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素养教育措施

2024-09-27

公民素养教育措施(精选8篇)

公民素养教育措施 篇1

■教育观点:

王丹:一位资深教育者眼中的教育真谛

六月的一天,穿越城市的缤纷,进入重庆市中华路小学(原渝中区第二实验小学)。

斜阳中路边的小草吐露新翠,高大的黄桷树翠绿闪靓。校园内励志名言、儿童画廊静静的映入眼帘。一切的一切,呈现出文化氛围与人文气息的和谐统一。

校长办公室清新儒雅,简朴大方。阳光顺着窗外茂密的绿荫,斜斜地打了进来。校长王丹笑着站起来,淡雅的书卷气中流露出一位资深教育管理者的淡定与睿智。

说到教育,王校长侃侃而谈: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都市公民素养,为每个孩子都能成长为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王校长介绍,学校从07年就开始将育人的核心放在了“培育都市公民素养,打造国际品牌学校”的特色学校创建上,紧紧抓住“质量、特色、品牌、优质服务”这条主线,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关注生命、回归儿童”的角度,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构建特色校园文化,让每个孩子在创新的教育活动中,将学习活动立体化,拓展学习的外延,让学生积累文化,沉淀精神,焕发生命的活力,体验自信与成功。

王校长认为,一所学校所以能称其为名校,注定它必须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长久的积淀过程。校园文化对教育来说,是一种意识,一种力量,而文化建设是一个创建过程,是将意识形态化,力量发散化,让文化的反应推动学校的和谐发展。

王校长特别强调,校园文化建设,重在“建设”二字,建设更多更好的校园文化,是大家的创造过程,也是学校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和名校,重庆市中华路小学有着不同寻常的大气与厚重。从1911年建校伊始的筚路蓝缕,到二十一世纪的新起点、高目标,一路走来。悠久的办学历史让学校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近年来,学校紧紧抓住“质量、特色、品牌、优质服务”这条发展主线,通过不断融合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广泛开展国际交流,走上了一条“培养公民都市素养,打造国际品牌学校”的特色学校发展之路。“责立世界”

让孩子拥有世界眼光

何为公民素养教育?中华路小学校长王丹给出的答案是,在承认并尊重人的主体性前提下,培养并造就健全、自律、将来能有效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的公民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她说,生活世界就是儿童活生生的世界,有着儿童体验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儿童成长的源泉,只有在生活中,在他们的体验中,才具体掌握了世界,世界对他们才有意义。当然,这个世界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拥有中国的灵魂,更要具有世界的眼光。

事实上,学校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英国等多所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国际交流。学校先后与英国威尔士地区的10所学校签订了国际友好学校协议,根据这项协议,学校和威尔士地区的10所学校将互派老师和学生到对方学校,就教育理念、教育手段、课程设置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从而增进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为了实现双方学生的无障碍交流,中华路小学与罗森公园小学共同创建了zeroath学生论坛,定期对学生进行英语能力和网络知识培训,鼓励他们就文化、生活、学习、爱好等多个话题畅所欲言、结交朋友、开拓眼界。通过论坛与网络对话,解决了学生学习英语无法实现语言交流的难题,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优化课程”

让孩子幸福成长

“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意味着让教育充满爱的气息,让课程成为激发孩子生命灵性的过程。

学校拥有“充满人文、自主探究、和谐发展”的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生喜爱的课堂。从一年级起就着力打造了英语、现代信息技术课等精品优质课程,努力从学识上让学生拥有面向未来的国际公民素质;创设“国际班”,从小学阶段即引入国际教育模式的探索,打造了旅游、形体、经典诵读等具有中小特色的校本课程,满足了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成长开启了一片明亮的天空。

为让孩子养成自己的公民品性和公民能力,学校将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庭、自然、社会结合起来,系列规划、潜移默化,让孩子在生活中逐渐养成公民应该拥有的素养。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让儿童在学校生活中发现自我价值,形成与人交往的品格,锻炼民主参与的能力。

家庭是孩子的启蒙学校。学校经常举办家长会,成立家校俱乐部,通过家长配合,把公民素养思想渗透到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

此外,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还注重营造自然环境氛围,让孩子在课堂课余都能接触到生命之绿。学校还经常举办“亲近大自然”主题活动,让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培养环境和生态保护意识。

社会是最真实、也是最实际的生活世界。学校贯彻陶行知先生“社会即学校”的思想,构建儿童与社会的关系,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事务,使他们真正体验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政府那种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

“三重行动”

构建公民意识

公民素养教育,除了系统传授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觉、积极行动起来。学校根据小学阶段儿童特征,特别设计了民主行动、经验交流、深入反思三重行动体系,让孩子们在活动体验中构建公民意识。

民主行动。学校创设机会,让孩子通过投票权、建议权参与到班级、学校、家庭、社会的发展之中,在具体行动中获得公民的体验和能力。

经验交流。学校定期、不定期开展演讲比赛、竞选班级干部、辩论赛、才艺大赛、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会成长、交流、互动式学习、相互影响,最终获得公民品性和能力增长。

深入反思。学校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演讲、写作等形式来对自己的公民行为和公民品性进行总结,不断进行自主的建构。

不仅如此,学校在对学生培养都市公民素养过程中,还把包括当代都市公民应当具备的“五品六力”(五品即自信、健康、爱心、诚信、责任;六力即自制力、学习力、行动力、创造力、协同力、领导力)纳入学校的特色建设中,总结出公民素养的培育应该从儿童个体出发,而后形成其社会责任,逐步养成其国家意识的思路,并构建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国家”三个有机的公民素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学校致力于儿童自主、自尊和自强的培养,使其拥有公民素养的基础,重点引导儿童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在现实的土壤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核心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尤其是对民主参与的权利和义务的认同,展现中华传统的气质与情操。

“领雁工程”

开启一束阳光

去年11月10日,重庆市“领雁工程”启动仪式在中华路小学隆重举行。校长王丹与武隆县平桥镇中心校校长在两校联建牵手协议书上签字,翻开了中小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也标志着中小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道路上开始了新的征程。

事实上,近年来中小已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对多个农村薄弱学校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先后与重庆巫溪县长春希望小学、南川头渡小学等10多个农村学校牵手共建,把全国市级赛课比赛中的观摩课呈现给当地师生,极大地提升了对口支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学校在总结多年与农村学校合作的经验和结合平桥镇中心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个、十、百、千、万”工程,即建立一个发展共同体,培训十名骨干教师,牵手百名留守儿童,赠送千本经典书籍,引发万名市民关注。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3年‘领雁工程’的实施,与平桥镇中心校一起探索一条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办学思想,形成成熟的办学模式,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校长王丹深情地说。

“中华路小学发扬‘创先争优’精神,以‘领雁工程’为活动载体,以学校百年的人文底蕴、先进的办学理念、独特的办学特色、优秀的师资力量为基础,率先在全市范围内与对口的农村项目学校构建两校发展共同体,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重庆市教委副主任钟燕对中华路小学率先启动的“领雁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

