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形体

2024-09-27

汉字形体(精选4篇)

汉字形体 篇1

摘要:汉字从出现至今, 已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漫长的发展历程。纵观汉字发展历程, 考察其各阶段变化, 不难发现, 其演进规律就是:适应社会需要, 从繁到简、从曲到直、从形到符、从异到同、从独到合、从形到声。

关键词:汉字,形体,演进,规律

汉字从出现至今, 已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汉字形体的演变规律是中国文化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是人类文化发展规律的重要体现, 也是人类继续发展前进的重要参考, 因此, 研究汉字形体的演进规律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纵观汉字数千年发展历程, 考察其各阶段自身变化情况, 不难发现, 汉字的演进规律就是适应社会需要, 从繁到简、从曲到直、从形到符、从异到同、从独到合、从形到声。

一、从繁到简。

书画同源, 汉字的祖先是图画, 早期汉字是图形文字。在整体上, 早期图形文字不但比现在的所谓“繁体字”或“正体字”要复杂得多, 就是比同时和稍后的非图形文字也要复杂字形从繁到简, 节省时间, 节省精力, 节省笔墨, 是人类的本能。汉字的形体从古到今, 经历了瘦身的过程。车字从金文到繁楷, 笔画就剩下三分之一了, 再从繁体到简化字“车”, 笔画又减了一半。仅从《汉字简化字繁体字对照表》的前三个音序A、B、C中所列简化字与繁体字来看, 简化字笔画减少了百分之六十以上。其中, 简化后的“才”字才3画, 而它的繁体笔画23画, 竟相差近8倍之多。

A.碍[礙]肮[骯]袄[襖]

B.坝[壩]板[闆]办[辦]帮[幫]宝[寶]报[報]币[幣]毙[斃]标[標]表[錶]别[彆]卜[蔔]补[補]

C.才[纔]蚕[蠶] (1) 灿[燦]层[層]搀[攙]谗[讒]馋[饞]缠[纏] (2) 忏[懺]偿[償]厂[廠]彻[徹]尘[塵]衬[襯]称[稱]惩[懲]迟[遲]冲[衝]丑[醜]出[齣]础[礎]处[處]触[觸]辞[辭]聪[聰]丛[叢]

二、从曲到直

甲骨文因其古老, 尤其是其中的象形字, 如羊字的甲骨文, 笔画为描绘事物细节, 往往走向随意弯曲;其后的金文和小篆的笔形虽有沿袭, 但弯曲有度;发展到隶书时, 笔画虽有波折意蕴, 但已基本拉直, 到了楷书时, 笔画就完全拉直了。直线距离最短, 而且直的比弯的好写, 所以书写越来越方便快捷了。

三、从形到符

从造字手法来看, 汉字是由“图形化”向“符号化”演变的, 即由具体化到抽象化;如表格中的鱼、鸟、羊字, 在甲骨文中完全是事物原形, 一目了然, 而到了小篆时原貌已不明显, 到了草书之中, 就成了表示这三个事物的符号而已。

四、从异到同

从表示同一意义所用的字形数量变化来看, 呈现出从多个统一到一个的趋势。

异体字是字音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组字。由于汉字是由意符、音符和记号组成, 意符选取的角度因人而异, 音符又不同于拼音文字中的字母, 所以, 一字多形的现象在汉字的历史上有很多。正、草、隶、篆四种书体都有异体字。而且篆字 (广义的) 异体字最多, 历史上就有“百福图”、“百寿图”等, 当代姬同耕先生还收集有“万寿字谱”。

2007年11月26日 (京华时报讯) , 贵阳市乌当区七旬老人王凤成携“万寿字谱”进京, 把耗时6年完成的一幅收录了20008个“寿”字的“万寿字谱”献给北京奥组委。

1955年12月公布的文化部和文改会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根据从简从俗的原则规定了810个正体字, 淘汰了1055个异体字。异体字为不规范字, 除姓氏和某些特殊场合外, 不再使用。至此, 令人烦恼的异体字, 被关进了历史博物馆。

