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伦理意识

2024-06-17

生态伦理意识(共11篇)

生态伦理意识 篇1

一、老子的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一) 天网

老子, 春秋末期楚国人。在老子的哲学思想里, 大致可以把伦理归纳到通过“四大”组成的天网中。而这“四大”便是“天, 地, 人, 道”。“道”则是老子哲学体系里的最高范畴, 是万物之源。天网通过“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的规律运行。所以由此看出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 “道法自然”便是他的思想核心。

(二) 道德

所谓道德, 便是先循道, 再具德。老子认为遵循“天道”之人便具有崇高之德。所以老子继而又曰:“故道生之畜之, 长而育之, 成之熟之, 养之覆之。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思想中的方法论核心便是“无私”, 所以衍生出了“圣人去甚, 去奢, 去泰”“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的绿色消费观以及“虚极静笃”的朴素观, 强调人们要保持心境空明宁静的状态。老子这种无私的观念正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有力抨击, 无私便是一种大智慧, 它强调不争不抢, 复归于本心。当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 而不是以一种索取的方式相处, 那便是一种无私之境界。

(三) 慢设计

在设计伦理中, ”返璞归真“一词成为了近年来生态设计观的核心思想之一, 而这种朴素的哲学观念的思想根源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老子。设计领域中, 在强调技术革命过快的背景下, 一些设计师开始讨论的命题逐渐转变为设计对人的生活节奏所产生的影响。于是产生了一些对快餐文化的反动——慢设计。“慢设计”最早由瑞士建筑设计师Atelier Peter Zumthor在《Anything Goes, But Slow》一书中提出。它不同于1998年Donald A.Norman所提出的省时省力高效率目标, 但又并不是在倡导设计低效率。它是设计师与快餐文化所做出的伦理与实践斗争。作为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 慢设计除了强调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平衡关系外更注重现代生活中消费者心中的非物质的精神需求, 提倡人们用“慢”下来的时间体验生活的本质。但“慢”并不是提倡一种懒散的生活态度, 而是一种针对于“快”的反思, 就像老子的“无为”, 它强调的是一种宁静的心性, 以及对生活一种细致的体验。在设计的案例中比如意大利设计师Fabio Molinas设计的tavola archaica系列是一个诠释人与日常物品和食物之间有很强的情感纽带的能力的概念性餐具设计项目, 设计本身超越了它的使用功能。原始人从制造石器就已经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技术发现。Fabio Molinas很好的吸收利用了这些启示。tavola archaica系列餐具是在现代设计的语境中对史前工具的重新诠释。在该餐具中, 工业技术与原始手段加以结合, 餐具并没有华丽的装饰, 而是遵循了石头本身的形状和功能, 让人们能够在快餐文化中慢下来思考生命的本质和意义。这里, 设计探讨的重点可能并不是产品的易用性或者观赏性, 它强调的是一种对生活的反思和对浮躁快餐文化的有力反动。以设计逐渐改变人们的心性, 触发大众的思考。这也是慢设计的理念核心所在。这也正是“致虚静, 宁静笃”的返璞归真之意。

二、庄子的哲学审美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一) 至德之世

庄子, 战国宋国人。庄子的哲学体系是在老子哲学思想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 “至德之世”可谓是庄子的思想核心。“至德之世”便是人们最为纯真, 心无私欲的年代。庄子提倡人们回到原始状态的文明, 从他的理论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庄子是偏向性善论的。庄子认为, 在尧舜禹以前就有容成氏、大庭氏等十二个时代, 他称之为“至德之世”。但是到了封建社会的尧舜禹时期人类的天性便受到了损害, 封建等级制度导致了人们为了权力去互相争夺。社会开始有了压迫与不公, 相对于与春秋的老子, 战国的庄子更处于一个诸侯争霸的乱世, 所以庄子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开始思考伦理的意义。庄子是反儒家的, 他认为强制性的道德伦理只会让人善良的天性受到禁锢, 人们的本性受到了压抑便更会做出有违背道德之事。因为在原始社会的最初, 人们的本性是善良的, 生活的方式是和睦平等的。

(二) 物我同一, 顺物自然, 物无贵贱

庄子在”物我同一“的基础上又引申出了”人与天一“”物无贵贱“”顺物自然“的思想。”物我同一“的思想即是把人类同自然有机地看做成了一个整体。在这三个分支理论中最为先锋性的便是“物无贵贱”, 虽然它晚于希罗多德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个世纪, 但是庄子的的理论却更为宏观, 因为庄子认为平等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人类, 人类同物也是毫无贵贱之分的, 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三) “顺物自然”“物无贵贱”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庄子这些思想也在不断渗透到设计领域之中, 丹麦设计师Jonas Edvard生态灯具-MYX就是顺物自然思想的最好证明, 他采用的方法是用来自商业农场的牡蛎蘑菇菌种和纺织行业中植物麻纤维的边角料, 让牡蛎蘑菇生长在麻纤维上。收获新鲜健康的蘑菇后, 可以饱餐一顿, 而菌丝已经将植物纤维塑造为一个轻质灯罩, 干燥即可使用, 当然也可以将这两种有机物堆肥而使其可持续利用。2~3周左右, 蘑菇菌丝体和植物纤维生长在一起此时弹性十足和柔软活动的纺织品灯罩就已成形。这种灯罩的设计是绿色设计和慢设计观念的完美结合。是庄子“顺物自然”在历史翻新后的理论结晶。

并且早在现代建筑的弗兰克·赖特强调的有机建筑理论里,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观念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因为在该理论中提出的一个创新性的理论方向便是—建筑, 人, 自然都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巴巴纳克所提出的为真实世界而设计, 为第三世界的国家而设计, 为残疾人而设计, 从而将设计从精英主义, 大众主义彻底过渡到了全民主义。设计师们不仅开始关注各种群体的同时也在关注对材料本身的尊重, 每一样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索取一定是要在保持平衡的前提下进行。

通过对道家理论探究可以看到古代哲学思想对当今工业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警示与启示的意义。老庄“道”论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作为东方具有跨时代性的文化智慧和价值思想。

参考文献

[1]Donald A.Norman著.情感化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5.

[2]李耳著.老子[M].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3.3.

[3]任俊华著.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智慧生态探考[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3.

生态伦理意识 篇2

环境伦理与生态工法

环境伦理是探讨如何适当关怀、重视,并履行我们保护自然环境之责的理论与实务做法,亦可称为环境道德(environmental morals).早在几千年前的中国,道家与儒家基本思想已有明确的启示,强调天地自然和谐对人类存的重要,强调人类做为万物之灵必须尊重生命的永恒意义.20世纪初,欧洲地区拜工业发展之赐,社会经济骤然起飞,但在提升物质生活的丰富度之余,却也因各项需求接踵而至,必须大量开发自然资源以因应社会发展的步调,但是随着森林野地的过度开发利用,大规模的灾害因而接二连三发生,包括雪崩、山崩、洪泛等.1938年德国Seifert首先提出近自然河溪整治的概念,将自然景观生态的精神及手法,融入河溪治理工法之中,因而激活了尔后生态工程学门开端.而事实证明,唯有不违反大自然的运行规则,以生态系为环境管理之基本单元的`原则,方是根本解决之道,因此人类展开各种利用或遵循生态特质之技术的研究与研讨.“生态工法”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应用概念,是将生物学及地域生态学的知识活用于构造物的建设或保全上的技术.生态工法主要是利用水、土石、植物等自然性素材为基础,建造能达成自然保全或改善景观机能的构造物,其功能有助于复原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同时对地域景观的改善也有帮助.生态工法的推展开启了工程界和保育界之间的对话机制,已从过去的概念或理想,走向实务的运用,政府并将之列入重大研究与议题之中,相信未来定对台湾环境品质的提升,定有更正向的助益.

作 者:黄琼彪 HUANG Qiong-biao 作者单位:台湾林业试验所,台北刊 名:水土保持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年,卷(期):12(5)分类号:X171.1关键词:环境伦理 生态工程 生态工法

呼唤企业生态伦理 篇3

企业生态伦理又称为企业环境伦理,是处理企业与生态关系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的总和,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德诉求。它与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相互交融,相互作用,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企业生态伦理问题的提出,发端于企业活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变化。谈到企业经营伦理,人们会想到企业与所有者、企业与员工、所有者与管理者、企业与政府、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伦理关系的构建与体系规范,即企业伦理主要侧重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企业的社会道德和企业的人际道德,而很少注意到企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实际上,处理人与自然道德关系的生态伦理也是企业伦理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中国的大多数环境问题都同企业活动有关,我们的企业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比重接近70%,江河的污染有一半以上来自工业企业,大气污染90%来自工业企业。城市污染、农村污染大多也与企业行为或产品品质有关。因企业管理不善造成重特大环境事件屡有发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所以,企业除了把自己的产品、自己的服务做好以外,应该随时考虑怎样能够为社会提供一些其他的服务,即应该承担与其相匹配的责任。当前,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制约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当我们贯彻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时,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构建生态伦理,企业责无旁贷。

从短期来看,企业履行环保社会责任,构建企业生态伦理可能要牺牲一部分眼前利益,比如增加污染处理的费用,更新使用更加节能环保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赞助社会公益环保事业等等。我们的一些企业往往也以此为借口,忽视生态伦理,没有承担起相应的环境保护的责任。实际上,从长远来看,倡导生态伦理与企业利益是互利共生的,企业履行环保社会责任是一种推进企业长远发展,实现生态生态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双赢的高姿态明智之举。

首先,企业的生态伦理建设有利于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推进,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和市场机制将更加完善,那些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将不会再有生存的空间,中国企业只有借鉴国外先进技术,走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节约资源的集约化经营道路,才能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为此,企业生产必须把“持续发展”作为总体目标,充分考虑到环境生态的维持,努力改善企业环保与发展的冲突关系,提高企业的环保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企业生态伦理的必然要求。

其次,建设企业生态伦理,绿色生产,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获得参与国际竞争通行证的迫切需要。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同世界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参与国际竞争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就是因为生态伦理的缺失,中国的产品屡遭“绿色壁垒”的阻挡,被挡在了发达国家的门外。因为西方国家环境保护意识较强,各种环境标准的制订和实施相比发展中国家而言比较完善。发达国家充分利用与发展中国家在环保方面的差距,以环境保护的名义构造出形形色色的绿色壁垒,以保持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使国内市场免受冲击。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忽视绿色产业的发展,盲目开发出口产品,放松对产品安全和防污标准的监督检验工作,没有形成无公害的管理体系,许多产品不符合环保标准。因此,只有强化企业生态伦理建设,才能使我国企业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在未来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再次,建设企业生态伦理,是企业树立公民形象,提升社会认同与支持,获得长远利益的重要选择。今天,中国民众的环保意识已然有了巨大的提高,中国人开始越来越注重企业的环境行为,关注企业的公民责任。一个在环保方面负责任的企业无疑会在社会公众心中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优秀的企业公民将会受到公众的尊重、信任与支持,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无疑会给企业带来竞争上的巨大优势,并促进其与消费者、政府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良好关系,实现企业更大更长远的利益。

倡导企业生态伦理,意味着企业主动承担起环保的社会责任,向社会表明了企业对待环境的态度,也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需求。

生态伦理标准的明确

自觉履行企业生态环保义务,建设企业生态伦理,首先要求我们的企业主动建立起明确的生态道德标准,在企业制定决策和生产经营过程中,明确什么样的行为符合生态道德,什么样的行为属于生态不道德,以生态道德标准来约束企业的行为。企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最终都可以归结为道德价值判断问题,优先考虑何种价值的问题及采取行动的意愿问题,所以是价值取向问题和意愿选择问题。因此,生态伦理建设要我们的企业必须建立起正确的企业生态伦理道德评价标准,学会用生态整体思维的方法去进行经济运作,除经济分析外,还要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从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使用到产品的开发,从产品的设计、组织生产、成品出厂到使用后的整个生产过程,都必须考虑到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把环境的安全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方面,主动承担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实现生态伦理和企业效益的“最优化”,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优秀公民。

