验中的动手与动脑相互依存, 只要进行动手实验必然会动脑;探究既要注重过程还要关注结果, 即知识的掌握;探究过程的定型和步骤化, 教师的认识还处于操作层面;教师还不明确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通过网络焦点团体访谈研究可以得出, 中小学科学教师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以“做实验”和“形式认识”为主, 平衡深刻的不多;且他们不能清楚区分探究与实验、探究过程的动手和动脑;也不明确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对于探究本身存在不平衡认识和理解, 不知道如何做探究, 缺少对探究过程的实践认识。舒尔曼的学科教学知识涉及到教学的定位、学习者的知识、课程知识、教学策略知识和评价知识, 并受到教学知识、情境知识和学科内容知识等影响;[4]德士美和康特提出了具体情境的教学知识这一概念来重新认识学科教学知识, 他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受到以下知识的影响和相互作用: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学习者和学习知识、课程知识、过程和结果评价以及学科内容知识。[5]探究教学知识包括探究教学和教师自身的定位、学生和探究学习的知识、探究课程的知识、探究教学的策略、探究教学的评价等几个要素。通过本研究可知, 科学教师缺少探究情境的教学知识, 还缺少探究教学的策略知识, 并且对于科学学科的教学策略认识还不够, 缺少基本的探究教学课程知识以及对学生探究学习的评价知识。教师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与探究情境的教学知识、探究教学的策略知识、科学探究的课程知识和对学生的认识及探究学习评价关系密切, 并且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科学教育目标、评价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影响。
参考文献
[1]Krueger, R.A.&Casey, M.A.Focus Groups:A Practical Guide for Applied Research[M].3rd edition.CA:Sage, 2000.
[2]Casson, R.W.Schemata in cognitive anthropology[J].1983, (12)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1983, (12) .
[3]克鲁杰, 凯西.焦点团体:应用研究实践指南[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
[4]Shulman, L.S.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1987, 57, 1-22.
小学科学教师“下水实验”之我见 篇8
教材 细节 材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A-
0111-01
“下水实验”是指教师在课前对课堂实验进行多次预演或试验,把握实验教材、掌控实验细节、精选实验器材和改进实验材料,从而有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行为。实验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教师很有必要进行“下水实验”。在此,笔者主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下水实验”的重要性,谈谈教师如何进行“下水实验”。
一、把握实验教材
小學科学课程区别与其他课程的三大特性为:尊重事实和数据;严谨求真;形成一定层次的概念。这三个特性要在实验教学中有所体现,在实验过程中落实。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教师必须钻研和把握教材,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例如,教学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冷热与温度》时,一位教师设计了让学生连续测量一杯热水温度变化的实验,然而,学生小组得出的实验结果基本上是没有规律的,热水降温的速度忽快忽慢。可以说,这次学生探究实验以失败而告终。如果教师在课前仔细钻研教材,并亲自将该实验完整地操作几次,很容易就能发现问题所在。其实,热水的起始温度不一样,其温度下降的速度也是不一样的。水的起始温度在90摄氏度左右时,在10分钟内水温下降的规律是显而易见的。若教师在“下水实验”中发现问题,在正式实验时为学生提供温度适宜的热水,实验的成功率将会大大提高,有助于学生验证科学结论。
二、掌控实验细节
教师进行“下水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把握实验操作的关键,关注实验细节,尽可能确保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在进行“下水实验”时,要对细节问题格外重视,如实验材料应按什么样的顺序摆放,实验器材何时需要更换,实验器材是否清理干净等。这些小细节往往会影响实验的结果,教师提前“下水实验”,可以发现学生容易疏忽的地方,在课堂上及时提醒学生,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即使是简单的实验,教师也不能掉以轻心,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则应多操作几次,提前排除容易引起实验失败的各种因素,对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偶然因素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做到未雨绸缪。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摆》时,教师要当堂演示“摆长影响摆动次数”的实验。一位教师在“下水实验”中发现,若选用的金属片太轻,摆的重心变化甚小,摆长变化不明显,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与未加金属片时基本接近,学生难以从这个对比实验中得出明确的结论。于是,教师改进了该实验,将重量适宜的金属片固定在木条底部,使摆长变化明显,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差异较大,这样,学生很容易就得出“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摆的摆动次数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次数越少”这一结论。
三、精选实验器材
良好的实验器材是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基础,实验器材选择不当会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精心选择实验器材是科学教师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功课,要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最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实验器材。
例如,进行“水的净化”实验,要将过滤后的水滴在加热的蒸发皿上,会观察到水蒸发后玻璃片上留下了白色的物质,从而得出“过滤后的水也并不是纯净的”的结论。一位教师为了方便操作和增加实验效果,欲用玻璃片代替蒸发皿。该教师在“下水实验”中发现,若把玻璃片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然后将水滴在滚烫的玻璃片上,玻璃片有很大的几率会破碎,很显然,玻璃片并不适合用于这个实验当中。于是,在正式上课时,教师要求学生使用蒸发皿来完成实验。
四、改进实验材料