公民素养教育措施 篇2

对公民素养的认识

公民素养的定义。公民素养是近些年来普遍被人们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然而究竟什么是公民素养, 专家学者们看法不一, 也有一些人将其称为公民素质。笔者通过对比分析对公民素养定义如下:公民素养是以平等为核心的公民守法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等主体意识的集中体现。

公民素养的特点。公民素养内容丰富, 归纳起来主要有:

1.主体性。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 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 做一名合格的爱国者, 应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主动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 成为一名合格的国家建设者和保卫者。

2.自由平等。平等是公民素养的核心, 也是公民独立参与各项事务的前提。现代国家公民应该是人格自由的主体, 同时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下的人人平等, 这种平等包括政治、道德、文化等各个方面。我国公民除了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外, 还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自己的义务, 只有这样, 我们的国家才能得以正常的运转。为此, 公民首先应该了解国家规定的各项权利和义务。

3.遵纪守法。公民的自由平等并不意味着可以天马行空, 独断专行, 而是必须建立在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基础之上。宪法和法律是保障国家公民平等的重要依据。所以建立在现代平等意识之上的公民素养也必须要求我们遵纪守法。

4.道德规范。法律保障公民的平等得以执行, 但如果公民生活的各项平等都要依靠法律的强制来维护的话, 这是不现实的, 也是与现代公民素养的内在要求相背离的。现代公民素养不仅要求公民能自觉地参与国家的发展建设, 同时要求公民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 为自己也为他人创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 从而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公民素养的意义。公民素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具有良好公民素养的公民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主体, 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并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务, 为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注入了活力。让每一个公民摆正自己的位置,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统一, 最终实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目标。

公民素养的核心是平等, 平等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 是“市场规则———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平等原则的泛化和普遍化” (2) 。这种平等思想的普遍接受和传递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具有良好公民素养的公民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高素质的主体, 公民素养的提高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

文化是培育公民素养的重要方式, 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已经成为现代经济新的增长点。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 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国民素质的提高与公民素养的提高密不可分。

农村公民素养教育存在的现状与问题

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告诉我们,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正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 社会物质财富迅速积累, 作为精神财富的公民素养明显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而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是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正视的国情。“在我国, 农民是一个人数最多而思想最为保守的群体。” (3) 农民的公民素养问题也就变得尤为突出,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民法律意识淡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认为人治大于法治, 受其影响加上农村所固有的血缘和地缘关系让农民很自然地得出“人情大于王法”的观念。“因此, 当诉诸法律就会违反人情或者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时, 人们就不会选择法律。” (4) 正因为农民长期不用法, 也很少有机会专门学法, 自然也就不懂法, 一些边远地区的农民甚至认为法律是外来的, 是其他国家的“规定”。另外, 农村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严重损害了法律在农民心中的威信。一些有法律常识的人在面对自己的政治权利或是经济权益受到侵犯时, 怕惹事怕麻烦, 往往采取忍为高、和为贵的态度处之, 更加助长了农村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农民道德建设落后。农村所固有的风土人情和价值观念已经形成他们祖祖辈辈所遵循的道德规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各种思潮不断地涌入, 一方面, 靠近城区的农民意识到自身习俗观念的落后, 渴求改变, 于是他们便不加筛选地接受, 这也是一些低俗的娱乐节目获得高收视率的原因之一, 这样容易导致农民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另一方面, 偏远地区的农民, 对于来自城市的道德规范表现出格外的冷淡, 传统道德规范足以能够维系他们的日常生活, 他们根本不接受来自现代城市的道德规范。这两种态度都不利于我国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另外, “长期以来, 我国把精神文明建设、道德教育的重心放在城市, 对农民思想道德建设, 特别是对民族地区农民道德教育缺乏必要的关注, 从而造成了农民思想道德建设, 特别是民族地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对缺失” (5) 。

农民的权利贫困。“权利贫困是指制度层面对部分人群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限制和歧视所导致的贫困, 属于‘想工作、能工作, 但没有权利和机会工作’所导致的贫困。” (6) 我国农民的权利贫困体现在经济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上。经济权利上, “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 政府在公共产品提供上也采取了二元供给做法, 城市基础建设等公共产品完全由政府提供, 而农村公共产品中的农村道路建设、农村电网建设、农村自来水工程等部分建设需要农民自己‘掏腰包’。” (7) 农民的户口成为桎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大难题, 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的迁徙自由和择业自由, 使农民长期处在社会阶级的最底层。农民靠生产粮食作物为主要谋生手段, 粮食处在产品产业链的最低端, 他们所获得的利润还得以其他高附加值的产业为依托, 粮食价格涨了, 种子、农药、化肥的价格涨得更快。政治权利上, 农村和城市每一位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巨大反差直接导致了农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损。社会权利上, 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的差距更是显而易见的。文化权利上, 由于教育资源和教育投入的不公平, 导致农村的受教育程度和城市的受教育程度差别巨大。

农村公民素养教育的路径选择

鉴于公民素养的重要意义以及农村公民素养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 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农村公民素养教育力度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充分认识公民教育的必要性。提高公民素养要在尊重公民作为社会主人的前提下对公民进行全面教育, 包括学校教育、传媒影响、社会教育、职工岗位教育、成人教育和家庭教育等。现代社会公民意识的培养主要靠公共教育机构———学校来实施, (8) 培养合格的公民应该是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这里的学校教育不单单指义务教育阶段, 它应该贯穿在所有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 “身教重于言传”, 因此, 教师的公民素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公民素养, 这就要求无论哪个教育阶段的教师都应该具有良好的公民素养。

实现公民教育的路径选择。首先应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坚定人们建设强大国家的理想与信心。 (9) 学校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每周一次升国旗、奏国歌时都能让人心潮澎湃, 有一种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这种爱国教育形式比思想品德课上老师的讲课内容要震撼得多而且更直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 农民及其子女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 学校教育是提高农民爱国主义思想的坚实阵地。爱国主义情感应该成为公民的精神归宿, 如果每个公民都能怀有一颗感谢祖国母亲的心, 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会更加强大, 我们的祖国也会在每个公民的爱护下更加强盛。

多种方式开设公民教育课, 对农民进行公民素养“扫盲”。有必要在各级各类学校专门开设公民教育课程, 把公民课作为一门公民知识课和公民修养课, 开成政治规范课、知行统一课。 (10) 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渐进地开展公民教育,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强烈的祖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从而带动全社会公民意识的普遍提升。

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国家和个人的关系。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每个公民都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难免会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这就要求每个公民都能正确处理国家和个人的关系。从理论上来说, 个人和国家这两者是对立不同的两种价值取向, 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 在很多情况下, 二者是一致的, 是统一的, 无须也不可分开;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在某些情况下产生矛盾或面临抉择的时候, 要注意防止剑走偏锋, 一概而论, 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这一点已经写入了宪法。要想让公民发挥自己的主人的作用, 每个公民就必须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力是公民赋予的, 作为公民, 他们是国家的主人, 但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时, 应该是人民的公仆, 应该努力为公民办好事、服好务。公民应该时刻牢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关心国家的发展, 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祖国利益受到侵犯时应该勇敢地站出来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祖国利益。