生态伦理氛围的塑造

生态伦理建设呼唤企业的自觉行为,要求我们的企业以生态绿色为导向,在绿色价值观的指导下,营造良好的企业生态文化,使企业组织内部形成浓厚的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企业生态伦理氛围,在外部树立企业关注环保、主动承担责任的优秀形象。企业作为社会组织,同样具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无论是企业的经营者还是员工,其思想动机或是行为方式,都是依赖于企业特定的价值目标。而企业生态文化的创建,就是要营造这样一种道德氛围。首先提倡我们的企业家进行生态性决策,执行绿色领导力,做倡导企业生态伦理的典范;同时也要组织员工学习关于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提高其生态意识水平,自觉树立尊重自然,科学发展的生态态度,形成自觉的生态责任感。

基于生态伦理视角的生态休闲探讨 篇4

关键词:生态休闲,生态伦理,环境保护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加快了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进程, 信息化及现代化的逐步实现, 使各国的经济迅速发展, 缩短了人类生产生活需品的时间, 拉长了人类的自由时间。在我国, 由于经济的迅速增长, 人们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 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行5天工作周制及三个节日长假制度, 使人们有了更大的经济能力和更多的自由时间来用于休闲, 并且开始发展高品味、高层次、高质量的健康、向上、轻松、从容的生态休闲。对于生态休闲的定义和生态休闲的本质问题, 尽管目前也有学者提出, 但很少有人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进行深入地研究。生态休闲是建立在休闲的基础之上,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融入自然的一种生活状态和行为方式。或者可以说, 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 暂时放弃人类特有的、以人类为主体的观念, 接受自然和感受自然环境, 使身心处于“无为”或零度心态的状态。生态休闲的实质是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态环境的体验, 作为休闲的一种特殊形式。

1生态休闲的伦理属性

生态休闲所追求的是一种自然休闲、绿色休闲、原生态休闲, 同时也是一种高质量休闲。因此, 生态休闲应当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维护自然环境, 保护生态平衡, 兼顾休闲相关利益群体。伦理属性是生态休闲的本质属性, 这一属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从生态休闲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 生态休闲作为大众休闲的更高级形式出现, 所反映的是对传统大众休闲批判反思的结果。人的休闲活动有着多种价值取向, 诸如以解除体力上的疲劳为价值取向, 以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为价值取向, 以满足基本需要为价值取向, 以追求享乐为价值取向等。但只有建立在使人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道德价值取向基础上的休闲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态休闲。杰弗瑞·戈比曾把人获得自由发展的条件作为“为我们的时代, 为我们的社会重新定义休闲”的基本方面。那么, 人怎样才能获得这种自由发展的条件?保持环境的可持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关键。尤其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资源消耗, 环境的可持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困境的今天, 保护环境, 维护人与自然界的协调, 就越来越成为人们满足休闲需要, 提升休闲质量, 并实现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基本前提。生态伦理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揭示了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 指出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休闲中的道德价值意义。

其次, 生态休闲概念很大程度上不是一个描述性的事实如何的概念, 而是一个应该如何的伦理概念, 这是生态休闲与其他休闲形式如艺术欣赏、聊天谈心、旅游、娱乐、购物、园艺、阅读、健身锻炼等传统概念的重要的区别。以生态伦理为基础的休闲把追求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融为一体的意境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自中国古代, 休闲就“崇尚自我心境与天地自然的交流与融合,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推崇静观、独处等宁静的状态”。但中国古代休闲对人与自然交流与融合的追求, 与今天可持续休闲方式对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融为一体的意境追求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 追求修身养性, “人依木而休, 使精神的休整和颐养活动得以充分的进行, 使人与自然浑为一体……”。而后者则是社会迈向后工业阶段过程中提出的要求, 是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长远目标, 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自觉要求。

最后, 生态休闲是对传统休闲的道德修复, 或者说是休闲者和休闲利益相关者义务和责任的追加。在社会迈向后工业阶段的急速变迁中, 影响休闲质量的诸因素发生了显著的结构置换, 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与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使自然环境因素在休闲质量结构中的地位突出。休闲的可持续伦理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环境的伦理关系, 为人们认识休闲质量, 确定追求高质量的休闲目标, 评价并规范休闲行为, 提供了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我们应该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生态价值、存在性价值, 即在维护整体生态系统完整性、物种多样性与不断优化中的作用。这种内在价值是自然界经历漫长的地质年代, 在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作用过程中, 依靠自身创造出来的, 它对于维护整个系统的存续、演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正确定位自然界价值的基础上, 可持续伦理进一步要求人们珍惜和爱护地球上的生物, 尊重并维护它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因此, 人类必须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协调出发, 自觉承担维护生态平衡, 合理利用资源, 促进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义务;自觉担负起保护自然界, 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谐的生态责任。

2生态伦理道德观为生态休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伦理支持

生态伦理的道德观念体系包含和谐自然观、可持续发展观及生态消费观, 生态休闲的可持续发展呼唤着新的生态伦理观念, 而新的生态伦理观念又将驱动人们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它对重新塑造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培养人类对后代的生态责任感和生态伦理观有引导作用。因此, 生态伦理道德观对生态休闲的构建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1生态伦理包含的和谐自然观有利于确立人与自然平等的环境道德观

生态伦理的和谐自然观要求人类与自然建立一种良好的和谐关系, 人类要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自然, 把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规范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 倡导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 积极能动地改造和利用自然。破坏大自然, 浪费自然资源, 就等于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也就等于是在慢性自杀。人们秉承一种生态危机意识, 才能担负起保护地球、保卫家园的神圣职责。

生态休闲提倡回归自然, 因为人类的生存从物质到精神都离不开自然, 而今天的人离自然越来越远。在无知和贪婪之下, 人拼命掠夺和滥用自然资源, 造成资源匮乏, 生态退化, 环境恶化, 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紧张化。大自然中体现生命力的“绿色”正在丧失, 环境意识觉醒的人们渴望到原始优雅的自然中, 享受生命的绿色之美, 绿色化。杰弗瑞·戈比认为, “从美学的角度上看, 如果空气更加清新, 树木不再被砍作木柴, 机动车和大货车不再制造大量的噪音和尾气, 环境不再因为人类的能源消费而发生大的变动, 那么社会休闲活动的质量将在这种环境下得到很大的提高。”如今的人们也越来越倾向于在回归自然、涵咏自然中体悟宇宙之道和人生至境。近年来不断呈现的农家游、郊区游等生态休闲形式, 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即便是一些现代人造新景观, 也都在不同程度地着意营造人与自然相谐的环境和氛围。例如上海郊区最大的旅游度假区太阳岛, 高尔夫球场、室外网球场、田园式度假村等一流的休闲娱乐设施, 与鲜花、绿树、流水达到了完美的融合。因此, 休闲者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 尊重大自然的价值, 爱护自然生态环境。确立新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充分发挥伦理道德的调节功能, 合理协调旅游者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使休闲活动符合大自然的规律, 进而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2.2生态伦理的可持续发展观有利于建立生态休闲的可持续发展生态道德观

可持续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承认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生态系统的规律性, 摒弃以往那种只顾产出、不顾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生产方式, 在求得发展以“满足需求”的同时, 要顾及“限制”因素, 即“发展”的概念中蕴含着制约因素。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即自然资源与环境。不言而喻, 人类的存在和活动必然会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干预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要保持社会的持续发展, 就必须通过指导使人为干预自觉地控制在自然生态系统维持自身的动态平衡所许可的范围之内。

生态休闲是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体现, 强调整体和全面的理念, 在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过程中, 人们应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思维, 即人与人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当前与未来的协调。休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关注人、关注人的祖辈传流的历史文化, 也关注人类未来的走向, 人们应该增加对休闲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和经济影响的理解, 加强生态意识和伦理观念, 建立起对休闲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的保护意识。休闲管理者以整个地区协调的区域规划为基础, 对休闲地区进行针对性的开发, 在保护当地厚重的自然遗产和优美的人文景观的基础上, 适度发展休闲资源, 保持休闲地的绿色生机;同时重视生态环境承载力, 自觉将游客限制在承载范围内。因此, 管理者所要关心的不仅仅是经济社会问题, 还要关心生态环境问题, 即要实现该地区的生态化发展。此外管理者还应注重培养游客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观念, 爱护大自然, 保护生态美, 使生态休闲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3生态伦理的生态消费观有利于树立生态休闲的生态消费观

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 消费问题很少被上升到伦理道德的高度来加以重视。面对自然环境的严重恶化, 人们充分意识到, 正是由于在消费问题上缺少规范和约束, 才使得人们对自然环境破坏的规模不断扩大, 因此, 提倡合理的、健康的消费是生态休闲环境伦理的重要规范内容。

生态休闲作为一种消费行为, 既有物质消费的内容, 又有精神文化消费的内容。生态休闲提倡合理、健康的消费, 反对奢侈浪费:一是以精神消费为主, 适当辅以物质消费活动。在生态休闲中, 参与该项活动的人群主要以获得生态感受、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丰富精神境界为目的, 因此其消费活动主要把满足精神需要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 但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要与满足精神生活需要的要求相适应;二是生态休闲者在参加生态休闲消费活动时, 不应把这种消费仅仅看作是个人的爱好, 进而尽情地大肆消费或奢侈浪费, 而应遵守“绿色”消费的行为准则, 将生态休闲视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手段, 努力使休闲消费行为不破坏生物系统的良性循环, 使人类与自然之间真正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关系。

总之, 生态休闲必须建立在生态伦理道德的基础上, 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要求休闲的参与者包括开发者、经营者与休闲者都能在享受环境、认识环境的同时, 共同开发其内涵的、丰厚的道德底蕴, 为生态休闲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伦理支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2]马惠娣.休闲——文化哲学层面的透视[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0, (1) :59-64.

[3]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0.

[4]马惠娣.休闲——文化哲学层面的透视[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0, (1) :59.

生态伦理意识 篇5

一、 电影《星际穿越》成功的主要原因

美国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主要讲述的是多年以后的地球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无法再继续生存下去。[1]而主人公库拍为了挽救处于地球上的人类不断的探索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在他探索的期间历经千难万阻,父女隔时空交流,最终主人公找到了自己的女儿。该部影片科学元素层出不穷,电影科幻情节令人神往。《星际穿越》自上映后,被选定为2014年最烧脑影片,受到了广大网友的追捧,在豆瓣网更是给予高等评分。

该部影视作品的科学顾问由知名的物理研究学家索恩(K. S.Thorne)担任,他为了使更多的人能了解到该部影片的精髓,专门写了一部名为《星际穿越的科学》的科幻书籍。本部影片由知名导演诺兰(J. Nolan)进行组织与领导。可以说这部影片是影视大师与科学研究大师共同构建形成的影视著作。然而在拍摄该部影片之前,影片科学顾问索恩与导演诺兰进行了两项约定,一是电影的内容结构与情节不能违反现有的物理知识与宇宙知识。该部影片由著名的物理学家进行指导,保证影片科幻伦理教育的科学性与严谨性。电影中的未知领域,是在物理规律与宇宙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推测,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而这些未知领域正是当前科学研究者所深入研究的内容。二是影片中未知领域的推测是极有可能发生的。第二项约定给予科学研究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本部影片以父女亲情作为影片线索,讲述了人类命运的变化。

二、 科学理论与伦理和宗教之间的联系

影片中,地球已经不再适宜人类居住,伴随着宇航员拯救人类进行,科学技术理论的问题也不断的涌出。年轻的库拍看到年老的女儿墨菲走向人生的尽头,已经涉及到了传统的家庭伦理规范问题。而这种涉及家庭伦理的情景正如电影《回到未来1》所演绎的男孩回到过去后与亲生母亲相恋,充分地表现了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在其他的科幻影片中,科学发展与伦理问题的矛盾与冲突同样鲜明。同时,科幻影片彰显了科学片的矛盾理念。[2]科幻影片是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以科幻元素创新的影视文本,通常反映了反科学主义,倾向宗教主义与神秘主义。两位救世主墨菲与布兰德的后面依然有着拯救人类计划,也就是“拉撒路计划”,这个计划以圣经新约代表人物拉撒路的名字命名,拉撒路患病死后被耶稣救活;库拍空间站也如同“诺亚方舟”。电影中的这些设定充满了宗教色彩。在许多的科幻影片中,不难看出其所蕴含的宗教意识,例如影片《黑客帝国》《超人》《地球停转之日》等,这些影片都涉及到西方的宗教文化。而科学影片的矛盾理念反映了科学理论和宗教精神两者互相结合形成统一的西方文化。

