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设计教学室内设计

2024-10-10

高校设计教学室内设计(共12篇)

高校设计教学室内设计 篇1

摘要:艺术设计专业的色彩课程教学不能一味的追求传统模式, 而要大胆创新, 要着重培养学生在色彩上的设计意识, 有了设计意识, 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色彩教学的过程必须经历色彩模仿、色彩归纳、色彩设计和综合材料的使用这四个教学阶段, 才能逐步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设计意识和表现能力。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要培养出一批基本功扎实、实践能力强, 综合素质高, 并且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就必须要求该专业的任何一门专业课程都要与实践结合, 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面对这样的培养目标, 作为该学科基础课的色彩课程必须着重培养学生在色彩上的设计意识, 这样, 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在艺术设计的专业领域中, 不管是视觉传达艺术还是环境艺术设计, 设计色彩的应用和色彩的设计意识尤显重要, 这就要求在色彩基础课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传统的模式, 仅对自然物和人造物进行客观的模仿, 而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色彩设计意识和表现意识, 引导学生逐步从客观走到主观, 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及视觉和心理要求来设计色彩和组织色彩, 真正从模仿阶段进入到色彩设计阶段, 为以后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在我国, 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全国各高等艺术院校都在尝试着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教学, 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教学还是以传统的模式和模仿阶段的表现为主要实践要求, 虽然在后期教学中也加进了一些装饰色彩的表现, 但是对于色彩设计意识的培养还是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国内一些院校常用的教材, 大都侧重基础知识的表述, 而对于设计意识方面的表述却蜻蜓点水。这些内容并不能使学生掌握设计意识的知识点, 当然也更谈不上对该知识点的实际运用了。因此, 为了更好地突出设计专业的特点, 色彩课程的教学就必须改革创新。本着这样的目的, 结合教学实践, 探讨出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过程中必须经过的四个教学阶段, 即色彩模仿、色彩归纳、色彩设计和综合材料的使用。色彩教学只有通过这四个教学阶段, 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色彩设计意识和表现能力。

一、色彩模仿阶段,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 提高学生对色彩的分辨能力和表现能力

色彩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色彩不仅在绘画艺术中表现出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和生命力, 而且它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之一, 在任何设计艺术中都是非常有魅力的艺术语言, 并非常直观和重要。对于色彩课程的教学改革仍然要以基础的色彩知识和表现为基础, 也就必须经过色彩的模仿阶段。在这一阶段, 教师要向学生讲授有关色彩的基础知识和本质规律, 如光影变化、形色关系、色彩冷暖、色彩虚实等等。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写生为主, 对自然或人造物象进行模仿和再现。通过写生来研究和探索色彩表现的规律和方法, 了解物象在光的作用下产生的形、色、虚实等的变化, 在这些变化因素中结合理论知识探寻色彩的本质规律。

写生色彩的训练无疑是色彩模仿阶段最行之有效的艺术表现方法, 写生不仅能挖掘学生的视觉美感, 还能让学生掌握色彩的本质规律和色彩语言的表现方法。在训练中, 教师一定要强调色彩三要素的原则, 即色相、明度和纯度在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变化, 告诉学生不能盲目的抄袭物象, 要用敏锐的眼光去感受物象并用色彩语言生动地将其表现出来。在写生实践中, 学生能够提高自己对色彩的观察能力、分辨能力和表现能力。可见, 色彩教学中的模仿阶段非常重要, 它能让学生更准确更生动地体悟出自然界色彩中的微妙变化, 提高分析色彩的能力, 为培养色彩的设计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色彩归纳阶段, 引导学生对复杂色彩进行归纳、概括和提炼,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高度概括能力和主观表现能力

在基础部分教学结束后, 学生对色彩知识已经有了相对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我们不能局限于只要求他们对色彩永远进行模仿再现, 而是要根据专业特点逐步向色彩的设计阶段转变。那么色彩归纳是引导学生逐步培养色彩设计意识的最好教学方法, 它能使学生由传统的绘画模仿色彩转变为概括提炼、主观表现色彩。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传统的思维模式中走出来, 突破以往常规的色彩基础表现方式。

色彩归纳主要是通过写生的形式, 在物象原有的光色原理中, 以归纳为主要手段, 对色彩进行提炼和概括, 使画面呈现出和谐的色彩装饰效果。客观的物象色彩变化无穷、纷繁复杂, 写实性的绘画色彩是用科学的视觉原理来反应这些色彩的, 而现在我们要改变自己的观察和表现方法, 要将变化无穷的色彩主观地、理性地进行整理和概括, 通俗地说就是把同类的几种色彩归纳为一种或两种可以概括这几种同类色的平均色彩, 使之与其它平均色和谐相处。在面对一组物象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种简单的审美方式把纷繁复杂的色彩变化进行主观减法, 注重画面的色彩搭配、色彩呼应和色彩调和。归纳色彩并不是减少而是一种简化, 在实践过程中要大胆主观的进行色彩编织, 色彩经过大胆理性的概括提炼之后, 表现手法是采用平涂的形式, 与完美的构图相结合产生和谐的装饰美感。

色彩归纳阶段中的概括和提炼色彩的方法要求学生在客观感受色彩的同时, 能敏锐的发现和概括出平均色, 比如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影响与固有色合成后, 会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概括色, 或者渐变色等等, 这样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在客观基础上主观用色的能力和色彩的搭配能力并引起学生对色与形装饰性表现的兴趣和感悟, 从而培养色彩设计意识。所以, 色彩归纳阶段的教学必不可少, 它是学生设计意识的开始, 也为后期的色彩设计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色彩设计阶段, 培养学生设计色彩和表现色彩的能力, 使其由被动模仿、概括色彩转向主动规划、设计色彩

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以装饰色彩表现为主。装饰色彩是在色彩归纳的基础上对色彩进行主观整理、变化、想象、夸张而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这些色彩按照形式美的法则和作者的主观感受以及主题的要求来合理搭配, 力求创造出特殊的艺术效果, 并通过特殊的构图、变化的造型和对比调和的色彩使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或者从中获得某种启示。因此装饰色彩在用色上要符合设计要求, 要大胆地对色彩进行缩减、夸张、寓意、升华或者符号化, 并融入主观的感悟和创造, 使整幅画面主题更明确、形式更美观、内容更益身心健康, 甚至达到艺术功能之外的视觉感触。

装饰色彩不拘泥于形式, 色彩上不受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的限制。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对色彩进行主观创造, 加强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意识, 强化画面的主观色调, 考虑每一块色之间的明度、纯度、色相、面积等的对比, 并注意它们之间的搭配关系和调和形式。装饰色彩是一种理性的色彩表达方式, 它必须建立在熟练掌握色彩的变化规律和属性的基础之上, 只有这样, 才能自由地发挥主观想象力并游刃有余地利用色彩的魅力以达到不一样的视觉效果。由此可见, 装饰色彩阶段不仅能考察学生是否能充分的掌握和运用色彩的基本规律, 更能培养学生主观用色、主动规划和设计色彩的能力, 使学生利用具有的设计意识从表现方式上由一个绘画者转变成一个设计者。

四、综合材料的使用阶段, 能培养学生广泛的设计意识和审美情趣, 并创造出特殊的色彩视觉效果

一直以来我们的基础色彩教学都仅局限于用水粉、水彩、油画等颜料作为表现工具, 绘画的纸张也是与上述颜料相符合的规定纸张, 在色彩的初级阶段很是受用, 并且对高考也很有帮助。但作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 我们所面临的不是升学的压力, 而是如何应对设计需要, 如何培养设计意识, 如何用设计者的身份去看待、去规划和表现色彩。所以, 作为基础课程的色彩课, 必须本着这一目的引导学生多动脑, 面对色彩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是一味的去画, 而是要思考, 并根据主观感受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材料使色彩作品充满生命力和视觉冲击力。在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同样的或者不同的主题, 从而产生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比如在材料上面, 不仅可以用色彩颜料, 还可以用油画棒、马克笔、水溶性彩铅等等具有表现力的工具, 或者使用不同的纸张如底纹纸、色卡纸等来进行色彩的表现, 不同的工具、材料能使画面产生丰富的肌理效果。除此之外, 综合材料的拼贴也可以产生不一样的视觉感受。例如报纸、杂志等根据主题思想需要的形式、色彩和内容进行剪切和拼贴重组, 使画面产生另类的视觉效果。

