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会研究

2024-06-01

公民社会研究(精选12篇)

公民社会研究 篇1

在告别远古社会形态之后, 任何一个普通公民无论是否游离于体制, 都已经不可避免地卷入政治生活的秩序内。尽管总会有一部分群体的政治属性并不明显, 但将整个社会共同体融合成为一部政治机器并有机运行, 不可逆地成为这个时代的趋势。正因如此, 为了使人的自身有更加文明的发展, 拥有公民身份的个体更应该参与到社会治理的秩序内, 增强自己社会适应生活的能力, 在公民与国家关系的应然和实然这双重维度上, 发挥良好的效应。

一、民众的心理趋向

我们的国家需要公民参与社会治理, 我们寻找途径引导公民参与社会治理, 我们衡量利弊劝说更多的公民不反对参与社会治理, 我们还在不断地调整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以求能真正实现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所有这些努力, 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取决于公民的积极主动与消极被动的比率。就像卢梭列举的那些权力制约的比率一样, 这种积极与消极之间的比率同样能够影响 (甚至决定) 公民能否参与社会治理。因为公民参与不是某一个体行为, 而是一个共同体内所有成员都可以行使的同等行为;一旦社会上绝大多数的公民没有意识到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而冷漠对待这种政治诉求, 那么很多规划就不具备启动资格, 很多路径就没有数据可供参考, 最终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宏伟蓝图只能堕落成局部领域的小规模挑战, 而那些美好的政治景象也只能是望洋兴叹。所以如何推广这一政治性的理念, 使更多人愿意参与进来成为运动中的元素, 是实现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必备期待要见之一。

尽管现在情况有所变化, 社会转型、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上的自由, 以一种近似于极端功利主义的形式表现出来, 最明显的标志是民众开始公开的问这样的问题:这项政策我能获得什么利益?如果我的权利被侵犯, 我可以怎样救济?但是牵扯到公众利益的问题, 却没有人愿意发声, 除了抱怨。尽管这也可以理解, 但百姓对政治过冷的态度是更大范围的存在, 每每都指责政府举措失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失公允的, 因为再无私的政治蓝图也打动不了千万冷漠的心。

经济发展程度不够, 法治覆盖不全面, 政府公信力不足, 公民道德观不统一, 这一系列问题都对普通民众的心理产生影响。怕民众容易愤怒而带来局部动荡, 又怕民众冷漠而丧失群众基础, 所以对公民的心理引导非常重要。需要公民参与社会治理, 就要给予公民充足的动力, 如果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心理趋向势力不足, 百姓参与政治生活的各种尝试即便持续了上千年也依旧是纸上谈兵。

与此同时还需要引起注意的是, 激发公民对政治的热情的同时, 绝对不要轻视群体的情感, 这点从愈发汹涌的网络暴力事件中就能看出。不得不承认我国公民对政治参与的涵义认识很肤浅, 表现之一就是莫名其妙地将国家、社会、个人割裂开来, 而且我国公民参与程度较低的原因之一就是不知道什么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个别情况下甚至对自己的行为没有界定能力。如此一来, 不知道、没兴趣就导致“心理趋向”这一工程无法下手。尤其是社会转型时期, 民众本就浮躁而只顾及眼前利益, 如果这项心理工程没有做到位, 那么结果必然会一塌糊涂。

二、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价值实现

公民的概念本就不同于自然人的概念, 公民意识更是与臣民意识相对, 意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对社会和国家治理的参与意识。因此为了使自己更加协调地适应国家的运转, 积极地参与其中进行治理, 利用自己公民身份的政治性参与治理, 正是人类作为社会动物的体现之一。就这一层面而言, 社会治理成为一道相当有效的路径沟通了国家和公民, 提升了公民作为国家主体的生存能力。

参与的中心主张都在于“缩减治理中的层级节制和技术统治”, 不仅如此, 参与的含义也无非围绕着“公共组织管理以及这些组织在治理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1)

参与式管理对公共部门的管理有着积极的牵制作用, 从而在促进行政结构优化方面也有着现实意义。以一种“对话”的形式, 让公众参与到关乎切身利益的事件之中, 作为权利的相对方, 公权力组织也会费心协调出更有诚意的方式配合公众的参与热情, 以求能够降低自己的行政阻力。

考虑到公众日渐觉醒的参与心理和社会治理的真实效果, 公权力组织的行政方式是屡次受到考验, 并且会一直被考验下去。这也是政务公开等一系列很有诚意的行政监督手段在形式上发达起来的根本动力之一。敢于敞开门让公众监督, 不仅能够体现出政府的公益决心, 也是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入门基础, 不管因何初衷, 既然能够有一个平台参与其中, 公民的社会治理就不会仅仅是一句口号, 而是可以提上日程的全民努力的实践。

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增强, 可以迫使行政部门妥协, 有限制地敞开公众参与的大门, 这只是第一步, 告知公众公权力在表面上是如何运作, 这远远不够, 在某些领域的活动中, 公众不想只是成为被告知的对象, 而是成为发出声音、做出影响的一方。所以即便听证会越来越像模像样也不能满足需要, 公民还需要在政策制定的源头上做出影响。

公民积极参与下的治理模式, 显然能够对作用于自身的政策制定起到制约作用, 在这层意义上, 这一模式的运用可以间接地限制权力扩大化。公民有效参与政治生活, 确实需要这种良性的参与式的治理模式, 在实现公共利益的同时恢复主权应有的力量。

如果仅仅看到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可能会对公权力的使用造成牵制, 而没有看到公民参与治理可能会分摊政策践行的风险, 没有看到公民的参与对政策推行的促进作用;仅仅认为让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是“添乱”只需要事后的通知和强势执行, 而忽视了让公民参与其中对政策合理性的助益。这样种种都是有失公允的不理性评价, 公民是所有政策的最终承受者, 而制定者一旦和承受者中间存在过大的间隙, 又怎么可能期待政策是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呢?所以需要沟通, 需要公民的参与, 也才能让一些理想的预期最终实现。

参与模式可影响到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公民与社会以及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之所以有这类的治理模式, 就是考虑到“官僚体制内的专家无法获得制定政策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甚至得不到正确的信息 (Majone, 1989) 。因此, 如果排除公众对重要决策的参与, 将会造成政策上的失误。” (2) 由此, 参与式的治理模式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三、公民权利的有效实现

(一) 有效的民主权利

对民主不切实际的过多要求是一种天真的行为, 当年雅典城邦式的民主已经变得遥不可及了;现代的民主更多意义上是一种妥协, 但绝对不可以轻视这种妥协, 因为比起理想主义者心目中的完美民主, 这种利益均衡后的民主就显得更为实际, 而且还会逐步发展完善。“在一种基础更为广泛的政治体制中, 对于权力予以限制的要求又会获得多么巨大的增长。” (3) 如前所述, 公民身份其本质就是一个政治性的客观身份, 因此在目前这种广泛政治体制内, 如果每个公民都想获得更大的自由, 更大的民主, 直接导致的结果并不是人多势众的得偿所愿, 而是公权力的掌控者想尽一切办法避免这种不利局面的出现, 甚至不惜代价做出一种牺牲的假象, 例如清朝末年时, 满清政府的种种改革;又或者是一种压制, 以迫使民众屈服, 这种行为在世界历史上就更是屡见不鲜。因此, 但凡是理性的掌权者, 都会期待一种损伤更小的形势, 那就是在民主问题上的妥协, 只是妥协或展示的方式不同而已。当然, 这不是悲观主义者对民主抱有一种绝望的心态, 而是不过分要求以至于失望而引起没有必要的动荡, 毕竟如果没有实现良好民主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和国民环境, 还要强求完美的民主更像是制造混乱。

所以最终阐明的观点其实很明确, 公民想要真正意义上参与社会治理, 不仅需要一种可以参与的治理模式, 同样需要能够使这种政治模式合理合法的民主权利做支持, 而有效的民主比起完美的民主更加切实可行。尽管有些人总倾向于讨论美好的“应然”, 但如果要解决问题必须得观察我们实际占有的“实然”, 也即有效的民主权利。

(二) 公民基本权利的可适性调整

马克思·韦伯将现代理性国家定义成遵循法律规则的职业性官僚机构所经营的拥有政治权力的企业, 通俗一点就是我们常言道的国家机器。它“只是一个由理性政府统治的国家。其目的和政策都符合理性的程序。决策经过讨论过程, 而讨论过程则通过各种各样的信息传播工具向公众公开。” (4) 而这一系列可观察的现实正是由公民的基本权利赢得的, 并且不断更新公民基本权利的过程正是促使公民和国家始终处在调适以求平衡的过程, 从而确保公民权利的有效行使, 以实现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目的。

无论如何, 在公民参与社会治理这个问题上, 我们是需要公民基本权利作保障的。一方面, 它是我们参与到政治体制内部的合法依据;另一方面, 它的实现水平测量着公民社会治理的参与程度。最优化的公民基本权利不是理想状态下涵盖的领域有多全面, 而是所能实现的内容在最大程度上助力于我们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将注意力集中在我们迫切需要的基本权利能否得以实现, 这才是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资本和资源。

总结

公民固然有顾小家而舍大家的正常心理, 期待越来越多的人应有的公民意识的觉醒也非一日之功, 因为“公民的公共意识归根结底只能随着生活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提升。” (5) 然而我们已经开始努力。

公民参与社会治理虽然不是一个新鲜的理念, 但具体的操作仍然是艰巨而复杂的活动, 它需要很多的路径作参考, 庞大的数据作分析;它要调整体制内部, 还要协调体制外部;它要激发人们产生愿意参与的心理趋向, 还要提供给公民如何行为的平台……不仅如此, 就连每一处细枝末节也关系到公民的基本利益, 那些公民很有可能自己都没兴趣理会的政治利益。当然, 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期待要件远不止心理趋向的引导, 参与式的政治模式, 能够有效实现的公民权利这几个方面, 还需要在经济、法治、道德等方面的综合运作;然而即便是这几个方面, 也经历过臣民心理、公民意识, 集权国家、民主国家、政治国家, 自决、自治等等的理念的出现、适用、淘汰、调整的过程。这不是绝望的不可知论, 只是想说明一个基本的事实, 良性政治理念的实现, 不仅依靠各方面条件的配合, 还需要自身的进化, 而我国关于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政治理念还处在胚胎阶段, 我们既要设置条件又要实现条件, 这本身难度就很大。

建立一个理性的政治国家本就任重道远, 如果我们迷失了方向而绘制出不切实际的幻想政治, 无疑会让我们自食恶果, 所以客观地分析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以及我们所交往的民众, 用中国化的方法论解决中国公民自己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永森.告别臣民的尝试——清末民初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2][美]B·盖伊·彼得斯著.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张成福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3][美]孔飞力著.中国现代国际的起源[M].陈兼, 陈之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年版.