三、 科幻电影给科技伦理教育带来的作用

科幻影片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加以幻想而形成的影视文本,其中该部影片通过丰富的故事情节与严谨的内容结构,再加上父女真实的情感交流,从而引发观影者情感上的认可与共鸣;在现代化科学技术基础上,对未来世界发挥丰富的幻想,结合现代化先进的电脑合成技术,从而极大地拓展电影的想象空间。伴随着科幻故事的发展,科技伦理意识也慢慢显现,实现道德想象力向道德情感转化。对于道德来说,情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道德源自于情感。

(一)培养对未来人与自然的责任感

对于传统的理论学来说,主要考虑的是现代社会的责任,极少对未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行考虑。当前,我们处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时代,不仅需考虑当代对人类的责任,同时还应当考虑对未来人类的责任。我们难以通过肉眼来观看损害自然和谐的事物。而这些潜在的灾害对当代的人类的影响不大,但是可能对于未来的人类产生重大的伤害,使得人类与自然相处受到迫害。基于此,当代的人类应当培养起对未来人与自然的责任意识,承担着对未来人的责任与履行的义务,减少对自然的损害,还未来人一个美好的明天。

(二)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责任感意识

现代化的理论道德观念旨在强调人类对自然所行使的权利。功利主义伦理学中讲述了现代人类承担着保护自然的责任与义务,而这种理论是在自然能够给予人类资源的前提下的一种自我保存意识。在义务论中对自然进行立法,严格要求人类规范行为,而实际上该理论过度强调人的理性力量,让人类完全忽略自然的基础地位,对自然的生存发展漠不关心。通过科幻影视作品,我们能够真切地看到人类使用现代化技术对未来人与自然造成的影响。[3]科幻影片启示我们,现代人类不仅应当考虑当代自然生存与自身命运,还应当重视未来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从影片中可以了解到,地球之所以不再适宜人类居住,是因为当代人类对自然物种的过度侵袭,从而导致地球生态圈受到破坏。人类所享受的地球权利都是平等的,因此,当代人类不应只考虑自身的命运,还应当对未来人与自认负责。所以,人类应当提高自然保护的责任意识,加强对未来人与自然的责任,重点强调人类所做的行动应当对未来自然负责。坚持可持续发展,始终将人和自然放置在同一个发展的系统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应当重视自然的价值,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美国的科幻影片通过未来地球所遭受到的灾害警醒我们,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应当重视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人类享受着同等的地球权利,我们应当充分的考虑自然的价值与未来人的权利,从而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加强现代人类承担的责任。

(三)加强人类的忧患意识

该影片采用科学技术活动对未来的人类与社会进行了想象,极大地引起了人类的忧患意识。而忧患意识实际上具有预警的作用。“预警”是战争中出现定义为对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提前警报。预警是指人类对未来世界的一种预测和警示。

生态系统环境受到破坏最大的责任者是人类。因为人类无休止地进行非理性的行为与活动,所以导致了许多的环境问题。例如全球变暖、沙漠化、空气严重污染等,这些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科幻影片演绎的正是当代非理性的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并对未来世界进行负面的幻想,想要通过科幻影片来警醒人类当前所做的不合理行动。

(四)极大的丰富科技伦理教育教学内容

所谓的科幻电影是在现有科学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展开一系列的幻想。生态环境系统受到破坏,产生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人类的内心受到了严峻的拷问,核辐射与核泄漏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使人感到极度恐惧,这些事件给予现代化环境伦理教育带来了丰富的案例。克隆人也引发了科技伦理问题,基因歧视的问题给予生命伦理带来了丰富的案例。人-机关系与智能机给予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案例。通过这些案例,使得科技工作者对现代科技活动进行反思,分析现代化科技活动对人类产生的影响以及后果。人类应当肩负起保护自然的责任,正确看待现代化高新技术的应用,分析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所带来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对自然的灾害,从而减少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进而使得科学技术成为人类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五)革新科技伦理教育教学模式

通过蕴含科技伦教育的科幻影片案例对学生展开全新的教育。传统的教育教学中主要以讲授的方式向学生宣传科技伦理的重点,所取得的教学成就仍然不够明显。采用科幻电影案例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能更加了解案例内容从而由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进而掌握科技伦理的理论重点。通过影片案例将外在的道德规范与伦理理论转化为科技伦理意识,加强科学技术活动的指导工作,从而使得科技人员熟练掌握伦理准则,规范科技人员的行动。采用科幻影片作为教育案例,让学生能够处于真实的环境中,因此在讨论未来的科技伦理问题时就可以采用有关理论观点进行判断分析。充分拓展了学生的道德想象力,从而促使学生掌握科技伦理理论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当前的科技发展可能会对未来社会带来的潜在风险,将忧患意识根植于学生的内心,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进而指引着人类的行为活动。采用科幻电影作为教育案例,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案例进行伦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人们的科技伦理意识,对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着重大的作用。

科幻电影有助于宣传科技伦理意识,培养人们的科技伦理责任感。群众是社会活动传播的主体,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重视对大众科技伦理意识的培养,加强大众的社会责任感。科幻电影给予现代化科技伦理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案例,加强大众的忧患意识,培养群众的科技伦理意识,自律人类的行为活动,建立起正确的科学道德观念,从而有效减少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伴随着现代化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型的科幻电影纷纷走向荧屏。太空影视作品一直保持着“硬科幻”艺术品质,充分的使我们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变化。科幻电影引导人类探索未知领域,为科学伦理教育提供了鲜明的案例,培养人们的科学伦理意识,推动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嫣然.以文艺作品引领时代风范——基于对《星际穿越》的分析[J].今传媒,2015(12):102-103.

[2]陈旭光,陈阳,李宁,高原.《星际穿越》与科幻电影:类型、叙事与文化精神[J].创作与评论,2015(16):112-128.

儒家的生态伦理智慧 篇6

一.“天人合一”的现代环境伦理哲学基础

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是国内大多数学者所关心的话题, 是国内儒家生态伦理研究的核心问题。

“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息息相通, 和谐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阐述:“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同一”[1]。儒家主张“天人合一”, 认为“天”是自然的总称, 是宇宙的最高实体, 而“人”则是万物中的精灵, 肯定人是自然的产物,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儒家“天人合一”的观念, 主张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和谐一体,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是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哲学基础。正如余谋昌先生所提出的:“‘天人合一’: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哲学基础”[2]。

关于“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学者不仅表述不同, 而且不同学科的理解也有所不同。生态伦理学将“天人合一”思想的本质理解为“主客合一”,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肯定人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儒家继承了殷周以来“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观念, 主张天人相感相通。儒家认为“天”是宇宙的最高实体, 是自然界的总称, 而“人”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他们理解的“天人合一”, 是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万物的本原, 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孔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 但其思想体系朴实的生态伦理观念随处可见。“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 唯天为大, 唯尧则之” (《论语·泰伯》) 。孔子提出“天之可则”, 强调人对自然的可则, 人与自然的统一。孟子提出人要由“尽心”、“知性”而“知天”, 以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后来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在孔孟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天人之际, 合而为一”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系统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 并提出“天人感应”的理论体系。儒家“天人合一”哲学经宋代张载等人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 “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 (《正蒙·诚明》) , 张载认为天道的“诚”就是天德, “儒者则因明致诚, 因诚致明, 故天人合一” (《正蒙·乾称》) , 即儒者需要通过“明”来达到对“诚”之天德的把握, 以实现天人合一。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不仅把人看成是自然的组成部分, 而且强调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肯定了天与人具有统一性, 并把这种统一性视为和谐的最高境界。

“天人合一”主张把人类社会放在整个生态环境中加以考虑, 强调自然与人类社会共生并存, 体现了和谐自然的朴实生态伦理观。《论语》中载有一个十分贴切的故事, 说的是孔子与其弟子讨论人生志向时, 非常同意曾点关于最高理想的观点, 他认为:“莫春者, 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人生的最高理想就是能够在暮春时节, 穿上春服, 会同五六个青年, 六七个少年, 跳到河里洗洗澡, 跑到高台上吹吹风, 然后唱着歌回家, 仅此而已。孟子的“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 勿夺其时,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梁惠王上》) , 体现的就是“天、地、人”协调的“与天地参”精神。关于这点荀子曾如此描绘过:“天地以合, 日月以明, 四时以序, 星辰以行, 江河以流, 万物以昌。” (《荀子·礼论》)

“民胞物与”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化。“乾称父, 坤称母, 予兹藐焉, 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 吾其体;天地之帅, 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在《西铭》中的这段话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 他认为天地是父母, 人人是兄弟, 万物与人类同处天地间, 万物是朋友, 人在天地面前应保持谦卑的态度, 人不仅要善待其他人, 而且要兼爱自然万物。

然而, 当代人类在现代化文明发展的进程中, 只顾人类的一己之利, 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出现了生态系统全面退化、水土流失急剧、濒危物种增加、天然湿地大量消失等等生态危机现象, 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敲响了警钟。

二.“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的核心生态自然观

“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是儒家核心的生态自然观点, 其核心是“仁爱”。孔子强调以“仁”待人, 也以“仁”待物, 主张把“仁”、“爱人”、“义”、“礼”这些人际道德原则扩展到自然界万事万物之中去, 以此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这个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把仁民与爱物相提并论, 由珍爱自己的爱人, 进而仁爱民众, 再到爱护自然万物。

“仁”最初是指“爱人”。儒家思想本着惜生、重生的原则, 从仁学出发主张将善的道德情怀施之于自然, 将仁爱之心推及到万物[3]。“启蛰不杀则顺人道, 方长不折则恕仁也” (《孔子家语·弟子行》) 。孔子认为人对万物应持一种同情的善待态度, 否则就是不人道, 他甚至强调指出:“断一树, 杀一兽, 不以其时, 非孝也。” (《礼记·祭义》) , 把人们对待生物的态度上升到儒家孝道来看待。

孔子喜欢流连于天地山川之间, 在自然的山水中他体验到了人生的快乐, 感受到了仁者的宽厚和智者的灵动, 这就是孔子所追求的人生理想。孔子提出“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 知者动, 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 (《论语·雍也篇》) 的生态平衡观, 充分体现了儒家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弃恶扬善的价值取向。孔子认为, 只有将人与人的和谐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起来,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山水之乐;只有“爱人”, 才能“能近取譬”, 使“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 ;只有爱物, 才能“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 (《论语·述而》) 。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爱万物”的思想, 第一次明确提出并初步回答了生态道德与人际道德的关系问题[4], 把“仁”, 由“爱人”扩大到“爱物”, 提出了“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的宝贵思想。他认为仁政之德不仅在于施恩于黎民百姓, 使他们安居乐业、和谐自得, 而且还应该拥有更为博大宽广的泛爱万物的胸怀, “恩, 足以及禽兽” (《孟子·梁惠王上》) , 使万物在共同的世界里和悦共生、和睦相处;并主张世人对人、对物, 都应该持有一份“不忍之心”。孟子跟齐宣王曾经有一段十分著名的对话, 孟子问:“臣闻之胡龅日, 王坐於堂上,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 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 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 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 若无罪而就死地, 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於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 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则牛鱼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 是乃仁术也, 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於禽兽也, 见其生, 不忍见其死;闻其声, 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梁惠王上》) 这段话, 很多人耳熟能详, 闲谈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由不忍杀牛, 到不忍杀生, 到惜生及民, 而广行仁义, 广布仁政, 乍看起来, 孟子的思想是惜生, 其实质仍是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儒家一向主张以“仁者爱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宽容气度来对待他人, 甚至是无生命的自然万物, 做到“恩, 足以及禽兽” (《孟子·梁惠王上》) 、“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上》) 。