综合材料的使用这一阶段, 可以提高学生对色彩组合和色彩特殊效果表现的兴趣, 能开阔视野, 培养学生广泛的设计意识和审美情趣, 并顺应现代设计艺术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 人们在观察和感知世界时, 视觉神经对色彩的反应是最快最敏感的。人们在观看一件事物的时候, 首先感知的就是事物的色彩, 并且对色彩的注意力达到了80%。由此可见, 色彩在设计艺术领域中所占的比重和发挥的作用非常之大, 这也对未来的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就是要有很强的色彩驾驭能力, 不仅能完美的搭配色彩, 还能用各种材料表现出特殊的视觉冲击。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培养设计创新意识。这些, 就是综合材料的使用实践要达到的目的。

总而言之,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色彩课不能传统的说教, 也不能一味的对色彩进行模仿, 而是要注重将色彩的基础知识与设计创意思维表现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 色彩模仿、色彩归纳、色彩设计和综合材料的使用这四个阶段要做到有机联系和充分配合, 在明确教学目的后循序渐进, 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在实践环节中, 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从最初的色彩模仿表现转变为主观地设计色彩和组织色彩, 即让学生从一个绘画者转变成一个设计者。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色彩, 必须与现代设计接轨, 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 在教学中要本着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这一目的, 逐步使学生具备主观表现色彩和驾驭色彩的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更早的感受到设计的魅力, 并为今后走上职业岗位做好充足的准备, 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伟等.设计色彩[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7

[2]孙为平.色彩归纳写生[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4

[3]胡明哲.色彩表述-主观配置色彩训练[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高校设计教学室内设计 篇2

授课时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授课班级:

授课类型:(指理论课、讨论课、技能课、实验或实习课、练习或习题课等)

教学目标、要求:(教学目标一般说应包含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内容,教学要求是指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层次或用“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四个层次。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为了达到确定的教学目的而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教学难点,是就学生的接受情况而言的,学生经过自学还不能理解或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即可确定为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讨论、启发、演示、辩论、讲练结合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录像带、挂图、幻灯片等)

教时安排:(本章节或主题授课所需的教时数)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教学过程:(体现教学步骤,包括时间分配和教学内容教学进程)

这一部分是授课的重点,因课程和不同的教师教法各异。应包括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等环节。这一部分的编写要做到教学步骤、内容纲要和教法设计相结合,不仅便于教师自己课堂教学,也便于别人(甚至外行)亦能通过阅读教案而了解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活动情况和本堂课讲授的.内容要点。

建议包括三方面内容:

1、引言导入新课,注意本次授课与上次课的内容衔接

2、阐述、分析、推导等突出教学内容要点,采用的教学方法等,要求简明扼要,若有与教材中相同的文字、表格、例题等不要在教案上照抄,可注明教材页码。

3、总结主要是本堂课的要点归纳,应写出结论性的文字。

高校设计教学室内设计 篇3

关键词:分镜头;系统;训练;教学

镜头是动画、电影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许多个镜头组成一个片断,将许多片段构成段落,将许多段落构成一部完整的动画影片。动画分镜头是包含导演、美术设计、动作设计、摄影、后期处理、音效等专业技巧为一体的工作,是后期工作的依据,是动画制作过程极重要的一环,它要求学生有较强的传统手绘能力,并熟练动画视听语言。由于普通高校动画分镜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才刚刚起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融会贯通动画影视语言,强化分镜头设计课程的系统性和实践性,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完善教学方法。

动画分镜头制作是系统化的视听设计,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来阐述进行动画镜头画面的实践训练的方法。

1 拉片、摹片训练

拉片,就是对经典动画影片的解读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在反复观看影片片段的解读过程中,了解影片关于动画剧本、结构、人物、场景、空间、机位、景别、光线、色调、时间、节奏、对话等各个方面的细节构成。通过拉片加强学生的视听语言、分镜头感觉的培养。学生以前看动画时候只注意剧情,不注意过镜头的分切,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們会发现动画作品,特别是商业动画的镜头分切很频繁的,其目的是要流畅叙事,让观众意识不到镜头存在。对于分镜头课程教学来说,拉片主要分析每个镜头的内容、镜头衔接、景别、角度、视角、机位、运动、构图、时间、节奏等,之后进行人物对话场景、对抗场景、追逐场景等具体场景的拉片分析。考虑镜头的流畅衔接、场景转换、段落构成的逻辑性,包括故事情节进展、人物事件关系、时间和空间转换等。这样一些镜头连贯性技巧训练让学生实际了解到,比如“方接方、圆接圆,动接动、静接静”等原理,训练学生对每一个镜头的组接逐一讲解分析,最后由教师总结完善。通过拉片针对经典动画反复观摩,养成分镜头意识和直观感受。

当然光拉片分析是不够的,还要进行摹片练习。选择经典动画片中的一场戏或几场戏,让学生按照镜头分切画面规范临摹绘制下来,这就是摹片。摹片的时候,通常从二维动画片入手,从单人镜头到双人或多人镜头逐渐增加难度。通过摹片练习,除了锻炼学生的绘制能力,更重要的是体会到如何将镜头画面内容规范地重现,将之前拉片所获得的镜头衔接、景别、视角、机位、构图、时间、节奏等直观感受通过分镜头画面综合地表现出来。

2 机位设定图训练

动画片需要假设一个摄像机拍摄位置来叙事,这就是机位。二维动画是通过画面体现这个假设的机位,三维动画是通过创建虚拟摄像机来体现机位,追求全面虚拟真实,机位的运动也突破了现实场景的限制,能够营造出些视觉奇观。机位由拍摄距离、拍摄高度和拍摄方向三个因素所决定,与镜头的景别、场景、调度等有关系。

机位设定图就是将动画片一场戏的所同有机位标注在一张场景平面图上,并标上机位序号以及角色的位移。在分镜头课程的教学环节中,进行机位设定图的绘制,有助于让学生理解机位的概念、规律,让学生理解到一场戏的机位架设是有其规律的,机位的数量一般少于镜头的数量。在绘制机位设定图的时候,要提醒学生景别和角度的变化要适当,不同镜头组接的时候,要求镜头之间要有景别和角度的变化,不要犯“景别相同、角度相近”的大忌;同时也要避免景别差距过大的镜头画面交替出现。机位的架设还要注意到轴线关系,变换机位的时候要注意轴线原则,不要轻易越轴。此外,机位的架设可以结合蒙太奇技巧,达到镜头组接超越时间空间的效果,实现镜头语言的融会贯通。例如随着剧情情节的递进和紧张氛围的需要,机位的架设可以越来越近,景别逐渐由远景、全景向近景、特写过渡,实现前进式蒙太奇步步紧逼的戏剧化效果,使观众得到更深刻的观影体验。

镜头的运动包括推、拉、摇、移、跟、升、降等,是我们分镜头设计的重要内容,可根据影片的类型区别对待。二维动画为了场景绘制更加省力,往往采用简单的推拉等镜头,以实现基本的镜头运动效果。而三维动画给动画分镜头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可以是推、拉、摇、移、跟、升、降等多种复杂镜头运动方式的综合应用,并常以长镜头方式完成各种复杂的调度。

因为对话是推动影片叙事发展的重要元素,故机位设定图的训练往往以双人对话场景为主,分析并画出不同对话场景的机位变化,并要求能熟练掌握轴线原则以及过肩镜头的使用。以此为基础,再完成较为复杂场景的机位设定图,以了解镜头机位架设的规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不重视机位设定图的训练环节,学生绘制的分镜稿往往较为杂乱。

3 镜头连贯性技巧的训练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现代动画影片镜头分切的频率也在加快,有时候一个简单动作也会分切成好几个零星的镜头画面,然后把这些单独而零散的画面再重新组合为一个连续的整体,所以角色动作的连贯设计在动画分镜头制作中尤其重要,因为动画的剪辑不像实拍电影那样全在后期上完成,它必须是预先在分镜中设计好剪辑点,画好动作,也就是画好了剪辑点。因此,镜头中画动作要最大程度反映角色的思想情感,并控制好大动作的转折点,通过主体动作来衔接镜头和转换场景。在这一个训练中,要求学生必须绘制一个镜头中完整动作的起始位置,如一个镜头中有较为复杂的动作,还要求学生通过连续动作、多画面来把动作准确地表达出来。

4 课程项目模拟方式

课程项目模拟的教学方式,是在项目开始前,首先给学生分发一套练习用影片的完整资料,包括剧本、场景、造型、道具,要求学生根据制片表单完成资料的整理和清点工作。之后要求学生阅读剧本,熟悉造型和场景,并组织学生一起讨论该片的创作背景、创作特点、观众群的年龄定位、主要角色的性格特征、动作风格的倾向等和镜头画面设计紧密相关的内容,教师还会对将要进行练习的剧本段落做较深入的讲解分析,明确该段落的气氛和戏剧要求,分析出场人物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程序和实际工作中的制作准备阶段是完全一致的,目的在于制造出一个仿真的现场创作气氛。教师还会专门跟学生讲解如何顺利完成工作、和导演沟通的技巧,分析导演和镜头画面设计师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等,使学生较真实地经历一次动画镜头画面的制作过程,为日后真正参与创作工作打下基础。

5 结语

动画分镜头设计是体现动画片叙事风格、故事逻辑、节奏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视听语言能力的重要一环。动画分镜不仅仅是对全片所有镜头作出分切和组接,同时也是对每一个镜头的画面、声音、时间等所有构成要素的精确设定,它的体系庞杂,内容繁多,要达到纯熟的运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也相应较高,需要在训练和实践中进行检验并逐步积累教学经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共同为动画分镜教学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涂姝婷.浅议分镜和取景在动画电影中的重要性[J].华章,2007(8).