五、从独到合

独体字是指汉字形体结构的一种类型, 即结构单一、不能再拆分出偏旁的汉字 (跟合体字区别) 。象形造字法是最原始的造字法, 象形字就是独体字, 早期90%以上的文字就是独体象形文字。但是这种构字方式局限性很大, 因为世界上的实物无穷无尽, 相似的又非常多, 不能全部画出来, 并且难以区别它们;特别是有些复杂事物画不出来, 画出来也不便于书写, 有些抽象概念无形可象, 根本画不出来。因此, 单靠这种造字法, 不能满足记录汉语的需要, 这就促使汉字造字法在象形的基础上向前发展, 出现了指事与会意两种构造方式, 后来出现了造字功能更强大的形声造字法。据统计:在7000个通用字中只有236个独体字, 占通用字3.4%, 合体字占了绝对优势。

六、从形到声

从造字法来看, 象形、指事、会意等表意造字法能力有限, 不能满足交流表达的需要。而形声是一种高产的造字法, 形声字的大量出现, 大大提高了汉字记录汉语的功能。形声字采用了形加声的构造方式, 可以创造出大量的汉字。《新华字典》收录了8000多个汉字, 其中, 形声字所用的形旁有1000多;据《现代汉语形声字字汇》分析, 所用的声旁约1500个, 用这些形旁和声旁可以轻松地造出大量的新字来, 如一个形旁“木”加上不同的声旁可以造出100多个形声字, 如“杈、榆、松、枝、杆、材、杖、楠、杜、枯、村、架”等。因此, 形声造字法一出现, 就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殷商甲骨文和周代金文里形声字占20%, 到了汉代, 《说文解字》里的已达80%以上, 今天常用的汉字里已达90%以上。

直到今天, 还用形声造字法造字。如元素符号百分之百是形声字“氧、氮、氦、镭、铀、镁……”;叹词的摹拟声音的词也大都是形声字“哎、吧、呢……”;繁体字简化后也采用这种方法“艺 (兿) 、护 (护) 、邮 (邮) 、惊 (惊) ……”。

总之, 汉字形体演变规律, 符合社会需要, 符合人类发展需要, 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语委教育部.异形词整理表[M].http://www.edu.cn/20011228/3015609.shtml

[2]刘怀宇任冠军.七旬老人携“万寿字谱”进京.京华时报2007年11月27日

[3]汉字发展史_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5]肖甫春.汉字学论稿[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7.

[6]左民安.汉字例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4.

汉字形体美与语文教学研究 篇2

中国汉字形体美主要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剖析:象形美、意蕴美、结构美、艺术美。

首先,象形美。中国汉字最早起源于对自然的摹写,在自然万物的启迪下“依类象形”。在抽象线条的勾勒组合中展示出感性的生命形象,比如()马;

其次,意蕴美。中国汉字有着数千年的文化历史,集结了古人丰富的智慧和想象,可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反映了古人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意识。在汉字教学中充分挖掘汉字意蕴之美有益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乐字为例,繁体‘樂,甲骨文直接就是丝弦之形,表示一种弦乐器。《说文解字》:“乐,五声八音总名。”本义当为乐器。引申也指音乐,音乐使人愉快,因此又读‘le,寓意快乐。

第三,结构美。汉字讲究对称美、平衡美,比如:本、木,豹、虎等,汉字还讲究对立美、差异美和流动美,‘素上半部分整齐、庄重,下半部分给人印象是多变、轻松,两部分从视觉形象上是对立的,还有‘美,从整体上看左右对称,给人一种静态美,单看‘大向两边延展,给人一种动态感,体现了汉字的对立美。汉字偏旁及笔画复杂多变,避免了汉字的平淡单一、呆板的感官刺激,实现了汉字在感觉上的灵活性和变化性。汉字的对称、平衡、对立、差异等特征促成了汉字结构上的流动性,通过不同笔画的组合产生千变万化的面貌,使汉字流转飞扬,体现了汉字形体的流动美。

最后,汉字书法还蕴藏着艺术美。汉朝以后人们开始追求汉字的形体美,进而出现了专门表现汉字书写形状和技能的文字作品,也就是书法作品。汉字书写分为:篆、隶、行、楷、草五大类,篆书遒劲有力,自然率真,隶书圆润简洁、结构规范,行书笔顺流畅、活泼灵巧,楷书力度内藏、刚劲外露、宽静肃穆,草书潇洒飘逸、一气呵成。