董仲舒认为爱护鸟兽昆虫等可理解为仁的基本内容:“质于爱民, 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 奚足以谓仁?” (《春秋繁露·仁义法》) ;张载主张人类应该兼爱万物:“性者万物之一源, 非我之得私也。惟大人为能尽其道, 是故立必俱立, 知必周知, 爱必兼爱, 成不独成。” (《正蒙·诚明》) ;明代王阳明在《大学问》中细致地描述了读书人 (下文中的“大人”) 深厚的道德关怀理念“大人者,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是故见孺子之入井, 而必有怵惕侧隐之心焉……见鸟兽之哀鸣觳觫, 而必有不忍之心……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儒家认为真正意义的读书人见到儿童落入井中、见到鸟兽受困哀鸣、见到草木摧折都有怜悯之心, 乃至见到完全没有生命的瓦石被毁, 都会产生怜惜之意。

以“仁爱”为基础, 以“爱物”为原则, 尊重自然规律、合理保护利用自然资源是对儒家生态伦理观的准确描述[3]。儒家在肯定天地万物内在价值的同时, 强调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 做到推己及人, 由人及物的生态伦理。孔子将仁爱由亲亲惠及整个人类, 再进一步将对人类的道德关怀推及到自然万物, 提出人类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万物, 融入自然的怀抱, 将人间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起来, 这也是“天人合一”境界的最高体验。可以说, “仁爱好生、长养万物”充分体现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中的生态保护观。由爱人发展到对万物之爱, 是儒家思想体系中固有的内容, 也是历代儒家一贯的主张。儒家从“仁”出发, 以“仁爱”为基点, 把人类社会的仁爱主张, 推行于自然界;认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爱惜其他事物的生命, 也是爱惜人自身的生命, 人要博爱生灵, 兼利宇宙万物。

在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 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人类为了追求GNP等经济指标, 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现象急剧增加, 向大自然索取的规模和数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是人性的扭曲, 也可说是人性的异化。

挖掘和梳理儒家“仁民而爱物”的生态自然观有助于人们克制无休止地欲望, 使人类既不凌驾于自然之上, 也不被自然所奴役, 使生态道德和人际道德达到统一, 人与自然达到和谐。

三.“取之有度, 用之有节”的生态理念

崇尚勤俭节约, 反对暴殄天物, 自古就是我国传统的道德规范。古人即便在捕猎时, 也不“一网打尽”, 不斩尽杀绝, 据说商汤就曾“网开三面”, 古代天子狩猎时“不合围”, 诸侯狩猎时“不掩群”, 给野兽留下生路, 保持其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水泉深则鱼鳖归之, 树木盛则飞鸟归之, 庶草茂则禽兽归之” (《吕氏春秋·功名》) , 只有爱护和珍惜大自然, 使各种生物各得其所, 生物界才会出现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可见, 人类对自然资源要使用有度, 正如朱熹所说:“物, 谓禽兽草木。爱, 谓取之有时, 用之有节。” (《孟子集注》卷十三)

儒家“取之有度, 用之有节”的生态理念, 主张人类要对大自然索取有度, 对资源节约使用。孔子反对竭泽而渔、覆巢毁卵的行为, 反复强调对生物的获取要取之有度。《论语·学而》中提出:“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要求统治者节省开支, 不奢侈浪费, 热爱人民, 正确合理地使用官吏, 选择农闲时间役使老百姓;又《论语·述而》:“钓而不纲, 戈不射宿”, 倡导人类只用竹竿钓鱼, 而不用网捕鱼;只射飞着的鸟, 不射夜宿的鸟。孔子希望统治阶级控制欲望, 合理开发, 使自然资源良性循环。这些朴实表述的字里行间都闪烁着孔子“取之有度”生态观念的智慧光芒。

儒家认为自然万物的价值与珍贵在于它对人类来说是可取、可用的, 但人类在对其取用的过程中要有时、有节, 更要有“度”, “爱物”的内涵就在于取物有“度[5]。孟子心中有一个美好的理想儒家生态社会:“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材木不可胜用,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孟子·梁惠王上》) 其实, 早在这个理想社会在他心中形成之前, 他就开始反对过度开发资源了:“易其田畴, 薄其税敛, 民可使富也, 食之以时, 用之以礼, 财不可胜用也” (《孟子·梁惠王上》) 。

儒家崇尚节俭同时也不反对求富, 但强调人在生活方式应该是一种“合于义”的节俭方式, 提倡“节用而爱人”, 强调“奢则不逊, 俭则固。与其不逊也, 宁固” (《论语·述而》) 。孔子一生非常重视“礼”, 但他却说:“礼, 与其奢也, 宁俭;丧, 与其易也, 宁戚。” (《论语·八佾》) , 说明他并不看重礼的外在形式, 强调“礼”无需使用高贵华美的礼器, 穿戴制作复杂且过于讲究的服饰。孟子指责统治者生活的奢侈浪费时说:“易其山畴, 薄其税敛, 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 用之以礼, 财不可胜用也。” (《孟子·梁惠王上》) 字里行间无处不流露出儒家重物节物的思想。荀子的观念很符合当今的可持续发展概念, 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生态观念, 主张畜养“天”、控制“天”、利用“天”, 既要顺应季节变化使“天”为人类生产服务, 更重要的是施展人类的才能保证大自然不断繁殖再生, 既合理利用, 又不浪费, 让其永续下去, 不“失万物之情”, 这样, 天下则“尊贤而王”或者“爱民而霸”。儒家寡欲节用的道德要求, 对于保护生态环境,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约束世人行为, 减少铺张浪费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尊重、合理利用自然发展规律, 按其发展规律办事是人类最终和必然的选择。儒家经典著作《尚书》《礼记》《周礼》等都强调生态资源的立法爱护[6], 禁止人们的乱砍滥伐、乱捕滥猎等恶劣行为, 目的是使生物能有一段时间的生长, 以防匮乏。

近年来, 人们乱砍滥伐、过度开垦, 过分注重社会经济发展而违背自然发展规律, 遭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 自然灾害频发、部分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等等。美国堪萨斯州小镇特莱塞 (Treece) 曾经是一个矿业重镇, 多年的过度开采给当地造成巨大污染, 地面也不断塌陷。1981年, 美国环境保护局将特莱塞列为美国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截至2010年, 特莱塞只剩下170名居民。随着政府批准一项“买断计划”, 出资买下居民产权, 让他们搬离特莱塞, 这个镇子成为一座“鬼城”, 目前只剩下一对夫妇仍选择坚守[7]。可见, 只有取之有制、取之有时才是确保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人与人和谐共处的有效途径。

四.“参赞化育, 顺应天常”的理论核心

“参赞化育”是儒家生态伦理观的理论核心和实质, 蕴涵着丰富的内涵[8]。儒家经典《中庸》中有一番关于理想人格也即如何成就君子之德的言论:“能尽人之性, 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 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从这番话中不难看出儒家关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人与万物关系的思想精髓是在参赞化育的过程中, 以“天—人”关系为中心的。儒家认为人与万物不是矛盾对立的, 而是相互依赖、和谐统一的。人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独立存在, 因而应以诚心对待万事万物。这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态度。

儒家强调“顺应天常”, 强调大自然有其自身的秩序和规律,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必须顺应天常, 尊重客观规律, 与天地合其道, 与四时合其序, 按照客观规律行事, 合理开发、正确利用自然资源。“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论语·阳货》) ;“天有行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 应之以乱则凶。” (《荀子·天论》) ;“夫大人者, 与天地合其道,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 后天而奉天时”《周易·大传》。从儒家这些精辟的表述中, 可以看出他们认识了四季更替、万物生长的客观规律, 肯定了自然万物运行规律的客观性, 强调人们只有认识规律, 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避“凶”趋“吉”, 由“乱”致“治”。历史证明, 儒家顺应天常的思想无疑是正确的, 违背自然规律必然遭到自然的惩罚。人类试图征服自然的每一次尝试, 都以自然的报复而宣告结束。儒家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就是要求人类研究、掌握和利用自然规律, 按照四季变化和生物生长规律组织生产和生活。这样才能“不夭其生, 不绝其长也”, 才能“有余食”“有余用”“有余材”。

综上可见, 儒家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智慧, 这些智慧在历史上对于保护环境发挥过重要作用, 是我国土生土长的, 具有民族性且符合人类发展方向的, 这些思想穿越漫长的历史时空, 对我们今天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生态文明的建设依然有所启示, 并可以为当今人类应对生存危机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当然,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 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不必也不能回到过去那种敬畏自然和盲目崇拜自然的状况中去。但无论科技如何发达与先进, 我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都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 既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顺应自然、适“度”变革, 始终坚持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共同进化发展。

儒家乃至中国传统文化都认为, 人可以改造、顺应自然, 但决不能破坏、征服自然。人作为万物之灵, 在宇宙万物中的中心地位恰恰意味着, 人必须要承担一种不可推卸的伦理责任, 要把大自然当作一个高度和谐、完美神圣的生命整体来对待。人应该努力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 以卓越主体智慧积极参赞天地之化育, 从而呵护和创造日益赏心悦目、清爽自在的生存环境, 使芸芸众生都能在其中充分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颜莉.浅析古代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四原则[J]哲学政治, 2012 (08) :137.

[2]余谋昌.中国古代哲学的生态伦理价值[J]中国哲学史, 1996 (1-2) :33-90.

[3]苗琳.浅议儒家生态伦理观[J].首都教育学报, 2011 (08) :76-77.

[4]吴黎宏.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儒家生态伦理思想[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10 (04) :21-24.

[5]王翀.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在建设和谐中国进程中的意义[J].新乡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2) :14-16.

[6]安成林.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社会的价值[J]鸡西大学学报, 2011 (04) :45-46.

[7]穆旭甲, 石芳.煤矿环境问题之儒家生态伦理视角浅析[J].科技创业月刊, 2012 (11) :146-147.

[8]程良胜.浅谈古代文学中儒家“参赞化育”生态思想——从《中庸》、《西游记》谈起[J].湖北社会科学, 2009 (12) :130-131.

[9]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11月, 第1版.

生态伦理意识 篇7

如同人际伦理明确了个人对待他人的道德规范,生态伦理指引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看待自然的态度,追求建立规范人类与自然生态之间关系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包括对自然权利的认同、对自然的善与爱意以及人类自身使命的践行等方面。生存环境恶化的现代人,渴望从诗意盎然或喻意深邃的文学作品中,获得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和行为指南。那些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倡导敬畏自然、爱护生态的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强大感染力,无疑对中国社会上广泛出现的亲近自然环境、倡导绿色生活、保护动物权利等思潮的兴起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当人们试图在现实中践行这些作品所倡导的精神时,也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和争议,热忱的生态环保行动与许多不同社会群体的冲突屡屡见诸媒体就是例证。这种情况因何产生?如果细细回顾那些激励和召唤了人们的文学作品,可以发现,它们在带来感动和启示的同时,其生态伦理也蕴含着困惑与矛盾,仍需要用不断创新的思维来进行探索。

一、融入自然的“诗意的栖居”恍如梦境遥不可及。

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及散文集《湘行散记》,一直被我国生态批评界推崇为重要代表作品,作品中描写了湘西水乡的自然美景,以及在自然怀抱中保持着古老生态和淳朴性情的乡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情境,人纯真的爱与自然宁静的美相互映衬,令面临生态危机之苦的现代人无限向往。 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到对《庄子》等中国古代经典所表达的“天人合一”宇宙观的继承,对东方传统文化中和谐审美观的追求,以及对背离自然的贪婪、污秽的都市文明的批判。 中国文学研究者将其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以及王孟山等山水诗人吟咏自然的诗作相提并论, 凸显出了中国历史文化中一脉相承的自然情结和田园理想。 跨文化研究者则将它与19世纪美国作家梭罗的绿色经典《瓦尔登湖》以及《河上一周》相比较,表现出东西方哲人在否定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奴役、追求人与自然相融合的理想方面存在着相通之处。

