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民法律意识(精选10篇)
提升公民法律意识 篇1
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 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 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1]法律意识包括法律知识、法律情感、法律意志、法律评价和法律信仰五个方面。笔者从社会民众对某些事件的评价出发, 试从社会主体的法律情感和法律评价的角度, 分析社会主体的法律意识现状、形成原因, 并提出完善措施。
一、公民法律情感与法律评价
法律情感是社会主体对法的现象的主观心理态度或心理反应。[2]“公民的法律情感大体上有以下三种情形, 即‘亲法’、‘恶法’和‘冷法’。‘亲法’表现为公民对法律的信任、崇尚、依赖的情感态度, 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 公民希望过法律的生活, 愿意接受、服从法律的治理, 能够自觉地遵守法律, 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当自身权益遭受侵害或发生纠纷时, 会积极、主动地寻求法律的保护或寻求解决争议的法律途径。‘恶法’表现为公民对法律的抵制乃至敌视的情感态度, 这种情感把法律视为束缚、妨碍人的自由的枷锁, 把守法视为沉重的负担。”“‘冷法’表现为公民对法律的漠视或冷淡的情感态度, 在这种情感态度的支配下, 主体惯于被动守法、消极适法, 即使卷入法律纠纷, 也惯于采用‘私了’的方式加以解决。”[3]法律评价是指社会主体基于自己的法律知识、法律思想、法律情感和法律意志对法律以及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是否能够有效保护社会主体的正当合理的权利, 是否能够实现社会正义, 是否能有效维护社会秩序, 以及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所做的主观判断。[4]法律情感和法律评价都是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民的法律意识通常也在这两个方面的体现较为明显。同时, 二者又是密切相关的, 法律情感直接影响法律评价, 法律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法律情感而做出的主观判断。从一个案件民众的态度、看法我们常常会看出他们对于法律的看法、对于社会的看法, 而这其中许多看法正反映了他们的法律情感和法律评价。
如2007年底的“彭宇案”引发了全国人民的广泛讨论。在《南京零距离》的西祠官方讨论版上, 一位叫晨文的网友发表了一篇名为《时评:类“彭宇”案背后的社会反思———观今晚<零距离>后》的文章, 在跟帖留言里面, 可以发现许多社会民众对于此事的评价, 一些在表达对制度的不满, 也有一些提出了对法律的建议:一位叫昆仑王的网友提出“对于象徐老太这种敲诈勒索的现象, 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建议:法律对敲诈勒索的人严惩不怠, 除给精神补偿外, 判三年以下的有期。这样可以让社会优良的道德品质重新回来。”且不说这种观点的合理性, 就其能从法律的角度考虑也体现了其一定的学识。并且可以看出其法律情感属于“亲法”的范围, 对于法律较为信任, 法律评价也是较为积极的。而近期网络上出现的“类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再一次在网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充分体现了社会民众法律意识的进步。对于城市居民, 由于信息传播的便捷, 多数居民对于法律还是有所了解, 在遇到纠纷时, 虽然不乏“冷法”的公民, 但多数仍能意识到应该或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利。但是在农村地区, 情况却大有不同了, 根据有关媒体报道, 南京市总工会在接到农民工讨薪投诉案件中, 只有六分之一的案件能够得到解决, 很多讨薪案件缺乏相关的证据而无法处理, 农民讨薪最大的困难就是自身的法律意识淡漠。总体而言, 公民法律意识总体得到提高, 部分公民法律意识淡薄, 农村地区尤为突出。
二、公民法律意识现状原因分析及对策
对于上文所述的公民法律意识现状, 究其原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
历史形成的“人治”思想使民众在遇到纠纷时并不是从法律的角度分析问题, 而是愿意一级一级地向上级领导反映。并且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厌讼思想也影响着现代人的法律意识。在诉讼问题上, 孔子有一句话影响深远:“听讼, 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儒家的这种息讼止争、追求无讼的主张深深影响着传统社会。许多百姓不愿意走法律途径, 怀着“冷法”的法律情感, 他们更愿意选择私了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 现实中少数官员、法律工作者的负面典型的影响
近几年, 国家反腐工作力度加大, 媒体报道了一些执法人员违法乱纪的现象, 他们为了追求个人利益, 无视法律的存在和法治的重要性, 任意践踏违犯法律, 这使得法律也受到了民众的质疑, 一些民众的法律意识受其影响, 认为法律不能够真正维护正义。
(三) 农村地区居民接受法律教育机会缺乏
农村地区民众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薄弱的根源在于接受法律教育途径的匮乏上, 农民自身文化水平较低, 又没有丰富的了解法律的途径, 他们的法律意识相对较低。
针对法律意识的现状,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提高公民法律意识:
一是完善立法, 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义务。贯彻民主法治理念的立法有助于激发导引公民理性的法律情感和认知, 因此, 在立法中贯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民主法治精神和原则, 以科学、民主的立法确认和保障公民自由、平等的主体地位, 合理确定其权利和义务, 是提高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树立理性法律意识的基本前提。
二是公正执法、司法, 塑造公民良好的法律情感。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它形同虚设, 法制建设需要公民亲法、信法、树立理性的法律意识。而公民的法律情感、法律评价, 直接受到执法、司法行为及其结果的影响。执法、司法行为及其结果作为确认权利归属、利益实现、义务承担的终端环节, 使公民直接感受到法律能否保护其利益, 直接而强烈地刺激着公民对法律满足其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心理体验, 深刻影响其法律情感。在公正执法、司法作用下公民会逐步形成“亲法”的法律情感, 便升华为对法律的由衷的认同感、依归感, 最终形成理性法律情感。因此, 在执法、司法的环节上, 一方面, 要使执法、司法人员树立起民主、法治的价值观念, 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 以此统摄自身的执法、司法活动;另一方面, 要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执法、明确责任、使司法人员公正地适用法律。[5]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普法工作的质量, 加强对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是心理基础和精神支柱, 而对于法律意识建设这个子系统来说, 提高普通公民的法律意识是整个社会法律意识提高的基础。经过多年的普法工作, 公民的法律意识已经得到了一定提高, 但仍需进一步加强, 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普法宣传工作更是要进一步落实。“在普法教育目的方面, 应将公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作为普法教育的目标。从而实现对久远历史法律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确立对现代法律的信仰, 使之与民族关于社会秩序和人生终极目的的关怀融为一体。”[6]在普法教育的内容方面, 应由原来的具体法律规范和条文的教育为主转化为现代法律意识的教育为主, 不仅要教授法律的具体规定, 还要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法律关系, 告知公民寻求法律帮助的具体途径, 解决纠纷的合理方法。在普法教育的形式上, 要敢于创新, 突破成就的发放宣传材料的方式, 将讲解与交流作为教育的主要方法, 在与公民互动中实现教育的目的。此外, 还应对实施过法律宣传活动的地区法制状况及时进行跟踪调研, 并及时调整普法教育的方法。
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笔者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 法律将为更多公民所信服, 法律意识将深入每个公民的内心。
参考文献
[1]公丕祥.法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2]唐永春, 车承军.公民法律意识与法治——公民法律意识的法治功能及其塑造[J].求是学刊, 1999 (, 03) .
