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

2024-10-18

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精选8篇)

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 篇1

摘要:在我国逐步迈向法治社会的进程中, 法律素养已成为大学生们必备的素养之一, 《基础》课在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中承担重要的任务。为此, 本文从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入手, 结合《基础》课探讨了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问题, 力求提高《基础》课法律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法律素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意识,教学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中国社会正逐渐迈向法治社会, 任何人尤其是大学生们都无法摆脱法律而生存, 法律素养已成为大学生们必备的素养之一, 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已成为高校必须承担的任务, 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以下简称“基础”课) 正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提高法律素养的最好切入点。

1 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

所谓素养, 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1]其实就是指人们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内化和融合, 并对自己的思想、行为等产生影响。法律素养就是人们对法律知识的内化和融合, 实践运用法律的能力和自觉提高的综合体现。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则是指大学生认识、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或素质, 主要表现为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法律知识是理论基础, 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是法律素养的外在表现, 三者是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当前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主要表现在:

1.1 法律知识缺乏

当前, 绝大多数学生都意识到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并想去学习法律知识, 事实却是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欠缺。

第一, 基本法律知识缺乏。基本法律知识是指作为普通的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法律常识, 包括一般的法律基本理论知识和我国主要的部门法知识。[2]调查发现学生对这部分法律知识缺乏整体上的了解, 尤其对我国主要的部门法知识掌握情况更不乐观。

第二, 基本法律常识缺乏。很多学生无法分清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不清楚哪些是“可为”, 哪些是“不可为”, 不知道违反法律必须要接受法律的处罚, 这些基本常识的缺乏使当前大学生的基本行为选择出现了问题, 导致犯罪率上升。

1.2 法律意识不强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 (特别是现行法) 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能促使公民积极守法。[3]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

第一, 混淆道德与法律。常常将法律问题道德化, 习惯于从道德的角度去看待法律问题, 不能准确地辨别道德与法律及二者的关系。

第二, 对待一些社会现象和涉及情感因素的问题的评价和处理缺乏公平公正的标准, 习惯将感情因素加入其中。

第三, 对于一些涉及到个人权益的事件, 很多学生不愿意采取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1.3 法律能力欠缺

法律能力是体现大学生法律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现就是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内化与外化能力。当前, 学生在这两方面的表现不理想。首先, 大学生自主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不强。很多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只是通过《基础》课的课堂教学, 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公共课任务, 修满学分, 自然也不会在课后去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其次, 大学生将自身法律知识外化的能力弱。很多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法律意义, 没有充分认识到法律意味着一种权利、一种保护, 从而不善于将自己的法律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缺乏维权意识, 不懂如何维权, 更缺少维护法律尊严的行为。

2《基础》课在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上存在的问题

05方案改革后, 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面对新的变化, 作为对非法律专业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的主要途径的《基础》课的法律部分教学遇到了诸多困境, 在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主要有:

2.1 教学课时无法容纳全部教学内容

合并后的《基础》课, 教材几经修改, 但法律部分的内容并无突出变化, 法律知识完整的章节只有第7、8两章, 另外第5、6两章中也有少部分法律内容, 从篇幅上看, 法律部分只占教材的1/3稍多一点。基于此, 高校都大大缩减了法律部分的教学学时, 而且大部分高校是按照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来划分教学, 一般留给法律部分的教学学时在10到20学时之间, 仔细分析教材, 其涵盖的内容与原先的《法律基础》几乎完全一样, 只是内容更为精简而已, 罗列出较多的法律条文, 缺乏帮助理解的辅助型教学内容, 知识晦涩难懂。这使原本就存在的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更为突出, 致使很多学生甚至是任课教师都觉得无所适从, 影响了教学效果。

2.2 教师的教学能力难以达到教学要求

新的《基础》课内容体系和讲解上要求将道德与法律、德治与法治紧密结合起来, 既能在德育中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又能在传授法律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把握《基础》课的真正目的, 然而很多教师难以把握这一点, 在教学中依旧遵循以前的教学模式, 把二者割裂开进行教学, 这对大学生在德育的过程中同时培养自身的法律素养是不利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自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课, 对法律知识掌握较少, 不能及时调整自身知识结构, 进而在教学中无法得心应手的讲解法律部分, 更不能从深层次上将德育和法制教育融汇贯通, 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3 实践教学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实践教学是一种以实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理论教学, 成功的实践教学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 巩固理论教学的成果, 促进理论教学的发展, 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情感, 提升法律素养。然而很多教育者由于理论课教学学时的缩短, 教学任务重等原因, 就大大压缩实践教学或简单安排实践教学, 没有具体的规划、制度约束等, 致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学生无法从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 提升学习兴趣, 反过来也不利于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 实践教学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3《基础》课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途径

3.1 注重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基础》课的课堂仍然是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主渠道, 这是所有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点。面对当前法律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 教师应建立起清晰的法律知识框架, 教学中突出重点, 解决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可接受性、社会需求来安排教学内容;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如案例式、亮点追踪法、讨论式。尽量利用社会中的热点以及和学生有关联的案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启发思考, 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向分析问题, 得出结论。这些都有利于我们尽可能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向学生灌输尽可能多的法律知识, 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 培养法律意识, 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进而增强课堂法律教学的实效性。

3.2 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

作为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 《基础》课教学应尽可能多地、合理地安排法律实践教学, 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参观监狱;和学生一起观看法律题材电影, 并一同分析影片中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法律辩论赛和模拟法庭;帮助学生组建法律社团;课程组可以与校外建立法律社会实践基地等。这不但可以减少课堂教学的负担, 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身体验的机会, 帮助学生实现对法律知识的内化和外化, 激发学生学习、参与法律的热情, 提升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3.3 提升教师的法律素养

合并后的《基础》课要求教师既要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 又要有较高的法学素养。

第一, 教师要充分利用较少的课时将法律知识讲完、讲好、讲透, 必然要求教师要全面掌握法律知识, 总结法律知识特殊的教学方法, 方能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 教师必须树立法治理念、公民意识、权利意识等, 并在讲授的过程中将其融入教学内容, 使法律知识与法治理念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法律教学的目的。

第三, 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健全, 新的法律条文等不断出现, 学生的法律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这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 教师应通过各种交流、培训和自主学习不断增加和更新法律知识, 提升自身的法律能力, 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3.4 合理开发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教育的辅助作用在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显得尤为突出, 为此, 应积极打造网络教育平台, 充分延伸课堂教学, 将课程内容延伸到网络。建立教学网站, 将教学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料传到网上, 实现与课堂教学的同步;建立法律交流论坛和QQ群等, 对学生的法律困惑给予及时的解答;设置一些网络虚拟法庭、案例追踪、法律游戏软件等, 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巩固法律知识;开设法律视频教学等丰富网络课堂。网络平台的合理开发利用, 不但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也能增强法律部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本门课的教学吸引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面向2l世纪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M].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6:3.

[2]贾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J].知识经济, 2011 (5) .

[3]黄滢.以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为目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策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 (5) .