沈从文的名作,以及上述与之相似的众多作品,都为现代人描绘了一个人类诗意地栖居于自然、与各种自然事物结为密友的梦境,但它们大都与社会现实有很大距离。正如陶渊明永远无法重返桃花源一样,沈从文也没有多少时间流连于湘西的偏僻水乡,他更多地生活在北平这样的大都市,而现代文明取代原始生活方式是无可替代的趋势,对此作家似乎无能为力、只能回避。大洋彼岸遥相呼应的梭罗也是如此, 他独自在湖畔林中进行生活实验,向人们展示出一种原始而简朴的、全身心与自然沟通的理想生活方式,但美国学者布依尔指出,梭罗作为超验主义思想家,将自然万物视为上帝的化身,因而把自己所处的环境刻意美化成了纯洁的乐园, 而事实上,如果没有友人爱默生的资助,他是无法在山林中维系闲适生活的[1]。梭罗同样只能批判现代文明而无法阻止其对自然的改变。这种对原始生态的怀念和对现代文明的无奈,在中国的许多生态文学中都有所体现,作品中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关系,似乎只能是一个象征性的寓言,对现代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参考意义。

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源自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作为一种思想遗产,虽然对时下消解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自然观确有启发意义,但也有其简单而偏颇的一面。有学者指出,《庄子》极力强调人与天地同一的自然属性,而忽视几乎所有的知识和秩序,其中包含着对文化价值的弃绝和对人类社会属性的消解,这种极端的理想虽有积极的因素,但永远不会实现[2]。其实这种观念甚至也消解了人类的部分自然属性,对于这一点,掌握了进化论的现代人更加容易理解:自然万物之间都存在着生存斗争关系,自古以来人类的生存总要在一定程度上依靠与自然力量的斗争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这种斗争关系正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所以自然与人之间不可能套用人际伦理中亲人或挚友式的始终温柔体贴的关系,人类也不可能长期固守着原始生活方式而拒绝现代文明。回避人与自然之间的差异和矛盾,认为人只要凭借对性情的陶冶和对需求的简化就可以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基于这样的理念当然不易构建起具有实践意义的全面的生态伦理。

二、回归自然的“狼的野性”抛弃人道令人不安

当代的一些文学作品吸收了更多的生态科学观念,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映更加全面,但同时也显现出某些更加激进的倾向。姜戎的自传体小说《狼图腾》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生态文学作品之一,它展示了内蒙草原上生态系统的精妙, 以及狼身上体现出的大自然的生态智慧,并对违背自然规律的掠夺性开发行为进行了猛烈抨击,表达出作者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与前文提到的作品不同,姜戎既描述了自然美丽迷人的一面,也充分表现了自然严酷的一面,草原上的一切生命都从属于自然,它们在相互斗争和制约中生存,人、狼和其他一切生物都必须学习并服从自然规律,否则就被淘汰,而他们自身的一切诉求都必须服从于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稳定的需要,这种生态中心主义的观点具有深层生态学特征,赢得了环保爱好者的称赞。

但作者主张人要具有狼性的观点也引起了争议。在主人公陈阵看来,人应该像狼一样始终接受自然法则的支配,忍耐苦难煎熬和残酷斗争,而不改造和开发自然,因为任何改变原始生态的企图都只会导致灾难,他反对一切新的技术进入草原。对于那些不遵守原有法则的外来人口,陈阵认为他们危害了环境,应该被驱逐或淘汰,他对这些人的谋生诉求不屑一顾,却为他们遭到狼的袭击而叫好。书中,陈阵以对原始生态的维护效果为标杆,贬低农耕民族,以至于肯定游牧民族和航海民族对其进行的侵略和屠杀,观点之偏激令人惊愕。天津评论家龙行健的《狼图腾批判》一书指出,《狼图腾》以狼的野性践踏了人道精神,其血腥凶残使人毛骨悚然。德国汉学家顾彬则在接受采访时称《狼图腾》为法西斯主义,令他想起希特勒时代。这一评语也确有依据,因为纳粹德国曾是现代历史上最先全面贯彻生态保护政策的国家, 而它将历史上外来的吉普赛人、犹太人等视为污染和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劣等种族,加以迫害和屠杀[3]。

当然,为维护生态环境而敌视人类同胞的思想并非这位陈阵所独有。胡发云的《老海失踪》和贾平凹的《怀念狼》等许多作品中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致力于生态保护的人所遭遇的矛盾而尴尬的伦理困境。究其根源,这与生态中心主义的偏颇之处有关。美国生态学家和哲学家萨卡尔曾指出,生态中心主义在生态伦理方面存在着自相矛盾之处:它主张自然生态系统固有的内在价值与人类需求无关,人类只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生物权利平等,人类只应遵守自然法则而生存,无权改变自然生态系统中其他部分的运行状态,但这意味着,人类将按照自然的生存竞争法则,凭借自己的全部能力与其他生物竞争,为自己赢得所需资源,而没有义务关怀其他生物的状况,因为任何伦理体系都首先建立在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基础上,而不是能力与义务对等,即任何人对自己无权干预和享用的事物都不负有道德上的关怀责任,但如此竞争的结果又必然是生态失衡,其他的自然法则将逐渐被破坏[4]。这一逻辑缺陷体现在实践中,就是人类仍未能明确对自然进行开发和施以监护的正当性及其衡量尺度,多数人无法清楚地看到承担生态保护义务与从中获得合理权益的对应关系,因而在处理人的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时总是拿不出能被普遍接受的标准,陷于两难。少数激进的生态主义者不惜违背人道精神而与同类为敌,以致表现出反社会或法西斯的倾向,不可能有出路。所以,姜戎最终未能留住理想的草原,《狼图腾》以悲愤的叹息结局。

三、生态马克思主义对生态伦理的启示

不论是理想化的和谐共生,还是更现实的斗争与保卫, 几乎每个生态文学故事都以无奈结局,似乎映衬着现实社会中生态运动的艰辛,让读者感到伤感的同时,也对生态伦理愈加困惑。综观上述文学作品,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故事都以原始生态为理想境界,同时以目前生态危机的真实情景为依据,将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直接定义为破坏生态的行为,这样,只要人类要发展,就必然因改变原始生态而危害环境,而人类又无法停下发展的脚步,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似乎成了一道无解的题目。

生态马克思主义为这个问题的解答提供了新的视角。马克思主义坚持以普遍联系的观点认识世界,以发展和辨证的观点分析问题。人具有认知能力和社会属性,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是必然的,人也具备自然属性,所以人的发展也是自然生态系统发展的一部分。自然的原始生态不会一成不变,而它的发展不可能也不应该排除人类影响,它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产生变化是必然的。人类具有高级认知能力, 在受自然规律支配的同时,也必然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和改造自然,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由此可知,人类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未必就是罪过,给环境带来的变化未必就是危害,关键在于人类选择的发展方式是否有利于保持人和自然环境长期共同发展,避免严重的失衡和脱节,而发展方式的选择,则不是仅由人的情感或信念来决定的,而是要依据社会运行的客观规律,顾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生态马克思主义正是着眼于社会发展规律,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指出:适宜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前提是不能超越自然条件的承受极限,否则将最终起到相反作用。在现代社会,资本的无限扩张和消费异化现象并非是人类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却推动着人们凭借科学技术不断加快生产力发展,超出了生产力提升的自然限度,这是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源,而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培育相应的文化生活,是解决问题的出路所在[5]。

当今的中国正朝这个方向前进,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正是要改变单纯追求生产力的提升与扩张和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做法,以人的长期、全面发展为根本诉求,运用先进科技等各种手段,追求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模式,让现代文明成为生态文明。可以想见, 在未来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因现代文明而逐渐享有适度的舒适和便利,但不造成严重的污染和损耗,以进步的科技加深对自然的认识,但不追求控制和掠夺。人类以友善、尊重而又包容差异的态度与自然相处,愉快地欣赏自然的美妙,以可再生的方式取用自然资源,并通过适时的干预帮助维护自然界其他生命体的平衡关系,那么此时的人们,应该不会有生态伦理方面的困惑了。

如果以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推论,生态文学的作者们面对生态危机时产生的痛惜和急切的感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也不必只将赞美和爱意留给原始的生态,而一味将愤恨和绝望投向现代文明,也应该发现和承认其中含有的正面因素,并对人类自省和创造的能力保持信心。人类在历史上曾无数次从灾难中学习,而后向更加光明的方向前进。对自然的关爱、对自然权利的尊重,完全有可能在现代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实现。而今不论是在湘江水畔、内蒙草原还是在猴群寄居的山岭之间,人们都努力运用现代的理性重新修复和发展与大自然的关系。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模式转向合理发展方向的客观基础上,人类道德与爱的光芒终将照耀社会和自然环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读到更加动人的文学作品,它们将继续带人们神游于美丽的江边、湖畔、密林和草原,而在故事的结尾,和谐的歌声必将取代无奈的叹息, 新的生态伦理也将带给人无限的希望。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生态文学代表作品以及部分相关的国外作品的解读,梳理了此类作品在生态伦理方面的思考和表述,并从生态批评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其哲学内涵,指出了其面临的矛盾和困惑,继而针对这一问题,尝试将生态马克思主义这一创新理论应用于中国生态文学的解读与批评,为破解生态伦理的困局和促进生态文学发展探索新的思路。

关键词:自然,生态文学,生态伦理,生态马克思主义

注释

1[1]Joel Myerson,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enry David Thoreau,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p174.

2[2]王立、沈传河、岳庆云:《生态美学视野中的中外文学作品》,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30-35页。.

3[3]张旭春:《生态法西斯主义:生态批评的尴尬》,《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二期,62-71页。

4[4]Sahotra Sarkar,Biodiversity and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p57-64.

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意蕴 篇8

1 生态伦理的基本理念是循环经济本质特征的再现

生态伦理观认为, “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的利益看成是唯一的、绝对的, 把自然看成是人类为获取自身利益而任意支配的工具, 其结果导致对自然肆无忌惮地索取和掠夺, 从而就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并造成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为了自身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人类必须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伦理和道德原则。生态文明的伦理观认为, 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 要把人类的道德认识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延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的基础上, 增强人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增强人们对代内关系、代际关系、种际关系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建立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 协调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 达到三者共生共荣、共同永续发展。可见, 生态伦理思想把追求公平作为基本理念之一, 把践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实践理念。这两种基本理念都充分展示了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

1.1 生态伦理公平理念是循环经济本质的提升

生态伦理的公平作为其自身最基本的理念, 是指人类把视野建立在“人——自然——社会”这样一个动态三维坐标上, 以公平作为理念基石, 运用公平理念来协调处理各种利益主体在生态问题上的利益关系, 使之达到动态的和谐。具体地说, 这种公平理念表现为同代人之间的代内公平、不同代人之间的代际公平和人与其它物种之间的种际公平。

循环经济首先应该体现的是“生态伦理公平理念”的经济运行模式。如果生态伦理的公平理念不能在整个经济运行中得到充分体现, 那该经济运行的模式就不能称之为循环经济。如何体现生态伦理公平理念呢?第一要充分体现代内公平, 即循环经济之所以循环, 要求在同一时代的经济运行中保证人们公平地享用资源, 共同来保护生态, 合理地承担责任, 适时地取得补偿。这就要求代内之间要处理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富人与穷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利用资源、承担环境问题责任上的公平性。第二要努力实现代际公平, 即循环经济要求在不同时代的经济运行中, 当代人在满足自己需要发展的同时, 又要维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 以满足后代人的需要。也就是说, 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 当代人应当为后代人提供至少与自己从前人那里继承的一样多的生态资源。第三, 在种际公平的处理上, 循环经济必须将生态伦理种际公平理念作为生态伦理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基本内容加以凸现。这是因为, 种际公平的全部意蕴就在于公平地对待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生态伦理公平理念的最终贯彻与落实, 也是循环经济的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促使经济持续良性循环之保障。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循环经济在经济循环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自身应有的价值。

因此, 循环经济就其生态伦理公平理念来看, 它本质上应是一种公平经济, 是一个系统内的经济循环, 而不是系统外某一单一的经济循环。这种循环跨越了时间和空间, 超越了人类自身的物本经济的狭隘循环, 是一种建立在“人——自然——社会”三维复合系统内的整体循环。只有在这三维复合系统内的循环经济, 才能真正实现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种际公平的基本理念。

