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形体舞蹈课程设计

2024-08-02

高校形体舞蹈课程设计(共5篇)

高校形体舞蹈课程设计 篇1

形体美是一个人充满生命活力和健康状态良好的集中体现,女大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成熟的青春后期,是其人生所处的黄金阶段和形体发生突变的重要时期。而高校形体舞蹈课程对于此一时期女大学生不仅锻炼提高了她们的身体素质,更加塑造出她们良好优美的个人形体和形态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的喜爱和青睐,亦成为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科目。

1 高校形体舞蹈课程对女大学生形体塑造的影响

形体舞蹈课程的训练方式和动作变化多种多样,对人体各个部位都能得到广泛的锻炼,通过对高校女大学生站立时的姿势进行一系列的训练,比如对其手臂的前后摆动和环绕等姿势进行组合的训练,对腰和腿进行组合的柔韧性训练、还有头部的训练等塑造了女大学生非常优美的形体姿态和养成了正确的身体姿态,此为女大学生静态形体美的良好体现。与此同时还要塑造其动态的形体美才是对女大学生个人形体美的完整体现,其动态形体美的塑造主要体现在对其行走时步态的训练,使她们在行走时产生的姿势、个人表情和身体动作相协调的优美感,更加显示了女大学生青春的魅力和迷人的气质。在动态形体美的训练过程中强调表现女大学生步态表情相协调的同时一定要与动态形体表现的节奏感、优美感和作为女性的性别感集中协调相结合表现出来,突出表现女性化形体在身体动态过程中所散发出的魅力,使女大学生既加强锻炼了自身的身体素质,增强了个人体魄,又展现了女性的形体美,提高了对形体舞蹈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艺术修养。女大学生的年龄大都在20岁左右,其身体的可塑性还非常大,通过形体舞蹈课程的训练使其身体的脂肪得以重新的分布,也使得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均得以全面的锻炼和匀称的发展。据一项女大学生形体调查研究发现经过形体舞蹈课程训练之后明显的增大了女大学生的胸围,减小了其腰围和臂围,而三围的比例是女大学生形体美最突出的表现,通过形体舞蹈课程训练使其形体更加协调和优美动人。

2 高校形体舞蹈课程对女大学生基本姿态的影响

女大学生正处在青春风发的年华,对自身形体的美格外关注,而人身体的基本姿态就是坐、立和行的表现状态,女大学生得体优雅的基本姿态往往是其个人素养的最好体现,其集中反映了女大学生的内涵素养和精神风貌。有实验调查表明,女大学生经过形体舞蹈课程训练形成了正确的挺胸姿势,由于女大学生正在爱美的年龄有着主观挺胸比较明显的意识,却因为肩胸用力的不当致使其产生了探胸、扣胸驼背等的不良姿态,严重影响了女性形体美的特征和失去了作为当代女大学生青春所应具有的朝气。另外女大学生常有的特点是好静不好动,对一些运动项目参与不够积极,在课间休息时间又很少走出教室进行运动,此虽然是女性自身性别特质的原因所致,但是久而久之有些女大学生在长期的生活学习中所固化养成的不良个人习惯难以改变,比如八字脚和膝弯曲等现象严重的损害了女大学生的个人形象,现在通过形体舞蹈课程的一系列训练纠正改变了此类不好的个人习惯。还有的女大学生在平时走路时出现身体偏前后移动、行走时身体重心不断移动的不良现象都得以纠正改变。同时高校形体舞蹈教师也要根据女大学生形体产生的各种具体问题,在舞蹈课程训练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其有针对性的纠正和指导,使其养成良好的坐、立和行的个人习惯,塑造其优美的基本姿态。