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 篇2

众所周知,法律是我们维护正当权益的武器,只有充分运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拥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的前提。大学生作为具有专业性知识的21世纪人才,其法律素养如何呢?据调查,74%生长在农村和26%生长再城市的大学生中,只有18%的同学曾运用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大学生并不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当其正当权益受到侵犯时,都没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存在“算了”“算自己倒霉”等等之类的想法。在能否区分违法和犯罪的问题上,能区分的占24%,不一定能区分的占14%,大部分能区分的占62%;目前法律学校中的主要问题,懂得法律但不会实际运用的占32%,缺乏法律意识的占40%,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并解决现实问题的占28%;74%的学生偶尔关注国家的立法活动,12%的学生经常关注,14%的从不关注,这说明了大学生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自己只要守法不违法,法律是离自己很遥远的。调查中发现52%的大学生不知道《劳动法》里规定的试用期最长时限,这一问题与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相关,可见大学生对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并不多。

对于以上种种问题大致有这些因素。

1.大学生缺乏主动性。因为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式,大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的专业课的学习上,普遍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锻炼好各方面的能力,将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可以了,不必浪费在学法律与自己的专业不相关的知识上,而且,多数大学生认为法律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因而,很少大学生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对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只求考试过关,大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也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缺乏实践性。很多大学生反映,法律知识是懂了,但是根本不知道如何运用,而长时间后,知识便会逐渐淡忘。每个非法学专业都设有《法律基础》这门课,详细讲述了相关的法律知识,然而,理论知识没有结合实践,而最终流于形式。

总之。第一,在校大学生先后从初中、高中和大学课堂学习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但相对有限。第二,法制节目,报纸杂志等传媒是当代大学生拓宽法律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相当有效。第三,绝大部分大学生认同提高自身法律素养的好处,并明白当法权益受到侵害会先考虑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利益。第四,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相对薄弱,但他(她)们大部分有提高自身法律知识的意向。第五,在问及“与你切身利益最密切的法律”中,75%男生认为是《宪法》,83%的女生认为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受访总体也倾向后者。这一现象反映与自身利益最密切的法律关注度最高,这应成为普法教育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法律知识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现,形成正确信仰起到关键作用。我国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如何直接影响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我们的法律建设,所以,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至关重要。

轰动全国的马加爵杀人案更是让大学生犯罪问题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还有2002年1月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泼熊”案,说明当代有许多大学生并未将法律知识转化为法律意识,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这些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以下问题: 1.大学生的法律 知识整体不高,法律意识普遍淡薄。我国高校虽然为各专业的学生设置了《法律基础》课,但一些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政策教育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导致一些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学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而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却未加强,再加上大学生都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对法律基础课这类公共课都不重视,考试时突击,应付了事。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不可能拥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由于未做到防微杜渐,导致个别学生的自觉性越来越差,自我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容易突破道德底线,走上犯罪歧途。

2.学习法律的主动性明显缺乏。由于传统法律意识的思维惯性和教育、宣传的局限性,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处于一种被动的“守法”状态。我们经常看到法制宣传栏中的内容大多数是因违法犯罪受到惩罚的案例,让大学生感觉到的是法律的无情,而并没有感觉到法律是他们生存的需要,是他们行为的准则,是他们利益的维护者,认为只要自己不违法就无需学法。这样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就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甚至会采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公道”,导致了违法犯罪的可能性。3.大学生犯罪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在校大学生犯罪呈明显增长趋势。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我教育的境界。”因此,高等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这有利于引导、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必备的法律素养,已成为现代市民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立足社会的基本要件。然而,实践中源源不断的各类大学生犯罪现象,频频向我们告示:一年一度的“法制教育”课并未让学生们真正懂法,传统的法制教育模式走到了非改不可的尽头。鉴于此,本文拟将从教育学和法社会学视角对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合理性改革予以多维度探索。

一、从社会学角度讲,我国正在融入法治社会。对置身于未来社会的任何一个人,是无法摆脱法律而生存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加入WTO,所有市场主体都得遵循统一的规则或制度,在这种高度规则化的社会里,“法制手段”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现实社会关系中。这意味着,从个体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到丰功伟业之创造,均离不开一定的法律知识或法律技能。当我们以审思发展和关切生活的态度来判断实践视域时,自然会发现,必备的法律素养,已成为现代市民特别是青年学生们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

何为法律素养,简言之,是指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或素质。一个人的法律素养如何,是通过其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识表现出来的。法律知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制定法中关于规则的知识,即所谓的法律条文体系;二是法律学问中关于原理的知识,即所谓的法律原理或法律理论。一般意义上的学法、懂法,就是要求既熟知一些基本的法律条文,同时又掌握一定的普遍适用的法律原理。而法律意识,它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 [1] 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能驱动公民积极守法。公民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法律意识,才能使守法由国家力量的外在强制转化为公民对法律的权威以及法律所内含的价值要素的认同,从而就会严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就会充分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权利和自由;就会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自觉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就会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另外,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能驱动公民理性守法,实现法治目标。理性守法来自以法律理念为基础的理性法律情感和理性法律认知。法律意识,一般由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理论、法律信仰等要素整合构建,其中,法律信仰是法律意识的最高层次,也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核心。

所谓法律信仰,就是人们对法律的无限信服与崇拜,并以之为行为的最高准则。“一个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生成相当重要,它是一个国家法治化的关键性要素。正因为如此,伯尔曼的至理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才会广为流传,成为所有崇尚法治的人们确信的一条真理性原则。” [2]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的一种认同和依归,其实质是追求法律至上和法律统治。只有信仰法律,才可能守法。法律作为公平、正义的象征,守法仅是法信仰的外在表现形式,守法精神才是法信仰的灵魂。守法精神要求的是主体不仅遵守法律,更重要的是把守法内化为道义上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变被迫守法为自愿守法,由强制守法到良心守法,由他律守法到自律守法。

综观人类社会发展史,越是民主化和秩序化的社会,该社会场景下的市民对法律的崇尚和需求就越强。这些市民之所以追求法律(规则)至上,首先是他们习惯于信赖法律规则;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条件通过法律规则来保障自身权利实现的最大化和对政府权力控制的具体化。所以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格外重要。

1.培养宪法意识。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马克思称之为“法律的法律”。增强宪法意识,大学生首先要明确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国家权力必须来源于宪法和法律的明文规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公民义务也必须来源于宪法和法律的设定,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迫他人履行法定范围之外的义务。

2.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法制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法制文化氛围。灵活多样的校园法制文化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法律的关注、热情和兴趣。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法制演讲、辩论赛、讨论会、专题论坛、知识竞赛等活动。精心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或旁听一些典型案件的庭审等活动,使学生能在自主参与、身临其境中得到教育和启迪。这种既有直观实例又有深层理论的校园法制文化活动,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3.优化教师队伍。法制教育是一项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规范的内容和相对稳定的教育渠道,而且必须有受过正规培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法律教师队伍。高等院校的法律教师不仅要深谙学校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而且要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质。不同的学校应根据自身条件,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构建一支具有相当水平的专职教师队伍,同时聘请部分长期从事司法实务或法学教育工作的兼职教师。

4.让学生自觉学习法律,强化道德自律。大学生只有通过自觉主动的学习,才能将所学到的法律知识转化为法律意识,才能自觉遵守法律,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且能够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坚决斗争。要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转变大学生的某些错误观念,首先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化思想水平,特别要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结合起来。一个人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就为其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主观条件。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不学法,不懂法,没有相应的法律知识是不能适应时代需要的。

(组员:李冉 马国英 周雯惠

王瑜 孙莹 龙潇南 李晓玉 林俊杰 吴建佩 李继旭 魏毅 宋凯)

数学与统计学院 统计一班 2015年12月15日

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 篇3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素养;提升路径

大学生法律素质不仅是公民法律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了解大学生法律基础知识、法律意识以及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从而了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状况。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的理解与分析,探讨大学生法律素养现存问题及提升方式。