[2] 张庆学.让视听语言用镜头说话——动画教学中的几点认识与看法[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7,21(1).

[3] 陈静.浅析动画分镜头中内容与节奏的把握[J].新西部(理论版),2011(8).

高校设计教学室内设计 篇4

一、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构建大学校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就目前来看大学校园是党员密集的地方之一, 这里聚集了大量的知识分子, 也是党员发展的首选地点, 党员干部的任用关乎高校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思想教育和发展党员,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 我们要不断夯实高校党建工作基础。

当下室内设计学生思想普遍活跃, 信息广泛, 各种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首先在高校集中显现。抓好高校党的建设, 必须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坚持基本政策、方针的同时努力提高师生个人水平。纵观国内各地的高校都在不断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政治辅导员培养力度, 与此积极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校园文化活动, 力求在潜移默化中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观念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完善、贯彻高校奖励制度

高校招生计划迅速增长, 各高校生源竞争愈来愈激烈。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国家建设发展输送人才, 尤其是输送经济建设需要的技术人才, 这样, 高等教育才能够更加凸显其优势地位和作用。但从有限的教育资源出发来看, 如何在教育投资相对还不完善的同时, 一方面扩招, 另一方面又要保证毕业生就业的质量, 所以在校期间高等教育激励制度的实施好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以后的人生价值观的认知。合理构建并优化学生激励机制, 一方面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另一方面也能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效益, 节约相应的附属投资。

可如今高校主要采取以建立在综合测评基础上的学生评优方法来激励学生, 但由于评比过程不够透明、不够科学, “打擦边球”的现象频繁发生, 影响了激励效果, 再加上一些学校激励政策形同虚设, 无法贯彻执行, 并没有充分地应用好奖励与惩罚两种激励机制, 所以在校期间, 学生认知出现偏差, 综上所述, 应加大对大学生激励机制的投入力度和执行力度。

三、合理选取教材

教材是学习者增长知识和发展技能的重要材料, 加强对选用教材的全方位管理就要加强对教材的选用、评价、推荐和撰写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因为现在大部分高校在认购选取教材时首选贵的再选对的, 在很大程度上不排除利益上的考虑, 众所周知, 当下知识更新的速度飞快, 在教材上知识的呈现形式也和以前有所不一样。编书人大多都是有“目的性”的被迫编制书本, 在很大程度上都有互相抄袭的嫌疑, 更好笑的是, 更改了别人的作品后怕被人发现, 整天在如何掩盖抄袭套用痕迹上下功夫, 比如当我们拿到书后, 发现很多讲述的知识点在书本页数上跳跃比较大, 上课学生只顾“乱翻书”, 以至于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抱怨现在的教材编得不好了, 所以我们在选取教材上应慎重。

针对以上出现的弊端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选用教材必须优先以教材的质量为标准;2.选取教材时必须提取相应专业任课教师的可行建议, 而不是走形式;3.鼓励使用当下与时俱进的教材;4.对相关专业教材的选取应从专业教学计划整体培养方案上统筹规划, 避免累赘重复。5.从严掌握、选取与教材配套的高质量教学参考书、教学辅助资料;6.电子课件选用操作简便并与教材配套的, 要求人机交互性强, 安装方便、兼容性强、可操作性高、后期保障可靠。7.电子课件要及时更新。

四、合理安排课程

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都接受过高等教育, 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 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 所以在校期间他们不仅要学习专业课程, 还需要学习思想政治方面的必修课程和其他选修课程。而每个课程都是带有相应学分的, 不同的课程获得的学分也不同, 而每一位学生都必须修够学分才能毕业, 这就对课程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就学时和学分而言, 一些学生认为专业课的课时可以稍微增加, 不要间断, 而某些非专业课的课时可以相应减少, 多增加时间的机会和时间, 同时不会对学习效果造成太多的影响。就现今国内各高校的教学改革而言, 大学生在校期间仍然最关心的是自己所修课程的学分, 就对课程所占学分比重的设置任然是各高校的一大难题。比如在学分方面争议最大的就是:像思修、马哲这一类理论性很强的非专业课程占的学分比重比一些专业课程还重。

在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方面, 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师生持不同的意见, 不同高校的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同, 换句话说有的专业课程设置得考虑教育资源的利用, 因此课时课程设置不是非常合理, 课时少内容多, 有时候课程短期内集中, 老师讲课速度不得不加快, 学生们听课都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

在大学期间, 就我所教室内专业而言, 小班上课同学们不但发言机会多, 而且每位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针对性指导, 理论和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集中解决, 同时也能促进大家共同进步。所以进一步合理统筹安排学生的课程至关重要。

对于以上几点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 应反思探索的方向是否偏离, 反思改革的行为是否过激, 反思改革的路径是否正确。只有在改革中不断反思、不断调控, 才能始终坚持以“促进有效学习”为核心, 坚持以有效“高校课堂改革”为目标, 从而打造更加科学合理的大学新课堂模式。

摘要: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都接受过高等教育, 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 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 所以在校期间他们不仅要学习专业课程, 还需要学习思想政治方面的必修课程和其他选修课程。

关键词:室内设计,大学生,专业,高校

参考文献

[1]梁思成全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郑曙阳.绿色设计之路——室内设计面向未来的唯一选择.建筑创作, 第十期.2002.

高校《网页三剑客》教学设计 篇5

赵芸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云南昆明650031)【摘要】介绍了网页三剑客教学的现状及信息社会对实验教学的要求,由此阐述了在局部到整体的网页制作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的好处。采用“任务驱动法”与“局部到整体”相结合组织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使学生基础知识更为扎实,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局部到整体教学法 网页三剑客

1引言

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带来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不仅是技术的,而且是社会的。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的应用已深入到了社会各个领域。现在几乎没有哪个行业看不到计算机的影子,计算机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工具。另一方面,计算机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成为我们生活、工作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在计算机上进行信息的组织.传播,将是未来社会的每个人所必须具备的技能,网页三剑客这门课程的开设,正体现了技术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

由于我国高校教育正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方向转化,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在入学时计算机操作已非常熟练,并且已掌握了某种简单的程序设计语言和学过网页三剑客;有些学生还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导致在上机实验课中,基础好的同学“吃不饱,把精力放在玩游戏上面。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不用心学习,甚至出现迟到早退旷课现象;而基础差的同学又感觉学习吃力。缺乏自信。并失去对网页三剑客课程的学习兴趣。另外.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创新意识。如果采用先理论后实际、先抽象后具体、先一般后个别的教学方法,易造成基础差的学生难以入门。大多数学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

理论课程来学习。而没有作为一种工具来掌握,没有在技能和实际应用方面来锻炼自己,缺乏创新精神。目前。我校在大二上学期。开设“网页三剑客”的课程,其主要教学目标是注重培养学生建成一个具有个人创意、综合性的网站,注重培养对静态页面美观性的建设,掌握一些网页色彩搭配的设计艺术。

使学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大学生在网络上合理组织信息和发布信息的能力,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要求在网页三剑客课程的教学中注重精讲细练,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计算机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地创新,才不会在这样的大潮中被淘汰,因此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是探索一种合适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最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局部到整体的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是计算机教学中的理想模式,符合计算机课程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独到之处。

2任务驱动法与局部到整体的教学法相结合

任务驱动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其显著表现是:教师的教学围绕着一个目标,基于几项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生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产生新任务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适合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人把它称为“单

刀直入法”或“黑箱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符合计算机课程的层次性和实用性,学生可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精益求精地学习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在学习的不同阶段,特别是在学习某些应用软件时,可以先知其然(犹如“黑箱”外部的认识),而暂不深究其所以然(犹如“黑箱”里的结构)。比如说,直接做一个简单网页,学生可通过操作dreamweaver.很快掌握理论知识。