[3]罗卫东.如何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兼论袭警现象频发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 2006, (11) .
[1]公丕祥主编:《法理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8页。
[2]公丕祥主编:《法理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页。
[3]唐永春、车承军“:公民法律意识与法治——公民法律意识的法治功能及其塑造”, 载《求是学刊》1999年第3期。
[4]公丕祥主编:《法理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页。
[5]参见唐永春、车承军:“公民法律意识与法治——公民法律意识的法治功能及其塑造”, 载《求是学刊》1999年第3期。
[6]罗卫东:“如何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兼论袭警现象频发的原因及对策”, 载《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第11期。
提升公民法律意识 篇2
调查对象: 村民、村干部及个体经商户
调查目的: 了解农村普法现状,找出解决办法。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现场访谈
调查地点: 侯寨乡所辖四个行政村
调查时间: 10月11日-11月20日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了普及法律常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与过去相比,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群众掌握了一些法律知识,对如何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等有关的法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开始有了依法办事、依法治理的觉悟,人们的法制观念初步形成。但是,这些成绩与现代法治国家的要求仍有相当的差距,公民的法律意识仍然处在较低水平。特别是是当前本土的农民法律意识,亟待认真分析和总结。
调研中发现问题及解决办法:当代中国,仍然是一个有着9亿农民的比较典型的农业国家,塑造当代中国农民的现代法律意识,推进其现代化进程,是社会主义事业,特别是实现依法治国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关于权利意识的调查:
公民意识说到底是一种权利意识──政治权利意识
问卷中设计了三个问题,以人身权为视角考察了村民们对自身
权利的认知程度,回答情况见表1:
第一个问题要求较高,它考察村民们是否意识到了“法无明文规定即可为”。完全意识到这一点的人数为约40%,对这一点比较模糊的也有约40%,有20%村民的理解与这条现代法治基本原则的内容恰好相反。看来村民权利意识不段提高的同时,还留有“义务法”传统的烙印。
第二个问题中,只有1%的村民选择了“听父母的”,这表明
几乎所有人已经意识到当事人拥有婚姻自主权,父母再也不能包办子女的婚姻了。但66%的“看谁有道理”的答案也告诉我们:人情──这个传统社会遗留的伦理因素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还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第三个问题表明绝大部分村民赞同“男女是平等的”。但约16%“各家情况不一样”的答案又一次提醒我们“人情”这个因素的重要。虽然“人情”不必然与“国法”相冲突,但不能排除冲突的可能性,好在我们的调查中没有发现种情况。
在遇到纠纷或麻烦时,农民们首先想到的解决方式一般不会用法律来解决,法律方式往往是他们迫不得已的最后一招。他们经常选择的解决方式往往是找家族内或是村内有威望的人调解。如果纠纷再大一些,就会去找村干部解决。在遇到纠纷时选择通过民间调解方式和通过行政方式解决的农民远远多于选择通过法律来解决的。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来维护自身的权利不受侵害在农民的意识中仍然是一片陌生的领域。总之,不到万不得已,农民们一般不会直接选择通过法律方式来解决纠纷。相较法律而言,它们似乎更相信人的力量,只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可以解决的事情就没有必要去通过法律解决。而且他们相不相信法律还另当别论。
当权利与权利发生冲突时,农民们会毫不犹豫的保卫自己的权利。那么,当权利与权力发生冲突时呢?我们的问卷中还有这样的问题,表2是村民们给出的回答:上面的分析告诉我们农民的政治权利意识总体较底,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那么,农民的权利意识的其他方面的状况又如何呢?
关于诉讼意识的调查 :“没有救济便没有权利。”在现代社会,诉讼是救济权利、解决纠纷的最正规途径。而在传统社会,人们习惯于一种“无讼”的社会生活,把到司法机构打官司的人视为“败类”,而把司法机构视为破坏既定和谐的不祥之物,是“一个包庇作恶的机构”。可见,人们对诉讼的认知度、评价度、参与度是反映其法律意识的重要方面。我们的问卷中有这样的问题,表3是回答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侯寨乡的`农民,已经不认为打官司是不光彩的事了,有90%的人认为这是“正常的”和“值得鼓励的”。同时,70%以上的人认为“打赢官司主要靠自己请求合理合法”,这表明了他们对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身权利的信任。二三两个问题表明在知识层面上,大多数村民对通过诉讼可以解决问题的范围以及刑事案件不能私了是比较了解的。但只有48.1%的人认为亲友之间借钱需要写欠条,这表明村民们保留证据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绝大多数纠纷在非讼程序中得以解决的事实也是侯寨乡农民对诉讼参与度不高的原因。一般民事纠纷在诉讼开始之前,要经历基层调解(村调解主任或村长的调解)、镇调解(法律服务所或综合治理、调解委员会领导小组的调解)、法院庭外调解三个调解过程。越溪镇法律服务所的老张不无自豪的告诉我们:去年他处理纠纷26起,只有3起最后闹上了法庭。看来,几千年传统文化烙印在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息讼”观念,就连这位有着法律大专文凭的法律工作者也不能从骨子里彻底抛弃。
总结:
目前,农村接受法律知识的渠道还较单一,法律知识面还较窄,主动学习法律知识的人还较少,而其中中年人居多,而年轻人、老年人占较低的比例,农村普法的形式还停留在集市上的宣传单。上述情况表明,要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必须多管
齐下,既要政府主动安排,还要民间的积极组织,既要农民主动去学,还要以案说法,通过多种形式使农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用法律知识武装大脑,既要使农民养成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又要使其形成人人遵守法律的公共意识。因此,我们不仅要大力实施普法下村,还要使其成为一项制度加以落实。
公民法律意识视角下的网络暴力 篇3
关键词:公民;法律意识;网络暴力;关系
1 公民法律意识与网络暴力的关系
公民意识主要表现在经济、文化、政治、法律等方面进行活动的心理素质与修养,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己价值的认识,是形成法治社会的基础。公民意识已经成为法治国家制度的心理基础和思想基础,同时,想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培养公民意识也是其必不可少的条件。而网络暴力的出现使得受害人的权益遭到侵害,使得社会网络环境恶化。在治理网络暴力问题中,执法者会想要通过加强执法和立法使其得到控制,然而,立法只能使得法律本身趋于完善,使得法治社会的规章制度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网民们法律意识缺乏的现象,也不能保证执法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法治的主体很重要,我国应当建立法治社会,依靠法制建设实现现代法治社会是困难的。需要在法治的过程中塑造每个公民的法制意识,建立公民的主人翁精神,使法律体系不再是只有条例,而是实时的发挥作用。从网络暴力的本质角度出发,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网民缺乏法律意识。互联网用户不能够统一自己的责任,在相对比较自由的网络空间任意宣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情,揭露他人的隐私,使自己的权利和他人的权利不能够平衡。一直到今天,互联网用户也没有现代公民的法律意识,这个网络空间心理基础和法律精神的缺乏成为网络暴力的主要原因。
2 培养公民法律意识的必要性
社会民主和法治是基于公民法律意识已经有初步成型的基础之上,但公民必须在这样一个文明社会通过参与公共事务得到这种意识的建立。对于公民意识的形成,社会的参与更加重要。在现代互联网时代,信息发展程度很高,在很短的时间内,公共性的话题和事件总是会引起了网络上的强烈反响,与此同时,所有相关社会道德,政府公信力,社会正义等重大公共事务的事件,更将成为网民关注搜索的焦点。而这个网络是基于追求自由和公正的,自由是民主法治的目标,同时也体现了公民法制素养的水平。然而,网络舆论通常会出现缺乏实地调查的情况,在没有理性的指导的情况下任意发表个人看法,大多数互联网用户都缺乏调查研究这一过程,怀着很高涨的参与热情,走极端的进行抨击或者进行赞扬,最终不仅不利于查明真相,还将创建一个大群网络暴民,最终形成网络暴力。网络的出现为网络暴力提供了平台,网络暴力的主要根源是互联网用户参与在线讨论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网络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了一个相对较为自由的空间去表达自己的看法,但相对自由是要以遵守法律为先决条件的,为了保证网民可以承担自己的责任。公民在公民社会中,最重要的是享有公民权利和承担公民责任。相关的权利和责任意识的形成是实现这一认知的基础。权利和责任的意识只有完美的法律系统是很难在网民当中传播开来。在真正的社会生活实践当中,使互联网用户参与到权利和承担责任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够真正形成公民的法制意识和承担责任的性格,在以后的生活中,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网络只是提供公众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和手段,这是给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公民意识提供了一种方法。
