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中的生态意识(共11篇)
室内设计中的生态意识 篇1
景观设计的出现, 让人们更加懂得改造周围环境, 但忽视自然规律作用的景观建设, 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每况愈下, 科学技术的滥用造成当代人类面临多种灾难。面对如此严峻的生存危机, 人类被迫放弃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目标, 转向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在这种发展状况下, 人文关怀、生态保护被作为重要内容在设计中进行考量, 因此生态意识的培养在景观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
1 生态意识的内涵
生态意识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新的世界观、价值观, 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目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迫切呼吁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Э.В.基鲁索夫认为, 生态意识是根据社会与自然具体的可能性, 最优解决社会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的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合。可以说, 生态意识是一种立足于生态文明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社会意识[1]。
生态意识包括认识生态规律、维护生态平衡、抵制生态破坏行为, 并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以便能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意识从认知程度上来说分为2个层次:一是基本层次, 就是我们平常宣扬的在日常活动中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当地风俗来表现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二是深层次的生态意识, 是对社会存在间接的、系统的、自觉的、抽象的反映, 亦可称之为生态哲学[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天人合一”的观点就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概括, 并将其上升到一种隐含的生态意识的哲学思辨境界。
2 生态意识在景观设计中的建立
景观设计是人们反映自我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途径。传统园林景观设计以人的根本利益为中心, 推崇理性分析的观念和设计手法, 注重视觉效果的表达和权力的体现, 才有几何对称和图案化的城市和景观设计。工业革命带来新的设计美学, 标准化、规模化、快速化的机械化生产方式产生了更加理性的、有秩序的现代设计方式。人们梦想中的靓丽城市风光蜕变成为令人悲哀的水泥森林, 公园、绿地、办公区、生活区被人为地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分裂开来。
伴随着世界人口膨胀、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粮食危机等多个问题的凸显, 人类不得不进行反思。美国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尔德于20世纪40年代的“大地伦理”与“土地道德”中提出建立新的人与土地的关系。1962年, 蕾切尔·卡森 (Rachel Carson) 在其《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描写的农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严重危害, 震撼了人类的心灵, 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阿瑟·乔治·坦斯利 (Arthur George Tansley) 创造了“生态系统”一词, 在生态学中引入系统概念。现代生态学使人们意识到自然本身的平衡机制和人类强加给自然的审美观有很大差别。
在生态学领域探索发展的同时, 部分景观设计师从对传统景观中对形式的追求转向对自然生态的关注, 并开始探索其他文化景观思想。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产生了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生态设计, 包括建筑的生态设计、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等。约翰·O·西蒙兹的《景观设计学》教会人们如何与地球和谐相处。
在现代城市景观发展历史中, 人们对景观的探索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 从理想国度到花园城市、生态城市, 从回归自然到把自然引入城市, 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虽然没有最终解决城市问题, 但终于获得了思想上的进步, 人们从传统审美意识发展为生态意识, 人类意识到城市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其中包含了各种层次的生态系统, 人和其他生态因素的关系是共生而非掠夺、征服。
3 生态意识影响景观设计的发展
景观的本质是对自由和自我的意识, 一种忧患意识, 人类生存和存在条件的提问, 寻找更好的方式预测掌握命运, 合理规划未来生命空间[3]。这种忧患意识本质上和生态意识一样的。生态文明的建立需要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 这要求设计师用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去解决自然与文化之间的矛盾。景观的含义和作用在面临各种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同时被不断扩展, 它成了一个社会媒介和一个地区及相关地域发展的定位工具。而如今科学技术的力量远超过生物圈的调节机制的作用。因此, 景观设计将生态学知识运用于社会和自然环境时, 必须将人对自然的改造限制在某一历史阶段生态上容许的条件之内做为设计师的行为规范、思想准则。设计师比以往更加关注景观中的时间过程和自然生态的演进;关注使用者;关注人以外的元素。
3.1 关注时间过程和自然生态的演进
景观设计不仅是单纯的绿化设计, 它设计着不同时间段的生态演化过程, 提供了世界万物在时间和空间上自然发展的可能[4]。
时间性是现代景观表达的主要内容之一。自然元素的应用即创造了低成本的景观, 又使地域的景观特质得以表现。设计师以长远的眼光将公园维护费用降至最低, 合理利用自然元素 (土地、光、雨水、植物、动物、空气的循环与可再生上) 塑造景观。而这些自然元素会使景观表象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物候和不同用途下呈现景观的不确定性。而这一切都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在生态意识中, 认识生态规律、维护生态平衡是基本的思想要求, 我们的设计手法无法和自然的复杂性相比拟, 相对需要大量人工维护的景观来说, 利用自然规律, 让自然来参与管理是最佳的运作方式。景观设计有时只需提供自然景观自我恢复发展的条件 (地形、土质和植物群落等) , 便可获得生机勃勃的生态环境。这种设计观点与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相类似, 限制自我的行为以达到和自然环境处于平衡的状态。
3.2 关注使用者
现代景观对于公众的人性化设计有更多的探索, 而人体工程学只是满足人最基本的舒适度和方便程度。生态意识将人、环境看作是一个整体, 这是一种系统的、整体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思想中, 不论是社会还是自然环境都对人的行为和精神具有影响, 景观应该考虑人在环境中的感受———视觉、味觉、听觉和触觉———检验, 还应考虑人的习惯、反应和冲动, 考虑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更为广泛的需要。“我们的五种感官构成了感知机体, 通过它们可以认识和体验外部世界———汉斯维特尔 (Hans Vetter) ”[5]。
自然生态是景观设计的物质基础, 而人类的肢体感知构成景观设计的精神基础。为什么人在看到一片花海会忍不住触摸?在海滩上会赤脚感受细沙海水?在视觉理解之外的其他形式的感官理解是景观中不可见的部分, 景观设计师需要激发它们。漠视人的行为的景观只会让使用者逃离现场, 直至荒废场地。
现在, 设计师意识到景观设计对于公众来说重要的不是自我表现形式, 而是一种媒介, 将人和环境、人与人联系起来, 去传达某种信息。如美国南部的国家湿地公园的沼泽花园, 用钢杆、西班牙水草设计的短期性景观作品在不同时间的光影变化中营造不同的氛围 (宁静、安详、神秘、敬畏) 的变化, 带给观赏者不同的自然情感体验, 从而让人们更加自觉地保护这片湿地。强化景观特征的场地空间, 令人产生共鸣:炙热的沙漠、潮湿的红树林沼泽、岩石遍布的海岸, 都有自己明显的景观特征。它们都能够引起强烈的、独特的情感波动。无论使我们产生的心境是愉快、悲伤、胆怯还是敬畏。
3.3 关注人以外的元素
景观设计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人是景观设计中的一个元素, 景观创造着一切生命和谐共存关系。曾经“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造成大面积的硬质景观、大面积的观赏草坪, 单一的树种种植, 这些都是在扼杀其他生命所赖以生存的空间、要素。把景观当作一个完整的变化过程, 不仅有人类的存在, 还有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 这种共容的思想使景观更具有自然生命力。自然总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界定和衡量, 有发展潜力和可能的事物是自然的特征。
地域性景观的设计, 通常从场地特有的设计要素开始发掘。长期的人类活动在土地上留下独特的痕迹亦或是自然环境, 能够突显地域的特色, 从这些要素着手强化其特征, 便能得到符合场地特征的景观, 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时这也是设计灵感的来源。而且景观设计需要懂得多种专业的知识, 这些专业知识可以为景观设计提供无限思维和无尽的启迪。在土尔旷 (Tourcoig) 市的“空地 (Condition) 艺术中心”的屋顶花园是由设计师和艺术家将纺织厂顶约150年沉积下来的尘土收集, 并铺设在加高的厂房房顶所形成的花园。3年之后的花园不仅自然生长了当地的植物, 还有在工厂运作期间带入的种子生长出的植物。植物学家把屋顶花园里的植物标签说明, 这里不仅给人们带来超越三维空间的历史回忆, 也成为人们认识本土植物的植物园和教学基地。这件作品改变人们对于历史的纪念方式, 景观设计对于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通过对场地的深入解读, 从非本专业的领域着手提取设计要素, 才是符合当地特色的景观。
4 结语
改造周围的生存环境, 以方便人们更加舒适的生活, 需协调各种关系, 如果仅仅考虑人的利益, 就设计而设计, 人的生活环境就无法得到改善, 景观设计的初衷也没有达到目标。景观将自然带入人文环境之中, 不仅仅是模仿自然的表现形式:山石、水景、植物、地形等, 更重要的是反映自然的内在逻辑规律。景观设计中生态意识的作用在于帮助设计师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用平等的、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去引导设计的走向, 并且通过景观告诉人们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当代的景观随着城市扩张得到快速发展, 但是更多的只是起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 缺乏生态性和人性化的考虑, 离真正意义上改善生活环境、合理利用资源还很远。中国的景观设计首先要加强生态意识方面的培养, 在思想上要有所重视、改变, 其次才是设计手法、设计形式和语言的训练。
参考文献
[1][美]约翰·O·西蒙兹等著.俞孔坚等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10
[2][美]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 著.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第二版.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4
[3]安建国, 方晓灵.法国景观设计思想与教育[M].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8
[4][法]苏菲巴尔泊.林明炘译.生态景观-让生态意识成为创意的源泉[M].第一版.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2
[5][苏]Э.В.基鲁索夫.余谋昌译.生态意识是社会和自然最优相互作用的条件[J].世界哲学, 1986, 04
[6]俞孔坚等译.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 2001.6
[7]钱婧.论中国城市景观设计的生态意识[J].艺术设计, 2011.5
[8]柏智勇.社会生态意识及其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J].中国林学院学报, 2003.12
室内设计中的生态意识 篇2
土家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探析
土家族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和独特的生态观.本文主要从神话传说、图腾崇拜、生产、居住、禁忌和丧葬方面,探析土家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意识.从中看出,土家族的许多文化行为对生态环境起着顺应和保护作用.