[4][美]菲利克斯·格罗斯著.公民与国家——民族、部落和族属身份[M].王建娥, 魏强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年版.

[5][法]古斯塔夫·勒庞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版.

[6]柳飒著.近代中国公民基本权利变迁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2年版.

[7]赵刚印.公众参与的应然与实然——增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有效性的路径选择[J].理论探讨, 2006年, 第三期.

公民社会研究 篇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推进,公民社会在我国迅速崛起。公民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法律意识的养成是构成公民社会的品质特征,是发展公民社会的主观条件。公民社会发展离不开公民意识的培育;同时伴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公民意识也将得到孕育与提升。

公民社会与公民意识之间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如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并不是简单而又机械的单向度关系,而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以一种能动的、交互的方式互相反映,其中社会存在决定并制约着各种社会意识的产生,但社会意识又并非总是消极被动的,它会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社会心理与思想观念形态,毫无例外与公民的现实公共活动密切相关,是公民现实公共活动的反映,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公民意识将得到孕育与提升,公民社会发展是培育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同时公民意识的培育又对公民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公民社会发展有利于公民意识的培育

公民意识对于公民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什么是公民意识?简言之,是指一国公民对于公民角色的认知心理和价值评判,包括公民对自身的社会地位、权利和义务、责任,以及对社会基本规范的认知、信念、观点和思想。

公民社会研究 篇3

关键词:公民社会 政治哲学 建构 普适性

“Civil Society”一词在国内有三种不同的译名,即“公民社会”、“市民社会”和“民间社会”。正如俞可平教授所指出的那样,这三种不同的中文译名之间存在着一些微妙的差别。“市民社会”是最为流行的术语,也是civil society的经典译名,它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中文译名。“民间社会”是台湾学者的译法,它是一个中性的称谓,但不少人认为它过于边缘化。“公民社会”则是一个褒义的称谓,它强调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和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一、公民社会理论的任务

1.批判性任务。政治哲学的任务主要是批判的和颠覆的。公民社会理论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与发展首先就体现了它的这一特点。在西方,公民社会理论体现了对民主政治畸变、凯恩斯主义失灵、福利国家危机的总批判和反思。在政治方面,二战后西方民主政治出现了一些畸形的变化,国家权力日益向行政部门手中集中,普通民众由于缺乏组织手段而被排斥在政府决策过程之外;行政官僚有向专家治国、信息垄断方向发展的趋势。在经济方面,凯恩斯主义力图通过国家干预刺激有效需求来缓解经济危机的努力遇到了严重的挫折,凯恩斯主义失灵。在社会政策方面,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或社会党推行的社会福利政策因财政危机而难以为继。面对严峻的现实,一些理论家对单纯依靠国家来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效能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同时对国家权力膨胀和国家干预扩张的政治后果开始警觉起来。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了对权威主义的批判与反思。由权威主义政权推行发展主义政策的发展模式陷入困境,促使这些国家学者思考如何监督和制约高度自主的国家的问题,并摈弃了对国家能力和作用过高的和不切实际的期望。

2.建构性任务。政治哲学在批判与颠覆的同时,本身又在建构着自己的理论,这种建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世界观的创新。近代公民社会理论主要是把握了市场化和民主化的潮流,从而得以建构自己的理论的。在近代西欧,以反对重商主义国家和专制主义国家为己任的近代公民社会理论应运而生。市场经济的诞生为公民社会的存在提供了经济基础,而公民社会的独立存在又为代议制民主奠定结构性基础。近代公民社会理论也通过公共领域的启蒙运动而深入人心。所有这一切都促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成功和巩固。随后建立的民主宪政国家为公民社会和国家的分离提供了法律上和制度上的保证。近代公民社会理论的上述观点对当代世界各国实现民主化或进一步民主化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作为一种政治理想,它在批判现实社会、动员人们反对专制主义国家和重商主义国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自由市场经济和立宪民主国家牢固确立的地方,近代公民社会理论又为它们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辩护,建构着自己的理论框架并不断充实它的内容。

3.自我反思。自笛卡儿以来,个体理性的优先性和至上性得到了张扬,但是个体理性毕竟是有限的。政治哲学本身以理性为思考工具,理性的有限性也就决定了政治哲学必须对它本身进行反思。公民社会理论的自我反思主要体现在当代公民社会理论努力把近代公民社会理论中两种传统的积极因素结合起来,尽量减少和克服消极因素。主张维护公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分离,依靠一个活跃的、强有力的公民社会来制衡国家权力,同时扩大公民社会自治范围,缩小国家活动范围。在他们那里,公民社会被理想化,国家干预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被置而不论。在受黑格尔和马克思影响的公民社会理论的社会主义传统中,公民社会内部的剥削、压迫、不平等问题得到充分的揭露,他们认为要解决公民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国家干预就是必不可少的。依靠国家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思想在社会主义传统中根深蒂固,这种传统存在着滑向国家主义的内在危险。当代公民社会理论家,特别是西方左翼公民社会理论家,力图吸收这两种传统中的积极因素,摈弃其消极因素。在他们看来,坚持公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分离,保持一个活跃的、强大的和参与性的公民社会,不断扩大社会自主领域,限制国家活动范围,对于保证政治民主至关重要。

二、公民社会理论的立足点

所有的政治哲学都有一个立足点,也就是理论的逻辑起点。任何政治都是封闭的,政治哲学要不断追问,防止特定的政治哲学的神化。政治事业需要有一种永恒的东西来支撑,但找到的却是一个特定的永恒,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和困境。政治哲学家正是认识到这个困境后,才在建构理论时设立了一个或多个假设和基础。

1.“领域”里的国家与社会的分立。主张社会独立于国家而存在的思想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以国家和社会的分离为基础的近代公民社会概念是在17~19世纪之间才出现的。那正是市场经济勃兴和市民资产阶级作为一股新兴政治势力崛起的时代,其政治思想的主题是在重商主义和专制主义国家的重压下解放社会和个人,为此需要限制和控制国家权力,争取和坚守社会的独立及其对国家的监控,保障个人自由和权利。到马克思那里,“市民社会”与“国家”才真正分化为纯粹的社会和国家。

2.“价值或原则”里的个人主义。个人主义的假设一直是公民社会理论的基石,它假定个人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公民社会和国家都是为了保护和增进个人的权利和利益而存在的。抽象地谈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孰轻孰重是没有意义的,必须结合具体的历史环境来看。公民社会理论以个人主义为逻辑起点,毫无疑问,它也并非政治的永恒支撑点,同样是时代的产物,是一个特定的永恒。

3.民主与市场经济的普适性。然而市场经济和民主是否具有普适性呢?重商主义和专制主义都曾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也曾是特定时代的永恒。市场经济和民主也不可能是我们追求的政治事业的永恒的支撑点,依然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公民社会理论作为政治哲学的研究范畴,已从一种规范性的研究转为规范性与实证性研究并重的研究,这也正是它作为政治哲学而被逻辑的检验和实践的检验。民主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潮流,公民社会在推动这两大潮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21世纪的今天,它仍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尽管这一理论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参考文献:

[1]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秋季号).

[2]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公民组织发展与社会管理关系研究 篇4

1. 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

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能够为一个组织的建设发展提供正确的活动方向和指南, 也能够提供权威的、必要的政策性保护。但目前针对公民组织的法律法规, 只有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等, 真正意义上的具有法律效应的关于公民组织的法律尚没有产生。因此, 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公民组织在组织构建、具体运营等环节没有比较权威的法律作为指导和依托, 在遇到相互冲突的时刻无法有效的向相关法律寻求帮助, 更无法在实际开展活动中运用已有的法律来维护。

2. 公民组织运行机制不完善

一个组织必须有独立、健全的运行机制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承担其社会责任, 完成组织的预期目标。而就当前中国公民组织来看, 如共青团、妇联等发展规模较大, 影响较为广泛的组织团体通常是政府自上而下建立的社会团体。完整意义上的公民组织, 尤其是草根组织, 因其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限制往往依托于更为大型的公民组织。具体来说, 当前中国公民组织的活动权力和范围一部分来自于政府职能的分化, 一部分来自于社会公众的集体诉求, 在与之相适应的一种由行政机制和自治机制双重调控的管理运行机制下, 其运行资源同时依赖于体制内及体制外的双重来源, 其运行资源的获得仍需通过官方和民间双重途径, 其机制运行结果也必须满足来自于政府和社会的双重需求。因此可以说, 当前中国的民间组织的运行机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完善。