3 高校形体舞蹈课程对女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人体体质水平的好坏是衡量一个人身体素质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而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形体的表现状态,高校形体舞蹈课程对女大学生自身的个人身体素质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其实践专业课程的训练过程对女大学生全身的肌肉和身体的所有关节都进行了全面的锻炼,使整个身体的上肢、下肢和腰部的肌肉都处在完全参与运动协调配合的状态;而形体舞蹈课程的每个动作都有严格的规范和非常专业的技术要领,经过教学实践训练使女大学生在进行横、竖、叉的动作完成时有了明显的改观,在舞蹈课程的练习中身体的整体表现动作既要有完整的表现又要达到协调统一的步调,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女大学生身体的弹性、柔韧性和伸展性。故而在形体舞蹈课程训练中使得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发展,增强了其肌肉的力量和身体的素质以更加规范准确的完成形体舞蹈课程专业技术的动作,使女大学生身体的线条更加优美协调和女性的柔美性得到了更加明显的体现,亦提高了她们艺术审美素养。

4 结语

高校形体舞蹈课程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女大学生深受喜爱的课程科目,其不仅仅塑造了女大学生优美的形体和强健了体魄,更有着极高的娱乐性质,其自身独特的艺术特征成为了当下时代女性美的追求,必将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时代女性塑造健美形体以及培养艺术情操发挥重大的作用。

校本舞蹈形体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篇2

摘要:根据我校实际,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校本课程研究,建立起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

关键词:形体;校本课程

素质教育不仅要让孩子们头脑聪颖、爱好广泛,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拥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高雅的情趣和审美观。于是我们将目光投向了校本课程,本着“树人为本、质量为根、特色为翼、争创一流”的办学思路,我校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开展舞蹈形体这一校本课程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希望在这一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上能结出新的果实,为我们的孩子开辟一片乐土,使灵性与天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

2004年12月,我校在一至四年级开设了舞蹈形体课校本课程,开始了该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于2005年3月在全校铺开,真正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来尝试这种课程,享受音乐、形体、仪态之美。

一、以“形体与舞蹈”为龙头,构建学校文化体系

我校所属学区是人口导入区,近两年迁移入住的人口居多,本地居民、拆迁居民、商品房居民、外来务工人员造成了居民素质悬殊,家庭状况复杂,给学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好习惯,持之以恒的好品质,身心健康的完美人格,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学校以精心打造教育特色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全力营造优美、高雅、和谐的育人环境,通过人格的奠基、智慧的启蒙和品德的陶冶,把学生培养成为健康(形象气质好)、好学(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小公民。

(一)课程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

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得到了专家们的无私提协,得到了各界的合作与配合。教育局领导及各相关单位的领导先后多次来到我校,为学校的发展方向出谋划策、亲临指导;市、区资深的艺术教育专家及教师们亲自送经上门,与我们交流互动促进提高;教育局、进修学校研训室及各界相关单位都非常支持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每每学校举办大型活动,领导们都能亲临激励给予肯定。这些都为我校的艺术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持与鞭策。学校从领导到教师也很重视校本课程的发展,虽然学校还有许多规划项目与设施等待着资金去完善、去落实,但我们还是优先加大了艺术教育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的投入,先后投资近万元,改建了标准的舞蹈教室,配备了一流的音响设施及乐器、服装、道具。思想上的共识与实施中的措施保障,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发展。

(二)课程资源优化组合

随着课改的深入,课程设置赋予了学校更多的自主权。本着以“艺术育德,潜移默化;艺术育智,健全人格;艺术育健,全面发展;艺术激情,张扬个性”的思想,学校保证师资,保证课时,保证专用教室,百分之百地开设课程,确立了校本课程的重要地位。同时人人参与,使每个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掌握一定的艺术知识和基本的艺术技能的原则,我校在一至五年级开设校本课程,由专业素质较高的王静老师任教。王静老师从教9年,热爱舞蹈事业,曾获得区级、市级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个人舞蹈和指导的学生舞蹈曾多次在区级活动中获奖。

二、开拓创新,实践校本课程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校及时总结,借助科研解决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王静老师申报的《小学形体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被定为河北省教育学会科研课题。此项改革实验研究选题立论较高、理性认识较充分、实践研究较具体,经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前期性成果。

(一)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主体——教师的管理,开展好校本培训,增强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自觉性、主动性。面对扑面而来的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关键在广大教师,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当务之急。学校创设条件,采取诸如讲座、辅导、阅读课程理论书籍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增强教师的课程理论修养,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奠定基础;通过各种途径对教师进行培训,花大力气进行“课程”方面的“补课”。