二、运用汉字形体美知识进行汉字教学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汉字形体美的认知,实现“以形说义”,通过对字形的分析,了解记录字的本义,实现汉字教学的目的。以汉字形体美开展汉字教学,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点:

1.提高学生汉字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汉字形体美,用美的力量去唤醒学生汉字学习的欲望,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充满审美的课堂氛围,让汉字学习由负担变为享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2.通过分析汉字形体美,发掘汉字本义,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汉字的理解、记忆与应用。比如‘豆,今天解释为豆类植物,豌豆、蚕豆等,在古代却并非此意。甲骨文中‘豆字形状像一个盛食物的器具,《说文》解释:‘都,古食肉器也。所以可了解‘豆本义指高足食器,在学习文言文“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的意思了。

3.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在汉字使用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因不了解汉字本义,运用而书写错误。

4.通过对汉字形体美及汉字本义的解读,可激发学生对汉字和汉民族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汉字凝结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底蕴,聚集了古人数千年的智慧与情感,从审美的角度进行汉字教学,挖掘汉字形体所蕴含的美的因素,必然能激起学生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实现我国国学文化的有效传承。

三、如何在汉字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汉字形体美辅助教学,提高汉字教学效率

上文已经详细讲述了汉字形体美教学对汉字教学的意义,接下来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概括并创新了如下教学方法:

1.通过讲解,并利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技术,再现汉字的审美意象。比如在讲述《关雎》“窈窕”一词时,可告知学生“窈”本字应为“夭”,甲骨文字形像一个人两袖低昂,轻舞的样子,比喻婀娜起舞,引申为姿态轻盈,文静美好。通过字的本义再现,必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提高学生汉字及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生动的作用,既能节约教师板书时间,还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画面及影像中学习知识,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2.形义结合,探究汉字所蕴含的的文化之美。

首先,追溯同一字形所体现的不同文化信息。每个汉字的本义都依附于生动的、形象的、有理可说的字形,每个汉字的引申义也都源于其合乎逻辑的、有理能推的本义。因此,汉字教学一定得因形析义,进而帮助学生了解字的本义,同时还可帮助其了解词义系统。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绝字为例,《说文》解释为‘断丝也,本义为截断。渡河不是逆行也不是顺行,而是穿过河流,垂直行驶,由此便可理解“而绝江河”中‘绝的意义了。

其次,通过对汉字形体美的探析,发掘汉字形所蕴含的古人思想及古代风俗,拓宽学生知识范围。汉字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每一个汉字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产生并运用的,其中必定包含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及社会风俗。在汉字教学中,通过发现并挖掘汉字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风情,使学生接受文化熏陶,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3.开设书法学习课程,创设书法艺术氛围。俗语讲:字能识人。练就一笔好的笔法,不仅陶冶学生情操,也能愉悦他人。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达,一些大学生尤其是一些在职人员,多用计算机打字,平时手写字的机会极少,培养学生书写兴趣,提高其书法水平,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很重要。在书法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先从基本的笔画、结构和章法入手,掌握一定技艺后,接着再临帖、摹帖,学生在临摹优秀书法作品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与学生自身实践必定能发掘优秀书法作品中所蕴含的的艺术美。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利用课外活动、班会、节日等让学生设计黑板报,举办书法展览等活动,为学生创设书法艺术环境,帮助展示自身书法技艺,激发其积极学习训练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单利勤.汉字形体分析与识字教学[J].安徽文学,2010,(06).

[2]刘丽.古代汉字形体规范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03).

浅谈汉字形体的审美特征 篇3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中国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而汉字书写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汉字先天便具有艺术的特质。汉字的审美价值其根源在于汉字独特的表意性质、完善的形体结构及其深厚的文化意蕴。

一、汉字形体的绘画美

几千年来, 汉字以其强盛的生命力存在于汉民族之中并有效地为其服务。从象形指事的个体诞生, 到会意形声的体系形成, 从单体的表意性质到整体的孳乳繁衍, 汉字已不单单是一种记录语音的符号“作为社会记录和交往工具用的”, 也是一门艺术, 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 是用来记录汉语词的。文字表词, 一般有三种方式:可以表音, 可以表义, 亦可音义皆表。先民认知思维的特点是重形感, 重体验;所以, 在汉字初创之时, 就把表词思维的着眼点放在了词指称的意义之上, 而没有考虑词的语音形式。而表意文字的重要特点是具有形象性或图画性。图画曾是原始先民普遍采用的交流思想感情的辅助手段。