一、大学生法律素养问卷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20份,回收499份,其中有效问卷483份,问卷回收率为95.9%,有效率为96.8%。本次调研对象为上海电机学院13.14.15.16级的学生,女生比例28.6%,男生占71.4%。问卷分为法律基础知识、法律意识、运用法律知识能力三部分内容,就学生对我国现行法律的了解程度、遵守程度、对违法行为的反应、自身合法权益收到侵害时的解决情况等基本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分封闭题和开放题)。经过总结分析,该样本群体的总体倾向性意见为:

(一)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现状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就已经开始接触法律知识,他们除了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普法活动外,更多的是通过书报、电视和网络来获取法律知识。从调查结果的显示来看大学生基本实现了普法教育。

在“你知道《劳动法》里规定的试用期最长时限是”问题中,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表中显示,选择正确的只有 51. 3%,大四学生的准确度远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

(二)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

在“在遇到与法律有冲突的事情发生时,你会怎样处理”问题中,71.3%的人选择寻找法律途径解决,而选择先主观地去解决问题,再顾及法律问题的仅为 22.9%。可见法律至上在大学新生的法律观念中还是占据着中心位置。

在“当你的权利收到侵害时,你的第一反应是”该问题中,有 74.75%的人首先想到的是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排在第二位的是通过关系解决,占15.5%。可见在大学生的内心中,对法律具有一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依赖感。

大学生对常识性法律知识的掌握较好,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学习法律知识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可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大学生对法律观念及法律价值的认同,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之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法律的信任以及情感也正在逐步上升。

(三)大学生法律应用能力现状

在问卷中设置了“对考试中作弊现象的看法”,70%以上的大学生都认为是严重违反校规的行为,应该坚决抵制;25%以上的大学生虽然认为对于这一行为可以稍加宽容,但也能深刻的认识到这一行为的错误,对于大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能明辨是非,坚持站在正确的一边。

在“你认为自己目前获取的法律知识能否应付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问题中,有63.8%的同学对自己的法律应用能力不是很自信,只有21.4%的同学认为足够应付,可见学生对自己运用法律的能力缺乏信心,法律意识并没有外化为知法守法用法的法律行为。

二、目前大学生法律素养存在的问题

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在法律素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大学生总体上法律知识匮乏

问卷中设置了这样一题,“您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义务吗?”选“知道,我的行为就根据这个来确定的”占23.7% ,选“大体知道我有什么权利义务的”占47.1%,选“我只知道不犯法的”占12.8%,选“不知道,做人靠良心,那些无所谓的”占16.4%。

权利和义务是法律界定社会关系的两种手段,法律知识是构成主体法律素养的基础。法律知识是否丰富是衡量法律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从问卷中可以看出,超过70%的大学生并不完全清楚自身的权利与义务,法律知识较缺乏。

(二)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问卷中“当您发现有人行窃您会?”该题中,选“明哲保身,视而不见的”占31.3%,选“立刻报警的”占13.5%,选“上前阻止小偷的”占6.1%,选“立刻告知被行窃者的”占49.1%。大学生在面临具体的法律问题时的选择几乎都很理性,不是直冲枪口地去指出小偷,但高达31.3%的大学生选择忍气吞声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的过程中,有不少同学认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对事态度,可见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意识并不高,正义和理性并没有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法律的意识相对比较淡薄,对于保障人权以及物品和财产的归属权问题也并不重视。

(三)大学生维权意识需继续加强

根据我们对于“您是否会在购物结束后拿去发票?”的这一问题,70%以上的人选择“拿完东西就走,没有留发票的习惯”,不留发票就会出现在商品有质量问题需要退换时,因没有发票而遭到拒绝,作为消费者,自身的权益不能得到保障,调研表明部分大学生缺乏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三、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实施路径

通过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的调研和分析,有部分大学生仅缺乏足够的法律知识,也缺乏对法律行为的判断力。针对这些不足本文从以下方面来思考培育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途径。

(一)高校法律素养培育“硬件”建设要发展

伯尔曼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只有真正的信仰才会愿意去学习,愿意去遵守。我们应该善用大学生常用的传媒方式,拓宽法制宣传的场所和舞台,比如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微博博文来宣传校园法律法治实施的方式举措,通过校园广播、滚动屏幕等传媒方式增加专门的法治宣传栏目。通过与学生良好沟通的方式使大学生日常“所见所闻”经常接触法律知识,在显性和隐性教育中不断提升大学生法律敏感度。

(二)高校法律教育回归重在理念及提升自我培育能力

1.法律知识教育重在理念。

关注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要比普及法律知识点本身重要多了。一些政法高校和法律专业的学生仍存在违法违纪行为可以看出,只关注学习法律内容、法条教育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高校在重视法律内容外,加强法律精神、培育法律素养更为重要。

2.重视自我培育方式。

法律素养培育真正的主体是大学生,要让主体具备正确的自我意识,实现法律的自我教育。大学生借助于互相学习、互相作用、互相启发的自我活动,不断的提高自我对法律的认识,进而提升大学生自我法律需求,从而实现完善自我法律素养的教育活动。

(三)高校法律环境维护要重视休闲生活的引导

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休闲与道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从事积极有意义的活动,努力将犯罪扼杀在萌芽中。

1.重视消费观念的正确引导。

大学生第一次面对经济自理,正确的消费观在大学生的价值观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大学生财产类案件不在少数,沉迷于奢靡的消费问题是走向歧途的重要原因。日常应该加强大学生经济型犯罪法律知识普及、强调经济型犯罪的后果,重视树立大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合理消费理念,减少犯罪的发生率。

2.重视文娱活动的法律宣传。

摒弃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方式,通过创新的方式,如相声、话剧、小品、舞蹈等,将法律知识融入到艺术表演之中,加强法律的宣传力度,扩大法律知识普及程度,提升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度,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潜移默化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法律知识普及度和法律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苗连营.公民法律素质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提升医学生法律素养对策研究 篇4

关键词:医学生,法律素养,对策

我国医务人员整体素质中的最短木板即医务人员的法律素养。由此引发的医患矛盾尤其是“医闹”等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从医学教育角度分析, 我国医务人员特别是年轻医务人员法律素养较为低下的根本原因是在校期间法律培养的不足。可见, 提升医学生法律素养是提升医务人员整体素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

一、医学生法律素养的内涵

医学生法律素养是指医科大学生认识法律及法律现象, 并在实践中具体运用法律的能力与素质。法律素质是指人们通过对法律知识较为系统的学习使其在头脑中深思熟虑, 融会贯通, 尔后内化形成的法律情感、法律信仰和法律意志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外在表现。

《执业医师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了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履行的第一项义务, 即是遵守法律、法规, 遵守技术操作规范。这说明在医学院校对医学生施教过程中法律素养教育应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 医学教育的核心之一即是提升医学生的法律素养。医学院校必须在培养医学素养的同时注重提高其法律素养, 特别是针对性地加强与医疗相关的专业法律知识教育。

二、医学生法律素养缺失的原因

1. 医学院校在教育结构设置中重医学轻法律。以笔者所在的川北医学院为例, 在普通临床专业本科五年制学生必修课程中, 涉及医学类课程约20余科。涉及到法律的仅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课程, 开课时间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该课程专业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其中八章内容仅有两章是法律基础, 其中具体法律知识较少并较为概括, 指导性较差。在本校的人文学科选修课程中, 近年来开始逐渐开展《医事法学》的限选课程及《劳动合同法》的任选课程, 但课程开设面较窄, 课时较短, 同时考核方法多为开放式论文考察, 导致受众面较小、学习内容较为概括、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 医学生法律素养仍然未能得到有效提升。