政府必须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 加大对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教育的关注, 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进一步保障和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国家法律工作者应该维护法律的权威, 切实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尤其是农村司法工作者更应该杜绝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现象, 维护法律的尊严, 让处于弱势群体的农民有依靠、有安全感, 增强农民的法律信仰。

农民权利的实现要采取“差序格局”。“农民权利体系实现的‘差序格局’, 权利种类循序渐进地增多, 权利享有和实现的程度日益充分。我国农民权利实现是参差不齐的, 权利主体是逐步扩大的, 不同权利种类的实现也是循序渐进的。” (11) 农民权利贫困的现象不可能一下子解决, 它要求农民要在认识权利贫困的基础上不断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逐步实现各项合法权利, 最终达到人人平等, 消除农民权利贫困现象。

公民教育旨在提高公民素养, 农民作为公民中的绝大多数, 有其特殊性也有相同性。公民素养的提高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 它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需要一代又一代公民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2][10]成有信:《公民·公民素养·公民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6 (5) 。

[3][5]黄志海:《加强民族地区农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传承》, 2007 (7) 。

[4]张凤:《关于农民法律信仰缺失原因的思考》, 《河南农业》, 2010 (4) 。

[6]陈永梅:《中国农民的权利贫困分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5年3月第3卷2期。

[7][11]毛丛群、赵新龙:《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权利体系探讨》,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23卷第1期。

[8]张民省:《公民素质与公民教育》, 《政治与公共管理》, 2007 (1) 。

儿童公民素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篇3

所谓公民素养,也就是个体自动表现出来的公民所应具有的品性和能力。经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公民素养的培育应该从儿童作为个体的人出发,而后形成社会责任,逐步养成国家意识。这就形成了我校实施公民素养教育的三个维度,分别是:“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根据这三个维度,我们提出了“三爱三心”的“爱心”工程作为公民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三爱”是:珍爱自我,关爱他人,博爱社会;“三心”是:把信心留给自己,把诚心送给大家,把忠心献给祖国。“三爱三心”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构成了一个通俗易懂、易记易用的公民素养教育内容体系,为公民素养教育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根据《中华路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纲要》的要求,我们的校本课程设置紧紧围绕着“公民素养教育”展开,全面贯彻“知行合一,养成公民”的教育理念,一切都为学生“公民素养”的养成服务。我们将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分为“个性素养”和“公共素养”课程,两个板块相互作用,形成了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的整体。

一、个性素养课程

个性素养课程主要分为文化素养课程和生活素养课程两部分。

1.文化素养课程

我校力图养成的小学生公民素养,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底色,融合了东西方现代文明的公民素养,因此,文化素养课程关注学生对中西文化精髓的理解,包括传统文化素养和现代文化素养两部分。

我校的传统文化素养课程是以琴、棋、书、画四大素养为主要内容,再加上富有中华传统特色的武术和厨艺。学生每年从这六类传统文化素养课程中选修一类课程,并理解这一课程背后的文化。另外,学校还着力开展了“中华传统节日”系列活动,精选除夕、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六个富有文化蕴涵的传统节日作为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活动主题,让学生熟悉中国人最为珍视的这六个节日以及节日背后丰富的文化蕴涵,为中华文化在下一代中的传承奠定基础。

现代公民应该是有活力、有德行、有智慧、有情趣、有气质的文化人,他们应具备科学、法律、体育、艺术等多方面的素养。中华路小学的现代文化素养课程分为文学艺术、体育和科学课程。文学艺术课程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基本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开发学生的潜能。我们通过开设课外阅读、管乐、合唱、绘画、民族舞蹈、编织等文学艺术课程,帮助小学生了解相关的艺术知识,形成对艺术的兴趣,发展艺术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艺术素养,成长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趣、健全的人格品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人。一个国家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直接关系到综合国力,科学素养应该从小培养。我校开展了科技制作、思维训练、户外活动等课程,让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体育素养课程在培养学生体质、意志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开设了游泳、篮球、足球、艺术体操、体育舞蹈等课程,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培养他们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敢于竞争、敢于拼搏的精神。

2.生活素养课程

公民素养教育的开展旨在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同时更重视关注怎样去改善、促进学生正在进行中的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素养,让学生学会创造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快乐、积极、有爱心、有创意、肯动脑的生活。生活素养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通过生活实践培养其热爱生活的情感、适应生活的能力,主要包括健康自护、自主学习和家务劳动三个方面的内容。健康自护意在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健康成长的意识,形成自我保护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在遇到突发意外时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应对。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和能力,也包括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自主看书、看报等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十分有益。家务劳动主要培养学生为家庭服务的责任意识,同时通过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逐步形成家庭服务的能力。

二、公共素养课程

公共素养课程主要分为“公民知识”和“公民行动”两类课程。

1.公民知识课程

公民知识课程主要包含公民绘本和交往礼仪这两方面的内容。我校的公民知识教育不是通过直接讲授的方式灌输给小学生,而是把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常识制作成绘本,用生动形象的人物、场景,并配以幽默有趣的插图对话,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获取公民知识。交往礼仪主要通过修身课程进行训练。我们通过开设“修身课”,让学生掌握文明礼仪、社会应对等重要的社会素养,为未来的公民生活奠定基础。

2.公民行动课程

德育需要体验,公民教育更是如此。只有走出家门和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形成公民意识和能力,从而整体提升公民素养。公民行动课程尤为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学校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化儿童的理解和体验,增强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型塑儿童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公民行动课程重视在实践中对小学生渗透公民意识的教育,包括社团活动、关注时事、公益活动、参政议政和国际交流五部分。

社团活动是公民行动课程的内容之一。学校通过学生社团的开展,如社团竞选、参与学校管理等行动,为学生提供了交往、合作的舞台,强调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提升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责任意识。

关注时事、每天读报看新闻是现代小公民应当养成的好习惯。我们利用朝会时间,开设“阅读天下”之类的“新闻短播”,组织学生读报纸,观看新闻节目片段;在班会等集体活动中召开“新闻发布会”,让学生当一当“新闻小主播”,讲一讲自己近期所关注的时事新闻,或根据新闻事件发表一下感想;在校园、教室开辟“新闻栏”,张贴一些重要新闻,让学生们能看到当天的国家大事。

我们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如慰问军烈属和孤寡老人、参加社区义务劳动和社区文体宣传活动等,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事务,切实体验个人与社会息息相关的血肉联系,为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做好准备。

参政议政活动也是公民行动课程的重要组成。学校主要通过“校园风纪队”、“学生议会”和“公共事务论坛”三种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和团体管理的意识,让他们懂得无论在学校生活还是社会生活中,都应该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校园风纪队让学生在公共场所能做一个自觉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学生议会让学生成为当众发表看法时能做到落落大方、富有主见、勇于创新的“小主人”;公共事务论坛让小学生认识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彼此的权利和责任,对不同观点、不同文化能够尊重和接纳,学会平等对待对方。