3 培养公民法律意识的方法
3.1 培养正当行使权利的意识
一般来讲,公民意识不仅需要公民具有一定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同时也要求公民行使权利应该合理和有所限制,市民应该按照一定程序,在合适的范围内运用法律进行维护权利,而不能滥用权利。否则,如果没有在合法性的基础上行使权利,就会破坏程序和规则,如果不择手段,必然会导致过度或者是滥用权利,保护了公民个人的权利,反而会损害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在网络行为方面,使用互联网的民众拥有自由和权利,这些自由权利比如言论自由和知情权,但当网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如违反公共利益,滥用权利,如分散隐私,没有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等等。
3.2 培养公民责任感
从概念上来讲,公民责任是保护公民权利,积极履行义务和主动承担公民责任的心理壁垒。公民的责任意识和权利意识是一脉而起,相辅相成。没有责任感的权利意识会导致过度的宣传权利,最终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通过社会中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感可以清醒的了解他们对于责任的看法,公民应该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争取做一个有责任感的高素质公民。只有行使公民责任和义务,才是真正的公民。在经济社会与信息社会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存在着多元化,社会道德水平也在不断下降,我国需要积极落实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每一个公民应当扮演的角色——包括经济独立,政治参与,甚至公民礼仪,让每一个公民都能熟知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反观来看,网络暴力产生的深层原因是网民的责任意识缺乏,保护他人的意识缺乏所造成的。正是因此,网络暴力现象是反映互联网网民滥用权利的一种表现,他们没有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识。互联网用户仍然没有在法治条件下的公民意识,更没有实践公民法律意识的想法和实践责任意识的行为,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是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基础,因此,公民责任感的培养是公民法制社会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4 结束语
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 篇4
关键词:法律意识,现状,成因,培养策略
从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 到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将这一法治道路完成了从构想到实行的飞跃。然而, 法治社会的实现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并不是单纯的将法治写入宪法和法律这么简单, 需要的是一个长期培养和塑造的过程。这些年来, 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但和高速发展的物质文明相比较, 差距显而易见。要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刻不容缓。
一、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现状
调查发现, 当和普通老百姓谈到法律的时候, 他们大多一片茫然, 很多人简单的将手铐、公安局、坐牢和枪毙等同于法律。认为只要自己安守本分, 不做违法的事情, 法律就与自己无关。中国数量最为广大的老百姓, 一直以来不喜欢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纠纷, 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能商量着解决才是正道。而当“私了”不成的时候, 他们更倾向于通过“中间人”来解决, 而所谓的“中间人”还必须是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 通过他们两头传话, 说服矛盾双方各让一步, 让问题得到解决, 而“中间人”则在其中收受一定的“好处费”。而当“中间人”都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时候, 民众才会想到法律, 这个时候他们的心情也是复杂的, 一方面希望法律会为他们“伸冤昭雪”;另一方面则仍然抱着通过法律给对方一点压力, 让其主动和自己“和解”的目的。这些都是法律意识不健全的表现。
二、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的成因
一方面是国家三令五申要推进法治进程, 一方面是公民的法律意识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我国公民深受传统思想和宗法制度的熏陶和影响。中国公民一直生活在孔教和儒学的大文化背景下, 本来就不主张个性的释放。而传统思想和旧有的宗法制度, 更是给普通民众大力灌输“情大于法”的思想观念。认为“打官司”是人际矛盾极端激化的表现。正因为如此, 在发生纠纷的时候, 人们往往通过调节和和解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而不选择诉诸法律。这一国情注定了我国的法律意识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其次, 我国法律体系的缺失。中国的法律体系一直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 但纠纷和矛盾的多样化, 让一些矛盾在解决的过程中无法可依。法制本身包括立法、守法和执法等诸多环节, 而立法无疑直观重要, 没有可以依循的法律, 守法和执法也就是空谈。而立法层面上的法律缺失, 也会直接导致公民对法治信心的缺失。
再次, 立法、守法和执法环节的剥离。我国的法制框架虽然已初具雏形, 并日趋完备, 但很多法制制度仅仅停留在立法层面, 真正执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权大于法, 钱大于法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样的“人情执法”最终会影响民众对法治的预期, 而当民众对法治丧失信心的时候, 虽然“有法可依”, 但“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终究只会是纸上谈兵。这些情况不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就大打折扣。
三、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
法律的普及, 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法治的有效实施, 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取决于公民的法律意识程度。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我们要做的是向他们灌输一种法治的理念, 并以这种理念指导自己依法办事, 在出现矛盾和困难的时候, 更多的求助于法律。
(一) 观念上的引导
正确的思想和观念是法治的灵魂和精髓所在。我们必须通过种种措施, 消除公民在法制领域的认识误区, 从思想上认同依法治国。同时要加大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 让公民消除对他们的顾虑和恐惧, 再配合立法、守法和执法领域的力度增大, 从根本上肃清法律顺利实行的障碍。只有让广大民众从心里认同法治, 法治建设才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二) 加大法制宣传力度
中国公民作为法治的主体, 如何获取法律知识, 懂得法律制度, 无非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公民自觉学习法律相关知识;另一种则是国家的法律普及。公民自觉学习固然重要, 但真正能自觉学习法公民又有几人?因此, 就需要我们的党和政府为主导, 借助新闻媒体和各种先进的传播途径, 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 让法律家喻户晓, 从而不断提高法治意识。
(三) 提升法律权威
公民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来自于法律本身的权威。而法律在普通民众中的权威建立, 来自于法律在解决民间纠纷的可信度, 在说得通俗点, 就是当老百姓利益受到侵犯的时候, 法律能够给予及时和有效的救济。这就需要我们重视诉讼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机构应该做到及时应诉, 理性分析调解和和解程序, 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从根本上给广大民众信心。
当然, 困难时暂时的, 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 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公民的法律意识必将获得更大程度的提升, 法律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公民法律意识逐步提高的过程中, 法治社会和依法治国终将完美实现。
参考文献
[1]申亚东.中国法治进程中公民法律意识的若干问题[J].广西社会科学, 2002 (3) :158.