法律课程、课时与内容的大幅缩减, 导致了绝大部分医学生在毕业时法律素养极端欠缺。在学生毕业后, 他们作为年轻的医务工作者同时缺乏法律素养及工作经验, 极其可能在复杂的实践工作中欠缺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方法, 而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

2. 医学院校缺乏医、法结合复合型的师资队伍。在医学生的法律教育中, 有一支素质优良且能同时兼顾医学与法学的教师队伍是教育的关键。纵观众多医学院校, 在师资力量的引进上却对此缺乏关注。往往教师多只从事法律专业研究, 缺乏医学专业知识更缺乏医疗实践经验。这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较为机械地教授专业法律知识, 不能把法律教学与医疗实践相结合, 教学时易产生照本宣科、“一言堂”的情况。而缺乏教导学生利用法律专业知识为医疗实践服务的实践教育, 易产生学生死记硬背, 失去学习的趣味性的效果。学生在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后, 也难以将其与自身所学专业知识结合, 不能形成深刻印象。在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实践工作的过程中, 因缺乏相关法律知识, 也难以有效地将法律与医疗实践结合起来为其工作服务。

3. 医学院校缺乏法律氛围。由于医学有关的法律法规日益变化, 如2003年公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2008年公布的《物权法》中关于医疗纠纷的法律解决就发生重大的变化。而在医学院校中, 法律方面的图书资料向来较为稀少, 而且比较陈旧。这导致学生即便有兴趣了解医疗相关法律知识, 也在查阅途径上受到限制。医学院校很少开展法律知识讲座、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或其他的宣传活动, 校园内缺乏法律氛围, 学生在课堂外也较少学习法律, 了解法律, 对法律难以产生兴趣, 这直接导致了学生法律意识淡薄, 法律素养较差。

三、提升医学生法律素养的对策

医学生在逐步迈入医疗行业的过程中, 不断表现出其对医疗见习、医疗实习、医疗工作的不适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出现的违法犯罪问题、医疗纠纷问题都真实地反映出医学生所受教育中法律教育的缺失。这种现象引人深思, 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加强相关法律教育势在必行。

1.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2001年IIME正式出台《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文件, 为各国在医学教育标准方面的互认搭建了一个国际性平台。“最低基本要求”包括7个宏观的教学结果和能力领域: (1) 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 (2) 医学科学基础知识; (3) 沟通技能; (4) 临床技能; (5) 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 (6) 信息管理; (7) 批判性思维和研究。我国医科高校已逐步认识到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特别是法律素养的提升对于未来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对于我国目前日益复杂的医患关系, 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应从“成人、立校、兴国”的战略高度认识医学生的法律素养教育。医学院校应逐步转变医学教育全覆盖的旧教育观念, 进行教育改革, 日益增加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特别是法律教育的比例, 将法律教育贯彻于医疗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 改革课程设置, 增加医事法律专业课程。

“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以生物医学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 必须进行改革。”在研究英美发达国家医学教学体系过程中, 发现人文社科类课程占总学时比重在美国约为20%~25%, 在英国约为10%~15%。而我国医学院校中必修课程仅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且其中法律内容占比只有1/4, 比例极低, 根本无法与英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因此, 应将法律课程从思想道德类课程中分离出来并增加教学的课时以便深化、细化法律教学内容。医学院校应开设医学与法律交叉结合的专业课程, 特别是涉及到医疗主体、医疗行为、医患关系、医疗权利义务等跟医疗实践密切相关的医事法律课程极为必要。根据目前医学科学与实践情况, 医事法律课程应以医疗实践操作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为基础, 编写针对性较强、操作性较高的教材并辅以配套案例集合。同时, 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医疗纠纷实务类选修课程, 加强训练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处理实际案例的能力。学生通过在校法律知识的综合学习, 能够全面了解医疗相关的法律知识, 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初步形成法律思维模式。

3. 建设医、法结合的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是素质教育得以贯彻的基本条件”, 师资力量的素质与教学的质量是正比关系, 也必将对教学效果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医学院校法律教育的关键在于形成一支素质过硬同时掌握医学科学知识与法律知识的教师队伍。鉴于目前医学院校的法律教师往往仅掌握了法律专业知识, 缺乏医学科学及医学实践知识的现状, 医学院校应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加大工作投入力度。应从新教师引进与教师的再培训两个方面共同着手建设医法结合的师资队伍。医学院校一方面应聘请具有处理医疗法律实务实践经验的人士, 例如专门处理医疗纠纷的律师作为部分课程专职或兼职教师, 对医学生进行案例方面的专题教学, 这样能更直接地让医学生体会到法律知识在医疗实务中的重要作用, 引起他们学习法律的兴趣, 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医疗实务中法律素养的不可或缺, 使他们重视法律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 医学院校应制定培训计划, 对本校法律教师进修专门的医学知识培训。积极鼓励法律教师自动学习医学知识, 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同时在校内设置专门的医学法学研究教育机构, 成立医学法律人才培养和实践基地。

4. 营造良好的医学生法律教育环境。

医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法律知识, 需要良好的校园环境及文化氛围。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生自主学习结合的过程中, 可以丰富学院法律方面知识储备书籍、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法律实践活动, 如聘请具有丰富医疗实践经验的相关医学专家、专职在医院处理医患纠纷法律事务的资深工作人员、知名律师、法官等来校举办讲座或做专题学术报告;可以利用学报、院报、校园网络等媒介举办各种各样的法律知识竞赛或组织“模拟法庭”等形式, 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在营造法律氛围的过程中, 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自觉接受法律的熏陶, 让其关注现代医学教育所要求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法律问题、心理问题。

医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法律素养的培养。“人们对医疗的需要已转向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健康教育、疾病预防保健等医疗服务上。”跟随这样的医学发展趋势以及目前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 医学院校重视对医学生进行法律素养培育已是迫在眉睫。通过有计划的法律教育, 让医学生不但学习医学科学, 同时也能提高其适应工作、适应社会、减少执业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会萍.医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目标评价体系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2008 (4) :143

[2] .张鹏.论加强医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0) :874

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篇5

一、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

教什么,如何教?这是教师教学的永恒课题。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师数学教学,首先要更新观念。培养并提升核心素养,不能仅仅依赖模仿、记忆,更需要理解、感悟,需要主动、自觉,将“学生为本”的理念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1整体把握数学课程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整体理解数学课程是基础。高中数学课程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整体理解数学课程性质与理念,整体掌握数学课程目标,特别需要整体感悟数学核心素养,整体认识数学课程内容结构—主线—主题—关键概念、定理、模型、思想方法、应用,整体设计与实施教学。例如,以鸡兔同笼为例。在小学,可以使用“列举方法”,也可以利用“逼近方法”,还可以使用“假设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这些方法依然会发挥作用。但更需要重视的是学习“方程组方法”。因为数学教学不仅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更需要思考如何解决一类问题,更大的一类问题。把所有鸡兔同笼问题变成一个数学问题,给出求解的一般方法—运算程序。不仅如此,还可以为初中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奠定基础,解决更大一类问题。到了高中,还可以进一步从解析几何、向量的角度解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感悟、理解抽象、推理、直观的作用,得到新的数学模型,扩大应用范围,提升关键能力,改善思维品质。2主题(单元)教学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能从一节一节的教学中跳出来,以“主题(单元)”作为教学的基本思考对象。可以以“章”作为单元,如将“三角函数”作为教学设计单元;也可以以数学中的重要主题为教学设计单元,如“距离”或“几何度量关系:距离、角度”等;也可以以数学中通性通法为单元,如“模型与待定系数”等。这是深度学习的核心,是深度学习的抓手,也是整体把握数学课程的抓手,可突出本质—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教学方式多样化,把“教”与“学”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师专业水平(数学、教育教学理论、实践),这是数学骨干教师的基本功,不是教教材,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数学。