(二)抓好校本课程设置和评价环节,避免校本课程流于形式。合理设置校本课程。我们做到了“三有三固定”,即有计划、有组、有步骤,定内容、定时间、定人员。根据课程计划,校本课程列入课表,一、二年级每周一课时,三、四、五年级每周二课时。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从基本训练入手,使训练内容具有系统性,教学要求具有阶段性,扎扎实实、认认真真、持之以恒地指导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的能力逐年提高。在课程的教学组织中,充分利用视觉空间艺术,设计了多种多样的组织队形。充分借鉴团体造型艺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队形练习和变换调动,充分利用音乐色彩艺术、空间艺术、肢体艺术完成形体课。

(三)提高教学质量,丰富学生学习方式。课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在形体课堂中,老师充分利用音乐色彩艺术、肢体艺术、语言艺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愿,给学生参与学习、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竞争力以及迎接挑战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并指导学生学会看图和根据动作示意图进行模仿练习,提倡学生在模仿中学习,掌握形体动作。教师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学生在自学、自练的基础上,相互观察、相互帮助、相互纠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逐步学会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以求自我提高,自我发展,张扬学生个性。

高校形体舞蹈课程设计 篇3

关键词:形体舞蹈,高校,课程,教学

1、高校形体舞蹈课程的特性造型性

1.1、造型性

“造型性”的特点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有序, 二者皆美。它能充分展现人体线条和动作的美, 集中反映内在的神情, 在舞蹈的造型性中可以显现出浓郁的感情色彩和性格特征。 一个个柔美清晰的舞姿, 给人以高雅、幽静之感;一个个粗犷健壮的动作造型, 给人以刚强英武的印象。凡优秀的舞蹈作品, 它们的每一个动作, 每一个舞蹈组合, 以及动作和动作、组合与组合之间, 都十分干净、明确, 有起有伏, 有动有静。如果舞蹈动作缺乏造型性, 势必形成一连串模糊的, 令人不易看清的动态, 这就破坏了美感, 更谈不上抒情性和节奏感了。我国的古典和民间舞蹈都十分重视“造型性”, 无论是舞动长绸、手绢、扇子, 还是表现抽象的思想情绪, 都在动作的连续流动之中体现出“造型性”的特点, 在片刻停顿静止之时发挥“ 造型性” 的艺术表现力。 外国的芭蕾舞也同样重视和体现舞蹈的“造型性”无论是缓慢!快速动作的组合, 还是大跳、旋转, 无不造型清晰, 在流动和静止时呈现出丰富的感情色彩, 舞蹈的“造型性”能更好地表达出它的内在节奏和韵律, 增强舞蹈动作的美感。

1.2、形体教学应简单但针对性强

形体训练, 是根据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和专业理论与运动实践相结合, 根据训练对象的身体条件、年龄特点,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练习的一种途径。她是舞蹈训练的基础, 也是普通人塑造体型的良方。其训练手段有深有浅, 形式多种多样。由于大学生入校时年龄一般在18-20 岁左右不等, 骨骼的发育基本定型, 身体的可塑性较差, 在短期内要他们在身体的开度和软度上有很大改变是有难度的, 也会大大降低学生们接受舞蹈教育的积极性。形体舞蹈课程要做到既降低教学难度, 又能让学生们兴致勃勃的加入形体舞蹈训练的行列中。

2、高校形体舞蹈课程的价值分析

2.1、顺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形体舞蹈在培养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各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美化形体, 同时舞蹈艺术的美学也是一种提高人类思想品质、陶冶道德情操、净化人类灵魂的教育方式。作为情感的、视觉的、造型的艺术, 在提高审美能力方面形体舞蹈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能促进体质与体能增强, 但体育课主要是通过动觉的训练增强人的体质;而形体舞蹈则通过有韵律的节奏 (强弱、长短、缓急) , 进行肢体运动, 以音乐的动感锻炼人的体能, 以优美的律动训练和优雅的身体姿态训练, 赋予每一个人挺拔、 优美的肢体与高雅的气质。 通过形体舞蹈课的“ 动手动脚” 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利用形体舞蹈的自由创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等, 这些都是社会人的基本素质的必须要素。