国际交流课程旨在使小学生了解国际交流规则,主要包括国际游学和国际活动周等活动。在活动中,我们非常重视国际理解教育,承认并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提倡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积极合作。2008年,我校与英国威尔士罗森公园小学结为国际友好学校,双方互派师生进行文化交流,开启了学校与国际接轨的新历程。

公民素养作文 篇4

这些文字就像是来自两千多年前的箭簇,穿越历史的长河,令今人领略到古典文字的魅力,这部中国最早的诗集,这部儒家的经典之作,曾一次次地被时代的泥沙淹没,又一次次地被发倔,被传颂,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仍能捧起《诗经》的书卷,咀嚼那千年前的文字,实属不易。它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能穿越历史的时空和我们的心灵邂逅,犹如时代不息的火种,为我们点亮智慧的灯。

再一次重返春秋,耳畔有一阵呢喃细语,“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那是思妇的耳语么,采葛的君子,为什么还不回来?又一阵清风,吹来故人的离愁“绿兮衣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忧兮”今日的短松冈,昨日的小轩窗,哪一个不令人愁!一曲悼亡妻之词,以颇有几分明月夜,短松冈之悲怆。“维天之命,淤穆不已!”伴随着神圣的祭祀开始,人们虔诚的膜拜着无上的王,祈求来年五风十雨。这些简谱的语言,将内心单纯而美好的心情表达的令人不赞一词,何须长篇累牍的诉说?寥寥几笔便可流传千古。从诗经里,我看到了古人内心的质朴与单纯。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云:“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一切源于自然,千百年来也是一脉相承。《诗经》反映了那个时代多层的现实生活,身处两千年后的我们,也能从中领悟许多道理,譬如为政者要宽以待民,百姓只有勤苦劳作才能有所收获;不要背叛自己的恋人等等,在如今的社会仍然适用。

公民素养计划2015.3 篇5

一、指导思想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加强现代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二、总体目标公民养成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四个关系”,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民主与法治”的关系,通过建立“课题引领、主题带动、实践驱动、行政推动”的运行机制,教育学生树立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主要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懂得维护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合作互助的规范,包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举止文明、讲究礼貌等美德和风尚。

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是教育学生学会共处,懂得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规范,包括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等。

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主要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事,懂得维护国家荣誉与尊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懂得维护公共生活秩序,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务。树立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处理“民主与法治”的关系主要是教育学生懂得民主与法制密不可分。既要承认个人价值,尊重自己与他人的人格,充分发挥自己在班级和学校管理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又要有法可依,使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勇于承担责任,自觉接受制度的约束和监督。

三、学校目标

1、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学会创新(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强化记忆和学会思考。

(2)指导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3)指导学生选择、掌握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收集、选择、整理信息,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习惯。(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精神。(5)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6)组织学生开展小发明、创造等活动。

2、引导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审美

(1)学做文明人,待人有礼貌,会讲普通话,会使用礼貌用语。(2)遵纪守法,遵守校纪校规,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3)热爱集体,诚实守信,助人为乐。(4)注意个人形象,能分辨丑与美。

(5)爱好音乐、美术,会制作简单的工艺制品,积极参加文娱活动。

3、培养学生学会生活

(1)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培养学生养成讲卫生的习惯。(2)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3)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积极参加家务活动、公益活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四、实施途径

1、课设课程时间:每周一

2、开设年级: 四年级

开展公民养成教育主要以课题引领和主题活动等公民实践活动为载体组织实施,课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与感悟中,拓展公民知识,强化公民意识,涵养公民素养,提高公民技能。

课题引领的六个步骤:(1)确认问题;(2)选择问题;

(3)研究问题;(4)制定方案;(5)模拟听证;(6)总结反思。

主题活动的四个步骤:(1)确定主题;(2)制定计划;

(3)组织实施;(4)效果评价。

五、行动要求 组织实施公民素养教育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围绕“一个中心”,即:课题和主题活动选择要围绕“四个关系”展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社会生活中选择提炼。二是实现“两个延伸”,即:把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延伸到学生的学科学习中,延伸到学生参与的一切活动中。三是做到“三个纳入”,即:纳入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系列;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四是达到“四个确定”即:确定活动的具体时间、确定合适的活动内容、确定规范的活动程序。五是做到“五有”即:每个活动要有计划、有记载、有实践、有成果、有实效。达到教师、学生、教材、教法彼此间的和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学会审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知、悟、意、行协调发展,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树立法治理念培养公民法律素养 篇6

【摘要】法治的要义是“普遍守法”与“良法之治”,树立法治理念培养法律素养是实现法治的基础。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树立法治理念,培养公民法律素养。首先探讨法治的内涵及法治的特点。其次探讨切实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通过政府推动或政府主导,促成四个条件、坚持三个原则、两条标准,走好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后探讨在树立法治理念基础上,培养公民法治素养。略论作为公民,不同职业职位的公民的道德修养、法治素养修炼的共同点和差异性。

【关键词】树立;法治理念;培养;法律素养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073-0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当前中国社会的重大课题。树立法治理念和培养公民法律素养,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法治的内涵和特点

法治,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是现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国家治理的战略目标――摒弃人治实现全面法治。“法治”不仅是我国社会重大的学术理论命题,也是重大而急迫的社会实践课题。实现中央提出的社会体制改革与管理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法治是基础是前提。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至理名言:“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阐述的就是法治。名言彰显法治的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是普遍的守法。其关键点不仅是老百姓要普遍服从法律,国家权力掌控者也要守法。计算是否普遍守法的办法,不能用简单的数字方法,比方说社会上有100人,99人服从就是普遍的服从,关键要看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是否守法。普遍的守法,要求立法者、国家治理者都要守法,带头守法。我们的法治总跟“国家”联系在一起,“依法治国”不是单治老百姓,包括掌握国家权力的人循规蹈矩,法治也要依法治“官”。第二是“良法之治”。“良法”,用简单的办法评价,首先法律的条文、语言要规范,也就是法律的外在方面、形式上看上去“良好”,格式形式表达方式要好。同时法律在内容上、实质上表达出来的意图、精神、宗旨、目的也得好。良法是形式和内容的融合,外在和内在的统一。