主题(单元)教学的要素,最重要的是进行整体分析,包括数学分析、标准分析、学情分析、教材对比分析、重点(本质、核心素养)分析及教学方式分析,进而确定主题教学目标,选择、设计情境和学习活动。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教学流程,设计每一节课教学,进行教学实施,然后不断反思—循环—提升。3抓住数学本质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反复强调:能把书读厚,又能把书读薄,读薄就是抓住本质,抓住重点。抓住本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4问题引领—发现、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

在关于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大讨论中,问及在数学和数学教育中什么最重要时,著名数学家P.Harmous在一篇总结文章中强调“问题是关键”,数学概念、定理、模型和应用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形成的。在数学课程目标中,特别强调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中,这也是关注的重点。5创设合适情境

创设合适情境是基于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的另一关注点。首先要对“情境需要”有个全面的认识,包括实际情境、科学情境、数学情境、历史情境。情境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便于理解学习内容和要完成的任务,循序渐进,进而考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6掌握学情,加强“会学”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古训,这与学会学习的理念一致,“会学”比“学会”重要。“会学数学”应包括:阅读理解、质疑提问、梳理总结、表达交流。以“数学阅读理解”为例,需要清楚数学语言由数学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组成,它的特点是准确、清晰、简洁,数学阅读就要会读“数学普通话”“符号”“图形(表格)”。而数学符号、图形(表格)又是一个系统,彼此联系,学生不能很快习惯,需要指导,不能太急。数学教师强调“学法指导”,是一个很好的经验,需要坚持、总结、提升。

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学习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学习,应关注以下问题。1视野—见识

学习数学需要有开阔的视野,了解数学的历史,了解数学的发展,了解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美国科学委员会在写给美国总统的咨询报告中特别强调:“高科技本质上是数学技术”;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英国研究理事会的评估报告认为,数学研究对英国经济的贡献约占英国所有工作岗位的10%和GDP增加值总额的16%。对优秀学生,教师应引导他们不满足于学到数学知识,得到好成绩,还需要获得好的见识。见识比知识更重要。2做题= 数学学习?会学—自主

以做题取代数学学习,这是数学教育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做题巩固学习内容,这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但仅靠做题有很大的局限性。学习数学也需要理解数学概念、定理、应用,需要理解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

做题与做数学是有区别的。做数学,首先要选择问题,进而猜想结论,确定条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做题,完全不同,条件和结论是确定的,方法也是学习过的,在锻炼数学素养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3积极参与数学建模和数学探究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探究是围绕某个具体数学问题,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研究,并最终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它们是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探究活动”主要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课题研究过程包括选题、开题、做题、结题四个环节,这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项重要措施,可以让他们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选题可由教师给定,也可由学生与教师协商确定,还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他们可以采取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并撰写开题报告。教师要组织开展“开题”交流活动。“做题”就是指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描述问题、数学表达、建立模型、求解模型、得到结论、反思完善等。“结题”包括撰写研究报告和报告研究结果,由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结题答辩,可采用专题作业、测量报告、算法程序、制作实物或研究论文等多种形式。对于研究报告的评价,教师可以组织评价小组,邀请校外专家、社会人士、家长等进行评价。研究报告及其评价应当作为文件存入个人学习档案,为大学招生提供参考和依据。4会交流

在数学学习为主的阶段,交流很重要。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写一遍,很有道理。大学研究生授课的主要方式是让学生报告,导师很容易从报告的过程中判断是否真懂,希望中学教师和学生也能借鉴这种方法——交流。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是落实的重要措施,尤其是高考评价。如果高考试题、考试等形式不进行改变,这次改革就很难落实。当然,也应循序渐进。基于数学核心素养评价的命题,要关注以下要素:(1)命题者要整体把握高中数学课程,围绕内容主线—主题(单元)和关键概念、结论、模型、思想方法、应用展开;(2)突出数学本质;(3)创设合适情境,强调发现、提出和分析、解决问题背景,情境包括实际情境、科学情境、数学情境、历史情境;(4)强调开放性、探究性。

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 篇6

关键词:十八届四中全会理念;依法治国;警校生;法律素养;提升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是完善大学生个人素质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下大学生立足于社会的根本。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理念,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的进程、加强警校生的法律素养,是当前警校在发展教育事业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当前,在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下,警校教学改革全面深入,警校生的法律素养有所提高,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当前警校生法律素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必备的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是衡量大学生法律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当前,警校学生虽然能够明确的讲出法律知识的重要性,但如果问其法律的相关问题,却无法给予相应的法律解决依据,这就充分说明当前的警校生法律知识贫瘠。加上当前警校相关的法制教育课程的设置缺乏合理性,致使学生缺乏重视,与此同时,当前警校法制教育课程的内容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于笼统,学生无法汲取有效的法律知识。

(二)法律意识淡薄

当前,很多警校学生由于缺乏必备的法律知识,致使其法律观念意识差。虽然警校学生具备一些法律知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无法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用以约束自身的行为[1]。很多时候警校学生的言行举止过于直接,喜欢以拳头解决问题,这种错误的讨公道行为,就已经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如果稍加不当,便会触犯法律。警校学生时常会发生打架斗殴的现象,即使校方会对此给予记过等处罚,但由于学生法律意识过于淡薄,不仅无法正确的运用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也经常在法律的边缘徘徊,值得担忧。

(三)违法现象时常发生

大学生在社会群体中的知识水平相对较高,本应该是遵纪守法的典范,但是,由于当前大学的法制教育不够深入,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都相对较弱,加上当前社会不良思想以及行为的影响,致使大学生价值取向出现问题,进而犯罪率攀升。很多警校学生认为要经过法律途径解决的问题都是无法私了的问题,在亲情、友情面前,法律应退居其次,要是真出现被朋友亲人骗的事情时,如不太严重或是在自身能够承担的范围内,就不会经过法律的途径去解决问题,怕伤和气、伤感情;认为在当下的社会能够钻法律空子的人都是有钱有权之人。在这些错误意识的长期诱导下,致使警校学生时常忽略法律的约束,践踏法律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加强警校生法律素养提升的途径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当前警校生的法律素养,就需要社会、警校以及警校学生自身三面的共同努力,具体措施如下:

(一)社会应为警校生法律素养的培养创造环境

这就要求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提高对警校法制教育的重视,加大法制教育的宣传力度。当前,中央的法制频道就是针对生活中的法律问题进行情景再现,从而向全社会宣传必要的法律知识,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随着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应拓宽法律宣传的渠道,进而使学生更广泛的接触到法律,潜移默化的提高其法律意识[2]。第二,积极配合警校的工作,为警校生提供更多的司法实践机会,使其切身实际的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从而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第三,警校生法律素养的提高并不是单纯的通过传统的教育就可以达到的,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很多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偏差。因此,社会应从宏观上为警校生创造环境,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予以清除,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从而进一步加强警校生的法律意识。