作 者:冉红芳 RAN Hong-fang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刊 名: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3(4)分类号:G03关键词:土家族 传统文化 生态意识
《亚孟森》中的生态意识探析 篇3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亚孟森》;生态意识
《亚孟森》是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亲爱的生活》中的一篇小说。门罗在《亚孟森》中塑造了一位复杂而深刻的女性形象,女主人公热爱自然的品质在这篇小说中得到了突出表现。不仅如此,作者还将女主人公的追求自然美与其他人的漠视自然美进行对比,体现出作者对于现代人普遍缺失生态意识的忧虑。
一、热爱自然、追求诗意的女性主人公形象塑造
作为一位女性作家,门罗对于女性的命运有着深入而切身的体会和思考,其作品也常常描写和分析女性的生存状态。《亚孟森》讲述的是初到疗养院作为孩子们的老师的女主人公薇薇安,与医生福克斯结识、相恋又遭到抛弃的故事。《亚孟森》的女主人公的形象非常独特,首先,她是一位外表看似冷漠的女性;其次,她是一位思想独立,很有主见的女性,然而在爱上福克斯之后,她能够冷静分析自己的内心,而行为却无可奈何,这种矛盾引人深思;其三,薇薇安是一位热爱自然,追求诗意的女性,她的内心是非常丰富的。
薇薇安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在小说的开始便突出地展现了出来。薇薇安刚一到达疗养院所在的城镇,下车之后她看到这样的景象:“接着是一片寂静,空气像冰。看上去一碰就碎的白色的桦树皮上有黑色的印记,某种矮小杂乱的常青植物缩成团,像一只只瞌睡的熊。结了冰的湖面并不平坦,冰面沿着湖岸起伏,仿佛波浪在落下的一瞬结成了冰。那边房子的窗户排得整整齐齐,两头各有一座有玻璃围挡的门廊。一切都简单朴素,具有北方风貌,在云朵卷积的高高穹顶下面黑白分明。”“但当你走进一些你就会发现桦树皮并不是白色的。灰黄色,灰蓝色,灰色。”[1]前一段是主人公下车之后的整体印象,然而她是如此细心观察,于是后一段如此准确地描述和认知桦树皮的颜色,体现出薇薇安内心的细致。对此情此景,薇薇安的感受是陶醉的,体现出薇薇安对于感知到美的事物时的欣喜与迷恋,由此可见薇薇安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二、现代人生态意识普遍缺失所带来的心灵困境的揭示
薇薇安热爱自然,且爱读书,心中充满诗意。而她周围的人却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是无意义的事情。巨大的心理落差让薇薇安陷入了一种困境,而这种困境也是具有普遍性的,即现代人生态意识的普遍缺失所带来的心灵困境。
薇薇安沉醉于美景时,同一工作地的女同事看到薇薇安说薇薇安站在那里像是迷路了,薇薇安解释说那是因为景色太美。于是同事说:“有些人可能会这么想。如果他们不是病得太重或太忙的话。”[2]同事认为薇薇安的追求是无聊的,没有实际意义的。不仅在于对于自然美的追求,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其他人都认为薇薇安是不切实际的。一种功利的环境围绕着薇薇安,生态意识的巨大差异是最先表现出来,这也为后来众多的矛盾作出了铺垫。薇薇安迷茫而无奈,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中趋于内心的崩溃:“于我而言,那里的房子、树木和湖泊再也不会和我第一天看见时一样了,那天,我被他们的神秘和威严迷住了。在那一天我曾相信自己隐匿了形迹。现在看来那一切似乎都不是真实的。”[3]一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让薇薇安感到很痛苦,而薇薇安却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这样一种巨大的震撼让读者反思,这是现代人普遍的生态意识缺失的体现,也是作者对于现代人心灵空虚的体察与展现。
三、生态意识回归、重返精神家园的呼吁
薇薇安的心灵困境也是现代人普遍面临的困境。作者体贴入微的叙述大约能够体现出一种呼吁:对生态意识回归的呼吁,对重返精神家园的期待。
自然、艺术、美,薇薇安所追求的一切似乎都是与周围人所认为的真实的生活格格不入的。“创作的本质以及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一直是在门罗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4]心中充满诗意、热爱艺术的女性形象在门罗的许多作品中都有出现,如《漂流到日本》的女诗人格丽塔,再比如《庇护所》中以丈夫为一切却还是偷偷把丈夫作为音乐家的亲戚请来家中做客道恩姨妈的形象等等。而门罗在作品中往往体现出一种反差,心中充满诗意的女性在追求诗意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周围人的不屑,她们的现实生活和理想中的生活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对此,我们不禁产生思考:感受自然之美是否等同于不切实际?对于纯粹美的追求是否远离真实的生活?“诗意的栖居”是否只是一種遥远的理想?
《亚孟森》的文本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意识,女主人公薇薇安具有着热爱自然的性格特点。不仅如此,作者对于薇薇安和其他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对比的书写,传达出一种忧虑意识,纯粹与美离现代人似乎越来越远,寻求美却被视为无意义,这无疑对于我们有警醒意义。现代人如何找寻丢失的生态审美意识,如何重返精神家园,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这也是作者通过作品所传达出的重要的思想内容。
参考文献:
[1][2][3](加拿大)艾丽丝·门罗:《亲爱的生活》,姚媛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28,29,38.
解读《白鲸》中的生态意识 篇4
《白鲸》讲述的是亚哈船长带领“裴德廓”号捕鲸船, 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上追杀一头硕大的白鲸, 最后却与之同归于尽的故事。小说描写了“裴阔德号”捕鲸船在海上的艰难历程, 再现了一段人与鲸的惨烈战争。但这样一部小说, 刚刚问世时就遭到了众多批评家的挖苦与攻击, 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才开始重新解读《白鲸》, 肯定了它的艺术价值。
20世纪90年代, 随着生态批评的出现, 人们对《白鲸》有了一种全新的评论视角。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这部作品, 我们不难发现作者超前的生态环境关怀与生态危机意识, 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这个隐喻主旨的深刻洞悉。生态批评的重要任务之一, 就是审视与探讨文学作品中, 人与自然之间究竟是和谐统一还是彼此矛盾互为异己。
一、人与自然的冲突
《白鲸》这部作品, 在整个的叙述和描写中, 巧妙地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命运之间的冲突, 与此同时也揭示了善与恶、生与死等关系人类命运的重大主题。通过描述亚哈船长与白鲸之间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 作者用象征性的语言向读者阐释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大意义, 反之无止境地破坏自然、残害生灵, 则必然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船长亚哈带领着“裴阔德号”捕鲸船, 横扫七洋、所向披靡。在一次征程中却不幸被一条叫做莫比.迪克的白鲸咬断了一条腿。此后, 在狂热的复仇心理的驱使下, 一心要捕获白鲸的亚哈, 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捕鲸之旅, 也是三年对自然的破坏之旅。此时的亚哈看到的只是自己和自己的仇恨, 而漠视身边的一切:生命、自然、甚至包括追随自己的忠实的船员。坚定不移的复仇信念使得亚哈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人类中心主义者。在他看来自然不再是孕育生命的母亲, 而恰恰是所要支配、奴役和征服的对象。可是大白鲸的存在以及其难以战胜的力量也时时刻刻威胁着亚哈。
由于人类不断地破坏自然, 蔑视自然万物, 人类终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同理, 正如《白鲸》作者所向人们揭示的那样, 船长亚哈的腿被白鲸咬断了, 为了达到复仇的目的, 亚哈带领他的船员开始了对白鲸疯狂的追杀, 年年都有很多捕鲸船被鲸鱼撞翻, 上千水手在海上丧失了生命, 结果最终遭到了自然的惩罚与灭顶之灾。人类对鲸鱼仇恶式的凶杀, 这些违背自然规律与自然对抗的恶行, 也使人类自己最终尝到了失败和灾难的苦果。
我们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 作品中这场“战争”的起源十分明了, 就是人类对自然的无止境的开发与疯狂的掠夺。麦尔维尔所生活的19世纪, 是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 当时社会上对鲸鱼制品的大量需求使得捕鲸成为了一条发财致富的捷径。巨大的利益驱使着人们陶醉于以自我中心的利己主义思想中, 而丢失了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所抱有的最后一丝怜惜与尊重, 从而自然逐渐沦为了人们谋利的工具和猎场。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当代人类日益远离自然本真, 生态危机异常严峻, 人类如何摆脱生态危机, 走出生存困境, 作者其实在《白鲸》中已经给出了答案。恰恰是人类自身对利益的私欲, 才酿成了亚哈等船员们的悲剧。而在最后一章中, 大副斯达巴克对亚哈说:现在放弃, 还来得及。你看!不是莫比·迪克要找你, 而是你, 也正是你要疯狂地找它呀。作者借大副斯达巴克之口, 道明了导致人类自身毁灭的真正原因就是人类那无厌的私欲。其实自然本身无所谓善恶, 自然的善恶正是人类善与恶的真实折射与写照, 人类的善与恶, 正在为人类自己书写着未来的命运, 人类的恶行就是在为自己预先开掘着坟墓。