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说:“依类象形, 故谓之文。”绘画是汉字起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汉字的原创中充分摄取了自然美的精华。古人由对自然界进行描摹的图画变为笔画简单的文字, 再进一步创造出了大量新的文字。可见, 汉字具有很强的可视性。“象形”统摄着“六书”, 几乎渗透所有的汉字。文字学家姜亮夫说:“除了象形字, 其它五种构字方法归根到底也还是象形的。”人们从这些形象中, 可观照到汉民族的力量、智慧和才能, 引起精神愉悦。美与感性、形象密不可分, 美就寄寓在感性形象中, 美的必定是“感性形象”的。宗白华说:“中国字, 是象形的。有象形的基础, 这一点就有艺术性。原来是象形的, 后来中国文字渐渐地越来越抽象……但是, 骨子里头, 还保留着这种精神。中国书家研究、发展这种精神, 成为世界上独特的艺术。”象形精神是汉字艺术性的集中体现。汉字的形体造型, 展示出种种鲜活的生命形象和无尽的生命信号, 给人以极强的审美感受。如“羊”突出头部双角弯曲, 显示着一种温驯;“马”突出鬃毛飘动, 显示着一种剽悍;“水”突出波纹起伏, 显示着一种流动;“山”突出峰峦向上, 显示着一种雄峙等等。其他每一个字细加品味, 都有其不同的神采。如“潺”字, 由“水”和“孱”组成的, 含有“水弱”、“水小”义。可见形声字无论形旁、声旁都可表示含义, 具有很强的绘画美。成为汉字意蕴美的一个重要因素, 并为书法提供着多方面的启示和借鉴。

二、汉字形体的线条美

汉字笔画丰富, 结合错综交构, 有点画交构、横竖交构、撇捺交构、疏密交构、斜正交构, 长短交构, 大小交构等等, 有序而又多变, 极尽穿插编织之能事, 从而使汉字呈现出错杂如画的形体美。汉字笔画具有意象性。许慎《说文解字》称:“文, 错画也。”由于汉字形体的丰富多样, 可塑的程度也就比其他文字大得多, 从而给书法造型留下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汉字从笔画的粗细、长短、方圆、轻重到结体的正斜、狭扁、疏密、大小等等, 只要稍加改变, 就会产生新的形态。汉字属面性图形符号, 是用线条构成的。线条本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外形的一种抽象, 一种概括和描述, 同时又是人的创造, 带有某种意象性。汉字受自然启发, “远取诸物, 近取诸身”, 用简练的线条勾勒而成。最初的笔画, “随体诘屈”, 即为原物象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 书家更刻意按自己的理想去塑造, 赋予笔画新的意象。汉字有甲骨文、金文、籀文、篆文、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多种书体各不相同, 但均以线条作为构形元素。

汉字的笔画种类繁多。美学家认为, 线条是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外形重要属性的一种抽象。这种抽象本身积淀了人们丰富的观念和情感内容。因此, 线条有可能成为人的审美对象, 并在造型艺术中成为具有直观特征的表现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 汉字作为一种线条艺术较之绘画艺术更具有含蓄性、表现性、象征性和抽象性。例如“心”字中的三个点笔势各异, 左点右倾如杏仁, 中点仰向像梅核, 右点覆下若鹅首。线条的变化性和表现力正是汉字字形的美感之所在。如卫夫人《笔阵图》就曾将横、点、竖撇、戈钩、竖、背抛钩、横折弯钩分别喻为“千里阵云”“高峰坠石”“陆断犀象”“百钧弩发”“万岁枯藤”“崩浪雷奔”“劲弩筋节”。一般说来, 横线使人感到广阔、宁静;直线使人感到上腾、挺拔;斜线使人感到危急、惊险;曲线则使人感到流动、变化、柔和、轻巧、优美等。