[2]郭学文.构建和谐社会与法治心理建设.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伯尔曼, 梁治平 (译) .法律与宗教[J].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1.
关于公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篇5
法律是人类伟大的发明,它使人类学会了驾驭自己。因此,法律应有至高的权威;法律应有至尊的地位;法律应有至贵的价值;法律应有至诚的信仰。随着近年来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法律对于中国公众来说已经由远而近,由陌生到熟悉。如今,究竟法律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人们对法律的认识程度如何?我做为一名法律专业的在读大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对我的家乡龙口20多名公务员、工人、农民、城镇居民、执法司法人员以及在读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
一、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内容如下:
1、你作为行人时你会怎么做?
2、你的朋友或亲人向你借钱(数额较大)时你是否会要求对方写欠条?
3、你认为现在打官司是靠法律还是靠金钱人际关系?
结果:从调查的情况看,近60%的人认为我国现行法律体系较为完备,执法情况总的较好,法律权威正在逐步形成,“法治国家”的目标能够实现。40%的人对法律的现状表露出不满、担忧、无奈、失望。
二:人们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一)在一些地方法律得不到全面实施。
(二)(轻视法律、漠视法治的现象仍然存在。
(三)(公民对法律赋予的权利欠缺理解,不善于依法维权。
(四)执法不严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五)法律的普及不够深入,宣传教育不够广泛,效果不很理想,尤其是边远地区、农村、企业、基层单位、学校等还存在“死角”、“空白”。
(六)在立法(包括法规、规章)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门利益倾向突出,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在地方立法中群众参与还不够。
三:现针对调查问卷提到的三个问题如下
第一:“当你做为行人时你会怎么做”。
目的:希望人们能遵守交通规则。存在问题:有人闯红灯,竟然有人跟着一起闯红灯!还有人在汽车飞驰时,竟然疯跑过去,吓得汽车连踩油门,一旁的人吓得魂都没了。当然总体上人们还是能遵守交通法规的。大部分人能遵守交通规则,警察要加强对行人的管理和教育,可以在路旁发放交通常规,提醒行人不要闯红灯,做好市民的思想工作,让更多人知道生命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生命。
第二:“你的朋友或亲人向你借钱(数额较大)时你是否会要求对方写欠条”。目的:考察公民在经济理财方面的法律意识。存在问题:对于欠条的真确使用还存在误区,也有人认为熟人之间使用欠条是对对方的一种侮辱更有甚者怀疑欠条的法律作用。虽然问题很多,但是大多数人对欠条的理解和使用还是正确的。但是在这里我认为还是有必要解释一下在法律中有关欠条的相关规定。在我国法律中规定有效,借条可以做为合法的证据使用。我国<<民法通则>>
第七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
利受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受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希望大家在遇到此类问题是能够真确的书写使用已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同时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有关的宣传力度。
第三:“你认为现在打官司是靠法律还是靠金钱人际关系”。
目的:全面考察我国公民对我国法律制度的理解。存在问题:不少人认为打官司难,诉讼难,民告官难,打官司成本高,执法不严,没有关系打不了官司,还有人认为打官司是有钱人的事与平头百姓无关。我们可以看见的是虽然我国的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加深,但是摆在我们法律工作者学习者面前的问题仍然很艰巨。法律应有“至高”的权威。在调查中,几乎所有的调查对象都期望法律的权威高于一切。大家说,一个国家机器为了正常运转,必须有一种权威,这个权威只能是“法”而不能是“人”。人们从内心要求法律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处于最高地位,一切社会组织及个人都要服从法律,任何人都不能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当法律规范同其他社会规范如道德规范、政治决策不一致时,都要优先适用法律规范。相对个人而言,必须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公民,其个人主张都应服从法律。相对组织而言,特别是政党更应该模范守法、带头执法,维护法律的权威。当然,要实现法律的权威,首先必须提高立法质量,同时,要把立法与执法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执法不严的后果往往比没有法律更糟。
为了改变现实生活存在的法律意识淡薄的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端正普法指导思想,深化普法教育工作。普法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能够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需要法律工作者端正普法指导思想,实事求是,踏实认真地把人民群众所需要的法律知识带到城市,带到基层,带到广阔的农村去,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开好头,为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积极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弘扬正义精神。法律实施的各个环节中需要公民以主体意识参与其中,积极投身于法治实践,从而形成对各种违法行为进行全面而有效的监督。
最后,培养和塑造公民自觉、自愿的守法精神。我们要实现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把现代法治的精神——公平、民主、正义、效率等内化为公民的法律意识,是法律秩序得以建立和维持,使法律成为社会生活中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新的世纪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充满各种机遇和挑战、希望和困难并存的时代。新的时代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尤其是法学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普法工作是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进程的关键。它不仅是国家的责任,更是全社会以及我们每个人的共同责任。为此,我们应当一步一个脚印地学好法学专业知识,勇于探索法律理论和实践,做一个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先锋模范,把自己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去,做一个普法工作的实践者、传播者,照亮我国法治建设的星空!通过这次调查,使我更加明白了作为一名法律的学习者应该做些什么。更使我明白了作为未来的法律工作者我们肩上的责任有多重。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法律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大家普遍认为,在我国,法律应该是人民的意志、党的主张和国家意志的有机统一和充分体现,它应具有极大的权威和尊严,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无条件地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
提升公民法律意识 篇6
关键词:公民意识;养成;大学生;法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099-02
法治社会已经被公认为现代国家治理的经典模式,而公民意识是法治社会建立的基本前提,若广大公民没有现代公民意识,那么是不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1]。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中流砥柱,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会对全社会公民意识的养成产生较大的影响。法律既是现代国家治理的主要依据之一,又是公民行为所要遵守的基本准绳,还是构建法治社会的根基[2];其次,公民意识养成是大学生法律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对于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就公民意识养成视阈下的大学生法律教育问题进行研究。
一、大学生法律教育与公民意识养成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法律教育与公民意识养成均是高校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二者在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均存在着紧密关系,主要体现为目标一致、内容统一、途径相通。
(一)目标一致。开展大学生法律教育与公民意识养成工作的基本前提在于明确目标。从目标的层次来看,开展大学生法律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和法律意识,使之成为法制社会的合格公民,而公民意识又是合格公民必备的综合素质之一。公民意识的核心主要有4点[3]:第一,不侵犯公民的财产;第二,树立起公民当家作主的理念;第三,贯彻法治社会和人人平等的理念;第四,树立任何公民均享有义务和权利的意识。由此可见,大学生法律教育过程实质上也是公民意识养成过程,公民意识养成既是大学生法律教育的目标之一,又是大学生法律教育内容的充实和丰富。公民意识养成会让广大公民明白自己所处的法律地位、政治地位,应对集体、社会、国家肩负起应尽的责任,这实质上是与大学生法律教育的目标一致[4]。