比如现行《婚姻法》,普遍认为该法在2001年修订通过时,是个比较好的法律规范,该法把当时社会出现的婚姻法律问题特别是离婚问题也作了全面规范,并且广泛征求了公众意见。但是现在仍然面临修改,比如如何对待“闪婚”(这个词不能直接写进新的修正案,因为形式上不符合法言法语表述规范)问题。“闪婚”,今天认识对象明天就结婚,“闪婚”常常带来“闪离”,一旦感情不和就离。离婚时涉及财产房产分割,如果是按揭购房,婚前一方以个人名义买房子,钱没还完就结了婚,婚后双方共同还贷,另一方在离婚时主张分割房产。目前《物权法》规定以在房管部门登记的产权为准,如果还贷是以另一方的收入为主,而产权登记却不是还贷方,甚至房产证具名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还有过错,离婚时如果简单依据《物权法》规范将有失公平。再如,在“闪婚”期间又怀孕,而男方不知道,女方以此主张多分割财产并保障其胎儿享有权益份额。面对这些情况,法律要表现“良好”,规定的条文从形式到内容上都要好。内容上要体现公平正义。以前的法律没有细致规定,《物权法》、《婚姻法》条文相对比较简洁。新的需要调整的法律关系频繁出现,法律也要做适当的调整修改。当然,法律的原则也可以指导判案,比如公平原则、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以及过错责任承担、尊重公序良俗等,可以内化为法官自由裁量的法则。

法治彰显两条基本原则,呈现两个基本标准。中国的法治建设,也必然注重这两条要求。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仅有这两条还不够。笔者认为,还要从以下方面进一步探讨法治的内涵和特点。

(一)领会法治的内涵

首先,法治是治国的方略,是社会调控治理的基本方式。过去我们曾简单认为,法律是治国的一种工具。千百年来,儒家讲治国、平天下,封建统治者要靠“德主刑辅”、要“明德慎罚”,都把法律和道德当作治国的工具。今天讲治国谈法治,也认为法律是治国的工具,这是儒家的观念,是封建时代的逻辑。现在的法治,提到“依法治国”、“依法治省”、“依法治县”,甚至还在图书馆、在学校,提“依法治馆”、“依法治校”等等,不是说这些管理、治理都要完全靠法律,提法律是管理或者治理的工具不科学。因为在家的问题上,在社会组织的管理、治理上,在国家的治理上,不是单靠法治。法治指的是一种治国的方略,是一种社会调控的基本方式。比如在幼儿园的管理上,给小孩讲法律,他们难以听懂;依法治幼儿园,也仅是针对幼儿园的管理行为。社会调控需要多种手段,而不仅仅是法治一种。理解法治树立法治理念,首先要明确,法治并不绝对万能,它是治国的方略和基本方式。

第二,社会主义法治强调依法办事原则。依法办事可以从两个方面探讨。

一方面,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首先依据法律处理个人事务、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而不是首先依据别的规范。法律的原则、法律的精神和法律的具体规范已经涵盖社会生活的主要和基本的方面,道德的、纪律制度的精髓大多被固化为法律规范或法律的原则、精神。我们过去习惯上根据个人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处理事务,办事寻求“找关系”。美国当代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黄仁字,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关系型社会。在不少外国人眼里,中国被看成一个“关系型”社会。曾经流传一个笑话,说卡马乔(音译)要到中国当男足主教练,他来中国之前不太了解中国的情况,就找米卢给他指点一二。他问米卢,在中国想和球迷处理好关系,应该怎么做?米卢说,你最好与球员处理好关系;他说我怎么样才能不被球迷骂呢?他说你最好与媒体处理好关系;他说如何才能进世界杯呢?米卢说,这个不好办,那你得跟上帝处理好关系。这个笑话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关系社会”的状态。因此,中国社会要全面实现依法办事还任重道远。另一方面,也是相对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依照法定程序办事。程序是法律规定的行为过程,是行为的顺序、步骤、方式和时间限制。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要求,按照这个要求处理法律事务就是依法办事。作为当事人、作为老百姓常常不了解办事程序,尤其是办理公共管理事项的程序。比如向政府提交一项经营申请,申请人可能不了解办事的规程。申请人有权要求掌握公共权力、承办管理事项的主体(管理人员)事先告知,管理人员应当一次性告知办理事务的全部程序。这是公权部门特别是政府的义务,政府不履行义务不按程序办理就是违法,违反程序法。在法治理念之下,程序违法该行为无效。从程序上看,法治要求政府必须带头依程序办事。

第三,法治是一种良好的法律秩序(法律秩序与法治秩序有着内在的关联)。法治是通过法律实施、法律治理而呈现的一种良好秩序。有了法律、法律程序并不一定呈现良好法治状态。秦朝时期有法制,社会也有秩序,但这样的秩序不能够与现代的法治相提并论。因为秦朝的法律秩序是建立在“严刑酷罚”的基础之上,违背了平等、人权等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当时的法治缺乏良好的价值基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皇任用李斯为宰相,重视法律的作用。不仅秦始皇,其祖先也重视法家思想,秦孝公曾经重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由于秦国的法制是靠强大的专制统治、严厉的刑罚建立起来的,尽管秦朝建立强大的统一的帝国并形成了一套法制秩序,但并未带来民众拥护,相反,这样的法制反而导致民众的反抗。评价秦末农民战争,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起义的重要原因就是反对秦朝的严刑峻法,刘邦灭秦。《汉书》、《史记》记载,刘邦入关中,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就是杀人要偿命;伤人伤害人,致伤人的身体;盗,就是偷抢钱财;要根据其犯罪的情节施以相应刑罚。秦朝,自商鞅变法到秦始皇时期,秦律三千,大辟八百,连死刑就有八百种,老百姓苦不堪言。刘邦的法律简约,条款不多,忌繁琐而与民休息。汉初的统治者无为而治,后来的汉文帝、汉景帝也如此,创造了汉初的兴盛时代。所以,现代意义的法治不同于封建法治,是一种平等自由民主的良好秩序状态。

法律不一定都是良法,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法律,深受其价值观和历史局限的影响。二战后在“纽伦堡审判”上,战犯曾依“恶法”为自己的罪行辩解,但是经过辩论,法庭认为,纳粹德国的法律是反人类的不人道的,“不正义的法律不是法律”,对战犯应当予以严惩。善法为法,恶法非法。法治需要善法而不是恶法。

第四,法治代表了某种价值规定的社会生活方式,就是某种有价值规定性的、特定的社会生活方式就是法治秩序。我们的社会正在从传统走向现代化。中国的传统社会,主要靠礼仪、道德维系社会关系,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中国社会十分推崇仁治德治,人们的生活方式靠道德维系。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把中国传统社会描述为“乡土社会”,这样的社会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亲缘性的,社会相对封闭,大家是亲戚关系、熟人关系,注重道德崇尚礼仪。而在工业社会、城市化社会,一个新的城市小区,邻居之间大多互不认识。现代社会、城市化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陌生。现在的社会正从传统“熟人”社会向“陌生”社会转型。要正确对待陌生人,比如在家里,父母告诉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在学校,老师告诉学生不要相信陌生人带路,警察告诉市民,不要相信陌生人推销的广告。正确与陌生人交道,谨慎而不排斥。

陌生人社会是不可避免的,陌生人社会中彼此互不认识属于正常。陌生人社会要靠法律来维系基本的人际关系,继续沿用亲疏关系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将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新的社会生活。即使有关系,法院检察院有熟人,打官司也不是靠关系,法律最终靠得住。现代社会,要有与陌生人友好相处的观念,这也是一种法治观念。