(二)警校应为警校生法律素养的培养创造机会

首先,警校要高度重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警校生作为新时代执法的接班人,必须培养其优秀的品质,从而才能为其日后的公正执法奠定基础。其次,优化法制教育方面的课程结构,将课程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使法律以有形之态展现在学生面前,与此同时,要全面提升法制教育授课教师的法律素养,为人师表,必须要能为学生树立榜样,因此,这就需要不断的强化法制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大对其的培训力度,从而将法制教育的课堂真正的变成学生知法、懂法的源泉。第三,坚定不移的贯彻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理念,将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的思想传达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将依法治教思想贯穿于教育的始终,从根本上提高警校学生的法律素养[3]。

(三)警校生应为自身法律素养的提升付诸行动

首先,警校生要充分的利用当前社会以及高校为其所创造的机会,积极的参与到司法实践活动中,通过实践的过程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提高自身法律运用的能力。其次,提高自身学习法律的意识,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体渠道,丰富自身的法律知识内容。最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三思而后行”,在面对生活的矛盾以及社会的不公时,要及时调节自己的心态,以理智战胜冲动,以法律约束自身行为,控制好自身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且向上的态度,在从容面对生活的过程中,和谐的生活氛围必将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以及道德标准,法律素质自然而然的就会得到提升。可见,提高当前警校生的法律素质的关键在于学生本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在于新世纪的接班人。

综上所述,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理念、加强警校生法律素质的提升,需要社会、警校以及警校学生三面的共同努力,只有社会重视法律,并为警校以及警校学生营造出遵纪守法的社会氛围,才能促使警校重视法治教育、重视对学生的法律素养的培养;只有警校加强对法制教育的重视,才能使学生意识到法律素养的重要性,从而才能自觉强化自身法律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邓蔚婵.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J].法学研究,2012,10(15):56-57

[2]卢以品.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调查与分析[J].兼谈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应注意的两个问题[J].理论月刊,2010,12(05):17-18

[3]张晓燕.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J].辽宁工学院学报,2010,8(16):136-137

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 篇7

关键词:法治,法律素养,城镇居民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但法治社会的实现并不是国家简单的制定几部法律、政府下发几份文件就可以解决的。公民法律素养的整体水平得不到普遍提高,国家就不可能实现法治。“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1]实现法治社会的关键是全体公民积极投身法治社会的建设实践中,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本课题即从调研城镇居民法律素养的现状入手,分析研究进一步提升公民法律素养的具体路径。

一、法律素养的基本内涵及其在法治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一)法律素养的基本内涵

法律素养,总的来说,是对公民内在对法律现象的态度和外在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的总称,既包括公民对法律本身或法律行为产生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评价,也包括随之产生的处理法律事件的应对能力和对法律后果的期望。

由此可见,评价法律素养的高低必须考虑四方面因素:第一,法律知识,即公民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律相关知识或常识,如《宪法》规定的国家机关的运行、赋予公民基本的权利义务等规定。具备必要的法律知识是公民懂法、守法、用法、护法的前提条件。第二,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即公民对法律、法规应用到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所持的态度和观点。增强法律意识是公民自觉学法、积极守法、合理用法、主动护法的内在动力。第三,法律能力,即公民拥有了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并将其外化到社会实践中的能力和水平。当公民在个人和国家的合法权益可能受到侵害时,运用娴熟的法律能力有利于规避法律风险,保障个人和国家的权益,维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这也是提升公民法律素养的现实目的。第四,法律信仰,即公民内心对法律的肯定程度和认同程度[2]。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讲到:“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刻在公民的内心里”。[3]树立全民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最高期望和追求理念。

(二)法律素养在法治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从国家层面上说,提升公民的法律素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首先,只有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才能促进立法工作顺利开展。立法质量是法律体系的生命线,而立法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立法者的个人素养,尤其是法律素养,及其对该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客观规律的把握。只有具有较高法律素养和良好道德的人,才能制定出反映人民意志和客观规律的高质量的“良法”。此外,立法工作涉及到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只有广大公民主动参与,在民主基础上高度集中,才能保证“良法”的制定,而公民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则是人民群众关心立法、参与立法的前提。其次,只有提高公民法律素养,才能做到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司法、执法活动是带有专职性和有序性的,要求司法、执法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法律知识、强烈的法律意识、较高的法律应用能力,否则难以正确而忠实地履行好神圣的职责。但是,司法、执法活动也是多方面的,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更是错综复杂。在法律规定和客观实际之间,实际上是由司法、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来起决定因素的。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或没有法律规定时,法律素质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和突出。这就要求司法、执法人员在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正确地理解法律的适用,从而提高执法人员的办案水平和办案质量。

从个人层面上说,提升公民法律素养是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现实需要。首先,在现代法治社会,维护合法权益最重要的武器就是法律。如果公民拥有良好的法律素养,既可以用法律武器规避不必要的法律风险、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不会随意的侵犯别人的合法权益,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社会纠纷的发生。其次,公民只有认真地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系统地掌握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严格依法办事,自觉地守法,拥护法律的权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才能让法律落实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从而形成人人学法、人人守法、人人用法的法律氛围。这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更是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落实。

二、重庆市万州区城镇居民法律素养现状的实证调查分析

本次实证调研采取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的主要对象是重庆市万州区范围内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的在职员工以及退休人员4类人群。问卷内容以当前万州区城镇居民法律素养为主线,具体从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能力和法律信仰4个方面共编制出20道问卷题目。

通过半个月的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80份,有效回收率达95%。从问卷的数据分析来看,当前万州区城镇居民的法律素养总体水平趋好,但提升空间仍然较大。

(一)城镇居民大多有储备法律知识并运用于日常生活的良好意愿

从城镇居民对“当新的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时,你是否会去主动了解”的反馈情况来看,有38.68%和32.11%的城镇居民分别选择了“仔细研究”或“主动了解”新的法律法规,仅有8.42%的城镇居民选择了“完全不会关心”。从“目前已有的法律知识,是否能够应对日常工作、生活中发生的法律问题?”的回答情况看,超过60%的被访者认为已经“足够应对”和“基本能够应对”,认为“不能应对”的人有20.53%,认为“远远不够”的人仅占11.84%。由此数据可以看出,万州区大部分城镇居民对学习法律知识有较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已经意识到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对生活、工作都有较大益处。这既为公民的日常行为规范提供了法理条件,也是当前公民自觉提升法律素养所表现出来的一个积极信号。

(二)城镇居民的法律意识总体较强,但当面对个人利益的得失时略显局限性

在调研“当你的权利受到严重侵犯时,首先想到的解决方式是什么?”时,有73.68%的被调查者选择“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20.79%选择“私下解决”,仅有5.53%的被调查者选择“通过非法手段解决”。这一数据反映了万州区城镇居民的整体法律意识较强。但在被问及“在可能损失个人利益的情况下,是否依然能够自觉依法行为?”时,则仅有23%的人选择“坚持依法行为”,44.47%的人选择“需要权衡利益再决定”,32.11%的人选择了“不愿依法行为”。从这一调研数据可见,当依法行为可能使个人利益受到消极影响时,公民则可能显现出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的局限性,即选择规避法律法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能否保护公民的自身权益是公民选择法律途径与否的重要权衡标准,这是我国立法、司法部门在工作中必须考虑的实际问题。

(三)随着法律知识的增长、法律意识的增强,城镇居民处理法律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从回答“遇到麻烦时,是否清楚地知道走法律途径的处理程序?”的数据中可以看到,“清楚知道”、“大概了解”、“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的被调查者达到了90%以上,“完全不知道”的只有6.85%。虽然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大多会向专门的法律人士进行咨询或者直接交由律师出面解决,但是不断提高法律运用能力也是现代公民所必备的个人素养。