局部到整体的教学法是一种较好的组织网页三剑客课程教学的方法,大多数的教程采用以一个大任务(即建一个网站)为线索.按主线分别展开讲解,直到网站建成。这种组织教学的方法.整体性好.但对个别知识讲不到或讲得不精.还不易于扩展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例如伸缩菜单的制作,占位图形的应用等,分知识点精讲网页设计术。能做到典型分析、触类旁通。同时还辅以看到自己喜欢什么就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做什么的思想.跟上网页设计时代的潮流,最后再设计一个综合性网站,让学生照此设计一个具有个人创意的网站.把每个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让学生掌握的不是解决某一个问题或某一类问题的具体方法,而是要让学生理解和分析如何在变通的思想下使用这些技术,也就是说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把网页制作技术分知识点,把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步骤作为讲授重点,把整本书的内容分为很多知识点,针对每个知识点作成不同的PPT(理论),再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三至四个任务(实例),对于每一个要讲授的内容,一般设计为四个阶段:①问题的提出;②问题的解决所用到的新旧知识;③解决问题的过程;④方法的提炼的有效性分析(PPT课件讲解)。在大二下学期,将开设ASP动态网站设计,巩固上学期的知识。

3局部到整体的任务驱动法实施

为调动不同基础层次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学生能掌握网页设计技术,在网页设计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法,每个知识点都以一个小任务来进行讲解,总结时以一个大任务来进行知识的总结。这样,教师以任务引路,学生边学边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完全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创造性,避免了以往的只讲理论,彻底改变了以往学生的学习方式。

(1)结合学生情况,精心设计任务

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角色从“让我学”变成“我要学”。根据高校网页设计的培养目标,制定了本学期网页三剑客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让学生熟练掌握网页设计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应用,激发兴趣,激发创造性,跟上网页设计时代潮流,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在这一总体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将其具体划分为四个大任务,在每个大任务下又必须完成小任务:①完成MTV、flash主页制作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从互联网、相关报干U杂志、书籍等上面收集素材,在制作过程中。可把所学知识作一个归纳总结,作品完成后.展示给学生共同观摩,进行归纳总结,演示经典动画。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制作动画的一些规则与技巧。②完成firworks 网页制作:学生将收集的各种素材。经过自已的整体设计做成主页的形式,进行观摩、讨论、探究,总结。③利用dreamweaver制作主页及相关页面,最后行观摩、讨论、探究、总结。④利用flash、firworks、dreamweaver结合制作主页。任务流程图如图1所示。

理论课教学内容与上机实验内容相同.理论课教学用一个个任务进行教学。学生上机时则采用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图1 网页三剑客任务流程图 由图1可知,小任务的具体内容涵盖了网页三剑客的全部知识,即把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中.在上机实践中体会及寻找方法,进行尝试和验证,归纳出完成任务的具体步骤和一些技能技巧,使学生在完成任务、掌握实际操作的同时,通过自主学习搜集资料。使网页三剑客的知识得到巩固与拓宽。

(2)学生边学边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在任务的指引下,老师仔细讲解,潜移默化地开发学生的一种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及审美观,学生边学边练。精心设计的任务贯穿整个学期,与教学内容进度相一致。在网页三剑客上机过程中,学生主动收集关于设计方面的资料,经过整理,自我思考制作出最终结果,既巩固所学知识,拓宽视野,也为后续的学习自我总结出一套方法。

学生在边学边练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 导下,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让学生亲身感受认知的过程,而且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后首先想如何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会想方设法读教材、查资料、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在无形中学会了设计理念,达到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实际上,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也能体验到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展示经典动画,培养设计理念及配色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让学生欣赏一些经典动画及电影。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使学生乐学,想学,在轻松,扣人心弦的欣赏的氛围中,老师介绍每个片子的设计风格,及如何展示主题内容的方法。

(4)观摩交流表扬激励培养创新意识 每当学生完成一项任务,不是主观地打个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作品,而是通过交流展示和讨论,让同学们自己评比,看谁的作品最受欢迎。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高网页设计的水平和

审美水平,又可以客观地评价学生完成的“任务”。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边学边做中的情况,总结规律和技巧,将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在总结过程中突出完成教学任务的重点。每一阶段任务完成后采取观摩、讨论、探究的方式对本阶段的教学学习任务进行归纳总结。例如对于第一阶段制作任务完成后,则集中讨论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意和设计理念;用fireworks制作完成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根据新的意见或建议,重新修改进入dreamweaver网页制作阶段;网页制作阶段完成后,在全班进行观摩讨论,挑选出优秀的网页上传到校园网上,供别人使用。通过观摩、讨论、探究的方式,达到了共同掌握网页制作技术知识的目标。

在学生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表扬激励也是“任务驱动”的最佳时刻,以表扬激励为目标,鼓励成果多样性的评价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学生喜欢独立地获取知识,所以在上机实验内容的安排上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创造空间,把握好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的空间与时间的尺度,尽量避免教学中的面面俱到给学生留出发挥创造的空间,也是教学中的一种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将有利于他们今后的终身学习。

(5)协作学习培养,协作精神

由于网页三剑客上机实践的学时数是有限的对于最后一个三剑客结合制作网站的任务每位同学收集全部素材,然后制作网页时间上不允许,因此采用了协作学习的方式来完成该学习任务。

协作学习就是把学生分成小组形式通过组内的合作讨论,互相交流信息,取长补短,共同完成任务。分组制作网站.最后在全班交流网站这样分组制作出来的网页各有特色,有的。内容充实有的版面设计美观。通过协作学习,学生能够相互启发、相互促进,驱动学生更强烈的创作欲望。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同学的交流合作、老师的启发引导的良性循环中逐步得到培养同时,协作学习还可以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4结束语

在一学期结束后,教学实践表明,在网页三剑客教学中尝试运用“任务驱动法,效果相当明显。课堂气氛相当轻松愉快。学生的学习状况明显改善,设计创作能力显著提高,充分发挥

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融为一体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使学生的创作及设计素养得以提高。合理采用“任务驱动”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要培养21世纪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人才.“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的教学方法。参考文献 齐建玲主编

[1]网页制作1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OO3.

[2]祝朝映.任务驱动在计算机墩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3(1O):56—57.[3]张卉.高校 《flash》中元件与实例的教学设计[J].计算机与网络,2O08(23):73—75.

高校设计教学室内设计 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室内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0 引言

室内环境设计专业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有别于历史悠久的传统教育,室内环境设计专业是为适应房地产业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室内环境的个性化需求应运而生的。所以,在高校,室内环境设计教育教学应紧扣行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为更好、更快地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出适应岗位需求的创新型技能人才而不断实践、探索、創新。

1 新形势下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

室内环境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型学科,它是建筑设计的延伸与再创造。在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丰盈,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室内环境设计作为一个与市场变化紧密相连的学科,其主要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其一,追求自然,现代人每天在机械化、现代化的环境中工作、学习,接触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而这种渴望回归自然,感受自然的宁静、清新愿望也会逐渐强烈,但是实际生活却事与愿违,因此他们只能将这种愿望落实到室内环境设计上;其二、追求艺术,即现代人对于家居环境的要求已经突破了功能性需求,逐渐向艺术性靠拢,如现代人在设计家具的时候,往往会综合考虑在室内会形成的声、光、色、形等效果,以追求室内设计的整体美感;其三、追求个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追求个性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反映在室内环境设计上,人们已经厌倦了千篇一律的样板房设计,而是希望自己私人室内环境既能够有别于大众,又能够体现自己的个性化情感。

2 目前高校室内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室内环境设计在我国发展的实践较短,虽然许多高校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了该专业,并且随着室内设计的发展,整体招生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却也是不容忽视,如实训体系不完善,即由于室内设计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还未形成符合我国教育发展实际的教学体系,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会照搬工艺美术或者室内设计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在僵化的教学模式中难以得到有效的学习与训练;缺乏实践意识,即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片面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设计理念表达与设计元素运用上,忽视了对施工工艺、施工预算的研究,从而导致了许多学生的设计理论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付诸实践。而这些问题导致了高校培养出的室内环境设计人才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的要求,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未来发展。

3 高校室内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3.1 变革专业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开展教学实践的基础,高校要想改革室内环境设计专业就应该先从认识入手,创新教学理念,以推动专业体系的变革。高校在变革理念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即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只有从学生的基本需求出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导向,才能够推动专业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应该平衡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室内环境设计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同时强化理论学习,从而保证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综合发展。