2.2、形体舞蹈可以塑造良好的体形

形体舞蹈室一种肢体语言的训练, 同时也是美的训练。我国普通高校的大部分学生在以前都没有了解和接触过形体舞蹈, 对动作和音乐配合的敏感度、 动作的柔韧度和协调度以及身体条件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而形体舞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人体的体形, 并且对灵活性、协调性和柔韧性都存在一定的作用。另外, 学生的生活习俗、生活背景和遗传基因不同, 生活姿态也不会相同, 甚至因为气质类型不同, 有可能会导致产生一些顽疾, 形体舞蹈的教学过程中, 训练学生的柔韧度和基本站姿, 都可以在一定程度调整和改变学生的原始姿态, 纠正抠胸和驼背等不良姿态, 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体形和正确的体态.根据科学的形体舞蹈训练的教学方法, 可以促使学生更好的运用合理和优美的形体语言, 最终帮助学生形成外部和内部的优雅气质和完整美感。

2.3、提高学生各方面整体的素质

通过形体舞蹈教学理论的学习和训练过程, 培养学生的美感和整体素质, 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和专业素养。通过形体舞蹈的学习, 建立学生长期锻炼的意识, 并能保持健康的心态和美感的理解。

2.4、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社会交际能力

大学阶段的学习和其它阶段的学习有一定的差别, 此阶段课程与作业量相对较少, 而且此时期又成为了学生迈人社会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 各个高校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各种人际交往, 并且形体舞蹈课程完全能够满足人际交往的不同需求。因此, 在形体舞蹈教学过程中, 能够让学生学到一些合理的姿态与行为, 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客服胆怯心理,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同时借助一些形体行为可以增进和他人之间的距离, 不断提升学生交际能力, 进而为学生步人到社会打下牢固基础。

3、优化高校形体舞蹈课程的改革路径

3.1、完善和建立教学大纲和教材

目前, 我国普通高校的形体舞蹈课程还没有正规、 统一的教材, 大多数教师都是根据自身的教学背景和学习经历向学生讲授关于形体舞蹈的一些教学内容。 我国对形体舞蹈的专业教学课程主要是:一部分教师教学拉丁舞, 一部分教师教学民间舞, 还有的教师教学中国的古典舞, 有的教芭蕾。其中, 芭蕾的教学是我国形体舞蹈的主要内容, 专业的芭蕾舞蹈训练通常都是把具有高难度的动作简约化, 进行全面的跳跃训练、脱把训练、扶把训练和素质训练等一些基础的训练方式。但是, 这样的训练方式与教学符合舞蹈基础不同的学生, 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完善、健全的教学方式, 必须是系统的和科学的。所以, 教师根据学生的体形舞蹈基础, 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材和教学大纲,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高雅的风度和气质, 它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 只有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材和教学大纲, 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气质, 也才能使形体舞蹈课程真正的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艺术课程。

3.2、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教学模式一般采用集体教学的方式进行, 教学模式可采用多种模式,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可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运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开展教学, 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竞争的意识, 在比赛的过程中提髙学生的形体舞蹈能力, 促进队形、表情、心理素质的训练有所提高。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训练中调动课堂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 并有成效。

3.3、重视学生表现力和自信心的培养

注重基本姿态和协调性训练教师要营造一个自由! 轻松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始终处于思维活跃的状态, 勇于表现自己, 从而逐渐增强自信。同时, 对学生的动作要严格要求, 教师要及时指出学生错误的动作, 并指导其改正, 长此以往, 学生便可以形成优美的体态, 动作也越来越协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让学生进行头、臂、腿等部位与全身动作协调的练习, 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中, 教师要按照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原则, 先教局部分解动作, 再教全身整体动作, 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4、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基础上增加实践经历, 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形体舞蹈课程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高校课堂, 而应该是能将所学舞蹈运用到实践中, 比如学校舞台。如此不但能让形体舞蹈与音乐、声音融为一体, 凸显出形体的美, 更能在这种实践过程中扩展学生舞蹈知识发展的可塑性。 高校形体舞蹈教师要让所带学生拥有更多舞台表现机会, 就应该首先给予形体舞蹈足够的重视, 并在学校或者当地一些公开晚会中争取更多机会, 使形体舞蹈课程学生在不断的实践磨砺中提高自信心, 增强成就感, 并在不断创造和排演各种舞蹈过程中尝试着感受自己领悟和体会到的舞蹈, 最终在一次次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编排和组织能力。