3. 缺乏专业的公民组织管理人才

很多公民组织都是在建立者个人的兴趣、公共服务理念、社会责任感等主观意识催动下而成立并发展起来的, 其不稳定性不言而喻。另外, 组织者或建立者往往是某一领域的优秀人才, 但缺乏管理经验。其成员很多本身对于其所从事的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又比较的薄弱, 没有专业的方法和理论来引导和支撑起项目的开展, 同时, 由于资金的紧张, 也无法聘请专业的人才来有效的开展活动。在具体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即使有数量, 却难以保证质量和效果。无法真正达到原有公共服务的目标。

4. 公民组织间缺乏沟通和合作

目前, 中国公民组织的发展基本上处于“政府统一行政管理, 组织自身独立发展”的模式。换言之, 现有的大部分公民组织都是处于相互之间封闭的状态, 自我组织, 自我筹措资金, 自我对外宣传, 甚至是自我开展公共服务, 而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广泛的沟通和合作, 也就造成了缺乏强有力的统一管理, 信息沟通不畅, 而致使很多工作得不到有效的开展, 资源得不到有效的调配的情况。

二、公民组织的发展对策:培植参与型公民组织

1. 国家提供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

具体来说, 需要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来规范引导保障公民组织的成立、募捐、活动、公共事务参与、财务审计、透明度、资金使用等过程。这个法律应该遵守的基本思想是:登记简单化, 募捐规范化, 活动与组织成立初衷相关化、公共事务参与在公益范围内自由自主化、财务审计严格化、人员招聘专业并公开化、资金使用公开公益化等原则。这个法律应该让公民组织可以在自由的法律及社会环境下运行, 保证公民组织在非营利领域的活动形式自由, 保障公民组织在以法律为武器维护社会管理秩序时的法人身份, 保护公民组织在法律范围下的正常活动不受公权力的干扰, 保障捐赠人的合法权利。

2. 扩大公民组织发展空间, 增强参与能力

在协同参与模型中, 公民组织被赋予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不仅简化了登记注册的程序, 还在法律上为公民组织开展符合自身组织价值观的活动提供了保障。更重要的是, 通过一系列机制和角色的设计, 让公民组织可以真正的有机会参与到社会管理中去, 在参与社会管理过程中, 可以不断的宣传自己的价值观, 争取更多民众的认同。通过这种认同感的激发, 吸引优秀的人才到本组织, 提高了组织整体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招募更多的志愿者, 参与更大规模的社会事务管理;吸引更多募捐资金, 保证组织的独立性, 维持组织的持续运转;不断参与与组织宗旨相吻合的社会事务, 在成为行业专家的同时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更好地实现组织价值观。

3. 提升社会资源利用效率, 缓解社会压力

在公民组织参与社会事务后, 公民组织有一个快速发展过程, 组织的膨胀带来的是就业的机会, 这位缓解就业压力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政府本身具有低效率性, 当公民组织对其形成冲击后, 其本身会提高必要领域的行政效率, 而将可以让渡出的社会事务交由效率更高的市场或公民组织进行管理, 从而提升社会管理的整体水平, 节约社会资源, 让空闲的资源分配到更合理的地方。同时, 偶用公民组织的非营利性和公益性, 社会底层得到关注, 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整个社会群体的关爱指数上升, 从而促进了社会稳定。

三、结语

公民组织日常活动所需的人力资源主要由志愿者支持。因此合理引导企业和公民的价值观、财富观非常重要。对企业来说, 要引导企业文化更多地关注慈善、造福社会, 积极回报社会;对于个人, 则要引导他们的财富观和消费观念, 鼓励他们积极的参与慈善捐赠,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热心投入公益事业。对于影视明星、企业名人等金钱富足的群体, 则要激发他们投身公益事业的热情, 并同时通过其名人效应扩大公民组织组织影响。努力在整个社会环境中形成一种关注社会、关注慈善的氛围, 从而促进公民组织日常活动更好运转和组织的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社会管理逐渐向引导社会公共管理过渡。从公民的视角来看, 公民个人的经济活动、话语表达、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等的空间均逐渐被释放出来, 体现公民不同诉求的各种公民组织也随之应运而生。公共参与作为一种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种力量以个人、团体等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和不同的行动方法、行动策略开始逐步在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中发挥其巨大的能力和作用。

关键词:公民组织,社会管理创新,协同参与模型

参考文献

[1]杨晓梅.论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多元主体中的作用[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1, (1) :73-77.

[2]万江红等.近十年中国民间组织研究综述[J].江汉论坛, 2004, (8) :123-125.

公民社会研究 篇5

浅议中国公民社会和公民道德建设及意义

论文摘要:

通过对公民社会和公民道德概念的廓清来论证中国公民社会和公民道德的特点,并试图从中国公民社会和公民道德的具体情况出发来寻求解决中国公民道德建设中一些问题的方法以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公民社会 公民道德 中国公民社会 中国公民道德

正文:

一、公民社会和公民道德的涵义

(一)公民社会的涵义

“公民”(citizen)这一概念来源于古希腊的城邦制国家,其原意为“市民”,是住在城邦中的自由民。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公民是指自身组成了某一个政治共同体,并且是这一政治共同体的公共事务的主宰,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承担平等的政治义务。所谓的公民社会,简单地说就是像古代雅典城邦一样存在着公民群众的社会。而现代的公民社会简言之是指由公民组成的社会。有公民才能形成公民社会,因而根据对公民涵义的界定,可以看出公民社会一般应该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第一,在同一政治共同体中的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基本平等的主体地位。

在特定的政治共同体中,所有公民,无论其职位、能力等因素的差异如

何和实际发挥作用的大小,都是依法享有平等自由的公民权利和承担义

务的主体,具有积极主动性,而不是消极被动的第二,公民社会的政治生活领域对全体公民具有开放性。

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义务是公民社会的根本标志,民主政治制度是公民

社会最重要的特征。而民主政治的显著表现就是在公民社会中,任何公

民都有权利参与社会政治性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工商管理系2009级市场营销 1

第三,在公民社会中,政府和社会的角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公民社会中,以往的“官做主”让位于“公民做主”,公民的权利和利益大

于或高于政治权力,而政治权力机关转变其以往只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角色,成为实现和维护公民权利和利益的政治机构,而公民的权利和利益

又决定了国家政治权力机构的设置和运作。

(二)公民道德的涵义

首先,体现在道德主体方面。由于全体公民作为公民道德的主体,在道德领域中也具有平等地位,这意味着从根本上讲,不同公民在道德生活中都发挥着

同样重要的作用,公民的道德素质对于整个政治共同体而言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其次,体现在道德内部结构上。在公民社会中,整个社会生活领域对全体

公民都是开放的,那么,每个公民所涉及到的道德领域也都是齐备的。主要包括公民的家庭道德、私人道德、政治道德;再者,道德内部构成的全面性与所有社会公民相关,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以涉及到任何一个道德领域。再次,体现在道德形成的基础上。公民道德是指整个公民社会的道德,它

既包括公民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道德,又包括社会作为公民社会的整体道德。所以,公民道德体系既包括公民整体道德原则和规范,又包括个体道德原则和规范,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最后,体现在道德规范的程度上。公民道德比以往传统道德简易明了,细

致周全,易于推行,具有时效性、广泛性和日常性。公民道德原则承认重视公民主体的正当需求,并承认社会成员的每个公民都是公民主体,这使得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原来抽象的社会整体转向具体的社会个体。

二、中国公民社会和中国公民道德

一般的公民社会和公民道德都会具有以上所谈到的那些基本特点,而中国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又是怎样的情况?对此我们试着作一些浅显的分析。

首先,要明确中国现在是不是公民社会?在中国革命期间和建国初期,中国社会曾受到过左的思想的影响,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不承认中国是公民社会,并且一度认为公民社会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公民社会等同于资产阶级社会。但是,就像市场经济既不姓资也不姓社一样,在经过了一番讨论后,公民社会也并非只是资产阶级社会独有的。相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更有资格和条件建立充分实现人人自由平等权利的公民社会。中国除了具备公民社会所具有的一般特点外,还具备其自身的特点。中国没有经历资本主义阶段,中国的公民社会是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夺取国家政权后,建立人民共和国政体的同时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公民社会应该比西方公民社会处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

其次,中国社会仍然是一个很不完善的公民社会。这是指中国公民社会离全体公民平等享受基本权利和履行法定义务的目标差距还很远。

主要表现有以下两点:

第一,中国社会几千年来与森严的等级身份制度相应的社会正统道德体系的消极影响极大。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传统的等级身份社会

关系及道德观念并没有真正消除,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存留了下来,并

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彻底消失,甚至还将长期存在,没有公民

道德赖以产生的公民权利的社会背景和制度基础。因此,中国公民社

会和公民道德并不能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完善。

第二,现阶段,公民权利并不能完全得到认同和正常行使,公民权利不能得

到及时的伸张和维护。这是由中国国情和历史背景所决定的,而公民

权利得不到实现,公民意识就得不到提高,公民道德也会难以进行。

因此,中国虽然已经建立了公民社会,但还远没有发展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健全的公民社会。中国公民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公民道德的性质,中国公民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那么,中国的公民道德也应该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国公民道德除了具有和其他公民社会相同的一般公民道德原则和规范外,还具备其独特的特点。

第一,我国公民道德的核心是权利意识,它不仅指对自身权益的维护,更重要的是要明确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是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二,中国的公民道德内容异常丰富。它涵盖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继承了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又借鉴了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

三、中国公民社会及公民道德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一)中国公民社会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和公民社会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关系密切。公民道德建设是在公民社会基础上的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促进公民社会的完善,而公民社会的完善又可以给公民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方式与以往或者其他公民社会的道德建设方式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为人民服务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这是由我国公民社会性质决定的,是我国公民道德区别于和优越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第二,坚持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在实践中确立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