3.2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是专业教学的载体,高校在优化室内环境设计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实践课程的开设,只有将设计图纸或设计理念付诸实践,才能够体现设计的价值,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保证设计有效性的前提,因此学校应该调整室内环境设计专业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以保证学生的实践效果;另一方面注重工程类课程的设置,我国的室内环境设计与西方国家相比有所不同,它主要脱胎于工艺美术,而非建筑设计,这样的专业来源就使得许多高校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时,将绘画美术的内容作为重点,而忽视了建筑工程课程,而这必然会影响设计作品的可行性,基于此,高校应该在课程体系中增加建筑施工程序、施工材料等内容,以保证设计的协调性和实用性。

3.3 提高交叉学科的知识积累

室内环境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涵盖了美学、环境学、心理学、工程学、材料学、建筑学等多个学科。前面已经提到,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室内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内容相对单一,教师在教学中也缺乏学科交叉意识,从而导致了学生设计能力的欠缺,而为转变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从综合性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树立全面系统的设计理念,以完成知识积累;其次,根据室内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以及设计的需求,对各学科知识进行合理取舍,以保证设计作品的质量。

3.4 建立全面的评估机制

教学评价是指导学生学习方向的风向标,通常情况下,如果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对某一评价标准有所倾向,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就会有意识地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所以,高校在改革室内环境设计专业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即一方面树立全面评价理念,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结果、态度进行综合评析;另一方面将实践作为评估的重要标准,扭转学生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弊端,引导其将设计理念付诸实践,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不断改进。

3.5 积极推动学生就业

实现学生就业,提高专业就业率是评价现代高校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室内环境设计作为一个实践性学科,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平台,例如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与设计企业签订合作合同,将教学环节与企业的运行相结合,利用企业真实的就业环境提高专业的教学质量,同时向企业推送优秀设计作品、优秀学生,实现专业学习与市场就业的有效衔接,以改善高校室内设计专业的就业情况。

4 结语

对于高校的室内环境设计专业而言,我们要确立现代意识,革新思想,转变观念,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式,形成与众不同的室内环境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进而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鑫.高校室内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1(19):202-203.

[2]胡颖.高校室内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艺术教育,2010(05):55+57.

高校设计教学室内设计 篇7

一、现阶段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状况分析

我国现阶段的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分类包括:结构、具象和设计等素素描形式, 这些素描形式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各不相同。我国的素描教学方法大致包括两类:其一, 对素描所特有的独立艺术意义进行有效的凸显, 是一种传统的绘画素描造型教学方法, 其目的在于配用具象所描绘造型的能力;其二, 素描被应用于建筑或其他领域的设计中的实际意义, 该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设计创造能力和观察理解能力。

1. 在绘画性素描的区分和认识上还有待增强。

由于我国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是近些几十年来才开始发展的, 因此, 其教学模式尚未完善。针对于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于培养学生的具象素描造型能力, 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对任一一种惯例进行渗透, 并对以描绘、造物和填充为目的的素描训练活动进行开展, 致使教学目的、方法与观念之间出现矛盾和脱节现象, 专业发展的方向也与素描基础训练目的发生了脱轨。传统的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一名合格的设计师, 因此, 学校往往只重视绘画素描训练, 而忽略对学生创意构想以及空间理解的训练, 具体体现在学校过度的训练学生塑造物体和把握形体能力的质感与明暗关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学生的造型写实能力都有所提高, 能够对物体的明暗关系以及基本形态进行准确的把握。但是, 该环境下的教育也出现了一个致命的弱点, 即学生长期在这种简单或单一模式下的组合联系, 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有所缺失, 也抑制了学生对空间的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同时, 这种过分只求画面的质感与逼真效果, 容易使学生的思想僵化,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创意思维的发展。

2.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模式相对陈旧, 抑制了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

目前,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是作为我国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基础性课程存在的, 它对传统绘画素描的优势进行了延伸, 是基于传统绘画素描, 更高于传统素描的一门课程。但是, 设计素描教学并没有对绘画性素描教学的传统营销模式进行有效克服, 它沿用了传统绘画专业的教学模式与课程内容, 因此, 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内容仍是纯艺术、绘画性、阴暗调子、质感和虚实内容的教学。这使由于高校对画面效果的过分追求原因所致, 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与树立空间观念。由此可见, 现阶段的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模式不符合环境设计专业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这就使学生在日后的课程学习过程中, 生搬硬套一些素描理论, 使其设计作品缺失了最重要的元素, 即创意与灵气。

二、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分析

1. 以环境设计专业的需求以及定位为切入点, 实施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改革。

针对于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 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的空间构建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设计意识、想象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该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创意、空间以及结构的认识, 结合后续专业课程的需求, 为社会培养具备良好设计创新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的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在该设计素描课程教学中, 其教学重点是对学生结构认识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和重组能力创造意识能力的提高。

2. 对该专业设计素描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要区别与其他艺术设计类专业, 为了使该专业学生的空间结构认知以及探索意识和动手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对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模式进行重新整合是必然趋势, 删除繁杂的课程设计, 使学生的专业归属感得到提升, 并提高学生对学习该专业课程的兴趣。学校还要对改专业课程实践性的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加强, 例如: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接收空间构造的机会, 并通过水墨或单色速写的形式使学生快速记忆空间。同时, 这也能够帮助学生脱离纸张的束缚, 打破对物体认识和理解的传统方式, 使学生对空间的反应理解能力得到增强。除此之外, 学校还应删除部分与环境设计专业内容不想管的素描外延课程, 使素描课程的设计更具针对性特点。围绕结构素描、空间素描和空间创意素描方向去调整素描课程, 帮助学生脱离惯用合适化的思维方式, 从而彻底的对学生创意构想进行有效的激发。

结语

综上所述,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课程的改革基础方向是沿着专业性与针对性的素描基础教学方向迈进。同时, 高校应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不断的改革课程的设置, 使设计素描课程教学课程的设计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 这样才能培养更具专业特色的环境设计优质人才。

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飞速发展, 促进了多样化艺术形式的形成。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传统的设计素描课程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艺术设计的发展需求, 对传统的该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能够凸显其设计素描教学在专业教学中的特色。因此, 环境设计学科的课堂设计要针对该专业的特点与总体需求来设定。本文首先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的现况进行了分析, 希望能对未来的该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的良性发展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谭娟.浅析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J].艺术品鉴, 2015, (2) :268-268.

[2]钟震寰.论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4, (2) :58-59.

[3]张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2 (1) :143-144.

高校设计教学室内设计 篇8

包装设计在众多高等艺术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育中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大多一直停留在“以教师教学为中心, 学生机械地被灌输”的教学模式中,授课形式大多是老师在课堂上孜孜不倦地讲解,然后布置一些不同类别产品的包装结构和画面设计的作业,最后再欣赏一些优秀和已上市的商品包装作品。在完成包装设计教学中大多局限于对商品表面的结构形式和编排的讲解,没有把学生的思维拓展和想象力、创造力作为重点的教育培养目标。单调、重复、封闭、乏味的设计课题始终成为教学课堂的主要内容和固定的模式, 设计形式与表面结构基本上都是以不同的字体、色彩等在各种类型的包装设计上的运用和表现为主。有些高校会让学生在课余的时间里到市场进行实践考察,但并未形成一个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团队进行系统的市场调研,所以学生即使亲自到市场进行实地考察,但他们往往对市场调查、消费细分、包装法规、产品营销等许多在真实操作中必须考虑的因素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概念,掌握甚微,更别提系统地了解与熟识整个操作流程了。这样的教学模式教育出来的学生只是在表象状况下进行理想化的创意设计,没有对产品进行更深入剖析了解,没有将课堂上的知识与市场进行理论与实践相联系, 更没有一个完整的教育设计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对商品包装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 同样存在新的问题需对其进行创新和改革。

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包装设计不是一门单一孤立的学科,它涵盖了许多专业知识,它的先修课程包括平面编排设计、色彩搭配与装饰设计、空间立体构成、 字体结构变化与标志创意设计、图形创意思维拓展设计等,而大多数教学却忽视了这些先修课程与包装设计教学之间的联系与结合运用, 授课模式单一化、教条化、局限化,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知识比较单一,综合素质较差,无法满足综合化社会对包装设计人才的需要。同时,包装设计教学也应与其他专业课程融汇贯通,如美学、消费与心理学、营销与传播学等学科,这样会更好地避免多数学生学完包装结构与装潢设计后对产品展示陈列设计、新数字网络化媒体传播、消费者心理趋势、营销策略、审美情感等知识不甚了解。