第五,“法治”融入了多重意义的社会观念和理想。我们谈法治的时候总是蕴含一系列的观念,离开了这些观念,法治就不是法治,甚至是孤立的法律专制。法治跟多种社会观念、社会理想联系在一起。这些观念包括人权、自由、平等、民主等等。民主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民主谈不上真正意义的法治。秦始皇的时候有法治,属于不民主是专制。这些观念还有理性、文明、诚信、合法性等等。现在的社会,这些观念并不缺乏,但有些方面还与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完全适应,或者程度不是很高存在一定局限性。社会主义法治应当呈现为更高层次的观念和理想。

(二)理解法治的特点

法治具有其标志性的特点,法治的实现必然呈现其相应的秩序状态。

第一,法治状态下,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和主要的社会关系都已纳入法治轨道,受到法律制约。法律居于所有“社会规范体系”的主导地位。传统社会主要是道德规范主导,现代社会主要靠法律规范主导。社会主要靠法律统治,不是靠少数精英及其行为范式来统治。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方面都纳入法治轨道。就像中国加入WTO,入世后的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就会有形无形受到“世贸规则”规制。WTO规则不单是经济类的法律规则,也是政府、企业以及公民处理相关法律关系的规则。

社会生活及社会关系纳入法治轨道,通过法治实现社会的整合。社会整合涉及到意识形态、政治观念、利益矛盾、行为冲突、信仰思想等方面的整合,整合是实现社会生活稳定的重大举措。各种思潮、各种观念在社会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信教的,还有信邪教的,意识形态复杂化。需要社会整合,以维护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社会意识形态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实现社会整合,尤其需要法律的治理。比如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意识比较复杂,行为方式也颇具特点。老师给学生讲课,学生的秩序并不井然,课堂状况并不理想。有上课吃东西的,有来回走动的,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类似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社会上更多、情形更复杂,各种各样的观念、思潮、意识、行为出现。现代社会的整合靠强权、靠权威、靠威权领袖已经不行了。要实现有效的社会调控与社会治理,得靠法律。当前社会尤其需要法治――有效的科学的法律治理。

第二,法治所要求的法律,应当是建立在尊重人权、人民主权基础上,并能保护和促进经济有效增长,促进社会公平、社会秩序、社会进步基础之上的法律。法律首先要建立在民主机制之上,同时能够保障人权,保障公民权利。现代国家的法治以人权保障作为衡量国家法治程度、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强调民主与法制建设,注重依法维护和保障人权。2004年我国《宪法》修正案,明确将依法保障人权写进宪法,2009年4月,中国政府着手实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作为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行动规划,对于全面推进中国人权事业发展,保障与促进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受到民众欢迎与支持。这也是法治建设的成就。

保障人权,就要尊重并发挥每一个人的智慧,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要特别注重保障社会公平,法治要公平。我们过去过分强调效率,片面追求效率,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结果造成社会不公正不公平凸显,垄断利益集团、官商勾结严重侵害国家社会利益。中央高层明确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各项政策、法律的制定与执行上正在努力实现社会公正,法治社会追求公正与效率的统一。

强调法律保障人权,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尽管现在的人权状况还不能尽如人意,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中国的人权必将呈现良好状况。

法治要求具备一整套凝结并体现人民公意的宪法和法律,这样的宪法、法律高于任何个人意志。法律至高无上,不是权威至上领袖至上。立法,制定政策必须经过民主的程序产生,不能由少数人“拍脑门”立政策、“关门立法”,法律与民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立法应当首先征求民众意见,而不是看重利益集团代表和官僚代表的意见。立法、修订法律已经越来越注重通过“听证会”、网络征询等方式征求民众意见、采纳民众建议。

第三,法治状态下,一切公共权力都源于法律,并且得依法律而行使,法律能够有效制约国家权力,防止权力失控与嬗变,国家公共权力保障一切法律主体的平等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因民族、种族、语言、肤色、宗教信仰、性别、职业、家庭出身,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等情况特殊而有所差异。权利和义务的差异可能表现在非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差别,这种非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差别,也只能因其从事的行业职业不同而有所差异。以平等权为例。曾有媒体刊载,2003年,湖南某地招考女性公务员,当地当年的公务员录用体检办法规定,女性妇科检查要求“第二性征发育正常,乳房对称、无包块,外阴无炎症、溃疡、肿瘤,无子宫脱垂,为合格”。很显然,这条规定带有明显“歧视性”,后来因群众异议予以废除。法治是承认差异的,但这些差异不应当成为就业“门槛”,不应当成为歧视条件。法治强调平等,有些职业在就业条件上有差异,这个差异应当是必须的合理的,就业机会应该向社会公众开放,体现机会平等的原则。法律的“人人平等”高于任何个人的意志。

第四,法治秩序下,法律没有明确禁止的皆为合法的或准许的。对于公民及非公权力主体,凡是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禁止的,即为许可。法律规范,有授权性规范,就是可以做什么,享有什么权利和自由;有义务性规范,依法履行法定的义务;还有禁止性规范,规定当事人不得为一定的行为。凡是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被禁止的,对公民来讲意味着有自由、有权利,即“法无明文规定禁止的,即为自由”。相对应,对于国家公权力机关,“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可为,即为禁止”。这是很重要的法治原则。

第五,法治秩序下,公民的权利、自由和获取权益机会,无充分理由、非经正当程序不被剥夺,一切非法及不正当侵害都必须给予公正、合理、及时的赔偿补偿。首先是自由权利不受非法侵犯,无充足理由、非正当程序不被剥夺。权利自由是受法律保护的,剥夺人的自由权利,你得有正当合法理由并依程序办理。警察要把一个犯罪嫌疑人带走,根据法治原则,得依据正当的理由和程序,讯问过程也必然遵守法定程序。个别警察办案不依程序,很蛮横。警察对犯罪嫌疑人说,你跟我们走一趟!嫌疑人问,凭什么要跟你走?警察说,你跟我走一趟就知道了!嫌疑人说,怎么走一趟就知道了?警察说,你干了什么不知道?那好,你到那儿就知道了!这是个别警察惯用的手段。按照现在的《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则》,警察办案有严格的程序规则。首先要求办案得有两名执法人员,要明确告知身份并出示执法证件,要说明办案的理由,带走的理由,涉嫌什么犯罪行为,并按规定将相关事项告知嫌疑人的成年家属。犯罪嫌疑人被讯问、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嫌疑人可以聘请律师。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也是法治的要求。