船长亚哈最终的死亡形式也颇具象征意义, 他在向白鲸疯狂投掷最后一支标枪后, 当自己要解开缠在一起的捕鲸索时, 被解开的绳索套住了脖子, 像沉默的土耳其人一声不发地吊死罪犯一样, 绳子把他从小艇上拖了出去不见了踪影。亚哈不是死于白鲸之手而是死于人类工业文明所锻造的绳索之下。而死亡之前, 亚哈也似乎意识到了自己对自然界藐视的后果, 但为时已晚。
人类要想拯救自身, 首先就要对自然抱有尊敬的态度。作者在该作品中向我们表达了对鲸鱼的溢美与赞誉之情:“啊!人呀!你应礼赞崇拜大鲸, 赞美鲸在各种环境下的生存能力”;也描述了在没有遭受到人类追袭时鲸鱼温良悠闲的自然美景。值得我们思索的是, 麦尔维尔首先描述了鲸鱼在没有遭受到人类袭扰时在大海中悠闲自由欢畅自得的和平景象, 而作者笔锋一转, “裴廓德”号捕鲸船的到来很快打破了这种和谐景象, 一次极其野蛮的杀戮行为就这样开始了。狂热与平静;贪婪与温良;追杀与闪避, 作者把人类与鲸鱼之间的行为上的巨大反差安排在了同一章节中, 这不能不说明作者对人类与自然界生灵之间关系的一种深沉的思考。
《白鲸》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生动的海上冒险故事, 引发了人们对人生, 对社会深深的思考。造物主赐予了人类美丽的地球, 人类就该怀着感恩之心与之和谐共处。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的迅猛增长, 都有赖于二者的和谐共处。因此人类只有对自然万物适度地加以利用, 尊重并顺应自然, 与自然界中的万物生灵和谐共生, 才能得到人类自身的永久和平以及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鲁枢元:《生态文艺学》,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
[2][美]赫尔曼·麦尔维尔, 曹庸译:《白鲸》,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年。
[3]鲁春芳:《生态危机时代文学研究新视点》, 《学术论坛》, 2005 (11) 164—167。
论中外狼文化写作中的生态意识 篇5
摘 要:《野性的呼唤》和《狼图腾》同为描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动物小说,二者以狼或狗作为主要的描写对象,生动地描绘动物世界的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命运以及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引起人类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反思,通过比较研究二者的生态意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作品,并感受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态意识的异同。
关键词:野性的呼唤 狼图腾 生态文学 比较研究
引言
《野性的呼唤》(
杰克·伦敦与姜戎分别来自东西方两个国度,他们所生长的环境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甚至地理风貌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我们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对《野性的呼唤》和《狼图腾》进行对比,不难看出他们在处理人与狼的关系方面所要表达的生态思想有着许多契合的地方。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姜戎的《狼图腾》中曾多次提及到杰克·伦敦的作品。这很可能说明姜戎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些生态意识受到了其一定的影响。在生态问题日趋严重的今天,杰克伦敦在他的作品中渗透的生态思想不得不说是难能可贵的。
一、生态整体观
在环境伦理学中生态整体观可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学说,是当代生态学的核心观念。生态整体观是一种从自然的角度对生态与文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的生态理念[1](P103-104)对生态整体及整体内部联系是生态整体观的核心特征。生态整体主义并不否定人类的生存权,不逾越生态承受能力,不危害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权。美国哲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在关于生态整体观上指出并不强调任何一个物种、小环境乃至子系统的重要性,而是要以系统和谐和整体利益为出发点来考察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万物的生存发展。[2](P99)《野性的呼唤》和《狼图腾》作为中外知名的动物小说,均通过描写狼,来表达作者自身先进的生态整体主义观念,警示人们若想和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得以长足发展就必须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善待整个生态系统。
《野性的呼唤》中生态整体观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杰克·伦敦以一条狼狗巴克的视角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征服与控制自然观思想带来的恶果,在小说的开篇巴克被穿着红色外套的人掳走,“一次又一次地亲眼所见那种残酷的场面,巴克对那教训体会得更刻骨了:手持大棒的人就是一个统领,就是一个必须服从的统领……它还看到一条狗,因为既乞怜又不服从,在争夺自主权的搏斗中牺牲了”,此处具有非常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象征意义,巴克作为生态系统中低阶生物在强大的人类面前没有一点与之抗争的力量,同时也体会到了自然社会中残酷现实。杰克·伦敦也在《野性的呼唤》中描绘了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那就是小说中约翰·桑顿的出现,桑顿和巴克之间比起宠物和主人的关系,他们更像是一对彼此尊重互助的朋友。这种描写可以看出杰克·伦敦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整体主义的向往。
老人等着陈阵,急吼吼地说:难道草不是命?草原不是命?在蒙古草原,草和草原是大命,剩下的都是小命,小命要靠大命才能活命,连狼和人都是小命。吃草的东西,要比吃肉的东西更可恶。你觉着黄羊可怜,难道草就不可怜?黄羊有四条快腿,平常它跑起来,能把追它的狼累吐了血。黄羊渴了能跑到河边喝水,冷了能跑到暖坡晒太阳。可草呢?草虽是大命,可草的命最薄最苦。根这么浅,土这么薄。长在地上,跑,跑不了半尺;挪,挪不了三寸;谁都可以踩它、吃它、啃它、糟践它。一泡马尿就可以烧死一大片草。草要是长在沙里和石头缝里,可怜得连花都开不开、草籽都打不出来啊。在草原,要说可怜,就数草最可怜。蒙古人最可怜最心疼的就是草和草原。要说杀生,黄羊杀起草来,比打草机还厉害。黄羊群没命地啃草场就不是“杀生”?就不是杀草原的大命?把草原的大命杀死了,草原上的小命全都没命![3]
这是《狼图腾》中毕利格老人所提及的“大命”和“小命”思想。德沃尔和塞欣在《深层生态学》中说道“要清楚地认识到‘小我在‘大我中,而‘大我代表有机整体。”当整体面临危险时:“没有一个个体能够获救,除非全体都得救。”[2]这两者的思想是否有着惊人的契合?没错,老人用生动的故事讲述的正是出现于20世纪的生态整体主义的思想。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指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终极标准。毕利格老人宣扬的观念是草作为草原生态系统的根本与核心,黄羊、旱獭、野兔、黄鼠、牛、羊、马等都以吃草为生,若没有狼,那它们的数量就会疯长,势必会威胁整个草原生态系统。《狼图腾》为中国生态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只有首先完成思想的绿化、形成明确的生态整体观,才有可能创作出真正的生态文学作品,进而才有可能为发掘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推动文化变革、建立生态文明作出文学上的贡献。”[4]
二、敬畏生命
法国人道主义学者、思想家史怀泽提出了“敬畏生命”(Reverence for life)的理念,将伦理学的范围由人扩展到所有生命,他认为人类的同情如果“不仅仅涉及到人,而且也包括一切生命,那就是具有真正的深度和广度”的伦理。他提出了这种伦理学基本的道德原则:“成为思考性动物的人感到,敬畏每个想一样生存下去的生命。如同敬畏他自己的生命一样。他如同体验他自己的生命一样体验其他生命。他接受生命之善:维持生命,改善生命,培养其所能发展的最大价值;同时知道生命之恶: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抑生命之发展。这是绝对的、根本的道德准则。
杰克·伦敦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以一条狗巴克的视角和心理推进小说的情节发展,伦敦在小说中灌输了许多生态思想。在生态问题突出的今天,这样的生态思想着实可贵。在《野性的呼唤》中,伦敦赞颂了桑顿与狗们热情相拥,讽刺了赫尔一家虐待动物。“生命在他的体内流动,汹涌澎湃,狂暴又让人愉快,如醉如狂的状态仿佛要撑破了他,漫山遍野,流泻到世界上。”小说描写不仅富有诗性更重要的是通过杰克·伦敦的文字可以看出他对生命高度的敬意,仿佛读者本人成为了狼狗巴克,体验着它坚韧不拔的生命和残酷的环境。从中可以看出大量的史怀泽“敬畏生命”的思想。不仅如此,杰克·伦敦的写作也受到了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影响,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超人思想,他笔下的动物也通常具有非凡的能力,极具艺术性。