第三,坚持把公民道德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统一起来。公民道德建设就是

要把先进性和广泛性公民道德要求统一起来,以先进性公民道德要求为辅,以广泛性公民道德要求为主,侧重于建立让每个公民在无须自我牺牲的前提下都能做到的广泛性道德规范要求,同时也避免了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先进性与广泛性脱节和形式主义的盛行,从而有利于切实提高公民道德发展水平。

第四,公民道德建设应当注重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协调和统一。注重效率,维护公

平,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协调统一是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中国公民社会不同于传统社会的内在价值取向。

(二)公民道德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第一,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保持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改 善人类生存环境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生存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严重影响了社会协调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实践证明,没有良好 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社会的良好发展,更谈不上人类的全面发展。

第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才能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每一个公民都要在社会中争取做个道德规范的好公民;在职业生涯中做一个好工作者;在家庭生活里做一个好的家庭成员;广大党员也

第三,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是社会的主体,各种社会关系就是人在其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建立起来的。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所以,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也就成为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

结论:

公民社会研究 篇6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公民;政治素质;有效途径

一、政治社会化概述

1958年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和罗伯特·海斯首次发表有关政治社会化方面的论文《政治社会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最早提出“政治社会化”概念和以童年政治社会化和政治系统的稳定和变迁为主题的政治社会化理论。本文结合诸多学者对政治社会化的定义,认为政治社会化即一个社会政治主导文化包括政治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等的传播、学习和继承的过程。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即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学习政治知识,内化政治规范,形成政治信念,完善政治人格的过程。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主体多元化、政治价值普世化等因素不断淡化公民的政治意识,削弱公民的政治素质,这势必影响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了解和研究当前我国公民的政治素质,提高政治社会化的实效性势在必行。

二、当前我国公民政治素质发展状况

(一) 政治知识拥有量较低、政治认知不高

政治知识的多寡与政治素质的高低存在着正比关系,但在随机访谈所问及的诸如“人大代表由什么方式产生?如果你想入党该怎么做?”等问题中,却体现出“缺乏一定政治知识”“拥有一定的知识量但不知道如何运用”等现象。当问及“你主要通过什么方式来获取政治知识?”时,结果呈现出:不同群体运用的途径不同,接受的程度不同。广大学生主要通过接受教育获得;广大社会公民主要通过收看收听电视、报刊方式获得,其他方式缺乏。由此可见,在公民政治知识的获取、运用和政治认知的引导上仍然任重而道远。

(二) 政治情感弱化,政治倾向动摇

在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提高公民对社会主义及共产党执政等政治系统的情感和倾向。2010年全国发展党员307.5万名,党员总数比上年净增227.4万名,基层一线党员数量明显增长。在访谈中问及“你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吗?”,仍有一部分特别是对政治有一定认识的高学历学生持有相反的观点。有些公民不愿过问国家及地方的政治发展情况,不愿意介入政坛,认为和自己无关,将会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三) 政治参与技能不高,参与能力不强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公民的民主意识和主体意识增强,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主动性。但在随机访谈中仍然反映出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较低的状况。主要表现在:相当数量的公民政治参与的意识不强,很少有参与政治的经历和实践,更谈不上参与政治的能力和技术;有些公民想参与政治,但却愁于不知道如何参与,不懂得参与的具体程序,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反映意见,与政府进行必要的沟通。

三、完善政治社会化,提高公民政治素质

(一)注重队伍建设,发挥带动作用

首先,必须加强政治社会化研究队伍的建设。在本科阶段尝试开设相应专业,在硕士和博士阶段设立研究专业和相应的研究点,让更广泛的人参与到与此相关的研究中来;其次,要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新闻机构及媒体如电视、报刊栏目等作用;再次,要满足较低阶层参与人员的政治欲望,确保他们在法律的制约下依法行使职权,影响相应的人群,从而在追随中取得相应的政治认同。

(二)激发公民互动,发挥能动作用

激发公民互动,发挥公民的能动作用,必须以公民高度的政治意识为前提,因此,应加强公民政治教育,让接受教育者形成特定的思想和价值观,并通过这种思想和价值观来影响其社会素质和社会行为。在教育活动中,要发挥教育主体的自身素质及其行为的导向作用;要按需施教,改变以前的“单向灌输式”教育,对不同的教育客体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从而达到我们要求的结果;增强文化自觉,促进政治教育要求求真务实,内容与时俱进、方式开拓创新。

(三)疏通实践渠道,发挥实践作用

在所有的承担政治社会化功能的渠道中,能够真正对公民的政治素质产生重大的而且是积极影响的,莫过于活生生的政治实践。要提供实践渠道,健全和完善公民政治参与具体制度,促进政治参与合法化。在基层完善选举制度、听证制度、信访制度等实行的监督体系,发挥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高校要充分保证学生党员提拔的公开、公平性,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综合发挥各种承担政治社会化功能的渠道的作用。

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关系一国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危的公民政治素质,需要不断强化能够承担政治社会化功能结构的政治社会化意识,来达到提高公民政治素质的目的。正是在对政治社会化理论研究和政治社会化途径不断完善中,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刘巧丽.社区政治建设与公民的政治社会化[J].理论前沿,2008,(2).

[3]张丽.中国社会转型期优化公民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3).

[4]于昆.网络视阈下青年政治社会化范式研究[J].当代中国青年研究,2009,(12).

[5]李新月,陈敏.我国大学生应具备的公民素质及其培养[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4).

[6]孙光辉.试论网络传媒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

当代社会公民权利与公共管理研究 篇7

一、公民权利与公共管理概述

公共管理的含义就是通过政府的力量形成的公民或者组织, 在追求最大化公共利益的条件下, 通过政治、文化以及经济等多种形式开展各种活动以对国家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 使公民的合法权利得到保障。从逻辑关系上来讲, 公共管理的过程就是公民应用权利的过程。

公民权利则是国家的合法公民作为一个个体所拥有的权利, 这些政治权利、经济权利以及社会权利被国家法律所保护。公民权利的实现不但是某个公民个人的事, 同时和国家的公共管理事业发生关系, 其作为公共管理能够实现的基础, 可以客观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以及法治建设现状。公民权利具有平等性、社会性、政治性以及广泛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就是保证公民权利实现的重要元素, 能够帮助公共管理事业稳步开展。

1. 公民权利是一种分析工具

公民不但主张权利, 同时也享受权利, 公民的思想意识以及权利主张可以有效促进公民权利的实现。公民权利是得到全社会认可的任意主张, 其并不是个人的任意主张, 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社会对公民权利的实现方式和过程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公民权利往往通过固定的法律条文进行规定, 并不是某个人口头许下的承诺, 其具有非常明确的法律权威性。当前的公共管理事业中, 公民权利的重要构成元素, 如参与权、建议权以及监督权等得到深刻的体现和保障。公民通过参与和监督公共管理事业, 体现出公共管理过程的公平、公正与合法。现代公共管理需要通过社会、政府等多个阶层多个方面协作才能够完成, 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才能够真正为人们所有。公民参与的政治权利也逐渐成为公共管理的重要部分, 体现公共管理事业的特色。所以, 在公共管理中, 维护与实现公民权利不仅仅是其出发点与落脚点, 也是促进现代公共管理事业走向规范化, 防止滥用公共权利、防止出现违背公共权利的行为的重要工具, 公民权利在现代化管理工作的进程中实现目的性和工具性二者的有机结合。

2.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服务性以及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公共管理具有非常明显的民主性、公共性和服务性特点, 这些内涵特征决定了公共管理事业建设能够推动公民权利的发展。公民权利注重的是国家与公民相互之间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政府在发展过程中应当以维护与促进公民权利作为目标和任务。随着公共管理模式的变化, 政府逐渐显示出其公共性特征和服务性特征, 也为实现公民权利作出更大的努力。而从其他方面来说, 公共管理并不是政府进行控制的工具, 更不是国家用于统治的方式, 而是一种能够兼具民主性、公共性以及服务性特征的管理机构, 不断致力于实现公民利益的最大化, 保证公民的权利不受侵害的管理方式。政治的参与性也是公民权利的重要特征, 通过民主参与的方式促使公民权利的实现。

二、公民权利与公共管理的逻辑关系

首先, 公民权利是发展公共管理事业的基础与前提。从历史发展历程来看, 公民权利的出现要早于公共管理, 公共权利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理论与经验是促使公共管理工作出现的重要因素, 并为发展完善提供宝贵的理论基础, 在现代公共管理工作中也不能忽视公民权利的影响;第二, 公民权利为公共管理设定目标做出重要贡献。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是管理主体多元化、完善化等, 以保证公民权利的实现, 同时起到和谐社会关系、化解矛盾的作用。所以, 无论公共管理的目标任务表现为什么形式, 其总是将公民权利的实现作为核心与关键, 所以说公民权利对公共管理建设目标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第三, 公共管理和公民权利在内容上的联系性。公共管理事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将与公民相关的事物处理好, 在处理过程中要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不能发生随意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等与法律相违背的行为。这样的内容实质上是与公民权利的内容相呼应的, 二者之间的联系性关系在公共管理过程中需要正确看待与处理;第四, 公共管理和公民权利在发展趋势上的相关性。随着社会的发展, 公民权利和公共管理事业都在不断进步, 可能在发展速度上呈现一定的差异, 但是两者存在明显的动态相关性。首先, 公民权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得到改进, 公民受到法律保护的力度越来越大。与此同时, 公共管理事业也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无论社会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 公共管理事业建设总是以公民权利的发展为核心, 二者不能分割;第五, 公共管理与公民权利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在现代社会, 要实现公民权利除了公民自身的努力之外, 还需要公共管理事业的配合, 单靠公民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同样地, 公共管理事业建设方向需要公民权利的指引。随着民主法治社会建设脚步不断加快, 两者的相互依赖性关系越来越突出, 缺一不可。