第六,法治状态下的法律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同时具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连续性和一致性。纵观世界法治相对完善的国家,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和一致性都不言而喻,法律都具有其崇高的权威性。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全面推进中国的法治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的法治道路。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主要依靠政府推动或者政府主导,这是一条基本经验。当前法治建设比较稳妥的做法仍应依靠政府的力量,相信党能带领我们有序推进法治。西方的法治大多不是政府推动型,考察发现,西方法治社会的形成主要是靠社会力量自发促成,是自生自发的,主要靠社会自治逐步成长。中国的社会发展,秦汉以来都是政府主导型、中央主导型带动。纵观中国历史,社会改革改良(非革命活动)如果缺少政府有力推动,国家就可能出现不稳定,出现停滞、倒退甚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是靠政府推动的,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有一本书《中国1978-2008》,介绍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重大成就,社会巨变天翻地覆。我们有幸经历这个时代,见证这个过程。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主要靠政府推动,中国的法治建设也必然如此。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笔者赞同要促成四个条件、要坚持三个原则、坚持两条标准,走好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首先,要促成四个基本条件,一是促成广泛社会自治。社会自治就是让公民让社会组织主动地自觉地依法依规治理我们自己的社会。由社会主体自主推动社会进步,这个过程要有法治的维护。这个过程促使自然的人转变成社会的人,要求每个人是独立的、平等的、自由的,具有自主的意志。社会的发展不但要靠每个独立、平等、自由的人来推动,而且要靠享有权利的社会组织来推动,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推动社会的有序发展与良性运作,社会组织在法律范围内的活动受到保护,不被非法干预。二是促成市场经济的法治化,这是经济条件,市场经济不能是官僚经济、更不能是利益集团的垄断经济。三是有宪政和民主政治,特别是民主政治,政治上得有民主,民主是法治的前提。这是政治条件。四是有理性的文化。理性文化首先要求文化要宽容,同时要体现科学精神,反对愚昧和盲从。

其次,要坚持三项原则,分别是“良法之治”的原则,普遍守法的原则和依法办事的原则。前面已述及不再展开。

还要把握两条标准,一是法律至上,法律具有崇高的地位和至高无上的权威;二是法律必须是良法,是形式上和内容上的良法,而不是权威自封的良法。

最后是坚持一条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我们搞法治建设,要坚持具有“三个代表”属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三、培养公民的法治素养

我们进一步探讨公民应当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树立法治理念,并进而通过培养训练达到较高的法治素养。我们身为公民,职业岗位不同,实际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有所差异;对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其道德素质、法治素养也应当有差异化要求。

对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公民,其法律素质的要求,不仅应当具备普通公民的法律素质,必然还要具有高一层次的、与其公职岗位相适应的法律素质。如果是警察,就应当熟悉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知识;熟悉并熟练运用警察法、公安机关关于警察录用、基本素质考试考核、办理刑事案件程序等规章制度的规定,在执行公务中严格依法办事,不滥用权力,不失职渎职。

作为领导干部,除应当具备普通公民和一般公职人员的法律素质,还必须具备与其领导职务相称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尤其应当具备宪法意识、掌握宪法知识,牢固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具有依法决策和依法治理的能力,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和护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作为普通公民,应当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第一,要对社会主义法治有比较全面的科学的认识,有正确的社会主义法治观;第二,要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强化依法办事意识;第三,要树立程序法治观念,遵守法治程序,按程序办事。比如依序排队、买票、乘坐公交车,就是最简单的按程序办事;第四,养成良好的法律习惯。作为一般公民可能没有多少程序法律知识,但遇事首先想到的是法,想到要依法办事,这就具备了基本的法律素养。遇到事情首先想到法律想到规则,知道依法维护权利,依法履行义务;知道哪些是允许做的,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应当做,哪些禁止做;这样,我们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法治习惯,进而推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局面。

参考文献:

公民素养教育措施 篇7

基于这样的现实, 笔者对我校学生的公民素养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为我校2010年高职护理1班、2011年高职药学1班、2012年高职中药2班、2013高职康复治疗技术班四个专业四个年级四个班级学生。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 总共收回问卷900份, 其中有效问卷864份。该问卷为封闭式问卷, 我们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政治法律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素养等方面分别设计一些问题。

一、学生公民素养情况

根据思想道德素养、政治法律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的调查问卷的分析, 我校学生公民素养情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 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整体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趋势。

但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 在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下, 学生在思想道德素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个人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倾向于自我化、实效化和短期化, 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实现”的价值实现方式。例如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及个人的责任感, 有一定的道德认知水平, 但普遍缺乏管理自己、约束自己的能力, 其自身的自律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弱。

2. 职业学校学生在政治思想上比较稳定也很健康, 其政治鉴别的能力在不断增强, 政治取向上趋于务实, 但政治知识储备不足、政治信念淡薄和政治行为方式泛化;他们掌握一些基本性和常识性的法律知识, 但对法律程序的认知不足, 对具有一定专业性和深度的法律知识的认识尚为欠缺, 对一些事件或现象缺乏基本的法律判断。

3. 职业学校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普遍较低。

由于就读于职业学校, 他们的注意力往往局限于狭隘的职业圈内, 从而限制全面发展。

4. 职业学校学生对自己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认知, 但对该职业缺少期待感和责任感, 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缺乏切合实际的规划, 职业目标不明确。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通过上文的调查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职业学校学生在公民素养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笔者从学生自身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等角度出发, 认真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职业学校的学生多为十五六岁的初中毕业生, 入校后他们面对的是全新的学习与生活, 需要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和人际交往上进行全面的调整与转变, 而一些学生由于在过去精力都主要放在学习上, 造成生活依赖性强, 缺乏独立自主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 而且由于职业学校教育的特性, 学生的学习缺少家长和老师的监管主要靠自觉完成, 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孤独感、自卑感, 造成对学习、生活与人际交往等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教育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 在此背景下学习成绩与考试分数是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的主要依据, 这直接造成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校为升学率, 将公民素养教育变成无关紧要的教学内容。职业学校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 但是由于学校过于注重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公民素养的培养。

古语“子不教, 父之过”, 道出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一些父母不顾孩子的身心特点, 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非常重视对孩子文化知识学习, 忽略对他们的道德素养、自理能力、自律能力、接人待物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 由于中考失利, 父母往往会表现出失望或是放任自由的情绪, 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 他们极其容易产生厌学、懒惰、不思进取、随意敷衍等行为, 导致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偏差, 在日常交际、处理问题、看待世界等问题上表现出错误的认知和错误的行为。

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社会中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和现象导致社会环境的教育功能不断弱化, 严重影响学生公民素养的形成。再加上,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网上的垃圾文化和西方不正确的思想理念冲击着学生思想, 容易使其误入歧途。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 他们课余时间充裕, 学校约束力减少, 容易受到影响, 从而影响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培养

鉴于职业学校的特点, 职业学校开展公民素质教育, 不仅涉及更多学科之间的资源整合, 而且涉及除学校、家庭之外更多的社会资源的利用, 更涉及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与人生规划。因此, 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推行学校公民素养教育, 广泛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各种资源、各种环境、各种时机, 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