而《狼图腾》中对“敬畏生命”这一生态思想诠释得更加明显,小说开头知青陈阵刚踏入早操时对狼的恐怖,到好奇再到后期通过与毕利格老人交流后对狼的尊敬甚至崇拜,姜戎通过知青陈阵多次与狼打交道的经历,慢慢的使他对狼的认知产生改变。阐释了人对万物生灵应怀有敬畏之心。诸如此类的情节可以清晰地看出作者对生态强烈的敬畏之意。
三、生态危机的成因之探讨
《野性的呼唤》创作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淘金热时期。那时无数淘金者禁受不住金钱的诱惑蜂拥而至。在原本宁静的加利福尼亚淘金者无节制地钻探、开采矿藏,肆意地破坏森林与土地,并且大兴土木,掠夺大自然的财富。《狼图腾》这部小说同样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批判,相反的贯穿全书的生态整体观、敬畏生命等西方生态学重要思想。而《狼图腾》的整个故事就是一个因为忽视生态环境从而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悲剧故事。数千年美丽富饶的额仑草原,在近十几年来人类中心主义者对大自然的肆意改造下迅速退化成为草场,三十年退化为沙漠。对生态的严重破坏实在令人唏嘘不已,更让人反思曾经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带来的伤害。
《野性的呼唤》与《狼图腾》揭示了破坏生态的元凶其实就是人类难填的欲望以及长期以来人类以自我利益为主的生存与发展模式,使读者在阅读后产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通过大量的理论依据以及惨痛教训使人类意识到如果从“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出发,毫无节制地对大自然进行征服与改造,破坏生态平衡,最终人类只会亲手将自己置于万劫不复的深渊。所以只有保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人类历史进程的可持续发展,让青山常在,绿水永存。
杰克·伦敦和姜戎都是极具人文关怀的生态主义作家,尽管《野性的呼唤》和《狼图腾》在情节和篇幅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这两部作品当中所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具有很大意义的可比性与研究价值,同时也是在呼吁警醒人类对现有生态环境的关注,避免当前及未来的生态环境更难以控制的恶化。
(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LGYCX1501]。)
注释:
[1]薛敬梅:《生态文学与文化》,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姜戎:《狼图腾》,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4]王诺:《梅真<狼图腾>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4月18日。
参考文献:
[1]陈泽环译,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刘荣跃译,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刘耳等译,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解读《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意识 篇6
一、生态失衡
(一) 自然生态失衡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 人与自然之间互为依存又互相制约。随着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不断演进,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说的主人公巴克本在美国南方法官家里过着悠闲富足的贵族生活, 然而随着北极金沙的发现, 成千上万人涌向北极地区, 因为雪橇是最好的交通工具, 所有体格健壮、成年耐寒的狗都成了人们窥视的对象, 巴克也不例外成为了雪橇犬, 生活环境的变化无疑成为巴克最大的考验。达尔文的进化论中提到“适者生存”, 想要在北极严寒的条件下生存下来就需要不断地适应与改变。《野性的呼唤》正是把巴克塑造成拥有惊人的适应能力并且富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的形象, 通过巴克的变化体现出人与自然之间日渐扭曲的关系。
除了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 巴克一次又一次与外来的野狗厮杀以求活命, 还要防范不知道何时会从身后袭击自己的史皮兹, 当然同时还要避免触及拿棒子人的底线, 以免挨打。如果说复杂的环境让巴克慢慢地适应并最终在北极地区得以生存, 史皮兹暗中的威胁让巴克内心权力的欲望逐渐膨胀起来。“由巴克所引起的暗中反叛情绪, 已经严重地破坏了狗队中的团结。巴克的坏榜样给那些一直温顺的狗增添了勇气……史皮兹的领导权也因为巴克的挑战而渐渐失去了威严。”当这场大战在所难免之际, 巴克这只充满统治欲望的残忍野兽终于展示出它身体里一直渴望的一面, 在这场生死搏斗中成为了胜利者。可是成为新领头犬的巴克不再纵容其他同伴, 而是要让它们绝对服从于它。“如果有谁不服的, 一定会狠狠的处罚。”此时, 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任意放纵自己欲望的本性已经悄悄地渗透给了一直在适应学习的巴克身上, 甚至被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二) 社会精神生态失衡
社会精神生态失衡是指“身处社会之中的人的实在栖息地和精神栖息地以及与其相关的支持系统因为人的欲望的持续膨胀而发生断裂、毁损, 变得荒废起来。”[3]小说中来自文明世界的哈尔一家人就是社会精神生态失衡的典型代表。他们对北极一无所知, 对如何驾驭雪橇队更是毫无头绪, 然而在发财梦的狂热趋势下他们也成为淘金大军中的一员。准备物品时, 他们的行李严重超载, 带的都是没有用的东西, 尽管巴克它们拼命地拉雪橇, 用尽全身的力气往前拖, 也无济于事。不明事理的哈尔却认为是狗不尽心, 毫不客气的鞭打它们。巴克它们失败一次, 鞭子只会更无情更猛烈地响起。当别人给予合理建议的时候, 他们不但不感激还傲慢而固执地坚持按照自己的想法前进。更糟糕的是, 无知的哈尔一家却唯独没有准备足够的粮食, 还以为狗跑不快是吃的太少了, 狗粮加了一倍之后更加重了缺粮的问题。在困难面前, 原本善良的梅塞斯也变得不可理喻, 他们一家人互相挖苦, 抱怨, 亲人间最起码的关怀与体谅也消失殆尽了。巴克望着他们想起曾经的主人法兰夏和皮罗特, 他们“虽然工作辛苦, 生活艰辛。可是他们还是能够保持温柔敦厚的性格。可是这几个人一点也不具备这种性格, 甚至连一点耐性都没有。”面对众人的劝说, 哈尔一家执意要渡过正在解冻的白河。面对抗命的巴克, 哈尔换上一根木棒狠狠地打在巴克身上, “木棒像雨点般落在它身上, 它已经没有疼痛的感觉了, 他的生命的火花忽隐忽闪地黯淡下去”。所幸在桑顿的保护下巴克得救了。可是整个雪橇队连同一意孤行的哈尔一家陷入了冰河中。
杰克•伦敦将小说背景放置在严寒地区, 在极度的严酷条件下反映出人类在对物质狂热追求下冰冷的心, 批判了一味把人类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依据的观念。地球上, 一切有生命的动物植物乃至大自然都是有其价值的, 小说中的巴克正是自然的化身。小说中, 杰克•伦敦通过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日渐疏离的关系, 旨在唤醒人们对生态的忧患意识。
二、生态拯救与生态回归
虽然杰克•伦敦在《野性的呼唤》中对生态失衡给予极尽的批判, 可是行文间还是表达出对和谐平等的社会的期许。小说中, 唤醒巴克的正是它一生真正的主人桑顿, 是桑顿让巴克开始了新的生活, 也第一次让它产生了爱, 一种纯真、热烈的爱。对于爱的领悟, 不仅是因为桑顿救了它, 更重要的原因是桑顿是位理想的主人, 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幸福地生活。纵然潜藏在它身体内源自祖先的原始气息如何的引诱它, 也抵不过它对桑顿的眷恋。对于桑顿的命令它会绝对服从, 甚至是拼上自己的性命。当桑顿驾船触礁陷入激流时, 巴克奋不顾身几次跳进河里去救自己的主人。如果说作为对主人救命之恩的回报, 巴克表现出绝对的忠诚与智慧的话, 在道生发生的壮举才让它真正展示了自我并为主人赢得了无限的荣耀。因为巴克名声越来越大, 慕名前来的人也想证实它是否如传说中那般厉害。只是无意夸耀巴克的一句话, 却让马修森下注一袋金沙, 当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 桑顿走近巴克悄声说, “像你爱我那样去干”, 作为回应巴克张大嘴咬住了他的手套, 无需语言, 只一个默契的动作便见证了奇迹的发生。
虽然经历了多次的贩卖, 巴克的主人总是一个接一个地匆匆离去, 这让它很担心有一天桑顿也会从它的生活中消失, 然而这一天还是来了, 来的如此突然。桑顿的死亡在巴克的精神上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 也留下了无限的空寂。无奈这种和谐的美好生活在这个冰冷无情的社会下是无法长久生存下去的。巴克用行动去抵抗去捍卫自己的梦想, 可是最终生态失衡的社会是不会给予它生存的机会的。再次被剥夺爱的巴克只有投入森林的怀抱, 追随它身体里野性的呼唤, 在狼群中, 驰骋在大自然中, 才是它真正的生活, 彻底摆脱文明世界, 投身荒野, 回归狼群, 回归大自然才是它生活唯一的选择。
三、结语
杰克•伦敦在《野性的呼唤》这部小说中揭露了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对自然的极度破坏, 从而导致了各个层面生态的失衡。为了挽救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平衡, 回归自然, 节制欲望, 重返和谐平等这一必由之路, 呼吁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Foner, Philip.Jack London:An American Rebel.New York:Citadel Press, 1947.
[2]王雁飞.杰克伦敦小说的生态意识[D].河北师范大学.
[3]赵谦.精神生态视域下海明威小说解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0) :178-179.