1. 公民权利的实现是公共管理产生的逻辑起点

当前社会, 出现公民让渡出一部分自身权利给公共管理部门的现象, 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公民权利的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 公民失去的是自由的、内心所想的无限的权利, 而得到的则是社会自由以及在社会中享有应当享有的权利, 公民付出的理性权利成本让其获得更大的权利。人类的行为总是在获取某种成果, 而公共管理事业的重要目标就是向付出权利成本的公民提供高于他们付出的更大的权利。当权利的让渡与权利的收益之间不平衡, 或者让渡的权利要高出收获的权利时, 公民就不会选择这样的方式。所以, 公共管理的基础任务就是为公民提供更大的权利, 公共管理应当为公民提供更为高效的公共服务和产品。

公共管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比如, 市场中各个交易主体的行动没有经过组织, 其行为无序时,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 单位收获所得要低于付出的成本, 也就是说获取同样的东西要付出更高的价值。而公共管理的职责就是在此时对社会中零散、无序的主体和交易要素进行组织和整合, 让公民个体之间的交易行为有组织有纪律, 从而能够增加交易的收获。但是在这一过程中, 公共部门总是在尽量地实现公共利益之间的公平, 很可能减少合理的收益, 从而出现同意“不满”的现象。价值和利益之间的客观联系性, 公民出现的同意不可能是绝对的同意, 甚至只是部分的同意, 在这样的前提下, 很多行为的执行就会存在障碍。为了让公民的同意真正具有价值, 就出现了个人服从集体的规定, 也就是公民拒绝服从公意的时候, 全体就会迫使其同意服从。所以, 在整合与组织公共资源的过程中, 政府应当行使相应的强制权力, 也就是公共部门获取权力的逻辑。

没有强制权, 公共部门就难以发挥其职能, 因为政府部门并不是抽象的组织机构, 其构成元素中有着具体、客观存在的人, 这些人在担任公共管理事业建设的职业角色中也存在自身的理性需求。所以公共管理部门的权利应当根据公民付出的契约, 为他们争取更大的权利。当前社会, 公民意识不断增强, 民众不再听信某一个人的花言巧语, 更重视的是能够获取更大的权利。所以, 只有帮助公民权利的实现和发展, 公共管理部门才能够巩固自身的地位, 只有其权利存在的地位得到巩固, 才能够实现公共管理的权威性。所以说, 公共管理权威程度与公民权利实现程度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公共部门只有将公共利益扩大, 才能够巩固自身的合法地位。

2. 公共管理以公民权利的实现为根本目标

公民权利目标通过上文中契约的形式得以实现, 在社会中每一个个体都存在不一样的利益需求, 这样的差异就造成社会个体利益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不一致性。所以, 公共管理的目标中肯定包含有实现在区域或者某种社会体制下的公民的普遍权利, 也就是社会中多数公民所“同意”的基于契约的权利。英国有学者指出好的政府应当具备的基本标准:首先是政府的统治过程也是促进公民以及统治者优化个人品质的过程;其次, 政府拥有高度的社会智慧和美德;第三则是政府应当利用其存在的影响来实现正当的需求。总而言之, 公共管理之于公民权利而言, 存在宏观的、长远的以及间接的影响, 因为公共管理事业所处理的事具有普遍性和追求长远利益的特征, 也是客观具体存在的形式。

公共管理具有的权利主要来源于公民的公权力, 同时公权力也决定了公共管理权利的结构与运行方式。美国学者塞缪尔曾经说过:之所以出现个人服从集体的现象, 并不是因为个人相较于集体更加低劣或者无知, 也不是因为个人的管理自身的能力不够, 主要因为个人知道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够扩大自身的权利范围, 才能帮助自身获得更大的利益, 而只有产生制约作用的权利才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公共管理的权威性首先需要普通公民的拥护才能够获得其合法地位, 所以当公共管理部门出现违背公民权利的行为, 或者不能够帮助公民实现自身权利时, 其合法地位就会受到影响, 公民会出现不信任的心理甚至采取对抗行为, 那么公共管理事业也将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 公民权利是公共管理得以构建的逻辑起点, 公共管理的方式与目标必须以实现公民权利为准, 一切违背公民权利的管理方式都不能进入历史的下一个发展历程。而公共管理与公民权利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时,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服务性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能够促进公民权利的实现。

摘要:公共管理活动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维护公民的权利, 公民权利从整体上来说就是公共管理的回归, 而实施公共管理是增进公民权利的重要保障。公共管理将公民权利作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逻辑前提, 公民权利能够客观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现状, 二者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当前我国的公共管理事业要求更多公共参与, 才能够有效推动公民权利的发展, 其中公共管理的公共特性与服务特性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得到重视, 才能与民主权利的内涵相一致。公民权利能否得到实现是当前公民非常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公民权利,公共管理,逻辑关系,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敏宁, 陈安国.当代社会的公民权利与公共管理——基于历史的逻辑视角分析[J].理论探讨, 2012 (5) :161-164.

[2]韦正富.当代社会公民权利与公共管理的逻辑关系——基于社会契约论的视角[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1 (6) :30-34.

[3]鲍林强.公共管理模式嬗变的基本逻辑:公民权利的视域[J].学海, 2013 (5) :115-119.

[4]李军鹏.公共管理: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关系的新范式[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 (4) :25-30.

[5]黄琳.当代社会公民权利与公共管理的逻辑关系——基于社会契约论的视角[J].学理论, 2011 (16) :34-35.

公民社会研究 篇8

一、青年自组织与公民社会的内涵

1. 青年自组织的内涵

青年自组织是指以青年为主体, 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我运作且没有在民政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民间组织。[1]它是青年在自愿的前提下, 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纽带, 为了心灵归属需要、交际需要、娱乐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而结成的同龄人的非正式组织。青年自组织是组织和引导青年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 为青年塑造个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按照其宗旨和活动内容划分, 青年自组织一般可以分为学术研究型、文化娱乐型以及志愿服务型等多种类型, 承担着培养基本技能、传播社会文化、提高自我修养、预扮演社会角色的重要职能。

2. 公民社会的内涵

公民社会, 广义上来说, 是指一个由公民组成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里, 国家尊重公民的权利, 人民实践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狭义来说, 是指由自主、多元开放的民间组织所构成的公共领域, 通过这个领域, 公民可进行对话、联系与合作, 促进公共利益。[2]英国学者戈登·怀特认为:“当代使用这个术语的大多数人所公认的公民社会的主要思想是:它是国家和家庭之间的一个中介性的社团领域, 这一领域由同国家相分离的组织所占据, 这些组织在同国家的关系上享有自主权并由社会成员自愿结合而形成, 以保护或增进他们的利益或价值。”[3]这是对公民社会的主流定义, 本文作者也认同这一观点。

从学者已经达成的共识来看, 公民社会的特征及其结构性要素主要包括个人私域、非政府组织、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和社会运动四个方面。除此之外, 公民社会还包括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开放性、法治性等与之相互支撑、相互包含的基本原则。

3. 青年自组织与公民社会之联系

公民社会是国家与家庭之间的中介性社团领域, 主要由与国家相分离的非政府组织组成, 这些组织由社会成员自愿结合而成, 在与国家的关系上享有自主权, 以保护他们的利益、实现自我价值为目的。因此, 在公民社会中, 社会组织扮演重要的角色, 是公民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主体。

青年自组织奉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保护、自我协调和自我发展的原则, 正在快速涌现、不断成长, 逐渐成为社会组织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为培育公民社会提供了人才储备。因此, 青年自组织作为广大青年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 必然会在公民社会的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青年自组织在培育公民社会中的功能

从青年人的年龄、心智等方面来看, 青年正是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的最佳时期。青年源源不断地进入社会, 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不竭的动力。青年自组织是由青年中最活跃的部分组成, 是青年走向社会的练兵场, 更是培育公民社会的起点。

1. 青年自组织有助于青年公民意识的培养

公民意识是指对公民与国家 (政府) 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基本关系的深刻的反映总和, 是民众在民主政治时代必须具备的一种社会意识。主要包括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三个层面。[4]好的公民意识, 能够规范和约束公民的行为, 维护自身利益, 树立主人翁意识, 积极参政议政。公民意识直接影响着公民自身的发展, 青年的公民意识影响公民社会的进程。因此, 加强青年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青年自组织的活动中, 青年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用心体会, 身临其境地接受教育和影响, 树立主人翁意识, 熟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了解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应承担的责任, 掌握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规则和方法, 增强对社会制度的信任感, 从而进一步增加对社会的认同感。青年在社会实践中从被动变为主动, 自觉增强法制观念, 更好地维护和拓展自己的合法利益, 从而为公民意识的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

2. 青年自组织有助于民主精神和公民文化的传播

青年自组织有助于民主精神的传播。青年自组织在言论自由、机会公平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自主性, 尤其是在阐述观点、交流思想时, 根本没有权力财富、身份地位等顾虑。青年在组织活动中, 具有据理力争又相互信任的品质, 较少考虑个人私利, 不断追求社会公德。青年自组织运行时, 除了包容个性, 强调尊重个人权利之外, 还在参与主体心目中逐渐形成民主、平等、自由的社会和政治理念。一方面通过参与主体之间的合作对话来改变文化的力量对比;另一方面又成为促进国家与社会之间良性沟通的手段, 不仅有利于民主精神的传播, 而且还有利于推进现代民主制度建设。