教师可以对现有的实验材料进行必要的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在“下水实验”中,教师可以尝试改进实验材料,增加实验效果。
例如,教学苏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电磁铁》时,学生要进行“磁力大小变化”的实验。笔者原来是这样设计实验的:将两个一次性杯子倒置,再在上面绑上塑料直尺,在直尺上测几块磁铁相吸叠加或相斥叠加后的磁力大小。然而,用于实验的塑料直尺是学生自备的,厚度不一致,直接影响了对比实验的公平性。于是,笔者进行“下水实验”,寻找多种材料进行反复实验,最后改进了该实验:在一次性纸杯的杯体上挖掉三个面,然后倒置,在杯底上放上磁铁,用磁铁吸引回形针以测磁力大小。改进后的实验,实验材料更加简单易得,既降低了材料准备的难度,又很好地控制了对比实验的不变量,实验效果非常明显。
总之,小学科学教师应真正认识到“下水实验”的重要性,将进行“下水实验”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以保证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小学科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9
山西省长治市沁县段柳乡中心校
刘蕙玲
国培仿佛一股清泉流进我心田,滋润着我的梦,专家们的知识美和人性美撞击着我的心灵,回顾学习培训,我感受颇多:
一、参加研修给我的收获
1、丰富了自我。在这次学习中,我认真倾听了专家们的讲授,做好了笔记,每星期两篇学员学习成果日志,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不断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
2、解决了困惑。弓巧娟教授说:科学不应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小学科学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教育,老师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启蒙”作用,开好头、带好路、找准方向,引领儿童学习与周围世界相关的科学知识,帮助儿童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儿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儿童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薛淑珍教授的《体验活动学习的方式和运用》的思考: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它更是一种亲历,一种体验;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接受,而是生活、生成;不是等待、观望,而是生动的参与。
3、提高了认识。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决定着你的工作方向,梁永平教授的《走向优秀教师的路径》中指出了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需培养的专业水准:专业能力的提升,专业知识的丰富,专业理念和师德的培养,自觉发展将是走向优秀教师的前提;王卓民教授对待工作的严谨、率真,让我感受到了一个为人师者身上的人格魅力,他渊博的学识让“传统文化”的抽象化为具体,他幽默的解说,贴切而让人捧腹而又难以忘怀;周玲梅老师的《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让我看到了一位成功女性的自信、从容、美丽;孙鸿教授在机房的耐心辅导,让我感受到大师依然那么平易近人。他们身上的这些闪光点将会成为我—一名研修学员永远学习铭记的知识、作风,将引领我走向今后的教学生涯。
二、参加研修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中小学科学备课组个人工作计划 篇10
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课程标准,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率,加强教学研究,积极推进集体备课,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
1、认真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促进组内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制订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认真备课,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考试,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再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计划,精讲精练。
3、提高教研实效,继续认真进行集体备课,组内相互听课,深入课堂进行研究。重视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互帮互学,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把每位老师的宝贵经验提供给大家分享,关心和帮助年轻教师。
4、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教研活动,并进行经验交流。
5、做好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的出题、复习和分析工作,结合试卷分析及时调整和补充我们教学手段。
6、我们把南山区公开课示为我们每个人的公开课,集思广益,使每个人在这次公开课中都有收获。
7、开展青少年实践展能项目,深圳湿地野外研习。
浅论小学科学课教师语言 篇11
小学科学课教师语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自然课”已经在全国38个实验区改为“科学课”,进行了三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科学课力求体现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磨练学生的科学思维,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体验。笔者反思自己在试教《科学》三、四年级的经历以及在听了许多优秀教师的科学课后发现,尽管科学课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在科学课教师的教学语言中,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一些语言,而这些语言则体现了科学课的基本理念。
一、你知道哪些事,还有什么问题
传统的教学观是学生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是贮藏知识的容器,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也就无视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多次遇到同样的问题:由于学生置身于当今信息社会,通过电影、电视、书刊、inter网等信息渠道,他们已经获取了大量的知识,一些课的个别内容学生已经了解,教师不得不根据学生既有的认知水平而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对课的学习内容,我们应当了解学生知道哪些,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当然,也不能仅靠课堂上的一句“你知道哪些?想研究什么?”就算是“了解”了学生,我们还要和他们交朋友,深入他们的生活中去,这样才算是真正重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些年,我们广大教师欣喜地看到,一些优质课、观摩课的执教者正越来越深入地关注着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很少有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牵着学生的鼻子,让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走的场面了。