室内设计中的生态意识 篇7
(一) 天网
老子, 春秋末期楚国人。在老子的哲学思想里, 大致可以把伦理归纳到通过“四大”组成的天网中。而这“四大”便是“天, 地, 人, 道”。“道”则是老子哲学体系里的最高范畴, 是万物之源。天网通过“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的规律运行。所以由此看出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 “道法自然”便是他的思想核心。
(二) 道德
所谓道德, 便是先循道, 再具德。老子认为遵循“天道”之人便具有崇高之德。所以老子继而又曰:“故道生之畜之, 长而育之, 成之熟之, 养之覆之。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思想中的方法论核心便是“无私”, 所以衍生出了“圣人去甚, 去奢, 去泰”“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的绿色消费观以及“虚极静笃”的朴素观, 强调人们要保持心境空明宁静的状态。老子这种无私的观念正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有力抨击, 无私便是一种大智慧, 它强调不争不抢, 复归于本心。当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 而不是以一种索取的方式相处, 那便是一种无私之境界。
(三) 慢设计
在设计伦理中, ”返璞归真“一词成为了近年来生态设计观的核心思想之一, 而这种朴素的哲学观念的思想根源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老子。设计领域中, 在强调技术革命过快的背景下, 一些设计师开始讨论的命题逐渐转变为设计对人的生活节奏所产生的影响。于是产生了一些对快餐文化的反动——慢设计。“慢设计”最早由瑞士建筑设计师Atelier Peter Zumthor在《Anything Goes, But Slow》一书中提出。它不同于1998年Donald A.Norman所提出的省时省力高效率目标, 但又并不是在倡导设计低效率。它是设计师与快餐文化所做出的伦理与实践斗争。作为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 慢设计除了强调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平衡关系外更注重现代生活中消费者心中的非物质的精神需求, 提倡人们用“慢”下来的时间体验生活的本质。但“慢”并不是提倡一种懒散的生活态度, 而是一种针对于“快”的反思, 就像老子的“无为”, 它强调的是一种宁静的心性, 以及对生活一种细致的体验。在设计的案例中比如意大利设计师Fabio Molinas设计的tavola archaica系列是一个诠释人与日常物品和食物之间有很强的情感纽带的能力的概念性餐具设计项目, 设计本身超越了它的使用功能。原始人从制造石器就已经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技术发现。Fabio Molinas很好的吸收利用了这些启示。tavola archaica系列餐具是在现代设计的语境中对史前工具的重新诠释。在该餐具中, 工业技术与原始手段加以结合, 餐具并没有华丽的装饰, 而是遵循了石头本身的形状和功能, 让人们能够在快餐文化中慢下来思考生命的本质和意义。这里, 设计探讨的重点可能并不是产品的易用性或者观赏性, 它强调的是一种对生活的反思和对浮躁快餐文化的有力反动。以设计逐渐改变人们的心性, 触发大众的思考。这也是慢设计的理念核心所在。这也正是“致虚静, 宁静笃”的返璞归真之意。
二、庄子的哲学审美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一) 至德之世
庄子, 战国宋国人。庄子的哲学体系是在老子哲学思想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 “至德之世”可谓是庄子的思想核心。“至德之世”便是人们最为纯真, 心无私欲的年代。庄子提倡人们回到原始状态的文明, 从他的理论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庄子是偏向性善论的。庄子认为, 在尧舜禹以前就有容成氏、大庭氏等十二个时代, 他称之为“至德之世”。但是到了封建社会的尧舜禹时期人类的天性便受到了损害, 封建等级制度导致了人们为了权力去互相争夺。社会开始有了压迫与不公, 相对于与春秋的老子, 战国的庄子更处于一个诸侯争霸的乱世, 所以庄子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开始思考伦理的意义。庄子是反儒家的, 他认为强制性的道德伦理只会让人善良的天性受到禁锢, 人们的本性受到了压抑便更会做出有违背道德之事。因为在原始社会的最初, 人们的本性是善良的, 生活的方式是和睦平等的。
(二) 物我同一, 顺物自然, 物无贵贱
庄子在”物我同一“的基础上又引申出了”人与天一“”物无贵贱“”顺物自然“的思想。”物我同一“的思想即是把人类同自然有机地看做成了一个整体。在这三个分支理论中最为先锋性的便是“物无贵贱”, 虽然它晚于希罗多德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个世纪, 但是庄子的的理论却更为宏观, 因为庄子认为平等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人类, 人类同物也是毫无贵贱之分的, 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三) “顺物自然”“物无贵贱”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庄子这些思想也在不断渗透到设计领域之中, 丹麦设计师Jonas Edvard生态灯具-MYX就是顺物自然思想的最好证明, 他采用的方法是用来自商业农场的牡蛎蘑菇菌种和纺织行业中植物麻纤维的边角料, 让牡蛎蘑菇生长在麻纤维上。收获新鲜健康的蘑菇后, 可以饱餐一顿, 而菌丝已经将植物纤维塑造为一个轻质灯罩, 干燥即可使用, 当然也可以将这两种有机物堆肥而使其可持续利用。2~3周左右, 蘑菇菌丝体和植物纤维生长在一起此时弹性十足和柔软活动的纺织品灯罩就已成形。这种灯罩的设计是绿色设计和慢设计观念的完美结合。是庄子“顺物自然”在历史翻新后的理论结晶。
并且早在现代建筑的弗兰克·赖特强调的有机建筑理论里,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观念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因为在该理论中提出的一个创新性的理论方向便是—建筑, 人, 自然都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巴巴纳克所提出的为真实世界而设计, 为第三世界的国家而设计, 为残疾人而设计, 从而将设计从精英主义, 大众主义彻底过渡到了全民主义。设计师们不仅开始关注各种群体的同时也在关注对材料本身的尊重, 每一样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索取一定是要在保持平衡的前提下进行。
通过对道家理论探究可以看到古代哲学思想对当今工业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警示与启示的意义。老庄“道”论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作为东方具有跨时代性的文化智慧和价值思想。
参考文献
[1]Donald A.Norman著.情感化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5.
[2]李耳著.老子[M].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3.3.
宋朝山水诗歌中的生态意识探析 篇8
关键词:宋朝,诗歌,生态意识
我国宋朝时期的文化昌盛繁荣,该时期的众多文化人均有着极高的文化素质、哲学修养,“民胞物与”和“林泉之志”的思想主张发挥了极大的感召力,促使许多文人士大夫们和山水自然交朋友,形成了倾心自然、热爱自然的文化传统。此种朴素的生态自然意识在众多的诗人身上得到了体现,宋朝山水诗歌更为繁荣,宋人山水诗歌中体现出的自然美、生态意识与和谐、纯净,深受后人喜爱与好评。
一、宋朝时期山水诗歌与生态意蕴
宋人喜欢亲近自然,许多山水诗歌反映了自然环境之下人类社会及其自然的环境状态,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和自然界万物欣欣向荣的情景,因此有不少人在研究宋朝时期诗歌后提出了“生态诗”的概念。笔者无意在此对“生态诗”的概念内涵等进行讨论,但“生态诗”概念本身的提出便已经表明宋人诗歌之中存在的一种生态意蕴。宋朝时期的诗人们善于通过独特的视角、审美的眼光观察体悟大自然,善于在其山水诗歌中体现出自然美与万物的灵动生机,不仅许多诗歌善于描绘自然,还有许多诗歌的内容全部用来描绘自然,只不过在描绘自然的过程中融入了诗人自己的感情。宋朝山水诗歌中涉及对自然物态的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描绘、生态伦理思想的体现等诸多内容,可谓生态意蕴十足。宋代山水诗歌的数量和质量均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这和宋朝时期我国文化的繁荣昌盛,宋人热爱自然的思想观念密切关联。著名学者陈寅恪就曾经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245
宋统治者推行“崇文抑武”的政策,其虽然不可避免地具有相应的弊端,但是此种政策促使更多的社会低层人士通过科举考试而步入上层社会,众多的平民阶层的读书人通过考试在社会政治中拥有话语权。有宋一朝,刻苦攻读、参加科举考试和进行文化艺术创作成为一种浓厚的社会风气,崇尚文化、崇尚艺术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众多高素质、知识渊博的官僚人员,这些人员集官员、文化艺术家、哲学家为一身,文人的社会地位较之前朝大大提高。有宋一朝的众多文人士大夫十分关注国计民生,同时还不断进行天地哲学的思考并笔耕不辍竭力创作文学艺术作品,促使诗词艺术空间繁荣发展起来。和唐朝以及唐朝之前的诗人相比较来说,宋朝时期的诗人艺术家有着更为广泛的兴趣爱好,他们所关注的对象和视野更加宏阔,诗歌艺术笔触之所到更为深远、更为细腻生动,几乎没有什么东西不可入诗,而且宋人喜欢游乐和热爱自然的特点决定了该时期山水诗歌艺术的更加繁荣昌盛。纵观宋诗便能发现,许多诗歌吟咏田园、赞叹自然、依恋山水,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表达了宋人的审美心胸和性情思想,充满生态意蕴。
二、宋朝时期山水诗歌中体现的主要生态意识
宋人的诗歌艺术极大地受到自然山水的激发,倾心自然、向往自然、热爱自然的情绪在诗歌艺术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形成了向往林泉的“林泉之志”的特别风气,几乎所有宋朝时期的诗人均创作过吟咏山水自然的诗歌。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社会政治地位较之前朝获得极大程度的提高,同时文人的素质也普遍较高。文人们普遍有着较高的文学修养和哲学修养,山水诗歌艺术在宋朝时期更为繁荣,有着较高哲学修养的宋朝诗的山水诗歌艺术打破了时空界限与物我限制,将人、诗、自然融为一体,其体现的生态意识至今依然值得我们称道,其诗歌中体现的朴素生态意识和自然之美、和谐之美、生机之美极大地丰富了诗歌艺术的内涵。
1.对自然的向往。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对自然的向往似乎就是人的本能,或者说是人的一种永恒存在的难解情结之一,对自然的向往成为宋朝时期山水诗歌中体现的重要生态意识。在我国古代文学诞生之时起,包括《诗经》等经典著作中均有着许多描绘自然风景的佳句,对自然的无比向往已经成为我国古代诗人中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宋朝时期的许多低层文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僚集团,这些来自低层的文人自小在农村长大,对自然的一切十分熟悉,其成为拥有话语权的阶层之后更加渴望回归自然、向往自然,因为正是农村地区的山山水水养育了他们。此外,宋人更加追求游山玩水,歌咏山水自然成为每一位诗人的“家常便饭”。而郁郁不得志的部分文人,也将自己的情思寄托于山水之间。比如,著名文学大家苏轼在其被贬谪之时写下诗句“子瞻性好山水”,在大自然之中寻求精神层面的慰藉。周敦颐“雅好佳山水,复喜吟咏”、朱熹“问有佳山水,虽迂途数十里,必往游焉”,体现了作者热爱和向往自然的天性,且将山水自然作为悟道的途径,将大自然与人生哲学结合了起来。宋朝时期众多诗人的诗歌中频繁出现“山林”、“林泉”、“山水”、“泉石”等词语,比如张九成“山林兴甚长”、蔡戡“水石风流有至音……量才只合在山林”等,而这些词语也成为自然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倾心自然、向往自然、以自然为知音的生态意识。