4、结语

让形体舞蹈课程在高等学院更好的得到完善, 让大学生加强对形体舞蹈课程的训练, 让形体舞蹈课程的教学模式得到加强, 让老师对大学生的授课内容得到丰富, 是舞蹈老师要面对的问题。形体舞蹈课程一定会成为大学生以后发展道路上的基石。

参考文献

[1]杨凤婷.对高等院校形体舞蹈课程的思考与教学探究[J].哲学与人文科学期刊, 2012, 21.

[2]王迪.浅谈芭蕾形体课程在普通高校中的普及与优势[J].艺术科技, 2012, (04) .

[3]刘献群.我国高校形体舞蹈课程价值分析及改革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02) .

[4]石苗苗.普通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 2013, 36 (7) .

高校舞蹈形体教育的美学意义 篇4

关键词:舞蹈形体教育,美学内涵,美育内容

一、引言

舞蹈形体训练是建立在人体科学发展的基础上, 以各种方式、方法及动作改变人的不良形体状态, 以塑造良好形体素质 (包括姿态、线条及体态美, 人体外部形态与内部情感的和谐) 为最终目的的身体训练。

实践证明, 舞蹈形体训练可以重塑大学生的形体与体魄, 提高内在素养与审美品位, 使其得到体态美、动作美、气质美等多方面的美学熏陶。总之, 作为高校教学的新兴科目, 舞蹈形体课程不仅具备修正体型的功能, 而且具备指引学生文化社交、艺术欣赏等功效。它对学生形体美的形成, 自信心的提升, 以及力量、柔韧、灵活、协调等多方面素养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舞蹈形体教育的美学内涵

1. 自然中透露的美———形体训练的理论根据。

早在两千多年前, 人类对自身的形态美就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及浓厚的兴趣。如古希腊、罗马时期诞生的《掷铁饼者》、《大卫》等雕塑作品, 人物丰满、匀称、健康的躯体正体现着人类对自身形体美的理解, 同时也体现着人类对“完美”形体的不懈追求。可见, 人类对自身形体美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且持久不变, 那健康的、自然的、有力的、向上的、高雅的躯体是所有人类共同向往的。而如何得到这样“完美”的形体, 透过漫长的时光, 古代的艺术家们隐约地带给我们某些提示———这些具有“完美”形体的艺术作品普遍都以刻画运动中的人为重心。从这一角度上说, 形体美与体育运动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换言之, 体育美学的一个重要变现方式正是形体美。恰如人们总结的:“形体健美是指具有健美的体型、良好的姿态、高雅的气质、不俗的风度的一种综合性人体美。它能够唤起人们愉悦的审美情感, 进而产生审美的探究性反射活动。”[1]

2. 运动中体现的美———形体训练的重要方式。

既然形体美是体育美学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那么, 形体课势必与运动锻炼有着直接的关系。事实上, 所谓的形体训练正是以锻炼和培训体态、体魄为基础, 结合简单的韵律操、形态训练、音乐表现感等形式进行的综合性训练。在这类训练中, 学生一改往日随意的站立、行走姿态, 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身体各部分的每一次舒展和弯曲中, 在韵律感十足且悠扬动听的音乐里品味运动中的美, 表现内心的美, 身体与精神融为一体, 静静地聆听、缓缓地运动、专心地表现。我以为, 形体训练与瑜伽十分相似, 在运动中放松身体或使之流畅舒展, 举手投足间均洋溢着美的韵律。