二、你想研究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传统的教学观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按教材规定的内容和顺序教,学生按老师讲的内容学,以至于出现了“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创新意识不够”“外国学生基础不够扎实,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中外教育差异。近20年的自然教学改革,在自然教学改革的先驱刘默耕老师的倡导下,自然教师正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创造精神。在2002年湖北省首届科学(自然)优质课竞赛活动上,宜昌的一节《纸的研究》,以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自己提出研究问题、自己确定研究方法这一创新的教学模式,引起了与会者的争鸣,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三、你打算怎样研究
传统的教学观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否定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不相信学生,不敢放手让学生说、让学生做,结果课堂上出现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说、学生做”的沉闷局面。
我们常说,要磨炼学生的思维,而思维是什么?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听见,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让学生说做法,也许他说不清,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维障碍,但这一说的过程,正是个体学生的认识转化为全体学生共识的一个信息同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磨合的过程、修正的过程。路培琦老师曾说:“越是说不好的学生,我越是让他说。”因为你不让他说,不给他机会,他就永远不会说。同样,在研究的过程中,让学生说研究方法,开始可能是为难他们,但若长期训练下去,他们一定会在各种纷繁冗杂的事物现象面前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四、谁还愿意说出你的发现(意见)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一步一问,牵着学生的鼻子,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赶紧“启发”,一听到正确答案就“万事大吉”,继续进行下一步的教學,全然无视其他学生的意见和认识。我们要面向全体,就必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认识。让每一个学生说,则正是体现了“面向全体”。尽管一节课不可能让六七十个学生都在班上发言,但他们应该有机会在小组说,还应该在全班讲述他的与众不同的发现。而他的这一发现,说不准就是本节课最重要的发现。在近年自然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优秀教师已走出了这一巢臼,他们在教学中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即使有个别学生说对了,教师仍然要“磨”他们说出理由;即使大部分都同意了,教师还是要问“有没有不同意见”。
五、你能对自己和小组的同学在这节课的学习作一个评价吗
《科学课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评价上要体现多元化,强调评价的促进功能。一节课结束了,学生在科学探究的历程中,必然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孜孜以求,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在实验时有“团结合作力量大”的领悟,在研讨时也有“集思广益方法多”的感触。让学生自我评价学习过程,将他们在探究中那种妙不可言的感受和灵光凸显的感触表达出来,既是对自我的肯定,又是对他人的促进。如路培琦老师在《连通气球》课中让学生谈体会,四年级的孩子竟然说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一件事不能想当然”“只有小组内的成员团结协作才能做好实验”等具有哲理意义的语句,但这的确又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感悟。
六、谁能完整地说一遍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看到的事实或观察到的现象,是非常零乱的,在归纳、分析、整理时,教师往往是不相信学生,怕出乱子,就越俎代疱,自己归纳总结,“圆满”地完成了教学内容,致使“整理分析事实”的环节落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是要相信学生,不相信学生的教师怎么可能会注重“学生主体”呢?如在《鸟》一课中,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得出了关于几种鸟共同的认识,但这些认识是零乱的,无序的,如果老师提出“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它们之间有哪些相同之处?”就会引导学生从整体的、系统的角度来认识问题。再如,在《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一课中,教师在8组学生分别描述了自然界里的8类水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之后,不失时机地提出:“根据以上同学的讨论,谁来把水在自然界的变化联系起来说一说?”引导学生由部分到整体地全面地辩证地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变化,学生“探求意义的经历”显得特别清楚。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评价策略 篇12
一、评价概述
评价是对人或事物的价值做出判断。依照一定的价值标准, 通过系统地收集资料, 对评价对象的质量、水平、效益及其社会意义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所反映的是评价对象的若干属性及其对人的需要的意义。它不同于科学认识, 没有科学的严谨, 但以科学认识为基础和前提。评价的基本特征有: (1) 评价对象是可能产生价值效果的人或事物; (2) 评价依据的价值标准具有社会性; (3) 评价对象的属性具有系统性; (4) 评价是分析与综合、定量与定性的统一; (5) 评价既要用实验、调查、观察的方法获取客观资料, 又要用推理性的统计分析方法做出判断。评价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及其特点
1. 中小学教师。