(二)内容统一。大学生法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法律条例、法制精神和法学理论的指导让大学生群体形成法律意识。主要内容体现在:第一,通过对大学生法律教育来让大学生养成学法守法的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第二,通过对大学生法律教育使大学生具有法律认知的能力和健康的法律心理;第三,通过对大学生法律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形成较好的法律情感,以便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第四,通过对大学生法律教育使大学生具有现代法制概念。而无论是法治精神,还是法治理念,都是公民意识养成的主要内容。让大学生养成公民意识,这既是法律教育的基础,也有助于加深其对于法律价值的理解和认识。此外,让大学生养成公民意识,还在能够有效地保障民事主体平等法律地位。由此可见,大学生法律教育与公民意识养成在内容上具有統一性[5]。
(三)途径相通。大学生法律教育体系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基本完备,为大学生公民意识养成创造了较佳的基础条件,包括理论、人才、课程等。法治精神和法制观念一直以来都是大学生法律教育的主要内容,开展法治精神和法制观念教育有利于在高校营造出稳定、向上、和谐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也有助于公民法律意识的养成。此外,法律教育重塑了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养成起到促进、规范的作用。而大学生公民意识养成往往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息息相关,大学生公民意识养成作为和谐社会的根基,也会反过来促进法律教育和法制建设。可见,大学生法律教育与公民意识养成在途径方面具有相通性[6]。
二、公民意识养成视阈下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法律教育内容选择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实施效果,也是实现大学生法律教育任务和教育目标的主要保障。众所周知,法律教育内容较为宽泛,且会受到教育对象、社会要求、时代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公民意识养成视阈下要对大学生法律教育内容予以深化拓展,以实现教育内容的系统化。
(一)法律意识教育。法律意识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广大青年学子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形成健康的法律观念,主要是通过依法办事的法治理念、认知法律常识、学习法律基础知识等来实现。法律意识教育包括法治意识教育、权利意识教育、诚实信用意识教育、程序法意识教育、专业法律意识教育等。
(二)宪法教育。公民意识养成视阈下大学生法律教育务必要体现宪法教育的根本性。虽然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层级,但宪法的普及度却较低,很多大学生都并不清楚宪法中的基本原则、基本理念和基本价值,并没有较好地体现出宪法所承载的法律价值和法治精神。所以,大学生法律教育内容中更要注意体现出宪法教育的根本性地位和核心作用。宪法教育务必要紧密围绕着公民信仰教育、公民权利教育、公民权力教育等方面展开[7]。
(三)纪律教育。纪律教育是指一系列与高校管理相关的约束大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从某种角度来看,纪律教育实质上是法律在高校大学生日常管理中的具体化,有利于促进广大青年学子在校期间遵纪守法,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教育。校规校纪是纪律教育中最为主要,校规校纪是对学生最为基本的行为要求,是他们树立起守法观念的基础,且内容明确具体,会对大学生法律教育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纪律教育的广度、深度或多或少都会对大学生法律教育的成效产生影响。
(四)实践教育。实践教育在大学生法律教育不可或缺的,实践教育也是大学生从熟悉法律知识转变为具备法律能力的必由之路。实践教育通常是指基于一定的实践平台来对大学生实行守法能力、用法能力、懂法能力的锻炼学习。“学法”、“懂法”的目的在于“用法”,实践教育既有利于鼓励大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法律知识,又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还有利于增强学生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由此可见,在大学生法律教育中,既要注重向大学生传授法律理论知识,又要让他们有机会将所学的法律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以此来培养良好的法律素质,二者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8]。
三、公民意识养成视阈下的大学生法律教育的途径方法
(一)普及法律知识。在高校法律教育中要积极、主动地普及法律知识,逐步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在普及法律知识过程中,务必要“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广大学生良好的法律思维方式、法律意识,丰富法律实践能力”为宗旨。教师不能再是单一的教学者,还要充当学生学习法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把广大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建构"主体思想"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创新教学观念,使普及法律知识教育既有利于学生掌握住法律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去探索、创新。坚持由广大的学生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从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进而使他们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主动地去学习,并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公民意识。
(二)整合各种力量来推动大学生法律教育。第一,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抓好学生法制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部门应该按年级分层为大学生开设不同的思政课程,制定授课计划,发放教材,力求法律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课堂教学以外,学生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法制教育宣传员,具体负责对学生的日常法制教育,实现大学生普法教育课堂化、日常化。第二,利用社会法治教育力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高校可邀请检察院、公安局、法学专家等来校定期开展法制讲座,还可以从高校所在地政府的公检法系统聘请法制、法制辅导员,定期来校开展法制教育工作,建立警校共建的长效机制。第三,加强与家长沟通,督促家庭承担法制教育责任。建议高校在每学期初或期末都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学生家庭的配合。除此之外,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簿、电话、家访等形式,走访贫困大学生家庭,随时了解他们的情况,加大对贫困生的心里疏导,并有意识地渗透法制教育知识。家长充分意识到教育孩子知法、懂法、守法的重要性,才能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法制教育工作。
(三)开展法律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法律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对于联系“课上”“课下”大学生法律教育、加强大学生法律能力锻炼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在校园内建立起良好的法律文化氛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例如某高校近日以“崇法尚法,律动校园”为主题,举办了“法律文化节”,开展了法律辩论赛、法律电影展播、法律知识宣传、法律知识竞赛、法律讲堂、模拟法庭等活动。法律辩论赛围绕“精神赡养应不应该成为法律责任”展开,正方同学主要从社会角度对辩题进行剖析阐述,反方同学则从法学专业的角度进行辩驳。盘问、驳论环节尤为精彩,双方据理力争,毫不示弱。在观众提问环节,正反双方沉稳机智的应对观众犀利的提问和质疑。严谨而风趣的言论,形象而诙谐的举例,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法律文化节”提高了广大青年学子的法律意识,丰富校园文化,营造了和谐的校园法制氛围。
参考文献:
〔1〕Nussbaum, M. C."Patriotism and Cosmopolitanism”In Joshua Cohen(ed.),For Love of Country: Debating the Limits of Patriotism[M].Boston: Beacon Press, 2006. 2-20.
〔2〕Nussbaum,M .C.Cultivating Humanity: A Classical Defense of Reform in Liberal Education [M].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8-15.57-59.
〔3〕Douglas D.Perkins,Marc A. Zimmerman.Empowerment theory,research,and application[J].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15,(05):100-130.