由此可见, 形体训练不仅是一种审美训练, 而且是一种体育训练, 简言之是一种体育与美育的综合性训练。在美的环境中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以此培养学生优美的姿态、举止和气质, 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和审美愉悦感, 使其能够主动地将这一在体育运动中积累的美带进生活和学习中, 最终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认识。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指出的:“生命是美丽的, 对人来说, 美丽不可能与人体的健康分离。”[2]那么在此基础上可以理解为:人体美直指生命之美, 人体美可以诉求于形体训练, 形体训练则是追求生命美的重要手段之一。

3. 音乐中蕴含的美———舞蹈形体训练的中心灵魂。

关于音乐, 百度搜索中写道:音乐“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 等等, 有一定的联系……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 不论是唱或奏或听, 都内涵及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 特别对人的心理, 起着不能用言语所能形容的影响作用”。[3]对形体训练而言, 音乐是灵魂, 也是核心, 这就意味着形体训练的意义不仅限于体质锻炼的范畴, 更是陶冶情操、表现情感、培养审美情趣的有效方式。

实践证明, 音乐 (有声而无形) 的艺术形式与形体训练 (有形而无声) 是高度契合的。一方面, 声音的节奏性运动能够激发人的运动欲望, 使之在节奏性的声音中进行规律的肢体活动, 另一方面, 其超强的情感契合度便于人的情感抒发, 并能够在无形中紧抓人的注意力, 陶冶情操。因此, 当形体训练课上的音乐响起, 学生大都会不自觉地侧耳倾听, 感受音乐的律动, 并与其舒缓、规律的节奏产生共鸣。继而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音乐的节奏放松紧绷的神经, 专心于每一个节拍和音符的变换, 举手投足间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 宁静而安详地做出一个个和谐优美的动作。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心态无疑是安逸的、超然的并且愉悦的。

哲学家说:“美育是追求人的自身完美和最高理想价值的活动。”它不仅依存渗透于其它教育活动, 而且使其它教育活动的本质内涵的美学因素为其充分育人目标的实现提供可能。[4]正如本文提出的形体训练, 它以音乐和运动相结合的手段将学生从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解放出来, 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恬静淡然的完美世界, 陶冶情操并疏导情感, 其美育功能可见一斑。

三、舞蹈形体教学中的美育内容

1. 培养健康的形体美。

形体美是由视觉器官所感知的空间性的身体形态美, 包括身体外在的优美体型和体态, 它既受遗传的影响, 又受后天社会环境的影响。[5]普遍意义上的形体美指兼具健康、匀称于一身的躯体美, 且“健康”是评价形体美的最重要标准, 甚至可以说美的根源就是健康, 它是人体美最基础、最本质的表现。同时需要注意的是, 此处的健康不仅指主体形体的健康, 更涉及主体心灵的健康。换言之, 拥有良好的外在形体并不意味着“健康的形体美”, 真正“健康的形体美”是指既拥有健康的外在形体, 又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者缺一不可。

形体美不分国界、不分文化、不分时间, 健康挺拔的体魄和优雅奔放的身姿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终极形体美, 同时, “人们从运动和劳作中感受到了外界客体的规律性与内在主体目的性的一致, 直观到了自己的创造力量已使理想变为现实, 从而由此产生精神上的愉悦之情”。[6]可见, 形体美虽然受到主观先天因素的制约, 但可以通过后天科学、系统、长期而规范的锻炼来实现, 因为“人体的运动器官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7]并且其一旦实现便可以对人的精神领域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体育运动员修长均匀的四肢、丰满健硕的躯体及优雅有力的身姿, 都是其后天长期锻炼的结果, 是健与美的完美结合。形体训练课程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通过其特有的内容和方式锻炼身体的关节、韧带及肌肉, 提高躯体的灵活性和关键的韧性, 矫正学生不良的身体姿态。另外, 形体训练还可以改善人体各系统的机能, 增强器官的新陈代谢, 塑造良好的身体素质, 并借助以上诸多生理方面的改造促进人的精神愉悦, 使其精神充沛且充满勃勃生机。总之, 形体训练课中的内容能够将增强体质与培养乐观心态融而为一, 内外兼修, 以此培养学生“健康的形体美”。