在实践操作练习时,学生对课业难免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问题。在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后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而被聚集。问题的聚集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久而久之还会大大减弱学生对学习包装设计课程的兴趣,产生不良后果。学生做出来的作品表象虽然有一定的艺术感,但是若从市场实用价值的角度来分析,似乎有些缺乏实用功能,无法为商品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此外,由于现代网络的普及,有些学生为了提高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的效率,容易依赖网络现有的包装设计作品资料和专业软件的特效效果,抄袭、 照搬前人的作品渐渐地成为完成作业的习惯。 课程结束后,大多数学生便如释重负一样,将该课程的知识内容丢在一边,再无人问津。

落后的、传统的教学设备与教学方式同样不利于包装设计教育教学的发展。教师的授课方式大多是一块黑板、一把直尺加不同颜色的粉笔,这种单纯语言、文字和结构图的讲解很容易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即使偶尔使用一些容器造型、实物作品结合理论教学讲解实际案例等教学方法也因缺少交互性、智能性以及信息表征的多元性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难以发挥,从而也无法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除此之外,教学过程中普遍出现缺乏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现象。很多教师在授课时只按照自己的授课方式授课,很少注重利用课余时间与其他本专业教师进行教学交流、互相研讨如何更有效地让学生充分理解与掌握包装设计课程以及与其相关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内容。

这种低效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培养出来这样的学生:很多学生的设计作品在学校的时候能够获得较高的成绩,但如若拿到市场上去应用检测,却发现似乎无人问津。

三、现代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数字网络化教学模式新探究

(一)课堂与课余时间尝试利用数字网络化教学与辅导

在数字网络化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也应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拓宽教育学习资源和信息渠道,采用多媒体教学与相关软件结合运用,充分利用学校数字化图书馆资源和信息库,不仅会使课堂教学生动丰富,时刻与社会和市场接轨,学生的学习也将变得更加自由和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提高,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随着数字化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新的教学模式随时在课堂和课余时间通过网络教学资源更加深入地学习包装设计的最新技术和相关专业知识,快速不断地获取相关包装设计新知识,了解与掌握市场对包装设计需求的新趋向,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充分利用实验实训工作室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通过合理有效地运用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实验实训工作室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实训工作室中大量的实践案例作品对学生创作有所启发,发掘学生的创作思维,对初学包装设计的学生有一定的参照和引导。此外,通过实训工作室先进的实训设备和器材,教师可以亲自动手示范讲解理论与实践内容相结合的运用方式与方法,并动手逐一辅导学生制作,使学生在实际制作时能够更明朗快捷,以及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由于实验实训工作室的空间较大,学生也可以尝试分组作业,这样不仅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团队建设、合作交流、互相研讨,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集体意识感,避免过多的个人意识滋生。

四、发掘包装设计课程与相关课程的交叉与联系,进行跨学科综合系统教学

现代包装设计课程不是孤立单一的课程, 它是一个具有综合性、系统性、交叉性的学科, 它已被融入到一个综合的商品营销链条系统中。一个商品包装设计想要发挥它最大的附加价值,不光要考虑它自身的设计,同时还要注意包装设计是否适合商品的性质及特点。包装设计一旦投入到市场,必须考虑到与之相关的新数字网络化广告宣传设计、产品销售定位的策划方案、产品陈列方法与展示方案设计以及促销设计等。这些周边设计与包装设计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在包装设计教学中,要着重加强与之相关的设计课程的联系教学。

五、结语

高校设计教学室内设计 篇9

关键词:室内设计,项目教学,实践

0 引言

目前,几乎国内所有的高等院校和中职院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学科,而室内设计成为了其中最为热门的学科之一。据行业主管部门统计,我国的室内设计师人数至今已达六十万,设有室内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已有八百多所。究竟该如何教学才能使得学生学有所成,才能具备从事室内设计的能力?我们的教学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否能够解决?设计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那么我们也要用这样的思考方式来反思我们的问题。

1 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室内设计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它的范围很广。所以笔者认为,在教学方向中应该进行细化。而细化的方向应该结合本身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来进行。俗话说:“术业有专攻”。我们培养的不是什么都会一点却什么都不精通的人;而是有所专长,能很快适应专业实践的人才。但是很多院校在开设的课程里涵盖的内容极广,从室内设计到城市规划,都有所涉猎,但是每个专业课程时间非常少。这就造成学生什么都知道了一点,却无法深入进行设计的情况。久而久之,学生普遍反映学不到东西,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

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理论脱离实际。以室内设计教学为例:专业课程涵盖各种室内空间,却严重的脱离实际。老师在教学中理论过多,过于注重想法而忽略实际应用和实践能力。很多高校室内设计专业依然延续传统教学模式,普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所有的专业主干课程清一色地采用课堂理论教学模式,造成课程严重脱离实际,学生无法理解,甚至完全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另外在设计练习中,采用假想题作为设计任务,甚至完全不考虑结构、设备、朝向等问题。这样的设计对学生来说完全是在空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每个主干课程的时间设置过短也是师生普遍认为不合理的情况。目前很多院校依然采用几十年前的教学模式,一个主干课程少则三十几个课时,多也就六十课时左右,课程完全得不到深入。笔者也经常听学生反映,一门课程,刚刚有所了解,却来不及深入,就草草结束。学生和老师的时间和精力付出了,却收效甚微。应届毕业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是:课堂上所教,平时作业所做与设计公司(事务所)完全不同,基本上要完全抛弃学校所学而重新进行上岗培训。这个现象是很严重的,也是我们室内设计教学中的一个非常严重,并且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2 对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教育应该为社会服务,同样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应该结合社会的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更科学、更有效的为行业培养室内设计人才。既然发现这么多的问题存在,那么就应该积极地进行改革,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建立独特的适合自己的教育体系。制定教学计划要尊重此学科的规律和实际情况,不能搞一刀切,完全按照理工科的教学方式与模式来要求。下面笔者针对性的提出改革的思路。

2.1 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必须实行

室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从业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对结构、施工工艺、材料、概预算等等都要有所掌握。这和其他学术性的学科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笔者认为,在通过前期专业基础理论与实作培训的基础上,室内设计课程方面可以引用实际任务书完成模拟实践操作。以住宅舍内设计课程为例,采用引入真题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首先搜集一些成功的案例进行细致分析和讲解,然后给出一个实际空间,要求学生从测量到绘制设计方案,再到概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完成全套设计,这样也就要求课时的延长。其他的空间设计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教学方式,且在进行过程中结合该课程特点进行调整,比如让学生组合成多个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个项目,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另一(下转第165页)(上接第115页)方面也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去年,由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与中华室内设计网联合举办的“2010年四校四导师环艺专业毕业设计实验教学暨中华室内设计网优才计划奖”系列活动,在“设计之都”——深圳正式启动。“四校四导师”活动是学界和室内设计行业的一次先锋探索,打破了多年来各院校间的隔墙,从过去只是在专业教学信息上的交流,转变为直接交叉指导本科毕业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全过程,使学生毕业设计更加深入,同时也使学生们从多方向感受不同院校的人文和专业理念,让院校相互之间都能有一个更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平台。而十位深圳设计师的加入,更使得此次活动连接了设计教育和实践之间的脱节。这个活动笔者认为非常好,非常值得广大高校学习和借鉴。

2.2 重视施工图以及设计能力的培养

很多学生过于注重设计效果图的表现而对施工图不够重视,这是另一个非常普遍的情况。而施工图却恰恰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它是施工依据和标准,没有施工图,是无法完成施工的,至少是无法正确完成。所以笔者认为,在平时的项目教学中,也要重视培养学生施工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绘制标准和规范的施工图。也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标准而且规范的施工图(竣工图)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讲解。笔者在教学中采用此法后,学生反馈的信息都很不错。

2.3 建立相关实验室

既然是实践性学科,那么就要求学生能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室内设计专业要求对施工工艺和装饰材料有所了解,所以笔者建议应该能有专门的内装修施工工艺实验室和内装修材料展示间。在施工工艺实验室可以让学生了解比如轻钢龙骨吊顶结构、轻质隔墙结构、地垄结构等等是如何施工的;而材料展示间可以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到设计中所用的材料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规格是多少,表面的纹理是什么样子的。这样学生才有更加直观的印象。在做设计的时候,可以更加实际的考虑工艺和材料的关系,而不是仅仅把设计停留在电脑效果图表现上。

3 结语

室内设计教学改革是在旧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上进行的。它要求教育者有一定的设计能力和经验,才能更好的培养社会上需要的合格的室内设计人才。本文提出的几点改革思路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校方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建议,硬件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教育方,我们要正确面对出现的问题,不逃避,而应该积极地探讨好的解决办法,从而更好的促进本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邱晓葵等.室内设计与制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魏金水.室内设计行业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设计师网.