〔4〕郑广峰.工科类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大学生道德人格关系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2):109-114.
〔5〕邹君.论如何创建学校、社会、家庭立体通道提升大學生公民素质[J].清华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13):18-24.
〔6〕李萍,钟明华.公民教育——中国大陆学校德育改革的历史性转型[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2.96-109.
〔7〕陆士祯,等.重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笔谈[J].中国青年政治学报,2013,(11):1-7.
提升公民法律意识 篇7
“法律基础”作为中职学校德育的必修课, 对于学生形成法律意识、增强法律素养、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十分必要。本文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法律基础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总结如下。
一、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1.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终身发展为中心, 追求学生利益的最大化。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活动中, 要充分发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 给学生更多的自由, 让学生自主地、独立地学习。
2.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法律知识的教学效果如何, 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是教学内容的“发言人”。教学创新, 最根本的是实现教学观念的创新。教师要与时俱进, 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潮, 要用最先进的知识、理论武装自己。
二、源于实践, 精心选材
1. 过去和未来的实践是教材的丰富来源
中职学段的学生基本具备了独立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 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 渴望走向独立, 承担社会责任。教师要充分发掘学生“经验宝库”中的法律素材, 围绕身边人、身边事, 组织教学内容。
所学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未来的职业性质。针对专业差异, 教师要因材施教, 除了要掌握基本的公共法律知识以外, 还需要了解将来所从事行业专业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
2. 精心组织教材内容
“法律基础”集中了我国多部重要法律, 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知识容量大, 伸缩性强。要实现既定教学目标, 必须从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兴趣出发, 精心组织教材内容。首先, 树立公序良俗意识。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知道法律的首要作用, 并且逐渐形成爱国主义精神和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 不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自己独处的时候, 都能做到遵守公共秩序和尊重社会公德。其次, 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法律知识学习, 初步明确法律对公民、法人合法财产所有权的保护制度。
三、创新模式, 高效教学
1. 创新教学模式, 激发学习兴趣
(1) 案例教学。以课本内容为线索, 运用经典案例对法律知识进行诠释, 引起学生反思与探讨, 真正做到以案析法、以案学法, 架起理论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化的桥梁。教学中, 实际案例主要涵盖三大方面, 即:党和国家最新方针、政策和路线;国内外最新政治、经济形势;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他们所关注的热点与疑点。
(2) 情境教学。开设情境教学课程, 让学生置身其中, 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法律兴趣。课堂教学中, 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把“社会实践”搬到课堂内, 观看法庭审判实况录像, 课堂内制造“法律纠纷”并解决“纠纷”, 等等。
2. 坚持“学会用法”是检验教学的唯一标准
法律教学的初衷在于培养学生法律观念, 了解法律常识, 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然而, 当前的教学过于强调知识传授, 导致了教学概念化, 使学生认为学习法律不过为了应付考试。考试, 即使考取了满意的成绩, 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实践能力依然淡薄。
目前, 法律基础依然在考试范围内, 考试虽不可或缺, 但可做适当调整。例如, 将来从事的工作与一些专门的法律具有相关性, 可以让学生了解, 没必要让他们一字不差地写下来, 而那些可以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法律则很有必要让学生掌握。这样, 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是否学透知识, 明白内涵。
摘要:强化中职学校法律教育是提高中职生素质的关键, 是当前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的四个方面阐述了中职学校法制教育的改革方向, 对于指导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职学校,法律基础,案例教学,情境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 (2002—2012)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提升公民法律意识 篇8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 它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法律现象, 包括各种法律关系、规范和行为, 他们是属于上层建筑的, 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法律意识根据它的社会属性可以分为具有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和不具有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根据人的认识可以将法律意识分为心理法律意识和思想的法律意识;根据法律意识的主体, 可以分为个体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以及社会法律意识。由于法律意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具有高度化内涵和外延的范畴, 因此, 要把握一个国家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现状, 是极其困难的, 但是我国公民目前的法律意识大概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法律意识中交织着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尤其是公民的法律意识有了提高, 公平、民主、守法的法律意识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 我国封建社会残留下来的一些传统的法律意识长期以来还是影响着很多人的法律意识, 这就形成了现代法律意识与传统法律意识之间的碰撞, 主要体现在很多人还是用旧的观念来判断和评价他人是非、解决纠纷,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其他公民造成畸形的法律意识的影响, 从本质上来讲, 传统法律意识和现代法律意识的交织会削弱当前法律的权威, 这是目前法律意识培养和我国法治建设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第二, 我国公民对法律意识同时存在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虽然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并存, 但是我国公民对法律意识总体上是积极的态度。很多公民都能够明确社会主义的性质和任务, 也明白法律是否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是与积极态度相反, 还有一小部分公民对我国法律存在消极的态度, 表现在对法律的不信任、冷淡和恐惧, 往往将自己甚至与法律之外, 不懂得也不愿意去利用法律履行义务、行使权力。
二、影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主要原因
首先,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法律意识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因此, 决定法律意识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恩格斯造就说过, 一切的社会关系、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 只有当被与物质生活条件联系在一起时才能被理解。因此, 人们对法律的看法只有与现在的物质生活相联系才能找出缘由。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来看, 商品经济还处于发展阶段, 不是很发达, 而自然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我国这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影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决定性因素和条件。
其次, 传统文化是另一个影响和制约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因素。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 但是, 这些传统文化却对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有着一定的阻碍, 主要表现在:公民对权利存在极端的鄙薄情绪, 同时又对权利存在极端的崇拜情绪, 传统的伦理道德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 以家族文中心的本为法的观念是我国传统法律发展的精髓。经过时代的变换, 这种传统法律精神必然成为当今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发展的阻碍。
最后, 法律生活的失衡影响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我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法律是维护国家运行的强有力的保障。建国以来我国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我国法律生活的正常运行, 但是, 我国现实生活中法律能否与实际生活协调发展, 仍旧是任重道远。
三、培养和塑造公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首先, 继续加强我国的法制建设。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 它是法律关系的具体制度, 而法治是国家采用法律来治理国家的一种方式, 法治要以法制为基础, 因此, 加强法制建设至关重要, 只有建立了全体的法制体系, 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国。一是要完善立法, 二是进一步完善和构建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关节, 三是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养, 四是强化对法律制度的监督。
其次, 正确处理好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不管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 法律与道德的问题在思想政治领域一直是讨论不休的问题。我国依法治国的治国方针提出了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 要坚持法律与道德的结合, 他们都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必要手段, 也是社会关系中必不可少的社会规范, 坚持法律与道德结合, 需要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最后, 加强我国公民的全面普法和法律意识的培养。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发展阶段, 因此, 我国公民遵循的法律意识应该是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它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正常运行的必要因素, 但是社会主义法律意识要靠公民自觉的法律意识行为, 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可以通过普法教育与法律意识的培养, 主要包括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了解、给广大公民宣传法律常识、加强学校的法律教育等三个方面。
参考文献
[1]马长山.法治进程中公民意识的功能及其实现[J].社会科学研究, 1999 (03) .