2. 培养高雅的气质美。

“追求形体美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没有比形体的美更能激起感官的柔情了。然而形体的美不是一个简单的抽象物, 而是人体外在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形体美、姿态美和动作美。优美的形体能够体现一个人的青春活力和动感魅力”。[8]在形体教学中, 学生通过规律性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通过一系列力量练习促进身体各部分肌肉得到协调、均匀的发展, 塑造健美的体魄, 以及高雅的气质。

然而, 肌肉协调、灵活性的培养及身体素质的提升并非形体训练的全部宗旨。歌德曾说:“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 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可见, 外在美虽然必不可少, 但心灵美同样十分重要。因此, 形体训练的内容还必须包括培养人的精神面貌、气质风度等, 令其内心与外表一样充满蓬勃的张力。而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则完全可以借鉴舞蹈中的有利因素。众所周知, 舞蹈演员的气质非凡, 他们挺拔匀称的身躯和优雅卓绝的举止往往能够令其在人群中超群绝伦。在形体教学中选择性地加入芭蕾训练、舞蹈训练等内容, 让学生在音乐的陪伴下, 全身心陶醉于躯体的伸展中, 忘记生活和学习中的忧虑和伤感, 自觉地调节情感与心态。实践证明, 以舞蹈的方式进行形体训练的确可以达到超越性的效果, 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 学生大都可以养成优美高雅的气质, 具有美的价值。

另外, 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形体训练必须以人体生物学、体育美学为指导, 不能随心所欲、脱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去设置;二是形体训练中的连续动作及单独训练亦必须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要有的放矢、坚持不懈地去锻炼和塑造。以上二点对学生动作、姿态美的培养及正确审美观的确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培养坚韧自信的心理美。

形体美是通过长期的锻炼得到的, 绝非几次训练就能看到明确效果, 所以形体课必须持之以恒, 通过一系列科学、系统、长期而规范的运动锻炼去完成。事实上, 在训练中学生往往要付出大量的体力和精力, 甚至会涉及一些艰苦、困难的单类训练, 学生在完成锻炼及达到目标的过程中, 其耐力和心态势必会得到调整。从这一角度上说, 形体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培养其坚韧不拔的进取心及积极乐观的心理。

对当今的大学生来说,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正缺乏这种训练, 如心理素质差, 抗挫折能力差, 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内心过分偏激等问题。而以上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形体训练来调整, 甚至解决。可以说, 形体训练的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增强学生的毅力和抗挫折能力的过程, 是增强学生自信心并提高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过程。以此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实现学生的心理美。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在高校教学中进行舞蹈形体训练是十分必要的。这一学科集形体训练与审美培养为一身, 不但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发展, 而且能够促进大学生对人体美、心灵美的追求, 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 为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文斌.形体训练纲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2:31.

[2][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著.周扬译.生活与美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17.

[3]http://baike.baidu.com/view/5434.htm?fr=ala0.

[4]靳晓丽.对大学生健美操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探讨[J].职业圈, 2007:24.

[5]李育林等.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美学渗透的探索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11.

[6]田连波著.美学原理新编.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8.12:4.

[7]段黔冰, 赵晓玲.形体训练.科学出版社, 2008.8:13.

对高职形体舞蹈课程教学的思考 篇5

形体舞蹈课程是一门内在美与形体美结合的课程, 它不仅可以改善人的外在美感, 还可以在训练的过程中提高人的身体素质, 增强人们对运动与形体舞蹈的理解。人体科学理论是形体舞蹈课程的理论基础, 其指导思想就是美学的原理。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高职人才的培养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目前, 培养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教育机构教学的目标, 因此, 为了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形象, 高职院校甚至各大高校都开设了形体舞蹈课程。另外, 素质教育也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形体舞蹈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就显得更加重要。

2. 舞蹈形体课程的设置对高职院校的意义

2.1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舞蹈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舞蹈的特点与历史、习俗、地理、宗教信仰有着很大的关系, 尤其是宗教信仰方面。学生学习舞蹈的同时, 不仅要学会舞蹈的各种姿态, 还要对舞蹈的背景、文化等加以深入了解, 这有助于增加学生的阅历, 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水平。