1.2 生态伦理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理念是循环经济核心理念的具体体现

如果说公平作为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理念, 主要是理论原则上的要求, 那么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是含有公平之意的实践操作层面上的主张。

生态伦理思想针对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目的是使之和谐统一, 这种和谐统一既是动态的, 又是持续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理念是通常的可持续发展观的进一步合理延伸。《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指出:“从广义上说, 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3]这种和谐与生态伦理的内在主张是相吻合的, 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既表现了新发展观的本质, 也揭示了生态伦理观的内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要求我们在生存与发展上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强调社会、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应当建立在社会公平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前提下,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在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维护发生矛盾时, 要着眼于长远, 着眼于子孙后代, 不做那些得益于现在而不利于长远的急功近利的事情, 更多地考虑一些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在求得发展以满足需求的同时, 要顾及限制因素, 即发展的概念中蕴涵着制约因素, 其中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即自然资源与环境。不言而喻, 人类的存在和活动必然会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干预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要保持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使人类生活与生产技术活动对自然的干扰限制在全球生态系统自调节、自稳定、自组织能力的限度之内;当全球生态系统与局域生态系统能够把这种人类生活与生产技术行为造成的扰动整合到自身之内时, 它们之间便会建立起一种动态平衡或稳定有序态, 使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使人类的生存发展同全球生态系统的健全与发展达到一种和谐状态[4]。如果我们不顾生态规律, 一味掠取自然资源以获取眼前的经济效益, 这个经济效益将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而效益递减, 直至不再有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 随着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之间耦合关系的不断改变, 以及各种局域生态系统乃至全球生态系统已形成的动态平衡与稳定的有序态不断打破, 人类往往就会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 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和报复。这种发展经济的做法不能保证自然资源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利用, 不能保证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只顾局部利益、不顾整体利益, 是对国家和民族的犯罪。

循环经济强调要实现物质资源的永续利用, 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是一致的, 循环经济蕴含着深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是遵循人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它的最终目标和归宿是追求社会、生态和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它对资源的使用采取“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模式, 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减量化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再循环旨在将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处理数量。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中。传统工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将物质生产和消费割裂开来, 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恶性循环。循环经济实践要求在三个层面上将生产 (包括资源消耗) 和消费 (包括废物排放) 这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一是企业内部的洁净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二是共生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三是区域和整个社会的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

2 生态伦理思想的道德规范蕴涵着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

道德规范是根据一定的道德理念而提出的行为准则。生态伦理思想自产生以来, 在其理论不断地走向成熟之时, 其公平理念也在不断地见之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践, 这种实践在经济活动中表现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必须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大基本原则。而生态伦理思想的洁净生产、合理消费和适度人口的重要道德规范正是这三大基本原则的真实表达, 因此, 对现存经济活动实践提出伦理规约, 就是一方面要运用生态伦理思想的理念对经济活动的两个重要环节即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进行合理规范, 另一方面对生产行为主体和消费行为主体提出伦理准则, 这也是循环经济中生产循环和消费循环协调统一的完整体现。

2.1 洁净生产伦理准则是循环经济的本质要求

循环经济的前提和本质是洁净生产, 洁净生产的基本精神是资源削减。洁净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基石, 循环经济是洁净生产的扩展。在理念上, 它们有共同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在实践中, 它们有相通的实施途径, 应相互结合。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以洁净的生产过程进行生产。洁净的生产过程是指将洁净生产的理念贯穿于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出成品的全过程之中, 包括节约原材料、替代有毒原材料、改进工艺技术设备, 并将排放物和废物的数量与毒性削减在离开生产过程之前, 完善生产管理, 实施洁净生产审计, 减少生产过程中各种危害环境的危险中间产品的产出, 从而实现减量化的目的。洁净生产的实质是贯彻污染预防原则, 从生产设计、能源与原材料选用、工艺技术与设备维护管理等社会生产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控制, 从源头上削减污染, 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概括地说, 洁净生产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四个方面, 即洁净的能源、洁净的生产过程、洁净的产品和洁净生产的全过程控制。洁净产品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其技术先进性。先进性意味着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功能实用、性能可靠、便于维修以及报废后便于回收处理。传统产品包装一方面要消耗大量资源, 另一方面在包装过程和拆装使用后往往还产生大量的废弃物, 尤其是一些塑料和复合化工产品很多是难以回收和再利用的, 只能焚烧或掩埋处理, 往往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洁净产品都要实行绿色包装, 即适度合理的环保包装, 反对奢华的包装, 这种包装在生产、使用、回收等各个环节均对生态环境没有污染和破坏作用, 并且不会引起任何不利影响, 其意义在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同时还要兼顾包装废弃后的再回收利用, 即洁净产品的包装摒弃求新、求异的消费观念, 简化包装, 并尽量选择无毒、无公害、可回收或易于降解的材料。洁净生产是实现再循环原则的重要保障。再循环原则要求通过对在源头不能削减的污染物和经过消费者使用的包装废物、旧货等加以回收利用, 或者将该种废旧物品资源化以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 或者从中分离出可转化资源的物质而形成与原来相异的产品或能源, 只有当避免废物产生和回收利用不能实现时, 才允许将最终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要求产品的制造者在生产时应预见该产品在消费后的使用价值, 并从技术上预留废物利用的可能性, 利用优先于清除, 废物利用必须是无害化利用, 废物清除必须是以对环境有利的方式进行。可以说, 再循环在循环经济中是上一个循环的结束、下一个循环的开端, 而洁净生产是实现再循环上述功能和目的的重要保障[5]。总之, 洁净生产的要求是循环经济生产循环的根本要求, 也是循环经济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 在一定的意义上, 洁净生产的伦理准则是循环经济的首要准则规范。

2.2 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消费伦理规范是循环经济消费理念的体现

作为一种新的环保理念, 循环经济的消费理念集中体现为对工业文明以来盛行的消费主义的批判和摈弃, 积极倡导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消费观念, 这种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消费观倡导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就是在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基础上, 人们的消费不超出自然的承载能力, 并杜绝过度消费和避免超前消费。适度消费是对环境友好的合理消费的体现, 它以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 而不是鼓励对物质资源无止境地占有, 并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改变挥霍性的消费方式。虽然人们需要的内容和水平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但不论怎样变化, 都应限制在生态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内, 特别是要避免和限制奢侈消费和过度消费。绿色消费是当代人类消费道德的一种新境界, 要求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自觉抵制对环境有不利影响的物质产品和消费行为, 购买在生产和使用中对环境友好以及对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绿色消费要求消费者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自己的消费理念和购买行为去影响企业, 增加其生产绿色产品的压力和动力, 促使企业向循环型企业转变[6]。因此, 倡导并力行循环经济的消费理念, 大力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进行一场消费方式的彻底革命, 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消费伦理规范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摈弃消费主义在我国的泛滥, 切实促进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3 适度人口伦理规范是循环经济人口生产理念的必然要求

从适度人口伦理规范来看, 这既是对人类自身生产的一种伦理道德规范, 也是生态伦理规范继洁净生产、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消费之后在人口生产上的逻辑必然。一般而言, 适度人口包括三个方面, 即人口的数量控制、人口的质量提高、人口的结构优化, 这三点也就是适度人口作为生态伦理思想道德规范的三层具体要求, 是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在人口生产上的必然措施。首先, 控制人口数量, 是指在人口对环境造成压力的情况下, 根据现在人口数量过多及增长过快的现状对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加以合理的控制。其次, 提高人口的质量, 这和控制人口数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提高人口质量, 而恶性的环境则制约着人口质量的提高, 因此, 改善环境质量乃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必要前提。最后, 优化人口结构, 主要包括人口生理和人口分布上的结构。人口结构之所以要优化, 是因为人口结构与环境也具有意义相关性, 人口结构的优化关系着全球的社会稳定, 关系到人类的物质幸福和环境的完整性, 关系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性。鉴于人口对环境的巨大压力, 《21世纪议程》建议, “要详尽地研究人口问题, 有必要更深入地理解人口统计动力学、技术、文化行为、自然资源和维持生命系统之间的关系。”[7]适度人口是减缓、改善人口问题的合理设计, 它的落实既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配合、国际社会的协调, 也需要公民自身的人口生态意识的提高, 因此, 它是一种关心全球的类伦理规范和关心地域的群伦理规范, 也是关心自我的个体伦理规范。

通过对生态伦理道德规范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循环经济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循环问题, 它应是整个人类、社会、生态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全部环节的整体循环, 这种循环包含着“人——自然——社会”三维复合系统中具有经济意蕴的全部循环的总和, 主要包括生产循环、消费循环、交换循环、分配循环、人口循环、劳动力循环、生态循环、社会循环、资源循环等方面, 只有整体层面的循环才是循环经济的真实意蕴。

以上是从生态伦理视角来认识和理解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在循环经济系统中, 认真贯彻生态伦理“公平”这一基本理念, 并使循环经济成为一种全新的公平经济;在践行公平经济的过程中充分再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 ”使循环经济本质上归属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 是在“人——自然——社会”三维复合系统中为实现社会、生态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存在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告诫我们,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8]我们要避免“竭泽而渔”的做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真正体现生态伦理的基本理念,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90.

[3]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维, 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80.

[4]王贵友.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84.

[5]白露.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作用机制探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 (6) :98-99.

[6]王云霞, 王国弘.循环经济下的消费伦理转向[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7 (2) :99.

[7]万以诚, 万妍.新文明的路标:人类绿色运动史上的经典文献[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48.

浅析生态伦理问题及对策 篇9

1.1 生态伦理内涵

生态伦理即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的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通常是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

生态伦理的基本观念:生态环境或自然界与人类之间有着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由上述关系所决定,人类为自己长远的存在、发展利益,必须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保护生态平衡,与自然界形成一种和谐的同步发展关系;为达到上述目的,人类必须协调社会各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有节制的开发、利用自然,这就是生态伦理的本质。

1.2 国内外生态伦理思想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中存在大量的生态伦理文明思想:①“天人合一”思想。即人与万物同质同源;天道与人道相通不二;以追求和谐为最高的价值目标。②尊重生命万物的伦理观。中国传统易学认为人不仅应该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应该尊重他人和动植物的生命,维护万物的存在。列子认为:“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1]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和合”表示和谐,是中国文化的精髓[2]。

西方生态伦理的基本观念包括理论观念和实践观念两部分,其根本观念就是认为人类与自然界或其某部分之间存在着伦理关系,人类应当尊重、关怀、保护它们存在或生存的权利。具体而言,西方生态伦理的基本观念有如下几点:自然界或其某部分有某种共同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它们有其内在价值或价值,这种内在价值或价值决定了它们应当拥有道德地位和道德权利;为此,人类应当尊重、关怀、保护它们的存在、生存和发展。

由上文可以看出,东西方已经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生态伦理思想。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思想冲淡了人类的生态伦理观,导致了大量生态伦理问题的出现。

2 生态伦理问题及原因

2.1 生态伦理问题

2.1.1 人口非线性的增加导致“人口爆炸”

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中,人口问题是其中的首要问题。目前,世界人口呈非线性急剧增长,“人口爆炸”的出现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公元前6000年,全世界人口不超过1000万人;公元元年为2.5亿人;1600年为5亿人;1830年为10亿人;1930年为20亿人;1975年为40亿人;2008年,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世界人口现状报告表明世界人口已突破67亿人;2011年10月,世界人口已达到了70亿人。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如按目前45年的人口倍增期计算,1990年世界人口为53.2亿人,到2035 年增长至106.4亿人,2080年达到212.8亿人,800年后世界人口可达千万亿的天文数字[3]。根据世界淡水资源和食物资源的调查估计,全球能养活人数极限为100亿人,而保持最佳生态环境的人口应控制在50亿人以内。因此,当前我们面临的人口、资源、能源、环境问题十分严峻[4,4]。