2.对自然的亲近。学者徐复观在其《中国艺术精神》中说:“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那样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2]19我国古代哲学中亲和自然的朴素意识,这些思想意识虽然朴素却很深刻,体现了我国古人的深刻生态智慧,将自然万物作为自己的朋友对待,体现了仁者情怀。而这些亲近自然的生态意识,在宋人之中更为突出,宋朝时期许多诗人的山水诗歌中均体现了亲近自然山水的观念,该时期的山水诗歌艺术中形成了“与物为友”亲近自然的传统,将诗人的人格与精神融入了自然山水之中,许多宋人的诗歌艺术注重表现作者与自然山水无比亲密的关系。比如,宋朝时期诗人苏泂就说道:“百川我友朋,五岳我兄弟”,与百川五岳称兄道弟。有不少宋诗中将山水自然拟人化,赋予大自然以人格,比如史弥宁的“青山见我喜可掬”,诗人想象青山见到“我”之后十分欢喜,而实际上要表现的就是诗人对青山的无比亲近。更进一步的情形是,将自然比作自己的情人或者知己。比如,李曾伯的“世如春梦空头白,山似故人终眼青”,将青山比作永远不会变心的知己。宋朝山水诗歌中,喜欢将花鸟虫鱼等自然之物作为自己的朋友来描绘,表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界中各种动物植物的渴望,体现了朴素的生态意识,将自己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天人合一”的境界彰显而出。大文学家苏轼有名句曰,“几年鱼鸟真相得,从此江山是故人”,赋予自然之物各种人的思想感情,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生态意味。
3.追求自然本性。宋人山水诗歌艺术之中不仅喜欢描绘静止的山川五岳,同时还非常善于刻画各种处于运动状态的虫鱼鸟兽,将动物的各种性格特征来比喻自己的心志,表现诗人渴望突破束缚回归自然无拘状态的强烈向往,这和宋人追求本性自由和本真生活生存的特点相契合,实际上表现的就是人与生俱来的对生命自由本质的追求。宋人在不少诗歌之中极力赞扬猿猴、麋鹿等动物,并表示自己和这些动物无拘无束的特点较为类似。这表明,宋朝时期的诗人已经认识到了自然界的无羁绊和自由率真是生态自然世界最为本质的特点,走进林间、爬上崇山峻岭、步入小溪水流,能够让诗人回归自然本性,释放和舒展自我身心,较之前朝的山水诗歌,具有更加鲜明显著的追求自然本性的生态意识。宋统治者推行“崇文抑武”政策之后,该时期的知识分子的社会政治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是由于宋统治者极大地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文人社会政治地位得到提高的同时也让他们感觉到特别压抑,感觉到精神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精神不自由的压抑之感让他们向往自然界中的各种无拘无束的猿猴、骏马等动物,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拘无束自由生活的无比向往和追求。比如苏轼的“我本麋鹿性,谅非伏辕姿”以麋鹿自喻。也有许多诗人自称“山野之人”,表露诗人渴望自由生存的本性。诗人自称为“山野之人”,非常崇尚“野性”,而宋朝时期诗人崇尚的“野性”并非是野蛮的野性,而是一种追求本真和自由的性情,体现了更为显著的“原生态”意味[3]215。
4.吟咏自然之美。宋朝诗人的山水诗歌,吟咏了自然的和谐之美、纯净之美和生机之美,体现了朴素的生态哲学意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宋诗着力表达的方面。在宋朝时期的许多山水诗歌艺术之中,有的诗歌表现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和谐相处的情景,有的诗歌表现了其他动植物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在宋朝诗歌中,同时出现的各种生物之间有着和谐的关系,比如“林间禽声互答,自在飞鸣,不图人知”、“鸭鸭伴欧鸣”等,一片和谐之境。在宋人的诗歌艺术之中,飞鸟虫鱼、青山溪流均具有人的性格特点,在诗人的想象和描绘中能够与人交流,甚至成为诗人的朋友、恋人、知己,这较好地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类之外的其他自然界之物的谦敬,具有朴素的生态意识。宋朝许多山水诗歌中大量地、频繁地描绘刻画了水的澄澈湛蓝,描绘了自然的纯净之美,比如张耒的“东溪何潺潺,秋水清见底”、钱昭度的“野水光如碧,澄心不觉劳”等。诗人在描写水的纯净之美时,诗人的心灵也是如水那般清澈,人心和自然相互映照,具有明显的生态意识。在诗人笔下,描绘水一般纯净的美,同时还描绘自然的生机勃勃即生机之美,静和动是相对而言的,对于大自然的美而言,静或者动都是美的。在大文学家苏轼笔下,多次出现“生意”一词,比如“兰菊有生意,微阳回寸根”,作为植物的兰花、菊花也生气盎然、生机勃勃。人虽然是万物的灵长,但是自然界的其他生物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勃勃生气,同样令人钦佩,甚至在某些时候还令人羡慕不已,甚至自叹不如,宋人诗歌中描绘自然生气之美亦体现显著的、朴素的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陈寅恪.金明馆从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李白诗歌中的生态意识及思想渊源 篇9
当今社会, 随着人类赖以安身立命的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危及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时有爆发, 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和高涨日益突出。生态意识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 最早由美国科学家利奥波德在《大地伦理学》一书中提出:“没有生态意识, 私利以外的义务就是一种空话。所以, 我们面对的问题是, 把社会意识的尺度从人类扩大到大地 (自然界) 。”1983年, 苏联学者B.基鲁索夫指出“生态意识是指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 最优解决社会和自然关系问题方面反映社会和自然相互关系问题的诸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和。”我国著名生态哲学家余谋昌先生则认为生态意识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观。”
其实, 我们看一下中国传统文化, 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就包含有一种强烈的生态意识, 并且, 这种生态意识和当今世界的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观念是相通的。
儒学是传统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学认为, 整个宇宙是由“天”、“地”、“人”三方组成的。这三方共同形成了宇宙的和谐, 任何一方的破坏都会破坏宇宙的生命和完美。因此, 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 既要“尽人之性”, 又要“尽物之性”。“能尽人之性, 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 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中庸》) 。孔子认为, 四时运行, 万物生长, 是自然界的基本功能,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 , “天”, 即自然界。这种对自然界生命意义的明确肯定体现了孔子发自内心深处的尊敬与热爱。儒家主张的“仁”, 不仅亲亲、爱人。而且要从亲亲、爱人推广到爱天地万物。孟子说:“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张载说:“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程颐说:“人与天地一物也。”朱熹说:“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这些话都是说, 人与万物是同类, 是血肉相连的一体, 更是显见出儒家的生态倾向。
中国的盛唐是经济繁荣的时代、是政治昌明的时代, 同时也是一个儒、释、道三足鼎立、多元并存的时代。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背景, 大大影响了盛唐文人的思想和创作。盛唐诗歌史上最为璀璨的一颗明星李白, 诗风飘逸豪放, 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不仅如此, 他的作品中还表现了对自然的崇尚、热爱、天人合一的情怀。
第一, 崇尚敬畏大自然。《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一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等诗句, 都以极其险峻壮浪的形象表现了自然生命力的不可超越性。《日出入行》一篇更是直接表达了以敬畏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大自然、将自然的力量看得高于人类活动的态度。诗中说, 太阳运行, 终古不息, 人非元气, 又怎么能够与之同升共落?草木的繁荣和凋落, 万物的兴盛和衰歇, “谁挥鞭策驱四运?”——都是自然规律的表现。诗人还连用了两个反诘, 对传说中驾驭太阳的羲和和挥退太阳的大力士鲁阳公予以怀疑, 投以嘲笑:羲和呵羲和, 你怎么会沉埋到浩渺无际的波涛之中去了呢?鲁阳公呵鲁阳公, 你又有什么能耐挥戈叫太阳停下来?诗人认为, 既然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那么硬要“逆道违天”, 就必然是“矫诬实多”, 自欺欺人。
第二, 对大自然热爱欣赏。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 他的足迹遍及了大半个中国。所以, 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的秋景;《入清溪行山中》:“起坐鱼鸟间, 动摇山水影。岩中响自合, 溪里言弥静”的碧水;《鹦鹉洲》:“烟开兰叶香风暖, 岸夹桃花锦浪生”的花木;《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楚江;《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瀑布;《关山月》:“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的山月, 以及《荆门浮舟望蜀江》的江上风光;《陪族叔形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开阔明净的八百里洞庭等等, 无不以是新奇而隽永的笔触, 描绘出的一幅幅或柔和优美、或崇高壮美的山水画面。
第三, 天人合一。在李白的观念里, 人和大自然的关系尤为密切。《山中问答》一诗就明确表达了他拥抱大自然、与之化为一体的愿望:“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世俗不会理解他, 他也不属于世俗的人间。他的神秘的桃花源, 就是从碧山通往梦想的神仙世界, 生活在“大块”中, 与大自然元气混沌一片。和天地为友, 与万物相随, 成为李白心向往之的理想生存状态, “且谐宿所好, 永愿辞人间” (《望庐山瀑布二首之一》) 。在李白的世界里, 天地万物和人类可以心意相通, 《送友人》“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因为送别友人, 依依不舍, 所以即将落山的太阳也不愿沉没, 就连马似乎也懂得主人的心情, 不忍离别同伴而萧萧长鸣。“月”是李白诗歌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意象, 《把酒问月》“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写出了月与人似远却近, 若即若离, 神秘而可亲的奇妙感觉。而《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更是巧妙地把月亮人格化, 月与影伴他, 同时也是他伴月与影, 三者缔结忘情之交, 作云汉之游, 超脱丑陋的尘世, 进入人天和谐、心灵自由之境, 杨义先生说“自从李白以旷世的天才开发了明月意象的丰富、奇幻而精妙的功能, 中国古典诗词就长期笼罩着一层或浓或淡的‘人月相得, 心月互通’的趣味了。”
李白笔下的自然风景与他内在的精神情感, 与他返璞归真的生命意向融合为一。他在诗中所传达的, 无论是对大自然的崇尚敬畏之情, 热爱欣赏之情、还是天人合一的情怀, 无一不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生态意识的折射, 而这些又与现代社会关于生态问题的普遍价值观不谋而合。我们今天重读李白的诗歌, 依然能读到一种天人合一的永恒, 给我们以善待自然、善待生命的生态启迪。
摘要:李白笔下的自然风景与其内在的精神情感和返璞归真的生命意向融合为一。他在诗中所传达的, 无论是对大自然的崇尚敬畏之情, 热爱欣赏之情、还是天人合一的情怀, 无一不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生态意识的折射, 而这些又与现代社会关于生态问题的普遍价值观不谋而合。
关键词:李白,生态意识,思想渊源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生态意识及其主要特点[J].生态学杂志, 1991 (4) .