三、汉字形体的结构美

汉字的美学特征还表现在其结构的均衡和对称上。汉字的整体构成则是二维的平面, 多种笔画、多种结构成分、多种组合方式在一个方块里协调配合, 以达到稳定和谐, 而又灵活美观。早期汉字, 如甲骨文常会给人一种不稳定、不协调的感觉, 似乎对字的结构不大讲究。金文开始注重结构的平衡对称。到了小篆, 已开始自觉地追求结构上的美感。汉字结构上的均衡对称是与汉字的方块化相伴而生的。汉字形体布置得当, 最大程度地显示了造型的形式美。

它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一是独立的方块结构。汉字选择方块结构, 字字独立, 每个字都可以构成一幅生动优美的图画, 汉字大部分为合体字,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有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包围结构以及品字型结构、更复杂的综合结构等等。偏旁与主体, 部分与部分之间和谐结为一体。寓含有向背、相让、朝揖、附丽、顶戴、包裹等种种有意味的结体原则, 丰富了汉字形式美的内涵。据启功和后来有的学者研究, 汉字的结构还存在诸多黄金分割现象。如外形高宽之比, 部件之比, 点画之比等等, 大都为0.618。这是形式美最理想的比例关系, 也进而证明了其结体的和谐。

对称是汉字整齐、协调美的主要表现形式, 或左右对称, 或上下对称。后世汉字以左右对称为主。对称依笔画的差异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有明显中心轴的, 此类字多以竖或竖钩作为中心轴, 左右笔画对称, 例如:木、个、干、平、土、田、出、工等。这也称得上是一种绝对对称。另一种是中心轴隐藏在对角线的交叉点上, 由这个点控制笔画的整体分布, 例如:人、大、文、交、会、夹、并、益等。这可算作一种相对对称。平衡对称是汉字结构的普遍法则。有的汉字为了追求这种结构美, 甚至不惜以牺牲固有的象形表意性为代价。例如:“齐”字在甲骨文里象“禾苗吐穗”之形, “三株麦穗”呈凌乱分布。小篆中的“齐”被加上了两条水平线和垂直线, 字形变得均衡多了。汉字结构平衡的特点, 体现了我国以对称为美的审美心理。这种建筑的平衡美, 在汉字的构形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声符和形符的相互制约, 形符部件受制于声符, 声符同样受形符影响, 当形符细长时, 声符就在横轴上相配, 呈左右结构, 如“睡”、“糖”等;当声符横阔时, 形符就在纵轴上相配, 呈上下结构, 如“您”、“苹”等;同一形符或声符, 与不同形状的声符或形符相配, 呈现不同的结构图形, 如“功”、“红”、“员”、“财”等。二是笔画的繁简与面积的比例存在内在的联系 (除了一些笔画大致相等的以外) , 笔画繁多的字符必然增加面积, 约占整字方块的三分之二, 如“健”、“蕉”、“蓝”等;三个相同字符组成的字, 为了结构平衡、稳健, 必不取横排形或倒品字形, 而是取品字形, 如“晶”、“众”、“矗”等。方块提供了一个字体结构的参照框架, 它可以确定其内部每一个笔画或构件的平衡值。于是, 汉字要么下面有像人腿一样的两个支点, 如“大”、“兴”;要么有如同人的脊柱似的一个支点, 如“中”、“举”;要么有一个稳定的底边, 如“土”、“芝”。汉字的平衡不是一种僵硬呆板的平衡, 而是一种斜与正、动与静有机协调的平衡。如撇是倾斜的线条, 易使人产生不平衡感, 但汉字可通过巧妙的组织, 做到欹中求平, 斜中取正, 静中含动。像“单立人”, 用一竖将一撇稳稳地托起, 使撇的重心落在如同立柱一样的竖笔上。在“幺”“乡”这类字中, 当三撇一同出现时, 将下一撇的头对着上一撇的腰分布, 使三撇之间形成一个无形的中心轴, 以保持其动态平衡。

平衡对称的汉字结构形式中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识。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字体的构成和演变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它的线条在结体构成中具有对立统一的法则, 体现了我国古典哲学阴阳学的辩证思想, 与老庄的宇宙论、认识论、方法论有着内在的联系, 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结晶, 是构成书法艺术的“灵魂”。二是书法艺术与中华民族文化同步发展, 所以, 它渗透着民族文化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和”为美学原则的, 所以“中和”美也是书法美学的最高理想。中国古典书论中的“中和”美思想比比皆是:“志气平和, 不激不历” (孙过庭) , “今于中和, 斯为美善” (项穆) , “不偏不倚”等等, 要求情和理的有机结合, 情感的抒发不超过理性的规范 (西方现代艺术审美意识的中心是主张超理性的自我表现) 。它要求外在形态“势和体均”, “平整安稳”, 刚柔相济, 骨肉停匀, 和谐统一。它强调平和含蓄、蕴藉而深邃的意境。