高校设计教学室内设计 篇10

关键词:室内设计,实践课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1 专业人才发展现状

近年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我国的经济和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巨大的发展, 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普遍提高, 室内设计相关的人才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相关数据显示, 全国室内设计师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 因此室内设计专业成为各大院校竞相开办的热门专业。但巨大的投入并没有得到理想的回报, 学生在参加工作后并不能马上胜任自己的岗位, 常常需要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 才可以承担实际工作。造成问题的根源在于高校办学模式趋同, 设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不同程度脱节。大量毕业生具备的知识过于松散, 实践动手能力弱, 缺乏认识力与创造力;致使庞大的设计教育规模与我国所处的国际产业地位存在巨大反差。如何打造多元、富于特色的设计教育格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不仅关系到创意产业发展, 而且关系到“全球化”语境中,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创造力的提升。

2 存在问题根源

室内设计专业不同其它学科专业, 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一个只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际设计能力的学生是无法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的。而实践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教学环节, 是对学生运用所学基础课、专业课以及相应技能的综合训练。课程内容综合了设计表现、设计实务、设计原理等单向课程。培养学生掌握综合分析、独立思考以及多项表达能力, 为今后能承担室内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然而, 实际情况是目前我们高校实践课程教学流于形式, 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上和培养模式上。

2.1 教学模式上, 依然延续传统教学模式

高校普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落后、思想陈旧。且大部分院校多承袭工艺美术设计旧的教学模式, 存在重表现、轻实践, 重灌输、轻引导的特点。在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采用虚拟的命题方式给学生进行设计, 不考虑实际环境, 教学方式流于表面, 使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 没得到真正锻炼。即使一些课程采用了理论讲授与设计案例结合的教学方式, 但从教学成果看, 并未取到应有的效果。其次, 在设计实践任务的布置上, 脱离实际、过于理想化, 设计案例也过于陈旧, 不符合现实。在学生设计作品的批改上也采用过去批改作业的方式, 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最终导致设计的方案更多是强调审美价值、造型的美观和欣赏性, 而本质的实用性和内部空间不甚了解, 对空间的理解肤浅, 尺度感差。

2.2 培养模式上, 采用一刀切的方式

一方面, 过多的强调了计算机软件的运用能力 (如3DMAX效果图制作) , 忽视了草图表现能力、项目分析能力和材料、工艺知识等基本能力的培养、素质的训练。致使学生过多的时间花在软件学习上, 设计的东西呆板, 缺乏新意。另一方面, 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兴趣爱好。在短短的四年时间内要培养学生的室内设计、施工管理、预 (决) 算等诸多方面的能力难以达到。最终, 培养出的毕业生往往出现“样样通, 样样松”的问题, 毕业生到了企业后完全不清楚自己的专长。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我们有必要对现行的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进行探索性的改革, 确立符合学科特点的改革思路, 形成一套切实可行教学方案体系。这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社会背景下, 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 改革思路

以社会需求“对接”为根本切入点, 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手段, 全面构建设计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 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中, 因材施教, 敢于大胆尝试, 提倡开放式办学, 在课堂上结合工程项目经验渗透教学。适当情况下, 让学生走出校门到市场、工地去了解各种材料特性, 熟悉各种施工工艺、程序, 形式语言及视觉效果, 掌握国家的建筑规范, 循序渐进地提高室内设计的综合能力, 达到艺术与工程实践结合, 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室内设计的整体系统教学注入了新鲜活力,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4 实施措施

专业实践课作为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环节, 它要求学生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 还要进行大量的实践训练, 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同时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 在具体实践教学环节中我们采用“三段式”教学。第一个阶段, 基本专业设计表达技能的训练。在教学中, 以能力培养为主, 主要包括草图表现能力、项目分析能力、材料、工艺基本知识、专业软件的运用能力。第二个阶段, 综合设计应用能力的训练。安排教学实践项目, 以项目和案例教学为手段, 进行设计实训, 使学生在每做完课题项目之后能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每一个项目都针对一个比较综合的实际问题, 如室内空间结构、家具与陈设布置、居住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等。第三个阶段, 设计实习检验阶段。主要是在校外实习基地 (设计院、设计公司等) 和校内进行, 要求学生先在实习基地实习锻炼, 然后回到学校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 结合自己的实习情况, 完成一个较全面的毕业设计的任务。“三段式”实践教学通过由基础性实践到综合性实践, 从课程设计到现场实践性教学, 由浅到深, 逐步深入, 由理论到实际应用, 循序渐进, 使学生专业技能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得到系统的锻炼和培养。从而,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使得学生能根据用户或市场的要求独立地进行设计。

此外, 在日常实践教学环节中我们引入了项目教学、实践教学、事实教学等多种方法与手段结合的教学模式。比如:

(1) 项目引导制教学。在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中, 进行“项目化”教学, 选择一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主题设计作为切入点, 通过专业教师的引导, 充分利用学生对于某项主题的兴趣, 把实际项目通过简化、补充、完善等方法来适应、满足教学要求, 逐步导入各个知识点, 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潜移默化地训练, 鼓励和足够的引导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

(2) 课堂搬进工地。在适当条件下, 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到工地和设计公司, 身临其境的体会, 现场积累经验, 弥补课堂上的不足。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实地参观学习、实地测量、绘图, 把课堂从学校搬进企业, 在实地训练中应用理论知识, 围绕实际课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理论教学;利用实际工地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动力, 培养学生的空间尺度感, 启发学生对专业理论认知的兴趣, 使学生明白设计作品的转化完成过程。

(3) 闭合式、开放式教学共存。一种方式是聘请校外专家、资深设计师与学生进行知识交流与讲授, 形式有主讲、答疑、现场会、讲座等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既有讲授课, 又有研讨课, 还有现场课。灵活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学习互动性的建立, 引导学生培养创造能力。另一种是在专题课程设计的课堂开展以答辩、讨论的教学形式指导, 使师生间、学生间互动。具体是首先让学生自己讲解设计思路与设计创新, 再由老师和同学共同探讨或是提问。在答辩的过程中, 既锻炼了同学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考核了学生的专业知识, 又使学生认识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之处, 明确了努力方向。

(4) 竞赛法。由专业课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参与一些国内外室内设计大赛的真题设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设计潜能, 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能力, 提高专业综合素质。同时, 也是检验学生水平的一种手段。

(5) “实战课堂”。通过对外的技术服务, 促进专业教学与学生实践的能力结合。由专业课程指导老师带队,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公益服务, 在新交付小区设摊位, 为居民免费提供装修设计咨询服务和设计平面方案。

5 结语

通过对实践课程教学的改革, 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 使得学生的专业兴趣得到提高, 创造性思维得以开发, 创作能力锻炼。培养出更适应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仲静.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研究初探[J].职场先锋, 2007, (11) .

[2]胡颖.高校室内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艺术教育, 2010, (05) .

[3]罗晓良.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改革探讨[J].当代文化教育与研究, 2008, (6) .

[4]焦煜博.浅谈对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J].包装世界, 2010, (03) .

高校教学楼设计实践与思考 篇11

一、设计背景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教育投资力度,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大实验实习设备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的投资,不断更新设备势在必行。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蓬勃发展的职业教育学院,位于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西北部。根据学院发展规划,学院需要建一座集教学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教学楼。该项目选址位于西校区,现状地形方整,地势平坦,四周环境清洁、文明,交通便利,并已实现六通一平,是理想的建设地点。

二、总平面设计

学院西校区规划合理,以大门为中轴线进行空间布局,分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办公区、后勤区,功能分区明确,动静分离,功能合理。进入学校大门后,车辆向南北两侧分流,校内交通流线便捷、通畅,道路系统满足消防要求。从校园总体平面布局来看,校内建筑要与现有三层坡屋面教学楼协调统一。按规划布局要求,新建教学楼成 “U”字型平面布局,东西长103.6米,南北宽43.8米,占地面积2376平米,建筑面积10800平米。新建教学楼位于校区的中部,原有第一教学楼西面,并与原教学楼处于同一中轴线上,作为教学区的主体。同时在教学区形成人流步行环境,教学楼主入口前设广场,广场南侧设绿化小品,绿化率超过30%,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手法,形成一个适宜学习和交往的空间,创造出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这样,在教学楼前既形成了良好的休憩、交流环境,又避免了车流对教学楼的干扰。新建教学楼由主楼和附楼组合而成,主次入口与周边道路相通,出入方便,教学楼周边形成环形消防通道,满足规划及消防要求。