2.1.2 资源与能源危机

(1)淡水资源危机。

覆盖地球表面70%的水中,只有2.53%是淡水,其中仅有10%的淡水能为人类所利用。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处于缺水状态[5],全世界每6人中就有一个无法获得安全的淡水,总人数超过10亿人。根据联合国提供的资料,到2025年,全球半数以上的国家将面临巨大的供水压力,到21世纪中叶,世界上3/4的人将面临严重的淡水资源短缺。

(2)耕地资源危机。

地球上可耕地仅占陆地表面积的8%。由于土地沙漠化和非农业化占地,全世界每年损失500万~700万hm2耕地。2010年11月20日,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发布《低碳发展与土地复垦政策法律研究报告》称,目前我国因矿产资源开发等生产建设活动、挖掘、塌陷、压占等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废弃的土地约达2亿亩,约占中国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上,全国土地复垦率仅为15%左右。这些被破坏的土地70%是耕地或其他农用地,多数还是土地质量很好的基本农田。

(3)矿藏资源匮乏与能源短缺。

从地球上主要矿物资源的储藏量和开采速度来看,现在石油可开采剩余年数为40年,天然气为60年左右,银、铜、铅为30~40年。当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使用的能源中,90%是不可再生能源。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的发展,矿藏资源消耗量剧增,能源短缺的问题将更加突出[6]。

2.1.3 环境污染严重

首先是水污染。其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生产产生的水污染等。我国有58座城市的地表水严重污染,饮用水质下降,占全国水资源36%的长江带有数十种污染物质,甚至一些物理性和化学性污染导致了一些疾病和人体遗传物质突变。全世界每年排放污水为6000亿~7000亿t,使用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水灌溉农田,严重破坏了农业的发展。天然水体中的鱼类与其他水生生物由于水污染而数量减少,甚至灭绝;淡水渔场和海水养殖业也因水污染而使鱼的产量减少。海洋污染的后果也十分严重,如石油污染,造成海鸟和海洋生物死亡[7]。

其次是大气污染。其污染源包括工业企业、交通运输、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意外灾害等。全世界每年排入大气的颗粒物约5亿t,而且吸附着许多有毒有害的金属、无机物和有机物等,大气污染及其形成的酸雨含有各种致病和致癌物质,使许多生物物种灭绝,对广大地区的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8]。

2.1.4 生态平衡被破坏

(1)草场退化与森林锐减。

全球森林占陆地的面积从工业革命前的55%减少到现在的25%。现在全球的森林消亡速度惊人,每年以1800~2000万hm2的速度减少,每分钟消失的森林面积相当于36个足球场。根据专家的估计,由于林地面积不断萎缩,全球森林的吸碳能力比50年前减少了20%。全球森林退化和消失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工业采伐、农业扩张、采矿、人工林建造、基础设施建设、森林火灾等。我国近20多年来的森林面积减少23.1%。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大约只有14%,不及世界平均覆盖率31%的一半[9]。

(2)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由于水涝灾害,全球每年有1/5的耕地失去了肥沃的表土和数千万吨的肥料。我国每年表土流失量达50亿t以上,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60万km2。全球土地沙漠化迅速发展,受沙漠化威胁的面积已占陆地面积的35%,遍及150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每年以5~7万km2的速度大幅度蔓延。我国土壤沙漠化问题也十分严峻,北方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33.4万km2,占我国北方地区面积的10%。

2.1.5 全球性环境问题

(1)温室效应。

随着近50年人类活动、工业生产所排出的CO2的增多,温室效应的加强,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据预测,2050年中国气温将升高1.2~2.3℃,海平面将上升20~60cm,届时我国珠江三角洲沿岸一些地区可能被淹没。全球变暖还可能降低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据作物生态学家估计,正常温度每升高1℃,小麦、水稻和玉米产量就要降低10%[10]。

(2)臭氧层被破坏。

臭氧层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氟氯烃类化合物等使臭氧层遭到破坏。臭氧层被破坏后使紫外线长驱直入,损伤人类的免疫系统,破坏农业生产,破坏海洋食物链,破坏微生物净化淡水的能力。南极的臭氧层空洞,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在一个世纪里就已被破坏了60%。

(3)生物多样性减少。

近百年来,地球上的动植物遭到浩劫,在2000年地球上10%~20%的动植物即50~100万种动植物消失,现在以每天100~200多种的速度在消失。我国有10多种珍稀动物已基本灭绝和2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所以全球物种加速灭绝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除上述全球问题以外,还有酸雨、垃圾成灾等许多生态问题。

2.1.6 各国在环境的利益和责任分担上的不平等加重了生态伦理问题

(1)在环境利益上国与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如在能源的消费量上,据计算一个美国人每年的能源消费如果都换算成石油的话是7918kg,而一个中国人为684kg,一个印度人为270kg。即一个美国人消费能源量约是中国人的11.5倍,印度人的30倍。

(2)各国之间承担的环境责任不公平。

按照“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获利多且污染多的国家、企业和个人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事实并非如此。据联合国发表的《2009年世界经济和社会概览》报告,自1950年以来,全世界新增温室气体排放量中,有3/4来自发达国家,而同一时期发达国家人口只占全球总人口的15%,其人均排放大大超过发展中国家目前的水平。从排放总量来看,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CO2排放国,占世界总量的1/4,是中国的两倍。按理美国应该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但是美国却对应对全球温暖化对策采取消极甚至反对的态度,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11]。

2.2 生态伦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1)人口爆炸是导致世界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的基本原因。近50多年来全球人口的大规模急剧增加,必然使粮食、土地、森林、淡水、能源等的消耗急剧增长,造成地球生态圈负荷的紧张,严重损害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工、农业的发展,必然加重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大量的废气和粉尘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工业废弃物的排放造成水土的污染,尤其是有毒化工废水和重金属对水土的污染。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和化工产品的大量应用,使农业变成“高投入,高产出”,造成土壤退化、土地肥力下降、农产品质量降低和农业环境污染等问题。

(3)城市化是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城市化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和生物环境等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城市排出的各种大量气体和颗粒物,不仅使城市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含量增高,而且还使城市的云量、雾量和降雨量也都增高,导致了“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化增加了房屋和道路等不透水面积及排水设施,使地下水得不到地表水足够的补给,破坏了自然界的水循环。城市化严重地破坏了生物环境,改变了生物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使生态系统失调,影响到碳、氧等物质的循环。

(4)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可以为人类社会服务,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丰富了人类的生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结构;另一方面,科技也对人类造成负面影响,当人们对科技成果的客观作用估计不全面或将一些高新技术用于军事目的时,就会造成生态环境危机,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如1945年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炸死了30多万人,受害总人数达50多万人,战后受核辐射影响而死亡的有3万多人。

上述原因仅仅是生态伦理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是人类的传统发展模式以及与支持这种发展模式的传统发展观,把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增长,把经济增长的指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和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树立生态伦理观是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所在[18]。面对当前严峻的生态伦理问题,在清醒认识其原因的前提下,必须树立正确的态度,一方面要正视面临的种种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要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3 生态伦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树立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观念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人与自然应该协调发展。人类必须确立关于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观念,认识到自然界是个有机整体,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大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人们对大自然的爱护,实质上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爱护。现代生态科学表明,保护地球现有的动植物群落的完整、稳定,是保护地球上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能力,保证物种遗传资源的多样性,维护包括全人类在内的整个地球上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条件。人类只有保证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能生存和发展,人类才能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

3.2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环境和资源问题,说到底是人口和经济发展问题。离开人口控制而就经济抓经济或就环境抓环境,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必须实行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人类必须控制自身的生产,实行少生、优生、优育的政策。

3.3 增强对科学技术的生态伦理调控

必须辩证的对待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强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避免其带来的弊端。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协调人和自然关系的重要工具,人类在改造自然中,可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当前,要强调“绿色科技观”,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务必增强对科学技术的生态伦理调控,把科学技术置于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下,减轻科技对环境和生态的消极影响,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19]。

3.4 树立科学发展观,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树立科学发展观,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应当抓好发展经济。这是人类发展的核心问题。无论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增长都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任务。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和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逐步消除贫困和愚昧,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其次,发展经济必须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为前提。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应当把生态平衡的保护作为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20]。

3.5 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民生态伦理意识

要在全社会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使广大公民不断提高生态伦理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待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态度提高到道德的高度,来思考和对待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把生态意识内化为自己的良心,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道德责任,自觉地规范自己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每个成员所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3.6 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共同承担生态责任

生态伦理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全人类的共同行动。只有全世界通力合作,采取适当措施,才能克服这种危机。为此,国际官方和非官方组织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制定有关维护生态平衡的国际法规,以协调不同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尽力减少人类社会各种活动对于生态平衡的不良影响。

国际组织应当在现有公约基础上继续制定和完善有关保护人类环境的公正的国际公约,并付诸实施。一方面,要充分地、实事求是地考虑造成全球生态恶化的有区分的责任,并据此确定相应的义务;另一方面在制定有关政策和实施方案时,也要考虑各国不同经济水平和承受能力,决不能用一把尺度来衡量。

摘要:指出了随着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不断加剧,生态伦理问题逐步凸现,人类对生态坏境的较高要求与严峻的生态伦理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对这一矛盾认识的基础上,介绍了生态伦理问题,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生态伦理问题的对策。

“草原生态伦理”之花在绽放 篇10

实际上,在当代中国生态文学领域,耀眼主题与经典之作完美结合的范例也不少。但在生态批评和文学思潮范畴,把真正经典文本中的重要主题予以阐释和传播,关涉到的文本不够广泛,梳理的系统性不够,表达的清晰度不足,给社会人生的正面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拓宽。我相信,“草原生态伦理”是一个重要的生态文学主题,裕固族作家铁穆尔《星光下的乌拉金》是一部全面阐发草原生态伦理的经典杰作。应该说,在生态问题依然严峻的当下中国,系统传达草原生态伦理观念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什么是“草原生态伦理”?根据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伦,辈也。”通常意义上的“伦理”就指人与人之间的辈分关系。根据西方传统说法,“伦理”和“道德”一词常常连用,强调的是人的社会规范和品质修养。所以说,“草原生态伦理”观念首先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正如R.F.纳什所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应该被视为一种由伦理原则调节或制约的关系——这种观点的产生是当代思想史中最不寻常的发展之一。”所以说,“草原生态伦理”应该是自然伦理体系中的重要构成。在我看来,“草原生态伦理”就是在既作为完整独立生态系统又作为宇宙生态环节的草原所蕴含、所秉承、所传达的天然的天地秩序和道德法理。

让我们看一看,“草原生态伦理”之花如何在铁穆尔《星光下的乌拉金》中绽放。

天定的伦理秩序

草原生态伦理基于天然的草原生态关系,土壤、水、阳光、空气、昆虫、鸟类、草木、牛羊、人类等所有草原生命元素形成一个有形无形的秩序体系,沉浸在不能悖逆的天定伦理之中。《星光下的乌拉金》陈述了尧熬尔人敬畏自然、顺从天理秩序的生活状态。在传统习俗中,牧人们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好坏,首先看其是否符合自然的秩序伦理。他们认为,挖地和乱砍树木是莫大的罪过。半狩猎半游牧的尧熬尔人,一般不在春季大规模狩猎。根据天定秩序伦理,他们认为,春天是大地怀孕的季节,是百兽举行婚礼的季节,人们不能惊动山灵,影响大地的胎气。古代尧熬尔人狩猎有很细的限定,有严格的禁忌,“决不允许滥杀,甚至禁止射杀母狼”。日常生活中,给孩子们很多禁忌,“忌孩子们去拔一根青草和一朵花,忌孩子们去掏鸟窝或捣毁蚂蚁窝”。实际上,不同的草原民族在各自的历史长河和不同地域坚守了共同的草原伦理。传统的印第安人也严格奉行一整套道德行为准则,“正是这种道德行为使得狩猎者总是与动物们保护着和谐关系”。在这里,草原民族坚守的,是草原的“宇宙伦理”,是“天定的伦理”。

铁穆尔认为,草原的天伦之理,人人当存敬畏之心。只能顺从,不能悖逆。一系列的禁忌和不允许,都是为了帮助人们把行为规范在天理之下,都是为了提醒人们切勿僭越天定的伦理,都是为了防止人们在草原生活中犯错,都是为了让草原生态系统得到守护。