参考文献

许慎《说文解字序》, 中华书局, 1963

姜亮夫《古文字学》89、113页,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4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鲁迅全集》344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张景业《试论汉字的艺术美》, 《辽宁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韩盼山《书法的层次结构与汉字的艺术特质》, 《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

张建林《试论汉字的书法美》, 《延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

王苹《汉字的线条美和结构和谐均衡美》,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的几种现象 篇4

一、简化

简化是汉字发展过程中最为常见也最为重要的一种现象,其最主要目的是为了书写方便。新中国成立后,鉴于汉字笔画繁多、书写辨识不易,给教育普及带来不便的情况,我国于1956年1月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5月又出版了《简化字总表》。我们目前所使用的简化字大多都是历史上已有的文字,很多都属于俗字(俗字是针对历代政府所规定的正字而言的)。李乐毅先生《简化字源》将《简化字总表》中的521个字头的“始见”年代作了统计:其中来自先秦的占13.05%,秦汉占18.43%,三国两晋南北朝占6.14%,隋唐五代占5.57%,宋辽金元占15.93%,明清太平天国占10.17%,民国占11.52%,解放区和建国后占19.96% (2) 。由此可见,我们现在使用的简化字是历史不同时期积淀的产物。

关于汉字简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截取原字一部分代替原字。如聲—声、廣—广、與—与、麗—丽、婦—妇、奪—夺、奮—奋、虧—亏、畝—亩、隸—隶等。

(2)删除多余和重复的偏旁。如纍—累、競—竞等。

(3)用形体简单的偏旁替换形体复杂的偏旁,如廟—庙、豬—猪、艦—舰、態—态、躍—跃等。

(4)简存轮廓。如龜—龟、馬—马、見—见等。

(5)省形省声。如“条”的繁体“條”本从木,攸声,木是意符,攸是声符,简化字将其声符省略了一部分,这是省声;而“星”的繁体“曐”本是从晶,生声,晶是形符,生是声符,简化时将其形符省略了一部分,这是省形。

(6)并划简化。如錢、綫、箋、賤字所从的“戔”在简化时就将其笔画合并,写作“戋”。

(7)草书楷化。这是指有些汉字草书时写得比较简单,后来按这种草书字形写成楷书,也变得简单,如頭—头、長—长、為—为、專—专、堯—尧、倉—仓、車—车等。

(8)记号代替。现代很多偏旁从又的字,其中的“又”多是记号。如鸡、艰、难、叹、汉、劝、权、观、对、邓、凤等字,其繁体分别作雞、艱、難、歎、漢、勸、權、觀、對、鄧、鳳,这些字在简化时硬性规定将其中的一些偏旁写成了“又”。此外,如區—区、風—风、岡—冈;還—还、環—环、懷—怀、壞—坏等都属于记号代替。

二、繁化

繁化是指对文字形体的增繁。在早期文字中,文字形体书写不是很固定,多一笔少一笔现象较为普遍,有时习惯加一些装饰的符号,这在战国文字中极为常见。何琳仪先生在《战国文字通论》中曾对战国文字的增繁现象进行总结,分为增繁同形偏旁(主要是重迭一些形体、偏旁或笔划)、增繁无义偏旁(如加土、厂、宀、户、立、口、又等)、增繁标义偏旁、增繁标音偏旁等几种类型 (3) 。

对文字形体进行增繁有些是为了追求文字的美观;有些可能只是一种习惯,并无多少意义可谈;有些则是为了区分不同的词。其中最后一目的最值得重视,这是文字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现象。语言中的文字较为有限,而词的数量却多得多,词与文字很难做到一一对应,故会出现一字对应多词的现象,这在文字的早期阶段更是如此。通过繁化文字的方式可以减轻一字对应多种词义的现象,其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利用繁化文字来表达字的本义。