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中小学教师, 他们是一群极为特殊的群体。根据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中小学教师是指幼儿园, 特殊教育机构, 普通中小学, 成人初等、中等教育机构, 职业中学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因为研究条件的限制和本文研究的应用, 本文所称中小学教师仅代表普通中小学教师。
2. 教育科学研究及其特点。
教育科学研究是指从教育实践中探索教育问题, 探求教育真理, 以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指导教育实践,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教育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面。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两大领域:一是教育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二是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 国内外教育科学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具有以下新的特点:第一, 重视教育实践研究。教育科学研究经历了思辨阶段、经验总结阶段和科学实验阶段。对教育科学研究来说, 这三个阶段都是不可少的、互相补充的。然而, 开展教育实验研究, 则是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当代世界各国重大教育改革, 大多以实验研究为先导, 如重庆推行的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项目。第二, 教育科学学科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如同其他学科发展一样, 教育科学也走着一条即分化又综合的路子。教育科学在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伦理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渗透、交叉中, 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陆续产生了一些新的分支和门类, 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第三, 从定性分析发展到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长期以来, 教育科学研究基本上是运用定性分析, 随着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广泛地吸收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 用教育统计和心理统计等工具, 逐步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第四, 整个教育科学研究尚处于不成熟状态, 落后于教育改革实践的需要。教育科学研究, 主要解决教育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而目前教育理论相对贫乏, 与实际有某种程度的脱节。在我国, 教育科学研究是科学研究工作中较薄弱的一环, 还远远赶不上客观发展的需要, 要努力、深入地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根据目标的不同, 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前者主要为了认识客观世界, 生产新的理论知识;后者则主要面向改造世界, 生产新的应用知识。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应以应用研究为主, 根据中小学教师工作的内容、性质与特点, 通过实验研究的方式, 总结教育实践经验, 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新课程改革把教育科学研究提到了显著的位置, 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同时也加快和推进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
三、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评价维度分析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评价是以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为评价对象, 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教育是一门科学, 教育科学研究是揭示教育现象本质规律的实践活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常用的方法还有:教育观察法、教育统计法、教育实验法以及调查法、历史法。科学实验和辩证思维是研究中的两大武器, 使教育科学研究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较好地结合起来。同时, 理论联系实际, 是教育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它在分析和论述教育问题时, 根据“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规律, 以教育实践为基础, 做出科学的理论概括, 并进一步指导教育实践。所以,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是以实践研究为依托, 以应用研究为主。为更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 我们将其评价维度划分为以下两大方面。
1. 过程性评价。
过程评价是指以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活动。教育科学研究过程是从教育活动中发现新真理, 解决新问题或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认识过程。它不同于日常生活中随机发生的认识过程, 是一种预先确定目的、规划好活动步骤、内容和方法的认识过程。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一般由几个阶段构成: (1) 准备阶段。这是教育科学研究正式展开前的一个阶段, 但又是必不可少的阶段。准备阶段的重要性随着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增加。准备包括理论准备、物质准备和工作计划准备。首先, 规定研究项目;其次, 进行研究设计。 (2) 实施阶段。把研究计划变为实际活动, 中心任务的保证质量。这一阶段包括收集、获取资料, 形成科学事实;分析科学事实或已有理论, 形成新的科学事实;撰写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 (3) 总结、评定阶段。这一阶段工作的主要意义在于未来。研究阶段的划分只具有相对意义, 在实际研究中, 每一阶段之间未必有明确的分界线, 有些阶段可能相互交叉, 有些阶段也可能被省略或合并, 并没有唯一的标准模式, 需要根据实际的研究而定。根据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我们将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评价指标拟定为: (1) 提出问题, 即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科学的假设。研究目标是我们将要研究的问题, 是我们在众多待选问题中提炼出来的、可能被解决的问题, 有目标研究就有了方向。科学假设是我们对如何解决问题的一种推理性设计, 科学的假设能增强教育科学研究的针对性, 避免盲目性。