1. 发挥各门课程优势, 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

教育途径的单一性是我国教育特有的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 培养学生公民素养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拓展学校的教育途径, 更多地通过隐性课程途径进行养成教育, 这既是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式的教育, 又没有增加学生的负担,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例如在语文课程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文学读本的静态和动态分析, 提炼出作品中所蕴含的人生精髓 (包括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爱国心, 热烈的忧民情, 发人深省的人生理念, 卓然不群的人格高标) , 引发学生感情的共鸣, 从而将他们的精神不断引向光明和崇高。这样做既实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 又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自觉完成了对社会行为规范的认知与理解, 完成了自身素养的提高。此外, 语文课程还采用“项目活动”的形式在完成基础训练基础上, 针对不同专业设置文化专题研究, 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沟通与交流的训练,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针对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开设“企业文化”这一专题,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分工协作, 完成资料采集、分析和处理, 形成专题研究报告, 教师进行点评, 启迪学生对所学专业领域深入了解, 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和职业情感。

2. 学校活动, 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职业学校的学生课余时间充裕, 喜欢参加各种学校活动, 可以将学校各项活动与公民素养教育结合起来, 有效开展公民素养教育。

例如我校新生入校的第一二周为专业认知周, 学生将在班主任的带领下, 深入医院、药厂、药店直观感受职业生活, 这样做容易让他们发现自身专业修养的不足、知识结构的缺陷、性格品德的差距和观念认识的误区。通过这样的活动, 不仅深化了对职业岗位的认识, 提高了职业认知, 还培养了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有助于他们未来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 从而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又如我校护理专业从一年级开始就利用课余时间开设淑女教育系列讲座。学生通过聆听国学精讲、艺术欣赏、礼仪形体等主题的讲座, 丰富文化知识, 拓宽文化视野, 塑造良好的气质和形象, 从而更好地显示出护士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生品位。

3. 利用各方资源, 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

社会是人类共同组成的团体, 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与发展。只有走进社会、走进生活, 才能使公民切身体会和运用公民知识和公民实践技能, 才能更好地培养公民素养。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使其在社会实践中公学习公民知识、践行公民技能, 提高公民素养。

家庭成为教育的最初场所, 伴随孩子的成长,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还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社会交往教育、婚恋教育等诸多内容, 这些教育内容在亲情作用下效果显著。父母的教育程度、职业、政治态度、道德状况将对孩子早期的公民意识和行为起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效果;家庭生活的参与决策将使孩子成年后积极参与社会各种事务和活动;家庭成员之间的民主平等交流方式, 将有利于孩子民主素养的培养。因此, 教师应当积极与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 这样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性格、思想状况等有较深入的了解, 可以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进行教育, 从而大大提高公民素养教育的有效性。

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的公民素养教育必须整合各方资源, 协调各方力量, 以学校教育为主, 采用多种多样教育教学方式, 使学生在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的同时, 培养思想道德意思、法律意识、人文思想和社会责任感, 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公民素养。

摘要:本文从调查问卷入手, 总结职业学校学生公民素养所呈现的特点, 从学生自身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等角度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探讨了职业学校开展公民素养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职业学校,公民素养教育,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宪奇.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建构与应用[J].中国科技论坛, 2008 (07) .

[2]成有信.公民·公民素养·公民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6 (05) .

[3]徐海林.新世纪视野下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目标特点的研究[J].价值工程, 2010 (20) .

缤纷实践中优化学生的公民素养 篇8

少先队活动作为体验教育的领跑者,为队员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使之拥有了去看、去想、去做、去感受的机会。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在“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两者都可以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区、社会等维度出发选择内容,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那么究竟如何在少先队活动中找准综合实践活动的切入口,使之与少先队活动有效地进行整合,从而焕发其魅力呢?我想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去体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让学生在收获快乐的同时,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作为一线的大队辅导员,我尝试的一些行而有效的做法,实现了少先队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手拉手,很好的培育了学生现代化公民的文明素养。

世园小使者,构筑“生态之梦”:青岛世园会举办之际,学生们化身小使者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李群书记回信赞扬学校为迎接世园会做出的积极探索,并安排世园执委会帮助学校解决电子邀请函的翻译难题,翻译成英、法、德、韩、日五国语言,通过“诚邀五洲小朋友,我做世园小主人”、“关注生态——相约世园会献礼地球日”等,将邀请函传递到了世界多个国家,并收到了加拿大、韩国、法国等国际友人的回信。学生们还亲自设计了蕴含大自然之美的七彩手环,传递出人文和谐的生态理念。学校被定點为世园会志愿者的面试场地,四位同学通过选拔被评选为2014年“世园小使者”。

低碳小达人,抒发自然情怀:抓住青岛市创建低碳城市的教育契机,依托“推进低碳交通运输试点”与交运集团青岛温馨巴士有限公司合作,举行“尊重微笑常相伴绿色低碳我先行”主题系列实践活动:“低碳在无车日——我们一起绿色出行”活动让同学们切实了解了绿色交通的理念,唤起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培养学生责任感;“关爱在世园——我做一天志愿者”活动让孩子们学习用真诚的微笑和热情的协助为他人服务;“温暖在身边——我为曲智白爷爷送关怀”活动把孩子们热忱的祝愿送给了老人;“快乐在车厢——我当小小售票员”活动让孩子们体验了卖票的新奇与辛苦,学习到了甘于奉献的服务精神。

盘活资源,提升感悟体验:开展“静看花开,让幸福绽放”、“金秋护鸟,我在行动”、“亲近母亲河”和“风信子送祝福”等主题实践活动:同学们种植学校送的草种和花种,用心呵护楼道和班级中的水培植物,尝试种植各种各样的有机蔬菜,精心设计风信子研究性学习卡,爱心浇灌下共同经历植物发芽、成长的过程,通过书写观察日记、种植体会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怀。世界环境日启动“亲近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少海国家湿地公园、徒步完成大沽河中下游的生态之旅,近距离接触了我们的母亲河——大沽河,用行动践行着保护环境,向污染宣战的决心。学生们还自发组织在台东商业圈步行街义卖报纸、向甘肃贫困山区小学捐赠衣物、与沂南岸堤小学手拉手结对子等,让孩子从小拥有一颗善良、感恩、愿意帮助他人的心,将良好品性延伸播撒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拓宽领域,培育科学素养:与青岛农业大学签约合作,在学校设立“青岛农业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并联合举办“关注生态—相约世园会献礼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聘请专家教授和大学生志愿者定期到学校进行指导,通过“多样的物种”、“病虫害的防治”、“导弹不捣蛋”、“快乐种菜新概念”等一系列生动详实的讲座,引导孩子们追逐生态科技的脚步,科学有效地进行植物种植、无土栽培等方面生态课题研究。同时开放昆虫馆与科学实验室供同学们参观学习,唤起了孩子们心中那份科学研究的情结。同时建立浮山生态果艺园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让生活走进自然的体验活动实现了可能性:定期山路远足——锻炼体魄,定期进行植物的观察——培育生态科学素养,定期进行浮山生态圈变化的观察(观察季节变化、大自然的变化)——深化生态环保意识,提升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上一篇:目标管理考核完成情况报告下一篇:古风情话短句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