提升公民法律意识 篇9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律文化,提升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2014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发布, 标志着中国的法制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依法治国呼唤法律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法律文化是法制的前提。法律的权威源自公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公民的权益要靠法律来保障, 法律权利要靠公民去维护。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就必须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依法治国植根于公民的法律文化的提升。
一、法律文化的含义及特征
所谓法律文化, 是指人们有关法和法律生活的群体性认识、评价、心态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为了准确把握法律文化的内涵, 有必要弄清与它相关的几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法律文化与法律意识。法律文化与法律意识在内容有一定交叉, 涵盖的对象也有重叠。但它们之间也有区别:首先, 法律文化的主体是群体, 而法律意识的主体是社会、集体和个人。我们可以说“个人的法律意识”, 但不能说“个人的法律文化”。其次, 法律意识始终带有强烈的阶级意识形态色彩, 而法律文化作为历史进程中积淀下来的民族精神、民族性及群体的习惯化心理特征更为明显。
法律文化与法律传统。所谓法律传统, 是指已往历史发展中世代相传的法律因素, 它反映了过去对现在的制约和影响。法律文化与法律传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 传统偏重于文化中的心理状态, 而文化除了心理状态的因素之外, 还包括认识和价值等重要因素。其次, 文化比较具体, 传统比较抽象。当然, 就文化是历史积累和选择而言, 可以说文化就是代代相承而形成的传统。因此, 有的学者对两个概念不加区别地使用。
法律文化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法律文化具有历史积淀性
法律文化是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而成的。任何一种法律文化的形成都不能脱离其历史的发展过程。这一方面说明了法律文化的历史连续性, 法律文化不可能在与过去相隔裂的状态下发展,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法律文化变革的艰难性。
(二) 法律文化具有民族性
法律文化是在一个特定的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形成的。离开了具体的民族环境和条件, 法律文化便无法产生和发展。不同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法律文化。例如, 古代东方国家从事农业生产的民族, 由于其基本的生产单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 所以, 家族成为权利主体, 家族内的个人没有各自的独立的利益和人格, 只能服从家族。个人只是义务的承担者而不是权利的享有者。反映在群体的观念和行为趋向上, 服从和义务成为法律文化的特点。古希腊、罗马由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群体性的观念和行为趋向主要表现为个人作为权利主体的法律文化因素。在宗教势力强大的民族, 法律受宗教影响很大, 法律文化的宗教特点很明显。由此可见, 民族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交往形式、思维方式是法律文化具有民族性的根源。
(三) 法律文化具有群体性
法律文化是一个社会、民族、阶层等群体共同的文化现象。不是某种个人特有或纯粹私人性的东西。
(四) 法律文化具有互融性
法律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虽然具有民族性, 但由于任何一个民族都是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冲突中发展的, 因此,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法律文化往往蕴含着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法律文化的成分。每个民族的法律文化在长期的发展、变迁过程中, 只有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法律文化才能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法律文化的互相吸收、借鉴有助于每一个民族的法律文化在保持其精华和优秀传统的基础上, 超越原有文化的局限性, 从而保证本民族法律文化的强盛生命力。
(五) 法律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虽然法律文化同其他文化形态一样, 都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是, 法律文化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当经济基础发生变化后, 法律文化仍然可以通过有效的途径继承和保留下来。
二、法律文化的功能
(一) 表征功能
表征功能是指法律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表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法律文化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素, 一个没有发达的法律文化的民族, 很难说已进入了现代文明。法律文化还直接表观出法律制度的发展水平。
(二) 沟通功能
沟通功能是法律文化主体之间彼此交流信息、互相影响思想和行为的过程。正是由于沟通同一文化群体的成员, 一般能够有效地预知在特定的法律环境下人们的常规行为是什么, 进而采取相同或类似的行为。
(三) 选择功能
选择功能是指法律文化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行为选择的依据和标准。例如, 法律文化引导人们认识、判断和各种利益及相应的权利、义务主张。又如, 法律文化引导人们对各种社会调整机制进行选择。同样一种行为, 有的法律文化选择了法律调整, 而有的法律文化选择了道德调整。
(四) 指令功能
指令功能是指法律文化驱动和控制法律体制的运作。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司法机关行使什么职权, 如何行使职权, 皆取决于法律文化发出的指令。法律文化还引发公民的法律动机, 指导公民的法律行为, 调节公民与法律的关系。法律文化的指令功能不同于法律规范的指引作用。法律规范的指引作用是根据法律规定来要求人们行为, 而法律文化的指令是针对如何对待法律而发出的, 它以现实生活中群体的法律评价为基础。法律文化的指令与法律规范的指引可能一致, 也可能不一致。
三、健全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路径
(一) 改造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以确定个人义务为核心的法律文化形态。具体表现为:皇权至上, 等级特权, 权力支配法律;以宗法关系为基础, 主张法律道德化, 轻视法律的作用;法律以义务为核心, 重刑轻民等等, 这些因素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必须剔除的糟粕, 当然, 我们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传统法律文化。社会主义法制所需要的法律文化不可能凭空产生, 它只能建立在已有的法律文化基础上。对于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合理成分, 可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批判地继承。
(二) 批判地吸收外来法律文化
以权利为核心的法律文化最早出现于西方, 它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的产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不能搞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要大胆地吸收其他民族中优秀的法律文化成果。但是, 不能盲目照搬、生吞活剥, 更不能搞“全盘西化”。对于西方法律文化中体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内容, 必须坚决反对,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三)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的现代法律文化
首先, 要培育全体成员的公民意识。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现实社会的每一个成员, 都是摆脱了人生占有和人身依附的社会主人, 是一个公民, 不是臣民, 是现实社会的主体。我们是有独立意识、独立地位、独立人格的政治权利的主体。社会主体意识的本质, 重在参与, 参加社会的一切公共事务, 这是一个公民应有的责任。同时要尊重和遵守经合法程序制定的、体现人民意志的权益, 维护社会正义,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提高社会法律效益。
其次, 要树立全体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观念。现实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观念, 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这是因为, 依法治国要靠公民的权利义务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要对权利义务有明确的认识, 明确自身的身分和地位, 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不该干什么, 要依法对自己, 依法对他人,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三, 要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契约观念。我们是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国家,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法治经济就是契约经济。我国公民要增强契约观念, 维护经济稳定, 推动社会发展, 促进经济新常态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自由的实现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这是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