青年自组织有助于促进现代公民文化的大范围传播。青年自组织中的成员来自于不同地域、不同家庭, 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 在共同的活动中相互交流各自的思想、理念。同时, 在传播现代公民文化的过程中, 也为青年提供了接触新型政治文化和各种不同政治价值观念及行动模式的机会。青年自组织不仅承担着推动青年自身进步的任务, 而且使社会公众在不同政治文化的比较和摩擦中, 经过理性判断和不断斟酌之后, 逐步更新公众认可的政治价值观念, 培育出新的公民文化, 以适应现代化的民主政治生活。

3. 青年自组织有助于提高青年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基本技能是公民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竞争所必备的基本能力, 只有掌握一定的生活知识与技能, 个体才能生存与发展。基本生活知识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是个体由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最初也是必需经历的过程。青年自组织作为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 为青年的素质拓展提供了发展的平台。青年自组织可以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使青年获得实践的机会, 在系统、渐进地锻炼过程中构建知识技能, 培养创新能力。

青年自组织是由年龄相仿、志趣相投的青年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聚在一起, 相互之间以非常规、随意的方式进行互动与交往。组织成员在自愿、积极参加的活动中, 就共同关注的问题畅所欲言, 相互介绍学习方法、交换学习经验, 形成自主研讨、探索开放的学习氛围。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拓宽知识面, 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激发潜力, 不断提高青年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拓宽青年自组织参与公民社会培育的路径

1. 政府鼓励引导, 营造良好环境

政府可以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通过让渡、支持、规范等方式, 积极、主动地制定有利于青年自组织参与公民社会培育的政策, 鼓励、支持和引导青年自组织健康发展。第一, 让渡。让渡是指政府将部分救助弱势群体、开展公益活动的职能转让给青年自组织, 由它们通过民间渠道参与运作。第二, 支持。支持是指经费和人员方面的支持。政府把公益服务的职能转让给青年自组织, 使得青年自组织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在为政府工作, 应该得到一定的经费支持。这种支持可以是计划预算形式, 也可以是项目申请形式。同时, 政府通过出资, 也可以对经费的申请者、使用者提出相关要求。此外, 政府也可以为青年自组织配备一定的专业人员, 帮助他们加强管理。第三, 规范。规范是指政府通过社团注册、管理等环节, 鼓励和引导青年自组织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运用多种手段对青年自组织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这里的规范与约束并不是束缚青年自组织, 政府应该允许和鼓励青年自组织在参与公民社会培育过程中的各种尝试与创新, 以增加我国在青年自组织、公民社会发展方面的经验。通过政府的让渡、支持与规范, 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会更加健康快速, 青年自组织的活动会具有更加广阔的空间, 从而有效促进青年自组织参与公民社会的培育。

2. 推进团建帮扶, 加强指导协调

拓宽青年自组织参与公民社会的途径, 促进青年自组织的发展, 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 努力把青年自组织纳入共青团指导的范围内。针对青年自组织自主性强、自我管理为主的特点, 共青团组织可以通过主动服务、积极联系、搭建平台等方式, 努力构建互动双赢的合作关系。第一, 构建协调互动机制。共青团组织可以通过青年自组织以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青年自组织的覆盖面广、涉及面宽, 各个领域内的青年都可参与其中, 对于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共青团组织可以通过合作共建、项目推进等方式, 加强其与青年自组织的联系, 将团组织渗透到青年自组织中去, 提高青年自组织的战斗力与生命力。第二, 构建指导扶持机制。共青团组织应主动为有需要的青年自组织提供服务, 为其开展活动创造条件, 帮助青年自组织健全内部组织制度、计划预算制度、奖励考核制度, 在服务中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引导, 对承接共青团组织项目的青年自组织可以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第三, 积极搭建展示平台。通过联合举办区域性的青年自组织展示、交流活动, 促进青年自组织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借鉴, 从而提高青年自组织的管理水平、活动层次, 拓展青年自组织的内涵与外延。

3. 加强组织建设, 强化参与意识

青年自组织要根据时代特点、环境变化和成员的需求不断进行自我调适, 加强自身组织建设, 强化参与公民社会的主体意识, 主动出击, 积极作为, 促进自身发展, 增强参与公民社会培育的能力。第一, 加强自身组织建设。青年自组织要不断创新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 深入研究组织成员的心理特点、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 尽量减少组织成员流失, 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和成员需求, 扮演提供服务和支持的社会角色。青年自组织从服务青年个性化需求的角度出发, 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在工作中健全组织机构, 完善服务体系, 增强组织稳定性, 提升组织的凝聚力, 使其在参与社会管理、帮助青年进步的有机结合中充分发挥作用。第二, 强化参与公民社会培育的主体意识。青年自组织要明确其存在的意义和使命, 树立正确的宗旨和价值取向, 充分认识其在公民社会培育中的重要作用。青年自组织的发展不仅要有益于该组织成员本身, 更要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凸显其社会公益价值, 树立参与公民社会的主体意识。为此, 青年自组织活动的宗旨必须突出“立足青年, 奉献社会”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高永良.高校青年自组织发展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青年与共青团工作版) , 2010 (5) :44-46.

[2]韩狄明, 周新普.中国公民社会的培育[J].素质教育大参考, 2008 (4) :7-9.

[3]戈登·怀特.公民社会、民主化和发展:廓清分析范围[J].民主化, 1994 (秋季号) :375-390.

公民社会研究 篇9

一、我国公民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在我国, 公民教育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1902年,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提出了“现代公民”思想, 开了我国公民教育思想的先河。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于1912年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首次在法律上规定了公民权利, 为公民教育奠定了法律基础。这一时期尚未明确提出公民教育思想, 主要形成了“采合中西道德, 以为德育之方针”[1]等以培养公民道德为核心的中西合璧的德育观。随着西方公民教育思想的传入, 以“公民资格”为主题的公民教育主张被明确提出。如朱元善提出:“既为共和立宪之国, 则教育之方针自当以新国家之本质为主眼, 而置重于共和立宪国民之养成”, 为此, “非实施公民教育不可”[2]。五四时期, 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传入带来了我国公民教育思想的巨大改变。公民教育的范围开始扩展到社会公共生活领域, 个人、社会、国家三者的相互关系和民主精神的培养成为公民教育的目标。但由于受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约束, 近代的高等教育侧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授, 公民教育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几近空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做出了明确规定, 为我国现代公民教育思想掀开了新的一页。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现代公民教育思想经历了“以政治为中心”的社会时期、“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时期和“以人为本”的社会时期三个阶段[3]。与之对应, 我国高校的公民教育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52年至1956年, 大多数高校开设了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和政治经济学三门课程。至20世纪90年代, 已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及《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思想品德课。2005年, 教育部进一步整合了高校开设的德育课程, 依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进行系统的公民教育,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二、研究生公民教育的文化突破

多年来, 我国高校公民教育往往被简单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的领域更多指向社会的政治生活, 核心在于政治素质的培养和塑造。公民教育的内容则更加宽泛, 它所涉及的领域不仅指向政治生活领域, 而且包括日常生活领域。现代公民教育主要包括三个领域:一是国家意识教育, 重在培养公民的爱国心和民族性;二是社会意识教育, 重在培养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三是主体意识教育, 重在培养公民的自由精神、平等意识和独立人格。公民素质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现代性的当代状态,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为起步之中的中国公民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4]。公民社会视域下研究生入学教育的文化突破, 主要表现在要实现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现代公民的培养目标上。

(一) 现代公民教育中的民族性

现代公民首先必须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传统、文明文化、风俗习惯, 热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研究生入学教育兼有培养国家公民和培养世界公民的双重任务。培养中国世界公民的前提是培养国家公民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使其充分具有本民族的文化自觉能力。研究生公民教育培养现代公民的民族性的文化基础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化教育。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一心趋善, 热衷求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特征。古往今来, 从孔子的仁学, 到墨子的“兼爱”、老子的“无为”, 再到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历代人都自觉地将“以天下为己任”、“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作为自己的历史责任。到了现代, 这种朴素、真挚的爱国情感发展成为人们对祖国的热爱, 对国家的忠诚, 以及对国土、民族、文化、历史、语言、风俗的深厚情感, 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 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是自强不息

《易传》有言:“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鼓舞着历代人民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自强自立, 反抗压迫, 抗击外敌, 突破困境, 推动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这种民族精神极大地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 到了近现代不断被发扬光大, 演变成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

3. 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是正道直行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熏陶下, “正道直行”、“重义轻利”成为中华民族主流的价值取向。中华民族刚正不阿的气节观和义利观鲜明地体现在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上。“天道酬勤”, 勤劳是立国兴家之本, 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勇敢是人们坚持正义, 追求真理, 不畏强权的品格。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动力。

(二) 现代公民教育中的世界性

现代公民教育中的世界性在于世界公民的培养。世界公民教育提倡在各国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 以新型的“伙伴”政治文化取代传统的“统治”政治哲学, 建立“双赢”价值体系, 培养“和而不同”的君子, 在文化和价值观上既有自己的追求和特色, 又以平等姿态进行对话, 互相理解, 求同存异, 共同发展。

1. 知识素质培养目标

世界公民的知识素质培养目标是要了解世界各国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世界文明知识, 了解各类国际组织、国际会议的职能及其运作, 了解各种国际法、国际条约的内容, 了解全球发展与本土发展的系统关联等知识, 具有接受他国文化并与其沟通交流的能力, 具有从不同视角、观点出发看世界的能力, 具有分析全球问题时独立进行批判思考、调解分歧、欣赏差异、有效争论、合理行动的能力。

2. 价值素质培养目标

世界公民的价值素质培养目标是要能够尊重不同民族、种族、宗教、文化、文明的尊严, 接受差异, 热爱民主、自由, 提倡平等、正义, 以和平、团结、宽容的心态看待世界, 能够理性思考个人与世界的关系, 为减少世界上的贫穷和不公平而行动, 具有强烈的国际责任感和国际正义感。