(四)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不断推进和落实,公民对法律的认同感逐渐加强,但要让法治上升到全民信仰的高度仍需时日

当被调查者被问及“您觉得法律能维护您的切身利益吗?”时,只有4.9%的人肯定的回答“能”,23.8%和59.9%的人分别选择“基本能”和“偶尔能”,11.4%的人则选择了“不能”。由此可见,目前在大部分公民心中法律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能维护公民的切身利益的,但还没有达到让全民信服的程度,即我国的立法、司法、执法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去完善和落实。

三、城镇居民法律素养提升的可行路径

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资料文献分析,本课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索提升城镇居民法律素养的具体路径。

(一)找准提升法律素养的着力点———建立点面结合的普法长效机制

从1985年我国第一个五年普法规划的出台到今年“七五”普法活动的有序展开,我国在法律、纪律规范和法制教育宣传工作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果。但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普法工作对公民整体法律素养的促进作用,还必须整合资源,着力于建立点面结合的普法长效机制。

1. 学校、社会方面应从面上加大普法力度,健全普法长效机制

学校、社会是普法教育的主阵地,抓的是"关键多数",其普法教育对建立法治国家、造就法治人才和培养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健全和完善普法教育的长效机制。

学校是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学习、成长的摇篮,学校在传授青少年知识、技能的同时更需要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青少年遵纪守法的法治意识,为他们明天走入社会做合格公民做好准备。因此,学校必须把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工作引入课堂教学当中,纳入到常规教育工作中去,并同其他课程一起进行定期考核;针对学生年龄结构、生源背景、社会环境等特点,学校要定期邀请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法律工作者进校宣讲,举行主体鲜明的普法教育活动;要将普法教育工作写入学校工作制度中,建立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担任小组长,对领导成员的职责做明确分工,保障普法教育工作不间断;要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使普法教育工作与教师的工作绩效考核、年度考核评优挂钩,提高教师对普法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与学校相比,社会是由年龄结构、成长背景、社会身份等各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个体组成的群体,社会普法教育的人群更广、普法需求更加多元化,各级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镇乡街道和企事业单位应首当其冲地承担起社会普法教育工作的重心。建立和完善普法教育工作的各级领导机制,根据国家当前的普法规划把普法工作细化分配,纳入到具体部门、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行程当中,明确各自承担的任务和职责;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制度,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养和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从而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转变;建立和完善不同普法对象的学法用法制度,整合社会资源,深入基层推进普法宣传工作;建立和完善普法宣传队伍,对专兼职普法宣传员进行定期集中培训和考核,欢迎和吸纳优秀的社会法律工作者加入宣讲队伍;建立和完善普法教育经费专项专用制度,禁止随意挤占、挪用等现象的发生;建立和完善以人大为主体的考核评估机制,增大普法工作在年终工作考核的比重,加大普法重视程度。

2.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构组织等应从点上建立专业法务的培养机制

社会普法教育的对象是广大百姓,普法教育的内容以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为主,其法制宣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构组织等应当根据各自业务的需要,建立专业法务的培养机制。今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意见》,鼓励各部门各单位综合考虑人员情况和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法律顾问、公司律师制度,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制度等,促进依法办事,防范法律风险。这是我国依法治国的一项重大举措。

3. 调整普法教育工作,丰富普法实践内容,创新普法教育形式

首先,转变普法教育工作的重心,从过去注重禁止性、义务性法律规范的宣讲转变为对权利性法律规范的宣传,从过去对法律条文的面上解读转变为对公民法律思维、法律适用能力的培养,从过去对公民的懂法守法教育转变为用法敬法教育,树立公民对法律的信仰,让法律真正渗透到每个人的心间。其次,创新普法教育的形式,除了利用电视、广播、办板报等传统宣传模式外,还可以利用现有的多媒体平台,比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开设专门的法律法规解读、典型案例剖析、纠纷咨询解答、法律知识竞赛等法制栏目,增强宣传互动力度,实现普法成效。

(二)抓住提升法律素养的支撑点———加快立法体制机制建设,提高立法质量

一是健全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机制体制,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强化公众广泛参与,反映民众真实诉求,避免法律法规的制定出现错位。与此同时,不断完善向党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制度和立项论证制度,充分考虑立法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实效性因素,做到慎用立法资源。二是人大在立法工作中应处理好与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关系,既要减少政府对立法的行政干预,又要加强与政府的统筹协调,明晰法律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的界限,强化公民权利和政府职能转变,既要考虑到执法部门应有的权限和利益,更要考虑到涉及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三是始终坚持科学立法,体现立法的严肃性。在立法的立项、论证、调研、起草等各个环节,都要充分发挥基层人大和专家学者的参谋智囊作用,确保制定的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三)明确提升法律素养的切入点———坚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一是建立健全司法工作人员的培训机制,既要从思想上抓好司法人员的法治理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司法人员一身正气的公众形象,又要从专业上抓好司法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司法工作的专业水平。二是坚持司法公正原则,坚持严格依法办案,落实公开审判制度,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审判管理制度和案后监督制度,健全改判和发回重审案件的反馈机制,加强案件质量监督,体现个案公正,树立司法权威。三是全面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零容忍”查办违纪违法案件,肃清司法环境。四是建立和健全民众监督制度机制、民意沟通表达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做到阳光司法、有访必复、有问必答,增强群众司法信任感。

(四)把握提升法律素养的覆盖点———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首先,端正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观念,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服务宗旨。执法人员应当时时牢记执法过程中的罚款处罚等只是警示和教育行政相对人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不能颠倒本末、以权为大、以罚代管。其次,建立、健全执法人员业务素养培训机制,提高执法水平。制订执法人员定期培训计划,做好经费预算;培训内容以界定行政执法范围、明确行政执法程序、提升行政执法技能为主,确保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采取典型案件讲评、专家专题讲座、组织外出学习等方式进行实践性培训;对培训实效进行量化考核,定期监督检查。再次,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健全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制度,采取自查、互查、抽查等方式对执法工作的程序、审理、执行等各个环节进行审查,确保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进行。

参考文献

[1]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2]刘旺洪.法律信仰与法制现代化[J].法制现代化研究,1996,(1):227.

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 篇8

[关键词]实法律;法律情景剧;法律素养

法律课程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在知法、懂法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会发现,绝大多数的职高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自我表现,因而他们对法律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是传统枯燥的法律课堂的学习大大打击了同学们学习法律的兴趣。由于同学们的法律基础薄弱,文字理解能力差,造成了对法律学习的困难。为了提起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同学们的法律素养,我们在法律课堂中引入法律情景剧,定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法律情景剧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指引,由学生确定一个有关法律的主题,撰写成剧本,选好演员,并用手机进行拍摄,电脑软件进行剪辑,最后播放并讨论的形式。法律情景剧不仅丰富了教学的形式,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对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法律情景剧在具体实践中,主要由4个环节构成,它们分别是“撰写情景——表演、拍摄情景——剪辑情景——探究情景”。下面就由笔者就如何在法律课堂实践法律情景剧做简单介绍。

一、具体设计与实施方案

法律情景剧的实施在法律课程的教学中深受学生的欢迎,但也是一项非常耗时、耗精力的工作,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完成。课堂的法律情景剧的运用是一门艺术,若使这一教学方式真正成为提高学生法律素养影响的有效载体,而不是流于形式,老师就要精心设计、有效引入、适时指导,使每个学生树立积极参与的意识,保持高涨的情绪,才能更好地实现法律情景剧所应达到的功能和效果。