如“然”字本来下面的四点表示火,其本义就表示燃烧之义,但因后来经常假借来表示其他意思,于是在原字形基础上又增加一个火,写成“燃”来表示其本义。又如“它”,其本义就是蛇,因其经常假借表示其他意义,于是又添加偏旁写成“蛇”来表示其本义。类似的例子还有北—背、州—洲、县—悬、正—征等。

2. 利用繁化文字表达字的引申义。

“取”的字形可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内容:古代战争时规定战士需将自己所杀死敌人的耳朵割下,以便最后论功奖赏,“取”字便以手取耳来表示“获取、获得”之义。后来“取”字又引申出“娶妻”之义,于是在原“取”字字形基础上添加“女”造了“娶”字来表示。又如“解”,本义应为解开、分解,后来引申出表示“松懈”之义,于是又造了“懈”字来表示。类似例子还有景—影、坐—座、竟—境、反—返、见—现等。

3. 利用繁化文字表达字的假借义。

如“师”字本义与军队、师众有关,汉代时从西域传来的“狮子”这一动物当时就假借“师”来表示,后来专门造了个“狮”来表示“师”的这一假借义。又如“胃”本表示的是人体器官,但又假借来表示说话义的“谓”,于是便造了“谓”字来表示“胃”的这一假借义。

三、音化

所有语言的文字符号按性质来分可分为意符、音符和记号,汉字三种符号都使用,早期汉字中,以使用意符和音符为多。所谓音化就是在原有字形基础上增加音符部分以便于表音,具体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 变形声化。

如“昃”字本作,字形以阳光下一个倾斜的人形表示时间已过了中午,后来这个倾斜的人形变成了表歪头义的“仄”, 以此来表示“昃”的读音。又如“甫”早期古文字字形作, 以田上有草形表“圃”之义, 后来草形变成了“父”以表声。现在的“羞”字也如此, 本来以又 (即手形) 抓羊表示进献之义, 后来将其中的“又”变成“丑”以表声。

2. 加注声符。

如“禽”字上面的字形“今”字就是后加的声符,表星星义的“星(繁体作曐)”,甲骨文中就是用“晶”来表示的(“晶”字形就像很多星星闪耀光芒之形),后来加了个声符“生”。

3. 声符替换。

就是将一些形声字中的声符重新换一个,这样做的原因有的是因为原来的声符较为复杂难认,为简化字形而替换声符,如燈—灯、棲—栖、遷—迁、蹏—蹄等;有的则是因为随着语言的发展,本来一些形声字中的声符已不能准确表音了,于是换一个声符以准确表音。如“耻”字本写作“恥”,后来由于“耳”的读音与“恥”读音差别较大,于是便将“恥”写成“耻”,以“止”为声符,像这种为准确表音而替换声符的例子还有戰—战、袴—裤、遯—遁、邨—村等。

四、分化

分化是指由同一个字形分化出几个不同文字的一种现象。分化是解决一字多义问题的重要方法,我们前面提到的“繁化”有的也可归入到此类中。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中将文字分化的方法大致分为四类 (4) 。

1. 异体字分工。

“猶”(“犹”字繁体)与“猷”本是偏旁位置不同的两个异体字,本来在用法上毫无区别。后来表示谋猷意思的专用“猷”,而表示犹如等义则用“猶”表示。类似例子还有享—亨、箸—著等。

2. 造出与母字仅有笔划上细微差别的分化字。

如“母”与“毋”,古文字中本来假借“母”字表示否定词“毋”之义,到了战国时代,有人把“母”字中的两点连成了一画,分化出“毋”字专门表示这一意思。又如“巳”与“已”,已经之“已”本来是假借地支中的“巳”表示的,后来用在“巳”字左上角留缺口的方法,分化出专用的“已”字。类似例子有刀—刁、荼—茶等。

3. 通过加注或改换偏旁造分化字。

加注偏旁的例子可参看上面“繁化”一节所举的然—燃、它—蛇、胃—谓等例子。改换偏旁的例子如“张—胀—帐”,张开的“张”引申为表肿胀的“胀”和帐幕的“帐”,后两个意义一开始都是用“张”表示的,后来把“张”的“弓”旁分别改成“月”旁和“巾”旁,分化出了专用的“胀”与“帐”。又如“赴”与“讣”,“绵”与“棉”也属于这种类型。