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研究者对问题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提炼能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比较重。 (2) 有详尽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案是我们研究实施的保证, 是研究实施的规划设计蓝图, 只有通过详尽的方案设计, 我们才能明确研究对象、范围、内容, 明确研究重点和取样范围, 才能保障研究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研究者对研究本身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对研究常识的了解和基本研究方法的掌握。 (3) 实践研究。教育科学研究通常都是通过实践、通过实验来完成的。一个好的实验, 需要控制好实验条件, 明确哪些因素是自变量, 哪些因素是因变量, 同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消除偶然因子的影响, 才能保证研究的科学性。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研究者对教育一般规律的认识和应用, 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应用。 (4) 事实和数据真实可靠。教育科学研究必须以客观事实和数据作为结论的依据, 经过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总结出来, 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为此, 搜集数据和事实一定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 是系统的而不是偶然的, 因此要对事实和数据进行核实, 慎重做结论。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的是研究者的数理统计知识的应用。 (5) 把科研成果放回到实践中去检验。任何一个经过实验所得出的最新结论不是终结, 必须通过实验的验证, 才能确定其普遍意义。由于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粗放性, 更应通过实践来多次检验, 否则不能推广。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研究者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2. 结果性评价。
结果性评价是指以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活动。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形式通常是程序性的、非物质性的, 具体表现为学术著作、教育科学研究论文、录音录像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 取决于它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学术价值评价指标包括: (1) 创新性。包括:创建新理论、新学说、新方法, 对已有理论、学说方法做出新的发展、新的解释、新的修正、补充, 以及拓宽应用领域等。 (2) 科学性。包括:数据资料的可靠性、推理的逻辑性、结构的严谨性、方法的科学性、内容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准确性等。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包括: (1) 影响的广泛性。包括:发表报刊的级别, 出版专著的数量, 交流的学术会议级别, 人数以及被引用的次数和文字数量等。 (2) 推广应用的范围包括:在全国、全省、一个地区、一个县市、一个学校范围和实际推广作用的人数。实际效果包括: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理论、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于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大作用、明显作用、作用一般等。此外, 成果的语言准确、文字规范、表述确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合乎逻辑也应是评价科研成果的指标。
虽然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对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但广大中小学校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迟迟不见起色, 即使少部分勇往直前, 也是举步维艰。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评价应当以鼓励为主, 注重过程评价, 以结果评价为辅, 采用过程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思路和策略。
摘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是当前一个很热门的话题, 很多地区、学校都在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教师做教育科学研究。科研兴校、科研兴教被各个中小学校标注在极为显著的位置。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本文指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应以应用研究为主, 实践研究为依托, 提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以结果性评价为辅, 过程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评价
参考文献
[1]陶西平.教育评价辞典[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55, 417, 529.
[2]张光忠.社会科学学科辞典[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0:658-659.
[3]李春生.中国小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M].沈阳出版社, 1993:139.
[4]郑家亨.统计大辞典[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5:1008.
[5]汝信.社会科学新辞典[M].重庆出版社, 1988:1076-1077.
【小学科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小学教师科学教学总结11-15
教师培训(小学科学)总结11-27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05-31
小学科学老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11-25
小学科学教师培训小组总结11-28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师期末教学的工作总结10-03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_教师工作总结09-12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07-16
小学教师科学论文07-11
小学科学教师考核方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