天理秩序是一种客观存在,正如哲人舍勒所说:“天理是一种不能被设立而只能被认识的东西。”你不能制造一个天理出来,你只能认识和遵从原初的那一个。舍勒认为,良性秩序是永恒的,但也是脆弱的。当生态的规律在自然而然起作用时,如果我们不是积极回应,那么,良性生态秩序会弱化或褪去,生态系统会陷入无序。在美丽富饶的草原,只有完全顺从天理秩序,人们才会“以不占有任何东西的方式拥有万物”。

生物共存体伦理

铁穆尔说:“草原是天下人遥远的家园,辽阔无比的草原原来是一个整体。”尧熬尔人认为,所有草原生命都是“苍天之子”。在丰饶的草原,铁穆尔感受到了万种生命的互相关联,大地与生命的关联,草原与动植物的关联,民族与民族的关联,生态与天理的关联。生态共存体伦理强调的是草原生命系统相互依存的客观必然性和道德应然性。“苍天之子”的伦理原则下,众小民族都是整个天地宇宙的一部分,人类和动植物共享草原的整体恩赐。

草原人一代代传下教训,要人们和所有生命相互怜恤、相互顾念、相互帮扶。那位质朴的马头琴手给子孙们留下遗嘱:“永远不许伤害白马母亲的后代,要善待白马、尊重白马。他还嘱咐人们,不仅地上所有的人们都应该亲如姐妹兄弟,而且两条腿的和四条腿的住在一起也要像亲戚一样。”铁穆尔说,在纯粹的草原式教育中成长起来的人自然而然知道对草原所有生命的尊重与呵护,知道如何保护人内心深处的纯洁,知道如何以温柔的心对待大自然中的生命,避免用残忍手段对待动植物。

边沁、彼得·辛格等认为,平等对待动物,最低限度保障动物的基本权利,一个起码的原因是,动物有感知快乐、幸福和痛苦的能力。因而,不让生命痛苦,不恶意摧残生物,是人在生物共存体中应有的起码的伦理意识。草原共存体生态伦理与施韦泽敬畏生命的伦理是一致的。施韦泽认为,“由于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我们与宇宙建立了一种精神关系。”利奥波德也有近似的理解:“只有当人们在一个土壤、水、植物和动物都同为一员的共同体中,承担起一个公民的角色的时候,保护主义才会成为可能。”

在西方,生态共存体伦理实践的人类典范可能是被尊为“生态守护圣徒”的法兰西斯,他终生与大自然生活在一起。他把大地叫母亲和姐妹(Sister Mother Earth),把水称为姐妹(Sister Water),把火叫兄弟(Brother Fire),把太阳叫大哥先生(Sir Brother Sun),把虫子、草木、鸟兽都看为自己的家人和自己的手足。《星光下的乌拉金》中一个个衣着老旧的牧民,那个像旱獭一样生活在悬崖下的老人,那个在布尔汗温都尔山下牧羊的小孤女,那个唱了她最后一支《阿尔泰杭盖》之后就死去的夏日塔拉的老奶奶札西兰姆等,都是把自己完全融汇于草原共存体生态伦理的淳朴的生命个体,都是把一草一木看为自己兄弟姐妹的“苍天之子”。

爱的伦理

铁穆尔说:“我在母族中最强烈地感受到的,首先就是他们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温情和爱。”尧熬尔人认为:“爱能赶走恶魔,爱也能使人摆脱死神。”在更高精神层面讲,草原生态伦理是爱的伦理、道义的伦理、心灵的伦理,贯穿在超越性圣神领域,用心感应,用爱守望。

尧熬尔人心中有神,灵魂中有信仰,这是他们敬天悯人的前提。因为相信爱,因为相信灵魂,所以他们很看重永恒真理对自己的保守和带领,所以他们常常祷告,以使得自己的心怀意念与上天的道理相符合。尧熬尔人不仅相信人有灵魂,也相信所有生命都有灵魂,“我相信高山、丘陵、江河、湖泊、草木和鲜花都是有生命、有灵魂的”。

草原生态伦理体系中的爱的伦理包涵人类,又超越人类,涉及草原所有的生命。这是近代以来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更臻完美的爱的伦理。“爱所有的生命体”,将非人类动物和自然看作主体,不是被看为事物,而是被看为关爱、怜恤、尊重和热爱的生命,其伦理层面的意义是显著的。

处理人与草原的关系,处理草原生命之间的关系,使美丽草原和谐永续,是草原生态伦理的起点和归宿。草原之所以永远富饶美丽,就是因为人们“仰天承顺,而不乱其常”。但是,《星光下的乌拉金》同时陈说了悖逆之子酿造的草原生态灾难。悖逆草原生态伦理的结果是良性生态秩序和良性生态消失,混乱无序出现,沙漠大面积扩展。另外,悖逆者自己也随着草原的消失而被流放于沙漠。因而,在还来得及的时候,系统阐发草原生态伦理是有意义的。在实践和期望层面,正确生态理念规范下的正面生态行动更显珍贵。

基于生态伦理再设计研究 篇11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人类社会空前繁荣的同时也遇到了挑战,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了全球生态危机。

(一) 环境污染严重

工业化的高度发展, 工厂排放出的废渣、废气、废水过多, 已经使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超载了, 直接造成很多国家发生严重的环境污染, 而且不但没有停止还继续向更恶劣的形式发展。

(二) 气候明显变化

近些年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以及酸雨等恶劣的气候严重影响全球的整体发展。这些也是人类自食恶果, 因其不停地向地球排放CO2, 大片的森林被砍伐, 最终使得大气中的CO2浓度越来越高, 气候变暖, 海平面上升;大量的含氯化合物与含溴化合物渐渐扩散到大气层, 使有保护作用的臭氧层出现空洞;此外, 工业化生产放出过多的SO2会形成酸雨, 它使植物、土壤、水质等受到损害, 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 资源匮乏严重

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 人口数量的基数越来越大, 人们对资源需求越来越多, 人类面临着资源危机。淡水资源减少, 水污染严重, 能利用的耕地面积逐渐缩小, 全球能源耗量剧增, 矿产资源开发过度, 一些资源的不可持续发展性, 成为了能源的主要制约原因。

(四) 物种的种类急剧减少

从全球来看, 生物物种正在逐步地走向消亡, 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物种濒临灭绝。物种的灭绝或者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在丧失, 也正是人类活动的频繁加大使其丧失栖息地。物种的减少打破了自然生态的平衡系统。

(五) 生态循环被打破

由于盲目开荒地、乱砍滥伐, 植物被破坏, 水土流失, 森林与草场面积减少并在退化中, 发生了很多本可避免的一些自然灾害, 进一步造成了土壤荒漠化。土壤一旦荒漠化了又会加重水土流失的态势, 最终导致了恶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伦理产品再设计的必然性

基于生态伦理的产品的产生是符合历史必然性的, 因传统经济产品设计模式存在弊端, 经过两次工业革命, 人类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从而以人类为中心论的工业文明观形成, 越来越漠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 传统经济产品的设计还是暴露出很多弊端。

(一) 产品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环境问题, 与自然生态伦理相悖

传统的产品设计就是在利用资源进行生产满足消费, 最后以废物排放掉的设计思路。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一次性的, 这样资源浪费, 许多自然资源也就随着短缺最后被耗尽;另一设计想法就是高强度地挖掘物质与能源, 不考虑产品最终是否以污染物或废弃物形式排出, 可以利用的产品资源不断地变成了垃圾, 而且污染了环境, 致使自然生态付出无法弥补的代价。这种传统的产品设计法最终造成的后果远远超出了生态伦理学的界定范围, 资源供给能力不足, 环境自净能力不够, 产品设计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

(二) 设计产品时违背生态系统规律, 只注重产品数量的增长, 难以使产品再设计下去

传统产品设计方法不考虑后果把资源变成了废物, 这种以伤本为前提来实现经济增长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 它忽视了产品本身与其他生态环境共存的关系, 忽视了产品设计在经济系统和生态伦理间的能量与信息的互相传递、循环等的规律, 渐渐地形成一种粗放型的产品设计模式, 一味地开发和利用资源而不管后果的经济生产模式。在这样一种设计理念上, 采取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和政策规章制度都无法使这种产品设计可持续发展。因设计路线是与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相冲突的, 是以资源破坏为前提的, 想要在这种设计产品的理念上改变内在的模式是根本没有什么意义的。而在现今信息时代的高科技指导下提高这种产品的生产率, 缓解了对生态的物质消耗与污染排放的强度, 但是也没有从源头上解决资源利用的问题。传统的产品设计是建立在工业基础设施和丰富能源、资源供给充足的基础上的, 反倒是使经济增长下降了。

(三) 传统产品设计模式下, 产品不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

传统的产品设计模式就是为了追求最高利润与财富为目的的, 而如今社会财富的增加与自然资源消耗是同时进行的。在企业对利润与财富的驱动下, 在这种环境无价与资源低价以及产品高价的价格体系下, 产品的生产商不可能提高资源利用率, 更说不上对生产产品带来的废物进行回收利用。同时, 渐渐被同化的生活方式与消费习惯也使得生产商以追求扩大利润和财富为目的, 最终使产品的设计与生态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结果是生态伦理不能平衡, 环境资源也不堪重负, 基于生态产品的设计难以可持续发展下去。

三、以经济分析的视角对待基于生态伦理产品的再设计

生态伦理学, 它是人与人间、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标准, 以及为了协调这种关系的准则与规范。它包括许多方面的东西, 也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综合体系。从经济学的生态伦理中分析, 充分利用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 对生态伦理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 经济学给生态伦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是多样性的, 生态伦理学本身也是复杂的, 因此产品的再设计是不能用单一的想法和手段对其进行生态伦理经济分析的, 有关产品再设计的生态伦理方式和方法如下:

以生态伦理为基础对产品的设计进行经济分析, 是指基于生态伦理的一种产品, 应用生态经济学的均衡分析方法, 经过分析这种产品的市场需求, 根据其所处的生态伦理的基础, 设计出可以解决生态失衡的新的设计产品, 能够将生态伦理作为产品再设计的理念与基础, 也就是基于生态伦理本身的考虑, 设计出的任何一款产品都应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出发, 使产品发挥其有效的作用, 产品生态伦理的功效主要是以生态伦理学为根本, 产品的设计是可以改善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基于生态伦理的产品设计不但维护非人类的利益, 也对整体利益起到维护作用。这些产品的功效充分表明, 生态伦理可以作为一种具有公共产品特征的服务产品。

把握生态伦理的概念, 从产品再设计的角度出发对生态伦理的产品进行经济分析, 其产品的再设计有以下几个具体的方面:

首先, 深入地归纳与总结出基于生态伦理产品的再设计本身独有的特点。生态伦理就是指人与自然间的道德关系与准则, 将这种道德关系作为一种产品再设计的理念, 因此可以从产品功效着手, 分析了基于生态伦理的公共产品的特性, 以及其本身独有的特点, 这种产品的特征主要表现出了生态伦理资源的特征, 产品的资源是稀缺的, 影响着生态的持续性与全球性, 它的形式也是多样性的。

其次, 便于运用产品设计对其进行分析, 基于生态伦理对产品设计分析是以均衡分析的方法为主分析这种产品的需求。

最后, 有助于找出生态伦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影响生态伦理供给和需求的因素分析, 找出造成生态伦理失衡状态的原因, 为产品设计解决了问题寻找了答案。

摘要:生态伦理即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的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 通常是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 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调节原则。相关研究表明:基于生态伦理的产品再设计系统有助于企业未来产品战略的发展, 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生态伦理概念的阐释, 从产品再设计的功能、形态、结构、材料等方面出发, 将相关研究结论运用到具体的产品设计中进行实证, 并且将生态伦理作为产品再设计的基础, 对于规范和约束设计行为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伦理的产品,生态危机,再设计

参考文献

[1]陈敏.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J].科技创业月刊, 2009年07期.

上一篇:电气设备接地防雷措施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学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