1.撰写情景

法律情景剧任务的布置应在开学初就进行,采用小组分组的形式,先选择一个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编写剧本。

(1)小组分组。老师在开学初的时候就将全班同学以宿舍为单位分为四组,并选出每组的小组长,负责统筹全部工作,后面小组长再对本小组成员进行内部分工:撰写剧本、导演、演员、拍摄、后期剪辑、后勤工作等,最后成果包括剧本和十分钟左右的微视频。这样,在整个学期当中,每个同学都是一部生动法律剧的导演者、表演者、制作者。

(2)选题。法律情景剧选题要求是①要能切合课程教学的内容,有明确的主题和目标;②要有典型性,选题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情景剧效果;③贴近生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④老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书籍资料选题,还可以让他们从日常发生的时事、新闻中寻找选题。例如在笔者的课堂中其中一个小组的选题是:在欺凌中的反抗。这是发生在校园中的情景剧,案情内容是:柏霆于某天下午放学后,途径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明德书院门口,遇见他的同班同学(即被害人马涛),事发当时,只因马涛取笑柏霆自闭,柏霆就用拳头向马涛的头狂打五六拳,导致马涛眼部受损,柏霆是构成故意伤害罪还是正当防卫?该作品剧情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由于这一个选题直接取于生活,主题鲜明,紧密结合实际,完成的情景剧使大家在观赏时也觉得非常亲切,针对性强,容易引起共鸣,产生积极的效果。

2.表演、拍摄情景

撰写好剧本后,便根据剧本的情节和本小组同学们的特点,确定演员,一般采取志愿为原则。拍摄的工具是我们最为常用的手机。为了有更好的拍摄效果,老师应该在课堂上教同学们如何用手机进行拍摄。例如拍摄的时候,应该采用横方式;固定镜头的近景和远景的距离应该怎样设计;影片转场一般利用景物转换,如何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进行转换等。在整个法律情景剧中,利用到的场景是非常之多的,有利用宿舍的、操场的、饭堂的、家里的等,因为手机拍摄方便,同学们很容易能够取景,也让我们的同学们随时就可以投入到剧情的拍摄当中。

3.剪辑情景

当剧情拍摄完后,后期剪辑的同学们就开始工作了,但是对于剪辑完全不懂的同学们如何完成这项任务呢?这时候就得要求教师先学会,然后在课堂上教同学们。笔者刚开始也是不懂的,足足花了一天时间学习。剪辑视频一般采用Vegas这软件,为了让同学们熟练运用这个软件,光光在课堂上讲一遍是不够的,还要分小组上到讲台上实操,并把软件拷好,装到同学们的电脑上。同学们的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经过讲解和实操后,大部分同学都掌握了如何剪辑,最后还利用这个软件做出了很多特效如模仿电视剧制作幕后花絮,不得不说这个过程给同学们提供太多学以致用的平台,不但通过拍摄全身心投入到剧情当中,让自己真切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还学会运用剪辑软件,提升其他技能的学习。

4.探究情景

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后,就到最后展示、探究情景环节,在这个环节里,首先由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向大家介绍大概的案情故事,接着播放微视频,最后由同学们讨论并给予评分。评分标准为总分100分,其中(1)情景剧是否具有法律教育性占20分 (2)情景剧故事是否完整占10分(3)情景剧是否剪辑流畅占10分(4)情景剧是否添加文字占5分(5)情景剧是否具有吸引力占15分 (6)情景剧演员表演是否合格占20分(7)情景剧是否具有创新性占10分(8)做到了与其他组不一样的特别事情占10分。在播放情景剧的时候,由于是同学们自己参演、自己拍摄、自己剪辑,没有一个同学们不认真观看的,还不时发出笑声。

法律情景剧播完了,但是教学活动并没有结束。老师还应组织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讨论、发表各自的想法,并给予及时点评,深化同学们对情景剧的理解以达到心理的共鸣。法律情景剧把教育的痕迹淡化了,而教育的目标也就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去了。

二、法律情景剧对学生法律素养的影响

1.法律情景剧,提高了学生的法律素养

当学期结束,每个小组为自己的劳动成果加上分后,笔者觉得法律情景剧是成功的。职业教育就是要培育各种各类专门人才,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而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法律素养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法律素养是指一个人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一是指法律知识,二是法律意识、法律观念,三是法律信仰。法律情景剧不同于一般娱乐性的小品表演、音乐表演,它实际是法律实践的环节,对学生的法律素养有着较高要求。

首先学生在拍摄前,必须对剧本进行认真研究,选取什么样的题材都有进行仔细地研究和分析,将剧本里的故事、人物和情节进行深入探索,再借助合适的造型设计、千锤百炼的台词技巧、精心编排的场景以及与其他人物之间的真切交流才可能在荧幕上准确地展示、塑造人物形象,最后接受观众的考验。这一整个时期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去主动思考、大胆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参与和展示才华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法律意识,强化学生的法律素养,并从中学习法律知识。因此,法律情景剧就是老师和学生将法律以形象、生动的形式再创造的一种集法律和表演于一体的高参与性的活动。

其次,不容置疑,任何一个情景剧,没有一定的理解是难以成功的,这其中包括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主要内容,明晰剧情的背景和剧中人物的生活环境,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相应的动作、表情、语言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仔细撰写、研读剧本作品,在撰写、研读的过程中揣摩、理解、把握作品的立意,吸收其所要反应的法律问题、道德准则,再去最大限度的贴合剧中的人物形象。因此,法律情景剧除了要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感应剧中的法律情感。

法律话剧实际是学生创作新剧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扩展学生的法律视野,还可以培养学生以现代法制观念反观作品的内涵,不但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奠定了法律教育的基础,最重要提升了学生的法律素养。

2.法律情景剧,激发了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和动机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必须具备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责任感。法律情景剧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扮演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并且情景剧生动、形象、互动性、参与性强的特点正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制胜法宝。它通过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简短的剧幕,反映了学生对现实法律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其特点在于直观、有趣、渗透性强,比单纯的说理见效快,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因而法律情景剧有利于培养同学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法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法律情景剧,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法律情景剧的完成不能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它需要一个团队的力量,这个团队里,有人当组长,统筹全部工作,锻炼了他的组织、表达、协调能力;有人负责撰写剧本,锻炼了他的写作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有人负责当演员,锻炼了他的表演、表达能力;有人负责剪辑视频,锻炼了他制作视频的能力,最重要的还培养了同学们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在思想上得到了交流与沟通,在沟通中去克服困难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增进了合作,在合作中他们懂得去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去尊重他人。

4.法律情景剧,提升了法律课教育教学的效果

一位哲人说过,个体的精神世界的建构与超越,绝非来自外在的强迫与压力,而是来自内在的认同与觉醒。如果老师仅仅在课堂上空说法律的理论,它必然像悬壶般空泛地凌驾于生活实际之上,因此我们应该让理论立足、渗透社会实际。将法律情景剧引入法律课堂,让大家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通过学生的自编自演,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用情景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潜移默化,形成轻松、愉快、合作、和谐的良好课堂氛围,避免了枯燥的灌输式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能极大地提升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远远胜过老师的苦苦说教。

总之,在法律教学中引入法律情景剧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通过自编、自导、自演、自作中张扬个性,施展才华;还可以消除学生对枯燥法律条文的误解,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提升课程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同时也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创新了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蒋燕红.历史情景剧引入课堂的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09(9):201.

[2]孔丽云.在经典话剧教学中提高表演专业学生的德育水平[J].邢台学院学报 2015(1).

上一篇:热工自动化专业下一篇:自动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