3. 政治素质培养目标

世界公民的政治素质培养目标是要关心世界和平和发展的进程, 关注国际法、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实施, 关注本国及他国政府机构的工作, 关心当前国内国际热点问题, 主动参与社会生活, 能够运用法律知识、民主精神和全球视野思考和处理问题, 遵纪守法, 维护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三、研究生公民教育的基本思路

与西方国家相比,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效果等方面的研究尚在探索阶段, 缺乏与国际接轨的经验, 一些研究生的公民意识淡薄, 难以应对转型期人才强国的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发展指导的骨干力量, 辅导员参与研究生公民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正确把握现代公民教育的内容

辅导员参与研究生公民教育, 首先需要正确把握现代公民教育的内容。公民教育的核心在于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 是在现代法治下形成的民众意识, 具体体现为视自己和他人为拥有自由权利、有尊严、有价值的人, 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自由权利、尊严和价值的意识, 这种意识还包含公民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包含对国家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5]。它主要包括公民身份意识教育、国家意识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公德意识教育以及世界公民意识等方面。其中, 公民身份意识教育是基础, 通过对公民资格、公民身份的了解, 研究生应自觉以“社会人”的身份参与公共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 实现个人价值。国家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提高研究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强感。法律意识教育是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 辅导员应引导研究生建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 依法履行义务, 维护权利。公德意识教育可以使研究生了解公共生活秩序, 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世界公民意识教育是全球化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可以使研究生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活跃的思维处理好个人、国家、世界的关系, 承担对外友好交流的重任, 实现中国梦。

(二)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

多年来, 我国的公民教育往往重理论灌输, 轻实践培养。课堂教学内容单一, 形式僵化, 对研究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辅导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等课程, 与时俱进地更新现代公民教育的内容, 使其兼具知识性、思想性、时代性、生动性。同时, 灵活运用头脑风暴、角色扮演、课堂辩论、多媒体教学等形式, 有效改进课堂教学效果。现代公民教育还应落实到实践环节, 使研究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会现代公民的角色意义。一方面, 辅导员可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资源优势,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现代公民教育更加贴近研究生生活。另一方面, 可以组织研究生走出学校, 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社区工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岗位体验等, 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公民身份与责任, 增强公民意识。

(三) 发挥新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为公民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与传统媒体相比, 新媒体在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受众的广泛性、人际交流的互动性、资源的开放性、话语权的平等性等方面具有超越性的优势, 更契合全球化时代现代公民成长的需要。因此, 新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正在改变传统的公民教育方式。辅导员应充分认识并研究新媒体的特点, 积极迎接挑战, 把握机遇, 由对网络进行“封”、“堵”的被动参与模式, 转变为“疏”、“导”的主动参与模式, 构建公民教育的新媒体平台, 实现开放、平等、双向的师生互动交流。QQ、SKYPE、FE-TION、微信、来往等即时通讯工具可以为辅导员开展公民教育提供便捷的沟通渠道。研究生是博客、微博、人人等社交网络活跃的用户群体, 辅导员可以将公民教育的内容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 吸引研究生的关注和点击, 引导研究生对国家大事和全球时事进行理性评论, 增强他们的现代公民意识和世界公民意识。

总之, 面对中国公民社会的迅速发展, 研究生入学教育应该立足中国, 胸怀世界, 与时俱进, 培养兼具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现代公民。使研究生既拥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文化品格, 又拥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世界情怀, 构建“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 实现现代公民社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公民社会研究 篇10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步与发展, 如何利用个人独特的身份证信息在公安部的八大信息资源库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快捷高效的社会管理体系对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显得尤为重要, 既可以解决人多办事难的问题, 又可以提高办事的效率和成功率[1]。

拟建立一个把个人身份信息与医疗信息、信资情况、养老信息、就业情况、个人履历等信息相结合的社会管理体系。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管理, 提升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 创新社会管理[2]。

2.当前社会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纵观全局, 中国社会管理的缺陷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一是社会管理制度相对缺失, 难以有效控制社会矛盾的发生。二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缺乏充分有效的联结, 社会利益表达不充分。三是一些地方政府与企业结盟, 社会管理政策传递中频繁遭遇梗阻。四是公民社会发育不成熟, 难以承接社会管理下移的重任。五是社会管理手段缺失, 难以应对链式反应与激化冲突[3]。

3.基于公民身份信息的快捷高效社会管理体系架构和实现

综合各方面因素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 建立了基于公民身份信息的快捷高效社会管理体系架构, 基本框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可以快速查询人的身份信息和各项社会信息。被查寻者的身份证或其它证件在终端机扫描后, 职能管理部门3分钟内可查获允许获得的相关信息, 手机实行实名制, 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可以查出最近出现位置, 若有汽车或其他移动设备也可以查询状况或位置。链接银行系统可以查询资金往来或不动产情况及个人信用情况。链接医疗卫生系统可以查询个人健康信息和医疗保障状况。大比例减少政府政策管理人员的干预情况。例如通过定期人员情况查询和重新数据更新可以监控养老人员状况, 防止冒领养老金, 满足人口老龄化管理费用和效率要求。

身份认证系统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 根据用户需求开发的一套内网数字身份认证解决方案套件。该系统可以作为公务网身份认证系统的配套产品适用于接入公务网的各委、办、局、区县的内网应用系统中。该系统将主要针对内网的应用系统, 同时结合公务网身份认证系统的特点和需求, 向办公内网提供本地证书库、本地证书管理、本地证书目录、本地证书管理、CRL查询等服务。

该套系统的API提供了与身份认证系统配合使用的WEB安全套件, 为WEB应用提供全方位的身份认证服务。包括登录、退出、对表单进行签名、对表单进行验证、对数据进行加密、解密、对信息进行时间标记和时间验证、以及身份信息控制。可以满足5分钟内500个并发用户的验证要求。另外还需注意:在信息提取过程中因为可能会涉及个人信息的泄漏问题, 所以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密保存, 在输入相应的身份信息后, 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密码验证, 才能看到信息内容。

公民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的内容是否科学, 是否达到了建设目的, 这关系到数据库建设的成败, 更关系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所以公民基础信息数据库必须找淮建设数据库的出发点和目的。建设公民基础信息数据库的本质目的应该有两个:一是提高公民获取服务和政府提供服务的简捷性。

以身份信息为先导的快捷高效社会管理体系技术应用系统充分发挥硬件的特性。便于管理和维护, 减少人为干预, 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维护成本。应用系统分为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系统用户三个级别用户。系统管理员对系统的运行负责, 但不能接触任何用户数据, 同时必须超过半数的系统管理员到场时才能进入系统管理模式。操作员仅能对用户进行操作, 不能影响系统的运行。用户仅能对自己的数据进行操作, 不能修改其他数据。所有的认证方式均采用数字认证方式进行, 确保系统安全。

结论

本文建立的快速高效的社会管理体系身份信息与医疗、保险和银行资信部门相结合, 方便各政府部门在短时间内查询个人基本信息, 实现对个人信息的实时掌握, 以便当遇到紧急情况时, 能迅速做出应急反应。为跨区发展和人员流动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有效保障经济运行和发展。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化解, 狠抓社会管理创新, 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彭国甫.现代行政管理新探[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8.

[2]陈世香.公共行政文化及其影响的系统分析[J].探索, 2002 (4) .

公民社会看气候 篇11

有鉴于此,包括自然之友、乐施会、绿色和平、行动援助、地球村、世界自然基金会、绿家园志愿者和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在内的八家机构启动了《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共识与策略》项目。旨在提升中国公民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探索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公民社会立场和策略,呼吁共同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2007年3月项目开展至今,由自然之友牵头,项目组已组织了多次调研、交流会和工作坊。2007年7月,项目组向国内二百余家从事环境与发展工作的民间组织发放了调查问卷,征询各机构对气候变化议题的观点、关注程度与开展的相关工作。2007年8月和10月分别组织了两次项目工作坊,邀请了数十家京内外民间组织参与。通过这些工作,项目组收集到了一批优秀的案例,并与各方探讨了中国环境与发展领域的民间组织应如何认识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新的挑战。

《变暖的中国:公民社会思与行》卷一是《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可行性研究报告》,总结了国际与国内、政府与公民社会对气候变化的看法及其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立场,从而协助中国公民社会形成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应对气候变化立场和行动策略。

卷二《气候变化对中国影响及中国公民社会的思与行》通过案例,介绍和分析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尝试建立中国公民社会对气候变化议题的共同视角;通过评价气候变化本身及其应对措施对不同群体的影响,提出改善应对措施的建议。

气候变化这个议题涉及国计民生,包罗万象。很多国内外的公民社会组织基于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立场,参与到气候变化的讨论中,对许多决议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公民社会的讨论不仅仅要考虑气候变化和减排政策对全球总体福利的影响,而且还要考虑其对对家之间和国家内部公平性的影响。在这份《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作者力图通过对国际、中国、地区社群等不同层次的分析,阐释公民社会当前应对气候变化议题的视角,以供我国的环境与发展组织思考和借鉴。

一、全球气候保护制度与中国

过去的十年间,国际社会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京都议定书》为核心,形成了一套全球气候保护制度。中国于1998年5月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快速增长,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气候变化给发展中国家和弱势群体带来的危害尤为严重。同时,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又普遍面临着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困难。因此,加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而发展中国家公民社会组织的参与,为国际气候讨论带入了重要的“发展”视角。

1、碳交易: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和局限

各国合作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是《京都议定书》设定的三个灵活机制,特别是针对南北合作减排温室气体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允许发达国家通过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减排或者吸收温室气体的项目,来抵消本国的减排指标。

一些环保机构认为,CDM是一个双赢的机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际帮助,在不阻碍其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减少了排放。在中国,2005年以来兴建的风力发电厂有90%以上申请了CDM项目。据预计,到2012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信用供应国,占全球交易量的41%。