三、建筑平面设计

1. 功能分区

该楼平面功能分区明确,教学楼由主楼和附楼组合而成。北侧附楼功能为教师办公区,主楼功能为普通教室教学区,南侧附楼功能为合班教室和阶梯教室教学区。主楼和附楼功能分区明确,各区均有各自独立的出入口,教师办公入口和学生入口分开设置,互不交叉干扰,同时各区又通过连廊和过厅进行连接。主楼和附楼既有分隔又有联系,使用方便。主楼一至五层为普通教室和楼层管理室、教具库房、教师休息室若干间,装修时可灵活分隔为小间,普通标准教室为9×7.5米;每层均设男女卫生间及盥洗室于教学楼两侧,采光通风良好。北侧男女卫生间楼层上下隔层互换分设,使用方便。北侧附楼功能为办公区,一至三层为教研办公室,设单双间办公室,设教师专用卫生间。南侧附楼功能为教学区,一楼为阶梯教室,二、三楼为合班教室。

同时,该建筑设计中力求做到平面布局功能合理,空间高度满足使用要求。该教学楼为东西向布置,所有窗均采用较大洞口玻璃窗,走廊两侧设有高窗,采光通风良好,对于不同的功能空间我们按不同的要求来布置。总之,我们尽量采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科学地为师生提供一个健康、愉悦的工作学习环境,最大限度的满足教学楼的教学功能需求。

2. 交通流线

教学楼主入口前设广场,周边形成环形消防通道,次入口与周边道路相通,四周出入方便。上班的教师进入北侧附楼办公门厅,通过楼梯、走廊进入办公区。学生通过主楼门厅、楼梯直达教学区,上大课的学生可经南侧附楼门厅、楼梯进入阶梯教室和合班教室。教师办公入口和学生入口分开设置,互不交叉干扰,同时各功能区又通过主楼内走廊和过厅进行连接,主楼和附楼既有分隔又有联系,使用方便。

根据该教学楼的使用性质及功能要求,平面布置采用内走廊形式,在人流交通密集处设置过厅或加宽走廊,形成缓冲过渡空间,通过合理的设计,在使用中避免了交通拥挤,同时有利于安全疏散。主楼、附楼均有安全疏散楼梯,整个大楼共设楼梯五部,主楼梯顶部通至设备房,设备房采用防火门,各层均设室内消火栓,顶层设备层设消防水箱间,并设有检验用消火栓,满足安全疏散要求。

四、建筑造型

立面造型采用现代坡屋面风格,以求得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并使该建筑成为该校园的标志性建筑。首层入口门厅为两层高,由两根立柱支撑顶盖,视觉效果较好。立面采用外露框架柱及坡屋顶等现代建筑形式,风格清新流畅并体现教学楼的特征,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建筑物整体造形美观,色彩清新,高低错落,注重细部处理,力求成为校园景观之一。外墙面装饰材料采用乳胶漆,粗犷厚重的蘑菇石、仿石面砖等传统材料与新型装饰料,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大楼由于所处位置对校园景观有很大的影响,本设计从整体入手,力求创造一个新颖大方,具有时代特色的标志建筑。在处理上强调正立面结合平面布局,采用对称性空间构图,简洁的体块穿插,同时利用切削、凹进、凸出、虚实对比手法,丰富空间变化与细部处理,使整幢建筑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个性鲜明。在立面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追求功能与形式的和谐统一。设计中采用较为内敛的形式语言,并侧重质感的表达,使室内空间相互渗透穿插,对功能的反映清晰而恰当,同时功能也因形式的依托而更为完善。立面造型在对称中求稳重,不同材料的恰当应用使它自然的溶于周围环境之中。主入口成为整个建筑的视觉焦点,强调了主入口,又丰富了建筑外部形体,使立面在沉稳、简洁中又不失活泼。建筑外墙以浅色为主色调,加以线条处理,突出了学校的文化氛围,给人以典雅、深奥、不失活泼的感觉。运用简单的材料,创造出了精细、丰富的效果,力求表现教学楼的现代、简洁、朴实、大方的特点。通过高低错落,虚实对比、空间渗透来体现建筑之美。

五、思考与体会

教学楼设计要做到:修建是为了学校的教学工作而修建,使用是为了学校的教学工作而使用。

依据以上设计理念,笔者对高校教学楼设计反思如下:

1. 总平面设计要符合城市规划要求,解决好校园内不同人流、车流、物流间的相互关系及与城市间的相互关系。

2. 在塑造与新型校园相适应的整体环境和文化氛围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人、环境和自然的和谐。在提高校园环境质量的同时,充分考虑人的活动需求,创造人性化的交往空间。另外,要通过文化设施的合理配置塑造校园的文化气息。

3. 校园功能分区可分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办公区、后勤区。依据“流线短捷、合理布局”的原则,要缩短车行与外来人流的流线,减少对教学区的不利影响,使主教学楼形成整个学校安静的教学核心区。

4. 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功能合理,技术先进,经济适用,满足教学功能要求。绿化广场相对集中,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安静、清洁、美观、文明的环境。

5. 校园内的建筑风格要统一,建筑格调要清新自然并体现教学楼的特征,建筑物整体造型、色彩要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力求使教学楼成为校园教学区的标志性建筑。

6. 平面功能要符合教学楼的要求,根据不同使用功能采用适度的标准。教学楼设计不仅要满足采光、通风、日照要求,还要注重使用功能的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

高校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策略探讨 篇12

1 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中受到日益重视的原因

1.1 方式先进,内容丰富

网络教学提供了传统方式所不具有的功能,它能够使人们切实地感受到课堂上的事物,能够身临其境,所传达的内容也更全面更具体,知识面也更广,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课堂所要教授的内容,体验到最先进的教学方式,及时获取最前沿的信息资源 ;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和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课程进行学习,课上课下随时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趋势,更好地迎接挑战。

1.2 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传统的教学方式采取老师在课堂上讲、写、读,这种方式枯燥,而且教学进度很慢,通常老师需要在黑板上进行无止境的写、读、讲,学生在下面进行快速的抄阅,这样,学生就只能顾及笔下而没有心思去听老师讲解,造成的结果是学生都记录下来了可是回头看一个都不会。而网络教学则省去了这一步骤。老师在课下对所要教授的知识进行整理,课堂上或者线上学习,只需要进行讲解,学生也不需要抄,只需要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至于课堂笔记可以拷贝老师做的课件。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也能够提高课堂效率。

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体现了高校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思想和未来高校教育发展的趋势,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同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可以使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带动整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

2 促进高校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发展的措施

2.1 建立合理科学的网络教学平台结构

网络教学平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质量,关系着高校教学水平的发挥,因此,创建一个合理科学的网络教学平台是每一个高校必须要进行的工作,并且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一定要从学校的实际教学出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与需求进行总体设计,做到平台设计结构服务于学校教学功能。

2.2 加强对学习者的分析研究

学生构成学校的主体,构建网络教学平台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特征,即从学生的年纪、性别、学习动机、学习现状、学习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考察研究,仔细、深入地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总体的平台设计。对于课堂所教授的课程更应该如此,同时要加强学生进行信息检索、资料搜集的能力,让他们更好的进行网络操作,熟悉网络教学的流程,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最大才能,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3 提高教师信息化技能水平

老师是网络教学的主体,老师如果什么都不会操作的话又谈何去教授学生知识?因此,老师应该加强自身的计算机水平,学习关于网络操作的相关知识,定期进行培训,这样既有利于教师自身的提高,也有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比如,在对老师进行的信息化培训上可以有 :多媒体的处理技术、网络教学平台的知识等,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老师能够对网络教学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能够及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挥老师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促进平台设计的完善。

2.4 增强教师运用及建设教学平台的积极性

教师通常通过政绩考核和科研项目从而获得晋升的机会,而网络教学这一方面却没有如此大的诱惑,因此,大多数的教师对于这一方面不感兴趣或者说是根本不关心,因此,网络教学得不到快速的发展。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教师对于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的积极性。比如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教师在研究网络平台构建的经费支持,以及奖励政策,最为评优的条件等等,都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师运用、设计平台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平台的使用,在使用与研究中发现问题,逐渐提升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水平。

2.5 应对网络教学的不足提出的建议

加大对高校网络教学的资金投入,使对网络教学的研究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同时提供具有专业知识的足够多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确保网络教学系统能够满足大多数教师、生的使用。其次,加强网络教学平台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3 结束语

高校实行网络教学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它能够更好的带动高校的教育事业,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同时它也具有一些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以实现高校网络教学水平的再一次提高。

摘要:现如今,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在高校,没有了网络教学的协助,课堂就很难进行下去。因此,如何提高网络教学平台在学校中的使用率,更好地促进高校课程的教授,成了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网络教学平台为何在高校中受到如此大的青睐进行了概括,并提出如何使高校网络教学平台更好地发展下去的措施。

上一篇:乡村改革进程分析下一篇:快速自适应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