[2]李万古.现代科学“生态学化”和社会生态意识[J].山东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6 (3) .
[3]杨义.李白的明月意向思维[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8 (5) .
室内设计中的生态意识 篇10
关键词:《孤独的沙漠》 生态文学 审丑意识
引言
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致使生态环境受到极大威胁,除了直接有效地对环境进行治理,作家在作品中体现出的忧患意识也能为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贡献。对环境的褒扬和赞美只是生态文学作品的一部分,其中揭露并审视丑的内容对人们惯常的认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反面“教材”中,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到生态环境的境况并逐渐加入到维护生态美的行列当中。在爱德华·艾比的《孤独的沙漠》中,作者讲述了一次刺激的冒险历程,该作品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深刻的哲理,极具说服力,本文以《孤独的沙漠》为范本,对生态文学中的审丑意识进行解读。
一、生态文学的审美特性
生态文学作品同其他文学作品相比,在艺术性和审美上并无差异,其首先应当具有审美意识,作品中的审美能够引导群体向同一个目标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提供范本。在生态文学作品中,对于自然环境的描写不可或缺,大多以描写美景为主,而对沙漠通常都是描写沙漠的荒芜,弥漫着死亡的气息,但是在《孤独的沙漠》中,作者另辟蹊径,发现沙漠的美,其中有大量描述自身对于沙漠中的美的赞叹之情,例如“就像是一个男人渴望得到一个美人一样”,这句话通过作者直白的内心活动将读者引入美好的遐想之中,不过,对于此类情感,读者无从具体获知作者的感受。
二、生态文学的审丑意识
美的东西大多抽象且理想化,但是丑却是具体的,更具真实性。尽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丑都是采取遮蔽的措施,不过时代的发展致使人们更加重视个体意识,对丑也有新的认知,将丑表现出来似乎更具发展性。生态文学中的审丑意识不仅揭露出环境的丑、政治的丑,还揭露出人性的丑恶,这些描写能够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加用心地维护生态之美。
(一)生态文学中的环境之丑
环境文学中涉及的面远小于生态文学,其只关注人类心中的自然,并不关注生态系统整体的利益。《孤独的沙漠》作为生态文学作品,自然会考虑到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品中环境的含义指的是人类参与将自然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后形成的氛围。作者十分善用比喻,在提到自己浪漫的梦想时,将发展比作自己眼前看到的并不比自己手掌大的阴影,体现出自己对生态平衡发展的期望,却不得不承认这只是“浪漫的梦想”,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态问题的忧患感情。在旅游工业和国家公园中,作者认为在拱石国家公园修一条公路是一项宏伟却充满“阴谋”的规划,他用“阴险”来形容这一规划,体现了作者对这一规划的失望,而用“宏伟”来修饰,在这里则更具讽刺意味,原本人们的身心能够在静谧且环境优美的公园里得到放松,却因为这一规划而使公园失去了原有的价值,成为了城市工业化标志之一。他还把汽车和游客看作是“长着轮子的软体动物”,说汽车就像是一盒罐头,而他们这些公园管理员就是“开罐器”,要把游客们从密封的金属盒里“撬”出来。这种淘气的比喻,幽默中不失讽刺,表达了自己对于城市工业化的憎恶。
(二)生态文学中的唯发展主义之丑
长期以来,生态系统与发展之间的矛盾重重,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系统日益遭到破坏,这是人类在追求经济利益而不考虑生态环境的条件下造成的严重后果。爱德华·艾比根据旅游工业的发展与国家公园之间的矛盾,批判了那些为追求发展,对荒野和环境过渡开发和利用的破坏行径。
对唯发展主义观念的质疑,首先来源于作家对荒野“可进入性”的思考。在美国一部名叫《装了门的大山》的书中,作者狠狠揭露了暴发户为了满足自身的追求与享受,对大自然进行破坏,并同时将自然的野性特点扼杀在“山门”的命名之中。爱德华·艾比在对唯发展主义的质疑,也主要体现在国家公园可“进入性”的问题上,当大量的游客以及他们的摩托艇、汽车以及其他等交通工具开始涌入国家公园的时候,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面对这一现象,作者在《孤独的沙漠》中说到了“为发展而发展是癌细胞的意识形态”,这不仅说明了唯发展主义观念不仅给生态系统带来了破坏,也会将人类文明最后的荒野之地消灭干净。
(三)生态文学中的人性之丑
优秀的文学作品离不开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在生态文学作品中也不例外。生态文学应该把生态整体作为主体,不能将人类的主观认知作为核心,要敬畏自然,从客观剖析人性。人的心理会随着自身所处环境的改变而变化,有时,为了生存,渐渐跨过具有决定意义的分割线,不知不觉地成为了被利益驱使的“行尸走肉”,不再是原本有思想、有原则、有远见的人,而成了原始时代中缺乏人性的野人,露出丑恶的嘴脸,“直勾勾地瞪着我们的时代”。在生态文学认为人若不敬畏自然,那么自然对人类的“态度”也是对等的甚至更严重。
《孤独的沙漠》刻画了一个不断破坏自然同时又缺乏人性的人物形象,作者以近乎诅咒的方式对这种人物进行描写和抨击,尤其是在“岩石”这一节中,作者酣畅淋漓地将人性的丑恶表现出来。文中提及名叫阿尔波特·T ·哈斯克的探矿者在犹他州西南部峡谷发现的铀矿和国家政策的驱使下,带上自己的第二任妻子、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将全部家产盲目地投入到铀矿的发掘中,途中遇到与自己有共同目标的查理斯·格雷厄姆,阿尔波特·T ·哈斯克认为他是“一个好人”,与他合开了一家矿产公司,最后哈斯克夫人背叛了自己的丈夫,使查理斯·格雷厄姆的人性扭曲且死亡,而自己的丈夫却得到了10万美金。这一具有讽刺意味的结局是作者对唯图利益的人近乎诅咒态度的体现,揭露了丑恶的人性,通过这种并不美好的结局传达出破坏自然的人不会有好下场的思想,使破坏自然的人们对大自然产生敬畏心理。
结语
解读《孤独的沙漠》中的审丑意识,可以加强我国文学工作者对生态系统的认知,提高生态文学中审丑写作的水平,为我国生态平衡发展做出贡献,取得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共赢,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语
参考文献
[1](美)亨利·大卫·梭罗著.张悦译.瓦尔登湖[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9.
[2](美)爱德华·阿比著.李瑞等译.孤独的沙漠[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03).
[3]刘强.审丑的历史回顾与现实问题[J].前沿,2008(11).