也有机构认为,作为一种新兴的机制,CDM在制度上还存在一些缺陷,造成一些项目背离了减排的初衷,而扭曲成为投资者谋取高额收益的途径。同时,有人对这样的碳排放商业化和市场化机制提出质疑,并对其中涉及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进行反思,他们担心CDM项目在以获取碳额度为目的时,可能产生新的贫困和不公平,损害当地自然资源和社区利益。

针对CDM现有机制的局限,公民社会内部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解决策略。一些NGO认同《京都议定书》中CDM机制的积极意义,建议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真正促使减排目标的实现,同时尝试以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社会公平为原则去弥补单纯市场机制的不足。

2、技术合作与发展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先进环保技术,以协助发展中国家减排是联合国公约的原则之一。但到目前为止,这一原则实施的并不顺利,而缺乏有效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机制是技术转让裹足不前的根本原因。环保机构呼吁政府在促成气候友好型技术转让与合作中起到更积极的作用,建立切实有效的国际机制,并辅以国内的相关政策和激励措施,为私营部门参与国际技术合作消除障碍。同时也有些机构认为,技术转让最主要的障碍之一是由于发达国家拒绝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上做出让步,因此如何处理气候保护与创新支持之间的关系也是关注点之一。

二、中国的低碳发展之路

从某种程度上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成败取决于发展中国家能否实现向可持续、低碳式发展模式的转变。中国正处于迅速工业化的阶段,其选择的发展道路至关重要,而挑战亦很大。在全世界探讨如何面对这个挑战之时,公民社会通过科学研究、政策倡导,正逐渐成为推动全球探索低碳式发展道路的重要力量。

1、能源革命

中国的NGO已经从环境污染的角度切入,开始了对发展模式的探讨。随着气候变化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得到广泛认识,公民社会也开始从这个新角度看待发展问题,认为中国可以和必须走一条不同于工业化国家的新的发展道路。

绿色和平发布的《能源革命》报告指出,中国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可以在维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低碳能源变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WWF 2050展望》亦指出,利用世界上现有的可持续能源技术是以遏制气候变化,但前提是人类必须在未来五年内做出重要决策。

2、贸易全球化的碳排放转移问题

在世界生产和贸易分工的大格局下,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碳排放其实也是世界消费者,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消费者的碳排放,这也加重了中国控制和减少排放的负担。根据英国Tyndall中心的最新研究,中国四分之一的排放是为了生产出口至海外的产品而产生的。

国内NCO已经在监督、敦促跨国企业在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环境方而引入比较成熟的工作模式,但对于企业碳排放的关注与监督还比较少。与此同时,关于全球碳足迹的讨论也与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倡导密切相关。在这些方面,公民社会都可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三、国家内部公平

国际气候谈判的焦点通常集中在国家间的利益关系上,谈判以政治实体(国家或国家集团)为主体,政府作为国内社会成员利益的唯一代表,在国际社会争取各自的国家利益。然而,对于气候变化及其应对措施,对不同地区或具有不同适应能力的人群带来的不同影响也应给予充分考虑。公民社会组织将对处于于会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的关注引入了错综复杂的气候议题讨论之中。

对碳排放权的公平性的讨论,在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同样适用。事实上,中国人均能源消费在城乡之间长期处于不平衡的状况。中国农村人均生活能源消费到2004年仍然不到城市消费水平的一半。然而,中国现有的碳排放交易项目往往青睐服务于城市的大型工业,遭受气候变化影响更严重的农村地区无法从中受益。

与此同时,能源结构调整等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些相关措施,也更易给生态脆弱地区和贫困人群带来新的问题。碳排放权交易以及各种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措施都具有公共品的属性,关乎政府保障社会公平的职能。一些NGO建议政府将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措施可能带来的有利或不利后果的分配加以考虑。

公民社会研究 篇12

1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定义

基于人们共同体育运动爱好与追求基础之上,依靠地缘、人缘等关系而组成的,具有自主管理、结构松散等特点的体育休闲娱乐交际组织。综合定义来看,该组织是我国公民社会的一部分,也是体育领域渗透至公民社会的具体表现。

1.1 组织发展面临的困难

现阶段,多数组织中都有指导员,其中离退休、兼职人员较多,且多由组织当中体育运动技能较高的成员担任,具有较高积极性。但是由于缺少专业知识的支持,无论是体育知识、还是医疗保健都过于偏向主观层面,讲解内容相对肤浅、纰漏较多。因此,在体育指导薄弱情况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组织成员运动技能的有效提升,影响了自发性组织的发展,严重情况下,组织很多活动被搁浅,不利于组织持续发展。

1.2 场地设施不足

我国很多体育场馆不对市民开放,且公共健身场地较为有限,难以满足群众体育需求。体育活动顺利开展离不开场地的支持。人们在街头巷尾等场所进行体育锻炼早已成为习惯。不可否认,公园等场所的开放,缓解了场地压力[1]。但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数量与日俱增,加之一些小摊贩占道,导致原本并不宽松的场所更加拥挤,且锻炼的人群也会因为场地的问题出现一些矛盾。

1.3 经费不足

目前,组织经费来源于成员会费,可见,组织日常活动需要的经费尚未得到社会、政府的支持,还需要依靠自身力量获取资金。不仅如此,受到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消费意识不够强,尤其是在体育消费方面少之又少,成为阻碍组织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体育活动需要扩音器等设备的支持,没有多余的资金聘请专业人员,不利于组织规模进一步扩张,无法获得良好的发展。

1.4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主体,对于组织的支持力度直接决定了组织未来发展。但是综合上述现象来看,各地方政府支持力度远远不够。不仅如此,自发性组织多进行自主管理,社会化程度较高。内部缺少完善的财务制度,经费分配不合理,尤其是在财务监督方面,缺少预算的支持,没有筹款制度,无法为组织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2 公民社会视野下,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发展措施

2.1 加强指导员培训

指导员作为科学体育活动的核心,其体育专业知识掌握水平直接影响组织未来生存和发展。针对当前指导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低等问题。政府应从全局出发,鼓励更多退役的运动员、体育教师担任组织指导员,为组织内部成员各项体育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如:举办短期管理培训班、技能培训班等,逐步打造一支高素质指导队伍。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奠定坚实的群众体育基础,且能够提高专业体育人才资源利用率,为我国体育事业长足发展注入更多力量。

2.2 重视场馆管理

各地方政府应积极响应国家全民体育号召,加大对该地区自发性体育组织的关注力度。加强对体育场馆的经营与管理,充分发挥体育场馆多功能作用,将一些非训练及比赛体育场馆适当开放,缓解场地压力,满足更多市民体育锻炼需求,进一步调动组织成员体育活动积极性。不仅如此,还应将群众体育作为一个重点,在政策、物质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激发群众体育锻炼热情。

2.3 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体育部门应向群众落实好广泛、深入的体育健身宣传教育工作。具体来说,一方面,利用电子媒介、广播等形式,倡导科学、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并鼓励群众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提高群众对体育的认识,挖掘群众对体育运动潜在的热情等,从而充实组织人数,促进组织规模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相比较国外发达国家,我国自主性体育事业尚处于发展阶段,整体水平不高。基于此,可以积极学习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采取量化评估、公开招标等形式,让更多成熟的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在竞争趋势下获取更多权益。如政府对组织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然后给予相应的经费补贴,并加以监督和管理,能够确保各项约定能够落实到实处。

2.4 推广新型项目

现阶段,我国群众体育组织活动内容较为单一,且变化周期较长,无法满足群众对体育活动提出的多元、个性化需求。加之组织成员老龄化现象严重,促使组织发展显得缓慢,且缺少活力[2]。因此,相关体育部门应在社区、群众中积极推广新型体育运动项目,拓展群众视野、且能够满足群众体育需求。更为关键的是能够给组织注入更多活力。

2.5 组织自我完善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无论政府给予多大的支持,如果组织内部各项规章制度不够完善,依然起不到积极的效果,不利于组织持续发展。由于自发性群众组织的成立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使得组织管理显得松散,不够规范[3]。因此,组织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入手,制定符合自身特点、合理的规章制度,如:财务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加强对组织内部各项工作的高效管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促使组织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且能够规范群众行为,逐渐培养群众的集体荣誉感及认同感,在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确保组织又快又好发展。组织只有具备较强的实力,如:能够独立开展体育活动等,才能够承担起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进而获取相应的支持。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该地区开展评选活动,制定完善的评选机制,在各个组织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格局,调动各个组织的积极性,从而能够更好地发展该地区体育事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自发性组织还会面临更多其他的挑战,单纯依靠某一方面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政府、组织及内部成员共同努力,才能够为组织发展找到更好地发展路径。

3 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已经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等方面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但是,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自身特殊性等影响,面临着更多不足和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各地方政府应明确认识到自身具有的宏观调控作用。在实践中,应从资金等方面给予组织一定支持,完善硬件设施、培养指导员队伍。同时组织内部也应积极调整和改善,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制定符合国情的组织发展策略,从而促进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能够获得更好地发展。

摘要:公民社会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必然产物,公民越来越关注自身意识的觉醒,行使自身拥有的各项权益,由此,自发性社团组织逐渐增多。其中在国家全民体育号召下,体育组织呈现规模化方向发展,为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文章将从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概念入手,分析当前组织面临的各类困难,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公民社会,自发性,群众组织,体育组织

参考文献

[1]江育恒.走向公民社会:非政府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路径分析[J].研究生法学,2014(2):131-141.

[2]黄亚玲,郭静.基层体育社会组织——自发性健身活动站点的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9):10-16,49.

上一篇:双工系统下一篇:边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