参考文献
[1]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2]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
提升公民法律意识 篇10
(一) 公民守法消极、法律意识淡薄
近些年来, 公民的法律意识在逐渐增强, 但仍然有大多数公民不知法、不信法、不守法, 还没有完全摆脱“人治”的心理束缚。有的人不知法, 认为法律是惩治邪恶的, 只要不触及法律的底线, 就不需要了解熟悉法律。有的人不信法, 当自身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 往往找关系、拖熟人, 或者上访找政府、找领导, 很少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的人不守法, 对法律法规的蔑视, 法律法规的规定还没有内化为社会公众自觉行为, 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性无法树立。
(二) 立法不科学、不完善
一是立法速度过快, 公民对法陌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法律法规, 公民感觉无所适从, 无法了解和运用, 更实现不了法律应有的价值。二是立法冲突现象普遍, 法律可操作性差。目前我国有的法律法规规定过于笼统, 概念含混不清, 内容弹性大, 破坏了法律的稳定实施和运行。三是立法权限混乱。部分政府和部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通过立法跑马圈地, 为本地区、本部门争取各项权益, 从而损害了公民的利益, 加大了公民的负担。
(三) 行政执法人员有法不依、执法违法现象时有发生
一是有法不依。如近年来城管的暴力执法、野蛮执法屡屡发生, 是有法不依的典型表现, 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践踏了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力, 饱受公众质疑。二是执法违法。在实践中, “钓鱼执法”、“养鱼执法”、“选择性执法”、“运动式执法”等执法违法现象还大量存在, 引发民众的极度不满, 也严重影响公民对法律的尊重。
(四) 司法公正的缺失
司法就是社会正义最根本的保障, 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 近年来, 一些司法人员知法犯法, 司法领域的腐败也频频见诸报端, 民众对司法机关的信任大打折扣。同时由于部分冤假错案遭到媒体曝光, 导致民众对司法审判的公正性产生质疑。另外, 很多人经过艰难而漫长的诉讼后, 法院的判决却无法执行, 从而损害了公民利益, 削弱了公民对法律的信任。
二、我国公民法律信仰缺失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 传统文化的局限性
首先, 传统法律文化缺乏法律信仰基因。我国以伦理道德为主, 以儒家学说为核心, 儒家注重道德的教化功能, 着重培养和教育人们的伦理道德, 公民顺从和依附观念强烈, 形成一种“无讼社会”, 在内心深处就厌恶和排斥法律, 更不用说运用法律维权进而培养法律信仰了。其次, 传统政治文化缺乏法制思想。纵观中国法治史, 君王以言代法、以言废法、法外施恩贯穿封建社会的始终。这种权大于法的理念在当代中国仍然普遍存在着。
(二) 法律体制机制的不完善
一是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过大。在我国, 80%以上的法律, 90%以上的法规和规章是由行政机关负责执行的。[1]由于我国行政执法权过大, 日益膨胀, 自由裁量空间也很大, 幅度难以把握, 导致行政执法人员滥用自由裁量权, 在执行过程中滋生了各种执法违法、执法腐败现象, 从根本上损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导致公民对法律不信服, 不相信依靠法律能解决问题。二是司法体制不健全。由于司法机关相关制度还不科学、不完善, 导致公安、检察、审判等机关职能交叉, 权责不明, 有利则争, 无利则推, 造成了法律秩序的混乱。同时, 由于受地方严重干预, 法院办案行政色彩浓厚, 难以真正独立行使审判权, 从而损害了司法的尊严和权威, 导致人们不愿意通过诉讼途径解决问题, 维护权益。
(三) 我国公民多元信仰的冲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当代公民的价值观已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由简单化走向复杂化, 具体表现在价值标准上, 价值标准务实化、功利化, 有的尚能以社会利益为标准, 有的则以小团体的利益为目标, 甚至以个人利益为标准;表现在价值取向上, 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思潮盛行, 各种思潮之间互相影响, 对于法律的内涵和本质、地位和作用等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界定,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我国公民法律信仰的形成。
(四) 普法教育工作流于形式
首先, 普法教育工作深度不够。沿海发达地区比较重视普法教育, 但停留在面上, 不够深入, 仅限于宣传和法制讲座。而偏远地区人们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不够重视普法教育。其次, 普法教育内容比较片面, 针对性不强。我国当前的普法内容偏重条文, 缺乏对法律精神、价值的宣传, 公民的法律理论基础不扎实。加上我国很多地区没有因地制宜, 针对性不强, 实行“一刀切”, 宣传中重义务、轻权利, 甚至有的普法人员直接回避权利, 片面宣传义务, 导致很多公民误解法律精神, 影响普法效果。[2]
三、提升我国公民法律信仰的对策探讨
(一) 集中力量发展经济, 提高市场经济的水平
法律信仰作为上层建筑, 其正确与否, 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 需要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要形成正确的法律信仰, 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因而, 我国应当集中力量发展经济, 提高市场经济的水平, 为我国公民形成正确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法律信仰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 增强公民法律信仰意识
一要增强权利意识, 激发公民参与的积极性, 有利于对法律的理解和探究, 也有助于人们法律信仰的形成。如果公民没有自我权利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 那么只有被动地接受法律, 最终将逐渐失去热情和参与感。二要增强法律至上意识。法治社会奉行法律至上, 法律规范和制约权力, 个人行为要符合法律规定, 特别是权力违反法律时, 必须服从于法律, 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确保法律的神圣。三要增强守法意识。守法要变成人们自愿的行为, 不能依靠强制命令执行。若将守法变成强加的义务, 守法精神变质, 极易导致规避法律。
(三) 完善法律体制, 树立法律权威
一要提高立法质量。《决定》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就立法过程而言, 所制定的法律应当是良法, 符合人性, 尊重生命, 能够增加公民的福利和利益, 能够为公民维护自身利益和权利提供便利, 只有这样的法律才会得到认可, 才值得去信仰。
二要严格执法。执法机关应当按照法律的授权, 严格执法, 不超越职权、滥用职权, 真正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 按照法定职责, 积极作为, 不懒政, 不拖拉, 真正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 不受到不正常因素的干扰和破坏, 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将法律信仰作为执法者执法的职业操守, 这样必然会提高执法的公信力, 形成法律的崇高地位, 进而也巩固了法律信仰基础。
三要坚持司法独立和公开。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保障, 也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司法独立的核心是要厘清党和司法机关的关系, 加强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 最重要的一条, 就是切实保证法律的实施, 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作用, 切实保证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 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使之不受其他行政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3]
(四) 加强普法教育
一是要对领导干部开展针对性的普法教育。领导干部是普法教育的重点人群, 要定期开展专门的法律知识培训, 加强他们对法律条文、原则和精神的学习。二是普法教育活动要全面深入, 丰富多彩。全面深入的开展普法教育, 特别是要加强偏远山区的普法教育, 扩大公民的参与度, 通过开展办讲座、放电影、送戏下乡等丰富多彩的法律文化活动, 将法制教育融入公民的日常生活中, 以加深公民的法律素养, 培养他们对法律的感情, 这有利于法律信仰在公众心中形成, 形成人人信仰法律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周旺生.论法之难行之源[J].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2003 (9) .
[2]刘博识, 隋立双.试论当代我国法律信仰的缺失与培育[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2015.3.
【提升公民法律意识】推荐阅读:
论增强公民法律意识的途径06-17
关于社区公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11-15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单元整合提升新人教版必修10-23
公民意识07-11
公民主体意识12-08
公民权利意识05-18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10-01
公民意识在英国11-24
农民公民意识培养研究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