2.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形体舞蹈课程的设置, 主要就是为了塑造学生的自身形象。现今, 许多用人单位除了对求职人员的基本专业技能进行考核外, 还对对员工的形象以及自身的职业素质提出一定的要求, 这就给求职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定下了目标。所以, 形体舞蹈可以塑造良好的形象, 提高求职人在求职中的竞争能力。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满足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2.3 增强学生自身的体质, 塑造良好形体

生命在于运动, 形体舞蹈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身体的肌肉等其他方面协调发展,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所以, 这样的形体舞蹈课是很有必要开设的。这不仅有利于增强体质, 还能塑造学生的形体, 让他们具有良好的形象。除此之外, 大学时期的学生也是塑造良好形体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 有些学校的体育课中就设置了形体操, 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强身健体、培养学生的形体、礼仪姿态、规范各种姿势, 以便在工作生活中养成注重形体美的好习惯。

2.4 增强学生身体的健康

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程的同时, 还要注意身心健康, 形体舞蹈课程的设置就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日常生活, 用自己的形体语言表达情感, 这也是宣泄的一种比较优雅的方式, 这样的训练不仅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情操。心理健康的发展是离不开正确的引导的, 所以, 形体舞蹈课的设置就可以作为引导, 将学生培养出和谐的个性, 健全的身心。另外, 形体舞蹈的训练也是需要音乐配合的, 音乐可以让学生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 再加上肢体动作, 就可以有效的减缓内心的压力。

2.5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舞蹈是一门艺术, 再加上音乐, 就是一种高雅的艺术, 所以, 舞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形体舞蹈是体现人们形体美的艺术, 它能够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改善、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开设形体舞蹈课程, 除了以上的意义外, 形体舞蹈还能提高学生的礼仪姿态、交际能力, 让学生提高自信, 为了毕业能够走向社会、尽快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 高职形体舞蹈课程的教学内容

3.1 基本形态的训练

基本形态的训练是形体舞蹈的基础课程, 也是培养学生正确姿态的根本。基本姿态的训练主要是围绕基本舞步、手位、脚位等一系列的动作来展开的。这些都是入门的训练, 培养学生形体舞蹈的意识就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让学生在形体表现欲内心修养得到基本的训练。其要求就是学生的身体动作要稳重、挺拔等。基本形态的训练除了以上的动作外, 还要不断为学生们普及形体舞蹈的知识, 这样才可以全面促进形体舞蹈课程的发展, 让学生更加健康成长。

3.2 礼仪仪态的训练

礼仪仪态是自身形象的主要表现, 其训练内容主要就是:

站姿、坐姿、蹲姿、走姿、面部表情等方面的训练。这些都是社交礼仪的基本姿势。形体舞蹈可以规范学生的这些姿态, 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 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形象打下基础。这些姿态训练的目标就是标准, 即站有站姿、坐有坐姿。在行为举止方面要落落大方, 真正达到内心、外表形态统一结合的目的。

3.3 综合训练

形体舞蹈综合训练就是形体舞步、体育舞蹈 (形体操) 、民族舞蹈等一些基本动作的训练, 着重塑造学生的优雅举止, 同时竭力纠正学生的一些不雅的举止和一些不标准的姿势, 如驼背、含胸等。在这些方面, 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动作的不足之处, 让学生不仅在形体舞蹈课堂中得到正确的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这些姿势。所以, 形体舞蹈的综合训练要学生增加积极性,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形体舞蹈课程的作用。

4. 结语

通过笔者对形体舞蹈课程的教学探究, 形体舞蹈课程在高职以及高效开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的发展大有好处。让学生在舞蹈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素养、规范日常行为的姿势、了解我国舞蹈文化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小艳.高职院校舞蹈形体训练课程训练与教学初探[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版) , 2008 (06) .

[2]、樊冰.对高职形体舞蹈课程的思考与教学探讨[J].高昌高专学报, 2010 (05) .

上一篇:现场配合下一篇:竞争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