[4]张中锋.审丑观照下的西方文学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
华兹华斯诗歌中的生态意识研究 篇11
1 批判“征服自然”的工业文明
华兹华斯在诗歌中对人类工业文明的批判主要表现在, 其对人类在推进工业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大肆破坏的抨击。华兹华斯所处的20世纪, 呈现出了工业迅猛发展与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共存局面, 即人类工业文明的推进是建立在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这一时代背景下的发展状况促生了一批以“生态批评”为创作主题的诗作家, 华兹华斯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纵览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 其主题非常鲜明:即对工业革命以及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社会丑恶的极度厌恶, 对大自然景色的向往, 以及在自然之中探寻理想、寻求人性的归宿。 (朱林, 2007)
华兹华斯认为工业文明不但带来了丑恶的社会, 给人类带来了诸多灾难, 而且导致人性的泯灭, 埋葬了人性中的善良。例如, 华兹华斯创作的《鹿跳泉》, 主要描述了身为贵族的瓦尔特爵士为满足自己的私欲, 而不惜残忍捕杀大量动物, 肆意破坏自然生态的故事。这位爵士用了近13个小时, 换了3匹马, 就是为了猎捕一只鹿, 而这只公鹿最终在瓦尔特爵士紧追不舍中, 选择跳崖而亡。公鹿死得极其惨烈, 然而这却丝毫没有引起瓦尔特爵士的怜悯之心, 他决定在这只鹿跳崖的位置修筑华屋与石潭。然而, 人类无休止的破坏, 最终对自然生态造成了巨大破坏, 美丽的鹿跳泉被毁, 周边的树木也都逐渐枯死, 以前小动物到石潭喝水的景象不复存在。华兹华斯创作这部诗歌的目的, 就是为了告诫人们肆意破坏自然、荼毒其他物种, 甚至妄图征服大自然等的思想与行为是极其错误的。还有诗歌《苏珊的梦幻》, 故事中的女主角苏珊在繁华的伦敦商业中心走过时, 突然听到了画眉优美的歌声, 令苏珊的内心五味杂陈, 同时也让故乡中的美丽峰峦、清澈小河等景象缓缓呈现在了苏珊的脑海里, 不仅凸显出了苏珊试图用梦幻掩盖麻木浮华的现实, 而且揭示出了苏珊内心的真正向往——令她魂牵梦萦、温馨且又自然美丽的故乡。这首诗歌通过对生活在所谓的工业化、现代化的工业世界中人们的内心世界对比, 揭示出了自己对自然生态生活的呼唤与追求。
从华兹华斯的诗作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其对现代化工业文明激烈的批判, 其对工业社会中人们无限制的物质欲望极其排斥, 提倡回归自然的生态生活。喧嚣、无情、浮华的工业文明给人类原本美好的心灵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侵蚀, 唯有大自然才能够让人类真正获得尊严与保护, 而任何形式的自然破坏都必将会受到自然的报复与惩罚, 呼吁人类承担起保护自然的责任与义务, 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赵昉, 2011)
2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华兹华斯笔下的自然被赋予了深厚的人性情感, 不但可以让人类压抑的心灵得到释放, 而且可以让人类挣脱物质欲望的奴役与羁绊, 创造了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人类作为自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必然属于这种和谐生活中的一部分。 (流利, 2012)
在华兹华斯创作的《水仙》这首诗歌中, 作者流露出了对自然哲学的深刻思考, 折射出了其鲜明的生态意识观。比如:“我独自游荡, 像一朵孤云……在阵阵微风中舞姿飘逸。”描绘出了一幅大地上勃勃生机、湖边金灿灿的水仙在轻风中愉快地翩翩起舞的美丽画面。诗歌中的白云被诗人给予了生命, 其将诗人的灵魂带出躯壳并化作白云, 漂浮在高空中俯视着自然万物。在这部诗作中, 华兹华斯将自己喻为空中漂浮着的孤独的云朵, 在高空中俯瞰着地面上的山谷与沟壑。诗歌中的大地与天空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 创造出了一派其乐融融的和谐意境。天空、大地与人在此情此景中交汇在一起, 展示出了一幅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这种无比和谐的自然之景深深地感染了诗人华兹华斯, 一切烦恼与忧愁都飘然而去, 并使其陶醉在这一番美景之中。眼前和谐自然的美景, 激发了华兹华斯的创作灵感, 使其通过比喻、拟人等多种表现手法为世人呈现出了一篇经典诗作。正是诗人由内而外的和谐情怀, 使得读者在品读这篇诗作的过程中, 也能够聆听到一首美妙自然的和谐之曲, 感受到其中难以自抑的快乐与轻松。
还有《转守为攻》这部诗作中, 华兹华斯在这首诗歌中呼吁人们丢掉书本, 走进自然世界中, 学会与自然交流, 并从中感悟生命的真谛。比如, “读书可是件没完的苦事;来听听林中的红雀……她带来的知识多么美好……”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 华兹华斯对自然的领悟是深层的, 其更为注重人与自然的精神交流。在这首诗歌中, 诗人将书本、人类以及大自然三者之间的知识进行对比, 提醒人们自然之中有更为广博的知识可以学习, 反对人们视书本为唯一获取知识的途径, 尤其是以书本作为征服自然的武器等。同时, 从诗中可以看到华兹华斯坚信真善美是自然的本质与内在, 并将自然作为净化灵魂、定位人生目标的导师。诗人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系的过程中, 不但同时对人类自身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 而且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给予了高度关注与巨大同情。华兹华斯主张人类应该超越性别、信仰以及种族等种种限制, 走向大同与和谐的大家庭中。 (尹静媛, 2009)
3 呼吁人类回归大自然
在华兹华斯的诗作中, 自然被视为人类的精神乐园与灵魂归宿, 更是汲取生命力量的源泉。大自然在华兹华斯笔下不但神圣伟大、和蔼亲切, 而且能够抚慰与呵护人类的心灵。华兹华斯之所以对自然如此崇拜, 与其成长背景与生活环境密不可分, 华兹华斯在英格兰西北部地区的湖区长大, 其在童年相继失去生父母, 由舅父抚养, 养成了敏感孤独的性格。湖区一带的自然景物是童年时期的华兹华斯的最好伙伴, 美丽的自然在其幼小心灵里种下了抹不掉的回忆, 而当其再次因法国大革命遭遇精神危机的时刻, 又是自然的慰藉与引领, 才得以使他走出了精神低谷。所以, 面对浮躁无比的城市生活以及工业文明带来的人性异化, 尤其是下层民众在工业潮流冲击下的悲苦和无奈, 华兹华斯的内心受到巨大触动, 提出了让人类回归自然, 从自然中汲取教训与力量, 找回原本的灵魂, 彻底回归到大自然之中。 (梁路璐、邱德伟, 2012)
诸如, 《孤独的刈麦女》这部诗作中, 诗人通过描绘在田间劳作的女人的歌声、无垠沙漠中飞翔的夜莺等多种形象, 构造出了一幅有景、有声、有人的天人合一风景图。诗歌中的人完完全全融入到了大自然之中, 成为相互统一的整体。还有《致雏菊》这部作品, 其中的诗句“我坐着, 对着你, 悠然遐想……赐我以欢乐……”华兹华斯把自己完全放置到了自然之中, 想象着自己已经与雏菊化为一体, 深深体会着回归自然的乐趣。另外, 华兹华斯在《丁登寺》这首诗作中, 则非常直白地声称自己崇拜自然且会不断努力回归自然的观点。其中, 这首诗作主要讲述了诗人在每个成长阶段中所受到的来自大自然的影响, 即诗人将童年时期的自己比喻成一只穿梭于峰岭间的小鹿, 此时大自然就是自己的向导, 让自己尽情享受着自然中的种种乐趣;青年时期, 大自然则完全主宰了其全部身心, 为其做全方位的引导;成年时期, 经历过人世间的种种沧桑之后, 诗人反而更加尊敬与热爱大自然, 因为在与自然的交流中, 诗人重新寻求到了精神的依托与灵魂的归宿。华兹华斯多以充满感情的笔调赞颂大自然, 表现出了其对大自然的深深爱恋与崇拜, 讴歌了自然世界中的山水田园、花草河流、日月星辰等等, 将大自然当作人类智慧与力量的本源, 视大自然为促进人类纯净与善良的伟大精神动力。
华兹华斯呼唤人类回归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以及汲取知识于大自然, 从大自然中寻找失去的淳朴与纯真,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从华兹华斯的诗歌中能够看出, 其心灵成长的过程是复杂多变的, 有欢乐、清醒、秩序, 也有痛苦、迷茫与混乱, 尽管期间曾数次偏离大自然, 但其始终未彻底脱离大自然的引导、教诲与慰藉, 只是在不同阶段大自然对其心灵的影响程度不同而已。华兹华斯从自然中寻求滋养、指引与磨砺的努力从来未停止过, 其回归自然的决心也从未动摇过。尤其是华兹华斯经历了伦敦城市中纷乱嘈杂、麻木冷漠的世俗生活后, 更是对大自然的伟大精神指引给予高度尊重, 使得所有丑陋、浮华的现实生活也成为了磨砺与升华其心灵境界的平台。所以, 华兹华斯诗歌中流露出的回归自然情怀, 具有极强的号召力与感染力, 更有利于人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以及回归自然。 (韩利敏、梁晓东, 2011)
综上所述, 生态批评主要是对传统文化作品创作体系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系缺失的深层反思。解读华兹华斯诗歌中的生态意识, 可以感受到其中传达出的深刻思想, 即人类要与大自然亲近, 回归到自然环境中, 从自然生态中寻求人类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调整被贪欲驱使下对自然大肆破坏的工业社会状态, 逐步恢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关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人类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不断被破坏, 自然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当前的热点。再次挖掘与剖析华兹华斯的生态诗歌作品, 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其融于自然的思想境界, 能够对当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韩利敏, 梁晓东.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 .
[2]梁路璐, 邱德伟.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看华兹华斯诗歌的自然观——以“露西”组诗为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 .
[3]流利.华兹华斯诗歌中的生态意识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4) .
[4]尹静媛.华兹华斯诗歌中的生态伦理观[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
[5]赵昉.自然于心宁静致远——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诗歌中生态思想解读[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6) .
【室内设计中的生态意识】推荐阅读:
室内设计中的生态设计09-14
室内设计中的生态元素09-22
大众审美意识引导当代室内设计风格论文06-13
室内设计中的弹性设计09-05
室内设计中的照明要求10-16
室内设计中的景观运用05-18
室内设计中的纤维艺术06-11
室内设计中的色彩分析07-05
室内设计中的灯光环境07-08
室内设计中的风水学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