4. 造出与母字在字形上没有联系的分化字。

有些分化字不是在母字基础上形成的,而是另起炉灶造出来的。如“鲜”本为一种鱼,通常假借它来表示新鲜的“鲜”和鲜少的“鲜”,后来另造了一个“尟”来表示鲜少这一假借义。又如“苏”的本义是一种草,经常假借来表示复苏之义,南北朝时另造“甦”来表示“苏”的假借义。

汉字在发展过程中除了字的分化外,也包括一些偏旁的分化,如炙、赤、然、尉、光等字都含有火这一偏旁,其中火的写法在小篆中都还相同,但后来在写成隶书的过程中出现了分化,火分别写成了不同的样子。

五、讹混

这里所说的讹混就是指汉字中一些不同的字或部件在汉字演变过程中由于字形相似或其他原因而发生了书写上的讹误,从而形成了相同的字或部件。如“也”与“它”在古文字中是区别很明显的两个字,但在后来的字形演变过程中,“它”与“也”的字形就发生了混同,一些本该从“它”的字被写成了“也”,如他、池等字。

现代汉字中偏旁“月”也是多种字形混同的结果,其来源至少有四种:一是来自于月亮之月,如“明、望、朗、期、朔”等;一是来自于肉,如“胖、胡、有、肩、胃、背”等;一是来自于舟,如“朕”;一是来自于动物头部的变形,如“能”(此字本义为“熊”,象形字)。现代汉字中从“贝”的字如财、货、贪、贩、贱、贮、贸、赎、贯等字,字义上多与钱有关,这是因为这里的“贝”表示的就是其本义贝壳,而贝壳是古代一种货币形式;但像贞、则、员等字却与金钱没有什么关系,这是因为这里的“贝”是来自于“鼎”,西周金文中“鼎”的字形有所省略,变得与“贝”字形很接近,于是一些本应从鼎的字就写成了从贝。此外,现代汉字的偏旁“宀”多与房屋有关,但害、它、寅、牢等字中的“宀”与房屋都没有关系。

六、合并

在文字的发展过程中,也经常出现将一些意义相同形体不同或意义形体都不同的字归并为一个字的现象。前一种意义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即为异体字,我们在汉字规范过程中所推行的废除异体就是一种典型的文字合并,这种整理合并无疑对文字的使用和发展是有益的。另外,在文字归并中,也存在将一些意义形体都不同的字进行合并的现象,这也是汉字简化的一种方法。

如“后”与“後”本是不同的两个字,前一个本来表示的是君主、王后之类意思,后一个本来表示的是前后之义,后来在简化汉字中就废除了“後”这一字形,用“后”取代了它的意义,这样一来,容易使人误认为“後”是“后”的繁体,于是有些电视剧或书本在简繁转换时就出现了将“慈禧太后”写作“慈禧太後”的错误写法。“几”与“幾”也是如此,“几”本来表示的是一种可以坐卧的家具,现在我们所说的“茶几”就是这一本义而来的,而“幾”在古代用来表示“几乎”“几何”之义,两字字义差别很大,后来在简化汉字时就用简单的“几”取代了“幾”。又如“谷”本义是山谷,“穀”本义是粮食,但后来也都合并成一个“谷”了,我们现在学习的《春秋》三传中的《谷梁传》本该写作《穀梁传》。类似这种同音合并的例子还有板—闆、丑—醜、担—擔、惊—驚、药—藥、干—幹等。

摘要:汉字从产生到现在已有近五千年的历史, 它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自源文字之一。在如此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汉字不论是字体还是字形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对汉字形体演变中的简化、繁化、音化、分化、讹混、合并这几种现象作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汉字,形体,演变

参考文献

[1][东汉]许慎著, [北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1963.

[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 1988.

[3]李乐毅.简化字源.华语教学出版社, 1996.

[4]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 (订补)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213-216.

[5]张书岩主编.异体字研究.商务印书馆, 2004.

[6]史定国主编.简化字研究.商务印书馆, 2004.

[7]厉兵主编.汉字字形研究.商务印书馆, 2004.

[8]李宇明, 费锦昌主编.汉字规范百家谈.商务印书馆, 2004.

上一篇:图像分割综述下一篇:工资报表